CN110601864A - 多主题并行通信方法、系统、用户终端和服务器 - Google Patents

多主题并行通信方法、系统、用户终端和服务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01864A
CN110601864A CN201910856340.7A CN201910856340A CN110601864A CN 110601864 A CN110601864 A CN 110601864A CN 201910856340 A CN201910856340 A CN 201910856340A CN 110601864 A CN110601864 A CN 1106018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space
user terminal
communication
the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5634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泾沙
吴霜
朱娜斐
邓万航
许甜
他永君
宋洪宇
薛瑞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91085634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01864A/zh
Publication of CN1106018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018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04L12/185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with management of multicast group membershi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04L12/189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in combination with wireless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主题并行通信方法、系统、用户终端和服务器,涉及通信领域,其中,该多主题并行通信方法,应用于客户端,客户端安装于用户终端,包括:在用户终端通过网络接入设备接入网络时,获取网络接入设备的地址标识;地址标识用于确定用户参与群组通信的空间范围;将网络接入设备的地址标识发送给服务器;接收服务器发送的与地址标识关联的群组列表,群组列表至少包括第一空间主题通信群组和第二空间主题通信群组;将第一空间主题通信群组和第二空间主题通信群组显示于用户终端的显示屏,以实现多主题并行通信。该方法能够实现多主题并行通信,拓宽了应用场景。

Description

多主题并行通信方法、系统、用户终端和服务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主题并行通信方法、系统、用户终端和服务器。
背景技术
群组通信是基于用户之间的关系建立起的用户群组,用户之间可以在群组内进行通信。
目前,现有的群组通信方式仅有一种:用户仅能看到一个当前群组,因此只能进入当前群组,并且在该群组进行单主题形式的通信,无法实现多主题并行通信,应用场景单一。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多主题并行通信方法、系统、用户终端和服务器,其能够实现多主题并行通信,拓宽了应用场景。
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多主题并行通信方法,应用于客户端,所述客户端安装于用户终端,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用户终端通过网络接入设备接入网络时,获取所述网络接入设备的地址标识;所述地址标识用于确定用户参与群组通信的空间范围;
将所述网络接入设备的地址标识发送给服务器;
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与所述地址标识关联的群组列表,所述群组列表至少包括当前时刻存在于所述空间范围内的第一空间主题通信群组和第二空间主题通信群组;
将所述第一空间主题通信群组和所述第二空间主题通信群组显示于所述用户终端的显示屏,以实现多主题并行通信。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空间主题通信群组所在的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二空间主题通信群组所在的第二空间的地址标识相同。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空间主题通信群组所在的第一空间从属于所述第二空间主题通信群组所在的第二空间。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用户终端加入所述第一空间主题通信群组时,获取与所述第一空间主题通信群组对应的第一功能列表并将所述第一功能列表输出至所述用户终端的显示屏进行展示;
在所述用户终端加入所述第二空间主题通信群组时,获取与所述第二空间主题通信群组对应的第二功能列表并将所述第二功能列表输出至所述用户终端的显示屏进行展示。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用户终端未接入网络时,发送提示信息至所述用户终端的显示屏,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进行网络连接。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多主题并行通信方法,应用于服务器,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客户端发送的网络接入设备的地址标识;所述地址标识是在用户终端通过网络接入设备接入网络时由所述客户端获取的;所述地址标识用于确定用户参与群组通信的空间范围;
确定与所述地址标识关联的群组列表;所述群组列表至少包括在当前时刻存在于所述空间范围内的第一空间主题通信群组和第二空间主题通信群组;
将与所述地址标识关联的群组列表发送至客户端,以使所述客户端将所述第一空间主题通信群组和所述第二空间主题通信群组显示于所述用户终端的显示屏。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与所述地址标识关联的群组列表,包括:
根据所述地址标识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物理空间;
根据所述用户终端的物理空间并结合当前时刻确定与所述地址标识关联的群组列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地址标识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物理空间,包括:
在预先存储的映射表查询得到与所述地址标识对应所述用户终端的物理空间;所述映射表用于表征地址标识与物理空间的映射关系。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确定与所述地址标识关联的群组列表,包括:
在预先存储的地址标识信息表中查找所述地址标识;所述地址标识信息表包括多个网络接入设备的地址标识以及多个网络接入设备中每个网络接入设备的地址标识对应的预设群组;
在查询到所述地址标识时,获取所述地址标识所对应的预设群组;
基于所述预设群组生成与所述地址标识关联的群组列表。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终端,所述用户终端安装有客户端,所述用户终端包括:
地址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用户终端通过网络接入设备接入网络时,获取所述网络接入设备的地址标识;所述地址标识用于确定用户参与群组通信的空间范围;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网络接入设备的地址标识发送给服务器;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与所述地址标识关联的群组列表,所述群组列表至少包括当前时刻存在于所述空间范围内的第一空间主题通信群组和第二空间主题通信群组;
输出显示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空间主题通信群组和所述第二空间主题通信群组显示于所述用户终端的显示屏,以实现多主题并行通信。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服务器,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客户端发送的网络接入设备的地址标识;所述地址标识是在用户终端通过网络接入设备接入网络时由所述客户端获取的;所述地址标识用于确定用户参与群组通信的空间范围;
列表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与所述地址标识关联的群组列表;所述群组列表至少包括在当前时刻存在于所述空间范围内的第一空间主题通信群组和第二空间主题通信群组;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与所述地址标识关联的群组列表发送至客户端,以使所述客户端将所述第一空间主题通信群组和所述第二空间主题通信群组并行显示于所述用户终端的显示屏。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多主题并行通信系统,包括:如前述实施方式所述的用户终端以及如前述实施方式所述的服务器,所述用户终端与所述服务器相连接。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机器可运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运行指令在被处理器调用和运行时,所述计算机可运行指令促使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前述实施方式任一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主题并行通信方法、系统、用户终端、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该多主题并行通信方法,应用于客户端,所述客户端安装于用户终端,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用户终端通过网络接入设备接入网络时,获取所述网络接入设备的地址标识;所述地址标识用于确定用户参与群组通信的空间范围;将所述网络接入设备的地址标识发送给服务器;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与所述地址标识关联的群组列表,所述群组列表至少包括当前时刻存在于所述空间范围内的第一空间主题通信群组和第二空间主题通信群组;将所述第一空间主题通信群组和所述第二空间主题通信群组显示于所述用户终端的显示屏,以实现多主题并行通信。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多主题并行通信,拓宽了应用场景。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主题并行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主题并行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多主题并行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终端的结构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结构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终端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服务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本申请实施例的条目中所提到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其他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首先对本申请中提到的术语的含义进行简要说明:
多主题的含义为在同一个MAC地址下,也就是同一点位置下,客户端接收到服务器返回的若干小空间通信群组信息,某些具有相同特征的小空间群组会形成集合,这些集合属于大空间群组,客户端首页在以各大空间群组并列显示同时,大空间群组内的小空间群组也显示在客户端首页,从而达到多级主题并行通信的目的。
并行通信的含义为:现行的基于时空的通信机制只能进行单一级别的单主题群组通信,在大空间主题群组下,客户端可以通过进入高级主题群组进行通信,在大空间群组下,系统列举了时空聊天等基本功能,客户端可以通过选择聊天功能来进入大空间管理员构建的群组进行通信,此时的通信范围是大空间群组内。当用户进入小空间主题群组后,系统列举不同于大空间通信群组的功能供用户选择。小空间与大空间主题群组并行通信,分别进入小范围群组与大范围群组进行通信。
目前,现有的群组通信方式仅有一种:用户仅能看到一个当前群组,因此只能进入当前群组,并且在该群组进行单主题形式的通信,无法实现多主题并行通信,应用场景单一。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主题并行通信方法、系统、用户终端和服务器,其能够实现多主题并行通信,拓宽了应用场景。
本申请实施例多主题并行通信方法、系统、用户终端和服务器中,均为是以时空的动态群组通信机制为基础,即首先通过特定信号或特定网络连接方式动态地限定一个通信群组的空间范围。其中,特定信号包括,但不局限于:WiFi信号、UWB信号、蓝牙信号以及蜂窝数据网络基站信号等,能够具有特定覆盖范围的信号。特定网络连接方式可以是根据通信终端提供网络连接的交换机、路由器、AP(Wireless Access Point,无线接入点)等设备的MAC地址或IP地址、通信终端IP地址、GPS位置等特定信息,能够确定通信终端的空间范围的方式;然后在以特定信号或特定网络连接方式动态地限定一个通信群组的空间范围的基础上进行的多主题并行通信。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形成一个仅在特定区域内且仅持续一个特定时间段的“时空群组”时,能够为处于同一空间范围内的所有用户在特定时间段提供多主题并行的服务,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主题并行通信方法是一种基于时空的动态群组通信机制,适用于以其他网络接入设备作为空间设置的基础,即基于时空的动态通信群组不仅可以借助AP设备信号范围普遍覆盖范围为二十米的信号信息,还可以借助特定区域的GPS信号、蓝牙信号、UWB信号、蜂窝基站数据信号等其他信号信息作为空间维度的识别标注,精确限定用户参与群组通信的空间维度,并在群组空间维度的基础上限定该群组所持续的时间维度,以支持“时空群组”在设定的开始时间出现、在设定的结束时间便消失的功能。该实施例能够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一个通信群组进行限定,能够满足用户在特定时间以及特定空间进行群组通信的需求。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主题并行通信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多主题并行通信系统中,该多主题并行通信系统包括用户终端101和服务器102,用户终端101安装有客户端,用户终端101例如可以通过网络接入设备103提供的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与服务器102进行通信交互,以实现多主题并行通信。
上述的用户终端101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个人电脑(personalcomputer,PC)、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移动上网设备(mobileInternet device,MID)等终端设备;上述的客户端是一种为完成某项或多项特定工作的计算机程序,包括但不限于用户终端(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中的APP;上述的网络接入设备103包括但不限于交换机、路由器、AP。
上述的用户终端是与服务器相对应,为用户提供本地服务的程序,例如用户打开用户终端中的某个界面时,用户终端发送请求到服务器,服务器根据请求返回数据到用户终端,用户终端向用户呈现最终界面,又如用户在用户终端呈现的界面上进行输入操作,用户终端发送相应的数据到服务器,服务器对数据进行存储;上述的功能是指由开发人员通过编程语言输入的一系列代码来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网络接入设备103可以为一个,也可以是多个,这里不作限定。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主题并行通信方法,适用于商场、医院、社区等的通信领域。
为了便于理解,这里以WiFi无线局域网中AP作为网络接入设备进行描述。
请参考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主题并行通信方法,应用于客户端,所述客户端安装于用户终端,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0,在用户终端通过网络接入设备接入网络时,获取网络接入设备的地址标识;地址标识用于确定用户参与群组通信的空间范围;
步骤S220,将网络接入设备的地址标识发送给服务器;
步骤S230,接收服务器发送的与地址标识关联的群组列表,群组列表至少包括当前时刻存在于空间范围内的第一空间主题通信群组和第二空间主题通信群组;
步骤S240,将第一空间主题通信群组和第二空间主题通信群组显示于用户终端的显示屏,以实现多主题并行通信。
在步骤S210中,在用户终端通过网络接入设备接入网络时,即用户终端处于网络连接状态,具有相应的网络信号(例如WiFi信号、UWB信号、蓝牙信号以及蜂窝数据网络基站信号等具有特定覆盖范围的信号)时,客户端获取网络接入设备的地址标识;这里的网络接入设备例如可以是为通信终端提供网络连接的交换机、路由器、AP以及基站等,上述的地址标识能够确定用户终端的空间范围,即确定出用户参与群组通信的空间范围,例如可以是MAC地址或IP地址,也可以是地理位置。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的网络信号、用户终端的IP地址或GPS位置等信息也可以用来确定用户参与群组通信的空间范围。
对于步骤S220,客户端将获取的网络接入设备的地址标识通过网络发送给服务器,然后服务器根据该网络接入设备的地址标识确定与该地址标识关联的群组列表,服务器将与地址标识关联的群组列表返回给客户端。其中,对于群组列表的确定方式的描述将在下文进行说明。
在步骤S230中,客户端接收来自服务器发送的与所述地址标识关联的群组列表,这里的群组列表至少包括当前时刻存在于所述空间范围内的第一空间主题通信群组和第二空间主题通信群组;即群组列表至少包括存在于当前时空下的第一空间主题通信群组和第二空间主题通信群组。其中上述的当前时刻可以由客户端在发送地址标识时一并发送,也可以由服务器自行确定。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至少包括的含义是群组列表还可以包括第三空间主题通信群组、第四空间主题通信群组等;群组列表中的上述的主题通信群组均是由在特定区域内(空间维度)且仅持续一个特定时间段(时间维度)限定的“时空群组”,上述的主题通信群组可以是处于同一层次(并列的)空间的关系(可以称为空间的“平行关系”),也可以是按照层级由小到大(下位到上位)空间的关系(可以称为空间的“从属关系”)。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对于“平行关系”空间,所述第一空间主题通信群组所在的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二空间主题通信群组所在的第二空间的地址标识相同。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对于“从属关系”空间,所述第一空间主题通信群组所在的第一空间从属于所述第二空间主题通信群组所在的第二空间。
以第一空间主题通信群组所在的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主题通信群组所在的第二空间为例,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可以均为小空间(又称为子空间),两个小空间是平行关系,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也可以是其中一个是小空间,另外一个是包括该小空间的大空间(又称为母空间),即小空间和大空间是从属关系。
为了便于理解,具体的,对于医院场景的三个空间且三个空间为平行关系时,第一空间是第一科室、第二空间为第一科室相邻的第二科室、第三空间可以第一科室对面的第三科室;对于医院场景的三个空间且三个空间为从属关系时,第一空间是第一科室、第二空间为第一科室所在的北院区大楼、第三空间可以是北院区大楼所在的整个医院;类似的,对于社区场景,以四个空间且为从属关系为例,第一空间是户,第二空间是该户所在的楼层、第三空间是楼层所在的单元楼、第四空间是单元楼所在的整个社区。
可选的,第一空间主题通信群组预先由第一空间管理员构建,第二空间主题通信群组预先由第二空间管理员构建。
下面对一个空间的通信群组的构建步骤为例进行简要说明。
1、管理员通过客户端的建群界面中选择群组的主题、群组存续时间、群组存续的物理空间。
其中,群组存续的物理空间与网络接入设备的地址标识对应。例如群组存续的物理空间由网络接入设备的地址标识限定在某大楼。上述的群组存续时间可以是一个有效时间段,使得建立的群组在设定的开始时间出现、在设定的结束时间便消失的群组。
需要指出的是,网络接入设备的地址标识预先绑定单个物理空间或多个物理空间,例如一台AP的MAC地址只绑定了店铺1,或者一台AP的MAC地址绑定了店铺1和其相邻的店铺2(例如一个品牌服装租赁的多个店铺)。
2、客户端根据管理员选择的群组的主题、群组存续时间、群组存续的物理空间打包生成建群请求,并将所述建群请求发送至服务器。
3、服务器创建一个空群组,将基于建群请求解析得到的群组的主题、群组存续时间、群组存续的物理空间绑定到该空群组,形成一个受时间维度限制和空间维度限制的通信群组。
4、服务器发送建群成功信息给客户端,建群成功信息包括群标识,建群成功信息表示通信群组建立完成。
上述的群标识为服务器预先为该通信群组分配的,群标识可以将该通信群组与其他通信群组进行区分。群标识是服务器为通信群组自动分配一个群组ID作为通信群组的唯一标识。该群组ID为动态群组ID。可选的,服务器还将该通信群组的主题、群组存续时间和存续的物理空间等存储进数据库。
在步骤S240中,客户端可以将所述第一空间主题通信群组和所述第二空间主题通信群组以并列(可以横向排列也可以纵向排列)的方式显示于用户终端的显示屏。
在其他实施例中,客户端也可以以分层级的方式显示于用户终端的显示屏。该种方式尤其适用于从属关系的空间群组,层次清晰,用户可以在群组列表里快速的找到想要进入的群组。此外,能够确定某个群组对应的物理空间的精确位置。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
1)在所述用户终端加入所述第一空间主题通信群组时,获取与所述第一空间主题通信群组对应的第一功能列表并将所述第一功能列表输出至所述用户终端的显示屏进行展示;
2)在所述用户终端加入所述第二空间主题通信群组时,获取与所述第二空间主题通信群组对应的第二功能列表并将所述第二功能列表输出至所述用户终端的显示屏进行展示。
上述的第一功能列表的功能与第二功能列表的功能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可以局部相同,也可以全部相同。
需要指出的是,第一功能列表的功能和第二功能列表的功能是与应用场景和该场景下的空间范围的大小相关的,例如对于医院场景下的科室空间,第一功能列表的功能可以包括聊天功能、病历信息提取功能等;对于医院场景下的科室空间所在的大厅空间,第二功能列表的功能可以包括取号功能和导诊功能等;而对于商场场景的店铺空间,第一功能列表的功能可以包括商品选购功能、商品预约功能等;对与商场场景的店铺空间所在的楼层空间,提供的第二功能列表的功能可以是楼层导览功能、信息展示功能等。
可以理解的是,每个空间群组提供的功能相互独立,互不干扰。当用户进入小空间群组后,用户终端可以使用小空间群组的相关功能。用户既可以从小空间群组中进行通信,还可以从首页直接进入到大空间群组使用大空间群组的功能。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用户终端未接入网络时,发送提示信息至所述用户终端的显示屏,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进行网络连接。
针对现有技术中群组通信单主题通信中存在的不足以及为了满足群组通信的多主题并行通信的特定需求,本申请提出一种基于时空的通信机制中的多主题并行通信方法,根据用户所在的特定时间和特定地点,对群组进行多主题分组并行显示,为处于同一空间范围内的所有用户在特定时间段提供多主题并行的服务,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以AP作为网络接入设备,地址标识为MAC地址,网络为WiFi无线局域网络对该多主题并行通信方法进行描述:
该方法在通信之初先首先会获取用户终端的网络状态,若处于非WiFi状态则需要通知用户终端连接WiFi,当用户终端通过当前连接AP接入网络处于WiFi状态下时,客户端会获取当前连接AP(Access Point)的MAC地址,并将MAC地址发送给服务器,随后服务器会查询事先录入在数据库中的MAC地址与物理位置的映射,来返回给客户端所在位置所处的多个空间群组。多个空间群组所在的多个空间包括用户所处的小空间,以及小空间从属的大空间,以及与小空间临近的小空间(这里所有的小空间对应的MAC地址相同),在每个独立的空间中都有事先设置好的服务,用户处于相应空间中即可获取相应服务。例如,MAC地址确定的客户当前位置的物理空间包括有第一空间、第二空间、第一空间的第一子空间、第一空间的第二子空间、第二空间的子空间,虽然第一空间的第一子空间、第一空间的第二子空间从属于第一空间,但是第一空间可单独提供相关功能。
可以理解的是,用户所处的空间会随MAC地址确定的物理空间的改变而改变。
具体的,用户在位置X处连接当前时空的Wifi,可以看到当前时空下的群组信息,在位置X处有商场A群组、商场A中的店铺1群组和店铺2群组,商场外的店铺3群组和店铺4群组,店铺群组更新以用户的实时位置为准,多主题并行通信的含义为用户临近店铺1、2、3、4的位置连接wifi,不仅可以刷新出以上四个店铺群组,还可以刷新出店铺1和店铺2所属的商场A的群组,用户可以选择在店铺群组内通信或在商场群组通信。需要说明的是,商场A没有具体的网络接入设备,而是由商场A的所有店铺的网络接入设备的集合,所以连上从属于商场A的任意一个店铺的网络接入设备,用户终端都可以弹出该店铺的群组以及商场A的群组。此外,考虑到店铺1、2、3、4四家店铺的Wifi存在着重叠的情况,比如店铺1的网络接入设备有a、b、c三个,店铺2的网络接入设备有d、b、e三个,店铺3的网络接入设备有f、b、a三个,店铺1的网络接入设备有f、b、c三个,如果用户终端连接的网络接入设备是a,则用户终端会显示出店铺1、店铺3和店铺1从属的商场A的群组;如果用户终端连接的网络接入设备是b,则用户终端会显示出店铺1、2、3、4和商场A的群组。
本申请中的多主题并行通信方法适用于用户在特定时间范围内出现在特定地点才能参与群组通信的场景,当用户在特定时空中,某些具有相同特征的小空间群组会形成集合,这些集合属于大空间群组,与小空间群组在首页并行通信,此外,群组随着终端的空间位置变化刷新。当用户进入小空间群组后,用户终端可以使用小空间群组的相关功能。用户既可以从小空间群组中进行通信,还可以从首页直接进入到大空间群组使用大空间群组的功能。客户端进入以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双因素限定的该“时空群组”,参与该群组的通信活动。
本申请提供的异常处理机制有两个。第一,当用户没有连接WiFi却试图使用AP相关功能时,该通讯方法会通知用户打开wifi开关,随后向服务器发送mac请求获取空间内的相关服务。第二,用户移动之后位置发生改变,上一个位置的大空间或小空间的不再存在于客户端,服务会自动更新到最新空间,系统不再提供过去位置的服务,只会提供最新AP下的不同空间的服务。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基于AP的时空通信机制实现了通过wifi把时间和空间相结合,把同一种场景下同一时间和同一空间中不同人联系起来,使他们在同一个群体中,从而可以实现同一时空的不同社交活动。把时间空间相结合。这样就可以因地制宜,在不增加任何硬件设备的情况下降低成本。同一群体的人无需验证便可即时选择想加入的群组进行社交。用户获取到的群组信息会有若干个,大空间和小空间并行通信,大空间的功能与小空间不同,大空间下的功能由大空间的管理员决定。小空间的功能由小空间的管理员决定。用户在社交时无需困惑于没有大空间的群组通信,本申请提供了大小空间都存在的通信机制,大小空间的通信功能互不影响。大小空间的主题群组随着用户的位置不断变化。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多主题并行通信方法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服务器。
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310,接收客户端发送的网络接入设备的地址标识;地址标识是在用户终端通过网络接入设备接入网络时由客户端获取的;地址标识用于确定用户参与群组通信的空间范围;
步骤S320,确定与地址标识关联的群组列表;群组列表至少包括在当前时刻存在于空间范围内的第一空间主题通信群组和第二空间主题通信群组;
步骤S330,将与地址标识关联的群组列表发送至客户端,以使客户端将第一空间主题通信群组和第二空间主题通信群组显示于用户终端的显示屏。
上述步骤S320在确定与所述地址标识关联的群组列表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的任意一种实现:
方式A的步骤包括:
A1根据所述地址标识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物理空间;
上述用户终端的物理空间可用于限定通信群组的空间维度。即通信群组在该物理空间是否存续。
其中,该步骤A1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之一执行:
A11在预先存储的映射表查询得到与所述地址标识对应所述用户终端的物理空间;所述映射表用于表征地址标识与物理空间的映射关系。
A12根据地址标识确定网络接入设备提供的网络信号的覆盖范围,基于该覆盖范围确定用户终端的物理空间。
A2根据所述用户终端的物理空间并结合当前时刻确定与所述地址标识关联的群组列表。
上述的当前时刻可用于限定通信群组的时间维度;即通信群组在该当前时刻是否存续。
方式B的步骤包括:
B1在预先存储的地址标识信息表中查找所述地址标识;所述地址标识信息表包括多个网络接入设备的地址标识以及多个网络接入设备中每个网络接入设备的地址标识对应的预设群组;
B2在查询到所述地址标识时,获取所述地址标识所对应的预设群组;
具体的,从预先存储在数据库中的所述地址标识信息表中获取所述地址标识所对应的管理员构建的预设群组。
B3基于所述预设群组生成与所述地址标识关联的群组列表。
具体的,该步骤B3可以通过步骤实现:
B31从预设群组中剔除当前时刻下不存在的群组,将剩余的预设群组按照预设排列顺序生成与所述地址标识关联的群组列表。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主题并行通信方法,根据用户所在的特定时间和特定地点,对群组进行多主题分组并行显示,为处于同一空间范围内的所有用户在特定时间段提供多主题并行的服务,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中多主题分组过程具体为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MAC地址,服务器将获取的MAC地址与其数据库中的mac地址做比对,如果客户端所连接的mac地址已经预存在数据库中,并且该mac地址下有管理员提前预设好的群组,则服务器端将会把群组信息返回给客户端。客户端首页将显示该mac地址下所有的大空间和小空间的群组信息,大小空间分别有不同的功能列表,小空间可能会在物理位置上属于大空间,但是客户端会让小空间与大空间并列显示,从而达到并行通信。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终端结构示意图。该用户终端安装有客户端。
如图4所示,该用户终端包括:
地址获取模块401,用于在所述用户终端通过网络接入设备接入网络时,获取所述网络接入设备的地址标识;所述地址标识用于确定用户参与群组通信的空间范围;
第一发送模块402,用于将所述网络接入设备的地址标识发送给服务器;
第一接收模块403,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与所述地址标识关联的群组列表,所述群组列表至少包括当前时刻存在于所述空间范围内的第一空间主题通信群组和第二空间主题通信群组;
输出显示模块404,用于将所述第一空间主题通信群组和所述第二空间主题通信群组显示于所述用户终端的显示屏,以实现多主题并行通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空间主题通信群组所在的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二空间主题通信群组所在的第二空间的地址标识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空间主题通信群组所在的第一空间从属于所述第二空间主题通信群组所在的第二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出显示模块404,还用于在所述用户终端加入所述第一空间主题通信群组时,获取与所述第一空间主题通信群组对应的第一功能列表并将所述第一功能列表输出至所述用户终端的显示屏进行展示;在所述用户终端加入所述第二空间主题通信群组时,获取与所述第二空间主题通信群组对应的第二功能列表并将所述第二功能列表输出至所述用户终端的显示屏进行展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用户终端还包括:
信息提示模块405,用于在所述用户终端未接入网络时,发送提示信息至所述用户终端的显示屏,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进行网络连接。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结构示意图。
如图5,该服务器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501,用于接收客户端发送的网络接入设备的地址标识;所述地址标识是在用户终端通过网络接入设备接入网络时由所述客户端获取的;所述地址标识用于确定用户参与群组通信的空间范围;
列表确定模块502,用于确定与所述地址标识关联的群组列表;所述群组列表至少包括在当前时刻存在于所述空间范围内的第一空间主题通信群组和第二空间主题通信群组;
第二发送模块503,用于将与所述地址标识关联的群组列表发送至客户端,以使所述客户端将所述第一空间主题通信群组和所述第二空间主题通信群组并行显示于所述用户终端的显示屏。
在一些实施例中,列表确定模块502,用于根据所述地址标识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物理空间;根据所述用户终端的物理空间并结合当前时刻确定与所述地址标识关联的群组列表。
在一些实施例中,列表确定模块502在根据所述地址标识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物理空间时,用于在预先存储的映射表查询得到与所述地址标识对应所述用户终端的物理空间;所述映射表用于表征地址标识与物理空间的映射关系。
在一些实施例中,列表确定模块502,用于在预先存储的地址标识信息表中查找所述地址标识;所述地址标识信息表包括多个网络接入设备的地址标识以及多个网络接入设备中每个网络接入设备的地址标识对应的预设群组;
在查询到所述地址标识时,获取所述地址标识所对应的预设群组;
基于所述预设群组生成与所述地址标识关联的群组列表。
参见图6,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户终端101,包括:处理器60,存储器61,总线62和通信接口63,所述处理器60、通信接口63和存储器61通过总线62连接;处理器60用于运行存储器61中存储的可运行模块,例如计算机程序。
参见图7,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服务器102,包括:处理器70,存储器71,总线72和通信接口73,所述处理器70、通信接口73和存储器71通过总线72连接;处理器70用于运行存储器71中存储的可运行模块,例如计算机程序。
其中,上述存储器可能包含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NVM),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通过至少一个通信接口(可以是有线或者无线)实现该系统网元与至少一个其他网元之间的通信连接,可以使用互联网,广域网,本地网,城域网等。
上述总线可以是ISA总线、PCI总线或EISA总线等。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6或图7中仅用一个双向箭头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所述处理器在接收到运行指令后,运行所述程序,前述本申请实施例任一实施例揭示的流过程定义的装置所运行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中,或者由处理器实现。
处理器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运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运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运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主题并行通信系统,包括:用户终端以及服务器,所述用户终端与所述服务器相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机器可运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运行指令在被处理器调用和运行时,所述计算机可运行指令促使所述处理器运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的应用程序运行方法和/或应用程序发布方法。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申请的多个实施例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运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方式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运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运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运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多主题并行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客户端,所述客户端安装于用户终端,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用户终端通过网络接入设备接入网络时,获取所述网络接入设备的地址标识;所述地址标识用于确定用户参与群组通信的空间范围;
将所述网络接入设备的地址标识发送给服务器;
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与所述地址标识关联的群组列表,所述群组列表至少包括当前时刻存在于所述空间范围内的第一空间主题通信群组和第二空间主题通信群组;
将所述第一空间主题通信群组和所述第二空间主题通信群组显示于所述用户终端的显示屏,以实现多主题并行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间主题通信群组所在的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二空间主题通信群组所在的第二空间所对应的地址标识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间主题通信群组所在的第一空间从属于所述第二空间主题通信群组所在的第二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用户终端加入所述第一空间主题通信群组时,获取与所述第一空间主题通信群组对应的第一功能列表并将所述第一功能列表输出至所述用户终端的显示屏进行展示;
在所述用户终端加入所述第二空间主题通信群组时,获取与所述第二空间主题通信群组对应的第二功能列表并将所述第二功能列表输出至所述用户终端的显示屏进行展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用户终端未接入网络时,发送提示信息至所述用户终端的显示屏,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进行网络连接。
6.一种多主题并行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服务器,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客户端发送的网络接入设备的地址标识;所述地址标识是在用户终端通过网络接入设备接入网络时由所述客户端获取的;所述地址标识用于确定用户参与群组通信的空间范围;
确定与所述地址标识关联的群组列表;所述群组列表至少包括在当前时刻存在于所述空间范围内的第一空间主题通信群组和第二空间主题通信群组;
将与所述地址标识关联的群组列表发送至客户端,以使所述客户端将所述第一空间主题通信群组和所述第二空间主题通信群组显示于所述用户终端的显示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与所述地址标识关联的群组列表,包括:
根据所述地址标识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物理空间;
根据所述用户终端的物理空间并结合当前时刻确定与所述地址标识关联的群组列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地址标识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物理空间,包括:
在预先存储的映射表查询得到与所述地址标识对应所述用户终端的物理空间;所述映射表用于表征地址标识与物理空间的映射关系。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与所述地址标识关联的群组列表,包括:
在预先存储的地址标识信息表中查找所述地址标识;所述地址标识信息表包括多个网络接入设备的地址标识以及多个网络接入设备中每个网络接入设备的地址标识对应的预设群组;
在查询到所述地址标识时,获取所述地址标识所对应的预设群组;
基于所述预设群组生成与所述地址标识关联的群组列表。
10.一种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终端安装有客户端,所述用户终端包括:
地址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用户终端通过网络接入设备接入网络时,获取所述网络接入设备的地址标识;所述地址标识用于确定用户参与群组通信的空间范围;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网络接入设备的地址标识发送给服务器;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与所述地址标识关联的群组列表,所述群组列表至少包括当前时刻存在于所述空间范围内的第一空间主题通信群组和第二空间主题通信群组;
输出显示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空间主题通信群组和所述第二空间主题通信群组显示于所述用户终端的显示屏,以实现多主题并行通信。
11.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客户端发送的网络接入设备的地址标识;所述地址标识是在用户终端通过网络接入设备接入网络时由所述客户端获取的;所述地址标识用于确定用户参与群组通信的空间范围;
列表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与所述地址标识关联的群组列表;所述群组列表至少包括在当前时刻存在于所述空间范围内的第一空间主题通信群组和第二空间主题通信群组;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与所述地址标识关联的群组列表发送至客户端,以使所述客户端将所述第一空间主题通信群组和所述第二空间主题通信群组并行显示于所述用户终端的显示屏。
12.一种多主题并行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户终端以及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服务器,所述用户终端与所述服务器相连接。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机器可运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运行指令在被处理器调用和运行时,所述计算机可运行指令促使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1910856340.7A 2019-09-11 2019-09-11 多主题并行通信方法、系统、用户终端和服务器 Pending CN11060186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56340.7A CN110601864A (zh) 2019-09-11 2019-09-11 多主题并行通信方法、系统、用户终端和服务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56340.7A CN110601864A (zh) 2019-09-11 2019-09-11 多主题并行通信方法、系统、用户终端和服务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01864A true CN110601864A (zh) 2019-12-20

Family

ID=688586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56340.7A Pending CN110601864A (zh) 2019-09-11 2019-09-11 多主题并行通信方法、系统、用户终端和服务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01864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90081A1 (zh) * 2012-12-11 2014-06-1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群组加入方法、群组创建方法、客户端、服务器及系统
CN104093125A (zh) * 2014-07-04 2014-10-08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地理位置信息建立群组的方法及系统
CN105991400A (zh) * 2015-02-06 2016-10-0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群组搜索方法及其设备
CN106210153A (zh) * 2016-09-30 2016-12-07 上海冰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信息的推送方法、系统及其电子设备
CN106850794A (zh) * 2017-01-24 2017-06-13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操作群组的方法和装置、服务器以及终端
CN108182610A (zh) * 2010-09-28 2018-06-1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装置、创建社交群组的方法和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
CN109067639A (zh) * 2018-08-23 2018-12-21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建立通信群组及加入通信群组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82610A (zh) * 2010-09-28 2018-06-1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装置、创建社交群组的方法和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
WO2014090081A1 (zh) * 2012-12-11 2014-06-1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群组加入方法、群组创建方法、客户端、服务器及系统
CN104093125A (zh) * 2014-07-04 2014-10-08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地理位置信息建立群组的方法及系统
CN105991400A (zh) * 2015-02-06 2016-10-0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群组搜索方法及其设备
CN106210153A (zh) * 2016-09-30 2016-12-07 上海冰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信息的推送方法、系统及其电子设备
CN106850794A (zh) * 2017-01-24 2017-06-13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操作群组的方法和装置、服务器以及终端
CN109067639A (zh) * 2018-08-23 2018-12-21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建立通信群组及加入通信群组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66106B2 (en) Targeting applications based on mobile operator
CN104573042B (zh) Poi信息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9166058B (zh) 一种定制化房源信息推荐方法及系统
US20220094753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location services
EP3197213B1 (en) Network access method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N109949138B (zh) 信息展示方法、装置、终端、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JP6611793B2 (ja) サービス情報のコンテンツを取得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デバイス
CN107172209B (zh) 信息推送方法和装置
US20150148072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Locating Persons and Places with Mobile Devices
CN107454126B (zh) 一种消息推送方法、服务器及终端
US10057719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locating persons and places with mobile devices
US20170041284A1 (en) Providing a service to a user device based on a capability of the user device when the user device shares an identifier
KR101371349B1 (ko) 스마트폰의 무선에이피(ap) 연결 기능을 이용한 업소의 맞춤형 정보 제공 방법 및 정보 공유 방법
CN112929224A (zh) 设备的配网方法、装置、服务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428027B (zh) 事件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6029719A (zh) 支付服务推荐的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144651A (zh) 应用推荐
CN112818259A (zh) 一种内容推荐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156646B (zh) 接入无线网络的方法及装置
CN111046287B (zh) 用户生产内容推送方法及服务器端
CN110601864A (zh) 多主题并行通信方法、系统、用户终端和服务器
US20150006461A1 (en) Recommendation information providing device, mobile terminal, recommendation information providing method, recommendation information provision supporting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CN105791907B (zh) 基于智能电视的获取社区服务方法及系统
CN111131467A (zh) 基于图片推荐生活方式的方法、系统、介质及车载终端
US20170126951A1 (en) Updating an exposure table of an image sens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