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01498A - 一种分体式旋转电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体式旋转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01498A
CN110601498A CN201910895338.0A CN201910895338A CN110601498A CN 110601498 A CN110601498 A CN 110601498A CN 201910895338 A CN201910895338 A CN 201910895338A CN 110601498 A CN110601498 A CN 1106014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or
stator
magnetic
electrical machine
rotating electr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9533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01498B (zh
Inventor
周继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Hangzhou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89533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01498B/zh
Publication of CN1106014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014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014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014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43/00Implements for preparing or holding food,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A47J43/04Machines for domestic use not covered elsewhere, e.g. for grinding, mixing, stirring, kneading, emulsifying, whipping or beating foodstuffs, e.g. power-driven
    • A47J43/07Parts or details, e.g. mixing tools, whipping tools
    • A47J43/08Driving mechanism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49/00Dynamo-electric clutches; Dynamo-electric brakes
    • H02K49/10Dynamo-electric clutches; Dynamo-electric brakes of the permanent-magnet type
    • H02K49/104Magnetic couplings consisting of only two coaxial rotary elements, i.e. the driving element and the driven element
    • H02K49/108Magnetic couplings consisting of only two coaxial rotary elements, i.e. the driving element and the driven element with an axial air ga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ermanent Magnet Type Synchronous Machin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体式旋转电机,包括固定部分和与其可分体的转动部分,其中,固定部分至少包括非磁性基座和固定在该基座上的定子;转动部分至少包括非磁性转盘罩和设置在该转盘罩上的转子,转盘罩与基座具有卡合结构,卡合时,转子可自由转动;转盘罩与基座卡合时,转子上的第二磁环与定子上的第一磁环为上下分布的同心同径磁环;转子上的恒磁体和定子上的恒磁体之间存在磁性吸力使其紧密固定;当导线中流经电流时,产生洛伦茨力进而使转子受力转动,电流控制器控制每根导线中的交变电流使转子旋转。

Description

一种分体式旋转电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体式分体式旋转电机,可应用于破壁料理机、榨汁机、豆浆机、冰激凌机、料理机、研磨机等产品。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机中的定子与转子通常装配在一起,电机产生动力通过电机上的轴传与外部设备相连接,通过连接器将动力递到所需的设备或者装置上。
但对于有些设备或者装置需要经常地链接和断开操作(例如:破壁料理机、榨汁机、豆浆机等),这样的连接器在会产生噪音,虽然为了减少噪音在连接器相连的部分附着了弹性材料,虽然减少了噪音但还是有噪音,而且弹性材料容易磨损,影响寿命,同时,由于有了连接器这样使设备复杂化。
故,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实有必要提出一种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分体式旋转电机,转子和定子之间采用磁力吸合结构,故无需装配在一起;同时通过线圈中产生交变电流生成洛伦茨力作为驱动力,大大简化了结构,在应用时也无需采用连接器,能够有效降低噪声。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分体式旋转电机,包括固定部分和与其可分体的转动部分,其中,所述固定部分至少包括非磁性基座和固定在该基座上的定子;所述转动部分至少包括非磁性转盘罩和设置在该转盘罩上的转子,所述转盘罩与基座具有卡合结构,卡合时,所述转子可自由转动;
所述定子上设置至少一个圆形结构的第一磁环,所述第一磁环由间隔镶嵌多个恒磁体组成,相邻恒磁体之间磁极方向相反;每个恒磁体上固定设置至少一根导线,所述导线与电流控制器相连接,所述电流控制器用于控制导线中产生交变电流;
所述转子上设置至少一个圆形结构的第二磁环,所述第二磁环由间隔镶嵌多个恒磁体组成,相邻恒磁体之间磁极方向相反;
所述转盘罩与基座卡合时,所述转子上的第二磁环与所述定子上的第一磁环为上下分布的同心同径磁环;所述转子上的恒磁体和所述定子上的恒磁体之间存在磁性吸力使其紧密固定;当导线中流经电流时,产生洛伦茨力进而使所述转子受力转动,所述电流控制器控制每根导线中的交变电流使所述转子旋转。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电流控制器按应用需求产生不同频率、大小、方向和形状的交变电流。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方案,相邻恒磁体上的导线产生的电流方向相反。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方案,相邻恒磁体上导线为一体设置的线圈,所述线圈固定设置在相邻恒磁体上,其内产生的电流流经相邻恒磁体时方向相反。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恒磁体的截面呈梯形。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线圈的个数与定子上分布的恒磁体个数相同。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线圈的个数是定子上分布的恒磁体个数相同的一半。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方案,定子上每个恒磁体与其相邻恒磁体均固定设置一组线圈。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线圈的几何形状为梯形。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转盘罩设有可转动的轴承,所述轴承穿设在所述转子圆心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转子和定子均采用恒磁材料,转子和定子之间采用磁力吸合结构,无需装配在一起;同时通过线圈中产生交变电流生成洛伦茨力作为驱动力,大大简化了结构,在应用时也无需采用连接器,能够有效降低噪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分体式旋转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定子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转子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线圈和恒磁体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线圈和恒磁体的示意图。
如下具体实施例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分体式旋转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固定部分和与其可分体的转动部分,其中,固定部分至少包括非磁性基座和固定在该基座上的定子;转动部分至少包括非磁性转盘罩和设置在该转盘罩上的转子,所述转盘罩与基座具有卡合结构,卡合时,转子可自由转动;也即,转盘罩具有固定转子的结构使其轴向固定且转子能够以转轴为自由旋转。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转子还设有可转动的轴承,轴承穿设在转子圆心处,转盘罩与轴承基座具有卡合结构。也即,轴承固定在转子中心与需要动力的设备之间轴上,轴承作为支撑,当转子旋转时轴另外一端的设备一起旋转。
参见图2,所示为本发明定子的结构示意图,定子上设置至少一个圆形结构的第一磁环,第一磁环由间隔镶嵌多个恒磁体组成,相邻恒磁体之间磁极方向相反;每个恒磁体上固定设置至少一根导线(图2中导线并未示出),所述导线与电流控制器相连接,所述电流控制器用于控制导线中产生交变电流,通常,在同一时刻相邻恒磁体上的导线产生的电流方向相反。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定子还设置定子罩,定子罩可紧密覆盖在定子上以固定第一磁环和转子罩接触。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定子还设置定子盘,定子盘用于固定第一磁环并一起固定在基座上。
参见图3,所示为本发明转子的结构示意图,转子上设置至少一个圆形结构的第二磁环,所述第二磁环由间隔镶嵌多个恒磁体组成,相邻恒磁体之间磁极方向相反。也即,转子上设置与所述定子同心同径且恒磁体布局相同的磁环;不同之处在于,转子上没有设置导线。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转子还设置转盘,转盘用于固定第二磁环并可以一体转动。转子中还设置固定机构,使转盘延轴向位置固定,同时,固定机构和转盘罩固定在一起,并整体固定在基座,使电机工作时保持稳定。
参见图4,所示为本发明分体式旋转电机工作原理示意图,采用上述结构,转盘罩与基座卡合时,转子罩和定子罩可以相互接触,也可以具有一定空间间隔;此时,转子上的第二磁环与定子上的第一磁环为上下分布的同心同径磁环;转子和定子之间存在上下恒磁体的磁性吸力使其紧密固定;当导线中流经电流时,产生洛伦茨力进而使所述转子受力转动,电流控制器控制每根导线中的交变电流使所述转子旋转。也即,通过电流控制器控制导线中的交变电流便可以控制电机的转速和输出扭矩。其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如图4左边恒磁体所示,图中第一磁环和第二磁环形成整体性的闭合磁路,静止状态时,定子上恒磁体的S级与转子上恒磁体的N级相对应,相应的,定子上恒磁体的N级与转子上恒磁体的S级相对应。因此,当固定部分和可分体转动部分放置在一起时,不但磁力使其相互紧密固定,而且转子上的恒磁体和定子上的恒磁体形成闭合磁路,并为置于该磁场中通电流的导线产生洛伦兹力提供稳定磁场。由于导线与磁力线方向垂直设置,当导线中通有电流时(图中х代表电流流出,·代表电流流进),带电的导线在垂直磁场中形成洛伦兹力,则定子受到周向的力,由于定子固定设置,该洛伦兹力反向传递至转子,当克服定子和转子之间的吸力时,转子便可以转动起来。如图4所示,相邻恒磁体的磁极相反,通控制其上的电流流向,可以产生相同方向的洛伦兹力,共同推动转子转动。当转子移动到下一个如图4所示的磁场位置时,此时,控制导线中的电流反向流动,使其继续沿前进的反向运动,这种模式下,通过改变电流的频率来改变转盘的转速。
参见图5,所示为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其中,相邻恒磁体上导线为一体设置的线圈,线圈固定设置在相邻恒磁体上,其形成的圆圈大小与梯形恒磁体块组成的圆圈相对应,其线圈的个数也可以与梯形恒磁体的个数相同。线圈内产生电流时,其内产生的电流分别流经相邻恒磁体时方向相反,从而使产生洛伦茨力的方向相同。采用该技术手段,通过缠绕多圈使线圈具体多段流经恒磁体上方的电流,从而产生较小的电流就能产生较大的洛伦茨力。因此,由于相邻恒磁体的磁极相反,对于设置在相邻恒磁体上的线圈而言,在该磁场中时,线圈在相邻恒磁体上的电流流向刚好相反,由此便产生相同方向的洛伦兹力,共同推动转子转动。当转子移动时到下一个如图4所示的线圈标准位置时,此时,控制导线中的电流反向流动,使其继续沿前进的反向运动,这种模式下,通过改变电流的频率来改变转盘的转速。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定子中,每个恒磁体与其相邻恒磁体均固定设置一组线圈。通过控制每个线圈中的交变电流,使每个线圈产生的洛伦茨力方向相同,从而使转子受力更加均匀,工作更稳定。在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定子多个恒磁体中按顺序两个为一组,每一组设置一组线圈,也能实现转子旋转,该方式能够降低电流控制的复杂度。
参见图6,所示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线圈与恒磁体的绕制示意图,采用虚线表示线圈,在该绕制方式下,处于标准位置时,任一个相邻恒磁体间均对应设置一个线圈。因此,线圈的个数与转子上分布的恒磁体个数相同。
参见图7,所示为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线圈与恒磁体的绕制示意图,在该绕制方式下,处于标准位置时,每相邻恒磁体为一组两两组合,每一组设置一个线圈。因此,线圈的个数是转子上分布的恒磁体个数相同的一半。
作为优选的,采用图6的绕制方式,达到相同的效果其用导线更少,所产生的直流电阻损耗也相应的更少。
优选的,线圈的截面为梯形。采用该技术手段,增加转子工作时的稳定性以及定子与转子之间对准,由于硅钢片与恒磁体相吸是两个盘的恒磁体与线圈相对应,同时一圈的恒磁体与一圈的磁性材料相互吸引而增加了杯体工作时的稳定性;同时由于磁性材料与恒磁体相互吸引,在放置转动部分时,只要两个盘的位置相互偏离不大,这种引力会使两个盘吻合在一起。
上述技术方案中,恒磁体采用永磁材料,从而能够保证磁场稳定性。另外,恒磁体的截面呈梯形,从而有助于形成圆环形磁环。所形成的磁环为一圈或者多圈。
在本发明技术方案中,固定部分还需要设置电流控制器,电流控制器按应用需求产生不同频率、大小、方向和形状的交变电流以使导线或者线圈产生洛伦茨力。其中,频率决定转子的转速,电流大小决定作用于转轴上的力矩,电流的方向决定转向,电流的形状不同与力矩和能耗相关联,例如方形波和正弦波产生的效果就不一样。
在本发明分体式旋转电机的应用中,转子与需要动力的设备的轴连成一体,而定子是分体设计的,设置在固定部分的基座上,使用时,直接将转动部分设置在固定部分上,转子和定子之间借助磁力吸合;控制时,电流控制器产生交变电流,由于产生洛伦茨力使转子旋转。这样在没有连接轴的情况下,就能够使破壁机的刀轴旋转起来。
为此,本发明还公开了破壁机驱动机构,可应用于破壁料理机、榨汁机、豆浆机、冰激凌机、料理机、研磨机等产品。破壁机驱动机构采用上述设计的分体式旋转电机,在转动部分中设置轴承,轴承的一端与转子相连接,轴承的另一端与刀座主体紧密连接,当转盘旋转时带动刀轴一起旋转,刀轴上的破壁刀具也被带动一起旋转。针对不同的应用,可更换不同的刀具。
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分体式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部分和与其可分体的转动部分,其中,所述固定部分至少包括非磁性基座和固定在该基座上的定子;所述转动部分至少包括非磁性转盘罩和设置在该转盘罩上的转子,所述转盘罩与基座具有卡合结构,卡合时,所述转子可自由转动;
所述定子上设置至少一个圆形结构的第一磁环,所述第一磁环由间隔镶嵌多个恒磁体组成,相邻恒磁体之间磁极方向相反;每个恒磁体上固定设置至少一根导线,所述导线与电流控制器相连接,所述电流控制器用于控制导线中产生交变电流;
所述转子上设置至少一个圆形结构的第二磁环,所述第二磁环由间隔镶嵌多个恒磁体组成,相邻恒磁体之间磁极方向相反;
所述转盘罩与基座卡合时,所述转子上的第二磁环与所述定子上的第一磁环为上下分布的同心同径磁环;所述转子上的恒磁体和所述定子上的恒磁体之间存在磁性吸力使其紧密固定;当导线中流经电流时,产生洛伦茨力进而使所述转子受力转动,所述电流控制器控制每根导线中的交变电流使所述转子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控制器按应用需求产生不同频率、大小、方向和形状的交变电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体式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相邻恒磁体上的导线产生的电流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体式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相邻恒磁体上导线为一体设置的线圈,所述线圈固定设置在相邻恒磁体上,其内产生的电流流经相邻恒磁体时方向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体式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恒磁体的截面呈梯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体式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的个数与定子上分布的恒磁体个数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体式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的个数是定子上分布的恒磁体个数相同的一半。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体式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定子上每个恒磁体与其相邻恒磁体均固定设置一组线圈。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体式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的几何形状为梯形。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体式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罩设有可转动的轴承,所述轴承穿设在所述转子圆心处。
CN201910895338.0A 2019-09-20 2019-09-20 一种分体式旋转电机 Active CN1106014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95338.0A CN110601498B (zh) 2019-09-20 2019-09-20 一种分体式旋转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95338.0A CN110601498B (zh) 2019-09-20 2019-09-20 一种分体式旋转电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01498A true CN110601498A (zh) 2019-12-20
CN110601498B CN110601498B (zh) 2021-02-02

Family

ID=688619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95338.0A Active CN110601498B (zh) 2019-09-20 2019-09-20 一种分体式旋转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01498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96705A1 (en) * 2001-05-22 2002-12-26 Jersey Steven T. Appliance and an appliance drive unit
CN104022618A (zh) * 2014-06-09 2014-09-03 常州乐士雷利电机有限公司 永磁联轴器、应用其的小型搅拌机及其制造方法
CN204891677U (zh) * 2015-05-20 2015-12-23 江苏雷利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采用分体式直驱电机的搅拌机
CN105327639A (zh) * 2015-05-20 2016-02-17 江苏雷利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采用分体式直驱电机的搅拌机
CN109380973A (zh) * 2019-01-03 2019-02-26 利宏(厦门)电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分体式无刷电机的果汁机及其使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96705A1 (en) * 2001-05-22 2002-12-26 Jersey Steven T. Appliance and an appliance drive unit
CN104022618A (zh) * 2014-06-09 2014-09-03 常州乐士雷利电机有限公司 永磁联轴器、应用其的小型搅拌机及其制造方法
CN204891677U (zh) * 2015-05-20 2015-12-23 江苏雷利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采用分体式直驱电机的搅拌机
CN105327639A (zh) * 2015-05-20 2016-02-17 江苏雷利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采用分体式直驱电机的搅拌机
CN109380973A (zh) * 2019-01-03 2019-02-26 利宏(厦门)电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分体式无刷电机的果汁机及其使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01498B (zh) 2021-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92627B (zh) 分体式电机
EP1461854B1 (en) Electrical machine
EP1922796B1 (en) Monopole filed electric motor generator
US20070284956A1 (en) Assembly for generating energy by magnetic polar repulsion
US20050099081A1 (en) Disk alternator
JP2009509482A (ja) 磁気モーター
US5525851A (en)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high-speed rotation
US11437898B2 (en) Brushless direct current motor with dual stators
CN102326322A (zh) 电动机
JP2021182865A (ja) 電動モータ
JP2021141814A (ja) 電動モータ
EP3089702B1 (en) Actuator with grouped magnets for personal care appliance
CN104682642B (zh) 一种两自由度电机
KR100683472B1 (ko) 디스크 회전형 발전기 및 발전방법
CN112311182B (zh) 分离式平面鼠笼电机
CN108683315B (zh) 爪极盘式异步电动机
CN110601498B (zh) 一种分体式旋转电机
CN108683316B (zh) 爪极盘式永磁同步电动机
US7582998B2 (en) Brushless DC electrical generator
CN213990460U (zh) 分离式平面鼠笼电机
EP2013960B1 (en) Electric motor with a low number of revolutions, in particular to drive lifting devices
JP2006506034A5 (zh)
CN212392798U (zh) 一种永磁和电磁接续拉/推传动结构的动力装置
JP2008017578A (ja) 回転発電機
JP3172205U (ja) 発電機と一体化した高効率及び強力な電動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ou Jijun

Inventor after: Liao Minjie

Inventor after: Shao Xiaoqun

Inventor after: Cui Jiadong

Inventor after: Wu Jianfeng

Inventor before: Zhou Jiju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