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97126A - 智能安检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智能安检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97126A
CN110597126A CN201910888506.3A CN201910888506A CN110597126A CN 110597126 A CN110597126 A CN 110597126A CN 201910888506 A CN201910888506 A CN 201910888506A CN 110597126 A CN110597126 A CN 1105971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ad data
security
security check
judging
tas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8850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俊明
邓忠平
刘恒
彭树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PCI TECHNOLOGY Co Ltd
Guangzhou Xinke Jiad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PC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PC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PC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8850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97126A/zh
Publication of CN1105971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97126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042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using digital processors
    • G05B19/0428Safety, monitoring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4Pc safety
    • G05B2219/24024Safety, surveillanc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智能安检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集中判图中心采集的预设区域内各个地铁站点传输的安检判图资源信息;依据所述安检判图资源信息确定所述预设区域的安检负载数据;将所述安检负载数据发送至其他边缘协同前置机,同时接收其他边缘协同前置机发送的协同安检负载数据;依据所述安检负载数据和所述协同安检负载数据确定判图任务,并进行所述判图任务的分发。本方案提高了安检效率,保证了乘客的通过的实时性,降低了安检系统的整体投资成本。

Description

智能安检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安检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安检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本部分旨在为权利要求书中陈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处的描述不因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认是现有技术。
地铁安检是进入地铁人员必须履行的检查手续,是保障旅客人身安全的重要预防措施。地铁安检事关所有进入地铁的旅客人身安全,所有进入地铁的旅客都必须无一例外地经过检查后,才能允许进入。地铁安检的内容主要是检查旅客及其行李物品中是否携带枪支、弹药、易爆、腐蚀、有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以确保地铁及乘客的安全。
现有技术中,地铁乘客在进入地铁时将随身携带的物品放置到安检机的传送带中,物品的相关图像通过设置的显示屏进行显示,地铁安检人员对显示图像进行观察以确定是否存在违禁危险物品,该种安检方式人为主观因素较强,且受限于安检员,而针对有些通过机器自动识别图像的安检方案,其在面对大量图像需要判断时,处理速度较慢,无法适应地铁乘客进入地铁的实时性,安检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安检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提高了安检效率,保证了乘客的通过的实时性,降低了安检系统的整体投资成本。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安检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集中判图中心采集的预设区域内各个地铁站点传输的安检判图资源信息;
依据所述安检判图资源信息确定所述预设区域的安检负载数据;
将所述安检负载数据发送至其他边缘协同前置机,同时接收其他边缘协同前置机发送的协同安检负载数据;
依据所述安检负载数据和所述协同安检负载数据确定判图任务,并进行所述判图任务的分发。
可选的,所述安检判图资源信息包括安检物品图像的数量,所述依据所述安检判图资源信息确定所述预设区域的安检负载数据包括:
依据所述安检物品的数量和预设负载映射表确定所述预设区域的安检负载数据。
可选的,所述安检判图资源信息包括安检类型和安检权重值,所述依据所述安检判图资源信息确定所述预设区域的安检负载数据包括:
依据所述安检类型和所述安检权重值确定所述预设区域的安检负载数据。
可选的,所述依据所述安检负载数据和所述协同安检负载数据确定判图任务包括:
根据所述协同负载数据确定不同集中判图中心的任务量;
根据所述不同集中判图中心的任务量以及所述安检负载数据查表确定判图任务。
可选的,所述进行所述判图任务的分发包括:
依据所述判图任务中记录的集中判图中心标识分发判图数据。
可选的,在进行所述判图任务的分发之后还包括:
集中判图中心接收所述判图数据,并依据所述判图数据进行安检图像判断并生成判断结果。
可选的,在进行所述判图任务的分发之后,还包括:
记录所述判图任务的分发结果和当前判图任务的分发时间;
当检测到系统时间和所述分发时间满足分发条件时,依据记录的所述分发时间对应的分发结果进行判图任务的分发。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智能安检装置,该装置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集中判图中心采集的预设区域内各个地铁站点传输的安检判图资源信息;
负载数据确定模块,用于依据所述安检判图资源信息确定所述预设区域的安检负载数据;
信息传输模块,用于将所述安检负载数据发送至其他边缘协同前置机,同时接收其他边缘协同前置机发送的协同安检负载数据;
任务处理模块,用于依据所述安检负载数据和所述协同安检负载数据确定判图任务,并进行所述判图任务的分发。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设备,该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智能安检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智能安检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获取集中判图中心采集的预设区域内各个地铁站点传输的安检判图资源信息,依据所述安检判图资源信息确定所述预设区域的安检负载数据,将所述安检负载数据发送至其他边缘协同前置机,同时接收其他边缘协同前置机发送的协同安检负载数据,依据所述安检负载数据和所述协同安检负载数据确定判图任务,并进行所述判图任务的分发,实现了地铁安检过程中判图的负载均衡,提高了安检效率,保证了乘客的通过的实时性,降低了安检系统的整体投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安检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智能安检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智能安检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智能安检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安检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实施例,而非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安检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智能安检,该方法可以由设备如边缘协同前置机执行,其中,该边缘协同前置机可配置在集中判图中心或其他控制室内,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1、获取集中判图中心采集的预设区域内各个地铁站点传输的安检判图资源信息。
其中,在一个预设区域内可对应多个地铁站点,并配备有相应的判图中心进行集中的图像判断处理,预设区域可根据实际地理位置进行划分,示例性的,可将城市A划分为预设区域1、预设区域2、预设区域3等等,每个预设区域对应多个地铁站点,如预设区域1对应地铁站点a1、a2、a3、a4等,预设区域2对应地铁站点b1、b2、b3、b4等,预设区域3对应地铁站点c1、c2、c3、c4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安检判图资源信息可以包括安检物品图像,该安检物品图像可以是由x光检机拍摄得到的图像,安检物品为进入地铁站乘客放置随身携带物品。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安检判图资源信息可以包括安检类型和安检权重值。示例性的,安检类型可以按照预设物品等级进行划分,每种物品等级对应有一个或多个物品类型,不同的物品等级关联有各自的权重。
步骤S102、依据所述安检判图资源信息确定所述预设区域的安检负载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预设区域可对应一集中判图中心,该集中判图中心获取该预设区域内各个站点的安检判图资源信息如安检物品图像进行集中判断处理,该集中判图中心可对应设置一边缘协同前置机,边缘协同前置机根据安检判图资源信息确定所述预设区域的安检负载数据。可选的,具体方式可以是:依据所述安检物品的数量和预设负载映射表确定所述预设区域的安检负载数据。其中,预设负载映射表记录有不同安检物品数量对应的安检负载数据,示例性的,安检物品数量在小于n1时对应安检负载数据为低,安检物品数量在大于n1小于n2时对应安检负载数据为中,安检物品数量在大于n2小于n3时对应安检负载数据为高,安检物品数量在大于n3时对应安检负载数据为满。
步骤S103、将所述安检负载数据发送至其他边缘协同前置机,同时接收其他边缘协同前置机发送的协同安检负载数据。
其中,多个不同的边缘协同前置机之间可以进行广播通信,每个边缘协同前置机可以发送广播至其他边缘协同前置机,同时,每个边缘协同前置机也可接收其他边缘协同前置机发送的广播,在接收到其他边缘协同前置机发送的广播时,可根据该广播的内容确定不同的边缘系统前置机的安检负载数据。
步骤S104、依据所述安检负载数据和所述协同安检负载数据确定判图任务,并进行所述判图任务的分发。
由于地铁进站高峰的时间、地域分布不均衡,导致某些站点在上班高峰时需要进行大量数据处理,如大型居民区所在站点,而某些站点在下班高峰期时需要进行大量数据处理,如大型商圈、写字楼所在站点,故配备的各个判图中心的工作负载会出现明显的不均衡现象,在某些时刻某些地点的集中判图中心数据处理量激增而无法完成实时判图导致进站乘客拖延或遗漏危险物品。
在一个实施例中,依据所述安检负载数据和所述协同安检负载数据确定判图任务,并进行所述判图任务的分发,其中,安检负载数据反映该边缘协同前置机所在预设区域的数据处理负载,协同安检负载数据反映其他边缘协同前置机所在对应的预设区域的数据处理负载,通过边缘前置机以进行任务的重新分发。示例性的,根据所述协同负载数据确定不同集中判图中心的任务量(如低、中、高、满等),根据所述不同集中判图中心的任务量以及所述安检负载数据查表确定判图任务,示例性的,当安检负载数据为低或中时,可承接其他判图中心中任务量为高、满的数据处理任务,优先处理任务量为满的集中判图中心的数据。
其中,判图任务记录有集中判图中心标识(如安检负载数据任务量为中或低的集中判图中心对应的标识),依据该集中判图中心标识将任务量为高、满的集中判图中心的数据分发至该标识对应的判图中心。
由上述方案可知,通过获取集中判图中心采集的预设区域内各个地铁站点传输的安检判图资源信息,依据所述安检判图资源信息确定所述预设区域的安检负载数据,将所述安检负载数据发送至其他边缘协同前置机,同时接收其他边缘协同前置机发送的协同安检负载数据,依据所述安检负载数据和所述协同安检负载数据确定判图任务,并进行所述判图任务的分发,实现了地铁安检过程中判图的负载均衡,提高了安检效率,保证了乘客的通过的实时性,降低了安检系统的整体投资成本。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智能安检方法的流程图,可选的,在进行所述判图任务的分发之后还包括:集中判图中心接收所述判图数据,并依据所述判图数据进行安检图像判断并生成判断结果。如图2所示,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步骤S201、获取集中判图中心采集的预设区域内各个地铁站点传输的安检判图资源信息。
步骤S202、依据所述安检判图资源信息确定所述预设区域的安检负载数据。
步骤S203、将所述安检负载数据发送至其他边缘协同前置机,同时接收其他边缘协同前置机发送的协同安检负载数据。
步骤S204、依据所述安检负载数据和所述协同安检负载数据确定判图任务,并进行所述判图任务的分发。
步骤S205、集中判图中心接收所述判图数据,并依据所述判图数据进行安检图像判断并生成判断结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集中判图中心接收边缘协同前置机发送的判图数据以完成数据处理,该判图数据可以是其他的集中判图中心的数据,由此实现了负载均衡处理。可选的,在获取预设区域内各个地铁站点传输的安检判图资源信息之前,还包括:集中判图中心获取摄像装置拍摄的安检乘客图像信息;相应的,在生成判断结果之后,还包括:如果所述安检图像满足预设条件,则依据所述安检图像和所述安检乘客图像信息确定所述安检图像中安检物品对应的乘客。其中满足预设条件可以是安检图像中存在危险物品,由此实现了人包之间的匹配。通过该方案提高了安检效率,保证了乘客的通过的实时性,降低了安检系统的整体投资成本。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智能安检方法的流程图,可选的,在进行所述判图任务的分发之后,还包括:记录所述判图任务的分发结果和当前判图任务的分发时间;当检测到系统时间和所述分发时间满足分发条件时,依据记录的所述分发时间对应的分发结果进行判图任务的分发。如图3所示,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步骤S301、获取集中判图中心采集的预设区域内各个地铁站点传输的安检判图资源信息。
步骤S302、依据所述安检判图资源信息确定所述预设区域的安检负载数据。
步骤S303、将所述安检负载数据发送至其他边缘协同前置机,同时接收其他边缘协同前置机发送的协同安检负载数据。
步骤S304、依据所述安检负载数据和所述协同安检负载数据确定判图任务,并进行所述判图任务的分发。
步骤S305、集中判图中心接收所述判图数据,并依据所述判图数据进行安检图像判断并生成判断结果。
步骤S306、记录所述判图任务的分发结果和当前判图任务的分发时间。
步骤S307、当检测到系统时间和所述分发时间满足分发条件时,依据记录的所述分发时间对应的分发结果进行判图任务的分发。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判图任务分发完毕后,记录所述判图任务的分发结果和当前判图任务的分发时间,如在上午8点将集中判图中心1的数据处理任务分发至集中判图中心6进行处理。当检测到系统时间和所述分发时间满足分发条件时,如第二天上午8点时,依据记录的所述分发时间对应的分发结果进行判图任务的分发,即在此将集中判图中心1的数据处理任务分发至集中判图中心6进行处理,一旦建立集中判图中心1和集中判图中心6之间的任务分配关系,则二者可进行实时的数据任务传输,无需在重新进行安检负载数据的确定,由此进一步节约了数据处理资源,提高了数据处理任务的分配灵活性也更利于数据的快速处理。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智能安检方法的流程图,可选的,在生成判断结果之后,还包括:依据所述安检乘客图像信息和所述安检图像的判断结果生成乘客画像。如图4所示,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步骤S401、获取集中判图中心采集的预设区域内各个地铁站点传输的安检判图资源信息。
步骤S402、依据所述安检判图资源信息确定所述预设区域的安检负载数据。
步骤S403、将所述安检负载数据发送至其他边缘协同前置机,同时接收其他边缘协同前置机发送的协同安检负载数据。
步骤S404、依据所述安检负载数据和所述协同安检负载数据确定判图任务,并进行所述判图任务的分发。
步骤S405、集中判图中心接收所述判图数据,并依据所述判图数据进行安检图像判断并生成判断结果,依据所述安检乘客图像信息和所述安检图像的判断结果生成乘客画像。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依据所述判图数据进行安检图像判断并生成判断结果后,依据所述安检乘客图像信息和所述安检图像的判断结果生成乘客画像。具体的,对每位乘客根据对应物品的判断结果进行打分,如检测到安检物品正常则增加5分,出现违规物品则减去20分,根据每次的安检情况进行分数的累计,如大于100分则评定为优质乘客以适用于后续的大数据分析。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安检装置的结构框图,该装置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安检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如图5所示,该装置具体包括:信息获取模块101、负载数据确定模块102、信息传输模块103和任务处理模块104,其中,
信息获取模块101,用于获取集中判图中心采集的预设区域内各个地铁站点传输的安检判图资源信息;
负载数据确定模块102,用于依据所述安检判图资源信息确定所述预设区域的安检负载数据;
信息传输模块103,用于将所述安检负载数据发送至其他边缘协同前置机,同时接收其他边缘协同前置机发送的协同安检负载数据;
任务处理模块104,用于依据所述安检负载数据和所述协同安检负载数据确定判图任务,并进行所述判图任务的分发。
由上述方案可知,通过获取集中判图中心采集的预设区域内各个地铁站点传输的安检判图资源信息,依据所述安检判图资源信息确定所述预设区域的安检负载数据,将所述安检负载数据发送至其他边缘协同前置机,同时接收其他边缘协同前置机发送的协同安检负载数据,依据所述安检负载数据和所述协同安检负载数据确定判图任务,并进行所述判图任务的分发,实现了地铁安检过程中判图的负载均衡,提高了安检效率,保证了乘客的通过的实时性,降低了安检系统的整体投资成本。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安检判图资源信息包括安检物品图像的数量,所述负载数据确定模块102具体用于:
依据所述安检物品的数量和预设负载映射表确定所述预设区域的安检负载数据。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安检判图资源信息包括安检类型和安检权重值,所述负载数据确定模块102具体用于:
依据所述安检类型和所述安检权重值确定所述预设区域的安检负载数据。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任务处理模块104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协同负载数据确定不同集中判图中心的任务量;
根据所述不同集中判图中心的任务量以及所述安检负载数据查表确定判图任务。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任务处理模块104具体用于:
依据所述判图任务中记录的集中判图中心标识分发判图数据。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任务处理模块104还用于:
在进行所述判图任务的分发之后,集中判图中心接收所述判图数据,并依据所述判图数据进行安检图像判断并生成判断结果。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任务处理模块104还用于:
在进行所述判图任务的分发之后,记录所述判图任务的分发结果和当前判图任务的分发时间;
当检测到系统时间和所述分发时间满足分发条件时,依据记录的所述分发时间对应的分发结果进行判图任务的分发。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设备包括处理器201、存储器202、输入装置203和输出装置204;设备中处理器201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图6中以一个处理器201为例;设备中的处理器201、存储器202、输入装置203和输出装置204可以通过总线或其他方式连接,图6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存储器202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智能安检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20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202中的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设备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智能安检方法。
存储器202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终端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20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202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201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设备。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输入装置203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设备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输出装置204可包括显示屏等显示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一种智能安检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集中判图中心采集的预设区域内各个地铁站点传输的安检判图资源信息;依据所述安检判图资源信息确定所述预设区域的安检负载数据;将所述安检负载数据发送至其他边缘协同前置机,同时接收其他边缘协同前置机发送的协同安检负载数据;依据所述安检负载数据和所述协同安检负载数据确定判图任务,并进行所述判图任务的分发。
通过以上关于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实施例可借助软件及必需的通用硬件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计算机的软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闪存(FLASH)、硬盘或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实施例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智能安检装置的实施例中,所包括的各个单元和模块只是按照功能逻辑进行划分的,但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划分,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即可;另外,各功能单元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实施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实施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智能安检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集中判图中心采集的预设区域内各个地铁站点传输的安检判图资源信息;
依据所述安检判图资源信息确定所述预设区域的安检负载数据;
将所述安检负载数据发送至其他边缘协同前置机,同时接收其他边缘协同前置机发送的协同安检负载数据;
依据所述安检负载数据和所述协同安检负载数据确定判图任务,并进行所述判图任务的分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检判图资源信息包括安检物品图像的数量,所述依据所述安检判图资源信息确定所述预设区域的安检负载数据包括:
依据所述安检物品的数量和预设负载映射表确定所述预设区域的安检负载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检判图资源信息包括安检类型和安检权重值,所述依据所述安检判图资源信息确定所述预设区域的安检负载数据包括:
依据所述安检类型和所述安检权重值确定所述预设区域的安检负载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所述安检负载数据和所述协同安检负载数据确定判图任务包括:
根据所述协同负载数据确定不同集中判图中心的任务量;
根据所述不同集中判图中心的任务量以及所述安检负载数据查表确定判图任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所述判图任务的分发包括:
依据所述判图任务中记录的集中判图中心标识分发判图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所述判图任务的分发之后还包括:
集中判图中心接收所述判图数据,并依据所述判图数据进行安检图像判断并生成判断结果。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所述判图任务的分发之后,还包括:
记录所述判图任务的分发结果和当前判图任务的分发时间;
当检测到系统时间和所述分发时间满足分发条件时,依据记录的所述分发时间对应的分发结果进行判图任务的分发。
8.智能安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集中判图中心采集的预设区域内各个地铁站点传输的安检判图资源信息;
负载数据确定模块,用于依据所述安检判图资源信息确定所述预设区域的安检负载数据;
信息传输模块,用于将所述安检负载数据发送至其他边缘协同前置机,同时接收其他边缘协同前置机发送的协同安检负载数据;
任务处理模块,用于依据所述安检负载数据和所述协同安检负载数据确定判图任务,并进行所述判图任务的分发。
9.一种设备,所述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安检方法。
10.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安检方法。
CN201910888506.3A 2019-09-19 2019-09-19 智能安检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Withdrawn CN11059712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88506.3A CN110597126A (zh) 2019-09-19 2019-09-19 智能安检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88506.3A CN110597126A (zh) 2019-09-19 2019-09-19 智能安检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97126A true CN110597126A (zh) 2019-12-20

Family

ID=688614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88506.3A Withdrawn CN110597126A (zh) 2019-09-19 2019-09-19 智能安检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97126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31088A (zh) * 2021-02-25 2021-06-25 上海工物高技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安检系统
CN113139950A (zh) * 2021-05-08 2021-07-20 佳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目标对象识别的方法及装置
CN114162551A (zh) * 2020-09-11 2022-03-11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安检系统的判图任务控制方法与安检系统
CN114257586A (zh) * 2020-09-11 2022-03-29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分布式任务调度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62551A (zh) * 2020-09-11 2022-03-11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安检系统的判图任务控制方法与安检系统
CN114257586A (zh) * 2020-09-11 2022-03-29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分布式任务调度方法及系统
CN114162551B (zh) * 2020-09-11 2023-02-24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安检系统的判图任务控制方法与安检系统
CN113031088A (zh) * 2021-02-25 2021-06-25 上海工物高技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安检系统
CN113139950A (zh) * 2021-05-08 2021-07-20 佳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目标对象识别的方法及装置
CN113139950B (zh) * 2021-05-08 2024-04-16 佳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目标对象识别的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97126A (zh) 智能安检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4506522B (zh) 漏洞扫描方法及装置
CN108769163B (zh) 联盟链共识达成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506485B (zh) 特征分箱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4240323A (zh) 巡检方法、手持巡检终端及巡检服务器
CN109753848B (zh) 执行人脸识别处理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6155812A (zh) 一种对虚拟主机的资源管理的方法、装置、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1325612B (zh) 点单方法、订单的配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396277A (zh) 判图任务分配系统及用于判图任务分配的方法
CN105897947A (zh) 移动终端的网络访问方法和装置
EP4060491A1 (en) Intelligent analysis algorithm selec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5872618A (zh) 视频资源共享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CN106844397A (zh) 基于分库分表的任务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196781A (zh) 安全配置核查任务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7396042A (zh) 一种游乐场的监控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369137A (zh) 配送任务的分配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N109472656B (zh) 一种虚拟物品的展示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7181825B (zh) 终端设备数据的在线处理方法
CN114913480A (zh) 一种包裹检测方法、装置、系统、控制器及存储介质
CN104618336A (zh) 一种账号管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2594846A (zh) 一种基于ip头信息的共享接入管理算法及系统
CN105893147A (zh) 多任务队列管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7608660A (zh) 共享技能应用方法及系统
CN111124710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470331A (zh) 一种监控方法、监控摄像机及监控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