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96001B - 一种用于分光光度计透过率测试的底座夹具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分光光度计透过率测试的底座夹具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96001B
CN110596001B CN201910866123.6A CN201910866123A CN110596001B CN 110596001 B CN110596001 B CN 110596001B CN 201910866123 A CN201910866123 A CN 201910866123A CN 110596001 B CN110596001 B CN 1105960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clamping block
height
height adjusting
adjusting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6612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96001A (zh
Inventor
杨宜
林震
罗俊
杨洁
周益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TC 26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ETC 26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TC 26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ETC 26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91086612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96001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960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960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960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960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01Arrangements or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the optical investig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01Arrangements or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the optical investigation
    • G01N2021/0106General arrangement of respective parts
    • G01N2021/0112Apparatus in one mechanical, optical or electronic block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分光光度计透过率测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分光光度计透过率测试的夹具以及夹具的使用方法;所述夹具包括底座、高度调节台、光栏三部分;底座为L形结构,底座的后部结构由两个向上突起的长方体夹块构成,这两个夹块分别为前夹块和后夹块,前夹块的外侧平面上设置有长方体凸起结构,底座平面上有两个柱体;光栏为长方体结构,光栏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光栏孔;高度调节台为长方体结构,高度调节台的侧面有一个长方体凹槽,且在高度调节台中设置有连个小孔;底座和光栏的固定方式为卡扣式固定;底座与高度调节台的连接方式为卡扣式连接;通过使用夹具,节约使用分光光度计的时间,优化测试的整个过程。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分光光度计透过率测试的底座夹具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光光度计透过率测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分光光度计透过率测试的底座夹具以及夹具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分光光度计主要用于测量物体对可见光的吸收,并进行定量的分析,其被广泛的应用于测试物体的透光率中。目前国内外主要采取分光光度计进行物体透过率测试,在测试之前需将半导体器件置于一个可平稳放置的平台上,并且保证光栏上的光孔刚好对准待测物体的中心区域。现有的测试过程中在放置待测试样件时不能稳定存放在平台上,且待测试样件不能与分光光度计的光孔中心位置对齐,严重影响了测试效率。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设计了一种用于分光光度计透过率测试的夹具,该夹具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分光光度计透过率测试的夹具,整个夹具主要包括底座1、光栏2、高度调节台3三部分,其中底座1为L形结构,底座1的后部结构由两个向上突起的长方体夹块构成,这两个夹块分别为前夹块11和后夹块18,前夹块11与后夹块18构成了一个长方体卡槽,前夹块11的外侧平面上设置有长方体凸起结构17,底座平面12上有两个柱体16;光栏2为长方体结构,光栏2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光栏孔21;高度调节台3为长方体结构,高度调节台3的侧面有一个长方体凹槽32,且在高度调节台3中设置有两个小孔31;光栏2可拆卸地固定在底座后部的前夹块11与后夹块18之间;高度调节台3侧面的长方体凹槽32与底座1的长方体凸起结构17相连,高度调节台3中的两个小孔31与底座平面12上的两个柱体16相连。
优选的,底座1的前夹块11与后夹块18的距离为2cm-3cm,前夹块11与后夹块18形成的卡槽深度为14cm-16cm,前夹块11与后夹块18的边长为72cm-84cm;长方体凸起结构17的长度为3cm-5cm,宽为4cm-6cm,高为10cm-14cm;底座平面12的两个柱体16的间距为26cm-30cm。
优选的,底座平面12上设置有四个圆形小孔13和两个椭圆形小孔14,其中两个圆形小孔13和一个椭圆形小孔14分布在底座平面12的左边,且椭圆形小孔14位于两个圆形小孔13之间;另外两个圆形小孔13和椭圆形小孔14分布在底座平面12的右边,底座平面12左右两边的圆形小孔13和椭圆形小孔14的位置关系相同;底座1后部的后夹块18上设置有螺纹孔,螺纹孔中设置有螺栓15。
优选的,光栏2的厚度为2cm-3cm,长度为45cm-55cm,高度为38cm-48cm,光栏孔21的位置高度为17.5cm-23.5cm,在光栏孔21的正上方有一边长为2cm-3cm的正方体凹槽22。
优选的,高度调节台3的上部设置有调节平台33,高度调节台3的侧面设置有调节螺栓34,高度调节台3的内部为中空结构并且内部设置有高度调节装置。
一种用于分光光度计透过率测试的夹具使用方法,包括:
S1:通过待测物体的大小选取合适的底座1、光栏2、高度调节台3;
S2:将底座1、夹具2、高度调节台3连接,构成完整的夹具;
S3:将待测物体放置在高度调节台3的几何正中位置,通过可熔性胶将待测物体和高度调节台3的调节平台33连接;
S4:调节光栏的位置,使光栏的光栏孔处于合适的位置;
S4:将夹具固定在测试位置。
优选的,进行测试时,可以通过底座平面上的四个圆孔和两个椭圆形小孔将夹具固定在测试位置。
本发明的夹具的高度调节台整体为长方体结构,能平稳的放置并固定待测式样件;由于高度调节台内部中空并且内部设置有高度调节装置,使得在进行待测式样件测试时能够更为简单的调节物体高度,节约了测试时间;夹具的底座设置有六个孔,能够将夹具稳定的固定在测试位置;夹具的底座,光栏,高度调节台可拆卸,使得在测试过程中能够更换不同的部件,适应不同的测试样件;在进行分光光度计透过率测试时使用夹具,能够节约使用分光光度计的时间,优化测试的整个过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夹具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夹具的正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夹具的测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夹具的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夹具的底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夹具的底座正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夹具的底座侧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夹具的底座俯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夹具的光栏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夹具的高度调节台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夹具的高度调节台俯视图。
图中:1、底座,11、前夹块,12、底座平面,13、圆形小孔,14、椭圆形小孔、15、螺栓,16、柱体,17、长方体凸起结构,18、后夹块,2、光栏,21、光栏孔,22、正方体凹槽,3、高度调节台,31、小孔,32、长方体凹槽,33、调节平台,34、调节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详细地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
本发明为一种用于分光光度计透过率测试的夹具,如图1-4所示,所述夹具包括底座1、光栏2、高度调节台3三部分,其中底座为L形结构,底座1的后部结构由两个向上突起的长方体夹块构成,这两个夹块分别为前夹块11和后夹块18,前夹块11与后夹块18构成了一个长方体卡槽,前夹块11的外侧平面上设置有长方体凸起结构17,底座平面12上有两个柱体16;光栏2为长方体结构,光栏2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光栏孔21;高度调节台3为长方体结构,高度调节台3的侧面有一个长方体凹槽32,且在高度调节台3中设置有两个小孔31;
如图5-8所示,底座1的前夹块11与后夹块18的距离为2cm-3cm,前夹块11与后夹块18形成的卡槽深度为14cm-16cm,前夹块11与后夹块18的边长为72cm-84cm;底座1后部的后夹块18上设置有螺栓15;底座1后部的前夹块11的外侧平面上设置有长方体凸起结构17,长方体凸起结构17的长为3cm-5cm,宽为4cm-6cm,高为10cm-14cm;底座平面12上设置有两个柱体16,两个柱体16的间距为26cm-30cm。
最优选的,底座1的前夹块11与后夹块18的距离为2cm,前夹块11与后夹块18形成的卡槽深度为15cm,前夹块11与后夹块18的边长为78cm;长方体凸起结构17的长为4cm,宽为5cm,高位12cm;两柱体的间距为28cm;
底座平面12上设置有四个圆形小孔13和两个椭圆形小孔14,其中两个圆形小孔13和一个椭圆形小孔14分布在底座平面12的左边,且椭圆形小孔14位于两个圆形小孔13之间;另外两个圆形小孔13和椭圆形小孔14分布在底座平面12的右边,底座平面12左右两边的圆形小孔13和椭圆形小孔14的位置关系相同;底座平面12两边的圆形小孔13和椭圆形小孔14的距离为60cm-65cm。
最优选的,底座平面12两边的圆形小孔13和椭圆形小孔14的距离为63cm。
如图9所示,光栏2的厚度为2cm-3cm,长度为45cm-55cm,高度为38cm-48cm;光栏孔21的位置高度为17.5cm-23.5cm,且在光栏孔21的正上方设置有一边长为2cm-3cm的正方体凹槽。
最优选的,光栏2的厚度为2cm,长度为50cm,高度为40cm,且光栏孔21的位置高度为20cm。
光栏孔21的形状结构有很多,例如圆形光栏孔,正方形光栏孔,矩形光栏孔等等,但是为了使设计方便,测试效果更好,优选的,使用矩形光栏孔。
如图10-11所示,高度调节台3的上部设置有调节平台33,高度调节台3的侧面设置有调节螺栓34,高度调节台3的内部为中空结构并且内部设置有高度调节装置;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金属圆环,外表设置有螺纹的第一金属杆和一端设置有齿轮的第二金属杆;金属圆环所处高度调节台3的内部位置不变,并且金属圆环的内侧设置有螺纹,金属圆环的外侧设置为齿轮状结构,金属圆环设置在第一金属杆的表面,金属圆环内侧螺纹与第一金属杆表面的螺纹匹配,第一金属杆的顶部与高度调节台3的调节平台33连接;第二金属杆带有齿轮的一端通过与金属圆环外侧的齿轮啮合连接,另一端与高度调节台3的调节螺栓34连接;高度调节台3调节高度最高时,金属圆环远离第一金属杆的顶部,高度调节台3最低时,金属圆环靠近第一金属杆顶部。。
如图1-4所示,底座1和光栏2的固定方式为卡入式固定连接,即将光栏2卡入底座的前夹块11和后夹块18之间的卡槽中;底座1与高度调节台3的连接方式为卡扣式连接,即高度调节台3侧面的长方体凹槽32与底座1的长方体凸起结构17吻合,高度调节台3中的两个小孔31与底座平面12上有两个柱体16吻合。
底座1与光栏2的固定方式有很多,例如卡扣式连接,粘贴固定,螺栓固定等等,最优选取螺栓固定的方式,即将光栏2插入底座1的前夹块11和后夹块18之间的卡槽中,旋转底座1后部螺栓15,将光栏2固定。
所述夹具的使用方法是通过待测物体的大小选取合适的底座1、光栏2、高度调节台3并且将底座1、夹具2、高度调节台3进行连接,构成完整的夹具;将待测物体放置在高度调节台3的几何正中位置,通过可熔性胶将待测物体和高度调节台3的调节平台33连接;调节光栏2的位置,使光栏2的光栏孔21处于合适的位置,透过这个光孔可确保分光广度计的各个波长的光线可正对待测物体的中心点;通过底座平面上的四个圆形小孔13和两个椭圆形小孔14将夹具固定在测试位置。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面”、“侧面”、“后面”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的结构立体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以上实施例应理解为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的记载的内容之后,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效变化和修饰同样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用于分光光度计透过率测试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整个夹具包括底座(1)、高度调节台(3)、光栏(2)三部分,其中底座(1)为L形结构,底座(1)的后部结构由两个向上突起的长方体夹块构成,这两个夹块分别为前夹块(11)和后夹块(18), 前夹块(11)与后夹块(18)构成了一个长方体卡槽,前夹块(11)的外侧平面上设置有长方体凸起结构(17),底座平面(12)上有两个柱体(16);光栏(2)为长方体结构,光栏(2)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光栏孔(21);高度调节台(3)为长方体结构,高度调节台(3)的侧面有一个长方体凹槽(32),且在高度调节台(3)中设置有两个小孔(31);
其中光栏(2)可拆卸地固定在底座后部的前夹块(11)与后夹块(18)之间;高度调节台(3)侧面的长方体凹槽(32)与底座(1)的长方体凸起结构(17)相连,高度调节台(3)中的两个小孔(31)与底座平面(12)上的两个柱体(16)相连;
底座平面(12)上设置有四个圆形小孔(13)和两个椭圆形小孔(14),其中两个圆形小孔(13)和一个椭圆形小孔(14)分布在底座平面(12)的左边,且椭圆形小孔(14)位于两个圆形小孔(13)之间;另外两个圆形小孔(13)和椭圆形小孔(14)分布在底座平面(12)的右边,底座平面(12)左右两边的圆形小孔(13)和椭圆形小孔(14)的位置关系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分光光度计透过率测试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前夹块(11)与后夹块(18)的距离为2cm-3cm,前夹块(11)与后夹块(18)形成的卡槽深度为14cm-16cm,前夹块(11)与后夹块(18)的边长为72cm-84cm;长方体凸起结构(17)的长度为3cm-5cm,宽为4cm-6cm,高为10cm-14cm;底座平面(12)的两个柱体(16)的间距为26cm-30c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分光光度计透过率测试的夹具,其特征在于:底座(1)的后夹块(18)上设置有螺纹孔,螺纹孔中设置有螺栓(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分光光度计透过率测试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栏(2)的厚度为2cm-3cm,长度为45cm-55cm,高度为38cm-48cm,光栏孔(21)的位置高度为17.5cm-23.5cm,在光栏孔(21)的正上方有一边长为2cm-3cm的正方体凹槽(22)。
5.根据权利要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分光光度计透过率测试的夹具,其特征在于:光栏孔(21)为矩形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分光光度计透过率测试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台(3)的上部设置有调节平台(33),高度调节台(3)的侧面设置有调节螺栓(34),高度调节台(3)的内部为中空结构并且内部设置有高度调节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分光光度计透过率测试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金属圆环,外表设置有螺纹的第一金属杆和一端设置有齿轮的第二金属杆;金属圆环所处高度调节台(3)的内部位置不变,并且金属圆环的内侧设置有螺纹,金属圆环的外侧设置为齿轮状结构,金属圆环设置在第一金属杆的表面,金属圆环内侧螺纹与第一金属杆表面的螺纹匹配,第一金属杆的顶部与高度调节台(3)的调节平台(33)连接;第二金属杆带有齿轮的一端通过与金属圆环外侧的齿轮啮合连接,另一端与高度调节台(3)的调节螺栓(34)连接;高度调节台(3)调节高度最高时,金属圆环远离第一金属杆的顶部,高度调节台(3)最低时,金属圆环靠近第一金属杆顶部。
8.一种用于分光光度计透过率测试的夹具使用方法,包括权利要求1-7所述的任一用于分光光度计透过率测试的夹具,其特征在于:
S1:通过待测物体的大小选取合适的底座、光栏、高度调节台;
S2:将底座、光栏、高度调节台连接,构成完整的夹具;
S3:将待测物体放置在高度调节台的几何正中位置,通过可熔性胶将待测物体和高度调节台的调节平台连接;
S4:调节光栏的位置,使光栏的光栏孔处于合适的位置;
S5:将夹具固定在测试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用于分光光度计透过率测试的夹具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底座平面上的四个圆形小孔和两个椭圆形小孔将夹具固定在测试位置。
CN201910866123.6A 2019-09-12 2019-09-12 一种用于分光光度计透过率测试的底座夹具及其使用方法 Active CN1105960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66123.6A CN110596001B (zh) 2019-09-12 2019-09-12 一种用于分光光度计透过率测试的底座夹具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66123.6A CN110596001B (zh) 2019-09-12 2019-09-12 一种用于分光光度计透过率测试的底座夹具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96001A CN110596001A (zh) 2019-12-20
CN110596001B true CN110596001B (zh) 2022-03-22

Family

ID=688593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66123.6A Active CN110596001B (zh) 2019-09-12 2019-09-12 一种用于分光光度计透过率测试的底座夹具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96001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514373U (zh) * 2009-07-01 2010-06-23 江苏天瑞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夹具
CN103185696A (zh) * 2011-12-27 2013-07-03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一种固体样品载物台、分光光度计及lspr检测方法
CN203221433U (zh) * 2013-03-28 2013-10-02 湖北新华光信息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材料透过率测试可调节式样品夹具
CN204515045U (zh) * 2015-04-11 2015-07-29 山东建筑大学 一种实验室用高度自动可调的光电性能测试仪样品台
CN105547473A (zh) * 2016-01-19 2016-05-04 济南大学 分光光度计
CN206583814U (zh) * 2017-03-17 2017-10-24 厦门力富电子有限公司 光学膜片检验工作台
CN207736180U (zh) * 2018-01-16 2018-08-17 青海蓝博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光光度计的样品夹具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514373U (zh) * 2009-07-01 2010-06-23 江苏天瑞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夹具
CN103185696A (zh) * 2011-12-27 2013-07-03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一种固体样品载物台、分光光度计及lspr检测方法
CN203221433U (zh) * 2013-03-28 2013-10-02 湖北新华光信息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材料透过率测试可调节式样品夹具
CN204515045U (zh) * 2015-04-11 2015-07-29 山东建筑大学 一种实验室用高度自动可调的光电性能测试仪样品台
CN105547473A (zh) * 2016-01-19 2016-05-04 济南大学 分光光度计
CN206583814U (zh) * 2017-03-17 2017-10-24 厦门力富电子有限公司 光学膜片检验工作台
CN207736180U (zh) * 2018-01-16 2018-08-17 青海蓝博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光光度计的样品夹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96001A (zh) 2019-1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986780U (zh) 多结太阳电池特性参数测试系统
CN110596001B (zh) 一种用于分光光度计透过率测试的底座夹具及其使用方法
CN209027525U (zh) 一种快速对准的靶标装置
CN204903578U (zh) 一种在天线测试系统中用于夹持模型的夹具
CN210720834U (zh) 微应力支撑可调节光学镜架结构
CN209416659U (zh) 一种光纤阵列模块测量装置
CN205643633U (zh) Pcb板斜针式测试架
CN207689350U (zh) 一种用于光学元件吸收率测量的标定工装
CN209968464U (zh) 一种可调节式采血试管支架
CN109827566B (zh) 一种装配式万向定位装置及装配方法
CN107527562B (zh) Led显示屏功能治具结构
CN206114556U (zh) 蓝玻璃的检测台
CN111043972A (zh) 一种机械制造用厚度测量装置
CN107561575B (zh) 便携式模块化冰层检波器阵列架
CN209793668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计量器具存放装置
CN203352649U (zh) 一种测手机home健灵活性的测试治具
CN217930815U (zh) 一种八角盲孔对齿检具
CN210952828U (zh) 一种太阳能路灯安装用测距装置
CN217716869U (zh) 一种激光器的多功能快速测试系统
CN2936143Y (zh) 血氧仪校准测试装置
CN211528197U (zh) 一种椭偏仪的测试台面
CN211122557U (zh) 一种花果图谱采样装置
CN210849987U (zh) 一种加固型光学座固定夹具
CN217060404U (zh) 一体化支架灯复光检测装置
CN210154520U (zh) 一种用于固定激光跟踪仪的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