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94005B - 冷却循环控制模块、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以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冷却循环控制模块、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以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94005B
CN110594005B CN201910709185.6A CN201910709185A CN110594005B CN 110594005 B CN110594005 B CN 110594005B CN 201910709185 A CN201910709185 A CN 201910709185A CN 110594005 B CN110594005 B CN 1105940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ervoir
water
temperature
holes
water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0918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94005A (zh
Inventor
刘涛
李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C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0918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94005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940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940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940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940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1/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of propulsion units
    • B60K11/02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of propulsion units with liquid cool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P1/00 - F01P9/00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P1/00 - F01P9/00
    • F01P11/08Arrangements of lubricant cool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P1/00 - F01P9/00
    • F01P11/14Indicating devices; Other safety devices
    • F01P11/16Indicating devices; Other safety devices concerning coolant 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3/00Liquid cooling
    • F01P3/02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cylinders or cylinder hea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3/00Liquid cooling
    • F01P3/18Arrangements or mounting of liquid-to-air heat-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3/00Liquid cooling
    • F01P3/20Cooling circuits not specific to a single part of engine or machin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5/00Pumping cooling-air or liquid coolants
    • F01P5/10Pumping liquid coolant; Arrangements of coolant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7/00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 F01P7/14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 F01P7/16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by thermostatic control
    • F01P7/165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by thermostatic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systems with two or more loo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3/00Liquid cooling
    • F01P3/02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cylinders or cylinder heads
    • F01P2003/021Cooling cylind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2025/00Measuring
    • F01P2025/08Temperature
    • F01P2025/40Oil 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2050/00Applications
    • F01P2050/22Motor-ca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2060/00Cooling circuits using auxiliaries
    • F01P2060/04Lubricant cool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2060/00Cooling circuits using auxiliaries
    • F01P2060/04Lubricant cooler
    • F01P2060/045Lubricant cooler for transmiss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冷却循环控制模块、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以及汽车,所述冷却循环控制模块包括壳体(10)和设置在壳体(10)中的储液器(20),壳体(10)上设置有第一水口(11)、第二水口(12)、第三水口(13)、第四水口(14)和第五水口(15),储液器(20)上设置有至少5个通孔,储液器(20)能够相对于壳体(10)发生位移,以使通孔能够对准各个水口,通孔和与其对准的水口流体连通,储液器(20)限定独立的第一腔体(21)和第二腔体(22)。本申请提供的冷却循环控制模块应用在汽车中能够使得汽车可以根据不同的工况来控制冷却液的流动路径,保持发动机水温和变速器机油温度在合理区间。

Description

冷却循环控制模块、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以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冷却循环控制模块、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以及汽车。
背景技术
车辆冷却系统除了要保证发动机冷却液的温度和变速器的油温的正常,还要兼顾在冬季的采暖正常,即车辆的暖风系统的正常工作。在传统的冷却系统设计开发中,变速器机油冷却器支路和暖风支路在整车冷却系统循环中处于常开状态,不能做到精确控制从而无法在各个使用场景中实现最优的冷却液的分配;虽然随着电气化技术的发展,电子节温器、各种电磁阀在传统车上得到了应用,优化了在不同的使用场景对冷却液的分配,但是也造成成本的大大增加。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精确控制冷却液的分配同时成本较低的冷却系统是值得研究的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汽车热管理系统无法以较低的成本来精确控制各个元件的温度的问题,提供一种冷却循环控制模块、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以及汽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冷却循环控制模块,所述冷却循环控制模块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储液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一水口、第二水口、第三水口、第四水口和第五水口,所述储液器上设置有至少5个通孔,所述储液器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发生位移,以使所述通孔能够对准各个水口,所述通孔和与其对准的水口流体连通,所述储液器限定独立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
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圆柱件,所述第一水口形成在所述壳体的端面,所述第二水口、所述第三水口、所述第四水口和第五水口形成在所述壳体的周面,所述储液器为圆柱件且所述储液器的外壁面和所述壳体的内壁面相贴合,所述储液器中设置有从所述储液器的一个端面延伸到另一个端面的隔板以使所述储液器限定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所述通孔包括能够对准所述第一水口的多个端面通孔和能够对准其他水口的多个周面通孔,所述储液器能够绕自身的轴发生转动,其中全部的所述端面通孔均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所述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包括发动机冷却模块、变速器机油冷却器、暖风芯片和如上所述的冷却循环控制模块,所述发动机冷却模块包括热交换器、泵件和汽缸组件,所述汽缸组件流体连通所述第一水口以能够向所述第一腔体供应冷却液,所述第五水口流体连通所述泵件以使所述泵件能够抽取所述储液器中的冷却液,所述第二水口和所述第四水口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三水口和所述第一连接管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管,所述变速器机油冷却器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管上,所述暖风芯片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位于所述第二水口和所述第二连接管之间的部分上。
优选地,所述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包括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能够控制所述储液器相对于所述壳体发生位移。
优选地,所述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辆的发动机的水温,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辆的变速器机油温度。
优选地,当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所述发动机的水温不超过特定温度T1时,根据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变速器机油温度是否超过特定温度T2以及车辆是否有采暖需求,所述控制机构执行以下操作:当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所述变速器机油温度不超过特定温度T2且有采暖需求时,所述控制机构控制所述储液器相对于所述壳体发生位移,以使所述第一水口和所述第二水口分别与连通所述第一腔体的不同的所述通孔流体连通,所述第三水口不与所述储液器流体连通,所述第四水口和所述第五水口分别与连通所述第二腔体的不同的所述通孔流体连通;当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所述变速器机油温度不超过特定温度T2且没有采暖需求时,所述控制机构控制所述储液器相对于所述壳体发生位移,以使所述第一水口不与所述储液器流体连通。
优选地,当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所述变速器机油温度超过特定温度T2且有采暖需求时,所述控制机构控制所述储液器相对于所述壳体发生位移,以使所述第一水口、所述第二水口、所述第三水口分别与连通所述第一腔体的不同的所述通孔流体连通,所述第四水口和所述第五水口分别与连通所述第二腔体的不同的所述通孔流体连通;当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所述变速器机油温度超过特定温度T2且没有采暖需求时,所述控制机构控制所述储液器相对于所述壳体发生位移,以使所述第一水口和所述第三水口分别与连通所述第一腔体的不同的所述通孔流体连通,所述第二水口不与所述储液器流体连通,所述第四水口和所述第五水口分别与连通所述第二腔体的不同的所述通孔流体连通。
优选地,当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所述发动机的水温超过特定温度T1时,根据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变速器机油温度是否超过特定温度T2以及车辆是否有采暖需求,所述控制机构执行以下操作:当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变速器机油温度没有超过特定温度T2且没有采暖需求时,所述控制机构控制所述储液器相对于所述壳体发生位移,以使所有第一水口不与所述储液器流体连通。
优选地,当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变速器机油温度超过特定温度T2和/或有采暖需求时,所述控制机构控制所述储液器相对于所述壳体发生位移,以使所述第一水口和所述第三水口分别与连通所述第一腔体的不同的所述通孔流体连通,所述第三水口、所述第五水口分别与连通所述第二腔体的不同的所述通孔流体连通,所述第四水口不与所述储液器流体连通。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本申请提供的冷却循环控制模块,通过使得储液器和壳体发生相对位移,从而控制壳体上的各个水口和储液器上的各个通孔选择性地对准,从而能够控制冷却液是否流经热交换器、暖风芯片以及变速器机油冷却器,使得汽车可以根据不同的工况来控制冷却液的流动路径,从而在各种工况中保持发动机水温和变速器机油温度在合理区间,提高了发动机及整车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冷却循环控制模块的外壳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冷却循环控制模块的储液器的示意图;
图4-图8分别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冷却循环控制模块分别位于第一循环模式、第二循环模式、第三循环模式、第四循环模式和第五循环模式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壳体 11-第一水口 12-第二水口 13-第三水口 14-第四水口 15-第五水口20-储液器 21-第一腔体 22-第二腔体 23-端面通孔 24-周面通孔 25-隔板 30-变速器机油冷却器 40-暖风芯片 51-热交换器 52-泵件 53-汽缸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的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包括发动机冷却模块、变速器机油冷却器30、暖风芯片40和冷却循环控制模块,其中冷却循环控制模块包括壳体10和设置在壳体10中的储液器20,壳体10上设置有第一水口11、第二水口12、第三水口13、第四水口14和第五水口15,储液器20上设置有至少5个通孔,储液器20能够相对于壳体10发生位移,以使通孔能够对准各个水口,通孔和与其对准的水口流体连通,储液器20限定独立的第一腔体21和第二腔体22,发动机冷却模块包括热交换器51、泵件52和汽缸组件53,汽缸组件53流体连通第一水口11以能够向第一腔体21供应冷却液,第五水口15流体连通泵件52以使泵件52能够抽取储液器20中的冷却液,第二水口12和第四水口14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管,第三水口13和第一连接管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管,变速器机油冷却器30设置在第二连接管上,暖风芯片40设置在第一连接管的位于第二水口12和第二连接管之间的部分上。
通过使得储液器20和壳体10发生相对位移,从而控制壳体10上的各个水口和储液器20上的各个通孔选择性地对准,从而能够控制冷却液是否流经热交换器51、暖风芯片40以及变速器机油冷却器30,使得汽车可以根据不同的工况来控制冷却液的流动路径,从而在各种工况中保持发动机水温和变速器机油温度在合理区间,提高了发动机及整车的性能。
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包括控制机构,该控制机构用于控制储液器20相对于壳体10发生位移,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图3所示,壳体10为圆柱件,第一水口11形成在壳体10的端面,第二水口12、第三水口13、第四水口14和第五水口15形成在壳体10的周面,储液器20同样为圆柱件且储液器20的外壁面和壳体10的内壁面相贴合,储液器20中设置有隔板25,隔板25从储液器20的一个端面延伸到另一个端面以将储液器20分隔为第一腔体21和第二腔体22,通孔包括能够对准第一水口的多个端面通孔23和能够对准其他水口的多个周面通孔24,其中全部的端面通孔23均和第一腔体21连通,而多个周面通孔24中的一部分和第一腔体21连通,另一部分和第二腔体22连通,在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壳体10上设置有4个端面通孔23和9个周面通孔24。控制机构包括电机,电机可以连接储液器20的底座从而驱动储液器20绕自身的轴发生转动,以控制壳体10上的各个水口和储液器20上的各个通孔选择性地对准。
图4示出了冷却循环控制模块位于第一循环模式的状态,此时其中一个端面通孔23和第一水口11连通,第二水口12和第三水口13和不同的、与第一腔体21连通的周面通孔24相连通,第四水口14和第五水口15和不同的、与第二腔体22连通的周面通孔24相连通,此时储液器20所处的位置为储液器20的初始位置。
图5示出了冷却循环控制模块位于第二循环模式的状态,此时其中一个端面通孔23和第一水口11连通,第二水口12和其中一个连通第一腔体21的周面通孔24相连通,第三水口13不与任何周面通孔24连通从而使得第三水口13封闭,第四水口14和第五水口15和不同的、与第二腔体22连通的周面通孔24相连通。
图6示出了冷却循环控制模块位于第三循环模式的状态,此时其中一个端面通孔23和第一水口11连通,第二水口12和其中一个连通第一腔体21的周面通孔24相连通,第三水口13和第五水口15和不同的、与第二腔体22连通的周面通孔24相连通,第四水口14不与任何周面通孔24连通从而使得第四水口14封闭。
图7示出了冷却循环控制模块位于第四循环模式的状态,此时其中一个端面通孔23和第一水口11连通,第二水口12不与任何周面通孔24连通从而使得第二水口12封闭,第三水口13和其中一个连通第一腔体21的周面通孔24相连通,第四水口14和第五水口15和不同的、与第二腔体22连通的周面通孔24相连通。
图8示出了冷却循环控制模块位于第五循环模式的状态,此时第一水口11不与任何端面通孔23连通从而使得第一水口11封闭,第二水口12和第三水口13不与任何周面通孔24连通从而使得第二水口12、第三水口13封闭,第四水口14和第五水口15和不同的、与第二腔体22连通的周面通孔24相连通。
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辆的发动机的水温,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辆的变速器机油温度。控制机构根据各个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温度来控制储液器20的转动,使得发动机水温和变速器机油温度保持在合理区间。
具体地,如图9所示,当储液器20位于初始位置时,冷却循环控制模块处于第一循环模式,此时暖风芯片40和变速器机油冷却器30是并联状态,泵件52将第二腔体22中的液体通过第五水口15抽取出来,液体在经过气缸组件53和第一水口11之后流入第一腔体21,在泵件52的抽吸作用下,第一腔体21中的液体一部分通过第二水口12流动至第一连接管并经过暖风芯片40,一部分通过第三水口13流动至第二连接管并经过变速器机油冷却器30,最终第一腔体21通过第二水口12和第三水口13流出的液体会汇总至第一连接管并通过第四水口14流入第二腔体22,进而泵件52将第二腔体22中的液体通过第五水口15抽取出来。通过这种循环,使得汽车既能够满足乘员舱的取暖需求,又能够满足变速器的散热需求。
当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发动机的水温不超过特定温度T1时,其中95°≤T1≤105°,优选为T1=100°,进一步检测变速器机油温度是否超过特定温度T2,其中105°≤T2≤115°,优选为T2=110°。
如果变速器机油温度不超过特定温度T2且乘员舱有采暖需求时,此时发动机的水温和变速器机油温度均没有过高,因此没有散热需求,电机驱动储液器20转动,经过储液器20的转动之后,第一水口11和其中一个端面通孔23连通,第二水口12和其中一个连通第一腔体21的周面通孔24连通,而第三水口13不和任何周面通孔24连通,第四水口14和第五水口15分别与连通第二腔体22的不同的周面通孔24流体连通,冷却循环控制模块位于第二循环模式,此时泵件52通过第一水口11向第一腔体21供应液体,第一腔体21中的液体通过第二水口12至第一连接管且经过暖风芯片40,并最终通过第四水口14流入第二腔体22,泵件52通过第五水口15抽取第二腔体22中的液体,因此此时流经暖风芯片40的流量最大,满足乘员舱的快速取暖需求。因此在汽车冷车状态下乘员舱有采暖需求时,本申请提供的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能够使暖风支路单独开启,提升乘员舱的升温速度且实现暖风流量最大化,提升取暖和除霜除雾性能,同时实现了变速器冷却支路单独关闭,保证变速器机油温度快速上升,提升变速器润滑性能。
在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发动机的水温不超过特定温度T1的基础上,如果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变速器机油温度不超过特定温度T2且没有采暖需求时,电机驱动储液器20转动,经过储液器20的转动之后,壳体10上的第一水口11不与任何储液器20上的端面通孔23连通,气缸组件53无法向储液器20提供冷却液,冷却液不会经过变速器机油冷却器30和暖风芯片40,此时冷却循环控制模块位于第五循环模式,此时由于发动机的水温过低从而不足打开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中的节温器,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车辆刚刚启动时,为了对发动机进行快速暖机,所有水路均关闭,包括汽缸组件53和热交换器51之间的循环水路,能够使得发动机的水温快速上升,实现发动机的快速暖机。其中,图8只是第五循环模式的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不管第二水口12、第三水口13、第四水口14以及第五水口15是否对准储液器20的周面通孔24,只要保证第一水口11不与任何端面通孔23连通,汽缸组件53就无法向储液器20提供冷却液。
在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发动机的水温不超过特定温度T1的基础上,如果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所述变速器机油温度超过特定温度T2且有采暖需求时,由于变速器机油温度较高因此其有散热需求,为了满足变速器的散热需求以及乘员舱的取暖需求,冷却循环控制模块仍然保持在第一循环模式,使得汽车既能够满足乘员舱的取暖需求,又能够满足变速器的散热需求。
在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发动机的水温不超过特定温度T1的基础上,如果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变速器机油温度超过特定温度T2且没有采暖需求时,由于变速器机油温度较高因此其有散热需求,为了满足变速器的散热需求,电机驱动储液器20转动,经过储液器20的转动之后,第一水口11和第三水口13分别与连通第一腔体21的不同的通孔流体连通,第二水口12不与储液器20流体连通,第四水口14和第五水口15分别与连通第二腔体22的不同的通孔流体连通,冷却循环控制模块位于第四循环模式,泵件52通过第一水口11向第一腔体21供液,第一腔体21中的液体通过第三水口13流动至第二连接管并流经变速器机油冷却器30,最终通过第四水口14流入第二腔体22,泵件52通过第五水口15抽取第二腔体22中的液体,因为此时暖风关闭,流经变速器机油冷却器30的流量最大,从而能够快速降低变速器的油温。
在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所述发动机的水温超过特定温度T1的基础上,如果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变速器机油温度没有超过特定温度T2且此时乘员舱也没有采暖需求,电机驱动储液器20转动,经过储液器20的转动之后,壳体10上的第一水口11不与任何储液器20上的端面通孔23连通,此时冷却循环控制模块位于第五循环模式,此时由于发动机的水温较高而打开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中的节温器,使得经过热交换器51的流量最大,从而更好地对发动机进行散热。同样地,此处只要保证第一水口11不与任何端面通孔23连通,汽缸组件53就无法向储液器20提供冷却液,而与第二水口12、第三水口13、第四水口14以及第五水口15和储液器20的周面通孔24是否对准无关。
在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所述发动机的水温超过特定温度T1的基础上,如果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变速器机油温度超过特定温度T2以及乘员舱有暖风需求这两个条件满足任意一者时,电机驱动储液器20进行转动,经过储液器20的转动之后,第一水口11与其中一个端面通孔23连通,第二水口12与其中一个连通第一腔体21的周面通孔24连通,第三水口13和第五水口15分别与不同的连通第二腔体22的周面通孔24连通,第四水口14不与任何储液器20的通孔连通,冷却循环控制模块位于第三循环模式,泵件52通过第一水口11向第一腔体21供液,第一腔体21中的液体经过第二水口12流动至第一连接管并经过暖风芯片40,之后流动至第二连接管并经过变速器机油冷却器30,之后通过第三水口13进入第二腔体22,泵件52通过第五水口15抽取第二腔体22中的液体。此时暖风芯片40和变速器机油冷却器30串联,从而在对发动机进行散热的情况下,还能够满足变速器的散热需求以及乘员舱的暖风需求。
本申请提供的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能够控制冷却液是否流经热交换器、暖风芯片以及变速器机油冷却器,使得汽车可以根据不同的工况来控制冷却液的流动路径,从而在各种工况中保持发动机水温和变速器机油温度在合理区间,提高了发动机及整车的性能。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上述的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具体技术特征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冷却循环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循环控制模块包括壳体(10)和设置在所述壳体(10)中的储液器(20),所述壳体(10)上设置有第一水口(11)、第二水口(12)、第三水口(13)、第四水口(14)和第五水口(15),所述储液器(20)上设置有至少5个通孔,所述储液器(20)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10)发生位移,以使所述通孔能够对准各个水口,所述通孔和与其对准的水口流体连通,所述储液器(20)限定独立的第一腔体(21)和第二腔体(22),所述壳体(10)包括圆柱件,所述第一水口(11)形成在所述壳体(10)的端面,所述第二水口(12)、所述第三水口(13)、所述第四水口(14)和所述第五水口(15)形成在所述壳体(10)的周面,所述储液器(20)为圆柱件且所述储液器(20)的外壁面和所述壳体(10)的内壁面相贴合,所述储液器(20)中设置有从所述储液器(20)的一个端面延伸到另一个端面的隔板(25)以使所述储液器(20)限定所述第一腔体(21)和所述第二腔体(22),所述通孔包括能够对准所述第一水口的多个端面通孔(23)和能够对准其他水口的多个周面通孔(24),所述储液器(20)能够绕自身的轴发生转动,其中全部的所述端面通孔(23)均与所述第一腔体(21)连通。
2.一种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包括发动机冷却模块、变速器机油冷却器(30)、暖风芯片(40)和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循环控制模块,所述发动机冷却模块包括热交换器(51)、泵件(52)和汽缸组件(53),所述汽缸组件(53)流体连通所述第一水口(11)以能够向所述第一腔体(21)供应冷却液,所述第五水口(15)流体连通所述泵件(52)以使所述泵件(52)能够抽取所述储液器(20)中的冷却液,所述第二水口(12)和所述第四水口(14)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三水口(13)和所述第一连接管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管,所述变速器机油冷却器(30)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管上,所述暖风芯片(40)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位于所述第二水口(12)和所述第二连接管之间的部分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包括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能够控制所述储液器(20)相对于所述壳体(10)发生位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辆的发动机的水温,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辆的变速器机油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所述发动机的水温不超过特定温度T1时,根据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变速器机油温度是否超过特定温度T2以及车辆是否有采暖需求,所述控制机构执行以下操作:
当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所述变速器机油温度不超过特定温度T2且有采暖需求时,所述控制机构控制所述储液器(20)相对于所述壳体(10)发生位移,以使所述第一水口(11)和所述第二水口(12)分别与连通所述第一腔体(21)的不同的所述通孔流体连通,所述第三水口(13)不与所述储液器(20)流体连通,所述第四水口(14)和所述第五水口(15)分别与连通所述第二腔体(22)的不同的所述通孔流体连通;
当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所述变速器机油温度不超过特定温度T2且没有采暖需求时,所述控制机构控制所述储液器(20)相对于所述壳体(10)发生位移,以使所述第一水口(11)不与所述储液器(20)流体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所述变速器机油温度超过特定温度T2且有采暖需求时,所述控制机构控制所述储液器(20)相对于所述壳体(10)发生位移,以使所述第一水口(11)、所述第二水口(12)、所述第三水口(13)分别与连通所述第一腔体(21)的不同的所述通孔流体连通,所述第四水口(14)和所述第五水口(15)分别与连通所述第二腔体(22)的不同的所述通孔流体连通;
当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所述变速器机油温度超过特定温度T2且没有采暖需求时,所述控制机构控制所述储液器(20)相对于所述壳体(10)发生位移,以使所述第一水口(11)和所述第三水口(13)分别与连通所述第一腔体(21)的不同的所述通孔流体连通,所述第二水口(12)不与所述储液器(20)流体连通,所述第四水口(14)和所述第五水口(15)分别与连通所述第二腔体(22)的不同的所述通孔流体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所述发动机的水温超过特定温度T1时,根据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变速器机油温度是否超过特定温度T2以及车辆是否有采暖需求,所述控制机构执行以下操作:
当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变速器机油温度没有超过特定温度T2且没有采暖需求时,所述控制机构控制所述储液器(20)相对于所述壳体(10)发生位移,以使所述第一水口(11)不与所述储液器(20)流体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变速器机油温度超过特定温度T2和/或有采暖需求时,所述控制机构控制所述储液器(20)相对于所述壳体(10)发生位移,以使所述第一水口(11)和所述第二水口(12)分别与连通所述第一腔体(21)的不同的所述通孔流体连通,所述第三水口(13)、所述第五水口(15)分别与连通所述第二腔体(22)的不同的所述通孔流体连通,所述第四水口(14)不与所述储液器(20)流体连通。
9.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包括权利要求2-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
CN201910709185.6A 2019-08-01 2019-08-01 冷却循环控制模块、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以及汽车 Active CN1105940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09185.6A CN110594005B (zh) 2019-08-01 2019-08-01 冷却循环控制模块、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以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09185.6A CN110594005B (zh) 2019-08-01 2019-08-01 冷却循环控制模块、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以及汽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94005A CN110594005A (zh) 2019-12-20
CN110594005B true CN110594005B (zh) 2021-02-23

Family

ID=688534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09185.6A Active CN110594005B (zh) 2019-08-01 2019-08-01 冷却循环控制模块、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以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94005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14902A (zh) * 2012-10-31 2013-05-22 浙江吉利罗佑发动机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冷却水泵总成及其流量控制方法
CN103122785A (zh) * 2012-11-28 2013-05-29 浙江吉利罗佑发动机有限公司 一种可控式发动机冷却系统
KR20180068225A (ko) * 2016-12-13 2018-06-21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냉각수 제어밸브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엔진시스템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47934B2 (en) * 2001-10-01 2003-11-18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Unified rotary flow control valve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ooling system
KR101683530B1 (ko) * 2015-11-18 2016-12-07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냉각수 제어밸브를 갖는 엔진시스템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14902A (zh) * 2012-10-31 2013-05-22 浙江吉利罗佑发动机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冷却水泵总成及其流量控制方法
CN103122785A (zh) * 2012-11-28 2013-05-29 浙江吉利罗佑发动机有限公司 一种可控式发动机冷却系统
KR20180068225A (ko) * 2016-12-13 2018-06-21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냉각수 제어밸브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엔진시스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94005A (zh) 2019-1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80909B2 (en) Cool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an electric motor
US5217085A (en) Lubrication and cooling system for a powertrain including an electric motor
KR101550628B1 (ko) 멀티 유량 제어밸브를 갖는 엔진시스템
JP4891584B2 (ja) 自動車用熱交換装置
KR102496255B1 (ko) 유량제어밸브
CN112238727B (zh) 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及集成热管理模块
CN103867683B (zh) 用于变速器液的贮存器
KR101646128B1 (ko) 냉각수 제어밸브를 갖는 엔진시스템
CN102877925B (zh) 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2979863U (zh) 车辆用冷却水综合热管理装置
CN111129663B (zh) 车载热管理系统和车辆
KR102487184B1 (ko) 차량용 냉각수 펌프 및 이를 포함한 냉각 시스템
KR101588769B1 (ko) 자동변속기용 전동식 오일펌프
CN109578126A (zh) 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高低温双循环冷却系统
CN113847140B (zh) 一种增程器润滑冷却系统、混动汽车和控制方法
EP4303044A1 (en) Integrated thermal management apparatus and system
RU2633109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жидкостного охлаждения агрегатов электромобиля
CN110566335B (zh) 冷却循环控制模块、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以及汽车
CN110594005B (zh) 冷却循环控制模块、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以及汽车
JP2010105570A (ja) 車両用暖機システム
US6269872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gulating coolant flow rate to a heat exchanger
US20200400393A1 (en) Coolant circuit for a drive devic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coolant circuit
JP5853911B2 (ja) 内燃機関の冷却装置
CN110700933B (zh) 用于车辆热管理系统的阀体及车辆
EP3444461B1 (en) Thermostat for cooling system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for vehicl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