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83053B - 通信系统中基于上行链路波形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通信系统中基于上行链路波形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83053B
CN110583053B CN201880029434.0A CN201880029434A CN110583053B CN 110583053 B CN110583053 B CN 110583053B CN 201880029434 A CN201880029434 A CN 201880029434A CN 110583053 B CN110583053 B CN 1105830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link
terminal
base station
uplink waveform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2943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83053A (zh
Inventor
柳善姬
郑丁寿
姜贤贞
柳贤锡
朴承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KR2018/005195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8203707A1/en
Publication of CN1105830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830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830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830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0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6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with a discrete range or set of values, e.g. step size, ramping or offsets
    • H04W52/365Power headroom repor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008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allowing a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to use more than one type of mod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04L27/2627Modulators
    • H04L27/2634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 [IFFT] or 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IDFT] modulators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circuits for modulation
    • H04L27/2636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 [IFFT] or 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IDFT] modulators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circuits for modulation with FFT or DFT modulators, e.g. standard single-carrier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C-FDMA] transmitter or DFT sprea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DFT-SOFD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04L27/264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er for adjusting OFDM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e.g. transmission timing or guard interval l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04W48/12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using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8Management of setup rejection or fail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iscrete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用于将支持超越第4代(4G)系统的高数据速率的第5代(5G)通信系统与用于物联网(IoT)的技术融合的通信方法和系统。本公开可以应用于基于5G通信技术和IoT相关技术的智能服务(例如,智能家居、智能建筑、智慧城市、智能汽车、联网汽车、医疗保健、数字教育、智能零售、安保和安全服务等)。此外,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的方法包括:接收包括用于初始接入的第一上行链路波形信息的系统信息;基于所述第一上行链路波形信息,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请求消息;接收包括用于上行链路数据发送的第二上行链路波形信息的RRC连接响应消息;以及基于所述第二上行链路波形发送数据。

Description

通信系统中基于上行链路波形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涉及通信系统,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在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功率余量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自4G通信系统的部署以来已增加的对无线数据通信量的需求,已经做出努力来开发改进的5G或预-5G(pre-5G)通信系统。因此,5G或预-5G通信系统也称为“超4G网络”或“后LTE系统”。5G通信系统被认为实现于较高的频率(毫米波)频段(例如,60GHz频段)中,以便实现较高的数据速率。为了减少无线电波的传播损耗并增加传输距离,在5G通信系统中讨论了波束成形、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全维度MIMO(FD-MIMO)、阵列天线、模拟波束成形和大规模天线技术。另外,在5G通信系统中,正在基于先进的小小区、云无线接入网络(RAN)、超密集网络、设备到设备(D2D)通信、无线回程、移动网络、协作通信、协同多点(CoMP)、接收端干扰消除等进行系统网络改进的开发。在5G系统中,已经开发出作为高级编码调制(ACM)的混合FSK和QAM调制(FQAM)和滑动窗口叠加编码(SWSC),以及作为高级接入技术的滤波器组多载波(FBMC)、非正交多址(NOMA)和稀疏代码多址(SCMA)。
作为人类产生和消费信息的以人为中心的连接网络的互联网现在正在发展为物联网(IoT),在这种物联网中,在没有人介入的情况下诸如物体等分布式实体交换和处理信息。已经出现了万物互联(IoE)技术,其作为IoT技术和大数据处理技术通过与云服务器的连接的组合。作为技术要素,诸如“传感技术”、“有线/无线通信和网络基础设施”、“服务接口技术”和“安全技术”一直是IoT实施所要求的,并且最近已研究了传感器网络、机器对机器(M2M)通信、机器类型通信(MTC)等。这样的IoT环境可以提供智能互联网技术服务,其通过收集和分析在所连接的物体之间生成的数据来为人类生活创造新的价值。通过现有信息技术(IT)与各种行业应用的融合和结合,IoT可以应用于包括智能家居、智能建筑、智慧城市、智能汽车或联网汽车、智能电网、医疗保健、智能家电和先进医疗服务等的各个领域。
与此一致,已经进行了各种尝试来将5G通信系统应用于IoT网络。例如,可以通过波束成形、MIMO和阵列天线来实现诸如传感器网络、机器类型通信(MTC)和机器对机器(M2M)通信的技术。作为上述的大数据处理技术的云无线接入网(RAN)应用也可以被认为是5G技术和IoT技术之间融合的示例。
同时,在传统的LTE中,终端在上行链路上向基站发送功率余量信息。此时,功率余量值是指终端的最大发送功率与该终端实际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发送功率之间的差。使用从终端接收的功率余量信息的方法可以被基站用来优化系统性能。例如,如果从终端接收的功率余量信息是正值,则基站可以确定相应的终端可以增加上行链路发送功率,以增加在调度相应的终端时可以分配给相应的终端的资源量。相反,如果从终端接收的功率余量信息是负值,则基站可以确定相应的终端可以减少上行链路发送功率,以减少在调度相应的终端时可以分配给相应的终端的资源量。通过该操作,可以确保在上行链路上传输的数据(或控制信息)的覆盖范围,并且可以减少终端的功耗。
由于即使在使用波束成形的5G通信系统中也需要基站和终端的发送和接收功率余量信息的操作,因此有必要在波束成形系统中设计传输功率余量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因此,本公开的实施例旨在提供用于操作终端和基站的方法和装置,以减少通信系统中传输终端功率余量信息的延迟。
本公开的另一目的旨在提供操作终端和基站的方法和装置以在波束成形系统中根据波束的改变发送终端功率余量信息。
本公开的目的并不限于上述目的。即,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从以下描述中可以清楚地理解其他未提及的目的。
问题的解决方案
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旨在提供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系统信息,所述系统信息包括用于初始接入的第一上行链路波形信息;基于所述第一上行链路波形信息,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请求消息;接收RRC连接响应消息,所述RRC连接响应消息包括用于上行链路数据发送的第二上行链路波形信息;以及基于所述第二上行链路波形发送数据。
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旨在提供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发送系统信息,所述系统信息包括用于初始接入的第一上行链路波形信息;基于所述第一上行链路波形信息,接收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请求消息;发送RRC连接响应消息,所述RRC连接响应消息包括用于上行链路数据发送的第二上行链路波形信息;以及基于所述第二上行链路波形接收数据。
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旨在提供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所述终端包括:收发器;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接收系统信息,所述系统信息包括用于初始接入的第一上行链路波形信息;基于所述第一上行链路波形信息,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请求消息;接收RRC连接响应消息,所述RRC连接响应消息包括用于上行链路数据发送的第二上行链路波形信息;以及基于所述第二上行链路波形发送数据。
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旨在提供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所述基站包括:收发器;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发送系统信息,所述系统信息包括用于初始接入的第一上行链路波形信息的;基于所述第一上行链路波形信息,接收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请求消息;发送RRC连接响应消息,所述RRC连接响应消息包括用于上行链路数据发送的第二上行链路波形信息;以及基于所述第二上行链路波形接收数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用于发送功率余量信息的方法可以预先执行用于发送功率余量信息的上行链路(UL)资源分配,以在通信系统中发送小区级移动控制信号或波束级移动控制信号时减少上行链路传输的延迟。
另外,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通过根据使用波束成形的系统中的波束改变来发送终端功率余量信息,可以最大化系统性能并减少终端的功耗。
通过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实现的效果不限于上述目的。即,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从以下描述中可以清楚地理解其他未提及的效果。
在进行下面的详细描述之前,阐明整个专利文件中使用的某些词语和短语的定义可能是有利的:术语“包括”和“包含”及其派生词是指包括但不限于;术语“或”是包含性的,表示和/或;短语“与...关联”和“与之关联”及其派生词可以表示包括、被包括于、与……互连、包含、被包含于、连接到或与……连接、结合到或与……结合、与……可通信、与……合作、交织、并置、邻近、依附到或与……依附、具有或具有……的性质等;以及术语“控制器”表示控制至少一个操作的任何设备、系统或其部分,可以在硬件、固件或软件或者它们中的至少两种的某种组合中来实现这样的设备。应当注意的是,与任何特定控制器关联的功能可以是本地或远程的集中式的或分布式的。
此外,下面描述的各种功能可以由一个或更多个计算机程序实现或支持,每个计算机程序由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形成并记录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术语“应用”和“程序”是指适用于以合适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实现的一个或更多个计算机程序、软件组件、指令集、进程、函数、对象、类、实例、相关数据或其一部分。短语“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包括任何类型的计算机代码,包括源代码、对象代码和可执行代码。短语“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能够由计算机访问的任何类型的介质,诸如,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硬盘驱动器、光盘(CD)、数字视频光盘(DVD)或任何其他类型的存储器。“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传输瞬时电信号或其他信号的有线、无线、光学或其他通信链路。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能够永久存储数据的介质以及能够存储数据并随后重写数据的介质,诸如可重写光盘或可擦除存储设备。
贯穿本专利文件提供了某些词语或短语的定义,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许多情况下,如果不是大多数实例,这样的定义适用于这样定义的词语和短语在以前以及未来的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加完整地理解本公开及其优点,现在参考结合附图的以下描述,在附图中相似的附图标记代表相似的部分: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5G、NR)通信系统的结构,并且是MME、S-GW和5G基站(gNB)的配置的示例。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5G、NR)通信系统的结构,并且是CU、DU和TRxP的配置的示例。
图3示出了计算和发送用于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功率余量信息的操作的示例。
图4示出了上行链路波束中的改变的示例。
图5示出了上行链路波束中的改变的示例。
图6示出了对用于发送功率余量信息的PHR中包括的PH的数量进行设置的示例。
图7示出了在改变用于发送功率余量信息的波束时新引入PHR触发事件并且在发送相应的PHR时(在TRxP内波束改变时)减小延迟的操作的示例。
图8示出了在改变用于发送功率余量信息的波束时新引入PHR触发事件并且在发送相应的PHR时(在TRxP间波束改变时)减小延迟的操作的示例。
图9示出了当执行波束切换操作(当未触发PHR事件时发送现有波束切换消息的操作)时发送功率余量信息的操作的示例。
图10示出了当执行波束切换操作(当TRxP内之间的PHR事件被触发时向现有波束切换消息添加PH相关信息并发送该消息的操作)时发送功率余量信息的操作的示例。
图11示出了当执行波束切换操作(当在终端中,TRxP间之间的PHR事件被触发时向现有波束切换消息添加PH相关信息并发送该消息的操作)时发送功率余量信息的操作的示例。
图12示出了当执行波束切换操作(当在基站中,TRxP间之间的PHR事件被触发时向现有波束切换消息添加PH相关信息并发送该消息的操作)时发送功率余量信息的操作的示例。
图13示出了(当基站的作为上行链路接收波束的多个波束存在于同一TRxP内时)通过多个上行链路波束对发送UL数据的示例。
图14示出了(当基站的作为上行链路接收波束的多个波束分别存在于另一TRxP内时)通过多个上行链路波束对发送UL数据的示例。
图15示出了当下行链路的波束对和上行链路的波束对不同时(当基站的作为下行链路发送波束的波束和基站的作为上行链路接收波束的波束存在于同一TRxP内时)发送UL数据的示例。
图16示出了当下行链路的波束对和上行链路的波束对不同时(当基站的作为下行链路发送波束的波束和基站的作为上行链路接收波束的波束分别存在于另一TRxP内时)发送UL数据的示例。
图17示出了在用于上行链路资源分配的LTE中通过终端向基站发送关于SR、BSR和PHR的信息并且从基站接收UL授权来执行上行链路资源分配的操作示例以及所需时间延迟的示例。
图18示出了考虑波束成形来配置与用于发送功率余量信息的波束宽度改变有关的PHR触发事件的操作的示例。
图19示出了用于考虑波束成形来发送功率余量信息的MAC CE格式的示例(应用每个波束的PH的示例)。
图20示出了考虑波束成形来发送功率余量信息的MAC CE格式的另一示例(应用每个TRxP的PH的示例)。
图21A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基站确定上行链路波形并且向终端发送在PDCCH上传输的DCI的关于动态上行链路波形改变的信息的方法。
图21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发送在PUCCH上传输的UCI的关于动态上行链路波形改变的信息的方法,该方法作为终端向基站反馈上行链路波形并且发送上行链路波形的方法。
图22A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基站确定上行链路波形并通过下行链路MACCE向终端指示所确定的上行链路波形的方法。
图22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终端使用在现有的一个上行链路MAC CE中保留的2位来向基站指示上行链路波形的方法。
图23A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由基站基于RRC消息向终端指示动态上行链路波形改变的方法,该方法作为用于动态上行链路波形指示的控制信令操作的RRC层中的指示方法。
图23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通过允许终端使用RRC消息来反馈上行链路波形指示符的方法。
图2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基站向终端的指示方法以在系统信息的诸如MIB、SIB1和SIB2的字段上携带指示上行链路波形的UL_波形_指示符信息,该方法作为通过动态上行链路波形改变指示的控制信令操作的系统信息(SI)来指示上行链路波形的方法。
图2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由终端计算PHR并报告所计算的PHR以允许基站基于相应信息执行UL调度的操作。
图26示出了通过基于作为从终端发送的PHR中的参考的上行链路波形和应用于实际上行链路传输的波形校正PH接收值并校正P_max来分配上行链路资源并执行调度的操作。
图2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终端的结构。
图2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基站的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讨论的图1至图28以及在本专利文件中用于描述本公开的原理的各种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不应当以任何方式被解释为对本公开的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可以在任何适当布置的系统或设备中实施本公开的原理。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当确定与本公开相关的已知功能或配置的详细描述可能使本公开的主旨不清楚时,将省略其详细描述。此外,考虑到本公开中的功能来定义以下术语,并且可以通过用户和操作者的意图或实践以不同的方式来解释以下术语。因此,应当基于整个说明书的内容来解释其定义。
根据以下参考附图对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各种优点和特征以及实现本公开的方法将变得显而易见。然而,本公开不限于在此公开的实施例,而是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实施例已经使本公开的公开完整,并且提供实施例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容易地理解本公开的范围。因此,本公开将由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来限定。在整个说明书中,相似的参考标记表示相似的元件。
此外,可以理解的是,可以由计算机程序指令执行处理流程图的每个框和流程图的组合。由于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被安装在用于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中,因此由用于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执行的这些指令创建了执行流程图的框中描述的功能的方法。由于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还可以存储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计算机可用或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以便以特定方案实现功能,因此存储在计算机可用或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以生产包括指令方法的制造物品,该指令方法执行流程图的框中描述的功能。由于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以被安装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上,因此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创建被计算机执行的处理从而执行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指令还可以提供用于执行流程图的框中描述的功能的步骤。
另外,每个框可以指示包括用于执行一个或更多个特定逻辑功能的一个或更多个可执行指令的模块、片段或代码中的一些。此外,要注意的是,这些框中提及的功能发生顺序与一些替代实施例中的顺序无关。例如,有时,根据相应功能,被连续示出的两个框实际上可以同时执行或者以相反的顺序执行。
在此,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单元”是指软件组件或诸如FPGA和ASIC的硬件组件,并且“~单元”执行任何任务。然而,“~单元”的含义不限于软件或硬件。“~单元”可以被配置为位于可以寻址的存储介质中,并且还可以被配置为再现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因此,例如,“~单元”包括诸如软件组件、面对对象的软件组件、类组件和任务组件的组件以及进程、函数、属性、过程、子例程、程序代码段、驱动程序、固件、微代码、电路、数据、数据库、数据结构、表、阵列和变量。组件和“~单元”中提供的功能可以与更少数量的组件和“~单元”组合,或者可以进一步分离为另外的组件和“~单元”。此外,组件和“~单元”还可被实现为再现设备或安全多媒体卡内的一个或更多个CPU。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当确定与本公开相关的已知功能或配置的详细描述可能使本公开的主旨不清楚时,将省略其详细描述。此外,考虑到本公开中的功能来定义以下术语,并且可以通过用户和操作者的意图或实践以不同的方式来解释以下术语。因此,应当基于整个说明书的内容来解释其定义。
功率余量是指终端的当前发送功率与终端的最大输出功率之差,终端可以如式1所示计算功率余量,如:
[式1]
PH(i)=PCMAX(i)-PTX(i)
上述式1是指终端计算出的终端的第i子帧中的功率余量值,该功率余量值可以由终端实际用于发送上行链路数据和控制信息的发送功率PTX(i)与终端的最大输出功率PCMAX(i)之差形成。PTX(i)可以根据在第i子帧中是传输数据信息还是传输控制信息还是同时传输数据信息和控制信息而变化。下面的式2a是在第i子帧中传输数据信息的情况下的PTX(i)的示例,下面的式2b是在第i子帧中传输控制信息的情况下的PTX(i)的示例。
[式2a]
PTX(i)=10log10(MPUSCH(i))+P0-PUSCH(j)+α(j)·PL+ΔrF(i)+f(i)[dBm]
上述式2a示出了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的发送功率,PUSCH是用于在终端的第i子帧中传输上行链路数据的物理信道。
此时,P0_PUSCH是由P0_NORMAL_PUSCH+PO_UE_PUSCH组成的参数,并且是基站通过高层信令(RRC信令)通知终端的值。
具体地,PO_NORMAL_PUSCH是由8位信息组成的小区特定值,并且具有[-126,24]dB的范围。
另外,PO_UE_PUSCH是由4位信息组成的UE特定值,并且具有[-8,7]dB的范围。通过小区特定的RRC信令(SIB:系统信息块)从基站发送小区特定值,并且通过专用RRC信令向终端发送UE特定值。
此时,j表示PUSCH的授权方案。更具体地,j=0表示半永久授权,j=1表示动态调度授权,j=2表示对于随机接入响应的PUSCH授权。同时,α(j)是用于补偿路径损耗的值。在α(0)和α(1)的情况下,基站通过3位信息来小区特定地通知所有终端{0,0.4,0.5,0.6,0.7,0.8,0.9,1}之一。α(2)=1的值被使用。
PL是由终端计算出的路径损耗值,并且通过基站发送的下行链路信道的小区特定参考信号(CRS)的接收功率来计算。ΔTF(i)是与MCS相关的值,并且f(i)是用于在闭环中执行功率控制的参数:
[式2b]
PTX(i)=P0-PUCCH+PL+h(nCQI,nHARQ,nSR)+ΔF-PUCCH(F)+ΔTxD(F′)+g(i)[dBm]
上述式2b示出了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的发送功率,PUCCH是用于在终端的第i子帧中传输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物理信道。
此时,P0_PUCCH是由P0_NORMAL_PUCCH+PO_UE_PUCCH组成的参数,并且是基站通过高层信令(RRC信令)通知终端的值。
具体地,PO_NORMAL_PUCCH是由8位信息组成的小区特定值,并且具有[-126、24]dB的范围。
另外,PO_UE_PUCCH是由4位信息组成的UE特定值,并且具有[-8,7]dB的范围。通过小区特定的RRC信令(SIB)从基站发送小区特定值,并且通过专用RRC信令向终端发送UE特定值。同时,与PUSCH的发送功率控制不同,在PUCCH的发送功率控制中不使用补偿路径损耗的α(j)。
类似于PUSCH的发送功率控制,PL(即,由终端计算出的路径损耗值)通过基站发送的下行链路信道的CRS的接收功率来计算。ΔF_PUCCH(F)通过高层信令(小区特定的RRC信令或UE特定的RRC信令)向终端发送ΔF_PUCCH(F),并且ΔF_PUCCH(F)的值根据PUCCH的格式而变化。
当PUCCH被发送到2-天线端口(即,空间频率块码(SFBC))时,通过高层信令(小区特定或UE特定RRC信令)向终端发送ΔTxD(F’),并且ΔTxD(F’)的值可以根据PUCCH的格式而变化。
h(nCQI,nHARQ,nSR)是取决于PUCCH的格式的其他值,其中,ncQI表示用于信道质量信息反馈的位数,nHARQ表示用于HARQ-ACK/NACK反馈的位数,并且nsR是0或1且作为用于调度请求(SR)的反馈的位。g(i)是用于在闭环中执行功率控制的参数,并且基站可以UE特定地校正PUCCH的发送功率。
另一方面,表示终端的第i子帧中的最大输出功率的PCMAX(i)具有在以下式3a的范围内的值,并且可以由终端基于以下式3b和式3c来计算:
[式3a]
Figure GDA0003641343880000111
在以上式3a中,PCMAX_L表示PCMAX的较小值,并且可以由终端基于以下式3b来计算。PCMAX_H表示PCMAX的较大值,并且可以由终端基于以下式3c来计算。
[式3b]
Figure GDA0003641343880000112
[式3c]
Figure GDA0003641343880000113
在以上式3b和式3c中,PEMAX是终端可以在特定小区中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最大发送功率,并且是基站通过UE特定的RRC信令通知的值。PPowerClass是与终端的功率级别相对应的值,并且可以与终端的能力相对应(例如,23dBm)。最大功率降低(MPR)可以反映分配给终端用于发送上行链路数据和控制信道的频率资源(RB的数量、资源块的数量)和调制的量。额外最大功率降低(AMPR)是基于相邻信道泄漏比(ACLR)和频谱发射要求的值。ΔTIB是根据进行通信的频带的组合的容差值,ΔTC的值根据聚合的信道宽度和保护频带而变化,并且功率放大器-最大功率降低(PMPR)是符合多RAT环境中的规则的参数。
终端向基站报告基于以上式1计算的功率余量值,并且基站可以使用功率余量值来优化系统操作。
例如,如果特定终端向基站报告的功率余量值为正,则基站可以通过向相应终端分配更多的资源块(RB)来增加系统收益。与此不同,如果特定终端向基站报告的功率余量值为负,则基站可以向相应终端分配更少的资源或通过发送功率控制命令来降低相应终端的发送功率。这样,可以减少相应终端的不必要的功耗,或者可以防止由于带内发射而导致的基站的接收信号的性能下降。
另一方面,与不使用波束成形的系统相比,在使用波束成形的系统中,下行链路信道状态和上行链路信道状态之间的失配会大大增加。
(1)对于第一原因,用于基站的下行链路发送的发送波束增益和用于基站的上行链路接收的接收波束增益可以彼此不同。类似地,用于终端的下行链路接收的接收波束增益和用于终端的上行链路发送的发送波束增益可以彼此不同。这是因为基站发送天线的面板数可能与基站接收天线的面板数不同,类似地,终端发送天线的面板数可能与终端接收天线的面板数不同。例如,基站将46dBm的发送功率用于下行链路传输,但是终端可以使用23dBm的发送功率,该发送功率比下行链路传输的发送功率小得多。因此,下行链路信号的覆盖范围和上行链路信号的覆盖范围可能彼此不同。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增加了基站的接收天线的面板数(与基站的发送天线的面板数相比,接收天线的面板数增加),从而增加基站的接收波束增益,以确保上行链路信号的覆盖范围。另外,增加了终端的发送天线的面板数(与终端的接收天线的面板数相比,发送天线的面板数增加)以增加终端的发送波束增益,从而确保上行链路覆盖范围。
(2)在使用波束成形的系统中可能增加下行链路信道状态和上行链路信道状态之间的失配的第二个原因是根据基站所使用的波束和终端所述使用的波束对可能存在不同的波束增益。例如,假设基站使用N个波束1、2、…、N,而终端使用M个波束1、2、…、M。终端可以假设基站的发送波束3和接收波束1可以是最优波束,其被假设为下行链路最优波束对。此时,最优波束是指具有最大接收信号的波束。然而,就基站的接收而言,终端的发送波束2和基站的接收波束N可以是最优波束,其被假设为上行链路最优波束对。如上所述,由于用于形成下行链路最优波束对和上行链路最优波束对的波束增益可能彼此不同,因此在下行链路信道状态和上行链路信道状态之间可能发生失配。作为另一示例,即使下行链路最优波束对和上行链路最优波束对的波束增益相同,对于灵活波束操作,基站也可以指示特定终端通过上行链路第二最优波束对或上行链路第三最优波束对而不是通过上行链路最优波束对来发送上行链路数据和控制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增加下行链路信道状态和上行链路信道状态之间的失配。
(3)在使用波束成形的系统中可能增加下行链路信道状态和上行链路信道状态之间失配的第三个原因是,当同步信号、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被发送时,基站和终端可以使用不同的波束宽度。更具体地,在波束成形系统中,可以通过执行波束扫描来发送同步信号、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此时,当使用窄波束宽度发送需要广播或多播的同步信号和控制信道(例如,物理广播信道(PBCH))时,整个小区可能会被具有窄波束宽度的波束覆盖,使得波束扫描所需的时间可能增加。因此,需要使用具有较宽波束宽度的波束来发送需要广播或多播传输的同步信号和控制信道。在本公开中,发送信道可以表示可以通过信道发送信息,这二者可以互换使用。
另一方面,由于向特定终端发送需要通过单播发送的控制信道(例如,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和数据信道(例如,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因此需要使具有较窄波束宽度的波束来发送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以确保覆盖范围并减少干扰。另外,当通过较宽的波束执行下行链路信道测量并且通过较窄的波束执行上行链路传输时,可能增加下行链路信道状态和上行链路信道状态之间的失配。
当下行链路信道状态与上行链路信道状态之间的失配由于上述各种原因在波束成形系统中增大时,基站在使用由终端通过上述式1计算的下行链路上的功率余量信息来运行该系统时可能存在严重问题。例如,如果特定终端的功率余量值为正,则基站可以增加要分配给该终端的资源的数量(即,增加上述式2a的MPUSCH),这可以与增加终端的发送功率相同。此时,可能存在这样的情况:上行链路的实际信道状态可能与终端计算功率余量时所应用的下行链路信道状态失配,这可能导致使用的发送功率小于终端可以实际使用的发送功率。因此,可能存在无法确保上行链路信号的覆盖范围的问题。
作为另一示例,当上行链路的实际信道状态与终端计算功率余量时应用的下行链路信道状态失配时,可以使用比终端实际可以使用的发送功率高的发送功率。这可能会导致终端的不必要的功耗。另外,可能存在这样的情况:终端以大于终端的最大发送输出功率的功率(大于[式1]中PCMAX的功率)来发送信号。在这种情况下,终端在上行链路上发送的信号的误差矢量幅度(EVM)的性能降低,因此不能确保上行链路信号的接收信号的可靠性。另外,当使用比终端实际可以发送的发送功率高的发送功率时,如果该终端可能位于靠近基站的位置,则相应终端的发送功率超过基站接收器的动态范围,因此,可能在基站可以接收的其他终端的上行链路信号中发生干扰(带内发射)。因此,这可能是导致系统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
在波束成形系统中,如上所述,由于在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中使用的波束增益之间的差异,下行链路信道和上行链路信道之间的失配问题增加,因此终端向基站发送功率余量信息的可靠性可能下降。因此,需要一种解决方案来解决该问题。
作为解决上述增加下行链路信道和上行链路信道之间的失配的第一个原因的一个实施例,基站可以在基站和终端之间的能力协商过程期间,测量(或预测)基站自身的发送波束增益和接收波束增益,并向终端通知所测量的信息。终端也可以测量(或预测)终端自身的发送波束增益和接收波束增益,并且可以向基站通知所测量的信息。终端可以将该信息应用于计算上述式1的功率余量。更具体地,当预测上述式2a和式2b的路径损耗(PL)时,终端将从基站发送的基站的发送波束信息与基站的接收波束信息进行比较,并使用发送波束信息和接收波束信息中的较大值来预测路径损耗,或者使用发送束信息和接收束信息中的较小值(或较大值)或这两个值的平均值来预测路径损耗。
作为另一示例,基站可以利用从终端报告的关于终端的发送波束增益和接收波束增益的信息来预测上行链路信道的状态。此时,终端在基站的发送波束增益和接收波束增益未知的状态下计算功率余量值,并向基站报告所计算出的功率余量值。基站可以使用能力协商中从终端上报的关于终端的发送波束增益或接收波束增益的信息以及关于基站本身的发送波束增益或接收波束增益的信息,来重新解释从终端发送的功率余量信息。即,可以将基站或终端的发送波束增益或接收波束增益与特定终端发送的功率余量值组合,以更准确地确定是否增加要分配给相应终端的资源数量(是否增大发送功率)或者是否减少要分配给相应终端的资源数量(是否减小发送功率)。
然而,在波束成形系统中,为了有效的波束操作,需要对基站的发送或接收波束以及终端的发送或接收波束执行波束管理。因此,由于上述增加下行链路信道和上行链路信道之间失配的第二原因和第三原因,所以基站和终端的发送/接收波束增益可以根据在基站和终端中操作波束宽度和波束对而动态改变。在这种情形下,仅通过基站和终端之间的能力协商来交换波束增益信息的方法可能不会提高功率余量信息的准确性。因此,在波束成形系统中,需要考虑波束管理来发送功率余量信息,这将在下面详细描述。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5G、NR)通信系统的结构,并且是MME、S-GW和5G基站(gNB)的配置的示例。
参考图1,无线通信系统被配置为包括多个基站(BS)105、110、115和120,移动性管理实体(MME)125,以及服务网关(S-GW)130。用户终端(用户设备(UE)或终端135)可以通过基站和S-GW访问外部网络。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5G、NR)通信系统的结构,并且是CU、DU和TRxP的配置的示例。
中央单元(CU)执行控制PDCP之上的通信协议层的操作。在数据单元(DU)220和230中,DU成为其中从RLC开始的MAC和PHR协议层被操作的结构中的小区的单元,并且DU是其中同一DU中的多个发送和接收点(由发送和接收点(TRxP)或TRP表示)被操作的结构的示例。
图3示出了计算和发送用于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功率余量信息的操作的示例。
在现有的LTE(全向)中,基于波束的PHR的定义和操作并非是针对PHR传输而设计的。因此,在波束成形传输中,当通过映射到服务波束来执行PHR传输操作时,存在以下问题:根据与波束切换相对应的延迟,在PHR信息的传输中发生了延迟。
即,当根据基于服务波束中的路径损耗变化生成PHR触发事件来报告PHR时,发生了延迟。作为具体的操作示例,在服务波束从先前的源波束(波束1)改变到目标波束(波束2)的操作期间,直到波束改变完成为止,在基于以先前的服务波束(波束1)为参考的路径损耗改变来确定是否生成PHR触发事件(301)的情况下,延迟发生。另外,在检测到PHR触发事件之后,通过用于PHR传输的UL调度过程额外地生成PHR传输延迟。最终,基站可以接收PH信息,然后基于PH信息来分配用于上行链路数据发送的UL资源。
因此,物理上可以从波束切换的完成直接执行上行链路传输。换句话说,就上行链路数据发送而言,可以实现0毫秒的中断时间。当通过现有的LTE操作来发送PHR时,发生延迟,因此由于在初始上行链路的传输时缺少PH信息而可能发生UL功率控制的错误,从而导致上行链路传输性能下降。另外,当在基站接收到PH之后终端通过分配UL资源开始UL传输时,会发生传输延迟问题。
由于在终端的测量报告之后,在基站确定波束切换(波束改变)之后的特定时间(波束切换计时器)之后执行波束改变操作,因此可以通过该操作过程来预测由波束改变引起的路径损耗变化。
图4示出了上行链路波束改变的示例。
当基站的作为上行链路接收波束的波束改变时,如果波束410和目标波束420存在于同一TRxP内,则由于源波束和目标波束存在于终端和基站的TRxP内,所以物理位置相同并且源波束对的路径损耗与目标波束对的路径损耗彼此相似的可能性很高。
图5示出了上行链路波束改变的另一示例。
当基站的作为上行链路接收波束的波束改变时,如果当前服务波束501和目标波束502分别存在于另一TRxP中,则由于终端的位置相同,但是作为基站(DU)实际执行发送和接收的位置的点的TRxP不同,所以物理位置不同,因此源波束对和目标波束对的路径损耗很可能发生变化。
因此,需要一种用于PHR格式、PHR触发事件以及用于建立其的控制信令的设计和方法,作为用于发送新PHR以支持新的传输环境、波束成形传输和由CU-DU-TRxP配置的TRxP网络结构的方法。
图6示出了对用于传输功率余量信息的PHR中包括的PH的数量的进行示例。作为PHR发送方法,存在以下方法:(1)发送单个PH的方法、(2)每个波束发送多个PH的方法、以及(3)每个TRxP发送多个PH的方法。
选项1]每个终端的单个PH操作是用于在终端和基站之间的每个RRC链路操作单个PH的方法。
选项2]每个波束操作多个PH的方法包括基站配置、PHR格式、终端在每个波束进行PH计算和传输操作。
选项3]每个TRP操作多个PH的方法包括基站配置、PHR格式、终端在每个TRP进行PH计算和传输操作。
作为用于支持一个RRC传输链路的PHR配置的安装信息,除了单个功率余量(PH)之外还需要附加信息的情形包括以下条件。
(1)同时使用多个服务波束对:网络或基站支持通过同时操作多个服务波束执行上行链路传输的功能的情形。
(2)跨TRxP的多个UL服务波束对:即使在网络或基站支持通过同时操作多个服务波束执行上行链路传输的功能的情形下,尤其,当基站的作为上行链路接收波束的当前服务波束和目标波束分别存在于另一TRxP时,由于终端的位置相同但是作为基站(DU)实际发送和接收源波束和目标波束的点的TRxP不同,所以物理位置不同,因此相应的源波束对和目标波束对的PH信息很可能不同;或者,
(3)来自eNB的用于UL传输的动态Rx波束变化:在基站动态地改变上行链路接收波束的情况下,当终端不知道上行链路传输的接收波束(基站接收波束)信息时,提供了用于计算多个候选波束的PH并发送所计算的PH的方法。
这种情况包括基站动态地执行上行链路调度的情况或者由于支持的服务要求低延迟性能而可以执行快速上行链路传输的情况。即,在终端发送PH之后,基站发送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资源分配的UL授权,然后执行上行链路数据发送。然而,终端可以在发送PH时获知基站的UL接收波束信息以发送单个PH。如果仅基于相应基站的UL接收波束信息来发送单个PH,则存在以下问题:基站不能因为信道环境改变而更新UL接收波束具有更好的波束增益,或者即使在相应的波束增益改变时,基站也不能更新UL接收波束。
该方法包括服务波束和目标波束存在于同一TRxP内的情况。与此不同,当基站的当前波束和目标波束分别存在于另一TRxP中时,由于终端的位置相同,但是作为基站(DU)实际发送和接收源波束和目标波束的点的TRxP不同。为此,提供了用于基于下行链路传输波束对发送关于PH的信息以及基于上行链路传输波束对将关于多个PH的信息发送到终端发送的PHR报告的方法。
(4)DL/UL波束失配(跨TRxP):当下行链路传输波束对和上行链路传输波束对不同时可能存在当前服务波束和目标波束存在于同一TRxP内的情况,但特别地,当基站的作为上行链路接收波束的目标波束和当前服务波束分别存在于另一TRxP中时,由于终端的位置相同但是作为基站(DU)实际发送和接收源波束和目标波束的点的TRxP不同,所以提供了用于基于下行链路传输波束对发送关于PH的信息以及基于上行链路传输波束对将关于多个PH的信息发送到终端发送的PHR报告的方法。
(4-1)当基站预先通知终端上行链路接收波束(基站接收波束)信息时,提供了用于发送与对应的上行链路传输波束对相对应的单个PH的方法。
(4-2)当终端不知道上行链路传输的上行链路接收波束(基站接收波束)信息时,提供了用于计算多个候选波束的PH并发送所计算的PH的方法。
将更详细地描述对用于传输功率余量信息的PHR中包括的PH的数量进行设置的操作。基站包括对需要上述附加PH信息以执行PHR配置的情形进行划分的操作,即,针对以下操作配置对应的PHR相关参数的操作:(1)(2)当多个上行链路波束对用于传输时以及(3)(4)当基站动态地改变上行链路波束时,每下一个波束的多个PH的操作以及每个TRxP的多个PH的操作。
选项1]每个终端的单个PH操作是用于在终端和基站之间的每个RRC链路操作单个PH的方法。
如果确定基站不包括对需要上述附加PH信息以执行PHR配置的情形进行划分的操作,即,不对应(1)(2)多个上行链路波束对用于传输的情况以及(3)(4)基站动态地改变上行链路接收波束的情况,则每个终端的单个PH的操作包括用于在终端和基站之间的每个RRC链路操作单个PH的方法。
选项2]作为在每个波束操作多个PH的方法,可以存在基站配置控制信令、PHR格式、终端在每个波束进行PH计算和传输操作。
然而,这种基于波束的PH操作和多个PH传输会引起控制负担,因此,提供了基于同一TRxP内的波束之间的信道相似性来在每个TRxP操作多个PH的方法。
选项3]每个TRxP操作多个PH的方法包括基站配置、PHR格式、终端在每个TRP进行PH计算和传输操作。
更详细地,当基站向终端发送RRC(重新)配置控制信令时,以下实施例包括指示终端发送的PHR中包括的PH的数量的操作。
选项1)当终端的PHR中包括的PH的数量为1时,终端可以基于服务波束对来计算和操作单个PH。作为由终端计算和操作单个PH的方法,存在向PHR报告发送单个PH的方法以及用于选择关于是否发送单个PH和对应的PH的信息的方法。该操作的实施例可以使用对关于最佳RSRP接收的一个波束对的PH信息执行PHR传输的方法。
选项2)作为基于每个波束对计算和操作PH的方法,存在用于将多个PH发送到PHR报告的方法。选择关于发送多少PH以及对应的PH的信息(针对N个波束的PH)的方法包括以下实施例。
(2-1)以波束的信号强度(例如,包括RSRP和RSRQ)降序的N个波束(用于发送由最佳RSRP接收的最佳N个波束对的PHR的方法)
(2-2)以波束的信号强度(例如,包括RSRP和RSRQ)升序的N个波束
(2-3)波束的等于或大于信号强度(例如,包括RSRP和RSRQ)的平均值的N个波束或N_1个波束(包括根据大于平均值的波束的数量来改变PH目标波束的数量的操作)
(2-4)提供了计算和发送随机N个波束的PH值而不管该波束的信号强度(例如,包括RSRP和RSRQ)的操作。
选项3)作为基于每个TRxP计算和操作PH的方法,存在将多个PH发送到PHR报告的方法、发送关于多少PH被发送的信息方法、用于选择对应的PH(例如,发送由最佳RSRP接收的最佳N个TRxP的PHR)的方法、通知关于与TRxP对应的波束组的信息(例如,关于包括基站波束索引1、2、3和4的TRxP=1的信息以及关于包括基站波束索引5、6、7和8的TRxP=2的信息)的方法。用于选择和发送PH的方法包括以下方法。
(3-1)提供了计算和发送与以波束的信号强度(例如,包括RSRP和RSRQ)降序的N个波束对应的每个TRxP的代表值的PH值的操作(用于发送由最佳RSRP接收的最佳N个波束对的PHR的方法)。
(3-2)提供了计算和发送与以波束的信号强度(例如,包括RSRP和RSRQ)升序的N个波束对应的每个TRxP的代表值的PH值的操作。
(3-3)提供了计算和发送与波束的等于或大于信号强度(例如,包括RSRP和RSRQ)的平均值的N个波束或N_1个波束(包括根据大于平均值的波束的数量来改变PH目标波束的数量的操作)对应的每个TRxP的代表值的PH值的操作。
(3-4)提供了计算和发送与随机N个波束对应的每个TRxP的代表值的PH值而不管该波束的信号强度(例如,包括RSRP和RSRQ)的操作。
当向终端发送RRC(重新)配置控制信令时,基站可以包括关于用于触发单个PHR报告的事件的信息,其中用于触发单个PHR报告的事件620包括以下实施例。
(1)预计发生N个服务波束改变。
(2)在计算每波束的PH时相关信息发生改变。
(3)在计算每TRxP的PH时相关信息发生改变。
更详细地,在考虑基于事件的波束成形发送功率余量信息的条件中,基于波束对计算和操作PH的方法可以基于每个波束接收信号被不同地如下定义。
(1)当终端向基站发送的上一功率余量信息中包括的至少一个波束的路径损耗改变到特定阈值或更大时。
(2)当终端向基站发送的上一功率余量信息中包括的波束之中的最佳波束(具有最大的波束的信号强度的波束)的路径损耗改变到特定阈值或更大时。
(3)当终端向基站发送的上一功率余量信息中包括的波束之中的最差波束(具有最小的波束的信号强度的波束)的路径损耗改变到特定阈值或更大时。
(4)当终端向基站发送的上一功率余量信息中包括的波束(以波束的信号强度降序)之中的X个或更多个波束的路径损耗改变到特定阈值或更大时。
(5)当终端向基站发送的上一功率余量信息中包括的波束(以波束的信号强度升序)之中的Y个或更多个波束的路径损耗改变到特定阈值或更大时。
(6)当终端向基站发送的上一功率余量信息中包括的全部波束的路径损耗改变到特定阈值或更大时。
(7)当终端向基站发送的上一功率余量信息中包括的波束的路径损耗平均值改变到特定阈值或更大时。
(8)如果在基站指示改变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波束之后已经过去z ms(z是计时器到期值,并且基站通过RRC配置向终端提供信息)。
(9)当基站配置的用于波束管理的波束ID(或多个波束ID)与终端所测量的波束ID(或多个波束ID)彼此不同时。
(10)当终端的下行链路波束测量报告由上行链路数据信道(PUSCH)而不是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配置时。
在用于触发终端PHR报告的事件之中,在基于TRxP的波束组的接收信号的操作中,基于TRxP的波束组的接收信号来设置代表值的方法包括以下实施例。
(3-1)提供了以TRxP的波束组内的波束的信号强度(例如,包括RSRP和RSRQ)降序将K_1波束设置为TRxP的代表值的操作。
(3-2)提供了以TRxP的波束组内的波束的信号强度(例如,包括RSRP和RSRQ)升序将K_1波束设置为TRxP的代表值的操作。
(3-3)提供了基于TRxP的波束组内的波束的信号强度(例如,包括RSRP和RSRQ)的平均值将K_1波束设置为TRxP的代表值的操作。
(3-4)提供了将随机K_1波束设置为TRxP的代表值而不管TRxP的波束组内的波束的信号强度(例如,包括RSRP和RSRQ)的操作。
在此,K_1的数量可以是多个或单个(一个)。
另外,考虑基于事件的波束成形,基于功率余量信息发送之中的如选项3)的每个TRxP波束组的接收信号,基于每个TRxP来计算和操作PH的方法可以基于每个TRxP的波束的接收信号而被不同地如下定义。
(11)当终端向基站发送的上一功率余量信息中包括的至少一个TRxP的路径损耗改变到特定阈值或更大时。
(12)当终端向基站发送的上一功率余量信息中包括的TRxP之中的最佳TRxP(具有最大的TRxP的信号强度的波束)的路径损耗改变到特定阈值或更大时。
(13)当终端向基站发送的上一功率余量信息中包括的TRxP之中的最差TRxP(具有最小的波束的信号强度的波束)的路径损耗改变到特定阈值或更大时。
(14)当终端向基站发送的上一功率余量信息中包括TRxP之中的(以波束的信号强度降序)X个或更多个TRxP的路径损耗改变到特定阈值或更大时。
(15)当终端向基站发送的上一功率余量信息中包括的波束(以TRxP的信号强度升序)之中的Y个或更多个TRxP的路径损耗改变到特定阈值或更大时。
(16)当终端向基站发送的上一功率余量信息中包括的全部TRxP的路径损耗改变到特定阈值或更大时。
(17)当终端向基站发送的上一功率余量信息中包括的TRxP的路径损耗平均值改变到特定阈值或更大时。
(18)如果在基站指示改变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波束之后已经过去z ms(z是计时器到期值,并且基站通过RRC配置向终端提供信息)。
(19)当基站配置的用于波束管理的波束ID(或多个波束ID)与终端所测量的TRxPID(或多个TRxP ID)彼此不同时。
(20)当终端的下行链路TRxP测量报告由上行链路数据信道(PUSCH)而不是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配置时。
另外,在上述条件下,终端可以如下请求发送功率余量信息并发送功率余量信息。
当终端请求发送功率余量信息并且基站确认该请求或分配上行链路资源时,终端发送功率余量信息。
当终端请求发送功率余量信息并且基站指示要发送针对一个或更多个特定波束的功率余量信息(或与其对应的参考信号资源位置或端口信息等)时,终端相应地发送功率余量信息。
此外,如果基站直接指示要发送针对一个或更多个特定波束的功率余量信息(或与其对应的参考信号资源位置或端口信息等),则终端可以相应地发送功率余量信息。
作为发送PHR的方法,(1)发送单个PH的方法(630)、(2)每个波束发送多个PH的方法(640)、以及(3)每个TRxP发送多个PH的方法(650)包括以下操作。
(1)作为由终端检测和操作相应的PHR传输模式的方法,存在以下方法。
作为由基站发送波束组信息、诸如网络架构反射(CU-DU-TRxP)的信息以及基于PHR预配置的PHR的方法,可以预先配置(1)发送单个PH的方法、(2)每个波束发送多个PH的方法以及(3)用每个TRxP发送多个PH的方法的相关配置、PHR格式以及计算和发送模式的PH的方法,并且提供了由终端基于此来应用并操作PHR传输模式的方法。
(2)作为由基站检测和操作相应的PHR传输模式的方法,存在以下方法。
作为由基站在根据需要改变信息的时刻发送关于基于PHR预配置(波束组信息)的网络架构反射(CU-DU-TRxP)的信息和PHR等的方法,可以通过RRC(重新)配置来配置并更新(1)发送单个PH的方法、(2)每个波束发送多个PH的方法以及(3)每个TRxP发送多个PH的方法的相关配置、PHR格式以及计算和发送模式的PH的方法,并且提供了由终端基于此来应用并操作PHR传输模式的方法。
(2-1)提供了基站基于终端反馈的(例如,最佳N个)波束测量报告通过TRxP改变指示来向终端发送是否改变TRxP或者基站明确发送网络发起的PHR请求的方法,并且提供了接收其的终端发送PHR的方法。
(2-2)作为另一种方法,提供了由终端发送(每个波束或TRxP)包括多个PH的信息的PHR并由基站选择关于PH的信息以在上行链路数据发送的功率控制上反映关于PH的信息的操作。
此外,(1)作为添加服务波束改变事件的方法,提供了定义为下表1的方法。即,标准文档可以具有如表1所示的内容。然而,以下内容仅是示例性实施例,并且可以以各种方式来定义添加服务波束改变事件的方法。
作为在改变服务波束索引时触发PHR的优势,可以通过改变服务波束来快速触发PH。然而,随着通过终端用于PHR传输的上行链路传输的增加,PHR传输的控制负担和功耗增加(无论何时服务波束改变,都会触发PHR;频繁的PHR和不必要的控制开销)。
[表1]NR规定
Figure GDA0003641343880000241
(2)此外,提供了设置用于改变服务波束的单独的短禁止计时器的方法。当改变服务波束时,将新的禁止计时器缩短或设为零。
作为prohibitPHR-Timer_beam配置的操作方法,除了设置传统的prohibitPHR-Timer值之外,还提供了如下表2所示的单独设置在改变服务波束时应用的prohibitPHR-Timer_beam的方法。
[表2]NR规定
Figure GDA0003641343880000242
3)作为另一种方法,提供了当突然改变波束增益和路径损耗时重新设置路径损耗阈值的操作以及禁止计时器异常操作。(设置新的路径损耗阈值,以针对阻塞(NLOS)或波束改变忽略禁止计时器)
作为dl-PathlossChange_beam配置的操作方法,除了设置传统的dl-PathlossChange值外,还提供了在发送波束成形时执行禁止计时器异常操作来单独地配置dl-PathlossChange_beam的方法以及如果路径损耗变得超过禁止计时器内的dl-PathlossChange_beam则基于该设置来触发PHR事件的操作。
为新的PHR触发事件和相关配置设置新参数的示例如下表3。
表3.PHR触发事件和配置
Periodic_timer{sf10,sf20,sf50,sf100,sf200,sf500,sf1000,infinity}
ProhibitPHR_timer{sf0,sf10,sf20,sf50,sf100,sf200,sf500,sf1000;
ProhibitPHR_timer_beam{sf0,sf10,sf20,sf50,sf100,sf200,sf500,sf1000}
dl-Pathlosschange{dB1,dB3,dB6,infinity}
dl-Pathlosschange_beam{dB1,dB3,dB6,adB9,dB12,dB15,dB18,dB30,infinity}
图7至图12示出了新引入与波束改变有关的PHR触发事件并减小发送相应的PHR的延迟的操作的示例。具体内容将在下面描述。
由于在下行链路波束对和上行链路1波束对之间保持波束相互性,因此基站可以测量终端的上行链路波束并将所测量的上行链路波束应用于下行链路波束管理。可以周期性地或非周期性地做出基站的下行链路波束管理指令。当基站周期性地指示波束管理时,基站可以向终端提供关于用于测量上行链路波束的参考信号(RS)传输的信息,以便测量终端发送的上行链路波束。例如,基站可以向终端通知用于测量终端的上行链路波束的探测参考信号(SRS)传输的时间资源(例如,时隙或子帧索引、时隙或子帧内的符号索引等)和频率资源(例如,探测参考信号(SRS)传输的带宽)。
当周期性地指示波束管理时,基站可以通过RRC向终端通知SRS传输的时频资源。接收时频资源的终端通过基站指示并发送上行链路SRS的波束数量来形成不同的上行链路波束。同时,基站可以指示终端非周期性地执行下行链路波束管理。在这种情况下,基站可以使用下行链路DCI(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或上行链路DCI内的特定字段来触发波束管理指令。也就是说,DCI中的特定X位可以向终端通知可以基于当前子帧(发送下行链路DCI的子帧)或者基于当前子帧之后的K子帧来发送用于测量上行链路波束的RS(例如,SRS)。此时,基站向终端通知用于测量上行链路波束的RS符号的数量、发送RS的符号位置(例如,时隙或子帧的最后符号或倒数第二个符号)、或者由DCI提供两种信息。这样的信息可以与终端可以使用多少上行链路波束来执行上行链路传输有关。
例如,基站向终端发送的下行链路波束管理信息可以包括关于终端形成并发送多少波束的信息。例如,假设基站可以测量四个上行链路波束,并因此指示四个不同的上行链路波束被发送。在这种情况下,终端可以通过不同的CP-OFDM符号或DFT-S-OFDM符号来发送测量四个上行链路波束的RS(即,通过测量四个上行链路波束的RS进行发送)。作为另一示例,如果在相同的CP-OFDM(或DFT-S-OFDM)符号中对不同的波束进行频分(频分复用(FDM))和发送,则少于四个CP-OFDM(或DFT-S-OFDM)符号的符号可以用于发送测量上行链路波束的RS。
基站可以通过UE特定的RRC、MAC CE、组公共DCI或UE特定的DCI,向终端发送关于要发送多少上行链路波束的信息。例如,如果基站指示发送N个上行链路波束,则终端发送N个上行链路波束。从终端接收上行链路波束的基站可以确定下行链路波束(因为在上行链路波束对和下行链路波束对之间存在波束相互关系)。
基站可以通过MAC控制元素(CE)、UE特定的DCI或组公共DCI,向终端通知关于下行链路波束的信息。此时,可以包括关于一个或两个或更多个波束ID(或在其上发送波束的资源索引)的信息。通知该信息的基站可以通过所通知的波束,发送下行链路数据和控制信息(其被发送到相应终端)。这时,在基站和终端之间需要先前约定的规则。例如,基站可以通过所通知的波束,发送在向终端通知下行链路波束之后立即发送的下行链路数据和控制信息。
作为另一个示例,基站-终端可以基于计时器来应用所通知的波束。也就是说,基站在向终端通知下行链路波束之后驱动计时器,终端在从基站接收到下行链路波束信息之后驱动计时器。在计时器超时之前,终端可以在基站通知的波束的方向上形成波束,或者可以在基站通知的波束的方向上切换波束,以准备接收下行链路。这样的基于计时器的操作使用较大的子载波间隔,从而能够解决基站和终端可以在符号长度较短且子帧(或时隙)长度较短的毫米波系统中快速形成或改变波束的问题。
确定上行链路波束的基站可以通过MAC控制元素(CE)、UE特定的DCI或组公共DCI,向终端通知关于上行链路波束的信息。此时,可以包括关于可以通过哪个波束执行上行链路传输的信息(即,可以包括波束的ID信息(或可以向其发送波束的资源的索引))。此时,如果包括一个波束ID,则终端对对应波束执行上行链路传输。如果包括至少两个波束ID,则终端对相应多个波束执行上行链路传输。对于该操作,在基站和终端之间需要先前约定的规则。例如,基站可以通过相应波束(或相应多个波束),发送在从基站接收到关于上行链路波束的信息之后立即发送的上行链路数据和控制信息。
作为另一个示例,基站-终端可以基于计时器来应用波束。也就是说,基站在向终端发送下行链路波束信息之后驱动计时器,终端在从基站接收到下行链路波束信息之后驱动计时器。终端可以在计时器超时之前在基站指示的波束(或多个波束)的方向上进行切换,以准备上行链路传输。这样的基于计时器的操作使用较大的子载波间隔,从而能够解决基站和终端可以在符号长度较短且子帧(或时隙)长度较短的毫米波系统中快速形成或改变波束的问题。
图7和图8示出了在改变服务波束时新引入PHR触发事件并且在发送对应的PHR时减小延迟的操作的示例。
图7和图8示出了在改变波束时在波束切换过程中预先包括用于PHR传输的UL授权的示例,以及在波束切换计时器的操作时执行是否确定PHR触发的示例。
图7示出了在改变用于发送功率余量信息的服务波束时新引入PHR触发事件并且在发送相应的PHR时减小延迟的操作的示例。在图7中,示出了在TRxP内波束(Intra-TRxPbeam)改变的情况下(即,在同一TRP内改变源波束和目标波束的情况)上行链路波束管理的示例。
终端可以根据波束测量设置和测量事件触发来执行波束测量报告(S710)。当根据波束测量报告需要改变波束时,基站可以向终端发送波束改变命令消息(S720),并且可以在消息中包括关于目标波束的信息和用于PHR传输的UL授权。
因此,终端和基站可以改变波束(S730),并且当触发PHR时,终端和基站可以使用UL授权来报告PHR(S740)。如上所述,终端可以使用接收到的UL授权来减少传输延迟,而无需发送单独的SR来发送PHR。如所描述的,PHR事件触发条件的内容与报告PHR的方法相同,其在下文中将省略。
图8示出了在改变用于发送功率余量信息的波束时新引入PHR触发事件并且在发送相应的PHR时减小延迟的操作的示例。图8示出了在改变TRxP间波束(Inter-TRxP beam)的情况下(即,从源波束改变为另一TRP的目标波束的情况)上行链路波束管理的示例。
与TRxP内波束改变不同,在TRxP间波束改变的情况下,提供了在基站向终端发送的波束切换命令上包括指示是否改变TRxP间波束的信息(TRxP间波束切换指示符)以及发送该信息的操作。此时,在TRxP内波束改变的情况下,可以提供通过设置TRxP间波束切换指示符=0来进行发送的操作;在TRxP间波束改变的情况下,可以提供通过设置TRxP间波束切换指示符=1来进行发送的操作。可选择地,也可以仅在改变TRxP间波束的情况下提供指示符。
包含TRxP间波束切换指示符的原因是根据TRP改变来校正PH。也就是说,如果源波束的TRP与目标波束的TRP不同,则基站将基于源波束确定的PH校正为适合于目标波束,或者终端可以执行校正。然而,即使当不包括该信息时,基站也可以确定是否改变目标TRP之间的波束以校正PH。
另外,步骤S810至步骤S840与步骤S710至步骤S740相同,其在下文中将省略。
图9至图12示出了在改变服务波束时新引入PHR触发事件并减小在发送对应的PHR时的延迟的操作的示例,并且示出了预先执行确定在改变波束时是否触发PHR、包括并发送用于在波束切换过程中的PHR发送的UL授权、以及在波束切换计时器之后发送PHR的操作的示例。
图9示出了当执行波束切换操作时发送功率余量信息的操作的示例。
图9示出了当未触发PHR事件时发送现有波束切换消息的操作的示例。
PHR相关的信息可以不包括在波束切换操作发送/接收的控制消息中,或者PHR相关的信息也可能被包括为NULL。
详细地,终端可以根据波束测量设置和测量事件触发来执行波束测量报告(S910)。当根据波束测量报告需要改变波束时,基站可以向终端发送波束改变命令消息(S920),并且终端和基站可以改变波束。此外,终端可以向基站发送波束改变完成消息(S930)。
此时,如果未触发PHR事件,则PHR相关的信息可以不包括在波束测量报告、波束改变命令和波束改变完成消息中,并且PHR相关的信息可以被包括为NULL。
图10示出了在波束切换操作中发送功率余量信息的操作的示例。
在图10中,当TRxP内(Intra-TRxP)之间的PHR事件被触发时,将以示例的方式来描述将PH相关信息添加到现有波束切换消息并发送该消息的操作。也就是说,由于源波束和目标波束是同一基站(DU),因此在波束切换操作期间执行PHR以减小PH传输延迟的操作被执行。
操作的详细示例包括以下操作:(1)当终端通过服务波束执行波束测量报告时(S1010),(2)终端基于PHR触发条件发送PHR SR以及波束测量报告(S1020),(3)基站(源波束)在波束切换命令(CMD)发送时向终端发送UL授权(S1030),(4)当终端通过目标波束发送波束切换确认请求时,终端发送PHR(S1040)。
图11示出了在波束切换操作中发送功率余量信息的操作的示例。
图11示出了当终端触发TRxP间PHR事件(Inter-TRxP PHR event)时将PH相关的信息添加到现有波束切换消息并发送该消息的操作的示例。
在生成TRP间波束切换时,情况1)当终端确定TRP间(inter-TRP)是否改变时(当基站预先向终端通知TRxP的波束组信息时,例如,当基站广播系统信息或通过RRC(重新)配置向相应终端通知TRxP的波束组信息时),路径损耗改变,因此终端将波束切换的生成定义为新的PHR触发。
因此,终端触发PHR事件,并将触发的PHR事件报告给基站。
操作的详细示例是以下操作:(1)当终端通过服务波束执行波束测量报告时(S1110),(2)终端基于PHR触发条件发送PHR SR以及波束测量报告(S110),(3)基站(源波束)在波束切换CMD发送时向终端发送UL授权(S1120),(4)当终端通过目标波束发送波束切换确认请求时,终端发送PHR(S1130)。
图12示出了在波束切换操作中发送功率余量信息的操作的示例。
在图12中,当基站触发TRxP间PHR事件时,提供将PH相关的信息添加到现有波束切换消息并发送该消息的操作。
操作的详细示例包括以下操作:(1)当终端通过服务波束执行波束测量报告时(S1210),(2)终端基于PHR触发条件发送PHR SR以及波束测量报告(S1210),(3)基站(源波束)在波束切换命令CMD发送时向终端发送UL授权(S1220),(4)当终端通过目标波束发送波束切换确认时,终端发送PHR(S1230)。
图13示出了通过多个上行链路波束对发送UL数据的示例。在图13中,将描述基站的作为上行链路接收波束的多个波束存在于同一TRxP内(1310)的情况的实施例。
可能存在:网络或基站(支持同时操作多个服务波束的功能以执行上行链路发送)的情形;在基站的作为上行链路接收波束的波束存在于当前服务波束和目标波束之间的同一TRxP内的情况;但是特别地,在基站的作为UL接收波束的当前服务波束和目标波束分别存在于另一TRxP中(图14)的情况下,由于终端的位置相同但作为基站(DU)实际发送和接收源波束和目标波束的点的TRxP不同,所以终端发送的PHR报告可以包括基于下行链路链传输波束对的PH信息以及基于上行链路传输波束对的多个PH信息。
图14示出了通过多个上行链路波束对发送UL数据的示例。在图14中,将描述基站的作为上行链路接收波束的多个波束分别存在于另一TRxP内(1410)的情况的实施例。
即使在支持通过同时操作多个服务波束来执行上行链路传输的功能的网络或基站中,特别地,当基站的作为上行链路接收波束的目标波束和当前服务波束分别存在于另一TRxP中时,由于终端的位置相同但是作为基站(DU)实际发送和接收源波束和目标波束的点的TRxP不同,所以物理位置不同,因此相应的源波束对和目标波束对的PH信息很可能不同,多个PH信息被需要。
图15示出了当下行链路波束对和上行链路波束对不同时发送UL数据的示例。图15示出了作为下行链路发送波束的基站波束和作为上行链路接收波束的基站波束存在于同一TRxP内(1510)的情况的实施例。
在基站动态地改变上行链路接收波束的情况下,终端不知道基站的上行链路传输的接收波束(基站接收波束)信息,终端可以计算多个候选波束的PH,并发送所计算的PH。
图16示出了当下行链路波束对和上行链路波束对不同时发送UL数据的示例。图16示出了在作为下行链路发送波束的基站波束和作为上行链路接收波束的基站波束分别存在于另一TRxP内(1610)的情况的实施例。
当下行链路传输波束对和上行链路传输波束对不同时,当前服务波束和目标波束存在于同一TRxP内的情况,但是特别地,在当前服务波束和目标波束分别存在于另一TRxP内时,终端的位置相同,但是作为基站(DU)实际发送和接收源波束和目标波束的点的TRxP不同。因此,可以提供终端基于下行链路传输波束对向PHR报告发送关于PH的信息并且基于上行链路发送波束对向PHR报告发送关于多个PH的信息的方法。
可选择地,提供了当基站在上行链路传输时预先向终端通知接收波束(基站接收波束)信息时,终端可以发送与对应的上行链路传输波束对相对应的单个PH的方法;以及
可选择地,提供了当终端不知道在上行链路传输时的接收波束(基站接收波束)信息时,计算多个候选波束的PH并发送所计算的PH的方法。
图17示出了在用于上行链路资源分配的LTE中通过终端向基站发送关于SR、BSR和PHR的信息并且从基站接收UL授权来执行上行链路资源分配的操作示例以及所需的时间延迟的示例。
在基站动态地执行上行链路调度的情况下或者在由于支持的服务要求低延迟性能而可以执行快速上行链路传输的情况下,可能发生延迟。
也就是说,在终端发送BSR(1710)之后,基站发送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资源分配的UL授权(1720),然后执行上行链路数据发送(1730)。此时,终端可以在PH发送时获知基站的UL接收波束信息以发送单个PH。如果仅基于相应基站的UL接收波束信息来发送单个PH,则存在以下问题:基站不能因为信道环境改变而更新UL接收波束具有更好的波束增益,或者即使在相应的波束增益改变时,基站也不能更新UL接收波束。
图18示出了考虑波束成形来配置与用于发送功率余量信息的波束宽度改变有关的PHR触发事件的操作的示例。
将描述在支持波束成形传输的网络中每个同步信号(PSS,SSS)、控制信道(控制)和数据传输信道使用不同波束宽度的情况下的操作示例。例如,将描述同步信号使用非常宽的波束、控制信道使用宽的波束、以及数据信道使用窄的波束的情况的示例。
终端可以了解同步信号(PSS和SSS)以及控制信道(控制)和数据传输信道的波束成形传输波束宽度。终端可以通过终端和基站(S1810、S1820、S1830)之间的协商(SI和UE能力或RRC(重新)配置),来识别同步信号(PSS、SSS)、控制信道(控制)和数据传输信道的波束成形传输波束宽度。终端可以基于从基站接收到的SI、UE能力或RRC(重新)配置,来识别如作为示例的表4的PHR参数集。
表4
Figure GDA0003641343880000321
在表4中,适用:O,不适用:X
上述表4的操作指示以下操作:例如,当数据信道使用窄波束“(当传输波束为窄的(例如,360/112)时)”时,由于频繁地发生波束改变,因此应用周期性_计时器,并将禁止PHR_计时器设置为零或非常小的值,并将dl-PathlossChange值设置为大的值。
图19示出了用于考虑波束成形来发送功率余量信息的MAC CE格式的示例。
图19示出了应用每个波束的PH的示例。应用每个波束的PH的示例是除了发送现有的6位PH值之外还发送关于波束的附加信息(1910、1920、1930)的方法。此时,关于波束的信息可以被配置为显式波束索引,并且可以被隐式配置。
图20示出了考虑波束成形来发送功率余量信息的MAC CE格式的另一示例。图20示出了应用每个TRxP的PH的示例。
参考图20,TRxP的索引2010、2020和2030可以被额外地包括在MAC CE中。此时,关于TRxP的信息可以被配置为显式波束索引或者可以被隐式配置。
同时,在传统的LTE系统中,定义了基于双连接的PHR触发事件。提供了:在一个终端在多个传输链路上发送针对宏小区(MeNB)的上:行链路数据和针对小小区(SeNB)的上行链路数据的情况下,当至少一个路径损失变得超过阈值时,用于由终端计算针对宏小区(MeNB)的上行链路和针对小小区(SeNB)的上行链路二者的PH值并且分别向针对宏小区(MeNB)的上行链路和针对小小区(SeNB)的上行链路发送所计算的PH值。
本公开包括基于执行波束成形的终端的上行链路传输是否在高频带(HF高频)中进行操作来执行触发PHR并发送PHR的操作作为包括以下选项的操作的方法。
当RF电路和功率放大器独立工作以分别在两个上行链路上操作各自的最大UL发送功率(Pc_max_MeNB、Pc_max_SeNB)时,基站可以向终端发送相应的信息作为系统信息(SI)和RRC(重新)配置。终端基于发送的系统信息(SI)和RRC(重新)配置从预配置的PHR事件中选择以下选项之一:(1)当两个上行链路路径损耗中的至少一个变得超过阈值时发送所有PHR,或者(2)当两个上行链路路径损耗中的至少一个变得超过阈值时发送所有PHR;并且终端可以触发并发送PHR。
可选择地,提供了:基站可以从PHR事件选择以下PHR触发事件选项之一:(1)当两个上行链路路径损耗中的至少一个变得超过阈值时发送所有PHR,或者(2)当两个上行链路路径损耗中的至少一个变得超过阈值时发送所有PHR;并且基站可以将终端中的信息配置为系统信息(SI)和RRC(重新)配置。
(1)对于传统的DC LF+LF(低频:低于6GHz)。
提供了:在一个终端在多个传输链路上执行针对宏小区(MeNB)的上行链路传输和针对小小区(SeNB)的上行链路的情况下,当至少一个路径损耗变得超过阈值时,终端可以计算针对宏小区(MeNB)的上行链路和针对小小区(SeNB)的上行链路二者的PH值并且分别向针对宏小区(MeNB)的上行链路和针对小小区(SeNB)的上行链路发送所计算的PH值。
(2)EN-DC(LTE-NR DC)LF+Hf(高频:即,28GHz)的情况下。
(2-1)独立的PHR事件的应用:未向LF基站报告HF的PHR事件。
当一个终端在多个传输链路上执行针对宏小区(MeNB)的上行链路传输和针对小小区(SeNB)的上行链路时,假设两个上行链路的一个频带包括在低于6GHz的低频中并且其余的上行链路包括在高频(即,28GHz)中的情况。
当通过独立地操作RF电路和功率放大器,最大UL发送功率(Pc_max_meNB、Pc_max_seNB)中的每一个在两个上行链路上被分开并操作时,即使每条链路的路径损耗变得超过阈值,终端也可以仅向相应的链路发送PHR。
在这种情况下,基站假设以下情况:两个上行链路的一个频带包括在低于6GHz的低频中,而其余的上行链路包括在高频(即,28GHz)中。
当RF电路和功率放大器独立工作以分别在两个上行链路上操作各自的最大UL发送功率(Pc_max_MeNB、Pc_max_SeNB)时,基站可以向终端发送相应的信息作为系统信息(SI)和RRC(重新)配置。终端可以基于发送的系统信息(SI)和RRC(重新)配置,从基站预配置的PHR事件选择以下选项之一:(1)当两个上行链路路径损耗中的至少一个变得超过阈值时发送所有PHR,或者(2)当两个上行链路路径损耗中的至少一个变得超过阈值时发送所有PHR;并且终端可以触发并发送所选择的PHR。
可选择地,基站可以从PHR事件选择以下PHR触发事件选项之一:(1)当两个上行链路路径损耗中的至少一个变得超过阈值时发送所有PHR,或者(2)当两个上行链路路径损耗中的至少一个变得超过阈值时发送所有PHR;并且基站可以将终端中的信息配置为系统信息(SI)和RRC(重新)配置。
(2-2)在一个终端在多个传输链路上执行针对宏小区(MeNB)的上行链路传输和针对小小区(SeNB)的上行链路的情况下,当至少一个路径损耗变得超过阈值时,终端可以计算针对宏小区(MeNB)的上行链路和针对小小区(SeNB)的上行链路二者的PH值并且分别向针对宏小区(MeNB)的上行链路和针对小小区(SeNB)的上行链路发送所计算的PH值。
(3)在NR STA:HF+HF的情况下。
(3-1)在一个终端可以在多个传输链路上执行针对宏小区(MeNB)的上行链路传输和针对小小区(SeNB)的上行链路的情况下,当至少一个路径损耗变得超过阈值时,终端可以计算针对宏小区(MeNB)的上行链路和针对小小区(SeNB)的上行链路二者的PH值并且分别向针对宏小区(MeNB)的上行链路和针对小小区(SeNB)的上行链路发送所计算的PH值。
(3-2)独立的PHR事件的应用:未向LF基站报告HF的PHR事件。
当一个终端在多个传输链路上执行针对宏小区(MeNB)的上行链路传输和针对小小区(SeNB)的上行链路时,假设两个上行链路的一个频带包括在低于6GHz的低频中,而其余的链路包括在高频中(即,28GHz)。
提供了:当通过独立地操作RF电路和功率放大器,最大UL发送功率(Pc_max_meNB、Pc_max_seNB)中的每一个在两个上行链路上被分开并操作时,即使每条链路的路径损耗变得超过阈值时,终端也可以仅向相应的链路发送PHR。
在这种情况下,假设:两个上行链路的一个频带包括在低于6GHz的低频中,而其余上行链路包括在高频(即,28GHz)中。
当RF电路和功率放大器独立工作以分别在两个上行链路上操作各自的最大UL发送功率(Pc_max_MeNB、Pc_max_SeNB)时,基站可以向终端发送相应的信息作为系统信息(SI)和RRC(重新)配置。终端基于发送的系统信息(SI)和RRC(重新)配置从预配置的PHR事件中选择以下选项之一:(1)当两个上行链路路径损耗中的至少一个变得超过阈值时发送所有PHR,或者(2)当两个上行链路路径损耗中的至少一个变得超过阈值时发送所有PHR;并且终端可以触发并发送PHR。
可选择地,基站可以从PHR事件选择以下PHR触发事件选项之一:(1)当两个上行链路路径损耗中的至少一个变得超过阈值时发送所有PHR,或者(2)当两个上行链路路径损耗中的至少一个变得超过阈值时发送所有PHR;并且基站可以将终端中的信息配置为系统信息(SI)和RRC(重新)配置。
同时,在传统的LTE系统中,离散傅里叶变换-扩频-正交频分复用(DFT-S-OFDM)被用作上行链路波形。相反,在5G通信系统中,DFT-S-OFDM和循环前缀-正交频分复用(CP-OFDM)二者可以用作波形,以最大化系统操作的灵活性。由于不同的波形具有不同的特性,因此需要考虑这一点来构造功率余量信息。
例如,DFT-S-OFDM的峰均功率比(PAPR)低于CP-OFDM的峰均功率比。因此,为了支持CP-OFDM的高PAPR,需要具有宽线性区域的功率放大器(PA),这会增加终端的价格。因此,为了在同一终端中使用相同的PA来支持不同的波形,可以执行发送功率的回退(back-off),以减少在使用CP-OFDM时由于高PAPR而超出PA的线性区域的信号的量。在这种情况下,终端使用CP-OFDM执行回退的事实可以包括在功率余量信息中。更具体地,通知终端是否执行回退的位信息可以包括在相应的功率余量信息中。如果执行回退,则该位可以设置为“1”。另外,如果终端由于CP-OFDM的使用而执行了发送功率的回退,则在以上式3a、式3b和式3c中指明的PCMAX可以改变为
Figure GDA0003641343880000361
此时,
Figure GDA0003641343880000362
并且Δ是终端执行的回退值。
图23示出了作为UL波形的DFT-S-OFDM或CP-OFDM的改变操作的示例。更具体地,提供了用于动态上行链路波形改变指示的控制信令操作。
与针对上行链路(UL)传输仅使用DFT-S-OFDM的传统LTE不同,使用DFT-S-OFDM和CP-OFDM二者来操作(5G)NR。每种UL波形具有如下优点和缺点。CP-OFDM表现出改进的哈希频谱效率性能,而DFT-S-OFDM表现出较低的PAPR性能,因此需要相对较小的功率回退值。
因此,需要通过由于所需的可靠性(链路预算)和在用于小区覆盖范围扩展的波束成形传输过程期间的阻塞而发生的突然信号下降等,来改变作为UL波形的DFT-S-OFDM或CP-OFDM。
更具体地,针对小区的覆盖范围扩展选择DFT-S-OFDM是有利的。例如,当所需的可靠性(链路预算)级别高时,在支持作为诸如URLLC的服务类型的业务的情形下选择DFT-S-OFDM是有利的。此外,当在波束成形传输过程中发生突然信号下降(其由于阻塞而发生)等时,选择DFT-S-OFDM是有利的。另一方面,在相对较近的小区区域(终端位置或小区大小)中选择CP-OFDM是有利的。
其是作为UL波形的DFT-S-OFDM或CP-OFDM的改变操作的示例。更具体地,提供了用于动态上行链路波形改变指示的控制信令操作。
图21示出了第一实施例中的用于PHY层中的动态上行链路波形改变指示的方法以及用于动态上行链路波形改变指示的控制信令操作。
图21A示出了由基站确定上行链路波形并且由终端将关于动态上行链路波形改变的信息发送到在PDCCH上传输的DCI的方法。
图21B示出了发送在PUCCH上传输的UCI的关于动态上行链路波形改变的信息的方法,该方法作为终端向基站反馈上行链路波形的方法。
作为这种操作的示例,作为将明确指示上行链路波形的字段添加到DCI的方法,基站可以通过DCI内的信息位或者PDCCH内的信息位,将关于上行链路波形的信息作为包括UL_波形_指示符(UL_waveform_indicator)2120和2120的新字段发送给终端。此时,例如,基站可以通过“1”描述DFT-S-OFDM并通过“0”描述CP-OFDM,或者通过“0”描述DFT-S-OFDM并通过“1”描述CP-OFDM。
除了上述明确表示上行链路波形的方法之外,作为指示UL波形改变的方法,基站还可以通过DCI内的信息位或者PDCCH内的信息位,将关于上行链路波形的信息作为包括UL_波形_改变_指示符(UL_waveform_change_indicator)2111和2121的新字段发送给终端。
在这种情况下,当使用与先前发送的上行链路波形相同的上行链路波形时,基站可以将相应的UL_波形_改变_指示符设置为0;当上行链路波形改变时,基站可以将相应的UL_波形_改变_指示符设置为1。可选择地,相反,当使用与先前发送的上行链路波形相同的上行链路波形时,基站可以将UL_波形_改变_指示符设置为1;当上行链路波形改变时,基站可以将UL_波形_改变_指示符设置为1。
如上所述,基站可以通过作为在PHY层的PDCCH中的新字段的UL_波形_指示符,直接指示DFT-S-OFDM或CP-OFDM的使用,或者通知与先前的传输相比新的传输的上行链路波形被改变。
可选择地,提供了使用现有LTE中存在的DCI回落(fallback)2112和2122的操作方法。例如,如果先前的上行链路波形被改变以指示新的上行链路波形,则基站可以使用DCI回落来指示从DFT-S-OFDM到CP-OFDM的改变或者从CP-OFDM到DFT-S-OFDM的改变。
在此,被描述为先前的上行链路波形的上行链路波形可以如下扩展:基于被设置为用于初始接入中使用的RACH消息3(MSG3)的上行链路传输的CP-OFDM或DFT-S-OFDM的初始上行链路(UL)波形的操作。
在一个示例中,基于参考上行链路波形的操作被指示为确定在初始传输之后在两个上行链路波形CP-OFDM或DFT-S-OFDM之中被参考的上行链路波形。
在一个示例中,作为另一实施例,操作指示是否基于先前传输的上行链路波形来改变上行链路波形。
在一个示例中,提供了以下方法:例如,当基于初始上行链路(UL)波形参考、参考上行链路波形参考和如上所述的先前传输的上行链路波形参考将DFT-S-OFDM改变为CP-OFDM时,或者当将另外的固定上行链路波形CP-OFDM或DFT-S-OFDM改变为另一上行链路波形时,由基站通过DCI回落向终端指示是否改变上行链路波形。
提供了在从作为固定上行链路波形的CP-OFDM改变为DFT-S-OFDM时由基站通过DCI回落向终端指示上行链路波形改变的方法。该方法可以扩展为以下方法:由基站通过DCI回落向终端指示上行链路波形变化的方法,或者通过UL_波形_指示符直接指示DFT-S-OFDM或CP-OFDM的使用的方法;或者通过UL_波形_改变_指示符通知是否针对先前传输来改变新的传输的上行链路波形的方法。
PHY层中的动态上行链路波形改变指示的方法以及动态上行链路波形改变指示控制信令操作可以被扩展为以下方法:当基站向终端发送相应的信息时基于在PHY层的PDCCH和DCI的操作方法,以及当终端向基站反馈上行链路波形相关的信息时基于PDCCH和DCI的操作。PHY层中的动态UL波形改变指示的方法可以在诸如传输时间间隔(TTI)(在LTE中约为1毫秒,而NR(5G)中约为1/8))的短时间内执行上行链路波形改变操作,但缺点是固定消耗PDCCH和DCI(或PUCCH和UCI)中的作为相对稀少资源的资源,并且在PDCCH和DCI(或PUCCH和UCI)的情况下无法支持自适应调制和编码(AMC)和H-ARQ。
图22A和图22B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用于UL_波形_指示符或UL_波形_改变_指示符传输的新的下行链路MAC CE(控制元素)作为MAC层中的用于动态上行链路波形改变指示的控制信令操作的指示方法。
图22A示出了基站确定上行链路波形并通过下行链路MAC CE指示终端的方法。
在图22中,可以通过新字段UL_波形_指示符2210或UL_波形_改变_指示符2211,向终端发送上行链路波形或在MACE中上行链路波形是否改变。
另外,图22B示出了通过使用在现有上行链路MAC CE的一个PHR中保留的2位来发送UL_波形_指示符2220或UL_波形_改变_指示符2221的方法。
然而,由于在数据通道上进行传输,因此通过MAC CE的传输方法根据PDSCH(DLMAC CE)或PUSCH(UL MAC,即,PHR)会导致大约10个传输时间间隔(TTI)的延迟。另外,通过MAC CE的传输方法的优点在于:在数据信道上进行传输,并且可以支持自适应调制和编码(AMC)以及H-ARQ,进行了鲁棒的传输。
图23A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由基站基于RRC消息向终端指示动态上行链路波形改变的方法,该方法作为用于动态上行链路波形指示的控制信令操作的RRC层中的指示方法。
也就是说,基站可以在初始接入时通过使用UL_波形_指示符2310或UL_波形_改变_指示符2320,向RRC配置消息或RRC重新配置消息发送上行链路波形或者上行链路波形是否改变。
该方法的优点在于:在PDCCH和DCI(或PUCCH和UCI)上没有固定地消耗作为资源稀缺的资源,并且,例如,现有MAC CE的MAC CE索引或PHR的保留位不用于新的MAC CE的通信标准中。然而,RRC信令的时间标度可以应用于由于大约100TTI的延迟而导致上行链路波形配置缓慢改变的情况。例如,当由于小区改变(小小区、PScell添加、切换和RRC状态转变)而用RRC消息执行控制操作时,提供了由基站通过新定义作为RRC配置消息或RRC重新配置消息的UL_波形_指示符或UL_波形_改变_指示符向终端指示上行链路波形的方法。
图23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由终端使用RRC消息来反馈上行链路波形指示符的方法。
如图23B所示,终端还包括将相应的上行链路波形指示符(UL_波形_指示符或UL_波形_改变_指示符)2320和2321反馈到RRC连接请求消息、RRC配置请求消息或重新配置的RRC重新配置请求消息的操作。
如图24所述,第四实施例包括由基站向终端指示UL_波形_指示符信息以在系统信息的诸如MIB、SIB1和SIB2的字段上携带指示上行链路波形的UL_波形_指示符信息的方法,该方法作为根据公开的实施例的通过用于指示动态上行链路波形改变的控制信令操作的系统信息(SI)来指示上行链路波形的方法。
基站可以通过系统信息来指示上行链路波形(S2410),该系统信息与初始UL波形指示方法相关,并且具体地适合于设置用于RACH MSG3传输的UL波形。由于未连接到基站的终端(RRC非激活或RRC空闲)在低功耗操作的大部分时间中都关闭了RF模块和接收模块,因此处于RRC空闲状态的UE在接收到基于CN的寻呼(从MME发送的寻呼)被接收的持续时间期间的寻呼之前,接收系统信息,或者处于RRC非激活状态的UE在接收到基于RAN的寻呼(从锚gNB发送的寻呼)被接收的持续时间期间的寻呼之前,接收系统信息,从而配置用于接收寻呼的相关信息或者执行在初始接入时所需的配置和资源信息(例如,RACH资源和传输模式配置)。
然而,由于系统信息总是由系统发送并且由基站小区内的所有终端接收,因此,使用大量信息位的上行链路波形的发送会增加控制负担。因此,基站可以通过最少数量的位(例如,1位)指示CP-OFDM或DFT-S-OFDM被用作上行链路波形。由于未连接到基站的终端(RRC非激活或RRC空闲)不会频繁接收系统信息,并且在移动终端的情况下会向相应的基站移动,并且基于首先接收到的系统信息进行操作,因此通过系统信息(SI)指示上行链路波形的方法直接(明确地)通过UL_波形_指示符2420将OFDM或DFT-S-OFDM指示为上行链路波形。通过UL_波形_改变_指示符指示从相对先前的上行链路波形改变的方法不适用于不进行连续接收的终端。
在终端(RRC非激活或RRC空闲)未连接到基站或移动终端的情况下,由于向相应基站移动并初始接入相应基站的终端以有限的RACH资源和信息来执行初始传输,所以作为用于通过系统信息(SI)指示上行链路波形的方法,主要使用指示将要用于作为初始接入的RACH MSG3的上行链路传输的波形的方法。
本实施例包括以下两种方法:使用MSB、SIB1、SIB2或随后的SIBx和最小SI来发送关于上行链路波形的信息的方法,以及根据终端请求向剩余最小系统信息(RMSI)或其他SI或所需的其他SI发送和指示关于上行链路波形的信息的方法。另外,使用系统信息的方法可以用于指示参考上行链路波形(该参考上行链路波形是在下一个RRC连接状态下的上行链路波形的参考)以及立即应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动态上行链路波形指示,也可以用于指示将要用于RACH MSG3的上行链路传输(作为系统初始接入)的波形的方法。
图25示出由终端计算PHR并且报告所计算的PHR以及由基站使用相应信息执行UL调度的操作。
基站和终端基于用于动态上行链路波形改变指示的控制信令操作的PHY层指示方法(PDCCH/DCI或PUCCH/UCI)、通过MAC层中的MAC CE的指示方法、通过RRC层中的RRC消息的指示方法、以及通过系统信息的指示方法来执行上行链路传输。
特别地,当终端计算PH以发送用于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PHR报告时,需要确定作为参考的P_max值。同样,该值根据上行链路波形而变化。DFT-S-OFDM的峰均功率比(PAPR)低于CP-OFDM的峰均功率比。因此,与CP-OFDM相比,DFT-S-OFDM具有能够输出的更大的P_max值。也就是说,为了支持CP-OFDM的高PAPR,需要具有宽线性区域的功率放大器(PA),这会增加终端的价格。因此,为了在同一终端中使用相同的PA来支持不同的波形,可以执行发送功率的回退,以减少在可以使用CP-OFDM时由于高PAPR而超出PA的线性区域的信号的量。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显式的方法,终端使用CP-OFDM执行回退的事实可以包括在功率余量信息中。更具体地,通知终端是否执行回退的位P被定义在功率余量信息中。如果执行回退,则P可以设置为“1”。另外,如果终端由于CP-OFDM的使用而执行了发送功率的回退,则在以上式3a、式3b和式3c中指明的PCMAX可以改变为
Figure GDA0003641343880000421
此时,
Figure GDA0003641343880000422
并且Δ是终端执行的回退值。
除了如上所述的显式方法之外,本实施例还涉及参考上行链路波形指示方法以及发送参考波形指示以在终端计算PH以发送PHR时确定作为参考的P_max值的方法。
由于基站确定上行链路波形,因此基站可以在上行链路调度时知道上行链路波形,但是由于预先反馈了PHR信息,所以终端无法知道准确的上行链路波形信息。
因此,根据本实施例,首先提供了以下方法:由终端在PHR发送时明确指示参考上行链路波形(DFT-S-OFDM或CP-OFDM)(S2510)、以及当不同于实际上行链路波形时由接收参考上行链路波形的基站确定相应的上行链路波形指示信息并应用P_max校正值(S2520),以执行上行链路调度(确定上行链路资源分配和所分配的子载波的数量)(S2530)。
然后,提供了以下方法:由终端在PHR发送时明确指示参考上行链路波形(DFT-S-OFDM或CP-OFDM)(S2510)、以及由接收参考上行链路波形的基站限制相应的上行链路波形以执行上行链路调度(确定上行链路资源分配和分配的子载波的数量)(S2530)。
其次,基站和终端基于预定义的参考上行链路波形来定义P_max值,并且基于所定义的P_max值来计算PH以发送PHR。接收PHR的基站可以包括以下方法:如果参考上行链路波形和将要实际使用的参考上行链路波形相同,则将P_max校正值设置为0;以及如果参考上行链路波形和将要实际使用的参考上行链路波形不同,则通过作为预定义的或实现的值的P_max校正值来进行操作。
图28示出了以下操作:基站确定作为由终端发送的PHR中的参考的上行链路波形和将要应用于实际上行链路传输的波形是否相同的操作(S2610),并且如果确定PHR中包括的上行链路波形与将要应用于实际上行链路传输的波形不同,则校正PH接收值和P_max(S2640)以分配和调度上行链路资源。
进一步,基站识别上行链路波形是否改变为DFT-S-OFDM(S2640)。
由于DFT-S-OFDM的可用P_max值大于CP-OFDM的可用P_max值,因此终端发送的PHR值的上行链路波形(明确的上行链路波形或参考上行链路波形)为DFT-S-OFDM。如果在基站实际进行上行链路分配时的上行链路波形变为CP-OFDM,则P_max校正值变为负(S2660),并且基站将相应的负P_max校正值加到从终端接收的PH值中,该PH值用于上行链路调度(确定上行链路资源分配和分配的子载波的数量)(S2670)。
相反,终端发送的PHR值的上行链路波形(明确的上行链路波形或参考上行链路波形)为CP-OFDM,如果在基站实际进行上行链路分配时的上行链路波形变为DFT-S-OFDM,则P_max校正值变为正(S2650),并且基站将相应的正P_max校正值加到从终端接收的PH值中,该PH值用于上行链路调度(确定上行链路资源分配和分配的子载波的数量)(S2670)。
基站和终端基于用于上行链路波形指示的控制信令操作的PHY层指示方法(PDCCH/DCI或PUCCH/UCI)、通过MAC层中的MAC CE的指示方法、通过RRC层中的RRC消息(包括配置/信息重新配置过程)的指示方法、以及通过系统信息的指示方法来执行上行链路传输。
此外,基站在执行上行链路资源分配确定和调度的操作中包括在UL授权中发送用于实际UL传输的波形指示(S2680)。
该上行链路波形指示符指示:相应的上行链路波形是用于初始接入(RACH MSG3)的初始上行链路波形指示还是用于作为交连接状态下的基本参考的(默认)上行链路波形指示的参考上行链路波形指示,或者相应的上行链路波形指示是否是应用于稍后的实际上行链路传输的即时上行链路波形指示(immediate uplink waveform indication)。
提供了:根据用于发送上行链路波形指示的控制信号的层来定义上行链路波形指示的方法包括例如以下示例:通过系统信息发送的上行链路波形指示信息为初始上行链路波形指示、通过RRC信令发送的信息为参考上行链路波形指示、通过PHR MAC CE或UL授权发送的信息为即时上行链路波形指示,并且可扩展的提供了:通过初始/参考/即时上行链路波形指示来映射控制传输协议层和控制信令的所有情况。
以下表5是将控制传输协议层和控制信令映射到初始/参考/即时上行链路波形指示的示例。
表5.映射信息
控制传输协议层和控制信令 上行链路波形指示类型
系统信息 初始上行链路波形指示
RRC信令 参考上行链路波形指示
MAC CE(即,PHR) 参考或即时上行链路波形指示
Ul授权 即时上行链路波形指示
如果将控制传输协议层和控制信令映射到初始/参考/即时上行链路波形指示的关系不是一对一映射,则存在歧义。在表5中,MAC CE(即,PHR)示出了指示参考上行链路波形指示和即时上行链路波形指示二者的示例。
在这种情况下,除了上行链路波形指示之外,还可以提供关于上行链路波形指示(即,初始/参考/即时上行链路波形指示)的类型的信息,以消除在终端与基站之间进行确定的歧义。
在该操作的一个实施例中,除了上行链路波形指示之外,还将上行链路波形指示的类型定义为例如2位,并且执行以下操作。上行链路波形指示的类型的指示包括逻辑上可扩展的情况。
以下表6示出了上行链路波形指示的类型信息位。
表6.类型信息位
Figure GDA0003641343880000441
Figure GDA0003641343880000451
图2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终端的结构。
参考图27,终端2700可以包括收发器2710、控制器2720和存储器2730。在本公开中,控制器2720可以被定义为电路、专用集成电路或至少一个处理器。
收发器2720可以向其他网络实体发送信号以及从其他网络实体接收信号。收发器2710可以向基站报告例如波束测量信息,并且接收波束改变命令消息。此外,例如,收发器2710可以报告PHR并且从基站接收关于上行链路波形的信息。
控制器2720可以控制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终端的整体操作。例如,控制器2720可以控制各个框之间的信号流以根据上述流程图执行操作。
存储器2730可以存储通过收发器2710发送/接收的信息和通过控制器2720生成的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信息。
图28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实施例的基站的配置。
参考图28,基站2800可以包括收发器2810、控制器2820和存储器2830。在本公开中,控制器2820可以被定义为电路、专用集成电路或至少一个处理器。
收发器2810可以向另一网络实体发送信号以及从另一网络实体接收信号。收发器2810可以从基站接收例如波束测量信息,并且发送波束改变命令消息。此外,例如,收发器2810可以接收PHR并且向终端发送关于上行链路波形的信息。
控制器2820可以控制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终端的整体操作。例如,控制器2820可以控制各个框之间的信号流以根据上述流程图执行操作。
存储器2830可以存储通过收发器2810发送/接收的信息和通过控制器2820生成的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信息。
同时,在示出实施例中的方法的附图中,描述的顺序不必须与执行的顺序相对应,并且顺序关系可以被改变或被并行执行。
可选择地,示出本公开的方法的附图可以省略一些元素,并且可以不影响本公开的实质的情况下仅包括一些元素。
此外,在不脱离本公开的实质的情况下,可以组合各个实施例中包括的一些或全部内容来实现本公开的方法。
同时,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公开的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仅被提供为特定示例,以帮助理解本公开而不限制本公开的范围。也就是说,对于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基于本公开的技术思想来做出其他改变示例。此外,可以根据需要来组合和操作各个实施例。
尽管已经使用各种实施例描述了本公开,但是可以建议本领域技术人员进行各种变化和修改。本公开旨在包括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这些变化和修改。

Claims (15)

1.一种由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执行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从基站接收系统信息,所述系统信息指示用于消息3MSG3发送的第一上行链路波形;
基于所述第一上行链路波形,向所述基站发送MSG3;
从所述基站接收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
在所述RRC消息指示第二上行链路波形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二上行链路波形向所述基站发送数据;以及
在所述RRC消息不指示所述第二上行链路波形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一上行链路波形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上行链路波形和所述第二上行链路波形中的每一个指示了是否使用离散傅里叶变换-扩频-正交频分复用DFT-S-OFD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指示所述第一上行链路波形的所述系统信息是剩余最小系统信息RMSI。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是基于所述第一上行链路波形或所述第二上行链路波形使用循环前缀-正交频分复用CP-OFDM或DFT-S-OFDM中的至少一个来发送的。
5.一种由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执行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向终端发送系统信息,所述系统信息指示用于消息3MSG3发送的第一上行链路波形;
基于所述第一上行链路波形,从所述终端接收MSG3;
向所述终端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
在所述RRC消息指示第二上行链路波形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二上行链路波形从所述终端接收数据;以及
在所述RRC消息不指示所述第二上行链路波形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一上行链路波形从所述终端接收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上行链路波形和所述第二上行链路波形中的每一个指示了是否使用离散傅里叶变换-扩频-正交频分复用DFT-S-OFD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指示所述第一上行链路波形的所述系统信息是剩余最小系统信息RMSI。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是基于所述第一上行链路波形或所述第二上行链路波形使用循环前缀-正交频分复用CP-OFDM或DFT-S-OFDM中的至少一个来发送的。
9.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所述终端包括:
收发器;以及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收发器耦接并且被配置为:
从基站接收系统信息,所述系统信息指示用于消息3MSG3发送的第一上行链路波形;
基于所述第一上行链路波形,向所述基站发送MSG3;
从所述基站接收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
在所述RRC消息指示第二上行链路波形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二上行链路波形向所述基站发送数据;以及
在所述RRC消息不指示所述第二上行链路波形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一上行链路波形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第一上行链路波形和所述第二上行链路波形中的每一个指示了是否使用离散傅里叶变换-扩频-正交频分复用DFT-S-OFDM。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其中,指示所述第一上行链路波形的所述系统信息是剩余最小系统信息RMSI。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数据是基于所述第一上行链路波形或所述第二上行链路波形使用循环前缀-正交频分复用CP-OFDM或DFT-S-OFDM中的至少一个来发送的。
13.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所述基站包括:
收发器;以及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收发器耦接并且被配置为:
向终端发送系统信息,所述系统信息指示用于消息3MSG3发送的第一上行链路波形;
基于所述第一上行链路波形,从所述终端接收MSG3;
向所述终端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
在所述RRC消息指示第二上行链路波形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二上行链路波形从所述终端接收数据;以及
在所述RRC消息不指示所述第二上行链路波形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一上行链路波形从所述终端接收数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第一上行链路波形和所述第二上行链路波形中的每一个指示了是否使用离散傅里叶变换-扩频-正交频分复用DFT-S-OFDM。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站,其中,指示所述第一上行链路波形的所述系统信息是剩余最小系统信息RMSI,
其中,所述数据是基于所述第一上行链路波形或所述第二上行链路波形使用循环前缀-正交频分复用CP-OFDM或DFT-S-OFDM中的至少一个来发送的。
CN201880029434.0A 2017-05-04 2018-05-04 通信系统中基于上行链路波形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058305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170057013 2017-05-04
KR10-2017-0057013 2017-05-04
KR1020170076154A KR102353168B1 (ko) 2017-05-04 2017-06-15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 파워 헤드룸 정보의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KR10-2017-0076154 2017-06-15
PCT/KR2018/005195 WO2018203707A1 (en) 2017-05-04 2018-05-04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power headroom inform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83053A CN110583053A (zh) 2019-12-17
CN110583053B true CN110583053B (zh) 2022-08-30

Family

ID=643281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29434.0A Active CN110583053B (zh) 2017-05-04 2018-05-04 通信系统中基于上行链路波形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3603231B1 (zh)
KR (1) KR102353168B1 (zh)
CN (1) CN11058305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972987B2 (en) * 2017-09-26 2021-04-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s for fast power headroom reporting
WO2021109392A1 (en) * 2020-04-09 2021-06-10 Zte Corporation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power headroom reporting
WO2022012209A1 (en) * 2020-07-17 2022-01-20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power reductio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CN114125955B (zh) * 2020-08-28 2023-08-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波形指示方法及芯片、系统
US11425721B2 (en) * 2020-12-04 2022-08-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facilitate duplex mode per uplink control channel resource
CN113056024A (zh) * 2021-03-08 2021-06-29 北京贝耀信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云存储的金融大数据信息保存方法及系统
KR20220135981A (ko) * 2021-03-31 2022-10-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협력 통신을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파워 헤드룸 보고를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20230042144A1 (en) * 2021-08-05 2023-02-09 FG Innovation Company Limited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power headroom report
US20240147385A1 (en) * 2021-08-13 2024-05-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wer headroom reporting for uplink channel repetition
US11637581B2 (en) * 2021-09-23 2023-04-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power amplifier control in a millimeter wav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6367306A (zh) * 2021-12-22 2023-06-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16709491A (zh) * 2022-02-24 2023-09-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功率余量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240113816A1 (en) * 2022-09-30 2024-04-04 Nokia Technologies Oy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acknowledging switching of operation modes for a client device
WO2024065797A1 (en) * 2022-09-30 2024-04-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es and user equipment for power headroom report based on time-domain predicted channel metric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65792A (zh) * 2011-06-17 2014-04-3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毫米波移动宽带通信系统中支持网络进入的装置和方法
CN105474556A (zh) * 2013-09-05 2016-04-06 英特尔公司 用于并行多用户传输的空间区域的适应性扇区化
KR20160081742A (ko) * 2014-12-30 2016-07-08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사용자 단말 적응적 빔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CN106385710A (zh) * 2016-11-14 2017-02-08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系统信息的传输方法及传输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891362A1 (en) * 2012-08-28 2015-07-08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for handover of a communication link using a primary beam
JP6511690B2 (ja) * 2014-01-28 2019-05-15 富士通コネクテッド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ビーム選択方法、装置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65792A (zh) * 2011-06-17 2014-04-3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毫米波移动宽带通信系统中支持网络进入的装置和方法
CN105474556A (zh) * 2013-09-05 2016-04-06 英特尔公司 用于并行多用户传输的空间区域的适应性扇区化
KR20160081742A (ko) * 2014-12-30 2016-07-08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사용자 단말 적응적 빔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CN106385710A (zh) * 2016-11-14 2017-02-08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系统信息的传输方法及传输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2-1700818_SI Message TX-RX in NR".《3GPP tsg_ran\WG2_RL2》.2017,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603231A4 (en) 2020-04-15
KR102353168B1 (ko) 2022-01-19
KR20180122912A (ko) 2018-11-14
EP3603231A1 (en) 2020-02-05
CN110583053A (zh) 2019-12-17
EP3603231B1 (en) 2021-09-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83053B (zh) 通信系统中基于上行链路波形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US1174383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power headroom inform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044677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 power of termi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612752B (zh) 用于毫米波部署的nr phr设计
US10098075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ower control, reporting and uplink transmission
JP6840868B2 (ja) パワーヘッドルームを報告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US11304155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power headroom information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2341470B1 (ko) 빔포밍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송신 전력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KR102379822B1 (ko) 빔포밍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송신 전력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KR20180049781A (ko) 빔포밍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송신 전력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KR20190017136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2022010413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 power of u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570729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 power of terminal in beamforming system
CN113994603A (zh) 侧链路tx功率控制
US20240121726A1 (en) Power headroom reporting for unconfigured carriers with unconfigured uplink
US20220369382A1 (en) Enhanced uplink power control for 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 after initial access
US20220110071A1 (en) Power headroom reporting for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s of new radio pucch and pusch on different component carriers
WO2023139519A1 (en)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control element (ce) design for multiple power management maximum power reduction (p-mpr) reporting
KR20230097791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기지국 에너지 소모를 감소시키는 방법 및 장치
JP2023546334A (ja) 複数チャネル及び電力優先順位付けのための電力制御
KR20230160578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의 에너지 세이빙을 지원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