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81746A - 一种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组网结构及组网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组网结构及组网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81746A
CN110581746A CN201810595163.7A CN201810595163A CN110581746A CN 110581746 A CN110581746 A CN 110581746A CN 201810595163 A CN201810595163 A CN 201810595163A CN 110581746 A CN110581746 A CN 1105817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velength division
access unit
circuit board
remote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9516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81746B (zh
Inventor
朱家胡
廖楚林
潘广津
杨彬
詹鹏飞
赵小军
黄立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Guangd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Guangd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59516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81746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817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817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817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817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01Add-and-drop multiplexing
    • H04J14/0202Arrangement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组网结构及组网方法。所述拉远波分接入单元包括:支路板和多个线路板;所述支路板,用于与客户设备连接,接入所述客户设备的客户业务信息,并通过所述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的背板电交叉,将所接入的客户业务信息传送至单个线路板或同时传送至多个线路板;所述线路板,用于与目标波分设备的合分波板连接,将所述客户业务信息通过所述合分波板接入到所述目标波分设备,以实现对客户业务的接入,以及单设备或跨设备的业务承载。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支路板和多个线路板,在不影响原波分系统的前提下,进行单挂或多跨原波分设备的组网方式,提高了客户设备与波分设备之间链路承载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组网结构及组网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组网结构及组网方法。
背景技术
波分复用WDM(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是将两种或多种不同波长的光载波信号(携带各种信息)在发送端经复用器(亦称合波器,Multiplexer)汇合在一起,并耦合到光线路的同一根光纤中进行传输的技术;在接收端,经解复用器(亦称分波器或称去复用器,Demultiplexer)将各种波长的光载波分离,然后由光接收机作进一步处理以恢复原信号。这种在同一根光纤中同时传输两个或众多不同波长光信号的技术,称为波分复用。
OTN是以波分复用技术为基础、在光层组织网络的传送网,跨越了传统的电域(数字传送)和光域(模拟传送),解决传统WDM网络无波长/子波长业务调度能力差、组网能力弱、保护能力弱等问题。
OTN处理的基本对象是波长级业务,它将传送网推进到真正的多波长光网络阶段。由于结合了光域和电域处理的优势,OTN可以提供巨大的传送容量、完全透明的端到端波长/子波长连接以及电信级的保护,是传送宽带大颗粒业务的最优技术。目前常见的OTN组网方式有点对点、链形、环形网等多种。现有技术中有众多的OTN组网方式,然而在波分设备与客户设备之间的业务承载组网方式却缺少。
以波分组环网为例,传统的波分系统与客户设备承载的方式主要表现为图1的组网结构,通过波分设备的支路板接入客户设备。为了考虑客户设备与波分支路板之间的光路保护问题,常见的解决办法是在客户端设备和波分设备所在位置各引入第三方的OLP保护设备,如图2组网结构。
现有的波分设备及其环形组网的方法(配SNCP保护),在一定程度上对客户的业务进行了保护,降低了客户因为波分设备单边光缆中断而出现业务中断性的影响。而在客户端设备和波分设备之间加装第三方的OLP保护设备,也提高了客户设备和波分设备之间裸纤承载的业务风险,为与波分设备端点距离远的客户带来了此段光路上线路的保护。但现有波分设备系统及其业务承载组网上还存在如下的不足之处:
1、上述提到的波分设备及其他组网的方案,在波分设备站点异常,例如站点停电(市电和蓄电池均停)或者是自然灾害、人为逼迁破环等导致波分设备的整台设备失效影响整个站点业务的中断。
2、上述提到的加装OLP方案影响波分系统承载业务的灵活性,且需要额外为OLP设备加装网管监控,导致成本增加的基础上还引入了OLP设备本身故障的隐患点,增加维护难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组网结构及组网方法,可以提供业务的灵活接入,提高了传输可靠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拉远波分接入单元,包括:
支路板和多个线路板;
所述支路板,用于与客户设备连接,接入所述客户设备的客户业务信息,并通过所述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的背板电交叉,将所接入的客户业务信息传送至单个线路板或同时传送至多个线路板;
所述线路板,用于与目标波分设备的合分波板连接,将所述客户业务信息通过所述合分波板接入到所述目标波分设备,以实现对客户业务的接入,以及单设备或跨设备的业务承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拉远波分接入单元,通过支路板和多个线路板,在不影响原波分系统的前提下,进行单挂或多跨原波分设备的组网方式,提高了客户设备与波分设备之间链路承载的可靠性,可以满足未来5G的BBU集中布署的承载方案,可以灵活接入密集站点以满足业务的发展。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组网结构,包括:发送端和接收端;
所述发送端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拉远波分接入单元和至少一个第一波分设备;所述第一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的支路板用于连接第一客户设备,所述第一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的线路板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波分设备;
所述接收端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拉远波分接入单元和至少一个第二波分设备;所述第二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的支路板用于连接第二客户设备,所述第二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的线路板用于连接所述第二波分设备;
所述第一波分设备与所述第二波分设备通过传输链路实现通信连接;
在发送端,第一客户设备的客户业务信息通过所述第一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的支路板接入,并通过所述第一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的背板电交叉传送至所述第一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的线路板,再通过线路板传送至所述第一波分设备的合分波板,从而接入到所述第一波分设备;
在接收端,所述第二波分设备通过传输链路接收到所述第一波分设备所接入的客户业务信息,所述客户业务信息通过第二波分设备的合分波板下至第二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的线路板,并通过所述第二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的背板电交叉传送至所述第二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的支路板,并通过所述支路板传送至第二客户设备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组网方法,包括:
在发送端,通过第一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的支路板接入第一客户设备,并通过所述第一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的单个线路板将所述第一客户设备上的客户业务接入单个波分设备、或者通过多个线路板所述第一客户设备上的客户业务接入多个不同的波分设备;
在接收端,通过第二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的单个或多个线路板对一个或多个波分设备上的客户业务进行汇聚,并通过所述第二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的支路板将所述客户业务传送至第二客户设备,以实现对客户业务的接入,以及单设备或跨设备的业务承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组网结构和组网方法,利用拉远波分接入单元在发送端和接收端实现业务的单挂和/或多挂,可以在不影响原波分系统的前提下,提高客户设备与波分设备之间链路承载的可靠性,可以满足未来5G的BBU集中布署的承载方案,可以灵活接入密集站点以满足业务的发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波分环网上下业务的组网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客户设备和波分设备支路板间加装OLP保护设备的组网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包括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的波分设备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组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示意图,如图3所示的拉远波分接入单元100,包括:包括支路板101和多个线路板,例如102-1和102-2,请参考图4;
所述支路板101,用于与客户设备连接,接入所述客户设备的客户业务信息,并通过所述拉远波分接入单元100的背板电交叉,将所接入的客户业务信息传送至单个线路板或同时传送至多个线路板;
所述线路板102-1、102-2,用于与目标波分设备的合分波板连接,将所述客户业务信息通过所述合分波板接入到所述目标波分设备,以实现对客户业务的接入,以及单设备或跨设备的业务承载。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拉远波分接入单元100,可设置于原有的波分设备内,也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设备。若拉远波分接入单元设置于原有的波分设备内,即在原有的波分设备的单板的基础上新增波分拉远接入单元,成为一个新型波分设备,该新型波分设备包括原有的波分设备的各项功能单元,主要涉及原有波分设备框架模式以及拉远波分接入单元,新型波分设备的主要功能是对各业务进行汇聚传输,其主要涉及的有支路板、线路板、合/分波板、光放板、监控板、主控板、交叉板、电源板等众多的板块与设备子框进行热插拔的形式相连。
请参考图4,图4的拉远波分接入单元主要功能是对客户及业务的接入,故其主要的单板有支路板101、线路板102-1、线路板102-2和其他板卡,如电源板、风扇板等。相对于原有波分的不同之处是,该接入单元节省交叉单板,其支路板和线路板主要通过设备小盒的背面进行预配置的电交叉,在现网业务开通时免去数据配置。拉远波分接入单元可以外接直流48V和交流220V的电源,且其体积小可以方便安装放置。
所述支路板通过所述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的背板电交叉,将所接入的客户业务分别传送至单个线路板或多个线路板,从而实现了业务接入或业务多发选收的保护模式。
所述拉远波分接入单元100通过所述支路板101接入客户设备,通过单个线路板接入单个波分设备或者通过多个线路板接入多个不同的波分设备,从而实现了对客户业务的接入,以及单设备或跨设备的业务承载。
需要说明的是,当拉远波分接入单元配置2个线路板时,可以实现双跨设备的业务承载,当拉远波分接入单元配置2个以上线路板时,可以实现与线路板数量相同的多跨设备的业务承载,每个线路板可以接入一台波分设备,多个线路板可以分别接入多个不同的波分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波分拉远接入单元的支路板和多个线路板,在不影响原波分系统的前提下,进行单挂或多跨原波分设备的组网方式,提高了客户设备与波分设备之间链路承载的可靠性,可以满足未来5G的BBU集中布署的承载方案,可以灵活接入密集站点以满足业务的发展。例如,可以在不增加波分节点覆盖的基础上,灵活地将现网OLT机房的OLT上联链路进行接入到波分系统(在波分系统未下沉到接入层的情况下,原OLT机房一般缺少波分设备),解决了城域网中接入层缺少波分以及波分覆盖盲区的不足,可以满足大部分没有波分站址的大客户(大颗粒业务)的接入。另外,原有的波分设备仍然可以对其拉远波分接入单元进行监控及管理,避免需额外再建设一套监控管理的网管。
具体的,所述支路板提供多个速率等级的业务端口,所述线路板提供10G以上速率等级的波道。
本发明实施例的拉远波分接入单元,其支路板可以向外提供GE、10Ge、100Ge等业务端口,而线路板可以是10G、100G的波道。未来随着业务速率等级的提升,可以支路板业务端口并提升其速率等级;同样,现有的波分系统的波道有10G、100G,未来发展的商用会有400G平台,而在波道数方面一般有40波、80波、96波等系统,线路板也可以升级提供未来400G的商用波道及不同的波道数,以满足未来业务容量和速率等级的需求,因而,本发明实施例的拉远波分接入单元可以实现灵活方便的时升级扩容。
基于上述实施例,所述线路板包括可调光模块,所述可调光模块用于调节所接入的客户业务的波长,以使任意波长的客户业务能够接入波分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中,线路板使用可调的光模块,方便任意波长的可选以满足接入到原有的波分系统,支路板接入的业务通过拉远单元的背板电交叉实现到数据到1个或多个方向的线路板,实现业务接入或业务的多发选收的保护模式。
优选的,所述拉远波分接入单元包括2个线路板;
所述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用于通过所述支路板接入客户设备,通过2个线路板将所接入的客户业务接入2个不同的波分设备,以实现业务双发选收的保护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包括1个支路板和2个线路板的拉远波分接入单元,通过所述支路板接入客户设备,通过2个线路板将所接入的客户业务接入2个不同的波分设备,实现双跨二台波设备,提高可靠性,从而实现了业务双发选收的保护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拉远波分接入单元包括有支路板和多个方向的线路板以及其他功能板块。在保持原有波分系统原本环形组网及承载业务方式不改动的基础上,新型波分设备可以通过拉远接入单元进行客户业务的灵活接入,且可以进行跨设备的承载方式,满足客户设备和波分设备之间光路的保护,在既提升波分承载业务的灵活性基础上,提高了业务承载的可靠性。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拉远波分接入单元具有组网灵活性,且可以实现跨设备的业务承载,使客户的设备具有双上联到两个波分站点的组网,从而弥补了当前波分设备承载业务的组网的不足,实现了整个原有波分环系统的稳定使用,又增加了业务的灵活接入以及提高了业务传输的可靠性。
基于上述拉远波分接入单元,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组网结构,包括:发送端和接收端;
所述发送端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拉远波分接入单元和至少一个第一波分设备;所述第一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的支路板用于连接第一客户设备,所述第一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的线路板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波分设备;
所述接收端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拉远波分接入单元和至少一个第二波分设备;所述第二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的支路板用于连接第二客户设备,所述第二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的线路板用于连接所述第二波分设备;
所述第一波分设备与所述第二波分设备通过传输链路实现通信连接。
基于上述组网结构,本发明实施例的客户业务信息从发送端到接收端的流向如下:
在发送端,第一客户设备的客户业务信息通过所述第一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的支路板接入,并通过所述第一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的背板电交叉传送至所述第一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的线路板,再通过线路板传送至所述第一波分设备的合分波板,从而接入到所述第一波分设备;
在接收端,所述第二波分设备通过传输链路接收到所述第一波分设备所接入的客户业务信息,所述客户业务信息通过第二波分设备的合分波板下至第二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的线路板,并通过所述第二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的背板电交叉传送至所述第二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的支路板,并通过所述支路板传送至第二客户设备。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组网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组网结构,利用拉远波分接入单元实现灵活的组网,实现单设备或跨设备的业务承载。
其中,所述发送端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拉远波分接入单元和至少一个第一波分设备;所述第一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的支路板用于连接第一客户设备,所述第一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的线路板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波分设备,具体可以包括:
(A)发送端包括一个拉远波分接入单元和一个波分设备,该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的支路板连接客户设备,通过一个线路板连接一个波分设备的合分波板;
(B)发送端包括一个拉远波分接入单元和多个波分设备,该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的支路板连接客户设备,通过多个线路板分别连接多个不同的波分设备的合分波板,从而将客户设备的客户业务信息接入到多个不同的波分设备。
其中,所述接收端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拉远波分接入单元和至少一个第二波分设备;所述第二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的支路板用于连接第二客户设备,所述第二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的线路板用于连接所述第二波分设备,具体可以包括:
(C)接收端包括一个拉远波分接入单元和一个波分设备,该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的支路板连接客户设备,通过一个线路板连接一个波分设备的合分波板;
(D)接收端包括多个拉远波分接入单元和多个波分设备,该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的支路板连接客户设备,通过多个线路板分别连接多个不同的波分设备的合分波板,从而接收一个或多个不同的波分设备上传输客户业务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一般情况下,发送端的组网结构(A)与接收端的组网结构(C)配合使用,发送端的组网结构(B)与接收端的组网结构(D)配合使用。
优选的,第一拉远波分接入单元包括2个线路板;相应的,
所述发送端包括一个第一拉远波分接入单元和2个第一波分设备;所述第一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的支路板接入第一客户设备,所述第一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的2个线路板分别接入2个第一波分设备;
所述接收端包括一个第二拉远波分接入单元和2个第二波分设备;所述第二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的支路板接入第二客户设备,所述第二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的2个线路板分别接入2个第二波分设备。
本实施例优选方案,可以实现客户业务的接入,以及双发选收的保护模式。
基于上述拉远波分接入单元,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组网方法,包括:
在发送端,通过第一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的支路板接入第一客户设备,并通过所述第一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的单个线路板将所述第一客户设备上的客户业务接入单个波分设备、或者通过多个线路板所述第一客户设备上的客户业务接入多个不同的波分设备;
在接收端,通过第二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的单个或多个线路板对一个或多个波分设备上的客户业务进行汇聚,并通过所述第二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的支路板将所述客户业务传送至第二客户设备,以实现对客户业务的接入,以及单设备或跨设备的业务承载。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组网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5,本发明实施例的组网方法,可以利用拉远波分设备分别在发送端和接收端实现单跨或多跨设备的业务承载。
具体的,包括如下几种方式:
1)在发送端,利用一个拉远波分接入单元接入客户设备,并通过一个线路板进行单跨,通过一个波分设备上业务;在接收端,利用另一个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的一个线路板对一个波分设备进行下业务,再通过支路板将也是发送至客户设备。
2)在发送端,利用一个拉远波分接入单元接入客户设备,并通过多个线路板进行多跨,通过多个波分设备上业务;在接收端,利用另一个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的一个线路板对一个波分设备进行下业务,再通过支路板将也是发送至客户设备。
3)在发送端,利用一个拉远波分接入单元接入客户设备,并通过多个线路板进行多跨,通过多个波分设备上业务;在接收端,利用另一个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的多个线路板对多个波分设备进行下业务,再通过支路板将也是发送至客户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组网方法,利用拉远波分接入单元在发送端和接收端实现业务的单挂和/或多挂,可以在不影响原波分系统的前提下,提高客户设备与波分设备之间链路承载的可靠性,可以满足未来5G的BBU集中布署的承载方案,可以灵活接入密集站点以满足业务的发展。
优选的,基于上述拉远波分接入单元,本发明实施例的组网方法,包括:
在发送端,通过第一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的支路板接入第一客户设备,并通过所述第一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的2个线路板将所述第一客户设备上的客户业务接入2个不同的波分设备;
在接收端,通过第二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的2个线路板对2个波分设备上的客户业务进行汇聚,并通过所述第二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的支路板将所述客户业务传送至第二客户设备,以实现对客户业务的接入,以及跨设备的业务承载。
下面以2个线路板的拉远波分接入单元为例,结合图5说明拉远波分接入单元在业务承载组网方面的实现。
步骤1,原有波分系统及原有承载业务可以保持不改变。
步骤2,在客户设备M侧和客户设备N侧分别放置拉远波分接入单元M和拉远波分接入单元N,对拉远波分接入单元M和拉远波分接入单元N分别进行通电。
步骤3、根据客户的业务需求进行业务端口的连接,例如10G的业务连接到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的10G支路板端口。
步骤4、客户设备M的业务通过拉远波分接入单元M后实现数据往线路板102-1和线路板102-2的双发。
步骤5、调整并确认线路板102-1和线路板102-2所使用的波长与原有的波分系统的波长不冲突。
步骤6、线路板102-1通过尾纤跳接接通到光缆路由1,线路板102-2通过尾纤跳接接通到光缆路由2,分别上联波分设备A和波分设备B的合分波板的合波端口
步骤7、经过合分波板后进行光放大然后往波分系统的传送到对端的波分设备。
步骤8、在对端波分设备C和波分设备D处,经过前置光放大器后,再入到合分波板的分波端口,最终送到客户设备N处的拉远波分接入单元N。
步骤9、在拉远波分接入单元N处,对客户设备M发过来的业务进行选收。
步骤10、选收后经最终送达到客户设备N,完成单一方向的传送。
客户设备N往客户设备M的业务传送为相反的过程,与以上步骤一致。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组网结构及组网方法,由于拉远波分接入单元具有组网灵活性,且可以实现跨设备的业务承载,使客户的设备具有双上联到两个波分站点的组网,从而弥补了当前波分设备承载业务的组网的不足,实现了整个原有波分环系统的稳定使用,又增加了业务的灵活接入以及提高了业务传输的可靠性。原有的波分设备仍然可以对其拉远波分接入单元进行监控及管理,避免需额外再建设一套监控管理的网管。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6)

1.一种拉远波分接入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支路板和多个线路板;
所述支路板,用于与客户设备连接,接入所述客户设备的客户业务信息,并通过所述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的背板电交叉,将所接入的客户业务信息传送至单个线路板或同时传送至多个线路板;
所述线路板,用于与目标波分设备的合分波板连接,将所述客户业务信息通过所述合分波板接入到所述目标波分设备,以实现对客户业务的接入,以及单设备或跨设备的业务承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远波分接入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路板提供多个速率等级的业务端口,所述线路板提供10G以上速率等级的波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拉远波分接入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包括可调光模块,所述可调光模块用于调节所接入的客户业务的波长,以使任意波长的客户业务能够接入所述目标波分设备。
4.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的组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送端和接收端;
所述发送端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拉远波分接入单元和至少一个第一波分设备;所述第一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的支路板用于连接第一客户设备,所述第一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的线路板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波分设备;
所述接收端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拉远波分接入单元和至少一个第二波分设备;所述第二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的支路板用于连接第二客户设备,所述第二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的线路板用于连接所述第二波分设备;
所述第一波分设备与所述第二波分设备通过传输链路实现通信连接;
在发送端,第一客户设备的客户业务信息通过所述第一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的支路板接入,并通过所述第一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的背板电交叉传送至所述第一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的线路板,再通过线路板传送至所述第一波分设备的合分波板,从而接入到所述第一波分设备;
在接收端,所述第二波分设备通过传输链路接收到所述第一波分设备所接入的客户业务信息,所述客户业务信息通过第二波分设备的合分波板下至第二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的线路板,并通过所述第二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的背板电交叉传送至所述第二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的支路板,并通过所述支路板传送至第二客户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网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拉远波分接入单元包括2个线路板;相应的,
所述发送端包括一个第一拉远波分接入单元和2个第一波分设备;所述第一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的支路板接入第一客户设备,所述第一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的2个线路板分别接入2个第一波分设备;
所述接收端包括一个第二拉远波分接入单元和2个第二波分设备;所述第二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的支路板接入第二客户设备,所述第二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的2个线路板分别接入2个第二波分设备。
6.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的组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发送端,通过第一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的支路板接入第一客户设备,并通过所述第一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的单个线路板将所述第一客户设备上的客户业务接入单个波分设备、或者通过多个线路板所述第一客户设备上的客户业务接入多个不同的波分设备;
在接收端,通过第二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的单个或多个线路板对一个或多个波分设备上的客户业务进行汇聚,并通过所述第二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的支路板将所述客户业务传送至第二客户设备,以实现对客户业务的接入,以及单设备或跨设备的业务承载。
CN201810595163.7A 2018-06-11 2018-06-11 一种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组网结构及组网方法 Active CN1105817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95163.7A CN110581746B (zh) 2018-06-11 2018-06-11 一种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组网结构及组网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95163.7A CN110581746B (zh) 2018-06-11 2018-06-11 一种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组网结构及组网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81746A true CN110581746A (zh) 2019-12-17
CN110581746B CN110581746B (zh) 2020-12-18

Family

ID=688098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95163.7A Active CN110581746B (zh) 2018-06-11 2018-06-11 一种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组网结构及组网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81746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45839A (zh) * 2006-09-11 2008-03-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k阶光通道数据单元子层监视子网连接保护方法及装置
US20140341560A1 (en) * 2013-05-17 2014-11-20 Fujitsu Limited Protection channel provisioning method and node equipment
CN104883701A (zh) * 2015-05-08 2015-09-02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前传网络中机架与机盘之间通信方法
CN105721045A (zh) * 2016-01-19 2016-06-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保护倒换的方法和节点
WO2017000126A1 (zh) * 2015-06-29 2017-01-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分组业务映射到光传送网络的方法和otn设备
CN107623597A (zh) * 2017-09-22 2018-01-23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小型化potn设备及远程掉电提示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45839A (zh) * 2006-09-11 2008-03-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k阶光通道数据单元子层监视子网连接保护方法及装置
US20140341560A1 (en) * 2013-05-17 2014-11-20 Fujitsu Limited Protection channel provisioning method and node equipment
CN104883701A (zh) * 2015-05-08 2015-09-02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前传网络中机架与机盘之间通信方法
WO2017000126A1 (zh) * 2015-06-29 2017-01-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分组业务映射到光传送网络的方法和otn设备
CN105721045A (zh) * 2016-01-19 2016-06-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保护倒换的方法和节点
CN107623597A (zh) * 2017-09-22 2018-01-23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小型化potn设备及远程掉电提示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陈文雄等: "基于电交叉的OTN保护方式探讨", 《邮电设计技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81746B (zh) 2020-1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587235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pacity-efficient restoration in an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302176B2 (en) Optical network
CN110380810B (zh) 一种半有源wdm波分系统
US20100209106A1 (en) Optical ring network system
CN105122834A (zh) 通信网络
KR20070025572A (ko) 안정적인 tdd 방식의 무선 서비스가 가능하도록 하는rof 링크 장치
CN108092734B (zh) 电力数据传输设备、系统及检测方法
CN109716685A (zh) 光收发机和控制光信道的光功率的方法
CN107852242B (zh) 光网络、光网络装置以及配置光网络的方法
US20180234200A1 (en) Optical Node
CN112788446A (zh) 一种应用于海底观测网的光传输系统及光传输方法
CN111082890B (zh) 基于otn富余波的olp通道保护切换方法
CN112019262A (zh) 通信站点、光通信系统、数据传输方法及存储介质
CN210183339U (zh) 一种半有源wdm波分系统
KR20190002277A (ko) 인빌딩 유무선 광통합 장치 및 유선 광신호 처리 장치
CN103597767B (zh) 对称光复用节点
US11489312B2 (en) Amplified optical link having a fault-protection capability
CN107547135B (zh) 一种实现bbu与rru组网的方法、装置及组网系统
CN110581746B (zh) 一种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组网结构及组网方法
CN105049112A (zh) 基于监控波长的波分接入保护环
US8355631B2 (en) Reducing optical service channel interference in phase modulated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ed (WDM)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210093235U (zh) 一种wdm的半有源olp的新系统
CN112054868B (zh) 一种光模块、管控信息处理方法及通信系统
CN213990912U (zh) 一种应用于海底观测网的光传输系统
JPH11298408A (ja) 光伝送装置、エンドタ―ミナル及び光中継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