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81444A - 一种负离子瀑发生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负离子瀑发生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81444A
CN110581444A CN201910850477.1A CN201910850477A CN110581444A CN 110581444 A CN110581444 A CN 110581444A CN 201910850477 A CN201910850477 A CN 201910850477A CN 110581444 A CN110581444 A CN 1105814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mist
generator
waterfall
anion
nega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5047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军
龚智辉
高一梵
刘振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Jiel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Jiel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Jiel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Jiel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5047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81444A/zh
Publication of CN1105814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8144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TSPARK GAPS; OVERVOLTAGE ARRESTERS USING SPARK GAPS; SPARKING PLUGS; CORONA DEVICES;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 H01T23/00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e.g. into the atmosphere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负离子发生装置产品及方法技术领域,特指一种负离子瀑发生装置及方法。一种负离子瀑发生装置包括:一水雾发生器、负离子发生器以及气流推动装置;所述的水雾发生器产生的水雾颗粒与负离子发生器产生的负离子在气流推动装置作用下相互融合,形成水雾负离子瀑。本发明以水雾颗粒作为载体,将水雾颗粒与负离子相互融合,令水雾颗粒包裹或者附着在负离子上,避免了负离子被正电荷中和,从而形成以水雾颗粒为载体的负离子瀑,同时,负离子可以通过水雾颗粒延长在空气中存在的时间,并通过气流推动装置,可以令负离子传播距离更远,大大提高了负离子的产生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负离子瀑发生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负离子发生装置产品及方法技术领域,特指一种负离子瀑发生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空气负离子,又称“空气维生素”,其具有改善人体肺部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抗病能力,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等等功效,其中小粒径负氧离子更易透过人体血脑屏障,起到医疗保健的作用。科学研究表明:负离子在空气中的含量是决定空气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空气中含有适量的负离子不仅能高效地除尘、灭菌、净化空气,同时还能够激活空气中的氧分子而形成携氧负离子。在自然界中负离子无处无处不在,例如打雷闪电、植物的光合作用、瀑布水流撞击等自然现象都可以产生大量的负离子。
由于空气负离子的有利于人体健康,所以出现了负离子发生器,并且在许多电器中已经应用。常规的负离子发生器是通过负离子发生器的脉冲振荡电路,将低电压通过高压模块升压为直流负高压,经过电极尖端不断产生负直流高电晕,高速的发射出大量的电子(e-),而电子无法长久存在于空气当中,立刻会被空气中的氧氮分子捕捉,从而形成空气负离子,它的工作原理与自然现象“打雷闪电”时产生负离子的现象相一致。
负离子发生器虽然可以产生空气负离子,但是其产生的负离子很容易被空气中的正电荷中和,导致其存在时间有限,并且传播的距离有限。所以,目前的负离子发生器使用范围有限,根本无法形成负粒子瀑。如果距离过远,则根本达不到负离子的功效,作用非常有限。
另一个方面,加湿器的是将水份雾化的一种装置,根据雾化方式不同,加湿器包括直接整发型加湿器、超声波高频震荡加湿器等,通过将水份雾化呈微笑粒子,从而增加空气的湿度。
本发明人针对现有克服现有负离子发生器存在的不足,经过不断研发,将加湿器与负离子发生器结合起来,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负离子瀑发生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一种负离子瀑发生装置包括:一水雾发生器、负离子发生器以及气流推动装置;所述的水雾发生器产生的水雾颗粒与负离子发生器产生的负离子在气流推动装置作用下相互融合,形成水雾负离子瀑。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水雾发生器位于负离子发生器的上端,所述的水雾发生器的水雾发生出口向下,水雾发生器产生的水雾颗粒由水雾发生出口向下运行过程中与负离子发生器产生的负离子融合,形成水雾负离子瀑。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气流推动装置位于负离子发生器的下端,所述的负离子发生器分布在水雾发生出口的旁侧,通过气流推动装置产生的气流作用,促使水雾颗粒与负离子汇集融合,形成水雾负粒子瀑。
或者,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气流推动装置位于水雾发生器与负离子发生器的之间,所述的负离子发生器分布于气流推动装置的气流流动路径旁侧,通过气流推动装置推动水雾颗粒向下运行与负离子汇集融合,形成水雾负粒子瀑。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水雾发生器位于负离子发生器的旁侧,所述的水雾发生器的水雾发生出口向下,水雾发生器产生的水雾颗粒由水雾发生出口向下运行过程中与负离子发生器产生的负离子融合,形成水雾负离子瀑。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气流推动装置位于水雾发生器和负离子发生器的下端;在气流推动装置产生的气流作用,促使水雾颗粒与负离子向气流推动装置汇集融合,形成水雾负粒子瀑。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水雾发生器采用高频超声波震荡片产生水雾颗粒。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负离子发生器采用具有尖端电极针的高压电晕装置。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气流推动装置为风扇、鼓风机。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提供粒子瀑发生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一种负离子瀑发生方法为:首先,通过水雾发生器产生水雾颗粒,通过负离子发生器产生的负离子;其次,通过气流推动装置或者外部气流流动作用下,令水雾颗粒与负离子相互融合;最后,负离子与水雾颗粒融合后,水雾颗粒包裹或者附着在负离子上,形成以水雾颗粒为载体的负离子瀑,从而延长负离子在空气中的存在时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其克服了现有负离子发生器的不足。现有负离子发生器所产生空气负离子,负离子传播的距离短,并且负离子在空气中存在的时间短暂,到时现有的负离子发生器负离子产生的效率较低,作用有限。而本发明以水雾颗粒作为载体,将水雾颗粒与负离子相互融合,令水雾颗粒包裹或者附着在负离子上,避免了负离子被正电荷中和,从而形成以水雾颗粒为载体的负离子瀑,同时,负离子可以通过水雾颗粒延长在空气中存在的时间,并通过气流推动装置,可以令负离子传播距离更远,大大提高了负离子的产生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五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负离子瀑发生方法,结合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的负粒子瀑发生方法为:
首先,通过水雾发生器1产生水雾颗粒10,通过负离子发生器2产生的负离子20;
其次,通过气流推动装置3或者外部气流流动作用下,令水雾颗粒10与负离子20相互融合;
最后,负离子20与水雾颗粒10融合后,水雾颗粒10包裹或者附着在负离子20上,形成以水雾颗粒20为载体的负离子瀑40,从而延长负离子20在空气中的存在时间。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负离子瀑发生装置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见图1所示,这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本实施例一种,所述的负离子瀑发生装置包括:一水雾发生器1、负离子发生器2以及气流推动装置3;所述的水雾发生器1产生的水雾颗粒10与负离子发生器2产生的负离子20在气流推动装置3作用下相互融合,形成水雾负离子瀑40。
具体而言,所述的水雾发生器1位于负离子发生器2的上端,所述的水雾发生器1的水雾发生出口11向下,水雾发生器1产生的水雾颗粒10由水雾发生出口11向下运行过程中与负离子发生器2产生的负离子20融合,形成水雾负离子瀑40。
所述的气流推动装置3位于负离子发生器2的下端,所述的负离子发生器2分布在水雾发生出口11的旁侧,通过气流推动装置3产生的气流作用,促使水雾颗粒10与负离子20汇集融合,形成水雾负粒子瀑40。
本发明中水雾发生器1可采用高频超声波震荡片水雾发生器,其产生的水雾颗粒10的粒径在1微米以下。根据测试,当水雾颗粒10的粒径越小,则本发明的效果更好,所以本发明优选纳米雾化发生器。
本发明中的负离子发生器2采用具有尖端电极针21的高压电晕装置。
见图2所示,这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二中,所述的气流推动装置3位于水雾发生器1与负离子发生器2的之间,所述的负离子发生器2分布于气流推动装置3的气流流动路径旁侧,通过气流推动装置3推动水雾颗粒10向下运行与负离子20汇集融合,形成水雾负粒子瀑40。即本实施例二是先利用气流推动装置3将水雾颗粒10汇集,然后再与负离子汇集融合。
见图3所示,这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三,本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三将所述的水雾发生器1与负离子发生器2并列放置,即所述的水雾发生器1位于负离子发生器的旁侧。所述的水雾发生器1的水雾发生出口11向下,水雾发生器1产生的水雾颗粒10由水雾发生出口11向下运行过程中与负离子发生器2产生的负离子20融合,形成水雾负离子瀑40。当然,为了更好的熔合水雾颗粒10和负离子20,所述的气流推动装置3位于水雾发生器1和负离子发生器2的下端;在气流推动装置3产生的气流作用,促使水雾颗粒10与负离子20向气流推动装置3汇集融合,形成水雾负粒子瀑40。
上述的实施例中均采用了气流推动装置3,通过气流推动装置3来促使水雾颗粒10、负离子20、水雾负离子瀑40以及空气的流动,从而促使水雾颗粒10、负离子20的融合,并令形成的水雾负离子瀑40传播距离更远。本发明的气流推动装置3可以为风扇、鼓风机、轴流风扇、离心风扇等等可推动空气流动的装置均可。例如,本实施例一种气流推动装置4采用了轴流风扇。
当然,本发明中气流推动装置3可以直接与水雾案发声器1和负离子发声器2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如果本发明集成在其他设备中,而这些设备中已经具有气流推动装置3,可以令空气流动。在此外部气流推动装置3的作用下,同样可以实现水雾颗粒10与负离子20的融合,行横水雾负离子瀑40。如见图4、图5所示。
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发明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负离子瀑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负离子瀑发生装置包括:一水雾发生器(1)、负离子发生器(2)以及气流推动装置(3);所述的水雾发生器(1)产生的水雾颗粒(10)与负离子发生器(2)产生的负离子(20)在气流推动装置(3)作用下相互融合,形成水雾负离子瀑(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离子瀑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雾发生器(1)位于负离子发生器(2)的上端,所述的水雾发生器(1)的水雾发生出口(11)向下,水雾发生器(1)产生的水雾颗粒(10)由水雾发生出口(11)向下运行过程中与负离子发生器(2)产生的负离子(20)融合,形成水雾负离子瀑(4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负离子瀑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流推动装置(3)位于负离子发生器(2)的下端,所述的负离子发生器(2)分布在水雾发生出口(11)的旁侧,通过气流推动装置(3)产生的气流作用,促使水雾颗粒(10)与负离子(20)汇集融合,形成水雾负粒子瀑(4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负离子瀑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流推动装置(3)位于水雾发生器(1)与负离子发生器(2)的之间,所述的负离子发生器(2)分布于气流推动装置(3)的气流流动路径旁侧,通过气流推动装置(3)推动水雾颗粒(10)向下运行与负离子(20)汇集融合,形成水雾负粒子瀑(4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离子瀑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雾发生器(1)位于负离子发生器(2)的旁侧,所述的水雾发生器(1)的水雾发生出口(11)向下,水雾发生器(1)产生的水雾颗粒(10)由水雾发生出口(11)向下运行过程中与负离子发生器(2)产生的负离子(20)融合,形成水雾负离子瀑(4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负离子瀑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流推动装置(3)位于水雾发生器(1)和负离子发生器(2)的下端;在气流推动装置(3)产生的气流作用,促使水雾颗粒(10)与负离子(20)向气流推动装置(3)汇集融合,形成水雾负粒子瀑(40)。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负离子瀑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雾发生器(1)采用高频超声波震荡片(12)产生水雾颗粒(10)。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负离子瀑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负离子发生器(2)采用具有尖端电极针(21)的高压电晕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负离子瀑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流推动装置(3)为风扇、鼓风机。
10.一种负离子瀑发生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负粒子瀑发生方法为:
首先,通过水雾发生器(1)产生水雾颗粒(10),通过负离子发生器(2)产生的负离子(20);
其次,通过气流推动装置(3)或者外部气流流动作用下,令水雾颗粒(10)与负离子(20)相互融合;
最后,负离子(20)与水雾颗粒(10)融合后,水雾颗粒(10)包裹或者附着在负离子(20)上,形成以水雾颗粒(20)为载体的负离子瀑(40),从而延长负离子(20)在空气中的存在时间。
CN201910850477.1A 2019-09-10 2019-09-10 一种负离子瀑发生装置及方法 Pending CN11058144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50477.1A CN110581444A (zh) 2019-09-10 2019-09-10 一种负离子瀑发生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50477.1A CN110581444A (zh) 2019-09-10 2019-09-10 一种负离子瀑发生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81444A true CN110581444A (zh) 2019-12-17

Family

ID=688127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50477.1A Pending CN110581444A (zh) 2019-09-10 2019-09-10 一种负离子瀑发生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8144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08231A (zh) * 2020-04-27 2020-07-14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路灯空气净化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40384A (zh) * 2008-07-30 2010-02-03 北京玉佳明三态离子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无臭氧高性能大型全生态负氧离子发生器
CN203286666U (zh) * 2013-06-08 2013-11-13 王世盛 一种多功能生态负氧离子仪
CN109980507A (zh) * 2017-12-28 2019-07-05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水合负氧离子产生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40384A (zh) * 2008-07-30 2010-02-03 北京玉佳明三态离子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无臭氧高性能大型全生态负氧离子发生器
CN203286666U (zh) * 2013-06-08 2013-11-13 王世盛 一种多功能生态负氧离子仪
CN109980507A (zh) * 2017-12-28 2019-07-05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水合负氧离子产生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08231A (zh) * 2020-04-27 2020-07-14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路灯空气净化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121206U (zh) 小粒径高活性生态负氧离子生成机
JP2002203657A (ja) イオン発生器
US879665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electric fields in electro-hydrodynamic applications
CN203589451U (zh) 一种负离子发射装置及其空气净化设备
CN103390859A (zh) 一种负离子加速器及其应用
CN102842853A (zh) 一种利用压电变压器升压的生态负离子生成芯片
CN110581444A (zh) 一种负离子瀑发生装置及方法
WO2019033226A1 (zh) 一种水雾纳米气化转换装置
CA2916813C (en) Electrode for generating negative oxygen ion and negative oxygen ion generator using the electrode
CN102151610A (zh) 一种产生荷电水汽的方法和放电装置及静电除尘系统
CN102324703A (zh) 一种有益于安神助眠的空气负离子生成机
CN202506489U (zh) 一种静电除尘灭菌装置
CN209844212U (zh) 分离型空气负离子发生装置
US9259742B2 (en) Electrostatic collecting system for suspended particles in a gaseous medium
JP5118241B1 (ja) イオン発生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空気清浄装置
CN202721338U (zh) 一种利用压电变压器升压的生态负离子生成芯片
CN102107016A (zh) 用时基电路制作的通用电子空气清新装置
CN103225862B (zh) 一种电离水蒸气产生负离子的装置
CN109174456B (zh) 一种用于雾化湿式静电除尘的装置及方法
US20210178105A1 (en) Anion fall generating device and method
CN103401147B (zh) 一种小粒径负离子的发生装置及其发生方法
CN202333447U (zh) 一种有益于安神助眠的空气负离子生成机
CN202111367U (zh) 离子变换器
CN102386564B (zh) 离子变换器
CN105371411A (zh) 阵列式静电雾化装置和使用该装置的加湿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