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72021B - 过压保护电路、方法和用电设备 - Google Patents

过压保护电路、方法和用电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72021B
CN110572021B CN201910995496.3A CN201910995496A CN110572021B CN 110572021 B CN110572021 B CN 110572021B CN 201910995496 A CN201910995496 A CN 201910995496A CN 110572021 B CN110572021 B CN 1105720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voltage stabilizing
stabilizing unit
unit
overvoltage pro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9549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72021A (zh
Inventor
吴永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9549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72021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720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720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720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720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32Means for protecting converters other than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2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2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2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 H02M3/32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33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33507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the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flyback converters
    • H02M3/33523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the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flyback converters with galvanic isolation between input and output of both the power stage and the feedback loo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 Emergency Protection Circuit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过压保护电路、方法和用电设备。其中,过压保护电路包括:第一稳压单元,连接在变压器和目标引脚之间,用于稳定变压器的初级绕组上的输出电压,其中,第一稳压单元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稳压单元,与第一稳压单元并联,其中,第二稳压单元的开启电压大于第一稳压单元的开启电压;滤波单元,连接在第二稳压单元的输入端和地之间,其中,滤波单元包括第二电容,第二电容的电容值小于第一电容的电容值。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通过光耦的电流变化拉低目标芯片的使能引脚实现过压保护,导致变压器的漏感误触发过压保护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过压保护电路、方法和用电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过压保护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过压保护电路、方法和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用电设备都有额定的工作电压,用电设备接入与其工作电压相匹配的电源才能正常工作。图1展示了现有技术中的一种过压保护电路,如图1所示,变压器T的初级绕组分为主绕组N1和辅助绕组N2,主绕组N1用来储存电能,储存的电能一方面通过辅助绕组N2提供给芯片的电源Vcc引脚,另一方面通过次级绕组及整流模块转换为不同的电压后,例如24V、12V,传递给负载,例如用电设备。当次级绕组及整流模块转换的电压超过预设值时,稳压器Z导通,使得光耦P的电流增大,光耦的光敏三极管集射极动态电阻变小,因此使得光敏三极管的集射极间电压变低,从而拉低芯片的使能脚mode。此时,芯片输出的占空比会减小,即减小场效应管的开通时间,从而达到降低主绕组N1储能的目的,进一步减小次级绕组的输出电压,实现过压保护。
然而,上述电路并没有考虑到变压器T的漏感对芯片的影响,漏感导致的电压瞬间剧增无疑会误触发芯片的过压保护。
针对相关技术中通过光耦的电流变化拉低目标芯片的使能引脚实现过压保护,导致变压器的漏感误触发过压保护的技术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过压保护电路、方法和用电设备,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通过光耦的电流变化拉低目标芯片的使能引脚实现过压保护,导致变压器的漏感误触发过压保护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过压保护电路,包括:第一稳压单元,连接在变压器和目标引脚之间,用于稳定变压器的初级绕组上的输出电压,其中,第一稳压单元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稳压单元,与第一稳压单元并联,其中,第二稳压单元的开启电压大于第一稳压单元的开启电压;滤波单元,连接在第二稳压单元的输入端和地之间,其中,滤波单元包括第二电容,第二电容的电容值小于第一电容的电容值。
可选地,第一稳压单元还包括线性稳压模块,线性稳压模块连接在初级绕组和目标引脚之间。
可选地,线性稳压模块包括第一开关、第一稳压器和第一电阻,其中,第一开关的第一端连接初级绕组,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连接目标引脚,第一电阻连接在第一开关的第一端和受控端之间,第一开关的受控端还通过第一稳压器接地。
可选地,第一稳压单元还包括降压模块和第一隔离模块,其中,降压模块、第一隔离模块串联在初级绕组至目标引脚的线路上。
可选地,第二稳压单元还包括第二隔离模块,第二隔离模块串联在初级绕组至目标引脚的线路上。
可选地,上述电路还包括第三电容,第三电容连接在目标引脚和地之间。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过压保护的方法,包括:获取来自第一稳压单元的第一电压和第二稳压单元的第二电压,其中,第一稳压单元和第二稳压单元并联后,串联在变压器的初级绕组和目标引脚之间,第二稳压单元的开启电压大于第一稳压单元的开启电压;比较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得到比较结果;基于比较结果,启动目标引脚所属的芯片的过压保护功能。
可选地,在获取来自第一稳压单元的第一电压和第二稳压单元的第二电压之前,上述方法还包括:在初级绕组上的输出电压进入第一稳压单元之前,通过第一电容对输出电压进行滤波;在输出电压进入第二稳压单元之前,通过第二电容对输出电压进行滤波,其中,第二电容的电容值小于第一电容的电容值。
可选地,在获取来自第一稳压单元的第一电压和第二稳压单元的第二电压之前,上述方法还包括:在初级绕组上的输出电压进入第一稳压单元之前,通过降压模块对输出电压进行降压。
可选地,基于比较结果,启动目标引脚所属的芯片的过压保护功能,包括:如果比较结果表征第二电压先达到目标引脚的过压保护点电压,启动过压保护功能。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用电设备,包括上述任意一种过压保护电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多条指令,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执行上述任意一种过压保护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上述任意一种过压保护的方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过压保护电路包括:第一稳压单元,连接在变压器和目标引脚之间,用于稳定变压器的初级绕组上的输出电压,其中,第一稳压单元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稳压单元,与第一稳压单元并联,其中,第二稳压单元的开启电压大于第一稳压单元的开启电压;滤波单元,连接在第二稳压单元的输入端和地之间,其中,滤波单元包括第二电容,第二电容的电容值小于第一电容的电容值。与相关技术相比,本申请通过第一稳压电路降低变压器漏感对芯片的影响,通过开启电压大于第一稳压电路的第二稳压电压,以及电容值小于第一稳压电路的电容值的第二电容,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通过光耦的电流变化拉低目标芯片的使能引脚实现过压保护,导致变压器的漏感误触发过压保护的技术问题,达到了通过第二稳压单元支路快速达到芯片的过压保护点电压的目的,有效保护了负载。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的一种可选的过压保护电路的结构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一种可选的过压保护电路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一种可选的过压保护电路的电路图;以及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2的一种可选的过压保护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实施例1
在描述本申请的各实施例的进一步细节之前,将参考图2来描述可用于实现本申请的原理的一个可选的过压保护电路。在其最基本的配置中,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过压保护电路的示意图。出于描述的目的,所绘的电路结构仅为合适环境的一个示例,并非对本申请的使用范围或功能提出任何局限。也不应将该电路解释为对图2所示的任一组件或其组合具有任何依赖或需求。
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的过压保护电路包括:
第一稳压单元,连接在变压器和目标引脚之间,用于稳定变压器的初级绕组上的输出电压,其中,第一稳压单元包括第一电容。
一种可选方案中,上述第一稳压单元可以将进入目标引脚的电压稳定在预设范围内,该预设范围内的电压可以保证芯片的正常运行;上述目标引脚可以为芯片上任何需要电平输入的引脚,例如电源Vcc引脚、电流反馈引脚、电压反馈引脚等;上述芯片可以为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芯片。
通常,芯片的输入引脚,例如电源Vcc引脚,都会有最大电压与最小电压的限制,低于最小电压或高于最大电压时,需要启动芯片的保护功能。然而,变压器的初级绕组,尤其是初级绕组中的辅助绕组会产生漏感,该漏感不能耦合到次级绕组,导致进入Vcc引脚的电压剧增,误启动芯片的过压保护功能,扰乱芯片的正常工作。因此,在变压器的辅助绕组和目标引脚之间设置第一稳压单元,可以消除漏感对芯片的影响。
上述第一电容可以滤出初级绕组中的交流电压,使进入目标引脚的电压更加稳定。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电容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可以设置在初级绕组两端,也可以设置在目标引脚与地之间。
第二稳压单元,与第一稳压单元并联,其中,第二稳压单元的开启电压大于第一稳压单元的开启电压。
一种可选方案中,上述第二稳压单元可以包括稳压二极管、可控精密稳压源等。
设置第一稳压单元后,无论初级绕组的电压有多高,都不会启动芯片的过压保护功能。因此,本申请在初级绕组和目标芯片之间还设置了第二稳压单元。
上述方案中,第二稳压单元的开启电压大于第一稳压单元的开启电压,可以确保在非过压条件下,初级绕组的输出电压通过第一稳压单元输入至目标引脚。
滤波单元,连接在第二稳压单元的输入端和地之间,其中,滤波单元包括第二电容,第二电容的电容值小于第一电容的电容值。
一种可选方案中,上述滤波单元可以包括第二电容,选取第二电容的原则为:第二电容的电容值需要小于第一电容的电容值。
初级绕组的输出电压在分别进入第一稳压单元和第二稳压单元所在的支路时,由于第二电容的电容值小于第一电容的电容值,那么进入第二稳压单元的电压会比进入第一稳压单元的电压上升速度快,如此,目标引脚更快的达到过压保护点电压,启动芯片的过压保护功能。
仍以图1为例,变压器的辅助绕组通过第一稳压单元提供电能至芯片的电源Vcc引脚,第一稳压单元可以使进入电源Vcc引脚的电压稳定在预设范围内。为了克服第一稳压单元对过高电压的屏蔽导致的无法启动过压保护的问题,第二稳压单元设置在第一稳压单元的两端。由于第二稳压单元的开启电压大于第一稳压单元的开启电压,所以在非过压条件下,初级绕组的输出电压通过第一稳压单元输入至目标引脚,在电压过高时,由于滤波单元中第二电容的电容值小于第一电容的电容值,进入第二稳压单元的电压会比进入第一稳压单元的电压上升速度快,如此,目标引脚更快的达到过压保护点电压,启动芯片的过压保护功能。其中,芯片可以为通过降低PWM占空比的方式减小场效应管的开通时间,从而降低变压器主绕组的电能,进而降低变压器次级绕组输出给负载的电能。
上述实施例中,过压保护电路包括:第一稳压单元,连接在变压器和目标引脚之间,用于稳定变压器的初级绕组上的输出电压,其中,第一稳压单元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稳压单元,与第一稳压单元并联,其中,第二稳压单元的开启电压大于第一稳压单元的开启电压;滤波单元,连接在第二稳压单元的输入端和地之间,其中,滤波单元包括第二电容,第二电容的电容值小于第一电容的电容值。与相关技术相比,本申请通过第一稳压电路降低变压器漏感对芯片的影响,通过开启电压大于第一稳压电路的第二稳压电压,以及电容值小于第一稳压电路的电容值的第二电容,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通过光耦的电流变化拉低目标芯片的使能引脚实现过压保护,导致变压器的漏感误触发过压保护的技术问题,达到了通过第二稳压单元支路快速达到芯片的过压保护点电压的目的,有效保护了负载。
可选地,第一稳压单元还包括线性稳压模块,线性稳压模块连接在初级绕组和目标引脚之间。
一种可选方案中,上述线性稳压模块可以包括线性稳压器,线性稳压器可以将初级绕组中的高电压转换为直流低电压,且反应速度快、电压纹波小。
可选地,图3示出了一种可选的过压保护电路的电路图。如图3所示,线性稳压模块包括第一开关Q1、第一稳压器Z1和第一电阻R1,其中,第一开关的第一端连接初级绕组,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连接目标引脚,第一电阻连接在第一开关的第一端和受控端之间,第一开关的受控端还通过第一稳压器接地。
一种可选方案中,上述第一开关可以为三端开关器件,例如电子开关、三极管或场效应管等;上述第一稳压器可以为稳压二极管、可控精密稳压源等。
具体地,当初级绕组输入至线性稳压模块的电压达到第一稳压器的开启电压时,第一稳压器导通,此后无论初级绕组的电压如何升高,第一稳压器都维持开启电压不变。第一电阻上有了电压,第一电阻提供给开通第一开关的电压,使第一开关导通。同时,由于第一稳压器在导通后电压一定,所以可以使进入目标引脚的电压维持在预设范围内。
可选地,第一稳压单元还包括降压模块和第一隔离模块,其中,降压模块、第一隔离模块串联在初级绕组至目标引脚的线路上。
一种可选方案中,上述降压模块可以包括电阻;上述第一隔离模块可以包括单向导通的二极管。
需要说明的是,降压模块可以由一个或多个电阻以串并联的方式组成,也可以包括可调电阻。第一隔离模块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二极管。
如图3所示,降压模块包括电阻R2-R5,电阻R2与并联的R3、R4、R5串联在第一稳压单元支路上,第一隔离模块包括二极管D1-D2,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串联在第一稳压模块的输入端与输出端。
可选地,第二稳压单元还包括第二隔离模块,第二隔离模块串联在初级绕组至目标引脚的线路上。
一种可选方案中,上述第二隔离模块也可以包括单向导通的二极管。
如图3所示,二极管D3串联在第二稳压单元支路中。
可选地,上述电路还包括第三电容,第三电容连接在目标引脚和地之间。
一种可选方案中,上述第三电容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主要用于确保进入目标引脚的电压更加稳定。
下面对上述过压保护电路的工作原理作详细阐释。仍以图3为例,为了方便描述,定义几个测试点电压:定义第一电容C1的与二极管D1之间的电压为A点电压,定义二极管D3与稳压二极管Z2之间的电压为B点电压,定义二极管D2与目标引脚之间的电压为C点电压。B点和电源Vcc引脚之间串联了一只稳压二极管Z2,A点和电源Vcc引脚之间串联了一只稳压三极管Q1。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发射极的PN结电压为0.7V,稳压二极管的稳压电压是8.2V。
在电路空载或轻载时,A点电压和B点电压基本相等,三极管Q1处于饱和工作状态,由于稳压二极管Z2的稳压电压远大于三极管Q1的PN结电压,所以稳压二极管Z2不会工作。在电路满载或过载时,A点电压和B点电压最大只能达到28V,第一稳压单元输出的稳压电压即C点电压最低为22V,那么B点电压与C点之间的电压最大为6V,由于6V小于8.2V,所以稳压二极管Z2也不会工作。在初级绕组的输出电压非常大时,A点电压和B点电压同时线性上升。但B点对地有一只0.1uF的小电容C2,A点因为要提供给芯片稳定工作的电压,所以A点对地有一只较大的电容C1,所以B点电压比A点电压的上升速度快,如此,稳压二极管Z2在过压时快速导通,使目标引脚很快达到过压保护点电压。芯片在接收到目标引脚的电压超过过压保护点电压时,输出降低的PWM占空比,减小场效应管的开通时间,从而降低变压器主绕组的电能,进而确保变压器的输出电压不会剧增。
本申请上述实施例中,过压保护电路包括:第一稳压单元,连接在变压器和目标引脚之间,用于稳定变压器的初级绕组上的输出电压,其中,第一稳压单元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稳压单元,与第一稳压单元并联,其中,第二稳压单元的开启电压大于第一稳压单元的开启电压;滤波单元,连接在第二稳压单元的输入端和地之间,其中,滤波单元包括第二电容,第二电容的电容值小于第一电容的电容值。与相关技术相比,本申请通过第一稳压电路降低变压器漏感对芯片的影响,通过开启电压大于第一稳压电路的第二稳压电压,以及电容值小于第一稳压电路的电容值的第二电容,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通过光耦的电流变化拉低目标芯片的使能引脚实现过压保护,导致变压器的漏感误触发过压保护的技术问题,达到了通过第二稳压单元支路快速达到芯片的过压保护点电压的目的,有效保护了负载。容易注意到,第一稳压单元采用线性稳压模块,可以将初级绕组的输出电压稳定在预设范围内;通过在第一稳压单元支路和第二稳压单元支路设置隔离模块,可以防止目标引脚的电压反向流动;通过在第一稳压单元支路设置降压模块,可以使提供给目标引脚的电压在合适的范围内;通过设置在目标引脚与地之间的电容,可以使提供给目标引脚的电压更加稳定。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提供的过压保护电路下,本实施例从芯片的角度出发,提供了一种过压保护的方法,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过压保护的方法,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402,获取来自第一稳压单元的第一电压和第二稳压单元的第二电压,其中,第一稳压单元和第二稳压单元并联后,串联在变压器的初级绕组和目标引脚之间,第二稳压单元的开启电压大于第一稳压单元的开启电压。
一种可选方案中,上述第一稳压单元可以将进入目标引脚的电压稳定在预设范围内,该预设范围内的电压可以保证芯片的正常运行;上述目标引脚可以为芯片上任何需要电平输入的引脚,例如电源Vcc引脚、电流反馈引脚、电压反馈引脚等;上述芯片可以为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芯片;上述第二稳压单元可以包括稳压二极管、可控精密稳压源等。
通常,芯片的输入引脚,例如电源Vcc引脚,都会有最大电压与最小电压的限制,低于最小电压或高于最大电压时,需要启动芯片的保护功能。然而,变压器的初级绕组,尤其是初级绕组中的辅助绕组会产生漏感,该漏感不能耦合到次级绕组,导致进入Vcc引脚的电压剧增,误启动芯片的过压保护功能,扰乱芯片的正常工作。因此,在变压器的辅助绕组和目标引脚之间设置第一稳压单元,可以消除漏感对芯片的影响。
设置第一稳压单元后,无论初级绕组的电压有多高,都不会启动芯片的过压保护功能。因此,本申请在初级绕组和目标芯片之间还设置了第二稳压单元。
上述方案中,第二稳压单元的开启电压大于第一稳压单元的开启电压,可以确保在非过压条件下,初级绕组的输出电压通过第一稳压单元输入至目标引脚。
步骤S404,比较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得到比较结果。
在获取到获取来自第一稳压单元的第一电压和第二稳压单元的第二电压后,芯片通过比较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的大小,得到比较结果。
步骤S406,基于比较结果,启动目标引脚所属的芯片的过压保护功能。
如果第二电压先达到目标芯片的过压保护点电压,芯片立即启动过压保护功能。
可选地,在执行步骤S402获取来自第一稳压单元的第一电压和第二稳压单元的第二电压之前,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4011,在初级绕组上的输出电压进入第一稳压单元之前,通过第一电容对输出电压进行滤波。
步骤S4012,在输出电压进入第二稳压单元之前,通过第二电容对输出电压进行滤波,其中,第二电容的电容值小于第一电容的电容值。
一种可选方案中,上述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均可以滤除初级绕组中的交流电压,使进入目标引脚的电压更加稳定。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电容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可以设置在初级绕组两端,也可以设置在目标引脚与地之间。
初级绕组的输出电压在分别进入第一稳压单元和第二稳压单元所在的支路时,由于第二电容的电容值小于第一电容的电容值,那么进入第二稳压单元的电压会比进入第一稳压单元的电压上升速度快,如此,目标引脚更快的达到过压保护点电压,启动芯片的过压保护功能。
可选地,在执行步骤S402获取来自第一稳压单元的第一电压和第二稳压单元的第二电压之前,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4013,在初级绕组上的输出电压进入第一稳压单元之前,通过降压模块对输出电压进行降压。
一种可选方案中,上述降压模块可以包括电阻。
需要说明的是,降压模块可以由一个或多个电阻以串并联的方式组成,也可以包括可调电阻。
可选地,步骤S406基于比较结果,启动目标引脚所属的芯片的过压保护功能,可以包括:如果比较结果表征第二电压先达到目标引脚的过压保护点电压,启动过压保护功能。
可选地,第一稳压单元还包括线性稳压模块,线性稳压模块连接在初级绕组和目标引脚之间。
一种可选方案中,上述线性稳压模块可以包括线性稳压器,线性稳压器可以将初级绕组中的高电压转换为直流低电压,且反应速度快、电压纹波小。
可选地,线性稳压模块包括第一开关、第一稳压器和第一电阻,其中,第一开关的第一端连接初级绕组,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连接目标引脚,第一电阻连接在第一开关的第一端和受控端之间,第一开关的受控端还通过第一稳压器接地。
一种可选方案中,上述第一开关可以为三端开关器件,例如电子开关、三极管或场效应管等;上述第一稳压器可以为稳压二极管、可控精密稳压源等。
具体地,当初级绕组输入至线性稳压模块的电压达到第一稳压器的开启电压时,第一稳压器导通,此后无论初级绕组的电压如何升高,第一稳压器都维持开启电压不变。第一电阻上有了电压,第一电阻提供给开通第一开关的电压,使第一开关导通。同时,由于第一稳压器在导通后电压一定,所以可以使进入目标引脚的电压维持在预设范围内。
可选地,第一稳压单元还包括第一隔离模块,其中,第一隔离模块串联在初级绕组至目标引脚的线路上。
可选地,第二稳压单元还包括第二隔离模块,第二隔离模块串联在初级绕组至目标引脚的线路上。
一种可选方案中,上述第一隔离模块、第二隔离模块均可以包括单向导通的二极管。
可选地,上述电路还包括第三电容,第三电容连接在目标引脚和地之间。
一种可选方案中,上述第三电容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主要用于确保进入目标引脚的电压更加稳定。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实施例3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电设备,包括上述实施例1任意一种过压保护电路。
实施例4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多条指令,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执行实施例2中任意一种过压保护的方法。
实施例5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实施例2中任意一种过压保护的方法。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技术内容,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可以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过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稳压单元,连接在变压器和目标引脚之间,用于稳定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绕组上的输出电压,其中,所述第一稳压单元包括第一电容;
第二稳压单元,与所述第一稳压单元并联,其中,所述第二稳压单元的稳压二极管的稳压电压大于所述第一稳压单元的三极管的PN结电压;
滤波单元,连接在所述第二稳压单元的输入端和地之间,其中,所述滤波单元包括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的电容值小于所述第一电容的电容值;
其中,所述第一稳压单元的三极管和所述第二稳压单元的稳压二极管串联在所述初级绕组和所述目标引脚之间;所述第一稳压单元还包括线性稳压模块,所述线性稳压模块连接在所述初级绕组和所述目标引脚之间,所述线性稳压模块包括第一开关、第一稳压器和第一电阻,其中,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初级绕组,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目标引脚,所述第一电阻连接在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和受控端之间,所述第一开关的受控端还通过所述第一稳压器接地;所述第二稳压单元还包括第二隔离模块,所述第二隔离模块串联在所述初级绕组至所述目标引脚的线路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稳压单元还包括降压模块和第一隔离模块,其中,所述降压模块、所述第一隔离模块串联在所述初级绕组至所述目标引脚的线路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还包括第三电容,所述第三电容连接在所述目标引脚和所述地之间。
4.一种过压保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来自第一稳压单元的第一电压和第二稳压单元的第二电压,其中,所述第一稳压单元和所述第二稳压单元并联后,串联在变压器的初级绕组和目标引脚之间,所述第二稳压单元的稳压二极管的稳压电压大于所述第一稳压单元的三极管的PN结电压,所述第一电压为所述第一稳压单元的第一电容与所述第一稳压单元的二极管之间的电压,所述第二电压为所述第二稳压单元的二极管与所述第二稳压单元中的稳压二极管之间的电压;
比较所述第一电压和所述第二电压,得到比较结果;
基于所述比较结果,启动所述目标引脚所属的芯片的过压保护功能,
其中,比较所述第一电压和所述第二电压,得到比较结果包括:将所述第一电压和所述第二电压分别与所述目标引脚的过压保护点电压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
基于所述比较结果,启动所述目标引脚所属的芯片的过压保护功能,包括:
如果所述比较结果表征所述第二电压先达到所述目标引脚的过压保护点电压,启动所述过压保护功能;
其中,所述第一稳压单元的三极管和所述第二稳压单元的稳压二极管串联在所述初级绕组和所述目标引脚之间;所述第一稳压单元还包括线性稳压模块,所述线性稳压模块连接在所述初级绕组和所述目标引脚之间,所述线性稳压模块包括第一开关、第一稳压器和第一电阻,其中,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初级绕组,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目标引脚,所述第一电阻连接在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和受控端之间,所述第一开关的受控端还通过所述第一稳压器接地;所述第二稳压单元还包括第二隔离模块,所述第二隔离模块串联在所述初级绕组至所述目标引脚的线路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来自第一稳压单元的第一电压和第二稳压单元的第二电压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初级绕组上的输出电压进入所述第一稳压单元之前,通过第一电容对所述输出电压进行滤波;
在所述输出电压进入所述第二稳压单元之前,通过第二电容对所述输出电压进行滤波,其中,所述第二电容的电容值小于所述第一电容的电容值。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来自第一稳压单元的第一电压和第二稳压单元的第二电压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初级绕组上的输出电压进入所述第一稳压单元之前,通过降压模块对所述输出电压进行降压。
7.一种用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过压保护电路。
8.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执行权利要求4-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过压保护的方法。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适于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执行权利要求4-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过压保护的方法。
CN201910995496.3A 2019-10-18 2019-10-18 过压保护电路、方法和用电设备 Active CN1105720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95496.3A CN110572021B (zh) 2019-10-18 2019-10-18 过压保护电路、方法和用电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95496.3A CN110572021B (zh) 2019-10-18 2019-10-18 过压保护电路、方法和用电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72021A CN110572021A (zh) 2019-12-13
CN110572021B true CN110572021B (zh) 2021-04-02

Family

ID=687853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95496.3A Active CN110572021B (zh) 2019-10-18 2019-10-18 过压保护电路、方法和用电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72021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24252A (ja) * 2003-10-14 2005-05-12 Sharp Corp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
CN102130597B (zh) * 2011-03-18 2013-08-21 上海交通大学 单级高宽输入电压的开关电源
US9312775B2 (en) * 2012-08-15 2016-04-12 Flextronics Ap, Llc Reconstruction pulse shape integrity in feedback control environment
CN203562941U (zh) * 2013-07-16 2014-04-23 西子电梯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驱动芯片电源过压保护功能的开关电源电路
CN106849339B (zh) * 2017-04-11 2020-02-18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变压器电路以及降低空载功耗的方法
CN109088399A (zh) * 2018-09-07 2018-12-25 广州金升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输出过压保护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109361195A (zh) * 2018-10-12 2019-02-19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输入过压保护电路及电源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72021A (zh) 2019-1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62829B2 (en) Voltage regul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witching converter and a set of linear regulators
CN104767370A (zh) 具有常通发射极-开关电流源的开关电源启动电路
US20020125864A1 (en) Low power, dual output AC/DC and DC/DC converter
EP2626993A1 (en) Switch mode power supply module and associated hiccup control method
JP2013121203A (ja) サージ電圧保護回路
CN111193317A (zh) 一种终端设备掉电保护电路
US7463473B2 (en) Resonance field discharge
CN110572021B (zh) 过压保护电路、方法和用电设备
WO2014036512A1 (en) Ultra low ripple boost converter
CN113746065A (zh) 欠压和过压保护电路、开关电源
CN214205335U (zh) 开关电源的电压调整电路及电源系统
CN210927494U (zh) 过压保护电路和电源设备
DE112017002638T5 (de) Schaltnetzteil
US10700596B2 (en) Power supply circuit
CN210297565U (zh) 一种交直流宽输入调压电路及驱动器
CN109617385B (zh) 一种电容预充电电路
CN210405097U (zh) 宽电压范围直流输入开关电源
CN114448223A (zh) 直流电源的控制方法、装置、介质、处理器及直流电源系统
CN212781805U (zh) 电流调整电路、座舱系统及车辆
JP2020025434A (ja) 電源回路
CN113126684A (zh) 高压负压线性稳压器及具备其的磁共振成像设备
CN216596051U (zh) 一种线性稳压电路及电器设备
CN219123982U (zh) 供电电路和电子设备
JP6525732B2 (ja) 電力変換回路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
CN213934001U (zh) 一种过压检测电路及其并联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