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71097B - 复合盘碟式自降温真空灭弧室 - Google Patents

复合盘碟式自降温真空灭弧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71097B
CN110571097B CN201910751813.7A CN201910751813A CN110571097B CN 110571097 B CN110571097 B CN 110571097B CN 201910751813 A CN201910751813 A CN 201910751813A CN 110571097 B CN110571097 B CN 1105710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insulating cover
boss
shielding
ar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5181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71097A (zh
Inventor
郭玉凡
李同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Baoli Electric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Baoli Electric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Baoli Electric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Baoli Electric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5181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7109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710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710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710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710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3/00High-tension or heavy-current switches with arc-extinguishing or arc-preventing means
    • H01H33/60Switches wherein the 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the arc do not include separate means for obtaining or increasing flow of arc-extinguishing fluid
    • H01H33/66Vacuum switches
    • H01H33/662Housings or protective screens
    • H01H33/66261Specific screen details, e.g. mounting, materials, multiple screens or specific electrical field consider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3/00High-tension or heavy-current switches with arc-extinguishing or arc-preventing means
    • H01H33/60Switches wherein the 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the arc do not include separate means for obtaining or increasing flow of arc-extinguishing fluid
    • H01H33/66Vacuum switches
    • H01H33/664Contacts; Arc-extinguishing means, e.g. arcing r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3/00High-tension or heavy-current switches with arc-extinguishing or arc-preventing means
    • H01H33/60Switches wherein the 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the arc do not include separate means for obtaining or increasing flow of arc-extinguishing fluid
    • H01H33/66Vacuum switches
    • H01H33/666Operat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52Cooling of switch par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52Cooling of switch parts
    • H01H2009/526Cooling of switch parts of the high voltage switches

Landscapes

  • High-Tension Arc-Extinguishing Switches Without Spray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真空灭弧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复合盘碟式自降温真空灭弧室。包括组装蝶式灭弧装置的设计,通过顶板将上绝缘板、密封绝缘体和下绝缘板压紧密封在一起并密封,更换触头体时,只需将顶板打开,将两侧的绝缘盖等组件卸下,在导电杆的圆台端更换新的触头体即可,解决了传统灭弧室真空钎焊工艺封接在一起,当长时间使用后触点损耗较大,若打开两端盖板,真空灭弧室直接报废,不能重复利用的问题;屏蔽筒和陶瓷绝缘体之间设置散热铜罩和散热翅片,灭弧室灭弧过程中屏蔽筒内产生的热量分散到散热铜罩上,屏蔽筒内温度相对较低,散热效果较好,可以保证正常灭弧工作。

Description

复合盘碟式自降温真空灭弧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真空灭弧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复合盘碟式自降温真空灭弧室。
背景技术
真空灭弧室,又名真空开关管,是中高压电力开关的核心部件,其主要作用是,通过管内真空优良的绝缘性使中高压电路切断电源后能迅速熄弧并抑制电流,避免事故和意外的发生,主要应用于电力的输配电控制系统,还应用于冶金、矿山、石油、化工、铁路、广播、通讯、工业高频加热等配电系统。具有节能、节材、防火、防爆、体积小、寿命长、维护费用低、运行可靠和无污染等特点。
主要由气密绝缘外壳、导电回路、屏蔽系统、触头、波纹管等部分组成陶瓷外壳真空灭弧室。
传统灭弧室的两端静盖板和动盖板分别和陶瓷外壳采用真空钎焊工艺封接在一起,当长时间使用后触点损耗较大,若打开两端盖板,真空灭弧室直接报废,不能重复利用。
采用真空钎焊工艺将相应的零部件封接成密闭的真空腔室,借助真空优良的绝缘性能与熄弧性能,在切断电源后能迅速熄弧并抑制电流,在熄灭并抑制电流时,因陶瓷外壳的散热效果较差,灭弧室内部温度迅速升高,灭弧室散热效果差,长时间频繁使用时,高温集中在灭弧室内部,不仅影响灭弧效果,而且影响内部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了复合盘碟式自降温真空灭弧室,采用组装蝶式灭弧装置的设计,通过顶板将上绝缘板、密封绝缘体和下绝缘板压紧密封在一起并密封,更换触头体时,只需将顶板打开,将两侧的绝缘盖等组件卸下,在导电杆的圆台端更换新的触头体即可,解决了传统灭弧室真空钎焊工艺封接在一起,当长时间使用后触点损耗较大,若打开两端盖板,真空灭弧室直接报废,不能重复利用的问题;屏蔽筒和陶瓷绝缘体之间设置散热铜罩和散热翅片,灭弧室灭弧过程中屏蔽筒内产生的热量分散到散热铜罩上,屏蔽筒内温度相对较低,散热效果较好,可以保证正常灭弧工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支架总成、螺栓、绝缘板、合闸磁力推杆、顶板、组装蝶式灭弧装置;所述支架总成左侧下方设置有安装箱;所述绝缘板设置在安装箱内部下方;所述多个合闸磁力推杆设置绝缘板顶部;所述合闸磁力推杆在绝缘板长度方向上均匀设置;所述安装箱右侧顶部在竖直方向上设置有立墙;所述顶板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立墙顶部左侧位置;所述顶板水平设置;所述组装蝶式灭弧装置设置在顶板和安装箱之间;所述组装蝶式灭弧装置包括上绝缘盖、下绝缘盖、接线软排、复位弹簧、屏蔽筒和陶瓷绝缘体。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陶瓷绝缘体中部贯通设置有通槽;所述上绝缘盖和下绝缘盖两端均设置有凸台;所述上绝缘盖下方的凸台设置在通槽内部顶端;所述下绝缘盖上方的凸台设置在通槽内部底端;所述通槽直径等于凸台直径;所述上绝缘盖和下绝缘盖直径大于凸台直径。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安装箱顶部和顶板上在长度方向上均匀贯通设置有多个固定孔;上绝缘盖上方的凸台设置在顶板的固定孔内部;所述下绝缘盖下方的凸台设置在安装箱的固定孔内部;所述固定孔直径等于凸台外径;所述顶板底部和安装箱顶部之间间距等于上绝缘盖、陶瓷绝缘体和下绝缘盖高度之和。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上绝缘盖下方的凸台底部设置有屏蔽罩;所述下绝缘盖上方的凸台顶部设置有导向套;所述导向套顶部设置有不锈钢波纹管;所述屏蔽筒设置在不锈钢波纹管和屏蔽罩之间;所述屏蔽筒内径小于不锈钢波纹管外径;所述屏蔽筒内径小于屏蔽罩外径。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屏蔽筒和陶瓷绝缘体之间设置有散热铜罩;所述散热铜罩内径等于屏蔽筒外径;所述散热铜罩外周均匀设置有多个散热翅片。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上绝缘盖和下绝缘盖之间距离等于散热铜罩高度等于导向套、不锈钢波纹管、屏蔽筒与屏蔽罩高度之和。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屏蔽罩设置在散热铜罩内部;所述屏蔽罩中部固定设置有第一导电杆;所述第一导电杆顶部贯穿上绝缘盖后固定设置有螺钉;所述螺钉和第一导电杆之间设置有上固定接线排。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一导电杆底部贯穿屏蔽罩后在屏蔽筒内部设置有第一圆台;所述导向套中部贯通滑动连接有第二导电杆;所述第二导电杆顶部贯穿不锈钢波纹管后在屏蔽筒内部设置有第二圆台;所述第一圆台底部和第二圆台顶部均螺纹固定连接有触头体。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下绝缘盖下方的凸台底部设置有卡槽;所述复位弹簧设置在卡槽内部;所述第二导电杆贯穿复位弹簧中部;所述第二导电杆中部下方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垫片、第一螺母、接线软排和第二螺母;所述垫片顶部和卡槽内部底端通过复位弹簧连接;所述接线软排固定夹紧在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之间;所述第二螺母下表面和合闸磁力推杆上表面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组装蝶式灭弧装置的设计,通过顶板将上绝缘板、密封绝缘体和下绝缘板压紧密封在一起并密封,更换触头体时,只需将顶板打开,将两侧的绝缘盖等组件卸下,在导电杆的圆台端更换新的触头体即可,解决了传统灭弧室真空钎焊工艺封接在一起,当长时间使用后触点损耗较大,若打开两端盖板,真空灭弧室直接报废,不能重复利用的问题。
2、屏蔽筒和陶瓷绝缘体之间设置散热铜罩和散热翅片,灭弧室灭弧过程中屏蔽筒内产生的热量分散到散热铜罩上,屏蔽筒内温度相对较低,散热效果较好,可以保证正常灭弧工作。
3、灭弧室下方下绝缘盖的底部设置卡槽,卡槽内部安装复位弹簧,当合闸磁力推杆推动第二导电杆向上运动时,第一导电杆和第二导电杆接合,电路接合,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4、合闸磁力推杆断电时,在弹簧弹力作用下推动第二导电杆向下运动,第一导电杆和第二导电杆分离自动断开,电路断开。
5、直推式灭弧动作代替传统杠杆拐臂转轴式灭弧动作,结构相对简单,磨损较小,故障率低。
6、所述第一圆台底部和第二圆台顶部均螺纹固定连接有触头体,使用一段时间时间后只需拧下触头体即可,无需对整体灭弧室和导电杆更换。
7、所述上绝缘盖和下绝缘盖之间距离等于散热铜罩高度等于导向套、不锈钢波纹管、屏蔽筒与屏蔽罩高度之和,在陶瓷绝缘体内部可以保证屏蔽筒处于两侧的不锈钢波纹管和屏蔽罩压紧固定状态,灭弧工作时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复合盘碟式自降温真空灭弧室的整体灭弧室安装状态示意图。
图2为复合盘碟式自降温真空灭弧室的灭弧室两端压紧固定部位结构局部剖视图。
图3为复合盘碟式自降温真空灭弧室的支架总成和顶板安装状态示意图。
图4为复合盘碟式自降温真空灭弧室的组装蝶式灭弧装置整体安装状态示意图。
图5为复合盘碟式自降温真空灭弧室的组装蝶式灭弧装置局部安装状态示意图。
图6为复合盘碟式自降温真空灭弧室的组装蝶式灭弧装置底部安装结构局部爆炸示意图。
图7为复合盘碟式自降温真空灭弧室的组装蝶式灭弧装置内部安装结构局部剖视图。
图8为复合盘碟式自降温真空灭弧室的组装蝶式灭弧装置整体安装状态爆炸视图。
图9为复合盘碟式自降温真空灭弧室的散热铜罩结构图。
图中:1、支架总成;101、安装箱;102、立墙;103、固定孔;2、螺栓;3、绝缘板;4、合闸磁力推杆;5、顶板;6、组装蝶式灭弧装置;601、上绝缘盖;602、下绝缘盖;603、接线软排;604、复位弹簧;605、屏蔽筒;606、陶瓷绝缘体;607、通槽;608、凸台;609、屏蔽罩;610、导向套;611、不锈钢波纹管;612、散热铜罩;613、散热翅片;614、第一导电杆;615、螺钉;616、上固定接线排;617、第一圆台;618、第二导电杆;619、第二圆台;620、触头体;621、卡槽;622、螺纹杆;623、垫片;624、第一螺母;625、第二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9所示,复合盘碟式自降温真空灭弧室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总成1、螺栓2、绝缘板3、合闸磁力推杆4、顶板5、组装蝶式灭弧装置6;所述支架总成1左侧下方设置有安装箱101;所述绝缘板3设置在安装箱101内部下方;所述多个合闸磁力推杆4设置绝缘板3顶部;所述合闸磁力推杆4在绝缘板3长度方向上均匀设置;所述安装箱101右侧顶部在竖直方向上设置有立墙102;所述顶板5通过螺栓2固定设置在立墙102顶部左侧位置;所述顶板5水平设置;所述组装蝶式灭弧装置6设置在顶板5和安装箱101之间;所述组装蝶式灭弧装置6包括上绝缘盖601、下绝缘盖602、接线软排603、复位弹簧604、屏蔽筒605和陶瓷绝缘体606;所述陶瓷绝缘体606中部贯通设置有通槽607;所述上绝缘盖601和下绝缘盖602两端均设置有凸台608;所述上绝缘盖601下方的凸台608设置在通槽607内部顶端;所述下绝缘盖602上方的凸台608设置在通槽607内部底端;所述通槽607直径等于凸台608直径;所述上绝缘盖601和下绝缘盖602直径大于凸台608直径;所述安装箱101顶部和顶板5上在长度方向上均匀贯通设置有多个固定孔103;上绝缘盖601上方的凸台608设置在顶板5的固定孔103内部;所述下绝缘盖602下方的凸台608设置在安装箱101的固定孔103内部;所述固定孔103直径等于凸台608外径;所述顶板5底部和安装箱101顶部之间间距等于上绝缘盖601、陶瓷绝缘体606和下绝缘盖602高度之和;所述上绝缘盖601下方的凸台608底部设置有屏蔽罩609;所述下绝缘盖602上方的凸台608顶部设置有导向套610;所述导向套610顶部设置有不锈钢波纹管611;所述屏蔽筒605设置在不锈钢波纹管611和屏蔽罩609之间;所述屏蔽筒605内径小于不锈钢波纹管611外径;所述屏蔽筒605内径小于屏蔽罩609外径;所述屏蔽筒605和陶瓷绝缘体606之间设置有散热铜罩612;所述散热铜罩612内径等于屏蔽筒605外径;所述散热铜罩612外周均匀设置有多个散热翅片613;所述上绝缘盖601和下绝缘盖602之间距离等于散热铜罩612高度等于导向套610、不锈钢波纹管611、屏蔽筒605与屏蔽罩609高度之和;所述屏蔽罩609设置在散热铜罩612内部;所述屏蔽罩609中部固定设置有第一导电杆614;所述第一导电杆614顶部贯穿上绝缘盖601后固定设置有螺钉615;所述螺钉615和第一导电杆614之间设置有上固定接线排616;所述第一导电杆614底部贯穿屏蔽罩609后在屏蔽筒605内部设置有第一圆台617;所述导向套610中部贯通滑动连接有第二导电杆618;所述第二导电杆618顶部贯穿不锈钢波纹管611后在屏蔽筒605内部设置有第二圆台619;所述第一圆台617底部和第二圆台619顶部均螺纹固定连接有触头体620;所述下绝缘盖602下方的凸台608底部设置有卡槽621;所述复位弹簧604设置在卡槽621内部;所述第二导电杆618贯穿复位弹簧604中部;所述第二导电杆618中部下方设置有螺纹杆622;所述螺纹杆622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垫片623、第一螺母624、接线软排603和第二螺母625;所述垫片623顶部和卡槽621内部底端通过复位弹簧604连接;所述接线软排603固定夹紧在第一螺母624和第二螺母625之间;所述第二螺母625下表面和合闸磁力推杆4上表面接触。
使用时,步骤一,结合图1-8所示,合闸时,通过控制器控制合闸磁力推杆4通电,从而使得推杆提升,因‘所述下绝缘盖602下方的凸台608底部设置有卡槽621;所述复位弹簧604设置在卡槽621内部;所述第二导电杆618贯穿复位弹簧604中部;所述第二导电杆618中部下方设置有螺纹杆622;所述螺纹杆622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垫片623、第一螺母624、接线软排603和第二螺母625;所述垫片623顶部和卡槽621内部底端通过复位弹簧604连接;所述接线软排603固定夹紧在第一螺母624和第二螺母625之间;所述第二螺母625下表面和合闸磁力推杆4上表面接触’,推杆提升时会推动第二螺母625、接线软排603、第一螺母624、垫片623和第二导电杆618一起向上运动,在垫片623向上运动过程中压缩复位弹簧604,第二导电杆618向上运动同时带动顶部的第二圆台619和下方触头体620向上运动,当下方触头体620和上方触头体620接触时,第一圆台617和第二圆台619通过触头体620连通,第一导电杆614和第二导电杆618连通,从而实现电路接通动作;第二导电杆618上下运动过程中在导向套610内部滑动,导向套610的设置起到第二导电杆618定向移动的作用。
电流流经方向为电源→上固定接线排616→第一导电杆614→第一圆台617→触头体620→触头体620→第二圆台619→第二导电杆618→接线软排603→负载。
步骤二,结合图1-8所示,分闸时,合闸磁力推杆4断电,推杆的推力状态解除,此时在复位弹簧604弹力的作用下会推动垫片623和第一螺母624向下运动,第一螺母624向下运动时会带动第二导电杆618一起向下运动,此时两触头体620之间分离并产生真空电弧。
当真空灭弧室内的触头体620在真空中带电分离时,电接触表面迅速减小,当两触头体620分离的瞬间,电流收缩到触头体620刚分离的某一点或某几点上,电极间电阻剧烈增大,温度也迅速升高,最后金属桥熔化并蒸发出大量的金属蒸汽,同时形成极高的电场强度,导致剧烈的场致发射和间隙的击穿,产生了真空电弧,真空电弧依靠触头体620材料蒸发形成出来的金属蒸汽来维持。
当工作电流接近零时,同时触头体620间距继续增大,真空电弧的等离子体很快向四周扩散,当电弧电流过零后,触头体620间隙的介质迅速由导电体变为绝缘体,于是电流被分断,开断结束。
燃弧过程在产生的金属蒸汽被屏蔽罩609表面冷凝,释放少量气体中的一部分被凝聚的金属蒸汽吸收,一部分被灭弧室内的吸气剂吸收,是真空灭弧室一直维持较高的真空度。
直推式灭弧动作代替传统杠杆拐臂转轴式灭弧动作,结构相对简单,磨损较小,故障率低。
步骤三,结合图7-9所示,在灭弧过程中,电阻和电流作用,屏蔽筒605内部的温度迅速增高,因传统灭弧室的屏蔽筒605和陶瓷绝缘体606外壳直接接触,陶瓷绝缘体606的导热性能较差,热量集中在屏蔽筒605上不能及时的散发出去,长时间频繁使用时造成屏蔽筒605温度过高,不仅影响灭弧室的灭弧效果,还会增大触头体620的蒸发效果,触头体620的损耗较大,灭弧室的使用寿命减短。
本发明设计的灭弧室,因‘所述屏蔽筒605和陶瓷绝缘体606之间设置有散热铜罩612;所述散热铜罩612内径等于屏蔽筒605外径;所述散热铜罩612外周均匀设置有多个散热翅片613’,屏蔽筒605产生的热量会传递到散热铜罩612上,散热铜罩612的材质为金属铜,热传递效果较快,有效的分担了屏蔽筒605本体的温度,相对于传统灭弧室灭弧过程温度较低,灭弧效果好,内部零部件的损耗较少,灭弧室的使用寿命大大增长,散热翅片613的设置增快其外部散热效果。
所以说屏蔽筒605和陶瓷绝缘体606之间设置散热铜罩612和散热翅片613,灭弧室灭弧过程中屏蔽筒605内产生的热量分散到散热铜罩612上,屏蔽筒605内温度相对较低,散热效果较好,可以保证正常灭弧工作。
步骤四,结合图1-9所示,长时间使用触头体620损耗较大更换时,因‘上绝缘盖601上方的凸台608设置在顶板5的固定孔103内部;所述下绝缘盖602下方的凸台608设置在安装箱101的固定孔103内部;所述固定孔103直径等于凸台608外径;所述顶板5底部和安装箱101顶部之间间距等于上绝缘盖601、陶瓷绝缘体606和下绝缘盖602高度之和’,所以当松开顶板5一侧的螺栓2时,上绝缘盖601、陶瓷绝缘体606和下绝缘盖602之间密封压紧状态解除,此时将上绝缘盖601从陶瓷绝缘体606的顶部取下,然后从底部向上拉动第一导电杆614,因第一导电杆614和屏蔽罩609固定,所以当向上拉动第一导电杆614时屏蔽罩609同时向上提起,然后从顶部将散热铜罩612和屏蔽筒605从通槽607内部取出。
最后松开下方的第二螺母625,第二螺母625从螺纹杆622上卸下,然后将接线软排603取下,然后再逆时针转动第一螺母624,将第一螺母624卸下,从螺纹杆622上将垫片623取出,并将复位弹簧604取下,此时可将下绝缘盖602从通槽607底部取下,最后从通槽607底部将导向套610和不锈钢波纹管611取下,第二导电杆618即可取出。
真空灭弧室的触头体620材料大都采用铜铬合金,铜与铬各占50 %。在上、下触头体620的对接面上各焊上一块铜铬合金片,一般厚度各为3mm。其余部分称为触头座,用无氧铜制造即可,传统触头体620不可更换,对后期维护造来不便;本发明的设计,因‘所述第一圆台617底部和第二圆台619顶部均螺纹固定连接有触头体620’,可以逆时针转动第一圆台617和第二圆台619上的触头体620将触头体620卸更换新的触头体620即可,无需对整体灭弧室和导电杆更换。
对内部零件更换完毕后同理,先将第二导电杆618的第二圆台619朝上向下插入不锈钢波纹管611内部,然后在波纹管下方依次装入导向套610和下绝缘盖602,再在卡槽621内部放入复位弹簧604,在复位弹簧604下方依次装入垫片623、第一螺母624、接线软排603和第二螺母625,并将其拧紧到合适位置。
将装好的部件从陶瓷绝缘体606的下方向上穿入,使得下绝缘盖602上方的凸台608卡在通槽607下方,然后从通槽607顶部依次放入散热铜罩612、屏蔽筒605、屏蔽罩609和上绝缘盖601,使上绝缘盖601下方的凸台608卡在通槽607顶部即可,通槽607和凸台608之间密封,组装蝶式灭弧装置6组装完毕,最后将其防止在安装箱101的固定孔103上方,使得下绝缘盖602的下方凸台608卡在其固定孔103位置,最后在顶部盖上顶板5,使得顶板5的通孔卡在上绝缘盖601上方的凸台608外部,通过螺栓2将顶盖压紧,灭弧室整体组装完毕。
综上所述,组装蝶式灭弧装置6的设计,通过顶板5将上绝缘板3、密封绝缘体和下绝缘板3压紧密封在一起并密封,更换触头体620时,只需将顶板5打开,将两侧的绝缘盖等组件卸下,在导电杆的圆台端更换新的触头体620即可,解决了传统灭弧室真空钎焊工艺封接在一起,当长时间使用后触点损耗较大,若打开两端盖板,真空灭弧室直接报废,不能重复利用的问题。
所述屏蔽筒605内径小于不锈钢波纹管611外径;所述屏蔽筒605内径小于屏蔽罩609外径,所述上绝缘盖601和下绝缘盖602之间距离等于散热铜罩612高度等于导向套610、不锈钢波纹管611、屏蔽筒605与屏蔽罩609高度之和,在陶瓷绝缘体606内部可以保证屏蔽筒605处于两侧的不锈钢波纹管611和屏蔽罩609压紧固定状态,灭弧工作时更加稳定。
本发明的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来自动控制,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发明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发明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Claims (7)

1.复合盘碟式自降温真空灭弧室,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总成(1)、螺栓(2)、绝缘板(3)、合闸磁力推杆(4)、顶板(5)、组装蝶式灭弧装置(6);所述支架总成(1)左侧下方设置有安装箱(101);所述绝缘板(3)设置在安装箱(101)内部下方;多个所述合闸磁力推杆(4)设置绝缘板(3)顶部;所述合闸磁力推杆(4)在绝缘板(3)长度方向上均匀设置;所述安装箱(101)右侧顶部在竖直方向上设置有立墙(102);所述顶板(5)通过螺栓(2)固定设置在立墙(102)顶部左侧位置;所述顶板(5)水平设置;所述组装蝶式灭弧装置(6)设置在顶板(5)和安装箱(101)之间;所述组装蝶式灭弧装置(6)包括上绝缘盖(601)、下绝缘盖(602)、接线软排(603)、复位弹簧(604)、屏蔽筒(605)和陶瓷绝缘体(606);所述陶瓷绝缘体(606)中部贯通设置有通槽(607);所述上绝缘盖(601)和下绝缘盖(602)两端均设置有凸台(608);所述上绝缘盖(601)下方的凸台(608)设置在通槽(607)内部顶端;所述下绝缘盖(602)上方的凸台(608)设置在通槽(607)内部底端;所述通槽(607)直径等于凸台(608)直径;所述上绝缘盖(601)和下绝缘盖(602)直径大于凸台(608)直径,所述安装箱(101)顶部和顶板(5)在长度方向上均匀贯通设置有多个固定孔(103);上绝缘盖(601)上方的凸台(608)设置在顶板(5)的固定孔(103)内部;所述下绝缘盖(602)下方的凸台(608)设置在安装箱(101)的固定孔(103)内部;所述固定孔(103)直径等于凸台(608)外径;所述顶板(5)底部和安装箱(101)顶部之间间距等于上绝缘盖(601)、陶瓷绝缘体(606)和下绝缘盖(602)高度之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盘碟式自降温真空灭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绝缘盖(601)下方的凸台(608)底部设置有屏蔽罩(609);所述下绝缘盖(602)上方的凸台(608)顶部设置有导向套(610);所述导向套(610)顶部设置有不锈钢波纹管(611);所述屏蔽筒(605)设置在不锈钢波纹管(611)和屏蔽罩(609)之间;所述屏蔽筒(605)内径小于不锈钢波纹管(611)外径;所述屏蔽筒(605)内径小于屏蔽罩(609)外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盘碟式自降温真空灭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筒(605)和陶瓷绝缘体(606)之间设置有散热铜罩(612);所述散热铜罩(612)内径等于屏蔽筒(605)外径;所述散热铜罩(612)外周均匀设置有多个散热翅片(6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盘碟式自降温真空灭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绝缘盖(601)和下绝缘盖(602)之间距离等于散热铜罩(612)高度等于导向套(610)、不锈钢波纹管(611)、屏蔽筒(605)与屏蔽罩(609)高度之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盘碟式自降温真空灭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罩(609)设置在散热铜罩(612)内部;所述屏蔽罩(609)中部固定设置有第一导电杆(614);所述第一导电杆(614)顶部贯穿上绝缘盖(601)后固定设置有螺钉(615);所述螺钉(615)和第一导电杆(614)之间设置有上固定接线排(61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盘碟式自降温真空灭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杆(614)底部贯穿屏蔽罩(609)后在屏蔽筒(605)内部设置有第一圆台(617);所述导向套(610)中部贯通滑动连接有第二导电杆(618);所述第二导电杆(618)顶部贯穿不锈钢波纹管(611)后在屏蔽筒(605)内部设置有第二圆台(619);所述第一圆台(617)底部和第二圆台(619)顶部均螺纹固定连接有触头体(62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盘碟式自降温真空灭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绝缘盖(602)下方的凸台(608)底部设置有卡槽(621);所述复位弹簧(604)设置在卡槽(621)内部;所述第二导电杆(618)贯穿复位弹簧(604)中部;所述第二导电杆(618)中部下方设置有螺纹杆(622);所述螺纹杆(622)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垫片(623)、第一螺母(624)、接线软排(603)和第二螺母(625);所述垫片(623)顶部和卡槽(621)内部底端通过复位弹簧(604)连接;所述接线软排(603)固定夹紧在第一螺母(624)和第二螺母(625)之间;所述第二螺母(625)下表面和合闸磁力推杆(4)上表面接触。
CN201910751813.7A 2019-08-15 2019-08-15 复合盘碟式自降温真空灭弧室 Active CN1105710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51813.7A CN110571097B (zh) 2019-08-15 2019-08-15 复合盘碟式自降温真空灭弧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51813.7A CN110571097B (zh) 2019-08-15 2019-08-15 复合盘碟式自降温真空灭弧室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71097A CN110571097A (zh) 2019-12-13
CN110571097B true CN110571097B (zh) 2022-06-10

Family

ID=687753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51813.7A Active CN110571097B (zh) 2019-08-15 2019-08-15 复合盘碟式自降温真空灭弧室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71097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31398A (zh) * 2012-07-03 2014-01-22 西门子公司 真空开关管
CN204792595U (zh) * 2015-07-23 2015-11-18 亚洲电力设备(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永磁真空断路器开关
CN208173489U (zh) * 2018-06-15 2018-11-30 浙江瑞光真空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户外断路器用真空灭弧室
CN109119286A (zh) * 2018-10-30 2019-01-01 宁波鑫鑫鑫寅电气有限公司 三相永磁矿用断路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31398A (zh) * 2012-07-03 2014-01-22 西门子公司 真空开关管
CN204792595U (zh) * 2015-07-23 2015-11-18 亚洲电力设备(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永磁真空断路器开关
CN208173489U (zh) * 2018-06-15 2018-11-30 浙江瑞光真空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户外断路器用真空灭弧室
CN109119286A (zh) * 2018-10-30 2019-01-01 宁波鑫鑫鑫寅电气有限公司 三相永磁矿用断路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71097A (zh) 2019-1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918306U (zh) 带散热装置的固封极柱
CN102074409B (zh) 带散热装置的固封极柱
JP4989794B1 (ja) ガス遮断器
CN110739176A (zh) 一种电力输送用高压真空断路器
CN210091978U (zh) 一种新型真空灭弧室
CN110571097B (zh) 复合盘碟式自降温真空灭弧室
CN102760607A (zh) 一种气体绝缘环网柜用压气式负荷开关
CN109830400B (zh) 一种具有高散热性的真空灭弧室
CN110379667B (zh) 一种真空灭弧室装置
CN219350079U (zh) 一种断路器用真空灭弧室
CN215834469U (zh) 一种适用于真空灭弧室的定向导向件
CN201936802U (zh) 固封极柱专用散热出线座
CN214588595U (zh) 一种具有可视防护功能的真空灭弧室
CN101989511A (zh) 一种负荷开关
CN109243908B (zh) 一种户外高压六氟化硫断路器
CN100370564C (zh) 550kV电压等级单断口断路器
CN209232661U (zh) 一种特高压真空灭弧室
CN108321004B (zh) 一种极柱
CN106128853A (zh) 一种真空灭弧室导电杆结构
CN216288153U (zh) 一种瓷柱断路器加热装置
CN211428111U (zh) 一种带散热结构的真空灭弧室
CN218447701U (zh) 一种隐藏式的导电杆负荷开关用真空灭弧室
CN209232657U (zh) 一种高压固封用真空开关管
CN216818194U (zh) 一种断路器结构
CN114520128B (zh) 一种双断口真空灭弧室瓷座结构及双断口真空断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