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69670B - 基于区块链的企业年金的加密和设计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区块链的企业年金的加密和设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69670B
CN110569670B CN201910873154.4A CN201910873154A CN110569670B CN 110569670 B CN110569670 B CN 110569670B CN 201910873154 A CN201910873154 A CN 201910873154A CN 110569670 B CN110569670 B CN 1105696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key
transfer
party
batch nu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7315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69670A (zh
Inventor
陈哲昺
张�荣
周征
于勇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Insurance Exchang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Insurance Exchang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Insurance Exchang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Insurance Exchang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7315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6967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696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696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696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696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02Providing cryptographic facilities or ser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2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 G06F21/6218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to a system of files or objects, e.g. local or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or database
    • G06F21/6245Protecting personal data, e.g. for financial or medical purpo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2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 G06F21/6218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to a system of files or objects, e.g. local or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or database
    • G06F21/6272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to a system of files or objects, e.g. local or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or database by registering files or documents with a third par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eth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区块链的企业年金的加密和设计方法。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转出方法包括:根据转入方对转出数据分批,转出数据中目的地为同一转入方的一条或多条详细信息生成一个批次号;将包含同一批次号的一条或多条详细信息分别以key‑value对的形式保存在一个或多个区块信息中,每个value包含使用对称密钥对对应的详细信息加密获得的数据、使用转出方的公钥对对称密钥加密获得的数据以及使用转入方的公钥对对称密钥加密获得的数据;将每个批次号对应的概要数据以三个key‑value对的形式保存在一个或多个区块信息中,第一value包含使用对称密钥对概要数据加密获得的数据、使用转出方的公钥对对称密钥加密获得的数据以及使用转入方的公钥对对称密钥加密获得的数据。

Description

基于区块链的企业年金的加密和设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区块链领域,更具体地,涉及基于区块链的企业年金在各受托人机构之间的转移接续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建立了年金制度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加市场竞争力、从而吸引优秀人才加盟。但是,伴随着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人才流动机制已逐步形成,企业有选择人才的权利,个人也有择业的自由,人才的合理流动已成为时代的潮流。随着某员工从原企业离职而到新企业入职,其企业年金也需要从原企业的年金管理机构转出,并转入到新企业的年金管理机构。
目前企业年金跨机构转移接续在业务办理过程中流程较为复杂。首先,需要原企业在原年金管理机构办理转出业务,然后再由新企业在新机构办理转入业务,实际上属于一笔业务多次、多地受理。企业年金在机构间的转出和转入完全为体外流程,暂无统一的转移接续平台,一般需要人工进行系统外转移接续。而跨受托人转移接续存在转移信息传递不顺畅、无法跟踪、信息可能丢失的问题。而且,对转入受托人容易产生未明来账,需耗费大量精力来跟踪和清理未明来账,工作非常低效和复杂。
因此,希望开发出一种企业年金转移接续的统一标准的电子化平台,来替代目前跨受托人的职工转移的体外流程,以解决转移接续在新老受托人之间衔接不顺畅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据转移接续系统以及数据转出和转入方法,有针对性的解决在诸如企业年金的数据转移接续过程中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转出方法。该数据转出方法包括:根据转入方对转出数据进行分批,对于转出数据中目的地为同一转入方的一条或多条详细信息生成一个批次号;将包含同一批次号的一条或多条详细信息分别以key-value对的形式保存在一个或多个区块信息中,其中每条详细信息具有一个批次号和一个索引号,每个对应的key包含对应详细信息的批次号和索引号,每个对应的value包含使用第一对称密钥对对应的详细信息进行加密获得的第一数据、使用转出方的公钥对第一对称密钥进行加密获得的第二数据以及使用转入方的公钥对第一对称密钥进行加密获得的第三数据;以及将每个批次号对应的概要数据以三个key-value对的形式保存在一个或多个区块信息中,其中第一key包含批次号,第二key包含转入方的公钥和批次号,第三key包含转出方的公钥和批次号,第一value包含使用第二对称密钥对概要数据进行加密获得的第四数据、使用转出方的公钥对第二对称密钥进行加密获得的第五数据以及使用转入方的公钥对第二对称密钥进行加密获得的第六数据,第二和第三value为空。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数据转出方法还包括在每个批次号对应的概要数据中包含的详细信息的数量与区块链中该批次号下的详细信息的数量不一致时返回概要数据错误。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转入方法。该数据转入方法包括:使用转入方的公钥进行查询,查询到有要转入的数据时,根据查询到的包含转入方公钥和批次号的key获取数据的批次号;利用转入方的私钥对所获取批次号的数据进行解密获得第一对称密钥;利用所获得的第一对称密钥对所获取批次号的数据进行解密获得概要数据;根据概要数据中包含的批次号和详细信息的数量获得以key-value对形式保存的一条或多条加密的详细信息;利用转入方的私钥对所述加密的详细信息进行解密获得第二对称密钥,利用所获得的第二对称密钥对所述加密的详细信息进行解密获得转入的详细信息。
根据一些实施例,其中每条详细信息具有一个批次号和一个索引号,每条详细信息的key-value对中的key包含对应详细信息的批次号和索引号,每个对应的value包含使用所述第二对称密钥对对应的详细信息进行加密获得的第一数据、使用转出方的公钥对所述第二对称密钥进行加密获得的第二数据以及使用转入方的公钥对所述第二对称密钥进行加密获得的第三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转移接续系统。该系统包括数据转出模块和数据转入模块。该数据转出模块被配置成:根据转入方对转出数据进行分批,对于转出数据中目的地为同一转入方的一条或多条详细信息生成一个批次号;将包含同一批次号的一条或多条详细信息分别以key-value对的形式保存在一个或多个区块信息中,其中每条详细信息具有一个批次号和一个索引号,每个对应的key包含对应详细信息的批次号和索引号,每个对应的value包含使用第一对称密钥对对应的详细信息进行加密获得的第一数据、使用转出方的公钥对第一对称密钥进行加密获得的第二数据以及使用转入方的公钥对第一对称密钥进行加密获得的第三数据;以及将每个批次号对应的概要数据以三个key-value对的形式保存在一个或多个区块信息中,其中第一key包含批次号,第二key包含转入方的公钥和批次号,第三key包含转出方的公钥和批次号,第一value包含使用第二对称密钥对概要数据进行加密获得的第四数据、使用转出方的公钥对第二对称密钥进行加密获得的第五数据以及使用转入方的公钥对第二对称密钥进行加密获得的第六数据,第二和第三value为空。并且该数据转入模块被配置成:使用转入方的公钥进行查询,查询到有要转入的数据时,根据查询到的包含转入方公钥和批次号的key获取数据的批次号;利用转入方的私钥对所获取批次号的数据进行解密获得所述第二对称密钥;利用获得的所述第二对称密钥对所获取批次号的数据进行解密获得所述概要数据;根据概要数据中包含的批次号和详细信息的数量获得以key-value对形式保存的一条或多条加密的详细信息;以及利用转入方的私钥对所述加密的详细信息进行解密获得所述第一对称密钥,利用所获得的所述第一对称密钥对所述加密的详细信息进行解密获得所述一条或多条详细信息。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数据转入模块还被配置成删除第二和第三key-value对。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转出装置,包括用于执行根据前述数据转出方法的步骤的模块。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转入装置,包括用于执行根据前述数据转入方法的步骤的模块。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转出设备,包括:存储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及处理器,耦接到所述存储器并执行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实施前述数据转出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转入设备,包括:存储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及处理器,耦接到所述存储器并执行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实施前述数据转入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非暂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运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前述数据转出方法和数据转入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数据为企业年金。
本发明通过混合加密的方式,借助区块链建立起了企业年金转移接续的电子化平台,解决了企业年金的转移接续在新老受托人之间衔接不顺畅的问题,提升了机构间的协同合作效率,也提升了客户的服务体验,避免受益人的企业年金资金因长期闲置而遭受损失,切实保障了受益人的利益最大化。此外,通过使用混合加密的方式保障每笔交易的实际内容只有相关方可见,既提高了安全性也提高了效率。同时,通过对转入同一机构的数据进行批次划分,在提高效率的同时还节约了计算和存储资源。
参考附图及以下给出的对示例实施方式的具体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立刻认识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与优点。
附图说明
所包括的附图用于说明性目的,并且仅用于提供本文所公开的发明性方法及系统的可能结构和布置的示例。这些附图决不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实施方案的实质和范围的前提下可对实施方案进行的在形式和细节方面的任何更改。所述实施方案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具体描述将更易于理解,其中类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类似的结构元件。同时,应该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基于区块链的企业年金转移接续的业务流程交互图100。
图2是示出了与联盟链连接的系统架构图200。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基于区块链的数据转出方法300的示意流程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基于区块链的数据转入方法400的示意流程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从一个转出机构转出两个批次给两个不同机构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转移接续系统600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可以实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计算设备700的示例性配置。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部分中提供了根据本文所述实施方案的系统和方法的代表性应用。提供这些示例仅是为了添加上下文并有助于理解所述实施方案。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因此将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所述的实施方案可在不具有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或全部的情况下实施。在其它情况下,未详细描述熟知的工艺步骤,以便避免不必要地模糊本发明所述的实施方案。其它应用也是可能的,使得以下示例不应视为是限制性的。
在介绍本发明的技术之前先介绍与企业年金相关的四个名词:委托人、受托人、账管人和托管人。
设立企业年金的企业及其职工为委托人。
受托人是指受托管理企业年金基金的企业年金理事会或符合国家规定的养老金管理公司等法人受托机构,企业年金理事会由企业代表和职工代表等人员组成,法人受托机构应该具备一定的条件,一般为保险公司。
账管人是受托人委托管理企业年金基金账户的专业机构。账户管理人的具体职能包括:负责企业年金账户登记、费用征集、费用记录处理、受益人的待遇审核、受益人待遇支付,以及企业年金基金核算和财务管理。一般为保险公司,也可以是银行。
托管人是受托人委托保管企业年金基金财产的商业银行或专业机构;投资管理人是受托人委托投资管理企业年金基金财产的专业机构。一般为银行。
在有些情况下,受托人和帐管人可以为同一机构。在一些情况下,帐管人和托管人可以为同一机构。
区块链包括公有区块链、私有区块链以及行业区块链,行业区块链又称为联盟链。本发明应用于联盟链领域,旨在借助区块链将受托人角色纳入联盟链,通过区块链分布式账本、共识机制、隐私安全保护等特性,先实现受托人之间的区块链交互,由转出受托机构将“职工转移明细信息”上链,并由转入受托机构及时从“区块链账本读取职工转移信息”。
从业务处理方面来看,基于区块链的系统和方法实现的是转出受托人与转入受托人之间的交互流程,业务流程上只是对部分体外环节上的流程增加区块链系统改造。
具体地,当受托人作为转出方执行转移回盘操作时,由转出的受托人将职工转移明细数据批量上链。如果一个批次下存在多个转入受托机构,则由转出受托人将数据进行批次拆分,每一个转入受托机构对应一个批次,分别将职工转移明细数据上链。转入机构根据权限读取转入各自机构的转移人员信息。
当作为转入受托人时,需要读取区块链账本中的职工转移明细信息,协助转出受托人跟踪企业客户是否及时发起转入申请以及处理转入到账等业务。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基于区块链的企业年金转移接续的业务流程交互图100。本发明提出的基于区块链的数据转移接续系统以及方法在图1中的受托人(A)与受托人(B)之间执行,具体地,转出受托人A将需要转出的职工企业年金数据上传到区块链,转入受托人B读取区块链上的职工企业年金数据。
图2示出了与联盟链连接的系统架构图200。为了便于说明,图中只示出了三个机构A、B和C。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而是在该架构图中,机构是可以扩展的,机构D、机构E等多个机构都可以通过该机构的区块链节点加入区块链来加入系统。
如图2所示,各个受托人机构之间使用区块链进行连接,区块链节点组网连接方式由不同种类的区块链各自的连接方式确定。A机构的业务核心系统通过前置系统来与A机构区块链节点进行连接。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架构图中所示机构的前置系统是一种折中方案,是在最小程度改造核心业务系统下的方案,也可以直接由核心业务系统和区块链连接(未示出),这是该系统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参考上述业务流程交互图和系统架构图,假定职工小明从甲公司跳槽到乙公司,甲公司的企业年金受托机构为A机构,乙公司的企业年金受托机构为B机构。在委托人职工小明或者甲公司发起企业年金转移接续的申请后。A机构将会通过区块链上生成的对称秘钥将小明的企业年金转移接续的信息由A机构的节点发送到区块链上,使用B机构的公钥对这个对称秘钥进行加密,并在B机构的待处理队列中加入一条数据。B机构在自己的待处理队列中查询到该数据时,会将该待处理队列中的数据及其详细信息下载到本地,并使用自己的私钥对其进行解密,然后对信息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将职工小明加入到乙公司的企业年金项目中,然后删除区块链上自己待处理队列中的数据。
下面将结合图3-图7详细描述基于区块链的企业年金跨机构的转移接续方法及系统。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公开的企业年金转移接续系统及方法可应用于除了企业年金之外的其他数据转移接续领域。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基于区块链的数据转出方法300的示意流程图。
在步骤310处机构A对要转出的数据进行分批,将转给同一转入机构的数据被分入同一批次,生成一个批次号。转给不同的转入机构的数据的批次号不能重复。
例如,A机构可以每隔一定时间(比如一天、或者12个小时或者2天)产生一批需要转移接续到一个或多个其他机构的数据。为了描述的方便,这里只讨论了转出机构(例如,A机构)将数据转出给一个转入机构(例如,B机构)的情况。注意,本发明优选轮询机制,其优势包括但不限于不会因为网络问题而导致数据上链失败。
在步骤320处,将包含同一批次号(例如,转入给B机构的批次)的一条或多条详细信息分别以key-value对的形式保存在一个或多个区块信息中。其中每条详细信息具有一个索引号,标志它在该批次中的位置。
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A机构将转出给B机构的批次中的详细信息都通过A机构的区块链节点上链后,区块链会通过共识算法,将该数据同步到区块链的每一个节点上。
任何能够以key-value对的形式将上述详细信息保存在一个或多个区块信息中的数据库都可以使用,但是本发明优选使用kv数据库。
保存数据的结构的key为:“DeatilInfo_”固定前缀+批次号+“_”+索引号,例如“DeatilInfo_2019080500010001_1”。保存数据的value为使用对称密钥对详细信息进行加密获得的数据、使用转出方的公钥对对称密钥进行加密获得的数据以及使用转入方的公钥对对称密钥进行加密获得的第三数据。这么做的好处是:1)保证了转出方和转入方都可以解开该条数据,2)对称加密的效率高于非对称秘钥,所以先用对称秘钥加密,然后用非对称秘钥加密对称秘钥的key,效率较高。
在步骤330中,将每个批次号对应的概要数据以三个key-value对的形式保存在一个或多个区块信息中。概要数据中包含本批次信息的批次号,详细信息的数量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区块链的智能合约会进行检查,在检查到概要数据中包含的详细信息的数量与区块链中该批次号下的详细信息的数量不一致时返回概要数据错误。
以三个key-value对的形式保存概要数据的格式为:
第一Key:Summary_批次号,比如:Summary_2019080500010001。
第一Value:使用对称秘钥对概要数据进行加密获得的数据+转出机构(例如,A机构)的公钥对对称秘钥进行加密获得数据+转入机构(例如,B机构)的公钥对对称秘钥进行加密获得数据。
这里概要数据加密使用的对称密钥与详细信息加密使用的对称密钥是两个完全独立的密钥,均由区块链的智能合约自动生成。
第二Key:ToOrg_转入机构(例如,B机构)的公钥_批次号,比如:ToOrg_MIIBIjANBgkqhkiG9w0B……AQEFAAOCAQ8AMIIBCgKC_2019080500010001。
第二Value:空(这个key是起索引的作用,所以value里不用存数据)。
第三Key:FromOrg_转出机构(例如,A机构)的公钥_批次号,比如:FromOrg_MIIBIjANBgkqhkiG9w0B……AQEFAAOCAQ8AMIIBCgKC_2019080500010001。
第三Value:空(这个key是起索引的作用,所以value里不用存数据)。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数据为企业年金。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基于区块链的数据转入方法400的示意流程图。
在步骤410中,使用转入方(例如,B机构)的公钥进行查询,查询到有要转入的数据时,根据查询到的包含转入方公钥和批次号的key获取数据的批次号。
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B机构每隔一定时间(10分钟、30分钟、1小时都可以)查询有没有发送给自己的信息,查询的条件可以使用“ToOrg_B机构的公钥_”这个前缀的数据,如果为空,则说明没有给自己的数据。如果查询到有,则根据查询到的key获取批次号,并根据批次号获取key“Summary_批次号”下保存的经过加密的概要数据。
通过设置间隔以轮询的方式查询,具有不会漏掉转入消息的优势。
在步骤420中,利用转入方的私钥(例如,B机构利用自身的私钥)对所获取批次号的数据进行解密获得概要数据的对称密钥。
在步骤430中,利用所获得的概要数据的对称密钥对所获取批次号的数据进行解密获得概要数据。
在步骤440中,根据概要数据中包含的批次号和详细信息的数量获得以key-value对形式保存的一条或多条加密的详细信息。
在步骤450中,利用转入方的私钥(例如,B机构利用自身的私钥)对所述加密的详细信息进行解密获得详细信息的对称密钥,并利用所述详细信息的对称密钥对所述加密的详细信息进行解密获得转入的详细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B机构获得从A机构转入的一个或多个详细信息后,对信息中的数据进行处理,例如,将职工小明加入到乙公司的企业年金项目中,然后删除区块链上自己待处理队列中的数据。
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每个机构在加入区块链时,需要在本地生成非对称秘钥对(算法不限,可以是国密算法,也可以是国际通用的其他密码如RSA,椭圆曲线等),并将该秘钥对中的公钥上传到区块链上,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根据该机构的id保存该机构的公钥。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各机构在区块链上的公钥是可以更换的,但是更换的前提是该机构当前没有待处理任务或者有转出给别人的任务但是别人还没有处理该任务。调用保存公钥接口时会进行检查,如果有当前转入给该机构的数据,则不能更换公钥,因为该条转入的数据是用旧的公钥加密的,用新的公私钥对无法处理。另外,各个机构的公钥在区块链上更换后,历史的公私钥对需要保存下来,以备后续如果有需要解密检查历史数据使用。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B机构在获得从A机构转入的一个或多个详细信息,对信息中的数据进行处理,例如,将职工小明加入到乙公司的企业年金项目中,然后删除区块链上自己待处理队列中的数据之后,删除“ToOrg_转入机构的公钥_批次号”和“FromOrg_A机构的公钥_批次号”这两个数据,并保留第一key-value对用于待查历史数据。
在企业年金的实际应用中,由于各个企业年金受托人机构间会有多笔转移接续交易,所以每次的数据中一般包含多个委托人的转移接续信息。图5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从一个转出机构转出两个批次给两个不同机构的示意图。
如图5所示,机构A有20条数据需要转出给机构B和机构C,那么会分为两个批次,一个批次为转给机构B的15人,一个批次为转给C的5人。机构A会将这个数据上传到机构A的节点上,通过区块链同步到机构B和机构C的节点上,所有的数据都会被同步到节点上,机构B会查询出有15条转入给自己的记录,进行操作记录到机构B的业务系统中。机构C会查询出有5条转入给自己的记录,进行操作并记录到机构C的核心业务系统中。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转移接续系统600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系统600包括通过区块链交互的数据转出模块610和数据转入模块620。数据转出模块610可以被配置成实施根据图3所示的数据转出方法。数据转入模块620可以被配置成实施根据图4所示的数据转入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数据转入模块620还可以被配置成删除根据前述方法300和400的第二和第三key-value对。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数据转入模块610还可以被配置成在每个批次号对应的概要数据中包含的详细信息的数量与区块链中该批次号下的详细信息的数量不一致时返回概要数据错误。
本发明公开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企业年金的转移接续方法及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势:通过区块链建立起了统一标准的企业年金转移接续电子化平台,替代目前跨受托人的职工转移的体外流程,解决了转移接续在新老受托人之间衔接不顺畅的问题,也有助于各受托人减少未明来账资金的长期挂账,提升了机构间的协同合作效率。同时,通过这一平台也提升了客户的服务体验,避免受益人的企业年金资金因长期闲置而遭受损失,切实保障了受益人的利益最大化。此外,通过使用混合加密的方式,保障了每笔交易的实际内容只有相关方可见,提高了安全性。同时,通过对转入同一机构的数据进行批次划分,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节约了计算和存储资源。
图7示出了可以实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计算设备700的示例性配置。计算设备700是可以应用本发明的上述方面的硬件设备的实例。计算设备700可以是被配置为执行处理和/或计算的任何机器。计算设备700可以是但不限制于工作站、服务器、台式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平板计算机、个人数据助手(PDA)、智能电话、车载计算机或以上组合。
如图7所示,计算设备700可以包括可能经由一个或多个接口与总线720连接或通信的一个或多个元件。总线70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工业标准架构(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ISA)总线、微通道架构(Micro Channel Architecture,MCA)总线、增强ISA(EIS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ESA)局部总线、以及外设组件互连(PCI)总线等。计算设备700可以包括例如一个或多个处理器704、一个或多个输入设备706、以及一个或多个输出设备708。一个或多个处理器704可以是任何种类的处理器,并且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一个或多个通用处理器或专用处理器(诸如专用处理芯片)。输入设备706可以是能够向计算设备输入信息的任何类型的输入设备,并且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鼠标、键盘、触摸屏、麦克风和/或远程控制器。输出设备708可以是能够呈现信息的任何类型的设备,并且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显示器、扬声器、视频/音频输出终端、振动器和/或打印机。
计算设备700还可以包括或被连接至非暂态存储设备714,该非暂态存储设备714可以是任何非暂态的并且可以实现数据存储的存储设备,并且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盘驱动器、光存储设备、固态存储器、软盘、柔性盘、硬盘、磁带或任何其他磁性介质、压缩盘或任何其他光学介质、缓存存储器和/或任何其他存储芯片或模块、和/或计算机可以从其中读取数据、指令和/或代码的其他任何介质。计算设备700还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710和只读存储器(ROM)712。ROM 712可以以非易失性方式存储待执行的程序、实用程序或进程。RAM 710可提供易失性数据存储,并存储与计算设备700的操作相关的指令。计算设备700还可包括耦接至数据链路718的网络/总线接口716。网络/总线接口716可以是能够启用与外部装置和/或网络通信的任何种类的设备或系统,并且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调制解调器、网络卡、红外线通信设备、无线通信设备和/或芯片集(诸如蓝牙TM设备、1302.11设备、WiFi设备、WiMax设备、蜂窝通信设施等)。
可单独地或以任何组合方式来使用前述实施方案的各个方面、实施方案、具体实施或特征。可由软件、硬件或硬件与软件的组合来实现前述实施方案的各个方面。
例如,前述实施方案可体现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可读代码。计算机可读介质为可存储数据的任何数据存储设备,所述数据其后可由计算机系统读取。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包括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CD-ROM、DVD、磁带、硬盘驱动器、固态驱动器和光学数据存储设备。计算机可读介质还可分布在网络耦接的计算机系统中使得计算机可读代码以分布式方式来存储和执行。
例如,前述实施方案可采用硬件电路的形式。硬件电路可以包括组合式逻辑电路、时钟存储设备(诸如软盘、触发器、锁存器等)、有限状态机、诸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或嵌入式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的存储器、定制设计电路、可编程逻辑阵列等的任意组合。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以通过用诸如Verilog或VHDL的硬件描述语言(HDL)编码电路描述来实现根据本公开的硬件电路。可以针对给定集成电路制造技术设计的单元库合成HDL描述,并可以出于定时、功率和其他原因修改,以获得最终的设计数据库,可以将最终的设计数据库传输到工厂以通过半导体制造系统生产集成电路。半导体制造系统可通过(例如在可包括掩膜的晶片上)沉积半导体材料、移除材料、改变所沉积材料的形状、(例如通过掺杂材料或利用紫外处理修改介电常数)对材料改性等等来生产集成电路。集成电路可以包括晶体管并还可以包括其他电路元件(例如,诸如电容器、电阻器、电感器等无源元件)以及晶体管和电路元件之间的互连。一些实施方案可以实现耦接在一起的多个集成电路,以实现硬件电路,和/或可以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使用离散元件。
要注意的是,说明书中描述的各种类型的处理不仅根据描述按时间顺序执行,而且可以取决于执行处理的设备的处理能力或取决于需要并行或单独执行。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可以具有以下配置: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转出方法,包括:
根据转入方对转出数据进行分批,对于转出数据中目的地为同一转入方的一条或多条详细信息生成一个批次号;
将包含同一批次号的一条或多条详细信息分别以key-value对的形式保存在一个或多个区块信息中,其中每条详细信息具有一个批次号和一个索引号,每个对应的key包含对应详细信息的批次号和索引号,每个对应的value包含使用第一对称密钥对对应的详细信息进行加密获得的第一数据、使用转出方的公钥对第一对称密钥进行加密获得的第二数据以及使用转入方的公钥对第一对称密钥进行加密获得的第三数据;
将每个批次号对应的概要数据以三个key-value对的形式保存在一个或多个区块信息中,其中第一key包含批次号,第二key包含转入方的公钥和批次号,第三key包含转出方的公钥和批次号,第一value包含使用第二对称密钥对概要数据进行加密获得的第四数据、使用转出方的公钥对第二对称密钥进行加密获得的第五数据以及使用转入方的公钥对第二对称密钥进行加密获得的第六数据,第二和第三value为空。
(2)、根据(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每个批次号对应的概要数据中包含的详细信息的数量与区块链中该批次号下的详细信息的数量不一致时返回概要数据错误。
(3)、根据(1)所述的方法,其中将包含同一批次号的一条或多条详细信息分别以key-value对的形式保存在一个或多个区块信息中包括:使用KV数据库将包含同一批次号的一条或多条详细信息分别以key-value对的形式保存在一个或多个区块信息中。
(4)、根据(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转入方没有待处理任务且转出的任务还没有被处理时可以更新所述转入方的公钥,并且在所述转出方没有待处理任务且转出的任务还没有被处理时可以更新所述转出方的公钥。
(5)、根据(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为企业年金。
(6)、根据(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对应不同转入方的批次号不能重复。
(7)、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转入方法,包括:
使用转入方的公钥进行查询,查询到有要转入的数据时,根据查询到的包含转入方公钥和批次号的key获取数据的批次号;
利用转入方的私钥对所获取批次号的数据进行解密获得第一对称密钥;
利用所获得的第一对称密钥对所获取批次号的数据进行解密获得概要数据;
根据概要数据中包含的批次号和详细信息的数量获得以key-value对形式保存的一条或多条加密的详细信息;
利用转入方的私钥对所述加密的详细信息进行解密获得第二对称密钥,利用所获得的第二对称密钥对所述加密的详细信息进行解密获得转入的详细信息。
(8)、根据(7)所述的方法,其中每条详细信息具有一个批次号和一个索引号,每条详细信息的key-value对中的key包含对应详细信息的批次号和索引号,每个对应的value包含使用所述第二对称密钥对对应的详细信息进行加密获得的第一数据、使用转出方的公钥对所述第二对称密钥进行加密获得的第二数据以及使用转入方的公钥对所述第二对称密钥进行加密获得的第三数据。
(9)、根据(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一条或多条加密的详细信息是使用KV数据库保存的。
(10)、根据(7)-(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转入方没有待处理任务且转出的任务还没有被处理时可以更新所述转入方的公钥,并且在所述转出方没有待处理任务且转出的任务还没有被处理时可以更新所述转出方的公钥。
(11)、根据(7)-(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为企业年金。
(12)、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转移接续系统,包括:
数据转出模块,被配置成:
根据转入方对转出数据进行分批,对于转出数据中目的地为同一转入方的一条或多条详细信息生成一个批次号;
将包含同一批次号的一条或多条详细信息分别以key-value对的形式保存在一个或多个区块信息中,其中每条详细信息具有一个批次号和一个索引号,每个对应的key包含对应详细信息的批次号和索引号,每个对应的value包含使用第一对称密钥对对应的详细信息进行加密获得的第一数据、使用转出方的公钥对第一对称密钥进行加密获得的第二数据以及使用转入方的公钥对第一对称密钥进行加密获得的第三数据;以及
将每个批次号对应的概要数据以三个key-value对的形式保存在一个或多个区块信息中,其中第一key包含批次号,第二key包含转入方的公钥和批次号,第三key包含转出方的公钥和批次号,第一value包含使用第二对称密钥对概要数据进行加密获得的第四数据、使用转出方的公钥对第二对称密钥进行加密获得的第五数据以及使用转入方的公钥对第二对称密钥进行加密获得的第六数据,第二和第三value为空;以及数据转入模块,被配置成:
使用转入方的公钥进行查询,查询到有要转入的数据时,根据查询到的包含转入方公钥和批次号的key获取数据的批次号;
利用转入方的私钥对所获取批次号的数据进行解密获得所述第二对称密钥;
利用获得的所述第二对称密钥对所获取批次号的数据进行解密获得所述概要数据;
根据概要数据中包含的批次号和详细信息的数量获得以key-value对形式保存的一条或多条加密的详细信息;
利用转入方的私钥对所述加密的详细信息进行解密获得所述第一对称密钥,利用所获得的所述第一对称密钥对所述加密的详细信息进行解密获得所述一条或多条详细信息。
(13)、根据(12)所述的数据转移接续系统,其中所述数据转入模块还被配置成删除第二和第三key-value对。
(14)、根据(12)所述的数据转移接续系统,其中所述数据转入模块还被配置成在每个批次号对应的概要数据中包含的详细信息的数量与区块链中该批次号下的详细信息的数量不一致时返回概要数据错误。
(15)、根据(12)-(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将包含同一批次号的一条或多条详细信息分别以key-value对的形式保存在一个或多个区块信息中包括:使用KV数据库将包含同一批次号的一条或多条详细信息分别以key-value对的形式保存在一个或多个区块信息中。
(16)、根据(12)-(14)中任一项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转入方没有待处理任务且转出的任务还没有被处理时可以更新所述转入方的公钥,并且在所述转出方没有待处理任务且转出的任务还没有被处理时可以更新所述转出方的公钥。
(17)、根据(12)-(14)中任一项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为企业年金。
(18)、根据(12)-(14)中任一项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对应不同转入方的批次号不能重复。
(19)、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转出装置,包括用于执行根据(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的模块。
(20)、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转入装置,包括用于执行根据(7)-(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的模块。
(2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转出设备,包括:
存储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及
处理器,耦接到所述存储器并执行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实施根据(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2)、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转入设备,包括:
存储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及
处理器,耦接到所述存储器并执行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实施根据(7)-(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3)、一种非暂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运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根据(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虽然已通过示例详细展示了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述示例仅意图是说明性的而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上述实施例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实质的情况下被修改。本发明的范围是通过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的。

Claims (23)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转出方法,包括:
根据转入方对转出数据进行分批,对于转出数据中目的地为同一转入方的一条或多条详细信息生成一个批次号;
将包含同一批次号的一条或多条详细信息分别以key-value对的形式保存在区块链的一个或多个区块信息中,其中每条详细信息具有一个批次号和一个索引号,每个对应的key包含对应详细信息的批次号和索引号,每个对应的value包含使用第一对称密钥对对应的详细信息进行加密获得的第一数据、使用转出方的公钥对第一对称密钥进行加密获得的第二数据以及使用转入方的公钥对第一对称密钥进行加密获得的第三数据;
将每个批次号对应的概要数据以三个key-value对的形式保存在区块链的一个或多个区块信息中,其中第一key包含批次号,第二key包含转入方的公钥和批次号,第三key包含转出方的公钥和批次号,第一value包含使用第二对称密钥对概要数据进行加密获得的第四数据、使用转出方的公钥对第二对称密钥进行加密获得的第五数据以及使用转入方的公钥对第二对称密钥进行加密获得的第六数据,第二和第三value为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每个批次号对应的概要数据中包含的详细信息的数量与区块链中该批次号下的详细信息的数量不一致时返回概要数据错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将包含同一批次号的一条或多条详细信息分别以key-value对的形式保存在区块链的一个或多个区块信息中包括:使用KV数据库将包含同一批次号的一条或多条详细信息分别以key-value对的形式保存在区块链的一个或多个区块信息中。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转入方没有待处理任务且转出的任务还没有被处理时可以更新所述转入方的公钥,并且在所述转出方没有待处理任务且转出的任务还没有被处理时可以更新所述转出方的公钥。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为企业年金。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对应不同转入方的批次号不能重复。
7.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转入方法,包括:
使用转入方的公钥进行查询,查询到有要转入的数据时,从区块链上读取要转入的数据并根据查询到的包含转入方公钥和批次号的key获取数据的批次号;
利用转入方的私钥对所获取批次号的数据进行解密获得第一对称密钥;
利用所获得的第一对称密钥对所获取批次号的数据进行解密获得概要数据;
根据概要数据中包含的批次号和详细信息的数量获得以key-value对形式保存的一条或多条加密的详细信息;
利用转入方的私钥对所述加密的详细信息进行解密获得第二对称密钥,利用所获得的第二对称密钥对所述加密的详细信息进行解密获得转入的详细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每条详细信息具有一个批次号和一个索引号,每条详细信息的key-value对中的key包含对应详细信息的批次号和索引号,每个对应的value包含使用所述第二对称密钥对对应的详细信息进行加密获得的第一数据、使用转出方的公钥对所述第二对称密钥进行加密获得的第二数据以及使用转入方的公钥对所述第二对称密钥进行加密获得的第三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一条或多条加密的详细信息是使用KV数据库保存的。
10.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转入方没有待处理任务且转出的任务还没有被处理时可以更新所述转入方的公钥,并且在转出方没有待处理任务且转出的任务还没有被处理时可以更新所述转出方的公钥。
11.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为企业年金。
12.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转移接续系统,包括:
数据转出模块,被配置成:
根据转入方对转出数据进行分批,对于转出数据中目的地为同一转入方的一条或多条详细信息生成一个批次号;
将包含同一批次号的一条或多条详细信息分别以key-value对的形式保存在区块链的一个或多个区块信息中,其中每条详细信息具有一个批次号和一个索引号,每个对应的key包含对应详细信息的批次号和索引号,每个对应的value包含使用第一对称密钥对对应的详细信息进行加密获得的第一数据、使用转出方的公钥对第一对称密钥进行加密获得的第二数据以及使用转入方的公钥对第一对称密钥进行加密获得的第三数据;以及
将每个批次号对应的概要数据以三个key-value对的形式保存在区块链的一个或多个区块信息中,其中第一key包含批次号,第二key包含转入方的公钥和批次号,第三key包含转出方的公钥和批次号,第一value包含使用第二对称密钥对概要数据进行加密获得的第四数据、使用转出方的公钥对第二对称密钥进行加密获得的第五数据以及使用转入方的公钥对第二对称密钥进行加密获得的第六数据,第二和第三value为空;以及
数据转入模块,被配置成:
使用转入方的公钥进行查询,查询到有要转入的数据时,从区块链上读取要转入的数据并根据查询到的包含转入方公钥和批次号的key获取数据的批次号;
利用转入方的私钥对所获取批次号的数据进行解密获得所述第二对称密钥;
利用获得的所述第二对称密钥对所获取批次号的数据进行解密获得所述概要数据;
根据概要数据中包含的批次号和详细信息的数量获得以key-value对形式保存的一条或多条加密的详细信息;
利用转入方的私钥对所述加密的详细信息进行解密获得所述第一对称密钥,利用所获得的所述第一对称密钥对所述加密的详细信息进行解密获得所述一条或多条详细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数据转移接续系统,其中所述数据转入模块还被配置成删除第二和第三key-value对。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数据转移接续系统,其中所述数据转入模块还被配置成在每个批次号对应的概要数据中包含的详细信息的数量与区块链中该批次号下的详细信息的数量不一致时返回概要数据错误。
15.根据权利要求12-14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转移接续系统,其中将包含同一批次号的一条或多条详细信息分别以key-value对的形式保存在区块链的一个或多个区块信息中包括:使用KV数据库将包含同一批次号的一条或多条详细信息分别以key-value对的形式保存在区块链的一个或多个区块信息中。
16.根据权利要求12-14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转移接续系统,其中在所述转入方没有待处理任务且转出的任务还没有被处理时可以更新所述转入方的公钥,并且在所述转出方没有待处理任务且转出的任务还没有被处理时可以更新所述转出方的公钥。
17.根据权利要求12-14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转移接续系统,其中所述数据为企业年金。
18.根据权利要求12-14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转移接续系统,其中对应不同转入方的批次号不能重复。
19.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转出装置,包括用于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的模块。
20.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转入装置,包括用于执行根据权利要求7-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的模块。
2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转出设备,包括:
存储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及
处理器,耦接到所述存储器并执行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实施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2.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转入设备,包括:
存储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及
处理器,耦接到所述存储器并执行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实施根据权利要求7-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3.一种非暂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运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0873154.4A 2019-09-17 2019-09-17 基于区块链的企业年金的加密和设计方法 Active CN1105696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73154.4A CN110569670B (zh) 2019-09-17 2019-09-17 基于区块链的企业年金的加密和设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73154.4A CN110569670B (zh) 2019-09-17 2019-09-17 基于区块链的企业年金的加密和设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69670A CN110569670A (zh) 2019-12-13
CN110569670B true CN110569670B (zh) 2021-11-19

Family

ID=687802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73154.4A Active CN110569670B (zh) 2019-09-17 2019-09-17 基于区块链的企业年金的加密和设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6967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11930B (zh) * 2019-12-31 2022-08-26 杭州趣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区块链服务容灾备份容器化部署方法
CN111833190A (zh) * 2020-09-16 2020-10-27 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年金数据处理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152789A (zh) * 2020-09-27 2020-12-29 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年金数据处理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163846A (zh) * 2020-10-19 2021-01-01 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支付方案确定方法及装置、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56955A (zh) * 2017-03-14 2018-02-02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还款数据分批报盘方法和装置
CN108830601A (zh) * 2018-06-25 2018-11-16 上海延华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智慧城市信息安全使用方法及系统
CN109741068A (zh) * 2018-12-25 2019-05-10 银清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网银跨行签约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753991A (zh) * 2018-12-06 2019-05-14 中科恒运股份有限公司 异常数据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0224814A (zh) * 2019-06-27 2019-09-10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区块链数据共享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87400A (en) * 1994-12-12 1998-07-28 Pitney Bowes Inc.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EDI) in the processing of manifests and parcel inquiry/responses for multiple carriers in a parcel processing system
US20050169224A1 (en) * 2004-01-29 2005-08-04 Baker Christopher A. Method for storing mailpiece data
CN107704493B (zh) * 2017-08-23 2021-02-26 苏州朗润创新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提供产品溯源的方法及系统
CN110011959B (zh) * 2019-01-07 2021-09-10 诚镌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存储方法、数据查询方法和系统
CN110188243A (zh) * 2019-05-10 2019-08-30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一种农产品防伪溯源信息存储与快速查询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56955A (zh) * 2017-03-14 2018-02-02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还款数据分批报盘方法和装置
CN108830601A (zh) * 2018-06-25 2018-11-16 上海延华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智慧城市信息安全使用方法及系统
CN109753991A (zh) * 2018-12-06 2019-05-14 中科恒运股份有限公司 异常数据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9741068A (zh) * 2018-12-25 2019-05-10 银清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网银跨行签约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224814A (zh) * 2019-06-27 2019-09-10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区块链数据共享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69670A (zh) 2019-1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69670B (zh) 基于区块链的企业年金的加密和设计方法
US20220156706A1 (en) File vault and cloud based document notary service
US8355935B2 (en)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transfer
JP2021515952A (ja) 信用調査システム、信用調査データの記憶方法、装置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EP3933642B1 (en) Managing transactions in multiple blockchain networks
EP3937050B1 (en) Managing transactions in multiple blockchain networks
US11961039B2 (en) Linked blockchain structures for accelerated multi-chain verification
KR102125042B1 (ko) 블록체인 네트워크를 구성하는 노드 장치 및 그 노드 장치의 동작 방법
CN108446976A (zh) 一种公积金转移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US2010029318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viewing documents in a database
US20080254786A1 (en) Managing wireless devices using access control
CN115757356A (zh) 数据迁移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2487492A (zh) 农村医疗信息系统和无线信息终端管理系统
Angelov et al. Dynamic and secure B2B e-contract update management
CN107332921A (zh) 一种延时更新元数据的方法、系统及分布式文件系统
WO2007143882A1 (en) N^n data management, access, storage, transfer, exchange and retrieval system (data master)
JP2022075328A (ja) データ管理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データ管理システム
CN110570321B (zh) 基于区块链的再保险业务的方法和系统
JP2000259724A (ja) 勤務情報管理システム、勤務情報管理方法及び勤務情報管理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CN104616192A (zh) 一种对民间借贷投融资业务进行管理和风险把控的系统
US11985139B2 (en) Systems,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executing data verification operations between independent computing resources
US20220360570A1 (en) Secure database with user-defined schemas
CN103425907B (zh) 基于设备的电子版权客户端、服务器以及管理系统
US20210409204A1 (en) Encryption of protected data for transmission over a web interface
US20240028581A1 (en) System, Method, And Device for Uploading Data from Premises to Remote Computing Environmen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00120 T3, 1788, 1800 Century Avenue, free trade Experimental Zon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Applicant after: Shanghai insurance exchange,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200120 Shanghai East Road Pudong New Area Financial Information Center 22

Applicant before: Shanghai insurance exchange, Limited by Share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