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63109A - 一种用于工业废水的复合聚合硫酸铁絮凝剂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工业废水的复合聚合硫酸铁絮凝剂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63109A
CN110563109A CN201910924400.4A CN201910924400A CN110563109A CN 110563109 A CN110563109 A CN 110563109A CN 201910924400 A CN201910924400 A CN 201910924400A CN 110563109 A CN110563109 A CN 1105631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rric sulfate
polymeric ferric
rotate
drives
composite polyme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2440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玉鹏
朱鹏
刘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anshan Jian Ding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anshan Jian Ding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anshan Jian Ding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anshan Jian Ding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2440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63109A/zh
Publication of CN1105631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63109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5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 C02F1/5236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using inorganic ag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BPOLYSACCHARIDE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B31/00Preparation of derivatives of starch
    • C08B31/08Ethers
    • C08B31/12Ethers having alkyl or cycloalkyl radicals substituted by heteroatoms, e.g. hydroxyalkyl or carboxyalkyl starch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工业废水的复合聚合硫酸铁絮凝剂的制备方法,该复合聚合硫酸铁絮凝剂通过下述步骤制备得到:首先将10~16g七水合硫酸亚铁溶解于30~100mL水中,配成硫酸亚铁溶液;然后,用0.40~1.20mL浓硫酸调整溶液中SO4 2‑含量,使[SO4 2‑]/[Fe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1.4;本发明通过第二旋转电机和第一旋转电机的作用下,且第二旋转电机和第一旋转电机旋转方向相反的设置,可将原料进行搅拌,加快空气流动,提高干燥效率;并且通过活动板、螺杆和插槽的设置,便于安装与拆卸放置桶,方便对其进行维修和更换以及取放料。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工业废水的复合聚合硫酸铁絮凝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絮凝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工业废水的复合聚合硫酸铁絮凝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是在传统的铝盐、铁盐絮凝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的水处理药剂。传统铝盐、铁盐类絮凝剂使用历史悠久,但在水处理过程中存在不少的问题,被20世纪60年代后期逐渐迅速发展起来的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替代,后者比前者具有更好的絮凝效果且价格较低。迄今在美国、日本、西欧、俄罗斯都已有相当规模的生产,已经达到工艺流程控制自动化,产品质量稳定。随着我国食品加工业的发展,水的用量不断加大,与水资源的相对匮乏形成矛盾,因此对地表水的污染处理利用日益重要。在工业废水的预处理中,经常用到的有聚铝絮凝剂和聚铁絮凝剂,聚铝絮凝剂的使用会给环境带来二次污染,对人体健康有不良影响,易诱发老年痴呆症。使用聚铁絮凝剂进行混凝净化处理,不仅避免了二次污染,而且还具有混凝能力强,沉降速度快等特点。
在专利号为CN105800749A中公开了一种固体聚合硫酸铁絮凝剂的制备方法;但是该方法存在下述缺陷:1、不能对絮凝基团能起到很好的分散作用,不能对悬浮体系中的颗粒物具有很强的促沉作用;无法克服无机絮凝剂分子链短的弊端,以及无法避免聚铝和合成高分子絮凝剂在絮凝过程中的残留物带来的危害;2、在对絮凝剂进行干燥的过程中,不将原料进行搅拌,不可以加快空气流动,导致干燥效率低;并且不便于安装与拆卸放置桶,不方便对其进行维修和更换以及取放料。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工业废水的复合聚合硫酸铁絮凝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通过对马铃薯淀粉进行羧甲基化改性,淀粉中引入羧甲基基团,其聚合物呈枝化结构,对絮凝基团能起到很好的分散作用,对悬浮体系中的颗粒物具有很强的促沉作用;在聚合硫酸铁中引入羧甲基马铃薯淀粉,克服无机絮凝剂分子链短的弊端,避免聚铝和合成高分子絮凝剂在絮凝过程中的残留物带来的危害;
本发明通过第二旋转电机和第一旋转电机的作用下,且第二旋转电机和第一旋转电机旋转方向相反的设置,可将原料进行搅拌,加快空气流动,提高干燥效率;并且通过活动板、螺杆和插槽的设置,便于安装与拆卸放置桶,方便对其进行维修和更换以及取放料。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工业废水的复合聚合硫酸铁絮凝剂的制备方法,该复合聚合硫酸铁絮凝剂通过下述步骤制备得到:
步骤一、制备聚合硫酸铁:首先将10~16g七水合硫酸亚铁溶解于30~100mL水中,配成硫酸亚铁溶液;然后,用0.40~1.20mL浓硫酸调整溶液中SO4 2-含量,使[SO4 2-]/[Fe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1.4;最后,在20~100℃不断搅拌下滴加1.0~5.0mL、质量浓度为30%的双氧水,使Fe2+/H2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75~5.8,此时溶液颜色转变为红棕色,滴加完毕后,继续聚合1~8h,即得聚合硫酸铁;
步骤二、制备羧甲基马铃薯淀粉:在250mL三颈圆底烧瓶中,将马铃薯淀粉和质量浓度为80%的乙醇混合,并用电动搅拌器充分搅拌,并升温至20~50℃后加入氢氧化钠,继续搅拌10~120min;然后,依次加入含质量分数为33.8%~43.3%的一氯乙酸的异丙醇溶液和氢氧化钠,升温至20~60℃后反应60~200min,得到混合物;混合物用醋酸中和反应至中性,并用乙醇水溶液洗涤至无氯离子为止;最后,混合物经过滤、30~90℃真空干燥后即得羧甲基马铃薯淀粉;其中马铃薯淀粉与乙醇的质量比为0.19~1.77,马铃薯淀粉与氢氧化钠的质量比为1.2~14,马铃薯淀粉与一氯乙酸的质量比为0.30~0.75;
步骤三、将2.52g羧甲基马铃薯淀粉溶解于60mL蒸馏水中,得到质量分数为4%的水溶液;
步骤四、将步骤三所得的水溶液以0.1~1.0mL/min的速度滴加到聚合硫酸铁中,使聚合硫酸铁中的铁质量与羧甲基马铃薯淀粉质量的比值为1∶3,混合后得到初级复合聚合硫酸铁絮凝剂,在常压、温度为20℃的条件下反应90min,最后将初级复合聚合硫酸铁絮凝剂加入到干燥机中,首先驱动伺服电机,通过第一转轴带动第二伞齿轮转动,第二伞齿轮带动第一伞齿轮转动,第一伞齿轮带动丝杆转动,丝杆带动顶块上升,将放置座顶起来,同时驱动气缸,通过活塞杆将顶盖顶起;然后向放置桶中加入初级复合聚合硫酸铁絮凝剂,然后丝杆转动,带动顶块下降,进而带动放置座下降,直至十字型轴插入放置座中,气缸则带动顶盖盖在干燥桶上;风扇将加热元件产生的热量吹入干燥桶中对初级复合聚合硫酸铁絮凝剂进行干燥,干燥的过程中,第一旋转电机通过第二转轴带动放置座和放置桶转动,而第二旋转电机通过第三转轴带动第二皮带轮转动,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带动第一皮带轮转动,第一皮带轮带动搅拌轴转动,搅拌轴带动搅拌杆和刮板转动,进行搅拌干燥,并且热风机通过导气管对初级复合聚合硫酸铁絮凝剂进行加热干燥;干燥后即得复合聚合硫酸铁絮凝剂。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四中干燥机干燥的温度为40-60℃。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二中乙醇水溶液为质量浓度为80%的乙醇水溶液。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一中硫酸亚铁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2%~22.6%。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二中电动搅拌器充分搅拌1~20min。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一中浓硫酸的质量浓度为95%~98%。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干燥机的工作步骤为:驱动伺服电机,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带动第二伞齿轮转动,第二伞齿轮带动第一伞齿轮转动,第一伞齿轮带动丝杆转动,丝杆带动顶块上升,将放置座顶起来,同时驱动气缸,通过活塞杆将顶盖顶起;然后向放置桶中加入初级复合聚合硫酸铁絮凝剂,然后丝杆转动,带动顶块下降,进而通过顶块带动放置座下降,直至十字型轴插入放置座中,气缸则带动顶盖盖在干燥桶上;风扇将加热元件产生的热量吹入干燥桶中对初级复合聚合硫酸铁絮凝剂进行干燥,干燥的过程中,第一旋转电机通过第二转轴带动放置座和放置桶转动,而第二旋转电机通过第三转轴带动第二皮带轮转动,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带动第一皮带轮转动,第一皮带轮带动搅拌轴转动,搅拌轴带动搅拌杆和刮板转动,进行搅拌干燥,并且热风机通过导气管对初级复合聚合硫酸铁絮凝剂进行加热干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干燥机包括干燥桶,所述干燥桶的底部对称安装有支柱,所述干燥桶的底部中心处固定安装有第一旋转电机,所述第一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转轴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伸入干燥桶内,且第二转轴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十字型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两侧对称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设置有滚珠,所述十字型轴插入放置座底部开设的十字型槽中,所述放置座的顶部对称安装有固定板,螺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旋钮,且螺杆的另一端贯穿固定板与活动板传动连接,所述活动板与放置座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板为L型结构,且由螺杆推动插入放置桶两侧开设的插槽中;
所述第一旋转电机的两侧对称安装有加热箱,所述加热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风扇,所述风扇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加热元件,所述加热箱通过管道与干燥桶连接;
所述干燥桶的两侧下端对称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转轴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伸入干燥桶内与第二伞齿轮连接,所述第二伞齿轮与第一伞齿轮垂直设置,且第二伞齿轮与第一伞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一伞齿轮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丝杆,所述丝杆贯穿顶块与干燥桶传动连接,所述顶块与干燥桶顶部开设的凹槽配合使用;
所述干燥桶的两侧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顶部通过活塞杆与顶盖连接,所述顶盖的底部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旋转电机,所述第二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三转轴连接,所述第三转轴穿过顶盖与第二皮带轮连接,所述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与第一皮带轮连接,所述第一皮带轮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贯穿顶盖,且搅拌轴为真空结构,所述搅拌轴上均匀开设有排气孔,所述搅拌轴的两侧均匀安装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刮板,所述刮板为弧形结构;所述顶盖上固定安装有热风机,所述热风机上安装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贯穿第一皮带轮插入搅拌轴中;所述顶盖上开设有用于排气的通孔;
所述干燥桶外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所述干燥桶的底部内壁固定安装有位移传感器,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位移传感器、气缸、伺服电机、第一旋转电机、第二旋转电机、热风机、风扇和加热元件。
所述第二旋转电机和第一旋转电机旋转方向相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首先通过对马铃薯淀粉进行羧甲基化改性,淀粉中引入羧甲基基团,其聚合物呈枝化结构,对絮凝基团能起到很好的分散作用,对悬浮体系中的颗粒物具有很强的促沉作用;在聚合硫酸铁中引入羧甲基马铃薯淀粉,可以克服无机絮凝剂分子链短的弊端,其次可避免聚铝和合成高分子絮凝剂在絮凝过程中的残留物带来的危害,同时其在发挥电中和能力时,又具有高效能的架桥、网捕作用,可通过卷扫除去微小颗粒,从而提高了效率;
2、本发明在进行干燥的过程中:通过驱动伺服电机,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带动第二伞齿轮转动,第二伞齿轮带动第一伞齿轮转动,第一伞齿轮带动丝杆转动,丝杆带动顶块上升,顶块插入放置座底部的凹槽中,将放置座顶起来,同时驱动气缸,通过活塞杆将顶盖顶起;然后向放置桶中加入初级复合聚合硫酸铁絮凝剂,然后丝杆反向转动,带动顶块下降,进而通过顶块带动放置座下降,直至十字型轴插入放置座中,气缸则通过活塞杆带动顶盖盖在干燥桶上;当位移传感器达到预定值时,位移传感器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则控制第一旋转电机、第二旋转电机、热风机、风扇和加热元件工作,控制气缸和伺服电机停止工作;风扇将加热元件产生的热量吹入干燥桶中对初级复合聚合硫酸铁絮凝剂进行干燥,干燥的过程中,第一旋转电机通过第二转轴带动放置座和放置桶转动,而第二旋转电机通过第三转轴带动第二皮带轮转动,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带动第一皮带轮转动,第一皮带轮带动搅拌轴转动,搅拌轴带动搅拌杆和刮板转动,进行搅拌干燥,刮板可将放置桶内壁粘结的原料刮下,避免造成污染;在第二旋转电机和第一旋转电机的作用下,且第二旋转电机和第一旋转电机旋转方向相反,将原料进行搅拌,可以加快空气流动,提高原料的干燥效率;并且热风机通过导气管对初级复合聚合硫酸铁絮凝剂进行加热,配合搅拌的作用,使得加热更加均匀,进一步提高了搅拌干燥效果;
将放置桶放置在放置座上,旋转旋钮,带动螺杆转动,进而推动活动板移动,插入插槽中,并且固定放置桶,反之便可以拆卸放置桶,方便安装与拆卸放置桶,方便对进行更换和维修,便于使用;本干燥机,自动化程度高,干燥效果好,便于取料和放料。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干燥机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干燥机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放置座顶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加热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第二转轴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顶盖结构示意图。
图中:1、干燥桶;2、支撑块;3、气缸;4、伺服电机;5、支柱;6、第一旋转电机;7、控制器;8、顶盖;9、丝杆;10、第一伞齿轮;11、第一转轴;12、第二伞齿轮;13、支撑柱;14、第二转轴;15、加热箱;16、滚珠;17、顶块;18、放置座;19、风扇;20、加热元件;21、固定板;22、旋钮;23、活动板;24、放置桶;25、插槽;26、螺杆;27、十字型轴;28、第三转轴;29、第二旋转电机;30、搅拌轴;31、刮板;32、搅拌杆;33、排气孔;34、热风机;35、导气管;36、第一皮带轮;37、皮带;38、第二皮带轮;39、通孔;40、位移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所示,一种用于工业废水的复合聚合硫酸铁絮凝剂的制备方法,该复合聚合硫酸铁絮凝剂通过下述步骤制备得到:
步骤一、制备聚合硫酸铁:首先将10~16g七水合硫酸亚铁溶解于30~100mL水中,配成硫酸亚铁溶液;然后,用0.40~1.20mL浓硫酸调整溶液中SO4 2-含量,使[SO4 2-]/[Fe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1.4;最后,在20~100℃不断搅拌下滴加1.0~5.0mL、质量浓度为30%的双氧水,使Fe2+/H2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75~5.8,此时溶液颜色转变为红棕色,滴加完毕后,继续聚合1~8h,即得聚合硫酸铁;
步骤二、制备羧甲基马铃薯淀粉:在250mL三颈圆底烧瓶中,将马铃薯淀粉和质量浓度为80%的乙醇混合,并用电动搅拌器充分搅拌,并升温至20~50℃后加入氢氧化钠,继续搅拌10~120min;然后,依次加入含质量分数为33.8%~43.3%的一氯乙酸的异丙醇溶液和氢氧化钠,升温至20~60℃后反应60~200min,得到混合物;混合物用醋酸中和反应至中性,并用乙醇水溶液洗涤至无氯离子为止;最后,混合物经过滤、30~90℃真空干燥后即得羧甲基马铃薯淀粉;其中马铃薯淀粉与乙醇的质量比为0.19~1.77,马铃薯淀粉与氢氧化钠的质量比为1.2~14,马铃薯淀粉与一氯乙酸的质量比为0.30~0.75;
步骤三、将2.52g羧甲基马铃薯淀粉溶解于60mL蒸馏水中,得到质量分数为4%的水溶液;
步骤四、将步骤三所得的水溶液以0.1~1.0mL/min的速度滴加到聚合硫酸铁中,使聚合硫酸铁中的铁质量与羧甲基马铃薯淀粉质量的比值为1∶3,混合后得到初级复合聚合硫酸铁絮凝剂,在常压、温度为20℃的条件下反应90min,最后将初级复合聚合硫酸铁絮凝剂加入到干燥机中,首先驱动伺服电机4,通过第一转轴11带动第二伞齿轮12转动,第二伞齿轮12带动第一伞齿轮10转动,第一伞齿轮10带动丝杆9转动,丝杆9带动顶块17上升,将放置座18顶起来,同时驱动气缸3,通过活塞杆将顶盖8顶起;然后向放置桶24中加入初级复合聚合硫酸铁絮凝剂,然后丝杆9转动,带动顶块17下降,进而带动放置座18下降,直至十字型轴27插入放置座18中,气缸3则带动顶盖8盖在干燥桶1上;风扇19将加热元件20产生的热量吹入干燥桶1中对初级复合聚合硫酸铁絮凝剂进行干燥,干燥的过程中,第一旋转电机6通过第二转轴14带动放置座18和放置桶24转动,而第二旋转电机29通过第三转轴28带动第二皮带轮38转动,第二皮带轮38通过皮带37带动第一皮带轮36转动,第一皮带轮36带动搅拌轴30转动,搅拌轴30带动搅拌杆32和刮板31转动,进行搅拌干燥,并且热风机34通过导气管35对初级复合聚合硫酸铁絮凝剂进行加热干燥;干燥后即得复合聚合硫酸铁絮凝剂。
步骤四中干燥机干燥的温度为40-60℃。
步骤二中乙醇水溶液为质量浓度为80%的乙醇水溶液。
步骤一中硫酸亚铁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2%~22.6%。
步骤二中电动搅拌器充分搅拌1~20min。
步骤一中浓硫酸的质量浓度为95%~98%。
所述干燥机的工作步骤为:驱动伺服电机4,带动第一转轴11转动,第一转轴11带动第二伞齿轮12转动,第二伞齿轮12带动第一伞齿轮10转动,第一伞齿轮10带动丝杆9转动,丝杆9带动顶块17上升,将放置座18顶起来,同时驱动气缸3,通过活塞杆将顶盖8顶起;然后向放置桶24中加入初级复合聚合硫酸铁絮凝剂,然后丝杆9转动,带动顶块17下降,进而通过顶块17带动放置座18下降,直至十字型轴27插入放置座18中,气缸3则带动顶盖8盖在干燥桶1上;风扇19将加热元件20产生的热量吹入干燥桶1中对初级复合聚合硫酸铁絮凝剂进行干燥,干燥的过程中,第一旋转电机6通过第二转轴14带动放置座18和放置桶24转动,而第二旋转电机29通过第三转轴28带动第二皮带轮38转动,第二皮带轮38通过皮带37带动第一皮带轮36转动,第一皮带轮36带动搅拌轴30转动,搅拌轴30带动搅拌杆32和刮板31转动,进行搅拌干燥,并且热风机34通过导气管35对初级复合聚合硫酸铁絮凝剂进行加热干燥。
请参阅图1-6所示,所述干燥机包括干燥桶1,所述干燥桶1的底部对称安装有支柱5,所述干燥桶1的底部中心处固定安装有第一旋转电机6,所述第一旋转电机6的输出轴与第二转轴14连接,所述第二转轴14伸入干燥桶1内,且第二转轴1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十字型轴27,所述第二转轴14的两侧对称安装有支撑柱13,所述支撑柱13的顶部设置有滚珠16,所述十字型轴27插入放置座18底部开设的十字型槽中,所述放置座18的顶部对称安装有固定板21,螺杆26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旋钮22,且螺杆26的另一端贯穿固定板21与活动板23传动连接,所述活动板23与放置座18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板23为L型结构,且由螺杆26推动插入放置桶24两侧开设的插槽25中;
所述第一旋转电机6的两侧对称安装有加热箱15,所述加热箱1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风扇19,所述风扇19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加热元件20,所述加热箱15通过管道与干燥桶1连接;
所述干燥桶1的两侧下端对称安装有伺服电机4,所述伺服电机4的输出轴与第一转轴11连接,所述第一转轴11伸入干燥桶1内与第二伞齿轮12连接,所述第二伞齿轮12与第一伞齿轮10垂直设置,且第二伞齿轮12与第一伞齿轮10啮合连接,所述第一伞齿轮1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丝杆9,所述丝杆9贯穿顶块17与干燥桶1传动连接,所述顶块17与干燥桶1顶部开设的凹槽配合使用;
所述干燥桶1的两侧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撑块2,所述支撑块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气缸3,所述气缸3的顶部通过活塞杆与顶盖8连接,所述顶盖8的底部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旋转电机29,所述第二旋转电机29的输出轴与第三转轴28连接,所述第三转轴28穿过顶盖8与第二皮带轮38连接,所述第二皮带轮38通过皮带37与第一皮带轮36连接,所述第一皮带轮3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搅拌轴30,所述搅拌轴30贯穿顶盖8,且搅拌轴30为真空结构,所述搅拌轴30上均匀开设有排气孔33,所述搅拌轴30的两侧均匀安装有搅拌杆32,所述搅拌杆3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刮板31,所述刮板31为弧形结构;所述顶盖8上固定安装有热风机34,所述热风机34上安装有导气管35,所述导气管35贯穿第一皮带轮36插入搅拌轴30中;所述顶盖8上开设有用于排气的通孔39;
所述干燥桶1外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器7,所述干燥桶1的底部内壁固定安装有位移传感器40,所述控制器7电性连接位移传感器40、气缸3、伺服电机4、第一旋转电机6、第二旋转电机29、热风机34、风扇19和加热元件20;
所述第二旋转电机29和第一旋转电机6旋转方向相反。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驱动伺服电机4,带动第一转轴11转动,第一转轴11带动第二伞齿轮12转动,第二伞齿轮12带动第一伞齿轮10转动,第一伞齿轮10带动丝杆9转动,丝杆9带动顶块17上升,顶块17插入放置座18底部的凹槽中,将放置座18顶起来,同时驱动气缸3,通过活塞杆将顶盖8顶起;然后向放置桶24中加入初级复合聚合硫酸铁絮凝剂,然后丝杆9反向转动,带动顶块17下降,进而通过顶块17带动放置座18下降,直至十字型轴27插入放置座18中,气缸3则通过活塞杆带动顶盖8盖在干燥桶1上;当位移传感器40达到预定值时,位移传感器40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7,控制器7则控制第一旋转电机6、第二旋转电机29、热风机34、风扇19和加热元件20工作,控制气缸3和伺服电机4停止工作;风扇19将加热元件20产生的热量吹入干燥桶1中对初级复合聚合硫酸铁絮凝剂进行干燥,干燥的过程中,第一旋转电机6通过第二转轴14带动放置座18和放置桶24转动,而第二旋转电机29通过第三转轴28带动第二皮带轮38转动,第二皮带轮38通过皮带37带动第一皮带轮36转动,第一皮带轮36带动搅拌轴30转动,搅拌轴30带动搅拌杆32和刮板31转动,进行搅拌干燥,刮板31可将放置桶24内壁粘结的原料刮下,避免造成污染;在第二旋转电机29和第一旋转电机6的作用下,且第二旋转电机29和第一旋转电机6旋转方向相反,将原料进行搅拌,可以加快空气流动,提高原料的干燥效率;并且热风机34通过导气管35对初级复合聚合硫酸铁絮凝剂进行加热,配合搅拌的作用,使得加热均匀,进一步提高了搅拌效果;
将放置桶24放置在放置座18上,旋转旋钮22,带动螺杆26转动,进而推动活动板23移动,插入插槽25中,并且固定放置桶24,反之便可以拆卸放置桶24,方便安装与拆卸放置桶24,方便对进行更换和维修,便于使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用于工业废水的复合聚合硫酸铁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复合聚合硫酸铁絮凝剂通过下述步骤制备得到:
步骤一、制备聚合硫酸铁:首先将10~16g七水合硫酸亚铁溶解于30~100mL水中,配成硫酸亚铁溶液;然后,用0.40~1.20mL浓硫酸调整溶液中SO4 2-含量,使[SO4 2-]/[Fe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1.4;最后,在20~100℃不断搅拌下滴加1.0~5.0mL、质量浓度为30%的双氧水,使Fe2+/H2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75~5.8,此时溶液颜色转变为红棕色,滴加完毕后,继续聚合1~8h,即得聚合硫酸铁;
步骤二、制备羧甲基马铃薯淀粉:在250mL三颈圆底烧瓶中,将马铃薯淀粉和质量浓度为80%的乙醇混合,并用电动搅拌器充分搅拌,并升温至20~50℃后加入氢氧化钠,继续搅拌10~120min;然后,依次加入含质量分数为33.8%~43.3%的一氯乙酸的异丙醇溶液和氢氧化钠,升温至20~60℃后反应60~200min,得到混合物;混合物用醋酸中和反应至中性,并用乙醇水溶液洗涤至无氯离子为止;最后,混合物经过滤、30~90℃真空干燥后即得羧甲基马铃薯淀粉;其中马铃薯淀粉与乙醇的质量比为0.19~1.77,马铃薯淀粉与氢氧化钠的质量比为1.2~14,马铃薯淀粉与一氯乙酸的质量比为0.30~0.75;
步骤三、将2.52g羧甲基马铃薯淀粉溶解于60mL蒸馏水中,得到质量分数为4%的水溶液;
步骤四、将步骤三所得的水溶液以0.1~1.0mL/min的速度滴加到聚合硫酸铁中,使聚合硫酸铁中的铁质量与羧甲基马铃薯淀粉质量的比值为1∶3,混合后得到初级复合聚合硫酸铁絮凝剂,在常压、温度为20℃的条件下反应90min,最后将初级复合聚合硫酸铁絮凝剂加入到干燥机中,首先驱动伺服电机,通过第一转轴带动第二伞齿轮转动,第二伞齿轮带动第一伞齿轮转动,第一伞齿轮带动丝杆转动,丝杆带动顶块上升,将放置座顶起来,同时驱动气缸,通过活塞杆将顶盖顶起;然后向放置桶中加入初级复合聚合硫酸铁絮凝剂,然后丝杆转动,带动顶块下降,进而带动放置座下降,直至十字型轴插入放置座中,气缸则带动顶盖盖在干燥桶上;风扇将加热元件产生的热量吹入干燥桶中对初级复合聚合硫酸铁絮凝剂进行干燥,干燥的过程中,第一旋转电机通过第二转轴带动放置座和放置桶转动,而第二旋转电机通过第三转轴带动第二皮带轮转动,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带动第一皮带轮转动,第一皮带轮带动搅拌轴转动,搅拌轴带动搅拌杆和刮板转动,进行搅拌干燥,并且热风机通过导气管对初级复合聚合硫酸铁絮凝剂进行加热干燥;干燥后即得复合聚合硫酸铁絮凝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工业废水的复合聚合硫酸铁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干燥机干燥的温度为40-6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工业废水的复合聚合硫酸铁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乙醇水溶液为质量浓度为80%的乙醇水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工业废水的复合聚合硫酸铁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硫酸亚铁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2%~22.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工业废水的复合聚合硫酸铁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电动搅拌器充分搅拌1~20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工业废水的复合聚合硫酸铁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浓硫酸的质量浓度为95%~9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工业废水的复合聚合硫酸铁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机的工作步骤为:驱动伺服电机,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带动第二伞齿轮转动,第二伞齿轮带动第一伞齿轮转动,第一伞齿轮带动丝杆转动,丝杆带动顶块上升,将放置座顶起来,同时驱动气缸,通过活塞杆将顶盖顶起;然后向放置桶中加入初级复合聚合硫酸铁絮凝剂,然后丝杆转动,带动顶块下降,进而通过顶块带动放置座下降,直至十字型轴插入放置座中,气缸则带动顶盖盖在干燥桶上;风扇将加热元件产生的热量吹入干燥桶中对初级复合聚合硫酸铁絮凝剂进行干燥,干燥的过程中,第一旋转电机通过第二转轴带动放置座和放置桶转动,而第二旋转电机通过第三转轴带动第二皮带轮转动,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带动第一皮带轮转动,第一皮带轮带动搅拌轴转动,搅拌轴带动搅拌杆和刮板转动,进行搅拌干燥,并且热风机通过导气管对初级复合聚合硫酸铁絮凝剂进行加热干燥。
CN201910924400.4A 2019-09-27 2019-09-27 一种用于工业废水的复合聚合硫酸铁絮凝剂的制备方法 Withdrawn CN11056310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24400.4A CN110563109A (zh) 2019-09-27 2019-09-27 一种用于工业废水的复合聚合硫酸铁絮凝剂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24400.4A CN110563109A (zh) 2019-09-27 2019-09-27 一种用于工业废水的复合聚合硫酸铁絮凝剂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63109A true CN110563109A (zh) 2019-12-13

Family

ID=687828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24400.4A Withdrawn CN110563109A (zh) 2019-09-27 2019-09-27 一种用于工业废水的复合聚合硫酸铁絮凝剂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6310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12659A (zh) * 2020-10-13 2021-01-12 马鞍山健鼎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聚合硫酸铁干燥系统
CN112221442A (zh) * 2020-10-10 2021-01-15 马鞍山健鼎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聚合硫酸铁生产抗氧化制备罐及工作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21442A (zh) * 2020-10-10 2021-01-15 马鞍山健鼎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聚合硫酸铁生产抗氧化制备罐及工作方法
CN112212659A (zh) * 2020-10-13 2021-01-12 马鞍山健鼎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聚合硫酸铁干燥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63109A (zh) 一种用于工业废水的复合聚合硫酸铁絮凝剂的制备方法
CN206291666U (zh) 一种石油化工固体物料快速干燥设备
CN109400998B (zh) 一种合成橡胶湿法混炼工艺
CN106670171A (zh) 一种模板自动清洗装置
CN206325493U (zh) 一种水性涂料液体混合搅拌装置
CN206435073U (zh) 一种高效的仙草加工用搅拌机
CN205112090U (zh) 一种能自动修正的升降搅拌器
CN206404639U (zh) 一种能升降的建筑施工用搅拌装置
CN206281316U (zh) 一种热量循环利用式药材高效干燥装置
CN202962306U (zh) 污泥搅拌设备
CN107691966A (zh) 中心散热式家畜饲料用干燥杀菌装置
CN207688550U (zh) 一种化工用烘干设备
CN216505902U (zh) 具有刮壁功能蒸压粉煤灰砖加工用浆料混合装置
CN215277132U (zh) 一种生产硅藻泥的高效搅拌装置
CN114308851B (zh) 一种电子器械用高纯硅微粉的生产方法
CN206287343U (zh) 一种便于高效混合的混凝土搅拌设备
CN108249793A (zh) 一种石膏粉干燥装置
CN108534464B (zh) 一种高效的铜箔表面水洗烘干处理方法
CN211339536U (zh) 一种用于制造烟酰胺的发酵罐
CN208133285U (zh) 一种建筑用混凝土搅拌装置
CN207956449U (zh) 一种回收水处理剂存放装置
CN213766493U (zh) 一种新型混凝土均匀搅拌设备
CN205112089U (zh) 一种升降搅拌器
CN220689605U (zh) 一种磷酸铁脱水设备
CN219402190U (zh) 一种熔融陶瓷覆膜砂的除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