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55914A - 模型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模型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55914A
CN110555914A CN201810550796.6A CN201810550796A CN110555914A CN 110555914 A CN110555914 A CN 110555914A CN 201810550796 A CN201810550796 A CN 201810550796A CN 110555914 A CN110555914 A CN 1105559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el
dragged
visual
dimensional
attribu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5079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55914B (zh
Inventor
张海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Runshiji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Sea Squar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Sea Squar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Sea Squar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55079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5591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559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559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559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559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9/00Manipulating 3D models or images for computer graphics
    • G06T19/20Editing of 3D images, e.g. changing shapes or colours, aligning objects or positioning par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19/00Indexing scheme for manipulating 3D models or images for computer graphics
    • G06T2219/20Indexing scheme for editing of 3D models
    • G06T2219/2016Rotation, translation, sca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模型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从预设的可视化模型库中,获取待拖动至设计区域的待拖动模型;根据所述待拖动模型的可视化属性,确定所述待拖动模型与所述设计区域之间是否满足预设的约束条件;若是,则将所述待拖动模型拖动至所述设计区域。本发明由于三维模型具有可视化属性,大大降低了设计人员的学习成本;其避免了由于设计人员经验不足或者人为设计失误导致的设计方案不合理以及设计效率低的问题,因而大大提高了设计的合理性和设计效率;以及三维模型具有的可视化属性,能够使得设计出的方案整体视觉效果更加直观,大大增加了设计方案的可读性。

Description

模型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模型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居住区域、办公区域等区域在舒适、美观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日常生活中,环境的舒适离不开设计人员对区域的精心设计。因此,在具体的装饰、装修等设计领域内,设计人员经常会利用一些计算机软件对区域进行三维模型设计,以得到设计方案,从而对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进行有效的指导。
传统技术中,设计人员在利用计算机设备为客户进行装修或者装饰的方案设计时,需要调用模型库,该模型库中包含了各种不同的模型,例如包括沙发的三维模型、桌子的三维模型、柜子的三维模型等。设计师通过调用这些模型,并结合以往的设计经验,将所调用的模型放置到设计区域内,当模板放置的结果与设计师期望不符时,则需要设计人员手动重新进行精细处理,最终输出一装修设计方案。
但是,设计人员采用传统技术的模型库进行方案设计时,设计人员需要花费长时间的精力去学习如何调用模型库,学习成本较高,从而导致设计效率低;另外,采用传统技术的模型库所设计出的方案的整体视觉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学习成本较高从而导致设计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降低学习成本进而提高设计效率的模型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模型信息的处理方法,包括:
从预设的可视化模型库中,获取待拖动至设计区域的待拖动模型;其中,所述可视化模型库中包括:多个可视化的三维模型以及每个三维模型的可视化属性,所述三维模型的可视化属性包括所述三维模型的可视化应用场景;
根据所述待拖动模型的可视化属性,确定所述待拖动模型与所述设计区域之间是否满足预设的约束条件;
若是,则将所述待拖动模型拖动至所述设计区域。
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方法,通过计算机设备从预设的可视化模型库中,获取待拖动至设计区域的待拖动模型,并且根据待拖动模型的可视化属性,确定待拖动模型与设计区域之间满足预设的约束条件的情况下,将待拖动模型拖动至设计区域,使得设计人员能够通过三维模型的可视化属性,直观快速的掌握该三维模型的设计方法,其避免了设计人员需要通过长期学习参数化的模型调用,积累丰富经验之后才能掌握该三维模型的设计,大大降低了设计人员的学习成本;并且通过计算机设备确定待拖动模型与设计区域之间满足预设的约束条件的情况下,将待拖动模型拖动至设计区域,其避免了由于设计人员经验不足或者人为设计失误导致的设计方案不合理以及设计效率低的问题,其大大提高了设计的合理性和设计效率;以及三维模型具有的可视化属性,能够使得设计出的方案整体视觉效果更加直观,大大增加了设计方案的可读性。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模型信息的处理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从预设的可视化模型库中,获取待拖动至设计区域的待拖动模型;其中,所述可视化模型库中包括:多个可视化的三维模型以及每个三维模型的可视化属性,所述三维模型的可视化属性包括所述三维模型的可视化应用场景;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拖动模型的可视化属性,确定所述待拖动模型与所述设计区域之间是否满足预设的约束条件;
拖动模块,用于在所述待拖动模型与所述设计区域之间是否满足预设的约束条件时,将所述待拖动模型拖动至所述设计区域。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能够使得计算机设备从预设的可视化模型库中,获取待拖动至设计区域的待拖动模型,并且根据待拖动模型的可视化属性,确定待拖动模型与设计区域之间满足预设的约束条件的情况下,将待拖动模型拖动至设计区域,使得设计人员能够通过三维模型的可视化属性,直观快速的掌握该三维模型的设计方法,其避免了设计人员需要通过长期学习参数化的模型调用,积累丰富经验之后才能掌握该三维模型的设计,大大降低了设计人员的学习成本;并且通过计算机设备确定待拖动模型与设计区域之间满足预设的约束条件的情况下,将待拖动模型拖动至设计区域,其避免了由于设计人员经验不足或者人为设计失误导致的设计方案不合理以及设计效率低的问题,其大大提高了设计的合理性和设计效率;以及三维模型具有的可视化属性,能够使得设计出的方案整体视觉效果更加直观,大大增加了设计方案的可读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模型信息的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a为一个带背景的洗手台模型的示意图;
图3为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模型信息的处理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为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模型信息的处理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为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模型信息的处理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模型信息的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模型信息的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模型信息的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模型信息的处理方法,可以适用于图1所示的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和数据库。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库用于存储本实施例中的可视化模型库,该可视化模型库中包括多个可视化模型,有关可视化模型库的描述可以参照下述方法实施例的内容。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可选的,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可以是PC,还可以是个人数字助理,还可以是其他的终端设备,例如PAD、手机等等,还可以是云端或者远程服务器,本实施例对计算机设备的具体形式并不做限定。
传统技术中,设计人员在利用计算机设备进行装修或者装饰的方案设计时,通过调用模型库中的三维模型,并结合以往的设计经验,将该模型库中的三维模型放置到设计区域的合适位置,并且,当三维模型所放置的位置与设计师的期望不符合时,需要设计人员手动进行调整。针对传统技术的装修方案的设计过程,设计人员花费较长时间和较大精力去学习模型库的使用,从而完成设计方案,其学习成本高,且设计效率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模型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通过计算机设备将可视化的三维模型按照其可视化属性,拖动至满足预设约束条件的设计区域中,从而使得设计人员通过简单学习就可以熟练操作,从而降低了设计人员的学习成本以及提高了设计效率。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2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模型信息的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涉及的是计算机设备根据预设的可视化模型库中的待拖动模型的可视化属性,将待拖动模型拖动至设计区域的具体过程。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S101、从预设的可视化模型库中,获取待拖动至设计区域的待拖动模型;其中,所述可视化模型库中包括:多个可视化的三维模型以及每个三维模型的可视化属性,所述三维模型的可视化属性包括所述三维模型的可视化应用场景。
具体的,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可以基于计算机设备进行操作,可选的,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根据当前设计区域的特征,从预设的可视化模板库中自动匹配从而获取与设计区域相匹配的待拖动模型,例如,当前设计区域为住宅设计时,计算机设备根据当前设计区域为住宅的特征,从预设的可视化模板库中匹配家装相关的待拖动模型,例如床、餐桌等模型;也可以是根据设计人员的选中指令,例如鼠标点击选择,从预设的可视化模板库中确定的待拖动模型。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设计区域可以为计算机设备所显示的当前操作区域,也可以为计算机设备根据当前设计阶段所确定的设计对象的区域,例如目前的设计阶段为户内设计阶段,则该设计区域可以为一套房间的内部区域。其中,上述可视化模型库中可以包括多个可视化的三维模型和每个三维模型的可视化属性,例如三维模型的大小、以及款式等;并且三维模型的可视化属性还可以包括三维模型的可视化应用场景,例如当三维模型为洗手台时,该可视化应用场景可以包括可视化的卫生间场景或盥洗区域场景,可选地,该可视化应用场景还可以为包括墙面以及安装在墙面上的化妆镜的场景,具体可以参见图2a的示例,图2a为一个带背景的洗手台模型,如图2a中所示,该洗手台的可视化应用场景中包括,该洗手台应用的场景是卫生间场景,且其需要配备化妆镜、镜前灯以及下水口,该洗手台的放置尺寸为,左右两边距离墙大于3mm,背面距离墙小于3mm,即需要靠墙,以及正面需要预留600mm的使用距离。
S102、根据所述待拖动模型的可视化属性,确定所述待拖动模型与所述设计区域之间是否满足预设的约束条件。
具体的,计算机设备获取待拖动模型的可视化属性的同时,还可以获取上述设计区域的属性,进而根据待拖动模型的可视化属性与设计区域的属性之间是否匹配,从而确定待拖动模型和设计区域之间是否满足预设的约束条件。
可选的,上述“待拖动模型的可视化属性与设计区域的属性之间是否匹配”可以是待拖动模型的可视化属性与设计区域的属性是否满足对应关系,例如,当待拖动模型为可视化的马桶模型时,该马桶模型的可视化属性包括一个出水口和一个具有预设尺寸的下水口,那么上述设计区域的属性则可以包括是否具有一个出水口和一个满足尺寸要求的下水口。因此计算机设备根据马桶模型所具有的一个出水口和一个有预设尺寸的下水口的属性,结合上述设计区域的是否具有一个出水口和一个满足尺寸要求的下水口的属性来确定二者之间是否满足对应关系。
可选的,上述“待拖动模型的可视化属性与设计区域的属性之间是否匹配”还可以是待拖动模型的可视化属性与设计区域的属性之间的差值是否满足预设的阈值,例如计算机设备可以获取设计区域的空间尺寸属性,并根据该设计区域的空间尺寸减去上述待拖动模型的可视化尺寸的差值是否大于0,从而确定二者之间是否的差值是否满足预设的阈值。例如,计算机设备获取待拖动模型餐桌的可视化尺寸的同时,还获取该设计区域的空间尺寸,计算机设备根据确定该设计区域的空间尺寸是否大于该餐桌的尺寸以确定该设计区域能否能够容纳该餐桌,从而确定二者是否满足预设的约束条件。
可选的,该三维模型的可视化属性还可以包括该三维模型满足使用所需要的环境尺寸,例如当三维模型为餐桌模型时,该餐桌模型满足使用所需要的环境尺寸则可以为满足用户能够在餐桌旁边通行的合理尺寸和满足用户能够坐下用餐的合理尺寸。
可选的,上述约束条件可以包括强约束条件,该强制约束条件用于表征待拖动模型满足功能需求时所需要的基本条件,例如,马桶模型要满足功能需求所需要的基本条件为具有一个出水口和一个满足尺寸要求的下水口,以及灯具模型要满足功能需求所需要的基本条件为一堵安装墙和一个电源接口;可选的,上述约束条件还可以包括弱约束条件,该弱约束条件用于表征待拖动模型满足舒适度需求、外观需求以及成本需求中至少一个所需要的附加条件,例如,马桶模型要满足舒适度需求所需要的附加条件可以为马桶两边的宽度分别大于等于30厘米,以保证用户使用舒适,若马桶两边的宽度小于30厘米,例如为20厘米,则不影响马桶的使用功能,但是可能导致用户使用尺寸受限,造成用户体验差。
S103、若是,则将所述待拖动模型拖动至所述设计区域。
具体的,当计算机设备确定待拖动模型与设计区域之间满足预设的约束条件时,则计算机设备判断该待拖动模型在该设计区域内的应用是合理的,计算机设备即执行将上述待拖动模型拖动至设计区域内的操作。
这里以一个具体的例子来对本实施例进行更加清楚的说明。假如,待拖动模型为洗手台模型,当设计人员基于整体的空间环境,通过计算机设备选中该洗手台模型之后,则该洗手台模型可以显示其长宽高尺寸,并且还可以显示其能够正常使用所需要的进水口接头和下水软管,若当前设计区域为具有出水口和下水口的设计区域,例如为卫生间区域,且该设计区域的尺寸大于该洗手台模型,则计算机设备判断该洗手台模型和当前的卫生间区域能够满足功能需求,因此确定二者满足预设的约束条件,进而计算机设备则确定将该洗手台模型拖动至卫生间区域。该过程中,设计人员能够通过其可视化的长宽高尺寸、可视化的进水接头以及可视化的下水软管,直观的获知该洗手台模型应用场景,从而无需通过长期学习积累该洗手台模型的应用经验,就可以完成设计,其降低了设计人员的学习成本;并且本实施例中,通过计算机设备确定待拖动模型与设计区域之间满足预设的约束条件的情况下,将待拖动模型拖动至设计区域,其避免了由于设计人员经验不足或者人为设计失误导致的设计方案不合理以及设计效率低的现象,例如设计人员可能因为经验不足或者疏忽将洗手台模型放置在没有下水口或者没有进水口的设计区域内,造成设计失误。本实施例的方法通过三维模型的可视化属性,使得设计人员通过简单学习就能够掌握设计方法,降低了设计人员的学习成本,提高了设计效率且降低了设计失误。并且,本实施例中由于三维模型具有可视化属性,其使得设计出的方案整体视觉效果更加直观。
本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通过从预设的可视化模型库中,获取待拖动至设计区域的待拖动模型,并且根据待拖动模型的可视化属性,确定待拖动模型与设计区域之间满足预设的约束条件的情况下,将待拖动模型拖动至设计区域,使得设计人员能够通过三维模型的可视化属性,直观快速的掌握该三维模型的设计方法,其避免了设计人员需要通过长期学习参数化的模型调用,积累丰富经验之后才能掌握该三维模型的设计,因而大大降低了设计人员的学习成本;并且通过计算机设备确定待拖动模型与设计区域之间满足预设的约束条件的情况下,将待拖动模型拖动至设计区域,其避免了由于设计人员经验不足或者人为设计失误导致的设计方案不合理以及设计效率低的问题,其大大提高了设计的合理性和设计效率;以及三维模型具有的可视化属性,能够使得设计出的方案整体视觉效果更加直观,大大增加了设计方案的可读性。
可选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当待拖动模型与设计区域之间不满足约束条件时,则输出报错信息。
具体的,当计算机设备确定待拖动模型与设计区域之间不满足预设的约束条件时,则计算机设备判断该待拖动模型在该设计区域内的应用是不可实现或者是不合理的,因此计算机设备可以无需将上述待拖动模型拖动至设计区域内,也可以将上述待拖动模型拖动至设计区域内,并输出报错信息。可选的,该报错信息可以是对话框的形式弹出,也可以是将不合理的区域进行高亮度的显示,对此本实施例不做限定。其中,上述报错信息用于提示设计人员对设计方案进行检查。
本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能够在待拖动模型与设计区域之间不满足约束条件时,输出报错信息,从而使得计算机设备能够对设计结果进行自动检查,其进一步减少了人为失误导致的设计方案错误,大大提升了设计结果的准确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三维模型的可视化应用场景为所述三维模型与所述三维模型关联的其他三维模型构成的可视化空间。
具体的,上述三维模型的可视化应用场景可以为该三维模型本身和与该三维模型关联的其他三维模型构成的可视化空间,其中,与该三维模型关联的其他三维模型构成的可视化空间可以包括放置该三维模型的可视化空间、与该三维模型配合使用的可视化空间以及与该三维模型连接的可视化空间。例如当三维模型为洗手台时,该三维模型关联的其他三维模型构成的可视化空间可以包括:容纳该洗手台的可视化卫生间、与该洗手台配合使用的可视化出水口和可视化下水口、以及与该三维模型安装连接的可视化防水墙面和可视化防水地面。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地,所述三维模型的可视化属性还可以包括:所述约束条件、所述三维模型自身的尺寸信息、所述三维模型的外观信息、所述三维模型的材质信息、所述三维模型与其他三维模型之间的关联关系、所述三维模型与环境条件之间的关联关系、所述三维模型的风格信息、所述三维模型的装修档次信息、所述三维模型的位姿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具体的,上述约束条件可以包括强约束条件和弱约束条件,具体可以参见图2实施例的描述;上述三维模型自身的尺寸信息可以包括该三维模型的长、宽、高,也可以包括该三维模型的每个部位的具体尺寸,还可以包括该三维模型的应用尺寸,例如餐桌的应用尺寸为餐桌本身的尺寸在各边延伸60厘米的范围内;上述三维模型的外观信息和材质信息可以包括该三维模型的颜色、形状和材质纹理,例如餐桌模型的原木色的圆桌和木制纹理;上述三维模型与其他三维模型之间的关联关系可以包括该三维模型的应用场景中的其他三维模型与该三维模型之间的关联关系,例如该三维模型为洗手台模型时,则表示三维模型和其应用场景,如马桶下水口之间的关联关系;上述三维模型与环境条件之间的关联关系可以包括该三维模型与其应用的环境条件之间的关联关系,例如,该环境条件为墙上具有窗洞时,则表示三维模型和窗洞之间的关联关系。上述三维模型的风格信息可以包括欧式风格、中式风格、美式风格以及现代简约风格;上述装修档次信息可以包括装修的预算参数大和预算参数小;上述三维模型的位姿信息包括该三维模型在当前设计区域的位置和姿态,例如躺椅模型位于阳台区域,且朝南放置。
上述实施例描述的是计算机设备根据预设的可视化模型库中的待拖动模型的可视化属性,将待拖动模型拖动至设计区域的过程。在拖动之前,计算机设备需要建立可视化模型库,供设计人员进行调用。下述图3实施例描述的是计算机设备如何建立可视化模型库的具体过程。
图3为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模型信息的处理方法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涉及的是计算机设备如何创建可视化模型库的具体过程。可选的,如图3所示,在上述S101之前,还可以包括:
S201、获取输入的待创建场景的三维模型的第一属性,以及,与所述待创建场景的三维模型关联的其他三维模型的第二属性。
具体的,计算机设备获取待创建场景的三维模型的第一属性,该第一属性为该三维模型在待创建场景中的属性,且该第一属性可以是通过设计人员根据设计需求输入的三维模型的属性;以及计算机设备获取与上述三维模型关联的其他三维模型的第二属性,该第二属性为该“其他三维模型”在待创建场景中的属性,且该第二属性可以是通过设计人员根据设计需求确定输入的与上述三维模型关联的其他三维模型的属性。例如,设计人员在需要创建一个欧式卧室梳妆区域的可视化应用场景时,根据设计需求,将该场景中包括的三维模型,如梳妆椅的第一属性,欧式风格,输入至计算机设备;并且设计人员根据与梳妆椅三维模型相配合使用的“其他三维模型”,例如梳妆台的第二属性,白色,输入至计算机设备。
S202、根据所述第一属性、所述第二属性以及预设的场景创建规则库,创建所述三维模型对应的可视化应用场景;其中,所述场景创建规则库中包括多条场景创建规则,所述场景创建规则包括所述待创建场景的三维模型的标识、所述第一属性以及所述第二属性三者与待创建的应用场景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约束条件。
具体的,当计算机设备获得待创建场景的三维模型的第一属性以及上述“其他三维模型”的第二属性之后,计算机设备基于待创建场景的三维模型的标识、第一属性,以及与该待创建场景的三维模型关联的其他三维模型的第二属性,从预设的场景创建规则库中筛选出与“待创建场景的三维模型的标识、第一属性、第二属性”三者均对应的待创建的应用场景以及约束条件,从而建立三维模型对应的可视化应用场景。例如,场景规则库中包括这样一条场景创建规则,标识为梳妆椅的梳妆椅模型,其第一属性为欧式,与该欧式梳妆椅配套的白色梳妆台为第二属性,且该梳妆椅、欧式风格以及白色梳妆台三者对应一个待创建的应用场景为欧式卧室梳妆区域,并且其约束条件为该区域长度大于一米,宽度大于80厘米并靠墙设置。因此,计算机设备基于标识为梳妆椅的三维模型,欧式风格、白色梳妆台、以及能够容纳该梳妆椅和梳妆台的长度大于一米、宽度大于80厘米的靠墙空间,创建一个具有上述欧式梳妆椅的可视化的欧式卧室梳妆区域场景。
S203、根据所述三维模型对应的可视化应用场景,创建所述可视化模型库。
具体的,计算机设备依据上述方式创建多个三维模型对应的可视化应用场景,该多个具有可视化应用场景的三维模型,构成了可视化模型库。
本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通过获取设计人员输入的待创建场景的三维模型的第一属性,以及待创建场景的三维模型关联的其他三维模型的第二属性,并依据第一属性、第二属性以及预设的场景创建规则库,从而创建多个三维模型对应的可视化应用场景,且多个三维模型对应的可视化应用场景进而创建出可视化模型库。本实施例中,由于所创建的可视化模型库为基于设计人员输入的第一属性和第二属性,其能够依据设计人员的设计需求构建具有可视化应用场景的三维模型,从而使用设计人员在采用上述具有可视化应用场景的三维模型构建的可视化模型库进行方案设计,其无需通过长期学习传统的参数化模型调用经验,通过短期简单的学习就可以完成设计方案,其降低了设计人员的学习成本,并且避免了由于经验不足或者人为设计失误导致的设计方案不合理以及设计效率低的现象,进而大大降低了设计人员的学习成本,大大提高了设计的合理性和设计效率,并且降低了设计失误,其三维模型的可视化应用场景,使得设计出的方案整体视觉效果更加直观,大大增加了设计方案的可读性。
图4为又个一实施例提供的模型信息的处理方法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涉及的是计算机设备根据预设的可视化模型库中的待拖动模型的可视化属性,将待拖动模型拖动至设计区域的一种可选的过程。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例中的步骤为该方法的一种可选的方式。如图4所示,该方法具体可以包括:
S301、确定所述设计区域内的目标区域,并根据所述目标区域从所述可视化模型库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模型集。
具体的,计算机设备确定上述设计区域内的目标区域,可选的,计算机设备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的点选指令确定所点选的区域为目标区域,也可以将用户设定的当前可编辑区域作为目标区域。
计算机设备确定了目标区域之后,根据该目标区域的属性与可视化模型库中的可视化模型的属性,从该可视化模型库中确定出该目标区域匹配的可视化三维模型,从而构建模型集。可选地,计算机设备可以根据该目标区域的属性与可视化模型库中的三维模型的属性,确定出该目标区域能够合理使用的多个可视化三维模型,该多个可视化三维模型构成该目标区域对应的模型集。例如当目标区域为卫生间区域时,可以将所有能够应用于该卫生间区域的可视化三维模型,构成卫生间区域所对应的模型集,该模型集包括但不限于马桶模型、洗手台模型、淋浴器模型以及防水地面和防水墙面模型。
S302、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一选择指示,根据所述第一选择指示从所述模型集中选择所述待拖动模型。
具体的,计算机设备接收到用户输入的第一选择指示,从上述模型集中选择与第一选择指示匹配的待拖动模型,可选的,该第一选择指示可以为用户通过鼠标输入的点选指令,则计算机设备选中的待拖动模型即为鼠标点击的模型;可选地,该第一选择指示也可以是用户通过触摸屏输入的点选指令,还可以是用户于语音输入的指令,对此本实施例不做限定。
上述S301和S302中,计算机设备能够通过确定设计区域内的目标区域,并根据目标区域从可视化模型库确定目标区域对应的模型集,从而根据用户输入的第一选择指示,从模型集中选择待拖动模型。由于计算机设备根据目标区域从可视化模型库中确定了该目标区域对应的模型集,供用户从模型集中直接选择能够合理应用于该目标区域的待拖动模型,从而避免了用户在可视化模型库中进行大范围的查找所造成的设计效率低,以及由于经验不足使得模型选择错误而造成的设计方案有误的情况,其能够从有限数量的模型集中选择适合当前目标区域使用的三维模型,供设计人员调用,从而使得设计难度大大减小,设计效率大大提高,并且大大提高了设计方案的准确性。
S303、获取所述设计区域内已有模型的属性。
具体的,上述已有模型是指设计区域内已经存在的其他模型,例如设计区域为房屋室内区域时,已有模型可以包括预先设置的下水口模型、电源接口模型以及此前已经摆放好的其他模型。计算机设备获取该设计区域内的已有模型的属性,该属性可以包括已有模型的尺寸属性、位置属性以及功能属性等。可选地,上述设计区域内已有模型的属性信息可以为用户输入的属性信息,也可以为计算机设备直接读取的已有模型的属性信息,本实施对此不做限定。
S304、根据所述待拖动模型的可视化属性与所述已有模型的属性,确定所述待拖动模型与所述设计区域之间是否满足所述约束条件。
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根据已经获取的待拖动模型的可视化属性和已有模型的属性,通过将可视化属性和已有模型的属性进行匹配,从而得到匹配结果,并根据所得到的匹配结果确定上述待拖动模型和设计区域之间是否满足上述约束条件。例如,上述待拖动模型为梳妆台,该梳妆台的可视化属性为欧式风格,以及上述已有模型为已经设计好的床,该已有模型床的属性为欧式风格,因此计算机设备将二者的属性进行匹配,即梳妆台为欧式风格,与已有模型床为欧式风格进行匹配,二者的风格均是欧式风格,因而得到的匹配结果为匹配,而上述预设的约束条件可以包括风格相同,从而确定该待拖动模型欧式风格的梳妆台和已有模型欧式风格的床之间满足预设的约束条件。若上述已有模型床的属性不是欧式风格,例如是中式风格,则得到的匹配结果为不匹配,因此计算机设备确定该待拖动模型欧式风格的梳妆台和已有模型中式风格的床之间不满足预设的约束条件。
上述S303和S304中,计算机设备能够通过获取所述设计区域内已有模型的属性,并根据待拖动模型的可视化属性与已有模型的属性,确定待拖动模型与所述设计区域之间是否满足所述约束条件。由于计算机设备能够结合设计区域内的已有模型的属性,确定待拖动模型与设计区域之间是否满足预设的约束条件,因而能够结合已有模型的属性,使得该待拖动模型的设计更加合理,其避免了设计过程中单纯考虑设计区域的属性所导致的与已有模型发生冲突的情况,从而使得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进一步提高。
S305、若待拖动模型与所述设计区域之间满足预设的约束条件,则根据所述待拖动模型的可视化属性,获取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多个备选位置。
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根据待拖动模型的可视化属性,在目标区域内查找与该可视化属性匹配的位置,作为该待拖动模型的备选位置。例如当待拖动模型为淋浴器时,则目标区域卫生间中,所有具有防水属性的地面和墙面均可以作为备选位置。可以理解的是,根据可视化属性所匹配出的备选位置可以为多个。
S306、根据用户输入的第二选择指示从所述多个备选位置中选择目标位置,并将所述待拖动模型拖动至所述目标位置。
具体的,计算机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用户输入的第二选择指示所确定的位置,从上述多个备选位置中选择一个与用户的第二选择指示所确定的位置相匹配的位置作为目标位置,并将上述待拖动模型拖动到所选中的目标位置。可选的,上述位置相匹配可以包括:位置坐标重合,或者位置坐标的距离小于预设的阈值。可选的,该第二选择指示为用户通过鼠标输入的点选指令,也可以是用户通过触摸屏输入的点选指令,还可以是用户语音输入的指令,对此,本实施例不做限定。
上述S305和S306中,计算机设备通过根据待拖动模型的可视化属性,获取目标区域对应的多个备选位置,并根据用户输入的第二选择指示从多个备选位置中选择目标位置,并将所述待拖动模型拖动至所述目标位置,由于计算机设备可以从上述多个备选位置中根据第二选择指示选择一个目标位置,从而使得设计人员无需通过手动的方式花费巨大精力精准的放置和调整该待拖动模型的位置,而只要将该待拖动模型放置在备选位置附近,就可以通过计算机设备的自动对齐和自动校准功能,将该待拖动模型精准放置在合理的目标位置上,从而大大减轻了设计人员的工作量,进一步提升了设计效率和提高了设计的准确性。
本实施例提供的模型信息的处理方法,通过上述S301-S306的步骤,可以避免用户在可视化模型库中进行大范围的查找所造成的设计效率低,以及由于经验不足使得模型选择错误而造成的设计方案有误的情况,其能够从有限数量的模型集中选择适合当前目标区域使用的三维模型,供设计人员调用,从而使得设计难度大大减小,设计效率大大提高,并且大大提高了设计方案的准确性。并且,由于计算机设备能够结合设计区域内的已有模型的属性,确定待拖动模型与设计区域之间是否满足预设的约束条件,因而能够结合已有模型的属性,使得该待拖动模型的设计更加合理,其避免了设计过程中单纯考虑设计区域的属性所导致的与以已有模型发生冲突的情况,从而使得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进一步提高;另外,由于计算机设备可以从上述多个备选位置中根据第二选择指示选择一个目标位置,从而使得设计人员无需通过手动的方式花费巨大精力精准的放置和调整该待拖动模型的位置,而只要将该待拖动模型放置在备选位置附近,就可以通过计算机设备的自动对齐和自动校准功能,将该待拖动模型精准放置在合理的目标位置上,从而大大减轻了设计人员的工作量,进一步提升了设计效率和提高了设计的准确性。
图5为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模型信息的处理方法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涉及的是当用户想要自行决定待拖动模型在设计区域内的位置时,计算机设备判断是否能够将待拖动模型拖动至选中位置的具体过程,即本实施例是计算机设备对用户的选中位置的一种正误性判断过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的,如图5所示,该方法还包括:
S401、获取用户输入的选中位置,并判断所述选中位置是否与所述多个备选位置中的任一个匹配。
具体的,计算机设备获取用户输入的选中位置,可选地,该选中位置可以是用户通过鼠标在设计区域进行点选输入,还可以为用户通过键盘输入的设计区域的位置坐标,计算机设备判断该选中位置是否与上述多个备选位置中的任一个匹配,具体可以为选中位置的坐标是否与上述多个备选位置中的任一个坐标位置重合,也可以为选中位置得到坐标是否与上述多个备选位置中的任一个的距离小于预设阈值,对此本实施例不做限定。
S402、若否,则根据所述待拖动模型的可视化属性和所述约束条件,确定所述待拖动模型是否可拖动至所述选中位置。
具体的,当计算机获取的用户输入的选中位置与上述多个备选位置的任意一个均不匹配时,例如用户输入的选中位置与上述任意一个备选位置的距离均超过预设的距离阈值时,则计算机设备可以判断用户并非是要将该待拖动模型放置在上述备选位置上,例如,设计人员想将餐桌设置在阳台(用户的选中位置)上,此时,计算机设备根据待拖动模型的可视化属性和约束条件,通过判断该待拖动模型是否与上述选中位置的属性相匹配,例如,阳台尺寸是否能够容纳该餐桌,当该待拖动模型与选中位置匹配时,即阳台尺寸能够容纳该餐桌,则可以确定将待拖动模型拖动至上述选中位置;当该待拖动模型与选中位置的属性不匹配时,即阳台尺寸无法容纳该餐桌,则可以确定将上述待拖动模型不拖动到选中位置。当其无法拖动到选中位置时,可选的,计算机设备会将待拖动模型强制拖动至备选位置。
本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通过获取用户输入的选中位置,并在选中位置与多个备选位置中的任一个均不匹配的情况下,根据待拖动模型的可视化属性和约束条件,确定待拖动模型是否可拖动至选中位置,本实施例能够使得在用户可以将该待拖动模型放置在自定义的区域中,无需局限于上述备选位置的限制,从而满足了用户的多元化设计需求,使得设计方案更加丰富。
可选的,计算机设备还可以根据选中位置距待拖动模型的关联模型之间的距离,以及待拖动模型与关联模型之间的最小距离阈值,确定是否将待拖动模型拖动至选中位置,当选中位置距关联模型之间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最小距离阈值,则确定将待拖动模型拖动至选中位置;当选中位置距关联模型之间的距离小于最小距离阈值,则确定将待拖动模型拖动至目标位置。例如,以待拖动模型为餐桌为例,该待拖动模型的关联模型为阳台,当计算机设备获取到的选中位置距离与阳台的墙之间距离大于等于餐桌能够正常使用的最小距离时,则计算机设备将上述餐桌模型拖动至用户输入的选中位置;当计算机设备获取到的选中位置距离与阳台的墙之间距离小于餐桌能够正常使用的最小距离时,则计算机设备判断该餐桌放置在阳台的设计方案不合理,因此将上述餐桌模型拖动至用户输入的选中位置能够合理摆放该餐桌的其他目标位置。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2-5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2-5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图6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模型信息的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11、确定模块12和拖动模块13。
具体的,第一获取模块11,用于从预设的可视化模型库中,获取待拖动至设计区域的待拖动模型;其中,所述可视化模型库中包括:多个可视化的三维模型以及每个三维模型的可视化属性,所述三维模型的可视化属性包括所述三维模型的可视化应用场景;
确定模块12,用于根据所述待拖动模型的可视化属性,确定所述待拖动模型与所述设计区域之间是否满足预设的约束条件;
拖动模块13,用于在所述确定模块确定所述待拖动模型与所述设计区域满足预设的约束条件时,将所述待拖动模型拖动至所述设计区域。
本实施例提供的模型信息的处理装置,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三维模型的可视化应用场景为所述三维模型与所述三维模型关联的其他三维模型构成的可视化空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三维模型的可视化属性还包括:所述约束条件、所述三维模型自身的尺寸信息、所述三维模型的外观信息、所述三维模型的材质信息、所述三维模型与其他三维模型之间的关联关系、所述三维模型与环境条件之间的关联关系、所述三维模型的风格信息、所述三维模型的装修档次信息、所述三维模型的位姿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约束条件包括强制约束条件,所述强制约束条件用于表征所述待拖动模型满足功能需求时所需要的基本条件。
图7为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模型信息的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的,如图7所示,上述装置还包括:第二获取模块14和第一处理模块15。
具体的,第二获取模块14,用于在所述第一获取模块从预设的可视化模型库中,获取待拖动至设计区域的待拖动模型之前,获取输入的待创建场景的三维模型的第一属性,以及,与所述待创建场景的三维模型关联的其他三维模型的第二属性。
第一处理模块15,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属性、所述第二属性以及预设的场景创建规则库,创建所述三维模型对应的可视化应用场景,并根据所述三维模型对应的可视化应用场景,创建所述可视化模型库;其中,所述场景创建规则库中包括多条场景创建规则,所述场景创建规则包括所述待创建场景的三维模型的标识、所述第一属性以及所述第二属性三者与待创建的应用场景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约束条件。
本实施例提供的模型信息的处理装置,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图8为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模型信息的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的,如图8所示,上述第一获取模块11具体包括:第一确定单元111和选择单元112。
具体的,第一确定单元111,用于确定所述设计区域内的目标区域,并根据所述目标区域从所述可视化模型库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模型集。
选择单元112,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一选择指示根据所述第一选择指示从所述模型集中选择所述待拖动模型。
继续参见图8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上述确定模块12具体包括:第一获取单元121和第二确定单元122。
具体的,第一获取单元121,用于获取所述设计区域内已有模型的属性。
第二确定单元122,用于根据所述待拖动模型的可视化属性与所述已有模型的属性,确定所述待拖动模型与所述设计区域之间是否满足所述约束条件。
继续参见图8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上述拖动模块13具体包括:第二获取单元131和第一处理单元132。
具体的,第二获取单元131,用于根据所述待拖动模型的可视化属性,获取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多个备选位置。
第一处理单元132,用于根据用户输入的第二选择指示从所述多个备选位置中选择目标位置,并将所述待拖动模型拖动至所述目标位置。
继续参见图8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处理模块16,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选中位置,并判断所述选择位置是否与所述多个备选位置中的任一个匹配;若否,则根据所述待拖动模型的可视化属性和所述约束条件,确定所述待拖动模型是否可拖动至所述选中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第二处理模块16,可以用于当所述待拖动模型与所述设计区域之间不满足约束条件时,则输出报错信息。
本实施例提供的模型信息的处理装置,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关于模型信息的处理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模型信息的处理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模型信息的处理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1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和数据库。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库用于存储模型信息的处理数据。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模型信息的处理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从预设的可视化模型库中,获取待拖动至设计区域的待拖动模型;其中,所述可视化模型库中包括:多个可视化的三维模型以及每个三维模型的可视化属性,所述三维模型的可视化属性包括所述三维模型的可视化应用场景;
根据所述待拖动模型的可视化属性,确定所述待拖动模型与所述设计区域之间是否满足预设的约束条件;
若是,则将所述待拖动模型拖动至所述设计区域。
本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从预设的可视化模型库中,获取待拖动至设计区域的待拖动模型;其中,所述可视化模型库中包括:多个可视化的三维模型以及每个三维模型的可视化属性,所述三维模型的可视化属性包括所述三维模型的可视化应用场景;
根据所述待拖动模型的可视化属性,确定所述待拖动模型与所述设计区域之间是否满足预设的约束条件;
若是,则将所述待拖动模型拖动至所述设计区域。
本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3)

1.一种模型信息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从预设的可视化模型库中,获取待拖动至设计区域的待拖动模型;其中,所述可视化模型库中包括:多个可视化的三维模型以及每个三维模型的可视化属性,所述三维模型的可视化属性包括所述三维模型的可视化应用场景;
根据所述待拖动模型的可视化属性,确定所述待拖动模型与所述设计区域之间是否满足预设的约束条件;
若是,则将所述待拖动模型拖动至所述设计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模型的可视化应用场景为所述三维模型与所述三维模型关联的其他三维模型构成的可视化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模型的可视化属性还包括:所述约束条件、所述三维模型自身的尺寸信息、所述三维模型的外观信息、所述三维模型的材质信息、所述三维模型与其他三维模型之间的关联关系、所述三维模型与环境条件之间的关联关系、所述三维模型的风格信息、所述三维模型的装修档次信息、所述三维模型的位姿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条件包括强制约束条件,所述强制约束条件用于表征所述待拖动模型满足功能需求时所需要的基本条件。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预设的可视化模型库中,获取待拖动至设计区域的待拖动模型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输入的待创建场景的三维模型的第一属性,以及,与所述待创建场景的三维模型关联的其他三维模型的第二属性;
根据所述第一属性、所述第二属性以及预设的场景创建规则库,创建所述三维模型对应的可视化应用场景;其中,所述场景创建规则库中包括多条场景创建规则,所述场景创建规则包括所述待创建场景的三维模型的标识、所述第一属性以及所述第二属性三者与待创建的应用场景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约束条件;
根据所述三维模型对应的可视化应用场景,创建所述可视化模型库。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预设的可视化模型库中,获取待拖动至设计区域的待拖动模型,包括:
确定所述设计区域内的目标区域,并根据所述目标区域从所述可视化模型库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模型集;
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一选择指示,根据所述第一选择指示从所述模型集中选择所述待拖动模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待拖动模型的可视化属性,确定所述待拖动模型与所述设计区域之间是否满足预设的约束条件,包括:
获取所述设计区域内已有模型的属性;
根据所述待拖动模型的可视化属性与所述已有模型的属性,确定所述待拖动模型与所述设计区域之间是否满足所述约束条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待拖动模型拖动至所述设计区域,包括:
根据所述待拖动模型的可视化属性,获取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多个备选位置;
根据用户输入的第二选择指示从所述多个备选位置中选择目标位置,并将所述待拖动模型拖动至所述目标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用户输入的选中位置,并判断所述选中位置是否与所述多个备选位置中的任一个匹配;
若否,则根据所述待拖动模型的可视化属性和所述约束条件,确定所述待拖动模型是否可拖动至所述选中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待拖动模型与所述设计区域之间不满足约束条件,则输出报错信息。
11.一种模型信息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从预设的可视化模型库中,获取待拖动至设计区域的待拖动模型;其中,所述可视化模型库中包括:多个可视化的三维模型以及每个三维模型的可视化属性,所述三维模型的可视化属性包括所述三维模型的可视化应用场景;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拖动模型的可视化属性,确定所述待拖动模型与所述设计区域之间是否满足预设的约束条件;
拖动模块,用于在所述待拖动模型与所述设计区域之间是否满足预设的约束条件时,将所述待拖动模型拖动至所述设计区域。
12.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810550796.6A 2018-05-31 2018-05-31 模型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5559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50796.6A CN110555914B (zh) 2018-05-31 2018-05-31 模型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50796.6A CN110555914B (zh) 2018-05-31 2018-05-31 模型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55914A true CN110555914A (zh) 2019-12-10
CN110555914B CN110555914B (zh) 2023-05-23

Family

ID=687345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50796.6A Active CN110555914B (zh) 2018-05-31 2018-05-31 模型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5591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95666A (zh) * 2023-12-29 2024-02-02 山东街景智能制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3d图纸生成2d数据的处理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28279B1 (en) * 2000-11-22 2003-09-30 @Last Software,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CN107330970A (zh) * 2017-06-15 2017-11-07 新奥泛能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三维模型处理方法,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28279B1 (en) * 2000-11-22 2003-09-30 @Last Software,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CN107330970A (zh) * 2017-06-15 2017-11-07 新奥泛能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三维模型处理方法,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程亮等: "Web环境下房产测绘信息三维可视化技术研究", 《测绘科学》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95666A (zh) * 2023-12-29 2024-02-02 山东街景智能制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3d图纸生成2d数据的处理方法
CN117495666B (zh) * 2023-12-29 2024-03-19 山东街景智能制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3d图纸生成2d数据的处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55914B (zh) 2023-05-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20315029B2 (e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terior design
CN112883476B (zh) 建筑空间的布局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408907A (zh) 一种制造三维建筑实物模型的方法和装置
CN108446830B (zh) 一种基于移动设备端的户型日照分析方法
CN111046478B (zh) 一种定制硬装设计方法和设计装置
CN111914318A (zh) 一种自动生成建筑立面图的方法及装置
CN111027115A (zh) 一种基于bim技术在住宅楼装修工程中的应用方法
CN110930178A (zh) 基于住户模型的装修经费预算系统
CN114373054A (zh) 一种自动生成三维房屋布局的方法、系统、装置及介质
CN113486436A (zh) 基于树形结构的软装设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889152B (zh) 模型关系的建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727974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0555914A (zh) 模型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US11636235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predicting architectural materials within a space
CN111985038A (zh) 一种待装修空间的工程量计算方法及装置
CN110889153A (zh) 模型的调整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299214A (zh) 虚拟室内场景的生成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06296787A (zh) 自助家具家装设计系统
CN110648400B (zh) 模型的空间量化方法、映射关系建立方法、装置和设备
US20090070066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erforming quantity takeoff computations from computer aided design drawings
CN109829193A (zh) 橱柜摆放自动生成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633949A (zh) 一种装饰全流程实施方法、装置与系统
CN110826116A (zh) 模型的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0188390B (zh) 一种建筑室内光环境的测算方法及装置
CN110751715A (zh) 模型的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10

Address after: 210000, Room 015, Building 2, Shuiyuanju, Qinhuai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Nanjing Runshiji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710003 Room 301, Central Zone, National E-Commerce Demonstration Base, No. 528, Tianguba Road, Software New Town, High-tech Zone, Xi'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XI'AN SEA2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