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45534B - 辅链路通信的资源选择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辅链路通信的资源选择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45534B
CN110545534B CN201910935128.XA CN201910935128A CN110545534B CN 110545534 B CN110545534 B CN 110545534B CN 201910935128 A CN201910935128 A CN 201910935128A CN 110545534 B CN110545534 B CN 1105455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link data
selection window
resource selection
re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3512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45534A (zh
Inventor
邹蕾
曲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preadtrum Semiconductor Nan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preadtrum Semiconductor Nan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preadtrum Semiconductor Nan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preadtrum Semiconductor Nan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3512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4553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455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455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455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455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辅链路通信的资源选择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第一终端获取在目标时刻上到达的辅链路数据;根据所述目标时刻和所述辅链路数据的指定传输时延,确定所述辅链路数据的总资源选择窗内可用的辅链路反馈信道PSFCH资源数;根据所述可用的PSFCH资源数,在所述辅链路数据的总资源选择窗内确定用于本次传输的子资源选择窗。本公开实施例设计出了辅链路中本次传输(包括初始传输或者HARQ重传)的子资源选择窗,使得第一终端能够在数据的时延要求范围内传输完最大的重传次数,保证了辅链路数据的数据传输效果。

Description

辅链路通信的资源选择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辅链路通信的资源选择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车联网(Vehicle to Everything,V2X)技术中,车载设备与其它设备(如其它车载设备、路侧基础设施等)之间可以通过辅链路(英文:sidelink)进行辅链路通信。辅链路通信具有时延短、开销小等特点。
相关技术中,以辅链路资源分配方式为终端通过感知自主进行资源选择的资源分配方式(英文:sensing-based resource allocation)为例进行说明,该资源分配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终端确定(即接入网设备不调度) 由接入网设备或者网络配置的辅链路资源或预配置的辅链路资源中的辅链路传输资源,终端通过感知自主地选择用于传输的辅链路资源。
上述的资源分配方式支持基于反馈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 RepeatRequest,HARQ)重传的资源预留,当资源预留方式为一次传输可以预留指示最多一次HARQ重传的资源时,HARQ重传的资源选择如何设计,目前还没有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出了一种辅链路通信的资源选择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辅链路通信的资源选择方法,用于第一终端中,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在目标时刻上到达的辅链路数据;
根据所述目标时刻和所述辅链路数据的指定传输时延,确定所述辅链路数据的总资源选择窗内可用的辅链路反馈信道(Physical Sidelink Feedback Channel,PSFCH)资源数;
根据所述可用的PSFCH资源数,在所述辅链路数据的总资源选择窗内确定用于本次传输的子资源选择窗,所述本次传输包括所述辅链路数据的初始传输或者HARQ重传。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时刻和所述辅链路数据的指定传输时延,确定所述辅链路数据的总资源选择窗内可用的PSFCH资源数,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时刻和所述辅链路数据的指定传输时延,确定所述辅链路数据的总资源选择窗;
确定所述辅链路数据的总资源选择窗内可用的PSFCH资源数。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时刻和所述辅链路数据的指定传输时延,确定所述辅链路数据的总资源选择窗,包括:
将所述目标时刻与第一时长之和确定为所述总资源选择窗的起始位置,并将所述目标时刻与所述指定传输时延之和确定为所述总资源选择窗的结束位置;
其中,所述第一时长为所述第一终端处理感知窗内感知结果的时长。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本次传输为所述初始传输,所述根据所述可用的PSFCH资源数,在所述辅链路数据的总资源选择窗内确定用于本次传输的子资源选择窗,包括:
根据所述可用的PSFCH资源数、所述辅链路数据的最大传输次数和第二时长,在所述辅链路数据的总资源选择窗内确定用于所述初始传输的第一资源选择窗;
其中,所述最大传输次数是配置或者预配置的,所述第二时长为配置或预配置的所述辅链路数据与对应的反馈信道之间的时间间隔。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可用的PSFCH资源数、所述辅链路数据的最大传输次数和第二时长,在所述辅链路数据的总资源选择窗内确定用于所述初始传输的第一资源选择窗,包括:
根据所述可用的PSFCH资源数和所述辅链路数据的最大传输次数,在所述辅链路数据的总资源选择窗内确定第一目标PSFCH资源;
将所述总资源选择窗的起始位置确定为所述第一资源选择窗的起始位置,并将所述第一目标PSFCH资源的时域位置与所述第二时长的差确定为所述第一资源选择窗的结束位置。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可用的PSFCH资源数和所述辅链路数据的最大传输次数,在所述辅链路数据的总资源选择窗内确定第一目标PSFCH资源,包括:
获取所述可用的PSFCH资源数与最大重传次数的第一商数,所述最大重传次数为所述最大传输次数与1的差;
将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商数的最小整数确定为第一目标值,所述第一目标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目标PSFCH资源在所述总资源选择窗内的多个可用的PSFCH资源中的位置;
根据所述第一目标值所指示的位置,在所述总资源选择窗内的所述多个可用的PSFCH资源中确定所述第一目标PSFCH资源。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本次传输为所述HARQ重传,所述根据所述可用的PSFCH资源数,在所述辅链路数据的总资源选择窗内确定用于本次传输的子资源选择窗,包括:
根据上一次传输的资源位置、所述可用的PSFCH资源数、本次所述 HARQ重传对应的次数和第三时长,确定用于本次所述HARQ重传的第二资源选择窗;
其中,所述上一次传输为所述初始传输或者上一次的所述HARQ重传,所述第三时长为一次传输的HARQ来回时长(英文:a HARQ round trip time of a transmission)。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上一次传输的资源位置、所述可用的PSFCH资源数、本次所述HARQ重传对应的次数和第三时长,确定用于本次所述HARQ重传的第二资源选择窗,包括:
当本次所述HARQ重传对应的次数小于所述辅链路数据的最大传输次数与1的差时,根据所述上一次传输的资源位置、所述可用的PSFCH资源数、所述辅链路数据的最大传输次数、本次所述HARQ重传对应的次数、第二时长和所述第三时长,确定用于本次所述HARQ重传的第二资源选择窗;
其中,所述最大传输次数是配置或者预配置的,所述第二时长为配置或者预配置的所述辅链路数据与对应的反馈信道之间的时间间隔。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上一次传输的资源位置、所述可用的PSFCH资源数、所述辅链路数据的最大传输次数、本次所述HARQ 重传对应的次数、第二时长和所述第三时长,确定用于本次所述HARQ重传的第二资源选择窗,包括:
根据所述可用的PSFCH资源数、所述辅链路数据的最大传输次数、本次所述HARQ重传对应的次数,确定在所述总资源选择窗内确定第二目标 PSFCH资源;
将所述上一次传输的资源位置与所述第三时长之和确定为所述第二资源选择窗的起始位置,并将所述第二目标PSFCH资源的时域位置与所述第二时长的差确定为所述第二资源选择窗的结束位置。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可用的PSFCH资源数、所述辅链路数据的最大传输次数、本次所述HARQ重传对应的次数,确定在所述总资源选择窗内确定第二目标PSFCH资源,包括:
获取第一数值与最大重传次数的第二商数,所述第一数值为所述可用的 PSFCH资源数与本次所述HARQ重传对应的次数的积数,所述最大重传次数为所述最大传输次数与1的差;
将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商数的最小整数确定为第二目标值,所述第二目标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目标PSFCH资源在所述总资源选择窗内的多个可用的PSFCH资源中的位置;
根据所述第二目标值所指示的位置,在所述总资源选择窗内的所述多个可用的PSFCH资源中确定所述第二目标PSFCH资源。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本次所述HARQ重传对应的次数等于所述辅链路数据的最大传输次数与1的差时,将上一次传输的资源位置与所述第三时长之和确定为所述第二资源选择窗的起始位置,并将所述总资源选择窗的结束位置确定为所述第二资源选择窗的结束位置。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于所述辅链路数据的第i次传输,在第i次传输的目标辅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Sidelink Share Channel,PSSCH)资源上向第二终端传输所述辅链路数据,所述第i次传输预留指示用于第i+1次传输的目标PSSCH资源,所述i 为小于配置或者预配置的所述辅链路数据的最大传输次数的正整数;
其中,所述第i次传输的目标PSSCH资源为确定出的用于所述第i次传输的子资源选择窗内的PSSCH资源,所述第i+1次传输的目标PSSCH资源为确定出的用于所述第i+1次传输的子资源选择窗内的PSSCH资源。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对于所述辅链路数据的第i次传输,在第i次传输的目标PSSCH资源上向第二终端传输所述辅链路数据之后,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反馈的所述第i次传输对应的HARQ信息;
当接收到的所述HARQ信息为NACK信息时,在所述第i+1次传输的目标 PSSCH资源上向所述第二终端重传所述辅链路数据。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辅链路通信的资源选择装置,用于第一终端中,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在目标时刻上到达的辅链路数据;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时刻和所述辅链路数据的指定传输时延,确定所述辅链路数据的总资源选择窗内可用的辅链路反馈信道PSFCH资源数;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可用的PSFCH资源数,在所述辅链路数据的总资源选择窗内确定用于本次传输的子资源选择窗,所述本次传输包括辅链路数据的初始传输或者HARQ重传。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时刻和所述辅链路数据的指定传输时延,确定所述辅链路数据的总资源选择窗;
确定所述辅链路数据的总资源选择窗内可用的PSFCH资源数。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目标时刻与第一时长之和确定为所述总资源选择窗的起始位置,并将所述目标时刻与所述指定传输时延之和确定为所述总资源选择窗的结束位置;
其中,所述第一时长为所述第一终端处理感知窗内感知结果的时长。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本次传输为所述初始传输,所述第二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可用的PSFCH资源数、所述辅链路数据的最大传输次数和第二时长,在所述辅链路数据的总资源选择窗内确定用于所述初始传输的第一资源选择窗;
其中,所述最大传输次数是配置或者预配置的,所述第二时长为配置或预配置的所述辅链路数据与对应的反馈信道之间的时间间隔。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可用的PSFCH资源数和所述辅链路数据的最大传输次数,在所述辅链路数据的总资源选择窗内确定第一目标PSFCH资源;
将所述总资源选择窗的起始位置确定为所述第一资源选择窗的起始位置,并将所述第一目标PSFCH资源的时域位置与所述第二时长的差确定为所述第一资源选择窗的结束位置。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可用的PSFCH资源数与最大重传次数的第一商数,所述最大重传次数为所述最大传输次数与1的差;
将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商数的最小整数确定为第一目标值,所述第一目标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目标PSFCH资源在所述总资源选择窗内的多个可用的PSFCH资源中的位置;
根据所述第一目标值所指示的位置,在所述总资源选择窗内的所述多个可用的PSFCH资源中确定所述第一目标PSFCH资源。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本次传输为所述HARQ重传,所述第二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上一次传输的资源位置、所述可用的PSFCH资源数、本次所述HARQ重传对应的次数和第三时长,确定用于本次所述HARQ重传的第二资源选择窗;
其中,所述上一次传输为所述初始传输或者上一次的所述HARQ重传,所述第三时长为一次传输的HARQ来回时长。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还用于当本次所述 HARQ重传对应的次数小于所述辅链路数据的最大传输次数与1的差时,根据所述上一次传输的资源位置、所述可用的PSFCH资源数、所述辅链路数据的最大传输次数、本次所述HARQ重传对应的次数、第二时长和所述第三时长,确定用于本次所述HARQ重传的第二资源选择窗;
其中,所述最大传输次数是配置或者预配置的,所述第二时长为配置或者预配置的所述辅链路数据与对应的反馈信道之间的时间间隔。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可用的PSFCH资源数、所述辅链路数据的最大传输次数、本次所述HARQ重传对应的次数,确定在所述总资源选择窗内确定第二目标PSFCH资源;
将所述上一次传输的资源位置与所述第三时长之和确定为所述第二资源选择窗的起始位置,并将所述第二目标PSFCH资源的时域位置与所述第二时长的差确定为所述第二资源选择窗的结束位置。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还用于获取第一数值与最大重传次数的第二商数,所述第一数值为所述可用的PSFCH资源数与本次所述HARQ重传对应的次数的积数,所述最大重传次数为所述最大传输次数与1的差;
将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商数的最小整数确定为第二目标值,所述第二目标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目标PSFCH资源在所述总资源选择窗内的多个可用的PSFCH资源中的位置;
根据所述第二目标值所指示的位置,在所述总资源选择窗内的所述多个可用的PSFCH资源中确定所述第二目标PSFCH资源。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三确定模块。所述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当本次所述HARQ重传对应的次数等于所述辅链路数据的最大传输次数与1的差时,将上一次传输的资源位置与所述第三时长之和确定为所述第二资源选择窗的起始位置,并将所述总资源选择窗的结束位置确定为所述第二资源选择窗的结束位置。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传输模块。所述传输模块,用于对于所述辅链路数据的第i次传输,在第i次传输的目标辅链路共享信道PSSCH资源上向第二终端传输所述辅链路数据,所述第i次传输预留指示用于第i+1次传输的目标PSSCH资源,所述i为小于配置或者预配置的所述辅链路数据的最大传输次数的正整数;
其中,所述第i次传输的目标PSSCH资源为确定出的用于所述第i次传输的子资源选择窗内的PSSCH资源,所述第i+1次传输的目标PSSCH资源为确定出的用于所述第i+1次传输的子资源选择窗内的PSSCH资源。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接收模块和重传模块。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反馈的所述第i次传输对应的 HARQ信息;
所述重传模块,用于当接收到的所述HARQ信息为NACK信息时,在所述第i+1次传输的目标PSSCH资源上向所述第二终端重传所述辅链路数据。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获取在目标时刻上到达的辅链路数据;
根据所述目标时刻和所述辅链路数据的指定传输时延,确定所述辅链路数据的总资源选择窗内可用的辅链路反馈信道PSFCH资源数;
根据所述可用的PSFCH资源数,在所述辅链路数据的总资源选择窗内确定用于本次传输的子资源选择窗,所述本次传输包括辅链路数据的初始传输或者HARQ重传。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通过第一终端获取在目标时刻上到达的辅链路数据;根据目标时刻和辅链路数据的指定传输时延,确定辅链路数据的总资源选择窗内可用的PSFCH资源数;根据可用的PSFCH资源数,在辅链路数据的总资源选择窗内确定用于本次传输的子资源选择窗;即设计出了辅链路中本次传输 (包括初始传输或者HARQ重传)的子资源选择窗,使得第一终端能够在数据的时延要求范围内传输完最大的重传次数,保证了辅链路数据的数据传输效果。
根据下面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及方面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与说明书一起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并且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可能适用的一种网络架构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辅链路通信的资源选择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辅链路通信的资源选择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辅链路通信的资源选择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辅链路通信的资源选择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三次传输的子资源选择窗的确定过程的原理示意图;
图7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三次传输各自对应的子资源选择窗在辅链路数据的总资源选择窗的位置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三次传输的子资源选择窗的确定过程的原理示意图;
图9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三次传输的子资源选择窗的确定过程的原理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公开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辅链路通信的资源选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公开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
另外,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公开,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公开同样可以实施。在一些实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手段、元件和电路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公开的主旨。
相关技术中,HARQ重传的预留方式包括两种资源预留方式:一种方式为一次传输可以预留指示多次HARQ重传的资源;另一种方式为一次传输只预留指示一次HARQ重传的资源。相比于第二种资源预留方式,第一种资源预留方式存在如下缺点:
1、第一种资源预留方式的控制信道需要使用更多的比特承载资源预留信息。
2、第一种资源预留方式一次预留很多次HARQ重传的资源,若HARQ 重传未发生,则会导致严重的资源过预留(英文:over-reservation);而第二种资源预留方式每次只预留后面一次HARQ重传的资源,若不需要进行 HARQ重传,则只会导致一次HARQ重传的资源的过预留。
3、第一种资源预留方式中当数据包到达时触发多次传输的资源选择,只能基于数据包到达之前的感知(英文:sensing)结果。而第二种资源预留方式由于只预留后面一次HARQ重传的资源,资源预留是一种链式的形式,所以后面的传输资源可以基于更多的感知结果进行选择,从而减少资源碰撞。
而当资源预留方式为第二种方式时HARQ重传的资源选择如何设计,目前还没有解决方案。本公开实施例通过设计出了辅链路中本次传输(包括初始传输或者HARQ重传)的子资源选择窗,使得第一终端能够在数据的时延要求范围内传输完最大的重传次数,保证了辅链路数据的数据传输效果。
首先对本公开实施例所涉及的若干个名词进行介绍。
基于反馈的HARQ重传(英文:feedback-based HARQ retransmission):在新空口(New Radio,5G NR)系统的辅链路中支持单播、组播和广播,其中单播和组播支持HARQ反馈,即接收端用户设备在PSFCH资源上反馈 HARQ信息,HARQ信息用于指示接收端用户设备是否成功接收发送端用户设备发送的辅链路数据。示意性的,单播中接收端用户设备在PSFCH资源上反馈HARQ信息,若成功接收到辅链路数据则反馈确认接收(Acknowledgement,ACK)信息;若没有成功接收到辅链路数据则反馈非确认接收(Non-Acknowledgement,NACK)信息,对应的,发送端用户设备进行HARQ重传。也就是说,HARQ重传不一定会发生,是否需要进行HARQ重传取决于接收端用户设备反馈的HARQ信息。
基于反馈的HARQ重传的资源预留:在某次传输的时候预留指示后面 HARQ重传的传输资源(后面的HARQ重传不一定发生),当接收端用户设备反馈的HARQ信息是NACK信息时,发送端用户设备就直接在预留的传输资源上进行HARQ重传,而不需要进行资源选择来选择用于HARQ重传的传输资源;当接收端用户设备反馈的HARQ信息是ACK信息时,发送端用户设备不需要进行HARQ重传,此时后面预留的HARQ重传的传输资源为过预留的资源,可以对预留的传输资源进行释放,若资源预留方式为第一种资源预留方式,则因为预留了多个HARQ重传的传输资源,所以会有严重的资源过预留问题。
HARQ处理时间:NR系统的辅链路中,会给资源池配置周期性的PSFCH 资源,PSFCH资源的周期可以是1或2或4个时隙(英文:slot),一个PSFCH资源位于一个时隙的最后几个符号(英文:symbol)。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涉及的一部分相关名词可参考3GPP协议中对应的相关描述,本文对此不再赘述。
图1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可能适用的一种网络架构的示意图。该网络架构可以是一种C-V2X系统的网络架构。其中,C是指蜂窝(英文:Cellular), C-V2X系统是基于3G、4G或5G等蜂窝网通信系统演进形成的车载无线通信系统。该网络架构可以包括:核心网11、接入网12、终端13和车辆14。
核心网11中包括若干核心网设备。核心网设备的功能主要是提供用户连接、对用户的管理以及对业务完成承载,作为承载网络提供到外部网络的接口。例如,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的核心网中可以包括移动管理节点(MobilityManagement Entity,MME)、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S-GW)、PDN网关(PDN Gateway,P-GW)等设备。5G NR系统的核心网中可以包括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Management Function,AMF)实体、用户平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实体和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SMF)实体等设备。
接入网12中包括若干接入网设备120。接入网设备120与核心网设备之间通过某种接口技术互相通信,例如LTE系统中的S1接口,5G NR系统中的NG接口。接入网设备120可以是接入网设备(Base Station,BS),所述接入网设备是一种部署在接入网中用以为终端13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所述接入网设备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宏接入网设备、微接入网设备、中继站、接入点等等。在采用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的系统中,具备接入网设备功能的设备的名称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在LTE系统中,称为eNodeB或者eNB;在 5G NR系统中,称为gNodeB或者gNB。随着通信技术的演进,“接入网设备”这一名称可能会变化。为方便描述,本公开实施例中,上述为终端13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统称为接入网设备。
终端13可以包括各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以及各种形式的用户设备(英文:UserEquipment),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终端(英文:terminal device)等等。为方便描述,上面提到的设备统称为终端。接入网设备120与终端13之间通过某种空口技术互相通信,例如Uu接口。
车辆14可以是自动驾驶车辆,也可以是非自动驾驶车辆。车辆14具备一车载设备,车辆14通过车载设备实现和其它车辆、终端13或者其它设备的通信,例如路侧单元(RoadSide Unit,RSU)。该车载设备也可以称为车载终端、车载通信装置或其它名称,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车载设备可以是一集成在车载通信盒(Telematics BOX,T-BOX)里的装置,也可以是一跟车体分离的装置。此外,车载设备可以在车辆14出厂前装配在车辆14中,也可以在车辆14出厂后装配在车辆14中。
车辆14的车载设备与其它设备(如其它车载设备、终端13、RSU等)之间可以通过侧链通信接口(如PC5接口)互相通信,相应地,该基于侧链通信接口建立的通信链路可以称为侧链链路或侧链路。此外,车辆14的车载设备与其它设备之间还可以通过接入网12以及核心网11进行中转,即利用原有的蜂窝网络中终端13与接入网设备120之间的通信链路进行通信。与基于Uu 接口通信相比,基于侧链通信接口通信具有时延短、开销小等特点,适合用于车载设备和地理位置接近的其它周边设备之间的通信。
上述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可以实现V2X业务场景,上述网络架构中还可以包括RSU、V2X应用服务器、V2X控制功能节点等设备,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另外,本公开实施例描述的技术方案可以适用于5G NR系统,也可以适用于5G NR系统后续的演进系统。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针对上述V2X业务场景中的侧链通信场景,提供了一种辅链路通信的资源选择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是V2X业务场景中,进行侧链通信的两端设备,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可以通过侧链通信接口(如PC5 接口)建立侧链路,然后通过该侧链路进行用户面数据和控制面信令的交互。例如,第一终端可以是图1所示网络架构中的车辆14的车载设备,第二终端可以是其它车辆的车载设备,也可以是终端13或者RSU等。又例如,第一终端可以是图1所示网络架构中的终端13,第二终端可以是其它终端,也可以是车辆14的车载设备或者RSU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同一设备(如同一车载设备或同一终端)来讲,其在某些场景下可以作为第一终端,在另一些场景下也可以作为第二终端。
需要说明的是,辅链路资源分配方式包括以下两种资源分配方式:一种方式是基于基站调度的资源分配方式(英文:scheduled-based resource allocation);另一种方式是终端通过感知自主进行资源选择的资源分配方式。
第一终端所使用的资源分配方式是配置或者预配置的。本公开实施例是基于感知的资源选择方式,即上述的第二种资源分配方式。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果第一终端在接入网设备覆盖之外,则配置或者预配置上述的第二种资源分配方式。比如,车辆14不受接入网设备120控制(如在接入网设备覆盖之外),使用第二种资源分配方式进行辅链路通信。需要说明的是,存在其他情况也会配置或者预配置上述的第二种资源分配方式,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第二种资源分配方式:第一终端确定(即接入网设备不调度) 由接入网设备或者网络配置的辅链路资源或预配置的辅链路资源中的辅链路传输资源,第一终端通过感知自主地选择传输资源,即用于传输的辅链路资源。即第一终端在辅链路资源池中进行感知,感知是一直在进行的,然后当触发资源选择时,第一终端根据一个资源感知窗内的感知结果在该资源选择窗内选择传输资源。
本公开实施例描述的网络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下面,通过几个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公开技术方案进行介绍说明。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辅链路通信的资源选择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应用于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中。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第一终端获取在目标时刻上到达的辅链路数据。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终端也称为辅链路通信发送端用户设备或者发送端用户设备,第二终端也称为辅链路通信接收端用户设备或者接收端用户设备。
其中,辅链路数据也称为直连数据,为第一终端过辅链路向第二终端发送的物理层数据。
其中,目标时刻为辅链路数据到达第一终端的时刻,目标时刻也称为数据到达时刻。可选的,辅链路数据在一个时刻到达第一终端后,触发第一次传输和第二次传输的资源选择,该时刻即为目标时刻。
可选的,辅链路数据可能的多次传输包括L次传输,即1次初始传输和L-1 次HARQ重传。其中,第一次传输即初始传输,第二次传输即第一次HARQ 重传,第三次传输即第二次HARQ重传,第四次传输即第三次HARQ重传,以此类推,直到第L次传输即第L-1次HARQ重传。
步骤202,第一终端根据目标时刻和辅链路数据的指定传输时延,确定辅链路数据的总资源选择窗内可用的PSFCH资源数。
可选的,辅链路数据的指定传输时延也称为延时估算(英文:latency budget),辅链路数据的指定传输时延是预先配置的,或者是第一终端根据该辅链路数据的时延要求动态确定的。示意性的,每一种数据业务(英文: service)会有对应的时延要求,第一终端根据辅链路数据的数据业务对应的时延要求确定指定传输时延,即传输辅链路数据时不能超过该时延要求。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下面仅以辅链路数据的指定传输时延是预先配置并存储在第一终端中的为例进行说明。
可选的,辅链路数据的总资源选择窗为用于传输辅链路数据的资源选择窗,总资源选择窗中包括多个可能的PSFCH资源。
步骤203,第一终端根据可用的PSFCH资源数,在辅链路数据的总资源选择窗内确定用于本次传输的子资源选择窗,本次传输包括辅链路数据的初始传输或者HARQ重传。
可选的,当初始传输的资源选择被触发时,第一终端根据可用的PSFCH 资源数,在辅链路数据的总资源选择窗内确定用于初始传输的子资源选择窗。示意性的,初始传输的资源选择的触发时刻为目标时刻。
可选的,当一次HARQ重传的资源选择被触发时,第一终端根据可用的PSFCH资源数,在辅链路数据的总资源选择窗内确定用于本次HARQ重传的子资源选择窗。
可选的,HARQ重传包括至少两个HARQ重传。示意性的,第二次传输即第一次HARQ重传的资源选择的触发时刻为目标时刻。第k+1次传输即第k次HARQ重传的资源选择的触发时刻为在第k-1次HARQ重传之前的预设触发时间段内的时刻。其中,k为大于1的正整数。
预设触发时间段可以是预先配置的,或者是第一终端基于到达的辅链路数据动态确定的,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
可选的,用于本次传输的子资源选择窗为辅链路数据的总资源选择窗的子集。
可选的,在辅链路数据的总资源选择窗内,用于初始传输的子资源选择窗与用于HARQ重传的子资源选择窗之间存在交集或者不存在交集。任意两次HARQ重传各自对应的子资源选择窗之间存在交集或者不存在交集。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
综上所述,本公开实施例通过第一终端获取在目标时刻上到达的辅链路数据;根据目标时刻和辅链路数据的指定传输时延,确定辅链路数据的总资源选择窗内可用的PSFCH资源数;根据可用的PSFCH资源数,在辅链路数据的总资源选择窗内确定用于本次传输的子资源选择窗;即设计出了辅链路中本次传输(包括初始传输或者HARQ重传)的子资源选择窗,使得第一终端能够在数据的时延要求范围内传输完最大的重传次数,保证了辅链路数据的数据传输效果。
图3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辅链路通信的资源选择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应用于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中。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1,第一终端获取在目标时刻上到达的辅链路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终端获取在目标时刻上到达的辅链路数据的过程可参考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关细节,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302,第一终端根据目标时刻和辅链路数据的指定传输时延,确定辅链路数据的总资源选择窗。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根据目标时刻和辅链路数据的指定传输时延,确定辅链路数据的总资源选择窗,包括:第一终端将目标时刻与第一时长之和确定为总资源选择窗的起始位置,并将目标时刻与指定传输时延之和确定为总资源选择窗的结束位置。
其中,第一时长为第一终端处理感知窗内感知结果的时长。
第一时长可以是预配置的,或者是第一终端动态确定的。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可选的,T1的取值取决于第一终端实现;比如,T1小于等于4ms。
示意性的,辅链路数据到达的目标时刻为n,指定传输时延为TLB,第一时长为T1,则辅链路数据的总资源选择窗为[n+T1,n+TLB]。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对第一终端根据目标时刻和辅链路数据的指定传输时延,确定辅链路数据的总资源选择窗的实现方式不加以限定。
步骤303,第一终端确定辅链路数据的总资源选择窗内可用的PSFCH资源数。
第一终端在确定出辅链路数据的总资源选择窗之后,确定该总资源选择窗内可用的PSFCH资源数。
步骤304,第一终端根据可用的PSFCH资源数,在辅链路数据的总资源选择窗内确定用于本次传输的子资源选择窗,本次传输包括辅链路数据的初始传输或者HARQ重传。
其中,本次传输包括辅链路数据的初始传输或者辅链路数据的HARQ重传。
第一终端根据可用的PSFCH资源数,在辅链路数据的总资源选择窗内确定用于本次传输的子资源选择窗,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次传输为初始传输。第一终端根据可用的 PSFCH资源数、辅链路数据的最大传输次数和第二时长,在辅链路数据的总资源选择窗内确定用于初始传输的第一资源选择窗。
其中,最大传输次数是配置或者预配置的,最大传输次数为辅链路数据可能的总传输次数。
辅链路数据可能的多次传输包括一次初始传输和多次HARQ重传,最大重传次数为最大传输次数与1的差。
可选的,辅链路数据的最大传输次数或者辅链路数据的最大重传次数是配置或者预配置的。为了方便说明,以预配置辅链路数据的最大重传次数为例,若预配置的最大重传次数小于或者等于可用的PSFCH资源数,则将辅链路数据的最大重传次数确定为预配置的最大重传次数;若预配置的最大重传次数大于可用的PSFCH资源数,则将辅链路数据的最大重传次数确定为可用的PSFCH资源数。本公开实施例对辅链路数据的最大重传次数的确定方式不加以限定。
其中,第二时长为配置或者预配置的辅链路数据与对应的反馈信道之间的时间间隔。可选的,第二时长为辅链路数据的辅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Sidelink ShareChannel,PSSCH)与对应的反馈信道即PSFCH之间的时间间隔。
其中,PSSCH为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辅链路数据所使用的信道,对应的PSFCH为第二终端向第一终端发送该辅链路数据对应的HARQ信息所使用的信道。即当第一终端通过PSSCH向第二终端发送辅链路数据,第二终端接收该辅链路数据之后通过PSFCH进行HARQ反馈,该PSSCH与PSFCH之间的时间间隔即为第二时长。
可选的,确定子资源选择窗结束位置的第二时长为K3,K3为高层配置的参数,即高层配置的指示辅链路数据与对应的PSFCH之间的时间间隔。
需要说明的是,辅链路数据与对应的PSFCH之间的实际时间间隔TF可以等于K3,也可以大于K3。示意性的,如果辅链路数据所在的时刻加K3所指示的时刻是一个PSFCH,则辅链路数据与该PSFCH之间的实际时间间隔TF为 K3;如果辅链路数据所在的时刻加K3所指示的时刻不是一个PSFCH,那么就往后推,直到之后的第一个PSFCH,辅链路数据与之后的第一个PSFCH之间的实际时间间隔TF大于K3
可选的,第一终端根据可用的PSFCH资源数、辅链路数据的最大传输次数和第二时长,在辅链路数据的总资源选择窗内确定用于初始传输的第一资源选择窗,包括:第一终端根据可用的PSFCH资源数和辅链路数据的最大传输次数,在辅链路数据的总资源选择窗内确定第一目标PSFCH资源;将总资源选择窗的起始位置确定为第一资源选择窗的起始位置,并将第一目标 PSFCH资源的时域位置与第二时长的差确定为第一资源选择窗的结束位置。
可选的,总资源选择窗的起始位置为目标时刻与第一时长之和,第一时长为第一终端处理感知窗内感知结果的时长。第二时长为配置或者预配置的辅链路数据与对应的反馈信道之间的时间间隔。
可选的,第一终端根据可用的PSFCH资源数和辅链路数据的最大传输次数,在辅链路数据的总资源选择窗内确定第一目标PSFCH资源,包括:获取可用的PSFCH资源数与最大重传次数的第一商数,最大重传次数为最大传输次数与1的差;将大于或者等于第一商数的最小整数确定为第一目标值,第一目标值用于指示第一目标PSFCH资源在总资源选择窗内的多个可用的 PSFCH资源中的位置;根据第一目标值所指示的位置,在总资源选择窗内的多个可用的PSFCH资源中确定第一目标PSFCH资源。
示意性的,可用的PSFCH资源数为M,最大传输次数为L,最大重传次数为L-1,则第一目标值为
Figure BDA0002221406500000201
第一目标PSFCH资源为
Figure BDA0002221406500000202
其中,函数ceil的功能为返回大于或者等于指定表达式的最小整数。目标时刻为n,第一时长为T1,则第一资源选择窗为[n+T1
Figure BDA0002221406500000203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次传输为HARQ重传。第一终端根据上一次传输的资源位置、可用的PSFCH资源数、本次HARQ重传对应的次数和第三时长,确定用于本次HARQ重传的第二资源选择窗。
其中,上一次传输为初始传输或者上一次的HARQ重传。上一次传输的资源位置为上一次传输辅链路数据所使用的PSSCH资源的位置。
可选的,第三时长为一次传输的HARQ来回时长。第三时长包括但不限于:反馈处理时长、数据准备时长和资源时长。
比如,第三时长为反馈处理时长、数据准备时长和资源时长之和,其中,反馈处理时长为第二终端进行HARQ反馈的实际时长,即辅链路数据与对应的PSFCH之间的实际时间间隔,反馈处理时长大于或者等于配置或预配置的第二时长;数据准备时长为第一终端接收到NACK信息后准备重传辅链路数据的时长;资源时长为第二目标PSFCH资源在时域上占用的时长。
示意性的,第三时长为THrtt,THrtt=TF+T3+dF,其中,TF为第二终端进行HARQ反馈的实际时长,TF大于或者等于配置或者预配置的参数K3;T3为第一终端接收到NACK信息后准备重传辅链路数据的时长,T3大于高层预配置的参数Tproc,T3的取值取决于终端实现;dF为第二目标PSFCH资源在时域上占用的时长。
可选地,第一终端将本次HARQ重传对应的次数与辅链路数据的最大传输次数与1的差进行比较,当本次HARQ重传对应的次数小于辅链路数据的最大传输次数与1的差时,根据上一次传输的资源位置、可用的PSFCH资源数、辅链路数据的最大传输次数、本次HARQ重传对应的次数、第二时长和第三时长,确定用于本次HARQ重传的第二资源选择窗;当本次HARQ重传对应的次数等于辅链路数据的最大传输次数与1的差时,将上一次传输的资源位置与第三时长之和确定为第二资源选择窗的起始位置,并将总资源选择窗的结束位置确定为第二资源选择窗的结束位置;
其中,最大传输次数是配置或者预配置的,第二时长为配置或者预配置的辅链路数据与对应的PSFCH之间的时间间隔,第三时长为一次传输的 HARQ来回时长。
可选地,第一终端根据上一次传输的资源位置、可用的PSFCH资源数、辅链路数据的最大传输次数、本次HARQ重传对应的次数、第二时长和第三时长,确定用于本次HARQ重传的第二资源选择窗,包括:根据可用的PSFCH 资源数、辅链路数据的最大传输次数、本次HARQ重传对应的次数,确定在总资源选择窗内确定第二目标PSFCH资源;将上一次传输的资源位置与第三时长之和确定为第二资源选择窗的起始位置,并将第二目标PSFCH资源的时域位置与第二时长的差确定为第二资源选择窗的结束位置。
可选地,第一终端根据可用的PSFCH资源数、辅链路数据的最大传输次数、本次HARQ重传对应的次数,确定在总资源选择窗内确定第二目标 PSFCH资源,包括:获取第一数值与最大重传次数的第二商数,第一数值为可用的PSFCH资源数与本次HARQ重传对应的次数的积数,最大重传次数为最大传输次数与1的差;将大于或者等于第二商数的最小整数确定为第二目标值,第二目标值用于指示第二目标PSFCH资源在总资源选择窗内的多个可用的PSFCH资源中的位置;根据第二目标值所指示的位置,在总资源选择窗内的多个可用的PSFCH资源中确定第二目标PSFCH资源。
示意性的,目标时刻为n,第三时长为THrtt,可用的PSFCH资源数为M,最大传输次数为L,最大重传次数为L-1,本次HARQ重传对应的次数为k,上一次传输的资源位置为nRA(k-1)
若k小于L-1,则第二目标值为
Figure BDA0002221406500000221
第二目标PSFCH资源为
Figure BDA0002221406500000222
其中,函数ceil的功能为返回大于或者等于指定表达式的最小整数,第二资源选择窗为
Figure BDA0002221406500000223
若k等于L-1,则第二资源选择窗为[nRA(k-1)+THrtt,n+TLB]。
其中,初始传输的第一资源选择窗内可用的PSFCH资源个数为
Figure BDA0002221406500000224
第k次传输的第二资源选择窗内可用的PSFCH资源个数为
Figure BDA0002221406500000225
Figure BDA0002221406500000226
保证在每个子资源选择窗内的选择的资源都有用于HARQ反馈的PSFCH资源。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当辅链路数据的本次传输的次数小于最大传输次数时,本次传输预留指示用于下一次传输的传输资源;当辅链路数据的本次传输的次数等于最大传输次数时,本次传输不进行预留指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4所示,该辅链路通信的资源选择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01,对于辅链路数据的第i次传输,在第i次传输的目标PSSCH资源上向第二终端传输辅链路数据,第i次传输预留指示用于第i+1次传输的目标 PSSCH资源,i为小于最大传输次数的正整数。
其中,最大传输次数为配置或者预配置的辅链路数据的最大传输次数。
其中,第i次传输的目标PSSCH资源为确定出的用于第i次传输的子资源选择窗内的PSSCH资源,第i+1次传输的目标PSSCH资源为确定出的用于第 i+1次传输的子资源选择窗内的PSSCH资源。
第i次传输预留指示用于第i+1次传输的目标PSSCH资源,可选的,第i 次传输所使用的控制信道预留指示用于第i+1次传输的目标PSSCH资源。
一次传输所使用的信道包括PSSCH和辅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SidelinkControl Channel,PSCCH)。示意性的,资源预留指示是由PSCCH承载的,即第i次传输的目标PSSCH资源关联的PSCCH预留指示用于第i+1次传输的目标PSSCH资源。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
可选的,当辅链路数据的本次传输的次数等于最大传输次数时,第一终端在本次传输的目标PSSCH资源上向第二终端传输辅链路数据,不进行预留指示。
以i的取值为1为例进行说明,当第一终端获取在目标时刻上到达的辅链路数据时,目标时刻触发进行第一次传输和第二次传输的资源选择,第一终端确定出用于第一次传输的第一资源选择窗和用于第二次传输的第二资源选择窗。对于辅链路数据的第一次传输,在第一资源选择窗内的目标PSSCH 资源上向第二终端传输辅链路数据,第一资源选择窗内的目标PSSCH资源上的传输预留指示用于第二次传输的目标PSSCH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终端确定用于第i次传输的子资源选择窗内的 PSSCH资源和确定用于第i+1次传输的子资源选择窗内的PSSCH资源过程,可参考上述实施例中第一终端确定在辅链路数据的总资源选择窗内确定用于本次传输的子资源选择窗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402,第一终端接收第二终端反馈的第i次传输对应的HARQ信息。
可选地,当第一终端接收到的HARQ信息为ACK信息时,结束进程。当第一终端接收到的HARQ信息为NACK信息时,继续执行步骤403。
可选的,对于辅链路数据的第i次传输,第一终端在第i次传输的目标 PSSCH资源上向第二终端传输辅链路数据之后,第二终端在该第i次传输的目标PSSCH资源上接收辅链路数据,若第二终端成功接收到该辅链路数据,则向第一终端发送ACK信息,对应的,第一终端接收ACK信息,结束进程;若第二终端未成功接收到该辅链路数据,则向第一终端发送NACK信息,对应的,第一终端接收NACK信息,执行步骤403。
步骤403,当接收到的HARQ信息为NACK信息时,在第i+1次传输的目标PSSCH资源上向第二终端重传辅链路数据。
当第一终端接收到的HARQ信息为NACK信息时,在第i+1次传输的目标 PSSCH资源上向第二终端重传该辅链路数据。其中,i+1为小于或者等于配置或者预配置的辅链路数据的最大传输次数的正整数。
综上所述,本公开实施例还通过将第一目标PSFCH资源的时域位置与第二时长的差确定为第一资源选择窗的结束位置,将第二目标PSFCH资源的时域位置与第二时长的差确定为第二资源选择窗的结束位置,其中第二时长为配置或者预配置的辅链路数据与对应的反馈信道之间的时间间隔;在保证第一终端在时延要求范围内传输完最大的重传次数的同时,确保最后一次传输之前的每次传输都有HARQ反馈的机会。
本公开实施例还通过对于辅链路数据的第i次传输,在第i次传输的目标 PSSCH资源上向第二终端传输辅链路数据,第i次传输的目标PSSCH资源上的传输预留指示用于第i+1次传输的目标PSSCH资源;使得在最后一次传输之前,每次传输可以预留指示用于下一次传输的PSSCH资源,避免了相关技术中一次传输预留多个用于重传的传输资源导致资源过预留的问题,节省了不必要的资源预留,进一步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需要说明的是,最大传输次数为辅链路数据可能的最大传输次数,并非是辅链路数据的实际传输次数。若第一终端接收到第一次传输对应的ACK信息,则结束进程,辅链路数据的实际传输次数为1;若第一终端接收到第一次传输对应的NACK信息,进行一次重传后若接收到第二次传输对应的ACK 信息,则结束进程,辅链路数据的实际传输次数为2。为了方便说明,下面仅以第一终端一直重传辅链路数据直到最大传输次数为例进行说明,本实施例对辅链路数据的实际传输情况不加以限定。
目标时刻为n,指定传输时延为TLB,第一时长为T1,第二时长为K3,第三时长为THrtt,可用的PSFCH资源数为M,最大传输次数为L,最大重传次数为L-1。下面仅以最大传输次数L=3,最大重传次数L-1=2为例进行说明。如图5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辅链路通信的资源选择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501,第一终端获取在目标时刻n上到达的辅链路数据。
目标时刻n触发第一终端执行步骤502,即进行第一次传输和第二次传输的资源选择。
步骤502,第一终端进行第一次传输和第二次传输的资源选择,确定用于第一次传输的子资源选择窗1和用于第二次传输的子资源选择窗2。
可选的,第一终端根据目标时刻n和辅链路数据的指定传输时延TLB,确定辅链路数据的总资源选择窗为[n+T1,n+TLB],第一终端根据[n+T1,n+TLB] 内可用的PSFCH资源数M,根据可用的PSFCH资源数M确定用于第一次传输的子资源选择窗1和用于第二次传输的子资源选择窗2。
步骤503,第一终端在子资源选择窗1内的PSSCH资源上传输辅链路数据,并预留指示子资源选择窗2内的PSSCH资源位置。
步骤504,第一终端在第二次传输之前进行第三次传输的资源选择,确定用于第三次传输的子资源选择窗3。
可选地,第一终端在第二次传输之前的T1′时刻触发进行第三次传输的资源选择,确定用于第三次传输的子资源选择窗3。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终端确定子资源选择窗1、子资源选择窗2和子资源选择窗3的过程,可参考上述实施例中第一终端确定在辅链路数据的总资源选择窗内确定用于本次传输的子资源选择窗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505,当第一终端接收到第一次传输对应的NACK信息时,在子资源选择窗2内的PSSCH资源上重传该辅链路数据,并预留指示子资源选择窗3 内的PSSCH资源位置。
可选的,当第一终端接收到第一次传输对应的ACK信息时,结束进程。
第一终端在子资源选择窗1内的PSSCH资源上传输辅链路数据之后,第二终端在子资源选择窗1内的PSSCH资源上接收该辅链路数据,若第二终端成功接收到该辅链路数据,则向第一终端发送ACK信息,对应的,第一终端接收ACK信息,结束进程;若第二终端未成功接收到该辅链路数据,则向第一终端发送NACK信息,对应的,第一终端接收NACK信息,在子资源选择窗2内的PSSCH资源上重传该辅链路数据,并预留指示子资源选择窗3内的 PSSCH资源位置。
步骤506,当第一终端接收到第二次传输对应的NACK信息时,在子资源选择窗3内的PSSCH资源上重传该辅链路数据。
可选的,当第一终端接收到第二次传输对应的ACK信息时,结束进程。
第一终端在子资源选择窗2内的PSSCH资源上传输辅链路数据之后,第二终端在子资源选择窗2内的PSSCH资源上接收该辅链路数据,若第二终端成功接收到该辅链路数据,则向第一终端发送ACK信息,对应的,第一终端接收ACK信息,结束进程;若第二终端未成功接收到该辅链路数据,则向第一终端发送NACK信息,对应的,第一终端接收NACK信息,在子资源选择窗3内的PSSCH资源上重传该辅链路数据。
可选的,第一终端在子资源选择窗3内的PSSCH资源上重传该辅链路数据之后,接收第二终端反馈的HARQ信息,该HARQ信息包括ACK信息或 NACK信息,由于此时的传输次数已达到最大传输次数即3,即便第一终端接收到的HARQ信息为NACK信息,第一终端不再重传该辅链路数据,结束进程。
在一个示意性的例子中,[n+T1,n+TLB]内可用的PSFCH资源数M为2,可用的PSFCH资源数M与最大重传次数L-1相等。基于图5所提供的辅链路通信的资源选择方法,上述三次传输的子资源选择窗的确定过程的原理示意图如图6所示,三次传输各自对应的子资源选择窗在辅链路数据的总资源选择窗的位置如图7所示。其中,用于第一次传输的子资源选择窗1为[n+T1, nPSFCH1-K3],用于第二次传输的子资源选择窗2为[nRA1+THrtt,nPSFCH2-K3],用于第三次传输的子资源选择窗3为[nRA2+THrtt n+TLB]。
在另一个示意性的例子中,最大传输次数L=3,最大重传次数L-1=2, [n+T1,n+TLB]内可用的PSFCH资源数M为4,可用的PSFCH资源数M大于最大重传次数L-1。基于图5所提供的辅链路通信的资源选择方法,三次传输的子资源选择窗的确定过程的原理示意图如图8或图9所示。其中,用于第一次传输的子资源选择窗1为[n+T1,nPSFCH2-K3],用于第二次传输的子资源选择窗2为[nRA1+THrtt,nPSFCH4-K3],用于第三次传输的子资源选择窗3为 [nRA2+THrttn+TLB]。对于子资源选择窗1,保证该子资源选择窗1内的资源所对应的HARQ信息可以在PSFCH1或者PSFCH2上进行反馈,可用的PSFCH 资源个数为2;对于子资源选择窗2,保证该子资源选择窗2内的资源所对应的HARQ信息可以在PSFCH3或者PSFCH4上进行反馈,可用的PSFCH资源个数也为2。
以下为本公开实施例的装置实施例,对于装置实施例中未详细阐述的部分,可以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公开的技术细节。
请参考图10,其示出了本公开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辅链路通信的资源选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以及两者的组合实现成为第一终端的全部或一部分。该辅链路通信的资源选择装置包括:获取模块1010、第一确定模块1020和第二确定模块1030。
获取模块1010,用于获取在目标时刻上到达的辅链路数据;
第一确定模块1020,用于根据目标时刻和辅链路数据的指定传输时延,确定辅链路数据的总资源选择窗内可用的辅链路反馈信道PSFCH资源数;
第二确定模块1030,用于根据可用的PSFCH资源数,在辅链路数据的总资源选择窗内确定用于本次传输的子资源选择窗,本次传输包括辅链路数据的初始传输或者HARQ重传。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确定模块1020,还用于根据目标时刻和辅链路数据的指定传输时延,确定辅链路数据的总资源选择窗;
确定辅链路数据的总资源选择窗内可用的PSFCH资源数。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确定模块1020,还用于将目标时刻与第一时长之和确定为总资源选择窗的起始位置,并将目标时刻与指定传输时延之和确定为总资源选择窗的结束位置;
其中,第一时长为第一终端处理感知窗内感知结果的时长。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次传输为初始传输,第二确定模块1030,还用于根据可用的PSFCH资源数、辅链路数据的最大传输次数和第二时长,在辅链路数据的总资源选择窗内确定用于初始传输的第一资源选择窗;
其中,最大传输次数是配置或者预配置的,第二时长为配置或预配置的辅链路数据与对应的反馈信道之间的时间间隔。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确定模块1030,还用于根据可用的 PSFCH资源数和辅链路数据的最大传输次数,在辅链路数据的总资源选择窗内确定第一目标PSFCH资源;
将总资源选择窗的起始位置确定为第一资源选择窗的起始位置,并将第一目标PSFCH资源的时域位置与第二时长的差确定为第一资源选择窗的结束位置。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确定模块1030,还用于获取可用的 PSFCH资源数与最大重传次数的第一商数,最大重传次数为最大传输次数与 1的差;
将大于或者等于第一商数的最小整数确定为第一目标值,第一目标值用于指示第一目标PSFCH资源在总资源选择窗内的多个可用的PSFCH资源中的位置;
根据第一目标值所指示的位置,在总资源选择窗内的多个可用的PSFCH 资源中确定第一目标PSFCH资源。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次传输为HARQ重传,第二确定模块 1030,还用于根据上一次传输的资源位置、可用的PSFCH资源数、本次HARQ 重传对应的次数和第三时长,确定用于本次HARQ重传的第二资源选择窗;
其中,上一次传输为初始传输或者上一次的HARQ重传,第三时长为一次传输的HARQ来回时长。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确定模块1030,还用于当本次HARQ 重传对应的次数小于辅链路数据的最大传输次数与1的差时,根据上一次传输的资源位置、可用的PSFCH资源数、辅链路数据的最大传输次数、本次 HARQ重传对应的次数、第二时长和第三时长,确定用于本次HARQ重传的第二资源选择窗;
其中,最大传输次数是配置或者预配置的,第二时长为配置或者预配置的辅链路数据与对应的反馈信道之间的时间间隔。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确定模块1030,还用于根据可用的 PSFCH资源数、辅链路数据的最大传输次数、本次HARQ重传对应的次数,确定在总资源选择窗内确定第二目标PSFCH资源;
将上一次传输的资源位置与第三时长之和确定为第二资源选择窗的起始位置,并将第二目标PSFCH资源的时域位置与第二时长的差确定为第二资源选择窗的结束位置。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确定模块1030,还用于获取第一数值与最大重传次数的第二商数,第一数值为可用的PSFCH资源数与本次HARQ 重传对应的次数的积数,最大重传次数为最大传输次数与1的差;
将大于或者等于第二商数的最小整数确定为第二目标值,第二目标值用于指示第二目标PSFCH资源在总资源选择窗内的多个可用的PSFCH资源中的位置;
根据第二目标值所指示的位置,在总资源选择窗内的多个可用的PSFCH 资源中确定第二目标PSFCH资源。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第三确定模块。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当本次HARQ重传对应的次数等于辅链路数据的最大传输次数与 1的差时,将上一次传输的资源位置与第三时长之和确定为第二资源选择窗的起始位置,并将总资源选择窗的结束位置确定为第二资源选择窗的结束位置。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传输模块。传输模块,用于对于辅链路数据的第i次传输,在第i次传输的目标辅链路共享信道PSSCH 资源上向第二终端传输辅链路数据,第i次传输预留指示用于第i+1次传输的目标PSSCH资源,i为小于配置或者预配置的辅链路数据的最大传输次数的正整数;
其中,第i次传输的目标PSSCH资源为确定出的用于第i次传输的子资源选择窗内的PSSCH资源,第i+1次传输的目标PSSCH资源为确定出的用于第 i+1次传输的子资源选择窗内的PSSCH资源。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接收模块和重传模块。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终端反馈的第i次传输对应的HARQ信息;
重传模块,用于当接收到的HARQ信息为NACK信息时,在第i+1次传输的目标PSSCH资源上向第二终端重传辅链路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在实现其功能时,仅以上述各个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设备的内容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请参考图11,其示出了本公开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可以上述的第一终端,第一终端也称为辅链路通信发送端用户设备或者发送端用户设备。该终端包括:处理器111、接收器112、发送器113、存储器114和总线115。存储器114通过总线115与处理器111相连。
处理器111包括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核心,处理器111通过运行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信息处理。
接收器112和发送器113可以实现为一个通信组件,该通信组件可以是通信芯片,通信芯片中可以包括接收模块、发射模块和调制解调模块等,用于对信息进行调制和/或解调,并通过无线信号接收或发送该信息。
存储器114可用于存储处理器111可执行指令。
存储器114可存储至少一个功能所述的应用程序模块116。应用程序模块 116可以包括:获取模块1161、第一确定模块1162和第二确定模块1163。
处理器111用于执行获取模块1161以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有关获取步骤的功能;处理器111还用于执行第一确定模块1162和第二确定模块 1163以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有关确定步骤的功能。
此外,存储器11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时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提供的辅链路通信的资源选择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提供的辅链路通信的资源选择方法。
本公开可以是系统、方法和/或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载有用于使处理器实现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可以保持和存储由指令执行设备使用的指令的有形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存储设备、磁存储设备、光存储设备、电磁存储设备、半导体存储设备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便携式压缩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记忆棒、软盘、机械编码设备、例如其上存储有指令的打孔卡或凹槽内凸起结构、以及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这里所使用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不被解释为瞬时信号本身,诸如无线电波或者其他自由传播的电磁波、通过波导或其他传输媒介传播的电磁波(例如,通过光纤电缆的光脉冲)、或者通过电线传输的电信号。
这里所描述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下载到各个计算/处理设备,或者通过网络、例如因特网、局域网、广域网和/或无线网下载到外部计算机或外部存储设备。网络可以包括铜传输电缆、光纤传输、无线传输、路由器、防火墙、交换机、网关计算机和/或边缘服务器。每个计算/处理设备中的网络适配卡或者网络接口从网络接收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并转发该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以供存储在各个计算/处理设备中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
用于执行本公开操作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是汇编指令、指令集架构 (ISA)指令、机器指令、机器相关指令、微代码、固件指令、状态设置数据、或者以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的任意组合编写的源代码或目标代码,所述编程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诸如Smalltalk、C++等,以及常规的过程式编程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编程语言。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利用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的状态信息来个性化定制电子电路,例如可编程逻辑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可编程逻辑阵列(PLA),该电子电路可以执行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从而实现本公开的各个方面。
这里参照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框图描述了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应当理解,流程图和/或框图的每个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框图中各方框的组合,都可以由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实现。
这些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从而生产出一种机器,使得这些指令在通过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执行时,产生了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的装置。也可以把这些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这些指令使得计算机、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和/或其他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从而,存储有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则包括一个制造品,其包括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的各个方面的指令。
也可以把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加载到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过程,从而使得在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执行的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多个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指令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指令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技术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Claims (15)

1.一种辅链路通信的资源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第一终端中,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在目标时刻上到达的辅链路数据;
根据所述目标时刻和所述辅链路数据的指定传输时延,确定所述辅链路数据的总资源选择窗内可用的辅链路反馈信道PSFCH资源数;
根据所述可用的PSFCH资源数,在所述辅链路数据的总资源选择窗内确定用于本次传输的子资源选择窗,所述本次传输包括所述辅链路数据的初始传输或者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重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时刻和所述辅链路数据的指定传输时延,确定所述辅链路数据的总资源选择窗内可用的PSFCH资源数,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时刻和所述辅链路数据的指定传输时延,确定所述辅链路数据的总资源选择窗;
确定所述辅链路数据的总资源选择窗内可用的PSFCH资源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时刻和所述辅链路数据的指定传输时延,确定所述辅链路数据的总资源选择窗,包括:
将所述目标时刻与第一时长之和确定为所述总资源选择窗的起始位置,并将所述目标时刻与所述指定传输时延之和确定为所述总资源选择窗的结束位置;
其中,所述第一时长为所述第一终端处理感知窗内感知结果的时长。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本次传输为所述初始传输,所述根据所述可用的PSFCH资源数,在所述辅链路数据的总资源选择窗内确定用于本次传输的子资源选择窗,包括:
根据所述可用的PSFCH资源数、所述辅链路数据的最大传输次数和第二时长,在所述辅链路数据的总资源选择窗内确定用于所述初始传输的第一资源选择窗;
其中,所述最大传输次数是配置或者预配置的,所述第二时长为配置或预配置的所述辅链路数据与对应的反馈信道之间的时间间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可用的PSFCH资源数、所述辅链路数据的最大传输次数和第二时长,在所述辅链路数据的总资源选择窗内确定用于所述初始传输的第一资源选择窗,包括:
根据所述可用的PSFCH资源数和所述辅链路数据的最大传输次数,在所述辅链路数据的总资源选择窗内确定第一目标PSFCH资源;
将所述总资源选择窗的起始位置确定为所述第一资源选择窗的起始位置,并将所述第一目标PSFCH资源的时域位置与所述第二时长的差确定为所述第一资源选择窗的结束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可用的PSFCH资源数和所述辅链路数据的最大传输次数,在所述辅链路数据的总资源选择窗内确定第一目标PSFCH资源,包括:
获取所述可用的PSFCH资源数与最大重传次数的第一商数,所述最大重传次数为所述最大传输次数与1的差;
将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商数的最小整数确定为第一目标值,所述第一目标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目标PSFCH资源在所述总资源选择窗内的多个可用的PSFCH资源中的位置;
根据所述第一目标值所指示的位置,在所述总资源选择窗内的所述多个可用的PSFCH资源中确定所述第一目标PSFCH资源。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本次传输为所述HARQ重传,所述根据所述可用的PSFCH资源数,在所述辅链路数据的总资源选择窗内确定用于本次传输的子资源选择窗,包括:
根据上一次传输的资源位置、所述可用的PSFCH资源数、本次所述HARQ重传对应的次数和第三时长,确定用于本次所述HARQ重传的第二资源选择窗;
其中,所述上一次传输为所述初始传输或者上一次的所述HARQ重传,所述第三时长为一次传输的HARQ来回时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上一次传输的资源位置、所述可用的PSFCH资源数、本次所述HARQ重传对应的次数和第三时长,确定用于本次所述HARQ重传的第二资源选择窗,包括:
当本次所述HARQ重传对应的次数小于所述辅链路数据的最大传输次数与1的差时,根据所述上一次传输的资源位置、所述可用的PSFCH资源数、所述辅链路数据的最大传输次数、本次所述HARQ重传对应的次数、第二时长和所述第三时长,确定用于本次所述HARQ重传的第二资源选择窗;
其中,所述最大传输次数是配置或者预配置的,所述第二时长为配置或者预配置的所述辅链路数据与对应的反馈信道之间的时间间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上一次传输的资源位置、所述可用的PSFCH资源数、所述辅链路数据的最大传输次数、本次所述HARQ重传对应的次数、第二时长和所述第三时长,确定用于本次所述HARQ重传的第二资源选择窗,包括:
根据所述可用的PSFCH资源数、所述辅链路数据的最大传输次数、本次所述HARQ重传对应的次数,确定在所述总资源选择窗内确定第二目标PSFCH资源;
将所述上一次传输的资源位置与所述第三时长之和确定为所述第二资源选择窗的起始位置,并将所述第二目标PSFCH资源的时域位置与所述第二时长的差确定为所述第二资源选择窗的结束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可用的PSFCH资源数、所述辅链路数据的最大传输次数、本次所述HARQ重传对应的次数,确定在所述总资源选择窗内确定第二目标PSFCH资源,包括:
获取第一数值与最大重传次数的第二商数,所述第一数值为所述可用的PSFCH资源数与本次所述HARQ重传对应的次数的积数,所述最大重传次数为所述最大传输次数与1的差;
将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商数的最小整数确定为第二目标值,所述第二目标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目标PSFCH资源在所述总资源选择窗内的多个可用的PSFCH资源中的位置;
根据所述第二目标值所指示的位置,在所述总资源选择窗内的所述多个可用的PSFCH资源中确定所述第二目标PSFCH资源。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本次所述HARQ重传对应的次数等于所述辅链路数据的最大传输次数与1的差时,将上一次传输的资源位置与所述第三时长之和确定为所述第二资源选择窗的起始位置,并将所述总资源选择窗的结束位置确定为所述第二资源选择窗的结束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于所述辅链路数据的第i次传输,在第i次传输的目标辅链路共享信道PSSCH资源上向第二终端传输所述辅链路数据,所述第i次传输预留指示用于第i+1次传输的目标PSSCH资源,所述i为小于配置或者预配置的所述辅链路数据的最大传输次数的正整数;
其中,所述第i次传输的目标PSSCH资源为确定出的用于所述第i次传输的子资源选择窗内的PSSCH资源,所述第i+1次传输的目标PSSCH资源为确定出的用于所述第i+1次传输的子资源选择窗内的PSSCH资源。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于所述辅链路数据的第i次传输,在第i次传输的目标PSSCH资源上向第二终端传输所述辅链路数据之后,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反馈的所述第i次传输对应的HARQ信息;
当接收到的所述HARQ信息为NACK信息时,在所述第i+1次传输的目标PSSCH资源上向所述第二终端重传所述辅链路数据。
14.一种辅链路通信的资源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第一终端中,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在目标时刻上到达的辅链路数据;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时刻和所述辅链路数据的指定传输时延,确定所述辅链路数据的总资源选择窗内可用的辅链路反馈信道PSFCH资源数;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可用的PSFCH资源数,在所述辅链路数据的总资源选择窗内确定用于本次传输的子资源选择窗,所述本次传输包括所述辅链路数据的初始传输或者HARQ重传。
15.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0935128.XA 2019-09-29 2019-09-29 辅链路通信的资源选择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5455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35128.XA CN110545534B (zh) 2019-09-29 2019-09-29 辅链路通信的资源选择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35128.XA CN110545534B (zh) 2019-09-29 2019-09-29 辅链路通信的资源选择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45534A CN110545534A (zh) 2019-12-06
CN110545534B true CN110545534B (zh) 2022-10-25

Family

ID=687150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35128.XA Active CN110545534B (zh) 2019-09-29 2019-09-29 辅链路通信的资源选择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4553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34799A1 (zh) * 2020-01-03 2021-07-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车联网系统中资源选择的方法、装置、终端和介质
EP4087291A4 (en) * 2020-01-03 2022-12-21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EQUIPMENT
CN111246426B (zh) * 2020-01-16 2023-07-04 北京紫光展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辅链路通信的资源选择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6234031A (zh) * 2020-01-20 2023-06-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及设备
WO2021161482A1 (ja) * 2020-02-13 2021-08-19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端末及び通信方法
EP4104339A4 (en) * 2020-02-14 2023-11-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SERVATION PERIODICITY FOR PERIODIC NR V2X APPOINTMENT
CN113285789B (zh) * 2020-02-20 2023-02-14 展讯半导体(南京)有限公司 辅链路控制信息的资源指示方法与装置、终端设备
SG10202001575XA (en) * 2020-02-21 2021-09-29 Panasonic Ip Corp America Communication apparatuse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s for utilization of reserved resource
US11792821B2 (en) 2020-04-06 2023-10-1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sidelink retransmission in NR V2X
JP2023521666A (ja) 2020-04-10 2023-05-25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Nr v2xにおけるサイドリンク再送を実行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CN114070508A (zh) * 2020-07-31 2022-02-18 展讯半导体(南京)有限公司 辅链路的资源信息发送方法及相关产品
WO2022027246A1 (en) * 2020-08-04 2022-02-1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daptive sensing based resource selection for d2d communication
CN114205908A (zh) * 2020-09-02 2022-03-18 索尼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和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553379B (zh) * 2020-11-24 2024-05-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WO2022141104A1 (zh) * 2020-12-29 2022-07-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资源选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676887A (zh) * 2022-08-12 2024-03-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侧行链路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28479B (zh) * 2016-06-17 2023-09-15 索尼集团公司 分配无线电资源的方法、中继装置和无线通信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45534A (zh) 2019-1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45534B (zh) 辅链路通信的资源选择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9792594B (zh) 直连通信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CN109691146B (zh) 资源碰撞解决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8289331B (zh) 一种上行传输方法、终端、网络侧设备
CN110870365A (zh) 通信装置和通信方法
WO2019137939A1 (en) Data retransmission mechanism in terrestrial or non-terrestrial networks exhibiting a high propagation delay
CN108282275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8633023B (zh) 业务抢占方法、装置及基站
CN110493876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557072A (zh) 边链路资源的预留方法以及装置
CN110383736B (zh) 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556832A (zh) 基于服务的上行链路重传
EP3316505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JP2010538570A (ja) 多重ホップ中継方式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再送信応答時点決定装置及び方法
CN110945884B (zh) 反馈序列的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199495B (zh) 上行传输的反馈方法、重传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3544987A (zh) 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557100A (zh) 上行mac ce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JP7398002B2 (ja) フィードバック方式の指示及び決定方法、装置、記憶媒体
JP7420235B2 (ja) V2xにおけるリソース選択用の方法、及び装置
WO2018029632A1 (en) Ul scheduling timing in tdd with 1 ms tti and reduced processing time
CN115486008A (zh) 用于传输和接收pdsch的方法和设备
CN110663208B (zh) 一种传输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3890692A (zh) 侧行链路的传输方法和传输装置
KR20220072870A (ko)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