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42272A - 制冷系统的热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制冷系统的热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42272A
CN110542272A CN201910741266.4A CN201910741266A CN110542272A CN 110542272 A CN110542272 A CN 110542272A CN 201910741266 A CN201910741266 A CN 201910741266A CN 110542272 A CN110542272 A CN 1105422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joint
valve
pipe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4126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42272B (zh
Inventor
朱均
廖宇
廖帮琴
龙世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unjia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unjia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unjia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unjia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4126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42272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422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422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422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422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9/00Details
    • F24H9/0005Details for water hea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9/00Details
    • F24H9/12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heaters to circulation pipes
    • F24H9/13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heaters to circulation pipes for water hea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9/00Details
    • F24H9/16Arrangements for water drainag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9/00Details
    • F24H9/2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4H9/2007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water hea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non-reversible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refrigeration units with respect to devices or objects to be refrigerated, e.g. infrared detec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冷系统的热回收装置,包括水循环机构与热交换器,热交换器设有热媒进口、热媒出口、冷媒进口、冷媒出口,热媒进口连通压缩机的输出端,热媒出口连通冷凝器;水循环机构包括出水管与回水管,出水管连通热交换器的冷媒进口,所述的回水管连通热交换器的冷媒出口,实现废热的回收利用。

Description

制冷系统的热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制冷系统的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冷库通常用于存储生鲜,延长其保质期。冷库通过制冷系统进行制冷,制冷系统内制冷剂的低压蒸汽被压缩机吸入并压缩为高压蒸汽后排至冷凝器,冷库内空气不断循环流动,达到降低温度的目的。
轴流风扇吸入的室外空气流经冷凝器,带走制冷剂放出的热量,使高压制冷剂蒸汽凝结为高压液体。高压液体经过过滤器、节流机构后喷入蒸发器,并在相应的低压下蒸发,吸取周围的热量。同时贯流风扇使空气不断进入蒸发器的肋片间进行热交换,并将放热后变冷的空气送向冷库内。
而制冷机系统冷凝器放出的热量通常被通过冷凝器风机排向周围环境中,对需要用热源的用户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浪费,同时给周围环境也带来一定的废热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冷系统的热回收装置,实现废热的回收利用。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制冷系统的热回收装置,包括水循环机构与热交换器,热交换器设有热媒进口、热媒出口、冷媒进口、冷媒出口,热媒进口连通压缩机的输出端,热媒出口连通冷凝器;水循环机构包括出水管与回水管,出水管连通热交换器的冷媒进口,所述的回水管连通热交换器的冷媒出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经过制冷剂管道流经热交换器,与热交换器中的水进行热交换,将热量传递至水冷机构的水中,完成对制冷剂管道中制冷剂的初次冷却,再经过冷凝器由冷凝器再次对制冷剂进行冷却,使冷却剂液化,液化的冷却剂流经蒸发器时,汽化吸热,实现冷库制冷。由于制冷剂循环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被水冷机构吸收,减少了冷凝器排到环境的废热,同时在制冷剂压力可以保证的情况下,冷凝器的风扇不会启动,进一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水循环机构包括循环水箱,所述的出水管与回水管均与循环水箱连通,所述的循环水箱还设有排水管,所述的循环水设置有分别控制出水管、回水管、排水管启闭的控制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循环水箱通过出水管、回水管、排水管通过控制阀控制水循环与放水,其中出水管、回水管、排水管可以独立控制,也可以实现联动控制,当排水管进行放水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关闭出水管、回水管以实现排放的水温时恒定的。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控制阀包括阀体与第一阀芯与第二阀芯,阀体呈两端贯通的圆筒状,阀体的外周面上分别设置有轴向排布的回水接头、出水接头、排水接头;回水接头连通回水管,出水接头连通出水管,排水接头连通排水管;阀体对应排水接头的一端与循环水箱底部的排水口连通,阀体对应回水管的一端通过管道与循环水箱上部的回水口连通;阀体的外周面还设有连通阀体的中部接头,中部接头与回水接头位于阀体同一直径的两端;第一阀芯与第二阀芯通过阀杆轴向固定,并可在圆筒状的阀体内轴向滑动,其中第一阀芯位于靠近回水接头的一侧,第二阀芯位于靠近排水接头的一侧,第一阀芯、第二阀芯均与阀体的内壁密封配合,第一阀芯与第二阀芯之间设置环状的通水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阀芯与第二阀芯在阀体内滑动的过程中,实现对应接头的启闭;其中第一阀芯对应回水接头,当第一阀芯箱回水接头一端滑动的过程中,第一阀芯会将回水接头与阀体连通的部位进行阻断,从而限制回水管内的水经过阀体进入循环水箱内;第二阀体用于切换出水管与排水管其中一个接通,当第二阀芯随第一阀芯同步向回水接头一侧运动时,排水接头与阀体连通,而出水接头、中部接头均与阀体阻断;反之则排水接头阻断,而中部接头与出水接头通过通水槽连通;第一阀体与第二阀体相互固定,并同步滑动,可以实现水循环启动时,排水停止,而排水停止时,水循环启动;这样用于确保排水管在排水的过程中,水温保持恒定。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循环水箱内固定有膨胀室,膨胀室内填充有膨胀介质,膨胀室设有活塞腔,活塞腔内设有在活塞腔内活动的活塞,活塞腔的一端连通膨胀室,活塞腔的另一端对准排水口,固定阀芯的阀杆从排水口内穿出与活塞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膨胀介质可以采用气体或这液体,例如氮气、二氧化碳等膨胀系数良好的气体,循环水箱内的水随着热交换的不断进行,水温不断升高,设置与循环水箱内膨胀室会被加热,而膨胀室内的膨胀介质受热膨胀,推动活塞运动,通过活塞驱动第一阀芯、第二阀芯运动,从而实现控制阀控制的自动化,即当循环水箱内的水到达一定温度的时候,通过活塞实现水循环的关闭,排水管连通循环水箱,这样在使用循环水箱内的水时,温度可以始终保持一致;并且通过设置不同活塞腔的大小、不同膨胀室的大小来实现对循环水箱温度的控制。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活塞腔对应活塞的两个极限位置设置有蓄能磁铁,蓄能磁铁与活塞相互吸引。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蓄能磁铁的作用在于膨胀介质在膨胀过程中需要到达某一个值时,活塞才会被推动,这样膨胀介质在受热不断膨胀的过程中,第一阀芯、第二阀芯不会对流量进行限制。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水循环机构还包括储水箱,所述循环水箱的底部设有注水阀,所述注水阀与储水箱的底部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注水阀用于向循环水箱内加水,当循环水箱内的水排放完,或者排放到一定液面的时候,可以对循环水箱内进行加水。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注水阀包括管状的壳体,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单向阀,壳体内设置有启闭组件,启闭组件包括环形磁铁,环形磁铁上放固定有架体,架体固定有顶杆,顶杆的位置与单向阀的开口位置对应,单向阀朝向环形磁铁的端面固定有铁片或磁铁;架体连接有第一浮球与第二浮球,第二浮球位于第一浮球的上方,第一浮球所提供的浮力大于浮动组件整体所受的重力,而小于环形磁铁与单向阀端部的吸力;第一浮球与第二浮球之间的浮力则大于启闭组件的重力和环形磁铁吸力之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循环水箱内的水不断被排放过程中,循环水箱内的液面下降,液下降到一定程度时,第二浮球的不断下降,所提供的浮力将逐渐减小直至不在提供浮力,此时启闭组件由第一浮球提供浮力,第一浮球所提供的浮力能够保持启闭组件漂浮在水中,而随着液面的持续下降,环形磁铁在壳体内的高度也继续下降,当环形磁铁与单向阀端部足够近的时候,通过磁铁的磁力克服第一浮球的浮力,最终磁铁将吸在单向阀端部,此时,顶杆会穿过单向阀的开口,并顶开球状阀芯,从而连通储水箱与循环水箱,从而对循环水箱进行持续加水,实现循环水箱内的水排放到一定液面的时候,可以通过注水阀实现自动的加水。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储水箱与循环水箱通过隔板隔开,储水箱设置有抽水管,抽水管与出水管连接,抽水管上设置阀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循环水箱不再进行循环的时候,可以通过打开抽水管,使热交换器将储水箱内的水吸入,实现对制冷剂管道持续的冷却。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回水接头处设置有三通,三通的两端分别连接回水管与回水接头,三通管的另一个接口连接有溢流管,溢流管出水端的高度高于回水口,所述溢流管的出水端与储水箱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溢流管、抽水管、储水箱、热交换器实现水循环,在循环水箱暂停循环的时候,使热交换器持续运作,同时可以对储水箱内的水进行预热,预热完成后补充入循环水箱,增加冷却剂管道热量的充分利用。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实现制冷过程中废热的回收利用;2、实现循环水箱排水过程中水温的恒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制冷系统的热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水循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控制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注水阀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循环水箱;11、回水口;12、出水口;13、排水口;1a、回水管;1b、出水管;1c、排水管;1d、溢流管;14、循环水泵;2、控制阀;21、回水接头;22、出水接头;23、排水接头;24、中部接头;25、第一阀芯;26、第二阀芯;27、通水槽;28、阀杆;29、阀体;3、膨胀室;31、活塞腔;32、活塞;33、蓄能磁铁;4、注水阀;41、壳体;42、单向阀;43、环形磁铁;44、架体;45、顶杆;46、第一浮球;47、第二浮球;48、球状阀芯;5、热交换器;51、冷媒出口;52、冷媒进口;53、热媒出口;54、热媒进口;6、储水箱;61、抽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制冷系统的热回收装置,包括水冷机构以及热交换器5。冷库的制冷系统包括由制冷剂管道串联在一起的冷凝器、蒸发器、压缩机;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经过制冷剂管道流经热交换器5,与热交换器5中的水进行热交换,将热量传递至水冷机构的水中,完成对制冷剂管道中制冷剂的初次冷却,再经过冷凝器由冷凝器再次对制冷剂进行冷却,使冷却剂液化,液化的冷却剂流经蒸发器时,汽化吸热,实现冷库制冷。由于制冷剂循环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被水冷机构吸收,减少了冷凝器排到环境的废热,同时在制冷剂压力可以保证的情况下,冷凝器的风扇不会启动,进一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如图2所示,水冷机构包括循环水箱1以及储水箱6。循环水箱1连接有回水管1a、出水管1b、以及排水管1c,热交换器5设有热媒进口54、热媒出口53、冷媒进口52、冷媒出口51,热媒进口54连通压缩机的输出端,热媒出口53连通冷凝器;水循环机构包括出水管1b与回水管1a,出水管1b连通热交换器5的冷媒进口52,所述的回水管1a连通热交换器5的冷媒出口51,水通入至热交换器5后,水能够与热交换器5内的制冷剂管道进行热交换,吸收冷却管内制冷剂的热量。排水管1c的作用在与当需要用到热水的时候,通过排水管1c将循环水箱1内的放出。
进一步的,在循环水箱1上设置有控制阀2,控制阀2包括阀体29与第一阀芯25与第二阀芯26,阀体29呈两端贯通的圆筒状,阀体29的外周面上分别设置有轴向排布的回水接头21、出水接头22、排水接头23;回水接头21连通回水管1a,出水接头22连通出水管1b,排水接头23连通排水管1c;阀体29对应排水接头23的一端与循环水箱1底部的排水口13连通,阀体29对应回水管1a的一端通过管道与循环水箱1上部的回水口11连通;阀体29的外周面还设有连通阀体29的中部接头24,中部接头24与回水接头21位于阀体29同一直径的两端。
第一阀芯25与第二阀芯26通过阀杆28轴向固定,并可在圆筒状的阀体29内轴向滑动,其中第一阀芯25位于靠近回水接头21的一侧,第二阀芯26位于靠近排水接头23的一侧,第一阀芯25、第二阀芯26均与阀体29的内壁密封配合,第一阀芯25与第二阀芯26之间设置环状的通水槽27。
当阀杆28推动第一阀芯25、第二阀芯26向回水接头21的一侧运动时,第一阀芯25将位于回水接头21与阀体29连通的部位,可以将回水接头21与阀体29阻断;同时,第二阀芯26位于出水接头22与中部接头24之间,从而将出水接头22、中部接头24与阀体29阻断;排水接头23与循环水箱1保持连通,实现正常的排水,而在排水的过程中,由于回水接头21、出水接头22均与阀体29阻断。
而当阀杆28推动第一阀芯25、第二阀芯26向排水接头23一侧运动时,第一阀芯25运动至阀体29中回水接头21与出水接头22之间的位置,回水管1a的水能够流入阀体29,并由阀体29的一端通过管道连通循环水箱1的回水口11;通水槽27运动至排水接头23与中部接头24所在的位置,使排水接头23与中部接头24连通,从而使回水管1a内的水通过阀体29连通循环水箱1的出水口12;第二阀体29运动至排水接头23所在部位,阻断排水管1c;最终使的循环水箱1内的水能够不断进行循环,使循环水箱1内的水不断被加热而限制水被排出。
在循环水箱1内固定有膨胀室3,膨胀室3内填充有膨胀介质,膨胀室3设有活塞腔31,活塞腔31内设有在活塞腔31内活动的活塞32,活塞腔31的一端连通膨胀室3,活塞腔31的另一端对准排水口13,固定阀芯的阀杆28从排水口13内穿出与活塞32固定连接,其中阀杆28的直径小于排水口13的口径,用以保持排水口13的排水畅通。膨胀介质可以为气体或者液体,根据气体或液体受热体积膨胀的特性,在循环水箱1内的水温到达一定程度后,使膨胀介质的体积膨胀,从而推动活塞32向排水口13一侧运动,切断循环水箱1的水循环,而排水管1c可以进行正常的排水,在排水的过程中,排水管1c排出的水的水温符合使用要求,并在排水的过程中可以保持恒定;而当循环水箱1内的水温较低时膨胀介质的体积缩小,从而打开水循环,关闭排水管1c,使循环水箱1内的水通过热交换器5不断进行加热。
活塞腔31设置有两组蓄能磁铁33,蓄能磁铁33对应活塞32的两个极限位置,即活塞32活动到最左边的位置与活塞32运动到最右边的位置,活塞32的材料为铁;这样膨胀介质体积受热膨胀时,需要达到一个零界点时,活塞32才会克服蓄能磁铁33的吸引力运动至另一端。而膨胀介质遇冷收缩时,与上述过程相同。
储水箱6与循环水箱1通过隔板隔开,储水箱6设置有抽水管61,抽水管61与出水管1b连接,抽水管61上设置阀门,当循环水箱1的水循环被关闭后,通过循环水泵14的作用可以将储水箱6内的水抽至热交换器5内,保持热交换器5的正常工作。在回水接头21处设置有三通,三通的两端分别连接回水管1a与回水接头21,三通管的另一个接口连接有溢流管1d,溢流管1d出水端的高度高于回水口11,这样循环泵在工作时,会优先将水送入至循环水箱1内。溢流管1d出水端位于储水箱6的上方。
循环水箱1的底部设有注水阀4,注水阀4包括管状的壳体41,壳体41的底部设置有单向阀42,单向阀42内设有球状阀芯48以及与球状阀芯48抵接以实现单向阀42关闭的圆锥面,单向阀42连通储水箱6的底部,正常状态下,在储水箱6内水压的作用下,将球状阀芯48压向圆锥面,使得单向阀42限制储水箱6内的水流向循环水箱1。
壳体41内设置有启闭组件,启闭组件包括环形磁铁43,环形磁铁43上放固定有架体44,架体44固定有顶杆45,顶杆45的位置与单向阀42的开口位置对应,单向阀42朝向环形磁铁43的端面固定有铁片或磁性材料,能够与环形磁铁43磁性连接,当环形磁铁43与单向阀42端面吸在一起时,架体44上的顶杆45可插入单向阀42的开口,将球状阀芯48顶开,使球状阀芯48与单向阀42内的圆锥面脱离;架体44通过绳索连接有第一浮球46与第二浮球47,第二浮球47位于第一浮球46的上方,第一浮球46所提供的浮力大于浮动组件整体所受的重力,而小于环形磁铁43与单向阀42端部的吸力;第一浮球46与第二浮球47之间的浮力则大于启闭组件的重力和环形磁铁43吸力之和,从而能够带动启闭组件上浮,使顶杆45能从单向阀42开口处拔出,球形阀芯在压强的作用下,与圆锥面贴合,从而将储水箱6与循环水箱1隔离开。
工作原理:
(1)压缩机将气态的制冷剂进行压缩,形成高温高压的气体,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经过制冷剂管道送入至热交换器5内,热交换器5上的出水管1b与回水管1a连通循环水箱1,使水能够在热交换器5内循环换热,从而对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进行冷却液化,液化后的制冷剂通过制冷剂管道送至冷凝器;由于制冷剂进入冷凝器时,已经经过一次换热,其温度相对较低,从而较少冷凝器释放的热量,如果制冷剂管道内的制冷剂温度较低,冷凝器的风扇可以暂停运行,从而减少热排放。
(2)当循环水箱1内的水温较低时,活塞32运动至靠近膨胀室3的一端,并通过蓄能磁铁33吸住;此时第一阀芯25控制回水接头21与阀体29的一端打开,使回水管1a与循环水箱1的回水口11连通;第二阀芯26与第二阀芯26之间的通水槽27位于出水接头22与中部接头24所在的位置,使出水接头22与中部接头24之间通过通水槽27连通,从而使出水管1b与箱体的出水口12连通;第二阀芯26位于排水接头23连通阀体29所在的位置,从而将排水接头23阻断,限制循环水箱1内的水被排出。通过出水管1b与回水管1a之间以及循环水泵14,使循环水箱1内的水与热交换器5进行循环,不断对循环水箱1内的水进行加热,直至水温符合要求。
(3)当循环水箱1内的水在升温的过程中,膨胀介质不断受热膨胀,由于活塞32被蓄能磁铁33吸住,因此当膨胀介质所产生的压强未达零界点时,活塞32不会发生运动,此时,回水管1a与出水管1b保持高效的水循环,使循环水箱1内的水快速升温。
(4)当循环水箱1内的温度达到设定的温度,膨胀介质膨胀过程中所产生的压强到达推动活塞32运动的临界点时,此时膨胀介质推动活塞32克服蓄能磁铁33的吸引力,使活塞32向远离膨胀室3一侧运动。此时,第一阀芯25运动至回水接头21所在的位置,并将回水接头21与阀体29阻隔,从而阻隔回水管1a与循环水箱1的回水口11;第二阀芯26运动至中部接头24与出水接头22所在的位置,从而阻断进水接头与阀体29,且第二阀芯26将排水接头23打开,使得排水口13与排水管1c连通,此时水循环停止。此时可以通过排水管1c对热水进行使用,由于没有水会流入至循环水箱1内,因此排水管1c放出的热水水温恒定,符合一些要求水温恒定的场合。
当循环水箱1内的水循环在控制阀2的作用下停止时,可以打开抽水管61上的阀门,使储水箱6内的水流入至热交换器5,经过热交换后的水通过连接在回水管1a上的溢流管1d回流至储水箱6,保持热交换器5持续性的工作。需要说明的是,当回水接头21未被第一阀芯25阻隔时,循环水泵14的压力仅能够使水流至循环水箱1内,当循环水泵14水压一定时,可以通过增加溢流管1d出水端的高度来进行实现。
当循环水箱1内的水不断被排放过程中,循环水箱1内的液面下降,液面下降到一定程度时,第二浮球47的不断下降,所提供的浮力将逐渐减小直至不再提供浮力,此时启闭组件由第一浮球46提供浮力,第一浮球46所提供的浮力能够保持启闭组件漂浮在水中,而随着液面的持续下降,环形磁铁43在壳体41内的高度也继续下降,当环形磁铁43与单向阀42端部足够近的时候,通过环形磁铁43的磁力克服第一浮球46的浮力,最终磁铁将吸在单向阀42端部,此时,顶杆45会穿过单向阀42的开口,并顶开球状阀芯48,从而连通储水箱6与循环水箱1,储水箱6对循环水箱1进行持续加水。
在通过注水阀4向循环水箱1内加水的过程中,第一浮球46所能提供的浮力不足以使环形磁铁43与单向阀42的端部脱离,直至液面上升至一定高度,第二浮球47所提供的浮力不断增大的过程中,在第一浮球46与第二浮球47的浮力作用下,克服磁铁43的吸力,使环形磁铁43与单向阀42的端部脱离,此时球状阀芯48不再受顶杆45的力,球状阀芯48在压强的作用下与圆锥面紧贴,从而阻断储水箱6与循环水箱1。
循环水箱1在加水的过程中,由于储水箱6内的水温较低,膨胀室3与温度较低的水接触时,膨胀室3内的膨胀介质遇冷体积收缩,膨胀介质收缩所产生的压强达到足够驱动使活塞32运动时,活塞32克服蓄能磁铁33的吸引力向膨胀室3一侧运动,此时,控制阀2回复到初始状态,循环水箱1内的水再一次进行循环加热。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制冷系统的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循环机构与热交换器(5),热交换器(5)设有热媒进口(54)、热媒出口(53)、冷媒进口(52)、冷媒出口(51),热媒进口(54)连通压缩机的输出端,热媒出口(53)连通冷凝器;水循环机构包括出水管(1b)与回水管(1a),出水管(1b)连通热交换器(5)的冷媒进口(52),所述的回水管(1a)连通热交换器(5)的冷媒出口(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的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循环机构包括循环水箱(1),所述的出水管(1b)与回水管(1a)均与循环水箱(1)连通,所述的循环水箱(1)还设有排水管(1c),所述的循环水箱(1)设置有分别控制回水管(1a)、出水管(1b)、排水管(1c)启闭的控制阀(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系统的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阀(2)包括阀体(29)与第一阀芯(25)与第二阀芯(26),阀体(29)呈两端贯通的圆筒状,阀体(29)的外周面上分别设置有轴向排布的回水接头(21)、出水接头(22)、排水接头(23);回水接头(21)连通回水管(1a),出水接头(22)连通出水管(1b),排水接头(23)连通排水管(1c);阀体(29)对应排水接头(23)的一端与循环水箱(1)底部的排水口(13)连通,阀体(29)对应回水管(1a)的一端通过管道与循环水箱(1)上部的回水口(11)连通;阀体(29)的外周面还设有连通阀体(29)的中部接头(24),中部接头(24)与回水接头(21)位于阀体(29)同一直径的两端;第一阀芯(25)与第二阀芯(26)通过阀杆(28)轴向固定,并可在圆筒状的阀体(29)内轴向滑动,其中第一阀芯(25)位于靠近回水接头(21)的一侧,第二阀芯(26)位于靠近排水接头(23)的一侧,第一阀芯(25)、第二阀芯(26)均与阀体(29)的内壁密封配合,第一阀芯(25)与第二阀芯(26)之间设置环状的通水槽(2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系统的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循环水箱(1)内固定有膨胀室(3),膨胀室(3)内填充有膨胀介质,膨胀室(3)设有活塞腔(31),活塞腔(31)内设有在活塞腔(31)内活动的活塞(32),活塞腔(31)的一端连通膨胀室(3),活塞腔(31)的另一端对准排水口(13),所述阀杆(28)从排水口(13)内穿出与活塞(32)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系统的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活塞腔(31)对应活塞(32)的两个极限位置设置有蓄能磁铁(33),蓄能磁铁(33)与活塞(32)相互吸引。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冷系统的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水循环机构还包括储水箱(6),所述循环水箱(1)的底部设有注水阀(4),所述注水阀(4)与储水箱(6)的底部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冷系统的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注水阀(4)包括管状的壳体(41),壳体(41)的底部设置有单向阀(42),壳体(41)内设置有启闭组件,启闭组件包括位于壳体(41)内的环形磁铁(43),环形磁铁(43)上放固定有架体(44),架体(44)固定有顶杆(45),顶杆(45)的位置与单向阀(42)的开口位置对应,单向阀(42)朝向环形磁铁(43)的端面固定有铁片或磁铁;架体(44)连接有第一浮球(46)与第二浮球(47),第二浮球(47)位于第一浮球(46)的上方,第一浮球(46)所提供的浮力大于浮动组件所受的重力,而小于环形磁铁(43)与单向阀(42)端部的吸力;第一浮球(46)与第二浮球(47)之间的浮力则大于启闭组件的重力和环形磁铁(43)吸力之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冷系统的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储水箱(6)与循环水箱(1)通过隔板隔开,储水箱(6)设置有抽水管(61),抽水管(61)与出水管(1b)连接,抽水管(61)上设置阀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冷系统的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回水接头(21)处设置有三通,三通的两端分别连接回水管(1a)与回水接头(21),三通管的另一个接口连接有溢流管(1d),溢流管(1d)出水端的高度高于回水口(11),所述溢流管(1d)的出水端与储水箱(6)连通。
CN201910741266.4A 2019-08-12 2019-08-12 制冷系统的热回收装置 Active CN1105422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41266.4A CN110542272B (zh) 2019-08-12 2019-08-12 制冷系统的热回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41266.4A CN110542272B (zh) 2019-08-12 2019-08-12 制冷系统的热回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42272A true CN110542272A (zh) 2019-12-06
CN110542272B CN110542272B (zh) 2021-08-06

Family

ID=687106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41266.4A Active CN110542272B (zh) 2019-08-12 2019-08-12 制冷系统的热回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4227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29287A (zh) * 2020-07-16 2020-10-27 王焱 一种血液制品快速达温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72414B1 (ko) * 2007-08-07 2008-12-08 정근석 온수순환장치
KR20160089991A (ko) * 2015-01-21 2016-07-29 최현용 온수량 조절가능한 무동력 온수 보일러
CN106871474A (zh) * 2017-04-14 2017-06-20 深圳市恒星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风冷水冷组合式空调系统
CN108119674A (zh) * 2018-02-06 2018-06-05 广州子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温阀门和供水设备
CN109442758A (zh) * 2018-10-30 2019-03-08 汪继德 一种环保型水处理装置
CN109958793A (zh) * 2017-12-25 2019-07-02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阀、零冷水热水器及水流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72414B1 (ko) * 2007-08-07 2008-12-08 정근석 온수순환장치
KR20160089991A (ko) * 2015-01-21 2016-07-29 최현용 온수량 조절가능한 무동력 온수 보일러
CN106871474A (zh) * 2017-04-14 2017-06-20 深圳市恒星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风冷水冷组合式空调系统
CN109958793A (zh) * 2017-12-25 2019-07-02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阀、零冷水热水器及水流控制方法
CN108119674A (zh) * 2018-02-06 2018-06-05 广州子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温阀门和供水设备
CN109442758A (zh) * 2018-10-30 2019-03-08 汪继德 一种环保型水处理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29287A (zh) * 2020-07-16 2020-10-27 王焱 一种血液制品快速达温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42272B (zh) 2021-08-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666043B2 (en) Dewfall preventing device of refrigerator
US9683762B2 (en) Heat exchanging device and heat pump
CN110542272B (zh) 制冷系统的热回收装置
CN103697614B (zh) 空调热泵系统
US20200181890A1 (en) Cooling system for water-cooled apparatus
CN109028629B (zh) 一种二氧化碳载冷剂制冷系统及其制冷方法
KR20210053277A (ko) 간접 열교환 방식을 이용한 시설물 구역 열교환 시스템
CN106196699B (zh) 用于热泵系统的热交换器、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5308400B (zh) 空调装置
CN206540269U (zh) 机械闪蒸式空调制冷系统
CN104075474A (zh) 涡轮制冷机
KR101320189B1 (ko) 보일러와 공조기 일체형 히트펌프 시스템 및 그 히트펌프 시스템의 작동방법
CN109780776A (zh) 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JP2005214442A (ja) 冷凍装置
EP3217117A1 (en) Air-conditioning/hot-water supply system
JP2005300057A (ja) ヒートポンプ給湯装置
RU2614133C1 (ru) Бездроссельная теплонасосная установка
KR102523531B1 (ko) 펌프, 공기 조화 시스템, 및 열을 추출하기 위한 방법
CN210441301U (zh) 采暖热泵一体机
CN109813005A (zh) 一种双级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4930743B (zh) 制冷制热循环系统
CN109612146A (zh) 具有电磁多通换向阀智能中央空调控制系统
CN113915894B (zh) 冰箱及其制冷方法
CN219181965U (zh) 一种功率模块的散热系统
CN220852412U (zh) 除湿热回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u Jun

Inventor after: Liao Yu

Inventor after: Liao Bangqin

Inventor after: Long Shiyong

Inventor before: Zhu Jun

Inventor before: Liao Yu

Inventor before: Liao Bangqin

Inventor before: Long Shiyong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