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41669A - 多用途梯子和用于生产和使用多用途梯子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多用途梯子和用于生产和使用多用途梯子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41669A
CN110541669A CN201910456038.2A CN201910456038A CN110541669A CN 110541669 A CN110541669 A CN 110541669A CN 201910456038 A CN201910456038 A CN 201910456038A CN 110541669 A CN110541669 A CN 1105416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il
track
ladder
attached
side ou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5603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伦蒂内
T·帕克
C·巴道斯基
J·赫列博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ena Co
Werner Co
Original Assignee
Vena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6/412,014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11851949B2/en
Application filed by Vena Co filed Critical Vena Co
Publication of CN1105416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416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CLADDERS
    • E06C1/00Ladders in general
    • E06C1/02Ladders in general with rigid longitudinal member or members
    • E06C1/14Ladders capable of standing by themselves
    • E06C1/16Ladders capable of standing by themselves with hinged struts which rest on the ground
    • E06C1/20Ladders capable of standing by themselves with hinged struts which rest on the ground with supporting struts formed as poles
    • E06C1/22Ladders capable of standing by themselves with hinged struts which rest on the ground with supporting struts formed as poles with extensible, e.g. telescopic, ladder parts or stru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CLADDERS
    • E06C1/00Ladders in general
    • E06C1/02Ladders in general with rigid longitudinal member or members
    • E06C1/14Ladders capable of standing by themselves
    • E06C1/16Ladders capable of standing by themselves with hinged struts which rest on the ground
    • E06C1/18Ladders capable of standing by themselves with hinged struts which rest on the ground with supporting struts formed as ladde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CLADDERS
    • E06C1/00Ladders in general
    • E06C1/02Ladders in general with rigid longitudinal member or members
    • E06C1/32Ladders with a strut which is formed as a ladder and can be secured in line with the ladde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CLADDERS
    • E06C7/00Component parts, supporting parts, or accessories
    • E06C7/08Special construction of longitudinal members, or rungs or other tread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CLADDERS
    • E06C7/00Component parts, supporting parts, or accessories
    • E06C7/08Special construction of longitudinal members, or rungs or other treads
    • E06C7/081Rungs or other treads comprising anti-slip featur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CLADDERS
    • E06C7/00Component parts, supporting parts, or accessories
    • E06C7/08Special construction of longitudinal members, or rungs or other treads
    • E06C7/082Connections between rungs or treads and longitudinal membe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CLADDERS
    • E06C7/00Component parts, supporting parts, or accessories
    • E06C7/08Special construction of longitudinal members, or rungs or other treads
    • E06C7/082Connections between rungs or treads and longitudinal members
    • E06C7/084Rungs comprising projecting tabs or flang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CLADDERS
    • E06C7/00Component parts, supporting parts, or accessories
    • E06C7/10Reinforcements for ladde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CLADDERS
    • E06C7/00Component parts, supporting parts, or accessories
    • E06C7/42Ladder feet; Supports therefor
    • E06C7/423Ladder stabilising stru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CLADDERS
    • E06C7/00Component parts, supporting parts, or accessories
    • E06C7/42Ladder feet; Supports therefor
    • E06C7/46Non-skid equipment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CLADDERS
    • E06C7/00Component parts, supporting parts, or accessories
    • E06C7/50Joints or other connecting pa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add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案涉及多用途梯子和用于生产和使用所述多用途梯子的方法。所述多用途梯子具有第一内区段。所述梯子具有第一活动铰链和第二活动铰链。所述梯子具有第二内区段。所述梯子具有第一外区段。所述梯子具有第一锁定杆。所述梯子具有第二外区段。所述多用途梯子可具有围绕所述外区段的外轨道安置的多个支架。所述支架提供对所述外轨道中的每一个的支撑并且强化其对抗弯曲力,因此所述轨道能够较薄且具有较轻重量。所述梯子可具有1A的ANSI负荷额定值或1AA的ANSI负荷额定值。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使用多用途梯子的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生产多用途梯子的方法。

Description

多用途梯子和用于生产和使用多用途梯子的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案是2018年5月29日申请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案序列号62/677,443的非临时案,所述美国临时专利申请案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1A的ANSI负荷额定值的重量较轻的MT梯子或具有1AA的ANSI负荷额定值的重量较轻的MT梯子。(如本文中所使用,对“本发明”或“发明”的参考涉及示范性实施例且不一定涉及所附权利要求书涵盖的每个实施例)。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具有1A的ANSI负荷额定值的重量较轻的MT梯子或具有1AA的ANSI负荷额定值的重量较轻的MT梯子,其具有较细轨道,所述较细轨道具有当经历负载以将轨道支撑于较高弯曲力位置时定位于轨道上的较高弯曲力位置处的支架。
背景技术
本部分意在向读者介绍可能与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相关联的所属领域的各个方面。以下论述意在提供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信息。因此,应理解,应依据这一点来阅读以下论述中的陈述,而不是作为对现有技术的认可。
需要生产尽可能牢固且尽可能轻的多用途梯子。多用途梯子的牢固度要求优先于轻重量要求,这是因为多用途梯子必须使用安全并且在使用期间不会发生故障。换句话说,可以使梯子具有非常轻的重量,但一旦有人爬上梯子,梯子就弯折或塌陷,则实际上梯子不可用于其预期目的。所需的是可用于其预期目的并且符合ANSI要求的所有安全要求的重量较轻的多用途梯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用途梯子。所述梯子包括第一内区段,其具有第一右侧内轨道、与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成平行且间隔开关系的第一左侧内轨道以及附接到所述第一左侧内轨道和第一右侧内轨道的多个第一内梯级。所述梯子包括第一活动铰链,其通过第一组扣件附接到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所述梯子包括第二活动铰链,其通过第二组扣件附接到所述第一左侧内轨道。所述梯子包括第二内区段,其具有第二右侧内轨道,以及与所述第二右侧内轨道成平行且间隔开关系的第二左侧内轨道以及附接到所述第二左侧内轨道和第二右侧内轨道的多个第二内梯级。所述第二右侧内轨道附接到所述第一活动铰链且所述第二左侧内轨道附接到所述第二活动铰链,因此所述第二内区段可围绕所述第一活动铰链和第二活动铰链相对于所述第一内区段旋转至少80°。所述梯子包括第一外区段,其具有第一右侧外轨道,以及与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成平行且间隔开关系的第一左侧外轨道以及附接到所述第一左侧外轨道和第一右侧外轨道的多个第一外梯级。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围绕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安置,其中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相对于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上下滑动。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具有相对于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向外至少7°的弯曲部,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在所述弯曲部下方界定下部部分。所述梯子包括第一锁定杆,其附接到所述第一外区段,所述第一锁定杆在锁定状态将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锁定在相对于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的适当位置并且在解锁状态允许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相对于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滑动。所述梯子包括第二外区段,其具有第二右侧外轨道,以及与所述第二右侧外轨道成平行且间隔开关系的第二左侧外轨道以及附接到所述第二左侧外轨道和第二右侧外轨道的多个第二外梯级。所述第二右侧外轨道围绕所述第二右侧内轨道安置,其中所述第二右侧内轨道相对于所述第二右侧外轨道上下滑动。所述多用途梯子作为14'IAA ANSI额定负荷多用途梯子具有小于2.41lbs/ft的重量对长度比,或作为18'IAA ANSI额定负荷多用途梯子具有小于2.27lbs/ft的重量对长度比,或作为22'IAA ANSI额定负荷多用途梯子具有小于2.08lbs/ft的重量对长度比,或作为26'IAA ANSI额定负荷多用途梯子具有小于2.34lbs/ft的重量对长度比,或作为14'IA ANSI额定负荷多用途梯子具有小于2.0lbs/ft的重量对长度比,或作为18'IA ANSI额定负荷多用途梯子具有小于2.00lbs/ft的重量对长度比,或作为22'IA ANSI额定负荷多用途梯子具有小于1.90lbs/ft的重量对长度比,或作为26'IAANSI额定负荷多用途梯子具有小于2.00lbs/ft的重量对长度比。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用途梯子。所述梯子包括第一内区段,其具有第一右侧内轨道、与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成平行且间隔开关系的第一左侧内轨道以及附接到所述第一左侧内轨道和第一右侧内轨道的多个第一内梯级。所述梯子包括第一活动铰链,其通过第一组扣件附接到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所述梯子包括第二活动铰链,其通过第二组扣件附接到所述第一左侧内轨道。所述梯子包括第二内区段,其具有第二右侧内轨道,以及与所述第二右侧内轨道成平行且间隔开关系的第二左侧内轨道以及附接到所述第二左侧内轨道和第二右侧内轨道的多个第二内梯级。所述第二右侧内轨道附接到所述第一活动铰链且所述第二左侧内轨道附接到所述第二活动铰链,因此所述第二内区段可围绕所述第一活动铰链和第二活动铰链相对于所述第一内区段旋转至少80°。所述梯子包括第一外区段,其具有第一右侧外轨道,以及与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成平行且间隔开关系的第一左侧外轨道以及附接到所述第一左侧外轨道和第一右侧外轨道的多个第一外梯级。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围绕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安置,其中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相对于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上下滑动。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具有相对于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向外至少7°的弯曲部,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在所述弯曲部下方界定下部部分。所述梯子包括第一锁定杆,其附接到所述第一外区段,所述第一锁定杆在锁定状态将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锁定在相对于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的适当位置并且在解锁状态允许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相对于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滑动。所述梯子包括第二外区段,其具有第二右侧外轨道,以及与所述第二右侧外轨道成平行且间隔开关系的第二左侧外轨道以及附接到所述第二左侧外轨道和第二右侧外轨道的多个第二外梯级,所述第二右侧外轨道围绕所述第二右侧内轨道安置,其中所述第二右侧内轨道相对于所述第二右侧外轨道上下滑动。所述梯子包括多个支架,其围绕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和所述第一左侧外轨道以及所述第二右侧外轨道和所述第二左侧外轨道安置。所述支架提供对所述右侧外轨道和左侧外轨道中的每一个的支撑并且强化其对抗弯曲力。所述多用途梯子具有至少1A的ANSI负荷额定值并且支撑300lbs.的负载而不会发生故障。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多用途梯子的方法。所述方法括将所述梯子移动到所要位置的步骤。存在将所述梯子放在地面上所述所要位置,因此用户可爬上所述梯子的步骤。所述梯子包括第一内区段,其具有第一右侧内轨道、与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成平行且间隔开关系的第一左侧内轨道以及附接到所述第一左侧内轨道和第一右侧内轨道的多个第一内梯级。所述梯子包括第一活动铰链,其通过第一组扣件附接到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所述梯子包括第二活动铰链,其通过第二组扣件附接到所述第一左侧内轨道。所述梯子包括第二内区段,其具有第二右侧内轨道,以及与所述第二右侧内轨道成平行且间隔开关系的第二左侧内轨道以及附接到所述第二左侧内轨道和第二右侧内轨道的多个第二内梯级。所述第二右侧内轨道附接到所述第一活动铰链且所述第二左侧内轨道附接到所述第二活动铰链,因此所述第二内区段可围绕所述第一活动铰链和第二活动铰链相对于所述第一内区段旋转至少80°。所述梯子包括第一外区段,其具有第一右侧外轨道,以及与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成平行且间隔开关系的第一左侧外轨道以及附接到所述第一左侧外轨道和第一右侧外轨道的多个第一外梯级。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围绕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安置,其中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相对于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上下滑动。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具有相对于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向外至少7°的弯曲部,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在所述弯曲部下方界定下部部分。所述梯子包括第一锁定杆,其附接到所述第一外区段,所述第一锁定杆在锁定状态将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锁定在相对于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的适当位置并且在解锁状态允许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相对于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滑动。所述梯子包括第二外区段,其具有第二右侧外轨道,以及与所述第二右侧外轨道成平行且间隔开关系的第二左侧外轨道以及附接到所述第二左侧外轨道和第二右侧外轨道的多个第二外梯级。所述第二右侧外轨道围绕所述第二右侧内轨道安置,其中所述第二右侧内轨道相对于所述第二右侧外轨道上下滑动。所述多用途梯子作为14'IAA ANSI额定负荷多用途梯子具有小于2.41lbs/ft的重量对长度比,或作为18'IAA ANSI额定负荷多用途梯子具有小于2.27lbs/ft的重量对长度比,或作为22'IAA ANSI额定负荷多用途梯子具有小于2.08lbs/ft的重量对长度比,或作为26'IAA ANSI额定负荷多用途梯子具有小于2.34lbs/ft的重量对长度比,或作为14'IA ANSI额定负荷多用途梯子具有小于2.0lbs/ft的重量对长度比,或作为18'IA ANSI额定负荷多用途梯子具有小于2.00lbs/ft的重量对长度比,或作为22'IA ANSI额定负荷多用途梯子具有小于1.90lbs/ft的重量对长度比,或作为26'IA ANSI额定负荷多用途梯子具有小于2.00lbs/ft的重量对长度比。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生产多用途梯子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组装所述梯子的步骤,所述梯子具有第一内区段,所述第一内区段具有第一右侧内轨道、与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成平行且间隔开关系的第一左侧内轨道以及附接到所述第一左侧内轨道和第一右侧内轨道的多个第一内梯级。通过第一组扣件将第一活动铰链附接到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通过第二组扣件将第二活动铰链附接到所述第一左侧内轨道。所述梯子包括第二内区段,其具有第二右侧内轨道,以及与所述第二右侧内轨道成平行且间隔开关系的第二左侧内轨道以及附接到所述第二左侧内轨道和第二右侧内轨道的多个第二内梯级。所述第二右侧内轨道附接到所述第一活动铰链且所述第二左侧内轨道附接到所述第二活动铰链,因此所述第二内区段可围绕所述第一活动铰链和第二活动铰链相对于所述第一内区段旋转至少80°。所述梯子包括第一外区段,其具有第一右侧外轨道,以及与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成平行且间隔开关系的第一左侧外轨道以及附接到所述第一左侧外轨道和第一右侧外轨道的多个第一外梯级。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围绕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安置,其中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相对于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上下滑动。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具有相对于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向外至少7°的弯曲部,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在所述弯曲部下方界定下部部分。所述梯子包括第一锁定杆,其附接到所述第一外区段,所述第一锁定杆在锁定状态将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锁定在相对于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的适当位置并且在解锁状态允许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相对于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滑动。所述梯子包括第二外区段,其具有第二右侧外轨道,以及与所述第二右侧外轨道成平行且间隔开关系的第二左侧外轨道以及附接到所述第二左侧外轨道和第二右侧外轨道的多个第二外梯级。所述第二右侧外轨道围绕所述第二右侧内轨道安置,其中所述第二右侧内轨道相对于所述第二右侧外轨道上下滑动。所述多用途梯子作为14'IAA ANSI额定负荷多用途梯子具有小于2.41lbs/ft的重量对长度比,或作为18'IAA ANSI额定负荷多用途梯子具有小于2.27lbs/ft的重量对长度比,或作为22'IAA ANSI额定负荷多用途梯子具有小于2.08lbs/ft的重量对长度比,或作为26'IAA ANSI额定负荷多用途梯子具有小于2.34lbs/ft的重量对长度比,或作为14'IA ANSI额定负荷多用途梯子具有小于2.0lbs/ft的重量对长度比,或作为18'IA ANSI额定负荷多用途梯子具有小于2.00lbs/ft的重量对长度比,或作为22'IA ANSI额定负荷多用途梯子具有小于1.90lbs/ft的重量对长度比,或作为26'IA ANSI额定负荷多用途梯子具有小于2.00lbs/ft的重量对长度比。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生产多用途梯子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组装所述梯子的步骤,所述梯子具有第一内区段,所述第一内区段具有第一右侧内轨道、与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成平行且间隔开关系的第一左侧内轨道以及附接到所述第一左侧内轨道和第一右侧内轨道的多个第一内梯级。通过第一组扣件将第一活动铰链附接到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通过第二组扣件将第二活动铰链附接到所述第一左侧内轨道。所述梯子包括第二内区段,其具有第二右侧内轨道,以及与所述第二右侧内轨道成平行且间隔开关系的第二左侧内轨道以及附接到所述第二左侧内轨道和第二右侧内轨道的多个第二内梯级。所述第二右侧内轨道附接到所述第一活动铰链且所述第二左侧内轨道附接到所述第二活动铰链,因此所述第二内区段可围绕所述第一活动铰链和第二活动铰链相对于所述第一内区段旋转至少80°。所述梯子包括第一外区段,其具有第一右侧外轨道,以及与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成平行且间隔开关系的第一左侧外轨道以及附接到所述第一左侧外轨道和第一右侧外轨道的多个第一外梯级。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围绕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安置,其中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相对于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上下滑动。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具有相对于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向外至少7°的弯曲部,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在所述弯曲部下方界定下部部分。所述梯子包括第一锁定杆,其附接到所述第一外区段,所述第一锁定杆在锁定状态将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锁定在相对于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的适当位置并且在解锁状态允许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相对于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滑动。所述梯子包括第二外区段,其具有第二右侧外轨道,以及与所述第二右侧外轨道成平行且间隔开关系的第二左侧外轨道以及附接到所述第二左侧外轨道和第二右侧外轨道的多个第二外梯级。所述第二右侧外轨道围绕所述第二右侧内轨道安置,其中所述第二右侧内轨道相对于所述第二右侧外轨道上下滑动。所述多用途梯子包括多个支架,其围绕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和所述第一左侧外轨道以及所述第二右侧外轨道和所述第二左侧外轨道安置。所述支架提供对所述右侧外轨道和左侧外轨道中的每一个的支撑并且强化其对抗弯曲力。所述多用途梯子具有至少1A的ANSI负荷额定值并且支撑300lbs.的负载而不会发生故障。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用途梯子。所述梯子包括第一内区段,其具有第一右侧内轨道、与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成平行且间隔开关系的第一左侧内轨道以及附接到所述第一左侧内轨道和第一右侧内轨道的多个第一内梯级。所述梯子包括第一活动铰链,其通过第一组扣件附接到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所述梯子包括第二活动铰链,其通过第二组扣件附接到所述第一左侧内轨道。所述梯子包括第二内区段,其具有第二右侧内轨道,以及与所述第二右侧内轨道成平行且间隔开关系的第二左侧内轨道以及附接到所述第二左侧内轨道和第二右侧内轨道的多个第二内梯级。所述第二右侧内轨道附接到所述第一活动铰链且所述第二左侧内轨道附接到所述第二活动铰链,因此所述第二内区段可围绕所述第一活动铰链和第二活动铰链相对于所述第一内区段旋转至少80°。所述梯子包括第一外区段,其具有第一右侧外轨道,以及与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成平行且间隔开关系的第一左侧外轨道以及附接到所述第一左侧外轨道和第一右侧外轨道的多个第一外梯级。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围绕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安置,其中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相对于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上下滑动,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具有相对于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向外至少7°的弯曲部,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在所述弯曲部下方界定下部部分。所述梯子包括第一锁定杆,其附接到所述第一外区段,所述第一锁定杆在锁定状态将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锁定在相对于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的适当位置并且在解锁状态允许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相对于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滑动。所述梯子包括第二外区段,其具有第二右侧外轨道,以及与所述第二右侧外轨道成平行且间隔开关系的第二左侧外轨道以及附接到所述第二左侧外轨道和第二右侧外轨道的多个第二外梯级。所述第二右侧外轨道围绕所述第二右侧内轨道安置,其中所述第二右侧内轨道相对于所述第二右侧外轨道上下滑动,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和第二右侧外轨道以及所述第一左侧外轨道和第二左侧外轨道各自具有小于0.041英寸厚的辐条。所述多用途梯子具有至少1A的ANSI负荷额定值并且支撑至少300lbs.的负载而不会发生故障,并且通过悬臂弯曲测试,其中将500lbf的负载在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的辐条处成直角地施加到所述梯子的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的底部,且所述梯子的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不会发生故障。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多用途梯子的方法。所述方法括将所述梯子移动到所要位置的步骤。存在将所述梯子放在地面上所述所要位置,因此用户可爬上所述梯子的步骤。所述梯子包括第一内区段,其具有第一右侧内轨道、与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成平行且间隔开关系的第一左侧内轨道以及附接到所述第一左侧内轨道和第一右侧内轨道的多个第一内梯级。所述梯子包括第一活动铰链,其通过第一组扣件附接到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所述梯子包括第二活动铰链,其通过第二组扣件附接到所述第一左侧内轨道。所述梯子包括第二内区段,其具有第二右侧内轨道,以及与所述第二右侧内轨道成平行且间隔开关系的第二左侧内轨道以及附接到所述第二左侧内轨道和第二右侧内轨道的多个第二内梯级。所述第二右侧内轨道附接到所述第一活动铰链且所述第二左侧内轨道附接到所述第二活动铰链,因此所述第二内区段可围绕所述第一活动铰链和第二活动铰链相对于所述第一内区段旋转至少80°。所述梯子包括第一外区段,其具有第一右侧外轨道,以及与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成平行且间隔开关系的第一左侧外轨道以及附接到所述第一左侧外轨道和第一右侧外轨道的多个第一外梯级。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围绕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安置,其中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相对于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上下滑动。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具有相对于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向外至少7°的弯曲部,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在所述弯曲部下方界定下部部分。所述梯子包括第一锁定杆,其附接到所述第一外区段,所述第一锁定杆在锁定状态将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锁定在相对于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的适当位置并且在解锁状态允许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相对于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滑动。所述梯子包括第二外区段,其具有第二右侧外轨道,以及与所述第二右侧外轨道成平行且间隔开关系的第二左侧外轨道以及附接到所述第二左侧外轨道和第二右侧外轨道的多个第二外梯级。所述第二右侧外轨道围绕所述第二右侧内轨道安置,其中所述第二右侧内轨道相对于所述第二右侧外轨道上下滑动。所述多用途梯子包括多个支架,其围绕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和所述第一左侧外轨道以及所述第二右侧外轨道和所述第二左侧外轨道安置。所述支架提供对所述右侧外轨道和左侧外轨道中的每一个的支撑并且强化其对抗弯曲力。所述多用途梯子具有至少1A的ANSI负荷额定值并且支撑300lbs.的负载而不会发生故障。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和实践本发明的优选方法,其中:
图1是其中示出可见支架的本发明的多用途梯子的透视图。
图2是其中支架被示出的支脚隐藏的多用途梯子的透视图。
图3示出第一左侧外轨道上的经组装内支架。
图4是第一右侧外轨道的侧视图。
图5是第一右侧外轨道的横截面图。
图6是第一右侧内轨道的透视图。
图7是第一右侧内轨道的横截面图。
图8示出悬臂弯曲测试载荷。测试负载是针对IA的500lbf和针对IAA的600lbf。
图9是加强板的俯视图。
图10是加强板的侧视图。
图11是加强板的横截面图。
图12示出相对于内轨道和被隐藏外轨道的加强板。
图13示出关于加强板和外轨道的多用途梯子的分解视图。
图14是扣压到内轨道的内梯级的一部分的剖开视图。
图15是内梯级的横截面图。
图16是内梯级的透视图。
图17是多用途梯子的交叉点的透视图和与内轨道接合的内梯级的凸块的放大视图。
图18是其中内轨道的一部分经移除,与内轨道接合的内梯级的凸块的放大视图。
图19示出附接到第一内轨道和第二内轨道的活动铰链,其中隐藏安全挡件以消除夹点。
图20是外铰链板组合件的透视图。
图21是外铰链板组合件的正视图。
图22是外铰链板组合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23是内铰链板组合件的透视图。
图24是内铰链板组合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25是内铰链板组合件的正视图。
图26是J型锁板的透视图。
图27示出附接到外轨道的J型锁板。
图28是横撑条(cross brace)的透视图。
图29是支架的透视图。
图30示出梯子的外轨道上的经组装外支脚。
图31示出外支脚的透视正视图。
图32示出外支脚的透视后视图。
图33示出内支脚的俯视透视图。
图34示出内支脚的仰视透视图。
图35示出内支脚的替代性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现参考其中相似元件符号贯穿数个视图指代类似或相同部分的图式,且更具体地参考其图1-3,示出多用途(MT)梯子10。梯子10包括第一内区段12,其具有第一右侧内轨道14、与第一右侧内轨道14成平行且间隔开关系的第一左侧内轨道16以及附接到第一左侧内轨道和第一右侧内轨道的多个第一内梯级18。梯子10包括通过第一组扣件22附接到第一右侧内轨道14的第一活动铰链20。梯子10包括通过第二组扣件26附接到第一左侧内轨道16的第二活动铰链24。梯子10包括第二内区段28,其具有第二右侧内轨道30,以及与第二右侧内轨道30成平行且间隔开关系的第二左侧内轨道32以及附接到第二左侧内轨道和第二右侧内轨道的多个第二内梯级34。第二右侧内轨道30附接到第一活动铰链20且第二左侧内轨道32附接到第二活动铰链24,因此第二内区段28可围绕第一活动铰链20和第二活动铰链24相对于第一内区段12旋转至少80°。梯子10包括第一外区段36,其具有第一右侧外轨道38,以及与第一右侧外轨道38成平行且间隔开关系的第一左侧外轨道40以及附接到第一左侧外轨道和第一右侧外轨道的多个第一外梯级42。第一右侧外轨道38围绕第一右侧内轨道14安置,其中第一右侧内轨道14相对于第一右侧外轨道38上下滑动。第一右侧外轨道38具有相对于第一右侧内轨道14向外至少7°的弯曲部46,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14在弯曲部46下方界定下部部分44。梯子10包括附接到第一外区段36的第一锁定杆48,其在锁定状态将第一右侧内轨道14锁定在相对于第一右侧外轨道38的适当位置,并且在解锁状态允许第一右侧内轨道14相对于第一右侧外轨道38滑动。梯子10包括第二外区段50,其具有第二右侧外轨道52,以及与第二右侧外轨道52成平行且间隔开关系的第二左侧外轨道54以及附接到第二左侧外轨道和第二右侧外轨道的多个第二外梯级56。第二右侧外轨道52围绕第二右侧内轨道30安置,其中第二右侧内轨道30相对于第二右侧外轨道52上下滑动。多用途梯子10作为14'IAA ANSI额定负荷多用途梯子具有小于2.41lbs/ft的重量对长度比,或作为18'IAA ANSI额定负荷多用途梯子具有小于2.27lbs/ft的重量对长度比,或作为22'IAA ANSI额定负荷多用途梯子具有小于2.08lbs/ft的重量对长度比,或作为26'IAA ANSI额定负荷多用途梯子具有小于2.34lbs/ft的重量对长度比,或作为14'IA ANSI额定负荷多用途梯子具有小于2.0lbs/ft的重量对长度比,或作为18'IA ANSI额定负荷多用途梯子具有小于2.00lbs/ft的重量对长度比,或作为22'IA ANSI额定负荷多用途梯子具有小于1.90lbs/ft的重量对长度比,或作为26'IA ANSI额定负荷多用途梯子具有小于2.00lbs/ft的重量对长度比。
替代地,多用途梯子作为14'IAA ANSI额定负荷多用途梯子可具有小于或等于2.3lbs/ft或2.25lbs/ft或2.17lbs/ft的重量对长度比,或作为18'IAA ANSI额定负荷多用途梯子具有小于或等于2.23lbs/ft或2.18lbs/ft的重量对长度比,或作为22'IAA ANSI额定负荷多用途梯子具有小于或等于2.06lbs/ft的重量对长度比,或作为26'IAA ANSI额定负荷多用途梯子具有小于或等于2.3lbs/ft或2.25lbs/ft或2.19lbs/ft的重量对长度比,或作为14'IA ANSI额定负荷多用途梯子具有小于或等于1.95lbs/ft或1.90lbs/ft的重量对长度比,或作为18'IA ANSI额定负荷多用途梯子具有小于或等于1.94lbs/ft或1.88lbs/ft的重量对长度比,或作为22'IA ANSI额定负荷多用途梯子具有小于或等于1.85lbs/ft或1.81lbs/ft的重量对长度比,或作为26'IA ANSI额定负荷多用途梯子具有小于或等于1.95lbs/ft或1.93lbs/ft的重量对长度比。
在评级中具有“A”的梯子是可承载重载荷的重负荷梯子。IA梯可支撑住高达300磅而不会发生故障。这使其安全承受上下梯子的广泛范围的物品,包含较重物品。一些IA梯子可同时支撑住两个人。类型IA梯子足以用于大部分承包商、木工和建筑工作。IAA梯子是可用的最重负荷梯子。其可支撑高达375磅而不会发生故障。其主要用于要求用户运送极重物品上下梯子的工作。ANSI是美国国家标准协会的首字母缩写。按照定义,具有IA或IAA的ANSI负荷额定值的梯子具有用户安全使用梯子的所有必要特征并且符合最新ANSI代码2017的所有要求,所述最新ANSI代码2017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即,出于本文的目的,考虑相应长度对重量比的梯子的重量是具有符合最新ANSI代码2017的所有要求的梯子的必要特征的梯子的重量。通过在具体位置添加支架58,加强轨道与无支架58的可能情况相比可具有较轻重量。此外,MT梯子10与先前存在的MT梯子相比已达成减小的长度对重量比,并且通过发现在仍符合要求并且遵守ANSI代码2017的同时如何做来得以实现;因此,其不仅减小任何MT梯子的重量,而且还以用户可安全使用MT梯子10的方式减小重量,这是因为其符合要求并且遵守ANSI代码2017。
此高强度MT梯子10被设计成世界上最轻的MT梯子并且至少具有IA的ANSI额定值。为实现此,内轨道壁和外轨道壁都要比现有MT梯子薄。另外,已通过在不需要材料的区域中消除材料或减小材料厚度来优化内台阶、后横撑条、铰链板、铰链间隔件和外支脚以减轻重量。
梯子10可包含围绕第一右侧外轨道38和第一左侧外轨道40以及第二右侧外轨道52和第二左侧外轨道54安置的多个支架58。支架58提供对右侧外轨道和左侧外轨道中的每一个的支撑并且强化其对抗弯曲力。将支架58添加到MT梯子的外轨道以局部加强外轨道。
梯子10可包含所述多个支架58中的围绕第一锁定杆48上方的第一右侧外轨道38的顶部安置并且附接在邻近处的第一支架60。第一支架60具有顺应第一右侧外轨道的截面形状的形状。第一支架60为约0.5英寸宽且四周约0.1英寸厚。
梯子10可包含所述多个支架58中的围绕第一右侧外轨道38安置并且在第二高的第一外梯级64上方并附接在邻近处并在第一锁定杆48下方的第二支架62。第二支架62具有顺应第一右侧外轨道38的横截面形状的形状。
梯子10可包含所述多个支架58中的围绕第一右侧外轨道38安置并且在第二最高的第一外梯级64下方并且附接在邻近处的第三支架66。第三支架66具有顺应第一右侧外轨道38的横截面形状的形状。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为约1英寸宽且四周0.1英寸厚。
梯子10可包含所述多个支架58中的围绕第一右侧外轨道38的底部70安置并且附接在邻近处的第四支架68。第四支架68具有顺应第一右侧外轨道38的横截面形状的形状。如图30-32中所示,第四支架68可被配合到第一右侧外轨道38的底部70上的第一右侧外支脚71部分覆盖。第一右侧外支脚71以及配合到第一左侧外轨道40的底部70上的第一左侧外支脚73由单件式塑料例如聚氨基甲酸酯制成。每一个第一外支脚以及分别配合到第二右侧外轨道52和第二左侧外轨道54的底部上的第二右侧外支脚和第二左侧外支脚沿着其底部表面具有胎面,以在地面上的情境下当在使用中时得到更好的附着摩擦力并且防止轨道打滑;且具有每一相应轨道配合到其中的套筒,其环绕相应轨道的底部70以保护相应轨道的侧面。单个铆钉或螺栓延伸穿过套筒和相应轨道以将相应支脚固定到相应轨道。套筒的横截面形状顺应轨道的横截面形状。参见图2。参考图33和34,示出配合到内轨道的底部中的内支脚300。内支脚300在内支脚300的上部部分304的长壁303外部上具有竖直锥形肋302。肋302提供与内轨道的紧配合。上部部分304具有与内轨道相同的横截面矩形形状,但在宽度和长度上略微更小以使得上部部分304可在其底部配合到内轨道中。在上部部分304的短壁305中是切口306,内轨道的底部的矛形件从顶部凸缘94和底部凸缘96延伸穿过切口306。顶部凸缘94和底部凸缘96的矛形件提供与切口306的可靠锁定以防止内支脚从内轨道脱落。内支脚300的底部部分308具有胎面310以改进内轨道在软表面上的附着摩擦力。上部部分304和底部部分308可为单件式塑料或聚氯乙烯,或可为铆固在一起的两个单独件,如图35中所示。
梯子10可包含附接到第一右侧外轨道38和第一左侧外轨道40并与第一右侧外轨道和第一左侧外轨道的底部70相邻的下部横撑条72,如图3和28中所示,以及所述多个支架58中的安置于第一右侧外轨道38内部并且在下部横撑条72附接到第一右侧外轨道38的位置附接到第一右侧外轨道38的第五支架74。第五支架74具有顺应第一右侧外轨道38的横截面形状的形状。
梯子10可包含所述多个支架58中的安置于第一右侧外轨道38内部并且在第五支架74下方并在第四支架68上方附接到第一右侧外轨道38的第六支架76。第六支架76具有顺应第一右侧外轨道38的横截面形状的形状。图29是识别其中的每一个的尺寸的第一到第六支架的透视图。支架中的每一个具有抓持相关联内轨道以防止其在水平弯曲测试期间从外轨道滑脱的卡扣250。外梯级双铆固到第一右侧外轨道和第一左侧外轨道并处于第一右侧外轨道与第一左侧外轨道之间,且双铆固到第二右侧外轨道和第二左侧外轨道并处于第二右侧外轨道与第二左侧外轨道之间。
第一活动铰链20可包含具有螺栓孔80的内铰链间隔件和外铰链间隔件,螺栓226延伸穿过所述螺栓孔80以将第一活动铰链20附接到第一右侧外轨道38,所述铰链间隔件具有围绕每一螺栓孔的局部支衬84,其中支衬84致使间隔件比不存在支衬84的区域更厚。支衬84强化内铰链间隔件和外铰链间隔件以对抗来自施加于铆钉226的力的开裂或断裂。第四、第五和第六支架为约1.5英寸宽且四周约0.1英寸厚。
此外,如图3中所示,第一角撑条(knee brace)73在下部横撑条72与第一左侧外轨道40之间延伸穿过第六支架76并附接到下部横撑条72和第一左侧外轨道40,因此第六支架76接纳从第一角撑条73穿过第六支架76传输到第一左侧外轨道40的任何力。类似地,第二角撑条75在最低第一外梯级42与第一左侧外轨道40之间延伸穿过第六支架76并附接到最低第一外梯级42和第一左侧外轨道40,因此第六支架76接纳从第二角撑条75穿过第六支架76传输到第一左侧外轨道40的任何力。
第一右侧外轨道38可具有辐条86以及从辐条86垂直延伸的第一凸缘88和从辐条86垂直延伸并且与第一凸缘88成平行且间隔开关系的第二凸缘90,且其中第一支架60可具有辐条86以及从辐条86垂直延伸的第一凸缘88和从辐条86垂直延伸并且与第一支架60的第一凸缘88成平行且间隔开关系的第二凸缘90。第一支架60的辐条86接触并顺应第一右侧外轨道38的辐条86,第一支架60的第一凸缘88接触并顺应第一右侧外轨道38的第一支架60,且第二支架62的第二凸缘90接触并顺应第一右侧外轨道38的第二凸缘90。额外支架58中的每一个即第二到第六支架也具有以与关于第一支架60顺应第一右侧外轨道38的方式所描述的相同的方式顺应第一右侧外轨道38的辐条86、第一凸缘88和第二凸缘90的辐条86、顺应第一凸缘88和第二凸缘90。
图20-25中示出的铰链板移除材料以在杆柄224中形成切口340,从而减小重量。杆柄224通过螺栓82与轨道接合,所述螺栓82将铰链板固定到轨道。
本发明涉及使用多用途梯子10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梯子10移动到所要位置的步骤。存在将梯子10放置在地面上所要位置因此用户可爬上梯子10的步骤。梯子10包括第一内区段12,其具有第一右侧内轨道14、与第一右侧内轨道14成平行且间隔开关系的第一左侧内轨道16以及附接到第一左侧内轨道和第一右侧内轨道的多个第一内梯级18。梯子10包括通过第一组扣件22附接到第一右侧内轨道14的第一活动铰链20。梯子10包括通过第二组扣件26附接到第一左侧内轨道16的第二活动铰链24。梯子10包括第二内区段28,其具有第二右侧内轨道30,以及与第二右侧内轨道30成平行且间隔开关系的第二左侧内轨道32以及附接到第二左侧内轨道和第二右侧内轨道的多个第二内梯级34。第二右侧内轨道30附接到第一活动铰链20,且第二左侧内轨道32附接到第二活动铰链24,因此第二内区段28可围绕第一活动铰链20和第二活动铰链24相对于第一内区段12旋转至少80°。梯子10包括第一外区段36,其具有第一右侧外轨道38,以及与第一右侧外轨道38成平行且间隔开关系的第一左侧外轨道40以及附接到第一左侧外轨道和第一右侧外轨道的多个第一外梯级42。第一右侧外轨道38围绕第一右侧内轨道14安置,其中第一右侧内轨道14相对于第一右侧外轨道38上下滑动。第一右侧外轨道38具有相对于第一右侧内轨道14向外至少7°的弯曲部46,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14在弯曲部46下方界定下部部分44。梯子10包括附接到第一外区段36的第一锁定杆48,其在锁定状态将第一右侧内轨道14锁定在相对于第一右侧外轨道38的适当位置,并且在解锁状态允许第一右侧内轨道14相对于第一右侧外轨道38滑动。梯子10包括第二外区段50,其具有第二右侧外轨道52,以及与第二右侧外轨道52成平行且间隔开关系的第二左侧外轨道54以及附接到第二左侧外轨道和第二右侧外轨道的多个第二外梯级56。第二右侧外轨道52围绕第二右侧内轨道30安置,其中第二右侧内轨道30相对于第二右侧外轨道52上下滑动。多用途梯子10作为14'IAA ANSI额定负荷多用途梯子具有小于2.41lbs/ft的重量对长度比,或作为18'IAA ANSI额定负荷多用途梯子具有小于2.27lbs/ft的重量对长度比,或作为22'IAA ANSI额定负荷多用途梯子具有小于2.08lbs/ft的重量对长度比,或作为26'IAA ANSI额定负荷多用途梯子具有小于2.34lbs/ft的重量对长度比,或作为14'IA ANSI额定负荷多用途梯子具有小于2.0lbs/ft的重量对长度比,或作为18'IA ANSI额定负荷多用途梯子具有小于2.00lbs/ft的重量对长度比,或作为22'IA ANSI额定负荷多用途梯子具有小于1.90lbs/ft的重量对长度比,或作为26'IA ANSI额定负荷多用途梯子具有小于2.00lbs/ft的重量对长度比。替代地,前述不同大小的多用途梯子可具有如上文所描述的重量对长度比。
本发明涉及使用多用途梯子10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梯子10移动到所要位置的步骤。存在将梯子10放置在地面上所要位置因此用户可爬上梯子10的步骤。梯子10包括第一内区段12,其具有第一右侧内轨道14、与第一右侧内轨道14成平行且间隔开关系的第一左侧内轨道16以及附接到第一左侧内轨道和第一右侧内轨道的多个第一内梯级18。梯子10包括通过第一组扣件22附接到第一右侧内轨道14的第一活动铰链20。梯子10包括通过第二组扣件26附接到第一左侧内轨道16的第二活动铰链24。梯子10包括第二内区段28,其具有第二右侧内轨道30,以及与第二右侧内轨道30成平行且间隔开关系的第二左侧内轨道32以及附接到第二左侧内轨道和第二右侧内轨道的多个第二内梯级34。第二右侧内轨道30附接到第一活动铰链20,且第二左侧内轨道32附接到第二活动铰链24,因此第二内区段28可围绕第一活动铰链20和第二活动铰链24相对于第一内区段12旋转至少80°。梯子10包括第一外区段36,其具有第一右侧外轨道38,以及与第一右侧外轨道38成平行且间隔开关系的第一左侧外轨道40以及附接到第一左侧外轨道和第一右侧外轨道的多个第一外梯级42。第一右侧外轨道38围绕第一右侧内轨道14安置,其中第一右侧内轨道14相对于第一右侧外轨道38上下滑动。第一右侧外轨道38具有相对于第一右侧内轨道14向外至少7°的弯曲部46,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14在弯曲部46下方界定下部部分44。梯子10包括附接到第一外区段36的第一锁定杆48,其在锁定状态将第一右侧内轨道14锁定在相对于第一右侧外轨道38的适当位置,并且在解锁状态允许第一右侧内轨道14相对于第一右侧外轨道38滑动。梯子10包括第二外区段50,其具有第二右侧外轨道52,以及与第二右侧外轨道52成平行且间隔开关系的第二左侧外轨道54以及附接到第二左侧外轨道和第二右侧外轨道的多个第二外梯级56。第二右侧外轨道52围绕第二右侧内轨道30安置,其中第二右侧内轨道30相对于第二右侧外轨道52上下滑动。多用途梯子10包括围绕第一右侧外轨道38和第一左侧外轨道40以及第二右侧外轨道52和第二左侧外轨道54安置的多个支架58。支架58提供对右侧外轨道和左侧外轨道中的每一个的支撑并且强化其对抗弯曲力。多用途梯子10具有1A的ANSI负荷额定值并且支撑300lbs.负载而不会发生故障。
本发明涉及用于生产多用途梯子10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组装具有第一内区段12的梯子10,所述第一内区段12具有第一右侧内轨道14、与第一右侧内轨道14成平行且间隔开关系的第一左侧内轨道16以及附接到第一左侧内轨道和第一右侧内轨道的多个第一内梯级18。通过第一组扣件22将第一活动铰链20附接到第一右侧内轨道14。通过第二组扣件26将第二活动铰链24附接到第一左侧内轨道16。梯子10包括第二内区段28,其具有第二右侧内轨道30,以及与第二右侧内轨道30成平行且间隔开关系的第二左侧内轨道32以及附接到第二左侧内轨道和第二右侧内轨道的多个第二内梯级34。第二右侧内轨道30附接到第一活动铰链20,且第二左侧内轨道32附接到第二活动铰链24,因此第二内区段28可围绕第一活动铰链20和第二活动铰链24相对于第一内区段12旋转至少80°。梯子10包括第一外区段36,其具有第一右侧外轨道38,以及与第一右侧外轨道38成平行且间隔开关系的第一左侧外轨道40以及附接到第一左侧外轨道和第一右侧外轨道的多个第一外梯级42。第一右侧外轨道38围绕第一右侧内轨道14安置,其中第一右侧内轨道14相对于第一右侧外轨道38上下滑动。第一右侧外轨道38具有相对于第一右侧内轨道14向外至少7°的弯曲部46,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14在弯曲部46下方界定下部部分44。梯子10包括附接到第一外区段36的第一锁定杆48,其在锁定状态将第一右侧内轨道14锁定在相对于第一右侧外轨道38的适当位置,并且在解锁状态允许第一右侧内轨道14相对于第一右侧外轨道38滑动。梯子10包括第二外区段50,其具有第二右侧外轨道52,以及与第二右侧外轨道52成平行且间隔开关系的第二左侧外轨道54以及附接到第二左侧外轨道和第二右侧外轨道的多个第二外梯级56。第二右侧外轨道52围绕第二右侧内轨道30安置,其中第二右侧内轨道30相对于第二右侧外轨道52上下滑动。多用途梯子10作为14'IAA ANSI额定负荷多用途梯子具有小于2.41lbs/ft的重量对长度比,或作为18'IAA ANSI额定负荷多用途梯子具有小于2.27lbs/ft的重量对长度比,或作为22'IAA ANSI额定负荷多用途梯子具有小于2.08lbs/ft的重量对长度比,或作为26'IAA ANSI额定负荷多用途梯子具有小于2.34lbs/ft的重量对长度比,或作为14'IAANSI额定负荷多用途梯子具有小于2.0lbs/ft的重量对长度比,或作为18'IA ANSI额定负荷多用途梯子具有小于2.00lbs/ft的重量对长度比,或作为22'IA ANSI额定负荷多用途梯子具有小于1.90lbs/ft的重量对长度比,或作为26'IA ANSI额定负荷多用途梯子具有小于2.00lbs/ft的重量对长度比。替代地,前述不同大小的多用途梯子可具有如上文所描述的重量对长度比。轨道和梯级和支架58由铝制成,并且具体来说可为6061-T6、6061-T5或6005-T5铝合金。
本发明涉及用于生产多用途梯子10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组装具有第一内区段12的梯子10,所述第一内区段12具有第一右侧内轨道14、与第一右侧内轨道14成平行且间隔开关系的第一左侧内轨道16以及附接到第一左侧内轨道和第一右侧内轨道的多个第一内梯级18。通过第一组扣件22将第一活动铰链20附接到第一右侧内轨道14。通过第二组扣件26将第二活动铰链24附接到第一左侧内轨道16。梯子10包括第二内区段28,其具有第二右侧内轨道30,以及与第二右侧内轨道30成平行且间隔开关系的第二左侧内轨道32以及附接到第二左侧内轨道和第二右侧内轨道的多个第二内梯级34。第二右侧内轨道30附接到第一活动铰链20,且第二左侧内轨道32附接到第二活动铰链24,因此第二内区段28可围绕第一活动铰链20和第二活动铰链24相对于第一内区段12旋转至少80°。梯子10包括第一外区段36,其具有第一右侧外轨道38,以及与第一右侧外轨道38成平行且间隔开关系的第一左侧外轨道40以及附接到第一左侧外轨道和第一右侧外轨道的多个第一外梯级42。第一右侧外轨道38围绕第一右侧内轨道14安置,其中第一右侧内轨道14相对于第一右侧外轨道38上下滑动。第一右侧外轨道38具有相对于第一右侧内轨道14向外至少7°的弯曲部46,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14在弯曲部46下方界定下部部分44。梯子10包括附接到第一外区段36的第一锁定杆48,其在锁定状态将第一右侧内轨道14锁定在相对于第一右侧外轨道38的适当位置,并且在解锁状态允许第一右侧内轨道14相对于第一右侧外轨道38滑动。梯子10包括第二外区段50,其具有第二右侧外轨道52,以及与第二右侧外轨道52成平行且间隔开关系的第二左侧外轨道54以及附接到第二左侧外轨道和第二右侧外轨道的多个第二外梯级56。第二右侧外轨道52围绕第二右侧内轨道30安置,其中第二右侧内轨道30相对于第二右侧外轨道52上下滑动。多用途梯子10包括围绕第一右侧外轨道38和第一左侧外轨道40以及第二右侧外轨道52和第二左侧外轨道54安置的多个支架58。支架58提供对右侧外轨道和左侧外轨道中的每一个的支撑并且强化其对抗弯曲力。多用途梯子10具有1A的ANSI负荷额定值并且支撑300lbs.负载而不会发生故障。
每一外轨道具有比0.041英寸厚度更薄的辐条86,其中大于80%的辐条86具有圆形表面,如图4和5中所示。每一外轨道具有至少3英寸长的高度,小于0.3in^2的横截面,以及大于0.45in^4的平放面。
优选地,每一外轨道对于14IAA、18IAA和22IAAMT梯子具有0.040英寸厚的辐条86以实现最大限度的重量减轻,其中14、18和22分别以英尺为单位识别MT梯子10的高度。大于80%的辐条具有圆形表面,这允许内部加强并且便于用户更舒适地抓握。优选地,每一外轨道具有3.27英寸长的高度、0.279in^2的横截面,以及0.473in^4的平放面。外轨道的第一凸缘88和第二凸缘90为0.051英寸厚。
每一内轨道具有中空箱形横截面并且具有比0.041英寸厚度更薄的辐条92,以及至少2.8英寸长的高度、小于0.41in^2的横截面,以及大于0.5in^4的平放面,如图6和7中所示。优选地,每一内轨道具有各自为0.040英寸厚以实现最大限度的重量减轻的右辐条和左辐条,以及为0.09英寸厚的内轨道顶部凸缘94和底部凸缘96。优选地,每一内轨道具有3.00英寸长的高度、0.402in^2的横截面,以及0.520in^4的平放面。内轨道的右幅条和左幅条成平行且间隔开的关系并且与内轨道顶部和底部凸缘垂直附接以形成中空箱。如图19中所示,接纳铰链20的杆柄224的每一内轨道的顶部以约27度的角度向下向内倾斜。
如图9-13中所示,存在安置于每一外轨道的内部上的加强板98,其从每一外轨道中的弯曲部102上方的每一外轨道的上部区段100沿着每一外轨道的下部区段104向下延伸至少4英寸。加强板98顺应外轨道的内表面的形状。加强板98具有具与外轨道的辐条86的曲线相同的曲形的辐条106,以及在辐条106的端部附接到加强板98的辐条106的顶部加强凸缘108和底部加强凸缘110。顶部加强凸缘和底部加强凸缘为约0.25英寸宽和约0.22英寸长。
加强板98添加到22IAA和26IAA模型上的外轨道中的每一个的内部,以便通过ANSI单J型锁测试。将材料移动到加强板98的端部达成所需的牢固度,但允许所述部分为低剖面并且配合于外轨道的内部而不会干扰梯子的操作。加强板98安置于外轨道的内部上并且顺应外轨道的内表面的形状。加强板98具有从弯曲部102上方延伸约1.5英寸的上部区段100,以及在弯曲部102下方延伸约6.5英寸的下部部分104。加强板98具有约0.040英寸厚的辐条106和顺应外轨道的辐条86并且与外轨道的辐条86的曲率基本上相同的曲率。外轨道具有上部区段112和下部区段114以及其间的弯曲部116,且加强板98的上部区段100和下部区段104以及弯曲部102配合于外轨道的对应区段内部。加强板98由铝6061-T6、6005-T5或工程等价物制成。
如图14-16中所示,至少一个内梯级包括中空中心部分118;从中心部分118向上延伸的顶部辐条120,以及具有用户可将脚放在上面站立的平坦表面124的顶部凸缘122。顶部凸缘122以与顶部辐条120成优选地约17度的锐角的方式附接到顶部辐条120,因此平坦表面124背对梯子的中心,其中顶部辐条120处于顶部凸缘122与中心部分118之间。顶部辐条120小于0.041英寸厚。至少一个内梯级包括从中心部分118向下延伸的底部辐条126,以及具有用户可将脚放在上面站立的平坦表面124的底部凸缘128。底部凸缘128以与底部辐条126成锐角的方式附接到底部辐条126,因此底部凸缘128的平坦表面124背对梯子的中心,其中底部辐条126处于底部凸缘128与中心部分118之间。底部辐条126小于0.041英寸厚。中心部分118延伸超过一个内梯级的顶部凸缘和底部凸缘,因此中心部分118延伸穿过第一右侧内轨道14和第一左侧内轨道16并且扣压到其以将一个内梯级固定在适当位置。
如图17和18中所示,第一右侧内轨道14和第一左侧内轨道16的内辐条92具有第一孔130和第二孔132以及第三孔134和第四孔136。第一内梯级18的顶部凸缘122具有从顶部凸缘122的第一端部148和第一边缘150延伸的第一凸块140,其与第一右侧内轨道14的内辐条92的第一孔130接合;以及从顶部凸缘122的第一端部148和第二边缘152延伸的第二凸块142,其与第一右侧内轨道14的内辐条92的第二孔132接合;以及从顶部凸缘122的第二端部154和第一边缘150延伸的第三凸块144,其与第一左侧内轨道16的内辐条92的第一孔130接合;以及从顶部凸缘122的第二端部154和第二边缘152延伸的第四凸块146,其与第一左侧内轨道16的内辐条92的第二孔132接合。第一内梯级18的底部凸缘128具有从底部凸缘128的第一端部248和第一边缘250延伸的第一凸块240,其与第一右侧内轨道14的内辐条92的第三孔134接合;以及从底部凸缘128的第一端部248和第二边缘252延伸的第二凸块142,其与第一右侧内轨道14的内辐条92的第四孔136接合;以及从底部凸缘128的第二端部254和第一边缘250延伸的第三凸块244,其与第一左侧内轨道16的内辐条92的第三孔134接合;以及从底部凸缘128的第二端部254和第二边缘252延伸的第四凸块246,其与第一左侧内轨道16的内辐条92的第四孔136接合。
内梯级已经优化以使材料移动远离所述部分的质心(幅条和扣压部越薄,凸缘越厚)以促进仍会通过针对台阶牢固度的ANSI代码的较轻重量设计。另外,在内梯级的端部存在四个接合内轨道中的孔的凸块。在无此接合的情况下,台阶在台阶到侧面轨道剪力ANSI测试期间塌陷。
如图20-22中所示,铰链包括外铰链板组合件200,其具有左侧外铰链板202;附接到左侧外铰链板202的外铰链板间隔件206;以及附接到外铰链板间隔件206的右侧外铰链板204,其中外铰链板间隔件206安置于右侧外铰链板204与左侧外铰链板202之间;以及止挡铆钉208,其附接到左侧外铰链板202和右侧外铰链板204并且在其之间从右侧外铰链板204与左侧外铰链板202的外表面延伸至少0.5英寸并且安置于外铰链板间隔件206上方。左侧外铰链板202与右侧外铰链板204在其之间界定间隙218。如图23-25中所示,铰链包括内铰链板组合件210,其具有左侧内铰链板212;附接到左侧内铰链板212的中心内铰链板间隔件216;以及附接到中心内铰链板间隔件216的右侧内铰链板214,其中中心内铰链板间隔件216安置于右侧内铰链板214与左侧内铰链板212之间。左侧内铰链板212和右侧内铰链板214以及中心内铰链板间隔件216安置于外铰链板组合件200的间隙218中并且各自具有对准的凹槽220。活动铰链包括延伸穿过左侧外铰链板202和右侧外铰链板204以及左侧内铰链板212和右侧内铰链板214以及中心内铰链板间隔件216的销222。左侧外铰链板202和右侧外铰链板204围绕销222相对于左侧外铰链板202和右侧外铰链板204以及中心内铰链板旋转。当左侧外铰链板202和右侧外铰链板204相对于左侧内铰链板212和右侧内铰链板214以及中心内铰链板旋转到完全展开位置时,每一凹槽220邻接止挡铆钉208并且被止挡铆钉208停止进一步旋转。如上文所指示,由止挡铆钉208产生的安全挡件恰好隐藏于铰链内以消除夹点,如图19中所示。
如图20-25中所示,左侧内铰链板和间隔件和右侧内铰链板和间隔件以及左侧外铰链板和间隔件和右侧外铰链板和间隔件各自具有与内轨道接合的杆柄224,其中杆柄224插入到内轨道的中空箱中并安置到其中并且用铆钉226穿过内轨道的辐条92和杆柄224铆固在适当位置。从左侧内铰链板和右侧内铰链板以及左侧外铰链板和右侧外铰链板的杆柄224延伸的是颈部228,其过渡到连接部分230,具有在连接部分230的中心具有针孔232以接纳销222的圆形形状。左侧内铰链板和右侧内铰链板以及左侧外铰链板和右侧外铰链板在颈部228的中心是安置止挡铆钉208所穿过的止挡铆钉孔234,且与杆柄224的底部相邻的是其中材料已经移除以减少梯子的总重量的切口340。左侧内铰链板212和右侧内铰链板214还在其颈部228中心具有切口340。移动铰链的安全止挡位置以将其置于铰链板组合件的内部,从而消除其它MT梯子具有的夹点。内铰链板组合件210具有左侧内铰链板间隔件236和右侧内铰链板间隔件238,其中左侧内铰链板间隔件236与左侧内铰链板212直接接触,且右侧内铰链板间隔件238与右侧内铰链板214直接接触,其中左侧内铰链板212和右侧内铰链板214以及中心内铰链板间隔件216安置于左侧内铰链板间隔件236与右侧内铰链板间隔件238之间。间隔件由塑料或聚丙烯制成。外铰链板间隔件206的厚度介于0.6英寸与0.7英寸之间。中心内铰链板间隔件216的厚度介于0.2英寸与0.3英寸之间。左侧内铰链板间隔件和右侧内铰链板间隔件的厚度介于0.13英寸与0.15之间。左侧内铰链板与右侧内铰链板的厚度介于0.13英寸与0.16英寸之间。左侧外铰链板和右侧铰链板的厚度介于0.13英寸与0.14英寸之间。外铰链板组合件200的厚度介于0.7英寸与0.9英寸之间。内铰链板组合件的厚度介于0.7英寸与0.9英寸之间。
最小化铰链板厚度以减小重量。为了通过ANSI测试,要求关于铰链的两个设计改变。
1)18'、22'和26'梯子的铰链板合金由6061-T6变为更坚固的合金7N01-T5。
2)添加间隔件以维持铰链板之间的距离。这改进所述组合件在水平方向上的I值。
将切口340添加到铰链板以消除其中的材料不为牢固性所需的位置中的所述材料以使所述部分变轻。14英尺和18英尺MT梯子10使用半管铆钉226并且具有不同于22英尺和26英尺MT梯子10的孔图案。22英尺和26英尺MT梯子归因于在测试期间经历较高应力而使用实心铆钉226。
由例如铝等金属制成的J型锁加强板342具有J型锁板孔344并且用铆钉226附接到外轨道的内部,因此J型锁板孔344与J型锁外轨道孔346对准,因此J型锁配合于J型锁板孔344和J型锁外轨道孔346中并且延伸穿过J型锁板孔344和J型锁外轨道孔346,如图1、26和27中所示。J型锁加强板342添加到外轨道的内部以围绕J型锁提供额外牢固度,以便通过ANSI负载测试,例如台阶到侧轨道剪力测试。此设计改变为0.040"厚外轨道辐条所必需。J型锁加强板342的厚度介于0.3英寸与0.4英寸之间并且优选地为0.36英寸。其为约1.6英寸长乘以1.6英寸宽并且具有矩形或正方形形状。优选地,4个铆钉226将J型锁加强板342附接到外轨道。
要求评级为ANSI IAA的MT梯子通过的测试,除了能够支撑375lbs.的负载之外,还包含以下各项:
台阶到侧轨道剪力测试:将1200lbf施加到具有不同剖面的每一梯级的侧部达60秒且梯子的组件不会发生故障。阶梯模式中的梯子。
单锁(J型锁)测试:将1200lbf均匀地施加到紧接在J型锁上方的梯级达60秒,且梯子的组件不会发生故障。梯子处于完全展开模式并且斜靠在墙壁上。
水平弯曲极限1位置:将460lbf施加到最靠近梯子10的中心的梯级达60秒,且梯子的组件不会发生故障。梯子处于完全展开模式并水平地支撑在两端。
柱和硬件负载测试:将1500lbf施加到梯子10的顶部梯级达60秒,且梯子的组件不会发生故障。梯子处于完全展开模式并且斜靠在墙壁上。
悬臂弯曲测试:测试负载针对IA为500lbf且针对IAA为600lbf并且在辐条86处成直角地施加到梯子10的第一右侧外轨道38的底部70,如图8中所示,且梯子10的第一右侧外轨道38不会发生故障。
MT梯子10通过所有这些测试。
具有重量对长度比的多用途梯子10的实例如下:
尽管已出于说明的目的在前述实施例中详细描述本发明,但应理解,此细节仅出于所述目的,且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中作出变化,如所附权利要求书可能描述的内容除外。

Claims (21)

1.一种多用途梯子,其包括:
第一内区段,其具有第一右侧内轨道、与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成平行且间隔开关系的第一左侧内轨道以及附接到所述第一左侧内轨道和第一右侧内轨道的多个第一内梯级;
第一活动铰链,其通过第一组扣件附接到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
第二活动铰链,其通过第二组扣件附接到所述第一左侧内轨道;
第二内区段,其具有第二右侧内轨道,以及与所述第二右侧内轨道成平行且间隔开关系的第二左侧内轨道以及附接到所述第二左侧内轨道和第二右侧内轨道的多个第二内梯级,所述第二右侧内轨道附接到所述第一活动铰链且所述第二左侧内轨道附接到所述第二活动铰链,因此所述第二内区段能够围绕所述第一活动铰链和第二活动铰链相对于所述第一内区段旋转至少80°;
第一外区段,其具有第一右侧外轨道,以及与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成平行且间隔开关系的第一左侧外轨道以及附接到所述第一左侧外轨道和第一右侧外轨道的多个第一外梯级,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围绕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安置,其中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相对于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上下滑动,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具有相对于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向外至少7°的弯曲部,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在所述弯曲部下方界定下部部分;
第一锁定杆,其附接到所述第一外区段,所述第一锁定杆在锁定状态将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锁定在相对于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的适当位置并且在解锁状态允许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相对于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滑动;和
第二外区段,其具有第二右侧外轨道,以及与所述第二右侧外轨道成平行且间隔开关系的第二左侧外轨道以及附接到所述第二左侧外轨道和第二右侧外轨道的多个第二外梯级,所述第二右侧外轨道围绕所述第二右侧内轨道安置,其中所述第二右侧内轨道相对于所述第二右侧外轨道上下滑动,所述多用途梯子作为14'IAAANSI额定负荷多用途梯子具有小于2.41lbs/ft的重量对长度比,或作为18'IAAANSI额定负荷多用途梯子具有小于2.27lbs/ft的重量对长度比,或作为22'IAAANSI额定负荷多用途梯子具有小于2.08lbs/ft的重量对长度比,或作为26'IAAANSI额定负荷多用途梯子具有小于2.34lbs/ft的重量对长度比,或作为14'IA ANSI额定负荷多用途梯子具有小于2.0lbs/ft的重量对长度比,或作为18'IA ANSI额定负荷多用途梯子具有小于2.00lbs/ft的重量对长度比,或作为22'IA ANSI额定负荷多用途梯子具有小于1.90lbs/ft的重量对长度比,或作为26'IA ANSI额定负荷多用途梯子具有小于2.00lbs/ft的重量对长度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子,其包含围绕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和所述第一左侧外轨道以及所述第二右侧外轨道和所述第二左侧外轨道安置的多个支架,所述支架提供对所述右侧外轨道和左侧外轨道中的每一个的支撑并且强化其对抗弯曲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梯子,其包含所述多个支架中的在所述第一锁定杆上方围绕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的顶部安置并且附接在邻近处的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具有顺应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的截面形状的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梯子,其包含所述多个支架中的围绕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安置并且在第二高的第一外梯级上方并附接在邻近处并且在所述第一锁定杆下方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具有顺应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的所述横截面形状的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梯子,其包含所述多个支架中的围绕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安置并且在所述第二高的第一外梯级下方并附接在邻近处的第三支架,所述第三支架具有顺应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的所述横截面形状的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梯子,其包含所述多个支架中的围绕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的底部安置并附接在邻近处的第四支架,所述第四支架具有顺应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的所述横截面形状的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梯子,其包含附接到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和所述第一左侧外轨道并与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和第一左侧外轨道的底部相邻的下部横撑条,以及所述多个支架中的安置于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内部并在所述下部横撑条附接到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的位置附接到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的第五支架,所述第五支架具有顺应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的所述截面形状的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梯子,其包含所述多个支架中的安置于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内部并在所述第五支架下方和所述第四支架上方附接到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的第六支架,所述第六支架具有顺应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的所述横截面形状的形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梯子,其中所述第一活动铰链包含具有螺栓孔的外铰链间隔件,螺栓延伸穿过所述螺栓孔以将所述第一活动铰链附接到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所述外铰链间隔件围绕每一螺栓孔具有局部支衬,其中所述支衬致使所述外铰链间隔件比其中不存在支衬的区域更厚,所述支衬加强所述外铰链间隔件以对抗来自施加于所述螺栓的力的开裂或断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梯子,其中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具有辐条以及从所述辐条垂直延伸的第一凸缘和从所述辐条垂直延伸并与所述第一凸缘成平行且间隔开关系的第二凸缘,且其中所述第一支架具有辐条以及从所述辐条垂直延伸的第一凸缘和从所述辐条垂直延伸并与所述第一支架的所述第一凸缘成平行且间隔开关系的第二凸缘,所述第一支架的所述辐条接触并顺应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的所述辐条,所述第一支架的所述第一凸缘接触并顺应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的所述第一支架且所述第二支架的所述第二凸缘接触并顺应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的所述第二凸缘。
11.一种使用多用途梯子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梯子移动到所要位置;和
将所述梯子放在地面上所述所要位置,因此用户能够爬上所述梯子,所述梯子包括:
第一内区段,其具有第一右侧内轨道、与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成平行且间隔开关系的第一左侧内轨道以及附接到所述第一左侧内轨道和第一右侧内轨道的多个第一内梯级;
第一活动铰链,其通过第一组扣件附接到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
第二活动铰链,其通过第二组扣件附接到所述第一左侧内轨道;
第二内区段,其具有第二右侧内轨道,以及与所述第二右侧内轨道成平行且间隔开关系的第二左侧内轨道以及附接到所述第二左侧内轨道和第二右侧内轨道的多个第二内梯级,所述第二右侧内轨道附接到所述第一活动铰链且所述第二左侧内轨道附接到所述第二活动铰链,因此所述第二内区段能够围绕所述第一活动铰链和第二活动铰链相对于所述第一内区段旋转至少80°;
第一外区段,其具有第一右侧外轨道,以及与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成平行且间隔开关系的第一左侧外轨道以及附接到所述第一左侧外轨道和第一右侧外轨道的多个第一外梯级,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围绕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安置,其中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相对于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上下滑动,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具有相对于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向外至少7°的弯曲部,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在所述弯曲部下方界定下部部分;
第一锁定杆,其附接到所述第一外区段,所述第一锁定杆在锁定状态将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锁定在相对于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的适当位置并且在解锁状态允许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相对于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滑动;和
第二外区段,其具有第二右侧外轨道,以及与所述第二右侧外轨道成平行且间隔开关系的第二左侧外轨道以及附接到所述第二左侧外轨道和第二右侧外轨道的多个第二外梯级,所述第二右侧外轨道围绕所述第二右侧内轨道安置,其中所述第二右侧内轨道相对于所述第二右侧外轨道上下滑动,所述多用途梯子作为14'IAA ANSI额定负荷多用途梯子具有小于2.41lbs/ft的重量对长度比,或作为18'IAA ANSI额定负荷多用途梯子具有小于2.27lbs/ft的重量对长度比,或作为22'IAA ANSI额定负荷多用途梯子具有小于2.08lbs/ft的重量对长度比,或作为26'IAA ANSI额定负荷多用途梯子具有小于2.34lbs/ft的重量对长度比,或作为14'IA ANSI额定负荷多用途梯子具有小于2.0lbs/ft的重量对长度比,或作为18'IA ANSI额定负荷多用途梯子具有小于2.00lbs/ft的重量对长度比,或作为22'IAANSI额定负荷多用途梯子具有小于1.90lbs/ft的重量对长度比,或作为26'IA ANSI额定负荷多用途梯子具有小于2.00lbs/ft的重量对长度比。
12.一种用于生产多用途梯子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组装所述梯子,所述梯子具有第一内区段,所述第一内区段具有第一右侧内轨道、与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成平行且间隔开关系的第一左侧内轨道以及附接到所述第一左侧内轨道和第一右侧内轨道的多个第一内梯级;
第一活动铰链,其通过第一组扣件附接到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
第二活动铰链,其通过第二组扣件附接到所述第一左侧内轨道;
第二内区段,其具有第二右侧内轨道,以及与所述第二右侧内轨道成平行且间隔开关系的第二左侧内轨道以及附接到所述第二左侧内轨道和第二右侧内轨道的多个第二内梯级,所述第二右侧内轨道附接到所述第一活动铰链且所述第二左侧内轨道附接到所述第二活动铰链,因此所述第二内区段能够围绕所述第一活动铰链和第二活动铰链相对于所述第一内区段旋转至少80°;
第一外区段,其具有第一右侧外轨道,以及与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成平行且间隔开关系的第一左侧外轨道以及附接到所述第一左侧外轨道和第一右侧外轨道的多个第一外梯级,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围绕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安置,其中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相对于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上下滑动,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具有相对于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向外至少7°的弯曲部,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在所述弯曲部下方界定下部部分;
第一锁定杆,其附接到所述第一外区段,所述第一锁定杆在锁定状态将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锁定在相对于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的适当位置并且在解锁状态允许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相对于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滑动;和
第二外区段,其具有第二右侧外轨道,以及与所述第二右侧外轨道成平行且间隔开关系的第二左侧外轨道以及附接到所述第二左侧外轨道和第二右侧外轨道的多个第二外梯级,所述第二右侧外轨道围绕所述第二右侧内轨道安置,其中所述第二右侧内轨道相对于所述第二右侧外轨道上下滑动,所述多用途梯子作为14'IAA ANSI额定负荷多用途梯子具有小于2.41lbs/ft的重量对长度比,或作为18'IAA ANSI额定负荷多用途梯子具有小于2.27lbs/ft的重量对长度比,或作为22'IAA ANSI额定负荷多用途梯子具有小于2.08lbs/ft的重量对长度比,或作为26'IAA ANSI额定负荷多用途梯子具有小于2.34lbs/ft的重量对长度比,或作为14'IA ANSI额定负荷多用途梯子具有小于2.0lbs/ft的重量对长度比,或作为18'IA ANSI额定负荷多用途梯子具有小于2.00lbs/ft的重量对长度比,或作为22'IAANSI额定负荷多用途梯子具有小于1.90lbs/ft的重量对长度比,或作为26'IA ANSI额定负荷多用途梯子具有小于2.00lbs/ft的重量对长度比。
13.一种多用途梯子,其包括:
第一内区段,其具有第一右侧内轨道、与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成平行且间隔开关系的第一左侧内轨道以及附接到所述第一左侧内轨道和第一右侧内轨道的多个第一内梯级;
第一活动铰链,其通过第一组扣件附接到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
第二活动铰链,其通过第二组扣件附接到所述第一左侧内轨道;
第二内区段,其具有第二右侧内轨道,以及与所述第二右侧内轨道成平行且间隔开关系的第二左侧内轨道以及附接到所述第二左侧内轨道和第二右侧内轨道的多个第二内梯级,所述第二右侧内轨道附接到所述第一活动铰链且所述第二左侧内轨道附接到所述第二活动铰链,因此所述第二内区段能够围绕所述第一活动铰链和第二活动铰链相对于所述第一内区段旋转至少80°;
第一外区段,其具有第一右侧外轨道,以及与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成平行且间隔开关系的第一左侧外轨道以及附接到所述第一左侧外轨道和第一右侧外轨道的多个第一外梯级,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围绕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安置,其中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相对于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上下滑动,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具有相对于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向外至少7°的弯曲部,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在所述弯曲部下方界定下部部分;
第一锁定杆,其附接到所述第一外区段,所述第一锁定杆在锁定状态将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锁定在相对于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的适当位置并且在解锁状态允许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相对于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滑动;
第二外区段,其具有第二右侧外轨道,以及与所述第二右侧外轨道成平行且间隔开关系的第二左侧外轨道以及附接到所述第二左侧外轨道和第二右侧外轨道的多个第二外梯级,所述第二右侧外轨道围绕所述第二右侧内轨道安置,其中所述第二右侧内轨道相对于所述第二右侧外轨道上下滑动;和
多个支架,其围绕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和所述第一左侧外轨道以及所述第二右侧外轨道和所述第二左侧外轨道安置,所述支架提供对所述右侧外轨道和左侧外轨道中的每一个的支撑并且强化其对抗弯曲力,所述多用途梯子具有至少1A的ANSI负荷额定值并且支撑至少300lbs.的负载而不会发生故障。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梯子,其中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和第二右侧外轨道以及所述第一左侧外轨道和第二左侧外轨道各自具有小于0.041英寸厚的辐条。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梯子,其包含安置在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下方并接触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且彼此对准的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和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各自具有上部区段和连接到所述上部区段的弯曲部,以及连接到所述弯曲部的下部区段,其中所述弯曲部处于所述上部区段与所述下部区段之间,所述加强板的所述弯曲部和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的所述弯曲部接触,所述加强板的所述上部区段与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的所述上部区段接触,所述加强板的所述下部区段和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的所述下部区段接触。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梯子,其中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和所述第一左侧内轨道具有孔,且所述第一内梯级的第一梯级在所述第一梯级的每一端具有凸块,所述凸块配合到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和所述第一左侧内轨道的所述孔中。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梯子,其中所述第一梯级包括中空中心部分;从所述中心部分向上延伸的顶部辐条,以及具有用户能够将脚放在上面站立的平坦表面的顶部凸缘,所述顶部凸缘以与所述顶部辐条成锐角的方式附接到所述顶部辐条,因此所述平坦表面背对所述梯子的中心,其中所述顶部辐条处于所述顶部凸缘与所述中心部分之间,所述顶部辐条小于0.041英寸厚,所述至少一个内梯级包括从所述中心部分向下延伸的底部辐条,以及具有用户能够将脚放在上面站立的平坦表面的底部凸缘,所述底部凸缘以与所述底部辐条成锐角的方式附接到所述底部辐条,因此所述底部凸缘的所述平坦表面背对所述梯子的所述中心,其中所述底部辐条处于所述底部凸缘与所述中心部分之间,所述底部辐条小于0.041英寸厚,所述中心部分延伸超过所述一个内梯级的所述顶部凸缘和所述底部凸缘,因此所述中心部分延伸穿过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和所述第一左侧内轨道并且扣压到其以将所述一个内梯级固定在适当位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梯子,其中所述第一活动铰链包括外铰链板组合件,其具有左侧外铰链板、附接到所述左侧外铰链板的外铰链板间隔件,以及附接到所述外铰链板间隔件的右侧外铰链板,其中所述外铰链板间隔件安置于所述右侧外铰链板与所述左侧外铰链板之间,以及止挡铆钉,所述止挡铆钉附接到所述右侧外铰链板和所述左侧外铰链板并且在所述右侧外铰链板与所述左侧外铰链板之间从所述右侧外铰链板和所述左侧外铰链板的外表面延伸至少0.5英寸并且安置于所述外铰链板间隔件上方,所述左侧外铰链板和所述右侧外铰链板在其之间界定间隙;内铰链板组合件,其具有左侧内铰链板、附接到所述左侧内铰链板的中心内铰链板间隔件,以及附接到所述中心内铰链板间隔件的右侧内铰链板,其中所述中心内铰链板间隔件安置于所述右侧内铰链板与所述左侧内铰链板之间,所述左侧内铰链板和所述右侧内铰链板以及所述中心内铰链板间隔件安置于所述外铰链板组合件的所述间隙中并且各自具有对准的凹槽;和销,其延伸穿过所述左侧外铰链板和所述右侧外铰链板以及所述左侧内铰链板和所述右侧内铰链板以及所述中心内铰链板间隔件,所述左侧外铰链板和所述右侧外铰链板围绕所述销相对于所述左侧外铰链板和所述右侧外铰链板以及所述中心内铰链板间隔件旋转,当所述左侧外铰链板和所述右侧外铰链板旋转到相对于所述左侧内铰链板和所述右侧内铰链板以及所述中心内铰链板的完全展开位置时,每一凹槽邻接所述铆钉并且被所述止挡铆钉停止进一步旋转。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梯子,其中所述第一锁定杆包含J型锁和由金属制成的具有J型锁板孔的J型锁加强板,所述J型锁加强板用铆钉附接到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的内部,因此所述J型锁板孔与J型锁外轨道孔对准,因此所述J型锁配合于所述J型锁板孔和所述J型锁外轨道孔中并延伸穿过所述J型锁板孔和所述J型锁外轨道孔。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梯子,其具有至少1AA的ANSI负荷额定值并且支撑至少375lbs.的负载而不会发生故障并且通过台阶到侧轨道剪力测试,其中将1200lbf施加到具有不同剖面的每一梯级的侧部达60秒且所述梯子的组件不会发生故障;单锁(J型锁)测试,其中将1200lbf均匀地施加到紧接在所述J型锁上方的梯级达60秒且梯子的组件不会发生故障,且所述梯子处于完全展开模式并斜靠在墙壁上;水平弯曲极限1位置测试,其中将460lbf施加到最靠近所述梯子的中心的梯级达60秒且所述梯子的组件不会发生故障,且所述梯子处于完全展开模式并水平地支撑在两端;柱和硬件负载测试,其中将1500lbf施加到所述梯子的顶部梯级达60秒且梯子的组件不会发生故障,且所述梯子处于完全展开模式并且斜靠在墙壁上;和悬臂弯曲测试,其中将500lbf在所述辐条处成直角地施加到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的底部,且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不会发生故障。
21.一种多用途梯子,其包括:
第一内区段,其具有第一右侧内轨道、与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成平行且间隔开关系的第一左侧内轨道以及附接到所述第一左侧内轨道和第一右侧内轨道的多个第一内梯级;
第一活动铰链,其通过第一组扣件附接到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
第二活动铰链,其通过第二组扣件附接到所述第一左侧内轨道;
第二内区段,其具有第二右侧内轨道,以及与所述第二右侧内轨道成平行且间隔开关系的第二左侧内轨道以及附接到所述第二左侧内轨道和第二右侧内轨道的多个第二内梯级,所述第二右侧内轨道附接到所述第一活动铰链且所述第二左侧内轨道附接到所述第二活动铰链,因此所述第二内区段能够围绕所述第一活动铰链和第二活动铰链相对于所述第一内区段旋转至少80°;
第一外区段,其具有第一右侧外轨道,以及与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成平行且间隔开关系的第一左侧外轨道以及附接到所述第一左侧外轨道和第一右侧外轨道的多个第一外梯级,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围绕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安置,其中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相对于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上下滑动,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具有相对于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向外至少7°的弯曲部,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在所述弯曲部下方界定下部部分;
第一锁定杆,其附接到所述第一外区段,所述第一锁定杆在锁定状态将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锁定在相对于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的适当位置并且在解锁状态允许所述第一右侧内轨道相对于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滑动;和
第二外区段,其具有第二右侧外轨道,以及与所述第二右侧外轨道成平行且间隔开关系的第二左侧外轨道以及附接到所述第二左侧外轨道和第二右侧外轨道的多个第二外梯级,所述第二右侧外轨道围绕所述第二右侧内轨道安置,其中所述第二右侧内轨道相对于所述第二右侧外轨道上下滑动,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和第二右侧外轨道以及所述第一左侧外轨道和第二左侧外轨道各自具有小于0.041英寸厚的辐条,所述多用途梯子具有至少1A的ANSI负荷额定值并且支撑至少300lbs.的负载而不会发生故障,并且通过悬臂弯曲测试,其中将500lbf的负载在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的辐条处成直角地施加到所述梯子的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的底部,且所述梯子的所述第一右侧外轨道不会发生故障。
CN201910456038.2A 2018-05-29 2019-05-29 多用途梯子和用于生产和使用多用途梯子的方法 Pending CN11054166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862677443P 2018-05-29 2018-05-29
US62/677,443 2018-05-29
US16/412,014 US11851949B2 (en) 2018-01-30 2019-05-14 Multipurpose ladder and method
US16/412,014 2019-05-1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41669A true CN110541669A (zh) 2019-12-06

Family

ID=666473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56038.2A Pending CN110541669A (zh) 2018-05-29 2019-05-29 多用途梯子和用于生产和使用多用途梯子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3575542B1 (zh)
CN (1) CN110541669A (zh)
AU (3) AU2019203616A1 (zh)
CA (2) CA3147796A1 (zh)
MX (1) MX2019006070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82431A (en) * 1978-03-13 1980-01-08 Little Giant Industries Inc. Combination extension and step ladder rungs therefor
US4697305A (en) * 1985-02-14 1987-10-06 Harold R. Wing Release mechanism for locking hinge for multi-positioned ladder
KR20110047913A (ko) * 2009-10-31 2011-05-09 박종호 사다리의 프레임 보강구조
CN103233675A (zh) * 2013-05-09 2013-08-07 苏州飞华铝制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梯式作业台
US9309718B1 (en) * 2010-08-05 2016-04-12 Martin Sinclair Matthew Stable stepladder with utility tray
CN105518243A (zh) * 2013-09-06 2016-04-20 伟英企业有限公司 可调节的梯子、梯子部件及相关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645438C2 (de) * 1976-10-08 1985-06-05 Nikolaus Adalbert 7730 Villingen-Schwenningen Kümmerlin Längenveränderbare Leiter
KR200453293Y1 (ko) * 2009-03-05 2011-04-20 정춘업 높이 조절 사다리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82431A (en) * 1978-03-13 1980-01-08 Little Giant Industries Inc. Combination extension and step ladder rungs therefor
US4697305A (en) * 1985-02-14 1987-10-06 Harold R. Wing Release mechanism for locking hinge for multi-positioned ladder
KR20110047913A (ko) * 2009-10-31 2011-05-09 박종호 사다리의 프레임 보강구조
US9309718B1 (en) * 2010-08-05 2016-04-12 Martin Sinclair Matthew Stable stepladder with utility tray
CN103233675A (zh) * 2013-05-09 2013-08-07 苏州飞华铝制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梯式作业台
CN105518243A (zh) * 2013-09-06 2016-04-20 伟英企业有限公司 可调节的梯子、梯子部件及相关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3044208C (en) 2022-04-26
NZ753817A (en) 2020-10-30
CA3044208A1 (en) 2019-11-29
AU2023200871A1 (en) 2023-03-16
AU2019203616A1 (en) 2019-12-19
EP3575542A1 (en) 2019-12-04
AU2023200871B2 (en) 2024-07-11
MX2019006070A (es) 2019-12-02
AU2021202034A1 (en) 2021-04-29
CA3147796A1 (en) 2019-11-29
AU2021202034B2 (en) 2022-12-08
EP3575542B1 (en) 2023-1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51949B2 (en) Multipurpose ladder and method
US11346154B2 (en) Ladders, mechanisms and components for ladders, and related methods
US20210032932A1 (en) Braces for ladders, ladders incorporating same and related methods
CN110891461B (zh) 梯子铰链和结合有梯子铰链的梯子
US12000210B2 (en) Extension ladder, ladder components and related methods
US6857503B2 (en) Convertible ladder
CN109072670A (zh) 架高工作平台及相关方法
US20050274571A1 (en) Convertible fiberglass ladder
US20080185223A1 (en) Step Ladder
CA1237402A (en) Ladder construction
CN110541669A (zh) 多用途梯子和用于生产和使用多用途梯子的方法
US20060032708A1 (en) Collapsible ladder
NZ753817B2 (en) Multipurpose Ladder and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