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39720A - 车辆安全带检测方法、检测系统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安全带检测方法、检测系统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39720A
CN110539720A CN201910859659.5A CN201910859659A CN110539720A CN 110539720 A CN110539720 A CN 110539720A CN 201910859659 A CN201910859659 A CN 201910859659A CN 110539720 A CN110539720 A CN 1105397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gle value
seat
rotation angle
safety belt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5965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39720B (zh
Inventor
林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5965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3972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397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397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397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397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48Control systems, alarms, or interlock systems, for the correct application of the belt or harn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48Control systems, alarms, or interlock systems, for the correct application of the belt or harness
    • B60R2022/4808Sensing means arrangements therefor
    • B60R2022/485Sensing means arrangements therefor for sensing belt anchor position, belt orientation, or the lik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48Control systems, alarms, or interlock systems, for the correct application of the belt or harness
    • B60R2022/4808Sensing means arrangements therefor
    • B60R2022/4858Sensing means arrangements therefor for sensing pressure on sea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48Control systems, alarms, or interlock systems, for the correct application of the belt or harness
    • B60R2022/4866Displaying or indicating arrangements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otive Seat Belt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安全带检测方法、检测系统及车辆,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第一乘员乘坐时车身B柱上的安全带的转角值和座椅的前后位置信息,并确定转角值和座椅的前后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第二乘员乘坐时车身B柱上的安全带的实际转角值、座椅的前后位置信息和座椅受到的乘员压力,在获取的乘员压力超过第一阈值时,获取安全带的设定转角值;在获取的实际转角值和设定转角值的整体偏差值在预设范围内判定安全带系上;若否,则判定安全带未系上。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安全带检测方法,能够检测驾乘人员是否系好安全带,检测判定结果可靠性高,在驾乘人员未系安全带时,能够防止驾乘人员规避车辆的安全带未系提醒功能,减少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车辆安全带检测方法、检测系统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安全带检测方法、检测系统和具有该检测系统的车辆。
背景技术
进入21世纪以来,汽车保有量呈现爆发式增长的趋势,随之而来的道路安全交通事故也层出不穷,威胁到人身安全。三点式安全带的设计能在碰撞发生时有效保护车内乘员的安全,配合安全气囊,能大幅减小乘员受到的伤害。然而,有相当一部分乘员碍于安全带的束缚感抑或是安全意识的缺乏,经常在开、乘车时不系安全带。目前,尽管针对绝大部分乘员安全带未系情况,汽车的报警功能也会被激活,提醒乘客系好安全带,但是仍有部分乘员利用安全带未系提醒的激活条件,在锁扣处插入另购的锁舌或者将安全带提前拉出长期处于上锁状态,以此来规避车辆的安全带未系提醒功能,而实则未系安全带。
现有技术中有很多不同的技术手段来提醒安全带未系,例如在卷收器的拉出口设置一个电磁感应式位置传感器,配合由磁性金属丝编织而成的安全带,来检测安全带的拉出长度,当锁扣上锁且拉出长度检测值大于预设值时,安全带未系提醒才不会激活。通过在固定座上安装与织带相连的拉力传感器,当锁扣上锁且拉力传感器上有拉力值时,系统才会判定安全带正常使用。通过在卷收器的弹片上设置正负极触点,以此来监测安全带是否被拉出,结合锁扣信号判断安全带是否被使用。在判断安全带公头和母头是否处于扣合状态的基础上,通过在安全带或座椅靠背上加装一对信号发射器和接收器,以接收器收到发射器的信号判定乘员未在安全带内(即未系安全带),反之则判定乘员在安全带内(即系安全带)。
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或手段来实现,仅凭借安全带有无拉出或者拉出长度的多少还是有无拉力值加上锁扣信号来判定安全带是否被正确使用是不准确的,针对安全带被提前拉出插入锁扣,即安全带未佩戴在乘员胸前的工况,上述方案无法有效识别并激活报警;而在安全带或者座椅靠背上安装一对信号发射器和接收器的方法,虽然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也能有效识别出全带未佩戴在乘员胸前的工况,但是信号发射器和接收器是一个电子设备,需要供电、布线,而且安全带本身是柔性的,正常未使用时卷在卷收器中,因此信号发射(接收)器很难集成在安全带总成中,可实施性不高且信号发射(接收)器作为一种无线电子设备,成本较高、性能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可见,现有技术中,虽然能够利用不同的技术检测安全带是否系好,以提醒驾乘人员未系安全带,但是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检测判定不准确,检测结果可靠性低,结构复杂,在驾乘人员未系安全带时,容易规避车辆的安全带未系提醒功能,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要解决在驾乘人员未系安全带时不能准确检测,检测结果可靠性低的问题。
特别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安全带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第一乘员乘坐时车身B柱上的安全带的转角值和座椅的前后位置信息,并确定所述转角值和所述座椅的前后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安全带的转角值至少包括所述安全带的锁扣的转角值;
获取第二乘员乘坐时车身B柱上的所述安全带的实际转角值、所述座椅的前后位置信息和所述座椅受到的乘员压力,在获取的所述乘员压力超过第一阈值时,根据所述座椅的前后位置信息、所述乘员压力和所述对应关系获取所述安全带的设定转角值;
在获取的所述实际转角值和所述设定转角值的整体偏差值在预设范围内判定所述安全带系上;若否,则判定安全带未系上。
进一步地,车辆安全带检测方法还包括:
在获取的所述乘员压力小于等于第一阈值时,发出安全带未系上的提醒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安全带的转角值还包括卷收器的转角值,并确定所述卷收器的转角值和所述座椅的前后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
进一步地,在获取的所述实际转角值和所述设定转角值的整体偏差值在预设范围内判定所述安全带系上;若否,则判定安全带未系上的步骤包括:
通过函数运算获取所述实际转角值和所述设定转角值之间的整体偏差值;
所述整体偏差值在所述预设范围内判定所述安全带系上;若否,则判定安全带未系上并发出安全带未系上的提醒信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辆安全带的检测系统,包括:
角度检测器,用于获取第一乘员乘坐时车身B柱上的安全带的转角值和获取第二乘员乘坐时车身B柱上的所述安全带的实际转角值,所述安全带的转角值至少包括所述安全带的锁扣的转角值;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座椅的前后位置信息和座椅受到的乘员压力,并确定所述转角值和所述座椅的前后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在获取的所述乘员压力超过第一阈值时,根据所述座椅的前后位置信息、所述乘员压力和所述对应关系获取安全带的设定转角值;
判断模块,用于在获取的所述实际转角值和所述设定转角值的整体偏差值在预设范围内判定所述安全带系上;若否,则判断所述安全带未系上。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压力检测器,用于获取所述座椅受到的乘员压力;
位置检测器,用于获取所述座椅的前后位置信息;
处理模块,用于当乘员的压力小于等于第一阈值时,判定所述乘员的安全带未系;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当乘员压力超过第一阈值时,根据所述座椅的前后位置信息、所述乘员压力和所述对应关系获取安全带的设定转角值。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系统还包括:提醒模块,用于当判定为所述安全带未系上时发出未系安全带的提醒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安全带的转角值还包括卷收器的转角值,并确定所述卷收器的转角值和所述座椅的前后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角度检测器包括:
第一角度检测器,用于获取所述车身B柱上的所述安全带的锁扣的转角值;
第二角度检测器,用于获取所述安全带的所述卷收器的转角值。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实际转角值和所述设定转角值获取所述实际转角值和所述设定转角值之间的整体偏差值;所述整体偏差在所述预设范围内判定所述安全带系上;若否,则判定安全带未系上并发出安全带未系上的提醒信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车辆安全带的检测系统。
本发明的车辆安全带检测方法,通过获取安全带的实际转角值和安全带的设定转角值,从而根据实际转角值和设定转角值的整体偏差值判断安全带是否系上,检测驾乘人员是否系好安全带,检测判定结果可靠性高,在驾乘人员未系安全带时,能够防止驾乘人员规避车辆的安全带未系提醒功能,减少安全隐患。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安全带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检测系统在安全带上的检测位置的一个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检测系统在安全带上的检测位置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检测系统在安全带上的检测位置的又一个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检测系统在安全带上的检测位置的又一个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检测系统的一个连接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检测系统的另一个连接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检测系统中一个判断逻辑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检测系统中另一个判断逻辑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检测系统的一个工作原理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检测系统的另一个工作原理图。
附图标记:
角度检测器10;第一角度检测器11;第二角度检测器12;
获取模块20;压力检测器21;位置检测器22;处理模块23;
判断模块30;
提醒模块40;
安全带50;
卷收器60。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发明的车辆安全带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第一乘员乘坐时车身B柱上的安全带的转角值和座椅的前后位置信息,并确定转角值和座椅的前后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安全带的转角值至少包括安全带的锁扣的转角值;
S2、获取第二乘员乘坐时车身B柱上的安全带的实际转角值、座椅的前后位置信息和座椅受到的乘员压力,在获取的乘员压力超过第一阈值时,根据座椅的前后位置信息、乘员压力和对应关系获取安全带的设定转角值;
S3在获取的实际转角值和设定转角值的整体偏差值在预设范围内判定安全带系上;若否,则判定安全带未系上。
也就是说,如图1所示,在利用车辆安全带检测方法进行检测时,可以先获取第一乘员(标准身材成人)乘坐时安全带50的转角值和座椅的前后位置信息,并确定转角值和座椅的前后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转角值可以至少包括车身B柱上的安全带50的锁扣的转角值,安全带50被正常使用时,固定在车身B柱上的D环锁扣会产生一定的转角,同时安全带50会被拉出一定的长度,车身B柱上的安全带50的锁扣的转角值达到一定角度时可以表示安全带50被拉出正常使用;获取第二乘员(驾乘人员)乘坐时车身B柱上的安全带50的实际转角值、座椅的前后位置信息和座椅受到的乘员压力,在获取的乘员的压力超过第一阈值时,判定乘员为成人。并根据座椅的前后位置信息、座椅上的乘员的压力和对应关系获取安全带50的设定转角值,设定转角值包括车身B柱上的安全带50的锁扣的设定转角值,在不同体型、身高的驾乘人员和不同的座椅前后位置情况下,安全带50的实际使用参数不同,安全带50的实际使用参数和座椅前后位置、驾乘人员压力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可以根据座椅的前后位置和座椅上的驾乘人员的乘员信息来确定设定转角值;在实际转角值和设定转角值的整体偏差值在预设范围内可以判断安全带50系上,超过预设范围则判断安全带50未系上,该预设范围为系统设定的误差范围。比如,一定身高体型和体重的驾乘人员、在一定的座椅位置下,如果正常系上安全带50时,安全带50的使用参数会在设定转角值的范围内,偏差值不大,安全带50的实际转角值与设定转角值的整体偏差值在预设范围内时判断安全带50系上,超过预设范围时,则判断安全带50未系上。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安全带检测方法,获取安全带50的转角值和座椅前后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驾乘人员的座椅的前后位置信息和座椅受到的乘员压力,并根据座椅的前后位置信息、座椅受到的乘员压力和对应关系获取安全带50的设定转角值;根据实际转角值和设定转角值判断安全带50是否系上;实际转角值包括车身B柱上的安全带50的锁扣的转角值,设定转角值包括车身B柱上的安全带50的锁扣的设定转角值。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检测驾乘人员是否系好安全带50,检测判定结果可靠性高,在驾乘人员未系安全带50时,利用本发明的检测方法能够防止驾乘人员规避车辆的安全带50未系提醒功能,减少安全隐患,能有效识别出锁扣处插入另购的锁舌或者将安全带50提前拉出长期处于上锁状态(即安全带50未佩戴在乘员胸前)的工况,基于车辆已有的结构,本发明的安装布置较为简单、可实施性强且性能较稳定。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当获取的车辆座椅受到的乘员压力小于等于第一阈值时,可以判定乘员为儿童,此时不管安全带50有没有系上,都会默认安全带50没有系上,发出安全带50未系上的提醒信息,以便于提醒大人再次检查儿童的安全带50有没有系上或者便于提醒大人是否选择采用儿童座椅等,提高儿童乘坐的安全性。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安全带50的转角值还可以包括卷收器60的转角值,并确定所述卷收器60的转角值和所述座椅的前后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安全带50的设定转角值还可以包括根据座椅的位置信息、座椅上的乘员的压力和对应关系获取的卷收器60的设定转角值。根据卷收器60的转角值可以判断安全带50的拉出长度,安全带50正常使用时的长度对应一个卷收器60的转角值。在实际检测过程中,获取安全带50的实际转角值,其中,实际转角值包括车身B柱上的安全带50的锁扣的转角值和卷收器60的转角值;获取座椅的前后位置信息和座椅上的乘员信息(乘员压力),并根据座椅的前后位置信息和座椅上的乘员信息获取安全带50的设定转角值,设定转角值包括车身B柱上的安全带50的锁扣的设定转角值和卷收器60的设定转角值;根据实际转角值和设定转角值判断安全带50是否系上,当实际转角值符合设定转角值时判断安全带50系上;当实际转角值不符合设定转角值时判断安全带50未系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获取的实际转角值和设定转角值的整体偏差值在预设范围内判定安全带50系上;超过预设范围则判定安全带50未系上;包括:通过函数运算获取实际转角值和设定转角值之间的整体偏差值;整体偏差值在预设范围内判断安全带50系上;超过预设范围则判断安全带50未系上并发出安全带50未系上的提醒信息。换句话说,在根据实际转角值和设定转角值判断安全带50是否系上的过程中,可以先根据实际转角值和设定转角值获取实际转角值和设定转角值之间的整体偏差值,根据整体偏差值是否在预设范围内判断安全带50是否系上,整体偏差值在预设范围内时判断安全带50系上,整体偏差值超过预设范围时判断安全带50未系上,并发出相应的提醒信息,提醒驾乘人员系好安全带50,提高驾乘安全。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安全带的检测系统。
参见图2至图11,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安全带的检测系统包括:角度检测器10,用于获取第一乘员乘坐时车身B柱上的安全带50的转角值和获取第二乘员乘坐时车身B柱上的安全带50的实际转角值,安全带50的转角值至少包括安全带50的锁扣的转角值。获取模块20,用于获取座椅的前后位置信息和座椅受到的乘员压力,并确定转角值和座椅的前后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在获取的乘员压力超过第一阈值时,根据座椅的前后位置信息、乘员压力和对应关系获取安全带50的设定转角值。判断模块30,用于在获取的实际转角值和设定转角值的整体偏差值在预设范围内判定安全带50系上;若否,则判断安全带50未系上。
也就是说,参见图6和图7,车辆安全带的检测系统主要由角度检测器10、获取模块20和判断模块30构成,其中,角度检测器10可以为角度传感器,角度检测器10可以用于获取第一乘员乘坐时车身B柱上的安全带50的转角值和获取第二乘员乘坐时车身B柱上的安全带50的实际转角值,比如,角度检测器10可以安装在安全带50在车身B柱上的固定点,角度检测器10可直接安装在B柱上相应的钣金件上,布置简单、实施性强,角度检测器10可以检测车身B柱上的安全带50的D型锁扣的转角值,角度检测器10可以除了可以用角度传感器来检测以外,还可以用旋转编码器、光电编码器等电子元器件实现检测。获取模块20可以用于获取座椅的前后位置信息和座椅受到的乘员压力,比如,获取模块20可以获取座椅在座椅导轨上的前后方向上的位置和座椅上的乘员坐在座椅上时对座椅的压力,在获取的乘员的压力超过第一阈值时,判定乘员为成人,并根据座椅的前后位置信息和座椅上的乘员压力获取安全带50的设定转角值,通过获取模块20可以获取乘员对应的合适的设定转角值,比如,设定转角值可以包括车身B柱上的安全带50的锁扣的设定转角值,判断模块30可以根据实际转角值和设定转角值的整体偏差值是否在预设范围内判断安全带50是否系上,当实际转角值符合设定转角值时(也就是在预设范围内)判断安全带50系上,当实际转角值不符合设定转角值时(也就是超过预设范围)判断安全带50未系上。通过上述检测系统能够检测驾乘人员是否系好安全带50,检测判定结果可靠性高,在驾乘人员未系安全带50时,利用本发明的检测方法能够防止驾乘人员规避车辆的安全带50未系提醒功能,减少安全隐患。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参见图7,获取模块20可以包括压力检测器21、位置检测器22和处理模块23,其中,压力检测器21用于获取车辆座椅上的乘员的压力,位置检测器22用于获取座椅的前后位置信息;处理模块23用于当乘员的压力小于等于第一阈值时判定为乘员为儿童,并判断儿童的安全带50未系。处理模块23还用于当乘员的压力超过第一阈值时判定为乘员为成人,并根据座椅的前后位置信息、座椅上的乘员的压力和对应关系获取安全带50的设定转角值。具体地,获取模块20可以包括压力检测器21、位置检测器22和处理模块23,其中,压力检测器21可以为压力传感器,通过压力检测器21可以获取车辆座椅上的乘员的压力,通过位置检测器22可以获取座椅的前后位置信息;可以根据乘员对座椅的压力来判断座椅上的乘员,由于儿童体重较轻小,不适合使用安全带50,处理模块23用于当乘员的压力小于等于第一阈值时判定为乘员为儿童,不管儿童有没有系安全带50,系统都可以发出提醒信息以提醒其他人员,以便于大人再次检查儿童有没有系安全带50或者是否需要系安全带50,还是需要为儿童提供其他手段如安全座椅等措施,保证儿童乘车安全。处理模块23还用于当乘员的压力超过第一阈值时判定为乘员为成人,并根据座椅的前后位置信息和座椅上的乘员的压力获取安全带50的设定转角值;可以根据座椅的前后位置信息和乘员的压力来选择相对应的安全带50的设定转角值,进而判断安全带50的实际使用的实际转角值是否符合设定转角值,以判断安全带50是否系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2至图5所示,安全带50的转角值还可以包括卷收器60的转角值,并确定卷收器60的转角值和所述座椅的前后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角度检测器10可以包括第一角度检测器11和第二角度检测器12,第一角度检测器11和第二角度检测器12可以为角度传感器,第一角度检测器11可以用于获取车身B柱上的安全带50的锁扣的转角值,第二角度检测器12可以用于获取安全带50的卷收器60的转角值,判断模块30可以根据实际转角值和设定转角值的整体偏差值判断安全带50是否系上。也即是,实际转角值包括车身B柱上的安全带50的锁扣的转角值和卷收器60的转角值,设定转角值包括车身B柱上的安全带50的锁扣的设定转角值和卷收器60的设定转角值;判断模块30可以根据实际转角值和设定转角值判断安全带50是否系上,当实际转角值符合设定转角值时判断安全带50系上;当实际转角值不符合设定转角值时判断安全带50未系上,提醒模块40可以用于当判断为安全带50未系上时发出提醒信息,以提醒乘员安全带50未系。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判断模块30可以用于根据实际转角值和设定转角值获取实际转角值和设定转角值之间的整体偏差值,判断模块30可以用于根据整体偏差值是否超过预设范围来判断安全带50是否系上。换言之,在根据实际转角值和设定转角值判断安全带50是否系上的过程中,判断模块30可以先根据实际转角值和设定转角值获取实际转角值和设定转角值之间的整体偏差值,判断模块30再根据整体偏差值与预设范围判断安全带50是否系上,整体偏差值在预设范围内时判定安全带50系上,整体差值不在预设范围内时判定安全带50未系上。
下面结合附图并根据具体实施例来描述车辆安全带的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
参见图2和图5,角度检测器10可以检测车身B柱上的上固定点和下固定点两个位置的安全带50的D型锁扣的转角值,位置检测器22的检测位置数据为X,与X对应的上固定点和下固定点两个位置的安全带50的D型锁扣的转角值的可以为ω1、ω2,可以对ω1、ω2和X进行函数关系的拟合,记为FX1,ω2,X),同时设定一个误差容许值δ1。可以首先根据压力检测器21的压力信号,判断座椅上的乘员类型:判定为儿童时输出信号给提醒模块40,若判定为成人,根据位置检测器22的数据X代入到相应的函数关系式Fx1,ω2,X),计算即可得到对应的ω1、ω2理论值(也即是设定转角值),可以得到ω1、ω2的理论值和来自于两个角度检测器10的实测转角值的误差值Δ1和Δ2(即实际转角值和设定转角值的偏差值);两个误差值Δ1、Δ2和误差容许值δ1(即预设范围)进行比较,Δ1是一个角度检测器10的转角值的实测值和理论值的误差值;△2是另一个角度检测器10的转角值的实测值和理论值的误差值;W1和W2是权重系数用于平衡Δ1和Δ2对整体偏差值的影响,W1+W2=1,Φ1是整体偏差值,Φ1=W1Δ1+W2Δ2,δ1是误差容许值,如图8所示,可以根据图8中逻辑进行判断,当Φ1小于等于误差容许值δ1时,判定乘员系了安全带50;反之,则判定乘员未系安全带50。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在安全带50在车身B柱上的固定点分别安装一个角度检测器10,如图2所示,在车身B柱上的上固定点和下固定点分别安装一个角度检测器10,同时,在座椅的坐垫上安装压力检测器21,在座椅其中一条导轨上安装位置检测器22,当人坐下或物体被放置在座椅上,检测器开始工作:压力检测器21开始检测坐垫上的压力,同时,角度检测器10可以检测车身B柱上的上、下固定点的安全带50的D型锁扣的转角值,通过位置检测器22可以获取座椅的前后位置信息,获取座椅前后的移动值,可以将座椅前后移动行程等分成N段,N+1个端点设为标定点,对于每个标定点,分别针对标准身材的成人(95百分位、50百分位、5百分位)进行单独的标定,记录两个相应的角度检测器10和位置检测器22的数据,两个相应的角度检测器10的锁扣的转角值分别记为ω1、ω2,位置检测器22的检测位置数据为X,判断模块30中可以包括CPU的存储模块和对比模块,可以提前将数据输入给CPU的存储模块;针对特定的乘员(这里假定为50百分位乘员),对比模块采用适当算法(包括但不限于线性插值、样条插值、二次插值等)对所述ω1、ω2和X进行函数关系的拟合,记为F501,ω2,X),同理可得F51,ω2,X)和F951,ω2,X),并存储于存储模块,同时设定一个误差容许值δ1,也输入给存储模块。
参见图8和图10,角度检测器10、位置检测器22和压力检测器21可以组成用于采集信号的信号采集模块,角度检测器10、位置检测器22和压力检测器21采集到的数据输入给信号处理模块,经过信号处理模块中的信号放大器的放大和A/D转换器的转换后,传送给CPU的对比模块;CPU的对比模块可以首先根据压力检测器21的压力信号,判断座椅上的乘员类型:判定为儿童的,输出信号给提醒模块,若判定为成人,根据位置检测器22的数据X,代入到相应的函数关系式Fx1,ω2,X),计算即可得到对应的ω1、ω2理论值(也即是设定转角值),可以得到ω1、ω2的理论值和来自于两个角度检测器10的实测转角值的误差值Δ1和Δ2;两个误差值Δ1、Δ2和误差容许值δ1进行比较,对比模块进行逻辑判断,最终得到安全带50未系与否的检测结果,若检测结果为“未系”,输出信号给提醒模块,激活声音、图像等提醒。计算得到整体偏差值Φ1,当Φ1小于等于误差容许值δ1时,判定乘员系了安全带50;反之,则判定乘员未系安全带50,通过提醒模块40提醒。可以通过电源模块为角度检测器10、位置检测器22和压力检测器21、信号处理模块、提醒模块以及系统的其他模块供电。
参见图9和图11,第一角度检测器11、第二角度检测器12、位置检测器22和压力检测器21可以组成用于采集信号的信号采集模块,第一角度检测器11、第二角度检测器12、位置检测器22和压力检测器21采集到的数据输入给信号处理模块,经过信号处理模块中的信号放大器的放大和A/D转换器的转换后,传送给CPU的对比模块,CPU的对比模块可以首先根据压力检测器21的压力信号,判断座椅上的乘员类型。第一角度检测器11可以检测车身B柱上的上固定点和下固定点两个位置的安全带50的D型锁扣的转角值,第二角度检测器12可以获取安全带50的卷收器60的转角值,位置检测器22的检测位置数据为X,与X对应的上固定点和下固定点两个位置的安全带50的D型锁扣的转角值的可以为ω1、ω2,卷收器60的转角值为ω3,可以对ω1、ω2、ω3和X进行函数关系的拟合,记为FX1,ω2,ω3,X),同时设定一个误差容许值δ2。可以首先根据压力检测器21的压力信号,判断座椅上的乘员类型:判定为儿童时输出信号给提醒模块,若判定为成人,根据位置检测器22的数据X代入到相应的函数关系式Fx1,ω2,ω3,X),计算即可得到对应的ω1、ω2和ω3理论值(也即是设定转角值),可以得到ω1、ω2的理论值和来自于两个角度检测器10的实测转角值的误差值Δ1和Δ2,ω3的理论值和来自于第二角度检测器12检测到的卷收器60的转角值的实测转角值的误差值Δ3;两个误差值Δ1、Δ2、Δ3和误差容许值δ2进行比较,Δ1是一个角度检测器10的转角值的实测值和理论值的误差值;△2是另一个角度检测器10的转角值的实测值和理论值的误差值,Δ3第二角度检测器12检测到的卷收器60的转角值的实测转角值的误差值;W1、W2和W3是权重系数用于平衡Δ1、Δ2和Δ3对整体误差的影响,W1+W2+W3=1,Φ2是整体偏差值,Φ2=W1Δ1+W2Δ2+W3Δ3,δ2是误差容许值,对比模块进行逻辑判断,最终得到安全带50未系与否的检测结果,若检测结果为“未系”,输出信号给提醒模块,激活声音、图像等提醒,如图9所示,可以根据图9中逻辑进行判断,当Φ2小于等于误差容许值δ2时,判定乘员系了安全带50;反之,则判定乘员未系安全带50。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车辆安全带的检测系统,由于根据本发明的车辆安全带的检测系统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本发明的车辆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即本发明的车辆通过采用该检测系统,通过获取安全带50的实际转角值和安全带50的设定转角值,从而根据实际转角值和设定转角值的整体偏差值判断安全带50是否系上,检测驾乘人员是否系好安全带50,检测判定结果可靠性高,在驾乘人员未系安全带50时,能够防止驾乘人员规避车辆的安全带50未系提醒功能,减少安全隐患。
本发明的车辆的其他结构和操作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可以理解并且容易实现的,因此不再详细描述。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车辆安全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第一乘员乘坐时车身B柱上的安全带的转角值和座椅的前后位置信息,并确定所述转角值和所述座椅的前后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安全带的转角值至少包括所述安全带的锁扣的转角值;
获取第二乘员乘坐时车身B柱上的所述安全带的实际转角值、所述座椅的前后位置信息和所述座椅受到的乘员压力,在获取的所述乘员压力超过第一阈值时,根据所述座椅的前后位置信息、所述乘员压力和所述对应关系获取所述安全带的设定转角值;
在获取的所述实际转角值和所述设定转角值的整体偏差值在预设范围内判定所述安全带系上;若否,则判定安全带未系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获取的所述乘员压力小于等于第一阈值时,发出安全带未系上的提醒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全带的转角值还包括卷收器的转角值,并确定所述卷收器的转角值和所述座椅的前后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获取的所述实际转角值和所述设定转角值的整体偏差值在预设范围内判定所述安全带系上;若否,则判定安全带未系上的步骤包括:
通过函数运算获取所述实际转角值和所述设定转角值之间的整体偏差值;
所述整体偏差值在所述预设范围内判定所述安全带系上;若否,则判定安全带未系上并发出安全带未系上的提醒信息。
5.一种车辆安全带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角度检测器,用于获取第一乘员乘坐时车身B柱上的安全带的转角值和获取第二乘员乘坐时车身B柱上的所述安全带的实际转角值,所述安全带的转角值至少包括所述安全带的锁扣的转角值;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座椅的前后位置信息和座椅受到的乘员压力,并确定所述转角值和所述座椅的前后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在获取的所述乘员压力超过第一阈值时,根据所述座椅的前后位置信息、所述乘员压力和所述对应关系获取安全带的设定转角值;
判断模块,用于在获取的所述实际转角值和所述设定转角值的整体偏差值在预设范围内判定所述安全带系上;若否,则判断所述安全带未系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压力检测器,用于获取所述座椅受到的乘员压力;
位置检测器,用于获取所述座椅的前后位置信息;
处理模块,用于当乘员的压力小于等于第一阈值时,判定所述乘员的安全带未系;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当乘员压力超过第一阈值时,根据所述座椅的前后位置信息、所述乘员压力和所述对应关系获取安全带的设定转角值。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系统还包括:提醒模块,用于当判定为所述安全带未系上时发出未系安全带的提醒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全带的转角值还包括卷收器的转角值,并确定所述卷收器的转角值和所述座椅的前后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角度检测器包括:
第一角度检测器,用于获取所述车身B柱上的所述安全带的锁扣的转角值;
第二角度检测器,用于获取所述安全带的所述卷收器的转角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实际转角值和所述设定转角值获取所述实际转角值和所述设定转角值之间的整体偏差值;所述整体偏差在所述预设范围内判定所述安全带系上;若否,则判定安全带未系上并发出安全带未系上的提醒信息。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5-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安全带的检测系统。
CN201910859659.5A 2019-09-11 2019-09-11 车辆安全带检测方法、检测系统及车辆 Active CN1105397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59659.5A CN110539720B (zh) 2019-09-11 2019-09-11 车辆安全带检测方法、检测系统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59659.5A CN110539720B (zh) 2019-09-11 2019-09-11 车辆安全带检测方法、检测系统及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39720A true CN110539720A (zh) 2019-12-06
CN110539720B CN110539720B (zh) 2021-04-23

Family

ID=687133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59659.5A Active CN110539720B (zh) 2019-09-11 2019-09-11 车辆安全带检测方法、检测系统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39720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77328A (zh) * 2021-03-08 2021-06-18 南京泰晟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带监测报警系统及其预警方法
CN113119906A (zh) * 2021-05-18 2021-07-16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带调节系统、安全带调节方法及车辆
CN114194140A (zh) * 2021-12-06 2022-03-18 河南嘉晨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精确距离的工业车辆驾驶员安全带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14537321A (zh) * 2022-01-18 2022-05-27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安全带防假系系统及方法
CN115009219A (zh) * 2022-06-30 2022-09-06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失效的安全带未系提醒系统
CN115056744A (zh) * 2022-07-12 2022-09-16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安全带计量装置及安全带监控系统
CN115214529A (zh) * 2022-01-27 2022-10-21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检测方法、装置、车辆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59047A (zh) * 2013-07-17 2013-10-23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安全带未系提醒装置及汽车
EP2899061A1 (en) * 2014-01-28 2015-07-29 Ford Otomotiv Sanayi Anonim Sirketi Seat belt detection device for detecting the buckled state for a driver seat
CN104908705A (zh) * 2014-03-10 2015-09-16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安全带使用监控的系统和方法
CN107310518A (zh) * 2017-05-27 2017-11-03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儿童锁未锁止提醒系统
CN108482302A (zh) * 2018-03-09 2018-09-04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带状态提醒系统和提醒控制方法以及车辆
CN109649328A (zh) * 2019-01-02 2019-04-19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带提示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941223A (zh) * 2017-12-21 2019-06-28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座椅安全带布设感测系统以及传感器和对应的车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59047A (zh) * 2013-07-17 2013-10-23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安全带未系提醒装置及汽车
EP2899061A1 (en) * 2014-01-28 2015-07-29 Ford Otomotiv Sanayi Anonim Sirketi Seat belt detection device for detecting the buckled state for a driver seat
CN104908705A (zh) * 2014-03-10 2015-09-16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安全带使用监控的系统和方法
CN107310518A (zh) * 2017-05-27 2017-11-03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儿童锁未锁止提醒系统
CN109941223A (zh) * 2017-12-21 2019-06-28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座椅安全带布设感测系统以及传感器和对应的车辆系统
CN108482302A (zh) * 2018-03-09 2018-09-04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带状态提醒系统和提醒控制方法以及车辆
CN109649328A (zh) * 2019-01-02 2019-04-19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带提示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77328A (zh) * 2021-03-08 2021-06-18 南京泰晟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带监测报警系统及其预警方法
CN113119906B (zh) * 2021-05-18 2022-09-16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带调节系统、安全带调节方法及车辆
CN113119906A (zh) * 2021-05-18 2021-07-16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带调节系统、安全带调节方法及车辆
CN114194140A (zh) * 2021-12-06 2022-03-18 河南嘉晨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精确距离的工业车辆驾驶员安全带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14194140B (zh) * 2021-12-06 2022-12-06 河南嘉晨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精确距离的工业车辆驾驶员安全带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14537321A (zh) * 2022-01-18 2022-05-27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安全带防假系系统及方法
CN114537321B (zh) * 2022-01-18 2023-09-19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安全带防假系系统及方法
CN115214529A (zh) * 2022-01-27 2022-10-21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检测方法、装置、车辆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5214529B (zh) * 2022-01-27 2023-11-10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检测方法、装置、车辆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5009219A (zh) * 2022-06-30 2022-09-06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失效的安全带未系提醒系统
CN115009219B (zh) * 2022-06-30 2024-04-09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失效的安全带未系提醒系统
CN115056744A (zh) * 2022-07-12 2022-09-16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安全带计量装置及安全带监控系统
CN115056744B (zh) * 2022-07-12 2024-03-12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安全带计量装置及安全带监控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39720B (zh) 2021-04-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39720B (zh) 车辆安全带检测方法、检测系统及车辆
US7446652B2 (en) Seatbelt usage detection system
US6636792B2 (en) Weight classification system
US723323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improper installation of child seat in a vehicle
US20150360643A1 (en) Occupant sensing and classification system
EP1280683B1 (en) Seat belt force sensor system
WO2006029325A3 (en) Child restraint system with in-motion belt status monitoring
US6808201B2 (en) Occupant sensor
CN110949311B (zh) 安全带检测装置、方法、系统、车辆和存储介质
EP1330379B1 (en) Seatbelt force sensor with overload protection
EP2899062A1 (en) Seat belt detection device for detecting the buckled state for a driver seat
US20060095184A1 (en)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a usage condition of a vehicle seat lap/shoulder belt
US9555722B2 (en) Seat occupancy determination apparatus
CN114537321B (zh) 一种汽车安全带防假系系统及方法
CN110435587A (zh) 一种汽车安全带未系提醒系统及方法
CN114954348A (zh) 一种自适应调节式安全带系统及调节方法
JP2005145087A (ja) 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US9302640B2 (en) Seat apparatus for vehicle
CN220447839U (zh) 一种具有佩戴检测功能的汽车安全带及安全带佩戴警示系统
EP2899061A1 (en) Seat belt detection device for detecting the buckled state for a driver seat
KR20060033827A (ko) 차량의 승객유형감지장치
EP1486385A2 (en) Seatbelt force sensor with overload protection
GB2622599A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cting a seatbelt status of a vehicle seat
CN116890781A (zh) 一种安全带锁扣、安全带装置及车辆控制方法
KR100573058B1 (ko) 에어백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