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37385B - 下行传输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下行传输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37385B
CN110537385B CN201980001172.1A CN201980001172A CN110537385B CN 110537385 B CN110537385 B CN 110537385B CN 201980001172 A CN201980001172 A CN 201980001172A CN 110537385 B CN110537385 B CN 1105373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signaling
signal
det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0117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37385A (zh
Inventor
朱亚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89016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87426A/zh
Publication of CN1105373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373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373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373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S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006Assessment of spectral gaps suitable for allocating digitally modulated signals, e.g. for carrier allocation in cognitive radio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4Spectrum shar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下行传输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通信领域,所述方法包括:终端获取第一配置信息,终端根据第一配置信息确定下行传输的检测参数,终端根据检测参数对非授权频段上的下行传输进行检测。本公开实施例能够使得终端动态地根据第一配置信息来检测下行传输,解决了5G系统中不存在始终发送的下行传输,终端无法检测基站对非授权频段上的信道占用的问题,能够使得终端及时地检测到基站对非授权频段的占用,节省终端的电量消耗。

Description

下行传输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下行传输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Thi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开展了对5G非授权频谱(New Radio Unlicensed,NR-U)的研究。
为了保证与非授权频段上的其它系统(如Wi-Fi)的共存,引入了先听后说(ListenBefore Talk,LBT)的机制。基站在有数据发送的时候,需要先检测非授权频段上的信道是否空闲;只有信道处于空闲的状态,基站才能向终端发送数据。
在传统方法中,基站在占用非授权频段上的信道后,会在每个子帧上都发送小区特定的参考信号(Cell-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CRS)。但在5G系统中,并不存在始终会发送的下行传输,因此终端如何检测基站对非授权频段上的信道占用,成为新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下行传输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下行传输的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配置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确定下行传输的检测参数;
根据所述检测参数对非授权频段上的所述下行传输进行检测。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确定下行传输的检测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从检测参数集合中,确定出所述下行传输的检测参数;
其中,所述检测参数集合包括至少两组检测参数。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参数包括待检测的信号或信令的类型;所述待检测的信号或信令的类型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宽带解调参考信号;
群组公共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同步信号块;
解调参考信号和所述群组公共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参数包括所述下行传输的检测频率。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参数包括检测方式,所述检测方式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待检测的信号或信令在发送时的时频位置信息;
所述待检测的信号或信令在发送时的波束信息;
所述待检测的信号所对应的序列信息;
所述待检测的信令所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长度、检测次数和聚合度等级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配置的所述下行传输的检测参数为至少两组;
所述根据所述检测参数对非授权频段上的所述下行传输进行检测,包括:
根据至少两组所述检测参数,在所述非授权频段的不同检测位置上对不同的所述下行传输进行检测。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预定义的所述检测参数集合;
或,
接收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检测参数集合。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下行传输的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发送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配置下行传输的检测参数;
对非授权频段上的信道进行空闲信道评估;
在所述信道为空闲状态时,在所述信道上发送所述下行传输。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配置从检测参数集合中确定出所述下行传输的检测参数;
其中,所述检测参数集合包括至少两组检测参数。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参数包括待检测的信号或信令的类型;所述待检测的信号或信令的类型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宽带解调参考信号;
群组公共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同步信号块;
解调参考信号和所述群组公共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参数包括所述下行传输的检测频率。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参数包括检测方式,所述检测方式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待检测的信号或信令在发送时的时频位置信息;
所述待检测的信号或信令在发送时的波束信息;
所述待检测的信号所对应的序列信息;
所述待检测的信令所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长度、检测次数和聚合度等级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配置至少两组下行传输的检测参数,所述至少两组下行传输的检测参数用于供终端在所述非授权频段的不同检测位置上对不同的所述下行传输进行检测。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检测参数集合。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下行传输的检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第一配置信息;
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确定下行传输的检测参数;
检测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检测参数对非授权频段上的所述下行传输进行检测。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从检测参数集合中,确定出所述下行传输的检测参数;
其中,所述检测参数集合包括至少两组检测参数。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参数包括待检测的信号或信令的类型;所述待检测的信号或信令的类型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宽带解调参考信号;
群组公共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同步信号块;
解调参考信号和所述群组公共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参数包括所述下行传输的检测频率。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参数包括检测方式,所述检测方式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待检测的信号或信令在发送时的时频位置信息;
所述待检测的信号或信令在发送时的波束信息;
所述待检测的信号所对应的序列信息;
所述待检测的信令所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长度、检测次数和聚合度等级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配置的所述下行传输的检测参数为至少两组;
所述检测模块,被配置为根据至少两组所述检测参数,在所述非授权频段的不同检测位置上对不同的所述下行传输进行检测。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所述获取模块,还被配置为获取预定义的所述检测参数集合;或,接收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检测参数集合。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下行传输的检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发送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配置下行传输的检测参数;
评估模块,被配置为对非授权频段上的信道进行空闲信道评估;
所述发送模块,还被配置为在所述信道为空闲状态时,占用所述非授权频段上的信道发送所述下行传输。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配置从检测参数集合中确定出所述下行传输的检测参数;
其中,所述检测参数集合包括至少两组检测参数。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参数包括待检测的信号或信令的类型;所述待检测的信号或信令的类型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宽带解调参考信号;
群组公共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同步信号块;
解调参考信号和所述群组公共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参数包括所述下行传输的检测频率。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参数包括检测方式,所述检测方式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待检测的信号或信令在发送时的时频位置信息;
所述待检测的信号或信令在发送时的波束信息;
所述待检测的信号所对应的序列信息;
所述待检测的信令所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长度、检测次数和聚合度等级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配置至少两组下行传输的检测参数,所述至少两组下行传输的检测参数用于供终端在所述非授权频段的不同检测位置上对不同的所述下行传输进行检测。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发送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检测参数集合。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
处理器;
与所述处理器相连的收发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加载并执行可执行指令以实现如上述的下行传输的检测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接入网设备,所述接入网设备包括:
处理器;
与所述处理器相连的收发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加载并执行可执行指令以实现如上述的下行传输的检测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所述指令集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述的下行传输的检测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
处理器;
与所述处理器相连的收发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加载并执行可执行指令以实现如上所述由终端执行的下行传输的检测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接入网设备,所述接入网设备包括:
处理器;
与所述处理器相连的收发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加载并执行可执行指令以实现如上所述由接入网设备执行的下行传输的检测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所述指令集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所述由终端或接入网设备执行的下行传输的检测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通过终端获取第一配置信息,根据第一配置信息来确定下行传输的检测参数;根据检测参数对非授权频段上的下行传输进行检测;能够使得终端动态地根据第一配置信息来检测至少两种不同信号或信令类型的下行传输,解决了5G系统中不存在始终发送的下行传输,终端无法检测基站对非授权频段上的信道占用的问题,能够使得终端及时地检测到基站对非授权频段的占用,节省终端的电量消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的框图;
图2是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下行传输的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下行传输的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下行传输的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下行传输的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下行传输的检测方法的时频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下行传输的检测装置的框图;
图8是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下行传输的检测装置的框图;
图9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框图;
图10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接入网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对本公开实施例进行介绍说明之前,首先对本公开中涉及的信道检测机制进行解释说明。
信道检测机制通常可以包括以下五种:
第一种(LBT Cat.1):不含LBT,即终端在传输信息之前不需要进行信道检测,直接发送信息。LBT也可以称为监听避让机制,用于实现非授权频谱的有效共享。LBT要求在传输信息前先监听信道,进行CCA(Clear Channel Assessment,信道空闲评估),在确保信道空闲的情况下再进行传输。
第二种(LBT Cat.2):不含随机退避过程的LBT机制。终端在传输信息之前,只需要检测一个时间粒度即可,例如时间粒度可以是25us,如果在该时间粒度内信道空闲,那么终端就可以传输信息;否则,LBT执行失败,终端不可以传输信息。
第三种(LBT Cat.3):竞争窗口大小(Contention Window Size,CWS)固定的随机退避型LBT机制,发送终端首先在第一时间粒度检测该波束对应的信道是否空闲,若检测到该波束对应的信道空闲,在第一竞争窗口内选取随机数的值N,并以第二时间粒度为时间粒度进行信道检测;如果在第二时间粒度检测到该波束对应的信道空闲,且随机数的值不为0,则将随机数的值减1,并继续以第二时间粒度为时间粒度进行信道检测;如果在第二时间粒度检测到该波束对应的信道忙,则再次以第一时间粒度为时间粒度进行信道检测;如果再次在第一时间粒度检测到该波束对应的信道空闲,且随机数的值不为0,则将随机数的值减1,并恢复以第二时间粒度为时间粒度进行信道检测;直至随机数的值减为0,才表示信道空闲。
第四种(LBT Cat.4):CWS可变的随机退避型LBT机制。即在LBT Cat.3的基础上,发送终端可以根据前一次传输的结果调整CWS。比如前一次传输过程中的一个参考时间内传输的数据中,没有被正确接收的比例为X,当X大于一个门限时,则CWS值增加。为了细化LBT过程中的参数设置,在LBT Cat.4中设置了四种优先级,每种优先级对应不同的参数配置,不同业务类型的数据传输对应不同的优先级。
LBT Cat.4的原理如下:终端首先在第一时间粒度检测该波束对应的信道是否空闲,若检测到该波束对应的信道空闲,在第一竞争窗口内选取随机数的值N,并以第二时间粒度为时间粒度进行信道检测;如果在第二时间粒度检测到该波束对应的信道空闲,且随机数的值不为0,则将随机数的值减1,并继续以第二时间粒度为时间粒度进行信道检测;如果在第二时间粒度检测到该波束对应的信道忙,则再次以第一时间粒度为时间粒度进行信道检测;如果再次在第一时间粒度检测到该波束对应的信道空闲,且随机数的值不为0,则将随机数的值减1,并恢复以第二时间粒度为时间粒度进行信道检测;直至随机数的值减为0,才表示信道空闲。
举例来说,第一时间粒度为16us+M*9us,第二时间粒度为9us,则先检测16us+M*9us内信道是否空闲,若信道空闲,则在竞争窗口内选取随机数的值N,再以9us为粒度进行检测,若信道空闲,则N-1,并继续以9us为粒度检测;否则,以16us+M*9us为粒度进行信道检测,当检测信道空闲,则N-1,并恢复以9us为粒度检测直到随机数为0才表示信道空闲,可以使用。
其中,上述M的取值由表-1和表-2里的mp决定,信道接入优先级值p不同,M取值不同。表-1为下行LBT Cat.4四种优先级参数配置,表-2为上行LBT Cat.4四种优先级参数配置,两者只是配置的数值略有不同。
表-1
表-2
上述表-1和表-2所示的四种信道接入优先级中,p值越小,对应的优先级越高。mp是一个延迟时间中所包含延长信道空闲评估(Extended Clear Channel,ECCA)的个数,每个延迟时间是由固定的16us时长和mp个ECCA组成的,即上文介绍的第一时间粒度。CWmin,p和CWmax,p是最小竞争窗口值和最大竞争窗口值,在LBT过程中的CWS便是在这两个值之间生成的,然后再由0到生成的竞争窗口CWp中随机生成的退避计数器N来决定LBT信道检测过程中退避的时间长短,而Tmcot,p是每种优先级对应的LBT Cat.4执行成功之后能占用信道的最大时长,由上表可知相较于优先级1,2而言,优先级3,4的LBT过程的执行时间较长,获得信道接入的机会相对较低,为了保证公平性,使用这两种优先级的数据传输能占用的最大传输时间也相对较长。
第五种:基于帧结构的信道检测机制,即FBE(Frame Based Equipment)。对于FBE,设定一个周期,每个周期的固定位置进行一次信道检测,如在每个CCA检测时间内进行CCA检测。若检测到信道状态为空闲,即可占用信道进行传输,且最大信道占用时间长度固定,到了下个周期的CCA检测时间时再次进行CCA检测;若检测到信道状态为非空闲,则在这个周期内终端不能占用信道,直至等到下一个周期的固定位置继续检测。固定周期是指FBE调度的时域单元,例如固定周期可以是固定帧周期(Fixed Frame Period,FFP)。固定周期的时长可以由协议预先规定。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五种信道检测机制只是示例性介绍说明,随着通信技术的演进,上述五种信道检测机制可能有所变化,或者有新的信道检测机制产生,但都是适用于本公开描述的技术方案。
图1示出了本公开一个示意性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的框图,该通信系统可以包括:核心网11、接入网12和终端13。
核心网11中包括若干个核心网设备110。核心网设备110包括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 ManagementFunction,SMF)以及用户面管理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等设备,其中,AMF用于控制终端的接入权限以及切换等功能,SMF用于提供服务器连续性、服务器的不间断用户体验,如:IP地址和锚点变化等。
接入网12中包括若干个接入网设备120。接入网设备120可以是基站,基站是一种部署在接入网中用以为终端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基站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宏基站,微基站,中继站,接入点等等。在采用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的系统中,具备基站功能的设备的名称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中,称为eNodeB或者eNB;在5G新空口(New Radio,NR)系统中,称为gNode B或者g NB。随着通信技术的演进,“基站”这一名称可能描述,会变化。为方便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为终端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统称为接入网设备。
终端13可以包括各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以及各种形式的终端(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终端(terminal device)等等。为方便描述,上面提到的设备统称为终端。接入网设备120与终端13之间通过某种空口技术互相通信,例如Uu接口。
可选地,以上述终端13和接入网设备120之间进行无线通信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授权频段进行无线通信,也可以通过非授权频段进行无线通信。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针对终端13和接入网设备120之间通过非授权频段进行无线通信为例进行说明。
上述接入网设备是可以采用NR-U组网架构中的基站。可选地,上述通信系统还与诸如Wi-Fi的其他通信系统公平共享非授权频谱。
图2示出了本公开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下行传输的检测方法的流程图。本申请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所示的终端中举例说明,该方法包括:
步骤201,终端获取第一配置信息;
第一配置信息用于配置下行传输的检测参数。下行传输是接入网设备在非授权频段上的信道进行空闲信道评估(CCA),在非授权频段上的信道为空闲状态时发送的。可选地,该下行传输包括:用于识别下行信道占用的信号或信令,或者,用于识别下行信道占用时间的信号或信令,或者,用于识别下行信道占用以及下行信道占用时间的信号或信令。
可选地,第一配置信息是通信协议预定义的,或者,第一配置信息是基站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消息发送的,或者,第一配置信息是基站通过媒体接入控制控制单元(Medium Access Control Control Element,MAC CE)发送的,或者,第一配置信息是基站通过物理层信令发送的。
步骤202,终端根据第一配置信息确定下行传输的检测参数;
下行传输的检测参数包括如下参数中的至少一种:待检测的信号或信令的类型、检测频率、检测方式。
其中,待检测的信号或信令的类型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宽带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
群组公共物理下行控制信道(Group Commonality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Channel,GC-PDCCH);
同步信号块(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SSB);
DMSR和GC-PDCCH;
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Sl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CSI-RS)。
其中,检测频率是指示终端在非授权频段的信道上检测信号或信令时的频率。比如,每隔两个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符号检测一次信道占用时间是否开始。
其中,检测方式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待检测的信号或信令在发送时的时频位置信息;
待检测的信号或信令在发送时的波束信息;
待检测的信号所对应的序列信息,比如ZC序列;
待检测的信令所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lnformation,DCI)长度、检测次数和聚合度等级中的至少一种。
步骤203,终端根据检测参数对非授权频段上的下行传输进行检测。
当终端检测到非授权频段上的下行传输(信号或信令)时,确定非授权频段上的信道开始占用,和/或,信道占用时间。该信道占用时间不超过最大信道占用时间(MaximumChannel Occupancy Time,MCOT)。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终端获取第一配置信息,根据第一配置信息来确定下行传输的检测参数;根据检测参数对非授权频段上的下行传输进行检测;能够使得终端动态地根据第一配置信息来检测下行传输,解决了5G系统中不存在始终发送的下行传输,终端无法检测基站对非授权频段上的信道占用的问题。
图3示出了本公开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下行传输的检测方法的流程图。本申请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所示的接入网设备(基站)中举例说明,该方法包括:
步骤301,基站发送第一配置信息,第一配置信息用于配置下行传输的检测参数;
可选地,该下行传输包括:用于识别下行信道占用的信号或信令,或者,用于识别下行信道占用时间的信号或信令,或者,用于识别下行信道占用以及下行信道占用时间的信号或信令。
可选地,基站通过RRC消息、MAC CE或物理层信令发送第一配置信息。
可选地,下行传输的检测参数包括如下参数中的至少一种:待检测的信号或信令的类型、检测频率、检测方式。
其中,待检测的信号或信令的类型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宽带DMRS;
GC-PDCCH;
SSB;
DMSR和GC-PDCCH;
CSI-RS。
其中,检测频率是指示终端在非授权频段的信道上检测信号或信令时的频率。比如,每隔两个OFDM符号检测一次信道占用时间是否开始。
其中,检测方式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待检测的信号或信令在发送时的时频位置信息;
待检测的信号或信令在发送时的波束信息;
待检测的信号所对应的序列信息,比如ZC序列;
待检测的信令所对应的DCI长度、检测次数和聚合度等级中的至少一种。
步骤302,基站对非授权频段上的信道进行空闲信道评估;
基站采用LBT机制对非授权频段上的信道进行空闲信道评估。该LBT机制可以是上述LBT Cat.2、LBT Cat.3、LBT Cat.4中的任意一种机制。
步骤303,在信道为空闲状态时,基站占用非授权频段上的信道进行下行传输。
可选地,该下行传输包括:用于识别下行信道占用的信号或信令,或者,用于识别下行信道占用时间的信号或信令,或者,用于识别下行信道占用以及下行信道占用时间的信号或信令。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基站发送第一配置信息,第一配置信息用于配置下行传输的检测参数,对非授权频段上的信道进行空闲信道评估,在信道为空闲状态时,占用信道根据检测参数发送下行传输;能够使得终端动态地根据第一配置信息来检测下行传输,解决了5G系统中不存在始终发送的下行传输,终端无法检测基站对非授权频段上的信道占用的问题。
当基站向终端发送第一配置信息时,上述第一配置信息可以采用如下三种配置方式中的任一种(或两种组合或三种组合)配置方式:
第一,直接配置一组检测参数;
第一配置信息中直接携带有检测参数。比如,第一配置信息中直接携带有待检测的信号类型、检测频率和检测方式。
第二,从预先提供的检测参数集合的至少两组检测参数中,指示一组检测参数;
第一配置信息中携带有一个标识,该标识用于指示检测参数集合中的一组检测参数。检测参数集合中包括至少两组检测参数。
第三,从预先提供的检测参数集合的至少两组检测参数中,指示至少两组检测参数。
第一配置信息中携带有n个标识,n个标识用于指示检测参数集合中的n组检测参数,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存在至少两组检测参数是指示终端在不同的检测位置对不同的信号或信令进行检测的。
针对第二种配置方式,提供有如下实施例:
图4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下行传输的检测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中来举例说明。该方法包括:
步骤401,基站发送第一配置信息,第一配置信息用于配置从检测参数集合中确定出下行传输的检测参数;
第一配置信息中携带有检测参数的标识。该标识用于在检测参数集合中的多组检测参数中标识一项或一组检测参数。
可选地,基站通过RRC消息、MAC CE或物理层信令向终端发送第一配置信息。
步骤402,终端获取第一配置信息;
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RRC消息,从RRC消息中读取第一配置信息;或者,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MAC CE,从MAC CE中读取第一配置信息;或者,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物理层信令,从物理层信令中读取第一配置信息。
步骤403,终端根据第一配置信息从检测参数集合中,确定出下行传输的检测参数;
检测参数集合中包括:检测参数,以及与检测参数对应的标识。示例性的,检测参数集合包括:待检测的信号或信令的类型集合、检测频率集合和检测方式集合中的至少一种。
表一示例性的示出了需要检测的信号或信令类型集合的一个示例。
表二示例性的示出了检测频率集合的一个示例。
标识 检测频率
1 每隔2个OFDM符号
2 每隔4个OFDM符号
3 每个时隙的第一个符号
表三示例性的示出了检测方式集合的一个示例。
标识 检测方式
1 时频位置信息1
2 时频位置信息2+波束信息1
3 序列信息1
4 序列信息2
5 DCI长度1、检测次数1和聚合度等级1
6 DCI长度2、检测次数2和聚合度等级2
其中,上述表一至表三仅为示例性说明,标识的具体表现形式,以及第一配置信息中携带的标识的方式等,本实施例均不加以限定。
步骤404,终端根据检测参数对非授权频段上的下行传输进行检测;
在一个示例中,第一配置信息中携带的标识为(1、1、2),则终端在时频位置信息2和波束信息1所指示的检测位置上,每隔2个OFDM符号对宽带DMRS进行检测。
在另一个示例中,第一配置信息中携带的标识为(5、2、3),则终端每隔4个OFDM符号,以序列信息1所指示的正交序列对CSI-RS进行检测。
在另一个示例中,第一配置信息中携带的标识位(3、3),则终端在每个时隙的第一个符号对SSB进行检测。
步骤405,基站对非授权频段上的信道进行空闲信道评估;
基站采用LBT机制对非授权频段上的信道进行空闲信道评估。该LBT机制可以是上述LBT Cat.2、LBT Cat.3、LBT Cat.4中的任意一种机制。
当信道处于空闲状态时,进入步骤406;当信道处于繁忙状态时,按照LBT机制进入退避时间。
步骤406,基站在信道为空闲状态时,占用非授权频段上的信道发送下行传输。
基站占用非授权频段上的信道,按照上述第一配置信息所指示的检测参数发送下行传输(信号或信令)。
终端在检测到该下行传输时,确定非授权频段上的信道开始占用,和/或,信道占用时间。该信道占用时间不超过最大信道占用时间(Maximum Channel Occupancy Time,MCOT)。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基站发送第一配置信息,第一配置信息用于配置下行传输的检测参数,终端根据检测参数对非授权频道上的下行传输进行检测;能够使得终端根据第一配置信息来动态地检测不同的信号或信令类型的下行传输,解决了5G系统中不存在始终发送的下行传输,终端无法检测基站对非授权频段上的信道占用的问题。
针对第三种配置方式,提供有如下实施例:
图5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下行传输的检测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中来举例说明。该方法包括:
步骤501,基站发送第一配置信息,第一配置信息用于配置至少两组下行传输的检测参数;
其中,至少两组下行传输的检测参数用于供终端在非授权频段的不同检测位置上对不同的下行传输进行检测。
可选地,第一配置信息中携带有至少两组检测参数各自对应的标识。每个标识用于在检测参数集合中的多组检测参数中标识一项或一组检测参数。
可选地,基站通过RRC消息、MAC CE或物理层信令向终端发送第一配置信息。
步骤502,终端获取第一配置信息;
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RRC消息,从RRC消息中读取第一配置信息;或者,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MAC CE,从MAC CE中读取第一配置信息;或者,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物理层信令,从物理层信令中读取第一配置信息。
步骤503,终端根据第一配置信息从检测参数集合中,确定出至少两组下行传输的检测参数;
检测参数集合中包括:至少两组检测参数,以及与每组检测参数对应的标识。每组检测参数中至少包括:待检测的信号或信令类型,以及检测位置。存在至少两组检测参数用于供终端在非授权频段的不同检测位置上对不同的下行传输进行检测。
示例性的,表四示例性的示出检测参数集合的一个示例。
标识 信号或信令类型 检测位置
1 宽带DMRS 每个时隙的奇数OFDM符号的位置
2 GC-PDCCH 每个时隙的开始位置
3 DMRS+GC-PDCCH 每2个时隙的开始位置
4 CSI-RS 每个时隙第0个符号和第7个符号
终端根据第一配置信息中的标识,从检测参数集合中确定出至少两组下行传输的检测参数。
比如,第一配置信息中携带有标识1和2,则终端确定第一组检测参数为“宽带DMRS,每个时隙的奇数OFDM符号的位置”,确定第二组检测参数为“GC-PDCCH,每个时隙的开始位置”。
步骤504,终端根据至少两组检测参数,在非授权频段的不同检测位置上对不同的下行传输进行检测;
比如,终端根据第一组检测参数,在每个时隙的奇数OFDM符号的位置对宽带DMRS进行检测;终端根据第二组检测参数,在每个时隙的开始位置对GC-PDCCH进行检测,如图6所示。
步骤505,基站对非授权频段上的信道进行空闲信道评估;
基站采用LBT机制对非授权频段上的信道进行空闲信道评估。该LBT机制可以是上述LBT Cat.2、LBT Cat.3、LBT Cat.4中的任意一种机制。
当信道处于空闲状态时,进入步骤506;当信道处于繁忙状态时,按照LBT机制进入退避时间。
步骤506,基站在信道为空闲状态时,占用非授权频段上的信道发送下行传输。
终端在检测到该下行传输时,确定非授权频段上的信道开始占用,和/或,信道占用时间。该信道占用时间不超过最大信道占用时间(Maximum Channel Occupancy Time,MCOT)。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基站发送第一配置信息,第一配置信息用于配置至少两组下行传输的检测参数,终端同时根据至少两组检测参数对非授权频道上不同检测位置的不同下行传输进行检测;能够使得终端根据第一配置信息来动态地检测不同的信号或信令类型的下行传输,解决了5G系统中不存在始终发送的下行传输,终端无法检测基站对非授权频段上的信道占用的问题。
在基于图4和图5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上述检测参数集合是通信协议预定义的。
在基于图4和图5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上述检测参数集合是基站向终端发送第二配置信息,该第二配置信息用于配置该检测参数集合。终端根据第二配置信息确定该检测参数集合。
图3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信道接入配置装置的框图,该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二者的结合实现成为终端的部分或者全部,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302,被配置为接收配置消息,所述配置消息用于配置LBT Cat2的目标属性参数;
检测模块304,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目标属性参数在非授权频段上采用所述LBTCat2进行信道状态的检测;
其中,所述目标属性参数是所述LBT Cat2的至少两种属性参数中的一种。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模块304,被配置为当所述目标属性参数为第一属性参数时,在CCA持续时长内确定出侦听时间段,在所述侦听时间段上对所述非授权频段进行信道状态的检测。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模块304,被配置为在所述CCA持续时长内自行确定出侦听时间段;或,根据所述第一属性参数,在所述CCA持续时长内确定出侦听时间段。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模块304,被配置为当所述目标属性参数为第二属性参数时,在所述CCA持续时长内的第一时间段和第二时间段内分别确定出侦听时间段,在两个所述侦听时间段上对所述非授权频段进行信道状态的检测。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模块304,被配置为在所述CCA持续时长内的所述第一时间段和所述第二时间段内分别自行确定出所述侦听时间段;或,根据所述第二属性参数,在所述CCA持续时长内的所述第一时间段和所述第二时间段内分别确定出所述侦听时间段。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CCA持续时长为16us,所述侦听时间段的时长为4us。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配置消息还包括所述LBT Cat2的接入条件,所述检测模块304,被配置为在满足所述接入条件时,执行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属性参数在非授权频段上采用所述LBT Cat2进行信道状态的检测的步骤。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配置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
图7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下行传输的检测装置的框图。该装置可以实现成为终端的全部或一部分。该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720,被配置为获取第一配置信息;
确定模块740,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确定下行传输的检测参数;
检测模块760,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检测参数对非授权频段上的所述下行传输进行检测。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确定模块740,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从检测参数集合中,确定出所述下行传输的检测参数;
其中,所述检测参数集合包括至少两组检测参数。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参数包括待检测的信号或信令的类型;所述待检测的信号或信令的类型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宽带解调参考信号;
群组公共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同步信号块;
解调参考信号和所述群组公共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参数包括所述下行传输的检测频率。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参数包括检测方式,所述检测方式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待检测的信号或信令在发送时的时频位置信息;
所述待检测的信号或信令在发送时的波束信息;
所述待检测的信号所对应的序列信息;
所述待检测的信令所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长度、检测次数和聚合度等级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配置的所述下行传输的检测参数为至少两组;
所述检测模块,被配置为根据至少两组所述检测参数,在所述非授权频段的不同检测位置上对不同的所述下行传输进行检测。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所述获取模块720,还被配置为获取预定义的所述检测参数集合;或,接收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检测参数集合。
图8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下行传输的检测装置的框图。该装置可以实现成为接入网设备(基站)的全部或一部分。该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820,被配置为发送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配置下行传输的检测参数;
评估模块840,被配置为对非授权频段上的信道进行空闲信道评估;
所述发送模块820,还被配置为在所述信道为空闲状态时,占用所述非授权频段上的信道发送所述下行传输。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配置从检测参数集合中确定出所述下行传输的检测参数;
其中,所述检测参数集合包括至少两组检测参数。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参数包括待检测的信号或信令的类型;所述待检测的信号或信令的类型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宽带解调参考信号;
群组公共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同步信号块;
解调参考信号和所述群组公共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参数包括所述下行传输的检测频率。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参数包括检测方式,所述检测方式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待检测的信号或信令在发送时的时频位置信息;
所述待检测的信号或信令在发送时的波束信息;
所述待检测的信号所对应的序列信息;
所述待检测的信令所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长度、检测次数和聚合度等级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配置至少两组下行传输的检测参数,所述至少两组下行传输的检测参数用于供终端在所述非授权频段的不同检测位置上对不同的所述下行传输进行检测。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发送模块820,被配置为发送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检测参数集合。
图9示出了本公开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包括:处理器901、接收器902、发射器903、存储器904和总线905。
处理器901包括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核心,处理器901通过运行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信息处理。
接收器902和发射器903可以实现为一个通信组件,该通信组件可以是一块通信芯片。
存储器904通过总线905与处理器901相连。
存储器904可用于存储至少一个指令,处理器901用于执行该至少一个指令,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各个步骤。
此外,存储器9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磁盘或光盘,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静态随时存取存储器(SRA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上述指令可由终端的处理器执行以完成上述控制信令的检测方法中由终端侧执行的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终端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终端能够执行上述下行传输的检测方法。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接入网设备1000的框图。该接入网设备1000可以是基站。
接入网设备1000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接收机1002、发射机1003和存储器1004。接收机1002、发射机1003和存储器1004分别通过总线与处理器1001连接。
其中,处理器1001包括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核心,处理器1001通过运行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以执行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下行传输的检测方法中接入网设备所执行的方法。存储器1004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具体的,存储器1004可存储操作系统1041、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模块1042。接收机1002用于接收其他设备发送的通信数据,发射机1003用于向其他设备发送通信数据。
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下行传输的检测系统(或称通信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终端和接入网设备;
所述终端包括如图7所示实施例提供下行传输的检测装置;
所述接入网设备包括如图8所示实施例提供的下行传输的检测装置。
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下行传输的检测系统(或称通信系统),所述下行传输的检测系统包括:终端和接入网设备;
所述终端包括如图9所示实施例提供的终端;
所述接入网设备包括如图10所示实施例提供的接入网设备。
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提供的下行传输的检测方法中由终端或者接入网设备执行的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7)

1.一种下行传输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由终端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携带有n个标识,所述n个标识用于指示检测参数集合中的n组检测参数,所述n为正整数;所述检测参数集合包括至少两组检测参数,所述n组检测参数是所述至少两组检测参数的子集;
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从所述检测参数集合中,确定出下行传输的所述n组检测参数;
根据所述n组检测参数对非授权频段上的所述下行传输进行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参数包括待检测的信号或信令的类型;所述待检测的信号或信令的类型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宽带解调参考信号;
群组公共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同步信号块;
解调参考信号和所述群组公共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参数包括所述下行传输的检测频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参数包括检测方式,所述检测方式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待检测的信号或信令在发送时的时频位置信息;
所述待检测的信号或信令在发送时的波束信息;
所述待检测的信号所对应的序列信息;
所述待检测的信令所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长度、检测次数和聚合度等级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配置的所述下行传输的检测参数为至少两组;
所述根据所述n组检测参数对非授权频段上的所述下行传输进行检测,包括:
根据至少两组所述检测参数,在所述非授权频段的不同检测位置上对不同的所述下行传输进行检测。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预定义的所述检测参数集合;
或,
接收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检测参数集合。
7.一种下行传输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由接入网设备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发送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携带有n个标识,所述n个标识用于指示检测参数集合中的n组检测参数,所述n为正整数;所述检测参数集合包括至少两组检测参数,所述n组检测参数是所述至少两组检测参数的子集;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配置从所述检测参数集合中确定出下行传输的所述n组检测参数;
对非授权频段上的信道进行空闲信道评估;
在所述信道为空闲状态时,占用所述非授权频段上的信道发送所述下行传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参数包括待检测的信号或信令的类型;所述待检测的信号或信令的类型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宽带解调参考信号;
群组公共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同步信号块;
解调参考信号和所述群组公共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参数包括所述下行传输的检测频率。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参数包括检测方式,所述检测方式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待检测的信号或信令在发送时的时频位置信息;
所述待检测的信号或信令在发送时的波束信息;
所述待检测的信号所对应的序列信息;
所述待检测的信令所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长度、检测次数和聚合度等级中的至少一种。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配置至少两组下行传输的检测参数,所述至少两组下行传输的检测参数用于供终端在所述非授权频段的不同检测位置上对不同的所述下行传输进行检测。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检测参数集合。
13.一种下行传输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携带有n个标识,所述n个标识用于指示检测参数集合中的n组检测参数,所述n为正整数;所述检测参数集合包括至少两组检测参数,所述n组检测参数是所述至少两组检测参数的子集;
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从所述检测参数集合中,确定出下行传输的所述n组检测参数;
检测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n组检测参数对非授权频段上的所述下行传输进行检测。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参数包括待检测的信号或信令的类型;所述待检测的信号或信令的类型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宽带解调参考信号;
群组公共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同步信号块;
解调参考信号和所述群组公共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参数包括所述下行传输的检测频率。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参数包括检测方式,所述检测方式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待检测的信号或信令在发送时的时频位置信息;
所述待检测的信号或信令在发送时的波束信息;
所述待检测的信号所对应的序列信息;
所述待检测的信令所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长度、检测次数和聚合度等级中的至少一种。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配置的所述下行传输的检测参数为至少两组;
所述检测模块,被配置为根据至少两组所述检测参数,在所述非授权频段的不同检测位置上对不同的所述下行传输进行检测。
18.根据权利要求13至17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所述获取模块,还被配置为获取预定义的所述检测参数集合;或,接收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检测参数集合。
19.一种下行传输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发送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携带有n个标识,所述n个标识用于指示检测参数集合中的n组检测参数,所述n为正整数;所述检测参数集合包括至少两组检测参数,所述n组检测参数是所述至少两组检测参数的子集;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配置从所述检测参数集合中确定出下行传输的所述n组检测参数;
评估模块,被配置为对非授权频段上的信道进行空闲信道评估;
所述发送模块,还被配置为在所述信道为空闲状态时,占用所述非授权频段上的信道发送所述下行传输。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参数包括待检测的信号或信令的类型;所述待检测的信号或信令的类型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宽带解调参考信号;
群组公共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同步信号块;
解调参考信号和所述群组公共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参数包括所述下行传输的检测频率。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参数包括检测方式,所述检测方式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待检测的信号或信令在发送时的时频位置信息;
所述待检测的信号或信令在发送时的波束信息;
所述待检测的信号所对应的序列信息;
所述待检测的信令所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长度、检测次数和聚合度等级中的至少一种。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配置至少两组下行传输的检测参数,所述至少两组下行传输的检测参数用于供终端在所述非授权频段的不同检测位置上对不同的所述下行传输进行检测。
24.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发送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检测参数集合。
25.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
处理器;
与所述处理器相连的收发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加载并执行可执行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下行传输的检测方法。
26.一种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网设备包括:
处理器;
与所述处理器相连的收发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加载并执行可执行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7至12任一所述的下行传输的检测方法。
2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所述指令集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2任一所述的下行传输的检测方法。
CN201980001172.1A 2019-06-25 2019-06-25 下行传输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5373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90163.0A CN116887426A (zh) 2019-06-25 2019-06-25 下行传输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9/092852 WO2020258048A1 (zh) 2019-06-25 2019-06-25 下行传输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90163.0A Division CN116887426A (zh) 2019-06-25 2019-06-25 下行传输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37385A CN110537385A (zh) 2019-12-03
CN110537385B true CN110537385B (zh) 2023-08-29

Family

ID=6867210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90163.0A Pending CN116887426A (zh) 2019-06-25 2019-06-25 下行传输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201980001172.1A Active CN110537385B (zh) 2019-06-25 2019-06-25 下行传输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90163.0A Pending CN116887426A (zh) 2019-06-25 2019-06-25 下行传输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240315A1 (zh)
EP (1) EP3993542B1 (zh)
CN (2) CN116887426A (zh)
WO (1) WO202025804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25832B (zh) * 2020-02-05 2023-02-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非授权频段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
CN113260048B (zh) * 2020-02-07 2023-03-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系统运行模式确定方法和终端
WO2021237624A1 (zh) * 2020-05-28 2021-12-0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非授权信道的检测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188433A1 (en) * 2014-08-25 2017-07-05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using unlicensed carrier in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
WO2018177332A1 (zh) * 2017-03-28 2018-10-04 北京佰才邦技术有限公司 下行传输检测方法、基站和终端
WO2018176634A1 (zh) * 2017-03-29 2018-10-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非授权载波的上行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08886788A (zh) * 2018-06-29 2018-11-2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传输信息的方法和装置、基站及用户设备
CN109328482A (zh) * 2018-09-20 2019-02-1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控制指令传输方法、基站、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9496456A (zh) * 2018-10-24 2019-03-1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非授权频谱上的信道检测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9803395A (zh) * 2017-11-17 2019-05-24 索尼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装置和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863807A (zh) * 2019-01-03 2019-06-0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信道检测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094528A1 (en) * 2014-05-15 2017-03-30 Ntt Docomo, Inc. User terminal, radio base station,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4486013B (zh) * 2014-12-19 2017-01-04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信道检测方法、信道检测系统、终端和基站
WO2017078503A1 (ko) * 2015-11-05 2017-05-11 주식회사 윌러스표준기술연구소 비인가 대역에서 신호 전송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US10667258B2 (en) * 2017-12-12 2020-05-26 Nec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KR102484832B1 (ko) * 2018-03-26 2023-01-05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향링크 전송을 검출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11071000B2 (en) * 2018-07-19 2021-07-2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RM measurement enhancement for NR unlicensed
US11818726B2 (en) * 2018-09-27 2023-11-14 Nokia Technologies Oy Downlink control of unlicensed sub-bands
WO2020088775A1 (en) * 2018-11-02 2020-05-07 Nokia Technologies Oy Improving operation of cellular communication networks on unlicensed frequency bands
US11399393B2 (en) * 2019-01-09 2022-07-26 Ofinno, Llc Random access backoff indicator
US11917683B2 (en) * 2019-02-22 2024-02-27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signal by using variable band width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188433A1 (en) * 2014-08-25 2017-07-05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using unlicensed carrier in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
WO2018177332A1 (zh) * 2017-03-28 2018-10-04 北京佰才邦技术有限公司 下行传输检测方法、基站和终端
WO2018176634A1 (zh) * 2017-03-29 2018-10-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非授权载波的上行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09803395A (zh) * 2017-11-17 2019-05-24 索尼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装置和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886788A (zh) * 2018-06-29 2018-11-2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传输信息的方法和装置、基站及用户设备
CN109328482A (zh) * 2018-09-20 2019-02-1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控制指令传输方法、基站、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9496456A (zh) * 2018-10-24 2019-03-1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非授权频谱上的信道检测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9863807A (zh) * 2019-01-03 2019-06-0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信道检测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993542A1 (en) 2022-05-04
EP3993542A4 (en) 2023-01-11
WO2020258048A1 (zh) 2020-12-30
EP3993542B1 (en) 2024-04-10
US20220240315A1 (en) 2022-07-28
CN110537385A (zh) 2019-12-03
CN116887426A (zh) 2023-10-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75184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using unlicensed carrier in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
RU2653495C1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улучшенного опорного сигнала восходящей линии связи в системах listen-before-talk
CN106455103B (zh) 资源配置方法和资源配置装置
US10178696B2 (en) Methods providing listen-before-talk and related UEs and network nodes
KR102473623B1 (ko) 업링크 신호를 송신하기 위한 방법, 사용자 장치 및 기지국
WO2018127001A1 (zh) 干扰消除方法及装置
WO2011097998A1 (zh) 非竞争随机接入的调度及前导码发送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8207029B (zh) 一种ue、基站中的方法和设备
US20200351923A1 (en) Uplink Transmission Scheme
WO2015064366A1 (ja) 無線基地局、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14375606A (zh) 用于共享非特许频谱上的信道占用时间的方法及设备
US10117255B2 (en) Neighboring cell load information
CN110537385B (zh) 下行传输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024385A (zh) 随机接入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用户设备
CN111436031A (zh) V2x的通信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CN108605314B (zh) 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US11464000B2 (en) Information indic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US9820219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terminal apparat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US20190124705A1 (en) Identifier management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15336356A (zh) 用于新无线电侧链路的感测测量及报告的方法及设备
CN107666712B (zh) 一种上行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10099446B (zh) 上行传输方法及装置、通信系统、计算机存储介质
EP3142438A1 (en) Method for inter-device communications,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US10645723B2 (en)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signal transmission control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EP4271033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