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36186B - 一种遥感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遥感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36186B
CN110536186B CN201910817698.9A CN201910817698A CN110536186B CN 110536186 B CN110536186 B CN 110536186B CN 201910817698 A CN201910817698 A CN 201910817698A CN 110536186 B CN110536186 B CN 1105361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control device
flag bit
condition
author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1769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36186A (zh
Inventor
朱亚东
付金龙
陆海威
李盈麒
周艳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Kyland Yuanjing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Kyland Yuanjing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Kyland Yuanjing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Kyland Yuanjing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1769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36186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361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361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361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361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08Protocols for interworking; Protocol conver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9/00Arrangements in telecontrol or telemetry systems for selectively calling a substation from a main station, in which substation desired apparatus is selected for applying a control signal thereto or for obtaining measured values therefro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09/00Arrangements in telecontrol or telemetry systems
    • H04Q2209/70Arrangements in the main station, i.e. central controller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遥感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接收任意一个控制设备发送的遥控命令;判断各控制设备的权限标志位当前的取值的组合是否符合所述任意一个控制设备对应预设的控制条件,所述控制条件为各控制设备对应设置的权限标志位的取值的组合,其中,每个控制设备对应的控制条件不同,每个控制设备对应设置一个权限标志位;若确定符合所述对应预设的控制条件,则将所述遥控命令发送至受控设备,以使所述受控设备根据所述遥控命令执行相应的动作,这样,保证了在同一时间受控设备只能接收到其中一个控制设备发送的遥控命令,避免受控设备发生误动,提高了系统稳定性,降低了系统维护的难度。

Description

一种遥感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遥感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在通信技术领域中,规约转换器主要用于各种自动化网络通信场合,进行通信规约的转换,从而可以使得智能设备厂商不需要对智能设备进行任何开发工作,只需要提供本身智能设备的通讯接口或者通信规约,通过该规约转换器即可以实现某通信标准,例如,智能变电站场景中,规约转换器能够将智能电力检测装置(Intelligent ElectronicDevice,IED)设备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协议转换后发送至各主站,也可以将各主站对IED设备下发的遥控命令转发至IED设备,实现对IED设备的控制。
现有技术中,多个主站可以同时对同一个IED设备进行遥感控制,但是这种方法,可能在同一时间多个主站同时下发控制命令,规约转换器会将多个控制命令同时下发给IED设备,这会导致IED设备误动,从而造成系统崩溃及人员伤亡等,针对此现有技术还未有对应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遥感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可能出现多个主站同时下发控制命令,从而导致IED设备误操作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遥感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任意一个控制设备发送的遥控命令;
判断各控制设备的权限标志位当前的取值的组合是否符合所述任意一个控制设备对应预设的控制条件,所述控制条件为各控制设备对应设置的权限标志位的取值的组合,其中,每个控制设备对应的控制条件不同,每个控制设备对应设置一个权限标志位;
若确定符合所述对应预设的控制条件,则将所述遥控命令发送至受控设备,以使所述受控设备根据所述遥控命令执行相应的动作。
可选的,进一步包括:
若确定不符合所述对应预设的控制条件,则将所述遥控命令丢弃。
可选的,进一步包括:
接收所述任意一个控制设备发送的修改权限标志位命令,其中,所述修改权限标志位命令中至少包括所述任意一个控制设备的权限标志位的修改值;
根据所述任意一个控制设备对应预设的修改权限标志位条件,确定是否允许所述任意一个控制设备修改对应的权限标志位的取值。
可选的,根据所述任意一个控制设备对应预设的修改权限标志位条件,确定是否允许所述任意一个控制设备修改对应的权限标志位的取值,具体包括:
若确定所述修改权限标志位条件为禁止状态,则将所述任意一个控制设备的权限标志位的取值更新为所述修改值;
若确定所述修改权限标志位条件为使能状态,则不允许所述任意一个控制设备修改对应的权限标志位的取值。
可选的,不允许所述任意一个控制设备修改对应的权限标志位的取值时,进一步包括:
将所述任意一个控制设备发送的修改权限标志位命令丢弃。
一种遥感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任意一个控制设备发送的遥控命令;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各控制设备的权限标志位当前的取值的组合是否符合所述任意一个控制设备对应预设的控制条件,所述控制条件为各控制设备对应设置的权限标志位的取值的组合,其中,每个控制设备对应的控制条件不同,每个控制设备对应设置一个权限标志位;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若确定符合所述对应预设的控制条件,则将所述遥控命令发送至受控设备,以使所述受控设备根据所述遥控命令执行相应的动作。
可选的,进一步包括:
第一丢弃模块,用于若确定不符合所述对应预设的控制条件,则将所述遥控命令丢弃。
可选的,进一步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任意一个控制设备发送的修改权限标志位命令,其中,所述修改权限标志位命令中至少包括所述任意一个控制设备的权限标志位的修改值;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任意一个控制设备对应预设的修改权限标志位条件,确定是否允许所述任意一个控制设备修改对应的权限标志位的取值。
可选的,根据所述任意一个控制设备对应预设的修改权限标志位条件,确定是否允许所述任意一个控制设备修改对应的权限标志位的取值时,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若确定所述修改权限标志位条件为禁止状态,则将所述任意一个控制设备的权限标志位的取值更新为所述修改值;
若确定所述修改权限标志位条件为使能状态,则不允许所述任意一个控制设备修改对应的权限标志位的取值。
可选的,不允许所述任意一个控制设备修改对应的权限标志位的取值时,进一步包括:
第二丢弃模块,用于将所述任意一个控制设备发送的修改权限标志位命令丢弃。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遥感控制方法的步骤。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遥感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分别为各控制设备设置不同的控制条件,可以根据预设的控制条件来确定是否能够将控制设备的遥控命令发送至受控设备,这样,即使多个控制设备同时向受控设备发送遥控命令,也只能够有一个控制设备接收到遥控命令,不仅降低了受控设备误操作的概率,而且还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并且,本申请实施例中,各控制设备还可以通过对应的修改权限标志位条件的设置,确定各控制设备是否具有修改权限,并将其权限标志位的取值更新为修改值,这样,不仅能够实现各控制设备之间的控制权限循环更换,并且还能够提高对控制设备的可管理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智能变电站场景架构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遥感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修改权限标志位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修改权限标志位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创建权限标志位的界面效果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创建修改权限标志位条件的界面效果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设置主站1控制条件界面效果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设置主站2控制条件界面效果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设置主站3控制条件界面效果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设置主站1修改权限标志位条件界面效果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设置主站2修改权限标志位条件界面效果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设置主站3修改权限标志位条件界面效果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主站1发送遥控命令界面效果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主站1修改权限标志位界面效果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修改后各权限标志位界面效果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遥感控制装置;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目前,在许多数据通信系统及场合中,规约转换器只需要通过串行接口或者以太网接口与控制设备或受控设备进行数据通讯,就能够对通信数据的格式、顺序和速率等进行转换,实现某种通信标准,以保障数据通信系统中进行数据通信的双方能有效和可靠地通信。
例如,参阅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智能变电站场景架构图,在智能变电站场景中,A2/A4是一套用于变电站中的规约转换器,主站1、2、3可以作为控制设备,支持远程下发遥控指令,远程控制智能电力检测装置(Intelligent Electronic Device,IED)设备,此时IED设备为受控设备,其中,主站1、2、3可以是一些位于变电站内部的第三方软件,或是远方调度中心。规约转换器可以将IED设备采集的数据完成所需的协议转换后发送至各主站,并且各主站可以通过规约转换器向IED设备下发遥控命令,例如各主站可以基于IEC61850/IEC104、Modbus或DNP3.0等通信规约远程控制IED设备,轮询IED设备模拟量数据等。
其中,目前规约转换器可以通过IEC61850协议与IED设备通讯,则需要通过61850客户端(client)驱动IED设备,并且,规约转换器也可以通过IEC60870-5-101/104与各主站通讯,则A2/A4需要通过IEC101服务器(server)/IEC104 server将IED设备采集的数据转发给各主站。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这种遥感控制方法,当多个主站同时向IED设备发送控制指令进行遥感控制时,可能会导致IED设备误动,造成系统崩溃及人员伤亡。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遥感控制方法,在规约控制器中为各控制设备设置对应的权限标志位,并分别为各控制设备设置对应的控制条件,控制条件为各控制设备对应设置的权限标志位的取值的组合,这样,针对任意一个控制设备,任意一个控制设备将遥控命令发送至规约转换器,规约转换器在接收到该遥控命令后,判断该任意一个控制设备是否满足对应的控制条件,当确定任意一个控制设备满足预设的控制条件时,规约转换器将接收到的遥控命令转发至受控设备。通过控制条件的设置,从而保证了在同一时间受控设备只能接收到其中一个控制设备发送的遥控命令,进而受控设备可以根据该控制设备发送的遥控命令来执行相应的动作,这样受控设备不会容易发生误动,提高了系统稳定性,降低了系统维护的难度。
基于上述实施例,参阅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遥感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主要应用于规约转换器,具体包括:
步骤200:接收任意一个控制设备发送的遥控命令。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有多个控制设备对受控设备进行控制,例如图1中智能变电站系统中会有多个主站,如主站1、主站2和主站3,可以通过规约转换器发送遥控命令对IED设备进行控制,但是若多个控制设备同时向受控设备发送遥控命令,会导致受控设备混乱,容易误操作,降低了系统稳定性,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规约转换器实现对各个控制设备下发遥控指令的权限控制。
具体地,在执行步骤200之前,需要通过规约转换器设置各控制设备的权限标志位、控制条件等,具体包括:
1)在规约转换器内部对各控制设备创建一个权限控制点,权限控制点即对应一个权限标志位,每个控制设备对应设置一个权限标志位,并且可以设置各控制设备的权限标志位的初始值,设置完成后,规约转换器还可以将权限标志位以及权限标志位的初始值发送给对应的控制设备,例如,控制设备1的权限标志位的初始值发送给控制设备1,控制设备2的权限标志位的初始值发送给控制设备2,并且设置各控制设备对自身的权限标志位具有可写操作权限,这样可以使得控制设备可以通过修改自身的权限标志位的取值来满足控制条件,从而达到主站间控制权限的更换,进一步地,规约转换器也可以将控制设备的权限标志位的初始值或修改后的取值发送给其它控制设备,例如可以将控制设备1的权限标志位的初始值发送给其它所有控制设备,但是设置控制设备不能对除自身之外的其它控制设备的权限标志位进行修改,对于其它控制设备的权限标志位仅具有只读操作权限。
2)通过规约转换器分别对各控制设备设置一个控制条件,控制条件为各控制设备对应设置的权限标志位的取值的组合,每个控制设备对应的控制条件不同,这样可以保证同一时间只能有一个控制设备具有控制权限,其它控制设备不具有控制权限。例如,权限标志为的取值为0或1,有三个控制设备,则控制条件的可选组合有6种,可以任意选取其中3种组合分别作为这三个控制设备的控制条件,具体本申请实施例中并不进行限制。
这样,针对任意一个控制设备,在该任意一个控制设备下发遥控命令时,规约转换器接收到该遥控命令,遥控命令中可以包括受控设备应执行的动作或任务,规约转换器再判断该任意一个控制设备是否具有控制权限,以决定是否将该遥控命令发送至受控设备。
步骤210:判断任意一个控制设备是否满足对应预设的控制条件。
本申请实施例中,执行步骤210判断任意一个控制设备是否满足对应预设的控制条件时,具体包括:
S1:分别获取各控制设备的权限标志位当前的取值。
本申请实施例中,规约转换器中存储有各控制设备的权限标志位,以及对应的取值,接收到该任意一个控制设备的遥控命令后,可以获取各控制设备的权限标志位当前的取值,这是由于该任意一个控制设备的控制条件是与所有控制设备的权限标志位的取值相关的。
S2:判断各控制设备的权限标志位当前的取值的组合,是否符合任意一个控制设备的控制条件,若确定符合,则确定任意一个控制设备满足对应预设的控制条件。
例如,有三个控制设备,分别为控制设备1、控制设备2和控制设备3,控制设备1的控制条件为:“控制设备1的权限标志位的取值为0,控制设备2的权限标志位的取值为1,控制设备3的权限标志位的取值为1”,控制设备2的控制条件为:“控制设备1的权限标志位的取值为1,控制设备2的权限标志位的取值为0,控制设备3的权限标志位的取值为1”,控制设备3的控制条件为;“控制设备1的权限标志位的取值为1,控制设备2的权限标志位的取值为1,控制设备3的权限标志位的取值为0”。
则若规约转换器当前接收到的遥控命令是控制设备1下发的,即这里的任意一个控制设备为控制设备1,分别获取这三个控制设备的权限标志位当前的取值,例如控制设备1的权限标志位当前的取值为0,控制设备2的权限标志位当前的取值为1,控制设备3的权限标志位当前的取值为1,将当前的取值的组合与控制设备1的控制条件进行比对,确定与控制设备1的控制条件符合,则可以确定控制设备1满足对应预设的控制条件。
进一步地,若确定不符合,则确定该任意一个控制设备不满足对应预设的控制条件,说明该控制设备不可以获得控制权限,规约转换器不将该遥控命令发送至受控设备。
步骤220:若确定满足对应预设的控制条件,则将遥控命令发送至受控设备,以使受控设备根据遥控命令执行相应的动作。
即本申请实施例中,若确定该任意一个控制设备满足对应预设的控制条件,说明该任意一个控制设备可以获得控制权限,进而规约转换器可以将遥控命令发送至受控设备,实现该任意一个控制设备对受控设备的控制,受控设备可以根据该遥控命令执行相应的动作或任务。
进一步地,若确定不满足对应预设的控制条件,则将遥控命令丢弃。
当控制设备不满足预设的控制条件时,该任意一个控制设备不具有控制权限,为减少内存和资源消耗,规约转换器可以将该遥控命令丢弃,即该任意一个控制设备不能通过规约转换器向受控设备发送遥控命令。
这样,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对各个控制设备分别设置了不同的控制条件,因此即使同时接收到了多个控制设备的遥控命令,通过控制条件的判断,可以确定出当前有且只有一个控制设备具有控制权限,受控设备同一时间只会接收到一个控制设备发送的遥控命令,不会产生混乱和误操作,例如,当控制设备1的符合控制条件时,则控制设备1为主控制设备,能够获得控制权限,规约转换器可以将控制设备1的遥控命令发送至受控设备,实现对受控设备的远程控制,而控制设备2和控制设备3当前没有控制权限,不能对受控设备远程控制。
进一步地,为提高灵活性和满足不同的应用场景,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允许各控制设备通过对自身的权限标志位的取值进行修改,从而达到控制设备之间控制权限更换的目的,例如,当某控制设备不具有控制权限,但是需要对受控设备控制时,可以通过自己的权限标志位来获得控制权限,但是为了防止各控制设备随意修改,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在规约转换器内部分别对各控制设备的权限标志位设置了一个修改权限标志位条件,若满足对应的修改权限标志位条件,则允许此次的修改,若不满足对应的修改权限标志位条件,则不允许此次的修改。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S1:接收任意一个控制设备发送的修改权限标志位命令,其中,修改权限标志位命令中至少包括任意一个控制设备的权限标志位的修改值。
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设备具有对自身的权限标志位的可写权限,例如,任意一个控制设备想要修改自己的权限标志位的取值时,可以向规约转换器发送修改权限标志位命令,修改权限标志位命令中至少包括权限标志位的修改值,例如,该任意一个控制设备的权限标志位的取值为0,想要修改为1,则可以在修改权限标志位命令中携带修改值1。
S2:根据任意一个控制设备对应预设的修改权限标志位条件,确定是否允许任意一个控制设备修改对应的权限标志位的取值。
本申请实施例中规约转换器接收到修改权限标志位条件时,可以先确定该任意一个控制设备对应预设的修改权限标志位条件,判断当前是否允许修改。
例如,修改的修改权限标志位条件可以设置为禁止状态或使能状态,当预设的修改权限标志位条件为禁止状态时,控制设备具有修改其权限标志位的取值的权限,可以修改权限标志位的取值,当预设的修改权限标志位条件为使能状态时,不能修改其权限标志位的取值。
具体地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具体包括:
第一种情况:若确定修改权限标志位条件为禁止状态,则将任意一个控制设备的权限标志位的取值更新为修改值。
即为禁止状态时,可以允许该任意一个控制设备的修改,将其权限标志位的取值更新为修改值,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中,规约转换器还可以将该任意一个控制设备的权限标志位的修改值发送给其它控制设备,以使其它控制设备获知该任意一个控制设备的权限标志位当前的值。
这样,当该任意一个控制设备的权限标志位的取值修改后,各控制设备的权限标志位当前的取值的组合也会发生变化,则各控制设备当前的控制权限也会发生更改,例如,若某控制设备不具有控制权限,但是通过修改其权限标志位的取值后,修改后的取值的组合满足其对应的控制条件,则该某控制设备就可以通过规约转换器向受控设备发送遥控命令进行远程控制。
并且,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允许控制设备多次修改其权限标志位的取值,这样,规约转换器通过判断对应的修改权限标志位条件,不断更新修改值,各控制设备的权限标志位当前的取值的组合可能会不断发生变化,则各控制设备的控制权限也会相应发生变化,由于为禁止状态时才允许控制设备修改其对应的权限标志位的取值,因此只有当各控制设备的修改权限标志位条件均为禁止状态时,各控制设备之间的控制权限可以循环更换。
第二种情况:若确定修改权限标志位条件为使能状态,则不允许任意一个控制设备修改对应的权限标志位的取值。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确定不允许任意一个控制设备修改对应的权限标志位的取值时,也可以将该任意一个控制设备发送的修改权限标志位命令丢弃,减少资源占用。
这样,本申请实施例中各控制设备可以修改其权限标志位的取值,并且通过对应的修改权限标志位条件的设置,可以确定各控制设备是否具有修改权限,这样,不仅可以实现当前控制权限的更换,满足不同控制设备的需求,并且还可以避免各控制设备随意修改其权限标志位的取值,提高可管理性。
基于上述实施例,下面采用具体应用场景进行说明,具体参阅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遥感控制方法流程图,包括:
步骤300:开始。
步骤301:接收任意一个控制设备发送的遥控命令。
具体地,在执行步骤301之前,针对各控制设备需要通过规约转换器对其对应的控制条件和权限标志位进行预配置,具体包括:
1、在规约转换器内部设置对应的权限标志位,并为每个权限标志位设置一个取值并将该取值发送至各控制设备,例如通过IEC104规约发送,以使任意一个控制设备能够接收到各控制设备的权限标志位的取值。
2、在规约转换器内部设置对应的控制条件,即各控制设备能够获得控制权限的条件,每个控制设备都有其不同的控制条件,控制条件为各控制设备的权限标志位的取值的组合。
步骤302:判断任意一个控制设备是否满足对应预设的控制条件,若是,则执行步骤303,若否,则执行步骤304。
具体地,规约转换器需要获取各控制设备的权限标志位当前的取值,并可以根据各控制设备的权限标志位当前的取值的组合,确定该任意一个控制设备是否满足对应的控制条件。
步骤303:将遥控命令发送至受控设备,以使受控设备根据遥控命令执行相应的动作。
也就是说,该任意一个控制设备满足控制条件时,才获得控制权限,规约转换器能够将获得的控制命令发送至受控设备,使受控设备读取控制命令,并根据该控制命令执行相应的动作或任务。
步骤304:结束。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各控制设备的控制权限进行了管理,各控制设备有不同的控制条件,即使多个控制设备同时向规约转换器发送控制命令,规约转换器会根据控制条件也只能确定出唯一一个有控制权限的控制设备,并将有控制权限的控制设备的控制命令发送至受控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这种方法不仅降低了受控设备误操作的概率,而且还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基于上述实施例,可知本申请实施例中进一步地,还可以允许各控制设备修改其权限标志位的取值,以实现控制权限的更改,下面采用具体应用场景进行说明,具体参阅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修改权限标志位流程示意图。
步骤400:开始。
步骤401:接收任意一个控制设备发送的修改权限标志位命令。
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设备可以通过修改其权限标志位的取值,来更改控制权限,例如,当任意一个控制设备不具有控制权限时,但是需要对受控设备进行控制,则可以向规约转换器发送修改权限标志位命令,修改权限标志位命令中至少包括该任意一个控制设备的权限标志位的修改值,从而修改权限标志位的取值并取得控制权限。
步骤402:根据任意一个控制设备对应预设的修改权限标志位条件,确定是否允许任意一个控制设备修改对应的权限标志位的取值,若是,则执行步骤403,否则,则执行步骤405。
具体地,可以设置任意一个控制设备对应预设的修改权限标志位条件为两种不同的状态,具体包括:
1)第一种状态为禁止状态。
当预设的修改权限标志位条件为禁止状态时,则确定允许该任意一个控制设备修改对应的权限标志位的取值。
2)第二种状态为使能状态。
当预设的修改权限标志位条件为使能状态时,则确定不允许该任意一个控制设备修改对应的权限标志位的取值。
步骤403:将任意一个控制设备的权限标志位的取值更新为修改值。
即确定出该任意一个控制设备的修改权限标志位条件为禁止状态,可以允许该任意一个控制设备此时的修改,更新其权限标志位的取值。
进一步地,规约转换器还可以将该更新后的权限标志位的取值发送给其它各控制设备。
步骤404:更换各控制设备间的控制权限。
具体地,当任意一个控制设备的权限标志位的取值更新为修改值后,则各控制设备的权限标志位的取值的组合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会改变当前具有控制权限的控制设备。
步骤405:结束。
本申请实施例中,各控制设备可以修改其权限标志位的取值,达到更改各控制设备的控制权限的目的,并且还为各控制设备设置了对应的修改权限标志位条件,当可以根据修改权限标志位条件来确定是否具有修改权限标志位的权限,从而确定是否能够修改其权限标志位的取值,这样不仅能够实现更换各控制设备之间的控制权限,从而满足各控制设备的控制需求,还可以对各控制设备的修改权限进行管理,避免恶意或随意修改,并且还提高了对控制设备的可控性。
基于上述实施例,下面从产品实现侧对本申请实施例中遥感控制方法进行介绍,以包括三个控制设备,该三个控制设备分别为图1中所示的主站1、主站2、主站3,并受控设备为IED设备为例进行说明。
1)规约转换器进行预配置。
S1:规约转换器内部为主站1、主站2、主站3创建对应的权限标志位。
具体地,在创建对应的权限标志位时,可以为主站1、主站2、主站3对应的权限标志位设置初始值,参阅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创建权限标志位的界面效果图,可以通过高级应用的脚本分别为三个主站创建其对应的权限标志位以及初始值,例如,设置间隔名为各主站对应的名称,分别为各主站设置一个权限控制点,该权限控制点即描述为权限标志位,值为设置的权限标志位的初始值,主站1可以将对应的权限标志位的初始值设置为FALSE、主站2可以将对应的权限标志位的初始值设置为TRUE、主站3可以将对应的权限标志位的初始值设置为TRUE,其中,FALSE对应的值为0,TRUE对应的值为1,各权限标志位的值组合,可以用于后续步骤中判断控制设备是否满足控制条件并具有控制权限。
S2:规约转换器内部为主站1、主站2、主站3创建修改权限标志位条件。
具体地,参阅图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创建修改权限标志位条件的界面效果图,其中,例如,可以分别对各主站进行设置,在设置时,还可以设置一个描述为控制权限标志位的权限控制点,控制条件即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修改权限标志位条件,例如,针对主站1,可以将间隔名设置为主站1,对主站1的修改权限标志位条件进行判断,并将修改权限标志位条件设置为禁止,说明允许主站1修改自身的权限标志位的取值。
并且,参阅图6所示,还可以设置主站1对IED设备中遥控对象点的控制条件,可以设置为使能,说明允许主站1对IED设备中遥控对象点进行控制。
进一步地,设置各主站的权限标志位之后,还可以发送给各主站,例如,设置主站1的权限标志位的初始值为0,规约转换器能够通过转发服务中的IEC104规约将主站1的权限标志位的初始值0发送给主站1、主站2和主站3,设置主站2的权限标志位的初始值为1,规约转换器能够将主站2的权限标志位的初始值1发送给主站1、主站2和主站3,设置主站3的权限标志位的初始值为1,规约转换器能够将设置主站3的权限标志位的初始值1发送给主站1、主站2和主站3。
S3:在规约转换器内部设置主站1、主站2和主站3的控制条件。
具体地,规约转换器通过在内部为主站1、主站2和主站3设置的控制条件,例如,参阅图6所示,可以在协议参数中分别设置主站1、主站2、主站3的控制条件,即设置权限标志位的取值的组合,可以用于判断各主站的权限标志位当前的取值的组合是否符合各主站的预设的控制条件,从而可以判断该主站是否有控制权限。参阅图7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设置主站1控制条件界面效果图,其中,RS192.DEV1.CP0为主站1的权限标志位的取值,RS192.DEV1.CP1为主站2的权限标志位的取值,RS192.DEV1.CP2为主站3的权限标志位的取值,可知此时设置主站1的控制条件为0/1/1。参阅图8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设置主站2控制条件界面效果图,此时设置主站2的控制条件为1/0/1。参阅图9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设置主站3控制条件界面效果图,此时设置主站3的控制条件为1/1/0。
S4:在规约转换器内部设置主站1、主站2和主站3的修改权限标志位条件。
具体地,规约转换器通过在内部为主站1、主站2、主站3设置的修改权限标志位条件,判断是否允许主站1、主站2、主站3修改对应的权限标志位的取值,进而更换各主站之间的控制权限,参阅图10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设置主站1修改权限标志位条件界面效果图,此时设置主站1的设置修改权限标志位条件为禁止。参阅图1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设置主站2修改权限标志位条件界面效果图,此时设置主站2的修改权限标志位条件为禁止。参阅图1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设置主站3修改权限标志位条件界面效果图,此时设置主站3的修改权限标志位条件为禁止。
2)进而,规约转换器在接收到任意一个主站的遥控命令时,可以先判断该任意一个主站是否满足控制条件。
具体地,参阅图1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主站1发送遥控命令界面效果图,主站1针对IED设备中某个遥控对象点下发遥控命令,规约转换器收到主站1发送的遥控命令,根据主站1、主站2、主站3的权限标志位的当前的取值,以及预设的主站1的控制条件判断主站1是否具有控制权,若主站1确定满足对应预设的控制条件,则规约转换器会将遥控命令发送至IED设备,进而控制IED设备执行相应的动作。并且,若此时规约转换器收到的是主站2或主站3的遥控命令,根据预设的控制条件判断确定主站2或主站3没有控制权限,则规约转换器不会将主站2或主站3的遥控命令发送至IED设备。
3)进一步地,规约转换器在接收到任意一个主站发送的修改权限标志位命令时,也可以先判断是否允许该任意一个主站修改其对应的权限标志位的取值。
具体地,参阅图1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主站1修改权限标志位界面效果图,主站1更改描述为控制权限标志位的权限控制点,修改权限标志位命令中将权限标志位的取值修改为1,此时规约转换器收到主站1发送的修改权限标志位命令,根据主站1修改权限标志位条件为禁止状态,判断确定主站1可以修改其权限标志位的取值,进而在值中,将其权限标志位的取值FALSE修改为TRUE,即权限标志位的取值修改为1。
这样,只要有任意一个主站修改了其权限标志位的取值,权限标志位的当前的取值的组合就会发生变化,具有控制权限的主站就有可能发生更改,例如,参阅图1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修改后各权限标志位界面效果图,可知主站1权限标志位的取值修改后,主站1对应的权限标志位的值为TRUE,主站2对应的权限标志位的值为TRUE,主站3对应的权限标志位的值为TRUE,主站1、主站2、主站3的权限标志位当前的取值的组合相应修改,其权限也会更改,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主站1、主站2、主站3可以多次发送修改权限标志位命令,进行多次更新权限标志位的取值,从而使其控制权限循环更换。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遥感控制方法装置,该遥感控制装置例如可以是前述实施例中的规约转换器,该遥感控制装置可以是硬件结构、软件模块、或硬件结构加软件模块。基于上述实施例,参阅图1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遥感控制装置,具体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1601,用于接收任意一个控制设备发送的遥控命令;
判断模块1602,用于判断各控制设备的权限标志位当前的取值的组合是否符合所述任意一个控制设备对应预设的控制条件,所述控制条件为各控制设备对应设置的权限标志位的取值的组合,其中,每个控制设备对应的控制条件不同,每个控制设备对应设置一个权限标志位;
第一发送模块1603,用于若确定符合所述对应预设的控制条件,则将所述遥控命令发送至受控设备,以使所述受控设备根据所述遥控命令执行相应的动作。
可选的,进一步包括:
第一丢弃模块1604,用于若确定不符合所述对应预设的控制条件,则将所述遥控命令丢弃。
可选的,进一步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1605,用于接收所述任意一个控制设备发送的修改权限标志位命令,其中,所述修改权限标志位命令中至少包括所述任意一个控制设备的权限标志位的修改值;
处理模块1606,用于根据所述任意一个控制设备对应预设的修改权限标志位条件,确定是否允许所述任意一个控制设备修改对应的权限标志位的取值。
可选的,根据所述任意一个控制设备对应预设的修改权限标志位条件,确定是否允许所述任意一个控制设备修改对应的权限标志位的取值时,处理模块1606具体用于:
用于若确定所述修改权限标志位条件为禁止状态,则将所述任意一个控制设备的权限标志位的取值更新为所述修改值;
用于若确定所述修改权限标志位条件为使能状态,则不允许所述任意一个控制设备修改对应的权限标志位的取值。
可选的,不允许所述任意一个控制设备修改对应的权限标志位的取值时,进一步包括:
第二丢弃模块1607,用于将所述任意一个控制设备发送的修改权限标志位命令丢弃。
基于上述实施例,参阅图17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1710(CenterProcessing Unit,CPU)、存储器1720、输入设备1730和输出设备1740等,输入设备1730可以包括键盘、鼠标、触摸屏等,输出设备1740可以包括显示设备,如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 Display,LCD)、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等。
存储器172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并向处理器1710提供存储器1720中存储的程序指令和数据。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存储器1720可以用于存储本申请实施例中任一种遥感控制方法的程序。
处理器1710通过调用存储器1720存储的程序指令,处理器1710用于按照获得的程序指令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任一种遥感控制方法。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遥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任意一个控制设备发送的遥控命令;
判断各控制设备的权限标志位当前的取值的组合是否符合所述任意一个控制设备对应预设的控制条件,所述控制条件为各控制设备对应设置的权限标志位的取值的组合,其中,每个控制设备对应的控制条件不同,每个控制设备对应设置一个权限标志位;
若确定符合所述对应预设的控制条件,则将所述遥控命令发送至受控设备,以使所述受控设备根据所述遥控命令执行相应的动作;
其中,判断各控制设备的权限标志位当前的取值的组合是否符合所述任意一个控制设备对应预设的控制条件,具体包括:分别获取各控制设备的权限标志位当前的取值;判断所述各控制设备的权限标志位当前的取值的组合,是否符合所述任意一个控制设备的控制条件,若确定符合,则确定所述任意一个控制设备满足对应预设的控制条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若确定不符合所述对应预设的控制条件,则将所述遥控命令丢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接收所述任意一个控制设备发送的修改权限标志位命令,其中,所述修改权限标志位命令中至少包括所述任意一个控制设备的权限标志位的修改值;
根据所述任意一个控制设备对应预设的修改权限标志位条件,确定是否允许所述任意一个控制设备修改对应的权限标志位的取值。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任意一个控制设备对应预设的修改权限标志位条件,确定是否允许所述任意一个控制设备修改对应的权限标志位的取值,具体包括:
若确定所述修改权限标志位条件为禁止状态,则将所述任意一个控制设备的权限标志位的取值更新为所述修改值;
若确定所述修改权限标志位条件为使能状态,则不允许所述任意一个控制设备修改对应的权限标志位的取值。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不允许所述任意一个控制设备修改对应的权限标志位的取值时,进一步包括:
将所述任意一个控制设备发送的修改权限标志位命令丢弃。
6.一种遥感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任意一个控制设备发送的遥控命令;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各控制设备的权限标志位当前的取值的组合是否符合所述任意一个控制设备对应预设的控制条件,所述控制条件为各控制设备对应设置的权限标志位的取值的组合,其中,每个控制设备对应的控制条件不同,每个控制设备对应设置一个权限标志位;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若确定符合所述对应预设的控制条件,则将所述遥控命令发送至受控设备,以使所述受控设备根据所述遥控命令执行相应的动作;
其中,判断模块具体用于:分别获取各控制设备的权限标志位当前的取值;判断所述各控制设备的权限标志位当前的取值的组合,是否符合所述任意一个控制设备的控制条件,若确定符合,则确定所述任意一个控制设备满足对应预设的控制条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任意一个控制设备发送的修改权限标志位命令,其中,所述修改权限标志位命令中至少包括所述任意一个控制设备的权限标志位的修改值;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任意一个控制设备对应预设的修改权限标志位条件,确定是否允许所述任意一个控制设备修改对应的权限标志位的取值。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任意一个控制设备对应预设的修改权限标志位条件,确定是否允许所述任意一个控制设备修改对应的权限标志位的取值时,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若确定所述修改权限标志位条件为禁止状态,则将所述任意一个控制设备的权限标志位的取值更新为所述修改值;
若确定所述修改权限标志位条件为使能状态,则不允许所述任意一个控制设备修改对应的权限标志位的取值。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方法。
CN201910817698.9A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遥感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5361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17698.9A CN110536186B (zh)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遥感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17698.9A CN110536186B (zh)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遥感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36186A CN110536186A (zh) 2019-12-03
CN110536186B true CN110536186B (zh) 2022-03-08

Family

ID=686659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17698.9A Active CN110536186B (zh)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遥感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3618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65905A (zh) * 2020-11-17 2021-02-12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播放器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50092A (zh) * 2013-12-31 2015-07-01 上海可鲁系统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工控系统遥控/遥调命令传输故障的自动诊断方法
CN109515477A (zh) * 2018-11-29 2019-03-26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通信信号研究所 一种集中控制联锁命令发送权限的方法
CN109787356A (zh) * 2018-12-11 2019-05-21 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iec61850规约的变电站遥控防误操作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03631A1 (en) * 2006-11-01 2008-05-01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llecting data from intelligent electronic devices in an electrical power substation
US8526395B2 (en) * 2009-09-04 2013-09-03 L-3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Using code channel overrides to suppress CDMA wireless device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50092A (zh) * 2013-12-31 2015-07-01 上海可鲁系统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工控系统遥控/遥调命令传输故障的自动诊断方法
CN109515477A (zh) * 2018-11-29 2019-03-26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通信信号研究所 一种集中控制联锁命令发送权限的方法
CN109787356A (zh) * 2018-12-11 2019-05-21 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iec61850规约的变电站遥控防误操作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36186A (zh) 2019-1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703315B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control device, setting device, setting method and program
KR101018435B1 (ko) 사용자 단말기의 보안 관리 장치 및 방법
US11734976B2 (en) Authorization management and authorization request of elevator service request
CN103684878A (zh) 一种操作命令参数管控方法和设备
EP3996397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gateway,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0647278A (zh) 一种控制插件显示的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703616A (zh) 一种智能交互方法、云服务器、智能交互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4750523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9040178A (zh) 配置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10536186B (zh) 一种遥感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285534A (zh) 智能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器
CN108989160A (zh) 一种避免设备控制冲突的方法和系统
CN106874131B (zh) 广播队列调整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02256211B (zh) M2m终端基于群组实现应用的方法和系统
CN112019496A (zh) 基于mqtt总线的主题安全订阅方法及装置
CN110602221A (zh) 通知等级处理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7809323B (zh) 一种资源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028303B (zh) 一种智能设备的发现方法及装置
CN114866970A (zh) 策略控制方法、系统和相关设备
CN115190147A (zh) 一种智能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490134A (zh) 事件处理方法、系统、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3176798A (zh) 数据交互系统和数据交互方法
CN111859367A (zh) 锁屏密码设置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816435A (zh) 一种远程控制车辆的方法及装置
CN104461734A (zh) 针对终端应用的处理方法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