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35947A - 一种存储设备集群配置节点切换方法、装置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存储设备集群配置节点切换方法、装置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35947A
CN110535947A CN201910816527.4A CN201910816527A CN110535947A CN 110535947 A CN110535947 A CN 110535947A CN 201910816527 A CN201910816527 A CN 201910816527A CN 110535947 A CN110535947 A CN 1105359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mac address
configuration node
network port
manag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1652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35947B (zh
Inventor
李美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Wav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Wav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Wav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Wav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1652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3594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359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359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359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359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02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0604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storage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29Configuration or reconfiguration of storage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62Virtualisation aspec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6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adopting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067Distributed or networked storage systems, e.g. storage area networks [SAN],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09Mapping addresses
    • H04L61/10Mapping addresses of different typ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09Mapping addresses
    • H04L61/25Mapping addresses of the same type
    • H04L61/2503Transl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 H04L61/255Maintenance or indexing of mapping tab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 H04L67/1044Group management mechanis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7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distributed storage of data in networks, e.g. transport arrangements for network file system [NFS], storage area networks [SAN] or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101/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 H04L61/00
    • H04L2101/60Type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18Detail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22Layer-2 addresses, e.g.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addres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存储设备集群配置节点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存储设备集群及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案设置了与集群管理IP地址绑定的目标MAC地址,在切换配置节点的时候,目标MAC地址随着集群管理IP地址转移,因此不会导致集群管理IP地址和MAC地址的关联关系发生改变,避免网络安全管理设备因网络安全隐患切断通信,达到了存储设备集群切换配置节点不被中断网络的目的,提升了存储设备集群操作的可靠性和连续性。

Description

一种存储设备集群配置节点切换方法、装置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存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存储设备集群配置节点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存储设备集群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当今时代,网络安全非常重要,一般的数据机房或者实验室都会部署网络安全管理设备,并采用多种安全措施来阻止网络攻击。例如,当同一MAC地址的设备频繁变化IP地址,或者同一IP地址的设备频繁变化MAC地址时,网络安全管理设备就会认为出现了网络安全隐患,为了保障了机房网络安全就会阻止这类网络数据报文通信,或者先中断一小时或更长的时间之后才允许地址变更的设备通信。
在存储设备集群中,为了便于集群管理,一般在众多的节点中会选取配置节点,管理人员登陆配置节点就可以管理集群中的所有资源。然而,在实际应用场景中,配置节点的任务往往需要从老配置节点转移到新配置节点上去。
在集群功能设计中,集群管理IP地址设置在配置节点上,当配置节点转移或变化时,把集群管理IP地址设置到新的配置节点上,把老配置节点上原来设置的集群管理IP地址删除,从而让用户或者管理人员直接使用集群管理IP地址登陆设备即可,而无需使用遍历集群中所有节点的方式查找配置节点。
以上描述的集群管理IP地址设置方案,可以应用于很多场景,但是如果设备部署在有网络安全限制的环境中,当出现配置节点转移或变化时,会把老配置节点上集群管理IP地址删除,然后在新配置节点上配置此集群管理IP地址,那么网络安全管理设备就会发现有同一个IP地址使用多个MAC地址,网络安全管理设备就会认为出现了不安全因素而阻止这个网络通信,导致网络中断。
可见,传统的存储设备集群在切换配置节点时,往往会受到网络安全管理设备的控制而导致网络中断。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存储设备集群配置节点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存储设备集群及可读存储介质,用以解决传统的存储设备集群在切换配置节点时,往往会受到网络安全管理设备的控制而导致网络中断的问题。具体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存储设备集群配置节点切换方法,包括:
根据配置节点切换请求,关闭当前配置节点和目标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
将所述当前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上的目标MAC地址转移至所述目标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其中所述目标MAC地址为与集群管理IP地址绑定的MAC地址;
将所述当前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上的所述集群管理IP地址转移至所述目标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
启动所述当前配置节点和所述目标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以完成配置节点的切换。
优选的,所述目标MAC地址为独立于存储设备集群的虚拟的MAC地址,所述将所述当前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上的目标MAC地址转移至所述目标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包括:
在存储设备集群的节点支持增加虚拟的MAC地址时,删除所述当前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上的目标MAC地址,并将所述目标MAC地址增加到所述目标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
在存储设备集群的节点不支持增加虚拟的MAC地址时,将所述当前配置节点的目标MAC地址还原为所述当前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原本的MAC地址,并将所述目标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原本的MAC地址修改为所述目标MAC地址。
优选的,所述目标MAC地址为存储设备集群中初始配置节点的MAC地址,所述将所述当前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上的目标MAC地址转移至所述目标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包括:
将所述当前配置节点的目标MAC地址与所述目标配置节点的MAC地址进行交换。
优选的,所述根据配置节点切换请求,关闭当前配置节点和目标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包括:
根据配置节点切换请求,确定存储设备集群中的目标配置节点;关闭当前配置节点和所述目标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
优选的,在所述启动所述当前配置节点和所述目标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以完成配置节点的切换之后,还包括:
利用所述目标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广播Gratuitous ARP报文,以刷新以太网交换机二层MAC地址转发表中相应表项的MAC地址和端口之间的关联关系。
优选的,在所述根据配置节点切换请求,关闭当前配置节点和目标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之前,还包括:
在检测到当前配置节点发生故障时,或在接收到对所述当前配置节点的版本升级请求时,生成配置节点切换请求。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存储设备集群配置节点切换装置,包括:
网口关闭模块:用于根据配置节点切换请求,关闭当前配置节点和目标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
MAC地址变更模块:用于将所述当前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上的目标MAC地址转移至所述目标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其中所述目标MAC地址为与集群管理IP地址绑定的MAC地址;
IP地址变更模块:用于将所述当前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上的所述集群管理IP地址转移至所述目标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
网口启动模块:用于启动所述当前配置节点和所述目标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以完成配置节点的切换。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存储设备集群配置节点切换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上所述的一种存储设备集群配置节点切换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存储设备集群,包括存储设备,还包括如上所述的一种存储设备集群配置节点切换设备。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如上所述的一种存储设备集群配置节点切换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存储设备集群配置节点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存储设备集群及可读存储介质,方案包括:根据配置节点切换请求,关闭当前配置节点和目标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将当前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上的目标MAC地址转移至目标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其中目标MAC地址为与集群管理IP地址绑定的MAC地址;将当前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上的集群管理IP地址转移至目标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启动当前配置节点和目标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以完成配置节点的切换。
可见,该方案设置了与集群管理IP地址绑定的目标MAC地址,在切换配置节点的时候,目标MAC地址随着集群管理IP地址转移,因此不会导致集群管理IP地址和MAC地址的关联关系发生改变,避免网络安全管理设备因网络安全隐患切断通信,达到了存储设备集群切换配置节点不被中断网络的目的,提升了存储设备集群操作的可靠性和连续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存储设备集群配置节点切换方法实施例一的实现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存储设备集群配置节点切换方法实施例二的实现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存储设备集群配置节点切换方法实施例三的实现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存储设备集群配置节点切换方法实施例四的实现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存储设备集群配置节点切换装置实施例的功能框图;
图6为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存储设备集群实施例的架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存储设备集群配置节点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存储设备集群及可读存储介质,通过设置与集群管理IP地址绑定的目标MAC地址,实现在切换配置节点过程中目标MAC地址随着集群管理IP地址转移,避免网络安全管理设备因网络安全隐患切断通信,提升了存储设备集群的可靠性。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下面对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存储设备集群配置节点切换方法实施例一进行介绍,参见图1,实施例一包括:
S101、根据配置节点切换请求,关闭当前配置节点和目标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
本实施例应用于存储设备集群,具体可以为SAN存储设备。对于SAN存储设备,为了虚拟化存储设备以及提高可靠性和负载分担,通常会把一台存储设备设计成一个或者多个节点,并将多台设备的全部节点组成一个集群,整个集群作为一个整体向上层用户提供存储服务。在这种多节点存储设备集群环境中,为了便于集群管理,一般在众多的节点中会选举出一个配置节点,管理人员登陆配置节点就可以管理集群中的所有资源。存储设备集群中节点之间的信息同步以及配置节点选举等过程,通常采用PCIe链路或FC(FibreChannel)链路通信,而管理人员使用以太网远程登陆设备。
集群中的节点具有失效备援功能,任何一个节点故障都会有另一个其他节点来承接故障节点的任务,因此当配置节点发生故障时,会有另一个节点承担起配置节点的任务。另外,当集群中的节点软件版本需要在线升级时,为了业务不中断也会顺序升级和重启节点,而不是同时升级软件版本和重启所有节点。因此,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经常需要切换配置节点,也就是将配置任务从一个老节点转移到另一个新节点。本实施例中,配置节点切换请求的目的就在于将配置任务从当前配置节点转移到目标配置节点。
上述配置节点切换请求可以为用户发出的,也可以是在检测到切换配置节点的决定条件时系统自动生成的,例如,在检测到当前配置节点发生故障时生成配置节点切换请求。
S102、将所述当前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上的目标MAC地址转移至所述目标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其中所述目标MAC地址为与集群管理IP地址绑定的MAC地址;
在存储设备集群中,假如为每个节点都配置IP地址,那么管理员需要逐个登录各个节点并判断当前节点是否为配置节点,这是非常麻烦不可接受的。所以在集群功能设计时,将集群管理IP地址固定化设置在配置节点上,当配置节点转移或变化时,把集群管理IP地址设置到目标配置节点上,并将当前配置节点上设置的集群管理IP地址删除,从而让用户或者管理人员直接使用集群管理IP地址登陆设备即可,而无需使用遍历集群中所有节点的方式查找配置节点。
本实施例中,预先设置了目标MAC地址,并将目标MAC地址与集群管理IP地址绑定在一起,因此,在配置节点转移时,目标MAC地址能够随着集群管理IP地址转移,从而保证集群管理IP地址和目标MAC地址之间的关系不发生改变。避免了网络安全管理设备检测到一个IP地址使用多个MAC地址从而阻止网络通信的现象,提升了存储设备集群的可靠性。
S103、将所述当前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上的所述集群管理IP地址转移至所述目标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
S104、启动所述当前配置节点和所述目标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以完成配置节点的切换。
综上,本实施例应用于多节点存储设备集群环境,当配置节点转移时,能把集群管理IP地址和目标MAC地址恰当的转移到新的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上,保持集群管理IP地址和目标MAC地址的关联关系不变,因此,设备管理人员不会感知集群配置节点转移过程,网络安全管理设备不会感知集群配置节点转移,配置节点转移后设备管理人员登陆和访问集群网络不中断。
其中,设备管理人员不会感知集群配置节点转移,主要指:虽然集群中的配置节点已经转移,集群管理IP地址的位置已经发生变化,但设备管理人员仍然使用此集群管理IP地址登陆来管理集群,而觉察不到集群配置节点转移过程;网络安全管理设备不会感知集群配置节点转移,主要指:管理网口使用目标MAC地址,配置节点转移后,集群管理IP地址、目标MAC地址以及二者之间的关联关系都未发生变化;配置节点转移后设备管理人员登陆和访问集群网络不中断,主要指:集群配置节点转移后,管理人员仍然能够使用集群管理IP地址登陆并管理集群,而不会因为配置节点转移,也不会被网络安全管理设备认为存在安全隐患而中断网络。
可见,本实施例所提供一种存储设备集群配置节点切换方法,通过设置与集群管理IP地址绑定的目标MAC地址,在切换配置节点的时候,目标MAC地址随着集群管理IP地址转移,因此不会导致集群管理IP地址和MAC地址的关联关系发生改变,避免网络安全管理设备因网络安全隐患切断通信,达到了存储设备集群切换配置节点不被中断网络的目的,提升了存储设备集群操作的可靠性和连续性。
下面开始详细介绍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存储设备集群配置节点切换方法实施例二,实施例二基于前述实施例一实现,并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拓展。具体的,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为尽快刷新以太网交换机上的二层MAC地址转发表,在变更IP地址和MAC地址之后,利用目标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广播报文。
如图2所示,实施例二包括:
S201、在检测到当前配置节点发生故障时,或在接收到对所述当前配置节点的版本升级请求时,生成配置节点切换请求;
本实施例中,在检测达到配置节点切换条件时自动生成配置节点切换请求,提高了存储设备集群的可靠性和效率。
S202、根据配置节点切换请求,确定存储设备集群中的目标配置节点;关闭当前配置节点和所述目标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配置节点切换请求中可以包括目标配置节点的标识信息,用于指定待切换至的节点;配置节点切换请求中也可以不包括目标配置节点的标识信息,在接收到配置节点切换请求之后,集群管理模块发起重新选举新的配置节点,根据存储设备集群的实时状态或预先设置的配置节点切换顺序从存储设备集群中选择待切换至的目标配置节点。
S203、将所述当前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上的目标MAC地址转移至所述目标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其中所述目标MAC地址为与集群管理IP地址绑定的MAC地址;
S204、将所述当前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上的所述集群管理IP地址转移至所述目标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
S205、启动所述当前配置节点和所述目标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以完成配置节点的切换;
S206、利用所述目标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广播Gratuitous ARP报文,以刷新以太网交换机二层MAC地址转发表中相应表项的MAC地址和端口之间的关联关系。
本实施例所提供一种存储设备集群配置节点切换方法,为了更快的刷新与节点连接的以太网交换机上二层MAC地址转发表,在完成上述的地址变更之后,从目标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主动发出Gratuitous ARP报文,从而快速刷新以太网交换机二层MAC地址转发表中相应表项的MAC地址和端口之间的关联关系。通过以上描述的方法,不论配置节点切换多少次,集群使用的集群管理IP地址和目标MAC地址始终没有变化,网络中的安全管理设备也就不会认为存在安全隐患,因此,配置节点切换时使用集群管理IP登陆的网络不再被中断。
下面开始详细介绍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存储设备集群配置节点切换方法实施例三,实施例三基于前述实施例一实现,并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拓展。具体的,实施列三中目标MAC地址为独立于存储设备集群的虚拟的MAC地址。
参见图3,实施例三具体包括:
S301、根据配置节点切换请求,关闭当前配置节点和目标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
S302、在存储设备集群的节点支持增加虚拟的MAC地址时,删除所述当前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上的目标MAC地址,并将所述目标MAC地址增加到所述目标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
S303、在存储设备集群的节点不支持增加虚拟的MAC地址时,将所述当前配置节点的目标MAC地址还原为所述当前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原本的MAC地址,并将所述目标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原本的MAC地址修改为所述目标MAC地址;
S304、将所述当前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上的所述集群管理IP地址转移至所述目标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
S305、启动所述当前配置节点和所述目标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以完成配置节点的切换。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在集群管理模块中增加MAC地址管理模块和信息刷新模块。创建集群时,在设置集群管理IP地址前,为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设置一个新的MAC地址,本实施例称之为目标MAC地址。集群管理功能的MAC地址管理模块记录着管理网口原本的MAC地址和新部署的目标MAC地址。当配置节点转移时,集群管理模块会发起重新选举新配置节点,确定新配置节点后,集群管理模块关闭当前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和目标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把当前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的目标MAC地址删除,把目标MAC地址设置到新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上。把当前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配置的集群管理IP地址删掉,在目标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上配置集群管理IP地址。以上执行完毕后,集群管理模块把新配置节点和老配置节点上的管理网口都启动起来。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存储设备集群中的节点可能支持增加虚拟的MAC地址,也可能不支持增加虚拟的MAC地址。关于节点是否支持增加虚拟的MAC,是硬件产品确定下来之后就确定了,因此变更MAC地址的时候需要根据存储设备的硬件情况选择方案,具体从以下两个方案中选择一个方案执行:
方案一,当前存储设备集群的节点支持增加虚拟的MAC地址,那么,可以确定目标配置节点允许同时设置有原本的MAC地址和目标MAC地址。假设当前配置节点也同时设置有原本的MAC地址和目标MAC地址,在切换配置节点时,将当前配置节点上的目标MAC地址删除,并将目标MAC地址增加到目标配置节点。
另外,管理网口的MAC设置方法与节点使用的系统有关,例如基于Linux的操作系统可以使用ip link add dev eth0 address xx:xx:xx:xx:xx:xx命令向eth0网口增加设置目标MAC地址。
方案二,当前存储设备集群的节点不支持增加虚拟的MAC地址,那么,可以确定目标配置节点仅仅设置有原本的MAC地址,且当前配置节点仅仅设置有目标MAC地址。在切换配置节点时,将当前配置节点的目标MAC地址还原为当前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原本的MAC地址,并将目标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原本的MAC地址修改为目标MAC地址。
如上所述,管理网口的目标MAC设置方法与节点使用的系统有关,例如基于Linux的操作系统,在管理网口不支持增加虚拟的MAC地址时,可以使用ip link set dev eth0address xx:xx:xx:xx:xx:xx命令将节点管理网口原本的MAC地址修改为目标MAC地址。这种情况MAC地址管理模块在处理配置节点发生转移时,不再是执行删除当前配置节点上管理网口的目标MAC地址,而是使用ip link set dev eth0 address yy:yy:yy:yy:yy:yy命令把当前配置节点上的目标MAC地址还原为当前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原本的MAC地址。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在集群管理模块中还可以增加信息刷新模块。在完成上述的地址变更之后,信息刷新模块从目标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主动发出Gratuitous ARP报文,从而快速刷新以太网交换机二层MAC地址转发表中相应表项的MAC地址和端口之间的关联关系。
本实施例所提供一种存储设备集群配置节点切换方法,可应用于SAN存储设备领域软件系统,通过使用虚拟MAC地址解决存储设备集群配置节点频繁切换导致网络中断的方法,使得存储设备集群配置节点转移时不再被机房网络安全管理设备中断网络。
下面开始详细介绍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存储设备集群配置节点切换方法实施例四,实施例四基于前述实施例一实现,并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拓展。具体的,实施列四中目标MAC地址为存储设备集群中初始配置节点的MAC地址,在配置节点切换过程中,依据主备切换的思想,将初始配置节点的MAC地址一直从旧的配置节点传递给下一个新的配置节点。
参见图4,实施例四具体包括:
S401、根据配置节点切换请求,关闭当前配置节点和目标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
S402、将所述当前配置节点的目标MAC地址与所述目标配置节点的MAC地址进行交换,其中所述目标MAC地址为与集群管理IP地址绑定的MAC地址;
具体的,管理网口的MAC设置方法与节点使用的系统有关,例如基于Linux的操作系统可以使用ip link set dev eth0 address xx:xx:xx:xx:xx:xx命令设置eth0网口的MAC地址。
S403、将所述当前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上的所述集群管理IP地址转移至所述目标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
S404、启动所述当前配置节点和所述目标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以完成配置节点的切换。
本实施例所提供一种存储设备集群配置节点切换方法,集群管理模块关闭当前配置节点和目标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删除当前配置节点的集群管理IP地址,把当前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的MAC地址设置到目标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上,把目标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的MAC地址设置到当前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上。依据主备切换的思想,将目标MAC地址从当前配置节点传递至目标配置节点,因此存储设备集群的配置节点的MAC地址、IP地址不会发生改变,避免了网络中断。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存储设备集群配置节点切换装置进行介绍,下文描述的一种存储设备集群配置节点切换装置与上文描述的一种存储设备集群配置节点切换方法可相互对应参照。
如图5所示,包括:
网口关闭模块501:用于根据配置节点切换请求,关闭当前配置节点和目标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
MAC地址变更模块502:用于将所述当前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上的目标MAC地址转移至所述目标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其中所述目标MAC地址为与集群管理IP地址绑定的MAC地址;
IP地址变更模块503:用于将所述当前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上的所述集群管理IP地址转移至所述目标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
网口启动模块504:用于启动所述当前配置节点和所述目标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以完成配置节点的切换。
本实施例的一种存储设备集群配置节点切换装置用于实现前述的一种存储设备集群配置节点切换方法,因此该装置中的具体实施方式可见前文中的一种存储设备集群配置节点切换方法的实施例部分,例如,网口关闭模块501、MAC地址变更模块502、IP地址变更模块503、网口启动模块504,分别用于实现上述一种存储设备集群配置节点切换方法中步骤S101,S102,S103,S104。所以,其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参照相应的各个部分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再展开介绍。
另外,由于本实施例的一种存储设备集群配置节点切换装置用于实现前述的一种存储设备集群配置节点切换方法,因此其作用与上述方法的作用相对应,这里不再赘述。
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存储设备集群配置节点切换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前文所述的一种存储设备集群配置节点切换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存储设备集群,如图6所示,包括存储设备601,还包括如前文所述的一种存储设备集群配置节点切换设备602。
最后,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如前文所述的一种存储设备集群配置节点切换方法的步骤。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存储设备集群配置节点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配置节点切换请求,关闭当前配置节点和目标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
将所述当前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上的目标MAC地址转移至所述目标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其中所述目标MAC地址为与集群管理IP地址绑定的MAC地址;
将所述当前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上的所述集群管理IP地址转移至所述目标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
启动所述当前配置节点和所述目标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以完成配置节点的切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MAC地址为独立于存储设备集群的虚拟的MAC地址,所述将所述当前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上的目标MAC地址转移至所述目标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包括:
在存储设备集群的节点支持增加虚拟的MAC地址时,删除所述当前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上的目标MAC地址,并将所述目标MAC地址增加到所述目标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
在存储设备集群的节点不支持增加虚拟的MAC地址时,将所述当前配置节点的目标MAC地址还原为所述当前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原本的MAC地址,并将所述目标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原本的MAC地址修改为所述目标MAC地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MAC地址为存储设备集群中初始配置节点的MAC地址,所述将所述当前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上的目标MAC地址转移至所述目标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包括:
将所述当前配置节点的目标MAC地址与所述目标配置节点的MAC地址进行交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配置节点切换请求,关闭当前配置节点和目标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包括:
根据配置节点切换请求,确定存储设备集群中的目标配置节点;关闭当前配置节点和所述目标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
5.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启动所述当前配置节点和所述目标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以完成配置节点的切换之后,还包括:
利用所述目标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广播Gratuitous ARP报文,以刷新以太网交换机二层MAC地址转发表中相应表项的MAC地址和端口之间的关联关系。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配置节点切换请求,关闭当前配置节点和目标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之前,还包括:
在检测到当前配置节点发生故障时,或在接收到对所述当前配置节点的版本升级请求时,生成配置节点切换请求。
7.一种存储设备集群配置节点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口关闭模块:用于根据配置节点切换请求,关闭当前配置节点和目标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
MAC地址变更模块:用于将所述当前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上的目标MAC地址转移至所述目标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其中所述目标MAC地址为与集群管理IP地址绑定的MAC地址;
IP地址变更模块:用于将所述当前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上的所述集群管理IP地址转移至所述目标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
网口启动模块:用于启动所述当前配置节点和所述目标配置节点的管理网口,以完成配置节点的切换。
8.一种存储设备集群配置节点切换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存储设备集群配置节点切换方法的步骤。
9.一种存储设备集群,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设备,还包括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存储设备集群配置节点切换设备。
10.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存储设备集群配置节点切换方法的步骤。
CN201910816527.4A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存储设备集群配置节点切换方法、装置及设备 Active CN1105359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16527.4A CN110535947B (zh)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存储设备集群配置节点切换方法、装置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16527.4A CN110535947B (zh)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存储设备集群配置节点切换方法、装置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35947A true CN110535947A (zh) 2019-12-03
CN110535947B CN110535947B (zh) 2021-09-17

Family

ID=686656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16527.4A Active CN110535947B (zh)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存储设备集群配置节点切换方法、装置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35947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03745A (zh) * 2020-08-18 2020-11-27 北京浪潮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管理节点访问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500257A (zh) * 2021-12-09 2022-05-13 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配置分发方法、装置、控制节点及存储介质
WO2023246168A1 (zh) * 2022-06-23 2023-12-28 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微服务迁移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212735A1 (en) * 2002-05-13 2003-11-13 Nvid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n integrated network of processors
CN101605368A (zh) * 2009-06-26 2009-12-16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无线业务的异构网络及切换方法
WO2017032332A1 (zh) * 2015-08-25 2017-03-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寻呼终端的方法和装置
CN107395396A (zh) * 2017-06-22 2017-11-24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基于fpga的冗余双网口可配置以太网ip核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212735A1 (en) * 2002-05-13 2003-11-13 Nvid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n integrated network of processors
CN101605368A (zh) * 2009-06-26 2009-12-16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无线业务的异构网络及切换方法
WO2017032332A1 (zh) * 2015-08-25 2017-03-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寻呼终端的方法和装置
CN107395396A (zh) * 2017-06-22 2017-11-24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基于fpga的冗余双网口可配置以太网ip核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03745A (zh) * 2020-08-18 2020-11-27 北京浪潮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管理节点访问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500257A (zh) * 2021-12-09 2022-05-13 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配置分发方法、装置、控制节点及存储介质
WO2023246168A1 (zh) * 2022-06-23 2023-12-28 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微服务迁移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35947B (zh) 2021-09-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44510B (zh) 一种分布式数据库集群的数据迁移方法和装置
US20220131746A1 (en) Data center resource tracking
CN105933391B (zh) 一种节点扩容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1683293B2 (en) Creating two simultaneous VPN connections for a VPN client
CN107809367B (zh) 一种sdn网络的设备上线方法及sdn控制器、网络设备
CN110535947A (zh) 一种存储设备集群配置节点切换方法、装置及设备
US20160239319A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Migrating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During Live Migration of Virtual Machine
EP3300298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witching vnf
WO2016206456A1 (zh) 物理机升级方法、业务迁移方法及装置
CN106302607A (zh) 应用于云计算的块存储系统及方法
CN109802985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取存储介质
CN107544841B (zh) 虚拟机热迁移方法和系统
US9992058B2 (en) Redundant storage solution
CN104243527A (zh) 数据同步方法、数据同步装置及分布式系统
CN103491192B (zh) 一种分布式系统的Namenode切换方法和系统
CN102932409B (zh) 一种虚拟机在线迁移的方法和系统
EP3316555A1 (en) Mac address synchroniza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CN104038376A (zh) 一种管理真实服务器的方法、装置及lvs集群系统
US9712455B1 (en) Determining availability of networking resources prior to migration of a server or domain
CN113328916B (zh) Bfd检测模式的切换方法、装置及设备
US20190268237A1 (en) Computer 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ally adapting a software-defined network
CN102916885B (zh) 一种多生成树协议网络拓扑收敛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US11671362B2 (en) Managing data traffic for two simultaneous VPN connections with a VPN client
CN108366087B (zh) 一种基于分布式文件系统的iscsi服务实现方法和装置
US11153173B1 (en) Dynamically updating compute node location information in a distributed computing environ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