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35925A - 一种物联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物联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35925A
CN110535925A CN201910767786.2A CN201910767786A CN110535925A CN 110535925 A CN110535925 A CN 110535925A CN 201910767786 A CN201910767786 A CN 201910767786A CN 110535925 A CN110535925 A CN 1105359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equipment
frame
control frame
repo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6778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多坚
许满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Pomel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Pomel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Pomel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Pomel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6778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35925A/zh
Publication of CN1105359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359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89Conges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94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forcing collis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联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生成与第二设备对应的控制帧,并在第一发送时隙将所述控制帧发送至所述第二设备,其中,按所述第一设备的配对信息表确定所述控制帧的第一发送时隙;在预设的定时时间后,将所述控制帧的第一发送时隙修改第二发送时隙,并将修改后的控制帧发送至所述第二设备;按所述配对信息表确定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上报时隙,在所述第一上报时隙生成与所述控制帧对应的控制上报帧,并将所述控制上报帧发送至服务器。本发明实现了一种高效、准确的物联控制方案,避免了信号上报冲突所造成的上报帧丢失的情况,提高了物联通信的及时性,增强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物联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联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目前的物联网产品大都采用终端设备-网关-服务器-应用程序,此四个环节的通信模型。其中,终端设备与网关的通信方式有多种,例如,蓝牙、WiFi、Zegbee、RF等,具体来说,由于RF通信方式的功耗较低、通信距离较远,因此,RF通信方式比较适合与物联网应用。
在现有的RF通信方式中,设备与网关之间的通信采用RF通信,且设备与设备之间的通信也可以使用RF通信。但是,目前物联网中的终端设备之间是不能通信的,大多数终端设备的通信方式仅限于转发功能,终端设备之间并无控制关系,即使终端设备之间可以控制也是相当有限的通信,例如以下两种方式:第一,采用绑定信息的方式,具体来说,由应用程序配置两组终端设备的关系后,下发给各终端设备,由此两个终端设备建立好被控的关系,当其中一个终端设备发送控制信息时,另一个终端设备在接收到应用程序下发的控制信息时,便可以知道它们是被控关系,则执行控制信息;第二,采用联动的方式,具体来说,由应用程序设置两组终端设备之间的条件执行关系,当一个终端设备的状态发生变化时,通知服务器,服务请下发命令给网关,从而通过网关实现对另一个终端设备的控制。
由上述背景可知,现有的RF通信技术中,无法实现终端设备之间的有效通信,且当多个终端设备无规则地向空中发送上报状态信息时,一方面,可能会对信道造成空中阻塞,另一方面,上报信号的冲突几率较大,可能导致上报帧丢失严重,从而降低了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物联控制方法,应用于第一设备,该方法包括:
根据控制需求生成与第二设备对应的控制帧,并在第一发送时隙将所述控制帧发送至所述第二设备,其中,按所述第一设备的配对信息表确定所述控制帧的第一发送时隙;
在预设的定时时间后,将所述控制帧的第一发送时隙修改第二发送时隙,并将修改后的控制帧发送至所述第二设备;
按所述配对信息表确定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上报时隙,在所述第一上报时隙生成与所述控制帧对应的控制上报帧,并将所述控制上报帧发送至服务器。
可选的,所述根据控制需求生成与第二设备对应的控制帧,包括:
根据控制设备地址信息、网络规模信息、广播模式信息、控制命令信息、时隙号信息、控制状态信息、滚码信息、序号信息以及校验信息生成所述控制帧。
可选的,所述根据控制需求生成与第二设备对应的控制帧,还包括:
查找所述配对信息表,获取与所述第二设备对应的时隙号信息;
根据所述时隙号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发送时隙。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物联控制方法,应用于第二设备,该方法包括:
接收由第一设备发送的控制帧;
提取所述控制帧的发送时隙号信息,以及,获取由所述第二设备存储的第二时隙号信息,根据所述发送时隙号信息以及所述第二时隙号信息的差值确定所述第二设备的时间补偿;
根据所述第二时隙号信息确定所述第二设备的第二上报时隙,在所述第二上报时隙生成与所述控制帧对应的受控上报帧,并将所述受控上报帧发送至服务器。
可选的,所述接收由第一设备发送的控制帧,包括:
提取所述控制帧内的控制设备地址信息以及滚码信息计算得到校验值;
根据所述校验值得到所述控制帧的正确性,若正确,则解析所述控制帧,若错误,则丢弃所述控制帧。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发送时隙号信息以及所述第二时隙号信息的差值确定所述第二设备的时间补偿,包括:
获取预设的时隙值;
根据所述发送时隙号信息以及所述第二时隙号信息的差值与所述时隙值的乘积确定所述第二设备的时间补偿。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物联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
第一控制帧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控制需求生成与第二设备对应的控制帧,并在第一发送时隙将所述控制帧发送至所述第二设备,其中,按所述第一设备的配对信息表确定所述控制帧的第一发送时隙;
第二控制帧发送单元,用于在预设的定时时间后,将所述控制帧的第一发送时隙修改第二发送时隙,并将修改后的控制帧发送至所述第二设备;
控制上报帧发送单元,用于按所述配对信息表确定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上报时隙,在所述第一上报时隙生成与所述控制帧对应的控制上报帧,并将所述控制上报帧发送至服务器。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物联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
控制帧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由第一设备发送的控制帧;
时间补偿单元,用于提取所述控制帧的发送时隙号信息,以及,获取由所述第二设备存储的第二时隙号信息,根据所述发送时隙号信息以及所述第二时隙号信息的差值确定所述第二设备的时间补偿;
受控帧上报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时隙号信息确定所述第二设备的第二上报时隙,在所述第二上报时隙生成与所述控制帧对应的受控上报帧,并将所述受控上报帧发送至服务器。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物联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第一设备、第二设备以及服务器,其中:
所述第一设备用于,根据控制需求生成与所述第二设备对应的控制帧,并在第一发送时隙将所述控制帧发送至所述第二设备,按所述配对信息表确定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上报时隙,在所述第一上报时隙生成与所述控制帧对应的控制上报帧,并将所述控制上报帧发送至服务器;
所述第二设备用于,接收由第一设备发送的控制帧,提取所述控制帧的发送时隙号信息,以及,获取由所述第二设备存储的第二时隙号信息,根据所述发送时隙号信息以及所述第二时隙号信息的差值确定所述第二设备的时间补偿,根据所述第二时隙号信息确定所述第二设备的第二上报时隙,在所述第二上报时隙生成与所述控制帧对应的受控上报帧,并将所述受控上报帧发送至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用于接收由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控制上报帧,以及接收由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受控上报帧。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物联控制程序,所述物联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物联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生成与第二设备对应的控制帧,并在第一发送时隙将所述控制帧发送至所述第二设备,其中,按所述第一设备的配对信息表确定所述控制帧的第一发送时隙;在预设的定时时间后,将所述控制帧的第一发送时隙修改第二发送时隙,并将修改后的控制帧发送至所述第二设备;按所述配对信息表确定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上报时隙,在所述第一上报时隙生成与所述控制帧对应的控制上报帧,并将所述控制上报帧发送至服务器。实现了一种高效、准确的物联设备控制方案,避免了信号上报冲突所造成的上报帧丢失的情况,提高了物联通信的及时性,增强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物联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物联控制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物联控制装置第三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4是本发明物联控制装置第四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5是本发明物联控制系统第五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发明的说明,其本身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部件”或“单元”可以混合地使用。
实施例一
图1是本发明物联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物联控制方法,应用于第一设备,该方法包括:
S1、根据控制需求生成与第二设备对应的控制帧,并在第一发送时隙将所述控制帧发送至所述第二设备,其中,按所述第一设备的配对信息表确定所述控制帧的第一发送时隙;
S2、在预设的定时时间后,将所述控制帧的第一发送时隙修改第二发送时隙,并将修改后的控制帧发送至所述第二设备;
S3、按所述配对信息表确定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上报时隙,在所述第一上报时隙生成与所述控制帧对应的控制上报帧,并将所述控制上报帧发送至服务器。
首先,在第一设备端,根据第一设备对第二设备的控制需求,生成相应的控制帧,其中,控制需求包括第一设备对第二设备的控制类型和控制内容,可以理解的是,根据第一设备和/或第二设备的设备属性、设备类型、设备功能以及当前的应用场景确定该控制需求,对应的,生成用于控制第二设备的控制帧,其中,该控制帧包括对第二设备的控制信息以及数项其它信息。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设备端生成该控制帧后,在预设的第一发送时隙将该控制帧发送至第二设备,其中,该第一发送时隙由第一设备内置的配对信息表确定,该配对信息表用于记录第一设备以及第二设备在配对阶段保存的信息,具体的,该配对信息包括该控制帧的第一发送时隙以及后续的第二发送时隙等。
然后,在预设的定时时间后,将所述控制帧的第一发送时隙修改第二发送时隙,并将修改后的控制帧发送至所述第二设备。其中,将第一发送时隙发送的控制帧作为第一控制帧,将第二发送时隙发送的控制帧作为第二控制帧,第一控制帧与第二控制帧均是针对第二设备的同一控制需求下的控制帧,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控制帧与第二控制帧的控制数据是相同的,不同的是,第一控制帧与第二控制帧的时隙号不同,该时隙号用于第二设备确定当前接收到控制帧的时隙,例如,当第一设备在第一发送时隙发送第一控制帧时,若第二设备未收到,则第二设备在第二发送时隙继续发送第二控制帧,若第二设备接收到该第二控制帧,则通过该第二控制帧的时隙号得到此时的时隙,由此第二设备可以准确定位自身当前所处的时间片。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预设第一设备的控制帧发送表,根据该控制帧发送表确定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的发送模式,具体的,该发送模式包括第一设备按第一发送时隙发送第一控制帧后的发送次数,例如,当该发送模式为发送两次时,在第一发送时隙后的第二发送时隙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二控制帧,当该发送模式为发送三次时,在第二发送时隙后的第三发送时隙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三控制帧。
最后,按所述配对信息表确定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上报时隙,在所述第一上报时隙生成与所述控制帧对应的控制上报帧,并将所述控制上报帧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到控制上报帧后刷新相应的控制信息。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控制需求生成与第二设备对应的控制帧,还包括:
根据控制设备地址信息、网络规模信息、广播模式信息、控制命令信息、时隙号信息、控制状态信息、滚码信息、序号信息以及校验信息生成所述控制帧。具体的,本实施例的一种控制帧格式如下所述:
From ID To ID 消息 命令 时隙 数据 滚码 序号 校验
5Bytes 5Byte 1Byte 1Byte 1Bytes 1Bytes 1Byte 4Byte 1Byte 4Bytes
其中,
from ID:控制设备地址;
To ID:1字节网络规模+4个字节广播地址;
消息:广播模式;
命令:控制命令;
时隙:时隙号;
数据:控制状态;
组:组号;
滚码:控制设备的滚码;
序号:本次配对的序号;
检验:设备校验。
在上述帧格式中,根据To ID确定当前的网络规模,具体的,在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的控制帧之前,通过第一设备的按键触发,在第一设备的配对信息表中查找与其配对的第二设备和其它设备,若第一设备的配对信息表中没有第二设备或其它设备,则不执行后续的控制帧发送操作,也即,通过第一设备的按键触发,结合第一设备的配对信息表查找其配对的设备数量,将该设备数量作为当前控制需求下的网络规模,具体的,在上述控制帧结构中包括上述To ID字段,通过该To ID字段确定当前的网络规模,因此,当第二设备接收到该控制帧时,即可获取该To ID字段的信息,根据该To ID字段的信息计算得出当前网络规模下其它所有设备上报服务器的完成时间。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根据控制需求生成与第二设备对应的控制帧,还包括:查找所述配对信息表,获取与所述第二设备对应的时隙号信息;根据所述时隙号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发送时隙。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终端设备进行配对的方式,使得配对的设备双方进行信息交互,并保存重要的信息至各自设备的存储器,以备后用作设备间控制判断的依据。其中,第一设备在配对时候分配第二设备的时隙号和当前配对的序号。第二设备接收到第一设备的配置信息后,需要保存配置的时隙号和配置序号。当第一设备发起控制时,第一设备需要查找配对信息表,在指定的第一设备的时隙中发送该控制帧,而接收到该控制帧的第二设备执行控制后,并以配置的时隙进行上报服务器。由此,本方案不仅能保证多个设备受控的成功率,同时确保被控后的设备完整上报服务器,在应用程序端,受控设备的状态刷新及时,同时保证状态刷新的成功率。
实施例二
图2是本发明物联控制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物联控制方法,应用于第二设备,该方法包括:
S10、接收由第一设备发送的控制帧;
S20、提取所述控制帧的发送时隙号信息,以及,获取由所述第二设备存储的第二时隙号信息,根据所述发送时隙号信息以及所述第二时隙号信息的差值确定所述第二设备的时间补偿;
S30、根据所述第二时隙号信息确定所述第二设备的第二上报时隙,在所述第二上报时隙生成与所述控制帧对应的受控上报帧,并将所述受控上报帧发送至服务器。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接收由第一设备发送的控制帧,包括:
提取所述控制帧内的控制设备地址信息以及滚码信息计算得到校验值;
根据所述校验值得到所述控制帧的正确性,若正确,则解析所述控制帧,若错误,则丢弃所述控制帧。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发送时隙号信息以及所述第二时隙号信息的差值确定所述第二设备的时间补偿,包括:
获取预设的时隙值;
根据所述发送时隙号信息以及所述第二时隙号信息的差值与所述时隙值的乘积确定所述第二设备的时间补偿。
具体的,在以下示例中,以遥控器作为第一设备,移动插座作为第二设备,对本方案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在本示例中,通过遥控器的预设物理按键或者虚拟按键,向移动插座发送广播控制帧;
当遥控器接收到上述按键操作时,首先,查找其配对的设备个数,具体的,遥控器根据按下的按键所对应的配对信息(移动插座)表查找,按键时候开始启动查找操作,当遥控器没有配对任何设备的时候,按键后查找配对设备个数为0,遥控器接收按键时候不会执行任何操作。然后,将其配对的设备个数把作为控制帧的网络规模,其中,遥控器发出的控制帧中包括网络规模字段,用作遥控器通知移动插座收到控制帧时,遥控器所控制的设备个数,受控的移动插座便可以得知所有其它移动插座上报服务器完成的时间。
在本示例中,将控制帧的时隙号确定为0,其中,可选的,将该时隙的时长定义为200ms,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时隙的时间长短和发送帧的时间相关。具体的,根据一定长度的帧、扩频因子、带宽、前导码、CRC、前项纠错的配置得到控制帧发送所需的时隙,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到发送控制帧带有信号冲突检测,因此,时隙时间大于控制帧时间和冲突检测时间之和。
当遥控器向移动插座发送该控制帧之后,定时一个时隙值,其中,由于遥控器控制帧的大小与受控设备上报服务器帧的大小,帧长度差异较小,为了保证一致性,在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时隙时间均为200ms,也即:该遥控器发送的控制帧的时隙时间,等于该受控设备(也即移动插座)上报服务器的时隙时间。
当遥控器向移动插座发送该控制帧之后,按所定时的时隙值到达时,遥控器生成另一控制帧,该控制帧与时隙0时发送的控制帧是具备相同格式的控制帧,不同的是,把该控制帧的时隙0改成时隙1,然后发送至移动插座。需要说明的是,先后两次控制帧的格式长度相同,时隙0的控制帧和时隙1的控制帧中只有时隙字段这一项不同,同时,若先后两次控制帧中有其他一项或多项不同,则帧校验不会相同,移动插座不会执行该控制帧。可以理解的是,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控制需求,时隙0的控制帧和时隙1时的控制帧的数据字段相应的也不同。
当时隙1之后,到达时隙为2时,若时隙2是遥控器的上报时隙,则遥控器将根据自身的状态生成控制上报帧,将该控制上报帧上报网关,并由网关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根据该控制上报帧刷新应用程序中该遥控器的设备状态。
在本示例中,对于移动插座而言,当接收到遥控器的控制帧时刻起,开始定时,到达自身配对分配的时隙时,将自身的受控上报帧发送给网关,并通过网关传送至服务器。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示例中采用了配置号和时隙号,配置号是当遥控器发送控制帧时候,移动插座将该配置号与接收到的控制帧的序号字段对比,作为该控制帧是否被执行的一个判断依据,而时隙号是用作移动插座受控后,移动插座根据该时隙(或称作时间片)进行上报网关服务器,由此,避免和其他移动插座或者其它设备的受控上报帧信号产生信号冲突。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示例中,当移动插座接收到的是遥控器在时隙0发送的控制帧,则该移动插座从0开始定时,同样的,当移动插座接收到的是遥控器在时隙1的控制帧时,则该移动插座定时从第2个200ms开始,此时,该移动插座确定该遥控器已经发送第一帧,且到目前时间为200毫秒的时间。因此,若移动插座未接收到时隙为0的控制帧,而是接收到时隙为1的控制帧,则需要在定时的时间内,对该定时时间进行补偿。例如,当有多个移动插座受控于遥控器时,对于时隙3的移动插座,当遥控器发送时隙0的控制帧时,若该移动插座未收到该控制帧,而是遥控器发送时隙1时候才收到该控制帧,则移动插座的受控上报帧的时间计算为:时隙值*(时隙号3-时隙号1)即:200ms*2,同样的,如果移动插座在第0帧收到,则受控上报帧的时间计算为:时隙值*(时隙3-时隙0)=200Ms*3。
由上述示例可以看出,本实施例通过开始时间的对齐方式,可以让受控设备根据主控设备分配的时隙,按照时间片的顺序上报服务器,从而避免多个受控设备上报时,空中信号发生冲突,由此提高了通信成功率。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上述示例已描述时隙和时间片的的关系,也即,理论上,受控设备时隙号为3,则在200*3时候发送,受控设备时隙号为4,则在200*4时候发送,如果受控设备控制帧0没收,到时隙1时受控设备收到,则相应时间减去200ms。
又例如,在以下应用场景下:主控设备的时隙0的控制帧,主控设备的时隙1的控制帧,主控设备的时隙2的控制上报帧,受控设备的时隙3,受控设备的时隙4,受控设备的时隙5。其中,每个时隙的时间分配为200ms*时隙号。因此,在上述应用场景下,控制过程的时间和发送关系为:主控设备的控制帧在时隙0发送,200毫秒后,主控设备的控制帧在时隙1发送,400ms后主控设备的控制上报帧发送,600ms后时隙时3的受控设备发送受控上报帧,800ms后时隙4的受控设备发送受控上报帧,1000ms后时隙5的受控设备发送受控上报帧。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帧、控制上报帧、受控上报帧的发送时间可能存在延时,例如信号冲突检测,但本实施例所采用的200ms的时间,包含上述冲突检测的余量,因此,本实施例的时隙时间满足上报所需时间。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序号和滚码,使得受控设备的受控更为准确,同时,避免时隙定时混乱,具体的,序号指示控制设备绑定一个受控设备的有效标志,当序号改变,则受控设备不会受控于控制设备所发出的控制帧。滚码则是当控制设备在每发送控制帧一次操作时,执行自增操作,同时,根据自增操作后的滚码产生新的帧校验值,从而避免恶意进行网络的攻击,保证操作的安全性。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受控设备只执行一次控制帧,并定时执行受控上报帧的发送动作,并忽视其他控制帧的操作,因此,避免收到控制帧时隙0,和时隙1帧时,开始时隙定时混乱,避免影响其它受控设备上报服务器时分配的时间片。
实施本发明的物联控制方法,有效的填补了物联网设备之间的通信和多设备控制的空白,丰富和完善了终端设备-网关-服务器-应用程序的典型物联网通信模型。为物联网的发展注入了强大而坚定的理论基础,不仅发挥LORA调制方式通信技术抗干扰性强、通信距离远、功耗低的特点,同时为RF通信方式作为物联网行业中通信媒介的一员,发挥着其他通信介质无法达到的效果。
与此同时,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控制设备和受控设备在没有网络的条件下,设备之间通过RF的传输实现设备间的控制。有效的解决了在家庭网络断线时候,烟雾传感器和阀门保持互控状态等类似的应用场景,从而摆脱了网关的干预。进一步的,本方案的控制帧协议的加密和校验的控制机制,有效的解决了当今社会所关注的网络通信安全问题。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本发明通过时隙的分配方式,使得各个设备上报服务器时,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有条不紊的进行上报,有效的抑制了设备上报的空中信号的冲突问题,解决了上报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避免了设备上的频繁操作,增强了用户体验。
实施例三
图3是本发明物联控制装置第三实施例的结构框图。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第一物联控制装置100,该第一物联控制装置100包括:
第一控制帧发送单元101,用于根据控制需求生成与第二设备对应的控制帧,并在第一发送时隙将所述控制帧发送至所述第二设备,其中,按所述第一设备的配对信息表确定所述控制帧的第一发送时隙;
第二控制帧发送单元102,用于在预设的定时时间后,将所述控制帧的第一发送时隙修改第二发送时隙,并将修改后的控制帧发送至所述第二设备;
控制上报帧发送单元103,用于按所述配对信息表确定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上报时隙,在所述第一上报时隙生成与所述控制帧对应的控制上报帧,并将所述控制上报帧发送至服务器。
实施例四
图4是本发明物联控制装置第四实施例的结构框图。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第二物联控制装置200,该第二物联控制装置200包括:
控制帧接收单元201,用于接收由第一设备发送的控制帧;
时间补偿单元202,用于提取所述控制帧的发送时隙号信息,以及,获取由所述第二设备存储的第二时隙号信息,根据所述发送时隙号信息以及所述第二时隙号信息的差值确定所述第二设备的时间补偿;
受控帧上报单元203,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时隙号信息确定所述第二设备的第二上报时隙,在所述第二上报时隙生成与所述控制帧对应的受控上报帧,并将所述受控上报帧发送至服务器。
实施例五
图5是本发明物联控制系统第五实施例的结构框图。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物联控制系统300,该系统包括第一设备301、第二设备302以及服务器303,其中:
所述第一设备301用于,根据控制需求生成与所述第二设备302对应的控制帧,并在第一发送时隙将所述控制帧发送至所述第二设备302,按所述配对信息表确定所述第一设备301的第一上报时隙,在所述第一上报时隙生成与所述控制帧对应的控制上报帧,并将所述控制上报帧发送至服务器303;
所述第二设备302用于,接收由第一设备301发送的控制帧,提取所述控制帧的发送时隙号信息,以及,获取由所述第二设备302存储的第二时隙号信息,根据所述发送时隙号信息以及所述第二时隙号信息的差值确定所述第二设备302的时间补偿,根据所述第二时隙号信息确定所述第二设备302的第二上报时隙,在所述第二上报时隙生成与所述控制帧对应的受控上报帧,并将所述受控上报帧发送至服务器303;
所述服务器303用于接收由所述第一设备301发送的控制上报帧,以及接收由所述第二设备302发送的受控上报帧。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物联控制程序,所述物联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物联控制方法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物联控制方法,应用于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控制需求生成与第二设备对应的控制帧,并在第一发送时隙将所述控制帧发送至所述第二设备,其中,按所述第一设备的配对信息表确定所述控制帧的第一发送时隙;
在预设的定时时间后,将所述控制帧的第一发送时隙修改第二发送时隙,并将修改后的控制帧发送至所述第二设备;
按所述配对信息表确定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上报时隙,在所述第一上报时隙生成与所述控制帧对应的控制上报帧,并将所述控制上报帧发送至服务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控制需求生成与第二设备对应的控制帧,包括:
根据控制设备地址信息、网络规模信息、广播模式信息、控制命令信息、时隙号信息、控制状态信息、滚码信息、序号信息以及校验信息生成所述控制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控制需求生成与第二设备对应的控制帧,还包括:
查找所述配对信息表,获取与所述第二设备对应的时隙号信息;
根据所述时隙号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发送时隙。
4.一种物联控制方法,应用于第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由第一设备发送的控制帧;
提取所述控制帧的发送时隙号信息,以及,获取由所述第二设备存储的第二时隙号信息,根据所述发送时隙号信息以及所述第二时隙号信息的差值确定所述第二设备的时间补偿;
根据所述第二时隙号信息确定所述第二设备的第二上报时隙,在所述第二上报时隙生成与所述控制帧对应的受控上报帧,并将所述受控上报帧发送至服务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物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由第一设备发送的控制帧,包括:
提取所述控制帧内的控制设备地址信息以及滚码信息计算得到校验值;
根据所述校验值得到所述控制帧的正确性,若正确,则解析所述控制帧,若错误,则丢弃所述控制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物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发送时隙号信息以及所述第二时隙号信息的差值确定所述第二设备的时间补偿,包括:
获取预设的时隙值;
根据所述发送时隙号信息以及所述第二时隙号信息的差值与所述时隙值的乘积确定所述第二设备的时间补偿。
7.一种物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控制帧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控制需求生成与第二设备对应的控制帧,并在第一发送时隙将所述控制帧发送至所述第二设备,其中,按所述第一设备的配对信息表确定所述控制帧的第一发送时隙;
第二控制帧发送单元,用于在预设的定时时间后,将所述控制帧的第一发送时隙修改第二发送时隙,并将修改后的控制帧发送至所述第二设备;
控制上报帧发送单元,用于按所述配对信息表确定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上报时隙,在所述第一上报时隙生成与所述控制帧对应的控制上报帧,并将所述控制上报帧发送至服务器。
8.一种物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控制帧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由第一设备发送的控制帧;
时间补偿单元,用于提取所述控制帧的发送时隙号信息,以及,获取由所述第二设备存储的第二时隙号信息,根据所述发送时隙号信息以及所述第二时隙号信息的差值确定所述第二设备的时间补偿;
受控帧上报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时隙号信息确定所述第二设备的第二上报时隙,在所述第二上报时隙生成与所述控制帧对应的受控上报帧,并将所述受控上报帧发送至服务器。
9.一种物联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第一设备、第二设备以及服务器,其中:
所述第一设备用于,根据控制需求生成与所述第二设备对应的控制帧,并在第一发送时隙将所述控制帧发送至所述第二设备,按所述配对信息表确定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上报时隙,在所述第一上报时隙生成与所述控制帧对应的控制上报帧,并将所述控制上报帧发送至服务器;
所述第二设备用于,接收由第一设备发送的控制帧,提取所述控制帧的发送时隙号信息,以及,获取由所述第二设备存储的第二时隙号信息,根据所述发送时隙号信息以及所述第二时隙号信息的差值确定所述第二设备的时间补偿,根据所述第二时隙号信息确定所述第二设备的第二上报时隙,在所述第二上报时隙生成与所述控制帧对应的受控上报帧,并将所述受控上报帧发送至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用于接收由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控制上报帧,以及接收由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受控上报帧。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物联控制程序,所述物联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物联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1910767786.2A 2019-08-20 2019-08-20 一种物联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053592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67786.2A CN110535925A (zh) 2019-08-20 2019-08-20 一种物联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67786.2A CN110535925A (zh) 2019-08-20 2019-08-20 一种物联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35925A true CN110535925A (zh) 2019-12-03

Family

ID=686637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67786.2A Pending CN110535925A (zh) 2019-08-20 2019-08-20 一种物联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3592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84424A (zh) * 2020-12-01 2022-06-03 深圳绿米联创科技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69942A (zh) * 2008-09-17 2009-02-18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短距离无线传感网的保障通信时隙扩展的方法
CN101772971A (zh) * 2007-08-01 2010-07-0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方法、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装置及拥塞控制方法
US20150177733A1 (en) * 2012-07-12 2015-06-25 Abb Research Ltd Method and sensor node network interface system for wireless control of an industrial process
CN107708088A (zh) * 2017-10-27 2018-02-16 深圳市银河风云网络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无线通信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72971A (zh) * 2007-08-01 2010-07-0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方法、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装置及拥塞控制方法
CN101369942A (zh) * 2008-09-17 2009-02-18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短距离无线传感网的保障通信时隙扩展的方法
US20150177733A1 (en) * 2012-07-12 2015-06-25 Abb Research Ltd Method and sensor node network interface system for wireless control of an industrial process
CN107708088A (zh) * 2017-10-27 2018-02-16 深圳市银河风云网络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无线通信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84424A (zh) * 2020-12-01 2022-06-03 深圳绿米联创科技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584424B (zh) * 2020-12-01 2024-01-02 深圳绿米联创科技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102014007329A1 (de) Ein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Absichern von Baken
CN105517136B (zh) 动态调整无线终端发射功率的方法
CN107332866A (zh) 一种输变电状态监测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9152086A (zh) 支持按需请求的系统消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05407463A (zh) 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
CN109981733A (zh) 智能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211184A (zh) 基于微网协议的微网构建法
CN108418661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6879048A (zh) 智能设备联网方法、系统和智能设备
CN104468465B (zh) 麦序控制方法、服务器、客户端和计算机系统
CN106023021A (zh) 一种基于ble蓝牙信标的考勤方法与系统
CN109831333A (zh) 一种路由器设置方法、系统及设备
DE69838902T2 (de) Einrichtung von drahtlos verbundenen geräten
US848858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fficient data broadcast within beaconing network
CN110535925A (zh) 一种物联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751937A (zh) 分布式边缘智能蓝牙Mesh网关系统及实现方法
CN107690183A (zh) 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Fedullo et al. Adaptive LoRaWAN transmission exploiting reinforcement learning: The industrial case
CN106231006A (zh) 网络系统、网络设备及实时获取设备ip地址的方法
CN104994561B (zh) 一种广域物联网的通信管理方法及数据节点装置、基站装置
CN101827036B (zh) 一种实现家庭网关组播业务配置的方法及装置
CN106412834B (zh) 基于WiFi芯片的电视白频谱宽带通信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CN106209524B (zh) 一种嵌入式设备的局域网内通信方法及其系统
CN106686697B (zh) zigbee终端设备节点管理的方法
CN113949417B (zh) 一种基于混合通信的电网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20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