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35792A - 多节点装置及其备援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多节点装置及其备援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35792A
CN110535792A CN201811525420.6A CN201811525420A CN110535792A CN 110535792 A CN110535792 A CN 110535792A CN 201811525420 A CN201811525420 A CN 201811525420A CN 110535792 A CN110535792 A CN 1105357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
exchanger
building type
node
up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2542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孟桓
张毓融
刘得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nta Computer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nta Comput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nta Computer Inc filed Critical Quanta Computer Inc
Publication of CN1105357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357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16Multipoint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15Interconnection of switching modu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2Alternate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54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 H04L41/0668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by dynamic selection of recovery network elements, e.g. replacement by the most appropriate element after fail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02Topology update or disco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8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route fault reco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74Address processing for routing
    • H04L45/745Address table lookup; Address filt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30Peripheral units, e.g. input or output 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55Prevention,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err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55Prevention,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errors
    • H04L49/555Error de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4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for recovering from a failure of a protocol instance or entity, e.g. service redundancy protocols, protocol state redundancy or protocol service redir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节点装置及其备援通信方法,用于确保多节点服务器的网络通信可靠度。多节点服务器包括第一节点、第一内建式交换器以及第二内建式交换器。第一节点具发送数据分组的端口。第一内建式交换器具有耦合到第一节点的端口的下游端口、互连端口及耦合到网络的上行链路端口。上行链路端口将数据分组从第一节点路由到网络。第二内建式交换器具有下游端口、耦合到第一内建式交换器的互连端口的互连端口、以及耦合到网络的上行链路端口。

Description

多节点装置及其备援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揭示大体上涉及确保用于服务器中节点的网络通信可靠性,更具体而言,是关于在交换器之间使用互连端口以在交换器与网络之间的上行链路中断时提供备援通信方式。
背景技术
云端计算应用的出现增加非现场(off-site)或异地安装的需求,如已知数据中心(data center),其用以存储数据并运行由远端连接的计算机装置使用者的存取应用。常见的数据中心具有伴随功率及通信连接功能的实体底板结构。每个机架可固持多个网络装置,诸如用于计算、存储或控制的服务器以及网络及管理交换器。
计算服务器通常包括若干处理器或节点。每个处理器必须与服务器上的其他处理器通信以有效完成计算任务。因此,计算任务经常在服务器上的内核(cores)之间划分处理,并且数据可在核心与一较大网络之间经由内建式交换器中的上行链路端口(uplinkports)来交换。这些内建式交换器允许网络中的其他装置与服务器中的节点通信。网络与服务器中的节点之间的通信是藉由内建式交换器连接到服务器上每个节点的不同上行链路端口所完成。此种配置所带来的一个问题是当节点与网络之间的上行链路通信故障时,通信便无法达成,因而阻碍服务器操作。
微服务器内的每个服务器节点经由每个内建式交换器的固定上行链路端口与微服务器外部的装置通信。由服务器节点接入的上行链路端口是由内建式交换器管理。因此,当上行链路端口发生故障时,相关联的服务器节点不能与网络通信。
为了增加微服务器节点网络通信的坚固性,当前方法是藉由启动内建式交换器,以在上行链路端口故障或者内部或外部网络连接故障时提供替代路径。图1是包括微服务器12的现有技术网络系统10的方块图。服务器12包括多个服务器节点,诸如节点20、22。服务器12亦包括多个内建式交换器,诸如内建式交换器30、32。每个内建式交换器30、32包括相应的上行链路端口42、44、46、48,此等上行链路端口用以与网络50进行通信。每个内建式交换器30、32包括相应的下游端口(downstream ports)52、54、56、58,此等下游端口52、54、56、58用以连接到节点20、22上的端口62、64、66、68。
在此现有技术中,节点20包括链接到交换器30的下游端口52的端口62以及链接到交换器32的下游端口56的端口64。节点22包括链接到交换器30的下游端口54的端口66以及链接到交换器32的下游端口58的端口68。节点20可经由交换器30及相对应的端口52与网络50通信。类似地,节点22可经由交换器32及相对应的端口58与网络50通信。
在上行链路端口42、44或上行链路端口46、48故障的情况下,相关联的服务器节点20或22检测到来自网络50的输入及输出分组的丢失。相关联的服务器节点20、22随后藉由从另一内建式交换器的替代上行链路端口发送及接收分组来启动上行链路端口的备援通信机制。例如,若上行链路端口42、44故障,则服务器节点20将检测到分组丢失并将分组通信切换到端口64。分组因此经由链路发送到下游端口56,进而到交换器32,并且经由上行链路端口46发送到网络50。
然而,在上行链路端口故障时改变内建式交换器节点的当前实施方式中出现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归因于上行链路备援过长的启动时间导致显著的分组丢失。由于服务器节点不直接连接到相对应的上行链路端口,将耗费时间以检测上行链路端口之故障,因此在启动上行链路端口的备援通信机制之前导致潜在的大量分组丢失的问题。节点切换端口以将分组发送到其他备援交换器亦需要更多额外的时间。因此,在前述段落中,由于节点20不是直接连接到故障的上行链路端口42、44,因此在上行链路端口42、44故障到检测到分组丢失的时间内丢失了许多的分组。在备援通信机制将分组通信切换到连接交换器32新的下游端口56及相对应新的上行链路端口46之间所耗费的时间内亦丢失了许多的分组。
第二个问题是在上行链路端口备援机制中涉及的节点的计算能力利用的劣化(degradation)。当前上行链路端口备援通信机制基于软件的路由程序,此路由程序包括必须频繁检测分组丢失的软件任务。此种机制必须在所有服务器节点上运行,从而导致服务器节点计算能力利用的降低,因为节点必须将计算资源投入软件任务。
因此,现今业界存有对用于在一个网络连接毁损的情况中确保网络到节点通信的一机制的需求、对用于当节点与网络上行链路之间的连接毁损时确保最小分组丢失的机制的另一需求、以及不需要利用服务器计算能力的备援机制的另一需求。
发明内容
一个揭示的实例是一种用于确保多节点装置的可靠网络通信的系统。多节点装置包括第一节点、第一内建式交换器以及第二内建式交换器。第一节点具有可操作以发送或接收数据分组的端口。第一内建式交换器具有耦合到第一节点的端口的下游端口、互连端口及耦合到网络的上行链路端口。上行链路端口将数据分组从第一节点路由到网络。第二内建式交换器具有下游端口、耦合到第一内建式交换器的互连端口以及耦合到网络的上行链路端口。一路由处理被启动用以响应第一内建式交换器在其上行链路端口处检测到的网络通信故障,使来自第一节点的数据分组经由第一内建式交换器的下游端口、互连端口及第二内建式交换器的上行链路端口路由到网络。
以上内容不意欲表示每个实施例或本揭示的每一个态样。上述内容仅仅提供本文阐述的新颖态样及特征中的一些实例。当结合附图及随附权利要求书进行参酌时,本揭示的以上特征及优点以及其他特征及优点将从用于实现本发明的代表性实施例及模式的以下详细描述中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为让本揭示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附图的说明如下:
图1是在上行链路故障的事件中使用已知备援机制路由分组的微服务器的现有技术多节点配置示意图。
图2是本揭示一实施方式的用于上行链路故障的备援机制的多节点服务器系统的方块图。
图3是在常规操作下图2中的多节点系统的方块图。
图4是当本揭示一实施方式的备援通信机制运作时,图2中的多节点系统的方块图。
图5是用于在图4中的系统中的节点与网络之间的上行链路故障的备援的程序的流程图。
图6是在恢复上行链路端口时用于提供初始路由的复原程序的流程图。
【符号说明】
10、100:网络系统
12、102:服务器
20、22、120、122:节点
30、32、130、132:交换器
42、44、46、48、52、54、56、58、62、64、66、68、142、144、146、
148、152、154、156、158、162、164、166、168、172、174、176、178:端口
50、150:网络
182:主机
500、502、504、506、508、510、512、600、602、604、606、608、610: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可以众多不同形式来体现。代表性实施例在图式中图示,并且将在本文中详细描述。本揭示是本揭示的原理的实施例或说明,并且不意欲将本揭示的广泛态样限于所说明的实施例。就此而言,在例如摘要、发明内容及实施方式部分中揭示但未在权利要求书中明确阐述的元素及限制不应当藉由隐含、推理或其他方式单独或共同地并入权利要求书中。出于本实施方式的目的,除非具体地不要求保护,否则单数形式包括复数形式并且反之亦然;并且词语“包括”意谓“包括但不限于”。此外,例如,词语近似,诸如“约”、“几乎”、“实质上”、“大约”及类似者可在本文中用于意谓“处于”、“接近”或“几乎处于”或“在…的3-5%内”或“在可接受的制造容差内”或任何其逻辑组合。
本实例是关于一种服务器上行链路端口备援通信机制,包括在内建式交换器之间的连接,以及其分组转发表的同步。当发生上行链路故障时,检测故障的内建式交换器将分组从服务器节点转发到另一内建式交换器。另一方面,由于内建式交换器之间的分组转发表为同步,在内建式交换器的上行链路上接收,并用于附接到其他内建式交换器的服务器节点的分组可以被转发到内建式交换器的互连端口并随后由附接到其他内建式交换器的服务器节点接收。因此,本揭示的机制提供了用于服务器节点到网络的无缝通信,因为服务器节点不涉及备援机制的处理。由于消除了切换端口的时间迟滞,因此本揭示的机制可增加多节点服务器的网络坚固性,进而防止分组丢失并消除对用于备援通信机制的服务器计算能力的需求。
本揭示的备援机制是基于经由互连端口将内建式交换器彼此连接以允许内建式交换器与网络之间有替代的通信。如图2所示,图2是本揭示一实施例的网络系统100的方块图。网络系统100包括具有多个节点(诸如节点120、122)的多节点装置(诸如服务器102)。服务器102亦包括多个内建式交换器,诸如内建式交换器130、132。每个内建式交换器130、132包括相应的上行链路端口142、144、146、148,此等上行链路端口142、144、146、148允许内建式交换器130、132与网络150的数据通信的发送及接收。每个内建式交换器130、132包括相应的下游端口152、154、156、158,此等下游端口152、154、156、158分别连接到节点120、122的端口162、164、166、168。
在此实施例中,节点120包括链接到交换器130的下游端口152的端口162以及链接到交换器132的下游端口156的端口164。节点122包括链接到交换器130的下游端口154的端口166以及链接到交换器132的下游端口158的端口168。节点120可经由交换器130及相对应的端口152或经由交换器132及相对应的端口156与网络150通信。类似地,节点122可经由交换器132及相对应的端口158或经由交换器130及相对应的端口154与网络150通信。
交换器130包括两个互连端口172、174。交换器132亦包括两个互连端口176、178。在此实施例中,交换器130的互连端口172链接到交换器132的互连端口176。交换器130的互连端口174链接到交换器132的互连端口178。每一个交换器130、132包括同步的分组转发表(packet forwarding tables)。交换器130、132使用互连端口172、174、176、178以将上行链路端口142、144、146、148的运作状态(health status)周期性地报告给其他交换器。互连端口172、174、176、178亦用于当一交换器的所有上行链路端口故障(亦即,上行链路端口处同时故障(concurrent failure))的情况下执行分组转发表的同步。在从互连节点接收分组时,交换器(诸如交换器130)藉由参考其分组转发表来决定将分组转发到哪个端口。分组转发表提供了网络地址以及将所接收的分组转发到相关联网络地址的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所接收分组的目的地网络地址不存在于分组转发表内的情况下,分组将被广播到除了接收其分组的端口之外的所有端口。
在此实施例中,当一交换器(诸如交换器130)的所有上行链路端口(诸如上行链路端口142、144)故障时,交换器藉由互连端口(诸如互连端口172、174、176、178)向其他内建式交换器(诸如交换器132)通知其上行链路故障。通知是根据由交换器运行的备援程序来进行。检测到故障的内建式交换器亦与其他内建式交换器同步其分组转发表。具体而言,具有上行链路故障的交换器向其他交换器通知经由其上行链路端口通信到网络的服务器节点的网络地址。在接收到此通知时,其他交换器修改其分组转发表,使得目的地为上述网络地址的分组被转发到互连端口。举例来说,节点120经由交换器130的上行链路端口142与网络150通信。若上行链路端口142、144均故障,并且交换器130检测到故障。交换器130将通知交换器132其上行链路端口142、144故障,并同步其分组转发表与交换器132的分组转发表。在两者的分组转发表同步之后,交换器132可将发送到节点120的分组转发到互连端口176或178。
上行链路端口发生网络通信故障的内建式交换器向其他内建式交换器通知其上行链路故障,以使得相关联的服务器节点经由互连端口及其他交换器的上行链路端口与网络150通信。此外,同步的分组转发表减少了因上行链路故障而引起的分组泛滥(packetflooding)的异常。在目的地网络地址在分组转发表中不存在的情况下,分组将被广播到除了接收该分组的端口之外的所有端口,包括上行链路端口、下游端口及互连端口。分组转发表的同步使得上行链路端口可正常运作的内建式交换器能感知到附接于其他交换器的节点的网络地址。因此,交换器可将目的地为附接到其他交换器的节点的网络地址的分组转发到其互连端口,而不须广播此分组。
藉由上文描述的方法,每个服务器节点能够经由连接到相对应的内建式交换器的相同端口发送及接收分组,即使其中一交换器的上行链路端口发生故障亦是如此。因此,服务器节点不需要涉及在上行链路端口故障的处理中。此外,内建式交换器130、132替代服务器节点120、122处理上行链路故障的问题。因此,本揭示的机制更加有弹性地响应上行链路故障,因而减少由上行链路故障导致的分组丢失。
具有正常运作的上行链路端口的每个内建式交换器周期性地发布活动讯息(keep-alive message),并且将其上行链路端口的状态经由互连端口中的一个报告给其他内建式交换器。分组过滤规则配置在互连端口上,仅允许活动讯息在正常操作的端口之间被发送及接收。当接收到活动讯息时,上行链路端口之故障将被解决。由于仅活动讯息周期之间的分组被丢失,因此分组丢失可保持在最小值。
图3至图4绘示了图2中的网络系统100用以确保与网络150的通信的备援机制。图3至图4中的元件用与其在图2中的对应物的相同的数字标记。图3绘示了在服务器102的节点与网络之间的正常数据流。举例来说,网络150中的主机182与服务器102内的节点120通信。图3绘示当所有上行链路端口142、144、146、148正常运作时主机182与服务器节点120之间的通信路由。在此情况下,服务器节点120选择内建式交换器132与网络150中的主机182通信。因此,数据经由节点120的端口164流到交换器132的下游端口156。数据藉由交换器132经由上行链路端口148路由到网络150,进而到主机182。内建式交换器上的分组过滤规则防止数据经由互连端口172、174、176、178通信传递。类似地,内建式交换器132经由其上行链路端口148朝向主机182转发分组。
图4绘示了内建式交换器132的上行链路端口146、148均发生故障的情况。在此情形下,内建式交换器132将向内建式交换器130通知其上行链路端口146、148故障。随后设置在内建式交换器132的互连端口176、178的分组过滤规则以及设置在内建式交换器130的互连端口172、174的分组过滤规则会被关闭。之后分组被允许经由互连端口172、174、176、178传递。在此实例中,分组经过互连端口178到交换器130的互连端口174。如图4所示,来自服务器节点120的分组经由端口164发送到交换器132的下游端口156。分组由交换器132经由互连端口178路由到交换器130的互连端口174。交换器130经由上行链路端口144将分组路由到网络150,进而到主机182。
在交换器132的任一上行链路端口146或148恢复功能的情形下,交换器132向交换器130通知其上行链路端口146或148已恢复,随后在内建式交换器130、132二者上设置的分组过滤规则将重新启用。因此互连端口172、174、176、178之间的数据分组传递将再次受到阻拦。接着,如图3所示,内建式交换器132能够再次经已恢复功能的上行链路端口146或148中的一个向主机182转发分组。
当一交换器的所有上行链路端口故障时,本揭示一实施例的备援通信机制有如下操作。图5是备援通信机制的流程图。步骤500中,当一交换器的上行链路端口发生故障时,初始内建式交换器向其相邻内建式交换器发布指示其上行链路端口故障的活动讯息。接着执行步骤502的路由处理。步骤502,初始内建式交换器关闭配置于与相邻交换器的互连端口链接的互连端口上的分组过滤规则。因而允许在两个交换器之间的互连端口上接收及发送所有类型的分组。
步骤504,在初始交换器中清除与其上行链路端口相关的所有分组转发表信息。接着步骤506,初始内建式交换器将其分组转发表同步到相邻交换器的分组转发表。具体来说,内建式交换器向相邻交换器发布广播讯息。广播讯息的每个来源MAC地址被设置为附接到内建式交换器的服务器节点的MAC地址。
步骤508,当接收到指示初始内建式交换器的上行链路端口故障的活动讯息时,相邻内建式交换器关闭设置在其互连端口上的分组过滤规则。因而允许相邻内建式交换器的互连端口与其链接到发送活动讯息的初始交换器的互连端口之间所有类型的分组的发送及接收。接着执行步骤510,启动分组转发表同步机制。在步骤510中,分组转发表同步机制根据从初始交换器接收的广播讯息更新相邻交换器的分组转发表。这使得来自连接到具有故障上行链路端口的初始内建式交换器的服务器节点的分组,得以重新导向至互连端口,并且经由相邻内建式交换器的上行链路端口发送到网络。
步骤512,所接收的广播讯息亦经由上行链路端口发送至网络150,使得在服务器102(如图2所示)外部的网络装置感知到服务器节点将经由相邻内建式交换器的上行链路端口与外部的网络装置通信。
如图2中所示的网络系统100中,在转接到另一交换器的操作期间,当初始交换器的故障上行链路端口中的任一个再次正常运作时,网络系统100被允许恢复其常规运作。图6中的流程图绘示了恢复程序,其中初始交换器发现故障上行链路端口中的一个已经恢复并且可正常运作。在此实施例中,如步骤600,初始内建式交换器向相邻的内建式交换器发布指示其上行链路端口恢复的活动讯息。接着执行步骤602,清除与初始交换器的互连端口相关的所有分组转发表信息。
步骤604中,启用初始内建式交换器的分组过滤规则,因此初始内建式交换器的互连端口与相邻交换器的互连端口之间仅被允许发送及接收活动讯息。接着步骤606,初始内建式交换器随后发布广播讯息,此等广播讯息具有经由恢复的一或多个上行链路端口设置为附接的服务器节点的源MAC地址。这使得服务器102(如图2所示)外部的网络装置得以经由新恢复的一或多个上行链路端口与服务器节点通信。
步骤608,当接收指示初始内建式交换器的一或多个上行链路端口恢复的活动讯息时,启用配置于相邻内建式交换器的互连端口的分组过滤规则,使得仅活动讯息被允许在互连端口上发送及接收。接着执行步骤610,清除与互连端口相关的所有分组转发表信息。节点与网络的通信因此切换回由节点经由初始交换器恢复的上行链路端口至网络。
图5至图6中的流程图用于表示图2中的网络系统100的示例性机器可读取指令。在此实施例中,机器可读取指令包括藉由下列装置执行的算法:(a)处理器、(b)控制器、和/或(c)一或多个其他适宜处理装置。算法可在有形介质上存储的软件中体现,此有形介质诸如快闪存储器、CD-ROM、软性磁盘、硬驱动机、数字数字视频(多功能)磁盘(DVD)、或其他存储器装置。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轻易认识到,整个算法和/或其部分可交替地由除了处理器以外的装置执行和/或以熟知方式在固件或专用硬件中体现(例如,其可由特殊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编程设计逻辑装置(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现场可编程设计逻辑装置(field programmablelogic device,FPLD)、现场可编程设计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个别逻辑等等来实现)。举例来说,接口的任何或所有部件可以由软件、硬件和/或固件来实现。同样,由流程图表示的一些或所有机器可读取指令也可藉由人工实现。此外,尽管藉由参考图5至图6中所绘示的流程图描述了本揭示一实施态样的算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轻易认识到,可代替地使用可实现本实施例机器可读取指令的众多其他方法。例如,可改变方块的执行顺序,和/或可改变、消除或组合本实施例所描述的一些步骤方块。
综上所述,本揭示是关于一种多节点微服务器装置以及其备援机制,备援机制可在任何系统中广泛地部署应用,上述系统中的终端装置具有到连接到核心网络的双重网络接入装置的网络连接。例如,无线接入点可起到下文解释的内建式交换器的作用。若在上行链路为正常运作的另一接入点具有与初始接入点的互连处适用的类似方法,则连接到存取接入点的移动装置不必解决接入点中上行链路故障的问题。
如在本申请案中使用,术语“部件”、“模块”、“系统”或类似者一般指计算机相关实体,或者为软件(例如,电路)、硬件及软件的组合、软件,或者为与具有一或多个特殊功能的操作机器相关的实体。例如,部件可是但不限于在处理器(例如,数字数字信号处理器)上运行的处理、处理器、物体、可执行绪、执行线程、程序和/或计算机。藉由说明的方式,在控制器上运行的应用以及控制器均可以是部件。一或多个部件可驻留在处理和/或执行线程内,并且部件可在一个计算机上本端化和/或在两个或多个计算机之间分布。此外,“装置”可以呈下形式:特殊设计的硬件;藉由在其上执行软件专门制成的一般硬件,此软件启用硬件执行特殊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取介质上的软件;或其组合。
本文使用的技术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并且不意欲限制本发明。如本文使用,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一”及“该”意欲亦包括复数形式。此外,就此而言,术语“包括”、“具有”、“有”或其变型在实施方式和/或是中使用,此等术语意欲以与术语“包含”类似的方式包括在内。
除非另外定义,否则本文使用的所用术语(包括技术及科学术语)具有与由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者相同的含义。此外,术语(诸如在常用词典中定义的术语)应当被解释为具有与其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将不解释为理想或过度正式的意义,除非本文明确地如此定义。
尽管上文已经描述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仅以实例的方式呈现,并且不作限制。尽管本发明已经关于一或多个实现方式来说明并描述,在阅读并理解本说明书及附图时,等效变化及修改将发生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此外,尽管本发明的特定特征可能已经关于若干实现方式中的仅一个实施方式来揭示,如针对任何给定或特定应用可为期望且有利的,此特征可与其他实现方式的一或多个其他特征结合。因此,本发明的广度及范围不应当由上文描述的实施例中的任何实施例来限制。而是,本发明的范围应当根据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来定义。

Claims (10)

1.一种多节点装置,包含:
第一节点,具有可操作以发送或接收数据分组的第一端口;
第一内建式交换器,具有耦合到该第一节点的该第一端口的第一下游端口、第一互连端口、以及耦合到网络的至少一第一上行链路端口,该第一内建式交换器配置以检测这些第一上行链路端口上的网络通信故障;以及
第二内建式交换器,具有第二下游端口、耦合到该第一内建式交换器的该第一互连端口的第二互连端口以及耦合到网络的第二上行链路端口;
其中在该第一内建式交换器检测这些第一上行链路端口同时故障时,来自该第一节点的数据分组经由该第一内建式交换器的该第一下游端口、该第一互连端口以及该第二内建式交换器的该第二上行链路端口路由到网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节点装置,进一步包含:
第二节点,具有耦合到该第二内建式交换器的该第二下游端口的第二端口,且该第二端口可操作以发送或接收数据分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节点装置,其中该第一内建式交换器包括分组转发表,该分组转发表包括:
第一信息,用于将数据分组从该第一节点经由这些第一上行链路端口路由至网络;以及
第二信息,用于将数据分组经由该第一下游端口路由到该第一节点,其中在该第一内建式交换器检测这些第一上行链路端口同时故障时,清除该分组转发表中的该第一信息以及该第二信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节点装置,其中该第一内建式交换器包括过滤程序,该过滤程序仅允许指示该第一内建式交换器的这些第一上行链路端口的运作状态的讯息在该第一互连端口上被传送,并且该过滤程序在该第一内建式交换器检测这些第一上行链路端口同时故障时,允许该第一内建式交换器在该第一互连端口上接收数据分组。
5.一种多节点装置与网络之间提供备援通信的方法,包含:
如权利要求1~4项任一所述的多节点装置;
在该第一内建式交换器检测这些第一上行链路端口同时故障;以及
执行路由处理以响应该第一内建式交换器检测这些第一上行链路端口同时故障,该路由处理包含:
将来自该第一节点的该第一端口的数据分组从该第一内建式交换器经由该第一内建式交换器的该第一互连端口及该第二内建式交换器的该第二互连端口路由至该第二内建式交换器;以及
将该数据分组经由该第二内建式交换器的该第二上行链路端口路由到网络。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该路由处理进一步包含将该第二内建式交换器的该第二上行链路端口接收的数据分组经由该第一互连端口、该第二互连端口以及该第一内建式交换器的该第一下游端口路由到该第一节点。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该路由处理进一步包含经由该第一内建式交换器将指示这些第一上行链路端口同时故障的广播讯息发送到该第二内建式交换器,该第二内建式交换器配置以运行过滤程序,允许在该第一互连端口链接的该第二互连端口上接收数据,其中该广播讯息包括该第一节点的MAC地址。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含基于该广播讯息更新该第二内建式交换器中的分组转发表中的信息,其中该信息包括对该第一节点的路由数据。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含经由该第二内建式交换器向网络发送该广播讯息,使从网络经由该第二内建式交换器到该第一节点的数据传输得以实现。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含若检测该第一内建式交换器的任一这些第一上行链路端口故障修复时,复原从该第一节点到该修复的第一上行链路端口的数据分组路由。
CN201811525420.6A 2018-05-24 2018-12-13 多节点装置及其备援通信方法 Pending CN11053579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862676016P 2018-05-24 2018-05-24
US62/676,016 2018-05-24
US16/138,128 US10986015B2 (en) 2018-05-24 2018-09-21 Micro server built-in switch uplink port backup mechanism
US16/138,128 2018-09-2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35792A true CN110535792A (zh) 2019-12-03

Family

ID=655292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25420.6A Pending CN110535792A (zh) 2018-05-24 2018-12-13 多节点装置及其备援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986015B2 (zh)
EP (1) EP3573298B1 (zh)
JP (1) JP6781288B2 (zh)
CN (1) CN110535792A (zh)
TW (1) TWI67724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72868B (zh) * 2020-06-30 2022-11-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知消息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存储介质
CN112333096A (zh) * 2020-10-16 2021-02-05 济南浪潮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微服务流量调度方法及相关组件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48411A (en) * 1996-04-05 2000-11-14 Hitachi, Ltd. Network system having function of changing route upon failure
US20070294433A1 (en) * 2006-06-14 2007-12-20 Leigh Kevin B system of implementing switch devices in a server system
CN101436997A (zh) * 2008-12-05 2009-05-20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aodv以及链路故障类型的路由修复方法
US20110090804A1 (en) * 2009-10-16 2011-04-21 Brocad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Inc. Staged Port Initiation of Inter Switch Links
CN102148677A (zh) * 2010-02-10 2011-08-10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更新地址解析协议表项的方法及核心交换机
US8730963B1 (en) * 2010-11-19 2014-05-20 Extreme Networks, Inc.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improved multi-switch link aggregation group (MLAG) convergence
US20150100725A1 (en) * 2013-10-07 2015-04-09 Dell Products 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ed communication in a storage network
US20150319083A1 (en) * 2014-04-30 2015-11-05 Extreme Networks, Inc.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PROVIDING N-NODE MULTI-SWITCH LINK AGGREGATION GROUPS (MLAGs)
CN105099905A (zh) * 2014-05-14 2015-11-25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中继系统以及交换机装置
CN105141521A (zh) * 2015-09-21 2015-12-09 盛科网络(苏州)有限公司 使用保护切换机制实现多系统链路聚合的装置及方法
CN108011816A (zh) * 2016-11-02 2018-05-0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Epc防火墙容灾组网系统及基于该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52179B1 (en) * 2002-09-19 2006-12-19 Cisco Technology, Inc. IP redundancy with improved failover notification
US8780699B1 (en) * 2009-10-12 2014-07-15 Juniper Networks, Inc. Handling switchover of multi-homed connections in VPLS networks
TWI395433B (zh) 2010-03-10 2013-05-01 Etherwan Systems Inc 具有延展性之網路系統及其備援方法
JP6007819B2 (ja) * 2013-02-13 2016-10-12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中継装置
JP6189783B2 (ja) * 2014-04-08 2017-08-30 APRESIA Systems株式会社 中継システムおよびスイッチ装置
US9722915B2 (en) * 2014-04-29 2017-08-01 Dell Products 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cast routing using peer groups
JP6635884B2 (ja) 2016-07-05 2020-01-29 株式会社ワンブリッジ 中継装置の冗長化構成における物理的および論理的非対称ルーティング防止メカニズム
TWM547698U (zh) 2017-02-22 2017-08-21 晨宇創新股份有限公司 軟體定義儲存裝置與系統
TWM556974U (zh) 2017-08-30 2018-03-11 華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雙活備援架構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48411A (en) * 1996-04-05 2000-11-14 Hitachi, Ltd. Network system having function of changing route upon failure
US20070294433A1 (en) * 2006-06-14 2007-12-20 Leigh Kevin B system of implementing switch devices in a server system
CN101436997A (zh) * 2008-12-05 2009-05-20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aodv以及链路故障类型的路由修复方法
CN101436997B (zh) * 2008-12-05 2011-06-01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aodv以及链路故障类型的路由修复方法
US20110090804A1 (en) * 2009-10-16 2011-04-21 Brocad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Inc. Staged Port Initiation of Inter Switch Links
CN102148677A (zh) * 2010-02-10 2011-08-10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更新地址解析协议表项的方法及核心交换机
US8730963B1 (en) * 2010-11-19 2014-05-20 Extreme Networks, Inc.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improved multi-switch link aggregation group (MLAG) convergence
US20150100725A1 (en) * 2013-10-07 2015-04-09 Dell Products 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ed communication in a storage network
US20150319083A1 (en) * 2014-04-30 2015-11-05 Extreme Networks, Inc.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PROVIDING N-NODE MULTI-SWITCH LINK AGGREGATION GROUPS (MLAGs)
CN105099905A (zh) * 2014-05-14 2015-11-25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中继系统以及交换机装置
CN105141521A (zh) * 2015-09-21 2015-12-09 盛科网络(苏州)有限公司 使用保护切换机制实现多系统链路聚合的装置及方法
CN108011816A (zh) * 2016-11-02 2018-05-0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Epc防火墙容灾组网系统及基于该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573298A1 (en) 2019-11-27
TW202005410A (zh) 2020-01-16
JP6781288B2 (ja) 2020-11-04
US20190363973A1 (en) 2019-11-28
US10986015B2 (en) 2021-04-20
TWI677247B (zh) 2019-11-11
JP2019205153A (ja) 2019-11-28
EP3573298B1 (en) 2021-04-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17094C (zh) 具有冗余端口的网络故障恢复方法
CN108512751B (zh) 一种端口状态处理方法以及网络设备
JP4822997B2 (ja)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CN108900415B (zh) Mlag接口故障下的主从设备切换方法及系统
JP5941404B2 (ja) 通信システム、経路切替方法及び通信装置
WO2002045355A1 (en) Scalable and fault-tolerant link state routing protocol for packet-switched networks
EP3029883B1 (en) Network prot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next-ring node, and system
JP2013026754A (ja) ネットワーク管理装置及びネットワーク管理方法
CN110535792A (zh) 多节点装置及其备援通信方法
JP5785608B2 (ja) 通信ノード装置システム、装置、及び方法
US9413642B2 (en) Failover procedure for networks
CN106533771B (zh) 一种网络设备以及控制信息传输方法
CN103414591A (zh) 一种端口故障恢复时的快速收敛方法和系统
JP2011223172A (ja) リング型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通信装置および障害検出方法
JP4190170B2 (ja) 迂回経路設定システム
US9118546B2 (en) Data forwarding method and router
CN101902383B (zh) 一种基于e1的双向环网方法和系统
US10644989B2 (en) Method for running a computer network
CN105515968B (zh) 报文转发方法、装置、sdn及系统
CN115412424B (zh) 一种mlag环境下双主设备检测方法及设备
CN114846777B (zh) 用于在工业网络中提供冗余的网络设备
WO2023065750A1 (zh) 一种状态同步方法、装置及设备
JP2009004854A (ja) 通信システム
JP3691679B2 (ja) 二重伝送路を有するネットワーク
CN116599793A (zh) 车载环型网络故障处理方法、系统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