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35583A - 传输确定方法、装置、基站、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传输确定方法、装置、基站、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35583A
CN110535583A CN201810910223.XA CN201810910223A CN110535583A CN 110535583 A CN110535583 A CN 110535583A CN 201810910223 A CN201810910223 A CN 201810910223A CN 110535583 A CN110535583 A CN 1105355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time
domain resource
domain
re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1022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35583B (zh
Inventor
张晨晨
郝鹏
刘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81091022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35583B/zh
Priority to EP19846289.7A priority patent/EP3836459A4/en
Priority to US17/266,836 priority patent/US20210352703A1/en
Priority to KR1020217007333A priority patent/KR20210050528A/ko
Priority to PCT/CN2019/100113 priority patent/WO2020030168A1/zh
Publication of CN1105355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355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355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355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8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repeating transmission, e.g. Verdan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2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using redundant apparatus to increase reliabi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4Erro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04L5/16Half-duplex systems; Simplex/duplex switching; Transmission of break signals non-automatically inverting the direction of transmi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传输确定方法、装置、基站、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是否接收第一传输,和/或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是否发送第二传输,以使在一个时刻上接收第一传输或者发送第二传输。这样,即可保证终端和/或基站在一个时刻上至多传输一个传输,从而避免了当DCI调度的传输与高层信令配置的传输有时域资源重叠时,会存在传输的时域冲突,从而不知道具体该传输哪一个传输的问题。

Description

传输确定方法、装置、基站、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但不限于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但不限于一种传输确定方法、装置、基站、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下行控制信息)可以调度下/上行传输,同时高层信令也可以配置上/下行传输,但是在DCI调度的下/上行传输与高层信令也配置的上/下行传输的时域资源重叠时,则会存在传输的时域冲突。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传输确定方法、装置、基站、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当DCI调度的传输与高层信令配置的传输有时域资源重叠时,会存在传输的时域冲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输确定方法,包括:
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是否接收第一传输,和/或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是否发送第二传输,以使在一个时刻上接收第一传输,或者发送第二传输;
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与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是否有重叠;
第一传输的时域起始资源与第二传输的时域起始资源先后关系;
第一指示信令;
第一传输与第二传输重叠的时域资源的大小;
其中,所述第一传输包括由DCI调度的传输;所述第二传输包括由高层信令配置的传输。
此外,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传输确定方法,包括:
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是否发送第一传输,和/或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是否接收第二传输,以使在一个时刻上发送第一传输,或者接收第二传输;
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与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是否有重叠;
第一传输的时域起始资源与第二传输的时域起始资源先后关系;
第一指示信令;
第一传输与第二传输重叠的时域资源的大小;
其中,所述第一传输包括由DCI调度的传输;所述第二传输包括由高层信令配置的传输。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传输确定装置,包括:第一确定模块;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是否接收第一传输,和/或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是否发送第二传输,以使在一个时刻上接收第一传输,或者发送第二传输;
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与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是否有重叠;
第一传输的时域起始资源与第二传输的时域起始资源先后关系;
第一指示信令;
第一传输与第二传输重叠的时域资源的大小;
其中,所述第一传输包括由DCI调度的传输;所述第二传输包括由高层信令配置的传输。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传输确定装置,包括:第二确定模块;
所述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是否发送第一传输,和/或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是否接收第二传输,以使在一个时刻上发送第一传输,或者接收第二传输;
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与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是否有重叠;
第一传输的时域起始资源与第二传输的时域起始资源先后关系;
第一指示信令;
第一传输与第二传输重叠的时域资源的大小;
其中,所述第一传输包括由DCI调度的传输;所述第二传输包括由高层信令配置的传输。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第一处理器、第一存储器以及第一通信总线;
所述第一通信总线用于实现所述第一处理器和第一存储器之间的连接通信;
所述第一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第一存储器中存储的一个或者多个第一程序,以实现上述第一种传输确定方法的步骤;
和/或,所述第一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第一存储器中存储的一个或者多个第二程序,以实现上述第二种传输确定方法的步骤。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第二处理器、第二存储器以及第二通信总线;
所述第二通信总线用于实现所述第二处理器和第二存储器之间的连接通信;
所述第二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第二存储器中存储的一个或者多个第三程序,以实现上述第一种传输确定方法的步骤;
和/或,所述第二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第二存储器中存储的一个或者多个第四程序,以实现上述第二种传输确定方法的步骤。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第一种传输确定方法的步骤,和/或实现上述第二种传输确定方法的步骤。
本公开的有益效果是: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传输确定方法、装置、基站、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是否接收第一传输,和/或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是否发送第二传输,以使在一个时刻上接收第一传输或者发送第二传输;通过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是否发送第一传输,和/或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是否接收第二传输,以使在一个时刻上发送第一传输或者接收第二传输(其中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与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是否有重叠、第一传输的时域起始资源与第二传输的时域起始资源先后关系、第一指示信令、第一传输与第二传输重叠的时域资源的大小中的至少一种,第一传输包括由DCI调度的传输,第二传输包括由高层信令配置的传输)。这样,即可保证终端和/或基站在一个时刻上至多传输一个传输,从而避免了当DCI调度的传输与高层信令配置的传输有时域资源重叠时,会存在传输的时域冲突,从而不知道具体该传输哪一个传输的问题。
本发明其他特征和相应的有益效果在说明书的后面部分进行阐述说明,且应当理解,至少部分有益效果从本发明说明书中的记载变的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传输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传输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传输时域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传输时域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传输时域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传输时域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六提供的一种传输时域示意图;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七提供的一种传输时域示意图;
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八提供的一种传输时域示意图;
图10为本公开实施例九提供的一种传输时域示意图;
图11为本公开实施例十提供的一种传输时域示意图;
图12为本公开实施例十二提供的一种paging PDCCH搜索空间配置示意图;
图13为本公开实施例十三提供的又一种paging PDCCH搜索空间配置示意图;
图14为本公开实施例十四提供的一种传输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公开实施例十五提供的一种传输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公开实施例十六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公开实施例十六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构思的各个实施例。但是,本公开构思可被以很多不同的形式具体实施,并且不应被理解为仅限于所示出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以使本公开将会透彻和完整,并且将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全面地传达本公开构思的范围。贯穿上面描述和附图,相同的参考数字和标记代表相同或者类似的元素。
应当理解的是,尽管这里可能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元件或操作,但是这些元件或操作不应被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只被用来将一个元件或操作与另一个加以区分。例如,第一传输可以被称为第二传输,并且类似地,第二传输可以被称为第一传输而不偏离本公开的教导。
这里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特定实施例,并非旨在限制本公开构思。如这里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预期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另有指示。还应当理解的是,术语“包含”或“包括”在本说明书中被使用时,规定了存在所陈述的特征、区域、部分、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但是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的特征、区域、部分、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其组。
除非另外定义,否则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和本公开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还应当理解的是,例如在常用词典中定义的那些的术语应该被解释为具有与其在相关技术和/或本公开的上下文中的含义相符的含义,并且将不会以理想化或者过于形式化的意义解释,除非这里明确地如此定义。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参见图1所示,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一提供的传输确定方法,包括:
S101: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是否接收第一传输,和/或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是否发送第二传输,以使在一个时刻上接收第一传输或者发送第二传输。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与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是否有重叠;
第一传输的时域起始资源与第二传输的时域起始资源先后关系;
第一指示信令;
第一传输与第二传输重叠的时域资源的大小。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传输包括由DCI调度的传输;第二传输包括由高层信令配置的传输。具体的,第一传输就可以为由DCI调度的传输,第二传输可以为由高层信令配置的传输。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传输可以是上行信道或信号传输,也可以是下行信道或信号传输。
应当理解的是,对于一个传输而言,会为其配置相应的时域资源,以保证该传输可以在相应的时域资源上能够进行发送或接收。
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接收第一传输包括:在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中的部分时域资源上接收第一传输,或在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中的全部时域资源上接收第一传输。即可以是在为第一传输分配的所有时域资源上接收第一传输,也可以是在为第一传输分配的时域资源中的某一部分时域资源上接收第一传输,如果是在某一部分时域资源上接收第一传输,则接收时需要对不可用的时域资源做速率匹配。
同理,在本实施例中,发送第二传输包括:在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中的部分时域资源上发送第二传输,或在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中的全部时域资源上发送第二传输。即可以是在为第二传输分配的所有时域资源上发送第二传输,也可以是在为第二传输分配的时域资源中的某一部分时域资源上发送第二传输,如果是在某一部分时域资源上发送第二传输,则发送时需要对不可用的时域资源做速率匹配。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传输的时域起始资源与第二传输的时域起始资源可以均落于第一时间内,也可以某一个落于第一时间内,也可以均未落于第一时间内。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时间为以调度第一传输的下行控制信息结束时间为起始的时长为t的时间段。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时间可以为发送上行信道或信号的处理时延。
例如图3所示的,第一时间为处理时延N2,浅黑色阴影框表征的第一传输的时域起始资源即在第一时间外,白色框对应的第二传输的时域起始资源即在第一时间内。又例如图5所示的,第一时间为处理时延N2,浅黑色阴影框表征的第一传输和白色框对应的第二传输的时域起始资源即均在第一时间内。
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由系统预定义或者由基站为终端半静态配置第一门限。这样,在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传输与第二传输重叠的时域资源的大小时,可以在第一传输与第二传输重叠的全部或部分时域资源小于等于第一门限时,确定接收第一传输;在第一传输与第二传输重叠的全部或部分时域资源大于第一门限时,确定不接收第一传输。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传输与第二传输重叠的部分时域资源小于等于第一门限时,确定接收第一传输,以及在第一传输与第二传输重叠的全部或部分时域资源大于第一门限时,确定不接收第一传输,具体可以是:在第一传输与第二传输重叠的部分时域资源一部分落于第一时间内,另一部分落于第一时间外时,以落于第一时间内的那一部分重叠的时域资源与第一门限进行比较,在落于第一时间内的那一部分重叠的时域资源小于等于第一门限时,确定接收第一传输,在落于第一时间内的那一部分重叠的时域资源大于第一门限时,确定不接收第一传输;或者可以是以落于第一时间外的那一部分重叠的时域资源与第一门限进行比较,在落于第一时间外的那一部分重叠的时域资源小于等于第一门限时,确定接收第一传输,在落于第一时间外的那一部分重叠的时域资源大于第一门限时,确定不接收第一传输。
同理,对于第二传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由系统预定义或者由基站为终端半静态配置第二门限。这样,在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传输与第二传输重叠的时域资源的大小时,可以在第一传输与第二传输重叠的全部或部分时域资源小于等于第二门限时,确定发送第二传输;在第一传输与第二传输重叠的全部或部分时域资源大于第一门限时,确定不发送第二传输。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传输与第二传输重叠的部分时域资源小于等于第一门限时,确定发送第二传输,以及在第一传输与第二传输重叠的全部或部分时域资源大于第一门限时,确定不发送第二传输,具体可以是:在第一传输与第二传输重叠的部分时域资源一部分落于第一时间内,另一部分落于第一时间外时,以落于第一时间内的那一部分重叠的时域资源与第一门限进行比较,在落于第一时间内的那一部分重叠的时域资源小于等于第一门限时,确定发送第二传输,在落于第一时间内的那一部分重叠的时域资源大于第一门限时,确定不发送第二传输;或者可以是以落于第一时间外的那一部分重叠的时域资源与第一门限进行比较,在落于第一时间外的那一部分重叠的时域资源小于等于第一门限时,确定发送第二传输,在落于第一时间外的那一部分重叠的时域资源大于第一门限时,确定不发送第二传输。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配置的第一门限和第二门限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特别的,在配置的第一门限和第二门限相同时,终端和/或基站中可以仅要求设置一个门限来同时表征第一门限和第二门限。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在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接收第一传输时,若是在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中的部分时域资源上接收第一传输,还可以在接收第一传输时,对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中未被用于接收第一传输的部分时域资源做速率匹配。
同理,本实施例中,在根据第一信息确定发送第二传输时,若是在所述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中的部分时域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二传输,还可以在发送第二传输时,对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中未被用于发送第二传输的部分时域资源做速率匹配。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与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是否有重叠,和第一传输的时域起始资源与第二传输的时域起始资源先后关系时:若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与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有重叠,且在第一时间内,若第一传输的时域起始资源在第二传输的时域起始资源之前,那么可以在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上接收第一传输;取消在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中的部分或全部时域资源上发送第二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与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是否有重叠时,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是否接收第一传输,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是否发送第二传输可以是:
如果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与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在第一时间之后有重叠,则在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中,处于第一传输的时域起始资源之前的部分时域资源上发送第二传输;在第一传输对应的全部时域资源上接收第一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与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是否有重叠时,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是否接收第一传输可以是:
如果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有重叠,且在第二传输的时域起始资源早于第一传输时域起始资源时,不接收第一传输,或在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中的部分时域资源上接收第一传输。
具体的,在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中的部分时域资源上接收第一传输可以是:
在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中,处于第一时间之后的时域资源上接收第一传输。例如参见图5所示的,可以在N2之后的T1整个时间段上接收第一传输(对应的会取消第二传输位于N2之后的时域资源)。
或,在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中,处于第二传输的时域结束资源之后的时域资源上接收第一传输。例如参见图6所示的,可以在N2之后的T3时间段上接收第一传输(对应的会取消第一传输T1部分中除了T3之外的时域资源,不会取消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
在本实施例中,如果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有重叠,且在第二传输的时域起始资源早于第一传输时域起始资源时,具体的可以是根据第一传输在第一时间后的时域资源包含的符号数目,和/或第一传输在第一时间后的时域资源占所述第一传输对应的全部时域资源比例来确定,是不接收第一传输,还是在第一传输的部分时域资源上接收第一传输。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可以由系统预先定义或基站半静态配置符号数目门限和/或比例门限;
进而在第一传输在第一时间后的时域资源包含的符号数目大于等于符号数目门限,和/或第一传输在第一时间后的时域资源占第一传输的全部时域资源比例大于等于比例门限时,在第一传输的部分时域资源上接收第一传输;否则,不接收第一传输。
以在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中的部分时域资源上接收第一传输是:在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中,处于第一时间之后的时域资源上接收第一传输为例,可以在第一传输在第一时间后的时域资源包含的符号数目大于等于符号数目门限,和/或第一传输在第一时间后的时域资源占第一传输的全部时域资源比例大于等于比例门限时,在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中,处于第一时间之后的时域资源上接收第一传输;否则不接收第一传输。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在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与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是否有重叠时,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是否发送第二传输可以是:如果第一传输时域资源和第二传输时域资源有重叠,且第一传输时域资源起始在第二传输时域资源起始之前,则不发送第二传输,或在第二传输的部分时域资源上发送第二传输。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在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与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是否有重叠时,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是否接收第一传输可以是:如果第一传输时域资源和第二传输时域资源有重叠,且第一传输时域资源起始在第二传输时域资源起始之前,则不接收第一传输,或在第一传输的部分时域资源上接收第一传输。
其中,在第一传输的部分时域资源上接收第一传输的一种具体方式可以是:在第一传输的全部时域资源中,处于第一时间之后的部分时域资源上接收第一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指示信令为:调度第一传输的信令,和/或半静态配置信令。
在第一指示信令为调度第一传输的信令时,根据第一指示信令确定是否接收第一传输包括以下方式中的至少一种:
1.根据第一指示信令中优先级指示域确定是否接收第一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PDCCH DCI中增加一个“优先级指示”域,该域指示本次DCI调度的信道或信号,是否可以被取消传输。如果该域指示“是”,则表示本次DCI调度的信道或信号可以被取消;如果该域指示“否”,则表示本次DCI调度的信道或信号不可以被取消。
2.根据发送第一指示信令的DCI format类型确定是否接收第一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利用PDCCH DCI对应的DCI format类型来指示。如果对应的DCI format类型对应高优先级业务,那么表示本次DCI调度的信道或信号不可以被取消;如果对应的DCI format类型不对应高优先级业务,那么表示本次DCI调度的信道或信号可以被取消。例如,高优先级业务对应compact DCI format或DCI format0_0或DCI format1_0,低优先级业务对应非compact DCI format或DCI format0_1或DCI format1_1。
3.根据盲检测所述第一指示信令的无线网络临时鉴定(RNTI)类型确定是否接收第一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利用PDCCH DCI对应的加扰RNTI类型来指示。如果用第一RNTI类型来加扰PDCCH DCI的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循环冗余校验)校验比特,则表示本次DCI调度的信道或信号不可以被取消;如果用非第一RNTI类型的其他RNTI来加扰PDCCHDCI的CRC校验比特,则表示本次DCI调度的信道或信号可以被取消。
在所述第一指示信令为半静态配置信令时,根据第一指示信令确定是否接收第一传输包括以下方式中的至少一种:
1.根据第一指示信令中指示的重复因子和本次第一传输的重复次数序号确定是否接收第一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系统可以预定义或基站可以半静态配置重复因子,第一指示信令可以指定仅可以取消特定重复次数序号的第一传输。例如重复因子为4即表示当前的第一传输需要接收4次,那么可以设定这4次中的某一次或某几次第一传输可以被取消。例如高层信令配置重复因子为m,本次第一传输为第n次,n小于等于m,根据系统预定义或基站半静态配置的m次传输中哪些次传输可以被取消,哪些次传输不可以被取消,来确定第n次第一传输是否可以被接收。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取消第一传输是指的取消第一传输的全部时域资源。
2.根据第一指示信令确定的第一传输冗余版本和本次第一传输使用的冗余版本(RV)确定是否接收第一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系统可以预定义或基站可以半静态配置各次第一传输的RV号,第一指示信令可以指定仅可以取消特定RV号的第一传输。例如高层信令配置第一次第一传输的RV为0,第二次第一传输的RV为2,第三次第一传输的RV为3,第四次第一传输的RV为1;第一指示信令可以指定RV为2和4时可以取消第一传输,那么这四次第一传输中,仅有第二次和第四次第一传输可以被取消。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取消第一传输是指的取消第一传输的全部时域资源。
本次第一传输为第n次,n小于等于m,根据系统预定义或基站半静态配置的m次传输中哪些次传输可以被取消,哪些次传输不可以被取消,来确定第n次第一传输是否可以被接收。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根据第一指示信令确定是否接收第一传输还可以是:根据系统预定义的规则确定是否接收第一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系统预定义的规则确定是否接收第一传输包括以下方式中的至少一种:
1.根据本次第一传输的重复次数序号和系统预定义的特定重复次数序号确定是否接收第一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系统可以预定义或基站可以半静态配置重复因子,同时还可以直接指定仅接收特定重复次数序号的第一传输。进而在本次第一传输的重复次数序号为系统预定义的特定重复次数序号时,可以取消第一传输;否则不可以取消第一传输。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取消第一传输是指的取消第一传输的全部时域资源。
2.根据本次第一传输的冗余版本和系统预定义的特定冗余版本确定是否接收第一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系统可以预定义或基站可以半静态配置RV,同时还可以直接指定仅接收特定RV的第一传输。进而在本次第一传输的RV为系统预定义的RV时,可以取消第一传输;否则不可以取消第一传输。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取消第一传输是指的取消第一传输的全部时域资源。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在取消了对应的时域资源时,取消对应的传输。例如在取消了第一传输对应的时域资源时,即不接收第一传输;在取消了第二传输对应的时域资源时,即不发送第二传输。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传输确定方法,通过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是否接收第一传输,和/或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是否发送第二传输,以使在一个时刻上接收第一传输或者发送第二传输(其中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与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是否有重叠、第一传输的时域起始资源与第二传输的时域起始资源先后关系、第一指示信令、第一传输与第二传输重叠的时域资源的大小中的至少一种,第一传输包括由DCI调度的传输,第二传输包括由高层信令配置的传输)。这样,即可保证终端和/或基站在一个时刻上至多传输一个传输,从而避免了当DCI调度的传输与高层信令配置的传输有时域资源重叠时,会存在传输的时域冲突,从而不知道具体该传输哪一个传输的问题。
实施例二:
参见图2所示,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一提供的传输确定方法,包括:
S201: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是否发送第一传输,和/或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是否接收第二传输,以使在一个时刻上发送第一传输或者接收第二传输。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与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是否有重叠;
第一传输的时域起始资源与第二传输的时域起始资源先后关系;
第一指示信令;
第一传输与第二传输重叠的时域资源的大小。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传输包括由DCI调度的传输;第二传输包括由高层信令配置的传输。具体的,第一传输就可以为由DCI调度的传输,第二传输可以为由高层信令配置的传输。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传输可以是上行信道或信号传输,也可以是下行信道或信号传输。
应当理解的是,对于一个传输而言,会为其配置相应的时域资源,以保证该传输可以在相应的时域资源上能够进行发送或接收。
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发送第一传输包括:在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中的部分时域资源上发送第一传输,或在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中的全部时域资源上发送第一传输。即可以是在为第一传输分配的所有时域资源上发送第一传输,也可以是在为第一传输分配的时域资源中的某一部分时域资源上发送第一传输,如果是在某一部分时域资源上发送第一传输,则发送时需要对不可用的时域资源做速率匹配。
同理,在本实施例中,接收第二传输包括:在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中的部分时域资源上接收第二传输,或在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中的全部时域资源上接收第二传输。即可以是在为第二传输分配的所有时域资源上接收第二传输,也可以是在为第二传输分配的时域资源中的某一部分时域资源上接收第二传输,如果是在某一部分时域资源上接收第二传输,则接收时需要对不可用的时域资源做速率匹配。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传输的时域起始资源与第二传输的时域起始资源可以均落于第一时间内,也可以某一个落于第一时间内,也可以均未落于第一时间内。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时间为以调度第一传输的下行控制信息结束时间为起始的时长为t的时间段。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时间可以为接收上行信道或信号的处理时延。
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由系统预定义或者由基站为终端半静态配置第一门限。这样,在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传输与第二传输重叠的时域资源的大小时,可以在第一传输与第二传输重叠的全部或部分时域资源小于等于第一门限时,确定发送第一传输;在第一传输与第二传输重叠的全部或部分时域资源大于第一门限时,确定不发送第一传输。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传输与第二传输重叠的部分时域资源小于等于第一门限时,确定发送第一传输,以及在第一传输与第二传输重叠的全部或部分时域资源大于第一门限时,确定不发送第一传输,具体可以是:在第一传输与第二传输重叠的部分时域资源一部分落于第一时间内,另一部分落于第一时间外时,以落于第一时间内的那一部分重叠的时域资源与第一门限进行比较,在落于第一时间内的那一部分重叠的时域资源小于等于第一门限时,确定发送第一传输,在落于第一时间内的那一部分重叠的时域资源大于第一门限时,确定不发送第一传输;或者可以是以落于第一时间外的那一部分重叠的时域资源与第一门限进行比较,在落于第一时间外的那一部分重叠的时域资源小于等于第一门限时,确定发送第一传输,在落于第一时间外的那一部分重叠的时域资源大于第一门限时,确定不发送第一传输。
同理,对于第二传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由系统预定义或者由基站为终端半静态配置第二门限。这样,在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传输与第二传输重叠的时域资源的大小时,可以在第一传输与第二传输重叠的全部或部分时域资源小于等于第二门限时,确定接收第二传输;在第一传输与第二传输重叠的全部或部分时域资源大于第一门限时,确定不接收第二传输。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传输与第二传输重叠的部分时域资源小于等于第一门限时,确定接收第二传输,以及在第一传输与第二传输重叠的全部或部分时域资源大于第一门限时,确定不接收第二传输,具体可以是:在第一传输与第二传输重叠的部分时域资源一部分落于第一时间内,另一部分落于第一时间外时,以落于第一时间内的那一部分重叠的时域资源与第一门限进行比较,在落于第一时间内的那一部分重叠的时域资源小于等于第一门限时,确定接收第二传输,在落于第一时间内的那一部分重叠的时域资源大于第一门限时,确定不接收第二传输;或者可以是以落于第一时间外的那一部分重叠的时域资源与第一门限进行比较,在落于第一时间外的那一部分重叠的时域资源小于等于第一门限时,确定接收第二传输,在落于第一时间外的那一部分重叠的时域资源大于第一门限时,确定不接收第二传输。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配置的第一门限和第二门限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特别的,在配置的第一门限和第二门限相同时,终端和/或基站中可以仅要求设置一个门限来同时表征第一门限和第二门限。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在根据第一信息确定发送第一传输时,若是在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中的部分时域资源上发送第一传输,还可以在发送第一传输时,对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中未被用于发送第一传输的部分时域资源做速率匹配。
同理,本实施例中,在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接收第二传输时,若是在所述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中的部分时域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二传输,还可以在接收第二传输时,对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中未被用于接收第二传输的部分时域资源做速率匹配。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与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是否有重叠,和第一传输的时域起始资源与第二传输的时域起始资源先后关系时:若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与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有重叠,且在第一时间内,若第一传输的时域起始资源在第二传输的时域起始资源之前,那么可以在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上发送第一传输;取消在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中的部分或全部时域资源上接收第二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与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是否有重叠时,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是否发送第一传输,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是否接收第二传输可以是:
如果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与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在第一时间之后有重叠,则在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中,处于第一传输的时域起始资源之前的部分时域资源上接收第二传输;在第一传输对应的全部时域资源上发送第一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与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是否有重叠时,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是否发送第一传输可以是:
如果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有重叠,且在第二传输的时域起始资源早于第一传输时域起始资源时,不发送第一传输,或在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中的部分时域资源上发送第一传输。
具体的,在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中的部分时域资源上发送第一传输可以是:
在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中,处于第一时间之后的时域资源上发送第一传输;或,在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中,处于第二传输的时域结束资源之后的时域资源上发送第一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如果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有重叠,且在第二传输的时域起始资源早于第一传输时域起始资源时,具体的可以是根据第一传输在第一时间后的时域资源包含的符号数目,和/或第一传输在第一时间后的时域资源占所述第一传输对应的全部时域资源比例来确定,是不发送第一传输,还是在第一传输的部分时域资源上发送第一传输。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可以由系统预先定义或基站半静态配置符号数目门限和/或比例门限;
进而在第一传输在第一时间后的时域资源包含的符号数目大于等于符号数目门限,和/或第一传输在第一时间后的时域资源占第一传输的全部时域资源比例大于等于比例门限时,在第一传输的部分时域资源上发送第一传输;否则,不发送第一传输。
以在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中的部分时域资源上发送第一传输是:在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中,处于第一时间之后的时域资源上发送第一传输为例,可以在第一传输在第一时间后的时域资源包含的符号数目大于等于符号数目门限,和/或第一传输在第一时间后的时域资源占第一传输的全部时域资源比例大于等于比例门限时,在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中,处于第一时间之后的时域资源上发送第一传输;否则不发送第一传输。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在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与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是否有重叠时,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是否接收第二传输可以是:如果第一传输时域资源和第二传输时域资源有重叠,且第一传输时域资源起始在第二传输时域资源起始之前,则不接收第二传输,或在第二传输的部分时域资源上接收第二传输。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在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与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是否有重叠时,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是否发送第一传输可以是:如果第一传输时域资源和第二传输时域资源有重叠,且第一传输时域资源起始在第二传输时域资源起始之前,则不发送第一传输,或在第一传输的部分时域资源上发送第一传输。
其中,在第一传输的部分时域资源上发送第一传输的一种具体方式可以是:在第一传输的全部时域资源中,处于第一时间之后的部分时域资源上发送第一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指示信令为:调度第一传输的信令,和/或半静态配置信令。
在第一指示信令为调度第一传输的信令时,根据第一指示信令确定是否发送第一传输包括以下方式中的至少一种:
1.根据第一指示信令中优先级指示域确定是否发送第一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PDCCH DCI中增加一个“优先级指示”域,该域指示本次DCI调度的信道或信号,是否可以被取消传输。如果该域指示“是”,则表示本次DCI调度的信道或信号可以被取消;如果该域指示“否”,则表示本次DCI调度的信道或信号不可以被取消。
2.根据接收第一指示信令的DCI format类型确定是否发送第一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利用PDCCH DCI对应的DCI format类型来指示。如果对应的DCI format类型对应高优先级业务,那么表示本次DCI调度的信道或信号不可以被取消;如果对应的DCI format类型不对应高优先级业务,那么表示本次DCI调度的信道或信号可以被取消。例如,高优先级业务对应compact DCI format或DCI format0_0或DCI format1_0,低优先级业务对应非compact DCI format或DCI format0_1或DCI format1_1。
3.根据盲检测所述第一指示信令的无线网络临时鉴定(RNTI)类型确定是否发送第一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利用PDCCH DCI对应的加扰RNTI类型来指示。如果用第一RNTI类型来加扰PDCCH DCI的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循环冗余校验)校验比特,则表示本次DCI调度的信道或信号不可以被取消;如果用非第一RNTI类型的其他RNTI来加扰PDCCHDCI的CRC校验比特,则表示本次DCI调度的信道或信号可以被取消。
在所述第一指示信令为半静态配置信令时,根据第一指示信令确定是否发送第一传输包括以下方式中的至少一种:
1.根据第一指示信令中指示的重复因子和本次第一传输的重复次数序号确定是否发送第一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系统可以预定义或基站可以半静态配置重复因子,第一指示信令可以指定仅可以取消特定重复次数序号的第一传输。例如重复因子为4即表示当前的第一传输需要发送4次,那么可以设定这4次中的某一次或某几次第一传输可以被取消。例如高层信令配置重复因子为m,本次第一传输为第n次,n小于等于m,根据系统预定义或基站半静态配置的m次传输中哪些次传输可以被取消,哪些次传输不可以被取消,来确定第n次第一传输是否可以被发送。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取消第一传输是指的取消第一传输的全部时域资源。
2.根据第一指示信令确定的第一传输冗余版本和本次第一传输使用的冗余版本(RV)确定是否发送第一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系统可以预定义或基站可以半静态配置各次第一传输的RV号,第一指示信令可以指定仅可以取消特定RV号的第一传输。例如高层信令配置第一次第一传输的RV为0,第二次第一传输的RV为2,第三次第一传输的RV为3,第四次第一传输的RV为1;第一指示信令可以指定RV为2和4时可以取消第一传输,那么这四次第一传输中,仅有第二次和第四次第一传输可以被取消。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取消第一传输是指的取消第一传输的全部时域资源。
本次第一传输为第n次,n小于等于m,根据系统预定义或基站半静态配置的m次传输中哪些次传输可以被取消,哪些次传输不可以被取消,来确定第n次第一传输是否可以被发送。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根据第一指示信令确定是否发送第一传输还可以是:根据系统预定义的规则确定是否发送第一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系统预定义的规则确定是否发送第一传输包括以下方式中的至少一种:
1.根据本次第一传输的重复次数序号和系统预定义的特定重复次数序号确定是否发送第一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系统可以预定义或基站可以半静态配置重复因子,同时还可以直接指定仅发送特定重复次数序号的第一传输。进而在本次第一传输的重复次数序号为系统预定义的特定重复次数序号时,可以取消第一传输;否则不可以取消第一传输。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取消第一传输是指的取消第一传输的全部时域资源。
2.根据本次第一传输的冗余版本和系统预定义的特定冗余版本确定是否发送第一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系统可以预定义或基站可以半静态配置RV,同时还可以直接指定仅发送特定RV的第一传输。进而在本次第一传输的RV为系统预定义的RV时,可以取消第一传输;否则不可以取消第一传输。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取消第一传输是指的取消第一传输的全部时域资源。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在取消了对应的时域资源时,取消对应的传输。例如在取消了第一传输对应的时域资源时,即不发送第一传输;在取消了第二传输对应的时域资源时,即不接收第二传输。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传输确定方法,通过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是否发送第一传输,和/或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是否接收第二传输,以使在一个时刻上发送第一传输或者接收第二传输(其中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与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是否有重叠、第一传输的时域起始资源与第二传输的时域起始资源先后关系、第一指示信令、第一传输与第二传输重叠的时域资源的大小中的至少一种,第一传输包括由DCI调度的传输,第二传输包括由高层信令配置的传输)。这样,即可保证终端和/或基站在一个时刻上至多传输一个传输,从而避免了当DCI调度的传输与高层信令配置的传输有时域资源重叠时,会存在传输的时域冲突,从而不知道具体该传输哪一个传输的问题。
实施例三:
在本实施例中,在半静态帧结构配置为Flexible(灵活的)或者没有收到半静态帧结构配置的时间单元之内,基站发送PDCCH DCI,指示终端,在图3浅黑色阴影框对应的B个时间单元上接收下行信道或信号。基站通过高层信令配置,指示终端,在图3白色框对应的A个时间单元上发送上行信道或信号。
N2为终端准备上行传输的处理时延。
从图3可见,终端接收下行信道或信号的B个时间单元,与终端发送上行信道或信号的A个时间单元,在时域存在重叠,并且A的时域位置在B之前到来。
因为PDCCH DCI指示的下行信道或信号传输,优先级高于高层信令配置的上行信道或信号传输,因此,终端会取消A内打叉部分时间单元上的上行信道或信号发送,即终端会取消从接收到PDCCH DCI调度开始的N2时延之后的高层信令配置的本次上行信道或信号的传输。那么对于PDCCH DCI调度的下行信道或信号的传输,基站会根据PDCCH DCI的调度,在B个时间单元上发送该传输,终端也会在B个时间单元上接收该下行信道或信号的传输。
基站会根据PDCCH DCI的调度,在B个时间单元上发送下行信道或信号,相应的,终端也会在B个时间单元上接收该PDCCH DCI调度的下行信道或信号。
实施例四:
在半静态帧结构配置为Flexible或者没有收到半静态帧结构配置的时间单元之内,基站发送PDCCH DCI,指示终端,在图4浅黑色阴影框对应的B个时间单元上接收下行信道或信号。基站通过高层信令配置,指示终端,在图4白色框对应的A个时间单元上发送上行信道或信号。
N2为终端准备上行传输的处理时延。
从图4可见,终端接收下行信道或信号的B个时间单元,与终端发送上行信道或信号的A个时间单元,在时域上存在重叠,并且A的时域起始位置在B的时域起始位置之前。
因为PDCCH DCI指示的下行信道或信号传输,优先级高于高层信令配置的上行信道或信号传输,因此在满足N2时延的基础上,A与B重叠的时间单元内,终端会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信道或信号,取消高层信令配置的上行信道或信号的发送,即白色打叉部分的上行信道或信号发送,终端会取消掉。而对于T个时间单元内的上行信道或信号的发送,终端并不会取消。虽然T个时间单元已经在N2时延之后,终端可以取消,但因为这段时间内终端无需接收下行信道或信号,因此终端仍然可以在T个时间单元上发送高层信令配置的上行信道或信号。
本实施例中,当PDCCH DCI调度的下行信道或信号,与高层信令配置的上行信道或信号,存在时域重叠时,如果时域重叠出现在从终端收到PDCCH DCI开始的N2时延之后,那么终端仅取消重叠部分的高层信令配置的上行信道或信号的发送。
基站会根据PDCCH DCI的调度,在B个时间单元上发送下行信道或信号,相应的,终端也会在B个时间单元上接收该PDCCH DCI调度的下行信道或信号。
实施例五:
在半静态帧结构配置为Flexible或者没有收到半静态帧结构配置的时间单元之内,基站发送PDCCH DCI,指示终端,在图5浅黑色阴影框对应的B个时间单元上接收下行信道或信号。基站通过高层信令配置,指示终端,在图5白色框对应的A个时间单元上发送上行信道或信号。
N2为终端准备上行传输的处理时延。
从图5可见,终端接收下行信道或信号的B个时间单元,与终端发送上行信道或信号的A个时间单元,在时域存在重叠,并且A的时域起始位置在B时域起始位置之前。
从终端接收到PDCCH DCI开始的N2时延内,终端来不及取消高层信令配置的上行信道或信号传输,因此在A与N2重叠的时间单元内,终端会发送高层信令配置的上行信道或信号。相应的,基站会取消在这些时间单元内PDCCH DCI调度的下行信道或信号的发送。如图5浅黑色阴影框中打叉部分,终端会认为基站取消了在这些时间单元内的下行信道或信号的发送,从而取消对下行信道或信号的接收。
在N2时延之后,基站是否会继续在T1上发送PDCCH DCI调度的下行信道或信号,以及终端是否会在T1上接收PDCCH DCI调度的下行信道或信号,以及终端是否会取消高层信令配置的上行信道或信号的部分发送,存在以下情况:
情况1:对于PDCCH DCI调度的下行信道或信号的发送,虽然基站把浅黑色打叉部分取消了,但基站会从N2时延之后,开始发送PDCCH DCI调度的下行信道或信号,即在T1个时间单元内发送原本PDCCH DCI调度在B个时间单元内的下行信道或信号,基站会对前B-T1个时间单元做速率匹配后发送下行信道或信号。相应的,终端会在T1个时间单元上接收PDCCH DCI调度的下行信道或信号,终端也会对前B-T1个时间单元做速率匹配后接收。终端会取消高层信令配置的本次上行信道或信号的部分发送,即取消掉N2时间之后,A与B重叠时间单元(白色打叉部分)上的发送。
情况2:因为N2之前的下行信道或信号的传输被取消了,基站不支持在PDCCH DCI调度的部分时间单元上发送下行信道或信号,因此基站会取消PDCCH DCI调度的整个下行信道或信号的发送,即把B个时间单元内的发送都取消。相应地,终端也会取消对B个时间单元内PDCCH DCI调度的整个下行信道或信号的接收。并且,终端不会取消N2时间之后,高层信令配置的上行信道或信号的发送,即终端会在A个时间单元内发送高层信令配置的上行信道或信号。
情况3:在T1个时间单元中下行信道或信号与上行信道或信号重叠部分时域资源,基站不会给终端发送下行信道或信号,相应的终端也不会在时域资源上接收下行信道或信号,但如果上行信道或信号的结束时域资源之后,仍然有下行信道或信号的部分时域资源即T3,则基站在在T3个时间单元上给终端发送下行信道或信号,终端也会在T3上接收下行信道或信号。
情况4:在T1个时间单元中下行信道或信号与上行信道或信号重叠部分时域资源,基站不会给终端发送下行信道或信号,相应的终端也不会在时域资源上接收下行信道或信号,但如果上行信道或信号的结束时域资源之后,仍然有下行信道或信号的部分时域资源即T3,那么要根据T3的长度或T3占B的比例,来确定基站是否在T3个时间单元上给终端发送下行信道或信号。系统预定义或基站半静态配置T3长度门限L3或T3占B的比例门限F3,如果T3包含的时间单元数目大于门限L3,或者T3占B的比例大于门限F3,则基站会在T3上发送下行信道或信号。相应的,终端也要在T3上接收下行信道或信号;否则,基站不会在T3上发送下行信道或信号,相应的,终端也无需再T3上接收下行信道或信号。
情况5:根据T1的长度或T1占B的比例,来确定基站是否取消在T1个时间单元上发送PDCCH DCI调度的下行信道或信号的发送,相应的,终端决定是否取消在T1个时间单元上接收PDCCH DCI调度的下行信道或信号,以及是否取消在A于N2重叠时间单元上发送高层信令配置的上行信道或信号。系统预定义或者基站半静态配置T1长度门限L1或T1占B的比例门限F1,如果T1包含的时间单元数目大于门限L1,或者T1占B的比例,大于门限F1,则采用情况1的处理;否则,采用情况2的处理。
情况6:需要考虑PDCCH DCI调度的下行信道或信号的重复因子。所述重复因子可以是基站半静态配置,或者在PDCCH DCI中指示。
如果重复因子为n(n为正整数),则表示该PDCCH DCI调度的下行信道或信号的传输,会重复n次。对于n次中某一次或多次传输,可以采用情况1处理,对于n次中其余一次或多次传输,可以采用情况2至情况5处理。如何决定对n次传输中哪些次传输采用情况1处理,哪些次传输采用情况2情情况5处理,包括以下方法至少之一:
在PDCCH DCI中动态指示;
系统预定义,或者基站半静态配置,对第几次重复采用哪种处理。例如,对第一次重复,采用情况1处理,对其余重复,采用情况2至情况5处理。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终端准备上行传输的处理时延(即N2),未结束时,虽然目前的协议中规定的是不能进行传输的取消等处理。但是事实上,由于上行传输是由高层信令配置的,其可能是在N2之前就已经配置好了的,那么此时实质在N2区间内也是可以对上行传输和/或下行传输的时域资源进行处理的。
实施例六:
在半静态帧结构配置为Flexible或者没有收到半静态帧结构配置的时间单元之内,基站发送PDCCH DCI,指示终端,在图7浅黑色阴影框对应的B个时间单元上接收下行信道或信号。基站通过高层信令配置,指示终端,在图7白色框对应的A个时间单元上发送上行信道或信号。
N2为终端准备上行传输的处理时延。
从图7可见,终端接收下行信道或信号的B个时间单元,与终端发送上行信道或信号的A个时间单元,在时域存在重叠,并且B的时域位置在A之前到来。对于PDCCH DCI调度的下行信道或信号的传输,以及高层信令配置的上行信道或信号的传输,到底哪些可以传输,哪些需要取消,包含以下情况:
情况1:高层信令配置的上行信道或信号传输,在N2时延以内的部分,终端来不及取消,因此终端会在T1个时间单元内发送高层信令配置的部分上行信道或信号传输,自然地,基站会取消在N2时延以内PDCCH DCI调度的下行信道或信号传输,即取消T3个时间单元上的下行信道或信号发送,相应的,终端页会取消在T3个时间单元上接收PDCCH DCI调度的下行信道或信号。对于N2时延以后,可以采用实施例五中的方法。
情况2:因为PDCCH DCI调度的下行信道或信号的传输,在高层信令配置的上行信道或信号传输之前,因此基站会在B个时间单元上发送PDCCH DCI调度的下行信道或信号。相应的,终端也会在B个时间单元上接收PDCCH DCI调度的下行信道或信号。终端会取消在A个时间单元上发送高层信令配置的上行信道或信号,即终端取消整个高层信令配置的上行信道或信号的传输。
实施例七:
在半静态帧结构配置为Flexible或者没有收到半静态帧结构配置的时间单元之内,基站发送PDCCH DCI,指示终端,在图8浅黑色阴影框对应的B个时间单元上接收下行信道或信号。基站通过高层信令配置,指示终端,在图8白色框对应的A个时间单元上发送上行信道或信号。
N2为终端准备上行传输的处理时延。
从图8可见,终端接收下行信道或信号的B个时间单元,与终端发送上行信道或信号的A个时间单元,在时域存在重叠,并且B的时域位置在A之前到来。对于PDCCH DCI调度的下行信道或信号的传输,以及高层信令配置的上行信道或信号的传输,到底哪些可以传输,哪些需要取消,包含以下情况:
情况1:PDCCH DCI调度的下行信道或信号的传输优先级高于高层信令配置的上行信道或信号的传输,因此高层信令配置的在A个时间单元上的上行信道或信号的传输,完全被取消。PDCCH DCI调度的在B个时间单元上的下行信道或信号的传输,基站可以发送,相应的,终端也会在B个时间单元上接收。
情况2:以N2为门限,对于从PDCCH DCI结束符号向后N2个时间单元以内的时间段,和N2个时间单元以后的时间段,分别判断。
对于从PDCCH DCI结束符号向后N2个时间单元以内的时间段:终端会在T1个时间单元上发送高层信令配置的上行信道或信号,基站不会在T4个时间单元上发送PDCCH DCI调度的下行信道或信号,相应的,终端也不会在T4个时间单元上接收PDCCH DCI调度的下行信道或信号。对于T3个时间单元,包含两种可能性:
可能性1:因为T3在T1之前,因此基站会在T3个时间单元上发送PDCCH DCI调度的下行信道或信号,相应的,终端也会接收。
可能性2:根据T3包含的时间单元数目,或者T3占T3+T4的比例,确定是否基站在T3个时间单元上发送PDCCH DCI调度的下行信道或信号,以及终端是否接收。如果T3包含的时间单元数目大于门限N1,或者T3占T3+T4的比例大于门限P1,则基站会在T3个时间单元上发送PDCCH DCI调度的下行信道或信号,相应的,终端也会接收。
对于从PDCCH DCI结束符号向后N2个时间单元以后的时间段:包含以下可能性:
可能性1:终端不会在T2个时间单元上发送高层信令配置的上行信道或信号。基站会在T5+T6个时间单元上发送PDCCH DCI调度的下行信道或信号,相应的,终端也会接收。
可能性2:终端会在T2个时间单元上发送高层信令配置的上行信道或信号。基站不会在T5个时间单元上发送PDCCH DCI调度的下行信道或信号,相应的,终端也不会接收。基站会在T5个时间单元上发送PDCCH DCI调度的下行信道或信号,相应的,终端也会接收。
以上各种情况或可能性下,对于PDCCH DCI调度的下行信道或信号,如果可用的时域资源少于PDCCH DCI调度的时域资源,那么基站在发送时,会对不可用的时域资源做速率匹配;相应的,终端在接收时,也会对不可用的时域资源做速率匹配。
实施例八:
在半静态帧结构配置为Flexible或者没有收到半静态帧结构配置的时间单元之内,基站发送PDCCH DCI,指示终端,在图9浅黑色阴影框对应的B个时间单元上接收下行信道或信号。基站通过高层信令配置,指示终端,在图9白色框对应的A个时间单元上发送上行信道或信号。
N2为终端准备上行传输的处理时延。
因为高层信令配置的上行信道或信号,其起始时间单元在PDCCH DCI调度的下行信道或信号起始时间单元之前,并且也从PDCCH DCI结束符号向后的N2时延之内,因此终端不会取消所述上行信道或信号,即终端会在A个时间单元上发送高层信令配置的上行信道或信号。那么,基站会取消在T1个时间单元上发送PDCCH DCI调度的下行信道或信号,相应的,终端也不会在T1个时间单元上接收PDCCH DCI调度的下行信道或信号。对于T2个时间单元,因为其上只有PDCCH DCI调度的下行信道或信号,因此基站会在T2个时间单元上发送PDCCH DCI调度的下行信道或信号,相应的,终端也会在其上接收。
综上,即基站会对T1个时间单元做速率匹配,仅在T2个时间单元上发送PDCCH DCI调度的下行信道或信号。相应的,终端也会对T1个时间单元做速率匹配,仅在T2个时间单元上接收PDCCH DCI调度的下行信道或信号。
实施例九:
在半静态帧结构配置为Flexible或者没有收到半静态帧结构配置的时间单元之内,基站发送PDCCH DCI,指示终端,在图10白色阴影框对应的B个时间单元上发送上行信道或信号。基站通过高层信令配置,指示终端,在图10浅黑色框对应的A个时间单元上接收下行信道或信号。
N2为终端准备上行传输的处理时延。
从图10可见,终端接收下行信道或信号的A个时间单元,与终端发送上行信道或信号的B个时间单元,在时域存在重叠,并且A的时域位置在B之前到来。
因为PDCCH DCI指示的上行信道或信号传输,优先级高于高层信令配置的下行信道或信号传输,因此在满足N2时延的基础上,A与B重叠的时间单元内,终端会发送PDCCHDCI调度的上行信道或信号,取消对高层信令配置的下行信道或信号的接收,即浅黑色打叉部分的下行信道或信号接收,终端会取消掉,相应的,基站也会取消在浅黑色打叉部分发送下行信道或信号。
但是因为高层信令配置的下行信道或信号的发送,在N2时延之前就已经到来,因此在N2时延以内,基站会发送高层信令配置的下行信号或信号,UE相应地也会根据高层信令的配置去接收下行信道或信号。
在N2时延之后,在T1个时间单元内,基站和终端如何处理,包含以下情况:
情况1:在N2时延之后,PDCCH DCI调度的上行信道或信号发送之前的T1个时间单元内,因为PDCCH DCI调度的上行信道或信号并没有马上到达发送时间,因此基站仍然会继续发送高层信令配置的下行信道或信号;相应的,终端也会在T1个时间单元内接收高层信令配置的下行信道或信号。
情况2:在N2时延之后,在T1个时间单元内,虽然PDCCH DCI调度的上行信道或信号并没有马上到达发送时间,但因为在T1时间之后这两个传输会有时域重叠,因此在T1个时间单元内,基站不会发送高层信令配置的下行信道或信号,终端也不会接收相应的下行信道或信号。终端会一直等到PDCCH DCI调度的上行信道或信号发送时间到来后,再发送PDCCH DCI调度的上行信道或信号。
情况3:根据T1包含的时间单元数目,或者T1占T2的比例,或者T1占A的比例,来确定基站是否在T1个时间单元内发送高层信令配置的下行信道或信号,以及终端是否在T1个时间单元内接收高层信令配置的下行信道或信号。系统预定义或基站半静态配置T1长度门限L1或T1占A的比例门限F1或T1占T2的比例门限F2,如果T1包含的时间单元数目大于L1或T1占A的比例高于F1或T1占T2的比例高于F2,那么基站会在T1个时间单元内发送高层信令配置的下行信道或信号,相应的,终端也会在T1个时间单元内接收高层信令配置的下行信道或信号。反之,基站不会在T1个时间单元内发送高层信令配置的下行信道或信号,终端也不会接收。
实施例十:
在半静态帧结构配置为Flexible或者没有收到半静态帧结构配置的时间单元之内,基站发送PDCCH DCI,指示终端,在图11白色阴影框对应的B个时间单元上发送上行信道或信号。基站通过高层信令配置,指示终端,在图11浅黑色框对应的A个时间单元上接收下行信道或信号。
N2为终端准备上行传输的处理时延。
因为高层信令配置的上行信道或信号的起始时间单元,在PDCCH DCI结束符号向后N2个时间单元之内,因此不会取消高层信令配置的上行信道或信号的传输,即基站会在A个时间单元上发送高层信令配置的下行信道或信号。相应的,终端也会在A个时间单元上接收高层信令配置的下行信道或信号。那么终端会取消在T1个时间单元上发送PDCCH DCI调度的上行信道或信号。对于T2个时间单元,因为不再有上下行传输的冲突,因此终端会在T2个时间单元上发送PDCCH DCI调度的上行信道或信号,基站也会接收相应信道或信号。
对于PDCCH DCI调度的上行信道或信号,如果可用的时域资源少于PDCCH DCI调度的时域资源,那么终端在发送时,会对不可用的时域资源做速率匹配,相应的,终端在接收时,也会对不可用的时域资源做速率匹配。
实施例十一:
调度下行信道或信号的PDCCH DCI,会指示所调度的下行信道或信号与半静态配置的上行信道或信号存在时域资源重叠时,是否允许取消PDCCH DCI调度的下行信道或信号。具体包括以下指示方法:
在PDCCH DCI中增加一个“优先级指示”域,该域指示本次调度的下行信道或信号,是否可以被取消传输。如果该域指示“是”,则表示本次调度的下行信道或信号可以被取消;如果该域指示“否”,则表示本次调度的下行信道或信号不可以被取消。
利用PDCCH DCI对应的DCI format类型来指示。如果对应的DCI format类型对应高优先级业务,那么表示本次调度的下行信道或信号不可以被取消;如果对应的DCIformat类型不对应高优先级业务,那么表示本地调度的下行信道或信号可以被取消。例如,高优先级业务对应compact DCI format,低优先级业务对应非compact DCI format。
利用PDCCH DCI对应的加扰RNTI类型来指示。如果用第一RNTI类型来加扰PDCCHDCI的CRC校验比特,则表示本次调度的下行信道或信号不可以被取消;如果用非第一RNTI类型的其他RNTI来加扰PDCCH DCI的CRC校验比特,则表示本次调度的下行信道或信号可以被取消。
把高层信令针对该用户配置的PDCCH调度的下行信道或信号传输重复因子与本次下行信道或信号传输具体为第几次重复结合起来,确定本次下行信道或信号的传输是否可以被取消。例如高层信令配置重复因子为m,本次下行信道或信号传输为第n次,n小于等于m,根据系统预定义或基站半静态配置的m次传输中哪些次传输可以被取消,哪些次传输不可以被取消,来确定第n次下行信道或信号传输是否可以被取消。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三至十一中所述的取消某个时间段的下行信道或信号是指取消下行信道或信号对应在这一时间段的时域资源;同理,实施例三至十一中所述的取消某个时间段的上行信道或信号是指取消上行信道或信号对应在这一时间段的时域资源。
此外,在实施例三至十一中考虑到终端存在收、发转换时延,因此终端并不能在发送操作完成后立即进行接收操作,也不能在接收操作完成后立即进行发送操作。对此,可以由终端自行在接收和发送操作之间预留转换时延,或者可以由系统预定义或者基站半静态配置具体哪些时域资源为转换时延。在转换时延上不可进行接收操作,也不可进行发送操作。
实施例十二:
由于在非默认关联的paging传输方式下,引入了“可用paging PDCCH监测时机”的概念,这个可用的paging PDCCH监测时机指不与上行时隙/上行符号冲突的监测时机。并且一个可用的paging PDCCH监测时机与一个实际传输的SSB相对应,从而节省终端在接收paging时的盲检开销。
在NR中,上行资源有多种级别。例如,半静态公共的上行资源(即通过高层信令“tdd-UL-DL-ConfigCommon或tdd-UL-DL-ConfigCommon2”配置的上行资源),半静态专用的上行资源(即通过高层信令“tdd-UL-DL-ConfigDedicated”配置的上行资源),动态上行资源(即通过SFI(DCI format 2_0)配置的上行资源),对于不同级别的上行资源,UE存在不同的理解,上述定义的可用paging PDCCH监测时机中提到的上行时隙/上行符号,并未明确是什么级别的上行资源,这将给UE的理解造成歧义。为此提出了实施例十二和实施例十三。
在本实施例中,定义“可用paging PDCCH monitoring occasion”为不与半静态公共上行资源冲突的监测时机的情况。
如图12所示,根据paging PDCCH搜索空间配置(即Type 2-PDCCH common searchspace set),具体参数包括,监测周期与偏移,监测持续时间等。存在如下paging PDCCHmonitoring occasion 0~N,这些paging PDCCH monitoring occasion与半静态公共和/或专用帧结构配置中的不同属性的资源(如半静态下行资源,半静态灵活资源,半静态上行资源)对应,UE与基站需要对哪些是可用的paging PDCCH monitoring occasion有一个统一的理解。如果接收paging的UE中包含idle态UE,这些UE可能只获取了半静态公共帧结构配置(即只接收了高层信令“tdd-UL-DL-ConfigCommon或tdd-UL-DL-ConfigCommon2”配置的帧结构),因此,本实施例下,定义“可用paging PDCCH monitoring occasion”为不与半静态公共上行资源,和/或半静态专用上行资源冲突的监测时机。
在这种配置下,如图12所示,实际传输的SSB有4个(如SSB2,4,6,7),因此需要定义4个可用的paging PDCCH monitoring occasion,与SSB一一对应,其中,paging PDCCHmonitoring occasion 3与半静态公共上行资源冲突,因此不是可用paging PDCCHmonitoring occasion。进而,确定monitoring occasion 0,1,2,4为可用paging PDCCHmonitoring occasion,按照时间先后分别与实际传输的SSB2,4,6,7相对应。
另外,在这种配置方式下,当paging PDCCH monitoring occasion对应于半静态公共灵活资源时,被定义为可用监测时机。因此,如果网络侧存在寻呼消息需要传输,灵活资源上paging PDCCH monitoring occasion对应的资源将不允许传输其他信息,即在半静态公共灵活资源上,实际传输的paging PDCCH可以改写与之有冲突的半静态专用帧结构配置(即通过高层信令“tdd-UL-DL-ConfigDedicated”配置的帧结构),及动态帧结构配置。
这样,明确了可用paging PDCCH监测时机中提到的上行时隙/上行符号是什么级别的上行资源,保证了UE的理解不会存在歧义。
实施例十三:
本实施例描述,定义“可用paging PDCCH monitoring occasion”为不与“半静态上行资源及半静态灵活资源”冲突的监测时机的情况。
如图13所示,根据paging PDCCH搜索空间配置(即Type 2-PDCCH common searchspace set),具体参数包括,监测周期与偏移,监测持续时间等。存在如下paging PDCCHmonitoring occasion 0~N,这些paging PDCCH monitoring occasion与半静态帧结构配置中的不同属性的资源(如半静态公共下行资源,半静态灵活资源,半静态公共上行资源,如半静态专用下行资源,半静态专用灵活资源,半静态专用公共上行资源)对应,UE与基站需要对哪些是可用的paging PDCCH monitoring occasion即可有一个统一的理解。由于接收paging的UE中包含idle态UE,这些UE可能只获取了半静态公共帧结构配置(即只接收了高层信令“tdd-UL-DL-ConfigCommon或tdd-UL-DL-ConfigCommon2”配置的帧结构),因此,本实施例下,定义“可用paging PDCCH monitoring occasion”为不与“半静态公共上行资源及半静态公共灵活资源”和/或“半静态专用上行资源及半静态专用灵活资源”冲突的监测时机。
在这种配置下,如图13所示,实际传输的SSB有4个(如SSB2,4,6,7),因此需要定义4个可用的paging PDCCH monitoring occasion,与SSB一一对应,其中,paging PDCCHmonitoring occasion 2与半静态公共灵活资源冲突,paging PDCCH monitoringoccasion 3与半静态公共上行资源冲突,因此不是可用paging PDCCH monitoringoccasion。进而,确定monitoring occasion 0,1,4,5为可用paging PDCCH monitoringoccasion,按照时间先后分别与实际传输的SSB2,4,6,7相对应。这样,即明确了可用pagingPDCCH监测时机中提到的上行时隙/上行符号是什么级别的上行资源,保证了UE的理解不会存在歧义。
实施例十四: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输确定装置。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传输确定装置可以应用于终端上,也可以应用于基站上。参见图14,图1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确定装置14,包括:第一确定模块141。其中:
第一确定模块141用于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是否接收第一传输,和/或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是否发送第二传输,以使在一个时刻上接收第一传输或者发送第二传输。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与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是否有重叠;
第一传输的时域起始资源与第二传输的时域起始资源先后关系;
第一指示信令;
第一传输与第二传输重叠的时域资源的大小。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传输包括由DCI调度的传输;第二传输包括由高层信令配置的传输。具体的,第一传输就可以为由DCI调度的传输,第二传输可以为由高层信令配置的传输。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传输可以是上行信道或信号传输,也可以是下行信道或信号传输。
应当理解的是,对于一个传输而言,会为其配置相应的时域资源,以保证该传输可以在相应的时域资源上能够进行发送或接收。
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接收第一传输包括:在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中的部分时域资源上接收第一传输,或在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中的全部时域资源上接收第一传输。即可以是在为第一传输分配的所有时域资源上接收第一传输,也可以是在为第一传输分配的时域资源中的某一部分时域资源上接收第一传输,如果是在某一部分时域资源上接收第一传输,则接收时需要对不可用的时域资源做速率匹配。
同理,在本实施例中,发送第二传输包括:在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中的部分时域资源上发送第二传输,或在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中的全部时域资源上发送第二传输。即可以是在为第二传输分配的所有时域资源上发送第二传输,也可以是在为第二传输分配的时域资源中的某一部分时域资源上发送第二传输,如果是在某一部分时域资源上发送第二传输,则发送时需要对不可用的时域资源做速率匹配。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传输的时域起始资源与第二传输的时域起始资源可以均落于第一时间内,也可以某一个落于第一时间内,也可以均未落于第一时间内。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时间为以调度第一传输的下行控制信息结束时间为起始的时长为t的时间段。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时间可以为发送上行信道或信号的处理时延。
例如图3所示的,第一时间为处理时延N2,浅黑色阴影框表征的第一传输的时域起始资源即在第一时间外,白色框对应的第二传输的时域起始资源即在第一时间内。又例如图5所示的,第一时间为处理时延N2,浅黑色阴影框表征的第一传输和白色框对应的第二传输的时域起始资源即均在第一时间内。
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由系统预定义或者由基站为终端半静态配置第一门限。这样,在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传输与第二传输重叠的时域资源的大小时,可以在第一传输与第二传输重叠的全部或部分时域资源小于等于第一门限时,确定接收第一传输;在第一传输与第二传输重叠的全部或部分时域资源大于第一门限时,确定不接收第一传输。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传输与第二传输重叠的部分时域资源小于等于第一门限时,确定接收第一传输,以及在第一传输与第二传输重叠的全部或部分时域资源大于第一门限时,确定不接收第一传输,具体可以是:在第一传输与第二传输重叠的部分时域资源一部分落于第一时间内,另一部分落于第一时间外时,以落于第一时间内的那一部分重叠的时域资源与第一门限进行比较,在落于第一时间内的那一部分重叠的时域资源小于等于第一门限时,确定接收第一传输,在落于第一时间内的那一部分重叠的时域资源大于第一门限时,确定不接收第一传输;或者可以是以落于第一时间外的那一部分重叠的时域资源与第一门限进行比较,在落于第一时间外的那一部分重叠的时域资源小于等于第一门限时,确定接收第一传输,在落于第一时间外的那一部分重叠的时域资源大于第一门限时,确定不接收第一传输。
同理,对于第二传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由系统预定义或者由基站为终端半静态配置第二门限。这样,在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传输与第二传输重叠的时域资源的大小时,可以在第一传输与第二传输重叠的全部或部分时域资源小于等于第二门限时,确定发送第二传输;在第一传输与第二传输重叠的全部或部分时域资源大于第一门限时,确定不发送第二传输。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传输与第二传输重叠的部分时域资源小于等于第一门限时,确定发送第二传输,以及在第一传输与第二传输重叠的全部或部分时域资源大于第一门限时,确定不发送第二传输,具体可以是:在第一传输与第二传输重叠的部分时域资源一部分落于第一时间内,另一部分落于第一时间外时,以落于第一时间内的那一部分重叠的时域资源与第一门限进行比较,在落于第一时间内的那一部分重叠的时域资源小于等于第一门限时,确定发送第二传输,在落于第一时间内的那一部分重叠的时域资源大于第一门限时,确定不发送第二传输;或者可以是以落于第一时间外的那一部分重叠的时域资源与第一门限进行比较,在落于第一时间外的那一部分重叠的时域资源小于等于第一门限时,确定发送第二传输,在落于第一时间外的那一部分重叠的时域资源大于第一门限时,确定不发送第二传输。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配置的第一门限和第二门限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特别的,在配置的第一门限和第二门限相同时,终端和/或基站中可以仅要求设置一个门限来同时表征第一门限和第二门限。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在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接收第一传输时,若是在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中的部分时域资源上接收第一传输,还可以在接收第一传输时,对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中未被用于接收第一传输的部分时域资源做速率匹配,以保证在用于接收第一传输的部分时域资源上可以完整接收到第一传输的信道或信号。
同理,本实施例中,在根据第一信息确定发送第二传输时,若是在所述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中的部分时域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二传输,还可以在发送第二传输时,对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中未被用于发送第二传输的部分时域资源做速率匹配,以保证在用于发送第二传输的部分时域资源上可以完整发送出第二传输的信道或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与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是否有重叠,和第一传输的时域起始资源与第二传输的时域起始资源先后关系时:若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与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有重叠,且在第一时间内,若第一传输的时域起始资源在第二传输的时域起始资源之前,那么可以在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上接收第一传输;取消在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中的部分或全部时域资源上发送第二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与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是否有重叠时,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是否接收第一传输,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是否发送第二传输可以是:
如果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与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在第一时间之后有重叠,则在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中,处于第一传输的时域起始资源之前的部分时域资源上发送第二传输;在第一传输对应的全部时域资源上接收第一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与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是否有重叠时,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是否接收第一传输可以是:
如果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有重叠,且在第二传输的时域起始资源早于第一传输时域起始资源时,不接收第一传输,或在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中的部分时域资源上接收第一传输。
具体的,在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中的部分时域资源上接收第一传输可以是:
在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中,处于第一时间之后的时域资源上接收第一传输。例如参见图5所示的,可以在N2之后的T1整个时间段上接收第一传输(对应的会取消第二传输位于N2之后的时域资源)。
或,在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中,处于第二传输的时域结束资源之后的时域资源上接收第一传输。例如参见图6所示的,可以在N2之后的T3时间段上接收第一传输(对应的会取消第一传输T1部分中除了T3之外的时域资源,不会取消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
在本实施例中,如果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有重叠,且在第二传输的时域起始资源早于第一传输时域起始资源时,具体的可以是根据第一传输在第一时间后的时域资源包含的符号数目,和/或第一传输在第一时间后的时域资源占所述第一传输对应的全部时域资源比例来确定,是不接收第一传输,还是在第一传输的部分时域资源上接收第一传输。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可以由系统预先定义或基站半静态配置符号数目门限和/或比例门限;
进而在第一传输在第一时间后的时域资源包含的符号数目大于等于符号数目门限,和/或第一传输在第一时间后的时域资源占第一传输的全部时域资源比例大于等于比例门限时,在第一传输的部分时域资源上接收第一传输;否则,不接收第一传输。
以在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中的部分时域资源上接收第一传输是:在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中,处于第一时间之后的时域资源上接收第一传输为例,可以在第一传输在第一时间后的时域资源包含的符号数目大于等于符号数目门限,和/或第一传输在第一时间后的时域资源占第一传输的全部时域资源比例大于等于比例门限时,在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中,处于第一时间之后的时域资源上接收第一传输;否则不接收第一传输。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在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与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是否有重叠时,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是否发送第二传输可以是:如果第一传输时域资源和第二传输时域资源有重叠,且第一传输时域资源起始在第二传输时域资源起始之前,则不发送第二传输,或在第二传输的部分时域资源上发送第二传输。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在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与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是否有重叠时,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是否接收第一传输可以是:如果第一传输时域资源和第二传输时域资源有重叠,且第一传输时域资源起始在第二传输时域资源起始之前,则不接收第一传输,或在第一传输的部分时域资源上接收第一传输。
其中,在第一传输的部分时域资源上接收第一传输的一种具体方式可以是:在第一传输的全部时域资源中,处于第一时间之后的部分时域资源上接收第一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指示信令为:调度第一传输的信令,和/或半静态配置信令。
在第一指示信令为调度第一传输的信令时,根据第一指示信令确定是否接收第一传输包括以下方式中的至少一种:
1.根据第一指示信令中优先级指示域确定是否接收第一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PDCCH DCI中增加一个“优先级指示”域,该域指示本次DCI调度的信道或信号,是否可以被取消传输。如果该域指示“是”,则表示本次DCI调度的信道或信号可以被取消;如果该域指示“否”,则表示本次DCI调度的信道或信号不可以被取消。
2.根据发送第一指示信令的DCI format类型确定是否接收第一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利用PDCCH DCI对应的DCI format类型来指示。如果对应的DCI format类型对应高优先级业务,那么表示本次DCI调度的信道或信号不可以被取消;如果对应的DCI format类型不对应高优先级业务,那么表示本次DCI调度的信道或信号可以被取消。例如,高优先级业务对应compact DCI format,低优先级业务对应非compact DCIformat。
3.根据盲检测所述第一指示信令的无线网络临时鉴定(RNTI)类型确定是否接收第一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利用PDCCH DCI对应的加扰RNTI类型来指示。如果用第一RNTI类型来加扰PDCCH DCI的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循环冗余校验)校验比特,则表示本次DCI调度的信道或信号不可以被取消;如果用非第一RNTI类型的其他RNTI来加扰PDCCHDCI的CRC校验比特,则表示本次DCI调度的信道或信号可以被取消。
在所述第一指示信令为半静态配置信令时,根据第一指示信令确定是否接收第一传输包括以下方式中的至少一种:
1.根据第一指示信令中指示的重复因子和本次第一传输的重复次数序号确定是否接收第一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系统可以预定义或基站可以半静态配置重复因子,第一指示信令可以指定仅可以取消特定重复次数序号的第一传输。例如重复因子为4即表示当前的第一传输需要接收4次,那么可以设定这4次中的某一次或某几次第一传输可以被取消。例如高层信令配置重复因子为m,本次第一传输为第n次,n小于等于m,根据系统预定义或基站半静态配置的m次传输中哪些次传输可以被取消,哪些次传输不可以被取消,来确定第n次第一传输是否可以被接收。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取消第一传输是指的取消第一传输的全部时域资源。
2.根据第一指示信令确定的第一传输冗余版本和本次第一传输使用的冗余版本(RV)确定是否接收第一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系统可以预定义或基站可以半静态配置各次第一传输的RV号,第一指示信令可以指定仅可以取消特定RV号的第一传输。例如高层信令配置第一次第一传输的RV为0,第二次第一传输的RV为2,第三次第一传输的RV为3,第四次第一传输的RV为1;第一指示信令可以指定RV为2和4时可以取消第一传输,那么这四次第一传输中,仅有第二次和第四次第一传输可以被取消。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取消第一传输是指的取消第一传输的全部时域资源。在本实施例中,系统可以预定义或基站可以半静态配置各次第一传输的RV号,第一指示信令可以指定仅接收特定RV号的第一传输。例如高层信令配置第一次第一传输的RV为0,第二次第一传输的RV为2,第三次第一传输的RV为3,第四次第一传输的RV为1;第一指示信令可以指定RV为0和1时接收第一传输,那么这四次第一传输中,仅接收第一次和第四次第一传输。
本次第一传输为第n次,n小于等于m,根据系统预定义或基站半静态配置的m次传输中哪些次传输可以被取消,哪些次传输不可以被取消,来确定第n次第一传输是否可以被接收。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根据第一指示信令确定是否接收第一传输还可以是:根据系统预定义的规则确定是否接收第一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系统预定义的规则确定是否接收第一传输包括以下方式中的至少一种:
1.根据本次第一传输的重复次数序号和系统预定义的特定重复次数序号确定是否接收第一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系统可以预定义或基站可以半静态配置重复因子,同时还可以直接指定仅接收特定重复次数序号的第一传输。进而在本次第一传输的重复次数序号为系统预定义的特定重复次数序号时,可以取消第一传输;否则不可以取消第一传输。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取消第一传输是指的取消第一传输的全部时域资源。
2.根据本次第一传输的冗余版本和系统预定义的特定冗余版本确定是否接收第一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系统可以预定义或基站可以半静态配置RV,同时还可以直接指定仅接收特定RV的第一传输。进而在本次第一传输的RV为系统预定义的RV时,可以取消第一传输;否则不可以取消第一传输。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取消第一传输是指的取消第一传输的全部时域资源。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在取消了对应的时域资源时,取消对应的传输。例如在取消了第一传输对应的时域资源时,即不接收第一传输;在取消了第二传输对应的时域资源时,即不发送第二传输。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传输确定装置,通过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是否接收第一传输,和/或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是否发送第二传输,以使在一个时刻上接收第一传输或者发送第二传输(其中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与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是否有重叠、第一传输的时域起始资源与第二传输的时域起始资源先后关系、第一指示信令、第一传输与第二传输重叠的时域资源的大小中的至少一种,第一传输包括由DCI调度的传输,第二传输包括由高层信令配置的传输)。这样,即可保证终端和/或基站在一个时刻上至多传输一个传输,从而避免了当DCI调度的传输与高层信令配置的传输有时域资源重叠时,会存在传输的时域冲突,从而不知道具体该传输哪一个传输的问题。
实施例十五: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输确定装置。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传输确定装置可以应用于终端上,也可以应用于基站上。参见图15,图1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确定装置15,包括:第二确定模块151。其中:
第二确定模块151用于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是否发送第一传输,和/或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是否接收第二传输,以使在一个时刻上发送第一传输或者接收第二传输。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与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是否有重叠;
第一传输的时域起始资源与第二传输的时域起始资源先后关系;
第一指示信令;
第一传输与第二传输重叠的时域资源的大小。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传输包括由DCI调度的传输;第二传输包括由高层信令配置的传输。具体的,第一传输就可以为由DCI调度的传输,第二传输可以为由高层信令配置的传输。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传输可以是上行信道或信号传输,也可以是下行信道或信号传输。
应当理解的是,对于一个传输而言,会为其配置相应的时域资源,以保证该传输可以在相应的时域资源上能够进行发送或接收。
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发送第一传输包括:在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中的部分时域资源上发送第一传输,或在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中的全部时域资源上发送第一传输。即可以是在为第一传输分配的所有时域资源上发送第一传输,也可以是在为第一传输分配的时域资源中的某一部分时域资源上发送第一传输,如果是在某一部分时域资源上发送第一传输,则发送时需要对不可用的时域资源做速率匹配。
同理,在本实施例中,接收第二传输包括:在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中的部分时域资源上接收第二传输,或在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中的全部时域资源上接收第二传输。即可以是在为第二传输分配的所有时域资源上接收第二传输,也可以是在为第二传输分配的时域资源中的某一部分时域资源上接收第二传输如果是在某一部分时域资源上接收第二传输,则接收时需要对不可用的时域资源做速率匹配。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传输的时域起始资源与第二传输的时域起始资源可以均落于第一时间内,也可以某一个落于第一时间内,也可以均未落于第一时间内。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时间为以调度第一传输的下行控制信息结束时间为起始的时长为t的时间段。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时间可以为接收上行信道或信号的处理时延。
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由系统预定义或者由基站为终端半静态配置第一门限。这样,在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传输与第二传输重叠的时域资源的大小时,可以在第一传输与第二传输重叠的全部或部分时域资源小于等于第一门限时,确定发送第一传输;在第一传输与第二传输重叠的全部或部分时域资源大于第一门限时,确定不发送第一传输。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传输与第二传输重叠的部分时域资源小于等于第一门限时,确定发送第一传输,以及在第一传输与第二传输重叠的全部或部分时域资源大于第一门限时,确定不发送第一传输,具体可以是:在第一传输与第二传输重叠的部分时域资源一部分落于第一时间内,另一部分落于第一时间外时,以落于第一时间内的那一部分重叠的时域资源与第一门限进行比较,在落于第一时间内的那一部分重叠的时域资源小于等于第一门限时,确定发送第一传输,在落于第一时间内的那一部分重叠的时域资源大于第一门限时,确定不发送第一传输;或者可以是以落于第一时间外的那一部分重叠的时域资源与第一门限进行比较,在落于第一时间外的那一部分重叠的时域资源小于等于第一门限时,确定发送第一传输,在落于第一时间外的那一部分重叠的时域资源大于第一门限时,确定不发送第一传输。
同理,对于第二传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预先在终端和/或基站上预先定义或半静态配置由系统预定义或者由基站为终端半静态配置第二门限。这样,在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传输与第二传输重叠的时域资源的大小时,可以在第一传输与第二传输重叠的全部或部分时域资源小于等于第二门限时,确定接收第二传输;在第一传输与第二传输重叠的全部或部分时域资源大于第一门限时,确定不接收第二传输。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传输与第二传输重叠的部分时域资源小于等于第一门限时,确定接收第二传输,以及在第一传输与第二传输重叠的全部或部分时域资源大于第一门限时,确定不接收第二传输,具体可以是:在第一传输与第二传输重叠的部分时域资源一部分落于第一时间内,另一部分落于第一时间外时,以落于第一时间内的那一部分重叠的时域资源与第一门限进行比较,在落于第一时间内的那一部分重叠的时域资源小于等于第一门限时,确定接收第二传输,在落于第一时间内的那一部分重叠的时域资源大于第一门限时,确定不接收第二传输;或者可以是以落于第一时间外的那一部分重叠的时域资源与第一门限进行比较,在落于第一时间外的那一部分重叠的时域资源小于等于第一门限时,确定接收第二传输,在落于第一时间外的那一部分重叠的时域资源大于第一门限时,确定不接收第二传输。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配置的第一门限和第二门限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特别的,在配置的第一门限和第二门限相同时,终端和/或基站中可以仅要求设置一个门限来同时表征第一门限和第二门限。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在根据第一信息确定发送第一传输时,若是在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中的部分时域资源上发送第一传输,还可以在发送第一传输时,对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中未被用于发送第一传输的部分时域资源做速率匹配。
同理,本实施例中,在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接收第二传输时,若是在所述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中的部分时域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二传输,还可以在接收第二传输时,对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中未被用于接收第二传输的部分时域资源做速率匹配。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与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是否有重叠,和第一传输的时域起始资源与第二传输的时域起始资源先后关系时:若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与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有重叠,且在第一时间内,若第一传输的时域起始资源在第二传输的时域起始资源之前,那么可以在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上发送第一传输;取消在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中的部分或全部时域资源上接收第二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与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是否有重叠时,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是否发送第一传输,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是否接收第二传输可以是:
如果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与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在第一时间之后有重叠,则在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中,处于第一传输的时域起始资源之前的部分时域资源上接收第二传输;在第一传输对应的全部时域资源上发送第一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与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是否有重叠时,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是否发送第一传输可以是:
如果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有重叠,且在第二传输的时域起始资源早于第一传输时域起始资源时,不发送第一传输,或在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中的部分时域资源上发送第一传输。
具体的,在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中的部分时域资源上发送第一传输可以是:
在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中,处于第一时间之后的时域资源上发送第一传输;或,在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中,处于第二传输的时域结束资源之后的时域资源上发送第一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如果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有重叠,且在第二传输的时域起始资源早于第一传输时域起始资源时,具体的可以是根据第一传输在第一时间后的时域资源包含的符号数目,和/或第一传输在第一时间后的时域资源占所述第一传输对应的全部时域资源比例来确定,是不发送第一传输,还是在第一传输的部分时域资源上发送第一传输。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可以由系统预先定义或基站半静态配置符号数目门限和/或比例门限;
进而在第一传输在第一时间后的时域资源包含的符号数目大于等于符号数目门限,和/或第一传输在第一时间后的时域资源占第一传输的全部时域资源比例大于等于比例门限时,在第一传输的部分时域资源上发送第一传输;否则,不发送第一传输。
以在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中的部分时域资源上发送第一传输是:在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中,处于第一时间之后的时域资源上发送第一传输为例,可以在第一传输在第一时间后的时域资源包含的符号数目大于等于符号数目门限,和/或第一传输在第一时间后的时域资源占第一传输的全部时域资源比例大于等于比例门限时,在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中,处于第一时间之后的时域资源上发送第一传输;否则不发送第一传输。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在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与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是否有重叠时,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是否接收第二传输可以是:如果第一传输时域资源和第二传输时域资源有重叠,且第一传输时域资源起始在第二传输时域资源起始之前,则不接收第二传输,或在第二传输的部分时域资源上接收第二传输。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在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与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是否有重叠时,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是否发送第一传输可以是:如果第一传输时域资源和第二传输时域资源有重叠,且第一传输时域资源起始在第二传输时域资源起始之前,则不发送第一传输,或在第一传输的部分时域资源上发送第一传输。
其中,在第一传输的部分时域资源上发送第一传输的一种具体方式可以是:在第一传输的全部时域资源中,处于第一时间之后的部分时域资源上发送第一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指示信令为:调度第一传输的信令,和/或半静态配置信令。
在第一指示信令为调度第一传输的信令时,根据第一指示信令确定是否发送第一传输包括以下方式中的至少一种:
1.根据第一指示信令中优先级指示域确定是否发送第一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PDCCH DCI中增加一个“优先级指示”域,该域指示本次DCI调度的信道或信号,是否可以被取消传输。如果该域指示“是”,则表示本次DCI调度的信道或信号可以被取消;如果该域指示“否”,则表示本次DCI调度的信道或信号不可以被取消。
2.根据接收第一指示信令的DCI format类型确定是否发送第一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利用PDCCH DCI对应的DCI format类型来指示。如果对应的DCI format类型对应高优先级业务,那么表示本次DCI调度的信道或信号不可以被取消;如果对应的DCI format类型不对应高优先级业务,那么表示本次DCI调度的信道或信号可以被取消。例如,高优先级业务对应compact DCI format或DCI format0_0或DCI format1_0,低优先级业务对应非compact DCI format或DCI format0_1或DCI format1_1。
3.根据盲检测所述第一指示信令的无线网络临时鉴定(RNTI)类型确定是否发送第一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利用PDCCH DCI对应的加扰RNTI类型来指示。如果用第一RNTI类型来加扰PDCCH DCI的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循环冗余校验)校验比特,则表示本次DCI调度的信道或信号不可以被取消;如果用非第一RNTI类型的其他RNTI来加扰PDCCHDCI的CRC校验比特,则表示本次DCI调度的信道或信号可以被取消。
在所述第一指示信令为半静态配置信令时,根据第一指示信令确定是否发送第一传输包括以下方式中的至少一种:
1.根据第一指示信令中指示的重复因子和本次第一传输的重复次数序号确定是否发送第一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系统可以预定义或基站可以半静态配置重复因子,第一指示信令可以指定仅可以取消特定重复次数序号的第一传输。例如重复因子为4即表示当前的第一传输需要发送4次,那么可以设定这4次中的某一次或某几次第一传输可以被取消。例如高层信令配置重复因子为m,本次第一传输为第n次,n小于等于m,根据系统预定义或基站半静态配置的m次传输中哪些次传输可以被取消,哪些次传输不可以被取消,来确定第n次第一传输是否可以被发送。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取消第一传输是指的取消第一传输的全部时域资源。
2.根据第一指示信令确定的第一传输冗余版本和本次第一传输使用的冗余版本(RV)确定是否发送第一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系统可以预定义或基站可以半静态配置各次第一传输的RV号,第一指示信令可以指定仅可以取消特定RV号的第一传输。例如高层信令配置第一次第一传输的RV为0,第二次第一传输的RV为2,第三次第一传输的RV为3,第四次第一传输的RV为1;第一指示信令可以指定RV为2和4时可以取消第一传输,那么这四次第一传输中,仅有第二次和第四次第一传输可以被取消。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取消第一传输是指的取消第一传输的全部时域资源。在本实施例中,系统可以预定义或基站可以半静态配置各次第一传输的RV号,第一指示信令可以指定仅发送特定RV号的第一传输。例如高层信令配置第一次第一传输的RV为0,第二次第一传输的RV为2,第三次第一传输的RV为3,第四次第一传输的RV为1;第一指示信令可以指定RV为0和1时发送第一传输,那么这四次第一传输中,仅发送第一次和第四次第一传输。
本次第一传输为第n次,n小于等于m,根据系统预定义或基站半静态配置的m次传输中哪些次传输可以被取消,哪些次传输不可以被取消,来确定第n次第一传输是否可以被发送。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根据第一指示信令确定是否发送第一传输还可以是:根据系统预定义的规则确定是否发送第一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系统预定义的规则确定是否发送第一传输包括以下方式中的至少一种:
1.根据本次第一传输的重复次数序号和系统预定义的特定重复次数序号确定是否发送第一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系统可以预定义或基站可以半静态配置重复因子,同时还可以直接指定仅发送特定重复次数序号的第一传输。进而在本次第一传输的重复次数序号为系统预定义的特定重复次数序号时,可以取消第一传输;否则不可以取消第一传输。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取消第一传输是指的取消第一传输的全部时域资源。
2.根据本次第一传输的冗余版本和系统预定义的特定冗余版本确定是否发送第一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系统可以预定义或基站可以半静态配置RV,同时还可以直接指定仅发送特定RV的第一传输。进而在本次第一传输的RV为系统预定义的RV时,可以取消第一传输;否则不可以取消第一传输。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取消第一传输是指的取消第一传输的全部时域资源。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在取消了对应的时域资源时,取消对应的传输。例如在取消了第一传输对应的时域资源时,即不发送第一传输;在取消了第二传输对应的时域资源时,即不接收第二传输。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传输确定装置,通过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是否发送第一传输,和/或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是否接收第二传输,以使在一个时刻上发送第一传输或者接收第二传输(其中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与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是否有重叠、第一传输的时域起始资源与第二传输的时域起始资源先后关系、第一指示信令、第一传输与第二传输重叠的时域资源的大小中的至少一种,第一传输包括由DCI调度的传输,第二传输包括由高层信令配置的传输)。这样,即可保证终端和/或基站在一个时刻上至多传输一个传输,从而避免了当DCI调度的传输与高层信令配置的传输有时域资源重叠时,会存在传输的时域冲突,从而不知道具体该传输哪一个传输的问题。
实施例十六: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参见图16所示,其包括第一处理器161、第一存储器162以及第一通信总线163。其中:
第一通信总线163用于实现第一处理器161和第一存储器162之间的连接通信;
第一处理器161用于执行第一存储器162中存储的一个或者多个第一程序,以实现如实施例一所述的传输确定方法的步骤;
和/或,第一处理器161用于执行第一存储器162中存储的一个或者多个第二程序,以实现如实施例二所述的传输确定方法的步骤。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参见图17所示,其包括第二处理器171、第二存储器172以及第二通信总线173。其中:
第二通信总线173用于实现第二处理器171和第二存储器172之间的连接通信;
第二处理器171用于执行第二存储器172中存储的一个或者多个第三程序,以实现如实施例一所述的传输确定方法的步骤;
和/或,第二处理器171用于执行第二存储器172中存储的一个或者多个第四程序,以实现如实施例二所述的传输确定方法的步骤。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在用于存储信息(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计算机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的任何方法或技术中实施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可移除或不可移除的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带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闪存或其他存储器技术、CD-ROM(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光盘只读存储器),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装置、或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的介质。
本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十三任一项或多项所述的传输确定方法的步骤。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中,各个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组合在一个实施例中使用。每个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系统、装置中的功能模块/单元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来实现)、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在硬件实施方式中,在以上描述中提及的功能模块/单元之间的划分不一定对应于物理组件的划分;例如,一个物理组件可以具有多个功能,或者一个功能或步骤可以由若干物理组件合作执行。某些物理组件或所有物理组件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中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
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是,通信介质通常包含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计算机程序模块或者诸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制之类的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他数据,并且可包括任何信息递送介质。所以,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实施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39)

1.一种传输确定方法,包括:
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是否接收第一传输,和/或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是否发送第二传输,以使在一个时刻上接收第一传输,或者发送第二传输;
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与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是否有重叠;
第一传输的时域起始资源与第二传输的时域起始资源先后关系;
第一指示信令;
第一传输与第二传输重叠的时域资源的大小;
其中,所述第一传输包括由下行控制信息DCI调度的传输;所述第二传输包括由高层信令配置的传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第一传输包括:在所述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中的部分时域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一传输,或在所述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中的全部时域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一传输;
所述发送第二传输包括:在所述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中的部分时域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二传输,或在所述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中的全部时域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二传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预先定义或半静态配置的第一门限;
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传输与第二传输重叠的时域资源的大小时,所述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是否接收第一传输包括:
在第一传输与第二传输重叠的全部或部分时域资源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门限时,确定接收第一传输;
在第一传输与第二传输重叠的全部或部分时域资源大于所述第一门限时,确定不接收第一传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预先定义或半静态配置的第二门限;
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传输与第二传输重叠的时域资源的大小时,所述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是否发送第二传输包括:
在第一传输与第二传输重叠的全部或部分时域资源大于所述第二门限时,确定发送第二传输;
在第一传输与第二传输重叠的全部或部分时域资源小于等于所述第二门限时,确定不发送第二传输。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输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接收第一传输时,是在所述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中的部分时域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一传输时,还包括:
在接收所述第一传输时,对所述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中未被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传输的部分时域资源做速率匹配。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输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第一信息确定发送第二传输时,是在所述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中的部分时域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二传输时,还包括:
在发送所述第二传输时,对所述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中未被用于发送所述第二传输的部分时域资源做速率匹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与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是否有重叠,和第一传输的时域起始资源与第二传输的时域起始资源先后关系时,若所述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与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有重叠,还包括:
在第一时间内,若所述第一传输的时域起始资源在第二传输的时域起始资源之前,则在所述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上接收第一传输;取消在所述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中的部分或全部时域资源上发送第二传输;
所述第一时间为以调度第一传输的下行控制信息结束时间为起始的时长为t的时间段。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令为:调度第一传输的信令,和/或半静态配置信令;
在所述第一指示信令为调度第一传输的信令时,根据第一指示信令确定是否接收第一传输包括以下方式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令中优先级指示域确定是否接收第一传输;
根据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令的DCI format类型确定是否接收第一传输;
根据盲检测所述第一指示信令的无线网络临时鉴定RNTI类型确定是否接收第一传输;
在所述第一指示信令为半静态配置信令时,根据第一指示信令确定是否接收第一传输包括以下方式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第一指示信令中指示的重复因子和本次第一传输的重复次数序号确定是否接收第一传输;
根据第一指示信令确定的第一传输冗余版本和本次第一传输使用的冗余版本确定是否接收第一传输。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第一指示信令确定是否接收第一传输包括:根据系统预定义的规则确定是否接收第一传输;
所述根据系统预定义的规则确定是否接收第一传输包括以下方式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次第一传输的重复次数序号和系统预定义的特定重复次数序号确定是否接收第一传输;
根据本次第一传输的冗余版本和系统预定义的特定冗余版本确定是否接收第一传输。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传输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与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是否有重叠时,所述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是否接收第一传输,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是否发送第二传输包括:
如果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与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在第一时间之后有重叠,则在所述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中,处于所述第一传输的时域起始资源之前的部分时域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二传输;在所述第一传输对应的全部时域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一传输。
11.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传输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与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是否有重叠时,所述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是否接收第一传输包括:
如果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有重叠,且在第二传输的时域起始资源早于第一传输时域起始资源时,不接收所述第一传输,或在所述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中的部分时域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一传输。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传输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中的部分时域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一传输包括:
在所述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中,处于第一时间之后的时域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一传输;所述第一时间为以调度第一传输的下行控制信息结束时间为起始的时长为t的时间段;
或,在所述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中,处于第二传输的时域结束资源之后的时域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一传输。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传输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如果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有重叠,且在第二传输的时域起始资源早于第一传输时域起始资源时,不接收所述第一传输,或在所述第一传输对应的时域资源中的部分时域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一传输包括:
如果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有重叠,且在第二传输的时域起始资源早于第一传输时域起始资源时,根据所述第一传输在所述第一时间后的时域资源包含的符号数目,和/或所述第一传输在所述第一时间后的时域资源占所述第一传输对应的全部时域资源比例来确定,是不接收所述第一传输,还是在所述第一传输的部分时域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一传输。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传输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预先定义或半静态配置的符号数目门限和/或比例门限;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传输在所述第一时间后的时域资源包含的符号数目,和/或所述第一传输在所述第一时间后的时域资源占所述第一传输的全部时域资源比例来确定,是不接收所述第一传输,还是在所述第一传输的部分时域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一传输包括:
在所述第一传输在所述第一时间后的时域资源包含的符号数目大于等于所述符号数目门限,和/或第一传输在所述第一时间后的时域资源占所述第一传输的全部时域资源比例大于等于所述比例门限时,在所述第一传输的部分时域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一传输;
否则,不接收所述第一传输。
15.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传输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与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是否有重叠时,所述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是否发送第二传输包括:
如果第一传输时域资源和第二传输时域资源有重叠,且第一传输时域资源起始在第二传输时域资源起始之前,则不发送所述第二传输,或在所述第二传输的部分时域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二传输。
16.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传输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与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是否有重叠时,所述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是否接收第一传输包括:
如果第一传输时域资源和第二传输时域资源有重叠,且第一传输时域资源起始在第二传输时域资源起始之前,则不接收所述第一传输,或在所述第一传输的部分时域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一传输。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传输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传输的部分时域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一传输为:
在所述第一传输的全部时域资源中,处于第一时间之后的部分时域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一传输。
18.一种传输确定方法,包括:
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是否发送第一传输,和/或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是否接收第二传输,以使在一个时刻上发送第一传输,或者接收第二传输;
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与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是否有重叠;
第一传输的时域起始资源与第二传输的时域起始资源先后关系;
第一指示信令;
第一传输与第二传输重叠的时域资源的大小;
其中,所述第一传输包括由DCI调度的传输;所述第二传输包括由高层信令配置的传输。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传输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第一传输包括:在所述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中的部分时域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一传输,或在所述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中的全部时域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一传输;
所述接收第二传输包括:在所述第二传输对应的时域资源中的部分时域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二传输,或在所述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中的全部时域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二传输。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传输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预先定义或半静态配置的第一门限;
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传输与第二传输重叠的时域资源的大小时,所述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是否发送第一传输包括:
在第一传输与第二传输重叠的全部或部分时域资源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门限时,确定发送第一传输;
在第一传输与第二传输重叠的全部或部分时域资源大于所述第一门限时,确定不发送第一传输。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传输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预先定义或半静态配置的第二门限;
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传输与第二传输重叠的时域资源的大小时,所述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是否接收第二传输包括:
在第一传输与第二传输重叠的全部或部分时域资源大于所述第二门限时,确定接收第二传输;
在第一传输与第二传输重叠的全部或部分时域资源小于等于所述第二门限时,确定不接收第二传输。
22.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传输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第一信息确定发送第一传输时,是在所述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中的部分时域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一传输时,还包括:
在发送所述第一传输时,对所述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中未被用于发送所述第一传输的部分时域资源做速率匹配。
23.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传输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接收第二传输时,是在所述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中的部分时域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二传输时,还包括:
在接收所述第二传输时,对所述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中未被用于接收所述第二传输的部分时域资源做速率匹配。
24.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传输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与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是否有重叠,和第一传输的时域起始资源与第二传输的时域起始资源先后关系时,若所述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与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有重叠,还包括:
在第一时间内,若所述第一传输的时域起始资源在第二传输的时域起始资源之前,则在所述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上发送第一传输;取消在所述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中的部分或全部时域资源上接收第二传输;
所述第一时间为以调度第一传输的下行控制信息结束时间为起始的时长为t的时间段。
25.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传输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令为:调度第一传输的信令,和/或半静态配置信令;
在所述第一指示信令为调度第一传输的信令时,根据第一指示信令确定是否发送第一传输包括以下方式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令中优先级指示域确定是否发送第一传输;
根据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令的DCI format类型确定是否发送第一传输;
根据盲检测所述第一指示信令的无线网络临时鉴定RNTI类型确定是否发送第一传输;
在所述第一指示信令为半静态配置信令时,根据第一指示信令确定是否发送第一传输包括:
根据第一指示信令中指示的重复因子和本次第一传输的重复次数序号确定是否发送第一传输;
根据第一指示信令确定的第一传输冗余版本和本次第一传输使用的冗余版本确定是否发送第一传输。
26.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传输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第一指示信令确定是否发送第一传输包括:根据系统预定义的规则确定是否发送第一传输;
所述根据系统预定义的规则确定是否发送第一传输包括以下方式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次第一传输的重复次数序号和系统预定义的特定重复次数序号确定是否发送第一传输;
根据本次第一传输的冗余版本和系统预定义的特定冗余版本确定是否发送第一传输。
27.如权利要求18-26任一项所述的传输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与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是否有重叠时,所述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是否发送第一传输,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是否接收第二传输包括:
如果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与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在第一时间之后有重叠,则在所述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中,处于所述第一传输的时域起始资源之前的部分时域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二传输;在所述第一传输对应的全部时域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一传输。
28.如权利要求18-26任一项所述的传输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与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是否有重叠时,所述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是否发送第一传输包括:
如果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有重叠,且在第二传输的时域起始资源早于第一传输时域起始资源时,不发送所述第一传输,或在所述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中的部分时域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一传输。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传输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中的部分时域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一传输包括:
在所述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中,处于第一时间之后的部分时域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一传输;所述第一时间为以调度第一传输的下行控制信息结束时间为起始的时长为t的时间段;
或,在所述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中,处于第二传输的时域结束资源之后的时域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一传输。
30.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传输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如果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有重叠,且在第二传输的时域起始资源早于第一传输时域起始资源时,不发送所述第一传输,或在所述第一传输对应的时域资源中的部分时域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一传输包括:
如果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有重叠,且在第二传输的时域起始资源早于第一传输时域起始资源时,根据所述第一传输在所述第一时间后的时域资源包含的符号数目,和/或所述第一传输在所述第一时间后的时域资源占所述第一传输对应的全部时域资源比例来确定,是不发送所述第一传输,还是在所述第一传输的部分时域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一传输。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传输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预先定义或半静态配置的符号数目门限和/或比例门限;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传输在所述第一时间后的时域资源包含的符号数目,和/或所述第一传输在所述第一时间后的时域资源占所述第一传输的全部时域资源比例来确定,是不发送所述第一传输,还是在所述第一传输的部分时域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一传输包括:
在所述第一传输在所述第一时间后的时域资源包含的符号数目大于等于所述符号数目门限,和/或第一传输在所述第一时间后的时域资源占所述第一传输的全部时域资源比例大于等于所述比例门限时,在所述第一传输的部分时域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一传输;
否则,不发送所述第一传输。
32.如权利要求18-26任一项所述的传输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与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是否有重叠时,所述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是否接收第二传输包括:
如果第一传输时域资源和第二传输时域资源有重叠,且第一传输时域资源起始在第二传输时域资源起始之前,则不接收所述第二传输,或在所述第二传输的部分时域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二传输。
33.如权利要求18-26任一项所述的传输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与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是否有重叠时,所述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是否发送第一传输包括:
如果第一传输时域资源和第二传输时域资源有重叠,且第一传输时域资源起始在第二传输时域资源起始之前,则不发送所述第一传输,或在所述第一传输对应的原时域资源中的部分时域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一传输。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传输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传输的部分时域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一传输为:
在所述第一传输的全部时域资源中,处于第一时间之后的部分时域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一传输。
35.一种传输确定装置,包括:第一确定模块;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是否接收第一传输,和/或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是否发送第二传输,以使在一个时刻上接收第一传输,或者发送第二传输;
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与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是否有重叠;
第一传输的时域起始资源与第二传输的时域起始资源先后关系;
第一指示信令;
第一传输与第二传输重叠的时域资源的大小;
其中,所述第一传输包括由DCI调度的传输;所述第二传输包括由高层信令配置的传输。
36.一种传输确定装置,包括:第二确定模块;
所述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是否发送第一传输,和/或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是否接收第二传输,以使在一个时刻上发送第一传输,或者接收第二传输;
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第一传输的时域资源与第二传输的时域资源是否有重叠;
第一传输的时域起始资源与第二传输的时域起始资源先后关系;
第一指示信令;
第一传输与第二传输重叠的时域资源的大小;
其中,所述第一传输包括由DCI调度的传输;所述第二传输包括由高层信令配置的传输。
37.一种基站,包括:第一处理器、第一存储器以及第一通信总线;
所述第一通信总线用于实现所述第一处理器和第一存储器之间的连接通信;
所述第一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第一存储器中存储的一个或者多个第一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17任一项所述的传输确定方法的步骤;和/或所述第一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第一存储器中存储的一个或者多个第二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8-34任一项所述的传输确定方法的步骤。
38.一种终端,包括:第二处理器、第二存储器以及第二通信总线;
所述第二通信总线用于实现所述第二处理器和第二存储器之间的连接通信;
所述第二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第二存储器中存储的一个或者多个第三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17任一项所述的传输确定方法的步骤。和/或所述第二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第二存储器中存储的一个或者多个第四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8-34任一项所述的传输确定方法的步骤。
3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17任一项所述的传输确定方法的步骤,和/或实现如权利要求18-34任一项所述的传输确定方法的步骤。
CN201810910223.XA 2018-08-10 2018-08-10 传输确定方法、装置、基站、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5355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10223.XA CN110535583B (zh) 2018-08-10 2018-08-10 传输确定方法、装置、基站、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19846289.7A EP3836459A4 (en) 2018-08-10 2019-08-10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SSION DETERMINATION, BASE STATION, TERMINAL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US17/266,836 US20210352703A1 (en) 2018-08-10 2019-08-10 Transmission determination method and device, base station, terminal,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KR1020217007333A KR20210050528A (ko) 2018-08-10 2019-08-10 전송 결정 방법, 장치, 기지국, 단말 및 컴퓨터 판독 가능 저장 매체
PCT/CN2019/100113 WO2020030168A1 (zh) 2018-08-10 2019-08-10 传输确定方法、装置、基站、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10223.XA CN110535583B (zh) 2018-08-10 2018-08-10 传输确定方法、装置、基站、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35583A true CN110535583A (zh) 2019-12-03
CN110535583B CN110535583B (zh) 2022-05-10

Family

ID=686574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10223.XA Active CN110535583B (zh) 2018-08-10 2018-08-10 传输确定方法、装置、基站、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352703A1 (zh)
EP (1) EP3836459A4 (zh)
KR (1) KR20210050528A (zh)
CN (1) CN110535583B (zh)
WO (1) WO2020030168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15206A (zh) * 2020-04-15 2020-09-01 北京云智软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解决nr中下行控制信道与同步信号块冲突的方法及系统
WO2022017471A1 (en) * 2020-07-22 2022-01-27 FG Innovation Company Limited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 for scheduling timeline for cancelling uplink transmission
WO2022021352A1 (en) * 2020-07-31 2022-02-03 Zte Corporation Method for resource signaling design and configuration
WO2022041913A1 (zh) * 2020-08-25 2022-03-0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和设备
WO2022141545A1 (zh) * 2020-12-31 2022-07-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mcch调度传输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
WO2022151442A1 (zh) * 2021-01-15 2022-07-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冲突处理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84661A (zh) * 2013-07-30 2015-04-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信道的检测与发送方法及设备
US20180027559A1 (en) * 2016-07-20 2018-01-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olving time domain conflict in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WO2018028696A1 (zh) * 2016-08-12 2018-02-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资源分配和确定的方法及装置
CN107889230A (zh) * 2016-09-29 2018-04-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号发送、接收发送及装置
US20180132264A1 (en) * 2016-11-04 2018-05-10 Motorola Mobility Llc Identifying a resource for transmitting a first uplink channel
CN108093480A (zh) * 2017-09-30 2018-05-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08270514A (zh) * 2017-01-03 2018-07-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Pdsch资源的确定方法及装置、终端、基站
CN108282879A (zh) * 2017-01-06 2018-07-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8306720A (zh) * 2017-01-13 2018-07-20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uci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68643B2 (ja) * 2009-11-23 2013-12-18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Ack/nack伝送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US10932205B2 (en) * 2013-08-02 2021-02-23 Blackberry Limited Uplink power sharing control
WO2016047994A1 (ko) * 2014-09-24 2016-03-31 엘지전자(주)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를 송수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20180007667A1 (en) * 2015-01-29 2018-01-04 Lg Electronics Inc. Signal receiving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and signal receiving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US9999039B2 (en) * 2015-07-23 2018-06-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for enhanced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
US20180035459A1 (en) * 2016-07-29 2018-02-0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existence of Grant-Based and Grant-Free Uplink Transmissions in a Channel
KR102074289B1 (ko) * 2018-02-07 2020-02-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를 송신 또는 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84661A (zh) * 2013-07-30 2015-04-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信道的检测与发送方法及设备
US20180027559A1 (en) * 2016-07-20 2018-01-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olving time domain conflict in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WO2018028696A1 (zh) * 2016-08-12 2018-02-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资源分配和确定的方法及装置
CN107889230A (zh) * 2016-09-29 2018-04-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号发送、接收发送及装置
US20180132264A1 (en) * 2016-11-04 2018-05-10 Motorola Mobility Llc Identifying a resource for transmitting a first uplink channel
CN108270514A (zh) * 2017-01-03 2018-07-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Pdsch资源的确定方法及装置、终端、基站
CN108282879A (zh) * 2017-01-06 2018-07-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8306720A (zh) * 2017-01-13 2018-07-20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uci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08093480A (zh) * 2017-09-30 2018-05-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UAWEI: "Discussion on UL multiplexing of URLLC and eMBB", 《3GPP TSG RAN WGI AD HOC MEERING, RI -1800057》 *
ZTE: "R1-134314 "Details of Signalling for TDD UL-DL Reconfiguration"", 《3GPP TSG RAN WG1 AD HOC MEETING》 *
张映南 等: "时域不完全重叠的多成分信号处理算法", 《数据采集与处理》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15206A (zh) * 2020-04-15 2020-09-01 北京云智软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解决nr中下行控制信道与同步信号块冲突的方法及系统
CN111615206B (zh) * 2020-04-15 2022-06-17 北京云智软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解决nr中下行控制信道与同步信号块冲突的方法及系统
WO2022017471A1 (en) * 2020-07-22 2022-01-27 FG Innovation Company Limited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 for scheduling timeline for cancelling uplink transmission
US11683830B2 (en) 2020-07-22 2023-06-20 FG Innovation Company Limited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 for scheduling timeline for cancelling uplink transmission
WO2022021352A1 (en) * 2020-07-31 2022-02-03 Zte Corporation Method for resource signaling design and configuration
WO2022041913A1 (zh) * 2020-08-25 2022-03-0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和设备
WO2022141545A1 (zh) * 2020-12-31 2022-07-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mcch调度传输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
WO2022151442A1 (zh) * 2021-01-15 2022-07-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冲突处理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836459A1 (en) 2021-06-16
CN110535583B (zh) 2022-05-10
EP3836459A4 (en) 2022-05-25
WO2020030168A1 (zh) 2020-02-13
KR20210050528A (ko) 2021-05-07
US20210352703A1 (en) 2021-1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35583A (zh) 传输确定方法、装置、基站、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102621028B1 (ko) 뉴머롤로지 관련 리소스의 개별적인 구성
CN106658742B (zh) 数据调度及传输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EP3504920B1 (en) Co-existence of low latency and latency tolerant downlink communication
CN110476385A (zh) 用于接收下行链路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9479326A (zh) 用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格式信令和竞争接入的系统和方法
CN102124691B (zh) 多天线的公共基准码元的映射和信令
CN110536453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690160B (zh) 一种无线通信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1082915B (zh) 一种无线通信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09479306A (zh) 用户设备、基站和方法
CN110099451B (zh) 一种无线通信中的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05659518A (zh) 下行链路控制格式指示符
CN110034866B (zh) 一种用于反馈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9923812A (zh) 一种用户设备、基站中的用于动态调度的方法和装置
KR20210131416A (ko) 채널 또는 신호의 송신 방법 및 장치, 저장 매체
CN107926027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基于突发的传输调度
CN109587798A (zh) 参考信号、控制信道单元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N112889327A (zh) 未授权频谱上的多时隙调度
CN111555839B (zh) 载波聚合中上行载波资源的分配方法及设备
WO2020063284A1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7154837B (zh) 一种降低无线通信中的延迟的方法和装置
US20220174715A1 (en) Transmitting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ssion, and storage medium
KR102043842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유연한 업링크/다운링크 전송
US20230102282A1 (en) Methods and devices of resource mapping for data transmission and of data receiv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