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35141A - 一种限流型环网控制器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限流型环网控制器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35141A
CN110535141A CN201910713001.3A CN201910713001A CN110535141A CN 110535141 A CN110535141 A CN 110535141A CN 201910713001 A CN201910713001 A CN 201910713001A CN 110535141 A CN110535141 A CN 1105351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device
reactor
loop network
network control
switch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1300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朝波
邓占锋
张永征
徐云飞
尉志勇
王翔
石秋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Global Energy Interconne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Global Energy Interconne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Global Energy Interconne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91071300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35141A/zh
Publication of CN1105351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3514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H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9/0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limiting excess current or voltage without disconnection
    • H02H9/02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limiting excess current or voltage without disconnection responsive to excess current
    • H02H9/021Current limitation using saturable reac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1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for adjusting voltage in ac networks by changing a characteristic of the network load
    • H02J3/1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for adjusting voltage in ac networks by changing a characteristic of the network load by switching loads on to, or off from, network, e.g. progressively balanced load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30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the management of residential or tertiary loads, i.e. smart grids as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y in the buildings sector, including also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and the control,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management systems at local level
    • Y02B70/3225Demand response systems, e.g. load shedding, peak shav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20/00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end-user stationary applications or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Controlling,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thereof
    • Y04S20/20End-user application control systems
    • Y04S20/222Demand response systems, e.g. load shedding, peak shav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Remot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Power-Distribution Networks (AREA)

Abstract

一种限流型环网控制器及控制方法,环网控制器安装在环网电路的两侧母线出线处,包括:电抗器、避雷器、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所述电抗器、避雷器与所述开关设备并联;所述控制设备与所述开关设备连接,用于采集环网控制器的靠近负荷侧数据,并根据靠近负荷侧数据控制所述开关设备分闸和合闸;所述电抗器用于限制合环冲击电流;所述避雷器用于环网控制器的过压保护;所述开关设备用于投入或旁路所述电抗器并进行过流保护。通过在环网电路的母线出线处安装本方案的环网控制器,可以实现在对环网检修时,先合环后解环,通过控制设备控制开关设备投入电抗器,限制合环冲击电流,解决了因线路检修时等原因在转移线路负荷过程中的停电问题,提高了重要负荷的供电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限流型环网控制器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带电合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限流型环网控制器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电网用户对于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一些工业用户对于停电十分敏感,短时停电都有可能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然而配网停电检修频率较高。配网的电压等级不限于10kV,至少包括6kV、10kV、20kV或35kV。中低压配网一般采用闭环设计、开环运行的供电方式,即一个环网解环运行,两侧电源各为一部分负荷供电。目前,在倒负荷和线路检修时,并解操作的步骤一般为先在目标解环位置分闸,后在原解环位置合闸,即“先分后合”,此过程会造成部分负荷停电。若采用先在原解环位置合闸(即先进行合环操作),然后在目标解环位置分闸这种“先合后分”的不停电方法,则可减少停电次数,提高供电可靠性。
然而,若直接进行不停电并解操作会有较大风险。其原因为,如果在开环运行的配网中直接进行合环操作,存在如下问题:由于合环点两端在合环前存在电压差,合环时通常会产生很大的冲击电流,合环后存在电磁环网的环流;该合环冲击也可能引起配网中继电保护的误动作,造成故障;且现场的合环操作都是在运行人员的经验指导下进行判断,合环操作的结果存在非常高的随机性,可能对相关设备和操作人员的安全造成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在对配网合环时出现合环冲击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限流型环网控制器及控制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限流型环网控制器,所述环网控制器安装在环网电路的两侧母线出线处,包括:
电抗器、避雷器、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所述电抗器、避雷器与所述开关设备并联;
所述控制设备与所述开关设备连接,用于采集环网控制器的靠近负荷侧数据,并根据所述靠近负荷侧数据控制所述开关设备分闸和合闸;
所述电抗器用于限制合环冲击电流;
所述避雷器用于环网控制器的过压保护;
所述开关设备用于投入或旁路所述电抗器并进行过流保护;
所述开关设备分闸时间应小于0.3s且合闸时间应小于10ms。
优选的,所述电抗器的工频运行电流不应小于线路满载时电流的50%;
所述电抗器的电感量应大于两端母线最大压差与线路允许的环流电流值之比所对应的量;
所述电抗器的端间电压耐受水平可小于对地绝缘水平。
优选的,所述电抗器可为铁芯电抗器或空心电抗器。
优选的,所述铁芯电抗器的铁芯饱和点电流不应小于所述环网控制器中流过的最大稳态电流。
优选的,所述开关设备,包括:
机械开关和晶闸管;
所述机械开关、晶闸管、电抗器和避雷器相互并联;
所述机械开关和晶闸管共同与所述控制设备连接;
所述机械开关,用于投入或旁路所述电抗器和避雷器,还用于实现过流保护;
所述晶闸管用于快速旁路电抗器和避雷器。
优选的,所述晶闸管应能耐受线路短路冲击电流。
优选的,所述机械开关应能耐受线路短路冲击电流,并且机械开关的端间耐受电压等级可以小于对地绝缘电压等级。
优选的,所述控制设备,包括:
测量模块和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机械开关和晶闸管连接;
所述测量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采集所述环网控制器靠近负荷侧的电压瞬时值和电流瞬时值,并制定分闸指令和合闸指令。
优选的,所述电抗器、避雷器、晶闸管、机械开关、测量模块和控制模块都固定安装在环网电路的母线出线处。
优选的,所述电抗器、避雷器、晶闸管和机械开关固定安装在所述环网电路的母线出线处;
在所述环网电路进行合环或解环时,所述测量模块和控制模块作为移动部分与所述电抗器、避雷器、晶闸管和机械开关进行连接。
优选的,当所述环网电路的母线出线处有开关设备时,所述电抗器、避雷器、晶闸管、机械开关、测量模块和控制模块可作为移动部分安装在所述环网电路的母线出线处。
优选的,当所述环网电路为单环网时,所述环网控制器安装在单环网的两条母线出线处,单环网接线的线路中共安装两台环网控制器;
当所述环网电路为双环网时,所述环网控制器安装在双环网的四条母线出线处,双环网接线的线路中共安装四台环网控制器;
当所述环网电路为N供一备接线配网时,所述环网控制器安装在N供一备接线配网的所有母线出线处,N供一备接线的线路中共需安装N+1台环网控制器;
当所述环网电路为N-1接线配网时,所述环网控制器安装在N-1接线配网的所有母线出线处,N-1接线的线路中共需安装N台环网控制器。
一种限流型环网控制器的控制方法,包括
所述环网电路合环时,安装在所述环网电路母线出线处的环网控制器中的控制设备根据采集的靠近负荷侧数据,控制所述环网控制器中的开关设备分闸,投入电抗器,限制合环冲击电流;
所述环网电路解环时,所述控制设备根据采集的靠近负荷侧数据,控制所述开关设备合闸,旁路所述电抗器和避雷器,恢复环网电路电压。
优选的,所述环网电路合环时,安装在所述环网电路母线出线处的环网控制器中的控制设备根据采集的靠近负荷侧数据,控制所述环网控制器中的开关设备分闸,投入电抗器,限制合环冲击电流,包括:
所述控制装置中的测量模块实时采集所述环网控制器靠近负荷侧的电压瞬时值和电流瞬时值;
所述环网电路合环时,所述测量模块根据所述电压瞬时值和电流瞬时值,制定分闸指令;
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分闸指令,控制所述开关设备分闸,投入电抗器,限制合环冲击电流。
优选的,所述环网电路合环时,所述测量模块根据所述电压瞬时值和电流瞬时值,制定分闸指令,包括:
所述测量模块根据所述电压瞬时值和电流瞬时值,制定电压有效值和有功功率;
若所述电压有效值大于设定阈值,且有功功率小于0(有功功率从负荷侧流入母线侧),则制定分闸指令;否则,不制定。
优选的,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分闸指令,控制所述开关设备分闸,包括:
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分闸指令,控制开关设备中的机械开关分闸。
优选的,所述环网电路解环时,所述控制设备根据采集的靠近负荷侧数据,控制所述开关设备合闸,旁路所述电抗器和避雷器,恢复环网电路电压,包括:
所述控制设备中的测量模块采集所述环网控制器靠近负荷侧的电压瞬时值,并根据所述电压瞬时值计算得到电压有效值;
若所述电压有效值小于设定阈值,则制定故障合闸指令;否则,不制定;
若所述电压有效值在设定时长内一直大于所述设定阈值,则制定正常合闸指令;否则,不制定;
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故障合闸指令或正常合闸指令,控制所述开关设备合闸,旁路所述电抗器,恢复环网电路电压;
所述设定时长宜大于倒负荷操作所用时间;
所述机械开关的合闸时长应小于0.3s。
优选的,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故障合闸指令,控制所述开关设备合闸,包括:
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故障合闸指令,控制开关设备中的晶闸管触发和机械开关合闸,在设定延时后截止所述晶闸管;
达到所述设定延时时,所述机械开关完成合闸并承载负荷电流。
优选的,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正常合闸指令,控制所述开关设备合闸,包括:
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正常合闸指令,控制所述开关设备中的机械开关合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的所述环网控制器安装在环网电路的两侧母线出线处,包括:电抗器、避雷器、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所述电抗器、避雷器与所述开关设备并联;所述控制设备与所述开关设备连接,用于采集环网控制器的靠近负荷侧数据,并根据所述靠近负荷侧数据控制所述开关设备分闸和合闸;所述电抗器用于限制合环冲击电流;所述避雷器用于环网控制器的过压保护;所述开关设备用于投入或旁路所述电抗器并进行过流保护。通过在环网电路的母线出线处安装本方案的环网控制器,可以实现在在对环网检修时,先合环后解环,通过控制设备控制开关设备投入电抗器,限制合环冲击电流,解决了因线路检修时等原因在转移线路负荷过程中的停电问题,提高了重要负荷的供电可靠。
本方案中环网控制器结构简单,仅包括电抗器、避雷器、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且对配网改动小,具有成本小、操作原理简单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限流型环网控制器结构效果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限流型环网控制器在单环网接线中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限流型环网控制器在双环网接线中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种限流型环网控制器在N供一备接线中的安装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一种限流型环网控制器在N-1接线中的安装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一种限流型环网控制器的初始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一种限流型环网控制器的第一实施图;
图8为本发明的一种限流型环网控制器的第二实施图;
图9为本发明的一种限流型环网控制器的第三实施图;
图10为本发明的一种限流型环网控制器的第四实施图;
图11为本发明的一种限流型环网控制器的第五实施图;
图12为本发明的一种限流型环网控制器的第六实施图;
图13为本发明的一种限流型环网控制器的移动部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例对本发明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限流型环网控制器,结构效果图如图1所示。
环网控制器装置由电抗器、避雷器、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组成,其中,控制设备包括测量模块和控制模块;开关设备,包括机械开关和晶闸管。其中,电抗器用于限制合环电流,机械开关用于投入、旁路电抗器及实现过流保护,晶闸管用于快速旁路电抗器,避雷器设备用于限制线路故障期间晶闸管两端的过电压。控制设备中的测量模块用于测量环网控制器靠近负荷侧的电压的瞬时值和流过环网控制器的电流的瞬时值。控制设备中的控制模块用于计算有功功率,以环网控制器靠近负荷侧的电压瞬时值、流过环网控制器的电流瞬时值为输入量;计算出环网控制器靠近负荷侧的电压有效值及流过环网控制器的有功功率;以设定的电压阈值、功率阈值(0)为整定值;将环网控制器靠近负荷侧的电压有效值与设定的电压阈值、流过环网控制器的有功功率与0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判断是否向晶闸管输出触发信号,以及是否向机械开关输出合闸或分闸信号。
电抗器可以采用铁芯或空心电抗器,其工频运行电流应大于线路满载时的电流不小于线路满载时电流的50%,电感量应大于两端母线最大压差除以线路允许的环流电流值之比所对应的量,若采用铁芯电抗器,则所述铁芯电抗器的铁芯饱和点电流不应小于流过所述环网控制器的最大稳态电流,并且电抗器端间电压耐受水平可小于其对地绝缘水平。
晶闸管应能耐受线路短路冲击电流,若晶闸管动作速度足够快或环网控制器整个装置耐压水平很高,则避雷器容量可大幅减小。
机械开关应能耐受线路短路冲击电流,并且机械开关的端间耐受电压等级可小于其对地绝缘电压等级。并且机械开关分闸时间应确保线路中动作最快的线路过流保护不动作,若线路无过流保护,则此分闸时间也不应大于0.3s。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限流型环网控制器的控制方法,利用该环网控制器可辅助不停电并解操作,具体内容为:
在一环网安装两环网控制器,正常情况下,两环网控制器中机械开关合闸,晶闸管关断,两环网控制器持续测量其出口处电压的瞬时值和电流的瞬时值,如图6所示。不同工况下,装置动作逻辑如下:
1.限制合环电流时投入电抗器
检测到:检测到的有效值大于设定的出口电压阈值,并且,有功功率从负荷侧流向母线侧,则动作逻辑为:机械开关分闸。
2.低压/线路故障时退出电抗器:
检测到的有效值小于设定的出口电压阈值,则动作逻辑为:触发晶闸管,晶闸管导通;机械开关合闸;
通过相应的延时后,停止触发晶闸管,晶闸管关断。
3.正常退出电抗器:
若一段时间内(应大于一般并解操作所用时间)检测到的有效值一直大于设定的出口电压阈值,则动作逻辑为:机械开关合闸;
在一环网两端安装环网控制器,正常情况下,两环网控制器中机械开关处于合位,晶闸管关断,避雷器呈断路状态,如图6所示。系统无故障情况下进行并解操作,约定当合环后产生由母线B向母线A的合环冲击,如图7所示,环网控制器B不动作,环网控制器A由于检测到出口有功功率小于0,向机械开关发出分闸指令,机械开关分闸后,电抗器投入限流,合环冲击被成功限制,如图8所示。
若合环期间电抗器投入后,如发生如图9所示故障,此时环网控制器A靠近负荷侧电压迅速降低,低于设定的电压阈值。此时环网控制器A动作过程如下:
避雷器动作限制环网控制器两端电压,如图9所示。
触发晶闸管,晶闸管导通,如图10所示。
机械开关合闸如图11所示。
通过相应的延时后,停止触发晶闸管,晶闸管关断,如图12所示。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限流型环网控制器的安装位置和安装方式。
环网控制器安装位置,位于环网两侧母线出线到第一个负荷之间。可在一些不同接线方式的6kV、10kV或35kV的配电网中可安装环网控制器,实现不停电并解操作。
环网控制器在单环网接线中的安装示意图如图2所示,安装于单环网两侧母线出线到第一个负荷之间。当一部分负荷需要由A变电站供电转为B变电站供电时,可直接进行在单环网内开环点合闸,由环网控制器限制合环期间的电流,辅助不停电并解操作的完成。
环网控制器在双环网接线中的安装示意图如图3所示,安装于双环网内四条母线出线到第一个负荷之间。当负荷1需要由A变电站供电转为C变电站供电时,可直接进行在双环网内开环点1合环,由环网控制器辅助并解操作的完成。当负荷1需要由A变电站供电转为B变电站供电时,可直接将负荷1与B变电站之间的负荷开关B合闸,合闸后A、B变电站形成合环,若产生冲击,则环网控制器动作限制该冲击,之后负荷开关A分闸,负荷1转为B变电站供电,操作结束。
环网控制器在N供一备接线中的安装示意图如图4所示,安装于N+1条母线出线到第一个负荷之间。当一部分负荷需要由A变电站供电转为备用变电站供电时,可直接将A变电站与备用变电站之间线路上的常开触点合闸,由环网控制器辅助并解操作的完成。
环网控制器在N-1接线中的安装示意图如图5所示,安装于N条母线出线到第一个负荷之间。当一部分负荷需要由A变电站供电转为B变电站供电时,可直接将A变电站与B变电站之间线路上的常开触点合闸,由环网控制器辅助并解操作的完成。
在安装环网控制器时,可采用电抗器、避雷器、晶闸管、机械开关、控制模块和测量模块都固定安装在母线出线处的安装方式。
也可采用电抗器、避雷器、晶闸管、机械开关、控制模块和测量模块中的一部分固定安装在母线出线处。其余部分作为可移动部分,当需要进行并解操作时,移动到母线出线处与固定部分连接后使用。
若母线出线处原有开关装置,可用于旁路和投入旁路环网控制器,则整个环网控制器可作为移动式装置,需要时将环网控制器移动至该位置进行使用,如图13所示。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申请待批的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9)

1.一种限流型环网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网控制器安装在环网电路的两侧母线出线处,包括:
电抗器、避雷器、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所述电抗器、避雷器与所述开关设备并联;
所述控制设备与所述开关设备连接,用于采集环网控制器的靠近负荷侧数据,并根据所述靠近负荷侧数据控制所述开关设备分闸和合闸;
所述电抗器用于限制合环冲击电流;
所述避雷器用于环网控制器的过压保护;
所述开关设备用于投入或旁路所述电抗器,并进行过流保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网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抗器的工频运行电流不应小于线路满载时电流的50%;
所述电抗器的电感量应大于两端母线最大压差与线路允许的环流电流值之比所对应的量;
所述电抗器的端间电压耐受水平可小于对地绝缘水平。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网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抗器可为铁芯电抗器或空心电抗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网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铁芯电抗器的铁芯饱和点电流不应小于流过所述环网控制器的最大稳态电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网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设备,包括:
机械开关和晶闸管;
所述机械开关、晶闸管、电抗器和避雷器相互并联;
所述机械开关和晶闸管共同与所述控制设备连接;
所述机械开关,用于投入或旁路所述电抗器和避雷器,还用于实现过流保护;
所述晶闸管用于快速旁路电抗器和避雷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环网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晶闸管应能耐受线路短路冲击电流。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环网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械开关应能耐受线路短路冲击电流,并且机械开关的端间耐受电压等级可小于对地绝缘电压等级。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环网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设备,包括:
测量模块和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机械开关和晶闸管连接;
所述测量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采集所述环网控制器靠近负荷侧的电压瞬时值和电流瞬时值,并制定分闸指令和合闸指令。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环网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抗器、避雷器、晶闸管、机械开关、测量模块和控制模块都固定安装在环网电路的母线出线处。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环网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抗器、避雷器、晶闸管和机械开关固定安装在所述环网电路的母线出线处;
在所述环网电路进行合环或解环时,所述测量模块和控制模块作为移动部分与所述电抗器、避雷器、晶闸管和机械开关进行连接。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环网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环网电路的母线出线处有开关设备时,所述电抗器、避雷器、晶闸管、机械开关、测量模块和控制模块可作为移动部分安装在所述环网电路的母线出线处。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网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环网电路为单环网时,所述环网控制器安装在单环网的两条母线出线处,单环网接线的线路中共安装两台环网控制器;
当所述环网电路为双环网时,所述环网控制器安装在双环网的四条母线出线处,双环网接线的线路中共安装四台环网控制器;
当所述环网电路为N供一备接线配网时,所述环网控制器安装在N供一备接线配网的所有母线出线处,N供一备接线的线路中共需安装N+1台环网控制器;
当所述环网电路为N-1接线配网时,所述环网控制器安装在N-1接线配网的所有母线出线处,N-1接线的线路中共需安装N台环网控制器。
13.一种限流型环网控制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环网电路合环时,安装在所述环网电路母线出线处的环网控制器中的控制设备根据采集的靠近负荷侧数据,控制所述环网控制器中的开关设备分闸,投入电抗器,限制合环冲击电流;
所述环网电路解环时,所述控制设备根据采集的靠近负荷侧数据,控制所述开关设备合闸,旁路所述电抗器和避雷器,恢复环网电路电压。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网电路合环时,安装在所述环网电路母线出线处的环网控制器中的控制设备根据采集的靠近负荷侧数据,控制所述环网控制器中的开关设备分闸,投入电抗器,限制合环冲击电流,包括:
所述控制装置中的测量模块实时采集所述环网控制器靠近负荷侧的电压瞬时值和电流瞬时值;
所述环网电路合环时,所述测量模块根据所述电压瞬时值和电流瞬时值,制定分闸指令;
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分闸指令,控制所述开关设备分闸,投入电抗器,限制合环冲击电流。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网电路合环时,所述测量模块根据所述电压瞬时值和电流瞬时值,制定分闸指令,包括:
所述测量模块根据所述电压瞬时值和电流瞬时值,制定电压有效值和有功功率;
若所述电压有效值大于设定阈值,且有功功率小于0,则制定分闸指令;否则,不制定。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分闸指令,控制所述开关设备分闸,包括:
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分闸指令,控制开关设备中的机械开关分闸。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网电路解环时,所述控制设备根据采集的靠近负荷侧数据,控制所述开关设备合闸,旁路所述电抗器和避雷器,恢复环网电路电压,包括:
所述控制设备中的测量模块采集所述环网控制器靠近负荷侧的电压瞬时值,并根据所述电压瞬时值计算得到电压有效值;
若所述电压有效值小于设定阈值,则制定故障合闸指令;否则,不制定;
若所述电压有效值在设定时长内一直大于所述设定阈值,则制定正常合闸指令;否则,不制定;
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故障合闸指令或正常合闸指令,控制所述开关设备合闸,旁路所述电抗器,恢复环网电路电压;
所述设定时长宜大于倒负荷操作所用时间;
所述机械开关的合闸时长应小于0.3s。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故障合闸指令,控制所述开关设备合闸,包括:
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故障合闸指令,控制开关设备中的晶闸管触发和机械开关合闸,在设定延时后截止所述晶闸管;
达到所述设定延时时,所述机械开关完成合闸并承载负荷电流。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正常合闸指令,控制所述开关设备合闸,包括:
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正常合闸指令,控制所述开关设备中的机械开关合闸。
CN201910713001.3A 2019-08-02 2019-08-02 一种限流型环网控制器及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053514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13001.3A CN110535141A (zh) 2019-08-02 2019-08-02 一种限流型环网控制器及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13001.3A CN110535141A (zh) 2019-08-02 2019-08-02 一种限流型环网控制器及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35141A true CN110535141A (zh) 2019-12-03

Family

ID=686621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13001.3A Pending CN110535141A (zh) 2019-08-02 2019-08-02 一种限流型环网控制器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3514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72194A (zh) * 2021-09-28 2021-12-31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移动式配电线路合环热倒操作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72194A (zh) * 2021-09-28 2021-12-31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移动式配电线路合环热倒操作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76974B (zh) 一种基于限流级差配合的配电网继电保护系统
RU2740012C1 (ru) Продольный компенсатор и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CN102611080B (zh) 主站式小电流接地控制方法
Hasibar et al. The application of high-speed grounding switches for single-pole reclosing on 500 kV power systems
CN108597926A (zh) 一种混合式直流断路器拓扑结构及其控制方法
CN104539043A (zh) 一种备用电源自投装置系统及其自投方法
WO2021022949A1 (zh) 环网控制器及控制方法
CN101728819B (zh) 智能开关及其控制方法
CN102709887B (zh) 一种抑制可控串补线路潜供电流的控制方法
CN202586308U (zh) 微机综合接地保护装置
CN106300330B (zh) 一种统一潮流控制器故障态穿越方法
Lin et al. Coordination of MMC converter protection and DC line protection in DC grids
CN110535141A (zh) 一种限流型环网控制器及控制方法
CN109613422A (zh) 一种用于抑制潜供电流的断路器跳闸时刻控制方法
CN106786368A (zh) 基于电压相位变化量的干式空心并联电抗器的保护方法
CN204271745U (zh) 备用电源自投装置系统
CN110460028A (zh) 一种限制电网短路故障电流的装置及方法
CN106712307B (zh) 动态延时顺序合闸系统及避免偏置电流损坏断路器的方法
CN205693353U (zh) 一种配电网消弧装置
CN109599748A (zh) 变电站的短路电流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处理器
CN208062774U (zh) 一种主变压器设备保护系统
CN106981864A (zh) 快速开关消弧及人体保护系统
Chen et al. Design parameters and application of a 160kV mechanical HVDC circuit breaker
CN207251171U (zh) 一种交流电网中短路电流的抑制系统
CN210693462U (zh) 一种限流型环网控制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