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32020A - 一种微服务编排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服务编排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32020A
CN110532020A CN201910831911.1A CN201910831911A CN110532020A CN 110532020 A CN110532020 A CN 110532020A CN 201910831911 A CN201910831911 A CN 201910831911A CN 110532020 A CN110532020 A CN 1105320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 services
service
moulding plate
information
service mou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3191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32020B (zh
Inventor
张智勤
李祥
顾旦青
祁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Original Assignee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filed Critical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Priority to CN20191083191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3202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320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320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320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320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70Software maintenance or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1Collaborative creation, e.g. joint development of products or ser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arketing (AREA)
  • Econom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微服务编排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微服务标识,所述微服务标识与微服务信息关联;将所述微服务标识在可视化操作界面展示;响应于对所述微服务标识的操作,生成服务模板;将所述服务模板发送至集成开发环境中,以使目标服务在所述集成开发环境中基于所述服务模板进行开发。利用本说明书实施例可以在开发目标服务时直接通过操作所需要的微服务标识,实现对微服务信息的编排,从而可以降低系统响应业务新需求的上线时效,提升开发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微服务编排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实施例方案属于软件应用开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服务编排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无论是企业服务总线、面向服务的架构,还是微服务架构,本质都是为了对现有的系统进行组件化拆分、解耦原本复杂的系统,使其以更小、更独立的形式存在,从而提供更灵活、更敏态的系统开发、维护方式,进而以最快的方式响应市场的新需求。
微服务落地已经逐渐成为企业系统建设的趋势,但是在微服务落地过程中,一系列新的问题,例如开发、共享、运维等问题也逐渐开始暴露。例如:开发一个协议支付服务,传统方式需要先向开发者A获取合作方协议校验服务的调用信息和示例代码,然后向开发者B获取客户协议校验服务的调用信息和示例代码,接着向开发者C获取订单支付服务的调用信息和示例代码,最后基于获取的全部信息再进行相应开发。这样会使中间环节较长,系统响应业务新需求的上线时效较长,从而导致开发效率低。
因此,业内亟需一种可以有效提升开发效率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微服务编排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可以在开发目标服务时直接通过操作所需要的微服务标识,实现对微服务信息的编排,从而可以降低系统响应业务新需求的上线时效,提升开发效率。
本说明书提供的微服务编排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是包括以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微服务编排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微服务标识,所述微服务标识与微服务信息关联;
将所述微服务标识在可视化操作界面展示;
响应于对所述微服务标识的操作,生成服务模板;
将所述服务模板发送至集成开发环境中,以使目标服务在所述集成开发环境中基于所述服务模板进行开发。
本说明书提供的所述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微服务信息包括代码信息、接口信息、数据信息,所述数据信息包括静态的开发态数据和联动生产数据,所述联动生产数据包括服务调用量、服务并发数、服务执行耗时。
本说明书提供的所述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响应于对所述微服务标识的操作,生成服务模板,包括:
基于用户对所述微服务标识的拖动操作,确定目标服务所需的微服务;
获取与所述微服务对应的微服务信息;
对所述微服务信息进行编排,生成服务模板。
本说明书提供的所述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服务模板发送至集成开发环境中,包括:
将所述服务模板下载到与所述可视化操作界面对应的集成开发环境中;或者,
将所述服务模板上传至后台服务器,所述后台服务器将所述服务模板发送至与所述可视化操作界面联动的集成开发环境中。
本说明书提供的所述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服务模板发送至集成开发环境中,以使目标服务在所述集成开发环境中基于所述服务模板进行开发,包括:
在所述服务模板包括的服务代码模板中添加开发目标服务所需的代码,获得开发目标服务的代码信息;
基于所述代码信息,对目标服务进行开发。
一种微服务编排的数据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微服务标识,所述微服务标识与微服务信息关联;
展示模块,用于将所述微服务标识在可视化操作界面展示;
生成模块,用于响应于对所述微服务标识的操作,生成服务模板;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服务模板发送至集成开发环境中,以使目标服务在所述集成开发环境中基于所述服务模板进行开发。
本说明书提供的所述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生成模块,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基于用户对所述微服务标识的拖动操作,确定目标服务所需的微服务;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与所述微服务对应的微服务信息;
生成单元,用于对所述微服务信息进行编排,生成服务模板。
本说明书提供的所述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服务模板发送至集成开发环境中,包括:
下载单元,用于将所述服务模板下载到与所述可视化操作界面对应的集成开发环境中;或者,
上传单元,用于将所述服务模板上传至后台服务器,所述后台服务器将所述服务模板发送至与所述可视化操作界面联动的集成开发环境中。
本说明书提供的所述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送模块,包括:
添加单元,用于在所述服务模板包括的服务代码模板中添加开发目标服务所需的代码,获得开发目标服务的代码信息;
开发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代码信息,对目标服务进行开发。
一种微服务编排的数据处理设备,包括处理器及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微服务标识,所述微服务标识与微服务信息关联;
将所述微服务标识在可视化操作界面展示;
响应于对所述微服务标识的操作,生成服务模板;
将所述服务模板发送至集成开发环境中,以使目标服务在所述集成开发环境中基于所述服务模板进行开发。
一种微服务编排的数据处理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实现本说明书实施例中任意一个方法实施例方法的步骤。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微服务编排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首先通过将微服务标识与微服务信息关联,并可视化显示微服务标识,然后通过操作可视化界面显示的微服务标识生成服务模板,实现对目标服务所需的微服务信息的编排,最后通过将生成的服务模板发送至集成开发环境,为后续在集成开发环境中开发服务提供基础。采用本说明书提供的一些实施例,可以在开发目标服务时直接通过操作所需要的微服务标识,实现对微服务信息的编排,从而可以降低系统响应业务新需求的上线时效,提升开发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说明书提供的一种微服务编排的数据处理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说明书提供的一种将微服务标识在前端页面展示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是本说明书提供的一种微服务编排的数据处理方法的一个场景示意图;
图4是本说明书提供的一种服务工厂IDE界面展示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是本说明书提供的一种微服务编排的数据处理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说明书提供的一种微服务编排的数据处理服务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硬件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说明书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下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说明书中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说明书中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说明书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目前,微服务落地已经逐渐成为企业系统建设的趋势,但是在微服务落地过程中,一系列新的问题,例如开发、共享、运维等问题也逐渐开始暴露。例如:开发一个协议支付服务,传统方式需要先向开发者A获取合作方协议校验服务的调用信息和示例代码,然后向开发者B获取客户协议校验服务的调用信息和示例代码,接着向开发者C获取订单支付服务的调用信息和示例代码,最后基于获取的全部信息再进行相应开发。这样会使中间环节较长,系统响应业务新需求的上线时效较长,从而导致开发效率低。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微服务编排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首先通过将微服务标识与微服务信息关联,并可视化显示微服务标识,然后通过操作可视化界面显示的微服务标识生成服务模板,实现对目标服务所需的微服务信息的编排,最后通过将生成的服务模板发送至集成开发环境,为后续开发提供基础。采用本说明书提供的实施方案,可以在开发目标服务时直接通过操作所需要的微服务标识,实现对微服务信息的编排,从而可以降低系统响应业务新需求的上线时效,提升开发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微服务中的微可以表示单个服务的设计,服务可以表示一个或者一组相对较小且独立的功能单元,是用户可以感知最小功能集。每个微服务从开发、测试、运维等都是独立的,包括存储的数据库可以独立的。每个微服务为独立的业务开发,有一套完整的流程,可以独立运行在自己的进程里,从而可以把它当成一个不依赖于其它模块的项目来对待。一个微服务一般可以完成某个特定的功能,比如:订单管理,用户管理等。一系列独立运行的微服务共同构建起了整个系统。微服务的目的是有效的拆分应用,实现敏捷开发和部署。微服务之间通过一些轻量级的通信机制进行通信,例如通过REST API(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表现层状态转移应用程序接口)或者RPC(Remote Procedure Call,远程过程调用)的方式进行调用。
微服务是一种新的软件架构风格,也是未来系统发展的方向。在微服务体系结构中,微服务架构本质可以是为了将原来大型的、耦合的、复杂的系统进行组件化拆分、解耦成一个个相互配合实现功能的服务,这些服务的粒度都足够小,可以独立运行部署开发维护,实现独立的一个功能。微服务,关键其实不仅仅是微服务本身,而是系统要提供一套基础的架构,这种架构可以使得微服务独立的部署、运行、升级,而且还可以让微服务与微服务之间在结构上“松耦合”,在功能上则表现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其中,“统一的整体”表现出来的可以是统一风格的界面,统一的权限管理,统一的安全策略,统一的上线过程,统一的日志和审计方法,统一的调度方式,统一的访问入口等等。
本说明书提供的一种实施方案可以应用到客户端/服务器的系统构架中。所述客户端可以包括安装有集成开发环境且包括可视化操作界面应用程序的终端设备,如安装有网页浏览器的智能手机、电脑等。所述客户端可以具有通信模块,可以与远程的服务器进行通信连接,实现与所述服务器的数据传输。所述服务器可以包括开发公司一侧的服务器,或者提供微服务信息的服务方的服务器,其他的实施场景中也可以包括中间平台的服务器,例如与开发公司的服务器有通信链接的第三方服务器平台的服务器。所述的服务器可以包括单台计算机设备,也可以包括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或者分布式系统的服务器结构。本说明书中所述的服务器与客户端包括从逻辑上划分的不同信息处理方。其中,集成开发环境(IDE,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是用于提供程序开发环境的应用程序,一般包括代码编辑器、编译器、调试器和图形用户界面等工具。集成了代码编写功能、分析功能、编译功能、调试功能等一体化的开发软件服务套。所有具备这一特性的软件或者软件套(组)都可以叫集成开发环境。如微软的Visual Studio系列,Borland的C++Builder、Delphi系列等。
下面以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为例对本说明书实施方案进行说明。具体的,图1是本说明书提供的一种微服务编排的数据处理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虽然本说明书提供了如下述实施例或附图所示的方法操作步骤或装置结构,但基于常规或者无需创造性的劳动在所述方法或装置中可以包括更多或者部分合并后更少的操作步骤或模块单元。在逻辑性上不存在必要因果关系的步骤或结构中,这些步骤的执行顺序或装置的模块结构不限于本说明书实施例或附图所示的执行顺序或模块结构。所述的方法或模块结构的在实际中的装置、服务器或终端产品应用时,可以按照实施例或者附图所示的方法或模块结构进行顺序执行或者并行执行(例如并行处理器或者多线程处理的环境、甚至包括分布式处理、服务器集群的实施环境)。
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例描述并不对基于本说明书的其他可扩展到的应用场景中的技术方案构成限制。具体的一种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说明书提供的一种微服务编排的数据处理方法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可以包括:
S0:获取微服务标识,所述微服务标识与微服务信息关联。
其中,微服务标识包括可以用来区分不同微服务的标识。微服务标识的具体表现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文字、图标、图像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此外,为了使开发人员方便识别微服务标识表示的服务,微服务标识还可以根据用户习惯进行设置。例如一些实施场景中,微服务标识通过图标和简要文字来表现,其中,简要文字可以用来说明微服务具体实现的功能、微服务特有的属性或者其它含义等。所述微服务标识与微服务信息关联。微服务信息可以包括代码信息、接口信息、数据信息等。所述微服务信息可以包括对应的微服务从开发、测试、运维等过程中的一些信息,如代码信息,接口信息,数据信息等。所述数据信息可以包括静态的开发态数据和联动生产数据。所述联动生产数据可以包括服务调用量、服务并发数、服务执行耗时等。所述静态的开发态数据可以包括版本号、接口报文、开发人员等。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可以预先将不同功能的微服务信息存储在后台服务器、数据库或者统一平台。这样不仅可以实现微服务信息共享,而且也可以避免同一微服务被重复开发,造成资源浪费。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实施例中以预先将不同功能的微服务信息存储在后台服务器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其他方式类似,对此不作赘述。
例如一些实施场景中,不同开发人员(也可以称为服务提供者)可以通过登录服务市场前端页面将自己开发的微服务信息保存到后台服务器。另一些实施场景中,系统管理人员可以先在线下将不同开发人员开发的微服务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后,然后再通过登录服务市场前端页面保存到后台服务器。另一些实施场景中,开发人员或其管理人员可以直接将微服务信息录入后台服务器。具体的,例如,用户user1开发了一个支付服务,按照传统方式,只能等别人需要调用该支付服务时才在线下向用户user1获取该服务信息,这样不仅使得开发人员十分被动,不利于微服务信息的传递,而且也容易造成多个服务提供者同时开发一个服务,造成资源浪费。本说明书实施例中,通过预先将不同功能的微服务信息存储在后台服务器,不仅可以在需要时从后台服务器方便的获取微服务信息,提高开发效率,而且也可以避免同一服务重复开发造成资源浪费。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在将不同功能的微服务信息进行存储时,可以将微服务信息与微服务标识进行关联。这样在获取微服务信息时,通过查找对应的微服务标识就可以方便快速地获取微服务信息。例如,用户user1需要获取订单支付服务的信息,可以在服务市场前端页面输入“订单支付服务”查找到与订单支付服务对应的标识,然后通过点击该标识就可以获取服务调用相关的信息,如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程序接口)信息、服务订阅代码信息等。需要说明的是,将微服务信息与微服务标识进行关联的方式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任意一种方式,本说明书对此不做限定。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所述微服务信息包括的数据信息中除了静态的开发态数据(版本号,接口报文等)外,还包括联动生产数据。这样可以补全信息遗漏,使服务上线后与上产信息相互匹配,从而增强开发人员开发的服务的可靠性。例如,用户user1需要获取订单支付服务信息,通过点击订单支付服务微服务标识,不仅可以获取订单支付服务的开发人员、接口报文等静态数据,也可以获取生产上当前订单支付服务的运行态数据库,如服务调用量、服务并发数、服务执行耗时等,这样可以避免信息遗漏。如,开发微服务时执行耗时设置的是2秒,而实际上产信息的服务执行耗时是1秒,按照传统只能获取静态数据、只能针对开发使用的方式,就会使微服务上线后与上产信息不匹配,从而导致信息遗漏。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在获取静态数据的同时,也可以获取生产上关联的运行态数据,从而可以补全信息遗漏,使服务上线后与上产信息相互匹配,从而增强开发人员开发的服务的可靠性。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由于微服务标识与微服务信息关联,所以可以通过获取微服务标识,方便快捷地获取微服务信息,从而可以为提高开发效率提供保障。
S2:将所述微服务标识在可视化操作界面展示。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在获取微服务标识后,可以将微服务标识在可视化操作界面进行展示。其中,所述可视化操作界面可以是前端页面,也可以是与前端界面联动的后台页面。
图2是本说明书提供的一种将微服务标识在前端页面展示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前端页面也可以称为共享服务市场界面。如图2所示,在共享服务市场界面,虚线框1围起的部分可以表示微服务“结算账户”的标识,其与“结算账户”的服务信息相互关联;虚线框2围起的部分可以表示微服务“存款”的标识,其与“存款”的服务信息相互关联;虚线框3围起的部分可以表示微服务“代理收付”的标识,其与“代理收付”的服务信息相互关联等。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只是进行示例性说明,其它微服务标识类似。此外,共享服务市场界面展示的微服务标识不限于上述包括的,还可以包括其他微服务标识,本说明书对此不作限定。其中,微服务标识与微服务关联也可以理解为通过点击微服务标识就可以相应的获取微服务对应的服务信息。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将所述微服务标识在可视化操作界面展示后,可以通过点击微服务标识联动后台服务器获取微服务信息,然后将相应的微服务信息进行展示。具体的,例如,用户user1在浏览器前端页面查询订单服务信息,浏览器前端页面会从后台服务器获取订单服务的信息,并将获取订单服务的信息在前端页面展示。这样通过直观显示微服务标识,不仅可以快速查找到需要的微服务,提高开发效率,而且由于微服务标识与微服务信息关联,通过点击微服务标识也可以直观显示微服务的相关信息,从而可以方便开发人员进一步处理微服务信息。
S4:响应于对所述微服务标识的操作,生成服务模板。
其中,对所述微服务标识的操作可以包括点击、拖拽等。所述生成服务模板的方式可以包括对微服务标识对应的微服务信息进行串接、组合、编排等。服务模板可以包括代码模板、服务流程模板以及服务运行环境配置模板。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所述响应于对所述微服务标识的操作,生成服务模板可以包括:基于用户对所述微服务标识的拖动操作,确定目标服务所需的微服务;获取与所述微服务对应的微服务信息;对所述微服务信息进行编排,生成服务模板。其中,编排可以理解为一次性自动串接多项服务和二次业务代码开发。其中,一次性自动串接涉及到系统、中间件和服务资源的分配、协调和管理。二次业务代码开发可以更快、更有效的实现对上述服务资源的利用以达成业务目的。
例如一些实施场景中,需要开发一个协议支付服务,由于开发者已经知道所需要的微服务包括合作方协议校验服务、客户协议校验服务、订单支付服务,所以开发者可以对前端页面展示的表示合作方协议校验服务、客户协议校验服务、订单支付服务的标识进行操作(例如,开发者可以分别拖动合作方协议校验服务、客户协议校验服务、订单支付服务对应的标识到前端页面的指定区域),客户端可以根据开发者对可视化操作界面展示的微服务标识的操作,确定协议支付服务需要合作方协议校验服务、客户协议校验服务、订单支付服务的标识3个微服务,然后相应的从后台服务器获取与微服务对应的微服务信息进行编排,自动生成服务模板以便后续开发,可以保证后续开发代码的质量,有效提升开发效率。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间所有的环节都可以独立完成,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开发效率,而且通过自动生成服务模板的机制可以保证后续开发代码的质量。
S6:将所述服务模板发送至集成开发环境中,以使目标服务在所述集成开发环境中基于所述服务模板进行开发。
由于应用程序的开发包括前端开发和后台开发,前端开发与后台开发联动,所以一些实施例中,集成开发环境可以是前端开发界面对应的集成开发环境,也可以是与前端开发界面联动的集成开发环境,即后台开发界面对应的开发环境。前端开发环境主要用于开发包括服务静态信息、服务在线信息、服务动态信息、服务接口信息以及当前可执行环境服务信息等。前端开发环境可以搜集展示开发信息,并提供服务编排、下载功能,联动后台进行下载模板代码和二次开发。后台开发界面对应的开发环境也可以称为服务工厂集成开发环境。服务工厂集成开发环境可以是后台服务串接编排开发的集成开发环境,可以支持服务编排、模板代码下载、服务后续开发等功能。其中,服务编排可以理解为一次性自动串接多项服务和二次业务代码开发。其中,一次性自动串接涉及到系统、中间件和服务资源的分配、协调和管理。二次业务代码开发可以更快、更有效的实现对上述服务资源的利用以达成业务目的。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服务模板发送至集成开发环境中,可以包括:将所述服务模板下载到与所述可视化操作界面对应的集成开发环境中;或者,将所述服务模板上传至后台服务器,所述后台服务器将所述服务模板发送至与所述可视化操作界面联动的集成开发环境中。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通过自动适配可用环境生成模板代码,从而可以有效降低开发阶段服务编排涉及的编码与环境依赖问题,提升开发阶段的服务编排效率。例如一些实施场景中,在通过前端页面生成服务模板后,可以将服务模板导入到前端页面对应的集成开发环境进行后续开发。另一些实施场景中,在通过前端页面生成服务模板后,可以将服务模板上传到后台服务器,以便与前端页面关联的后端集成开发环境下载到本地集成开发环境进行后续开发。例如,用户user1在前端页面编排实现了协议支付服务的模板代码后选择上传到后台服务器,前端页面会将模板代码程序包和配置文件等上传到后台服务器的指定目录存储。这样在利用后台开发服务时,不仅可以从后台服务器下载模板代码,而且也可以从与后台联动的前端页面的集成开发环境下载模板代码。需要说明的是,除了前端页面、后端页面对应的集成开发环境,还可以利用其它集成开发环境开发服务,相应的,在利用其它集成开发环境开发服务时,也可以从后台服务器下载相应服务模板进行后续开发,即利用本申请方法可以进行二次开发,并部署到生产运行中。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服务模板发送至集成开发环境中,以使目标服务在所述集成开发环境中基于所述服务模板进行开发,可以包括:在所述服务模板包括的服务代码模板中添加开发目标服务所需的代码,获得开发目标服务的代码信息;基于所述代码信息,对目标服务进行开发。例如一些实施场景中,在获取服务模板后,可以根据实际开发需求,在服务模板中添加新信息,从而可以快速实现服务开发。例如,在开发过程中,可以通过获取相应的代码模板,然后在代码模板中添加完成目标服务开发所需要的额外代码,最后基于代码模板和在代码模板中添加的额外代码可以快速地完成目标服务的开发。
图3是本说明书提供的一种微服务编排的数据处理方法的一个场景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微服务信息可以预先存储在后台服务器中,前端页面可以从后台服务器获取微服务标识进行可视化展示,以便开发人员可以快速查找到需要的微服务。当需要开发服务时,开发人员可以登录前端页面,以拖拽的方式将所需要的微服务对应的标识进行组合,实现对微服务的编排,从而生成新的服务模板代码,可以在保证后续开发代码的质量的同时,有效提升开发效率。在生成新的服务模板代码后,前端页面可以将新的服务模板代码上传到后台服务器进行保存,使的与前端页面联动的服务工厂IDE可以方便的从后台服务器下载服务模板代码进行后续开发。其中,在图3中,前台页面(服务市场)可以表示前端页面。服务工厂IDE可以表示后台服务串接编排开发的IDE,可以支持服务编排、模板代码下载、服务后续开发等功能。微服务标识与微服务信息预先关联,即可以通过点击微服务标识可以相应获取微服务信息。
一些实施场景中,服务工厂IDE可以包括可视化操作的界面。这样,服务工厂IDE可以展示前端页面的微服务标识,也可以展示前端页面对微服务编排后的信息(如流程模板信息、代码模板信息等),还可以同时展示前端页面的微服务标识和前端页面对微服务编排后的信息。此外,服务工厂IDE包括的可视化操作的界面还可以展示其他与开发目标服务相关的信息以及与生成服务模板相关的信息等,如连接线、基础构件等。例如一些实施场景中,服务工厂IDE界面可以展示前端页面的微服务标识,这样开发人员通过服务工厂IDE进行服务开发时,可以通过点击微服务标识快速便捷的获取对应的微服务信息。另一些实施场景中,服务工厂IDE界面可以展示前台页面对微服务编排后的信息,这样开发人员可以直观的获取如服务流程、服务模板等信息。具体的,如图4所示,图4是本说明书提供的一种服务工厂IDE界面展示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左侧展示前端页面的微服务标识,右侧展示前端页面对微服务编排后的服务流程模板,中间展示与开发目标服务相关的信息以及与生成服务模板相关的信息等,如连接线、基础构件等,这样通过服务工厂IDE直观显示前端页面包括的界面,开发人员可以在利用服务工厂IDE进行服务开发时,不需要不停的在前端页面和后台页面进行切换,从而可以方便开发人员进一步开发,提高开发效率。需要说明的是,服务工厂IDE还可以展示其他信息,本说明书对此不作限定。
本说明书提供的一个或多个微服务编排的数据处理方法的实施例,可以首先通过将微服务标识与微服务信息关联,并可视化显示微服务标识,然后通过操作可视化界面显示的微服务标识生成服务模板,实现对目标服务所需的微服务信息的编排,最后通过将生成的服务模板发送至集成开发环境,为后续在集成开发环境中开发服务提供基础。采用本说明书提供的实施方案,可以在开发目标服务时直接通过操作所需要的微服务标识,实现对微服务信息的编排,从而可以降低系统响应业务新需求的上线时效,提升开发效率。
本说明书中上述方法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加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相关之处参加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基于上述所述的一种微服务编排的数据处理方法,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微服务编排的数据处理装置。所述的装置可以包括使用了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方法的系统(包括分布式系统)、软件(应用)、模块、组件、服务器、客户端等并结合必要的实施硬件的装置。基于同一创新构思,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装置如下面的实施例所述。由于装置解决问题的实现方案与方法相似,因此本说明书实施例具体的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前述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以下所使用的,术语“单元”或者“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具体地,图5是本说明书提供的一种微服务编排的数据处理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模块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说明书提供的一种微服务编排的数据处理装置可以包括:获取模块120,展示模块122,生成模块124,发送模块126。
获取模块120,可以用于获取微服务标识,所述微服务标识与微服务信息关联;
展示模块122,可以用于将所述微服务标识在可视化操作界面展示;
生成模块124,可以用于响应于对所述微服务标识的操作,生成服务模板;
发送模块126,可以用于将所述服务模板发送至集成开发环境中,以使目标服务在所述集成开发环境中基于所述服务模板进行开发。
所述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生成模块124,可以包括:
确定单元1240,可以用于基于用户对所述微服务标识的拖动操作,确定目标服务所需的微服务;
获取单元1242,可以用于获取与所述微服务对应的微服务信息;
生成单元1244,可以用于对所述微服务信息进行编排,生成服务模板。
所述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服务模板发送至集成开发环境中,可以包括:
下载单元,可以用于将所述服务模板下载到与所述可视化操作界面对应的集成开发环境中;或者,
上传单元,可以用于将所述服务模板上传至后台服务器,所述后台服务器将所述服务模板发送至与所述可视化操作界面联动的集成开发环境中。
所述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送模块126,可以包括:
添加单元1260,可以用于在所述服务模板包括的服务代码模板中添加开发目标服务所需的代码,获得开发目标服务的代码信息;
开发单元1262,可以用于基于所述代码信息,对目标服务进行开发。
本说明书提供的一个或多个微服务编排的数据处理装置的实施例,可以首先通过将微服务标识与微服务信息关联,并可视化显示微服务标识,然后通过操作可视化界面显示的微服务标识生成服务模板,实现对目标服务所需的微服务信息的编排,最后通过将生成的服务模板发送至集成开发环境,为后续在集成开发环境中开发服务提供基础。采用本说明书提供的实施方案,可以在开发目标服务时直接通过操作所需要的微服务标识,实现对微服务信息的编排,从而可以降低系统响应业务新需求的上线时效,提升开发效率。
需要说明的,上述所述的装置根据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还可以包括其他的实施方式,具体的实现方式可以参照相关方法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作一一赘述。
本说明书还提供一种微服务编排的数据处理设备的实施例,包括处理器及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微服务标识,所述微服务标识与微服务信息关联;
将所述微服务标识在可视化操作界面展示;
响应于对所述微服务标识的操作,生成服务模板;
将所述服务模板发送至集成开发环境中,以使目标服务在所述集成开发环境中基于所述服务模板进行开发。
需要说明的,上述所述的设备根据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还可以包括其他的实施方式。具体的实现方式可以参照相关方法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作一一赘述。
本说明书还提供一个或多个微服务编排的数据处理系统的实施例,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实现上述任意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的步骤,例如包括:获取微服务标识,所述微服务标识与微服务信息关联;将所述微服务标识在可视化操作界面展示;响应于对所述微服务标识的操作,生成服务模板;将所述服务模板发送至集成开发环境中,以使目标服务在所述集成开发环境中基于所述服务模板进行开发。所述的系统可以为单独的服务器,也可以包括使用了本说明书的一个或多个所述方法或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装置的服务器集群、系统(包括分布式系统)、软件(应用)、实际操作装置、逻辑门电路装置、量子计算机等并结合必要的实施硬件的终端装置。
本说明书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实施例可以在移动终端、计算机终端、服务器或者类似的运算装置中执行。以运行在服务器上为例,图6是本说明书提供的一种微服务编排的数据处理服务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硬件结构框图,该服务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的微服务编排的数据处理装置或微服务编排的数据处理系统。如图6所示,服务器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图中仅示出一个)处理器100(处理器10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MCU或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等的处理装置)、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器200、以及用于通信功能的传输模块300。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6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其并不对上述电子装置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服务器10还可包括比图6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例如还可以包括其他的处理硬件,如数据库或多级缓存、GPU,或者具有与图6所示不同的配置。
存储器200可用于存储应用软件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微服务编排的数据处理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10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200内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200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200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100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计算机终端。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传输模块300用于经由一个网络接收或者发送数据。上述的网络具体实例可包括计算机终端的通信供应商提供的无线网络。在一个实例中,传输模块300包括一个网络适配器(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NIC),其可通过基站与其他网络设备相连从而可与互联网进行通讯。在一个实例中,传输模块300可以为射频(Radio Frequency,RF)模块,其用于通过无线方式与互联网进行通讯。
上述对本说明书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本说明书提供的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方法或装置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实现业务逻辑并记录在存储介质上,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以计算机读取并执行,实现本说明书实施例所描述方案的效果。
所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用于存储信息的物理装置,通常是将信息数字化后再以利用电、磁或者光学等方式的媒体加以存储。所述存储介质有可以包括:利用电能方式存储信息的装置如,各式存储器,如RAM、ROM等;利用磁能方式存储信息的装置如,硬盘、软盘、磁带、磁芯存储器、磁泡存储器、U盘;利用光学方式存储信息的装置如,CD或DVD。当然,还有其他方式的可读存储介质,例如量子存储器、石墨烯存储器等等。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微服务编排的数据处理方法或装置可以在计算机中由处理器执行相应的程序指令来实现,如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的c++语言在PC端实现、linux系统实现,或其他例如使用android、iOS系统程序设计语言在智能终端实现,以及基于量子计算机的处理逻辑实现等。
需要说明的是说明书上述所述的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系统根据相关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还可以包括其他的实施方式,具体的实现方式可以参照对应方法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作一一赘述。
本申请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硬件+程序类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说明书实施例并不局限于必须是符合行业通信标准、标准计算机数据处理和数据存储规则或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描述的情况。某些行业标准或者使用自定义方式或实施例描述的实施基础上略加修改后的实施方案也可以实现上述实施例相同、等同或相近、或变形后可预料的实施效果。应用这些修改或变形后的数据获取、存储、判断、处理方式等获取的实施例,仍然可以属于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案范围之内。
在20世纪90年代,对于一个技术的改进可以很明显地区分是硬件上的改进(例如,对二极管、晶体管、开关等电路结构的改进)还是软件上的改进(对于方法流程的改进)。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当今的很多方法流程的改进已经可以视为硬件电路结构的直接改进。设计人员几乎都通过将改进的方法流程编程到硬件电路中来得到相应的硬件电路结构。因此,不能说一个方法流程的改进就不能用硬件实体模块来实现。例如,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例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就是这样一种集成电路,其逻辑功能由用户对器件编程来确定。由设计人员自行编程来把一个数字系统“集成”在一片PLD上,而不需要请芯片制造厂商来设计和制作专用的集成电路芯片。而且,如今,取代手工地制作集成电路芯片,这种编程也多半改用“逻辑编译器(logic compiler)”软件来实现,它与程序开发撰写时所用的软件编译器相类似,而要编译之前的原始代码也得用特定的编程语言来撰写,此称之为硬件描述语言(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HDL),而HDL也并非仅有一种,而是有许多种,如ABEL(Advanced Boolean Expression Language)、AHDL(Altera Hardware DescriptionLanguage)、Confluence、CUPL(Cornell University Programming Language)、HDCal、JHDL(Java 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Lava、Lola、MyHDL、PALASM、RHDL(Ruby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等,目前最普遍使用的是VHDL(Very-High-SpeedIntegrated Circuit 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与Verilog。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清楚,只需要将方法流程用上述几种硬件描述语言稍作逻辑编程并编程到集成电路中,就可以很容易得到实现该逻辑方法流程的硬件电路。
控制器可以按任何适当的方式实现,例如,控制器可以采取例如微处理器或处理器以及存储可由该(微)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例如软件或固件)的计算机可读介质、逻辑门、开关、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嵌入微控制器的形式,控制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微控制器:ARC 625D、Atmel AT91SAM、Microchip PIC18F26K20以及Silicone Labs C8051F320,存储器控制器还可以被实现为存储器的控制逻辑的一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也知道,除了以纯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方式实现控制器以外,完全可以通过将方法步骤进行逻辑编程来使得控制器以逻辑门、开关、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嵌入微控制器等的形式来实现相同功能。因此这种控制器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硬件部件,而对其内包括的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装置也可以视为硬件部件内的结构。或者甚至,可以将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装置视为既可以是实现方法的软件模块又可以是硬件部件内的结构。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系统、装置、模块或单元,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一种典型的实现设备为计算机。具体的,计算机例如可以为个人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车载人机交互设备、蜂窝电话、相机电话、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媒体播放器、导航设备、电子邮件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计算机、可穿戴设备或者这些设备中的任何设备的组合。
虽然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如实施例或流程图所述的方法操作步骤,但基于常规或者无创造性的手段可以包括更多或者更少的操作步骤。实施例中列举的步骤顺序仅仅为众多步骤执行顺序中的一种方式,不代表唯一的执行顺序。在实际中的装置或终端产品执行时,可以按照实施例或者附图所示的方法顺序执行或者并行执行(例如并行处理器或者多线程处理的环境,甚至为分布式数据处理环境)。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产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产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产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或等同要素。第一,第二等词语用来表示名称,而并不表示任何特定的顺序。
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模块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时可以把各模块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也可以将实现同一功能的模块由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的组合实现等。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石墨烯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说明书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微服务编排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微服务标识,所述微服务标识与微服务信息关联;
将所述微服务标识在可视化操作界面展示;
响应于对所述微服务标识的操作,生成服务模板;
将所述服务模板发送至集成开发环境中,以使目标服务在所述集成开发环境中基于所述服务模板进行开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服务信息包括代码信息、接口信息、数据信息,所述数据信息包括静态的开发态数据和联动生产数据,所述联动生产数据包括服务调用量、服务并发数、服务执行耗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对所述微服务标识的操作,生成服务模板,包括:
基于用户对所述微服务标识的拖动操作,确定目标服务所需的微服务;
获取与所述微服务对应的微服务信息;
对所述微服务信息进行编排,生成服务模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服务模板发送至集成开发环境中,包括:
将所述服务模板下载到与所述可视化操作界面对应的集成开发环境中;或者,
将所述服务模板上传至后台服务器,所述后台服务器将所述服务模板发送至与所述可视化操作界面联动的集成开发环境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服务模板发送至集成开发环境中,以使目标服务在所述集成开发环境中基于所述服务模板进行开发,包括:
在所述服务模板包括的服务代码模板中添加开发目标服务所需的代码,获得开发目标服务的代码信息;
基于所述代码信息,对目标服务进行开发。
6.一种微服务编排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微服务标识,所述微服务标识与微服务信息关联;
展示模块,用于将所述微服务标识在可视化操作界面展示;
生成模块,用于响应于对所述微服务标识的操作,生成服务模板;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服务模板发送至集成开发环境中,以使目标服务在所述集成开发环境中基于所述服务模板进行开发。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模块,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基于用户对所述微服务标识的拖动操作,确定目标服务所需的微服务;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与所述微服务对应的微服务信息;
生成单元,用于对所述微服务信息进行编排,生成服务模板。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服务模板发送至集成开发环境中,包括:
下载单元,用于将所述服务模板下载到与所述可视化操作界面对应的集成开发环境中;或者,
上传单元,用于将所述服务模板上传至后台服务器,所述后台服务器将所述服务模板发送至与所述可视化操作界面联动的集成开发环境中。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包括:
添加单元,用于在所述服务模板包括的服务代码模板中添加开发目标服务所需的代码,获得开发目标服务的代码信息;
开发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代码信息,对目标服务进行开发。
10.一种微服务编排的数据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及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微服务标识,所述微服务标识与微服务信息关联;
将所述微服务标识在可视化操作界面展示;
响应于对所述微服务标识的操作,生成服务模板;
将所述服务模板发送至集成开发环境中,以使目标服务在所述集成开发环境中基于所述服务模板进行开发。
11.一种微服务编排的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实现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910831911.1A 2019-09-04 2019-09-04 一种微服务编排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1105320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31911.1A CN110532020B (zh) 2019-09-04 2019-09-04 一种微服务编排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31911.1A CN110532020B (zh) 2019-09-04 2019-09-04 一种微服务编排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32020A true CN110532020A (zh) 2019-12-03
CN110532020B CN110532020B (zh) 2023-12-05

Family

ID=686667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31911.1A Active CN110532020B (zh) 2019-09-04 2019-09-04 一种微服务编排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32020B (zh)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78315A (zh) * 2019-12-12 2020-04-28 拉扎斯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微服务编排、执行方法及系统、架构、设备、存储介质
CN111142867A (zh) * 2019-12-31 2020-05-12 谷云科技(广州)有限责任公司 微服务架构下的服务可视化编排系统及方法
CN111158645A (zh) * 2019-12-10 2020-05-15 杭州中天微系统有限公司 提供集成开发环境的系统和方法
CN111367534A (zh) * 2020-03-19 2020-07-03 远光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应用环境的服务编排方法及系统
CN111552471A (zh) * 2020-04-07 2020-08-18 电科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混合云环境下的任务编排方法及系统
CN111581576A (zh) * 2020-05-08 2020-08-25 湖南蚁坊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微服务的开发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949338A (zh) * 2020-08-10 2020-11-17 上海熙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微服务的服务编排方法
CN112068820A (zh) * 2020-07-27 2020-12-11 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 微服务的配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084765A (zh) * 2020-08-26 2020-12-15 武汉普利商用机器有限公司 自动分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256258A (zh) * 2020-10-22 2021-01-22 北京神州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微服务编排自动代码生成方法及系统
CN112817565A (zh) * 2021-01-20 2021-05-18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微服务组合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032054A (zh) * 2021-04-21 2021-06-25 杭州华橙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执行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3590170A (zh) * 2020-04-30 2021-11-02 深圳中砼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服务实现的协同控制软件开发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923250A (zh) * 2020-07-07 2022-01-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辅助网络服务编排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153444A (zh) * 2021-12-09 2022-03-08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构建组合服务的方法及装置
CN114518908A (zh) * 2022-02-17 2022-05-20 杭州网易云音乐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编排方法、介质、装置和计算设备
CN114860197A (zh) * 2022-03-22 2022-08-05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项目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93704A (zh) * 2016-07-26 2017-01-04 北京北森云计算股份有限公司 多语言云编译的动态微服务编辑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CN107168746A (zh) * 2017-05-27 2017-09-15 北京中电普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微服务生成方法及装置
US20170316114A1 (en) * 2016-04-29 2017-11-02 Accenture Global Solutions Limited System architecture with visual modeling tool for designing and deploying complex models to distributed computing clusters
CN108762769A (zh) * 2018-06-04 2018-11-06 万惠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微服务应用编排和部署方法、装置及计算机终端
CN109325203A (zh) * 2018-09-10 2019-02-12 北京亚鸿世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实现Web系统可视化复用的装置
CN109922158A (zh) * 2019-03-22 2019-06-21 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微服务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316114A1 (en) * 2016-04-29 2017-11-02 Accenture Global Solutions Limited System architecture with visual modeling tool for designing and deploying complex models to distributed computing clusters
CN106293704A (zh) * 2016-07-26 2017-01-04 北京北森云计算股份有限公司 多语言云编译的动态微服务编辑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CN107168746A (zh) * 2017-05-27 2017-09-15 北京中电普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微服务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8762769A (zh) * 2018-06-04 2018-11-06 万惠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微服务应用编排和部署方法、装置及计算机终端
CN109325203A (zh) * 2018-09-10 2019-02-12 北京亚鸿世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实现Web系统可视化复用的装置
CN109922158A (zh) * 2019-03-22 2019-06-21 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微服务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丽敏,高 晶,李务斌,刘 晨: "微服务环境下容器编排可视化实践研究" *

Cited B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58645A (zh) * 2019-12-10 2020-05-15 杭州中天微系统有限公司 提供集成开发环境的系统和方法
CN111158645B (zh) * 2019-12-10 2022-09-20 杭州中天微系统有限公司 提供集成开发环境的系统和方法
CN111078315A (zh) * 2019-12-12 2020-04-28 拉扎斯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微服务编排、执行方法及系统、架构、设备、存储介质
CN111078315B (zh) * 2019-12-12 2020-12-08 拉扎斯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微服务编排、执行方法及系统、架构、设备、存储介质
CN111142867A (zh) * 2019-12-31 2020-05-12 谷云科技(广州)有限责任公司 微服务架构下的服务可视化编排系统及方法
CN111142867B (zh) * 2019-12-31 2024-04-02 谷云科技(广州)有限责任公司 微服务架构下的服务可视化编排系统及方法
CN111367534A (zh) * 2020-03-19 2020-07-03 远光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应用环境的服务编排方法及系统
CN111552471A (zh) * 2020-04-07 2020-08-18 电科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混合云环境下的任务编排方法及系统
CN113590170B (zh) * 2020-04-30 2022-09-30 深圳中砼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服务实现的协同控制软件开发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590170A (zh) * 2020-04-30 2021-11-02 深圳中砼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服务实现的协同控制软件开发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581576A (zh) * 2020-05-08 2020-08-25 湖南蚁坊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微服务的开发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581576B (zh) * 2020-05-08 2024-04-02 湖南蚁坊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微服务的开发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923250A (zh) * 2020-07-07 2022-01-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辅助网络服务编排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068820A (zh) * 2020-07-27 2020-12-11 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 微服务的配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068820B (zh) * 2020-07-27 2023-08-08 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 微服务的配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949338A (zh) * 2020-08-10 2020-11-17 上海熙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微服务的服务编排方法
CN112084765A (zh) * 2020-08-26 2020-12-15 武汉普利商用机器有限公司 自动分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256258A (zh) * 2020-10-22 2021-01-22 北京神州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微服务编排自动代码生成方法及系统
CN112817565A (zh) * 2021-01-20 2021-05-18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微服务组合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032054A (zh) * 2021-04-21 2021-06-25 杭州华橙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执行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3032054B (zh) * 2021-04-21 2023-07-14 杭州华橙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执行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4153444A (zh) * 2021-12-09 2022-03-08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构建组合服务的方法及装置
CN114518908A (zh) * 2022-02-17 2022-05-20 杭州网易云音乐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编排方法、介质、装置和计算设备
CN114518908B (zh) * 2022-02-17 2024-03-22 杭州网易云音乐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编排方法、介质、装置和计算设备
CN114860197A (zh) * 2022-03-22 2022-08-05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项目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32020B (zh) 2023-1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32020A (zh) 一种微服务编排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US9983852B2 (en) Graphical specification and constraint language for developing programs for hardware implementation and use
US20190196672A1 (en) Visual effects system for "big data" analysis workflow editors, distribution platforms, execution engines, and management systems comprising same
Ghamarian et al. Modelling and analysis using GROOVE
CN104520814B (zh) 用于配置云计算系统的系统和方法
US9158510B2 (en) System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creating a telecommunications application
US20090132220A1 (en) Method For Creating A Telecommunications Application
CN108255709A (zh) 脚本测试代码编写的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US9471213B2 (en) Chaining applications
CN108830720A (zh) 智能合约运行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502415A (zh) 一种埋点设置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321183A (zh) 一种公共组件ui界面的配置系统及方法
CN110069269A (zh) 更新小程序页面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4081347A (zh) 运算次序的图形表示
CN112558968B (zh) 一种资源树视图的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449063B (zh)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008398A (zh) 一种数据分类管理推荐方法及装置
CN110083407A (zh) 小程序中步骤条的实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815455A (zh) 项目文件处理方法和装置
Spaanenburg et al. Cloud connectivity and embedded sensory systems
CN109101429A (zh) 一种机顶盒的浏览器页面调试的方法及装置
US20210271458A1 (en) Managing an app method and system
US20200401381A1 (en) Virtual reality based computer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US20160246704A1 (en) Smart programming playgrounds
Jaber High-Level soc modeling and performance estimation applied to a multi-core implementation of LTE enodeb physical lay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