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32018A - 代码提交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代码提交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32018A
CN110532018A CN201910799415.2A CN201910799415A CN110532018A CN 110532018 A CN110532018 A CN 110532018A CN 201910799415 A CN201910799415 A CN 201910799415A CN 110532018 A CN110532018 A CN 1105320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mission
data
way
code
consist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9941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段乾
吴峰
郭伟
李兴健
赵子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Yidianshikong Networ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Yidianshikong Networ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Yidianshikong Network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Yidianshikong Networ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9941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32018A/zh
Publication of CN1105320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32018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70Software maintenance or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代码提交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通过接收第一用户在用户端配置的提交数据;判断所述提交数据的提交方式和预设提交方式是否一致;如果判断所述提交数据的提交方式和预设提交方式一致,则校验所述提交数据是否符合提交条件;如果校验所述提交数据符合提交条件,则将所述提交数据合并至指定工程。本申请解决了由于代码提交没有进行权限验证造成的造成的存在误提交,及对应工程源码存在被篡改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代码提交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代码管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代码提交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代码管理工具有vss、cc、svn、git等,提供了客户端拉取代码,服务端保存代码的功能。对于服务端保存的代码,分为多个由用户创建的工程,存放在不同群组、不同用户目录下。
通常开发人员往代码库服务器提交代码有如下几种方式:为了方便提交代码,通常开发人员都会绑定电脑相关的SSH密钥,通过绑定密钥在提交代码到服务端代码库时,不需要进行账号密码的输入,同时在提交代码时会将本地配置的用户名、用户邮箱等相关信息推送到服务端,由服务端进行数据存储;ios开发人员使用pod工具提交代码到公司的代码服务器中的cocoapods库;开发人员配置的公司代码库服务器从github等开源网站同步指定工程等其他各种提交方式。对于不同种类的代码提交方式,由对应代码库不同类型的对应模块进行处理,未形成有效的统一处理逻辑。
针对相关技术中代码提交没有进行权限验证造成的存在误提交,及对应工程源码存在被篡改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代码提交方法及装置,以解决代码提交没有进行权限验证造成的存在误提交,及对应工程源码存在被篡改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代码提交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代码提交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用户在用户端配置的提交数据;
判断所述提交数据的提交方式和预设提交方式是否一致;
如果判断所述提交数据的提交方式和预设提交方式一致,则校验所述提交数据是否符合提交条件;
如果校验所述提交数据符合提交条件,则将所述提交数据合并至指定工程。
进一步的,接收第一用户在用户端配置的提交数据之前还包括:接收第二用户在管理端配置的预设提交方式。
进一步的,判断所述提交数据的提交方式和预设提交方式是否一致之后还包括:如果判断所述提交数据的提交方式和预设提交方式不一致,则在所述用户端输出判断错误提示。
进一步的,校验所述提交数据是否符合提交条件之后还包括:如果校验所述提交数据不符合提交条件,则在所述用户端输出校验失败提示。
进一步的,判断所述提交数据的提交方式和预设提交方式是否一致包括:判断所述提交数据的提交方式和权限校验方式是否一致;如果判断所述提交数据的提交方式和预设提交方式一致,则校验所述提交数据是否符合提交条件包括:如果判断所述提交数据的提交方式和权限校验方式一致,则校验所述提交数据是否符合提交条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代码提交装置。
根据本申请的代码提交装置包括: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用户在用户端配置的提交数据;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提交数据的提交方式和预设提交方式是否一致;校验模块,用于如果判断所述提交数据的提交方式和预设提交方式一致,则校验所述提交数据是否符合提交条件;合并模块,用于如果校验所述提交数据符合提交条件,则将所述提交数据合并至指定工程。
进一步的,还包括:方式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用户在管理端配置的预设提交方式。
进一步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提示模块,用于如果判断所述提交数据的提交方式和预设提交方式不一致,则在所述用户端输出判断错误提示。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提示模块,用于如果校验所述提交数据不符合提交条件,则在所述用户端输出校验失败提示。
进一步的,所述判断模块包括:判断所述提交数据的提交方式和权限校验方式是否一致;所述校验模块包括:如果判断所述提交数据的提交方式和权限校验方式一致,则校验所述提交数据是否符合提交条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权限验证的方式,通过接收第一用户在用户端配置的提交数据;判断所述提交数据的提交方式和预设提交方式是否一致;如果判断所述提交数据的提交方式和预设提交方式一致,则校验所述提交数据是否符合提交条件;如果校验所述提交数据符合提交条件,则将所述提交数据合并至指定工程;达到了通过代码提交前进行提交方式验证,以使内部、外部工程开发人员权限分离的目的,从而实现了避免误提交和对应工程源码被篡改情况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由于代码提交没有进行权限验证造成的造成的存在误提交,及对应工程源码存在被篡改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使得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变得更明显。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附图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代码提交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代码提交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申请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代码提交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S100至步骤S106:
步骤S100、接收第一用户在用户端配置的提交数据;
第一用户可以是开发人员,用户端可以是手机、电脑等智能设备,提交数据可以是编写的代码信息;开发人员在电脑上往已配置好的工程提交代码等相关数据,工程可以存储到服务器上。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优选的,接收第一用户在用户端配置的提交数据之前还包括:
接收第二用户在管理端配置的预设提交方式。
为了保证后续的提交方式判断,需要先在服务器上设置一个提交方式,作为判断的依据;由对应工程管理员或者代码库管理员配置指定工程可以提交代码的方式,或者配置该项目不接受的代码提交方式,并使之生效。
本实施例中,还将实现判断的流程以功能文件的形式保存在代码库中。
步骤S102、判断所述提交数据的提交方式和预设提交方式是否一致;
步骤S104、如果判断所述提交数据的提交方式和预设提交方式一致,则校验所述提交数据是否符合提交条件;
提交方式有很多种,在先前的流程中,已经预设了一个提交方式,只有判断和预设的提交方式一致时,才能继续执行接下来的流程,最终完成数据的提交。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优选的,
判断所述提交数据的提交方式和预设提交方式是否一致包括:
判断所述提交数据的提交方式和权限校验方式是否一致;
如果判断所述提交数据的提交方式和预设提交方式一致,则校验所述提交数据是否符合提交条件包括:
如果判断所述提交数据的提交方式和权限校验方式一致,则校验所述提交数据是否符合提交条件。
判断对应工程所需要提交代码的权限限制种类,通过本方法提供的对应分类处理方法,将对应工程代码提交的权限限制种类与本次提交的权限认证种类做对比,然后由本方法来控制对应的权限校验,并保证只有指定的权限校验能被调用,同时如果判断本次的提交方式为权限校验方式,则校验所述提交数据是否符合提交条件。
为最终提交数据提供了一个提交方式判断,保证仅在满足设置的提交方式时,才能继续执行接下来的流程。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优选的,判断所述提交数据的提交方式和预设提交方式是否一致之后还包括:
如果判断所述提交数据的提交方式和预设提交方式不一致,则在所述用户端输出判断错误提示。
判断对应工程所需要提交代码的权限限制种类,通过本方法提供的对应分类处理方法,将对应工程代码提交的权限限制种类与本次提交的权限认证种类做对比,然后由本方法来控制对应的权限校验,并保证只有指定的权限校验能被调用,同时如果本次提交缺失或者存在某处校验权限的漏洞,则直接返回对应失败,不进行相关提交,并返回对应的错误。
实现了验证失败的提示,使人员可以做出相应调整,或者获得授权的条件下完成提交。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优选的,校验所述提交数据是否符合提交条件之后还包括:
如果校验所述提交数据不符合提交条件,则在所述用户端输出校验失败提示。
当代码提交方式为配置好的可以提交代码的方式(或不是配置好被禁止提交代码的方式),调用代码库已有的对应提交方式的校验模块开始校验本次提交信息;如果校验提交代码数据等出现失败,将出错信息返回到用户提交端,表明提交方式正确,但是内部数据有问题,即非提交方式问题。
步骤S106、如果校验所述提交数据符合提交条件,则将所述提交数据合并至指定工程。
当代码提交方式为配置好的可以提交代码的方式(或不是配置好被禁止提交代码的方式),调用代码库已有的对应提交方式的校验模块开始校验本次提交信息;如果相关代码提交数据通过核验,将代码提交数据合并到代码库指定的工程内,完成数据提交。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权限验证的方式,通过接收第一用户在用户端配置的提交数据;判断所述提交数据的提交方式和预设提交方式是否一致;如果判断所述提交数据的提交方式和预设提交方式一致,则校验所述提交数据是否符合提交条件;如果校验所述提交数据符合提交条件,则将所述提交数据合并至指定工程;达到了通过代码提交前进行提交方式验证,以使内部、外部工程开发人员权限分离的目的,从而实现了避免误提交和对应工程源码被篡改情况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由于代码提交没有进行权限验证造成的造成的存在误提交,及对应工程源码存在被篡改的技术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施上述代码提交方法的装置,如图2所示,该装置包括:
数据接收模块10,用于接收第一用户在用户端配置的提交数据;
第一用户可以是开发人员,用户端可以是手机、电脑等智能设备,提交数据可以是编写的代码信息;开发人员在电脑上往已配置好的工程提交代码等相关数据,工程可以存储到服务器上。
作为本实施例中优选,还包括:方式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用户在管理端配置的预设提交方式。
为了保证后续的提交方式判断,需要先在服务器上设置一个提交方式,作为判断的依据;由对应工程管理员或者代码库管理员配置指定工程可以提交代码的方式,或者配置该项目不接受的代码提交方式,并使之生效。
判断模块20,用于判断所述提交数据的提交方式和预设提交方式是否一致;
校验模块30,用于如果判断所述提交数据的提交方式和预设提交方式一致,则校验所述提交数据是否符合提交条件;
提交方式有很多种,在先前的流程中,已经预设了一个提交方式,只有判断和预设的提交方式一致时,才能继续执行接下来的流程,最终完成数据的提交。
作为本实施例中优选,
所述判断模块20包括:判断所述提交数据的提交方式和权限校验方式是否一致;
所述校验模块30包括:如果判断所述提交数据的提交方式和权限校验方式一致,则校验所述提交数据是否符合提交条件。
判断对应工程所需要提交代码的权限限制种类,通过本方法提供的对应分类处理方法,将对应工程代码提交的权限限制种类与本次提交的权限认证种类做对比,然后由本方法来控制对应的权限校验,并保证只有指定的权限校验能被调用,同时如果判断本次的提交方式为权限校验方式,则校验所述提交数据是否符合提交条件。
为最终提交数据提供了一个提交方式判断,保证仅在满足设置的提交方式时,才能继续执行接下来的流程。
作为本实施例中优选,还包括:
第一提示模块,用于如果判断所述提交数据的提交方式和预设提交方式不一致,则在所述用户端输出判断错误提示。
判断对应工程所需要提交代码的权限限制种类,通过本方法提供的对应分类处理方法,将对应工程代码提交的权限限制种类与本次提交的权限认证种类做对比,然后由本方法来控制对应的权限校验,并保证只有指定的权限校验能被调用,同时如果本次提交缺失或者存在某处校验权限的漏洞,则直接返回对应失败,不进行相关提交,并返回对应的错误。
实现了验证失败的提示,使人员可以做出相应调整,或者获得授权的条件下完成提交。
作为本实施例中优选,还包括:
第二提示模块,用于如果校验所述提交数据不符合提交条件,则在所述用户端输出校验失败提示。
当代码提交方式为配置好的可以提交代码的方式(或不是配置好被禁止提交代码的方式),调用代码库已有的对应提交方式的校验模块开始校验本次提交信息;如果校验提交代码数据等出现失败,将出错信息返回到用户提交端,表明提交方式正确,但是内部数据有问题,即非提交方式问题。
合并模块40,用于如果校验所述提交数据符合提交条件,则将所述提交数据合并至指定工程。
当代码提交方式为配置好的可以提交代码的方式(或不是配置好被禁止提交代码的方式),调用代码库已有的对应提交方式的校验模块开始校验本次提交信息;如果相关代码提交数据通过核验,将代码提交数据合并到代码库指定的工程内,完成数据提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代码提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第一用户在用户端配置的提交数据;
判断所述提交数据的提交方式和预设提交方式是否一致;
如果判断所述提交数据的提交方式和预设提交方式一致,则校验所述提交数据是否符合提交条件;
如果校验所述提交数据符合提交条件,则将所述提交数据合并至指定工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代码提交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第一用户在用户端配置的提交数据之前还包括:
接收第二用户在管理端配置的预设提交方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代码提交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所述提交数据的提交方式和预设提交方式是否一致之后还包括:
如果判断所述提交数据的提交方式和预设提交方式不一致,则在所述用户端输出判断错误提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代码提交方法,其特征在于,校验所述提交数据是否符合提交条件之后还包括:
如果校验所述提交数据不符合提交条件,则在所述用户端输出校验失败提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代码提交方法,其特征在于,
判断所述提交数据的提交方式和预设提交方式是否一致包括:
判断所述提交数据的提交方式和权限校验方式是否一致;
如果判断所述提交数据的提交方式和预设提交方式一致,则校验所述提交数据是否符合提交条件包括:
如果判断所述提交数据的提交方式和权限校验方式一致,则校验所述提交数据是否符合提交条件。
6.一种代码提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用户在用户端配置的提交数据;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提交数据的提交方式和预设提交方式是否一致;
校验模块,用于如果判断所述提交数据的提交方式和预设提交方式一致,则校验所述提交数据是否符合提交条件;
合并模块,用于如果校验所述提交数据符合提交条件,则将所述提交数据合并至指定工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代码提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方式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用户在管理端配置的预设提交方式。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代码提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提示模块,用于如果判断所述提交数据的提交方式和预设提交方式不一致,则在所述用户端输出判断错误提示。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代码提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提示模块,用于如果校验所述提交数据不符合提交条件,则在所述用户端输出校验失败提示。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代码提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断模块包括:判断所述提交数据的提交方式和权限校验方式是否一致;
所述校验模块包括:如果判断所述提交数据的提交方式和权限校验方式一致,则校验所述提交数据是否符合提交条件。
CN201910799415.2A 2019-08-27 2019-08-27 代码提交方法及装置 Withdrawn CN1105320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99415.2A CN110532018A (zh) 2019-08-27 2019-08-27 代码提交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99415.2A CN110532018A (zh) 2019-08-27 2019-08-27 代码提交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32018A true CN110532018A (zh) 2019-12-03

Family

ID=686648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99415.2A Withdrawn CN110532018A (zh) 2019-08-27 2019-08-27 代码提交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3201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56553A (zh) * 2023-01-09 2023-03-07 傲网信息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一种软件服务器更新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205600A1 (en) * 2014-01-22 2015-07-23 Linkedln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nforcing code reviews
CN109814889A (zh) * 2019-01-30 2019-05-28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更新源代码库的方法和装置
CN109981338A (zh) * 2019-02-13 2019-07-05 上海易点时空网络有限公司 代码拉取的告警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096303A (zh) * 2019-04-22 2019-08-06 无线生活(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代码检测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205600A1 (en) * 2014-01-22 2015-07-23 Linkedln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nforcing code reviews
CN109814889A (zh) * 2019-01-30 2019-05-28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更新源代码库的方法和装置
CN109981338A (zh) * 2019-02-13 2019-07-05 上海易点时空网络有限公司 代码拉取的告警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096303A (zh) * 2019-04-22 2019-08-06 无线生活(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代码检测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56553A (zh) * 2023-01-09 2023-03-07 傲网信息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一种软件服务器更新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38921B (zh) 一种身份信息验证方法和系统
CN103095659B (zh) 一种互联网中账户登录方法和系统
CN107113613B (zh) 服务器、移动终端、网络实名认证系统及方法
CN109168165A (zh) 移动终端应用登录方法及装置
CN112528257A (zh) 安全调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915338A (zh) 生成密钥的方法和系统
CN106372487A (zh) 一种服务器操作系统可信增强方法及系统
CN103634328A (zh) 用于网络平台认证服务器的认证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6209383A (zh) 一种移动支付安全认证的方法及装置
CN103973711A (zh) 一种验证方法及装置
CN107835162B (zh) 软件数字许可服务器给予软件开发商软件数字许可签发权限的方法及软件数字许可服务器
CN110324344A (zh) 账号信息认证的方法及装置
CN112187471A (zh) 基于区块链与智能合约的数据抄送方法、系统及介质
CN107580002A (zh) 双因子认证安全管理机登录系统及方法
CN105657678A (zh) 短信读取方法及装置、短信存储方法及装置
CN110532018A (zh) 代码提交方法及装置
CN109891822A (zh) 电子签名系统、电子签名服务器及电子签名方法
CN112073961B (zh) Sim卡的状态更新方法及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3684796A (zh) 一种用户身份识别模块卡及个人身份认证方法
CN113610523A (zh) 一种提升联盟链性能的可信合约共识方法、装置及其设备
CN105610855A (zh) 一种跨域系统登录验证的方法和装置
CN103559430B (zh) 基于安卓系统的应用账号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09858235B (zh) 一种便携式设备及其暗码获取方法和装置
CN107528849B (zh) 一种更改密码的方法及系统
CN108416588A (zh) 用于电子交易认证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