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31382A - 利用gps测量技术监测火山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利用gps测量技术监测火山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31382A
CN110531382A CN201810517123.0A CN201810517123A CN110531382A CN 110531382 A CN110531382 A CN 110531382A CN 201810517123 A CN201810517123 A CN 201810517123A CN 110531382 A CN110531382 A CN 1105313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our line
temperature
volcano
atmospheric
atmospheric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1712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勤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81051712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31382A/zh
Publication of CN1105313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313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0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2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9/00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velocity or attitude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such systems
    • G01S19/01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s transmitting time-stamped messages, e.g. 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LONASS [Global Orbiting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or GALILEO
    • G01S19/13Receivers
    • G01S19/14Receiv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02Alarms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persons
    • G08B21/10Alarms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persons responsive to calamitous events, e.g. tornados or earthquak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logy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GPS测量技术监测火山的方法,包括:1)基于GNSS掩星反演算法得到火山所在区域的实际大气温度值及实际大气温度轮廓线;2)取火山爆发前若干年±5天火山所在区域的大气温度日均值,并依据大气温度日均值得到背景温度轮廓线;3)将步骤2)得到的大气温度日均值与步骤1)得到的实际大气温度值相减得到火山所在区域由于火山灰引起的扰动温度轮廓线;4)取步骤2)得到的大气温度日均值±二分之一的标准偏差作为偏差轮廓线区间;5)依据实际大气温度轮廓线、背景温度轮廓线、扰动温度轮廓线及偏差轮廓线区间对火山喷发的火山灰进行监测。本发明可以有效监测火山的火山灰是否喷发,并可获知火山灰喷射的高度及火山灰的浓度。

Description

利用GPS测量技术监测火山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GPS测量技术监测火山的方法。
背景技术
火山喷发,会喷射出大量的岩石块、火山灰、火山气体等。这些物质严重破坏建筑物的完整,妨碍交通安全,扼制植物的生长,影响人类的健康。因此,监测并预报火山喷发十分重要。
火山气象台多使用如地震仪、倾斜仪、次声、气体监测仪、网络摄像机等地球物理学范畴的传感器去观测火山动荡现象,对潜在危害示警,并探测火山爆发。来自于这些传感器的数据必须被整合成近实时的状态以便解释火山活动的范围。而且地震传感器不能清晰地判断火山灰是否已喷发、火山灰的高度、火山喷发的持续时间。目前,暂时没有有效的技术手段清晰地判断火山灰是否已喷发、火山灰的高度、火山喷发的持续时间。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GPS测量技术监测火山的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没有有效手段可以清晰判断火山灰是否已喷发、火山灰的高度、火山喷发的持续时间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GPS测量技术监测火山的方法,所述利用GPS测量技术监测火山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利用GPS测量技术监测火山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基于GNSS掩星反演算法得到火山所在区域的实际大气温度值及实际大气温度轮廓线;
2)取所述火山爆发前若干年±5天所述火山所在区域的大气温度日均值,并依据所述大气温度日均值得到背景温度轮廓线;
3)将步骤2)得到的大气温度日均值与步骤1)得到的实际大气温度值相减得到所述火山所在区域由于火山灰引起的扰动温度轮廓线;
4)取步骤2)得到的大气温度日均值±二分之一的标准偏差作为偏差轮廓线区间,所述偏差轮廓线区间作为衡量所述火山所在区域的实际大气温度变化的标准;
5)依据所述实际大气温度轮廓线、所述背景温度轮廓线、所述扰动温度轮廓线及所述偏差轮廓线区间对火山喷发的火山灰进行监测。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步步骤1)中包括如下步骤:
1-1)依据多普勒频移或附加相位获得掩星弯曲角轮廓曲线;
1-2)利用阿贝尔变换将获得的所述掩星弯曲角轮廓曲线变换成折射率轮廓曲线;
1-3)利用大气折射率与温度、气压及水汽含量的关系得到所述火山所在区域的实际大气温度值及实际大气温度轮廓线。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步骤1-3)中,还利用大气折射率与温度、气压、电子密度的关系得到所述火山所在区域的气压参数及电离层的电子密度参数。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步骤1-1)中,获得掩星弯曲角轮廓曲线的公式为:
其中,α(a)为改正后的弯曲角,α1(a)、α2(a)分别是使用L1、L2频段上的多普勒频移得出的弯曲角轮廓线,f1、f2是L1、L2频段的载波频率,a为碰撞参数。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步骤1-2)中,得到的折射率关于弯曲角的关系式为:
其中,n为大气折射率,a为碰撞参数,x为碰撞参数上的积分变量。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骤1-3)中,大气折射率与温度、气压及水汽含量的公式为:
其中,N为大气折射率;P为气压,单位为mb;,Pw为水汽压,单位为mb;T为温度,单位为K;k1=77.6,k2=3.73×106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步骤1-3)中,水汽含量忽略不计,水汽压Pw为零,同时设定大气为理想气体,满足理想气体方程:
式中ρ(h)为大气密度,R为不考虑水汽含量的空气气体常数,其值为0.287Jg-1K-1,h为海拔高度,使用获得,其中Rc为切点处的地球曲率半径;
设定大气还满足流体静平衡条件:
其中,g表示重力加速度;
由此可得如下公式:
其中,P(zm)是通过欧洲中心在zm=40km时初始化流体静力学方程得到的;
将公式经过迭代即可得到气压轮廓线,将得到的气压代入并忽略公式中的第二项即可得到实际大气温度值及实际大气温度轮廓线。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步骤5)中,当所述扰动温度轮廓线出现骤降,且所述实际大气温度轮廓线位于所述偏差轮廓线区间之外时,则判定由于火山向上喷射的火山灰引起了对应海拔高度的大气温度降低。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步骤5)中,依据所述扰动温度轮廓线出现骤降处的海拔高度判定所述火山喷射的所述火山灰的高度,依据所述扰动温度轮廓线出现骤降处骤降的程度判断所述扰动温度轮廓线出现骤降处的海拔高度处所述火山喷射的所述火山灰的浓度。
如上所述,本发明利用GPS测量技术监测火山的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可以根据火山所在区域的大气温度变化可以有效监测火山的火山灰是否已经喷发,并可在火山喷发时获知火山灰喷射的高度及火山灰在喷射高度处的火山灰的浓度。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发明提供的利用GPS测量技术监控火山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请参阅图1。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想,虽图示中仅显示与本发明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形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形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GPS测量技术监测火山的方法,所述利用GPS测量技术监测火山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基于GNSS掩星反演算法得到火山所在区域的实际大气温度值及实际大气温度轮廓线;
2)取所述火山爆发前若干年±5天所述火山所在区域的大气温度日均值,并依据所述大气温度日均值得到背景温度轮廓线;
3)将步骤2)得到的大气温度日均值与步骤1)得到的实际大气温度值相减得到所述火山所在区域由于火山灰引起的扰动温度轮廓线;
4)取步骤2)得到的大气温度日均值±二分之一的标准偏差作为偏差轮廓线区间,所述偏差轮廓线区间作为衡量所述火山所在区域的实际大气温度变化的标准;
5)依据所述实际大气温度轮廓线、所述背景温度轮廓线、所述扰动温度轮廓线及所述偏差轮廓线区间对火山喷发的火山灰进行监测。
在步骤1)中,请参阅图1中的S1步骤,基于GNSS掩星反演算法得到火山所在区域的实际大气温度值及实际大气温度轮廓线。
首先,对于掩星测量的基本原理做如下简单介绍:当低轨卫星(Low OrbitSatellite,LEO)在空间工作的时候,搭载的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掩星接收机会不停计算GNSS卫星、地球与自己的位置关系,若发现符合掩星测量的位置关系时,便会搜索对应的GNSS信号并跟踪。GNSS信号经电离层或对流层时会与其中电子、离子或空气分子发生碰撞,从而改变信号的传播方向,即产生折射现象,无线电信号因为电离层或中性大气层产生了多普勒频移和相位延迟。在GNSS定位导航中,它们被称为电离层误差或对流层误差,需使用特定方法或特定电离层、中性大气层模型来消除或消弱这类误差。因为这部分误差与电离层、中性大气层的状态性质密切相关,所以说当我们测量并记录到接收机接收信号的多普勒频移或者是相位延迟,通过一定的反演算法就能获得电离层的电子密度参数或者是对流层中性大气参数,如折射率、温度、湿度以及密度。在LEO卫星追踪GNSS信号时,随着GNSS卫星与LEO卫星在空间中相对关系的不断变化,会形成一组连续测量的信号射线,如图。这组信号中的每个信号都会有一个特定的多普勒频移和一个特定的碰撞参数。当假设每次掩星事件中所有信号都在同一个掩星平面内传播,由这个信号的多普勒频率与当时GNSS卫星和LEO卫星的速度,就能通过特定的方法解算出所有信号对应的弯曲角,形成一个关于碰撞参数的弯曲角轮廓线。弯曲角α就是反演大气折射率的重要输入参数之一,大气折射率又是获取大气温度、湿度的重要参数之一。
作为示例,基于GNSS掩星反演算法得到火山所在区域的实际大气温度值及实际大气温度轮廓线包括如下步骤:
1-1)依据多普勒频移或附加相位获得掩星弯曲角轮廓曲线;
1-2)利用阿贝尔变换将获得的所述掩星弯曲角轮廓曲线变换成折射率轮廓曲线;
1-3)利用大气折射率与温度、气压及水汽含量的关系得到所述火山所在区域的实际大气温度值及实际大气温度轮廓线。
作为示例,通过LEO掩星的多普勒频移或附加相位获得掩星弯曲角轮廓线的方式最常用的是几何光学法。
大气多普勒频移Δf与GNSS卫星、LEO卫星的运动状态可以描述为:
其中,λ为信号波长,为GNSS和LEO的速度矢量,分别为卫星到LEO卫星的单位向量、GNSS卫星信号发射的单位向量、LEO卫星信号接收的单位向量。
若把GNSS掩星反演的过程限制在掩星平面内,求弯曲角α就是求的夹角δt的夹角δr之和。在假设掩星处理的过程中,掩星切点附近的折射率一致满足球对称性。δt、δr还满足shell法则:
a=n(rt)rtsin(θtt)=n((rr)rrsin(θrr) (2)
其中,a为碰撞参数,n(rt)、n(rr)为LEO卫星处与GNSS卫星处的折射率,因为其轨道高度,可以近似看成1,rt、rr为LEO卫星与GNSS卫星的轨道半径,θt、θr为GNSS-LEO卫星连线单位向量与GNSS卫星、LEO卫星轨道矢量的夹角。
由于高层大气比较稀薄,折射率近似于1,所以弯曲角近似于0,一般在实际解算时,从顶端开始,将δt、δr设为0,对下层的解算均以上层的解算结果作初值,进行迭代解算,即可得到整个掩星事件的弯曲角轮廓线。
在上述计算过程中,除假设掩星发生在掩星平面内和掩星具有球对称的特点,还隐含了一个假设即认为GNSS信号发射顺序和LEO接收信号顺序一致。但信号在穿越低层大气时,由于低层大气水汽含量的复杂性导致有些信号到达接收机时会产生叠加现象,这种情况下,使用几何光学反演的方法会产生巨大的误差,这种误差被称为掩星测量的多路径误差。
在一般的掩星数据处理中,常常使用几何光学的方法反演整个弯曲角轮廓线,然后针对设定阈值,一般是20km-30km以下的区域使用正则变换或者全谱反演的方法反演低层大气的弯曲角轮廓线,然后将两者平滑组合得到该次掩星事件的弯曲角轮廓线。
通过各种反演算法得出的弯曲角轮廓线包含电离层电子含量和中性大气的共同影响。为区分这两种弯曲角,又因为电离层电子含量对信号造成的弯曲角与信号频率有关,一般采用双频组合的方法消去电离层一阶项的影响。
作为示例,步骤1-1)中,获得掩星弯曲角轮廓曲线的公式为:
其中,α(a)为改正后的弯曲角,α1(a)、α2(a)分别是使用L1、L2频段上的多普勒频移得出的弯曲角轮廓线,f1、f2是L1、L2频段的载波频率,a为碰撞参数。
因L2波段的频率要低于L1波段的频率,所以L2的信噪比要比L1的信噪比低得多,需要更长的时间间隔来平滑L2的数据,所以使用平滑后的弯曲角轮廓线进行双频组合消去电离层误差:
其中,为使用滑动平均的方法平滑后的弯曲角轮廓线。
但双频组合只能消除电离层一阶项误差的影响,忽略高阶项的影响。但是在特殊情况或者太阳活动强烈时期,电离层高阶项(电离层改正误差)将会影响到掩星反演的结果。
在掩星切点附近的一定区域内折射率分层稳定且对称的假设下,我们可以推导出弯曲角与大气折射率的关系:
其中,n为折射率,a为碰撞参数,x为碰撞参数上的积分变量。
骤1-2)中,通过Abel(阿贝尔)变换得到的折射率关于弯曲角的关系式为:
其中,n为大气折射率,a为碰撞参数,x为碰撞参数上的积分变量。
在反演的过程中,使用了球对称假设,而实际情况下的大气层不是球对称的,在低纬地区的夏季日出时,电离层的不对称指数可以达到78%。在通常情况下,球对称的假设在近地表对于弯曲角的影响大约有3%,对于碰撞参数的影响大约有100m左右的误差,在近地表对于折射率的影响大约有1%且随着高度线性减小,10km处大约为0.2%,随后一直保持在0.2%的水平上;在极端情况下,比如说冷锋锋前附近,球对称的假设将会带来大约80%的误差。而且在40km高度以上,信号的信噪比已经低于接收机的热噪声水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还要对求出的弯曲角轮廓线使用大气模型去约束,使弯曲角更符合实际情况,进而使用公式(6)获得折射率轮廓面。
在中性大气中,折射率是一个关于温度、气压、水汽含量的方程。所以由折射率提供一定的限制与条件,就能获得中性大气中温度、气压等参数。
因为折射率很接近于1,为更好的表达折射关系,引进折射系数:
N=(n-1)×106 (7)
步骤1-3)中,可以得到大气折射率与温度、气压及水汽含量的公式为:
其中,N为大气折射率;P为气压,单位为mb;,Pw为水汽压,单位为mb;T为温度,单位为K;k1=77.6,k2=3.73×106
由公式(8)中可以发现,式中只有折射系数N已知,需要反演T、P、Pw三个量,根本无法反演。所以要提供一些额外的条件及假设。因为在平流层和上对流层中,水蒸气的含量很小,所以式中的第二项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只需反演T、P,因为忽略掉了水汽含量,所反演的温度气压也称为干温或干压。为求解T、P,假设大气为理想气体,满足理想气体方程:
式中ρ(h)为大气密度,R为不考虑水汽含量的空气气体常数,其值为0.287Jg-1K-1,h为海拔高度,使用获得,其中Rc为切点处的地球曲率半径。
设定大气还满足流体静平衡条件:
其中,g表示重力加速度;
由此可得如下公式:
其中,P(zm)是通过欧洲中心在zm=40km时初始化流体静力学方程得到的;通过公式(11)经迭代可得到气压轮廓线,将得到的气压代入公式(8)中,并忽略公式(8)中的第二项,在此情况下即可得到实际大气温度值及实际大气温度轮廓线。
需要说明的是,但是在线性理论中,只需考虑一阶小量,即认为所得到的温度轮廓线是由背景温度场和扰动温度组合而成,即:
其中,式中T表示温度轮廓线,表示背景温度场,T′表示扰动温度。
在步骤2)中,请参阅图1中的S2步骤,取所述火山爆发前若干年±5天所述火山所在区域的大气温度日均值,并依据所述大气温度日均值得到背景温度轮廓线。
作为示例,可以收集所述火山任意一次爆发前若干年±5天所述火山所在区域的大气温度日均值,譬如,收集所述火山最近一次爆发前若干年±5天所述火山所在区域的大气温度日均值。所述火山爆发前的年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此处不做限制。收集所述火山爆发前若干年±5天所述火山所在区域的大气温度日均值,并依据所述大气温度日均值得到背景温度轮廓线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此处不再累述。
在步骤3)中,请参阅图1中的S3步骤,步骤2)得到的大气温度日均值与步骤1)得到的实际大气温度值相减得到所述火山所在区域由于火山灰引起的扰动温度轮廓线。
作为示例,将步骤2)得到的大气温度日均值与步骤1)得到的实际大气温度值一一对应相减得到所述火山所在区域由于火山灰引起的扰动温度轮廓线。
在步骤4)中,请参阅图1中的S4步骤,取步骤2)得到的大气温度日均值±二分之一的标准偏差作为偏差轮廓线区间,所述偏差轮廓线区间作为衡量所述火山所在区域的实际大气温度变化的标准。
在步骤5)中,请参阅图1中的S5步骤,依据所述实际大气温度轮廓线、所述背景温度轮廓线、所述扰动温度轮廓线及所述偏差轮廓线区间对火山喷发的火山灰进行监测。
作为示例,当所述扰动温度轮廓线出现骤降,且所述实际大气温度轮廓线位于所述偏差轮廓线区间之外时,则判定由于火山向上喷射的火山灰引起了对应海拔高度的大气温度降低。
作为示例,依据所述扰动温度轮廓线出现骤降处的海拔高度判定所述火山喷射的所述火山灰的高度,依据所述扰动温度轮廓线出现骤降处骤降的程度判断所述扰动温度轮廓线出现骤降处的海拔高度处所述火山喷射的所述火山灰的浓度。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GPS测量技术监测火山的方法,所述利用GPS测量技术监测火山的方法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9)

1.一种利用GPS测量技术监测火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GPS测量技术监测火山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基于GNSS掩星反演算法得到火山所在区域的实际大气温度值及实际大气温度轮廓线;
2)取所述火山爆发前若干年±5天所述火山所在区域的大气温度日均值,并依据所述大气温度日均值得到背景温度轮廓线;
3)将步骤2)得到的大气温度日均值与步骤1)得到的实际大气温度值相减得到所述火山所在区域由于火山灰引起的扰动温度轮廓线;
4)取步骤2)得到的大气温度日均值±二分之一的标准偏差作为偏差轮廓线区间,所述偏差轮廓线区间作为衡量所述火山所在区域的实际大气温度变化的标准;
5)依据所述实际大气温度轮廓线、所述背景温度轮廓线、所述扰动温度轮廓线及所述偏差轮廓线区间对火山喷发的火山灰进行监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GPS测量技术监测火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包括如下步骤:
1-1)依据多普勒频移或附加相位获得掩星弯曲角轮廓曲线;
1-2)利用阿贝尔变换将获得的所述掩星弯曲角轮廓曲线变换成折射率轮廓曲线;
1-3)利用大气折射率与温度、气压及水汽含量的关系得到所述火山所在区域的实际大气温度值及实际大气温度轮廓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GPS测量技术监测火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3)中,还利用大气折射率与温度、气压、电子密度的关系得到所述火山所在区域的气压参数及电离层的电子密度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GPS测量技术监测火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1)中,获得掩星弯曲角轮廓曲线的公式为:
其中,α(a)为改正后的弯曲角,α1(a)、α2(a)分别是使用L1、L2频段上的多普勒频移得出的弯曲角轮廓线,f1、f2是L1、L2频段的载波频率,a为碰撞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GPS测量技术监测火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2)中,得到的折射率关于弯曲角的关系式为:
其中,n为大气折射率,a为碰撞参数,x为碰撞参数上的积分变量。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GPS测量技术监测火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3)中,大气折射率与温度、气压及水汽含量的公式为:
其中,N为大气折射率;P为气压,单位为mb;,Pw为水汽压,单位为mb;T为温度,单位为K;k1=77.6,k2=3.73×10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利用GPS测量技术监测火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3)中,水汽含量忽略不计,水汽压Pw为零,同时设定大气为理想气体,满足理想气体方程:
式中ρ(h)为大气密度,R为不考虑水汽含量的空气气体常数,其值为0.287Jg-1K-1,h为海拔高度,使用获得,其中Rc为切点处的地球曲率半径;
设定大气还满足流体静平衡条件:
其中,g表示重力加速度;
由此可得如下公式:
其中,P(zm)是通过欧洲中心在zm=40km时初始化流体静力学方程得到的;
将公式经过迭代即可得到气压轮廓线,将得到的气压代入并忽略公式中的第二项即可得到实际大气温度值及实际大气温度轮廓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GPS测量技术监测火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当所述扰动温度轮廓线出现骤降,且所述实际大气温度轮廓线位于所述偏差轮廓线区间之外时,则判定由于火山向上喷射的火山灰引起了对应海拔高度的大气温度降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利用GPS测量技术监测火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依据所述扰动温度轮廓线出现骤降处的海拔高度判定所述火山喷射的所述火山灰的高度,依据所述扰动温度轮廓线出现骤降处骤降的程度判断所述扰动温度轮廓线出现骤降处的海拔高度处所述火山喷射的所述火山灰的浓度。
CN201810517123.0A 2018-05-25 2018-05-25 利用gps测量技术监测火山的方法 Pending CN11053138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17123.0A CN110531382A (zh) 2018-05-25 2018-05-25 利用gps测量技术监测火山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17123.0A CN110531382A (zh) 2018-05-25 2018-05-25 利用gps测量技术监测火山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31382A true CN110531382A (zh) 2019-12-03

Family

ID=686570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17123.0A Pending CN110531382A (zh) 2018-05-25 2018-05-25 利用gps测量技术监测火山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31382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20739A (zh) * 2021-04-13 2021-08-06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一种基于多源gnss掩星数据融合的气候数据反演方法及系统
CN115616511A (zh) * 2022-12-19 2023-01-17 中大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地基雷达形变量气象补偿方法和系统
CN116304541A (zh) * 2023-05-25 2023-06-23 山东大学 一种基于多源地球物理参数的火山爆发分析方法及系统
CN117194856A (zh) * 2023-11-07 2023-12-08 天津云遥宇航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era5和cira的掩星弯曲角优化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88468A (en) * 1995-05-17 2000-07-11 Hitachi Denshi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sing object located within visual field of imaging device
CN101866021A (zh) * 2010-05-20 2010-10-20 武汉大学 并行化Abel变换大气参数数据处理方法
US20120068863A1 (en) * 2010-09-16 2012-03-22 The Boeing Company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mote Detection of Volcanic Plumes Using Satellite Signals
US8917385B1 (en) * 2012-10-02 2014-12-23 Excelis Inc.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of volcanic ash plumes using measured spectral radiance over a plurality of field of views
US20180095959A1 (en) * 2016-10-04 2018-04-05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Large scale processor for satellite data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88468A (en) * 1995-05-17 2000-07-11 Hitachi Denshi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sing object located within visual field of imaging device
CN101866021A (zh) * 2010-05-20 2010-10-20 武汉大学 并行化Abel变换大气参数数据处理方法
US20120068863A1 (en) * 2010-09-16 2012-03-22 The Boeing Company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mote Detection of Volcanic Plumes Using Satellite Signals
US8917385B1 (en) * 2012-10-02 2014-12-23 Excelis Inc.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of volcanic ash plumes using measured spectral radiance over a plurality of field of views
US20180095959A1 (en) * 2016-10-04 2018-04-05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Large scale processor for satellite data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ICCARDO BIONDI 等: "Supporting the detection and monitoring of volcanic clouds: A promising new application of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radio occultation", 《ADVANCES IN SPACE RESEARCH》 *
SHIH-HONG CHIO 等: "Preliminary Study of UAS Equipped with Thermal Camera for Volcanic Geothermal Monitoring in Taiwan", 《SENSORS》 *
U. RICCARDI 等: "Exploring deformation scenarios in Timanfaya volcanic area (Lanzarote, Canary Islands) from GNSS and ground based geodetic observations", 《JOURNAL OF VOLCANOLOGY AND GEOTHERMAL RESEARCH》 *
宫晓艳: "大气无线电GNSS掩星探测技术研究",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博士) 基础科学辑》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20739A (zh) * 2021-04-13 2021-08-06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一种基于多源gnss掩星数据融合的气候数据反演方法及系统
CN113220739B (zh) * 2021-04-13 2021-12-07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一种基于多源gnss掩星数据融合的气候数据反演方法及系统
CN115616511A (zh) * 2022-12-19 2023-01-17 中大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地基雷达形变量气象补偿方法和系统
CN116304541A (zh) * 2023-05-25 2023-06-23 山东大学 一种基于多源地球物理参数的火山爆发分析方法及系统
CN116304541B (zh) * 2023-05-25 2023-09-01 山东大学 一种基于多源地球物理参数的火山爆发分析方法及系统
CN117194856A (zh) * 2023-11-07 2023-12-08 天津云遥宇航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era5和cira的掩星弯曲角优化方法
CN117194856B (zh) * 2023-11-07 2024-01-26 天津云遥宇航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era5和cira的掩星弯曲角优化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31382A (zh) 利用gps测量技术监测火山的方法
US10545243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roved atmospheric monitoring and GPS positioning utilizing GNSS tomographic refractivity
Hajj et al. COSMIC GPS ionospheric sensing and space weather
Hajj et al. A technical description of atmospheric sounding by GPS occultation
CN103760572B (zh) 一种基于区域cors的单频ppp电离层加权方法
US8547225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mote detection of volcanic plumes using satellite signals
CN103076616B (zh) 大气对流层电离层电波折射误差一体化实时修正装置
US9625614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tmospheric modeling based on GPS measurement
Høeg et al. Derivation of atmospheric properties using a radio occultation technique
Pederick et al. Semiempirical model for ionospheric absorption based on the NRLMSISE-00 atmospheric model
CN104714239A (zh) 一种北斗卫星大气层水汽含量测量仪
Aonashi et al. Displaced ensemble variational assimilation method to incorporate microwave imager brightness temperatures into a cloud-resolving model
CN114488228A (zh) 一种适用于动态载体平台的gnss多路径误差削弱方法
CN108008416B (zh) 一种估算斜路径对流层延迟的积分方法
CN113945955A (zh) 基于大气延迟误差修正提高海面测高精度的方法和系统
GB2450407A (en) Means for determining atmospheric information for weather prediction from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signals
Narayanan et al. Impact of Tropospheric Anomalies on Ground-to-Air Radio Navigation Systems
CN113916717A (zh) 一种基于低轨航天器掩星的平流层大气密度反演方法
Adegoke et al. Effect of propagation delay on signal transmission
Johny et al. Impact of assimilation of Megha-Tropiques ROSA radio occultation refractivity by observing system simulation experiment
Cornman et al. The detection of upper level turbulence via GPS occultation methods
Mousa et al. Retrieval of Key Climate Variables Using Occultation Geometry of a Mountain top GPS Receiver.
Zakharov et al. Estimation of the relative humidity in the troposphere using GNSS signals
CN117592381B (zh) 一种大气波导参数反演模型训练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Ahmed Evaluation of GNSS as a tool for monitoring tropospheric water vapou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20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