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24371B - 基于实时力控的复杂曲面恒定切除率的机器人打磨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实时力控的复杂曲面恒定切除率的机器人打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24371B
CN110524371B CN201910789065.1A CN201910789065A CN110524371B CN 110524371 B CN110524371 B CN 110524371B CN 201910789065 A CN201910789065 A CN 201910789065A CN 110524371 B CN110524371 B CN 1105243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force
pressure
robot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8906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24371A (zh
Inventor
洪荣晶
赵丕洋
尹恒健
姚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GONGDA CN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GONGDA CNC TECHNOLOGY CO LTD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GONGDA CNC TECHNOLOGY CO LTD,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GONGDA CN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8906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24371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243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243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243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243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1/00Processes of grinding or polishing; Use of auxiliary equipment in connection with such proc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19/00Single-purpose machines or devices for particular grinding operations not covered by any other main group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51/00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control of a series of individual steps in grinding a workpie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ipulator (AREA)
  • Constituent Portions Of Griding Lathes, Driving, Sensing And Control (AREA)
  • Numerical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实时力控的复杂曲面恒定切除率的机器人打磨系统及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几种空间曲面的基本元素建立数学模型,上位机计算刀路轨迹,六维末端力传感器测量加工过程中的力/力矩信息,通过实时通讯软件搭建的机器人实时力控打磨抛光系统,采用基于标准位置的重力补偿方法,消除机器人全空间作业时重力分量对六维力传感器读数的影响,对打磨过程中的接触压力建立数学模型,根据HERTZ接触理论计算在给定恒力条件下随工件表面形状变化研磨压力的变化规律,并通过自适应阻抗控制算法以实时调整刀具的位置,保证接触压力恒定,实现对工件研磨压力的恒定切除率。本发明可以保证打磨过的曲面满足更高的粗糙度要求,提高工件的精度。

Description

基于实时力控的复杂曲面恒定切除率的机器人打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打磨抛光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实时力控的复杂曲面恒定切除率的机器人打磨方法。
背景技术
针对具有复杂表面形状的模具和零部件的精加工技术是现代精加工和自动制造技术交叉学科的前沿研究领域,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加工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目前对具有复杂表面形状的零件研磨普遍采用手工操作,而国防工业和一些高新技术产业中,许多模具与零件对表面光滑度以及光滑度的一致性都有非常高的要求,手工操作难以保证以恒定力作用于工件,研磨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很差。同时传统的手工研磨抛光还有效率低,工作环境恶劣,熟练技术工人的短缺等越来越突出的缺点,研磨工人的训练周期也很长,工作单调且一旦失误就会造成零件报废。当今工业机器人在机床上的应用已成为加工制造业发展的一大趋向。
机器人与机床相结合,以实现对复杂几何形状工件的抛光打磨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也能得到比人工操作更高的加工质量。利用机器人进行研磨抛光具有以下优点:降低生产成本:使用机器人的自动化生产线可以大大减少了使用具有丰富经验的技工的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机器人一旦投入使用,可以程序化的对加工工件进行加工处理,极大的提高生产效率,并且可以长时间不间断工作;提高产品质量:由于机器人可以近乎完全重复的工作,其加工的产品质量有高度的一致性。
实现工件的自动化打磨抛光依赖与机器人系统的柔顺性。目前的柔顺控制分为主动柔顺控制和被动柔顺控制。被动柔顺控制主要通过机械结构实现加工自适应(如六弹簧构成的RCC柔顺手腕等),但是被动柔顺控制无法根除高柔顺性和高强度之间的矛盾,适应性较差,精度低且无法应用于既需要进行力控制又需要严格控制定位的场合。主动柔顺控制也就是力控制,在抛光打磨过程中,要求机器人具有接触力的感知和控制能力,能与环境进行力的交互,所以机器人完成这些作业任务,必须具备这种基于力反馈的柔顺控制的能力。目前常用的力控制策略主要有阻抗控制策略,力/位混合控制策略,自适应控制策略和智能控制新策略。
对于复杂曲面的工件的打磨抛光是一种很复杂的工艺,目前的打磨抛光系统是基于力传感器的恒力控制,这适用于平面或表面曲率变化不大的工件加工。当工件表面比较复杂时,曲率半径变化较大时,直接决定曲面抛磨质量的是工件与打磨工具作用点的接触压力,即压强,而不是力传感器检测到的研磨力。因此,有必要建立给定力与研磨压力的关系,应用接触模型计算在给定恒力条件下随工件表面形状变化研磨压力的变化规律,然后根据该变化规律实现对工件研磨压力的恒定控制。
MATLAB/SIMULINK可实现各种算法的计算和控制系统的仿真,ROS(RobotOperating System)是一个机器人软件平台,它能为异质计算机集群提供类似操作系统的功能。ROS的前身是斯坦福人工智能实验室为了支持斯坦福智能机器人STAIR而建立的交换庭(switchyard)项目,ROS提供一些标准操作系统服务,例如硬件抽象,底层设备控制,常用功能实现,进程间消息以及数据包管理。ROS是基于一种图状架构,从而不同节点的进程能接受,发布,聚合各种信息(例如传感,控制,状态,规划等等)。目前ROS 主要支持Ubuntu。因此可以建立机器人模型并与MATLAB/SIMULINGK进行通讯,两个软件联合控制机器人的抛磨加工运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具有复杂曲面的工件的抛光打磨,提供一种基于实时力控的复杂曲面恒定切除率的机器人打磨方法,本发明实现高精度和加工恒定的切除率。利用主动柔顺控制方法,配合ROS平台可实现系统对各种机器人的通用性。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实时力控的复杂曲面恒定切除率的机器人打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使用机器人仿真软件离线编程初定曲面拟合轨迹;
步骤2:六维力传感器采集加工过程力/力矩信息,经过重力补偿得到末端接触力;
步骤3:根据hertz接触理论对加工过程中的接触压力建立数学模型,根据假设条件,将接触面视为理想的椭圆,建立起打磨压力与接触力、曲率半径变量的关系式,保持打磨压力不变,根据曲率半径的变化实时调整末端的接触力;
步骤4:利用自适应阻抗算法,并基于模糊理论的阻抗参数优化,对接触力进行计算,输出末端位置偏差,实时调整刀具相对于工件的位置。
所述步骤1中,使用ROS机器人仿真软件搭建平台,从待加工零部件的CAD/CA M模型中获取零部件的外形轮廓信息,根据外形轮廓信息设置打磨时的位置和姿态,生成所需的打磨路径。
所述步骤2中,六维力传感器安装在机器人末端,采集实时力/力矩数据,经过compute box的解析,得到力控制所需的六维力数据,并通过以太网发送至上位机,经过MATLAB/SIMULIK重力补偿算法得到末端接触力。
所述步骤3中,将建立的打磨压力的数学表达式写入MATLAB/SIMULIK算法,测量并计算得到工件的曲率半径变化,保证打磨压力恒定输出当前期望接触力。
所述步骤4中,通过MATLAB/SIMULINK自适应阻抗控制算法,输入调整的期望接触力求出位置偏移量,利用ROS(robotic operating system)软件搭建机器人控制系统,基于movilt驱动根据位置偏移量实时调整机器人末端磨具位置,以位置变化实现接触力的调整。
一种基于实时力控的复杂曲面恒定切除率的机器人打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使用机器人仿真软件离线编程初定曲面拟合轨迹。在步骤1中,机器人选用优傲机器人公司的UR5机器人,在ROS系统中安装UR5的模型及驱动包,通过TCP/IP 通讯。需要使用SOLIDWORKS等软件建立待加工工件的三维模型,导入到ROS系统中进行离线加工轨迹规划。
步骤2:六维力传感器采集加工过程力/力矩信息,经过重力补偿得到末端接触力。打磨系统是将工件放置在工作台上,选用的HEX-E六维力传感器,安装于UR5机器人末端,打磨抛光工具通过法兰盘安装在力传感器上。力传感器采集加工过程中的力/力矩信息,经过compute box的解析,并采用一种能够对传感器的零位值实时更新的重力补偿算法,消除力传感器三个方向的重力分力,并通过网线读入到MATLAB中。
步骤3:根据hertz接触理论对加工过程中的接触压力建立数学模型,根据假设条件,将接触面视为理想的椭圆,建立起打磨压力与接触力、曲率半径变量的关系式,保持打磨压力不变,根据曲率半径的变化实时调整末端的接触力。假设接触面满足HERTZ理论的四个条件:接触区发生小变形;接触面呈椭圆形;互相接触的物体可被看作是弹性半空间,发生完全弹性形变,只有垂直方向上的压力作用于接触面;表面是连续的,不确定的。根据刀具与工件的接触情况建立数学模型。先令接触力不变得到接触压力与曲率半径,杨氏模量,泊松比的关系式,保证接触压力恒定,得到接触力随曲率半径变化的表达式并写入 MATLAB程序中。
步骤4:自适应阻抗控制算法是一种常用的力控制策略,自适应阻抗控制算法的主要思想是在跟踪环境位置时,通过自适应增益来减小力误差,该算法不需要获得环境刚度的知识,所以无论对机器人动力学模型,还是对未知的环境位置或刚度该算法都有一定的鲁棒性。该算法用二阶物理模型代替机器人的阻抗,得到力与位移变化量之间的关系,即:
Figure GDA0002968374490000041
Fe是末端与环境的接触力,E=X-Xe为机器人末端当前位置与期望位置的偏差。通过力反馈不断修正偏差,使刀具不断接触期望的位置,并采用模糊理论对阻抗参数进行优化。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借助主动柔顺控制技术,利用末端六维力传感器进行实时力控,通过力反馈的闭环控制实现高刚度和高柔顺性的结合。并使用重力补偿算法是力传感器在六个分量的数值为0,实现全空间的精确力控。
2、以往的恒力控制更适用于平面的抛磨,为保证复杂曲面的恒定切除率的加工,本发明对接触面进行理论分析计算,通过得出的数学模型搭建算法平台,实现恒定压力的加工打磨。在曲面曲率半径变化较大时能保证更好的精度。
3、使用的MATLAB/SIMULIK和ROS软件的联合仿真和控制,能实现打磨抛光系统在不同机器人型号下的通用性。只需要下载相应的驱动包和调试,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
4、控制机器人使用自适应控制的力控制策略,有不需要精确地系统模型和准确控制的优点,经过参数优化后可实现高精度的机器人运动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实例中,打磨三维模型及曲率变化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实例中,圆球-圆球无变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实例中,圆球-圆球无变形正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实例中,圆球-圆球实际接触变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实例中,圆球-圆球实际接触变形正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实例中,接触圆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实例中,打磨机器人控制系统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实例中,打磨机器人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实例中,自适应阻抗控制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9所示,一种基于实时力控的复杂曲面恒定切除率的机器人打磨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使用机器人仿真软件离线编程初定曲面拟合轨迹。
具体步骤如下:使用机器人仿真软件离线编程初定曲面拟合轨迹。在步骤1中,机器人选用优傲机器人公司的UR5机器人,在ROS系统中安装UR5的模型及驱动包,通过 TCP/IP通讯。使用SOLIDWORKS等软件建立待加工工件的三维模型并导入ROS软件中,利用软件离线生成加工轨迹和姿态,进行仿真。
步骤2、六维力传感器将力的量值转化成电压/电流信号,通过F/T sensor接口接入compute box(计算盒),解析出力/力矩的实时数值。计算盒的IP可通过计算机进行修改,需要把3号位的拨位开关打开进行保存。解析过得力数据通过TCP/IP接口接入计算机,传感器测得的力包括传感器自身重力,接触力和惯性力,设传感器的重心位置为(xGyGzG),对其进行重力补偿得出实际的接触力。
步骤3、根据hertz接触理论对加工过程中的接触压力建立数学模型,根据假设条件,将接触面视为理想的椭圆,建立起打磨压力与接触力、曲率半径变量的关系式,保持打磨压力不变,根据曲率半径的变化实时调整末端的接触力。
图1所示是磨具打磨复杂曲面的三维模型的曲率变化图,为了表现复杂性,使曲面的曲率变化较大。要实现曲面全方位的打磨,避免卡阻和打磨空隙,打磨头设计成半球形的形状。而曲面与打磨工具的接触部分可分成三类:圆球面,凹球面和平面。因此需要对圆球面-圆球面,凹球面-圆球面,平面-圆球面三种接触情况的受力进行分析。
步骤3-1、首先以圆球面-圆球面为例对算法进行推导:
如图2所示,打磨工具与工件的圆球面刚接触未产生形变,接触部分的正视图如图3 所示。O1和O2分别是接触面工件和磨具的圆心,R1和R2分别是工件和磨具的半径,此时两球体不受压力作用,他们仅接触一点O,在两球体表面上取距公共法线距离为r的M1和M2两点,与O点的切平面之间的距离z1和z1。由几何关系可得:
Figure GDA0002968374490000061
Figure GDA0002968374490000062
联立可得
Figure GDA0002968374490000063
当M1,M2离O点很近时,则z1<<R1,z2<<R2,上面两式可化为:
Figure GDA0002968374490000071
M1、M2两点之间的距离为:
Figure GDA0002968374490000072
实际上在接触上由于接触力F的作用会产生弹性变形,设α为圆心O1、O2因压缩而相互接近的距离,如果M1与O1、M2与O2之间无相对移动,则M1与M2之间接近的距离也为α。图4为实际加工时的接触情况,正视图如图5,此时M1和M2重合为一点M。此时有:
α-(w1+w2)=z1+z2,
其中w1和w2表示M1点沿z1方向的位移及M2点沿z2方向的位移。即:
Figure GDA0002968374490000073
根据对称性,加工接触面一定是以接触点O为圆心的圆,
如图6所示。按照弹性半空间受垂直压力q的接触模型,M1点到M点的位移为
Figure GDA0002968374490000074
同理可得,
Figure GDA0002968374490000075
则:
Figure GDA0002968374490000076
此时找出压力q的分布律即可。根据Hertz的假设,如果在接触面的边界上作半圆球面,而用它在各个点的高度代表压力q各该点处的大小。则接触圆中心的压力q0为:
q0=ka,k为常数因子,表示压力分布的比例尺;a为接触圆的半径。
接触圆内任一点的压力,应等于半球面在该点的高度h和截面积s的乘积,即:
Figure GDA0002968374490000077
联立可得:
Figure GDA0002968374490000078
要使此式对所有的r都成立,等号两边的常数项和r2的系数分别相等,于是有:
Figure GDA0002968374490000081
Figure GDA0002968374490000082
根据平衡条件,半球体的体积与接触圆中心的压力q0的乘积除以接触圆的半径a应等于总压力F,即
Figure GDA0002968374490000083
最大压力即接触圆中心点压力:
Figure GDA0002968374490000084
联立解出:
Figure GDA0002968374490000085
其中
Figure GDA0002968374490000086
在E1=E2=E及ν1=ν2=0.3时,得出工程实践中广泛采用的公式:
Figure GDA0002968374490000087
最大接触压力为:
Figure GDA0002968374490000088
并以平均压力pm作为加工过程中的接触压力,为:
Figure GDA0002968374490000089
对于平面-圆球面的情况使R1→∞,可得数学模型为:
Figure GDA00029683744900000810
对于凹球面-圆球面的接触情况用-R1代替R1,可得数学模型为:
Figure GDA00029683744900000811
步骤3-2、编入算法时,保证pm恒定R2为工具半径为定值,可得到接触力F与R1的变化规律,R1的读取采用离线编程软件实时测量曲率半径保存到列向量,由MATLAB函数循环调用。
所述步骤4中将期望调整的接触力输入到自适应控制算法中,对阻抗控制参数进行优化选取,输出位移偏移量,将位移偏移量通过通讯输出到虚拟机中的ROS系统,ROS通过TCP/IP驱动UR5进行运动,自适应控制框图如图9示。

Claims (1)

1.一种基于实时力控的复杂曲面恒定切除率的机器人打磨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使用机器人仿真软件离线编程初定曲面拟合轨迹;
步骤2:六维力传感器采集加工过程力/力矩信息,经过重力补偿得到末端接触力;
步骤3:根据hertz接触理论对加工过程中的接触压力建立数学模型,根据假设条件,将接触面视为理想的椭圆,建立起打磨压力与接触力、曲率半径变量的关系式,保持打磨压力不变,根据曲率半径的变化实时调整末端的接触力;
步骤4:利用自适应阻抗算法,并基于模糊理论的阻抗参数优化,对接触力进行计算,输出末端位置偏差,实时调整刀具相对于工件的位置;所述步骤1中,使用ROS机器人仿真软件搭建平台,从待加工零部件的CAD/CAM模型中获取零部件的外形轮廓信息,根据外形轮廓信息设置打磨时的位置和姿态,生成所需的打磨路径;
所述步骤2中,六维力传感器安装在机器人末端,采集实时力/力矩数据,经过computebox的解析,得到力控制所需的六维力数据,并通过以太网发送至上位机,经过MATLAB/SIMULIK重力补偿算法得到末端接触力;所述步骤3中,将建立的打磨压力的数学表达式写入MATLAB/SIMULIK算法,测量并计算得到工件的曲率半径变化,保证打磨压力恒定输出当前期望接触力;所述步骤4中,通过MATLAB/SIMULINK自适应阻抗控制算法,输入调整的期望接触力求出位置偏移量,利用ROS软件搭建机器人控制系统,基于movilt驱动根据位置偏移量实时调整机器人末端磨具位置,以位置变化实现接触力的调整;步骤3还包括以下步骤:步骤3-1:首先以圆球面-圆球面为例对算法进行推导:
打磨工具与工件的圆球面刚接触未产生形变,O1和O2分别是接触面工件和磨具的圆心,R1和R2分别是工件和磨具的半径,此时两球体不受压力作用,他们仅接触一点O,在两球体表面上取距公共法线距离为r的M1和M2两点,与O点的切平面之间的距离z1和z2;由几何关系可得:
Figure FDA0002968374480000021
Figure FDA0002968374480000022
联立可得
Figure FDA0002968374480000023
当M1,M2离O点很近时,则z1<<R1,z2<<R2,上面两式可化为:
Figure FDA0002968374480000024
M1、M2两点之间的距离为:
Figure FDA0002968374480000025
实际上在接触上由于接触力F的作用会产生弹性变形,设α为圆心O1、O2因压缩而相互接近的距离,如果M1与O1、M2与O2之间无相对移动,则M1与M2之间接近的距离也为α,此时M1和M2重合为一点M;此时有:
α-( w1+ w2)=z1+ z2
其中w1和w2表示M1点沿z1方向的位移及M2点沿z2方向的位移,即:
Figure FDA0002968374480000026
根据对称性,加工接触面一定是以接触点O为圆心的圆,
按照弹性半空间受垂直压力q的接触模型,M1点到M点的位移为
Figure FDA0002968374480000027
同理可得,
Figure FDA0002968374480000028
则:
Figure FDA0002968374480000029
此时找出压力q的分布律即可;根据Hertz的假设,如果在接触面的边界上作半圆球面,而用它在各个点的高度代表压力q各该点处的大小;则接触圆中心的压力q0为:
q0=ka,k为常数因子,表示压力分布的比例尺;a为接触圆的半径;
接触圆内任一点的压力,应等于半球面在该点的高度h和截面积s的乘积,即:
Figure FDA0002968374480000031
联立可得:
Figure FDA0002968374480000032
要使此式对所有的r都成立,等号两边的常数项和r2的系数分别相等,于是有:
Figure FDA0002968374480000033
Figure FDA0002968374480000034
根据平衡条件,半球体的体积与接触圆中心的压力q0的乘积除以接触圆的半径a应等于总压力F,即
Figure FDA0002968374480000035
最大压力即接触圆中心点压力:
Figure FDA0002968374480000036
联立解出:
Figure FDA0002968374480000037
其中
Figure FDA0002968374480000038
在E1=E2=E及v1=v2=0.3时,得出公式:
Figure FDA0002968374480000039
最大接触压力为:
Figure FDA00029683744800000310
并以平均压力pm作为加工过程中的接触压力,为:
Figure FDA0002968374480000041
对于平面-圆球面的情况使R1→∞,可得数学模型为:
Figure FDA0002968374480000042
对于凹球面-圆球面的接触情况用-R1代替R1,可得数学模型为:
Figure FDA0002968374480000043
步骤3-2、编入算法时,保证pm恒定,R2为工具半径为定值,可得到接触力F与R1的变化规律,R1的读取采用离线编程软件实时测量曲率半径保存到列向量,由MATLAB函数循环调用;
所述步骤4中将期望调整的接触力输入到自适应控制算法中,对阻抗控制参数进行优化选取,输出位移偏移量,将位移偏移量通过通讯输出到虚拟机中的ROS系统,ROS通过TCP/IP驱动UR5进行运动。
CN201910789065.1A 2019-08-26 2019-08-26 基于实时力控的复杂曲面恒定切除率的机器人打磨方法 Active CN1105243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89065.1A CN110524371B (zh) 2019-08-26 2019-08-26 基于实时力控的复杂曲面恒定切除率的机器人打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89065.1A CN110524371B (zh) 2019-08-26 2019-08-26 基于实时力控的复杂曲面恒定切除率的机器人打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24371A CN110524371A (zh) 2019-12-03
CN110524371B true CN110524371B (zh) 2021-05-04

Family

ID=686628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89065.1A Active CN110524371B (zh) 2019-08-26 2019-08-26 基于实时力控的复杂曲面恒定切除率的机器人打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2437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73611B (zh) * 2020-05-26 2021-06-18 华中科技大学 飞机复材构件机器人磨抛加工弹性变形及振动抑制方法
CN112405536B (zh) * 2020-11-10 2021-12-28 东南大学 结合离线补偿和在线跟踪混合策略的高精度恒力控制方法
CN112171458B (zh) * 2020-11-27 2021-03-16 大捷智能科技(广东)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模具打磨平台以及打磨方法
CN113009819B (zh) * 2021-02-09 2022-04-0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力控制的椭圆振动切削加工方法
CN113290429B (zh) * 2021-06-25 2022-03-29 湘潭大学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工业机器人柔顺力控磨削方法
CN115070629A (zh) * 2022-07-20 2022-09-20 华侨大学 一种用于复杂曲面石材的抛光磨头制备方法以及抛光方法
CN115401532A (zh) * 2022-09-28 2022-11-29 苏州昊来顺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航空薄壁类零件打磨工艺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39764B2 (ja) * 1989-12-15 1998-04-15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ロボットの倣い速度制御方式
CN104077440A (zh) * 2014-06-25 2014-10-01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曲面拟合的确定结合面接触面积及刚度的方法
CN105500147A (zh) * 2015-12-14 2016-04-20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基于力控制的龙门吊装机器人打磨加工方法
CN105643399A (zh) * 2015-12-29 2016-06-08 沈阳理工大学 基于柔顺控制的机器人复杂曲面自动研抛系统及加工方法
CN106113034A (zh) * 2016-06-12 2016-11-16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六自由度机械臂考虑力约束的轨迹规划方法
CN109927028A (zh) * 2019-03-26 2019-06-25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一种力控机器人磨抛加工的力位混合控制方法
CN110103118A (zh) * 2019-06-18 2019-08-09 苏州大学 一种打磨机器人的路径规划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39764B2 (ja) * 1989-12-15 1998-04-15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ロボットの倣い速度制御方式
CN104077440A (zh) * 2014-06-25 2014-10-01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曲面拟合的确定结合面接触面积及刚度的方法
CN105500147A (zh) * 2015-12-14 2016-04-20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基于力控制的龙门吊装机器人打磨加工方法
CN105643399A (zh) * 2015-12-29 2016-06-08 沈阳理工大学 基于柔顺控制的机器人复杂曲面自动研抛系统及加工方法
CN106113034A (zh) * 2016-06-12 2016-11-16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六自由度机械臂考虑力约束的轨迹规划方法
CN109927028A (zh) * 2019-03-26 2019-06-25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一种力控机器人磨抛加工的力位混合控制方法
CN110103118A (zh) * 2019-06-18 2019-08-09 苏州大学 一种打磨机器人的路径规划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24371A (zh) 2019-1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24371B (zh) 基于实时力控的复杂曲面恒定切除率的机器人打磨方法
CN109382828B (zh) 一种基于示教学习的机器人轴孔装配系统及方法
CN110161850B (zh) 一种工业机器人变参数刚度辨识与建模方法
Xiaohu et al. Application of novel force control strategies to enhance robotic abrasive belt grinding quality of aero-engine blades
CN109623656B (zh) 基于厚度在线检测的移动式双机器人协同打磨装置及方法
Liao et al. Optimization of robot posture and workpiece setup in robotic milling with stiffness threshold
Liao et al. Region-based toolpath generation for robotic milling of freeform surfaces with stiffness optimization
CN110193829B (zh) 一种耦合运动学与刚度参数辨识的机器人精度控制方法
CN111702762B (zh) 一种工业机器人作业姿态优化方法
Chen et al. Robotic grinding of a blisk with two degrees of freedom contact force control
Lee et al. A robust trajectory tracking control of a polishing robot system based on CAM data
Cheng et al. Motion controller design for contour-following tasks based on real-time contour error estimation
Chen et al. Posture optimization in robotic machining based on comprehensive deformation index considering spindle weight and cutting force
CN110315396B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工业机器人恒力磨抛方法
CN112405536B (zh) 结合离线补偿和在线跟踪混合策略的高精度恒力控制方法
CN109766597B (zh) 一种考虑几何误差的装配位姿高精度线性化求解方法
CN111752151A (zh) 一种工业叶片磨抛加工自适应力跟踪与补偿方法及系统
CN110348086B (zh) 一种球头铣刀立铣表面粗糙度快速建模方法
CN111823100A (zh) 一种基于机器人的小曲率抛光打磨方法
Gao et al. Time-optimal trajectory planning of industrial robots based on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Wang et al.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five-axis transformation function in CNC system
Shih et al. Key ingredients for improving process quality at high-level cyber-physical robot grinding systems
CN117331309A (zh) 一种基于超扭曲滑模自适应导纳控制的机器人抛光方法
Wang et al. A Normal Force Estimation Model for a Robotic Belt-grinding System
Wen et al. Robotic surface finishing of curved surfaces: Real-Time identification of surface profile and contro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14

Address after: 210000 No. 18, Qing'an Road, Jiangbei new area, Nanjing, Jiangsu

Patentee after: NANJING GONGDA CN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0000, No. 5, new exemplary Road, Nanjing, Jiangsu

Patentee before: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Patentee before: NANJING GONGDA CNC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