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22976A - 一种医用雾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医用雾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22976A
CN110522976A CN201910938024.4A CN201910938024A CN110522976A CN 110522976 A CN110522976 A CN 110522976A CN 201910938024 A CN201910938024 A CN 201910938024A CN 110522976 A CN110522976 A CN 1105229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cine
storing tube
lid
medical
atomiza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3802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Tianfu New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Tianfu New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Tianfu New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Chengdu Tianfu New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91093802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22976A/zh
Publication of CN1105229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229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1/00Sprayers or atomis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eutic purposes
    • A61M11/02Sprayers or atomis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eutic purposes operated by air or other gas pressure applied to the liquid or other product to be sprayed or atomis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5/00Inhalat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5/00Inhalators
    • A61M15/0001Details of inhalator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6/00Characteristics of a physical parameter; associated device therefor
    • A61M2206/10Flow characterist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10/00Anatomical parts of the body
    • A61M2210/06Head
    • A61M2210/0625Mouth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10/00Anatomical parts of the body
    • A61M2210/10Trunk
    • A61M2210/1025Respiratory system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Nozz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医用雾化装置,包括盖体和储药筒,所述储药筒顶端敞开,并且与所述盖体可拆卸的密封配合,所述盖体上连接有顶管,所述顶管一端穿过所述盖体与所述盖体的内侧空间相连通,另一端与口含管相连通,在所述储药筒上还连接有进气管,在所述储药筒内还设置有与所述喷射端间隙配合的阻挡部件,在所述储药筒内还设置有汇药部件,所述汇药部件具有用放置药液的储药腔,所述储药腔为一端较大另一端较小的锥形状。本申请的医用雾化装置,可以大幅提高雾化供药浓度的稳定性,提高雾化供药治疗效果;也降低了因后段药液难以雾化而导致供药不足的风险,如此,进一步提高药液雾化治疗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医用雾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医用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相对于传统的服药治疗哮喘等呼吸道的疾病的手段,医用雾化装置将药液雾化成微小颗粒,药物通过呼吸吸入的方式进入呼吸道和肺部沉积,从而达到无痛、迅速有效治疗,属于二类医疗器械。
但是一般的雾化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随着雾化的进程,雾化装置内的药液逐渐减少,药液与进入气体之间的接触面积也随之不断变化,当药液较少趋于完结时,药液汇聚在距离进气管较远的边缘角落处,气体就难以将这些药液雾化,所以,常常导致雾化治疗后段,雾化效果差,患者吸入量不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医用雾化装置雾化效果差,容易出现患者吸入药量不足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药液雾化效果,减少雾化装置内药液残留,确保患者吸入药量的雾化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医用雾化装置,包括盖体和储药筒,所述储药筒顶端敞开,并且与所述盖体可拆卸的密封配合,所述盖体上连接有顶管,所述顶管一端穿过所述盖体与所述盖体的内侧空间相连通,另一端与口含管相连通,
在所述储药筒上还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伸入所述储药筒与所述储药筒内部空间相连通,所述进气管道位于所述储药内的端部为喷射端,在所述储药筒内还设置有与所述喷射端间隙配合的阻挡部件,在所述储药筒内还设置有汇药部件,所述汇药部件具有用放置药液的储药腔,所述储药腔为一端较大另一端较小的锥形状,所述储药腔较小的一端环绕在所述所述阻挡部件外围,并与所述阻挡部件间隙配合。
本申请的医用雾化装置,在进行药液雾化使用时,将药液放置在储药筒内,然后盖上盖体,患者将口含管含于口内,气体由进气管经喷射端进入到储药筒内,与冲击药液时,使药液雾化,在气体流动过程中,逐步带走雾化的药液,然后由顶管排出,再经口含管被患者呼入,实现对患者的雾化供药,在本申请的方案中,在储药筒内还设置汇药部件,汇药部件用于提供用于放置药液的储药腔,该储药腔为一端较大一端较小的锥形状,在正常使用状态时,储药腔成下大上小的状态,患者或者医护人员逐步倾斜储药筒,使药液的液面逐渐靠近阻挡部件处,由于喷射端喷出的高速气流被阻挡部件阻挡而四散,冲击药液液面时形成雾化效果,采用该种方式,由于储药腔由下至上的逐渐缩小,所以,一方面,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而与气流接触的液面处于较小的一段,能够大幅降低操作精度要求,在逐渐倾斜储药筒过程中,可以大幅提高液面与气流接触面积的稳定,避免液面面积出现急剧变化而导致药液雾化浓度的急剧变化,进而提高雾化供药浓度的稳定性,提高雾化供药治疗效果;另一方面,在供药后段,当药液较少时,也能够汇聚在储药腔较小的端部处,依然能够与气流良好接触,所以,依然确保了供药后段的供药浓度,而且,也降低了因后段药液难以雾化而导致供药不足的风险,如此,进一步提高药液雾化治疗效果。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阻挡部件包括阻挡部,所述阻挡部的外侧底面为与所述喷射端相对设置的半球面状,并且半球面状的边缘切线与所述储药腔的小端相对,所述阻挡部的底面与所述喷射端间隙配合。在本方方案中,通过该阻挡部的形状,高速气流冲击在阻挡部上,被阻挡部四散后引流至储药腔的小端处,如此,进一步确保药液能够充分雾化,避免储药腔内残留药液。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阻挡部为碗状结构,在所述阻挡部背离所述喷射端的一侧形成有凹陷腔。在本方案中,将阻挡部背离喷射端的一侧设置为凹陷腔,使阻挡部成薄壁壳体状,使气流在经阻挡部后,更易形成湍流气体,是气流不规则运动加剧,进而进一步提高气流中药雾的均匀性,进一步提高供药效果。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阻挡部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盖体内侧套环,所述套环环绕在所述顶管的开口外围,在所述套环上设置有若干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用于支撑所述阻挡部,使所述阻挡部与所述顶管的开口之间存在间隙,相邻连接杆之间隔开有距离。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套环高度为5~15mm。在套环与锥形筒之间形成具有一定高度的腔体,当药液快要完毕时,储药筒可能已趋近于倒立状,在该状态下,药液汇聚套环于套环与锥形筒之间形成的腔体内,采用该高度,确保在实现汇聚药液作用的同时,又不至于高度过高而改变气流流向,最优高度为10mm。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汇药部件为一端较大另一端较小的锥形筒状,所述汇药部件较大的一端与在所述储药筒底部内壁密封配合,另一端与所述盖体内壁可分离的密封配合,并环绕在所述套环外,所述汇药部件小端内侧与所述套环外侧之间隔开有距离。采用锥形筒状的汇药部件,能够大幅降低本申请雾化装置的重量,进一步方便使用;汇药部件与盖体内壁可分离的密封配合,即,当盖体与储药筒配合时,盖体与汇药部件较小端部之间形成压紧的密封配合,当盖体取下时,汇药部件的小端成敞开状,方便药液的放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汇药部件小端内侧与所述套环外侧之间的距离为5~15mm。采用该距离,确保形成汇聚药液作用的同时,又不至于过宽导致起来难以覆盖全部间隙,最优距离为8mm。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进气管由所述储药筒的底部伸入所述汇药部件的储药腔内,并所述汇药部件较小的一端处延伸。进气管直接延伸至汇药部件较小的一端,进一步增大了对气流的控制能力,使气流能够尽量按照设计路劲流动,进而进一步的提高药液雾化效果和供药效果。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进气管上,所述喷射端的孔径小于所述进气管其他位置的孔径。通过这样的方式,进一步提高去了喷出速度,进而提高提高药液雾化效果。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顶管与所述口含管之间还设置有三通接头,所述三通接头的一个接口与所述顶管相连通,一个接口连接有波纹管,一个接口可拆卸的连接有安全盖。波纹管的设置,其内部存在螺旋装置的空气流道,使混有药雾的气流在行进过长中翻滚,确保药雾与空气混合的均匀,减小药雾汇聚在管道下侧,而导致供药不足的风险;而且采用波纹管,波纹管采用医用树脂材料时,还能够方便弯曲等形态的调整,进而进一步方便储药筒位置的调整,在方便使用的同时,也进一步的方便对储药筒的位置调整和控制;安全盖的设置,一方面是可以取下安全盖,三通接头连接其他供药管道,增大使用范围,另一方面,当供药过程中出现药液浓度过高等问题时,可以取下安全盖,减少进入患者口部的药液量。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口含管上还连接有弧形状的硅胶垫。如此提高患者使用舒适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的医用雾化装置,在进行药液雾化使用时,将药液放置在储药筒内,然后盖上盖体,患者将口含管含于口内,气体由进气管经喷射端进入到储药筒内,与冲击药液时,使药液雾化,在气体流动过程中,逐步带走雾化的药液,然后由顶管排出,再经口含管被患者呼入,实现对患者的雾化供药,在本申请的方案中,在储药筒内还设置汇药部件,汇药部件用于提供用于放置药液的储药腔,该储药腔为一端较大一端较小的锥形状,在正常使用状态时,储药腔成下大上小的状态,患者或者医护人员逐步倾斜储药筒,使药液的液面逐渐靠近阻挡部件处,由于喷射端喷出的高速气流被阻挡部件阻挡而四散,冲击药液液面时形成雾化效果,采用该种方式,由于储药腔由下至上的逐渐缩小,所以,一方面,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而与气流接触的液面处于较小的一段,能够大幅降低操作精度要求,在逐渐倾斜储药筒过程中,可以大幅提高液面与气流接触面积的稳定,避免液面面积出现急剧变化而导致药液雾化浓度的急剧变化,进而提高雾化供药浓度的稳定性,提高雾化供药治疗效果;另一方面,在供药后段,当药液较少时,也能够汇聚在储药腔较小的端部处,依然能够与气流良好接触,所以,依然确保了供药后段的供药浓度,而且,也降低了因后段药液难以雾化而导致供药不足的风险,如此,进一步提高药液雾化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储药筒内部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套环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盖体;2、储药筒;3、套环;4、连接杆;5、顶管;6、三通接头;7、波纹管;8、安全盖;9、进气管;10、口含管;11、硅胶垫;12、喷射端;13、汇药部件;14、阻挡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医用雾化装置,如图1-3所示的,包括盖体1和储药筒2,所述储药筒2顶端敞开,并且与所述盖体1可拆卸的密封配合,所述盖体1上连接有顶管5,所述顶管5一端穿过所述盖体1与所述盖体1的内侧空间相连通,另一端与口含管10相连通,
在所述储药筒2上还连接有进气管9,所述进气管9伸入所述储药筒2与所述储药筒2内部空间相连通,所述进气管9道位于所述储药内的端部为喷射端12,在所述储药筒2内还设置有与所述喷射端12间隙配合的阻挡部件,在所述储药筒2内还设置有汇药部件13,所述汇药部件13具有用放置药液的储药腔,所述储药腔为一端较大另一端较小的锥形状,所述储药腔较小的一端环绕在所述所述阻挡部件外围,并与所述阻挡部件间隙配合。
本实施方式的医用雾化装置,在进行药液雾化使用时,将药液放置在储药筒2内,然后盖上盖体1,患者将口含管10含于口内,气体由进气管9经喷射端12进入到储药筒2内,与冲击药液时,使药液雾化,在气体流动过程中,逐步带走雾化的药液,然后由顶管5排出,再经口含管10被患者呼入,实现对患者的雾化供药,在本实施方式的方案中,在储药筒2内还设置汇药部件13,汇药部件13用于提供用于放置药液的储药腔,该储药腔为一端较大一端较小的锥形状,在正常使用状态时,储药腔成下大上小的状态,患者或者医护人员逐步倾斜储药筒2,使药液的液面逐渐靠近阻挡部件处,由于喷射端12喷出的高速气流被阻挡部件阻挡而四散,冲击药液液面时形成雾化效果,采用该种方式,由于储药腔由下至上的逐渐缩小,所以,一方面,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而与气流接触的液面处于较小的一段,能够大幅降低操作精度要求,在逐渐倾斜储药筒2过程中,可以大幅提高液面与气流接触面积的稳定,避免液面面积出现急剧变化而导致药液雾化浓度的急剧变化,进而提高雾化供药浓度的稳定性,提高雾化供药治疗效果;另一方面,在供药后段,当药液较少时,也能够汇聚在储药腔较小的端部处,依然能够与气流良好接触,所以,依然确保了供药后段的供药浓度,而且,也降低了因后段药液难以雾化而导致供药不足的风险,如此,进一步提高药液雾化治疗效果。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阻挡部件包括阻挡部14,所述阻挡部14的外侧底面为与所述喷射端12相对设置的半球面状,并且半球面状的边缘切线与所述储药腔的小端相对,所述阻挡部14的底面与所述喷射端12间隙配合。在本方方案中,通过该阻挡部14的形状,高速气流冲击在阻挡部14上,被阻挡部14四散后引流至储药腔的小端处,如此,进一步确保药液能够充分雾化,避免储药腔内残留药液。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阻挡部14为碗状结构,在所述阻挡部14背离所述喷射端12的一侧形成有凹陷腔。在本方案中,将阻挡部14背离喷射端12的一侧设置为凹陷腔,使阻挡部14成薄壁壳体状,使气流在经阻挡部14后,更易形成湍流气体,是气流不规则运动加剧,进而进一步提高气流中药雾的均匀性,进一步提高供药效果。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阻挡部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盖体1内侧套环3,所述套环3环绕在所述顶管5的开口外围,在所述套环3上设置有若干连接杆4,所述连接杆4用于支撑所述阻挡部14,使所述阻挡部14与所述顶管5的开口之间存在间隙,相邻连接杆4之间隔开有距离。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套环3高度为5~15mm。在套环3与锥形筒之间形成具有一定高度的腔体,当药液快要完毕时,储药筒2可能已趋近于倒立状,在该状态下,药液汇聚套环3于套环3与锥形筒之间形成的腔体内,采用该高度,确保在实现汇聚药液作用的同时,又不至于高度过高而改变气流流向,最优高度为10mm。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汇药部件13为一端较大另一端较小的锥形筒状,所述汇药部件13较大的一端与在所述储药筒2底部内壁密封配合,另一端与所述盖体1内壁可分离的密封配合,并环绕在所述套环3外,所述汇药部件13小端内侧与所述套环3外侧之间隔开有距离。采用锥形筒状的汇药部件13,能够大幅降低本实施方式雾化装置的重量,进一步方便使用;汇药部件13与盖体1内壁可分离的密封配合,即,当盖体1与储药筒2配合时,盖体1与汇药部件13较小端部之间形成压紧的密封配合,当盖体1取下时,汇药部件13的小端成敞开状,方便药液的放入。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汇药部件13小端内侧与所述套环3外侧之间的距离为5~15mm。采用该距离,确保形成汇聚药液作用的同时,又不至于过宽导致起来难以覆盖全部间隙,最优距离为8mm。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管9由所述储药筒2的底部伸入所述汇药部件13的储药腔内,并所述汇药部件13较小的一端处延伸。进气管9直接延伸至汇药部件13较小的一端,进一步增大了对气流的控制能力,使气流能够尽量按照设计路劲流动,进而进一步的提高药液雾化效果和供药效果。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基础上,进一步的,在所述进气管9上,所述喷射端12的孔径小于所述进气管9其他位置的孔径。通过这样的方式,进一步提高去了喷出速度,进而提高提高药液雾化效果。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顶管5与所述口含管10之间还设置有三通接头6,所述三通接头6的一个接口与所述顶管5相连通,一个接口连接有波纹管7,一个接口可拆卸的连接有安全盖8。波纹管7的设置,其内部存在螺旋装置的空气流道,使混有药雾的气流在行进过长中翻滚,确保药雾与空气混合的均匀,减小药雾汇聚在管道下侧,而导致供药不足的风险;而且采用波纹管7,波纹管7采用医用树脂材料时,还能够方便弯曲等形态的调整,进而进一步方便储药筒2位置的调整,在方便使用的同时,也进一步的方便对储药筒2的位置调整和控制;安全盖8的设置,一方面是可以取下安全盖8,三通接头6连接其他供药管道,增大使用范围,另一方面,当供药过程中出现药液浓度过高等问题时,可以取下安全盖8,减少进入患者口部的药液量。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口含管10上还连接有弧形状的硅胶垫11。如此提高患者使用舒适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医用雾化装置,包括盖体和储药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药筒顶端敞开,并且与所述盖体可拆卸的密封配合,所述盖体上连接有顶管,所述顶管一端穿过所述盖体与所述盖体的内侧空间相连通,另一端与口含管相连通,
在所述储药筒上还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伸入所述储药筒与所述储药筒内部空间相连通,所述进气管道位于所述储药内的端部为喷射端,在所述储药筒内还设置有与所述喷射端间隙配合的阻挡部件,在所述储药筒内还设置有汇药部件,所述汇药部件具有用放置药液的储药腔,所述储药腔为一端较大另一端较小的锥形状,所述储药腔较小的一端环绕在所述所述阻挡部件外围,并与所述阻挡部件间隙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部件包括阻挡部,所述阻挡部的外侧底面为与所述喷射端相对设置的半球面状,并且半球面状的边缘切线与所述储药腔的小端相对,所述阻挡部的底面与所述喷射端间隙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部为碗状结构,在所述阻挡部背离所述喷射端的一侧形成有凹陷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用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部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盖体内侧套环,所述套环环绕在所述顶管的开口外围,在所述套环上设置有若干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用于支撑所述阻挡部,使所述阻挡部与所述顶管的开口之间存在间隙,相邻连接杆之间隔开有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用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环高度为5~15mm。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医用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汇药部件为一端较大另一端较小的锥形筒状,所述汇药部件较大的一端与在所述储药筒底部内壁密封配合,另一端与所述盖体内壁可分离的密封配合,并环绕在所述套环外,所述汇药部件小端内侧与所述套环外侧之间隔开有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用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汇药部件小端内侧与所述套环外侧之间的距离为5~15m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用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由所述储药筒的底部伸入所述汇药部件的储药腔内,并所述汇药部件较小的一端处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医用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进气管上,所述喷射端的孔径小于所述进气管其他位置的孔径。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用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管与所述口含管之间还设置有三通接头,所述三通接头的一个接口与所述顶管相连通,一个接口连接有波纹管,一个接口可拆卸的连接有安全盖。
CN201910938024.4A 2019-09-30 2019-09-30 一种医用雾化装置 Pending CN11052297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38024.4A CN110522976A (zh) 2019-09-30 2019-09-30 一种医用雾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38024.4A CN110522976A (zh) 2019-09-30 2019-09-30 一种医用雾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22976A true CN110522976A (zh) 2019-12-03

Family

ID=686713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38024.4A Pending CN110522976A (zh) 2019-09-30 2019-09-30 一种医用雾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22976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D233082A1 (de) * 1984-07-18 1986-02-19 Ingenierurbuero Elektrogeraete Einrichtung zur veraenderung der zerstaeubungsrate bei ultraschall-fluessigkeitszerstaeubern
US20090272377A1 (en) * 2008-05-01 2009-11-05 Piper Ii Samuel David Inhalation-controlled nebulizer with oscillating baffle
CN103977490A (zh) * 2014-06-03 2014-08-13 苏州市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 医疗雾化器
CN205163844U (zh) * 2015-12-01 2016-04-20 刘欣梅 便于消毒清洗的医用雾化杯
CN205460253U (zh) * 2016-01-23 2016-08-17 孙立华 一种多功能医用雾化杯
CN106040510A (zh) * 2016-07-11 2016-10-26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负压吸入式气水混合射流超声振荡高效雾化装置
CN208031615U (zh) * 2017-10-15 2018-11-02 熊艳 一种便捷的医药生产用雾化设备
US20180369507A1 (en) * 2017-06-23 2018-12-27 Ningbo Besmed Medical Equipment Corp. Medical nebulizer with improved structure
CN211357224U (zh) * 2019-09-30 2020-08-28 成都天府新区人民医院 一种医用雾化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D233082A1 (de) * 1984-07-18 1986-02-19 Ingenierurbuero Elektrogeraete Einrichtung zur veraenderung der zerstaeubungsrate bei ultraschall-fluessigkeitszerstaeubern
US20090272377A1 (en) * 2008-05-01 2009-11-05 Piper Ii Samuel David Inhalation-controlled nebulizer with oscillating baffle
CN103977490A (zh) * 2014-06-03 2014-08-13 苏州市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 医疗雾化器
CN205163844U (zh) * 2015-12-01 2016-04-20 刘欣梅 便于消毒清洗的医用雾化杯
CN205460253U (zh) * 2016-01-23 2016-08-17 孙立华 一种多功能医用雾化杯
CN106040510A (zh) * 2016-07-11 2016-10-26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负压吸入式气水混合射流超声振荡高效雾化装置
US20180369507A1 (en) * 2017-06-23 2018-12-27 Ningbo Besmed Medical Equipment Corp. Medical nebulizer with improved structure
CN208031615U (zh) * 2017-10-15 2018-11-02 熊艳 一种便捷的医药生产用雾化设备
CN211357224U (zh) * 2019-09-30 2020-08-28 成都天府新区人民医院 一种医用雾化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004933U (zh) 一种雾化器
CN107050591A (zh) 一种可调雾化杯
CN110215579A (zh) 医用雾化器
CN107497021A (zh) 医疗雾化器
CN208611548U (zh) 一种便于雾化给药的呼吸内科用氧气面罩
CN208436054U (zh) 喷雾式鼻腔冲洗器
CN208525585U (zh) 一种雾化面罩杯
CN203943992U (zh) 医用给药雾化装置
CN206715012U (zh) 一种医用雾化器
SG191734A1 (en) Filtering powdered medicament inhaler and application
CN102462880A (zh) 医用雾化吸入器
CN110522976A (zh) 一种医用雾化装置
CN208959015U (zh) 一种雾化吸入器
CN208405633U (zh) 一种医疗用口鼻气雾剂给药器
CN206120880U (zh) 氧舱专用雾化器
CN108785807A (zh) 一种应用于新生儿科的一次性氧气雾化吸入器
CN213220148U (zh) 一种雾化面罩用管道转接头
CN211357224U (zh) 一种医用雾化装置
CN107669474A (zh) 喷雾式鼻腔冲洗器
CN107050589A (zh) 一种可调型医用雾化器
CN108904935A (zh) 一种一次性使用雾化器
CN209092431U (zh) 一种用于肛门治疗的雾化器
CN208785489U (zh) 一种一次性使用雾化器
CN107899114B (zh) 一种新型的雾化罐
CN208097095U (zh) 一种医用雾化鼻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