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21148A - 对于由于不同服务的冲突传输引起的重新传输的增强 - Google Patents

对于由于不同服务的冲突传输引起的重新传输的增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21148A
CN110521148A CN201780089235.4A CN201780089235A CN110521148A CN 110521148 A CN110521148 A CN 110521148A CN 201780089235 A CN201780089235 A CN 201780089235A CN 110521148 A CN110521148 A CN 1105211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de block
transmission
group
block
c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8923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21148B (zh
Inventor
G.维克特罗姆
N.安加特
J.弗雷贝格奥尔松
D.陈拉尔森
C.基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Original Assignee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filed Critical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ublication of CN1105211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211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211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2114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57Block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67Rate matching
    • H04L1/0068Rate matching by punctu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75Transmission of coding parameters to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35Buffer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35Buffer management
    • H04L1/1838Buffer management for semi-reliable protocols, e.g. for less sensitive applications such as streaming video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4ARQ related signa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6ARQ related signa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为了解决由于不同服务的冲突传输而产生的问题,传送给接收器的每个传输块包括至少两个代码块,并且由接收器作出的刷新和替换软缓冲器的部分和/或将软比特仅添加到传输块的代码块中的一些代码块的决定基于由接收器传送的多比特反馈以及由传送器传送的DCI(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的多比特指示的组合。

Description

对于由于不同服务的冲突传输引起的重新传输的增强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在具有不可预测干扰和信道变化的环境中发生。HARQ(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是用来解决不可预测干扰和信道变化的常用技术。HARQ涉及接收下行链路传输以尝试对传输中的数据消息进行解码的无线装置。
图1是在LTE系统中的传送器105与接收器110之间采用的常规HARQ技术的信令图。最初,传送器105向接收器110传送TTI(传输时间间隔)中的多达两个传输块(步骤115)。在图2中图示这个传输的示例,其中TTI1包括两个传输块,并且TTI2包括两个传输块。接收器110然后确定是否成功接收了两个传输块中的每个传输块(步骤120)。因为LTE每TTI规定多达两个传输块,所以接收器110传送由2个比特组成的HARQ-ACK,每个比特指示相应传输块的成功或失败(步骤125)。
传送器然后基于HARQ-ACK中的比特的值来确定一个或多个传输块是否没有被成功解码(步骤130)。如果是这样,则传送器105向接收器110传送不成功解码的(一个或多个)传输块(步骤135)。接收器110然后通过将不成功解码的传输块与重新传送的传输块软合并来尝试对不成功解码的传输块进行解码(步骤140)。软合并的类型能够改变,并且能够涉及公知的追踪(Chase)或增量冗余软合并技术。软合并极大地增加成功解码的概率。
作为无线系统的3GPP系列中的标准的LTE对于MBB(移动宽带)业务被高度优化。TTI(子帧)具有1 ms持续时间,并且对于FDD(频分双工),对于子帧n中的数据传输,在子帧n+4中传送HARQ-ACK。
URLLC(超可靠低时延通信)是具有极严格差错和时延要求(包括低至10-5或更低的差错概率以及1 ms或更低的端对端时延)的数据服务。其他服务具有相似的差错和时延要求,诸如LTE中所谓的短TTI。
虽然尚未完全定义第五代移动电信和无线技术,但是它处于3GPP内的高级草案阶段中,并且包括对5G新空口(NR)接入技术的工作。相应地,将会意识到,虽然通篇使用LTE术语,但是本公开同样适用于等效的5G实体或功能性,尽管术语的使用与5G中所指定的不同。3GPP TR 38.802 V1.0.0(2016-11)提供对5G新空口(NR)接入技术的当前协定的一般描述,并且最终规范可与其他的事物被发布在将来的3GPP TS 38.2**系列中。
MBB和URLLC两者处于针对5G的广泛范围的数据服务之中。为了使能具有优化性能的服务,期望TTI长度对于不同服务是不同的,其中TTI可对应于子帧、时隙或者微时隙。具体来说,URLLC可具有与MBB相比更短的TTI长度。
当MBB传输在URLLC数据分组到达传送器时被传送时,状况可发生。为了实现URLLC的严格时延要求,MBB传输可在某些时间-频率资源中被消隐(即,中断),使得URLLC传输能够在那些资源上被执行。由于MBB和URLLC的不同TTI,无线装置将仅接收MBB传输的一部分,并且因此接收无线装置将以高概率无法对MBB传输进行解码。HARQ软合并可能不是理想的解决方案,因为软缓冲器对于其中第一传输被消隐的资源将被部分损坏。接收无线装置可不知道MBB传输的一部分被消隐,并且因此不知道存储在缓冲器中的损坏的资源,这将于是要求:与如果接收无线装置已经知道被传送器消隐的资源相比更大数量的HARQ重新传输被要求以便正确解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针对提供改进的HARQ,以解决当有利于另一数据服务的传输来消隐一个数据服务的传输时发生的问题。
本发明的方面针对一种在传送节点中实现的方法。该方法涉及对于传送给接收节点的一组代码块中的代码块接收肯定或否定定值的确认。该方法还涉及响应于该确认而提供一组代码块中的代码块是否将要被重新传送的指示,其中如果将要重新传送代码块,则该指示还指示一组代码块中的代码块是否承载了损坏的数据。
本发明的其他方面针对一种用于实行这种方法的传送节点以及一种包含代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代码在由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促使处理器执行这种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针对一种在接收节点中实现的方法。这种方法涉及对于从传送节点接收的一组代码块中的代码块向传送节点传送肯定或否定定值的确认,其中否定定值的确认是对于一组代码块中的代码块的重新传输的请求。这种方法还涉及从传送节点得到传送节点是否将要重新传送一组代码块中的代码块的指示,其中如果将要重新传送代码块,则该指示还指示一组代码块中的代码块是否承载了损坏的数据。
本发明的其他方面针对一种用于实行这种方法的接收节点以及一种包含代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代码在由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促使处理器执行这种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常规HARQ过程的信令图;
图2是常规传输块传输的框图;
图3A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传输块传输的框图;
图3B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接收器中的HARQ缓冲器的框图;
图3C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传送器和接收器的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HARQ过程的信令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由传送器执行的示例性HARQ过程的流程图;以及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由接收器执行的示例性HARQ过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用于解决对另一数据服务的传输有利的一个数据服务的消隐的一种解决方案能够是使用LTE 1比特NDI(新数据指示符)标志,所述标志具有每次传送新数据时被改变的值。在LTE中,切换NDI标志向接收无线装置指示接收无线装置应当重置或刷新软缓冲器(例如,整个软缓冲器),使得它不尝试将旧数据与新数据合并。因此,当MBB传输被URLLC传输部分消隐时,传送器能够对于重新传送的数据切换NDI标志,这将促使接收无线装置刷新其软缓冲器,并且将因此不将重新传送的数据与原始损坏的数据合并。然而,这种解决方案可能不提供最佳比特效率,因为,由于缓冲器的刷新,所接收的非打孔的(non-punctured)数据将不会与重新传送的数据合并。
能够通过将传输块划分为一个或多个代码块来解决次优比特效率,每个代码块与CRC(循环冗余校验)值关联。上述情形的示例在图3A中被图示,其中TTI1包括两个传输块(传输块1和传输块2),每个传输块包括两个代码块(传输块1包括代码块1和2;以及传输块2包括代码块3和4)。接收器于是能够使其软缓冲器划分为与TTI中存在的代码块同样多的软缓冲器。上述情形的示例在图3B中被图示,其中HARQ缓冲器302包括缓冲器304-310,所述缓冲器304-310各自对应于TTI中传送的四个代码块中的一个代码块。图3B图示单个HARQ缓冲器,但是在实践中,接收器可具有多于一个HARQ缓冲器,每个HARQ缓冲器对应于单独的HARQ过程,例如LTE规定多达八个并发HARQ过程并且因此规定八个不同HARQ缓冲器。此外,虽然已经将代码块图示为在时域中被划分,但是代码块能够在时域和频域两者中被划分。因此,如果传输在时间上分为X个间隙而在频率上划分为Y个间隙,则传输将被划分为X×Y个代码块,每个代码块具有CRC。接收器可具有划分为X×Y个软缓冲器的软缓冲器,对于代码块中的每个代码块有一个软缓冲器。
代码块的使用增加比特效率,因为如果将URLLC在TTI期间打孔(puncture)到传输中,则可能的是,由于URLLC的更短的TTI,仅消隐四个代码块中的一个代码块。因此,只有与被消隐的代码块对应的缓冲器需要被刷新,而不是刷新与占用TTI的一半的传输块对应的缓冲器。然而,传送器将需要在重新传输的指派中指示软缓冲器中的哪个需要被刷新。这要求数个比特来指示软缓冲器中的哪一个受到打孔影响,这可增加控制信令开销。
相关解决方案能够涉及使用CRC位图来指示在被打孔部分之后传送的代码块。例如,CRC=00000可指示正确解码(没有消隐),并且将被用于被打孔的代码块前面的代码块。例如,假定第二代码块被打孔,则第三代码块、第四代码块等将附有CRC=01000位图。关于这种解决方案的问题在于,CRC=01000的含意对接收器是不明确的,因为它可能意味着“正确的但是在原始传输中被消隐”或者“由于正常差错(即,不是消隐)而是不正确的”。接收器可需要将00000和01000两者看待为有效正确解码,并且因而接收器将错误解码认为是正确的概率将增加。关于这种解决方案的另一问题在于,当消隐在上一个代码块中发生时接收器不能被通知。
根据作为余下的描述的焦点的又一解决方案,每个传输块包括至少两个代码块,以及由接收器作出的刷新和替换软缓冲器的部分和/或将软比特仅添加到传输块的代码块中的一些代码块的决定基于由接收器传送的多比特反馈以及由传送器传送的DCI(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的多比特指示的组合。下面的表说明当每传输块存在两个代码块时的传输块的各种情况。在这个表中,值“1”为“是”,而值“0”为“否”。
表1
情况 被打孔的CB 解码的CB 确认的CB DCI指示 重新传送的CB 刷新的CB
1 00 01 01 01 10 00
2 10 01 01 10 11 10
3 10 01 01 11 10 10
4 10 00 00 10 11 10
5 11 01 01 01 10 00
6 11 00 00 10 11 10
7 01 10 10 11 01 01
8 00 01 01 00 11 00
9 00 00 00 00 11 00
确认的代码块和DCI指示的组合提供重新传送的代码块和刷新的代码块的组合的指示。给定的代码块对应于确认和DCI中的给定的比特位置。传送的确认和接收的DCI的组合可在重新传输和刷新的方面被解译为如下。
表2
对于CB的确认(1=ACK,0=NACK) 对于CB的DCI指示 重新传送CB UE应当刷新CB(因为第一次传送的CB被打孔)
1 1
1 0 是(尽管有肯定的ACK)
0 1
0 0
针对当存在对于代码块的ACK和为0的DCI指示时的情况(即,上面的表中的第二行),接收器能够丢弃重新传送的代码块,因为它被正确解码。应当认识到,由于传送器没有正确接收ACK(并且因此将传送的ACK解译为NACK)或者传送器没有充分时间处理从接收器传送的ACK(例如,当接收器在重新传输前面的符号中发送ACK时),即使接收器传送了ACK,传送器在这种情况下可执行重新传输,。
因此,根据这种解决方案,只有消息的失败部分(即,对其解码失败的代码块或者承载损坏的数据(诸如被打孔的数据)的代码块)需要被重新传送,这节省资源或者导致更可靠的传输。能够指示接收承载损坏的(例如被打孔的)数据的传输的接收器仅对于传输的一部分刷新软缓冲器。因为特定代码块是否承载损坏的(例如被打孔的)数据的指示不随代码块的第一传输而是仅随代码块的重新传输来被发送,所以能够限制总信令开销。
表2基于DCI和代码块解码来概括接收器的动作和假设。然而,应当认识到,传送器能够作出某些假设,所述假设能够用来向接收器发信号通知以期望的方式进行动作。例如,如果传送器接收到对于被打孔的代码块的ACK,则传送器可假定所接收ACK由于接收器处的差错(例如接收器不正确地确定了被打孔的代码块被正确地解码)而是错误的或者NACK被传送但是作为ACK被接收。在这种情况下,不是提供为0的DCI指示并且再次传送代码块(这向接收器指示不刷新缓冲器)或者提供为1的DCI指示并且不再次传送代码块,传送器而是能够发送为1的DCI指示并且再次传送代码块。这将导致接收器刷新来自缓冲器的被打孔的代码块,并且尝试对重新传送的代码块进行解码。
将结合图3C来呈现示例性传送器和接收器的高等级描述,以帮助读者理解随后的本发明的HARQ过程的实现的细节。如所图示的,传送器320能够向接收器312传送信息,并且接收器312能够向传送器320传送信息。为了实现上述情形,传送器320包括耦合到收发器322和存储器326的处理器324;并且接收器312包括耦合到收发器314和存储器318的处理器316。处理器316和324能够是任何类型的处理器或处理电路,诸如微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和/或诸如此类。存储器318和326能够是任何类型的存储器,并且能够包括暂时性和非暂时性存储器两者。非暂时性存储器能够包含代码,所述代码在由关联的处理器执行时使促使处理器执行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非暂时性存储器能够包括存储代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虽然图3C图示收发器的使用,但是取决于实现能够提供分离的传送器和接收器。图3C是传送器320和接收器312的高等级图示,并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所述传送器320和接收器312各自能够包括附加组件,例如输入装置、到其他装置的接口、一个或多个天线、一个或多个显示器等。传送器320和接收器312还能够分别称作传送节点和接收节点。
以下论述仅假定一个传送层(transmitted layer);然而,如果采用更高数量的传送层则反馈比特和DCI指示比特的数量增加。虽然以下论述假定传送器320是基站(例如eNB、gNB或者任何其他类型的基站)并且接收器312是UE(用户设备),但是在传送器320是UE并且接收器312是基站的情况下也能够采用本发明,在此情况下,DCI指示可作为上行链路DCI(UL-DCI)来被传送。术语UE意在覆盖具有专门用户的装置(例如智能电话)以及没有专门用户的装置(例如传感器、致动器等)两者。在其中传送器320和接收器312两者是UE的副链路情形中,本发明也是可适用的。
现在将结合图4来描述传送器320与接收器312之间的信令。最初,传送器320向接收器312传送TTI中的各自划分为至少两个代码块的两个传输块(步骤405)。再次,以上论述的上述情形的示例在图3A中被图示。代码块划分在所传送的符号的时域中被执行,使得代码块在OFDM符号中开始并且在OFDM符号中结束。例如,第一代码块能够覆盖前四个OFDM符号,以及第二代码块能够覆盖随后的3个OFDM符号,其中有如TB = [CB1,CB2]的时间上的序列。传输块到代码块的划分针对给定传输块被预先定义,并且对传送器320和接收器312两者是已知的。
接收器312尝试对两个传输块的每个代码块进行解码,并且确定每个代码块是否被成功解码(步骤410)。接收器312然后传送HARQ-ACK,所述HARQ-ACK具有对每个代码块指示该代码块是否被成功解码的反馈(步骤415)。接收器312使用总共n个比特的ACK/NACK比特来报告对于每个接收的代码块的HARQ反馈。备选地,代码块的集合被映射到ACK/NACK比特,其中对所报告的代码块执行AND操作。在一个示例中,接收器312报告两个ACK/NACK比特,一个ACK/NACK比特用于代码块1并且一个ACK/NACK比特用于代码块2。如果接收器312无法对代码块解码,或者如果传送器320已经将损坏的数据引入代码块中(例如它已经将代码块的部分或整个代码块打孔或消隐),则接收器312将报告NACK。
传送器320确定HARQ-ACK指示一个或多个代码块没有被成功解码以及所传送的代码块中的任何代码块是否被消隐(即,针对不同服务的传输而被打孔)(步骤420)。例如,当对接收器312的传输在n个代码块中的一些代码块中已经被打孔时,接收器312对这些代码块报告NACK,并且传送器320重新传送它们连同接收器312应当刷新与被打孔的代码块对应的软缓冲器的指示。这对应于表1中的情况2。
备选地,传送器320还指示不重新传送成功解码的代码块,这对应于表1中的情况3。是重新传送部分还是整个传输块能够是由传送器320的调度器作出的选择。
虽然上面的示例涉及传输块的单个打孔,但是本发明还解决传输块被多次打孔的状况。例如,CB1和CB2能够在相同传输被打孔,这对应于表1的情况5和6。另外,当重新传输被打孔时,相同类型的打孔指示能够用于随后的重新传输。
虽然图4将代码块中的任何代码块是否被消隐的确定图示为在接收HARQ-ACK之后发生,但是这能够在接收HARQ-ACK之前(诸如在代码块的传输时)被执行。
传送器320然后至少重新传送没有被成功解码的代码块连同指示在解码之前应当刷新代码块缓冲器中的哪个代码块缓冲器的DCI比特(步骤425)。传送器320使用重新传输的DCI指示中的n个比特来指示被重新传送的代码块。例如,10指示不重新传送第一代码块,这对应于表1的情况1。DCI指示是调度器决定,并且传送器320能够选择无论如何都重新传送整个传输块,如同表1中的情况8中那样。当接收对于代码块的ACK时,传送器320能够使用DCI指示来发信号通知不重新传送代码块。
即使并非传送全部代码块,传送器320也将相同TBS(传输块大小)用于重新传输,这实际造成更低的编码速率。例如,可在跳过的代码块的符号上重复重新传送的代码块。对于LTE,3GPP TS 36.213的表7.1.7.1-1和7.1.7.2.1-1提供作为MCS以及指派给接收器312的资源块的数量的函数的传输块大小。
作为对使用相同传输块大小的备选方案,当传送器320仅重新传送传输块的部分时,传送器能够指示不同MCS,接收器312对所述不同MCS能够计算新传输块大小。传送器320和接收器312将会然后将剩余代码块映射到整个传输块大小上。可选地,如果对重新传输没有指示新的MCS,并且仅指示原始传输块的部分,则接收器312将该传输解译为在时间上更短,并且仅接收与剩余代码块对应的数量的OFDM符号。备选地,传送器320可在DCI的比特中指示是要在重新传输中保持第一传输的传输块大小还是要根据重新传送的代码块的数量来重新计算传输块大小。重新计算可遵循预定规则。
接收器312然后解译与传送给传送器320的HARQ-ACK反馈相组合的所接收的DCI比特,以确定是否要使用重新传送的代码块以及先前接收和缓冲的代码块来执行软合并或者是否要刷新用于代码块之一的缓冲器并且执行常规解码(步骤430)。例如,对于特定代码块,与代码块的为1的DCI指示相组合的所传送的ACK被解译为在重新传送的传输块中跳过(例如,省略)该代码块,这对应于表1中的情况1。另一示例涉及具有打孔指示(或者更一般地,损坏的数据的指示)的重新传输,其中对于代码块的所传送的NACK连同代码块的为1的DCI指示一起被解译为被打孔的代码块,对于所述被打孔的代码块应当刷新并且利用重新传输来替换软缓冲器。
为了执行软合并,接收器312将重新传送的代码块的数据定向到对应软缓冲器304-310,或者备选地,如果软缓冲器用于数个代码块,则将重新传送的代码块的数据定向到软缓冲器的对应部分。当接收器312接收由第一传送的传输块中的代码块的子集组成的重新传输时,接收器312将与重新传送的代码块对应的编码符号的软值映射到第一传输的软值。例如,能够采用与软比特的增量冗余添加相似的过程。作为另一示例,在跳过的代码块的所传送的符号上重复重新传送的代码块,例如使得在第一传输中的[CB1 CB2]之后接着重新传输中的[CB2 CB2]。在又一示例中,剩余代码块(例如CB2)的循环缓冲器被映射出来到整个传输块大小上。
在另一示例中,修改符号-资源映射,使得当仅重新传送两个代码块其中之一时,符号被映射到两个资源。在另一示例中,如果CB2被重新传送(但CB1没有)为[CB2 CB2],则接收器312能够假定传输实际上是[CB2(RV) CB2(RV+1)],其中RV是在重新传输的DCI中发信号通知的值。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由传送器320执行的示例性HARQ过程的流程图。最初,传送器320将每个传输块划分为至少两个代码块(步骤505),并且在TTI期间向接收器312传送各自包括至少两个代码块的两个传输块(步骤510)。
如上文所论述的,通常存在TTI中的传输块的传输与来自接收器的反馈的接收之间的延迟。相应地,传送器320将有可能在这个传输与来自接收器312的HARQ-ACK反馈的接收之间执行其他动作(步骤515)。
传送器320然后确定HARQ-ACK反馈是否指示对至少一个代码块解码的失败(步骤520)。如果HARQ-ACK指示TTI的全部代码块被成功解码(步骤520引出的“否”路径),则传送器320确定在TTI期间它是否对另一服务的传输有利地将代码块中的至少一个代码块打孔(步骤525)。如果不存在被打孔的代码块(决定步骤525引出的“否”路径),则不需要为那个TTI重新传送代码块,以及在下一个TTI中传送各自包括至少两个代码块的传输块的另一集合(步骤530)。
如果代码块中的至少一个代码块被打孔(决定步骤525引出的“是”路径),则传送器至少重新传送被打孔的代码块,使用DCI中的比特来指示是否刷新与重新传送的代码块对应的接收器缓冲器(步骤535)。
当HARQ-ACK指示TTI的至少一个代码块的解码失败时(决定步骤520引出的“是”路径),则传送器320确定TTI期间传送的至少一个代码块是否被打孔(步骤540)。如果不存在TTI期间的被打孔的代码块(决定步骤540引出的“否”路径),则传送器320至少重新传送失败的代码块(步骤545)。取决于实现,传送器320的调度器能够决定使用DCI中的比特来指示被重新传送的代码块和没有被重新传送的那些代码块。
如果在TTI期间代码块中的至少一个代码块被打孔(决定步骤540引出的“是”路径),则传送器320至少重新传送(一个或多个)被打孔/失败的代码块,使用DCI中的比特来指示被重新传送的代码块。当不成功解码的代码块与被打孔的代码块相同或者其能够是不同的(这是这个步骤指代重新传送(一个或多个)被打孔/失败的代码块的原因)时,能够到达步骤550。
步骤525和540中的至少一个代码块是否被打孔的决定基于被打孔的代码块的先前确定,所述被打孔的代码块的先前确定如上文所论述的那样能够在传输的TTI期间或者在传输的TTI之后不久发生。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由接收器312执行的示例性HARQ过程的流程图。最初,接收器312接收代码块并且尝试对所接收的代码块进行解码(步骤605),以及然后确定代码块中的任何代码块是否没有被成功解码(步骤610)。当全部代码块被成功解码时(决定步骤610引出的“否”路径),则接收器312传送指示全部代码块的成功解码的HARQ-ACK(步骤615)。
然而,如果接收器312确定至少一个代码块没有被成功解码(决定步骤610引出的“是”路径),则接收器312传送指示没有被成功解码的代码块的HARQ-ACK(步骤620)。在一段时间之后(在HARQ-ACK的传输与重新传输之间将存在延迟,在此期间,接收器312能够执行其他功能),接收器312接收至少不成功解码块的重新传输并且对DCI进行解码(步骤625)。接收器312然后基于解码的DCI和HARQ-ACK传输的组合来确定是否要刷新与不同代码块关联的HARQ缓冲器中的任何HARQ缓冲器(步骤630)。在已经刷新任何缓冲器之后,接收器312则对所接收的重新传输进行解码,并且执行对于具有缓冲器数据的代码块中的任何代码块的软合并以及对于没有缓冲器数据的代码块的中的任何代码块的常规解码(步骤635)。
以上描述假定接收器312报告关于每传输块具有至少两个代码块的MBB传输是否被成功解码。本发明还能够被采用于报告关于其中每个传输块仅由一个代码块组成的URLLC传输。在这种情况下,接收器312能够报告多个等级的HARQ或者复制(duplicate)所报告的比特。具体来说,当接收器在由例如2个OFDM符号组成的短TTI长度(例如微时隙)上进行操作时,可不将传输划分为CB。接收器312能够然后使用可用的n个报告比特来指示ACK/NACK的等级,同时提供合适的调制和编码方案(MCS)的指示,例如:00 = ACK,MCS能够增加;01 = ACK,处于极限的MCS;10 = NACK,MCS 1梯级(step)过高;11 = NACK,使用最低的MCS。按照预先定义的顺序来索引可用的MCS。备选地,接收器312在可用的n个资源比特上复制ACK/NACK比特。传送器320和接收器312知道对于哪个传输块大小,传输块能够被划分为代码块并且相应地传送/接收反馈。
虽然以上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涉及在代码块级上的打孔,但是本发明也能够被采用于在符号级上的打孔,使得向接收器312指示已经被打孔的符号的符号索引。接收器312然后能够将每个符号索引转译为已经被打孔的CB。通常,接收器312能够在执行第一解码中的代码块分割的同时制作与每个代码块关联的(一个或多个)符号的列表。然后,在接收到被打孔的符号的指示之后,接收器312能够使用那个列表来确定要刷新哪个代码块。
在另一实施例中,接收器312不刷新与代码块对应的整个软缓冲器,而是运行使用指定的被打孔位置作为输入的交织器,以得到要刷新的软缓冲器中的单独软值。如果甚至更多的比特被用于打孔指示中,则将会可能的是,还传送某个等级的被打孔频率位置,这进一步限制刷新的软值的量。
损坏的数据的指示(特别是打孔指示)在不同实施例中可具有不同粒度。一种方式是指示已经将哪些符号打孔。目标是更大的eMBB分配的另一实施例(其中传输块包括两个或多于两个代码块)包括为每个代码块提供一个打孔指示。如以上所详细解释的,该指示可包括多比特HARQ,其中每代码块有一个比特。虽然如果使打孔指示粒度更大(例如在代码块级上给出打孔指示)则与打孔指示关联的开销的量可减少,但是接收器312可以仍然能够独立地确定代码块的哪部分经受了打孔。接收器312可以在不依靠来自传送器320的信令的情况下以独立方式来实行这个确定。
如上文所论述的,虽然已经以传送器320是诸如基站的网络节点以及接收器312是用户设备来描述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职能被反转时能够类似地应用本发明。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由n个代码块组成的传输块的基站传输在代码块中的一个或多个代码块中被打孔,则基站能够在对重新传输的UL准予中指示应当重新传送哪些代码块。如果代码块之一在没有被打孔的情况下在解码中失败,则使用相同机制。对于这种情况,使用用于将减少的传输块映射到传输资源上的与用于DL的相同的方法。指示相同或新的MCS以使用户设备以更低编码速率或者经过更短时间进行传送的可选行为也适用于UL数据。
因此,此部分中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用于使增强的重新传输能够实现的无线电通信系统、装置和方法。应当理解,本描述不是意在限制本发明。相反,示例性实施例意在覆盖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中包含的备选方案、修改和等效物。此外,在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中,阐明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本发明的全面理解。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可在没有这样的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各个实施例。
虽然在实施例中在特定组合中描述本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和元件,但是每个特征或元件能够在没有实施例的其他特征和元件的情况下被单独使用或者在具有或没有本文中公开的其他特征和元件的情况下在各种组合中被使用。本申请中提供的方法或流程图可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有形体现的、供由计算机或处理器的执行的计算机程序、软件或固件中被实现。
此书面描述使用所公开的主题的示例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所公开的主题,包括制作和使用任何装置或系统并且执行任何合并的方法。本主题的可专利范围由权利要求来限定,并且可包括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想到的其他示例。这样的其他示例意在处于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Claims (45)

1.一种在传送节点中实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对于传送给接收节点的一组代码块中的代码块,接收肯定或否定定值的确认;以及
响应于所述确认,提供所述一组代码块中的所述代码块是否将要被重新传送的指示,其中如果将要重新传送所述代码块,则所述指示还指示所述一组代码块中的所述代码块是否承载了损坏的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至少部分通过传送标志来提供所述指示,所述标志具有至少部分取决于对于所述代码块的所述确认的值的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至少部分通过指派所述标志的所述值来提供所述指示,使得所述确认和所述标志的不同组合指示:
(i)所述代码块将不被重新传送;
(ii)所述代码块承载了损坏的数据并且将要被重新传送;以及
(iii)所述代码块承载了未损坏的数据并且将要被重新传送。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指示由与所述一组代码块中的相应代码块对应的子指示组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使用与所述一组代码块的传输块大小对应的传输块大小来重新传送少于所述一组代码块的全部代码块。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使用与所述一组代码块的所述传输块大小不同的传输块大小来重新传送少于所述一组代码块的全部代码块,其中向所述接收节点发信号通知用于所述重新传输的所述传输块大小。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参照调制和编码方案(MCS)来发信号通知用于所述重新传输的所述传输块大小。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使用与所述一组代码块的所述传输块大小不同的传输块大小来重新传送少于所述一组代码块的全部代码块,其中基于将要重新传送所述一组代码块的多少代码块、根据预定规则来确定用于所述重新传输的所述传输块大小。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最初传送包括承载被打孔的数据的代码块的所述一组代码块,其中所述提供的指示指示将要重新传送承载被打孔的数据的所述代码块并且承载被打孔的数据的所述代码块承载了损坏的数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传送低时延通信而不是所述被打孔的数据。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传送节点是基站,所述确认涉及自动重传请求(ARQ)或混合ARQ,并且所述标志涉及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
1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传送节点是用户设备,所述确认的否定值涉及用于重新传送所述代码块的上行链路准予,并且所述标志涉及上行链路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
13.如权利要求1至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认作为还指示调制和编码方案(MCS)或MCS修改的组合反馈字段的部分来被接收。
14.如权利要求1至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对于承载损坏的数据的代码块的至少一个OFDM符号提供所述OFDM符号是否承载了损坏的数据的指示。
15.如权利要求1至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对于承载损坏的数据的代码块的至少一个频率位置提供所述频率位置是否承载了损坏的数据的指示。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传送的一组代码块是移动宽带服务的部分,并且代码块承载由于用于低时延通信服务的代码块的传输而损坏的数据。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移动宽带服务采用第一长度的传输时间间隔,并且所述低时延通信服务采用比所述第一长度短的第二长度的传输时间间隔。
18.一种传送节点,所述传送节点包括无线接口和处理电路,所述无线接口和处理电路配置用于:
对于传送给接收节点的一组代码块中的代码块,接收肯定或否定定值的确认;以及
响应于所述确认,提供所述一组代码块中的所述代码块是否将要被重新传送的指示,其中如果将要重新传送所述代码块,则所述指示还指示所述一组代码块中的所述代码块是否承载了损坏的数据。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传送节点,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还配置成执行如权利要求2至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0.如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传送节点,其中所述传送节点是基站。
21.如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传送节点,其中所述传送节点是用户设备。
22.一种在接收节点中实现的方法,包括:
对于从所述传送节点接收的一组代码块中的代码块,向传送节点传送肯定或否定定值的确认,其中否定定值的确认是对于所述一组代码块中的所述代码块的重新传输的请求;
从所述传送节点得到所述传送节点是否将要重新传送所述一组代码块中的所述代码块的指示,其中如果将要重新传送所述代码块,则所述指示还指示所述一组代码块中的所述代码块是否承载了损坏的数据。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指示以及对于所述代码块的所述肯定或否定定值的确认来接收和处理所述重新传送的代码块。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接收节点的缓冲器中缓冲所述代码块;以及
基于所述指示以及对于所述代码块的所述肯定或否定定值的确认来确定所述代码块是否承载了损坏的数据以及是否要合并所述缓冲的代码块和所述重新传送的代码块。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指示指示所述代码块承载了损坏的数据时刷新所述缓冲器或者允许所述缓冲器的内容被改写。
26.如权利要求22至2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至少部分通过接收标志来得到所述指示,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于所述标志的相同值,取决于对于所述一组代码块中的所述代码块的所述传送的确认来采取不同动作,
其中对于所述标志的所述相同值和肯定确认,保存所述缓冲器,并且对于所述标志的所述相同值和否定确认,刷新所述缓冲器。
27.如权利要求22至2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至少部分通过接收具有指派的值的标志来得到所述指示,使得所述确认和所述标志的不同组合指示:
(i)所述代码块将不被重新传送;
(ii)所述代码块承载了损坏的数据并且将要被重新传送;以及
(iii)所述代码块承载了未损坏的数据并且将要被重新传送。
28.如权利要求22至2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指示由与所述一组代码块中的相应代码块对应的子指示组成。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使用与从所述传送节点接收的所述一组代码块的传输块大小对应的传输块大小来接收少于所述一组代码块的全部代码块的重新传输。
30.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使用与所述一组代码块的传输块大小不同的传输块大小来接收少于所述组的全部代码块的重新传输;以及
接收指示用于所述重新传输的所述传输块大小的信令。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中参照调制和编码方案(MCS)来发信号通知用于所述重新传输的所述传输块大小。
32.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使用与所述一组代码块的传输块大小不同的传输块大小来接收少于所述一组代码块的全部代码块的重新传输;以及
基于将要重新传送多少代码块根据预定规则来确定用于所述重新传输的所述传输块大小。
33.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收器是用户设备,所述确认的否定值涉及用于重新传送所述代码块的上行链路准予,并且所述标志涉及上行链路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
34.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收器是基站,所述确认涉及自动重传请求(ARQ)或混合ARQ,并且所述标志涉及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
35.如权利要求22至3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认作为还指示调制和编码方案(MCS)或MCS修改的组合反馈字段的部分来被传送。
36.如权利要求22至3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对于承载损坏的数据的代码块的至少一个OFDM符号得到所述OFDM符号是否承载了损坏的数据的指示。
37.如权利要求22至3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对于承载损坏的数据的代码块的至少一个频率位置得到所述频率位置是否承载了损坏的数据的指示。
38.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缓冲器用于所述代码块,并且所述接收器包括用于所述一组代码块中的其他代码块的附加缓冲器。
39.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缓冲器用于所述一组代码块中的所述代码块和所述其他代码块。
40.一种接收节点,所述接收节点包括无线接口和处理电路,所述无线接口和处理电路配置用于:
对于从所述传送节点接收的一组代码块中的代码块,向传送节点传送肯定或否定定值的确认,其中否定定值的确认是对于所述一组代码块中的所述代码块的重新传输的请求;
从所述传送节点得到所述传送节点是否将要重新传送所述一组代码块中的所述代码块的指示,其中如果将要重新传送所述代码块,则所述指示还指示所述一组代码块中的所述代码块是否承载了损坏的数据。
41.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接收节点,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还配置成执行如权利要求23至3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42.如权利要求40或41所述的接收节点,其中所述接收节点是用户设备。
43.如权利要求40或41所述的接收节点,其中所述接收节点是基站。
44.一种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促使至少一个可编程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7中的任一项或者权利要求22至3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计算机可读指令。
45.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含存储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计算机程序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
CN201780089235.4A 2017-02-06 2017-12-28 对于由于不同服务的冲突传输引起的重新传输的增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52114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762455104P 2017-02-06 2017-02-06
US62/455104 2017-02-06
PCT/SE2017/051356 WO2018143857A1 (en) 2017-02-06 2017-12-28 Enhancements for retransmission due to conflicting transmissions for different service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21148A true CN110521148A (zh) 2019-11-29
CN110521148B CN110521148B (zh) 2022-05-24

Family

ID=609723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89235.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521148B (zh) 2017-02-06 2017-12-28 对于由于不同服务的冲突传输引起的重新传输的增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121821B2 (zh)
EP (1) EP3577806B1 (zh)
CN (1) CN110521148B (zh)
WO (1) WO201814385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47311B (zh) * 2017-01-25 2021-05-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和接收反馈信息的方法、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
KR20180091527A (ko) 2017-02-07 2018-08-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셀룰라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및 데이터 정보 전송방법 및 장치
ES2968142T3 (es) 2017-03-08 2024-05-08 Lg Electronics Inc Método y aparato para transmitir y recibir señales de radio en un sistema de comunicación inalámbrica
CN108696936B (zh) * 2017-04-12 2022-11-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和相关设备
CN114866204B (zh) * 2017-05-05 2024-04-0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及基站
EP3639426B1 (en) * 2017-06-14 2024-05-29 SHARP Kabushiki Kaisha Procedures, user equipments and base stations for code block group-based transmission
EP3688879A1 (en) * 2017-09-28 2020-08-05 Fraunhofer 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 Transmission of data by multiple users over shared resources
US10727986B2 (en) * 2017-11-06 2020-07-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Robust acknowledgement retransmission
US11324028B2 (en) * 2018-06-22 2022-05-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ssion configuration indicator pattern list for shared channel transmission
CN116094659A (zh) * 2018-08-09 2023-05-09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块传输方法、下行传输方法、nrs接收方法、ue、基站和介质
US11070254B2 (en) 2018-09-28 2021-07-20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Decoding data in new radio ultra-reliable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 with multiple transmission points
CN111385057B (zh) * 2018-12-27 2023-05-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的重传解码方法、装置、系统及通信设备
CN113302865B (zh) * 2019-02-15 2022-11-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1589336B2 (en) * 2019-05-03 2023-02-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Two-stage physical sidelink control channel resource reservation
US11923980B2 (en) * 2020-04-17 2024-03-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HARQ flush indicator for uplink transmissions and sidelink transmissions
US11848780B2 (en) * 2020-04-17 2023-12-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facilitate a HARQ flush indicator for transmissions
US11799594B2 (en) * 2020-06-22 2023-10-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 reset negative acknowledgement
WO2022030991A1 (ko) * 2020-08-06 2022-02-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무선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496638A2 (en) * 2003-07-10 2005-01-12 Fujitsu Limited Packet transceiver apparatus using retransmissions and adaptive modulation
CN101237241A (zh) * 2007-01-31 2008-08-0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混合自动请求重传处理和信道译码的方法和系统
US20100135221A1 (en) * 2008-12-02 2010-06-03 Komura Mayumi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transmitting apparatus utilizing the same
US20140204878A1 (en) * 2011-02-15 2014-07-2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channel quality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access system
US20140211722A1 (en) * 2008-04-25 2014-07-31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Harq process utilization in multiple carri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05917610A (zh) * 2013-12-10 2016-08-31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数据无线电传输的基于组的资源单元映射
US20160285589A1 (en) * 2015-03-15 2016-09-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de block level error correction and media access control (mac) level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s to mitigate bursty puncturing and interference in a multi-layer protocol wireless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41771B2 (ja) * 2008-10-24 2013-02-13 富士通株式会社 適応ハイブリッド自動再送要求方式による送信装置、受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WO2017184850A1 (en) * 2016-04-20 2017-10-26 Convida Wireless, Llc Physical channels in new radio
US10298362B2 (en) * 2016-11-24 2019-05-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rtial re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567774B1 (en) * 2017-01-03 2021-08-0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retransmitting punctured data and device therefor
KR102404956B1 (ko) * 2017-01-04 2022-06-07 아이디에이씨 홀딩스, 인크. 무선 시스템들에서의 수신기 피드백
WO2018131880A1 (ko) * 2017-01-15 2018-07-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harq-ack 신호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496638A2 (en) * 2003-07-10 2005-01-12 Fujitsu Limited Packet transceiver apparatus using retransmissions and adaptive modulation
CN101237241A (zh) * 2007-01-31 2008-08-0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混合自动请求重传处理和信道译码的方法和系统
US20140211722A1 (en) * 2008-04-25 2014-07-31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Harq process utilization in multiple carri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20100135221A1 (en) * 2008-12-02 2010-06-03 Komura Mayumi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transmitting apparatus utilizing the same
US20140204878A1 (en) * 2011-02-15 2014-07-2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channel quality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access system
CN105917610A (zh) * 2013-12-10 2016-08-31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数据无线电传输的基于组的资源单元映射
US20160285589A1 (en) * 2015-03-15 2016-09-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de block level error correction and media access control (mac) level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s to mitigate bursty puncturing and interference in a multi-layer protocol wireless system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INTEL CORPORATION: "Downlink URLLC transmission and multiplexing with eMBB",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7 R1-1612003》 *
POTEVIO: "Discussion on URLLC transmission aspects", 《3GPP TSG RAN WG1 AH_NR MEETING R1-1700455》 *
VIVO: "Discussion on URLLC and eMBB multiplexing", 《3GPP TSG RAN WG1 AH_NR MEETING R1-170028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21148B (zh) 2022-05-24
EP3577806A1 (en) 2019-12-11
US20200099474A1 (en) 2020-03-26
WO2018143857A1 (en) 2018-08-09
US11121821B2 (en) 2021-09-14
EP3577806B1 (en) 2021-0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21148A (zh) 对于由于不同服务的冲突传输引起的重新传输的增强
US1174302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half duplex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582967B (zh) 调度数据的传输
US20220286227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EP3419370A1 (en) Method and device scheduling and allocating resource
CN110692211B (zh) 基站装置和终端装置
CN110235398A (zh) 用于部分重传的方法
WO2018171737A1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相关设备
CN104202133A (zh) 用于通信系统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方法和设备
CN107078862A (zh) Harq过程反馈的灵活配置
CN101621849A (zh) 一种下行数据接收状态的反馈方法
CN101951684A (zh) 一种确认信息的发送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10249560A (zh) 打孔资源的检测
CN108023675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设备
CN110073622B (zh) 用于数据块组的反馈信息
CN102055577A (zh) 一种处理harq反馈比特的方法及装置
CN109478958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9937553A (zh) 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复用
CN110419183A (zh) 使用ndi来部分清除软缓冲区
CN103812621A (zh) 一种基于tdd配置2发送harq编码信息的方法与设备
WO2018082522A1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8809531A (zh) 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和基站
CN103580828A (zh) 发送/接收harq消息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US11962411B2 (en) Data retransmission method based on a code block group
CN108809529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以及基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5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