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37553A - 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复用 - Google Patents

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复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37553A
CN109937553A CN201780069693.1A CN201780069693A CN109937553A CN 109937553 A CN109937553 A CN 109937553A CN 201780069693 A CN201780069693 A CN 201780069693A CN 109937553 A CN109937553 A CN 1099375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interval
transmission
transmission time
downlink
schedul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6969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37553B (zh
Inventor
T·伦蒂拉
J·科尔霍宁
K·朔贝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kia Technologies Oy
Original Assignee
Nokia Technologies O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kia Technologies Oy filed Critical Nokia Technologies Oy
Publication of CN1099375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375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375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375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7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downlink data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78Timing of allocation
    • H04L5/0082Timing of allocation at predetermined interv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64Rate requirement of the data, e.g. scalable bandwidth, data prio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76Allocation utility-bas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78Timing of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78Timing of allocation
    • H04L5/0087Timing of allocation when data requirements chan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信息的复用在诸如控制信息的通信的各种通信场景中可能是有用的。例如,某些无线通信系统可受益于针对下行链路两个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短传输时间间隔和一毫秒的传输时间间隔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复用。一种方法可以包括在用户设备处接收调度在第一传输时间间隔时长内的第一下行链路数据传输的下行链路分配。该方法还可以包括确定在与所调度的下行链路数据传输对应的上行链路中提供确认反馈的时间。该确定可以考虑用户设备是否被调度用于在第二传输时间间隔时长内的下行链路数据传输。第二传输时间间隔时长可以比第一传输时间间隔时长短。

Description

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复用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与2016年10月10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2/406,137相关并要求其权益和优先权,该临时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而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信息的复用在诸如控制信息的通信的各种通信场景中可能是有用的。例如,某些无线通信系统可受益于针对下行链路两个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短传输时间间隔和一毫秒的传输时间间隔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复用。
背景技术
高级长期演进(LTE)(高级LTE)Pro系统将是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LTE版本14/15(Rel-14/15)的一部分。在Rel-13研究项目“对延迟减少技术的研究”(RP-150465)和后续的Rel-14工作项目RP-161922中,基于该研究项目讨论了针对这种系统的延迟减少。在TR36.881中获得的该研究项目的结论表明处理时间减少可以改进物理层无线电延迟。与诸如第五代(5G)/新空口的其它系统相关的类似问题可能会出现。
通过使用短传输时间间隔(sTTI)操作,可发生处理时间减少。短传输时间间隔有时也称为较短传输时间间隔。
对于帧结构类型1,对传输时长的支持可以基于用于短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sPDSCH)/短共享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sPDCCH)的2个符号sTTI和1个时隙(即7个符号)sTTI。对传输时长的支持可以基于用于短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sPUCCH)/短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sPUSCH)的2个符号sTTI、4个符号sTTI和1个时隙sTTI。可以不排除sTTI长度的向下选择。
在2个符号TTI与传统的1ms(即14个符号)TTI之间的动态切换可能是有益的。低优先级业务可受益于较少参考符号(RS)和1ms TTI的控制开销,而高优先级业务可受益于由2个符号TTI提供的延迟减少。
图1示出了当传输时间间隔的长度改变时的反馈。在图1中,从下行链路(DL)行到UL行的对角线示出了DL数据接收与UL中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确认(ACK)传输之间的时序关系。
更具体地,图1示出了从十四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14-OS)或1ms TTI到两个OFDM符号(2-OS)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sTTI的转换。在该示例中,具有14-OS的HARQ反馈生成需要n+3个TTI即n+42个符号的用户设备(UE)处理时间。此外,在该示例中,具有2-OS的HARQ反馈生成需要n+7个sTTI即n+14个符号的处理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在部分(a)中示出的连续DL调度将意味着UE应在子帧(SF)5和6中提供针对14-OS传输和6个2-OS传输的HARQ反馈。
处理TTI长度改变的一个选项是演进型节点B(eNB)留下调度间隙,使得UE不为具有不同TTI长度的PDSCH传输同时提供反馈。这在图1的部分(b)中示出,其中,SF 2和SF 3没有对应的反馈,因为eNB不在那些子帧中调度PDSCH传输。对于其中eNB需要紧急转移到较短TTI的情况,规则可以是如果针对该TTI的HARQ反馈将与针对较短TTI数据的反馈重叠,则UE忽略以较长TTI发送的DL数据。
如果在DL中提供调度间隙(DL SF 2和3)使得针对2-OS sTTI和14-OS TTI的HARQ-ACK反馈在单个子帧中不一致,则不能为用户分配的下行链路资源可能导致用户所感知的吞吐量的降低。
通过连续DL调度出现UL转换时间,在该UL转换时间内,UE需要针对2-OS sTTI和14-OS TTI两者提供反馈。在图1中,该转换时间对应于SF 5和SF 6。在该转换时间内,必须基于sTTI来操作UL,以至少用于发送针对sPDSCH传输的HARQ反馈。否则,在最坏的情况下,针对sPDSCH的反馈将延迟达到近1ms,这将意味着部分失去DL sTTI的延迟优势。
发明内容
根据第一实施例,一种方法可以包括在用户设备处接收调度在第一传输时间间隔时长内的第一下行链路数据传输的下行链路分配。该方法还可以包括确定在与所调度的下行链路数据传输对应的上行链路中提供确认反馈的时间。该确定可以考虑在给定子帧中发送确认反馈是否会与和第二传输时间间隔时长相关联的信令冲突。该冲突可以是用户设备被调度用于要求在给定子帧中的确认反馈的在第二传输时间间隔时长内的下行链路数据传输,或者是用户设备被调度用于在给定子帧中的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第二传输时间间隔时长可以比第一传输时间间隔时长短。
在一变形中,上行链路数据传输可以是在给定子帧中的被调度的短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传输。
在一变形中,当用户设备被调度用于在第二传输时间间隔时长内的第二下行链路数据传输或上行链路数据传输时,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在第二传输时间间隔时长的保留传输时间间隔内发送与第一传输间隔时长对应的确认反馈。
在一变形中,当用户设备没有被调度用于在第二传输时间间隔时长内的下行链路数据传输或上行链路数据传输时,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在具有预定偏移的传输时间间隔内发送与第一传输间隔时长对应的确认反馈。
在一变形中,第一下行链路数据传输可以包括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
在一变形中,第一传输时间间隔时长可以是一毫秒。
在一变形中,第二下行链路数据传输可以包括短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
在一变形中,第二传输时间间隔时长可以包括两个正交频分复用符号。
在一变形中,保留传输时间间隔可以包括特殊短传输时间间隔。
在一变形中,保留传输时间间隔可以包括其中不能发送针对第二传输时间间隔时长的确认反馈的传输时间间隔。
在一变形中,预定偏移可以是整数个传输时间间隔。
在一变形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接收在低延迟模式下操作的指示。
在一变形中,指示可以通过无线资源控制配置来提供。
根据第二实施例,一种方法可以包括向用户设备发送调度在第一传输时间间隔时长内的第一下行链路数据传输的下行链路分配。该方法还可以包括确定期望在与所调度的下行链路数据传输对应的上行链路中的确认反馈的时间。该确定可以考虑用户设备是否被调度用于在第二传输时间间隔时长内的下行链路或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第二传输时间间隔时长可以比第一传输时间间隔时长短。
在一变形中,当用户设备被调度用于在第二传输时间间隔时长内的第二下行链路数据传输或上行链路数据传输时,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在第二传输时间间隔时长的保留传输时间间隔内接收与第一传输间隔时长对应的确认反馈。
在一变形中,当用户设备没有被调度用于在第二传输时间间隔时长内的下行链路数据传输或上行链路数据传输时,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在具有预定偏移的传输时间间隔内接收与第一传输间隔时长对应的确认反馈。
在一个变形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发送在低延迟模式下操作的指示。
在一个变形中,指示可以通过无线资源控制配置来发送。
第二实施例还可以包括第一实施例的任一变形。
根据第三实施例和第四实施例,一种装置可以包括用于执行根据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的方法的装置。
根据第五实施例和第六实施例,一种装置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的至少一个存储器。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被配置为与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装置至少执行根据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的方法。
根据第七实施例和第八实施例,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编码用于执行包括根据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的方法的过程的指令。
根据第九实施例和第十实施例,一种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编码指令,这些指令在硬件中被执行时执行包括根据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的方法的过程。
根据第十一实施例和第十二实施例,一种系统可以包括与至少一个根据第四或第六实施例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的装置通信的至少一个根据第三或第五实施例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的装置。
附图说明
为了正确地理解本发明,应参考附图,其中:
图1示出当传输时间间隔改变时的反馈;
图2示出根据某些实施例的sPDSCH传输与sPUCCH资源之间的时序关系;
图3示出根据某些实施例的可如何使用特殊sTTI;
图4示出根据某些实施例的确认/否定确认(A/N)传输的确定;
图5示出根据某些实施例的方法;
图6示出根据某些实施例的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某些实施例例如侧重于1ms TTI以及2个符号TTI之间的动态切换,尤其考虑到用于相关联的UL控制信息(UCI)特别是HARQ-ACK的信令设计。
为了保证下行链路中可靠、灵活和有效的短TTI操作,支持1-ms TTI与短TTI之间的动态切换可能是有价值的。通过2个符号sTTI,与当前的LTE时序相比,可以减少从在DL中的sPDSCH接收到在UL中在sPUCCH或sPUSCH上对应的HARQ-ACK反馈的传输所需的处理时间。此外,在子帧n中的PDSCH数据接收与对应的HARQ-ACK反馈传输之间可用的处理时间可以减少1ms TTI。因此,替代在UL TTI n+4中发送HARQ-ACK反馈,可以支持在TTI n+3或者甚至TTI n+2中的反馈。
因此,在当在DL中支持在1ms TTI与2-OS TTI之间的动态切换的情况下,某些实施例可以提供用于促进连续DL传输而没有任何调度限制的UL控制信令技术和系统。
某些实施例提供了涵盖2-OS sTTI以及1-ms TTI两者的联合HARQ-ACK反馈时序的定义。在具有2-OS sTTI的某些情况下,UE可以通过每个子帧仅多达六个sTTI的sPDSCH来进行调度,因为下行链路中的第一个2-OS TTI被PDCCH占用。用于系统带宽(BW)>1.25MHz的传统PDCCH可以占用1-3个OFDM符号,并且因此可以在DL中调度最多6个2-OS sTTI。
图2示出了根据某些实施例的sPDSCH传输与sPUCCH资源之间的时序关系。更具体地,图2示出了在UL和DL两者中2-OS sTTI的情况下,在sPDSCH传输与sPUCCH资源之间的时序关系。图2的上部示出了与7个sTTI对应的HARQ-ACK反馈延迟。图2的下部示出了与4个sTTI对应的HARQ-ACK反馈延迟。
如图2中所示,PDCCH控制(CTRL)可以分布在2个OFDM符号上(其它布置是可能的,例如,如上所述,PDCCH在典型情况下可以采用1到3个符号,而在具有1.4MHz带宽和帧结构2的情况下可以采用2到4个符号)。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子帧可以存在一个sPUCCH sTTI,其不需要携带针对sPDSCH的HARQ-ACK反馈。在一示例中,HARQ-ACK反馈延迟可以是7个sTTI,从sPDSCH传输开始到HARQ-ACK反馈传输开始。这种情况在图2的上部示出。如在该示例中,在此被表示为特殊sTTI的未被占用的UL sTTI可以是每个子帧中的第一个UL sTTI。在其它实施例中,HARQ-ACK延迟可以小于或大于7个sTTI,其中7个sTTI仅是示例。对于另一个示例,如在图2的下部中所示,反馈延迟可以是4个sTTI,并且特殊sTTI位于该子帧的中间。
假定在每个UL子帧中可能未占用7个UL sTTI中的一个,则某些实施例可以允许在该特殊sTTI中传输与1ms DL PDSCH TTI对应的HARQ-ACK。
图3示出了根据某些实施例的可如何使用特殊sTTI。可以动态地选择在PUCCH或PUSCH上使用1-ms UL TTI还是使用例如特殊sTTI的2-OSsTTI来发送针对1-ms DL PDSCHTTI的HARQ-ACK反馈。
用于选择在何处发送HARQ-ACK反馈的规则可以如下:在接收到调度在1-ms TTI n中在PDSCH上的DL数据传输的DL分配之后,UE应在UL中在1-ms TTI n+k(其中,k是预定的并且例如可以是2、3或4)中发送对应的HARQ-ACK反馈,除非UE接收到调度在sPDSCH上使用sTTI的DL数据传输的一个或多个下行链路分配,这应在同一UL子帧内被确认,在后一种情况下,UE应在UL 2-OS sTTI m中发送针对在1-msTTI n中在PDSCH上接收到的DL数据传输的HARQ-ACK反馈,其中,m是用于子帧n+k或子帧n+k中的特殊sTTI。这是这种规则的一个示例。
用于选择在何处发送HARQ-ACK反馈的另一个示例性规则可以如下:在接收到调度在1-ms TTI n中在PDSCH上的DL数据传输的DL分配之后,UE应在UL中在1-ms TTI n+k中发送对应的HARQ ACK反馈(其中,k是预定的并且例如可以是2、3或4),除非UE接收到针对在同一UL子帧n+k内在sPUSCH上使用sTTI的UL数据传输的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授权,在后一种情况下,UE应在UL 2-OS sTTI m中发送针对在1-ms TTI n中在PDSCH上接收到的DL数据传输的HARQ-ACK反馈,其中,m是用于子帧n+k或子帧n+k中的特殊sTTI。该规则可适用于其中短PUSCH(UL数据)和1ms HARQ-ACK会发生冲突的情况。其它规则也是准许的。
原则如图3中所示,其中,上图示出了用于2-OS sTTI的n+7时序,下图示出了2-OSsTTI的n+4时序。在两个图示的情况下,1ms TTI具有n+3时序,但是用于1ms TTI的其它时序也是可能的。在用于2-OS sTTI的n+4时序的情况下,UE可能已经开始1ms PUCCH传输,而同时解码触发ACK-NACK的sPDSCH DL分配,或者在相一UL子帧内触发sPUSCH传输的UL授权。在这种情况下,UE可立即终止1ms PUCCH传输,并且可替代地使用特殊sTTI重新发送1msPDSCH的ACK/NACK。
以减少的延迟操作的UE可总是预先准备短sPUCCH和长(1ms)PUCCH HARQ-ACK。在接收到要求在同一子帧内确认的sPDSCH授权或者在同一子帧内调度sPUSCH传输的UL授权时,只要DL授权已被解码,UE就可以在特殊sTTI内发送sPUCCH。在图3的下部分的示例中,UE具有至少一个sTTI以对DL分配进行解码。
某些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是可以基于1-ms TTI来确定与PDSCH数据对应的sPUCCH资源分配。例如,当已经使用PDCCH来调度DL数据时,可以基于调度PDSCH数据传输的DCI的最低CCE索引来确定sPUCCH资源。例如在物理资源块(PRB)索引和诸如循环移位的码域资源方面,sPUCCH资源开始点可以针对特殊sTTI而单独地进行RRC配置。
图4示出了根据某些实施例的HARQ确认/否定确认(A/N)传输。图4的流程图示出了在子帧n+k中发送的PUCCH上或者在子帧n+k中在特殊sTTI中发送的sPUCCH上的在子帧n中接收的PDSCH的A/N传输。
eNB可以具有在任何子帧中调度PDSCH或者一个或多个sPDSCH或sPUSCH的完全动态灵活性。根据图4中的流程图,UE可以使用子帧n+k中的PUCCH或者子帧n+k中的特殊sTTI中的sPUCCH来发送针对在子帧n中传输的PDSCH的HARQ-ACK。
更具体地,如图4中所示,在410处,用户设备(UE)可接收针对在子帧n中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的下行链路(DL)分配,要求在子帧n+k中的A/N。
在415处,UE可以对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进行解码,并使用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和/或短PUCCH(sPUCCH)来准备确认。在420处,可以开始具有sTTI索引m=0的上行链路(UL)子帧n+k。
在425处,UE可以确定UE是否已经接收到针对要求在子帧n+k中的A/N的sPDSCH的DL分配,和/或调度在子帧n+k中的sPUSCH传输的UL授权。如果是,则在430处,UE可以确定PUCCH传输是否已经开始。如果是,则UE可以在435处终止PUCCH传输。否则,在440处,如果PUCCH传输尚未开始或者已经被终止,则UE可以在子帧n+k中在特殊sTTI中发送sPUCCH或sPUSCH,然后该过程可以在445处终止。如果已经在特殊sTTI调度了sPUSCH,则UE可以发送针对PDSCH的A/N,例如通过对sPUSCH的数据进行打孔。
如果在425处确定UE尚未接收到针对要求在子帧n+k中的A/N的sPDSCH的DL分配,或者调度在子帧n+k中的sPUSCH传输的UL授权,则在450处,UE可以在UL子帧n+k中在sTTI m中在PUCCH上发送或继续发送A/N。
在455处,UE可以确定当前的sTTI是否是子帧n+k的最后一个sTTI。如果不是,则计数器m可以递增,并且该过程可以回到步骤425以进行下一sTTI。当到达最后一个sTTI时,该过程可以在460处终止。
图5示出了根据某些实施例的方法。如图5中所示,一种方法可以包括在510处,在用户设备处接收调度在第一传输时间间隔时长内的下行链路数据传输的下行链路分配。第一下行链路数据传输可以是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第一传输时间间隔时长可以是一毫秒。
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在520处,确定在与所调度的下行链路数据传输对应的上行链路中提供确认反馈的时间。该确定可以考虑在给定子帧中发送确认反馈是否会与和第二传输时间间隔时长相关联的信令冲突。冲突可以是用户设备被调度用于要求在给定子帧中的确认反馈的在第二传输时间间隔时长内的下行链路数据传输,或者是用户设备被调度用于在给定子帧中的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第二传输时间间隔时长可以比第一传输时间间隔时长短。第二下行链路数据传输可以是短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上行链路数据传输可以是在给定子帧中的被调度的短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传输。第二传输时间间隔时长可以是两个正交频分复用符号。
当用户设备被调度用于在第二传输时间间隔时长内的下行链路或上行链路数据传输时,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在530处,在第二传输时间间隔时长的保留传输时间间隔内发送与第一传输间隔时长对应的确认反馈。保留传输时间间隔可以是特殊短传输时间间隔。可选地,保留传输时间间隔可以是其中不能发送针对第二传输时间间隔时长的确认反馈的传输时间间隔。因此,仅在sTTI相关的确认不在该间隔内进行发送的意义上,可以保留该保留传输时间间隔。这可以是在上面的示例中被描述为m的传输时间间隔。
当用户设备没有被调度用于在第二传输时间间隔时长内的下行链路或上行链路数据传输时,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在540处,在具有预定偏移的传输时间间隔内发送与第一传输间隔时长对应的确认反馈。这可以是在上面的示例中被标识为n+k的传输时间间隔,其中,n是下行链路传输时间间隔,k是到其中将要发送确认的上行链路传输时间间隔的预定偏移。预定偏移可以是整数个传输时间间隔。
上述特征可以由诸如用户设备的设备来执行。在图5中所示的方法的以下特征可以由诸如接入节点的网络单元来执行。
例如,该方法可以包括在505处,向用户设备发送调度在第一传输时间间隔时长内的第一下行链路数据传输的下行链路分配。这可以是在510处接收的同一分配。
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在525处,确定期望在与所调度的下行链路数据传输对应的上行链路中的确认反馈的时间。该确定可以考虑用户设备是否被调度用于在第二传输时间间隔时长内的下行链路或上行链路数据传输,这可以是在515处发送的DL分配或UL授权。
当用户设备被调度用于在第二传输时间间隔时长的第二下行链路数据传输时,或者当用户设备被调度用于在第二传输时间间隔时长内的上行链路数据传输时,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在550处,在第二传输时间间隔时长的保留传输时间间隔内接收与第一传输间隔时长对应的确认反馈,如上所述。
当用户设备没有被调度用于在第二传输时间间隔时长内的下行链路或上行链路数据传输时,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在560处,在具有预定偏移的传输时间间隔内接收与第一传输间隔时长对应的确认反馈。
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在570处,发送在低延迟模式下操作的指示。该指示可以在580处接收。该指示可以使用例如无线资源控制配置来发送。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某些实施例的系统。应当理解,图4和图5的流程图的每个框都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或其组合来实现,诸如硬件、软件、固件、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或电路。在一个实施例中,系统可以包括若干设备,例如,网络单元610和用户设备(UE)或用户装置620。该系统可以包括一个以上的UE 620和一个以上的网络单元610,但为了说明的目的仅示出了每个设备中的一个。网络单元可以是接入点、基站、e节点B(eNB)或任何其它网络单元。
这些设备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或控制单元或模块,分别表示为614和624。可以在每个设备中提供至少一个存储器,并分别表示为615和625。存储器可以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或包含在其中的计算机代码,例如以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可以提供一个或多个收发机616和626,并且每个设备还可以包括天线,分别示出为617和627。尽管仅示出了每个设备一个天线,但可以向每个设备提供多个天线和多个天线单元。例如,可以提供这些设备的其它配置。例如,除了无线通信之外,网络单元610和UE 620还可以另外被配置用于有线通信,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天线617和627可以图示任何形式的通信硬件,而不仅限于天线。
收发机616和626每个可以独立地是发射机、接收机,或者发射机和接收机两者,或者可被配置用于发送和接收的单元或设备。发射机和/或接收机(就无线电部件而言)也可被实现为远程射频头,其不位于设备本身中,而是例如位于天线塔中。
用户装置或用户设备620可以是诸如移动电话或智能电话或多媒体设备的移动站(MS),诸如平板计算机的具有无线通信能力的计算机,具有无线通信能力的个人数据或数字助理(PDA),具有无线通信能力的车辆、便携式媒体播放器、数码相机、袖珍摄像机、导航单元或其中的任何组合。用户装置或用户设备620可以是传感器或智能仪表,或者通常可配置用于单个位置的其它设备。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诸如节点或用户设备的装置可以包括用于执行以上关于图4和图5描述的实施例的装置。
处理器614和624可以由任何计算或数据处理设备来实现,诸如中央处理单元(CPU)、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数字增强电路或其类似的设备或其组合。处理器可被实现为单个控制器,或多个控制器或处理器。另外,处理器可被实现为采用本地配置、云配置或其组合的处理器池。
对于固件或软件,实现可以包括至少一个芯片组的模块或单元(例如,程序、功能等)。存储器615和625可以独立地是任何适合的存储设备,诸如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使用硬盘驱动器(HDD)、随机存取存储器(RAM)、闪存或其它适合的存储器。存储器可以组合在作为处理器的单个集成电路上,或者可以与其分离。此外,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存储在存储器中,并且可以由处理器处理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是任何适合形式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例如,以任何适合的编程语言编写的编译或解释的计算机程序。存储器或数据存储实体通常是内部的,但也可以是外部的或其组合,诸如在从服务提供商获得额外的存储器容量的情况下。存储器可以是固定的或可移动的。
存储器和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被配置为与用于特定设备的处理器一起使诸如网络单元610和/或UE 620的硬件设备执行以上所描述的任何过程(例如,参见图4和图5)。因此,在某些实施例中,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编码有计算机指令或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诸如被添加或更新的软件例程、小应用程序或宏),其在硬件中被执行时可以执行诸如在本文中描述的任何过程的过程。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编程语言进行编码,编程语言可以是高级编程语言,诸如objective-C、C、C++、C#、Java等,或者是低级编程语言,诸如机器语言或汇编程序。可替代地,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可以完全采用硬件执行。
此外,如在本文中所图示和所讨论的,虽然图6示出了包括网络单元610和UE 620的系统,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适用于其它配置以及涉及附加元件的配置。例如,可以存在多个用户设备和多个网络单元,或者提供类似功能的其它节点,诸如组合了用户设备和诸如中继节点的接入点的功能的节点。
某些实施例可具有各种益处和/或优点。例如,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支持对应于1ms DL TTI和2-OS DL sTTI的HARQ-ACK的复用,或者对应于1ms DL TTI和对于同一UE使用2-OS sTTI的UL数据传输的HARQ-ACK的复用而没有任何调度限制。另外,某些实施例允许在使用1-ms UL TTI或2-OS UL TTI的HARQ-ACK传输之间进行动态切换而无需任何额外的信令开销。这有助于维持UL覆盖。同样,某些实施例可以应用于支持多个TTI长度的其它通信系统,例如5G/新空口。
另一种选择是将对应于1ms TTI的HARQ-ACK复用到承载针对2-OS sTTI的HARQ-ACK的sPUCCH sTTI上,或者将对应于2-OS sTTI的HARQ-ACK复用到承载针对1毫秒TTI的HARQ-ACK的PUCCH上。在任一这些情况下,需要根据最坏情况来确定HARQ-ACK反馈比特的数量,导致在较少比特就足够的情况下的覆盖范围恶化。可替代地,可以使用逻辑AND操作来捆绑HARQ-ACK反馈比特。该方法的缺点是UE和e节点B可能在DL DCI信令错误的情况下最终对所提供的HARQ-ACK的数量具有不同的理解。
一种解决方案是在UL中同时发送携带针对14-OS传输的反馈的PUCCH和携带针对2-OS传输的反馈的sPUCCH。这种PUCCH和sPUCCH的同时传输将意味着上行链路(UL)波形的有益单载波特性的损失。此外,为了应对功率受限的情形并且由于sPUCCH传输在PUCCH传输的中间开始并且可能还在PUCCH传输的中间结束,将会需要用于在信道之间划分传输功率的复杂规则。类似地,当在会在PUCCH上发送ACK的同一UL子帧中调度sPUSCH时,PUCCH和sPUSCH的同时传输会导致与PUCCH和sPUCCH的同时传输相同的问题。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容易理解,如上所讨论的本发明可以采用不同顺序的步骤和/或使用与所公开的配置不同的配置的硬件元件来实践。因此,虽然已经基于这些优选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显而易见地,某些修改、变形和替代构造将是显而易见的,而同时仍保持在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
缩略词表
3GPP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
A/N 确认/否定确认
ACK 确认
CCE 控制信道元素
CRC 循环冗余校验
DL 下行链路
DMRS 解调参考信号
eNB 增强型节点B
EPDCCH 增强型PDCCH
FDD 频分双工
HARQ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
LTE 长期演进
OFDM 正交频分复用
OS OFDM符号
PDCCH 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PDSCH 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
PMI 预编码矩阵指示器
PRB 物理资源块
PUCCH 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
PUSCH 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
RAN 无线接入网
Rel 版本
RI 等级指示器
RRC 无线资源控制
RS 参考信号
RV 冗余版本
SC-FDMA 单载波频分多址
SI 研究项目
sPDSCH 短PDSCH
sPUCCH 短PUCCH
sPUSCH 短PUSCH
sTTI 短传输时间间隔
TDD 时分双工
TDM 时分复用
TSG 技术规范组
TTI 传输时间间隔
UCI 上行链路控制信息
UE 用户设备
UL 上行链路
WG 工作组
WI 工作项目

Claims (30)

1.一种方法,包括:
在用户设备处接收调度在第一传输时间间隔时长内的第一下行链路数据传输的下行链路分配;以及
确定在与所调度的下行链路数据传输对应的上行链路中提供确认反馈的时间,
其中,所述确定考虑在给定子帧中发送所述确认反馈是否会与和第二传输时间间隔时长相关联的信令冲突,
其中,所述冲突是所述用户设备被调度用于要求在所述给定子帧中的所述确认反馈的在所述第二传输时间间隔时长内的下行链路数据传输,或者是所述用户设备被调度用于在所述给定子帧中的上行链路数据传输,
其中,所述第二传输时间间隔时长比所述第一传输时间间隔时长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上行链路数据传输是在所述给定子帧中的被调度的短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传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用户设备被调度用于在所述第二传输时间间隔时长内的第二下行链路数据传输或上行链路数据传输时,在所述第二传输时间间隔时长的保留传输时间间隔内发送与所述第一传输间隔时长对应的确认反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用户设备没有被调度用于在所述第二传输时间间隔时长内的下行链路数据传输或上行链路数据传输时,在具有预定偏移的传输时间间隔内发送与所述第一传输间隔时长对应的确认反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下行链路数据传输包括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传输时间间隔时长是一毫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下行链路数据传输包括短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传输时间间隔时长包括两个正交频分复用符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保留传输时间间隔包括特殊短传输时间间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保留传输时间间隔包括其中不能发送针对所述第二传输时间间隔时长的确认反馈的传输时间间隔。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预定偏移是整数个传输时间间隔。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接收在低延迟模式下操作的指示。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指示通过无线资源控制配置来提供。
14.一种方法,包括:
向用户设备发送调度在第一传输时间间隔时长内的第一下行链路数据传输的下行链路分配;以及
确定期望在与所调度的下行链路数据传输对应的上行链路中的确认反馈的时间,
其中,所述确定考虑所述用户设备是否被调度用于在第二传输时间间隔时长内的下行链路或上行链路数据传输,
其中,所述第二传输时间间隔时长比所述第一传输时间间隔时长短。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用户设备被调度用于在所述第二传输时间间隔时长内的第二下行链路数据传输或上行链路数据传输时,在所述第二传输时间间隔时长的保留传输时间间隔内接收与所述第一传输间隔时长对应的确认反馈。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用户设备没有被调度用于在所述第二传输时间间隔时长内的下行链路数据传输或上行链路数据传输时,在具有预定偏移的传输时间间隔内接收与所述第一传输间隔时长对应的确认反馈。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发送在低延迟模式下操作的指示。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指示通过无线资源控制配置来发送。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下行链路数据传输包括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
2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传输时间间隔时长是一毫秒。
21.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下行链路数据传输包括短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
22.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传输时间间隔时长包括两个正交频分复用符号。
23.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保留传输时间间隔包括特殊短传输时间间隔。
24.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保留传输时间间隔包括其中不能发送针对所述第二传输时间间隔时长的确认反馈的传输时间间隔。
2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预定偏移是整数个传输时间间隔。
2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上行链路数据传输是在所述给定子帧中的被调度的短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传输。
27.一种装置,包括:
用于执行过程的装置,其中,所述过程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2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8.一种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的至少一个存储器,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所述装置至少执行过程,其中,所述过程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2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9.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编码用于执行过程的指令,其中,所述过程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2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0.一种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编码有指令,所述指令在硬件中被执行时执行过程,其中,所述过程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2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780069693.1A 2016-10-10 2017-09-04 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复用 Active CN10993755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662406137P 2016-10-10 2016-10-10
US62/406,137 2016-10-10
PCT/FI2017/050615 WO2018069569A1 (en) 2016-10-10 2017-09-04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multiplexi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37553A true CN109937553A (zh) 2019-06-25
CN109937553B CN109937553B (zh) 2022-02-08

Family

ID=619061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69693.1A Active CN109937553B (zh) 2016-10-10 2017-09-04 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复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160100B2 (zh)
EP (1) EP3523917B1 (zh)
CN (1) CN109937553B (zh)
PL (1) PL3523917T3 (zh)
RU (1) RU2719539C1 (zh)
WO (1) WO201806956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08046A (zh) * 2019-08-07 2022-03-18 索尼集团公司 通信装置和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83928B (zh) 2017-01-31 2023-01-17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复用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信令
US10568118B2 (en) * 2017-07-12 2020-02-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and data signals based on a short TTI in a wireless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265852B2 (en) * 2018-02-09 2022-03-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reporting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40290A1 (en) * 2014-09-08 2016-03-17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of operating with different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tti) durations
US20160095137A1 (en) * 2014-09-26 2016-03-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Ultra-low latency lte uplink frame structure
US20160174238A1 (en) * 2014-12-11 2016-06-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ioritizing colliding transmissions in lte and ultra-low latency lte communication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692998B1 (fr) * 1992-06-30 1994-08-26 Thomson Csf Procédé et dispositif d'amélioration de la probabilité de validité des codes des réponses de radar secondaire.
RU2168278C2 (ru) * 1999-07-16 2001-05-27 Корпорация "Самсунг Электроникс" Способ произвольного доступа абонентов мобильной станции
KR100735346B1 (ko) * 2004-05-04 2007-07-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향상된 상향 링크 전용 채널에서 harq 동작을 고려한tti 변경 방법 및 장치
JP5077181B2 (ja) * 2008-10-14 2012-11-21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受信装置、情報送信装置および情報通信システム
EP2978256B1 (en) 2013-01-08 2017-07-05 NEC Corporatio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 base station and a corresponding method
EP3120636B1 (en) * 2014-03-21 2019-11-1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device for switching a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US10104683B2 (en) * 2015-02-06 2018-10-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Parallel low latency awareness
AR103887A1 (es) * 2015-03-09 2017-06-14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publ) Canal pucch breve en canal spucch de enlace ascendente
WO2017078373A1 (ko) * 2015-11-02 2017-05-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하향링크 채널 수신 방법 및 사용자기기와, 하향링크 채널 전송 방법 및 기지국
WO2017078326A1 (ko) * 2015-11-03 2017-05-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제어 채널 전송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20170208575A1 (en) * 2016-01-18 2017-07-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Low latency control overhead reduction
US20200304248A1 (en) 2016-03-31 2020-09-24 Nokia Technologies Oy Feedback timing
WO2017188803A2 (en) * 2016-04-29 2017-11-0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frame structure for new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40290A1 (en) * 2014-09-08 2016-03-17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of operating with different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tti) durations
US20160095137A1 (en) * 2014-09-26 2016-03-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Ultra-low latency lte uplink frame structure
US20160174238A1 (en) * 2014-12-11 2016-06-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ioritizing colliding transmissions in lte and ultra-low latency lte communications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LG ELECTRONICS INTEL: ""WF on PUCCH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shortened processing time for lms TTI"", 《RL-168232 WF ON PUCCH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SHORTNED PROCESSING FOR LMS》 *
ZTE ET AL: ""HARQ with shortened processing time for lms TTI"", 《RL-1609340 HARQ WITH SHORTENED PROCESSING TIME FOR LMS TTI》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08046A (zh) * 2019-08-07 2022-03-18 索尼集团公司 通信装置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523917B1 (en) 2022-08-24
EP3523917A1 (en) 2019-08-14
RU2719539C1 (ru) 2020-04-21
CN109937553B (zh) 2022-02-08
US11160100B2 (en) 2021-10-26
WO2018069569A1 (en) 2018-04-19
PL3523917T3 (pl) 2022-11-07
US20200045721A1 (en) 2020-02-06
EP3523917A4 (en) 2020-06-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35038B (zh) 用于在支持多输入多输出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上行链路重传的方法和装置
CN104868980B (zh) 将循环移位映射到用于ack/nack资源分配的信道索引
TWI674016B (zh) 通信方法、通信設備及電腦程式
CN102498688B (zh) 用于上行链路多点协作信令的混合自动重复请求操作的方法和系统
JP6386594B2 (ja) Puschを送信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CN117914457A (zh) 用于多发送和接收点传输的下行链路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CN104040913B (zh) 用于分配关于上行链路绑定的信道的方法和设备
CN109802819A (zh) 上行控制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
CN111082915B (zh) 一种无线通信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09565395A (zh) 用于报告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7294646B (zh) 一种信息反馈方法、基站及终端
CN110168987A (zh) 可扩展的反馈报告
CN108702267A (zh) 短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布置
CN107197528A (zh) 一种资源调度和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CN109937553A (zh) 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复用
CN102769507A (zh) 一种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传输确认或否认信息的方法
CN109891795A (zh) 用于频分双工传输时间间隔操作的系统和方法
CN109478975A (zh) 用于上行链路短传输时间间隔传输的信令
CN109196809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确定上行数据和控制信号发送定时的方法和设备
CN104348582A (zh) 用于传输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01835261A (zh) 载波聚合系统以及其中的信道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WO2018209803A1 (zh) 一种传输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10365456A (zh) 物理上行信道的时隙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2077499B (zh) 一种sr信息与ack/nack信息反馈或多个sr信息反馈的方法和设备
CN111566961B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