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19778A - 一种下行报文发送方法及装置、设备、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下行报文发送方法及装置、设备、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19778A
CN110519778A CN201910784445.6A CN201910784445A CN110519778A CN 110519778 A CN110519778 A CN 110519778A CN 201910784445 A CN201910784445 A CN 201910784445A CN 110519778 A CN110519778 A CN 1105197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teway
message
terminal
target terminal
down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8444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19778B (zh
Inventor
陈达
杨广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HUILIAN UNLIMITE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HUILIAN UNLIMITE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HUILIAN UNLIMITE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HUILIAN UNLIMITE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8444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19778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197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197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197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197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31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communication conditions
    • H04W28/0236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communication conditions radio quality, e.g. interference, losses or de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6Gateway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下行报文发送方法及装置、设备、介质,下行报文发送方法包括:确定队列所对应的目标网关和所述队列中的当前报文;从与接收所述当前报文的目标终端通信的其他网关中,查找对所述目标网关造成信号干扰的冲突网关;当不存在所述冲突网关,将所述当前报文通过所述目标网关发送给所述目标终端。

Description

一种下行报文发送方法及装置、设备、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无线通信领域,涉及但不限于一种下行报文发送方法及装置、设备、介质。
背景技术
LPWAN(Low Power Wide Area Network,低功率广域网络)是一类面向低功耗、广覆盖应用场景的物联网连接技术。LoRaWAN(Long Range Wide Area Network,远距离广域网络)是LPWAN通信技术的一种,具有低功耗、远距离、安全性高的特性,在国内外被广泛使用。
LoRaWAN通信技术标准中,将终端的通信模式分为Class A、Class B和Class C三类。当终端处于Class B模式时会比处于Class A模式时开启更多的下行接收窗口。当终端处于Class C模式时,除了发送上行报文的时刻会关闭下行接受窗口,其余时间会时刻监听来自服务器的下行报文。因此,当终端处于Class B模式和Class C模式时,服务器可以通过网关以更高的频率向终端发送下行报文。
由于LoRaWAN通信网络中包括大量网关和终端,当服务器集中在一段时间内通过多个网关向终端发送大量下行报文时,网关之间可能会发生冲突,导致发送的下行报文互相干扰,降低报文发送的成功率。
因此,需要一种下行报文发送方法来提高报文发送的成功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而提供一种下行报文发送方法及装置、设备、介质。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下行报文发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队列所对应的目标网关和所述队列中的当前报文;
从与接收所述当前报文的目标终端通信的其他网关中,查找对所述目标网关造成信号干扰的冲突网关;
当不存在所述冲突网关,将所述当前报文通过所述目标网关发送给所述目标终端。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下行报文发送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当前报文确定模块,用于确定队列所对应的目标网关和所述队列中的当前报文;
冲突网关查找模块,用于从与接收所述当前报文的目标终端通信的其他网关中,查找对所述目标网关造成信号干扰的冲突网关;
报文下发模块,用于当不存在所述冲突网关时,将所述当前报文通过所述目标网关发送给所述目标终端。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下行报文发送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下行报文发送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配置为执行上述下行报文发送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需要通过目标网关向目标终端发送当前报文时,确定不存在对目标网关造成干扰的冲突网关后,才发送当前报文。这样,可以避免发送当前报文时目标网关受到冲突网关的信号干扰,从而提高报文发送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LoRaWAN通信网络的架构及网元组成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下行报文发送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器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下行报文的传输路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下行报文发送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下行报文发送设备的一种硬件实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详细阐述。
图1为示例性的LoRaWAN通信网络的架构及网元组成,该LoRaWAN通信网络中包括服务器160、与服务器160连接的x个网关、以及与每个网关连接的y个终端。
图1中,终端141、终端142和终端143都位于网关151的通信覆盖范围内,终端141、终端142和终端143也都位于网关152的通信覆盖范围内,终端14y位于网关15x的通信覆盖范围内。
由图1可见,终端141、终端142和终端143位于网关151和网关152的通信覆盖范围的重叠区域内,终端141、终端142和终端143互相之间的距离可能不太远,从网关151和网关152分别发送到这三个终端的报文可能在空中发生冲突。
终端14y位于网关15x的通信覆盖范围内,没有位于网关151或网关152的通信覆盖范围内,终端14y与终端141、终端142和终端143互相之间的距离可能较远。从网关15x发送到终端14y的报文与网关151(或网关152)发送到终端141(或终端142、终端143)的报文可能不会在空中发生冲突。
在某个时刻,如果服务器160通过网关151向终端141发送第一下行报文,并通过网关152向终端142发送第二下行报文。由于终端141和终端142之间的距离并不太远,第一下行报文和第二下行报文在空中传输的过程中可能互相干扰,形成空中冲突,造成信号失真。
如果失真度过高,终端141接收到第一下行报文后将无法成功解析,终端142接收到第二下行报文后也无法成功解析,导致这两条下行报文都发送失败。如果这种空中冲突频繁发生,将极大降低报文发送的成功率,影响客户体验。
因此,为了避免服务器集中在一段时间内大量发送下行报文时造成报文发送的成功率降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下行报文发送方法,当需要通过目标网关向目标终端发送当前报文时,确定不存在对目标网关造成干扰的冲突网关后,才发送当前报文。
实施例一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下行报文发送方法,如图2所示,该下行报文发送方法包括:
S110,确定队列所对应的目标网关和所述队列中的当前报文。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服务器160中包括队列GW1、队列GW2、……、队列GWx,分别对应图1中的网关151、网关152、……、网关15x。队列GW1用于存储下发到终端的下行报文,队列GW1中存储的下行报文通过网关151发送到对应的终端。
服务器160按照先进先出的顺序处理每个队列中的下行报文。当前时刻服务器160处理的报文即为当前报文。服务器160处理其中一个队列(比如队列GW1)的当前报文时,需要确定队列GW1对应的网关。队列GW1对应的网关是网关151,那么网关151即为目标网关。服务器160将通过网关151来发送当前报文。
S120,从与接收所述当前报文的目标终端通信的其他网关中,查找对所述目标网关造成信号干扰的冲突网关。
这里,接收当前报文的终端即为目标终端。比如,如果当前报文需要被发送到终端141,那么终端141就是目标终端。
如上文所述,终端141、终端142和终端143互相之间的距离可能不太远,从网关151和网关152分别发送到这三个终端的报文可能在空中发生冲突。也就是说,如果在网关151向终端141发送当前报文的同时,网关152也向终端142或终端143发送下行报文,那么当前报文与该下行报文在空中从各自对应的网关向各自对应的终端传输的过程中可能发生信号干扰,形成空中冲突。此时,网关152就是对网关151造成信号干扰的冲突网关。
为了避免空中冲突造成报文发送的成功率下降,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器160在通过目标网关发送当前报文之前,先判断是否存在与目标网关造成信号干扰的冲突网关。
S130,当不存在所述冲突网关,将所述当前报文通过所述目标网关发送给所述目标终端。
这里,如果确定不存在对目标网关(也就是网关151)造成信号干扰的冲突网关,也就是说,网关152没有向终端142或者终端143发送下行报文,服务器160就将当前报文通过目标网关(也就是网关151)发送到目标终端(也就是终端141)。
这样,当前报文在空中传输的过程中,不会受到其他传输路径相近的下行报文的信号干扰。当前报文到达终端141时,信号的失真度就较小。终端141就可以成功对当前报文进行解析,实现当前报文的成功发送,从而提高报文发送的成功率。
实施例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下行报文发送方法,该下行报文发送方法包括:
S210,根据所述下行报文对应的接收终端与网关之间的通信质量参数确定所述下行报文对应的目标网关。
这里,如图1所示,如果下行报文对应的接收终端是终端141,当服务器160向终端141发送该下行报文时,可以通过网关151或网关152来实现下行报文的转发。服务器160用来转发该下行报文的网关即为该下行报文对应的目标网关。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了解,如果网关151和网关152同时向终端141发送相同的下行报文,由于网关151和网关152所处的位置不同,两条下行报文向终端141传输的过程中经过的路径不同,在传输路径上遇到的可能导致信号失真的状况也不相同。因此,终端141接收到的两条下行报文也不相同。
基于此,服务器160需要根据终端141与网关151、网关152之间的通信质量参数来选择将通过哪一个网关发送该下行报文,被选择的网关即为该下行报文对应的网关。
这里,通信质量参数与下行报文从网关传输到接收终端的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和噪音干扰相关。下行报文在传输过程中遇到的障碍越多,通信质量参数的数值越小;下行报文在传输过程中受到的噪音干扰越多,通信质量参数的数值越小。
也就是说,通信质量参数将影响接收终端接收到的下行报文的失真度大小。通过选择合适的目标网关,服务器160可以控制下行报文的失真度,使得接收终端接收到该下行报文时可以成功进行解析,从而提高报文发送的成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S210确定下行报文对应的目标网关之前,该下行报文发送方法还包括:
确定下行报文对应的接收终端的属性。
对应地,S210包括:
确定所述接收终端的属性满足接收所述下行报文的第一条件时,根据所述接收终端与网关之间的通信质量参数确定所述下行报文对应的目标网关。
这里,接收终端的属性是指接收终端与报文传输过程相关的参数,可以包括接收终端的入网激活状态,该接收终端位于哪些网关的通信覆盖范围内等。只有当接收终端的属性满足接收下行报文的第一条件时,服务器160才为该下行报文选择合适的目标网关,以等待后续的下发过程。这样,可以保证服务器160发送的下行报文都是对应的接收终端可以成功接收的,从而提高报文发送的成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条件包括接收终端是否入网激活,接收终端是否位于服务器160对应的网关的通信覆盖范围内,以及该下行报文是否符合LoRaWAN通信协议规范。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接收终端只有入网激活后才可能与网络中的网关进行通信。
当接收终端入网激活后,如图1所示,如果接收终端位于服务器160对应的网关151、网关152、……、网关15x中任意一个网关的通信覆盖范围内,就可以接收到服务器160通过该网关转发的下行报文。
此外,只有当下行报文满足LoRaWAN通信协议规范,终端141才可以成功对该下行报文进行解析。
当接收终端满足上述条件时,就表示接收终端可以成功接收到服务器160发送的下行报文,并可以对接收到的下行报文进行解析。此时,服务器160就根据通信质量参数确定该下行报文对应的目标网关。确定了对应的目标网关之后,该下行报文就可以在合适的时刻通过目标网关发送到该接收终端。
为了选择下行报文对应的目标网关,在一些实施例中,S212包括:
S212a,获取与所述接收终端通信的网关中,每一所述网关与所述接收终端相关的通信质量参数。
S212b,将通信质量参数满足第二条件的网关确定为所述下行报文对应的目标网关。
S212a中,通信质量参数包括信号强度和信噪比,用于表征与接收终端通信的网关中,每个网关与该接收终端之间通信条件的好坏。在一些实施例中,网关可以在接收到该接收终端发送的上行报文后,对该上行报文进行解析,从而得到自身与该接收终端相关的信号强度和信噪比。
其中,信号强度与网关接收到的该上行报文的功率相关,信噪比与网关接收到的该上行报文中有效信号与噪音的比例相关。上行报文在空中传播的过程中,可能由于障碍物造成功率衰减,从而导致信号强度减小;也可能因为混入噪音而导致信号中噪音的比例增加,造成信噪比下降。
如果接收终端为终端141,与终端141通信的网关是网关151和网关152,那么服务器160就需要获取网关151和网关152与终端141相关的信号强度和信噪比。
在一些实施例中,网关151和网关152在每次转发终端141的上行报文的同时,还将基于该上行报文确定的信号强度和信噪比发送到服务器160。这样,服务器160可以将网关151和网关152最近上传的同一上行报文对应的信号强度和信噪比分别作为两个网关与终端141相关的信号强度和信噪比。
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器160也可以控制通信网络内的各个终端以固定的周期上发用于测量信号强度和信噪比的标准上行报文。这些标准上行报文在发送时具有相同的功率,包含相同的信息。这样,网关151、网关152、……、网关15x接收到各个终端发送的标准上行报文后,可以确定自身与各个终端相关的信号强度和信噪比,并将得到的信号强度和信噪比上传给服务器160。
S212a中,每个网关对应的通信质量参数为一个数值对,包括一个信噪比数值和一个信号强度数值。S212b中,信噪比最高的通信质量参数即满足第二条件。如果有两个以上通信质量参数的信噪比相近且信噪比都很高,信噪比相近的通信质量参数中,信号强度最大的通信质量参数就是满足第二条件的通信质量参数。然后,通信质量参数满足第二条件的网关就被确定为该下行报文对应的目标网关。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先将满足第二条件的通信质量参数确定为最优参数。比如,将信噪比数值最大的通信质量参数确定为最优参数。如果有两个以上的通信质量参数的信噪比数值相近且信噪比都很高时,就将信噪比相近的通信质量参数中,信号强度最大的通信质量参数确定为最优参数。然后将该最优参数对应的网关确定为下行报文对应的目标网关。
S220,将所述下行报文存储到对应目标网关的队列中。
S230,依次处理所述队列中的下行报文。
这里,确定了下行报文对应的目标网关后,服务器160就将该下行报文存储到对应目标网关的队列中,并按照先进先出的顺序处理该队列中的下行报文。
S240,确定队列所对应的目标网关和所述队列中的当前报文。
这里,如图1所示,服务器160中包括队列GW1、队列GW2、……、队列GWx,服务器160轮流对这些队列中存储的下行报文进行处理。比如,将队列GW1中的当前报文通过网关151发送给对应的接收终端后,就对队列GW2中的当前报文进行处理,此时目标网关就是网关152。
S250,从与接收所述当前报文的目标终端通信的其他网关中,查找对所述目标网关造成信号干扰的冲突网关。
为了查找对目标网关造成信号干扰的冲突网关,在一些实施例中,S250包括:
S251,将目标网关与目标终端相关的信号传输参数确定为目标参数。
S252,将与目标终端通信的其他网关与目标终端相关的信号传输参数确定为对照参数。
S253,当对照参数与目标参数的差值在设定范围之内时,将对照参数对应的网关确定为潜在冲突网关。
S254,将在第一设定时段内发送过下行报文的潜在冲突网关确定为冲突网关。
本申请实施例中,将通信覆盖范围与目标网关有重叠区域的网关中,发送下行报文的信号传输参数与目标网关相近的网关列为潜在冲突网关。S251到S253中,采用与目标终端相关的信号传输参数来表征网关的覆盖范围。将目标网关与目标终端相关的信号传输参数确定为目标参数,将与目标终端通信的其他网关与目标终端相关的信号传输参数确定为对照参数,如果对照参数与目标参数的差值在设定范围之内时,将对照参数对应的网关确定为潜在冲突网关。
这些潜在冲突网关发出的下行报文可能与目标网关向目标终端发送的当前报文产生信号干扰。如果潜在冲突网关刚刚向某个终端发送了下行报文,那么当前报文与该下行报文产生信号干扰的概率将大大提高,此时这个潜在冲突网关就是冲突网关。
S251和S252中,信号传输参数与报文在空中传输的过程相关。如果两个网关的信号传输参数相近,就意味着某个终端发送的同一上行报文从该终端到这两个网关的传输过程是相近的,互相之间可能发生信号干扰,形成空中冲突。对应地,如果这两个网关分别向该终端和该终端附近的另外一个终端发送下行报文,这两条下行报文的传输路径将基本上相同。由于两个网关的信号传输参数相近,那么这两条下行报文的传输过程也是相近的,互相之间就有发生信号干扰的可能。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信号传输参数来查找冲突网关,可以避免冲突网关发送的报文对当前报文产生信号干扰,提升报文发送的成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信号传输参数为信号强度和报文发送速率。信号强度与S212a中的信号强度相同,与网关接收到的上行报文的功率相关。报文发送速率指的是网关与对应的终端之间报文的传输速度。
由于信号强度与报文在空中传输的距离相关,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了解,如果两个网关接收到的某个终端发送的同一上行报文的功率相差很少,就代表该终端位于这两个网关的通信覆盖范围的重叠区域内,而且终端与这两个网关之间的距离长短可能也相差不多。
比如,如果网关151和网关152接收到的终端141发送的同一上行报文的功率相差很少,可能是由于该上行报文从终端141传输到网关151的距离和从终端141传输到网关152的距离相近,导致传输过程中发生的功率衰减也相差不多。据此可以推出网关151和网关152与终端141之间的距离相差不多。也就是说,网关151和网关152之间的距离很近。
此外,一段时间内,承载了上行报文信息的电磁波信号在空中传输的距离与报文发送速率相关。比如,如果网关152以某一报文发送速率向终端142发送一条下行报文,紧接着,网关152附近的网关151也以相同的报文发送速率向终端141发送一条下行报文,这样,终端142和终端141会在相近的两个时刻分别接收到各自对应的下行报文。由于网关151和网关152之间的距离很近,这两条下行报文在空中传输的过程中互相之间会产生严重的信号干扰,导致终端142和终端141接收到的下行报文的失真度都很高,进而影响报文发送的成功率。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中选取信号强度和报文发送速率作为信号传输参数,可以提升查找冲突网关的准确率,在保证报文发送的成功率的基础上,提升下行报文的发送效率。
S260,当不存在所述冲突网关,将所述当前报文通过所述目标网关发送给所述目标终端。
这里,只有不存在冲突网关时,服务器160才将当前报文通过目标网关发送给目标终端,可以避免当前报文在空中传输的过程中受到其他下行报文的信号干扰,提升报文发送的成功率。
此外,如果网关152刚刚向终端142发送过下行报文,此时网关151将无法向终端141发送当前报文。
如果服务器160中所有的下行报文都存储在同一个队列中,此时服务器160就需要等待终端152接收到网关152发送的下行报文后,再通过网关151将当前报文发送给终端141。这样,将造成服务器160的资源浪费,降低报文发送的整体效率。
而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服务器160中包括队列GW1、队列GW2、……、队列GWx。每个网关都有一个对应的队列,用于存储该网关对应的下行报文。队列GW1的当前报文无法下发时,服务器160就可以转而处理队列GW2中的当前报文。这样就可以避免资源浪费,提升报文发送的整体效率。
实施例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下行报文发送方法,该下行报文发送方法包括:
S310,确定队列所对应的目标网关和所述队列中的当前报文。
S320,确定所述目标网关的通信方式。
S330,若所述通信方式为半双工,确定所述目标网关上一次发送下行报文时的最近下发时刻。
S340,判断当前时刻与所述最近下发时刻的第一时间差是否超过第一阈值。
S350,当所述第一时间差超过第一阈值时,从与接收所述当前报文的目标终端通信的其他网关中,查找对所述目标网关造成信号干扰的冲突网关。
这里,通信方式决定了网关在与终端通信时,能否在同一时间执行不同的动作。通常,通信方式包括双工和半双工。如果目标网关的通信方式是双工,那么目标网关在发送下行报文的同时还可以接收终端发送的上行报文。如果目标网关的通信方式是半双工,那么目标网关在发送下行报文的同时就不能接收终端发送的上行报文。如果半双工的目标网关频繁地发送下行报文,将占用其用于监听终端的上行报文的时间,导致终端发送的上行报文不能被目标网关接收,造成报文丢失。
基于此,S340和S350中,当目标网关的通信方式为半双工时,服务器只有确定目标网关上一次发送下行报文的时刻与当前时刻的时间差已经超过了第一阈值,服务器才认为目标网关在当前时刻是可以用于转发下行报文的。继而,服务器针对目标网关查找是否存在冲突网关,以避免通过目标网关发送当前报文时受到冲突网关的信号干扰。
比如,如果目标网关上一次发送下行报文是半小时前,那么第一时间差就是半小时。如果第一阈值是二十分钟,目标网关此时就无法将当前报文转发给目标终端。如果第一阈值是一小时,服务器就查看是否有对目标网关造成信号干扰的冲突网关,准备将当前报文发送到目标网关。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半双工网关转发下行报文的频率进行限制,使半双工网关在发送一条下行报文之后,等待一个设定的时间段再发送下一条下行报文。这样,可以避免半双工网关无法接收对应的终端发送的上行报文而导致数据丢失。
S360,当不存在所述冲突网关,将所述当前报文通过所述目标网关发送给所述目标终端。
实施例四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下行报文发送方法,该下行报文发送方法包括:
S410,确定队列所对应的目标网关和队列中的当前报文。
S420,根据目标网关与目标终端相关的通信质量参数,确定目标网关的报文发送速率。
S430,调整目标终端的报文接收速率,使报文接收速率等于报文发送速率。
这里,目标网关的报文发送速率可以决定目标网关发出的报文在空中以何种速率进行传输。目标终端的报文接收速率可以决定目标终端可以成功接收到以何种速率在空中进行传输的报文。在通过目标网关向目标终端发送当前报文之前,服务器先根据目标网关与目标终端之间的通信条件,来确定报文的发送速率。比如,当目标网关与目标终端之间的通信条件较好时,可以提高报文的发送速率。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报文在空中传输的时间越长,可能受到的信号干扰越多,到达对应终端的时候失真度也可能越高。因此,S420中,根据通信质量参数提高目标网关的报文发送速率可以减少当前报文在空中传输的时间,从而降低当前报文到达目标终端时的失真度,使得目标终端可以对报文成功进行解析,提高报文发送的成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质量参数包括信噪比。根据香农公式C=Blog2(1+S/N)可以看出,当信道带宽B一定时,信噪比S/N越高,最大信息传输速率C越大。据此,可以根据目标网关与目标终端相关的信噪比,得到目标网关的最大信息传输速率,并在保留一定裕度的前提下,使得目标网关的报文发送速率尽量接近最大信息传输速率。
在其他实施例中,除了信噪比之外,通信质量参数还包括信号强度。这里,可以采用与实施例二中相同的方法来确定信噪比和信号强度。根据目标终端发送到目标网关的某一上行报文就可以确定信噪比和信号强度,同时还可以确定该上行报文对应的目标网关的历史报文发送速率。
这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为了在网关与终端之间成功发送报文,网关的报文发送速率与终端的报文接收速率应该相匹配。通过获取目标终端在发送该上行报文的时刻与目标网关对应的报文接收速率,就可以根据该报文接收速率对应地确定目标网关在当时的历史报文发送速率。
如果该上行报文对应的历史报文发送速率小于最大报文发送速率,而且该上行报文的信号强度数值偏小,就可以在不超过最大报文发送速率的前提下使得目标网关的报文发送速率大于历史报文发送速率,以提高信号强度。如果报文在传输过程中受到的噪音干扰不变,通过提高信号强度,可以提高目标终端接收的当前报文的信噪比,降低当前报文的失真度,提高目标终端解析当前报文的成功率,从而提高报文发送的成功率。
S430中,通过将目标终端的报文接收速率与目标网关的报文发送速率相匹配,能够保证目标终端成功接收到通过目标网关发送的当前报文。
在一些实施例中,S430包括:
S431,确定上一次接收到目标终端发送的调整反馈信息时的最近调整时刻;其中,调整反馈信息用于表征目标终端已根据速率调整指令完成对报文接收速率的调整。
S432,确定当前时刻与最近调整时刻的第二时间差超过第二阈值时,向目标终端发送速率调整指令;其中,速率调整指令用于控制目标终端将报文接收速率调整至与报文发送速率相等。
这里,调整反馈信息用于表征目标终端已根据速率调整指令完成对报文接收速率的调整,速率调整指令用于控制目标终端将报文接收速率调整至与报文发送速率相等。
服务器通过向目标终端发送速率调整指令来使目标终端将报文接收速率调整为与报文发送速率相等。目标终端根据速率调整指令成功调整了报文接收速率之后,就向服务器发送调整反馈信息。服务器接收到调整反馈信息,就表明此时目标终端的报文接收和目标网关的报文发送速率是可以成功匹配的,目标终端和目标网关之间可以实现报文的传输。
在将目标终端的报文接收速率与目标网关的报文发送速率匹配成功之前,目标终端和目标网关之间无法成功实现报文传输。基于此,在成功调整目标终端的报文接收速率之前,目标终端与目标网关之间将不进行报文传输。因此,频繁对报文发送速率和报文接收速率进行调整将占用目标网关和目标终端之间用来传输报文的时间,降低报文发送的整体效率。
S432中,确定当前时刻距离目标终端上一次完成对报文接收速率的调整已经超过了一段时间(也就是第二阈值)之后,才向目标终端发送速率调整指令来进行新一轮的报文接收速率调整。这里,第二阈值可以是24小时。也就是说,如果当前时刻之前的24小时之内,目标终端没有进行过报文接收速率的调整,服务器就可以控制目标终端对报文接收速率重新进行调整,使得报文的传输速度可以适应当前的通信条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S430还包括:
S433,向目标终端发送速率调整指令后,若在第二设定时段内未接收到目标终端发送的调整反馈信息,再次发送速率调整指令。
这里,如果在目标终端完成对报文接收速率的调整之前就通过目标网关以新的报文发送速率向目标终端发送当前报文,必然造成当前报文的丢失。因此,服务器通过目标网关向目标终端发送速率调整指令之后,需要根据目标终端发送的调整反馈信息来确定目标终端是否完成了自身的报文接收速率的调整。
如果在第二设定时段内没有接收到调整反馈指令,服务器就再次向目标终端发送速率调整指令,以使得目标终端可以根据速率调整指令来调整报文接收速率。这样,可以避免目标网关的报文发送速率与目标终端的报文接收速率不匹配造成报文丢失。
S440,从与接收当前报文的目标终端通信的其他网关中,查找对目标网关造成信号干扰的冲突网关。
S450,当不存在冲突网关,控制所述目标网关以所述报文发送速率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所述当前报文。
这里,服务器160控制目标网关以S420中确定的报文发送速率向目标终端发送当前报文。这样,可以保证目标网关的报文发送速率与目标终端的报文接收速率相匹配,使得目标终端可以成功接收当前报文。
实施例五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下行报文发送方法,该方法包括:
S510,服务器160接收下行报文。
这里,用户通过与服务器160的接口将下行报文发送到服务器160。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用户与服务器160的接口可以是用户终端410。用户可以在任意时刻向服务器160发送下行报文,服务器160按照接收的顺序对接收到的下行报文进行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前报文可以是用户希望通过服务器160向终端发送的客户指令。比如,如图1所示,用户希望向终端141发送客户指令,调整终端141的下行窗口开启时机,就可以向服务器160发送该客户指令。服务器160在合适的实际将该客户指令发送给终端141。终端141收到该客户指令后,就根据该客户指令调整下行窗口的开启时机。
S520,服务器160确定接收到的下行报文对应的接收终端的属性满足接收该下行报文的第一条件时,根据该下行报文对应的接收终端与网关之间的通信质量参数确定该下行报文对应的目标网关。
这里,服务器160每次接收到用户发送的下行报文后,确定该下行报文对应的接收终端。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在发送下行报文的同时,指定该下行报文对应的接收终端。在其他实施例中,该下行报文中记录了对应的接收终端的信息。
服务器160确定下行报文对应的接收终端之后,判断该接收终端的属性是否满足第一条件。如果满足,服务器160存储该下行报文;如果不满足,服务器160通知用户下行报文发送失败。
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器160通过对接收终端进行参数校验来判断接收终端的属性是否满足第一条件。比如,如果某一下行报文对应的接收终端为终端141。服务器160决定是否存储该下行报文之前,先对终端141进行参数校验,包括以下步骤:
S521,判断终端141是否入网激活。
S522,判断终端141是否位于服务器160对应的网关的通信覆盖范围内。
这里,S521和S522用于判断终端141是否能接收到服务器160发送的下行报文。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器160对应的网关包括网关151和网关152,那么S522中就需要判断终端141是否位于网关151或网关152的通信覆盖范围内。已经入网激活的终端141只要位于网关151和网关152的通信覆盖范围内,就可以接收到服务器160发送的下行报文。
S523,判断该下行报文是否符合LoRaWAN通信协议规范。
这里,是对下行报文的格式检查,判断其是否符合LoRaWAN通信协议规范。只有当下行报文满足LoRaWAN通信协议规范,终端141才可以成功对该下行报文进行解析。
得到上述判断结果之后,如果服务器160确认终端141可以接收到该下行报文并可以对该下行报文成功进行解析,就决定通过哪一个网关来实现对该下行报文的转发。如图3所示,服务器160中包括队列GW1、队列GW2、……、队列GWx,每个队列中都存储了需要发送的下行报文,存储在同一个队列中的下行报文将通过同一个网关进行转发。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以下步骤来选择该下行报文的目标网关:
S524,获取与接收终端通信的网关中,每一网关与接收终端相关的通信质量参数。
S525,将满足第二条件的通信质量参数对应的网关确定为目标网关。
这里,通信质量参数用于表征网关与接收终端之间通信条件的好坏。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信号强度和信噪比作为通信质量参数。网关接收到终端发送的上行报文后,对该上行报文进行解析,就可以得到信号强度和信噪比。信号强度与网关接收到的该上行报文的功率相关,信噪比与网关接收到的该上行报文中有效信息与噪音的比例相关。上行报文在空中传播的过程中,可能由于障碍物造成信号强度衰减,也可能因为混入噪音而导致信噪比下降。
当一个终端向外发送上行报文时,通信覆盖范围覆盖了该终端的网关就可以接收到该上行报文,并将该上行报文转发给服务器。由于终端与不同的网关之间的通信条件不一样,所以不同的网关接收到该上行报文时,检测到的信号强度和信噪比也不一样。
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器160首先确定有哪些与接收终端通信的网关。也就是,先确定接收终端位于哪些网关的通信覆盖范围内。比如,当接收终端为终端141时,与终端141通信的网关即为网关151和网关152。
然后,服务器160分别确定网关151和网关152与终端141相关的信号强度和信噪比。在一些实施例中,网关151和网关152在每次转发终端141的上行报文的同时,还将该上行报文相关的信号强度和信噪比发送到服务器160。这样,服务器160可以将网关151和网关152最近上传的同一上行报文对应的信号强度和信噪比分别作为两个网关的信号强度和信噪比。
为了提高报文发送的成功率,服务器160需要选择与终端141之间的通信条件最好的网关作为目标网关。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比较通信条件时,选取信噪比作为首要参考条件,选取信号强度作为次要参考条件。
基于这种规则,服务器160首先选择网关151和网关152中间信噪比更高的一个作为目标网关;如果网关151和网关152的信噪比相等,则选择信号强度更高的一个作为目标网关。
S530,服务器160将所述下行报文存储到对应目标网关的队列中。
确定了用于接收到的报文的目标网关之后,服务器160就将该下行报文存储到目标网关对应的队列中。
比如,如果服务器160选择网关151作为目标网关,网关151对应的队列为队列GW1,服务器160就将该接收到的报文存储到队列GW1中。如果队列GW1尚未建立,服务器160就新建一个队列,将该队列确定为网关151对应的队列GW1。
S540,服务器160依次处理队列中的下行报文。
S550,服务器160确定队列所对应的目标网关和队列中的当前报文。
如图4所示,服务器160中包括队列GW1、队列GW2、……、队列GWx,分别对应图1中的网关151、网关152、……、网关15x。队列GW1用于存储下发到终端的下行报文,队列GW1中存储的下行报文通过网关151发送到对应的终端。
服务器160按照先进先出的顺序处理每个队列中的下行报文。服务器160处理其中一个队列(比如队列GW1)的当前报文时,需要确定队列GW1对应的网关。队列GW1对应的网关是网关151,那么网关151即为图4中的目标网关420。服务器160将通过目标网关420来发送当前报文。
S560,如果目标网关420的通信方式为半双工,服务器160确定目标网关420上一次发送下行报文时的最近下发时刻与当前时刻的第一时间差超过第一阈值时,从与接收所述当前报文的目标终端430通信的其他网关中,查找对所述目标网关420造成信号干扰的冲突网关。
这里,目标终端430是接收当前报文的终端,比如,目标终端430也就是图1中的终端141。如果目标网关420的通信方式为半双工,那么,目标网关420不能实现在同一时刻同时向目标终端430发送下行报文,并监听与目标网关420通信的其他终端发送的上行报文。如图1所示,如果网关151是半双工网关,如果网关151向终端141发送下行报文的同时,终端142向网关151发送上行报文,网关151将无法接收该报文。
为了避免终端发送的上行报文丢失,服务器160通过控制目标网关420发送下行报文的频率来保证目标网关420有足够的时间来监听终端发送的上行报文。
比如,如果目标网关420上一次发送下行报文是半小时前,那么第一时间差就是半小时。如果第一阈值是二十分钟,目标网关420此时就无法将当前报文转发给目标终端430;如果第一阈值是一小时,服务器160就准备将当前报文发送到目标网关420。
如果目标网关420无法转发当前报文,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应不同的网关设置了不同的队列,使得各个网关可以单独进行控制,此时服务器160就不需要花费时间等待目标网关420的第一时间差达到第一阈值,而是可以在其他网关中寻找空闲网关,来处理空闲网关的队列中的首位报文。这样,可以简化网关控制过程,提升报文的发送效率。
当目标网关420将当前报文转发给目标终端430时,如果其他网关已经向目标终端430或者目标终端430附近的其他终端发送过下行报文,那么,当前报文在空中传输的过程中可能与这些下行报文互相干扰,形成空中冲突,造成报文发送的成功率下降。
为了避免空中冲突造成报文发送的成功率下降,服务器160只有确定了不存在对目标网关420造成信号干扰的冲突网关时,才通过目标网关420将当前报文发送给目标终端430。
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如下步骤来判断是否存在对目标网关420造成信号干扰的冲突网关:
S561,获取目标网关420与目标终端430相关的信号传输参数,得到目标参数。
S562,获取与目标终端430通信的其他网关与目标终端430相关的信号传输参数,得到对照参数。
S563,当对照参数与目标参数的差值在设定范围之内时,将对照参数对应的网关确定为潜在冲突网关。
S564,将在第一设定时段内发送过下行报文的潜在冲突网关确定为冲突网关。
这里,信号传输参数为信号强度和报文发送速率。信号强度与S524中的信号强度相同,与网关接收到的上行报文的功率相关。报文发送速率指的是网关与对应的终端之间报文的传输速度。
由于信号强度与报文在空中传输的距离相关,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如果两个网关接收到的某个终端发送的同一上行报文的功率相差很少,就代表该终端位于这两个网关的通信覆盖范围的重叠区域内,而且终端与这两个网关之间的距离可能也相差不多。
比如,如图1所示,如果网关151和网关152接收到的终端141发送的同一上行报文的功率相差很少,可能是由于网关151和网关152分别接收到的该上行报文的信号传输距离相近,导致传输过程中发生的功率衰减也相差不多。据此可以推出网关151和网关152与终端141之间的距离相差不多。也就是说,网关151和网关152之间的距离很近。
此外,一段时间内,承载了上行报文信息的电磁波信号在空中传输的距离与报文发送速率相关。比如,如果网关152以某报文发送速率向终端142发送一条下行报文,紧接着,网关152附近的网关151也以相同的报文发送速率向终端141发送一条下行报文,这样,终端142和终端141会在相近的两个时刻分别接收到各自对应的下行报文。由于网关151和网关152之间的距离很近,这两条下行报文在空中传输的过程中互相之间会产生严重的信号干扰,导致终端142和终端141接收到的下行报文的失真度都很高,进而影响报文发送的成功率。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中选取信号强度和报文发送速率作为信号传输参数,可以提升查找冲突网关的准确率,在保证报文发送的成功率的基础上,提升下行报文的发送效率。
S570,确定不存在冲突网关时,将所述当前报文通过所述目标网关420发送给所述目标终端430。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查找对目标网关420造成信号干扰的冲突网关之前,服务器160还执行以下步骤:
S580,确定目标终端430上一次调整报文接收速率的时刻距离当前时刻超过第二阈值时,向目标终端430发送速率调整指令。
S590,若在第二设定时段内未接收到目标终端430发送的调整反馈信息,再次向目标终端430发送速率调整指令。
这里,确定当前时刻距离目标终端430上一次完成对报文接收速率的调整已经超过了一段时间(也就是第二阈值)之后,服务器才向目标终端430发送速率调整指令来进行新一轮的报文接收速率调整。
这里,第二阈值可以是24小时。也就是说,如果当前时刻之前的24小时之内,目标终端430没有进行过报文接收速率的调整,就可以对目标终端430的报文接收速率重新进行调整,使得报文的传输速度可以适应当前的通信条件。
速率调整指令用于控制目标终端430的报文接收速率。目标终端430的报文接收速率必须与目标网关420的报文发送速率相同,才能成功接收到目标网关420发送的报文。
服务器160根据目标网关420与目标终端430相关的通信质量参数来确定目标网关420的报文发送速率。
这里,通信质量参数包括信噪比和信号强度。这里,可以采用与S524中相同的方法来确定通信质量参数。这样,根据目标终端430发送到目标网关420的某一上行报文就可以确定信噪比和信号强度,同时还可以确定该上行报文对应的目标网关420的历史报文发送速率。
根据香农公式C=Blog2(1+S/N)可以看出,当信道带宽B一定时,信噪比S/N越高,最大信息传输速率C越大。据此,可以根据目标网关420与目标终端430相关的信噪比,确定该信噪比对应的最大报文发送速率。
如果该上行报文对应的历史报文发送速率小于最大报文发送速率,而且该上行报文的信号强度数值偏小,就可以在不超过最大报文发送速率的前提下使得目标网关420的报文发送速率大于历史报文发送速率,以提高信号强度。
目标终端430接收到速率调整指令之后,就根据速率调整指令调整报文接收速率。目标终端430调整完报文接收速率之后,就向服务器160发送调整反馈信息。
服务器160接收到调整反馈信息,就可以获知目标终端430是否已经将报文接收速率调整为速率调整指令中携带的值。如果调整成功,服务器160就可以通过目标网关420来向目标终端下发当前报文,并使得目标网关420的报文发送速率与目标终端430调整后的报文接收速率相同。
如果服务器160在第二设定时段内没有接收到调整反馈信息,就不能确定目标网关420应该以何种报文发送速率向目标终端430发送当前报文。因此,服务器160需要再次向目标终端430发送速率调整指令来控制目标终端430再次调整报文接收速率,以使得目标终端430最终可以成功调整报文接收速率,使得目标网关420和目标终端430之间的报文可以以合理的速率实现传输。
实施例六
基于前述的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下行报文发送装置,该装置所包括的各模块,可以通过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来实现;当然也可通过具体的逻辑电路实现;在实施的过程中,处理器可以为中央处理器(CPU)、微处理器(MPU)、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下行报文发送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下行报文发送装置500包括当前报文确定模块501、冲突网关查找模块502和报文下发模块503,其中:
当前报文确定模块501,用于确定队列所对应的目标网关和所述队列中的当前报文;
冲突网关查找模块502,用于从与接收所述当前报文的目标终端通信的其他网关中,查找对所述目标网关造成信号干扰的冲突网关;
报文下发模块503,用于当不存在所述冲突网关时,将所述当前报文通过所述目标网关发送给所述目标终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目标网关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下行报文对应的接收终端与网关之间的通信质量参数确定所述下行报文对应的目标网关;
下行报文存储模块,用于将所述下行报文存储到对应目标网关的队列中;
下行报文处理模块,用于依次处理所述队列中的下行报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终端属性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下行报文对应的接收终端的属性;
对应地,所述目标网关确定模块,用于:
确定所述接收终端的属性满足接收所述下行报文的第一条件时,根据所述接收终端与网关之间的通信质量参数确定所述下行报文对应的目标网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目标网关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获取与所述接收终端通信的网关中,每一所述网关与所述接收终端相关的通信质量参数;
将通信质量参数满足第二条件的网关确定为所述下行报文对应的目标网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冲突网关查找模块,包括:
目标参数获取单元,用于将所述目标网关与所述目标终端相关的信号传输参数确定为目标参数;
对照参数获取单元,用于将与所述目标终端通信的其他网关与所述目标终端相关的信号传输参数确定为对照参数;
潜在冲突网关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对照参数与所述目标参数的差值在设定范围之内时,将所述对照参数对应的网关确定为潜在冲突网关;
冲突网关确定单元,用于将在第一设定时段内发送过下行报文的所述潜在冲突网关确定为冲突网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通信方式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目标网关的通信方式;
下发时刻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通信方式为半双工,确定所述目标网关上一次发送下行报文时的最近下发时刻;
时间差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当前时刻与所述最近下发时刻的第一时间差是否超过第一阈值;
对应地,所述冲突网关查找模块,用于:
当所述第一时间差超过第一阈值时,从与接收所述当前报文的目标终端通信的其他网关中,查找对所述目标网关造成信号干扰的冲突网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报文发送速率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网关与所述目标终端相关的通信质量参数,确定所述目标网关的报文发送速率;
报文接收速率调整模块,用于调整所述目标终端的报文接收速率,使所述报文接收速率等于所述报文发送速率;
对应地,所述报文下发模块,用于:
控制所述目标网关以所述报文发送速率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所述当前报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报文接收速率调整模块,包括:
调整时刻确定单元,用于确定上一次接收到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的调整反馈信息时的最近调整时刻;其中,所述调整反馈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目标终端已根据速率调整指令完成对报文接收速率的调整;
调整指令发送单元,用于确定当前时刻与所述最近调整时刻的第二时间差超过第二阈值时,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速率调整指令;其中,所述速率调整指令用于控制所述目标终端将所述报文接收速率调整至与所述报文发送速率相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调整指令发送单元,还用于:
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速率调整指令后,若在第二设定时段内未接收到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的调整反馈信息,再次发送所述速率调整指令。
以上装置实施例的描述,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方法实施例相似的有益效果。对于本申请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而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上述的终端下行窗口开启时机的控制方法,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这样,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对应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下行报文发送设备(例如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下行报文发送方法中的步骤。
对应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下行报文发送方法中的步骤。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存储介质和设备实施例的描述,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方法实施例相似的有益效果。对于本申请存储介质和设备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而理解。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下行报文发送设备的一种硬件实体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下行报文发送设备600的硬件实体包括:处理器601、通信接口602和存储器603,其中
处理器601通常下行报文发送设备600的总体操作。
通信接口602可以使下行报文发送设备600通过网络与其他设备通信。
存储器603配置为存储由处理器601可执行的指令和应用,还可以缓存待处理器601以及下行报文发送设备600中各模块待处理或已经处理的数据,可以通过闪存(FLASH)或随机访问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实现。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既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或者,本申请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下行报文发送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下行报文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队列所对应的目标网关和所述队列中的当前报文;
从与接收所述当前报文的目标终端通信的其他网关中,查找对所述目标网关造成信号干扰的冲突网关;
当不存在所述冲突网关,将所述当前报文通过所述目标网关发送给所述目标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需要处理的当前报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下行报文对应的接收终端与网关之间的通信质量参数,确定所述下行报文对应的目标网关;
将所述下行报文存储到对应目标网关的队列中;
依次处理所述队列中的下行报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下行报文对应的接收终端的属性;
对应地,所述根据下行报文对应的接收终端与网关之间的通信质量参数,确定所述下行报文对应的目标网关,包括:
确定所述接收终端的属性满足接收所述下行报文的第一条件时,根据所述接收终端与网关之间的通信质量参数确定所述下行报文对应的目标网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接收终端与网关之间的通信质量参数确定所述下行报文对应的目标网关,包括:
获取与所述接收终端通信的网关中,每一所述网关与所述接收终端相关的通信质量参数;
将通信质量参数满足第二条件的网关确定为所述下行报文对应的目标网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与所述目标终端通信的其他网关中,查找对所述目标网关造成信号干扰的冲突网关,包括:
将所述目标网关与所述目标终端相关的信号传输参数确定为目标参数;
将与所述目标终端通信的其他网关与所述目标终端相关的信号传输参数确定为对照参数;
当所述对照参数与所述目标参数的差值在设定范围之内时,将所述对照参数对应的网关确定为潜在冲突网关;
将在第一设定时段内发送过下行报文的所述潜在冲突网关确定为冲突网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与接收所述当前报文的目标终端通信的其他网关中,查找对所述目标网关造成信号干扰的冲突网关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网关的通信方式;
若所述通信方式为半双工,确定所述目标网关上一次发送下行报文时的最近下发时刻;
判断当前时刻与所述最近下发时刻的第一时间差是否超过第一阈值;
对应地,所述从与接收所述当前报文的目标终端通信的其他网关中,查找对所述目标网关造成信号干扰的冲突网关,包括:
当所述第一时间差超过第一阈值时,从与接收所述当前报文的目标终端通信的其他网关中,查找对所述目标网关造成信号干扰的冲突网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网关与所述目标终端相关的通信质量参数,确定所述目标网关的报文发送速率;
调整所述目标终端的报文接收速率,使所述报文接收速率等于所述报文发送速率;
对应地,所述将所述当前报文通过所述目标网关发送给所述目标终端,包括:
控制所述目标网关以所述报文发送速率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所述当前报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所述目标终端的报文接收速率,使所述报文接收速率等于所述报文发送速率,包括:
确定上一次接收到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的调整反馈信息时的最近调整时刻;其中,所述调整反馈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目标终端已根据速率调整指令完成对报文接收速率的调整;
确定当前时刻与所述最近调整时刻的第二时间差超过第二阈值时,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速率调整指令;其中,所述速率调整指令用于控制所述目标终端将所述报文接收速率调整至与所述报文发送速率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所述目标终端的报文接收速率,使所述报文接收速率等于所述报文发送速率,还包括:
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速率调整指令后,若在第二设定时段内未接收到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的调整反馈信息,再次发送所述速率调整指令。
10.一种下行报文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前报文确定模块,用于确定队列所对应的目标网关和所述队列中的当前报文;
冲突网关查找模块,用于从与接收所述当前报文的目标终端通信的其他网关中,查找对所述目标网关造成信号干扰的冲突网关;
报文下发模块,用于当不存在所述冲突网关时,将所述当前报文通过所述目标网关发送给所述目标终端。
11.一种下行报文发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提供的下行报文发送方法。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配置为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提供的下行报文发送方法。
CN201910784445.6A 2019-08-23 2019-08-23 一种下行报文发送方法及装置、设备、介质 Active CN1105197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84445.6A CN110519778B (zh) 2019-08-23 2019-08-23 一种下行报文发送方法及装置、设备、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84445.6A CN110519778B (zh) 2019-08-23 2019-08-23 一种下行报文发送方法及装置、设备、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19778A true CN110519778A (zh) 2019-11-29
CN110519778B CN110519778B (zh) 2023-02-10

Family

ID=686264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84445.6A Active CN110519778B (zh) 2019-08-23 2019-08-23 一种下行报文发送方法及装置、设备、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1977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90953A (zh) * 2019-12-06 2020-01-14 武汉慧联无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网关选择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86698A (zh) * 2016-08-08 2018-11-23 Sk电信有限公司 网络装置和基站装置以及由网络装置和基站装置执行的下行链路分组传输基站重新选择方法
CN108900411A (zh) * 2018-08-10 2018-11-27 深圳慧联无限科技有限公司 Lora全双工网关
CN109067594A (zh) * 2018-09-06 2018-12-21 成都博高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星型拓扑网络的下行报文控制方法和服务器
CN109618292A (zh) * 2018-11-05 2019-04-12 珠海派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Lora无线通信方法、系统、中继方法及设备
CN109963309A (zh) * 2017-12-22 2019-07-02 上海未来宽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LoRaWAN网络中自适应速率调整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网络服务器
CN110115002A (zh) * 2016-10-28 2019-08-09 萨热姆通讯能源电信简易股份有限公司 选择用于发送帧的网关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86698A (zh) * 2016-08-08 2018-11-23 Sk电信有限公司 网络装置和基站装置以及由网络装置和基站装置执行的下行链路分组传输基站重新选择方法
CN110115002A (zh) * 2016-10-28 2019-08-09 萨热姆通讯能源电信简易股份有限公司 选择用于发送帧的网关的方法
CN109963309A (zh) * 2017-12-22 2019-07-02 上海未来宽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LoRaWAN网络中自适应速率调整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网络服务器
CN108900411A (zh) * 2018-08-10 2018-11-27 深圳慧联无限科技有限公司 Lora全双工网关
CN109067594A (zh) * 2018-09-06 2018-12-21 成都博高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星型拓扑网络的下行报文控制方法和服务器
CN109618292A (zh) * 2018-11-05 2019-04-12 珠海派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Lora无线通信方法、系统、中继方法及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90953A (zh) * 2019-12-06 2020-01-14 武汉慧联无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网关选择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690953B (zh) * 2019-12-06 2020-04-24 武汉慧联无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网关选择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19778B (zh) 2023-0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07698C (zh) 无线链路控制层的数据传输方法
Clausen et al. Jitter considerations in mobile ad hoc networks (MANETs)
Xu et 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TCP algorithms in multi‐hop wireless packet networks
US20080002621A1 (en) Reliable multicast techniques for wireless links
CN105933224B (zh) 一种提高通信网络可靠性的机会路由方法
JP2013102435A (ja) 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サービス品質をサポート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10446227A (zh) 终端下行窗口开启时机的控制方法及装置、设备、介质
JP2007184937A (ja) 無線移動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ブロードキャスト方法及び装置
TW200838177A (en) Wireless network that adapts concurrent interfering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based on channel conditions
CN108924946A (zh) 卫星物联网中智能随机接入方法
CN106301520A (zh) 一种基于全双工多中继系统的通信方法
Azad et al. The underwater selective repeat error control protocol for multiuser acoustic networks: Design and parameter optimization
TW201933808A (zh) 通道狀態訊息csi測量的方法、終端設備和網路設備
CN109743077A (zh) 热隐蔽信道中的抗干扰跳频协议
CN110519778A (zh) 一种下行报文发送方法及装置、设备、介质
CN106888500B (zh) 一种用于自组织网络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8632911A (zh) 基于全局调度的自适应冲突避免实时媒介访问控制方法
Shah et al. Handling asymmetry in power heterogeneous ad hoc networks: A cross layer approach
WO2019109983A1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TWI733338B (zh) 通訊裝置與傳輸參數調整方法
CN105681277B (zh) 一种全双工无线局域网中节点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及系统
Liu et al. SRMAC: Staggered routing-enhanced MAC protocol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KR101925893B1 (ko) 수중 음파 통신용 제한적 다수 반복 초기화 프로토콜 방법
Nguyen et al. Packet size variability affects collisions and energy efficiency in WLANs
CN111314920A (zh) 一种非可信中继网络系统及其安全传输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