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19131B - 一种控制设备的方法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设备的方法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19131B
CN110519131B CN201910682532.0A CN201910682532A CN110519131B CN 110519131 B CN110519131 B CN 110519131B CN 201910682532 A CN201910682532 A CN 201910682532A CN 110519131 B CN110519131 B CN 1105191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equipment
connection
network
sm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8253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19131A (zh
Inventor
易立
马尔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8253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19131B/zh
Priority to CN202110766572.0A priority patent/CN11363029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191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19131A/zh
Priority to US17/629,971 priority patent/US20220256626A1/en
Priority to EP20848157.2A priority patent/EP3979571A4/en
Priority to PCT/CN2020/103126 priority patent/WO2021017934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191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191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2Arrangements for remote connection or disconnection of substations or of equipment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03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03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 H04L12/2807Exchanging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on appliance services in a home automation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03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 H04L12/2816Controlling appliance services of a home automation network by calling their functionalities
    • H04L12/282Controlling appliance services of a home automation network by calling their functionalities based on user interaction within the ho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3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passwor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1Setup of application ses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60Context-dependent security
    • H04W12/69Identity-dependent
    • H04W12/73Access point logical ident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5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in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low power modes or reduced link r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控制设备的方法及终端,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可在终端中快速添加新加入的智能家居设备,快速实现终端对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功能,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该方法包括:终端接收用户在目标账号下添加新设备的输入操作;响应于该输入操作,终端获取待添加的第一设备的设备信息,该设备信息包括第一设备的MAC地址;终端根据该设备信息与第一设备建立P2P连接;当终端与第一设备成功建立该P2P连接后,终端将第一设备显示为该目标账号下的在线设备;终端接收用户对第一设备输入的控制操作;响应于该控制操作,终端使用该P2P连接向第一设备发送控制指令。

Description

一种控制设备的方法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设备的方法及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家居技术的发展,一个用户或家庭中往往具备多个智能家居设备,例如智能电视、智能音箱、空气净化器等。这些智能家居设备之间可以通过Wi-Fi、蓝牙等方式进行通信。
以Wi-Fi连接举例,用户可将家中的路由器设置为接入点(access point,AP),用于提供Wi-Fi网络的信号源。进而,用户可将家中的一个或多个智能家居设备作为站点(station,STA)接入路由器,从而加入路由器提供的Wi-Fi网络。这样,Wi-Fi网络内的各个站点均可通过Wi-Fi网络进行通信。
一般,用户可使用手机将新购入的智能家居设备加入上述Wi-Fi网络并控制该智能家居设备。以智能音箱举例,在首次使用智能音箱时,用户可打开智能音箱的Wi-Fi功能,并使用手机搜索到该智能音箱。由于手机在加入上述Wi-Fi网络时已经获取到了该Wi-Fi网络的名称和密码,那么,手机搜索到智能音箱后可将上述Wi-Fi网络的名称和密码发送给智能音箱。这样,智能音箱可按照手机发送的名称和密码加入对应的Wi-Fi网络。进而,智能音箱可使用该Wi-Fi网络登录智能家居系统的服务器。智能音箱成功登录服务器后,可向手机发送设备登陆成功的响应消息,进而,手机可向用户显示智能音箱已成功登录的消息。后续,用户可在手机上控制智能音箱。
可以看出,在手机上添加新的智能家居设备时需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需要先通过手机获取加入Wi-Fi网络的名称和密码,第二阶段为加入Wi-Fi网络的入网阶段,第三阶段为登录服务器进行设备注册的阶段,整个设备的添加过程耗时过长,用户的使用体验不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控制设备的方法及终端,可在终端中快速添加新加入的智能家居设备,快速实现终端对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功能,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控制设备的方法,包括:终端接收用户在目标账号下添加新设备的输入操作;响应于该输入操作,终端可获取待添加的第一设备的设备信息,该设备信息可包括第一设备的MAC地址;进而,终端可根据第一设备的设备信息与第一设备建立P2P连接;当终端与第一设备成功建立P2P连接后,终端可将第一设备显示为目标账号下的在线设备;后续,终端可接收用户对第一设备输入的控制操作;响应于该控制操作,终端可使用上述P2P连接向第一设备发送控制指令,从而实现终端对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功能。
也就是说,终端与新加入的智能家居设备(即第一设备)建立P2P连接后,终端便可将该第一设备显示为在线设备,并基于该P2P连接对第一设备下发控制指令。由于不需要等待智能家居设备接入接入点,并在服务器中完成设备注册,用户便可在终端中成功添加并控制该智能家居设备,因此,对用户而言,在终端中发现并添加智能家居设备这一过程的耗时将显著降低,使用户可在终端中快速添加新加入的智能家居设备,快速实现手机对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功能,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获取待添加的第一设备的设备信息,包括:终端扫描第一设备中的二维码;终端从该二维码中获取第一设备的设备信息。当然,终端也可以通过NFC等其他方式获取第一设备的设备信息,本申请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根据上述设备信息与第一设备建立P2P连接,包括:终端根据该设备信息与第一设备协商本次建立P2P连接使用的Wi-Fi私有协议;进而,终端可与第一设备按照协商的Wi-Fi私有协议建立P2P的Wi-Fi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终端与第一设备按照协商的Wi-Fi私有协议建立P2P的Wi-Fi连接之前,还包括:终端根据上述设备信息与第一设备协商本次建立P2P连接使用的密钥。
示例性的,上述设备信息中除了包括第一设备的MAC地址外,还可以包括第一设备的PSK以及第一设备使用的信道;
其中,终端根据设备信息与第一设备协商本次建立P2P连接使用的Wi-Fi私有协议,具体包括:终端按照第一设备的MAC地址和第一设备使用的信道,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探测请求帧,第一探测请求帧中包括协商请求,该协商请求用于与第一设备协商本次建立P2P连接使用的Wi-Fi私有协议;进而,终端可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探测响应帧,第一探测响应帧中包括第一设备确定的Wi-Fi私有协议的标识;那么,终端根据该Wi-Fi私有协议的标识可确定本次建立P2P连接使用的Wi-Fi私有协议;
其中,终端根据设备信息与第一设备协商本次建立P2P连接使用的密钥,包括:终端按照第一设备的MAC地址和第一设备使用的信道,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二探测请求帧,第二探测请求帧中包括第一字符串;进而,终端可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二探测响应帧,第二探测响应帧中包括第一设备对第一字符串加密后的第二字符串;终端按照上述PSK解密第二字符串后,如果解密出的第二字符串与第一字符串相同,则终端将该PSK确定为本次建立P2P连接使用的密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终端根据该设备信息与第一设备建立P2P连接之后,还包括:终端使用该P2P连接向第一设备发送终端已接入的Wi-Fi网络的SSID和密码,以使得第一设备使用该SSID和密码接入该Wi-Fi网络。也就是说,终端可使用P2P连接控制第一设备,同时可帮助第一设备接入Wi-Fi网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一设备使用上述SSID和密码接入该Wi-Fi网络之后,还包括:终端向服务器发送注册请求,该注册请求用于请求该服务器将第一设备注册为该目标账号下的注册设备;终端接收该服务器发送的注册信息,并向第一设备发送该注册信息,以使得第一设备使用该注册信息在该服务器中注册为该目标账号下的注册设备。也就是说,终端帮助第一设备接入Wi-Fi网络后,可帮助第一设备在服务器中完成注册过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一设备使用上述SSID和密码接入Wi-Fi网络之后,还包括:终端可断开与第一设备之间的该P2P连接。当然,终端也可继续使用该P2P连接与第一设备交互。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一设备使用该SSID和密码接入该Wi-Fi网络之后,还包括:若终端与第一设备之间的P2P连接未断开,则终端使用该P2P连接与第一设备交互。也就是说,终端可默认优先使用该P2P连接与第一设备交互,以提高终端与第一设备交互时的传输速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设备可以为智能电视、智能空调、智能冰箱、智能音箱、智能电灯或智能窗帘中的一个或多个。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控制设备的方法,包括:第一设备在入网前与终端建立P2P连接;第一设备使用该P2P连接接收终端发送的控制指令;第一设备执行该控制指令。也就是说,用户在首次使用智能家居设备时,无需等待智能家居设备联网,也无需等待智能家居设备在服务器中完成设备注册,终端便可通过与智能家居设备建立P2P连接的方式与智能家居设备交互。这样一来,终端与新加入的智能家居设备建立P2P连接后,便可将该设备显示为在线设备,使用户可在手机中快速添加新加入的智能家居设备,并使用手机对智能家居设备进行控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一设备在入网前与终端建立P2P连接之后,还包括:第一设备通过该P2P连接从第一设备获取Wi-Fi网络的SSID和密码;第一设备使用该SSID和密码接入Wi-Fi网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一设备在入网前与终端建立P2P连接之后,还包括:第一设备采用时分复用的方式通过第一Wi-Fi通路接收终端发送的控制指令,并通过第二Wi-Fi通路使用该SSID和密码接入该Wi-Fi网络,第一Wi-Fi通路用于支持第一设备与终端之间的P2P连接,第二Wi-Fi通路用于支持第一设备与该Wi-Fi网络的接入点交互。这样,第一设备与终端交互的同时还可以与接入点进行交互。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在入网前与终端建立P2P连接,包括:第一设备与终端协商本次建立P2P连接使用的Wi-Fi私有协议;第一设备与终端协商本次建立P2P连接使用的密钥;第一设备按照协商的Wi-Fi私有协议和密钥与终端建立P2P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一设备使用该SSID和密码接入该Wi-Fi网络之后,还包括:第一设备获取终端发送的注册信息;第一设备通过该Wi-Fi网络在服务器中使用该注册信息注册为目标账号下的注册设备。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终端,包括:触摸屏、通信模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其中,处理器与触摸屏、通信模块和存储器均耦合,上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被存储在存储器中,当终端运行时,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以使终端执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设备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家居设备,包括通信模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其中,处理器与通信模块和存储器均耦合,上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被存储在存储器中,当智能家居设备运行时,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以使智能家居设备执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设备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指令在终端上运行时,使得终端执行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设备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指令在智能家居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智能家居设备执行如第二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设备的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终端上运行时,使得终端执行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设备的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智能家居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智能家居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设备的方法。
第九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家居系统,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终端以及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智能家居设备。可选的,上述智能家居系统还可以包括用于提供Wi-Fi网络的接入点。
可以理解地,上述提供的终端、智能家居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产品以及智能家居系统均用于执行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因此,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家居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设备的方法的交互示意图一;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设备的方法的交互示意图二;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设备的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一;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设备的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二;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设备的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三;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设备的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四;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Wi-Fi管理帧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家居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设备的方法可应用于智能家居系统中。如图1所示,智能家居系统100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智能家居设备101。例如,智能家居设备101可以为智能电视、智能空调、智能冰箱、智能音箱、智能电灯或智能窗帘等IoT(internet ofthings,物联网)设备。
仍如图1所示,智能家居系统100中还可以包括接入点(access point,AP)102,接入点102可用于提供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网络的信号源。例如,接入点102可以为路由器。或者,接入点102也可以为某一个智能家居设备101。
上述一个或多个智能家居设备101接入同一接入点102后,便加入了接入点102所创建的Wi-Fi网络。进而,智能家居设备101可使用该Wi-Fi网络通过接入点102与网络侧的服务器通信。同时,位于同一Wi-Fi网络内的各个智能家居设备101之间也可以通过接入点102相互通信。
仍如图1所示,智能家居系统100中还可以包括用于控制智能家居设备101的终端103。例如,终端103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以手机为终端103举例,手机也可以接入接入点102,从而加入智能家居设备101所在的Wi-Fi网络。进而,用户可以使用手机向各个智能家居设备101发送相应的控制指令。
例如,用户可在手机上安装智能家居APP,智能家居APP可用于管理同一账号下登录同一Wi-Fi网络的智能家居设备101。以用户使用智能家居APP打开家中的智能空调举例,当手机和各个智能家居设备101位于同一Wi-Fi网络内时,手机可在智能家居APP上显示出该Wi-Fi网络内登录同一账号(例如华为账号)的一个或多个智能家居设备101,这些智能家居设备101为该账号当前的在线设备。
进而,用户可选中智能空调这一在线设备,在智能空调的管理选项中选择需要对智能空调执行的控制功能。例如,打开、关闭、切换模式或调整温度等控制功能。如果检测到用户点击智能家居APP中对智能空调的打开按钮,则手机可使用当前的Wi-Fi网络向接入点102发送对智能空调的打开指令。进而,接入点102可将该打开指令发送给智能空调,使得智能空调响应该打开指令开机工作。
如果用户希望使用智能家居APP控制新的智能家居设备,用户需要先在智能家居APP中添加该智能家居设备。一般,在添加新的智能家居设备时,需要先将该智能家居设备接入手机所在的同一Wi-Fi网络,进而使用该Wi-Fi网络在智能家居APP的服务器中将该设备注册为手机所绑定的账号下的一个智能家居设备。
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智能家居APP中添加新的智能家居设备时,手机可通过与新的智能家居设备建立P2P(peer to peer,对等网络)连接快速的发现并添加设备。以智能电视为新的智能家居设备举例,如图2所示,手机可使用预设的私有Wi-Fi协议与智能电视之间建立P2P的Wi-Fi连接。建立该Wi-Fi连接后,手机便可在智能家居APP中将智能电视显示为在线设备。
此时,新添加的智能电视还没有接入接入点102所在的Wi-Fi网络,也没有在智能家居APP的服务器中进行注册。但是,基于手机与智能电视之间P2P的Wi-Fi连接,仍如图2所示,用户可在手机的智能家居APP中对智能电视发出相应的控制指令,例如,用户可点击智能电视的开机按钮。进而,手机可通过上述P2P的Wi-Fi连接向智能电视发送对应的控制指令(例如开机指令),智能电视响应接收到的开机指令可自动执行开机操作,从而实现用户通过手机对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功能。
也就是说,手机与新加入的智能家居设备建立P2P连接后,手机便可将该设备显示为在线设备,无需等待智能家居设备接入接入点,并在服务器中完成设备注册后,手机再将该设备显示为在线设备。建立P2P连接后,手机基于该P2P连接可直接对新加入的智能家居设备执行相应的控制功能,无需通过接入点路由的方式实现手机对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功能。
可以看出,由于不需要等待智能家居设备接入接入点,并在服务器中完成设备注册,用户便可在手机中成功添加并控制该智能家居设备,因此,对用户而言,在手机中发现并添加智能家居设备这一过程的耗时将显著降低,使用户可在手机中快速添加新加入的智能家居设备,快速实现手机对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功能,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另外,手机在智能家居APP中将智能电视显示为在线设备后,不仅可以向智能电视发送对应的控制指令,还可以将手机已接入的Wi-Fi网络的SSID(service setidentifier,服务集标识)和密码发送给智能电视。这样,智能电视可使用该SSID和密码接入手机所在的Wi-Fi网络。后续,智能电视可使用该Wi-Fi网络在智能家居APP的服务器中完成设备注册。
需要说明的是,手机向新加入的智能电视发送SSID和密码,以及智能电视加入Wi-Fi网络和进行设备注册的过程用户并不感知。对于用户而言,当手机与智能电视建立了P2P连接后,手机向用户呈现的智能电视的状态即为可用状态,并且,用户可在手机中使用该P2P连接直接控制智能电视,提高了在手机中添加智能家居设备的速度,实现了手机对智能家居设备的快速控制。
示例性的,上述智能家居系统100中的终端103具体可以为手机。
如图3所示,手机可以包括处理器110,外部存储器接口120,内部存储器121,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130,充电管理模块140,电源管理模块141,电池142,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音频模块170,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麦克风170C,耳机接口170D,传感器模块180,摄像头193以及显示屏194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手机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手机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110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unit,GPU),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控制器,视频编解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基带处理器,和/或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
处理器110中还可以设置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中的存储器为高速缓冲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保存处理器110刚用过或循环使用的指令或数据。如果处理器110需要再次使用该指令或数据,可从所述存储器中直接调用。避免了重复存取,减少了处理器110的等待时间,因而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接口可以包括集成电路(inter-integrated circuit,I2C)接口,集成电路内置音频(inter-integrated circuitsound,I2S)接口,脉冲编码调制(pulse code modulation,PCM)接口,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UART)接口,移动产业处理器接口(mobile industry processor interface,MIPI),通用输入输出(general-purposeinput/output,GPIO)接口,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接口,和/或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等。
充电管理模块140用于从充电器接收充电输入。其中,充电器可以是无线充电器,也可以是有线充电器。在一些有线充电的实施例中,充电管理模块140可以通过USB接口130接收有线充电器的充电输入。在一些无线充电的实施例中,充电管理模块140可以通过手机的无线充电线圈接收无线充电输入。充电管理模块140为电池142充电的同时,还可以通过电源管理模块141为手机供电。
电源管理模块141用于连接电池142,充电管理模块140与处理器110。电源管理模块141可接收电池142和/或充电管理模块140的输入,为处理器110,内部存储器121,显示屏194,摄像头193,和无线通信模块160等供电。
电源管理模块141可用于监测电池容量,电池循环次数,电池充电电压,电池放电电压,电池健康状态(例如漏电,阻抗)等性能参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电源管理模块141也可以设置于处理器110中。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源管理模块141和充电管理模块140也可以设置于同一个器件中。
手机的无线通信功能可以通过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调制解调处理器以及基带处理器等实现。
天线1和天线2用于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信号。手机中的每个天线可用于覆盖单个或多个通信频带。不同的天线还可以复用,以提高天线的利用率。例如:可以将天线1复用为无线局域网的分集天线。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天线可以和调谐开关结合使用。
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提供应用在手机上的包括2G/3G/4G/5G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滤波器,开关,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lownoise amplifier,LNA)等。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由天线1接收电磁波,并对接收的电磁波进行滤波,放大等处理,传送至调制解调处理器进行解调。移动通信模块150还可以对经调制解调处理器调制后的信号放大,经天线1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通信模块150的至少部分功能模块可以被设置于处理器110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通信模块150的至少部分功能模块可以与处理器110的至少部分模块被设置在同一个器件中。
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提供应用在手机上的包括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area networks,WLAN)(如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网络),蓝牙(Bluetooth,BT),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调频(frequencymodulation,FM),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红外技术(infrared,IR)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是集成一个或多个通信处理模块的一个或多个器件。无线通信模块160经由天线2接收电磁波,将电磁波信号调频以及滤波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到处理器110。无线通信模块160还可以从处理器110接收待发送的信号,对其进行调频,放大,经天线2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的天线1和移动通信模块150耦合,天线2和无线通信模块160耦合,使得手机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与网络以及其他设备通信。所述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包括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码分多址接入(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时分码分多址(time-division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SCDMA),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BT,GNSS,WLAN,NFC,FM,和/或IR技术等。所述GNSS可以包括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LONAS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satellite system,BDS),准天顶卫星系统(quasi-zenith satellite system,QZSS)和/或星基增强系统(satellite 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s,SBAS)。
手机通过GPU,显示屏194,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显示功能。GPU为图像处理的微处理器,连接显示屏194和应用处理器。GPU用于执行数学和几何计算,用于图形渲染。处理器1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GPU,其执行程序指令以生成或改变显示信息。
显示屏194用于显示图像,视频等。显示屏194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或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active-matrix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的,AMOLED),柔性发光二极管(flex light-emittingdiode,FLED),Miniled,MicroLed,Micro-oLed,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 dot lightemitting diodes,QLED)等。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可以包括1个或N个显示屏194,N为大于1的正整数。
手机可以通过ISP,摄像头193,视频编解码器,GPU,显示屏194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拍摄功能。
ISP用于处理摄像头193反馈的数据。例如,拍照时,打开快门,光线通过镜头被传递到摄像头感光元件上,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摄像头感光元件将所述电信号传递给ISP处理,转化为肉眼可见的图像。ISP还可以对图像的噪点,亮度,肤色进行算法优化。ISP还可以对拍摄场景的曝光,色温等参数优化。在一些实施例中,ISP可以设置在摄像头193中。
摄像头193用于捕获静态图像或视频。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00可以包括1个或N个摄像头,N为大于1的正整数。摄像头193可以是前置摄像头也可以是后置摄像头。
数字信号处理器用于处理数字信号,除了可以处理数字图像信号,还可以处理其他数字信号。例如,当手机在频点选择时,数字信号处理器用于对频点能量进行傅里叶变换等。
视频编解码器用于对数字视频压缩或解压缩。手机可以支持一种或多种视频编解码器。这样,手机可以播放或录制多种编码格式的视频,例如:动态图像专家组(movingpicture experts group,MPEG)1,MPEG2,MPEG3,MPEG4等。
外部存储器接口120可以用于连接外部存储卡,例如Micro SD卡,实现扩展手机的存储能力。外部存储卡通过外部存储器接口120与处理器110通信,实现数据存储功能。例如将音乐,视频等文件保存在外部存储卡中。
内部存储器121可以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该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处理器110可以通过运行存储在内部存储器121的上述指令,从而使得手机执行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提供的联系人智能推荐的方法,以及各种功能应用和数据处理等。内部存储器121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该存储程序区还可以存储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比如图库、联系人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手机使用过程中所创建的数据(比如照片,联系人等)等。此外,内部存储器12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一个或多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通用闪存存储器(universal flash storage,UFS)等。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通过运行存储在内部存储器121的指令,和/或存储在设置于处理器中的存储器的指令,来使得手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各个方法,以及各种功能应用和数据处理。
手机可以通过音频模块170,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麦克风170C,耳机接口170D,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音频功能。例如音乐播放,录音等。
音频模块170用于将数字音频信息转换成模拟音频信号输出,也用于将模拟音频输入转换为数字音频信号。音频模块170还可以用于对音频信号编码和解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模块170可以设置于处理器110中,或将音频模块170的部分功能模块设置于处理器110中。
扬声器170A,也称“喇叭”,用于将音频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手机可以通过扬声器170A收听音乐,或收听免提通话。
受话器170B,也称“听筒”,用于将音频电信号转换成声音信号。当手机接听电话或语音信息时,可以通过将受话器170B靠近人耳接听语音。
麦克风170C,也称“话筒”,“传声器”,用于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当拨打电话或发送语音信息时,用户可以通过人嘴靠近麦克风170C发声,将声音信号输入到麦克风170C。手机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麦克风170C。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手机可以设置两个麦克风170C,除了采集声音信号,还可以实现降噪功能。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手机还可以设置三个,四个或更多麦克风170C,实现采集声音信号,降噪,还可以识别声音来源,实现定向录音功能等。
耳机接口170D用于连接有线耳机。耳机接口170D可以是USB接口130,也可以是3.5mm的开放移动手机平台(open mobile terminal platform,OMTP)标准接口,美国蜂窝电信工业协会(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industry association of the USA,CTIA)标准接口。
传感器模块180可以包括压力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磁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距离传感器,接近光传感器,指纹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触摸传感器,环境光传感器,骨传导传感器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当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手机还可以包括按键190、马达191、指示器192以及SIM卡接口195等一项或多项器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以下将结合附图详细阐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设备的方法。
如图4所示,以手机为上述智能家居系统100中的终端103,以智能电视为准备加入智能家居系统100的智能家居设备101举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设备的方法包括:
S401、手机接收用户添加智能家居设备的输入操作。
示例性的,手机中可安装用于控制各个智能家居设备的智能家居APP。一般,用户可在智能家居APP中注册一个账号(后续实施例中称为目标账号)。用户可将需要管理的智能家居设备均注册在目标账号下。同一目标账号下的多个智能家居设备可由智能家居APP的服务器统一管理,这样,通过一个目标账号可以关联用户家中的各个智能家居设备。
如图5所示,用户打开手机中的智能家居APP后,手机可显示智能家居APP的显示界面501。示例性的,手机可在显示界面501中显示当前注册在目标账号下的在线设备。例如,在智能家居APP中注册每个智能家居设备时,手机均可获取到该智能家居设备的标识,例如智能家居设备的名称、MAC(media access control,媒体介入控制层)地址或IP地址等。那么,根据每个智能家居设备的标识,手机可在服务器中查询各个智能家居设备是否已在目标账号下注册。例如,如果空调已经在服务器中注册为上述目标账号的注册设备,则手机可显示空调为在线设备。又例如,如果音箱没有在服务器中注册为上述目标账号的注册设备,则手机可显示音箱为离线设备。
用户可在智能家居APP中进入一个或多个在线设备的管理界面,并在管理界面中控制对应的智能家居设备实现相应的控制功能。例如,用户可进入智能家居APP中空调的管理界面,在空调的管理界面中打开空调、调整温度或调整风速等。
仍如图5所示,上述显示界面501中可以包括新的智能家居设备的添加选项502。当用户首次使用新的智能家居设备(例如智能电视)时,需要在智能家居APP中将智能电视也绑定在用户注册的目标账号下。这样,智能电视才能作为在线设备显示在智能家居APP中,使得用户可以通过智能家居APP控制智能电视实现各项功能。那么,如果检测到用户点击上述添加选项502,说明手机接收到用户添加新的智能家居设备的输入操作,进而,手机可继续执行下述步骤S402。
S402、手机与待添加的智能电视建立P2P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快速的在智能家居APP中添加新的智能家居设备,使用户能够尽快使用智能家居APP控制新添加的智能家居设备,手机检测到用户点击上述添加选项502后,可获取待添加的智能家居设备(例如上述智能电视)的MAC地址等设备信息,从而使用该设备信息与上述智能电视建立P2P连接,无需等到智能电视连接到接入点后在服务器中完成注册,便可基于该P2P连接实现手机对智能电视的控制。
示例性的,手机检测到用户点击上述添加选项502后,如图6中的(a)所示,手机可显示显示界面601。手机可在显示界面601中提示用户扫描需要添加的智能家居设备上的二维码。并且,手机可打开摄像头,将摄像头捕捉到的画面显示在显示界面601的扫描框602中,以便手机实时的获取扫描框602中的二维码。
另外,如图6中的(b)所示,本次需要被添加至智能家居APP中的智能电视可以显示预设的二维码603。其中,二维码603中可以包括智能电视的标识,例如智能电视的MAC地址。或者,除了MAC地址外,二维码603中还可以包括智能电视所使用的信道以及智能电视所使用的预制共享密钥(pre-shared key,PSK)等一项或多项信息。当然,二维码603也可以印刷或粘贴在智能电视的外壳或包装上,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MAC地址和信道可以是指智能电视出厂时为智能电视预设的MAC地址和信道。后续在使用过程中智能电视也可动态变更自身的MAC地址和/或信道,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用户使用手机扫描智能电视上的二维码603后,手机可获取到智能电视的MAC地址、智能电视所使用的信道以及智能电视所使用的PSK等信息。进而,手机可基于这些信息快速的与智能电视建立P2P连接。
示例性的,手机获取到智能电视的MAC地址和智能电视所使用的信道后,手机可定向的向智能电视发送探测请求(probe request)帧。例如,手机可根据智能电视的MAC地址和智能电视所使用的信道向智能电视发送第一探测请求帧。一般,probe request帧中设置有自定义字段。手机可以在第一探测请求帧的自定义字段中携带协商请求,用于与智能电视协商本次建立P2P连接使用的私有协议。例如,第一探测请求帧的自定义字段中可以包括预设的私有Wi-Fi协议的标识。智能电视接收到第一探测请求帧后,如果同意使用该私有Wi-Fi协议建立P2P连接,则智能电视可向手机发送第一探测响应(probe response)帧。
手机接收到第一探测响应帧后,可继续向智能电视发送第二探测请求帧。手机可在第二探测请求帧的自定义字段中携带密钥请求,用于与智能电视协商本次建立P2P连接使用的密钥。例如,第二探测请求帧的自定义字段中可以包括一串随机字符。智能电视接收到第二探测请求帧后,可使用自身的PSK对上述随机字符进行加密,并将加密后的数据携带在第二探测响应帧中发送给手机。手机接收到第二探测响应帧后,可使用从二维码603中获取的PSK对第二探测响应帧中的加密数据进行解密。如果解密得到的字符串与第二探测请求帧中的字符串相同,则本次密钥协商成功。
完成密钥协商后,手机可按照协商好的私有Wi-Fi协议和密钥,与智能电视建立P2P的Wi-Fi连接。后续,手机与智能电视交互时,可将待发送的数据或指令以Wi-Fi单播数据帧的形式在该Wi-Fi连接的链路层传输,不需要使用IP协议与智能电视交互。这样,即使智能电视没有联网、没有在服务器中注册的情况下,手机也可与智能电视建立P2P的Wi-Fi连接,并通过该P2P的Wi-Fi连接与智能电视交互。
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预先在手机和智能电视中安装NFC(near field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芯片以支持NFC功能。智能电视可在NFC芯片中存储智能电视的MAC地址、智能电视所使用的信道以及智能电视所使用的PSK等信息。那么,当手机和智能电视彼此靠近时,智能电视可通过NFC功能将智能电视的MAC地址、智能电视所使用的信道以及智能电视所使用的PSK等信息发送给手机,使得手机仍可按照上述方法建立与智能电视之间的P2P连接。当然,手机还可以按照现有的Wi-Fi发现流程扫描周围的Wi-Fi设备,从而发现智能电视,并获取智能电视的MAC地址等信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上述实施例中是以手机与智能电视使用预设的私有Wi-Fi协议建立P2P的Wi-Fi连接举例说明的,可以理解的是,手机与智能电视还可以使用其他方式建立P2P连接,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例如,手机可按照Wi-Fi标准协议中的Wi-Fi Direct技术,与智能电视建立点对点的Wi-Fi传输通道。
S403、手机将智能电视显示为目标账号下的在线设备。
手机与智能电视使用私有Wi-Fi协议建立了P2P的Wi-Fi连接后,手机与智能电视之间便可基于该Wi-Fi连接传输数据或控制指令。那么,成功建立了手机与智能电视之间P2P的Wi-Fi连接后,如图7所示,手机可在显示界面501中将智能电视701显示为在线设备,即手机成功添加了智能电视701这一智能家居设备。
这样,如果检测到用户选中显示界面501中的智能电视701,则如图8所示,手机可显示智能电视701的管理界面801。管理界面801中可以包括对智能电视701的一项或多项控制选项,用户通过这些控制选项可控制手机对智能电视701实现相应的控制功能。
另外,当手机与待添加的智能电视建立了P2P的Wi-Fi连接后,手机还可以通过已建立的Wi-Fi连接询问智能电视是否在服务器中完成设备注册。如果智能电视还未完成设备注册,则手机除了将智能电视701显示为在线设备外,还可以在后台与智能电视执行下述步骤S407-S410,以使得智能电视在服务器中完成设备注册过程。
S404、手机接收用户对智能电视输入的控制操作。
仍如图8所示,手机显示出智能电视701的管理界面801后,用户可在管理界面801中输入对智能电视的各项控制操作。
例如,如果检测到用户点击管理界面801中的电源键802,说明用户对智能电视输入了的开机/关机操作。又例如,如果检测到用户点击管理界面801中的音量+按键803,说明用户对智能电视输入了增加音量的控制操作。
S405、响应于上述控制操作,手机使用上述P2P连接向智能电视发送控制指令。
S406、智能电视执行接收到的控制指令。
以用户点击上述管理界面801中的电源键802为例,在步骤S405中,手机检测到用户点击电源键802后,可生成与电源键802对应的控制指令(例如开机指令)。进而,手机可使用步骤S402中与智能电视建立的Wi-Fi连接,向智能电视发送该开机指令。那么,在步骤S406中,智能电视通过上述Wi-Fi连接接收到手机发来的开机指令后,可响应该开机指令执行开机操作。这样,用户将智能电视添加至智能家居APP后,通过智能家居APP可实现对智能电视的控制功能,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示例性的,手机使用上述P2P连接向智能电视发送控制指令可携带在Wi-Fi管理帧中。如图9所示,为一种Wi-Fi管理帧的结构示意图。其中,Wi-Fi管理帧中可以包括:帧头(即MAC头)221、帧实体(Frame Body)222和帧校验(Frame Check Sequence,FCS)域223。
其中,上述MAC头221可以包括帧控制域(Frame Control)2211、持续时间/标识(Duration/ID)2212、地址域(Address)2213和序列控制域(Sequence Control)2214等。
其中,帧控制域2211中可以包括协议版本域(Protocol Version)和类型域。
协议版本域用于指示该Wi-Fi管理帧所遵循的协议版本。例如,该协议版本域中可携带步骤S402中手机与智能电视协商的Wi-Fi私有协议的标识。
类型域可以包括Type和Subtype,Type用于指示对应帧为管理帧、数据帧或者控制帧,Subtype用于指示帧的子类型,例如,当Type=00时,可以指示对应帧为管理帧,当Subtype=1101时,可以指示对应帧为管理帧中的Action帧。
另外,地址域2213中可以包括源地址、目的地址、传输工作站地址、接收工作站地址等地址信息,其中,目的地址可以为单播地址(Unicast address)、多播地址(Multicastaddress)、广播地址(Broadcast address)中的任一个。
仍如图2所示,Wi-Fi管理帧的帧实体222中包括Category字段和Action字段。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设置Category字段=127,用于指示本次传输的Wi-Fi管理帧为厂商自定义的Wi-Fi帧。并且,手机可将需要发送的控制指令携带在Action字段中。智能电视通过解析该Wi-Fi管理帧中的Action字段可获取到手机本次发送的具体控制指令。
可以看出,用户在首次使用智能家居设备时,无需等待智能家居设备联网,也无需等待智能家居设备在服务器中完成设备注册,手机便可通过与智能家居设备建立P2P连接的方式与智能家居设备交互。这样一来,手机与新加入的智能家居设备建立P2P连接后,便可将该设备显示为在线设备,使用户可在手机中快速添加新加入的智能家居设备,并使用手机对智能家居设备进行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手机与待添加的智能电视建立P2P连接之后,即手机执行上述步骤S402之后,手机与智能电视还可以在后台执行下述步骤S407-S410,以使得智能电视接入接入点并完成设备注册过程。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制步骤S403-S406与步骤S407-S410之间的执行顺序。手机可以在通过P2P连接控制智能电视的同时,帮助智能电视入网并完成设备注册过程。
具体的,步骤S407-S410包括:
S407、手机向智能电视发送已接入的Wi-Fi网络的SSID和密码。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帮助智能电视接入手机所在的Wi-Fi网络,使得智能电视联网,手机可以在与智能电视建立P2P连接时,一并将手机所接入的Wi-Fi网络的SSID和密码发送给智能电视。
例如,在上述步骤S402中,手机扫描图6中(b)所示的二维码603后可获取到智能电视的MAC地址。进而,手机可以根据智能电视的MAC地址,向智能电视发送第一探测请求帧,以协商建立P2P连接时使用的私有协议。那么,手机可以在第一探测请求帧中携带手机当前接入的Wi-Fi网络的SSID和密码。或者,当手机向智能电视发送第二探测请求帧,以协商建立P2P连接时使用的密钥时,手机可以在第二探测请求帧中携带上述Wi-Fi网络的SSID和密码。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手机也可以在与智能电视建立了P2P连接之后,使用该P2P连接向智能电视发送手机当前接入的Wi-Fi网络的SSID和密码,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S408、智能电视使用SSID和密码接入接入点,以加入上述Wi-Fi网络。
智能电视接收到手机发来的SSID和密码后,可按照标准的Wi-Fi协议搜索与该SSID相同的Wi-Fi网络,并使用接收到的密码登录该Wi-Fi网络,使得手机与需要注册的智能电视接入同一Wi-Fi网络中。
示例性的,手机与智能电视建立P2P连接后,智能电视既需要与手机交互,接收手机发来的控制指令,还需要与接入点交互,接入手机所在的Wi-Fi网络。那么,智能电视可采用时分复用的方式将自身的Wi-Fi功能分离为两个Wi-Fi通路,一个Wi-Fi通路用于支持智能电视与手机之间的P2P连接,另一个Wi-Fi通路用于与接入点进行交互。例如,智能电视可使用预设的双频自适应并发(dual band adaptive concurrent,DBAC)算法进行时分复用。这样,智能电视与手机交互的同时还可以与接入点进行交互。
类似的,手机与智能电视建立P2P连接后,手机也可采用时分复用的方式将自身的Wi-Fi功能分离为两个Wi-Fi通路,一个Wi-Fi通路用于支持手机与智能电视之间的P2P连接,另一个Wi-Fi通路用于与接入点进行交互。这样,手机与智能电视交互的同时还可以与接入点进行交互。
另外,智能电视接收到手机发来的SSID和密码后,可保存该SSID和密码。后续,当智能电视再次上电时,可使用已保存的SSID和密码自动加入上述Wi-Fi网络。
S409、智能电视使用Wi-Fi网络在服务器中注册成为目标账号下的注册设备。
智能电视加入Wi-Fi网络后,可在当前的Wi-Fi网络内广播自身的标识(例如MAC地址或IP地址等),使得Wi-Fi网络内的其他设备获知智能电视已加入当前的Wi-Fi网络。或者,智能电视加入Wi-Fi网络后,也可以由接入点在Wi-Fi网络内广播智能电视的标识,使得Wi-Fi网络内的其他设备获知智能电视已加入当前的Wi-Fi网络。当然,智能电视加入Wi-Fi网络后,智能电视也可以使用上述P2P连接通知手机当前智能电视已加入Wi-Fi网络。
由于手机与智能电视接入了同一Wi-Fi网络,手机获取到智能电视已成功加入当前Wi-Fi网络的消息后,手机可以使用Wi-Fi网络向服务器发送注册请求,该注册请求用于为智能电视申请进行设备注册的注册信息。例如,手机发送的注册请求中可以包括智能电视的标识,以及当前智能家居APP登录的目标账号,以请求服务器将智能电视注册为该目标账号下的注册设备。服务器接收到手机发来的注册请求后,可向手机发送本次智能电视的注册信息,该注册信息中可以包括认证信息(例如token)以及密钥等信息。
进而,手机可以将服务器发来的注册信息转发给智能电视。智能电视可使用注册信息中的认证信息与服务器进行身份鉴权,并且,智能电视可使用注册信息中的密钥与服务器进行密钥协商。当身份鉴权和密钥协商均完成后,服务器可将智能电视注册为上述目标账号下的一个注册设备。后续,服务器可统一管理目标账号下的各个注册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当智能电视加入手机所在的Wi-Fi网络后,手机不仅可以使用步骤S402中建立的P2P连接与智能电视交互数据或指令,也可以通过接入点路由的方式与智能电视交互数据或指令,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示例性的,当智能电视加入手机所在的Wi-Fi网络后,手机可断开与智能电视之间已建立的P2P连接。或者,当智能电视加入手机所在的Wi-Fi网络后,手机可继续保持与智能电视之间的P2P连接,并默认优先使用该P2P连接与智能电视交互,以提高手机与智能电视交互时的传输速度。并且,智能电视可采用时分复用的方式,一边与手机使用该P2P连接进行通信,一边与接入点通过接入的Wi-Fi网络进行通信。
S410、服务器向手机发送注册成功通知。
服务器将智能电视注册为上述目标账号下的一个注册设备后,可向发送注册请求的手机发送注册成功通知。手机接收到该注册成功通知后,可将智能电视标记为已注册设备。这样,后续手机再次打开智能家居APP检测到智能电视为在线设备后,如果查询到智能电视已被标记为注册设备,则手机无需在执行上述步骤S407-S410完成智能电视的设备注册过程。
可以看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首次使用的智能家居设备,不仅可以快速的在手机中添加新加入的智能家居设备,实现手机对智能家居设备的快速控制,同时,新加入的智能家居设备还可以正常的通过接入点加入Wi-Fi网络并在服务器中进行设备注册。而用户对智能家居设备入网以及设备注册的过程并不感知,当手机与新加入的智能家居设备建立了P2P连接后,手机即可将该智能家居设备显示为可用状态,使得用户可在手机中使用该P2P连接直接控制该智能家居设备,提高了在手机中添加智能家居设备的速度,实现了手机对智能家居设备的快速控制。
如图10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终端,包括:触摸屏901,所述触摸屏901包括触摸传感器906和显示屏907;一个或多个处理器902;存储器903;通信模块908;以及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904。上述各器件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通信总线905连接。其中,上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904被存储在上述存储器903中并被配置为被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902执行,该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904包括指令,上述指令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应实施例中终端执行的各个步骤。
示例性的,上述处理器902具体可以为图3所示的处理器110,上述存储器903具体可以为图3所示的内部存储器121,上述显示屏907具体可以为图3所示的显示屏194,上述通信模块908具体可以为图3所示的移动通信模块150和/或无线通信模块160,上述触摸传感器906具体可以为图3所示的传感器模块180中的触摸传感器,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如图1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智能家居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002;存储器1003;通信模块1001;以及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1004。上述各器件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通信总线1005连接。其中,上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1004被存储在上述存储器1003中并被配置为被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002执行,该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1004包括指令,上述指令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应实施例中智能家居设备执行的各个步骤。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快闪存储器、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实施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8)

1.一种控制设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接收用户在目标账号下添加新设备的输入操作;
响应于所述输入操作,所述终端获取待添加的第一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设备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的媒体访问控制MAC地址;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设备信息与所述第一设备建立对等网络P2P连接;
当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一设备成功建立所述P2P连接后,所述终端将所述第一设备显示为所述目标账号下的在线设备;
所述终端接收用户对所述第一设备输入的控制操作;
响应于所述控制操作,所述终端使用所述P2P连接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控制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获取待添加的第一设备的设备信息,包括:
所述终端扫描所述第一设备中的二维码;
所述终端从所述二维码中获取所述第一设备的设备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设备信息与所述第一设备建立P2P连接,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设备信息与所述第一设备协商本次建立P2P连接使用的无线保真Wi-Fi私有协议;
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一设备按照协商的Wi-Fi私有协议建立P2P的Wi-Fi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一设备按照协商的Wi-Fi私有协议建立P2P的Wi-Fi连接之前,还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设备信息与所述第一设备协商本次建立P2P连接使用的密钥。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信息中还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的预制共享密钥PSK以及所述第一设备使用的信道;
其中,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设备信息与所述第一设备协商本次建立P2P连接使用的Wi-Fi私有协议,包括:
所述终端按照所述第一设备的MAC地址和所述第一设备使用的信道,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探测请求帧,所述第一探测请求帧中包括协商请求,所述协商请求用于与所述第一设备协商本次建立P2P连接使用的Wi-Fi私有协议;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探测响应帧,所述第一探测响应帧中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确定的Wi-Fi私有协议的标识;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Wi-Fi私有协议的标识确定本次建立P2P连接使用的Wi-Fi私有协议;
其中,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设备信息与所述第一设备协商本次建立P2P连接使用的密钥,包括:
所述终端按照所述第一设备的MAC地址和所述第一设备使用的信道,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第二探测请求帧,所述第二探测请求帧中包括第一字符串;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二探测响应帧,所述第二探测响应帧中包括所述第一设备对所述第一字符串加密后的第二字符串;
所述终端按照所述PSK解密所述第二字符串,若解密后的所述第二字符串与所述第一字符串相同,则所述终端将所述PSK确定为本次建立P2P连接使用的密钥。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设备信息与所述第一设备建立P2P连接之后,还包括:
所述终端使用所述P2P连接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终端已接入的Wi-Fi网络的服务集标识SSID和密码,以使得所述第一设备使用所述SSID和密码接入所述Wi-Fi网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设备使用所述SSID和密码接入所述Wi-Fi网络之后,还包括:
所述终端向服务器发送注册请求,所述注册请求用于请求所述服务器将所述第一设备注册为所述目标账号下的注册设备;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注册信息,并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注册信息,以使得所述第一设备使用所述注册信息在所述服务器中注册为所述目标账号下的注册设备。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设备使用所述SSID和密码接入所述Wi-Fi网络之后,还包括:
所述终端断开与所述第一设备之间的所述P2P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设备使用所述SSID和密码接入所述Wi-Fi网络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一设备之间的所述P2P连接未断开,则所述终端使用所述P2P连接与所述第一设备交互。
10.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为智能电视、智能空调、智能冰箱、智能音箱、智能电灯或智能窗帘中的一个或多个。
11.一种控制第一设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在入网前与终端建立P2P连接;
所述第一设备使用所述P2P连接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一控制指令;
所述第一设备执行所述第一控制指令;
所述第一设备在入网前与终端建立P2P连接是由终端获取所述第一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设备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的媒体访问控制MAC地址,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设备信息与所述第一设备建立对等网络P2P连接;
在所述第一设备在入网前与终端建立P2P连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所述P2P连接从所述第一设备获取Wi-Fi网络的SSID和密码;
所述第一设备使用所述SSID和所述密码接入所述Wi-Fi网络;
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所述Wi-Fi网络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二控制指令;
所述第一设备执行所述第二控制指令。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设备在入网前与终端建立P2P连接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采用时分复用的方式通过第一Wi-Fi通路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一控制指令,并通过第二Wi-Fi通路使用所述SSID和密码接入所述Wi-Fi网络,所述第一Wi-Fi通路用于支持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终端之间的P2P连接,所述第二Wi-Fi通路用于支持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Wi-Fi网络的接入点交互。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在入网前与终端建立P2P连接,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终端协商本次建立P2P连接使用的Wi-Fi私有协议;
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终端协商本次建立P2P连接使用的密钥;
所述第一设备按照协商的Wi-Fi私有协议和密钥与所述终端建立P2P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设备使用所述SSID和所述密码接入所述Wi-Fi网络之后,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所述Wi-Fi网络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二控制指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获取所述终端发送的注册信息;
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所述Wi-Fi网络在服务器中使用所述注册信息注册为目标账号下的注册设备。
15.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
触摸屏,所述触摸屏包括触摸传感器和显示屏;
通信模块;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一个或多个存储器;
以及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被存储在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所述终端执行时,使得所述终端执行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设备的方法。
16.一种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包括:
通信模块;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一个或多个存储器;
以及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被存储在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所述第一设备执行时,使得所述第一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1-14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第一设备的方法。
17.一种电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终端;以及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第一设备。
18.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终端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终端执行所述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设备的方法;或者,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第一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第一设备执行所述权利要求11-14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第一设备的方法。
CN201910682532.0A 2019-07-26 2019-07-26 一种控制设备的方法及终端 Active CN1105191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82532.0A CN110519131B (zh) 2019-07-26 2019-07-26 一种控制设备的方法及终端
CN202110766572.0A CN113630297B (zh) 2019-07-26 2019-07-26 一种控制第一设备的方法及终端
US17/629,971 US20220256626A1 (en) 2019-07-26 2020-07-20 Device Control Method and Terminal
EP20848157.2A EP3979571A4 (en) 2019-07-26 2020-07-20 DEVICE AND TERMINAL CONTROL METHOD
PCT/CN2020/103126 WO2021017934A1 (zh) 2019-07-26 2020-07-20 一种控制设备的方法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82532.0A CN110519131B (zh) 2019-07-26 2019-07-26 一种控制设备的方法及终端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66572.0A Division CN113630297B (zh) 2019-07-26 2019-07-26 一种控制第一设备的方法及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19131A CN110519131A (zh) 2019-11-29
CN110519131B true CN110519131B (zh) 2021-08-03

Family

ID=6862358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82532.0A Active CN110519131B (zh) 2019-07-26 2019-07-26 一种控制设备的方法及终端
CN202110766572.0A Active CN113630297B (zh) 2019-07-26 2019-07-26 一种控制第一设备的方法及终端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66572.0A Active CN113630297B (zh) 2019-07-26 2019-07-26 一种控制第一设备的方法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256626A1 (zh)
EP (1) EP3979571A4 (zh)
CN (2) CN110519131B (zh)
WO (1) WO202101793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19131B (zh) * 2019-07-26 2021-08-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设备的方法及终端
CN113301543A (zh) * 2020-02-21 2021-08-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现及配网的方法、电子设备和系统
CN113766671A (zh) * 2020-06-01 2021-12-07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二维码的WiFi连接控制方法、系统及显示终端
CN111741137B (zh) * 2020-08-28 2020-12-29 北京连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5g技术的点对点通信方法
CN114268931A (zh) * 2020-09-14 2022-04-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IoT设备的管理方法及终端
CN112286147B (zh) 2020-09-17 2021-08-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家居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设备
CN114285683B (zh) * 2020-09-18 2023-03-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批量配置家居设备的方法及设备
WO2022087842A1 (zh) * 2020-10-27 2022-05-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设备配网的方法和装置
CN113438102B (zh) * 2021-06-04 2022-07-26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网络配置系统、网络配置方法、电子设备及路由设备
CN113538876B (zh) * 2021-06-23 2023-04-07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家居设备自动配网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4422574B (zh) * 2022-02-10 2024-05-0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连接建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113534A (zh) * 2022-05-31 2022-09-27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场景执行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92163A (zh) * 2014-08-27 2016-03-0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5546931A (zh) * 2015-12-22 2016-05-04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冰箱入网方法及系统、智能冰箱、智能终端、服务器
CN105589419A (zh) * 2014-10-22 2016-05-18 南京智俊诚通信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家居控制传输系统
CN106031085A (zh) * 2014-02-18 2016-10-1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传输和接收认证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06603807A (zh) * 2016-10-11 2017-04-2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操控被控设备的方法、移动终端及被控设备
CN107249174A (zh) * 2012-10-29 2017-10-13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通信连接建立方法和终端
CN107682238A (zh) * 2017-09-15 2018-02-09 广州神马移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家居平台设备及终端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112262A1 (en) * 2014-10-18 2016-04-21 Weaved, Inc. Installation and configuration of connected devices
US20180262388A1 (en) * 2006-09-25 2018-09-13 Weaved, Inc. Remote device deployment
EP2654331B1 (en) * 2012-04-18 2016-12-14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use in facilitating communications over first and second wireless connections of a wireless transceiver
US9237446B2 (en) * 2012-05-24 2016-01-12 Blackberry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media content
US9730082B2 (en) * 2012-08-24 2017-08-08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to relay packets via Wi-Fi direct
US9881470B2 (en) * 2013-10-07 2018-01-30 Google Inc. Automated crowdsourced power outage identification and staggering of HVAC system restarts
KR20150124760A (ko) * 2014-04-29 2015-11-06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무선 근거리 통신망 기반 인스턴트 커넥션 관리장치 및 방법
CN104050742A (zh) * 2014-06-27 2014-09-17 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门以及一种智能门控制方法和系统
US10205776B2 (en) * 2014-12-23 2019-02-12 Xiaomi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wireless connection
US9591582B1 (en) * 2015-09-10 2017-03-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Smart co-processor for optimizing service discovery power consumption in wireless service platforms
CN105306319A (zh) * 2015-11-11 2016-02-03 上海臻道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家居中控系统
CN105553931B (zh) * 2015-11-27 2018-09-21 深圳市美贝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与家用智能设备快速激活、绑定的方法
CN105472778B (zh) * 2015-12-24 2019-11-08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建立无线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KR102487534B1 (ko) * 2016-02-24 2023-01-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동작 채널 설정방법
US10511569B2 (en) * 2016-08-15 2019-12-17 Facebook, Inc. Techniques for providing multi-modal multi-party calling
KR102458789B1 (ko) * 2016-11-08 2022-10-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그의 제어 방법
WO2018113086A1 (zh) * 2016-12-24 2018-06-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连接切换方法及终端
CN107786663A (zh) * 2017-10-27 2018-03-09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996260B (zh) * 2018-01-02 2021-01-15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配置系统、客户端设备、嵌入式设备配置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09362119A (zh) * 2018-09-30 2019-02-19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智能设备的网络连接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9981747B (zh) * 2019-03-04 2022-06-03 深圳绿米联创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905318B (zh) * 2019-03-28 2021-06-2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519131B (zh) * 2019-07-26 2021-08-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设备的方法及终端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49174A (zh) * 2012-10-29 2017-10-13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通信连接建立方法和终端
CN106031085A (zh) * 2014-02-18 2016-10-1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传输和接收认证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05392163A (zh) * 2014-08-27 2016-03-0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5589419A (zh) * 2014-10-22 2016-05-18 南京智俊诚通信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家居控制传输系统
CN105546931A (zh) * 2015-12-22 2016-05-04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冰箱入网方法及系统、智能冰箱、智能终端、服务器
CN106603807A (zh) * 2016-10-11 2017-04-2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操控被控设备的方法、移动终端及被控设备
CN107682238A (zh) * 2017-09-15 2018-02-09 广州神马移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家居平台设备及终端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30297B (zh) 2023-05-12
CN113630297A (zh) 2021-11-09
CN110519131A (zh) 2019-11-29
WO2021017934A1 (zh) 2021-02-04
EP3979571A4 (en) 2022-12-07
US20220256626A1 (en) 2022-08-11
EP3979571A1 (en) 2022-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19131B (zh) 一种控制设备的方法及终端
JP7378576B2 (ja) リモコン装置を用いたワンタッチスクリーンプロジェクションを実施するための端末装置、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WO2021052178A1 (zh) 一种Wi-Fi连接方法及设备
CN111373713B (zh) 一种消息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11010693B (zh) 一种提供无线保真网络接入服务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2995990B (zh) 一种密钥信息的同步方法、系统及设备
WO2022143071A1 (zh) 连接建立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22068513A1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3038627B (zh) 一种文件分享方法、移动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449336B (zh) 一种设备能力发现方法及p2p设备
CN113365274A (zh)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4666787A (zh) 设备配网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US20230337147A1 (en) Device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15022849B (zh) 基于Wi-Fi P2P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电子设备
US20240147329A1 (en) Wi-fi access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CN115412387A (zh) 一种音频播放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6974587A (zh) 应用程序的部署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芯片系统
CN117098253A (zh) 组网的方法和装置
CN115884140A (zh) 跨设备连接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8175555A (zh) 一种蜂窝通信方法、一键登录方法及通信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