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17374A - 一种物资周转管理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物资周转管理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17374A
CN110517374A CN201810496124.1A CN201810496124A CN110517374A CN 110517374 A CN110517374 A CN 110517374A CN 201810496124 A CN201810496124 A CN 201810496124A CN 110517374 A CN110517374 A CN 1105173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rnover box
information
sent
password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9612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振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49612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17374A/zh
Publication of CN1105173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173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3Shipping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817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where the code of the lock can be programm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资周转管理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监控管理平台、位于出发地的第一终端设备和位于目的地的第二终端设备。监控管理平台可以获取待周转的周转箱的周转箱信息,以及用于锁闭所述周转箱的电子锁,周转箱信息包括周转箱的出发地和目的地。监控管理平台在接收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针对周转箱的关锁密码获取请求时,确定电子锁的关锁密码,将关锁密码发送至第一终端设备;在确定周转箱已到达目的地之后,当接收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针对周转箱的开锁密码获取请求时,确定电子锁的开锁密码,将开锁密码发送至第二终端设备。应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能够提高物资周转时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物资周转管理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物联网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物资周转管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部分行业部门存在运送重要物资的需求,例如将重要的物资装入周转箱内,通过运输车将周转箱从一个地点运送至另一个地点。在运送重要物资的过程中,安全问题是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通常,物资管理部门会采用卡封锁的方式对周转箱进行锁闭,并采用信任的第三方人员运送锁闭后的周转箱。卡封锁是一种可使用卡封片封闭锁孔的专用挂锁。在需要打开周转箱时,可以剪断卡封片,露出钥匙孔后开锁。利用这种一次性使用的卡封片,可防止人员私自开启周转箱,监督押运过程,防范物资流转环节的安全隐患。
上述管理方法中,虽然卡封片的一次性使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安全性,但是卡封片容易被伪造,在运输时无法防止人员监守自盗的现象,因此物资周转时的安全性还是不够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物资周转管理系统及方法,以提高物资周转时的安全性。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资周转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监控管理平台、位于出发地的第一终端设备和位于目的地的第二终端设备;
所述监控管理平台,用于获取待周转的周转箱的周转箱信息,以及用于锁闭所述周转箱的电子锁,所述周转箱信息包括:所述周转箱的出发地和目的地;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用于向所述监控管理平台发送针对所述周转箱的关锁密码获取请求,在接收到所述监控管理平台发送的关锁密码时,根据所述关锁密码和第一电子钥匙锁闭所述电子锁;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用于向所述监控管理平台发送针对所述周转箱的开锁密码获取请求,在接收到所述监控管理平台发送的开锁密码时,根据所述开锁密码和第二电子钥匙打开所述电子锁;
所述监控管理平台,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关锁密码获取请求时,确定所述电子锁的关锁密码,将所述关锁密码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确定所述周转箱已到达目的地之后,当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开锁密码获取请求时,确定所述电子锁的开锁密码,将所述开锁密码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设备。
可选的,所述监控管理平台,具体用于将存储的所述电子锁的当前关锁密码作为所述电子锁的关锁密码;所述监控管理平台,还用于生成所述电子锁的新关锁密码,将所述新关锁密码更新为当前关锁密码,并将所述新关锁密码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设备;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还用于接收所述监控管理平台发送的所述新关锁密码,并通过所述第一电子钥匙将所述新关锁密码更新至所述电子锁。
可选的,所述监控管理平台,具体用于将存储的所述电子锁的当前开锁密码作为所述电子锁的关锁密码;
所述监控管理平台,还用于生成所述电子锁的新开锁密码,将所述新开锁密码更新为当前开锁密码,并将所述新开锁密码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设备;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还用于接收所述监控管理平台发送的所述新开锁密码,通过所述第二电子钥匙将所述新开锁密码更新至所述电子锁。
可选的,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具体用于按照预设的限制条件,根据所述开锁密码和第二电子钥匙打开所述电子锁;
其中,所述预设的限制条件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在限制时长内;在限制次数内。
可选的,所述监控管理平台具体用于:
接收位于出发地的第一管理设备发送的待周转的周转箱的周转箱信息。
可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位于出发地的第一管理设备和位于目的地的第二管理设备;
所述监控管理平台,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管理设备发送的第一验证信息,并在所述第一验证信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确定所述周转箱已到达目的地;
所述第二管理设备,用于获取对所述周转箱上的电子标签进行识别得到的周转箱信息,根据所述周转箱信息得到第一验证信息,并将所述第一验证信息发送至监控管理平台;
所述第一管理设备,用于在获取到所述周转箱信息时将所述周转箱信息写入所述周转箱的电子标签中。
可选的,所述第一验证信息为第一验证结果;
所述监控管理平台,还用于在确定所述周转箱信息之后,将所述周转箱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管理设备;
所述监控管理平台,具体用于当所述第一验证结果表明所述周转箱验证通过时,确定所述周转箱已到达目的地;
所述第二管理设备,用于接收所述监控管理平台发送的周转箱信息,将接收的所述监控管理平台发送的周转箱信息与对所述周转箱上的电子标签进行识别得到的周转箱信息进行匹配,得到第一验证结果,将所述第一验证结果发送至所述监控管理平台。
可选的,所述第一验证信息为对所述周转箱上的电子标签进行识别得到的周转箱信息;
所述监控管理平台,用于将自身获取的周转箱信息与所述第二管理设备发送的周转箱信息进行匹配,当匹配成功时,确定所述周转箱已到达目的地;
所述第二管理设备,用于将得到的所述周转箱信息作为第一验证信息发送至监控管理平台。
可选的,系统还包括:位于出发地的第一管理设备和位于运输车的第三管理设备;其中,所述运输车为用于运送所述周转箱的运输车;
所述监控管理平台,用于接收所述第三管理设备发送的第二验证信息,并在所述第二验证信息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确定所述周转箱已到达所述运输车;
所述第三管理设备,用于获取对所述周转箱上的电子标签进行识别得到的周转箱信息,根据所述周转箱信息得到第二验证信息,并将所述第二验证信息发送至所述监控管理平台;
所述第一管理设备,用于在获取到所述周转箱信息时将所述周转箱信息写入所述周转箱的电子标签中。
可选的,所述第二验证信息为第二验证结果;
所述监控管理平台,还用于在确定所述周转箱信息之后,将所述周转箱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三管理设备;
所述监控管理平台,具体用于当所述第二验证结果表明所述周转箱验证通过时,确定所述周转箱已到达所述运输车;
所述第三管理设备,用于接收所述监控管理平台发送的周转箱信息,将接收的所述监控管理平台发送的周转箱信息与对所述周转箱上的电子标签进行识别得到的周转箱信息进行匹配,得到第二验证结果,将所述第二验证结果发送至所述监控管理平台。
可选的,所述第二验证信息为周转箱信息;
所述监控管理平台,用于将自身获取的周转箱信息与所述第三管理设备发送的周转箱信息进行匹配,当匹配成功时,确定所述周转箱已到达所述运输车;
所述第三管理设备,用于将得到的周转箱信息作为第二验证信息发送至监控管理平台。
可选的,所述第三管理设备,还用于向所述监控管理平台发送所述周转箱的位置信息;
所述监控管理平台,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三管理设备发送的所述周转箱的位置信息;
所述监控管理平台,具体用于当确定所述位置信息为目的地的位置信息时,确定所述周转箱已到达目的地。
可选的,所述监控管理平台,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位置信息之后,判断所述位置信息是否符合预设的所述周转箱的运送路线,如果不符合,则向所述第三管理设备发送路线提示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三管理设备,还用于向所述监控管理平台发送针对所述周转箱的监控信息;
所述监控管理平台,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三管理设备发送的所述监控信息,根据预设的异常情况检测规则,对所述监控信息进行检测,当检测到所述监控信息中存在异常情况时进行告警。
可选的,所述监控管理平台具体用于:
判断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开锁密码获取请求的时刻是否处于预测时间段内,如果处于,则将所述开锁密码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其中,所述预测时间段为根据所述周转箱从出发地出发的时刻以及预设时长确定。
可选的,系统还包括:管理员设备;
所述监控管理平台还用于:
当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开锁密码获取请求的时刻不处于预测时间段内时,在接收到所述管理员设备发送的针对所述周转箱的开锁密码获取请求时,将所述开锁密码发送至所述管理员设备;
所述管理员设备,用于向所述监控管理平台发送开锁密码获取请求,接收所述监控管理平台发送的开锁密码,并根据所述开锁密码和第三电子钥匙打开所述电子锁。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资周转管理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监控管理平台,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待周转的周转箱的周转箱信息,以及用于锁闭所述周转箱的电子锁;其中,所述周转箱信息包括:所述周转箱的出发地和目的地;
当接收到位于出发地的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针对所述周转箱的关锁密码获取请求时,确定所述电子锁的关锁密码,将所述关锁密码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以使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关锁密码和第一电子钥匙锁闭所述电子锁;
在确定所述周转箱已到达目的地之后,当接收到位于目的地的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针对所述周转箱的开锁密码获取请求时,确定所述电子锁的开锁密码,将所述开锁密码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以使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开锁密码和第二电子钥匙打开所述电子锁。
可选的,所述确定所述电子锁的关锁密码的步骤,包括:
将存储的所述电子锁的当前关锁密码作为所述电子锁的关锁密码;
所述方法还包括:
生成所述电子锁的新关锁密码,将所述新关锁密码更新为当前关锁密码;
将所述新关锁密码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以使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电子钥匙将所述新关锁密码更新至所述电子锁。
可选的,所述确定所述电子锁的开锁密码的步骤,包括:
将存储的所述电子锁的当前开锁密码作为所述电子锁的关锁密码;
所述方法还包括:
生成所述电子锁的新开锁密码,将所述新开锁密码更新为当前开锁密码;
将所述新开锁密码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以使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二电子钥匙将所述新开锁密码更新至所述电子锁。
可选的,所述确定待周转的周转箱的周转箱信息的步骤,包括:
接收位于出发地的第一管理设备发送的待周转的周转箱的周转箱信息。
可选的,采用以下方式确定所述周转箱已到达目的地:
接收位于目的地的第二管理设备发送的第一验证信息,并在所述第一验证信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确定所述周转箱已到达目的地;其中,所述第一验证信息为:所述第二管理设备根据对所述周转箱上的电子标签进行识别得到的周转箱信息得到;所述电子标签中的周转箱信息为:位于出发地的第一管理设备在获取到所述周转箱信息时写入所述电子标签中。
可选的,在确定所述周转箱信息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周转箱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管理设备;
所述第一验证信息为第一验证结果;所述在所述第一验证信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确定所述周转箱已到达目的地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第一验证结果表明所述周转箱验证通过时,确定所述周转箱已到达目的地;其中,第一验证结果为:将接收的所述监控管理平台发送的周转箱信息与对所述周转箱上的电子标签进行识别得到的周转箱信息进行匹配后得到。
可选的,所述第一验证信息为:所述第二管理设备对所述周转箱上的电子标签进行识别得到的周转箱信息;
所述在所述第一验证信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确定所述周转箱已到达目的地的步骤,包括:
将自身获取的周转箱信息与所述第二管理设备发送的周转箱信息进行匹配,当匹配成功时,确定所述周转箱已到达目的地。
可选的,采用以下方式确定所述周转箱已到达用于运送所述周转箱的运输车:
接收位于所述运输车的第三管理设备发送的第二验证信息,并在所述第二验证信息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确定所述周转箱已到达所述运输车;其中,所述第二验证信息为:所述第三管理设备根据对所述周转箱上的电子标签进行识别得到的周转箱信息得到;所述电子标签中的周转箱信息为:位于出发地的第一管理设备在获取到所述周转箱信息时写入所述电子标签中。
可选的,在确定所述周转箱信息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周转箱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三管理设备;
所述第二验证信息为第二验证结果;所述在所述第二验证信息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确定所述周转箱已到达所述运输车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第二验证结果表明所述周转箱验证通过时,确定所述周转箱已到达所述运输车;其中,第二验证结果为:将接收的所述监控管理平台发送的周转箱信息与对所述周转箱上的电子标签进行识别得到的周转箱信息进行匹配后得到。
可选的,所述第二验证信息为:所述第三管理设备对所述周转箱上的电子标签进行识别得到的周转箱信息;
所述在所述第二验证信息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确定所述周转箱已到达所述运输车的步骤,包括:
将自身获取的周转箱信息与所述第三管理设备发送的周转箱信息进行匹配,当匹配成功时,确定所述周转箱已到达所述运输车。
可选的,在确定所述周转箱已到达所述运输车之后,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三管理设备发送的所述周转箱的位置信息;
所述确定所述周转箱已到达目的地的步骤,包括:
当确定所述位置信息为目的地的位置信息时,确定所述周转箱已到达目的地。
可选的,在接收所述位置信息之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位置信息是否符合预设的所述周转箱的运送路线,如果不符合,则向所述第三管理设备发送路线提示信息。
可选的,在确定所述周转箱已到达所述运输车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三管理设备发送的针对所述周转箱的监控信息;
根据预设的异常情况检测规则,对所述监控信息进行检测;
当检测到所述监控信息中存在异常情况时进行告警。
可选的,所述将所述开锁密码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步骤,包括:
判断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开锁密码获取请求的时刻是否处于预测时间段内,如果处于,则将所述开锁密码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其中,所述预测时间段为根据所述周转箱从出发地出发的时刻以及预设时长确定。
可选的,系统还包括:
当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开锁密码获取请求的时刻不处于预测时间段内时,在接收到管理员设备发送的针对所述周转箱的开锁密码获取请求时,将所述开锁密码发送至所述管理员设备,以使所述管理员设备根据所述开锁密码和第三电子钥匙打开所述电子锁。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资周转管理装置,该装置应用于监控管理平台,所述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待周转的周转箱的周转箱信息,以及用于锁闭所述周转箱的电子锁;其中,所述周转箱信息包括:所述周转箱的出发地和目的地;
开锁模块,用于当接收到位于出发地的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针对所述周转箱的关锁密码获取请求时,确定所述电子锁的关锁密码,将所述关锁密码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以使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关锁密码和第一电子钥匙锁闭所述电子锁;
关锁模块,用于在确定所述周转箱已到达目的地之后,当接收到位于目的地的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针对所述周转箱的开锁密码获取请求时,确定所述电子锁的开锁密码,将所述开锁密码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以使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开锁密码和第二电子钥匙打开所述电子锁。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第二方面提供的物资周转管理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二方面提供的物资周转管理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物资周转管理系统及方法,监控管理平台可以获取周转箱信息和用于锁闭该周转箱的电子锁,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从监控管理平台中获取关锁密码,并根据获取的关锁密码和第一电子钥匙锁闭电子锁,以便锁闭周转箱。在确定周转箱已到达目的地之后,第二终端设备可以从监控管理平台中获取开锁密码,并根据获取的开锁密码和第二电子钥匙打开电子锁,以便打开周转箱。本申请实施例中,周转箱使用电子钥匙和电子锁进行开锁和关锁,在开锁和关锁时均需要从监控管理平台获取密码。在无法获取密码时,难以打开或关闭周转箱的电子锁,因此本申请实施例能够提高物资周转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物资周转管理系统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监控管理平台与终端设备的一交互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物资周转管理系统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物资周转管理系统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物资周转管理系统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从出发地到运输车的一种交互流程示意图;
图5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从到达目的地到开锁的一种交互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各个子系统与监控管理平台的一种交互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物资周转管理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物资周转管理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为了提高物资周转时的安全性,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资周转管理方法及系统。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物资周转管理系统的一种结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监控管理平台101、位于出发地的第一终端设备102和位于目的地的第二终端设备103。其中,监控管理平台可以理解为安装有客户端软件的服务器或普通计算机。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均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其他设备。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可以为相同的设备,以下以终端设备来指代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以描述两者的相同之处。
监控管理平台101,用于确定待周转的周转箱的周转箱信息,以及用于锁闭周转箱的电子锁。周转箱信息包括:周转箱的出发地和目的地。电子锁可以内嵌到周转箱上,也可以外挂到周转箱上。
第一终端设备102,用于向监控管理平台发送针对周转箱的关锁密码获取请求,在接收到监控管理平台发送的关锁密码时,根据关锁密码和第一电子钥匙锁闭电子锁。
第二终端设备103,用于向监控管理平台发送针对周转箱的开锁密码获取请求,在接收到监控管理平台发送的开锁密码时,根据开锁密码和第二电子钥匙打开电子锁。
监控管理平台101,用于在接收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关锁密码获取请求时,确定电子锁的关锁密码,将关锁密码发送至第一终端设备;在确定周转箱已到达目的地之后,当接收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开锁密码获取请求时,确定电子锁的开锁密码,将开锁密码发送至第二终端设备。
本实施例中,监控管理平台在确定周转箱信息时,具体可以接收位于出发地的第一管理设备发送的待周转的周转箱的周转箱信息。第一管理设备中的周转箱信息可以是根据资产管理人员的输入信息获取的。
监控管理平台在确定用于锁闭周转箱的电子锁时,具体可以从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关锁密码获取请求中携带的周转箱与电子锁的对应关系,确定用于锁闭周转箱的电子锁。
确定用于锁闭周转箱的电子锁,可以理解为确定用于锁闭周转箱的电子锁标识,该标识可以为序列号或编号等。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监控管理平台可以直接根据资产管理人员的输入操作确定待周转的周转箱的周转箱信息,以及用于锁闭周转箱的电子锁。在确定周转箱信息以及电子锁之后,监控管理平台可以将确定的周转箱信息以及电子锁发送至出发地的第一管理设备。在这种方式中,监控管理平台用于分配调配周转箱的出发地和目的地以及对应的电子锁,并下发至出发地。
监控管理平台在确定电子锁的关锁密码时,可以从已存储的电子锁的关锁密码库中查找该电子锁的关锁密码,也可以根据预设的生成算法生成关锁密码。
第一终端设备在发送关锁密码请求时,可以是根据用户的输入操作向监控管理平台发送针对周转箱的关锁密码获取请求。该关锁密码获取请求可以携带周转箱与电子锁的对应关系。其中,周转箱可以采用周转箱标识进行表述,电子锁可以采用电子锁标识进行表示。周转箱标识可以为周转箱序列号或编号等。
第一终端设备根据关锁密码和第一电子钥匙锁闭电子锁时,具体可以为,在接收到用户的关锁触发指令时,将关锁密码发送至第一电子钥匙;第一电子钥匙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关锁密码之后将关锁密码发送至电子锁;电子锁接收到该关锁密码后,将接收的关锁密码与自身存储的关锁密码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关锁,如果匹配失败则不关锁。
第一终端设备在接收到关锁密码之后,可以提示用户将第一电子钥匙插入电子锁中,并根据用户输入的连接操作与第一电子钥匙建立通信连接。第一电子钥匙与电子锁之间可以通过蓝牙技术或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进行连接。在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一电子钥匙连接成功之后提示用户输入关锁触发指令。
监控管理平台发送至第一终端设备的关锁密码,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至第一电子钥匙的关锁密码,以及第一电子钥匙发送至电子锁的关锁密码均可以是经过加密的,这样可以提高安全性。
在电子锁关锁之后,可以向第一电子钥匙发送表示电子锁已关闭的锁状态信息,第一电子钥匙将锁状态信息发送至第一终端设备,第一终端设备再将锁状态信息发送至监控管理平台。监控管理平台接收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锁状态信息之后,可以根据该锁状态信息更新表示电子锁状态的记录信息,以便实时监控电子锁的状态,尽可能确保周转箱的安全性。
监控管理平台在确定电子锁的开锁密码时,可以从已存储的电子锁的开锁密码库中查找该电子锁的开锁密码,也可以根据预设的生成算法生成开锁密码。
第二终端设备在发送关锁密码请求时,可以是根据用户的输入操作向监控管理平台发送针对周转箱的开锁密码获取请求。该开锁密码获取请求可以携带周转箱与电子锁的对应关系。
第二终端设备根据开锁密码和第二电子钥匙打开电子锁时,具体可以为,在接收到用户的开锁触发指令时,将开锁密码发送至第二电子钥匙;第二电子钥匙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开锁密码之后将开锁密码发送至电子锁;电子锁接收到该开锁密码后,将接收的开锁密码与自身存储的开锁密码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开锁,如果匹配失败则不开锁。
第二终端设备在接收到开锁密码之后,可以提示用户将第二电子钥匙插入电子锁中,并根据用户输入的连接操作与第二电子钥匙建立通信连接。第二终端设备和第二电子钥匙之间可以通过蓝牙进行通信,第二电子钥匙与电子锁之间可以通过接触的串行通信。在第二终端设备与第二电子钥匙连接成功之后提示用户输入开锁触发指令。
监控管理平台发送至第二终端设备的开锁密码,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至第二电子钥匙的开锁密码,以及第二电子钥匙发送至电子锁的开锁密码均可以是经过加密的,这样可以提高安全性。
在电子锁开锁之后,可以向第二电子钥匙发送表示电子锁已打开的锁状态信息,第二电子钥匙将锁状态信息发送至第二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再将锁状态信息发送至监控管理平台。监控管理平台接收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锁状态信息之后,可以根据该锁状态信息更新表示电子锁状态的记录信息,以便实时监控电子锁的状态,尽可能确保周转箱的安全性。
参见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监控管理平台与终端设备之间的一交互流程示意图。在该图2中,终端设备T可以向监控管理平台C发送授权请求以及锁状态信息。授权请求可以为开锁密码获取请求或关锁密码获取请求。锁状态信息包括:电子锁已开锁、电子锁已关锁、电子锁未开锁和电子锁未关锁。监控管理平台C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授权,该授权可以为开锁密码或关锁密码。终端设备T在接收到授权后可以向电子钥匙K发送授权,电子钥匙K将授权发送至电子锁L,电子锁L执行开锁或关锁操作,并将锁的状态信息通过电子钥匙K返回给终端设备T,终端设备T将锁状态信息反馈给监控管理平台C。
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均可以为预先经过监控管理平台认证之后的设备。在认证时,具体可以采用相关技术中的设备认证方式进行认证,本实施例不再详述。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可以通过无线网络信号与监控管理平台进行通信。
出于节省成本和使用的方便性考虑,上述电子锁可以为无源电子锁。无源电子锁是一种不需要供电的电子锁,内有带电路板的电子锁芯,由电子钥匙进行外部供电,并在供电时根据授权(即开锁密码或关锁密码)进行开锁或关锁。电子锁芯可以包括微处理器和内存,内存可以用于存储电子锁标识(例如,电子锁身份识别码)和密码。微处理器可以用于验证电子钥匙发送的密码是否与存储的密码相同,如果相同,控制开锁或关锁。无源电子锁内不需要电源,且内部结构简单,方便维护且节能。
电子钥匙是和无源电子锁配套使用的一种电子设备。电子钥匙可以接收用户终端的授权,并把授权传递给无源电子锁,并开启关闭电子锁。电子钥匙可以包括通信模块和微处理器等部分组成。通信模块可以用于与终端设备或电子钥匙进行通信。微处理器可以用于对接收的终端设备发送的信息进行解密,并将解密后的数据重新加密然后发送至电子锁。
监控管理平台在确定周转箱是否已到达目的地时,可以根据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到达信息确定周转箱已到达目的地,也可以采用人工确认的方式。
由上述内容可知,本实施例中,监控管理平台可以获取周转箱信息和用于锁闭该周转箱的电子锁,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从监控管理平台中获取关锁密码,并根据获取的关锁密码和第一电子钥匙锁闭电子锁,以便锁闭周转箱。在确定周转箱已到达目的地之后,第二终端设备可以从监控管理平台中获取开锁密码,并根据获取的开锁密码和第二电子钥匙打开电子锁,以便打开周转箱。本实施例中,周转箱使用电子钥匙和电子锁进行开锁和关锁,在开锁和关锁时均需要从监控管理平台获取密码。在无法获取密码时,难以打开或关闭周转箱的电子锁,因此本实施例能够提高物资周转时的安全性。
同时,由于采用卡封锁锁闭周转箱时,周转箱的运输过程严重依赖对相关人员的信任,而本实施例采用终端设备从监控管理平台中获取密码,并通过电子钥匙打开或关闭电子锁,因此减少了对人工的依赖性。并且,采用卡封锁时,会消耗卡封片这种一次性的消耗品。而终端设备、电子钥匙和电子锁均为可重复利用的设备,因此本实施例能够减少对消耗品的耗费。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关锁密码的安全性,监控管理平台101具体可以用于将存储的电子锁的当前关锁密码作为电子锁的关锁密码。在将关锁密码发送至第一终端设备之后,监控管理平台101还可以用于生成电子锁的新关锁密码,将新关锁密码更新为当前关锁密码,并将新关锁密码发送至第一终端设备。将新关锁密码更新为当前关锁密码,即将新关锁密码作为当前关锁密码。
第一终端设备102,还用于接收监控管理平台发送的新关锁密码,并通过第一电子钥匙将新关锁密码更新至电子锁。
具体的,监控管理平台可以在预设的字符范围内随机生成电子锁的新关锁密码,这样可以增加关锁密码被破解的难度,提高关锁密码的安全性。
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将新关锁密码以及第一特征标识通过第一电子钥匙发送至电子锁,电子锁在接收到第一电子钥匙发送的新关锁密码以及第一特征标识时,可以根据第一特征标识,将原关锁密码替换为新关锁密码。第一特征标识用于指示电子锁将原关锁密码替换为新关锁密码。
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确定电子锁已经关锁之后,将新关锁密码通过第一电子钥匙发送至电子锁,以使电子锁对关锁密码进行更新。
综上,本实施例可以在每次关锁之后均更新电子锁的关锁密码,采用动态变化的关锁密码能够尽可能降低密码被破解的可能,提高安全性。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开锁密码的安全性,监控管理平台101具体可以用于将存储的电子锁的当前开锁密码作为电子锁的关锁密码。在将开锁密码发送至第一终端设备之后,监控管理平台101还可以用于生成电子锁的新开锁密码,将新开锁密码更新为当前开锁密码,并将新开锁密码发送至第二终端设备。将新开锁密码更新为当前开锁密码,即将新开锁密码作为当前开锁密码。
第二终端设备103,还用于接收监控管理平台发送的新开锁密码,通过第二电子钥匙将新开锁密码更新至电子锁。
具体的,监控管理平台可以在预设的字符范围内随机生成电子锁的新开锁密码,这样可以增加开锁密码被破解的难度,提高开锁密码的安全性。
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将新开锁密码以及第二特征标识通过第二电子钥匙发送至电子锁,电子锁在接收到第二电子钥匙发送的新开锁密码以及第二特征标识时,可以根据第二特征标识,将原开锁密码替换为新开锁密码。第二特征标识用于指示电子锁将原开锁密码替换为新开锁密码。
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在确定电子锁已经开锁之后,将新开锁密码通过第二电子钥匙发送至电子锁,以使电子锁对开锁密码进行更新。
综上,本实施例可以在每次开锁之后均更新电子锁的开锁密码,采用动态变化的开锁密码能够尽可能降低密码被破解的可能,提高安全性。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为了减少处理的复杂度,电子锁中的开锁密码和关锁密码可以为同一个密码。监控管理平台可以针对每个电子锁,存储两个密码,一个为本次密码,一个为下次密码。在接收到密码获取请求时,监控管理平台可以将本次密码和下次密码均发送至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将本次密码和下次密码以及操作指令通过电子钥匙发送至电子锁,电子锁在接收到本次密码和下次密码操作指令时,将本次密码与存储的密码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响应操作指令。操作指令可以为开锁指令或关锁指令。其中,上述密码获取请求可以为开锁密码获取请求或关锁密码获取请求,终端设备可以为第一终端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
监控管理平台,可以在将本次密码和下次密码均发送至终端设备之后,将下次密码更新为本次密码,并生成新的密码作为下次密码。这样,每当开锁一次或关锁一次均可以更换一次密码,提高了密码的安全性。并且,将本次密码和下次密码均发送至终端设备,无需单独发送一次更改后的密码,能够减少密码的发送次数,提高处理效率。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电子锁的安全性,第二终端设备103,具体可以用于按照预设的限制条件,根据开锁密码和第二电子钥匙打开电子锁。其中,预设的限制条件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在限制时长内;在限制次数内。
例如,限制时长为10分钟,在第二终端设备接收到开锁密码后开始计时,在10分钟内,第二终端设备如果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开锁触发指令,则可以根据开锁密码和第二电子钥匙打开电子锁。如果在该10分钟内未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开锁触发指令,则不允许开锁。这时可以通过管理员设备重新获取开锁密码,通过第三电子钥匙进行开锁。当开锁失败时,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在开锁失败的次数小于限制次数时再次根据开锁密码和第二电子钥匙开电子锁。
第二终端设备在接收到监控管理平台发送的开锁密码时,可以向用户提示上述限制条件。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限制条件来限制开锁操作,这样能够进一步提高开锁时的安全性。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具体可以用于按照预设的限制条件,根据关锁密码和第一电子钥匙打开电子锁。其中,预设的限制条件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在限制时长内;在限制次数内。
例如,限制时长为10分钟,在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关锁密码后开始计时,在10分钟内,第一终端设备如果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关锁触发指令,则可以根据关锁密码和第一电子钥匙锁闭电子锁。如果在该10分钟内未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关锁触发指令,则不允许关锁。这时可以通过管理员设备重新获取关锁密码,通过第三电子钥匙进行关锁。当关锁失败时,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关锁失败的次数小于限制次数时再次根据关锁密码和第一电子钥匙关电子锁。
第一终端设备在接收到监控管理平台发送的关锁密码时,可以向用户提示上述限制条件。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限制条件来限制关锁操作,这样能够进一步提高关锁时的安全性。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基于图1所示实施例,该物资周转系统还可以包括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以下设备:位于出发地的第一管理设备104和位于目的地的第二管理设备105。第一管理设备和第二管理设备可以为相同的设备,以下以管理设备来指代第一管理设备和第二管理设备,以描述两者的相同之处。管理设备可以为安装有客户端软件的普通计算机设备。
监控管理平台101,用于接收第二管理设备发送的第一验证信息,并在第一验证信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确定周转箱已到达目的地。
第二管理设备105,用于获取对周转箱上的电子标签进行识别得到的周转箱信息,根据周转箱信息得到第一验证信息,并将第一验证信息发送至监控管理平台。
第一管理设备104,用于在获取到周转箱信息时将周转箱信息写入周转箱的电子标签中。
本实施例中,第一验证信息可以为第一验证结果,也可以为周转箱信息。本实施例具体可以至少包括以下两种实施方式。
一种是,第一验证信息为对周转箱上的电子标签进行识别得到的周转箱信息。第一预设条件为:自身获取的周转箱信息与第二管理设备发送的周转箱信息匹配成功。
监控管理平台101,用于将自身获取的周转箱信息与第二管理设备发送的周转箱信息进行匹配,当匹配成功时,确定周转箱已到达目的地。当匹配失败时,确定周转箱未到达目的地。
第二管理设备105,用于将得到的周转箱信息作为第一验证信息发送至监控管理平台。
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二管理设备将周转箱信息发送至监控管理平台,由监控管理平台执行匹配的操作,这样能够得到更准确的匹配结果,进而更准确地确定周转箱已到达目的地。
在发送第一验证信息时,第二管理设备还可以将位置信息和时间信息发送至监控管理平台,以便监控管理平台根据位置信息、时间信息更准确地确定周转箱已到达目的地。
另一种是,第一验证信息为第一验证结果。第一预设条件为:第一验证结果表明周转箱验证通过。
监控管理平台101,还用于在确定周转箱信息之后,将周转箱信息发送至第二管理设备。监控管理平台需要预先将周转箱信息发送至第二管理设备,以便第二管理设备匹配周转箱信息。
监控管理平台101,具体用于当第一验证结果表明周转箱验证通过时,确定周转箱已到达目的地。
第二管理设备105,用于接收监控管理平台发送的周转箱信息,将接收的监控管理平台发送的周转箱信息与对周转箱上的电子标签进行识别得到的周转箱信息进行匹配,得到第一验证结果,将第一验证结果发送至监控管理平台。
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二管理设备执行匹配的操作,并将验证结果发送至监控管理平台,这样可以节省监控管理平台的计算量。
本实施例中,周转箱上可以有电子标签。第一管理设备可以与电子标签识别器连接。监控管理平台在确定周转箱信息时,具体可以接收第一管理设备发送的周转箱信息。第一管理设备中的周转箱信息可以是资产管理人员直接输入的,也可以是电子标签识别器发送的。在后一种情况中,电子标签识别器可以接收资产管理人员输入的周转箱信息,并将周转箱信息发送至第一管理设备。第一管理设备在接收到电子标签识别器发送的周转箱信息时,可以提示人工核对该周转箱信息。电子标签识别器在得到周转箱信息之后可以将周转箱信息写入周转箱的电子标签中。
其中,周转箱信息可以包括:周转箱标识,周转箱的图像,用于运送该周转箱的运输车标识,周转箱的存放物品与数量,周转箱的发送人、押运人和接收人,周转箱的出发地和目的地,出发地与目的地之间的运送路线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第一管理设备还可以与第一监控设备相连。第一监控设备用于采集周转箱的监控信息,监控信息包括监控图像和监控视频等。第一监控设备可以将周转箱的监控信息通过第一管理设备转发至监控管理平台。监控管理平台在接收到监控信息后可以存储该监控信息,或供人工审核。
第二管理设备可以与电子标签识别器连接,当周转箱到达目的地之后,电子标签识别器可以对周转箱的电子标签进行识别,得到周转箱信息,并将该周转箱信息发送至第二管理设备,第二管理设备接收电子标签识别器发送的周转箱信息,并可以将监控管理平台发送的周转箱信息与对周转箱上的电子标签进行识别得到的周转箱信息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得到表明周转箱验证通过的第一验证结果;若匹配失败,则得到表明周转箱未验证通过的第一验证结果。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二管理设备可以将监控管理平台发送的周转箱信息发送至电子标签识别器。当电子标签识别器对周转箱的电子标签进行识别,得到周转箱信息后,电子标签识别器将监控管理平台发送的周转箱信息与对周转箱上的电子标签进行识别得到的周转箱信息进行匹配,得到第一验证结果,将第一验证结果通过第二管理设备转发至监控管理平台。
第二管理设备还可以与第二监控设备相连。第二监控设备用于采集周转箱的监控信息。第二监控设备可以将周转箱的监控信息通过第二管理设备转发至监控管理平台。监控管理平台在接收到监控信息后可以存储该监控信息,或供人工审核。
上述第一监控设备和第二监控设备均可以为摄像机或监控相机等具有图像采集功能的设备。
监控管理平台与第一管理设备以及第二管理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可以通过有线的方式,也可以通过无线的方式。
综上,本实施例中,位于目的地的第二管理设备可以将监控管理平台发送的周转箱信息与对周转箱上的电子标签进行识别得到的周转箱信息进行匹配,得到第一验证结果,当第一验证结果表明周转箱验证通过时,确定周转箱已到达目的地,从而能更准确地确定周转箱已到达目的地。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周转箱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基于图1所示实施例,该物资周转系统还可以包括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以下设备:位于出发地的第一管理设备104和位于运输车的第三管理设备106。其中,运输车为用于运送周转箱的运输车。其中,第一管理设备和第三管理设备可以为相同的设备,以下以管理设备来指代第一管理设备和第三管理设备,以描述两者的相同之处。管理设备可以为安装有客户端软件的普通计算机设备。
监控管理平台101,用于接收第三管理设备发送的第二验证信息,并在第二验证信息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确定周转箱已到达运输车;
第三管理设备106,用于获取对周转箱上的电子标签进行识别得到的周转箱信息,根据周转箱信息得到第二验证信息,并将第二验证信息发送至监控管理平台。
第一管理设备104,用于在获取到周转箱信息时将周转箱信息写入周转箱的电子标签中。
本实施例中,第二验证信息可以为第二验证结果,也可以为周转箱信息。本实施例具体可以至少包括以下两种实施方式。
一种是,第二验证信息为周转箱信息。第二预设条件为:自身获取的周转箱信息与第三管理设备发送的周转箱信息匹配成功。
监控管理平台101,用于将自身获取的周转箱信息与第三管理设备发送的周转箱信息进行匹配,当匹配成功时,确定周转箱已到达运输车;
第三管理设备106,用于将得到的周转箱信息作为第二验证信息发送至监控管理平台。
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三管理设备将周转箱信息发送至监控管理平台,由监控管理平台执行匹配的操作,这样能够得到更准确的匹配结果,进而更准确地确定周转箱已到达运输车。
在发送第二验证信息时,第三管理设备还可以将自身的位置信息和时间信息发送至监控管理平台,以便监控管理平台根据位置信息、时间信息更准确地确定周转箱已到达运输车。
另一种是,第二验证信息为第二验证结果。第二预设条件为:第二验证结果表明周转箱验证通过。
监控管理平台101,还用于在确定周转箱信息之后,将周转箱信息发送至第三管理设备;
监控管理平台101,具体用于当第二验证结果表明周转箱验证通过时,确定周转箱已到达运输车;
第三管理设备106,用于接收监控管理平台发送的周转箱信息,将接收的监控管理平台发送的周转箱信息与对周转箱上的电子标签进行识别得到的周转箱信息进行匹配,得到第二验证结果,将第二验证结果发送至监控管理平台。
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三管理设备执行匹配的操作,并将验证结果发送至监控管理平台,这样可以节省监控管理平台的计算量。
本实施例中,关于第一管理设备的说明可以参见图3所示实施例,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第三管理设备可以与电子标签识别器连接。当周转箱从出发地转移至运输车上之后,电子标签识别器可以对周转箱的电子标签进行识别,得到周转箱信息,并将该周转箱信息发送至第三管理设备,第三管理设备接收电子标签识别器发送的周转箱信息,并可以将监控管理平台发送的周转箱信息与对周转箱上的电子标签进行识别得到的周转箱信息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得到表明周转箱验证通过的第二验证结果;若匹配失败,则得到表明周转箱未验证通过的第二验证结果。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三管理设备可以将监控管理平台发送的周转箱信息发送至电子标签识别器。当电子标签识别器对周转箱的电子标签进行识别,得到周转箱信息后,电子标签识别器将监控管理平台发送的周转箱信息与对周转箱上的电子标签进行识别得到的周转箱信息进行匹配,得到第二验证结果,将第二验证结果通过第三管理设备转发至监控管理平台。
当第二验证结果表明周转箱验证通过时,认为该运输车为用于运送该周转箱的运输车。当第二验证结果表明周转箱未验证通过时,认为周转箱与运输车不对应,此时监控管理平台可以向第三管理设备发送告警信息,以使工作人员更换运输车,实行重新调度。监控管理平台也可以向第一管理设备发送告警信息。第三管理设备也可以向第一管理设备发送信息不一致的提示信息,以使第一管理设备提示出发地的工作人员调换运输车或周转箱。
当周转箱被卸下运输车时,运输车上的电子标签识别器也会对周转箱上的电子标签进行识别,得到周转箱信息,并将周转箱信息以及表示周转箱下车的信息发送至第三管理设备。
第三管理设备接收到周转箱信息以及表示周转箱下车的信息发送至第三管理设备时,可以从待管理的周转箱中去除该周转箱,并把剩余待管理周转箱发送至监控管理平台。监控管理平台接收到该剩余待管理周转箱时,可以根据该剩余待管理周转箱以及第三管理设备调整各个周转箱的在线状态。
监控管理平台与第一管理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可以通过有线的方式,也可以通过无线的方式。监控管理平台与第三管理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可以通过无线的方式。
综上,本实施例中,位于运输车的第三管理设备可以将接收的监控管理平台发送的周转箱信息与对周转箱上的电子标签进行识别得到的周转箱信息进行匹配,得到第二验证结果,当第二验证结果表明周转箱验证通过时,确定周转箱已到达运输车,从而能更准确地确定周转箱已到达运输车。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第三管理设备106还可以用于在得到表明周转箱验证通过的第二验证结果之后,向监控管理平台发送周转箱的位置信息;
监控管理平台101,还用于接收第三管理设备发送的周转箱的位置信息;
监控管理平台101,具体用于当确定位置信息为目的地的位置信息时,确定周转箱已到达目的地。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管理设备可以与定位设备连接。定位设备用于获取位置信息,并将获取的位置信息发送至第三管理设备。定位设备安装于运输车上,定位设备获取的位置信息为运输车的位置信息,也是周转箱的位置信息。定位设备在获取到周转箱的位置信息后可以将该位置信息通过第三管理设备发送至监控管理平台。其中,定位设备可以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进行定位。
综上,本实施例中,监控管理平台可以在确定周转箱的位置信息为目的地的位置信息时确定周转箱已到达目的地,这样能够更准确地确定周转箱已到达目的地。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监控管理设备也可以在接收到第二管理设备发送的针对周转箱的第一验证结果,且第一验证结果表明周转箱验证通过时,以及,当确定位置信息为目的地的位置信息时,确定周转箱已到达目的地。这样,综合考虑两方面因素,能够提高确定周转箱已到达目的地的准确性。
为了提高对周转箱在运输过程中的监控,提高周转箱运送时的安全性,监控管理平台101,还用于在接收到位置信息之后,判断位置信息是否符合预设的周转箱的运送路线,如果不符合,则向第三管理设备发送路线提示信息;如果符合,则可以不予以处理。
其中,周转箱的运送路线可以是预先配置的。监控管理平台在接收到第一管理设备发送的周转箱信息时,可以将该周转箱的运送路线发送至第一管理设备。第一管理设备将该周转箱的运送路线通过电子标签识别器写入周转箱的电子标签中。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运送路线也可以是第一管理设备确定并发送至监控管理平台的。
第三管理设备可以按照预设周期向监控管理平台发送周转箱的位置信息。当监控管理平台发现该位置信息不符合预设的运送路线时,可以向第三管理设备发送路线提示信息。第三管理设备可以在接收到路线提示信息时对驾驶员进行提示,以使驾驶员将运输车调整至正常路线上。这样能够及时地纠正运输车的轨迹偏离情况,提高周转箱运送过程的安全性。
为了提高物资周转过程中的安全性,第三管理设备106,还用于在得到表明周转箱验证通过的第二验证结果之后,向监控管理平台发送针对周转箱的监控信息;在得到表明周转箱验证通过的第二验证结果时,认为周转箱已到达运输车。
监控管理平台101,还用于接收第三管理设备发送的监控信息,根据预设的异常情况检测规则,对监控信息进行检测,当检测到监控信息中存在异常情况时进行告警。
本实施例中,第三管理设备还可以与第三监控设备相连。第三监控设备用于采集周转箱的监控信息,监控信息包括图像和视频。第三监控设备可以将周转箱的监控信息通过第三管理设备转发至监控管理平台。第三监控设备的摄像头可以对着周转箱,使周转箱处于第三监控设备的图像采集范围内。
上述异常情况检测规则可以为:周转箱的位置存在移动;或者,周转箱被遮挡等。
监控管理平台在接收到监控信息后还可以存储该监控信息,或供人工审核。第三监控设备可以为摄像机或监控相机等具有图像采集功能的设备。
综上,本实施例中,监控管理平台可以对运输车上的监控信息进行检测,实时监控周转箱在运输车情况,当检测到异常情况时及时告警,从而提高周转箱运输过程中安全性。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开锁时的安全性,监控管理平台101具体可以用于:
判断接收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开锁密码获取请求的时刻是否处于预测时间段内,如果处于,则将开锁密码发送至第二终端设备;如果不处于,则可以不将开锁密码发送至第二终端设备,以提高安全性。
其中,预测时间段为根据周转箱从出发地出发的时刻以及预设时长确定。
周转箱从出发地出发的时刻可以为监控管理平台接收到第一管理设备发送的周转箱信息的时刻,也可以为当第二验证结果表明周转箱验证通过时,接收到第二验证结果的时刻,还可以为接收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表明电子锁已锁闭的时刻。
监控管理平台在确定预测时间段时,可以将周转箱从出发地出发的时刻作为预测时间段的起始时刻,将预测时间段的结束时刻确定为起始时刻加上预设时长。预设时长可以根据运输车从出发地到目的地之间的经验耗时确定。例如,预设时长为5小时,周转箱从出发地出发的时刻为8:10,则可以确定预测时间段为8:10—13:10。
综上,本实施例根据预测时间段判断是否将开锁密码发送至第二终端设备,能够尽可能避免恶意人员在运输途中对周转箱进行密码破解等行为,从而能够提高物资周转的安全性。
如果在运输过程中,运输车遇到了不可测的外接因素影响,导致延迟到达目的地,为了能够打开电子锁,物资周转管理系统还可以包括:管理员设备(图中未示出)。管理员设备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其他终端设备。管理员设备可以为预先经过监控管理平台认证的设备。
监控管理平台101,还用于当接收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开锁密码获取请求的时刻不处于预测时间段内时,在接收到管理员设备发送的针对周转箱的开锁密码获取请求时,将开锁密码发送至管理员设备。
管理员设备,用于向监控管理平台发送开锁密码获取请求,接收监控管理平台发送的开锁密码,并根据开锁密码和第三电子钥匙打开电子锁。其中,第三电子钥匙可以与第二电子钥匙相同,也可以不同。
本实施例中,管理员设备可以在接收到管理员输入的开锁触发指令时,向监控管理平台发送开锁密码获取请求。管理员可以在确认周转箱安全到达目的地,并且核查了延误原因之后,向管理员设备输入开锁触发指令。这样,能够在第二终端设备无法打开电子锁,且周转箱安全到达时,通过管理员设备打开电子锁,避免进一步延误周转箱的开启。
下面结合具体实例对本申请再做详细说明。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物资周转管理系统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其中,物资周转管理系统包括:监控管理平台C、出发地监控子系统、带移动监控和位置定位的运输车子系统、目的地监控子系统、带电子标签的周转箱、锁周转箱的无源电子锁、开无源电子锁的电子钥匙、电子标签识别器、用户终端(即终端设备)。
其中,出发地监控子系统包括:第一管理设备M1、第一监控设备P1和电子标签识别器A1。目的地监控子系统包括:第二管理设备M2、第二监控设备P2和电子标签识别器A2。运输车子系统包括:第三管理设备M3、定位设备、移动监控P3和电子标签识别器A3。周转箱上包括电子标签和无源电子锁。
监控管理平台C,用于:管理用户、管理电子钥匙、管理用户终端,接收用户终端的开周转箱锁请求并在符合条件下授权给用户终端,也可以实时取消授权;监控周转箱的锁状态;管理车辆和调度车辆、监控车辆运行状态和运行轨迹、采集管理各个环节的视频监控、管理周转箱、监控周转箱运输过程和状态;管理运输的起始地址和目的地址并根据情况设置不同状态。
参见图5a,图5a为周转箱从出发地到运输车的流程示意图。在出发地,电子标签读写器A1将周转箱信息写入周转箱的电子标签内(步骤S1)。出发地全程由第一监控设备录像并保存在第一监控设备P1和监控管理平台C中。当周转箱锁闭后,用户终端会把锁状态传递给监控管理平台C,监控管理平台C会记录下锁状态,电子标签识别器A1验证周转箱出站且进入运输车,并把确定周转箱出站的信息通过第一管理设备M1发送至监控管理平台C。同时,电子标签识别器A1可以通过第一管理设备M1将周转箱信息发送给监控管理平台C(步骤S2)。监控管理平台C会把周转箱信息发送至运输车上的第三管理设备M3(步骤S3),通过第三管理设备M3将周转箱信息发送至电子标签识别器A3中,以便到货验证。当周转箱被移至运输车后,运输车上的电子标签识别器A3读取周转箱的电子标签内容(即周转箱信息)(步骤S4),并验证该周转箱是否为本运输车待运送的周转箱(步骤S5)。如果验证成功,则把验证成功的结果发送至监控管理平台C(步骤S6);如果验证错误,则把验证错误的结果发送至监控管理平台C(步骤S7),监控管理平台提示第一管理设备调配至正确的运输车(步骤S8)。
运输车是带有移动监控P3、定位设备和电子标签识别器A3的运输车辆。运输车中的第三管理设备M3可以接收监控管理平台C的指令,把物资周转箱运输到目的地。移动监控P3用于监控运输过程中的全过程,并把监控视频通过第三管理设备M3发送给监控管理平台C,定位设备用于把运输车的实时定位信息通过第三管理模块M3传递给监控管理平台C,监控管理平台C实时监控管理运输车辆,电子标签识别器A3负责甄别周转箱,防止非本任务车辆的周转箱混入。
参见图5b,图5b为周转箱从到达目的地到开锁的流程示意图。当运输车到达目的地后,电子标签识别器A2读取周转箱的电子标签内容,并根据电子标签内容验证周转箱是否是本目的地的周转箱(步骤S1),验证后电子标签识别器A2通过第二管理设备M2把验证结果发送至监控管理平台C(步骤S2),监控管理平台C会根据验证结果确定周转箱是否到达了正确的目的地(步骤S3)。如果错误,则监控管理平台C将验证错误的信息发送至用户终端(步骤S4),以通知用户终端不必开锁等。如果正确,则监控管理平台C也可以向用户终端发送验证正确的信息,以提示用户终端索要授权。当接收到用户终端的授权请求时,监控管理平台C会判断到达时间是否在预测时间段内(步骤S5)。如果在预测时间段内,则监控管理平台C将授权发送至用户终端(步骤S6)。用户终端可以把授权传递给电子钥匙,电子钥匙打开无源电子锁(步骤S7)。用户终端把已开锁信息传递给监控管理平台C(步骤S8)。如果不在预测时间段内,由于用户终端无法开锁,此时管理员会介入。当监控管理平台C收到管理员设备的授权申请(步骤S9)时,可以通过监控视频、语音等方式核实周转箱是否安全到达或是否符合规定(步骤S10)。如果合规,则监控管理平台C向管理员设备发送动态授权(步骤S12),管理员设备通过动态授权中的密码以及电子钥匙开锁(步骤S13)。如果不合规,则提示更换周转箱或其他处理(步骤S11)。目的地全程由第二监控设备P2录像,并通过第二管理设备M2存储录像并上传录像至监控管理平台C,监控管理平台C可以实时在线播放视频。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各个子系统与监控管理平台之间的一种交互流程示意图。其中,出发地监控子系统将周转箱信息写入周转箱的电子标签中,并且将周转箱信息和监控信息发送至监控管理平台。监控管理平台将周转箱信息分别下发到运输车子系统和目的地监控子系统,也要将周转箱信息发送至出发地的用户终端和目的地的用户终端。出发地的用户终端根据周转箱信息以及用户锁周转箱的电子锁编号,向监控管理平台发送授权请求(即关锁密码获取请求),监控管理平台核验后向出发地的用户终端发送授权(即关锁密码),用户终端将授权发送至电子钥匙,电子钥匙将授权发送至周转箱的电子锁之后关锁。
在周转箱被移至运输车上后,运输车子系统读取周转箱上电子标签的周转箱信息,并对该周转箱信息进行核验,将验证结果、运输中的监控信息发送至监控管理平台。
当周转箱到达目的地后,目的地监控子系统读取周转箱上电子标签的周转箱信息,并对该周转箱信息进行核验,将验证结果、运输中的监控信息发送至监控管理平台。
监控管理平台根据目的地监控子系统发送的验证结果和监控信息,确定周转箱已安全到达目的地后,向用户终端发送授权(即开锁密码),用户终端将授权发送至电子钥匙,电子钥匙将授权发送至周转箱的电子锁之后开锁。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物资周转管理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监控管理平台。其中,监控管理平台可以理解为安装有客户端软件的服务器或普通计算机。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701~S703。
步骤S701:确定待周转的周转箱的周转箱信息,以及用于锁闭周转箱的电子锁。其中,周转箱信息包括:周转箱的出发地和目的地。电子锁可以为无源电子锁。
在确定周转箱信息时,具体可以接收位于出发地的第一管理设备发送的待周转的周转箱的周转箱信息。第一管理设备中的周转箱信息可以是根据资产管理人员的输入信息获取的。
在确定用于锁闭周转箱的电子锁时,具体可以从位于出发地的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关锁密码获取请求中携带的周转箱与电子锁的对应关系,确定用于锁闭周转箱的电子锁。
确定用于锁闭周转箱的电子锁,可以理解为确定用于锁闭周转箱的电子锁标识,该标识可以为序列号或编号等。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监控管理平台可以直接根据资产管理人员的输入操作确定待周转的周转箱的周转箱信息,以及用于锁闭周转箱的电子锁。在确定周转箱信息以及电子锁之后,监控管理平台可以将确定的周转箱信息以及电子锁发送至出发地的第一管理设备。在这种方式中,监控管理平台用于分配调配周转箱的出发地和目的地以及对应的电子锁,并下发至出发地。
步骤S702:当接收到位于出发地的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针对周转箱的关锁密码获取请求时,确定电子锁的关锁密码,将关锁密码发送至第一终端设备,以使第一终端设备根据关锁密码和第一电子钥匙锁闭电子锁。
在确定电子锁的关锁密码时,可以从已存储的电子锁的关锁密码库中查找该电子锁的关锁密码,也可以根据预设的生成算法生成关锁密码。
在将关锁密码发送至第一终端设备时,可以将关锁密码进行加密,将加密之后的关锁密码发送至第一终端设备。在加密时,可以采用约定的加密算法以及密钥进行加密。发送加密的关锁密码可以提高安全性。
在将关锁密码发送至第一终端设备之后,还可以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表示电子锁已关闭的锁状态信息。该锁状态信息为:电子锁在根据关锁密码进行关锁后通过第一电子钥匙发送至第一终端设备的。
在接收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锁状态信息之后,可以根据该锁状态信息更新表示电子锁状态的记录信息,以便实时监控电子锁的状态,尽可能确保周转箱的安全性。
步骤S703:在确定周转箱已到达目的地之后,当接收到位于目的地的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针对周转箱的开锁密码获取请求时,确定电子锁的开锁密码,将开锁密码发送至第二终端设备,以使第二终端设备根据开锁密码和第二电子钥匙打开电子锁。
在确定周转箱是否已到达目的地时,可以根据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到达信息确定周转箱已到达目的地,也可以采用人工确认的方式。
在确定电子锁的开锁密码时,可以从已存储的电子锁的开锁密码库中查找该电子锁的开锁密码,也可以根据预设的生成算法生成关锁密码。
在将开锁密码发送至第二终端设备时,可以将开锁密码进行加密,将加密之后的开锁密码发送至第二终端设备。在加密时,可以采用约定的加密算法以及密钥进行加密。发送加密的开锁密码可以提高安全性。
在将开锁密码发送至第二终端设备之后,还可以接收第二电子钥匙发送的表示电子锁已打开的锁状态信息。该锁状态信息为:电子锁在根据开锁密码进行开锁后通过第二电子钥匙发送至第二终端设备的。
在接收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锁状态信息之后,可以根据该锁状态信息更新表示电子锁状态的记录信息,以便实时监控电子锁的状态,尽可能确保周转箱的安全性。
其中,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均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其他设备。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均可以为预先经过监控管理平台认证之后的设备。在认证时,具体可以采用相关技术中的设备认证方式进行认证,本实施例不再详述。
综上,本实施例可以将关锁密码发送至第一终端设备,以使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获取的关锁密码和第一电子钥匙锁闭电子锁,以便锁闭周转箱。在确定周转箱已到达目的地之后,可以将开锁密码发送至第二终端设备,以使第二终端设备根据开锁密码和第二电子钥匙打开电子锁,以便打开周转箱。周转箱使用电子钥匙和电子锁进行开锁和关锁,在开锁和关锁时均需要从监控管理平台获取密码。在无法获取密码时,难以打开或关闭周转箱的电子锁,因此本实施例能够提高物资周转时的安全性。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步骤S702,确定电子锁的关锁密码的步骤,具体包括:将存储的电子锁的当前关锁密码作为电子锁的关锁密码。
该方法还包括:生成电子锁的新关锁密码,将新关锁密码更新为当前关锁密码。将新关锁密码发送至第一终端设备,以使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第一电子钥匙将新关锁密码更新至电子锁。
在生成电子锁的新关锁密码时,可以在预设的字符范围内随机生成电子锁的新关锁密码,这样可以增加关锁密码被破解的难度,提高关锁密码的安全性。
综上,本实施例可以在每次关锁之后均更新电子锁的关锁密码,采用动态变化的关锁密码能够尽可能降低密码被破解的可能,提高安全性。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步骤S703,确定电子锁的开锁密码的步骤,具体包括:将存储的电子锁的当前开锁密码作为电子锁的关锁密码;
该方法还包括:生成电子锁的新开锁密码,将新开锁密码更新为当前开锁密码;将新开锁密码发送至第二终端设备,以使第二终端设备通过第二电子钥匙将新开锁密码更新至电子锁。
在生成电子锁的新开锁密码时,具体可以在预设的字符范围内随机生成电子锁的新开锁密码,这样可以增加开锁密码被破解的难度,提高开锁密码的安全性。
综上,本实施例可以在每次开锁之后均更新电子锁的开锁密码,采用动态变化的开锁密码能够尽可能降低密码被破解的可能,提高安全性。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为了减少处理的复杂度,电子锁中的开锁密码和关锁密码可以为同一个密码。监控管理平台可以针对每个电子锁,存储两个密码,一个为本次密码,一个为下次密码。在接收到密码获取请求时,监控管理平台可以将本次密码和下次密码均发送至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将本次密码和下次密码以及操作指令通过电子钥匙发送至电子锁,电子锁在接收到本次密码和下次密码操作指令时,将本次密码与存储的密码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响应操作指令。操作指令可以为开锁指令或关锁指令。其中,上述密码获取请求可以为开锁密码获取请求或关锁密码获取请求,终端设备可以为第一终端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
监控管理平台,可以在将本次密码和下次密码均发送至终端设备之后,将下次密码更新为本次密码,并生成新的密码作为下次密码。这样,每当开锁一次或关锁一次均可以更换一次密码,提高了密码的安全性。并且,将本次密码和下次密码均发送至终端设备,无需单独发送一次更改后的密码,能够减少密码的发送次数,提高处理效率。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确定周转箱已到达目的地:
接收位于目的地的第二管理设备发送的第一验证信息,并在第一验证信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确定周转箱已到达目的地。
其中,第一验证信息为:第二管理设备根据对周转箱上的电子标签进行识别得到的周转箱信息得到。电子标签中的周转箱信息为:位于出发地的第一管理设备在获取到周转箱信息时写入电子标签中。
第一验证信息可以为第一验证结果,也可以为周转箱信息。本实施例具体可以至少包括以下两种实施方式。
一种是,当第一验证信息为第二管理设备对周转箱上的电子标签进行识别得到的周转箱信息时,第一预设条件可以为:监控管理平台自身获取的周转箱信息与第二管理设备发送的周转箱信息匹配成功。
在第一验证信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确定周转箱已到达目的地的步骤,具体可以包括:
将自身获取的周转箱信息与第二管理设备发送的周转箱信息进行匹配,当匹配成功时,确定周转箱已到达目的地。
当匹配失败时,确定周转箱未到达目的地。
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二管理设备将周转箱信息发送至监控管理平台,由监控管理平台执行匹配的操作,这样能够得到更准确的匹配结果,进而更准确地确定周转箱已到达目的地。
另一种是,第一验证信息为第一验证结果。第一预设条件为:第一验证结果表明周转箱验证通过。
在步骤S701之后,即在确定周转箱信息之后,还可以将周转箱信息发送至第二管理设备。
在第一验证信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确定周转箱已到达目的地的步骤,具体可以包括:
当第一验证结果表明所述周转箱验证通过时,确定周转箱已到达目的地。其中,第一验证结果为:将接收的监控管理平台发送的周转箱信息与对周转箱上的电子标签进行识别得到的周转箱信息进行匹配后得到。
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二管理设备执行匹配的操作,并将验证结果发送至监控管理平台,这样可以节省监控管理平台的计算量。
本实施例中,周转箱上可以有电子标签。第一管理设备可以与电子标签识别器连接。监控管理平台在确定周转箱信息时,具体可以接收第一管理设备发送的周转箱信息。第一管理设备中的周转箱信息可以是资产管理人员直接输入的,也可以是电子标签识别器发送的。在后一种情况中,电子标签识别器可以接收资产管理人员输入的周转箱信息,并将周转箱信息发送至第一管理设备。电子标签识别器还可以将得到的周转箱信息写入周转箱的电子标签中。
其中,周转箱信息可以包括:周转箱标识,周转箱的图像,用于运送该周转箱的运输车标识,周转箱的存放物品与数量,周转箱的发送人、押运人和接收人,周转箱的出发地和目的地,出发地与目的地之间的运送路线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第一管理设备还可以与第一监控设备相连。第一监控设备用于采集周转箱的监控信息,监控信息包括图像和视频。第一监控设备可以将周转箱的监控信息通过第一管理设备转发至监控管理平台。监控管理平台可以接收第一管理设备发送的监控信息。在接收监控信息之后,还可以存储该监控信息,或供人工审核。
第二管理设备还可以与第二监控设备相连。第二监控设备用于采集周转箱的监控信息。第二监控设备可以将周转箱的监控信息通过第二管理设备转发至监控管理平台。监控管理平台接收第二管理设备发送的监控信息。在接收到监控信息后,监控管理平台可以存储该监控信息,或供人工审核。
监控管理平台与第一管理设备以及第二管理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可以通过有线的方式,也可以通过无线的方式。
综上,本实施例中,位于目的地的第二管理设备可以将监控管理平台发送的周转箱信息与对周转箱上的电子标签进行识别得到的周转箱信息进行匹配,得到第一验证结果,当第一验证结果表明周转箱验证通过时,确定周转箱已到达目的地,从而能更准确地确定周转箱已到达目的地。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周转箱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可以采用以下方式确定周转箱已到达用于运送周转箱的运输车:
接收位于运输车的第三管理设备发送的第二验证信息,并在第二验证信息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确定周转箱已到达运输车。
其中,第二验证信息为:第三管理设备根据对周转箱上的电子标签进行识别得到的周转箱信息得到。电子标签中的周转箱信息为:位于出发地的第一管理设备在获取到周转箱信息时写入电子标签中。
其中,第二验证信息可以为第二验证结果,也可以为周转箱信息。本实施例具体可以至少包括以下两种实施方式。
一种是,当第二验证信息为第三管理设备对所述周转箱上的电子标签进行识别得到的周转箱信息时,第二预设条件为:自身获取的周转箱信息与第三管理设备发送的周转箱信息匹配成功。
在第二验证信息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确定周转箱已到达运输车的步骤,具体可以包括:
将自身获取的周转箱信息与第三管理设备发送的周转箱信息进行匹配,当匹配成功时,确定周转箱已到达运输车。
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三管理设备将周转箱信息发送至监控管理平台,由监控管理平台执行匹配的操作,这样能够得到更准确的匹配结果,进而更准确地确定周转箱已到达运输车。
在发送第二验证信息时,第三管理设备还可以将自身的位置信息和时间信息发送至监控管理平台,以便监控管理平台根据位置信息、时间信息更准确地确定周转箱已到达运输车。
另一种是,第二验证信息为第二验证结果。第二预设条件为:第二验证结果表明周转箱验证通过。
在步骤S701之后,即在确定周转箱信息之后,监控管理平台还可以将周转箱信息发送至第三管理设备。
在第二验证信息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确定周转箱已到达运输车的步骤,具体可以包括:
当第二验证结果表明周转箱验证通过时,确定周转箱已到达运输车。其中,第二验证结果为:将接收的监控管理平台发送的周转箱信息与对周转箱上的电子标签进行识别得到的周转箱信息进行匹配后得到。
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三管理设备执行匹配的操作,并将验证结果发送至监控管理平台,这样可以节省监控管理平台的计算量。
当第二验证结果表明周转箱验证通过时,认为该运输车为用于运送该周转箱的运输车。当第二验证结果表明周转箱未验证通过时,认为周转箱与运输车不对应,此时监控管理平台可以向第三管理设备发送告警信息,以使工作人员更换运输车。监控管理平台也可以向第一管理设备发送告警信息。第三管理设备也可以向第一管理设备发送信息不一致的提示信息,以使第一管理设备提示出发地的工作人员调换运输车或周转箱。
监控管理平台与第一管理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可以通过有线的方式,也可以通过无线的方式。监控管理平台与第三管理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可以通过无线的方式。
综上,本实施例中,位于运输车的第三管理设备可以将接收的监控管理平台发送的周转箱信息与对周转箱上的电子标签进行识别得到的周转箱信息进行匹配,得到第二验证结果,当第二验证结果表明周转箱验证通过时,确定周转箱已到达运输车,从而能更准确地确定周转箱已到达运输车。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在确定周转箱已到达运输车之后,该方法还可以包括:接收第三管理设备发送的周转箱的位置信息。
本实施例中,步骤S703中确定周转箱已到达目的地的步骤,具体可以包括:当确定位置信息为目的地的位置信息时,确定周转箱已到达目的地。
上述位置信息可以为第三管理设备从位于运输车的定位设备中获取的。
综上,本实施例中,监控管理平台可以在确定周转箱的位置信息为目的地的位置信息时确定周转箱已到达目的地,这样能够更准确地确定周转箱已到达目的地。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在接收到位置信息之后,还可以判断位置信息是否符合预设的周转箱的运送路线,如果不符合,则向第三管理设备发送路线提示信息。如果符合,则可以不予以处理。
监控管理平台可以预先从周转箱信息中获取周转箱的运送路线。第三管理设备可以按照预设周期向监控管理平台发送周转箱的位置信息。因此,监控管理平台可以按照预设的周期接收第三管理设备发送的位置信息。
当监控管理平台发现该位置信息不符合预设的运送路线时,可以向第三管理设备发送路线提示信息。第三管理设备可以在接收到路线提示信息时对驾驶员进行提示,以使驾驶员将运输车调整至正常路线上。这样能够及时地纠正运输车的轨迹偏离情况,提高周转箱运送过程的安全性。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在确定周转箱已到达运输车之后,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接收第三管理设备发送的针对周转箱的监控信息,根据预设的异常情况检测规则,对监控信息进行检测;当检测到监控信息中存在异常情况时进行告警。
其中,上述监控信息可以包括监控图像、监控视频中的至少一种。监控信息还可以包括周转箱信息等。上述异常情况检测规则可以为:周转箱的位置存在移动;或者,周转箱被遮挡等。
在本实施例中,监控信息可以为:第三管理设备接收的第三监控设备采集。在接收到监控信息后,监控管理平台还可以存储该监控信息,或供人工审核。
综上,本实施例中,监控管理平台可以对运输车上的监控信息进行检测,实时监控周转箱在运输车情况,当检测到异常情况时及时告警,从而提高周转箱运输过程中安全性。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开锁时的安全性,步骤S703中将开锁密码发送至第二终端设备的步骤,包括:
判断接收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开锁密码获取请求的时刻是否处于预测时间段内,如果处于,则将开锁密码发送至第二终端设备;如果不处于,则可以不将开锁密码发送至第二终端设备,以提高安全性。
其中,预测时间段为根据周转箱从出发地出发的时刻以及预设时长确定。
周转箱从出发地出发的时刻可以为监控管理平台接收到第一管理设备发送的周转箱信息的时刻,也可以为当第二验证结果表明周转箱验证通过时,接收到第二验证结果的时刻,还可以为接收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表明电子锁已锁闭的时刻。
监控管理平台在确定预测时间段时,可以将周转箱从出发地出发的时刻作为预测时间段的起始时刻,将预测时间段的结束时刻确定为起始时刻加上预设时长。预设时长可以根据运输车从出发地到目的地之间的经验耗时确定。
综上,本实施例根据预测时间段判断是否将开锁密码发送至第二终端设备,能够尽可能避免恶意人员在运输途中对周转箱进行密码破解等行为,从而能够提高物资周转的安全性。
如果在运输过程中,运输车遇到了不可测的外接因素影响,导致延迟到达目的地,为了能够打开电子锁,监控管理设备还可以在接收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开锁密码获取请求的时刻不处于预测时间段内时,在接收到管理员设备发送的针对周转箱的开锁密码获取请求时,将开锁密码发送至管理员设备,以使管理员设备根据开锁密码和第三电子钥匙打开电子锁。
管理员设备可以为预先经过监控管理平台认证的设备。管理员设备可以在接收到管理员输入的开锁触发指令时,向监控管理平台发送开锁密码获取请求。当接收到监控管理平台发送的开锁密码时,管理员设备可以利用该开锁密码进行开锁,这样能够在第二终端设备无法打开电子锁,且周转箱安全到达时,通过管理员设备打开电子锁,避免进一步延误周转箱的开启。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物资周转管理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应用于监控管理平台。该装置实施例与图7所述方法实施例相对应。该装置包括以下模块:
确定模块801,用于确定待周转的周转箱的周转箱信息,以及用于锁闭周转箱的电子锁;其中,周转箱信息包括:周转箱的出发地和目的地;
开锁模块802,用于当接收到位于出发地的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针对周转箱的关锁密码获取请求时,确定电子锁的关锁密码,将关锁密码发送至第一终端设备,以使第一终端设备根据关锁密码和第一电子钥匙锁闭电子锁;
关锁模块803,用于在确定周转箱已到达目的地之后,当接收到位于目的地的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针对周转箱的开锁密码获取请求时,确定电子锁的开锁密码,将开锁密码发送至第二终端设备,以使第二终端设备根据开锁密码和第二电子钥匙打开电子锁。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基于图8所示实施例,开锁模块802具体用于:
将存储的电子锁的当前关锁密码作为电子锁的关锁密码;
该装置还包括:
第一更新模块(图中未示出),用于生成电子锁的新关锁密码,将新关锁密码更新为当前关锁密码;
第一发送模块(图中未示出),用于将新关锁密码发送至第一终端设备,以使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第一电子钥匙将新关锁密码更新至电子锁。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基于图8所示实施例,关锁模块803具体用于:
将存储的电子锁的当前开锁密码作为电子锁的关锁密码;
该装置还包括:
第二更新模块(图中未示出),用于生成电子锁的新开锁密码,将新开锁密码更新为当前开锁密码;
第二发送模块(图中未示出),用于将新开锁密码发送至第二终端设备,以使第二终端设备通过第二电子钥匙将新开锁密码更新至电子锁。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基于图8所示实施例,确定模块801具体用于:
接收位于出发地的第一管理设备发送的待周转的周转箱的周转箱信息。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基于图8所示实施例,还包括:
第三发送模块(图中未示出),用于在确定周转箱信息之后,将周转箱信息发送至位于目的地的第二管理设备;
第一验证模块(图中未示出),用于采用以下操作确定周转箱已到达目的地:
接收第二管理设备发送的针对周转箱的第一验证结果,当第一验证结果表明周转箱验证通过时,确定周转箱已到达目的地;其中,第一验证结果为:第二管理设备将接收的监控管理平台发送的周转箱信息与对周转箱上的电子标签进行识别得到的周转箱信息进行匹配后得到;电子标签中的周转箱信息为:位于出发地的第一管理设备在获取到周转箱信息时写入电子标签中。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基于图8所示实施例,还包括:
第四发送模块(图中未示出),用于在确定周转箱信息之后,将周转箱信息发送至位于运输车的第三管理设备;其中,运输车为用于运送周转箱的运输车;
第二验证模块(图中未示出),用于接收第三管理设备发送的针对周转箱的第二验证结果,当第二验证结果表明周转箱验证通过时,确定周转箱已到达运输车;其中,第二验证结果为:第三管理设备将接收的监控管理平台发送的周转箱信息与对周转箱上的电子标签进行识别得到的周转箱信息进行匹配后得到;电子标签中的周转箱信息为:位于出发地的第一管理设备在获取到周转箱信息时写入电子标签中。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基于图8所示实施例,还包括:
接收模块(图中未示出),用于在确定周转箱已到达运输车之后,接收第三管理设备发送的周转箱的位置信息;
第一验证模块(图中未示出),具体用于:
当确定位置信息为目的地的位置信息时,确定周转箱已到达目的地。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基于图8所示实施例,装置还包括:
提示模块(图中未示出),用于在接收位置信息之后,判断位置信息是否符合预设的周转箱的运送路线,如果不符合,则向第三管理设备发送路线提示信息。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基于图8所示实施例,装置还包括:
监控模块(图中未示出),用于在确定周转箱已到达运输车之后,接收第三管理设备发送的针对周转箱的监控信息,根据预设的异常情况检测规则,对监控信息进行检测,当检测到监控信息中存在异常情况时进行告警。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基于图8所示实施例,开锁模块803具体用于:
判断接收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开锁密码获取请求的时刻是否处于预测时间段内,如果处于,则将开锁密码发送至第二终端设备;其中,预测时间段为根据周转箱从出发地出发的时刻以及预设时长确定。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基于图8所示实施例,开锁模块803还用于:
当接收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开锁密码获取请求的时刻不处于预测时间段内时,在接收到管理员设备发送的针对周转箱的开锁密码获取请求时,将开锁密码发送至管理员设备,以使管理员设备根据开锁密码和第三电子钥匙打开电子锁。
由于上述装置实施例是基于图7所示方法实施例得到的,与该方法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因此装置实施例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901、通信接口902、存储器903和通信总线904,其中,处理器901,通信接口902,存储器903通过通信总线90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903,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901,用于执行存储器903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物资周转管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确定待周转的周转箱的周转箱信息,以及用于锁闭周转箱的电子锁;其中,周转箱信息包括:周转箱的出发地和目的地;
当接收到位于出发地的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针对周转箱的关锁密码获取请求时,确定电子锁的关锁密码,将关锁密码发送至第一终端设备,以使第一终端设备根据关锁密码和第一电子钥匙锁闭电子锁;
在确定周转箱已到达目的地之后,当接收到位于目的地的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针对周转箱的开锁密码获取请求时,确定电子锁的开锁密码,将开锁密码发送至第二终端设备,以使第二终端设备根据开锁密码和第二电子钥匙打开电子锁。
上述电子设备提到的通信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通信接口用于上述电子设备与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
存储器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NVM),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可选的,存储器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的存储装置。
上述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ing,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本实施例可以将关锁密码发送至第一终端设备,以使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获取的关锁密码和第一电子钥匙锁闭电子锁,以便锁闭周转箱。在确定周转箱已到达目的地之后,可以将开锁密码发送至第二终端设备,以使第二终端设备根据开锁密码和第二电子钥匙打开电子锁,以便打开周转箱。周转箱使用电子钥匙和电子锁进行开锁和关锁,在开锁和关锁时均需要从监控管理平台获取密码。在无法获取密码时,难以打开或关闭周转箱的电子锁,因此本实施例能够提高物资周转时的安全性。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物资周转管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确定待周转的周转箱的周转箱信息,以及用于锁闭周转箱的电子锁;其中,周转箱信息包括:周转箱的出发地和目的地;
当接收到位于出发地的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针对周转箱的关锁密码获取请求时,确定电子锁的关锁密码,将关锁密码发送至第一终端设备,以使第一终端设备根据关锁密码和第一电子钥匙锁闭电子锁;
在确定周转箱已到达目的地之后,当接收到位于目的地的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针对周转箱的开锁密码获取请求时,确定电子锁的开锁密码,将开锁密码发送至第二终端设备,以使第二终端设备根据开锁密码和第二电子钥匙打开电子锁。
本实施例可以将关锁密码发送至第一终端设备,以使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获取的关锁密码和第一电子钥匙锁闭电子锁,以便锁闭周转箱。在确定周转箱已到达目的地之后,可以将开锁密码发送至第二终端设备,以使第二终端设备根据开锁密码和第二电子钥匙打开电子锁,以便打开周转箱。周转箱使用电子钥匙和电子锁进行开锁和关锁,在开锁和关锁时均需要从监控管理平台获取密码。在无法获取密码时,难以打开或关闭周转箱的电子锁,因此本实施例能够提高物资周转时的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相关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方法实施例而言,由于其是基于方法实施例得到的,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系统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34)

1.一种物资周转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控管理平台、位于出发地的第一终端设备和位于目的地的第二终端设备;
所述监控管理平台,用于获取待周转的周转箱的周转箱信息,以及用于锁闭所述周转箱的电子锁,所述周转箱信息包括:所述周转箱的出发地和目的地;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用于向所述监控管理平台发送针对所述周转箱的关锁密码获取请求,在接收到所述监控管理平台发送的关锁密码时,根据所述关锁密码和第一电子钥匙锁闭所述电子锁;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用于向所述监控管理平台发送针对所述周转箱的开锁密码获取请求,在接收到所述监控管理平台发送的开锁密码时,根据所述开锁密码和第二电子钥匙打开所述电子锁;
所述监控管理平台,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关锁密码获取请求时,确定所述电子锁的关锁密码,将所述关锁密码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确定所述周转箱已到达目的地之后,当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开锁密码获取请求时,确定所述电子锁的开锁密码,将所述开锁密码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管理平台,具体用于将存储的所述电子锁的当前关锁密码作为所述电子锁的关锁密码;所述监控管理平台,还用于生成所述电子锁的新关锁密码,将所述新关锁密码更新为当前关锁密码,并将所述新关锁密码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设备;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还用于接收所述监控管理平台发送的所述新关锁密码,并通过所述第一电子钥匙将所述新关锁密码更新至所述电子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管理平台,具体用于将存储的所述电子锁的当前开锁密码作为所述电子锁的关锁密码;
所述监控管理平台,还用于生成所述电子锁的新开锁密码,将所述新开锁密码更新为当前开锁密码,并将所述新开锁密码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设备;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还用于接收所述监控管理平台发送的所述新开锁密码,通过所述第二电子钥匙将所述新开锁密码更新至所述电子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具体用于按照预设的限制条件,根据所述开锁密码和第二电子钥匙打开所述电子锁;
其中,所述预设的限制条件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在限制时长内;在限制次数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管理平台具体用于:
接收位于出发地的第一管理设备发送的待周转的周转箱的周转箱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位于出发地的第一管理设备和位于目的地的第二管理设备;
所述监控管理平台,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管理设备发送的第一验证信息,并在所述第一验证信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确定所述周转箱已到达目的地;
所述第二管理设备,用于获取对所述周转箱上的电子标签进行识别得到的周转箱信息,根据所述周转箱信息得到第一验证信息,并将所述第一验证信息发送至监控管理平台;
所述第一管理设备,用于在获取到所述周转箱信息时将所述周转箱信息写入所述周转箱的电子标签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验证信息为第一验证结果;
所述监控管理平台,还用于在确定所述周转箱信息之后,将所述周转箱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管理设备;
所述监控管理平台,具体用于当所述第一验证结果表明所述周转箱验证通过时,确定所述周转箱已到达目的地;
所述第二管理设备,用于接收所述监控管理平台发送的周转箱信息,将接收的所述监控管理平台发送的周转箱信息与对所述周转箱上的电子标签进行识别得到的周转箱信息进行匹配,得到第一验证结果,将所述第一验证结果发送至所述监控管理平台。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验证信息为对所述周转箱上的电子标签进行识别得到的周转箱信息;
所述监控管理平台,用于将自身获取的周转箱信息与所述第二管理设备发送的周转箱信息进行匹配,当匹配成功时,确定所述周转箱已到达目的地;
所述第二管理设备,用于将得到的所述周转箱信息作为第一验证信息发送至监控管理平台。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出发地的第一管理设备和位于运输车的第三管理设备;其中,所述运输车为用于运送所述周转箱的运输车;
所述监控管理平台,用于接收所述第三管理设备发送的第二验证信息,并在所述第二验证信息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确定所述周转箱已到达所述运输车;
所述第三管理设备,用于获取对所述周转箱上的电子标签进行识别得到的周转箱信息,根据所述周转箱信息得到第二验证信息,并将所述第二验证信息发送至所述监控管理平台;
所述第一管理设备,用于在获取到所述周转箱信息时将所述周转箱信息写入所述周转箱的电子标签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验证信息为第二验证结果;
所述监控管理平台,还用于在确定所述周转箱信息之后,将所述周转箱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三管理设备;
所述监控管理平台,具体用于当所述第二验证结果表明所述周转箱验证通过时,确定所述周转箱已到达所述运输车;
所述第三管理设备,用于接收所述监控管理平台发送的周转箱信息,将接收的所述监控管理平台发送的周转箱信息与对所述周转箱上的电子标签进行识别得到的周转箱信息进行匹配,得到第二验证结果,将所述第二验证结果发送至所述监控管理平台。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验证信息为周转箱信息;
所述监控管理平台,用于将自身获取的周转箱信息与所述第三管理设备发送的周转箱信息进行匹配,当匹配成功时,确定所述周转箱已到达所述运输车;
所述第三管理设备,用于将得到的周转箱信息作为第二验证信息发送至监控管理平台。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管理设备,还用于向所述监控管理平台发送所述周转箱的位置信息;
所述监控管理平台,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三管理设备发送的所述周转箱的位置信息;
所述监控管理平台,具体用于当确定所述位置信息为目的地的位置信息时,确定所述周转箱已到达目的地。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监控管理平台,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位置信息之后,判断所述位置信息是否符合预设的所述周转箱的运送路线,如果不符合,则向所述第三管理设备发送路线提示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管理设备,还用于向所述监控管理平台发送针对所述周转箱的监控信息;
所述监控管理平台,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三管理设备发送的所述监控信息,根据预设的异常情况检测规则,对所述监控信息进行检测,当检测到所述监控信息中存在异常情况时进行告警。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管理平台具体用于:
判断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开锁密码获取请求的时刻是否处于预测时间段内,如果处于,则将所述开锁密码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其中,所述预测时间段为根据所述周转箱从出发地出发的时刻以及预设时长确定。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管理员设备;
所述监控管理平台还用于:
当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开锁密码获取请求的时刻不处于预测时间段内时,在接收到所述管理员设备发送的针对所述周转箱的开锁密码获取请求时,将所述开锁密码发送至所述管理员设备;
所述管理员设备,用于向所述监控管理平台发送开锁密码获取请求,接收所述监控管理平台发送的开锁密码,并根据所述开锁密码和第三电子钥匙打开所述电子锁。
17.一种物资周转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监控管理平台,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待周转的周转箱的周转箱信息,以及用于锁闭所述周转箱的电子锁;其中,所述周转箱信息包括:所述周转箱的出发地和目的地;
当接收到位于出发地的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针对所述周转箱的关锁密码获取请求时,确定所述电子锁的关锁密码,将所述关锁密码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以使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关锁密码和第一电子钥匙锁闭所述电子锁;
在确定所述周转箱已到达目的地之后,当接收到位于目的地的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针对所述周转箱的开锁密码获取请求时,确定所述电子锁的开锁密码,将所述开锁密码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以使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开锁密码和第二电子钥匙打开所述电子锁。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电子锁的关锁密码的步骤,包括:
将存储的所述电子锁的当前关锁密码作为所述电子锁的关锁密码;
所述方法还包括:
生成所述电子锁的新关锁密码,将所述新关锁密码更新为当前关锁密码;
将所述新关锁密码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以使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电子钥匙将所述新关锁密码更新至所述电子锁。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电子锁的开锁密码的步骤,包括:
将存储的所述电子锁的当前开锁密码作为所述电子锁的关锁密码;
所述方法还包括:
生成所述电子锁的新开锁密码,将所述新开锁密码更新为当前开锁密码;
将所述新开锁密码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以使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二电子钥匙将所述新开锁密码更新至所述电子锁。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待周转的周转箱的周转箱信息的步骤,包括:
接收位于出发地的第一管理设备发送的待周转的周转箱的周转箱信息。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方式确定所述周转箱已到达目的地:
接收位于目的地的第二管理设备发送的第一验证信息,并在所述第一验证信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确定所述周转箱已到达目的地;其中,所述第一验证信息为:所述第二管理设备根据对所述周转箱上的电子标签进行识别得到的周转箱信息得到;所述电子标签中的周转箱信息为:位于出发地的第一管理设备在获取到所述周转箱信息时写入所述电子标签中。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所述周转箱信息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周转箱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管理设备;
所述第一验证信息为第一验证结果;所述在所述第一验证信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确定所述周转箱已到达目的地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第一验证结果表明所述周转箱验证通过时,确定所述周转箱已到达目的地;其中,第一验证结果为:将接收的所述监控管理平台发送的周转箱信息与对所述周转箱上的电子标签进行识别得到的周转箱信息进行匹配后得到。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验证信息为:所述第二管理设备对所述周转箱上的电子标签进行识别得到的周转箱信息;
所述在所述第一验证信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确定所述周转箱已到达目的地的步骤,包括:
将自身获取的周转箱信息与所述第二管理设备发送的周转箱信息进行匹配,当匹配成功时,确定所述周转箱已到达目的地。
24.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方式确定所述周转箱已到达用于运送所述周转箱的运输车:
接收位于所述运输车的第三管理设备发送的第二验证信息,并在所述第二验证信息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确定所述周转箱已到达所述运输车;其中,所述第二验证信息为:所述第三管理设备根据对所述周转箱上的电子标签进行识别得到的周转箱信息得到;所述电子标签中的周转箱信息为:位于出发地的第一管理设备在获取到所述周转箱信息时写入所述电子标签中。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所述周转箱信息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周转箱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三管理设备;
所述第二验证信息为第二验证结果;所述在所述第二验证信息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确定所述周转箱已到达所述运输车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第二验证结果表明所述周转箱验证通过时,确定所述周转箱已到达所述运输车;其中,第二验证结果为:将接收的所述监控管理平台发送的周转箱信息与对所述周转箱上的电子标签进行识别得到的周转箱信息进行匹配后得到。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验证信息为:所述第三管理设备对所述周转箱上的电子标签进行识别得到的周转箱信息;
所述在所述第二验证信息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确定所述周转箱已到达所述运输车的步骤,包括:
将自身获取的周转箱信息与所述第三管理设备发送的周转箱信息进行匹配,当匹配成功时,确定所述周转箱已到达所述运输车。
27.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所述周转箱已到达所述运输车之后,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三管理设备发送的所述周转箱的位置信息;
所述确定所述周转箱已到达目的地的步骤,包括:
当确定所述位置信息为目的地的位置信息时,确定所述周转箱已到达目的地。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所述位置信息之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位置信息是否符合预设的所述周转箱的运送路线,如果不符合,则向所述第三管理设备发送路线提示信息。
29.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所述周转箱已到达所述运输车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三管理设备发送的针对所述周转箱的监控信息;
根据预设的异常情况检测规则,对所述监控信息进行检测;
当检测到所述监控信息中存在异常情况时进行告警。
3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开锁密码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步骤,包括:
判断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开锁密码获取请求的时刻是否处于预测时间段内,如果处于,则将所述开锁密码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其中,所述预测时间段为根据所述周转箱从出发地出发的时刻以及预设时长确定。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开锁密码获取请求的时刻不处于预测时间段内时,在接收到管理员设备发送的针对所述周转箱的开锁密码获取请求时,将所述开锁密码发送至所述管理员设备,以使所述管理员设备根据所述开锁密码和第三电子钥匙打开所述电子锁。
32.一种物资周转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监控管理平台,所述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待周转的周转箱的周转箱信息,以及用于锁闭所述周转箱的电子锁;其中,所述周转箱信息包括:所述周转箱的出发地和目的地;
开锁模块,用于当接收到位于出发地的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针对所述周转箱的关锁密码获取请求时,确定所述电子锁的关锁密码,将所述关锁密码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以使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关锁密码和第一电子钥匙锁闭所述电子锁;
关锁模块,用于在确定所述周转箱已到达目的地之后,当接收到位于目的地的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针对所述周转箱的开锁密码获取请求时,确定所述电子锁的开锁密码,将所述开锁密码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以使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开锁密码和第二电子钥匙打开所述电子锁。
3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7-31任一所述的方法步骤。
3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7-31任一所述的方法步骤。
CN201810496124.1A 2018-05-22 2018-05-22 一种物资周转管理系统及方法 Pending CN11051737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96124.1A CN110517374A (zh) 2018-05-22 2018-05-22 一种物资周转管理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96124.1A CN110517374A (zh) 2018-05-22 2018-05-22 一种物资周转管理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17374A true CN110517374A (zh) 2019-11-29

Family

ID=686217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96124.1A Pending CN110517374A (zh) 2018-05-22 2018-05-22 一种物资周转管理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17374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36793A (zh) * 2020-08-26 2020-12-04 杭州海康威视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物品监控方法、系统、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779724A (zh) * 2022-03-27 2022-07-22 浙江中之杰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电子周转箱的生产管理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09392A (zh) * 2016-02-29 2016-07-27 陆勃屹 一种快递包裹远程监控方法和系统
CN106022680A (zh) * 2016-05-16 2016-10-12 深圳深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lbs位置定位的智能锁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6327124A (zh) * 2016-08-26 2017-01-11 成都汉康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rfid的智能物流系统
CN107004177A (zh) * 2016-11-22 2017-08-01 深圳前海达闼云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提升无人机运输安全的方法、无人机、终端、服务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07235230A (zh) * 2017-06-12 2017-10-10 广东派特埃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移动冷藏箱及管理方法
CN107273993A (zh) * 2017-07-21 2017-10-20 凯视佳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智能包装箱控制装置、管理系统及其管理方法
CN107341637A (zh) * 2017-06-30 2017-11-10 北京华云网际科技有限公司 快递的收发方法和装置以及系统
CN107730170A (zh) * 2017-10-11 2018-02-23 上海木爷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货箱安全管理系统和方法
US20180061162A1 (en) * 2016-08-30 2018-03-01 Wal-Mart Stores, Inc. Smart package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09392A (zh) * 2016-02-29 2016-07-27 陆勃屹 一种快递包裹远程监控方法和系统
CN106022680A (zh) * 2016-05-16 2016-10-12 深圳深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lbs位置定位的智能锁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6327124A (zh) * 2016-08-26 2017-01-11 成都汉康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rfid的智能物流系统
US20180061162A1 (en) * 2016-08-30 2018-03-01 Wal-Mart Stores, Inc. Smart package
CN107004177A (zh) * 2016-11-22 2017-08-01 深圳前海达闼云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提升无人机运输安全的方法、无人机、终端、服务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07235230A (zh) * 2017-06-12 2017-10-10 广东派特埃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移动冷藏箱及管理方法
CN107341637A (zh) * 2017-06-30 2017-11-10 北京华云网际科技有限公司 快递的收发方法和装置以及系统
CN107273993A (zh) * 2017-07-21 2017-10-20 凯视佳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智能包装箱控制装置、管理系统及其管理方法
CN107730170A (zh) * 2017-10-11 2018-02-23 上海木爷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货箱安全管理系统和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36793A (zh) * 2020-08-26 2020-12-04 杭州海康威视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物品监控方法、系统、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779724A (zh) * 2022-03-27 2022-07-22 浙江中之杰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电子周转箱的生产管理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15571B (zh) 将资产安全地提供给目标设备的模块
US11783278B2 (en) Enforcing data consistency in a transportation network
US8004404B2 (en) Information storage device, information storage program, verification device and information storage method
US2018025513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porting an Object
KR100877943B1 (ko) 컨테이너 선적 프로세스의 보안 관련 태양들을 문서화하는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6249704A (zh) 用于基于完整性来控制工业企业系统中的端点的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04823221A (zh) 基于近场通信的钥匙共享技术
CN105900394A (zh) 用于释放控制设备的功能的方法和装置
JP2009545797A (ja) ワークフロー保証及び認証システム
CN114550353B (zh) 变电站智能锁具控制系统
US1013420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initializing and controlling locks
CN112699987B (zh) 一种利用锁具的工作任务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10517374A (zh) 一种物资周转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4120499B (zh) 基于动态加密的送检设备开锁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0599106A (zh) 基于区块链的物流信息存证、取证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925141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云原生自动化部署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6548059A (zh) 老师、家长移动终端及家长身份验证的方法
CN111143889B (zh) 基于区块链的兴奋剂检测信息管理方法、装置、设备
JP5484379B2 (ja) プラント運用・保守端末及びプラント運用・保守の記録管理方法
CN103414567B (zh) 信息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12446988A (zh) 门禁应用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0031438A1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CN109215182A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化学试剂管理方法及系统
US10200858B2 (en) Distributed management system for security of remote assets
CN113205620A (zh) 一种开锁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12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