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15428B - 固定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 Google Patents

固定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15428B
CN110515428B CN201910684212.9A CN201910684212A CN110515428B CN 110515428 B CN110515428 B CN 110515428B CN 201910684212 A CN201910684212 A CN 201910684212A CN 110515428 B CN110515428 B CN 1105154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iece
elastic element
pluggable module
supporting seat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8421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15428A (zh
Inventor
彭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8421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15428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154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15428A/zh
Priority to PCT/CN2020/086018 priority patent/WO2021017542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154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154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8Packaging or power distribution
    • G06F1/183Internal mounting support structures, e.g. for printed circuit boards, internal connecting means
    • G06F1/187Mounting of fixed and removable disk dri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固定装置及计算机设备,涉及电子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支撑座;弹性元件,弹性元件的一端与支撑座连接;卡接件,弹性元件的另一端与卡接件连接,卡接件被配置为在用于信号连通的可插拔模块的一端与连接器连接时,在弹性元件的作用下,与可插拔模块的另一端抵接。本申请能够解决目前的固定方式容易导致固态硬盘与连接器的连接可靠性较差的问题。本申请用于对可插拔模块进行固定。

Description

固定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固定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背景技术
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rives)是用固态电子存储芯片阵列制成的硬盘,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设备。设备的单板中设置有用于与固态硬盘连接的连接器,在使用固态硬盘时,需要将固态硬盘的接口端(用于信号连通的一端)与该连接器连接,并将固态硬盘与该接口端相对的一端固定在该单板上。
目前通常采用螺钉固定的方式或者卡扣固定的方式将固态硬盘上与该接口端相对的一端固定在单板上。但是这两种固定方式容易导致固态硬盘与连接器的连接可靠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固定装置及计算机设备,可以解决目前的固态硬盘与连接器的连接可靠性较差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固定装置,包括:支撑座;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座连接;卡接件,所述弹性元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卡接件连接,所述卡接件被配置为在用于信号连通的可插拔模块的一端与连接器连接时,在所述弹性元件的作用下,与所述可插拔模块的另一端抵接。示例地,该可拔插模块可以为固态硬盘。例如M.2固态硬盘。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卡接件在可插拔模块的接口端与单板上的连接器连接时,能够在弹性元件的作用下,与可插拔模块的另一端抵接。因此,卡接件能够提供朝向连接器方向的推力,用于将可插拔模块的接口端向连接器的方向推动。使得在单板受到外力时,卡接件能够在弹性元件的作用下,持续提供朝向连接器方向的推力,从而使得可插拔模块与连接器的连接不会出现松动的情况,相较于相关技术,提高了可插拔模块与连接器的连接可靠性。
可选地,在第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卡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连接所形成的弯折结构,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座旋转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弹性元件的另一端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远离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侧用于与所述可插拔模块的另一端抵接。
需要说明的是,弹性元件的另一端能够向第二连接件提供远离支撑座101的方向的推力,以使第二连接件向第一连接件提供用于将可插拔模块的接口端向连接器的方向推动的推力,从而使得可插拔模块与连接器的连接不会出现松动的情况。
可选地,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支撑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远离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具有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件通过所述连接孔与所述转轴旋转连接。示例地,该转轴的延伸方向可以弹性元件的伸缩方向垂直。
需要说明的是,该转轴可以设置在第一连接件的正下方,这样,当可插板模块受到垂直于单板方向的冲击力时,第二连接件对第一连接件的拉力会抵消该冲击力,使得冲击力不会影响弹性元件的弹力,从而保证了在单板跌落等环境下,可插拔模块的接口端能够与连接器可靠连接,提高了可插拔模块的接口端与连接器的连接可靠性。
可选地,所述支撑座具有用于容置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开口的腔体,所述第二连接件为盖体,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在所述腔体的开口处,所述弹性元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腔体的底部,以及所述第二连接件朝向所述开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或者,所述支撑座具有用于容置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开口的腔体,所述支撑座的侧壁具有限位卡口,所述第二连接件为盖体,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在所述腔体的开口处,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与所述腔体的底部连接或抵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朝向所述开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或抵接,所述卡接件还包括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远离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连接,另一端具有延伸至所述限位卡口内的凸起,所述凸起被配置为在所述限位卡口内移动。这样能够对弹性元件的位置进行限制,避免弹性元件由于自身弹力作用向远离支撑座的方向弹出,从而避免对可插拔模块与连接器的连接造成影响。
可选地,所述支撑座还具有设置在所述腔体内的导向杆,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所述弹性元件套接在所述导向杆上。示例地,该弹性元件可以为弹簧或弹片。例如,该弹簧可以为压簧、拉簧或者扭簧等。该导向杆能够进一步固定弹性元件,以实现对弹性元件的位置的进一步限制。
可选地,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支撑座上的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至少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件远离所述弹性元件的一侧,所述限位结构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连接件旋转至与所述限位结构接触时,限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运动。限位结构能够限制第一连接件的旋转角度范围,实现了对卡接件的旋转止位,从而限制了弹性元件向远离支撑座的方向弹出的高度,进一步实现了对弹性元件的位置的限制。
可选地,所述限位结构为限位挡墙,所述限位挡墙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件远离所述弹性元件的一侧;或者,所述限位结构为限位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设置在所述限位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凸出于所述限位桶。
可选地,所述支撑座包括板状结构,所述板状结构分别与单板以及所述弹性元件固定连接,所述卡接件具有与所述可插拔模块的另一端抵接的平面以及用于按压的斜面,所述斜面朝向所述弹性元件倾斜。
需要说明的是,斜面在受到垂直该斜面向下的压力时,该压力会分解为水平向右的力和竖直方向的力,该水平方向的力会使卡接件向远离可插拔模块的方向移动,从而实现对可插拔模块的插装或拆卸。相较于相关技术,提高了安装和维护可插拔模块的效率,提高了用户的操作体验,且不会受到周边的器件以及空间的限制。
可选地,所述卡接件为滑块、斜锲、杠杆或弹臂。
可选地,所述卡接件还具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被配置为在所述卡接件与所述可拔插模块抵接时,支撑所述可拔插模块的底面。和/或,所述卡接件还具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被配置为在所述卡接件与所述可拔插模块抵接时,与所述可拔插模块的顶面接触。
示例地,第一凸台凸出于卡接件的平面,该第一凸台远离支撑座的一面与可插拔模块的底面接触,以支撑可插拔模块的底面。第二凸台为凸出于卡接件的平面,该第二凸台位于第一凸台远离支撑座的一侧,且该第二凸台靠近支撑座的一面与可插拔模块的顶面接触,以抵接可插拔模块的顶面。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单板;连接器,所述连接器设置在所述单板上;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固定用于信号连通的可插拔模块,所述固定装置为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固定装置。
可选地,所述计算机设备为服务器或存储器;和/或,所述可插拔模块为硬盘。
示例地,该服务器可以为机架服务器或者刀片服务器。当该固定装置应用于服务器或者存储器中时,可以有效保证可拔插模块与连接器的摩擦距离,保证通信可靠性。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卡接件在可插拔模块的接口端与单板上的连接器连接时,能够在弹性元件的作用下,与可插拔模块的另一端抵接。因此,卡接件能够提供朝向连接器方向的推力,用于将可插拔模块的接口端向连接器的方向推动。使得在单板受到外力时,卡接件能够在弹性元件的作用下,持续提供朝向连接器方向的推力,从而使得可插拔模块与连接器的连接不会出现松动的情况,相较于相关技术,提高了可插拔模块与连接器的连接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示例性的图1所示的固定装置中A-B截面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示例性的图3所示的固定装置中A-C截面的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固定装置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固定装置的连接件的受力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固定装置的连接件的受力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固定装置的固定过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固定装置的固定过程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固定装置固定完成后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架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刀片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固态硬盘广泛应用于服务器以及存储器等设备中。在使用固态硬盘时,需要将固态硬盘的接口端与设备中的单板上的连接器连接,并将固态硬盘与接口端相对的另一端固定在该单板上。目前通常采用螺钉固定的方式或者卡扣固定的方式实现固态硬盘的另一端的固定。
其中,螺钉固定的方式指的是单板上固定设置有螺纹孔,固态硬盘上与接口端相对的一端设置有通孔或者或者定位槽。螺钉穿过固态硬盘上的通孔或者定位槽,安装在螺纹孔,实现对固态硬盘的固定。卡扣固定的方式指的是在单板上预先设置有固定通槽,卡扣包括固定部和滑动部,固定部固定在固定通槽内,当滑动部在固定部上向靠近连接器的方向滑动时,将固态硬盘上与接口端相对的一端卡接在滑动部与固定部的间隙中,实现固定;当滑动部在固定部上向远离连接器的方向滑动时,固态硬盘上与接口端相对的一端脱离滑动部与固定部的间隙,解除固定。
但是,这两种固定方式均是通过限制固态硬盘在垂直于单板的方向上移动,以实现对固态硬盘的固定的。因此固态硬盘可能会在平行于单板的方向上移动,导致固态硬盘的接口端与连接器的连接松动,从而影响接口端与连接器的连接可靠性。进一步的,对于应用于通信领域的固态硬盘,其与连接器的连接深度(即固态硬盘的接口端插入连接器中的深度,也称摩擦距离)需要大于指定摩擦距离,才能实现良好的通信需求。例如,在通信标准GR1217中,该指定摩擦距离为0.51毫米(mm)。
随着服务器以及存储器等计算机设备的高密度和大容量存储的需求越来越强烈,M.2固态硬盘凭借其高速读写、体积小以及抗震性好的优势,在计算机设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而业界使用的M.2固态硬盘的最小摩擦距离通常为0.3-0.4mm,本身已不满足通信标准GR1217对摩擦距离的要求。而如果在固定M.2固态硬盘时,固态硬盘的接口端与连接器的连接松动,进一步对实际摩擦距离产生影响,更加无法满足正常通信需求。从而导致通信过程中的数据传输失败,降低通信可靠性。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固定装置10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示例性的图1所示的固定装置10中A-B截面(即纵截面)的截面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该固定装置10包括:支撑座101、弹性元件102和卡接件103。弹性元件102的一端a与支撑座101连接,该支撑座101被配置为支撑弹性元件102。弹性元件102的另一端b与卡接件103连接,该卡接件103被配置为在用于信号连通的可插拔模块的一端与连接器连接时,在弹性元件102的作用下,与可插拔模块的另一端抵接。其中,该可插拔模块通常设置在单板上,因此,也可称为单板模组。该可拔插模块可以为固态硬盘。例如M.2固态硬盘。其中,该可插拔模块的接口端可以设置有金手指或其他可传输信号的连接件(通常为金属件),可插拔模块可以通过金手指或其他可传输信号的连接件与连接器连接,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该固定装置10可以设置在单板上,以将可插拔模块固定在单板上。当将该固定装置10设置在单板上时,该支撑座101被配置为与单板固定连接。可选地,该单板可以为服务器或者存储器等设备的主板或者电路板或者其他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等,本申请实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卡接件103在可插拔模块的接口端与单板上的连接器连接时,能够在弹性元件102的作用下,与可插拔模块的另一端抵接。因此,卡接件103能够提供朝向连接器方向的推力,用于将可插拔模块的接口端向连接器的方向推动。使得在单板受到外力时,卡接件103能够在弹性元件102的作用下,持续提供朝向连接器方向的推力,从而使得可插拔模块与连接器的连接不会出现松动的情况,相较于相关技术,提高了可插拔模块与连接器的连接可靠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弹性元件102可以提供用于将卡接件103向远离支撑座101的方向x(即1和图2中垂直于支撑座向上的方向)推动的弹力,以使卡接件103提供用于将可插拔模块的接口端向连接器的方向推动的推力。或者,弹性元件可以直接提供用于将卡接件103向靠近连接器的方向y(即图1和图2中平行于支撑座101的方向)推动的弹力,以使卡接件103提供用于将可插拔模块的接口端向靠近连接器的方向y推动的推力。对于这两种情况,固定装置的结构也不同,本申请实施例以以下两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为例对固定装置进行说明。
第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弹性元件102提供用于将卡接件103向远离支撑座101的方向x推动的弹力。
如图2所示,该卡接件103包括第一连接件1031和第二连接件1032连接所形成的弯折结构。第一连接件1031的一端与支撑座101旋转连接,第一连接件1031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件1032的一端连接,第二连接件1032的另一端与弹性元件102的另一端b连接。且该第一连接件1031的另一端远离第二连接件1032的一侧用于与可插拔模块的另一端抵接。这样,弹性元件102的另一端b能够向第二连接件1032提供远离支撑座101的方向x的推力,以使第二连接件1032向第一连接件1031提供用于将可插拔模块的接口端向靠近连接器的方向y推动的推力,从而使得可插拔模块与连接器的连接不会出现松动的情况。
其中,第一连接件1031的一端可以通过转轴与支撑座101旋转连接。示例地,该转轴的延伸方向可以弹性元件102的伸缩方向垂直。如图2所示,该弹性元件102的伸缩方向垂直于支撑座,例如与图2中的方向x平行。这样,弹性元件102的另一端b向第二连接件1032提供的向上的推力,能够使第一连接件1031在该推力的作用下绕转轴旋转。则如图2所示,该固定装置10还包括:转轴104,转轴104与支撑座101固定连接。该第一连接件1031远离第二连接件1032的一端具有连接孔,第一连接件1031通过连接孔与转轴104旋转连接。需要说明的是,该转轴104可以设置在第一连接件1031的正下方,这样,当可插板模块受到垂直于单板方向的冲击力时,转轴104会带动第一连接件1031抵消该冲击力,使得冲击力不会影响弹性元件102的弹力,从而保证了在单板跌落等环境下,可插拔模块的接口端能够与连接器可靠连接,提高了可插拔模块的接口端与连接器的连接可靠性。
在该固定装置10中,需要对弹性元件102的位置进行限制,以避免弹性元件102由于自身弹力作用向远离支撑座101的方向弹出,从而避免对可插拔模块与连接器的连接造成影响。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弹性元件102的位置进行限制的实现方式有多种。示例地,第一种实现方式中,如图2所示,该支撑座101具有用于容置弹性元件102的一端开口的腔体。该第二连接件1032为盖体,且该第二连接件1032设置在腔体的开口处,该弹性元件102的两端分别与腔体的底部,以及第二连接件1032朝向开口的一侧固定连接。这样,弹性元件102的一端被固定在腔体的底部,弹性元件102的另一端被固定在第二连接件1032上,从而实现了对弹性元件102的位置的限制。
在第二种实现方式中,请参考图3和图4,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固定装置10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示例性的图3所示的固定装置10中A-C截面的截面示意图。该支撑座101具有用于容置弹性元件102的一端开口的腔体。该支撑座101的侧壁具有限位卡口(图3和图4均未示出)。该第二连接件1032为盖体,且该第二连接件1032设置在腔体的开口处。该弹性元件102的一端与腔体的底部连接或抵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接件1032朝向开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或抵接。也即是,该弹性元件102的一端可以被固定或者不被固定在腔体的底部,另一端也可以被固定或者不被固定在第二连接件1032朝向开口的一侧。如图3和图4所示,该卡接件103还包括第三连接件1033,该第三连接件1033的一端与第二连接件1032远离第一连接件1031的一端连接,另一端具有延伸至限位卡口内的凸起1033a,该凸起1033a被配置为在限位卡口内移动。其中,该限位卡口的高度尺寸(限位卡口在垂直于支撑座101的方向上的尺寸,例如限位卡口平行于方向x上的尺寸)可以大于该凸起1033a的高度尺寸(凸起1033a在垂直于支撑座101的方向上的尺寸,例如凸起1033a在平行于方向x上的尺寸)。该限位卡口用于限制凸起1033a的移动范围,在弹性元件102的另一端向第二连接件1032提供向上的推力,使第一连接件1031在该推力的作用下绕转轴104旋转时,该限位卡口能够通过限制凸起1033a的移动范围。进而限制第一连接件1031的旋转角度范围,实现了对卡接件103的旋转止位,从而限制了弹性元件102向远离支撑座101的方向弹出的高度。进一步实现了对弹性元件102的位置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该限位卡口的高度尺寸可以根据实际所需的第一连接件1031的旋转角度范围来确定,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第三种实现方式中,如图1至图4所示,该固定装置10还可以包括:设置在支撑座101上的限位结构105,该限位结构105至少位于第一连接件1031远离弹性元件102的一侧,该限位结构105被配置为在第一连接件1031旋转至与限位结构105接触时,限制第一连接件1031的运动。这样限位结构105能够限制第一连接件1031的旋转角度范围,实现了对卡接件103的旋转止位,从而限制了弹性元件102向远离支撑座101的方向弹出的高度,进一步实现了对弹性元件102的位置的限制。
可选地,该限位结构105可以为限位挡墙或者限位桶。当该限位结构105为限位挡墙(即墙体结构)时,该限位挡墙设置在第一连接件1031远离弹性元件102的一侧。此时,当第一连接件1031在旋转的过程中,接触到限位挡墙时,限位挡墙会卡住该第一连接件1031,从而对该第一连接件1031的旋转角度范围进行限制。当该限位结构105为限位桶时,如图2或图4所示,该第一连接件1031的一端设置在该限位桶中,第一连接件1031的另一端凸出于该限位桶。此时,当第一连接件1031在旋转的过程中,第一连接件1031中位于限位桶中的部分接触到限位桶的内壁时,该限位桶的内部会卡住该第一连接件1031中位于限位桶中的部分,从而对该第一连接件1031的旋转角度范围进行限制。可选地,该限位桶可以与前述支撑座101所具有的腔体连通,或者,该限位桶可以是与前述支撑座101所具有的腔体相互独立的桶状结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弹性元件102的自由长度(不受到任何外力时的长度,也称原长)需要保证能够提供用于将卡接件103向靠近连接器的方向推动的弹力。示例地,当弹性元件102为压缩弹簧时,其自由长度大于腔体的高度,也即是,压缩弹簧容置于腔体中时,持续处于压缩状态,从而提供用于将卡接件向远离支撑座的方向推动的弹力。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三种实现方式中,可以采用其中任一实现方式对弹性元件102的位置进行限制,或者,可以将其中多种实现方式进行结合以实现对弹性元件102的位置的限制。图1和图2是以将第一种实现方式与第三种实现方式进行结合以实现对弹性元件102的位置的限制为例进行说明的,图3和图4是以将第二种实现方式与第三种实现方式进行结合以实现对弹性元件102的位置的限制为例进行说明的。
示例地,该弹性元件102可以为弹簧或弹片。例如,该弹簧可以为压簧、拉簧或者扭簧等,只要为弹性材料,以使卡接件103能够提供用于将可插拔模块的接口端向靠近连接器的方向推动的推力即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如图2或图4所示,该支撑座101还具有设置在腔体内的导向杆1011,该弹性元件102可以套接在导向杆1011上。该导向杆1011能够进一步固定弹性元件102,以实现对弹性元件102的位置的进一步限制。
如图1至图4所示,该卡接件103还具有第一凸台1034,该第一凸台1034被配置为在卡接件103与可拔插模块抵接时,支撑可拔插模块的底面。可选地,该卡接件103还可以具有第二凸台1035,该第二凸台1035被配置为在卡接件103与可拔插模块抵接时,与可拔插模块的顶面接触,以限制可拔插模块的位置。该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可以与卡接件一体成型。
可选地,该卡接件103还可以具有用于按压的斜面,该斜面朝向弹性元件102倾斜。斜面受到垂直该斜面向下的压力时,该压力会分解为水平向右(平行于方向y向右)的力和竖直方向(平行于方向x向下)的力,该水平方向的力会使卡接件103向远离可插拔模块的方向移动,从而实现对可插拔模块的插装或拆卸。相关技术中,螺钉固定的方式在插装或拆卸可插拔模块时,需要采用工具将螺钉安装或拆卸。卡扣固定的方式在插装或拆卸可插拔模块时,需要将卡扣在滑槽内平移,而卡扣的体积通常较小,因此,在小空间下操作不方便。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固定装置,只需通过按压斜面,即可实现对可插拔模块的插装和拆卸,相较于相关技术,提高了安装和维护可插拔模块的效率,提高了用户的操作体验,且不会受到周边的器件以及空间的限制。
第二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弹性元件102提供用于将卡接件103向连接器的方向推动的弹力。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固定装置1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支撑座101包括板状结构1012,该板状结构1012分别与单板40以及弹性元件102固定连接,例如该板状结构1012垂直于单板40设置。这样可以保证将弹性元件102固定在单板40上的同时对弹性元件102进行有效支撑,此时,该弹性元件102一端c固定在板状结构1012上,另一端d固定在卡接件103上,弹性元件102的伸缩方向y与板状结构1012垂直,从而提供将卡接件103向连接器的方向推动的弹力。可选地,如图5所示,该支撑座101还可以包括底板1013,该底板1013与板状结构1012组成一体的弯折结构。该底板1013平行于单板40,且与单板40固定连接,这样可以提高支撑座101与单板40的连接面积,从而实现支撑座101的有效固定,提高支撑座101对弹性元件102的支撑可靠性。其中,该卡接件103可以设置在底板1013上,且该卡接件103能够在底板1013上运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弹性元件102的自由长度需要保证能够提供用于将卡接件103向连接器的方向推动的弹力。示例地,当弹性元件102为压缩弹簧时,其自由长度大于板状结构1012与卡接件103的水平距离s,也即是,压缩弹簧一端c固定在板状结构1012上,另一端d固定在卡接件103上时,持续处于压缩状态,从而提供用于将卡接件103向靠近连接器的方向推动的弹力。
可选地,该卡接件103具有与可插拔模块的另一端抵接的平面以及用于按压的斜面,该斜面朝向弹性元件102倾斜。可选地,该卡接件102可以为滑块、斜锲、杠杆或弹臂。用户可以通过按压该斜面插装或拆卸可插拔模块,相较于相关技术,提高了安装和维护可插拔模块的效率,提高了用户的操作体验,且不会受到周边的器件以及空间的限制。其中,图5中的卡接件103也可以设置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图5并未示出。
示例地,请参考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固定装置的应用场景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以第一种可选地的实现方式中的固定装置为例进行说明。第一凸台1034凸出于卡接件103的平面,该第一凸台1034远离支撑座101的一面与可插拔模块20的底面接触,以支撑可插拔模块20的底面。
如图6所示,第二凸台1035为凸出于卡接件103的平面,该第二凸台1035位于第一凸台1034远离支撑座101的一侧,且该第二凸台1035靠近支撑座101的一面与可插拔模块20的顶面接触,以抵接可插拔模块20的顶面。由于目前的连接器支持在可插拔模块的另一端未受到任何的外力时,将可插拔模块的一端自动弹出。该第二凸台1035能够向可插拔模块的另一端提供向下的压力,以保证向可拔插模块与连接器的稳定连接。并且,在连接件受到外界的冲击力时,水平方向的压力被抵消时,还能由该第二凸台提供竖直方向的压力,从而防止连接器将可插拔模块弹出,提高了可插拔模块与连接器的连接可靠性,增强了可拔插模块抗外界干扰能力。
请参考图7和图8,图7和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固定装置的连接件的受力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以图7和图8为例对固定装置的固定原理进行说明。图7所示的固定装置10的弹性元件102提供用于将卡接件103向远离支撑座101的方向推动的弹力。图8所示的固定装置10的弹性元件102提供用于将卡接件103向靠近连接器的方向推动的弹力。其中,f1为弹性元件102向卡接件103施加的预压力,x1为与预压力f1对应的力臂。f2为卡接件103承受的冲击力,x2为与冲击力f2对应的力臂。f3为可插拔模块20向卡接件103施加的预推力(即卡接件向可拔插模块施加的推力的反作用力),x3为与预推力f3对应的力臂。该各个力和对应的力臂满足受力公式:f1×x1+f2×x2=f3×x3。也即是,f2×x2=f3×x3-f1×x1,预压力f1对应力矩以及冲击力f2对应力矩之和等于预推力f3对应的力矩。f3>F,F为能够支持可拔插模块与连接器正常工作的最小推力,也即是保证可拔插模块与连接器达到可通信的最小摩擦距离的推力。f3>F可以保证富余一些力来抵消外界冲击力,使得在连接器和可拔插模块有效连接的基础上,外界冲击力不会造成可插拔模块的接口端与单板上的连接器断开,从而提高了可插拔模块的接口端与单板的连接器的连接可靠性。示例的,F为20N。
需要说明的是,在普通场景中,计算机设备平稳放置,固定装置不会受到外界的冲击力,则前述f2=0,此时,f1×x1=f3×x3;在其他场景中,例如在运输场景中,计算机设备会受到外界一定的冲击力,f2>0,f1×x1+f2×x2=f3×x3,由于预压力f2和预推力f3可以在不同场景不断变化以保持连接件的受力平衡,从而有效提高了可插拔模块的接口端与单板的连接器的连接可靠性。
进一步的,图7和图8中各个力的受力方向只是示意性说明,例如预推力f3多数场景下不是水平方向的力,冲击力f2多数场景下不是竖直方向的力。本申请实施例只是示意性说明,并不对力的方向进行限定。
请参考图7,通常第二凸台凸出于卡接件的平面的长度d1小于第二连接件的长度d2,这样通过调整力臂的关系,降低对弹性元件的预压力的要求。这样可以降低对弹性元件的性能要求,节约成本。
以下本申请实施例对采用该固定装置固定可插拔模块的过程进行说明。请参考图9至图11,图9和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固定装置的固定过程示意图,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固定装置固定完成后的示意图。在安装可插拔模块20时,先将可插拔模块20的接口端插入连接器30中,并将另一端下压。之后按压该卡接件103的斜面,使卡接件103向远离连接器30的方向旋转移动。之后将可插拔模块20的底面与第一凸台1034远离支撑座101的一面接触,将可插拔模块20的顶面与第二凸台1035靠近支撑座101的一面与抵接。再松开对卡接件103的斜面的按压,以使卡接件103卡住可插拔模块20的另一端,该安装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可以参见图11。卡接件103在弹性元件102的弹力作用下,向可插拔模块20提供向连接器30方向的推力,从而保证可插拔模块20的接口端与连接器30的连接深度,即实际摩擦距离,满足通信要求。对该可插拔模块20的拆卸过程可以参考该安装过程,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做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0所示,在将可插拔模块20固定在单板40上后,可插拔模块20的接口端与单板40的距离g1和另一端与单板40的距离g2相同时,可以保证可拔插模块20与单板40平行设置,使得可插拔模块20与连接器30的连接更牢固稳定。而第一凸台1034被配置为支撑可插拔模块20的底面,该第一凸台1034的位置能够决定可插拔模块20的另一端与单板40的距离g2。因此,可以通过预先设置第一凸台1034的位置,以使可插拔模块20的接口端与单板40的距离g1和另一端与单板40的距离g2相同。
相关技术中,卡扣固定的方式对于不同厚度的单板,需要定制相应的卡扣来固定可插拔模块,兼容型较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固定装置,只需固定在单板上即可,无需考虑单板厚度的影响,相较于相关技术,兼容性较强,应用范围更为广泛。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固定装置中,卡接件在可插拔模块的接口端与单板上的连接器连接时,能够在弹性元件的作用下,与可插拔模块的另一端抵接。因此,卡接件能够提供朝向连接器方向的推力,用于将可插拔模块的接口端向连接器的方向推动。使得在单板受到外力时,卡接件能够在弹性元件的作用下,持续提供朝向连接器方向的推力,从而使得可插拔模块与连接器的连接不会出现松动的情况,相较于相关技术,提高了可插拔模块与连接器的连接可靠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包括:单板、连接器、固定装置以及可插拔模块,该连接器设置在单板上。该固定装置用于固定用于信号连通的可插拔模块。可选地,该固定装置可以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任一固定装置。其中,该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应用于基站中的计算机设备或者笔记本电脑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示例地,该计算机设备可以为服务器或者存储器。例如,该服务器可以为机架服务器或者刀片服务器。当该固定装置应用于服务器或者存储器中时,可以有效保证可拔插模块与连接器的摩擦距离,保证通信可靠性。
请参考图12和图13,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架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刀片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机架服务器和刀片服务器均包括:单板40、连接器30、固定装置10以及可插拔模块20。连接器30和固定装置10均设置在单板40上,可插拔模块20的接口端与连接器30连接,另一端被固定装置10固定。又一示例地,该可插拔模块可以为硬盘。例如,该可插拔模块可以为M.2固态硬盘。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计算机设备中的固定装置的具体结构,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中固定装置的结构,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座;
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座连接;
卡接件,所述弹性元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卡接件连接,所述卡接件被配置为在用于信号连通的可插拔模块的一端与连接器连接时,在所述弹性元件的作用下,与所述可插拔模块的另一端抵接;
其中,所述卡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连接所形成的弯折结构,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座旋转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弹性元件的另一端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远离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侧用于与所述可插拔模块的另一端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
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支撑座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件远离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具有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件通过所述连接孔与所述转轴旋转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座具有用于容置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开口的腔体,所述第二连接件为盖体,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在所述腔体的开口处,所述弹性元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腔体的底部,以及所述第二连接件朝向所述开口的一侧固定连接;
或者,所述支撑座具有用于容置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开口的腔体,所述支撑座的侧壁具有限位卡口,所述第二连接件为盖体,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在所述腔体的开口处,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与所述腔体的底部连接或抵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朝向所述开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或抵接,所述卡接件还包括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远离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连接,另一端具有延伸至所述限位卡口内的凸起,所述凸起被配置为在所述限位卡口内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座还具有设置在所述腔体内的导向杆,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所述弹性元件套接在所述导向杆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
设置在支撑座上的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至少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件远离所述弹性元件的一侧,所述限位结构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连接件旋转至与所述限位结构接触时,限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结构为限位挡墙,所述限位挡墙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件远离所述弹性元件的一侧;
或者,所述限位结构为限位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设置在所述限位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凸出于所述限位桶。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接件还具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被配置为在所述卡接件与所述可插拔模块抵接时,支撑所述可插拔模块的底面;
和/或,所述卡接件还具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被配置为在所述卡接件与所述可插拔模块抵接时,与所述可插拔模块的顶面接触。
8.一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座;
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座连接;
卡接件,所述弹性元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卡接件连接,所述卡接件被配置为在用于信号连通的可插拔模块的一端与连接器连接时,在所述弹性元件的作用下,与所述可插拔模块的另一端抵接;
其中,所述支撑座包括板状结构,所述板状结构分别与单板以及所述弹性元件固定连接,所述卡接件具有与所述可插拔模块的另一端抵接的平面以及用于按压的斜面,所述斜面朝向所述弹性元件倾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件为滑块、斜锲、杠杆或弹臂。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接件还具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被配置为在所述卡接件与所述可插拔模块抵接时,支撑所述可插拔模块的底面;
和/或,所述卡接件还具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被配置为在所述卡接件与所述可插拔模块抵接时,与所述可插拔模块的顶面接触。
11.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
单板;
连接器,所述连接器设置在所述单板上;
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固定用于信号连通的可插拔模块,所述固定装置为权利要求1至10任一所述的固定装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设备为服务器或存储器;
和/或,所述可插拔模块为硬盘。
CN201910684212.9A 2019-07-26 2019-07-26 固定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Active CN1105154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84212.9A CN110515428B (zh) 2019-07-26 2019-07-26 固定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PCT/CN2020/086018 WO2021017542A1 (zh) 2019-07-26 2020-04-22 固定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84212.9A CN110515428B (zh) 2019-07-26 2019-07-26 固定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15428A CN110515428A (zh) 2019-11-29
CN110515428B true CN110515428B (zh) 2021-09-07

Family

ID=686237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84212.9A Active CN110515428B (zh) 2019-07-26 2019-07-26 固定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15428B (zh)
WO (1) WO202101754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15428B (zh) * 2019-07-26 2021-09-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固定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15079786A (zh) * 2021-03-15 2022-09-20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固定装置
CN117111700B (zh) * 2023-10-25 2024-01-16 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免工具拆装固定装置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25616A (en) * 1997-01-21 1998-10-20 Dell Usa, L.P. Media module locking and ejecting mechanism
TW201343050A (zh) * 2012-04-03 2013-10-16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擴展卡固定裝置
CN104122958A (zh) * 2013-04-29 2014-10-29 鸿富锦精密电子(天津)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06484046A (zh) * 2015-08-28 2017-03-08 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扩充卡固定装置及壳体
CN107894812A (zh) * 2017-11-04 2018-04-10 金陵科技学院 一种不易松动的稳定式显卡插接架
CN208214816U (zh) * 2018-04-19 2018-12-11 广州广汽荻原模具冲压有限公司 一种插拔机构
CN208335081U (zh) * 2018-03-22 2019-01-04 美超微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安装储存模块的抽取盒
CN208506676U (zh) * 2018-08-02 2019-02-15 成都珑微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机箱助拔组件
CN109917871A (zh) * 2019-03-26 2019-06-21 浪潮商用机器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pcie支架固定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25353B1 (en) * 1999-03-08 2001-12-04 Intel Corporation Carrier for disk drive hot swapping
US6487072B2 (en) * 2001-03-02 2002-11-26 Hewlett-Packard Company Stabilization mechanism for limiting rotational vibration in a module enclosure
CN2519926Y (zh) * 2001-07-20 2002-11-0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立式电脑机箱侧门的锁紧装置
US6954940B2 (en) * 2003-10-08 2005-10-11 Inventec Corporation Modularized electronic device assembly architecture
CN102833977B (zh) * 2012-08-31 2015-11-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拔插模块及服务器
CN206178556U (zh) * 2016-09-27 2017-05-17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固态硬盘m.2定位装置的主板
CN206975580U (zh) * 2017-06-27 2018-02-06 美超微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硬盘固持机构及使用该机构的服务器
CN207586799U (zh) * 2017-11-13 2018-07-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托架、可插拔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08314648U (zh) * 2018-05-17 2019-01-01 苏州乐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服务器的免工具安装硬盘模组
CN108628407B (zh) * 2018-07-06 2023-12-05 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固态硬盘的固定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270999B (zh) * 2018-11-28 2024-03-15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固态硬盘的插拔模组
CN110515428B (zh) * 2019-07-26 2021-09-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固定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25616A (en) * 1997-01-21 1998-10-20 Dell Usa, L.P. Media module locking and ejecting mechanism
TW201343050A (zh) * 2012-04-03 2013-10-16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擴展卡固定裝置
CN104122958A (zh) * 2013-04-29 2014-10-29 鸿富锦精密电子(天津)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06484046A (zh) * 2015-08-28 2017-03-08 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扩充卡固定装置及壳体
CN107894812A (zh) * 2017-11-04 2018-04-10 金陵科技学院 一种不易松动的稳定式显卡插接架
CN208335081U (zh) * 2018-03-22 2019-01-04 美超微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安装储存模块的抽取盒
CN208214816U (zh) * 2018-04-19 2018-12-11 广州广汽荻原模具冲压有限公司 一种插拔机构
CN208506676U (zh) * 2018-08-02 2019-02-15 成都珑微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机箱助拔组件
CN109917871A (zh) * 2019-03-26 2019-06-21 浪潮商用机器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pcie支架固定结构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便携式仪器微硬盘固定结构设计要点讨论;张铁军;《中国钼业》;20111031;第35卷(第5期);49-5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15428A (zh) 2019-11-29
WO2021017542A1 (zh) 2021-0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15428B (zh) 固定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US6650533B2 (en) Pluggable drive carrier assembly
US6816388B2 (en) Daughter card service position
CN102005235B (zh) 数据存储器固定装置
US8817460B2 (en) Bracket of electronic device, draw set assembly of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mputer case
US745711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stalling a component in an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US8837135B2 (en) Expansion module for interface card, computer case assembly, and computer system
US20070019379A1 (en) Supporting frame structure
US11337343B2 (en) Mount assembly for add-in card, electronic device, and chassis
US8576558B2 (en) Mounting apparatus with rotating member for retaining and buffering data storage device
WO2021164444A1 (zh) PCIe卡固定组件及服务器设备
US20090067142A1 (en) Retaining mechanism for circuit card
US9734873B1 (en) Screwless drawing box for hard disk drives and hard disk drive swappable module using the same
US7753714B2 (en) Electrical adapter assembly and loading member thereof
US20040070929A1 (en) Positioning unit for a computer housing-and-peripheral device assembly
US11930614B2 (en) Storage device frame assembly and server
CN107526403B (zh) 硬盘抽取架
US7713079B2 (en) Card edge connector
US7400516B2 (en)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a plurality of cards in an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US8773868B2 (en) Holder for add-on card and circuit board assembly
US20220240406A1 (en) Mount bracket, storage device assembly, and server
US20220272860A1 (en) Storage device module for server
US20220272859A1 (en) Expansion card cage and server chassis
JPS6254998A (ja) 支持装置
CN110865688A (zh) 电脑主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