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13719A - 一种气氧/气甲烷火炬点火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氧/气甲烷火炬点火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13719A
CN110513719A CN201910741548.4A CN201910741548A CN110513719A CN 110513719 A CN110513719 A CN 110513719A CN 201910741548 A CN201910741548 A CN 201910741548A CN 110513719 A CN110513719 A CN 1105137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methane
oxygen
chamber
spray orif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4154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13719B (zh
Inventor
张锋
胡洪波
贺武生
张森
尚冬琴
李舒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Aerospace Propulsion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Xian Aerospace Propulsion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Aerospace Propulsion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Xian Aerospace Propulsion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91074154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1371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137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137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137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137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QIGNITION; EXTINGUISHING-DEVICES
    • F23Q13/00Ignite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3Q13/02Ignite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gas burners, e.g. gas pok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34Indirect CO2mitigation, i.e. by acting on non CO2directly related matters of the process, e.g. pre-heating or heat recover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Methods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一种气氧/气甲烷火炬点火器,包括火花塞座、气甲烷集气腔外壳体等;本发明利用组气氧‑气甲烷互击式喷注对实现点火室推进剂填充并通过一次燃烧形成高温富氧燃气,利用点火室身部壳体上的气膜冷却气氧喷注孔形成的气膜对高温富氧燃气流经的点火室壁面进行气膜冷却;高温富氧燃气与排放冷却甲烷在二次补燃燃烧室内进行补燃后通过二次喉部排出以形成射流火炬。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既能在结构尺寸受限的较小流量条件下工作、又能实现较长工作时间不发生烧蚀的应用于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气氧/气甲烷火炬点火器,可作为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发生器或推力室启动的点火单元。

Description

一种气氧/气甲烷火炬点火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火炬点火器。
背景技术
气/气火炬点火器是液体火箭发动机发生器或推力室启动所用点火单元的主要方式之一,并在液氢/液氧火箭发动机、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中获得广泛使用。
现有气/气火炬点火器燃烧组织的方式主要为两种:一种方式利用高温富氧燃气与冷却排放燃料在发生器中进行掺混燃烧后由燃气导管将高温燃气喷入发动机燃烧室,其燃气导管的抗烧蚀防护措施多采用高温合金,并依靠燃气导管的热沉以满足点火器工作时间要求,因此其持续工作时间较短,一般为1~3s。另一种方式利用高温富氧燃气与冷却排放燃料在燃气导管出口进行二次补燃,实现点火所需的燃气流量与温度控制目标。由于需要在燃气导管出口进行二次补燃,该方式在小流量、结构尺寸受限的条件下极易发生二次补燃点火失效和燃气导管局部烧蚀。
因此,目前尚缺乏一种既能在结构尺寸受限的小流量条件下工作、又能实现较长工作时间不发生烧蚀的应用于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气/气火炬点火器。
现有的气氧-气甲烷火炬点火器的工作原理为采用点火室一次燃烧的高温富氧燃气与排放冷却甲烷在燃气导管出口处二次掺混补燃以形成射流火炬。由于点火室压力与燃气导管出口环境压力的比值通常大于10,点火室出口高温富氧燃气流速为当地音速,二次补燃的难度大,易发生二次补燃失效导致无法形成满足温度要求的射流火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气氧/气甲烷火炬点火器,既能在结构尺寸受限且流量较小的条件下工作、又能实现较长工作时间不发生烧蚀。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气氧/气甲烷火炬点火器,包括火花塞座、气甲烷集气腔外壳体、气甲烷喷注孔基座、气氧集气腔外壳体、点火室身部壳体、点火室喉部壳体、燃气导管外壳体、多个焊接直通;
气甲烷喷注孔基座为锥台形,从气甲烷集气腔外壳体一端伸入气甲烷集气腔外壳体中,气甲烷喷注孔基座一端端部卡在气甲烷集气腔外壳体端口处;火花塞座一端从气甲烷集气腔外壳体另一端伸入气甲烷集气腔外壳体中和气甲烷喷注孔基座相连,火花塞座另一端与外部火花塞连接;气甲烷集气腔外壳体侧壁开有通孔与焊接直通连通,实现气甲烷供应;火花塞座外壁、气甲烷喷注孔基座外壁和气甲烷集气腔外壳体内壁之间形成气甲烷集气腔;气甲烷喷注孔基座外壁上沿周向均匀分布倾斜的气甲烷通道,气甲烷通道贯穿气甲烷喷注孔基座的端面和斜面;
点火室身部壳体为圆筒结构,外壁一端设置环形凸台,另一端设置环形端面;点火室身部壳体设置有环形端面的一端连接气甲烷喷注孔基座,气氧集气腔外壳体套在点火室身部壳体上,点火室身部壳体端部的环形凸台卡在气氧集气腔外壳体端口中,环形端面位于气氧集气腔外壳体端面和气甲烷喷注孔基座端面之间;气氧集气腔外壳体侧壁上设置通孔与焊接直通连通,实现气氧供应;气氧集气腔外壳体与点火室身部壳体端部的环形凸台和环形端面形成气氧集气腔;
点火室身部壳体的台阶面上沿周向均匀分布喷注对气甲烷喷注孔,点火室身部壳体的侧壁上靠近台阶面的一侧沿周向均匀分布喷注对气氧喷注孔;喷注对气甲烷喷注孔通过气甲烷通道与气甲烷集气腔连通;点火室身部壳体侧壁上靠近环形凸台的一侧沿周向均匀分布倾斜的气膜冷却气氧喷注孔;
点火室喉部壳体包括环形连接段、燃气通道段,燃气通道段为空心杆,燃气通道段沿环形连接段中心轴,燃气通道段一端伸入环形连接段中心孔中并通过锥形连接板与环形连接段内壁相连;环形连接段一端与点火室身部壳体相连,另一端与燃气导管外壳体相连,燃气通道段伸入燃气导管外壳体的中心孔中;气甲烷喷注孔基座、点火室身部壳体与点火室喉部壳体的收缩型面形成点火室;环形连接段侧壁设置通孔,分别与两个焊接直通相连,其中一个焊接直通与燃烧室连通,另一个焊接直通安装在环形连接段上靠近燃气导管外壳体一侧。
一种气氧/气甲烷火炬点火器,还包括外套螺母,台阶型的外套螺母套在燃气导管外壳体外壁上,用于与发动机发生器或推力室连接。
所述喷注对气氧喷注孔和喷注对气甲烷喷注孔组成气氧-气甲烷互击式喷注对,共4组;喷注对气氧喷注孔距点火室身部壳体的台阶面的距离为2~3mm,喷注对气氧喷注孔中心轴线与点火室身部壳体中心轴线垂直;喷注对气甲烷喷注孔中心轴线与气甲烷喷注孔基座中心轴线平行。
所述气膜冷却气氧喷注孔共8个,气膜冷却气氧喷注孔的中心轴线与点火室身部壳体中心轴线呈45°夹角。
所述点火室喉部壳体的燃气通道段的中心孔为高温富氧燃气通道,高温富氧燃气通道的直径的取值范围为6~8mm。
所述燃气导管外壳体的中心孔一端向内收缩形成锥面后过渡连接二次喉部,二次喉部为圆柱孔段,二次喉部截面及燃气导管外壳体内壁锥面与点火室喉部壳体出口端面形成二次补燃燃烧室。
二次补燃燃烧室的锥面的收缩锥角的取值范围为70°~100°,二次补燃燃烧室的轴向长度的取值范围为7~10mm;二次喉部的直径的取值范围为3~4mm。
所述点火室喉部壳体的燃气通道段的外壁面与燃气导管外壳体的内壁面形成的环形通道为排放冷却甲烷通道;排放冷却甲烷通道的宽度的取值范围为1.5~2.5mm。
所述焊接直通共4个,从侧视图看,焊接直通呈十字形分布。
一种气氧/气甲烷火炬点火器,气氧通过一个焊接直通供应至气氧集气腔,气甲烷通过两个焊接直通分别供应至气甲烷集气腔和排放冷却甲烷通道靠近点火室一端,与点火室连通的焊接直通作为室压测点;气氧与气甲烷分别通过喷注对气氧喷注孔和喷注对气甲烷喷注孔喷出,完成点火室中气氧与气甲烷的填充;通过与火花塞座连接的火花塞对点火室内氧气和甲烷的混合气体进行点火,实现一次燃烧并形成燃气;燃气沿点火室内壁流向点火室喉部,其流过之处通过气膜冷却气氧喷注孔喷出的气氧形成的气膜进行冷却;燃气由点火室喉部流经高温富氧燃气通道后与排放冷却甲烷在二次补燃燃烧室进行二次补燃燃烧,燃烧产物通过二次喉部排出形成点火用射流火炬。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采用二次喉部结构,利用排放冷却甲烷与高温富氧燃气在二次补燃燃烧室中实现二次补燃燃烧而形成稳定的射流火炬的技术具有三方面优势。一方面,二次补燃燃烧室中高温富氧燃气与排放冷却甲烷的掺混更容易,且点火室压力与二次补燃燃烧室压力的比值低于临界音速压力比,更利于二次补燃燃烧,降低了二次补燃失效的风险。另一方面,由于采用本发明的技术使得二次补燃燃烧的难度降低,一次燃烧高温富氧燃气的温度可以更低,从而降低了点火室的热防护要求。此外,由于采用本发明的技术使得二次补燃燃烧的难度降低,可实现更宽混合比范围的二次补燃燃烧,拓宽了气氧-气甲烷火炬点火器的工作边界。
(2)现有气氧-气甲烷火炬点火器不发生烧蚀的工作时间介于1~3s。本发明利用排放冷却甲烷作为气膜对燃气导管二次喉部结构进行冷却,火炬点火器不发生烧蚀的工作时间延长到不低于5s,使得火炬点火器在工作时间方面具有更大的工作裕度。此外,由于燃气导管热防护的改善,利用二次喉部的燃气导管结构为燃气导管结构设计提供了更多选择,可以满足更长范围的燃气导管应用需求。
(3)本发明采用周向均匀分布的4组气氧-气甲烷互击式喷注对,比传统单一喷注对获得更优的气氧与气甲烷的混合均匀性,避免了因局部推进剂混合不均匀性导致的结构局部烧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和侧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试验工况采集的点火室压力-时间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气氧/气甲烷火炬点火器,包括火花塞座2、气甲烷集气腔外壳体4、气甲烷喷注孔基座5、气氧集气腔外壳体7、点火室身部壳体8、点火室喉部壳体11、燃气导管外壳体12、外套螺母13和焊接直通10。
气甲烷喷注孔基座5为锥台形,从气甲烷集气腔外壳体4一端伸入气甲烷集气腔外壳体4中,气甲烷喷注孔基座5一端端部卡在气甲烷集气腔外壳体4端口处;火花塞座2一端从气甲烷集气腔外壳体4另一端伸入气甲烷集气腔外壳体4中和气甲烷喷注孔基座5相连,火花塞座2另一端与外部火花塞连接;气甲烷集气腔外壳体4侧壁开有通孔与焊接直通10连通,实现气甲烷供应;火花塞座2外壁、气甲烷喷注孔基座5外壁和气甲烷集气腔外壳体4内壁之间形成气甲烷集气腔3;气甲烷喷注孔基座5外壁上沿周向均匀分布倾斜的气甲烷通道21,气甲烷通道21贯穿气甲烷喷注孔基座5的端面和斜面;
点火室身部壳体8为圆筒结构,外壁一端设置环形凸台,另一端设置环形端面;点火室身部壳体8设置有环形端面的一端连接气甲烷喷注孔基座5,气氧集气腔外壳体7套在点火室身部壳体8上,点火室身部壳体8端部的环形凸台卡在气氧集气腔外壳体7端口中,环形端面位于气氧集气腔外壳体7端面和气甲烷喷注孔基座5端面之间;气氧集气腔外壳体7侧壁上设置通孔与焊接直通10连通,实现气氧供应;气氧集气腔外壳体7与点火室身部壳体8端部的环形凸台和环形端面形成气氧集气腔6;
点火室身部壳体8的台阶面上沿周向均匀分布喷注对气甲烷喷注孔20,点火室身部壳体8的侧壁上靠近台阶面的一侧沿周向均匀分布喷注对气氧喷注孔19;喷注对气甲烷喷注孔20通过气甲烷通道21与气甲烷集气腔3连通;点火室身部壳体8侧壁上靠近环形凸台的一侧沿周向均匀分布倾斜的气膜冷却气氧喷注孔18;
点火室喉部壳体11包括环形连接段、燃气通道段,燃气通道段为空心杆,燃气通道段沿环形连接段中心轴,燃气通道段一端伸入环形连接段中心孔中并通过锥形连接板与环形连接段内壁相连;环形连接段一端与点火室身部壳体8相连,另一端与燃气导管外壳体12相连,燃气通道段伸入燃气导管外壳体12的中心孔中;气甲烷喷注孔基座5、点火室身部壳体8与点火室喉部壳体11的收缩型面形成点火室9;环形连接段侧壁设置通孔,分别与两个焊接直通10相连,其中一个焊接直通10与燃烧室9连通,另一个焊接直通10安装在环形连接段上靠近燃气导管外壳体12一侧。台阶型的外套螺母13套在燃气导管外壳体12外壁上,用于与发动机发生器或推力室连接。
燃气导管外壳体12的中心孔一端向内收缩形成锥面后过渡连接二次喉部17,二次喉部17为圆柱孔段,二次喉部17截面及燃气导管外壳体12内壁锥面与点火室喉部壳体11出口端面形成二次补燃燃烧室16。
焊接直通10共4个,从侧视图看,焊接直通10呈十字形分布。
火花塞安装段1由火花塞座2和气甲烷喷注孔基座5连接后的内壁面构成。火花塞座2和气甲烷喷注孔基座5通过焊接方式连接。火花塞座2通过内螺纹与火花塞连接,并通过火花塞座2上的密封台阶来保证密封。
气甲烷集气腔3为火花塞座2、气甲烷喷注孔基座5和气甲烷集气腔外壳体4形成的封闭腔。气甲烷集气腔外壳体4上有一个直径2mm通孔,该通孔与焊接直通10连通以实现火炬点火器气甲烷供应。气甲烷集气腔外壳体4与焊接直通10通过焊接方式连接。气氧集气腔6为气氧集气腔外壳体7与点火室身部壳体8形成的封闭腔。气氧集气腔外壳体7上有一个直径2mm通孔,该通孔与焊接直通10连通以实现火炬点火器气氧供应。气氧集气腔外壳体7与焊接直通10通过焊接方式连接。
气氧-气甲烷互击式喷注对由喷注孔轴线呈90°夹角对撞的喷注对气氧喷注孔19与喷注对气甲烷喷注孔20组成,气氧-气甲烷互击式喷注对共4组,沿周向均匀分布。喷注对气氧喷注孔19直径为1mm,喷注对气甲烷喷注孔20直径为0.3mm。其中,喷注对气氧喷注孔19距点火室身部壳体8端面距离为2~3mm,喷注对气氧喷注孔19中心轴线与点火室身部壳体8中心轴线垂直。喷注对气氧喷注孔19与气氧集气腔6连通。喷注对气甲烷喷注孔20中心轴线与气甲烷喷注孔基座5中心轴线平行。喷注对气甲烷喷注孔20通过气甲烷喷注孔基座5上的气甲烷通道21与气甲烷集气腔3连通。
气氧/气甲烷火炬点火器通过气氧-气甲烷互击式喷注对为点火室9进行推进剂填充,由火花塞安装段1位置安装的火花塞对点火室9内的富氧甲烷可燃混合气体进行点火。火花塞点火端面与火花塞座2端面的缩进距离为0~3mm。
点火室9由气甲烷喷注孔基座5、点火室身部壳体8与点火室喉部壳体11的收缩型面形成。点火室身部壳体8上面布置有八个气膜冷却气氧喷注孔18,气膜冷却气氧喷注孔18中心轴线与点火室身部壳体8中心轴线呈45°夹角。排放冷却甲烷通道14为点火室喉部壳体11外壁面与燃气导管外壳体12内壁面形成的环形通道,排放冷却甲烷通道14的宽度介于1.5~2.5mm。高温富氧燃气通道15为点火室喉部壳体11的等值段内壁面形成的圆柱型通道,高温富氧燃气通道15的直径介于6~8mm。二次补燃燃烧室16由燃气导管外壳体12喉部截面及其内壁面与点火室喉部壳体11出口端面形成。二次补燃燃烧室16喉部收缩段的收缩锥角介于70°到100°,二次补燃燃烧室16轴向长度介于7~10mm。二次喉部17直径介于3~4mm。点火室喉部壳体11与燃气导管外壳体12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台阶型螺母连接通过外套螺母13与发动机发生器或推力室连接。
上述方案的原理是:气氧通过一个焊接直通10供应至气氧集气腔6,气甲烷通过两个焊接直通10分别供应至气甲烷集气腔3和排放冷却甲烷通道14靠近点火室9一端。与点火室9连通的焊接直通10作为室压测点;气氧与气甲烷分别通过喷注对气氧喷注孔19和喷注对气甲烷喷注孔20喷出形成气氧-气甲烷互击式喷注对的撞击射流并实现掺混。由周向均匀分布的4组气氧-气甲烷互击式喷注对完成点火室9气氧与气甲烷的填充。通过火花塞座2安装的火花塞对点火室9内富氧甲烷混合气体进行点火,实现一次燃烧并形成高温富氧燃气。高温富氧燃气沿点火室9内壁流向点火室9喉部,其流过之处通过八个气膜冷却气氧喷注孔18喷出的气氧形成的气膜进行冷却;高温富氧燃气由点火室9喉部流经高温富氧燃气通道15后与排放冷却甲烷在燃气导管二次补燃燃烧室16进行二次补燃燃烧,燃烧产物通过二次喉部17排出形成点火用射流火炬。点火室喉部壳体11喉部下游段壳体利用排放冷却甲烷对流换热冷却,燃气导管外壳体12中作为二次补燃燃烧室16及二次喉部17的约束壁面部分利用排放冷却甲烷形成气膜进行冷却。
气氧/气甲烷火炬点火器通过点火室9的高温富氧燃气与排放冷却甲烷通道14流出的气甲烷在二次补燃燃烧室16进行掺混燃烧后通过二次喉部17排出形成射流火炬。其中,高温富氧燃气的理论燃烧温度介于800~1200K。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在一个试验工况采集的点火室压力-时间的曲线。
本发明未详细说明部分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常识。

Claims (10)

1.一种气氧/气甲烷火炬点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火花塞座(2)、气甲烷集气腔外壳体(4)、气甲烷喷注孔基座(5)、气氧集气腔外壳体(7)、点火室身部壳体(8)、点火室喉部壳体(11)、燃气导管外壳体(12)、多个焊接直通(10);
气甲烷喷注孔基座(5)为锥台形,从气甲烷集气腔外壳体(4)一端伸入气甲烷集气腔外壳体(4)中,气甲烷喷注孔基座(5)一端端部卡在气甲烷集气腔外壳体(4)端口处;火花塞座(2)一端从气甲烷集气腔外壳体(4)另一端伸入气甲烷集气腔外壳体(4)中和气甲烷喷注孔基座(5)相连,火花塞座(2)另一端与外部火花塞连接;气甲烷集气腔外壳体(4)侧壁开有通孔与焊接直通(10)连通,实现气甲烷供应;火花塞座(2)外壁、气甲烷喷注孔基座(5)外壁和气甲烷集气腔外壳体(4)内壁之间形成气甲烷集气腔(3);气甲烷喷注孔基座(5)外壁上沿周向均匀分布倾斜的气甲烷通道(21),气甲烷通道(21)贯穿气甲烷喷注孔基座(5)的端面和斜面;
点火室身部壳体(8)为圆筒结构,外壁一端设置环形凸台,另一端设置环形端面;点火室身部壳体(8)设置有环形端面的一端连接气甲烷喷注孔基座(5),气氧集气腔外壳体(7)套在点火室身部壳体(8)上,点火室身部壳体(8)端部的环形凸台卡在气氧集气腔外壳体(7)端口中,环形端面位于气氧集气腔外壳体(7)端面和气甲烷喷注孔基座(5)端面之间;气氧集气腔外壳体(7)侧壁上设置通孔与焊接直通(10)连通,实现气氧供应;气氧集气腔外壳体(7)与点火室身部壳体(8)端部的环形凸台和环形端面形成气氧集气腔(6);
点火室身部壳体(8)的台阶面上沿周向均匀分布喷注对气甲烷喷注孔(20),点火室身部壳体(8)的侧壁上靠近台阶面的一侧沿周向均匀分布喷注对气氧喷注孔(19);喷注对气甲烷喷注孔(20)通过气甲烷通道(21)与气甲烷集气腔(3)连通;点火室身部壳体(8)侧壁上靠近环形凸台的一侧沿周向均匀分布倾斜的气膜冷却气氧喷注孔(18);
点火室喉部壳体(11)包括环形连接段、燃气通道段,燃气通道段为空心杆,燃气通道段沿环形连接段中心轴,燃气通道段一端伸入环形连接段中心孔中并通过锥形连接板与环形连接段内壁相连;环形连接段一端与点火室身部壳体(8)相连,另一端与燃气导管外壳体(12)相连,燃气通道段伸入燃气导管外壳体(12)的中心孔中;气甲烷喷注孔基座(5)、点火室身部壳体(8)与点火室喉部壳体(11)的收缩型面形成点火室(9);环形连接段侧壁设置通孔,分别与两个焊接直通(10)相连,其中一个焊接直通(10)与燃烧室(9)连通,另一个焊接直通(10)安装在环形连接段上靠近燃气导管外壳体(12)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氧/气甲烷火炬点火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套螺母(13),台阶型的外套螺母(13)套在燃气导管外壳体(12)外壁上,用于与发动机发生器或推力室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气氧/气甲烷火炬点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注对气氧喷注孔(19)和喷注对气甲烷喷注孔(20)组成气氧-气甲烷互击式喷注对,共4组;喷注对气氧喷注孔(19)距点火室身部壳体(8)的台阶面的距离为2~3mm,喷注对气氧喷注孔(19)中心轴线与点火室身部壳体(8)中心轴线垂直;喷注对气甲烷喷注孔(20)中心轴线与气甲烷喷注孔基座(5)中心轴线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氧/气甲烷火炬点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膜冷却气氧喷注孔(18)共8个,气膜冷却气氧喷注孔(18)的中心轴线与点火室身部壳体(8)中心轴线呈45°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气氧/气甲烷火炬点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室喉部壳体(11)的燃气通道段的中心孔为高温富氧燃气通道(15),高温富氧燃气通道(15)的直径的取值范围为6~8mm。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气氧/气甲烷火炬点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导管外壳体(12)的中心孔一端向内收缩形成锥面后过渡连接二次喉部(17),二次喉部(17)为圆柱孔段,二次喉部(17)截面及燃气导管外壳体(12)内壁锥面与点火室喉部壳体(11)出口端面形成二次补燃燃烧室(1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气氧/气甲烷火炬点火器,其特征在于:二次补燃燃烧室(16)的锥面的收缩锥角的取值范围为70°~100°,二次补燃燃烧室(16)的轴向长度的取值范围为7~10mm;二次喉部(17)的直径的取值范围为3~4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气氧/气甲烷火炬点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室喉部壳体(11)的燃气通道段的外壁面与燃气导管外壳体(12)的内壁面形成的环形通道为排放冷却甲烷通道(14);排放冷却甲烷通道(14)的宽度的取值范围为1.5~2.5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气氧/气甲烷火炬点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直通(10)共4个,从侧视图看,焊接直通(10)呈十字形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气氧/气甲烷火炬点火器,其特征在于:气氧通过一个焊接直通(10)供应至气氧集气腔(6),气甲烷通过两个焊接直通(10)分别供应至气甲烷集气腔(3)和排放冷却甲烷通道(14)靠近点火室(9)一端,与点火室(9)连通的焊接直通(10)作为室压测点;气氧与气甲烷分别通过喷注对气氧喷注孔(19)和喷注对气甲烷喷注孔(20)喷出,完成点火室(9)中气氧与气甲烷的填充;通过与火花塞座(2)连接的火花塞对点火室(9)内氧气和甲烷的混合气体进行点火,实现一次燃烧并形成燃气;燃气沿点火室(9)内壁流向点火室(9)喉部,其流过之处通过气膜冷却气氧喷注孔(18)喷出的气氧形成的气膜进行冷却;燃气由点火室(9)喉部流经高温富氧燃气通道(15)后与排放冷却甲烷在二次补燃燃烧室(16)进行二次补燃燃烧,燃烧产物通过二次喉部(17)排出形成点火用射流火炬。
CN201910741548.4A 2019-08-12 2019-08-12 一种气氧/气甲烷火炬点火器 Active CN1105137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41548.4A CN110513719B (zh) 2019-08-12 2019-08-12 一种气氧/气甲烷火炬点火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41548.4A CN110513719B (zh) 2019-08-12 2019-08-12 一种气氧/气甲烷火炬点火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13719A true CN110513719A (zh) 2019-11-29
CN110513719B CN110513719B (zh) 2021-01-12

Family

ID=686250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41548.4A Active CN110513719B (zh) 2019-08-12 2019-08-12 一种气氧/气甲烷火炬点火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13719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65017A (zh) * 2020-06-11 2020-10-13 安徽九州云箭航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液体火箭发动机用火炬电点火室
CN112240570A (zh) * 2020-10-20 2021-01-19 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 一种基于3d打印成型的旋流火炬点火器
CN113309635A (zh) * 2021-07-03 2021-08-27 西北工业大学 固液混合发动机多次启动点火器及方法
CN114151234A (zh) * 2022-01-07 2022-03-08 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再生冷却液氧甲烷火炬点火器
CN116182192A (zh) * 2023-03-09 2023-05-30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空天技术研究所 一种用于燃烧加热设备的气膜冷却点火环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4561A (ja) * 1994-06-29 1996-01-19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点火トーチ
US5779465A (en) * 1996-09-06 1998-07-14 Clarke; Beresford N. Spark ignited burner
US20060242942A1 (en) * 2005-04-29 2006-11-02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Thrust vectoring missile turbojet
CN101979862A (zh) * 2010-09-28 2011-02-2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内加热式氧化亚氮单组元燃气发生器
RU2555601C1 (ru) * 2014-04-04 2015-07-10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унитарное предприятие "Центральный институт авиационного моторостроения имени П.И Баранова" Газодинамический воспламенитель основной топливной смеси в проточном тракте
CN106402865A (zh) * 2016-09-29 2017-02-15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一种高超声速高焓地面模拟设备的加热器点火器
CN107084074A (zh) * 2017-05-23 2017-08-22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所 一种高性能侧置喷管固体火箭发动机
CN107893711A (zh) * 2017-10-27 2018-04-10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一种气氢气氧火炬式电点火装置
CN108691692A (zh) * 2018-05-31 2018-10-2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混合喷注器及小型液体火箭发动机
CN109386400A (zh) * 2018-12-07 2019-02-26 上海空间推进研究所 一种用于液氧/甲烷发动机的激光火炬点火器
CN208779487U (zh) * 2018-09-10 2019-04-23 陈铭通 一种用于无人侦察机微型涡轮喷气发动机的高效燃烧室
WO2019193253A1 (en) * 2018-04-03 2019-10-10 Timo Janhunen Ignition method and system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provided with two spark plugs respectively comprising one ungrounded electrode
CN110388284A (zh) * 2019-05-27 2019-10-29 西北工业大学 多段式火箭发动机实验装置及其物质收集方法
CN110552815A (zh) * 2019-08-20 2019-12-10 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 一种气氧/煤油富燃火炬式电点火器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4561A (ja) * 1994-06-29 1996-01-19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点火トーチ
US5779465A (en) * 1996-09-06 1998-07-14 Clarke; Beresford N. Spark ignited burner
US20060242942A1 (en) * 2005-04-29 2006-11-02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Thrust vectoring missile turbojet
CN101979862A (zh) * 2010-09-28 2011-02-2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内加热式氧化亚氮单组元燃气发生器
RU2555601C1 (ru) * 2014-04-04 2015-07-10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унитарное предприятие "Центральный институт авиационного моторостроения имени П.И Баранова" Газодинамический воспламенитель основной топливной смеси в проточном тракте
CN106402865A (zh) * 2016-09-29 2017-02-15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一种高超声速高焓地面模拟设备的加热器点火器
CN107084074A (zh) * 2017-05-23 2017-08-22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所 一种高性能侧置喷管固体火箭发动机
CN107893711A (zh) * 2017-10-27 2018-04-10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一种气氢气氧火炬式电点火装置
WO2019193253A1 (en) * 2018-04-03 2019-10-10 Timo Janhunen Ignition method and system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provided with two spark plugs respectively comprising one ungrounded electrode
CN108691692A (zh) * 2018-05-31 2018-10-2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混合喷注器及小型液体火箭发动机
CN208779487U (zh) * 2018-09-10 2019-04-23 陈铭通 一种用于无人侦察机微型涡轮喷气发动机的高效燃烧室
CN109386400A (zh) * 2018-12-07 2019-02-26 上海空间推进研究所 一种用于液氧/甲烷发动机的激光火炬点火器
CN110388284A (zh) * 2019-05-27 2019-10-29 西北工业大学 多段式火箭发动机实验装置及其物质收集方法
CN110552815A (zh) * 2019-08-20 2019-12-10 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 一种气氧/煤油富燃火炬式电点火器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65017A (zh) * 2020-06-11 2020-10-13 安徽九州云箭航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液体火箭发动机用火炬电点火室
CN111765017B (zh) * 2020-06-11 2023-11-03 安徽九州云箭航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液体火箭发动机用火炬电点火室
CN112240570A (zh) * 2020-10-20 2021-01-19 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 一种基于3d打印成型的旋流火炬点火器
CN112240570B (zh) * 2020-10-20 2021-12-03 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 一种基于3d打印成型的旋流火炬点火器
CN113309635A (zh) * 2021-07-03 2021-08-27 西北工业大学 固液混合发动机多次启动点火器及方法
CN114151234A (zh) * 2022-01-07 2022-03-08 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再生冷却液氧甲烷火炬点火器
CN114151234B (zh) * 2022-01-07 2024-04-26 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再生冷却液氧甲烷火炬点火器
CN116182192A (zh) * 2023-03-09 2023-05-30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空天技术研究所 一种用于燃烧加热设备的气膜冷却点火环
CN116182192B (zh) * 2023-03-09 2024-04-19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空天技术研究所 一种用于燃烧加热设备的气膜冷却点火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13719B (zh) 2021-0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13719A (zh) 一种气氧/气甲烷火炬点火器
CN102174338B (zh) 小流量、高混合比、无级调节气液混合燃气发生器
CN103822207B (zh) 一种变压、变工况油烧嘴
CN103697471B (zh) 一种以乙醇为燃料的环形燃烧室燃气发生器
CN202938295U (zh) 一种变压、变工况油烧嘴
CN108894893A (zh) 火箭冲压组合发动机用液膜冷却引射火箭发动机推力室
JP2009192214A (ja) ガスタービンエンジン用の燃料ノズ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578483B (zh) 带有雾化器的燃烧器
CN108895484A (zh) 一种气氧/煤油涡流冷却燃烧室
CN112240570B (zh) 一种基于3d打印成型的旋流火炬点火器
CN106016363B (zh) 一种点火器
CN106016364A (zh) 一种燃气轮机干式低污染燃烧室用单元二分旋流预混燃烧喷嘴
CN109404166A (zh) 一种宽工况液氢液氧火炬式电点火装置
CN108613217A (zh) 一种分配式部分预混喷注装置及燃烧室
CN209355300U (zh) 一种宽工况液氢液氧火炬式电点火装置
CN107339698A (zh) 一种燃烧器
CN107355786A (zh) 工业燃气窑炉多级配风富氧伴烧专用燃烧器
US5163287A (en) Stored energy combustor with fuel injector containing igniter means for accommodating thermal expansion
CN102175017B (zh) 一种大流量液氧酒精水蒸汽发生器
CN201100640Y (zh) 一种确保工业燃烧器稳定燃烧的装置
US3741483A (en) Combustion air supply arrangement for gas turbines
ITMI20012784A1 (it) Iniettore migliorato di combustibile liquido per bruciatori di turbine a gas
CN113309635B (zh) 固液混合发动机多次启动点火器及方法
CN209722061U (zh) 一体化开工烧嘴
US4628832A (en) Dual fuel pilot burner for a furna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