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13318A - 一种微波雷达感应及红外线感应控制系统以及应用该系统的智能风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波雷达感应及红外线感应控制系统以及应用该系统的智能风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13318A
CN110513318A CN201910630155.6A CN201910630155A CN110513318A CN 110513318 A CN110513318 A CN 110513318A CN 201910630155 A CN201910630155 A CN 201910630155A CN 110513318 A CN110513318 A CN 1105133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microwave radar
module
signal
ind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3015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易扬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Lemei Tomoie Environmental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Lemei Tomoie Environmental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Lemei Tomoie Environmental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Lemei Tomoie Environmental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191063015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13318A/zh
Publication of CN1105133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133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5/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25/0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 F04D25/08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working fluid being air, e.g. for ventilation
    • F04D25/10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working fluid being air, e.g. for ventilation the unit having provisions for automatically changing direction of output air
    • F04D25/105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working fluid being air, e.g. for ventilation the unit having provisions for automatically changing direction of output air by changing rotor axis direction, e.g. oscillating f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7/00Control, e.g. regulation, of pumps, 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7/007Conjoint control of two or more different func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7/00Control, e.g. regulation, of pumps, 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7/008Stop safety or alarm devices, e.g. stop-and-go control; Disposition of check-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002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1/00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by methods combining technique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1V1/00 - G01V9/00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23/00Non-electrical signal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optical systems
    • G08C23/04Non-electrical signal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optical systems using light waves, e.g. infrared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15/00Speech recognition
    • G10L15/22Procedures used during a speech recognition process, e.g. man-machine dialogu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DINDEXING SCHEME FOR ASPECTS RELATING TO NON-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GAS-TURBINES OR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5D2270/00Control
    • F05D2270/30Control parameters, e.g. input parameters
    • F05D2270/303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DINDEXING SCHEME FOR ASPECTS RELATING TO NON-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GAS-TURBINES OR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5D2270/00Control
    • F05D2270/80Devices generating input signals, e.g. transducers, sensors, cameras or strain gaug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DINDEXING SCHEME FOR ASPECTS RELATING TO NON-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GAS-TURBINES OR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5D2270/00Control
    • F05D2270/80Devices generating input signals, e.g. transducers, sensors, cameras or strain gauges
    • F05D2270/805Rada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DINDEXING SCHEME FOR ASPECTS RELATING TO NON-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GAS-TURBINES OR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5D2270/00Control
    • F05D2270/80Devices generating input signals, e.g. transducers, sensors, cameras or strain gauges
    • F05D2270/81Micropho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Multimedia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波雷达感应及红外线感应控制系统,具有微波雷达感应器、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以及中央控制器,微波雷达感应器的用于检测对象物的位置以及移动速度,而红外感应开关器的用于感应特定波长的红外线,以检测是进入到感应区内的是否为人,中央控制器则根据微波雷达感应器及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的信号输出执行指令。本发明通过微波雷达感应器和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同时感应人体是否进入被检测区域,通过双重的判定,能够更加有效地对人体进行识别,达到精确检测的效果进而控制负载的运行,应用于智能风扇中能够实现风扇的自动启动以及跟随人体移动,达到良好的为人体吹风降温的效果,满足智能化生活的要求。本发明的智能风扇具有遥控器,能够便于远程遥控风扇的运行,使用更加便捷。

Description

一种微波雷达感应及红外线感应控制系统以及应用该系统的 智能风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控制系统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微波雷达感应及红外线感应控制系统以及应用该系统的智能风扇。
背景技术
电风扇是目前是人们家庭最常用的电器,也是室内必不可少的家用电器,电风扇的主要作用是通电后风扇转动加速空气流动令使用者达到凉快的效果。
传统的落地风扇包括:底座、立杆、机头以及设置于机头中的扇叶,扇叶通过第一驱动电机驱动转动,而整个机头通过摆动电机驱动在一定的范围内摆动的,机头的摆动是为了能够增加风扇的工作范围,能够大面积的吹风降温。传统机械式控制的落地扇中扇叶的转动以及机头的摆动是通过手动调节方式进行的,目前使用较多的是在机头上设置有一拨杆,通过将拨杆下推连接摆动电机驱动整个机头的转动;当将拨杆上拉脱离摆动电机使得整个机头定位。
风扇作为现代家庭必不可少的电器,如何能更好的服务人们生活,智能、省电、人性化成为了电风扇发展的方向。目前市场上出现的智能电风扇,大部分都是数字集成芯片为主的装置,功能较单一,仍只能机械性的根据程序电风扇智能匀速的摆动吹风,或者定时朝着一个方向,无法智能的根据人体所在位置,控制风扇吹风方向,风扇还不够人性化,没有很好的起到为人体吹风降温的作用,已经不能满足实现人们对智能风扇的需求。
那么如何能够使风扇更智能化地使用,如在一定温度下且使用者进入检测范围后风扇能够自启,又或者当使用者移动时风扇能够跟随使用者摆头实现更好的吹风降温效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波雷达感应及红外线感应控制系统以及应用该系统的智能风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波雷达感应及红外线感应控制系统,包括:微波雷达感应器,具有:对对象物发送频率信号的频率发送单元,接收由对象物反射的频率信号的频率接收单元以及控制频率发送单元的输出和接收频率接收单元的输入的第一控制单元,第一控制单元通过频率发送单元的输出频率和频率接收单元的接收频率对比,以确定对象物的位置以及速度;
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具有:菲涅尔滤光片,对象物的红外线经菲涅尔滤光片增强,用于接收增强后的对象物红外线的红外探头,第二控制单元以及开关模块;
中央控制器,具有:用于接收微波雷达感应器的输出信号和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的数据处理单元、控制单元;以及用于执行数据处理单元的输出信号的电机驱动模块。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一控制单元包括:定时控制模块,用于控制频率发送单元定时发射频率信号以及控制频率接收单元定时接收频率信号;信号数据转换模块,用于将频率接收单元的输出频率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压控震荡器模块,用于通过输入的数字信号大小而控制频率发送单元的输出频率;第一检测处理模块,用于频率发送单元的输出信号和频率接收单元的输出信号对比,确定当前对象物的位置以及速度;第一延时模块;所述的第二控制单元包括:第二检测处理模块,连接有光敏电阻模块和热敏电阻模块,红外探头在接收到对象物红外辐射温度发生变化时就会失去电荷平衡,向外释放电荷,经第二检测处理模块检测处理后触发开关模块;第二延时模块,用于控制开关模块的延时关闭。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中央控制器的控制单元控制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对探测区域进行正向扫描及反向扫描,以获取对象物的左侧边缘和右侧边缘位置,从而确定对象物的横向位置以及判断对象物的数量。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中央控制器上还设置有一温度感测模块,用于感测环境温度。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还包括一语音控制器,语音控制器包括:用于接收外部声音信号的麦克风模块;用于反馈接收的信号的喇叭模块;用于分析所接收的外部语音信用信号并转换为相应的输出信号的第三控制单元;第三控制单元控制喇叭模块发出相应的反馈声音信号,且第三控制单元向中央控制器发出相应的输出信号。
一种应用上述微波雷达感应及红外线感应控制系统的智能风扇,包括:底座、立杆以及机头,机头具有外壳以及扇叶,机头通过第一电机驱动摆头,扇叶通过第二电机驱动转动,所述的立杆或机头上设置有智能控制系统,该智能控制系统包括:微波雷达感应器、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以及中央控制器。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微波雷达感应器安装于立杆上,立杆上对应于微波雷达感应器的顶部设置有雷达屏蔽罩,使微波雷达感应器不会受机头的摆动影响;所述的机头外罩上安装有所述的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微波雷达感应器,具有对对象物发送频率信号的频率发送单元、接收由对象物反射的频率信号的频率接收单元以及控制频率发送单元的输出和接收频率接收单元的输出的第一控制单元,第一控制单元通过频率发送单元的输出频率和接收频率接收单元的输出频率对比,以确定对象物的位置以及速度;所述的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具有:菲涅尔滤光片,对象物的红外线经菲涅尔滤光片增强、用于接收增强后的对象物红外线的红外探头、第二控制单元以及开关模块;所述的中央控制器具有:用于接收第一控制单元的输出信号和开关模块的输出信号的数据处理单元、用于执行数据处理单元的输出信号的电机驱动模块。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立杆为伸缩立杆。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还包括:一遥控器,遥控器上设置有信号发射器,对应地中央控制器上设置有信号接收器;所述的遥控器内部、立杆或机头上设置有磁性元件。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微波雷达感应器和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同时感应人体是否进入被检测区域,双感应器感测能够克服单个微波雷达感应器感应外物(非人体)移动时造成的误判,通过双重的判定,能够更加有效地对人体进行识别,进而控制负载的运行;
2、本发明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发明通过机头带动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转动,可探测活动和静止的人体。装置只使用两个热释电传感器,通过探测数据对比,可实现精确定位。两探测位置不同的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相互配合,实现防干扰功能,系统通过对人体左右两侧边缘的识别,可判断探测区域内为单人或双人,还可获得人体中心的横向位置;
3、本发明的微波雷达感应及红外线感应控制系统应用于智能风扇上,能够有效地感测人体进行探测范围,并且能够通过微波雷达感应器和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的双重判定达到精确检测的效果,能够实现风扇的自动启动以及跟随人体移动,达到良好的为人体吹风降温的效果,满足智能化生活的要求;
4、本发明的智能风扇其立杆采用伸缩形式,能够降低收纳体积,便于收纳及运输;
5、本发明的智能风扇具有遥控器,能够便于远程遥控风扇的运行,使用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中微波雷达感应及红外线感应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微波雷达感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红外感温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A是本发明中央控制器的电路原理图;
图4B是本发明中微波雷达感应器的电路原理图;
图4C是本发明中语音控制器的电路原理图;
图5是用于说明微波雷达感应及红外线感应控制系统的运行的流程图;
图6是微波雷达感应及红外线感应控制系统的智能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微波雷达感应及红外线感应控制系统的智能风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微波雷达感应及红外线感应控制系统,请参阅图1所示,包括:微波雷达感应器1、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2以及中央控制器3,微波雷达感应器1是用于检测对象物的位置以及移动速度,而红外感应开关器2的用于感应特定波长的红外线,以检测是否有人进入到感应区内以及人数和位置,中央控制器3则根据微波雷达感应器1及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2的信号输出执行指令。
如图2所示,微波雷达感应器1包括:频率发送单元11、频率接收单元12及第一控制单元13。
频率发送单元11可以为发送天线,是用于向对象物发送频率信号;
频率接收单元12可以为接收天线,是用于接收对象物反射的频率信号;
第一控制单元13包括:定时控制模块131、信号数据转换模块132、压控震荡器模块133、第一检测处理模块134以及第一延时模块135。
微波雷达感应器1与对象物之间的距离,是通过测量发射脉冲与回波脉冲之间的时间差,频率发送单元11所发射的频率信号是电磁波的一种,那么通过速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从而确定微波雷达感应器1与对象物之间的距离;
微波雷达感应器1的频率接收单元12接收到的对象物的回波频率与频率发送单元11的发射频率不同,通过多普勒原理能够分析微波雷达感应器1与对象物之间的距离变化。
定时控制模块131是控制频率发送单元11以周期T为间隔向对象物发送频率信号;而频率发送单元11所发射的频率信号是由第一检测处理模块134的输出信号经过压控震荡器模块133转换输出的;
频率接收单元12接收对象物反射的频率信号后经由信号数据转换模块132转换后传输至第一检测处理模块134。
第一检测处理模块134将频率发送单元11的输出信号与频率接收单元12传输的信号相对比,根据多普勒原理分析当前对象物的位置以及移动速度。
那么,上述微波雷达感应器1的工作原理为:
系统待机时,第一检测处理模块134的输出信号经过压控震荡器模块133转换后驱使频率发送单元11向检测区域发送频率信号(即电磁波信号)进行对空扫描,发射频率在遇到对象物时反弹,频率接收单元12接收回波频率,并且频率接收单元12接收的回波频率经信号数据转换模块132转换为数字信号传输至第一检测处理模块134,第一检测处理模块134将向频率发送单元11的输出信号和接收到频率接收单元12的反馈信号后按照上述对比原理判断对象物的位置以及移动速度。
而第一检测处理模块134当分析到有对象物进入检测区域或检测区域内的对象物移动时,第一检测处理模块134向中央控制器3输入高电平,而第一检测处理模块134当分析到有对象物离开检测区域或检测区域内的对象物停止时关闭高电平,输出低电平。
第一控制单元13设置有第一延时模块135,第一延时模块135是用于当第一检测处理模块134当分析到有对象物离开检测区域或检测区域内的对象物停止时能够延时关闭高电平,如:当分析到有对象物离开检测区域或检测区域内的对象物停止时,在第一延时模块135作用下,能够延长时间t1后关闭高电平。即输出高电平后,在延时时间段内,如果有对象物在其感应范围内活动,其输出将一直保持高电平,直到对象物离开后才延时将高电平变为低电平,并且对象物每一次活动后会自动顺延一个延时时间段,并且以最后一次活动的时间为延时时间的起始点)。
具有感应封锁时间(默认设置:3-4秒):第一检测处理模块134在每一次感应输出后(高电平变为低电平),可以紧跟着设置一个封锁时间,在此时间段内第一检测处理模块134不接收任何感应信号。此功能可以实现(感应输出时间和封锁时间)两者的间隔工作,可应用于间隔探测产品;同时此功能可有效抑制负载切换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干扰。
本实施例的微波雷达感应器1采用多普勒雷达技术,具有灵敏度高,可穿透门及墙壁、家具等物体,感应距离远,可靠性强,感应角度大,供电电压范围广等特点。能够有效的感应人体的移动,抗干扰能力强,性能稳定,不受环境温度影响,体积小巧,安装简单,反应快速,灵敏度高。感应距离远,探测角度范围大。
所述的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2包括:菲涅尔滤光片21、红外探头22、第二控制单元23以及开关模块24。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2的原理是当有人从红外感应探测区经过而自动启动的开关。
红外线通过菲涅尔滤光片21增强后聚集到红外探头22上,红外探头22为一般所使用的释热元件,红外探头22在接收到人体红外辐射温度发生变化时就会失去电荷平衡,向外释放电荷。
第二控制单元23具有第二检测处理模块231和第二延时模块232,第二检测处理模块23连接有光敏电阻模块和热敏电阻模块,红外探头22在接收到对象物红外辐射温度发生变化失去电荷平衡,向外释放电荷,经第二检测处理模块23自测处理后触发开关模块24,因此能够控制开关模块24的开闭。通过开关模块24的开/闭向中央控制器3发送信号。
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2的使用原理为:在被测区域内,当对象物进入被测区域时,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2进行扫描,对象物自身所发出的红外线经菲涅尔滤光片21后聚集到红外探头22上,红外探头22在接收到对象物红外辐射温度发生变化失去电荷平衡,向外释放电荷,经第二检测处理模块23自测处理后触发开关模块24,使得开关模块24启动,对象物不离开感应范围,开关模块24将持续接通;对象物离开后感应区域后,开关将自动延时关闭。
第二延时模块232是用于控制当红外探头22在探测到对象物的红外线后,对象物离开探测区域时,红外探头22未探测到对象物的红外线,经第二延时模块232在红外探头22未探测到对象物的红外线时延长时间t2后开关模块24关闭。
上述中,微波雷达感应器1的探测区域D和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2的探测区域D是重复的。本系统是用于感测是否有人体进入探测区域D内的,微波雷达感应器1的用于感应对象物的位置以及移动,但微波雷达感应器1感测到探测区域D内的对象物的位置及移动,但是不能判定是否是人体的移动,有可能是风吹动探测区域D内的其它物件移动,如风吹动门帘、纸张等在探测区域D内移动,这样容易造成微波雷达感应器1的误判;而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2是用于感应探测区域D内的对象物是否为人体,人体都有恒定的体温,一般在37度,所以会发出特定波长10μm左右的红外线,被动式红外探头就是探测人体发射的10μm左右的红外线而进行工作的,而低于人体温度的移动物会被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2排除。因此,通过微波雷达感应器1和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2能够有效地判断是否有人体进入探测区域D内。
中央控制器3是接收微波雷达感应器1和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2的信号,进而发出指令驱动负载的运行。
中央控制器3,具有用于接收第一控制单元13的输出信号和开关模块24的输出信号的数据处理单元31、控制单元以及用于执行数据处理单元31的输出信号的电机驱动模块32。
电机驱动模块32包括:第一电机驱动模块321和第二电机驱动模块322,第一电机驱动模块321用于驱动外部负载中第一电机的转动,第二电机驱动模块322用于驱动外部负载中第二电机的转动。
微波雷达感应器1和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2能够有效地判断是否有人体进入探测区域D以及人体是否在区域内移动的。
微波雷达感应器1感应到有对象物在探测区域内,向中央控制器3的数据处理单元31发送信号A1,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2感测到人体进入探测区域,开关模块24启动,开关模块24的启动使得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2向中央控制器3发送信号A2。
当数据处理单元31接收到信号A1及A2时,中央控制器3才能驱动电机驱动模块32运行。
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2于本系统中设定有两个,更具体的运行步骤如下:
1)接通电源后,系统待机时,微波雷达感应器1根据多普勒原理探测到探测区域内有对象物移动,向中央控制器3发送信号,而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2接收到人体特定的红外线波长,从而能够判断对象物为人,也中央控制器3发送信号,符合启动条件,第一电机驱动模块、第二电机驱动模块可以被启动,而等待人体移动信号消失2秒后进入定位步骤;
2)进入定位步骤后,两个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2经过顺时针,逆时针方向旋转两次扫描,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2记录探测到人体时的横向位置;
3)中央控制器的控制单元中设定程序分别处理得到两次扫描中,每次扫描从无到有探测到人体边缘时的横向位置,向右扫描得人体的左边缘,向左扫描得人体的右边缘,若一次扫描中有两个人体左或右边缘位置,则识别探测区域内为双人,若只有一个人体左或右边缘,则为单人,没有探测到人体,则系统待机,返回第1)步骤;
4)根据第3)步骤中识别到的单人或双人和左、右边缘的横向位置,得到人体中心位置,双人时得到两个人体中心的横向位置,单人时得到一个;
5)若第4)步骤中识别到单人,则由第一电机驱动模块321用于控制第一电机54的运行,带动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2对准被定位者,自动开启中央控制器中防干扰功能,系统待机;若识别到双人,则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2轮流对准两被定位者;
6)系统待机,返回第I步骤。
上述的微波雷达感应及红外线感应控制系统中还可以包括:语音控制器4。
语音控制器4包括:麦克风模块41、喇叭模块42、第三控制单元43,麦克风模块41是用于接收使用者所发出的语音信息。
第三控制单元43用于分析所接收的外部语音信用信号并转换为相应的输出信号。
第三控制单元43内具有语音识别模块,语音识别模块是用于识别麦克风模块41所采集的语音信息并转换为对应的指令,传输至中央控制器3,同时第三控制单元43识别语音信息后,喇叭模块42用于发声,重复使用者所输入的语音信息。
当然,语音控制器4是需要输入特定的指令或词条才能够进行识别的,能够区别日常用语导致的误操作的情况。如本系统应用于智能风扇中,通过语音识别功能控制智能风扇的开关,那么可以设定特定指令为″风扇″,在执行语音操作时,单纯的发出语音″开机″二字,是无法触发语音控制器4向中央控制器3发出信号的,必须要发出语音″风扇开机″四字,方能触发语音控制器4向中央控制器3发出信号,使得中央控制器3驱动风扇启动;因为″风扇″二字我们设定为特定指令,只有采集到此二字才能符合触发条件。
当然,特定的指令可以设置为其它关键词,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选择。
一种应用上述微波雷达感应及红外线感应控制系统的智能风扇,包括:底座51、立杆52以及机头53,机头53包括:外壳531以及扇叶532,整个机头53是通过第二电机55驱动实现摆头动作的,而扇叶532是通过第一电机54驱动转动的。
机头53还包括一机壳533,机壳533与外壳531连接,而扇叶532安装于外壳531内,而第一电机54安装于机壳533或外壳531内与扇叶连接并驱动扇叶532转动;
机壳533安装于立杆52的顶部,机壳533内安装有摆头结构,摆头结构可以采用普通现有技术中的摆头结构,第二电机55驱动摆头结构,使得整个机头53在立杆52的顶部在一定的范围内左右摆动。
所述的立杆52可以设定为伸缩杆,使得风扇在不装配的时候,节省收纳体积,便于存放。
智能风扇中设置有智能控制系统,该智能控制系统为上述的微波雷达感应及红外线感应控制系统,智能控制系统包括:微波雷达感应器1、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2以及中央控制器3。
微波雷达感应器1安装于立杆52,位于机头53的下方,微波雷达感应器1按照上述原理感应探测区域内的人体以及人体的移动;为了防止扇叶的转动或者机头的摆动对微波雷达感应器1的探测造成干扰,在立杆52上对应于微波雷达感应器1处设置有一雷达屏蔽罩522,能够防止机头53中的第一电机及第二电机对微波雷达感应器1造成影响;
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2安装于机头53的外壳531,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2在外壳531上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两个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2的设置能够增大探测范围;
中央控制器3中的第一电机驱动模块321用于控制第一电机54的运行,即驱动机头53的摆动;第二电机驱动模块322用于控制第二电机55的运行,即驱动扇叶532的转动。
具体实施例原理:电源开启后,智能控制系统按照上述的微波雷达感应及红外线感应控制系统的原理进行扫描探测;
接通电源后,系统待机时,微波雷达感应器1根据多普勒原理探测到探测区域内有对象物,而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2接收到人体特定的红外线波长,从而能够判断对象物为人,即扫描范围内有静态人体出现,符合启动条件,则第二电机驱动模块322驱动扇叶532转动实现吹风,第一电机驱动模块321驱动控制第一电机54的运行,准备进入定位步骤。
第一电机驱动模块321驱动机头开始顺时针旋转180°,紧接着逆时针旋转180°。两个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2经过顺时针,逆时针方向旋转两次扫描,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2记录探测到人体时的横向位置;中央控制器的控制单元中设定程序分别处理得到两次扫描中,每次扫描从无到有探测到人体边缘时的横向位置,向右扫描得人体的左边缘,向左扫描得人体的右边缘,若一次扫描中有两个人体左或右边缘位置,则识别探测区域内为双人,若只有一个人体左或右边缘,则为单人。
识别到的单人或双人和左、右边缘的横向位置,得到人体中心位置,双人时得到两个人体中心的横向位置,单人时得到一个;若识别到单人,则由第一电机驱动模块321用于控制第一电机54的运行,带动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2对准被定位者,自动开启中央控制器中防干扰功能,系统待机;若识别到双人,则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2轮流对准两被定位者;
如果人体有移动,在当其再次停止时,机头将带动其上面的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2再次进行扫描(顺时针转至极限位置,再逆时针旋转180°,接着顺时针转至相应位置,再次实现定位)。由此实现对人体的跟踪送风,有效提高了风扇的使用效率。
在对单人进行送风时,还可以防止他人经过时的干扰。
同时当室内出现两个人时,能够很好地对两人进行定位,平均送风,进一步提高风扇的使用效率。由于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2的探测角有一定大小,在定位两个人体时,若两人横向距离过近,系统可能不能识别。两个横向探测位置不同的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2,在对准单个被定位者待机后,可防止他人防干扰。具体为当他人横向进入探测区域时,由于两个传感器探测位置大小不同,右侧的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将先于左侧的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探测到人体移动。由中央控制器3采集两个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首次探测到信号的时间差,若超过阈值,则判断为他人(物)的干扰,系统等待直至本次干扰信号消失后,再继续待机。若时间差小于阈值,则判断为被定位者的自身移动。
在中央控制器3上可以增设温度感测模块,该温度感测模块33具有感温探头,通过感温探头感测当前的环境温度,并将温度数据转换为数字信号传递至中央控制器3,由中央控制器3控制改变第二电机55的转速,即改变风速;
如在中央控制器3中设定当环境温度大于30℃时,中央控制器3控制风速增大,低于30℃时,控制风速调低一个档位。
在风扇的外壳531或者立杆52上可以设置显示屏521,用于显示当前温度。
智能风扇可以匹配有一遥控器6,遥控器6上设置有信号发射器,而对应地,中央控制器3连接有信号接收器,信号接收器接收遥控器6经信号发射器发出的信号后,反馈至中央控制器3,使得中央控制器3作出相应的指令,控制风扇的风速、摆头/静止等。
智能风扇中匹配遥控器为目前现有技术中采用较多的技术,其遥控原理属于现有技术,不再进行详细说明。
而为了便于遥控器的放置以及收纳,可以在立杆52或者外壳531上设置有收纳壳534,收纳壳内设有磁性件,而遥控器6的表面或内部也同样设置有磁性件,能够在不使用时将遥控器6快速吸附于风扇上,防止遥控器遗失。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微波雷达感应及红外线感应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微波雷达感应器,具有:
对对象物发送频率信号的频率发送单元,
接收由对象物反射的频率信号的频率接收单元以及
控制频率发送单元的输出和接收频率接收单元的输入的第一控制单元,第一控制单元通过频率发送单元的输出频率和频率接收单元的接收频率对比,以确定对象物的位置以及速度;
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具有:
菲涅尔滤光片,对象物的红外线经菲涅尔滤光片增强,
用于接收增强后的对象物红外线的红外探头,
第二控制单元以及开关模块;
中央控制器,具有:
用于接收微波雷达感应器的输出信号和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的数据处理单元、控制单元以及
用于执行数据处理单元的输出信号的电机驱动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波雷达感应及红外线感应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控制单元包括:
定时控制模块,用于控制频率发送单元定时发射频率信号以及控制频率接收单元定时接收频率信号;
信号数据转换模块,用于将频率接收单元的输出频率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压控震荡器模块,用于通过输入的数字信号大小而控制频率发送单元的输出频率;
第一检测处理模块,用于频率发送单元的输出信号和频率接收单元的输出信号对比,确定当前对象物的位置以及速度;
第一延时模块;
所述的第二控制单元包括:
第二检测处理模块,连接有光敏电阻模块和热敏电阻模块,红外探头在接收到对象物红外辐射温度发生变化时就会失去电荷平衡,向外释放电荷,经第二检测处理模块检测处理后触发开关模块;
第二延时模块,用于控制开关模块的延时关闭;
所述的微波雷达感应器探测当前感应区域内是否存在物体,所述的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探测当前物体是否为确定的对象物;
所述的中央控制器接收微波雷达感应器和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的信号以驱动电机驱动模块运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波雷达感应及红外线感应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设置有两个;
所述的中央控制器的控制单元控制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对探测区域进行正向扫描及反向扫描,以获取对象物的左侧边缘和右侧边缘,从而确定对象物的横向位置以及判断对象物的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波雷达感应及红外线感应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央控制器上还设置有一温度感测模块,用于感测环境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波雷达感应及红外线感应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语音控制器,语音控制器包括:
用于接收外部声音信号的麦克风模块;
用于反馈接收的信号的喇叭模块;
用于分析所接收的外部语音信用信号并转换为相应的输出信号的第三控制单元;
第三控制单元控制喇叭模块发出相应的反馈声音信号,且第三控制单元向中央控制器发出相应的输出信号。
6.一种智能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立杆以及机头,机头具有外壳以及扇叶,机头通过第一电机驱动摆头,扇叶通过第二电机驱动转动,所述的立杆或机头上设置有智能控制系统,该智能控制系统包括:微波雷达感应器、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以及中央控制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波雷达感应器安装于立杆上,立杆上对应于微波雷达感应器的顶部设置有雷达屏蔽罩,使微波雷达感应器不会受机头的摆动影响;所述的机头外罩上安装有所述的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智能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波雷达感应器,具有对对象物发送频率信号的频率发送单元、接收由对象物反射的频率信号的频率接收单元以及控制频率发送单元的输出和接收频率接收单元的输出的第一控制单元,第一控制单元通过频率发送单元的输出频率和接收频率接收单元的输出频率对比,以确定对象物的位置以及速度;
所述的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具有:菲涅尔滤光片,对象物的红外线经菲涅尔滤光片增强、用于接收增强后的对象物红外线的红外探头、第二控制单元以及开关模块;
所述的中央控制器具有:用于接收第一控制单元的输出信号和开关模块的输出信号的数据处理单元、用于执行数据处理单元的输出信号的电机驱动模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杆为伸缩立杆。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风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遥控器,遥控器上设置有信号发射器,对应地中央控制器上设置有信号接收器;所述的遥控器内部、立杆或机头上设置有磁性元件。
CN201910630155.6A 2019-08-21 2019-08-21 一种微波雷达感应及红外线感应控制系统以及应用该系统的智能风扇 Pending CN1105133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30155.6A CN110513318A (zh) 2019-08-21 2019-08-21 一种微波雷达感应及红外线感应控制系统以及应用该系统的智能风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30155.6A CN110513318A (zh) 2019-08-21 2019-08-21 一种微波雷达感应及红外线感应控制系统以及应用该系统的智能风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13318A true CN110513318A (zh) 2019-11-29

Family

ID=686230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30155.6A Pending CN110513318A (zh) 2019-08-21 2019-08-21 一种微波雷达感应及红外线感应控制系统以及应用该系统的智能风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13318A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88121A (zh) * 2019-12-16 2020-03-17 上海智瞳通科技有限公司 目标体探测方法与装置及目标体温度探测方法与装置
CN111256295A (zh) * 2020-03-18 2020-06-09 苏州恒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激光投射型风口及实现方法
CN112422915A (zh) * 2020-11-18 2021-02-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人数监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946632A (zh) * 2021-01-22 2021-06-11 深圳迈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存在探测装置和存在探测控制设备及存在探测方法
CN113009936A (zh) * 2019-12-20 2021-06-22 杭州乐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暖风机的定位系统及定位控制方法
CN113281819A (zh) * 2021-04-30 2021-08-20 惠州莫思特智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人体存在感应的判断方法及系统
CN113296163A (zh) * 2021-05-24 2021-08-24 深圳绿米联创科技有限公司 人体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复合传感器及存储介质
CN114047552A (zh) * 2021-11-11 2022-02-15 江西农业大学 一种人体存在传感器
CN114242072A (zh) * 2021-12-21 2022-03-25 上海帝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智能机器人的语音识别系统
CN116324520A (zh) * 2022-11-11 2023-06-23 武汉领普科技有限公司 光通器及包括其的微波感应装置、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306294Y (zh) * 2008-09-30 2009-09-09 周凯华 舒适型人体感应节能风扇
CN202500800U (zh) * 2012-02-15 2012-10-24 浙江大学 一种红外线定位智能声控安全立式电扇
JP2016170105A (ja) * 2015-03-13 2016-09-23 株式会社チノー 赤外線検出素子、放射温度計並びに人体検知器
CN106094884A (zh) * 2016-06-28 2016-11-09 江西省聚云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节能控制装置
CN108983622A (zh) * 2018-07-06 2018-12-11 安徽超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体手势的智能家电控制系统
US20190025779A1 (en) * 2017-07-18 2019-01-24 Myung Eun SONG Electric fan capable of controlling rotation rang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US20190086528A1 (en) * 2016-05-02 2019-03-21 Lutron Electronics Co., Inc. Fan Speed Control Device
CN210686399U (zh) * 2019-08-21 2020-06-05 广东乐美智家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微波雷达感应及红外线感应控制系统以及智能风扇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306294Y (zh) * 2008-09-30 2009-09-09 周凯华 舒适型人体感应节能风扇
CN202500800U (zh) * 2012-02-15 2012-10-24 浙江大学 一种红外线定位智能声控安全立式电扇
JP2016170105A (ja) * 2015-03-13 2016-09-23 株式会社チノー 赤外線検出素子、放射温度計並びに人体検知器
US20190086528A1 (en) * 2016-05-02 2019-03-21 Lutron Electronics Co., Inc. Fan Speed Control Device
CN106094884A (zh) * 2016-06-28 2016-11-09 江西省聚云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节能控制装置
US20190025779A1 (en) * 2017-07-18 2019-01-24 Myung Eun SONG Electric fan capable of controlling rotation rang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08983622A (zh) * 2018-07-06 2018-12-11 安徽超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体手势的智能家电控制系统
CN210686399U (zh) * 2019-08-21 2020-06-05 广东乐美智家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微波雷达感应及红外线感应控制系统以及智能风扇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88121B (zh) * 2019-12-16 2020-11-24 上海智瞳通科技有限公司 目标体探测方法与装置及目标体温度探测方法与装置
CN110888121A (zh) * 2019-12-16 2020-03-17 上海智瞳通科技有限公司 目标体探测方法与装置及目标体温度探测方法与装置
CN113009936A (zh) * 2019-12-20 2021-06-22 杭州乐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暖风机的定位系统及定位控制方法
CN111256295A (zh) * 2020-03-18 2020-06-09 苏州恒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激光投射型风口及实现方法
CN112422915A (zh) * 2020-11-18 2021-02-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人数监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946632B (zh) * 2021-01-22 2023-09-29 深圳迈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存在探测装置和存在探测控制设备及存在探测方法
CN112946632A (zh) * 2021-01-22 2021-06-11 深圳迈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存在探测装置和存在探测控制设备及存在探测方法
CN113281819A (zh) * 2021-04-30 2021-08-20 惠州莫思特智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人体存在感应的判断方法及系统
CN113296163A (zh) * 2021-05-24 2021-08-24 深圳绿米联创科技有限公司 人体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复合传感器及存储介质
CN114047552A (zh) * 2021-11-11 2022-02-15 江西农业大学 一种人体存在传感器
CN114047552B (zh) * 2021-11-11 2024-02-13 江西农业大学 一种人体存在传感器
CN114242072A (zh) * 2021-12-21 2022-03-25 上海帝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智能机器人的语音识别系统
CN116324520A (zh) * 2022-11-11 2023-06-23 武汉领普科技有限公司 光通器及包括其的微波感应装置、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6324520B (zh) * 2022-11-11 2024-04-19 武汉领普科技有限公司 光通器及包括其的微波感应装置、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13318A (zh) 一种微波雷达感应及红外线感应控制系统以及应用该系统的智能风扇
CN210686399U (zh) 一种微波雷达感应及红外线感应控制系统以及智能风扇
CN106073630B (zh) 机器人吸尘器
CN103197354B (zh) 数字式被动红外静止人体探测器及其探测方法
US767950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infrared detector performance in dual detector system
US20210034069A1 (en) Cleane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5208586A (en) Ultrasonic vehicle position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US20190021568A1 (en) Articial intellgence cleaner and controlling ang metod therof
CN102590884B (zh) 基于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人体定位及跟随系统及其方法
WO2016127629A1 (zh) 开门装置、冰箱及非接触式开门方法
CN101676963B (zh) 入侵体探测报警器和入侵体探测报警方法
CN106527165B (zh) 人体监测装置、智能坐便器及智能家用电器
CN203164439U (zh) 数字式被动红外静止人体探测器
CN105083821B (zh) 智能垃圾桶及其自动开关方法
WO2003054333A2 (en) Unitary trifunctional door manager and method
CN107608002A (zh) 多传感器融合人体探测装置及探测方法
US20210232140A1 (en) Drone for recognizing and testing monitoring system sensors
CN108156729A (zh) 照明设备、照明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WO2019184486A1 (zh) 冰箱门体
CN108758986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10035304A (zh) 一种应用于多空间的视频进度智能跟随播放方法及系统
JPH06174546A (ja) 人体検出器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居室環境制御機器
CN102447459A (zh) 卫生间智能感应开关
CN112011965A (zh) 一种防止生物窒息的居家电器及其控制方法
JPH0816544B2 (ja) 空気調和機用赤外線検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