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10130B - 飞行器 - Google Patents

飞行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10130B
CN110510130B CN201910424270.8A CN201910424270A CN110510130B CN 110510130 B CN110510130 B CN 110510130B CN 201910424270 A CN201910424270 A CN 201910424270A CN 110510130 B CN110510130 B CN 1105101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iring
pivot axis
stops
stop
fixed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2427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10130A (zh
Inventor
让·热利奥
阿德利纳·苏利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rbus Operations SAS
Original Assignee
Airbus Operations S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rbus Operations SAS filed Critical Airbus Operations SAS
Publication of CN1105101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101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101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101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DEQUIPMENT FOR FITTING IN OR TO AIRCRAFT; FLIGHT SUITS; PARACHUT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OWER PLANTS OR PROPULSION TRANSMISSIONS IN AIRCRAFT
    • B64D29/00Power-plant nacelles, fairings, or cowlings
    • B64D29/06Attaching of nacelles, fairings or cowl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DEQUIPMENT FOR FITTING IN OR TO AIRCRAFT; FLIGHT SUITS; PARACHUT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OWER PLANTS OR PROPULSION TRANSMISSIONS IN AIRCRAFT
    • B64D29/00Power-plant nacelles, fairings, or cowlings
    • B64D29/02Power-plant nacelles, fairings, or cowlings associated with w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Superstructure Of Vehicle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一种飞行器,该飞行器包括至少一个整流罩(52)、固定结构(54)、将整流罩(52)连接至固定结构(54)的铰链系统(56)。铰链系统(56)包括至少两个铰链(60.1,60.2)和至少一对止动件(68,70),这一对止动件包括与固定结构(54)成一体的第一止动件(68)和与整流罩(52)成一体的第二止动件(70),该第一止动件(68)和该第二止动件(70)被配置成当整流罩(52)处于闭合位置时彼此接触,并且被配置成用于确保吸收整流罩(52)与固定结构(54)之间的至少沿与铰链系统(56)的枢转轴线(A56)垂直的方向的载荷的一部分。

Description

飞行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包括装备有改进铰链系统的至少一个整流罩的飞行器。
背景技术
根据图1可见的构型,飞行器10包括位于机翼14下方的若干发动机组件12。
如图1和图2所示,发动机组件12包括:
-发动机16,主空气流在该发动机中循环,
-短舱18,该短舱围绕发动机16定位,以便与该发动机界定二次空气流在其中流动的圆形管道,以及
-吊挂架20,该吊挂架确保发动机16与机翼14之间的连接。
定位在穿过发动机轴线A16的中间平面PM中的上分叉件22和下分叉件24连接短舱18和发动机16。
发动机16和短舱18各自包括图2上可见的打开位置与在图1上可见的闭合位置之间可移动的至少一个整流罩26、28。发动机16和短舱18总体上各自包括相对于中间平面PM对称地布置的两个整流罩26、28。
如图3和图4所示,对于每个整流罩26、28,每个发动机组件12包括铰链系统30,该铰链系统连接整流罩的紧固边缘32和固定结构,该固定结构例如是上分叉件22、或发动机16或短舱18的任何其他固定部分。铰链系统30具有与发动机轴线A16总体平行的枢转轴线A30。
在几何学上,整流罩26、28在与发动机轴线A16垂直的平面中具有第一曲率半径,并且在穿过发动机轴线A16的平面中具有第二曲率半径。
根据图3和图4所展示的实施例,铰链系统30包括沿紧固边缘32间隔开的四个铰链34.1至34.4。铰链的数量特别地被确定来确保吸收在整流罩28处于闭合位置时沿与枢转轴线A30垂直的方向定向的载荷。
定位在第一铰链34.1与第四铰链34.4之间的第二铰链34.2和第三铰链34.3各自具有与固定结构成一体的第一部分36以及鹅颈形的第二部分38,该第二部分包括与整流罩28成一体的第一端部38.1和通过至少一个枢转轴40连接至第一部分36的第二端部38.2。
第一铰链34.1具有与固定结构成一体的第一部分42、与整流罩26、28成一体的第二部分44、插在第一部分42与第二部分44之间的鹅颈形的第三部分46、连接第一部分42与第三部分46的第一端部的第一枢转轴48、以及连接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46的第二端部的第二枢转轴50。
第四铰链34.4可以与第二铰链34.2和第三铰链34.3或与第一铰链34.1完全相同,或者其可以是完全浮动的。无论其实施例是如何的,第四铰链34.4包括至少两个部分:与固定结构成一体的第一部分,与整流罩26、28成一体的第二部分,以及成对地连接这些部分的至少一个枢转轴。
无论实施例是如何的,每个铰链包括鹅颈形状,当整流罩处于打开位置时,该鹅颈形状允许增大整流罩与短舱的固定部分和发动机的固定部分之间的间隔。
此外,由与固定结构成一体的铰链部分支撑的枢转轴40、48如图4所示的那样对准。
由于枢转轴的鹅颈形状以及对准,当整流罩处于闭合位置时,第二铰链34.2和第三铰链34.3相对形成阻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弥补现有技术的全部或一些缺点。
为此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一种飞行器,所述飞行器包括至少一个整流罩、具有开口的固定结构、将所述整流罩连接至所述固定结构的铰链系统,所述整流罩围绕枢转轴线在闭合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可旋转移动,在所述闭合位置,所述整流罩遮蔽所述开口,在所述打开位置,所述整流罩至少部分地让出所述开口,所述铰链系统包括至少两个铰链,所述至少两个铰链中的每一个铰链具有至少两个部分,即与所述固定结构成一体的第一部分和与所述整流罩成一体的第二部分,以及成对地连接所述部分的至少一个枢转轴,所述部分中的一个部分具有鹅颈形状,所述铰链的枢转轴线对准并且形成所述枢转轴线。
根据本发明,所述铰链系统包括至少一对止动件,所述至少一对止动件包括与所述固定结构成一体的第一止动件和与所述整流罩成一体的第二止动件,所述第一止动件和所述第二止动件被配置成当所述整流罩处于闭合位置时相互抵靠地接触。
这对止动件确保当整流罩处于闭合位置时吸收整流罩与固定结构之间的载荷的一部分。可以因此省却现有技术的铰链系统的铰链中的一个铰链(更具体地是其鹅颈形状),这允许减少铰链系统的阻碍。
根据其他特性:
-所述一对止动件被定位成靠近所述整流罩的侧边缘中的一个侧边缘。
-所述第一止动件和所述第二止动件被配置成至少当所述整流罩处于打开位置时相对于彼此偏移。
-所述第一止动件和所述第二止动件分别包括第一接触表面和第二接触表面,所述第一接触表面和所述第二接触表面是具有与所述枢转轴线合并的回转轴线的圆柱体部分。
根据第一实施例,所述第一止动件包括:
-面板,所述面板紧固至所述固定结构,
-头部,所述头部具有朝向所述面板定向并且形成所述第一接触表面的面,以及
-主体,所述主体连接所述面板和所述头部;
并且所述第二止动件至少包括连接至所述整流罩的第一侧翼,所述第一侧翼呈圆柱形板件的形状,所述圆柱形板件具有与所述枢转轴线合并的回转轴线和形成所述第二接触表面的面。
根据此第一实施例,所述第二止动件包括呈板件的形状的、定位在与所述枢转轴线垂直的平面中的第二侧翼,所述第二侧翼被配置成用于与所述第一止动件的头部的边缘接触。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止动件包括圆柱体,所述圆柱体具有与所述枢转轴线平行的回转轴线,所述圆柱体连接至所述固定结构并且与所述固定结构间隔开;并且所述第二止动件包括连接至所述整流罩的板件,所述板件定位在与所述枢转轴线垂直的平面中、并且具有被配置成在所述整流罩处于闭合位置时与所述圆柱体接触的边缘。
根据另一个特性,所述边缘包括凹口,所述凹口被配置成用于部分地容纳所述圆柱体以便在闭合位置使所述整流罩固定。
根据另一个特性,所述第一止动件包括U形夹,所述U形夹具有彼此平行并且与所述枢转轴线垂直的两个侧翼,所述侧翼支撑所述圆柱体,所述第二止动件的板件被配置成当所述整流罩处于闭合位置时定位在所述两个侧翼之间。
附图说明
其他特征和优点将从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进行的描述中显现,该描述仅作为示例给出,在附图中:
-图1是飞行器的透视图,
-图2是包括处于打开位置的整流罩的发动机组件的后部视图,
-图3是展示现有技术的实施例的整流罩的铰链系统的透视图,
-图4是展示现有技术的整流罩的铰链系统的示意性表示,
-图5是展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整流罩的铰链系统的示意性表示,
-图6是图5上可见的铰链系统的一对止动件的透视图,整流罩处于打开位置,
-图7是铰链系统的一对止动件的透视图,整流罩处于闭合位置,
-图8是沿图7的平面P8的截面图,
-图9是展示第二实施例的整流罩的铰链系统的一对止动件的截面图,
-图10是示出现有技术的铰链系统的铰链与图5上可见的铰链系统的铰链之间的差异的示意性表示,
-图11是示出现有技术的铰链系统的铰链与图5上可见的铰链系统的铰链之间的差异的示意性表示,
-图12是展示第三实施例的整流罩的铰链系统的一对止动件的透视图,整流罩处于闭合位置,
-图13是图12上可见的一对止动件的透视图,整流罩处于打开位置,
-图14是沿图12的平面P1的截面图,并且
-图15是沿图14的平面P15的截面图。
图5和图10示出了整流罩52、具有开口的固定结构54以及连接整流罩52和固定结构54的铰链系统56。
具体实施方式
整流罩52因此围绕枢转轴线A56在闭合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可旋转移动,在该闭合位置,整流罩52遮蔽开口,在该打开位置,整流罩至少部分地让出开口,完全打开位置对应于整流罩52的最大打开。
根据一种构型,整流罩52是飞行器发动机或飞行器短舱的整流罩,如图2所示的。固定结构54是飞行器发动机组件的上分叉件或是短舱或发动机的任何其他固定部分。枢转轴线A56总体与发动机轴线平行。
根据一种构型,整流罩52在垂直于与枢转轴线A56大致平行的第一方向的平面中具有第一曲率C1(图10上可见),并且在包含枢转轴线A56的平面中具有第二曲率C2(在图11上可见)。
整流罩52具有上边缘(图5和图11上可见),下文中称为紧固边缘58.1,该紧固边缘从第一侧边缘58.2(大致垂直于枢转轴线A56)延伸至第二侧边缘58.3(大致垂直于枢转轴线A56)。
铰链系统30包括至少两个铰链60.1、60.2,每个铰链具有至少两个部分,即与固定结构54成一体的第一部分62和与整流罩52成一体的第二部分64,以及成对连接这些部分的至少一个枢轴66,这些部分中的一个部分具有鹅颈形状。铰链60.1、60.2的枢转轴66对准并且形成铰链系统56的枢转轴线A56。
根据一种构型,铰链系统56包括三个铰链60.1至60.3,除了这三个铰链的第一部分62的定位之外,它们与现有技术的铰链系统的第二、第三和第四铰链完全相同。这三个铰链60.1至60.3的第一部分62以与现有技术铰链系统的第二、第三和第四铰链相同的方式沿与枢转轴线A56平行的方向定位。
铰链系统56包括至少一对止动件68、70,即与固定结构54成一体的第一止动件68和与整流罩52成一体的第二止动件70,第一止动件68和第二止动件70被配置成当整流罩52处于闭合位置时相互抵靠地配合,以便使整流罩52至少沿与枢转轴线A56垂直的方向相对于固定结构54固定。
因此,在闭合位置,这对止动件确保吸收当整流罩处于闭合位置时沿与枢转轴线A56垂直的方向定向的载荷的一部分,并且防止整流罩由于内部推动而打开。
这对止动件68、70被定位成靠近整流罩的侧边缘中的一个侧边缘,特别是靠近最靠近发动机轴线的第一侧边缘58.2,这允许将另一些铰链与所述侧边缘间隔开。
第一止动件68和第二止动件70分别具有第一接触表面72和第二接触表面74,该第一接触表面和第二接触表面被配置成当整流罩52处于闭合位置时相互抵靠地接触。
根据一种构型,第一止动件68和第二止动件70被配置成至少当整流罩处于完全打开位置时相对于彼此偏移,如图6所示。在此位置,第一接触表面72和第二接触表面74不再配合并且不再相互抵靠地接触。
根据图5至图8上可见的第一实施例,第一接触表面和第二接触表面是弯曲表面,并且各自与具有与枢转轴线A56合并的回转轴线的圆柱体部分相对应。
根据此第一实施例,第一止动件68包括:
-面板76,该面板包括通过任何合适的装置紧固至固定结构54的板件,
-头部78,该头部包括板件,该板件的朝向面板76定向的一个面形成第一接触表面72,以及
-主体80,该主体包括连接至面板76的第一端部和连接至头部78的第二端部。面板76、主体80和头部78仅形成单件。
根据一种构型,主体80具有L形横截面,并且沿与面板76的板件的大致垂直方向延伸。主体80具有定位在垂直于枢转轴线A56的平面中的第一侧翼80.1和与第一侧翼80.1垂直的呈三角形形状的第二侧翼80.2,该三角形的底压靠面板76,三角形的一个顶点朝向头部78定向。第二侧翼80.2与第一接触表面72间隔开以便允许第二止动件70通过,如图8所示。
根据第一实施例,第二止动件70包括:
-面板82,该面板包括通过任何合适的装置紧固至整流罩52的板件,
-主体84,该主体具有L形横截面,该主体的第一端部连接至面板82,并且该主体具有:
ο第一侧翼86,该第一侧翼呈圆柱形板件的形状,该第一侧翼具有与枢转轴线A56合并的回转轴线,以及形成第二接触表面74的面,以及
ο第二侧翼88,该第二侧翼呈板件的形状、定位在与枢转轴线A56垂直的平面中。
当整流罩52处于闭合位置时,第一侧翼86定位在第一止动件68的面板76与头部78之间、与第一止动件68的头部78接触,并且第二侧翼88与头部78的边缘90(图8上可见)接触。
通过第一侧翼86与头部78的接触,第一止动件68和第二止动件70沿与枢转轴线A56大致垂直的方向相对于彼此在平移意义上固定。
通过第二侧翼88与头部78的边缘90的接触,第一止动件68和第二止动件70沿与枢转轴线A56平行的方向相对于彼此在平移意义上单向地固定。
根据图9上可见的第二实施例,第二止动件70的主体84仅包括呈圆柱形板件的形状的一个侧翼86,该侧翼具有与枢转轴线A56合并的回转轴线和形成第二接触表面74的面。
如同第一实施例,当整流罩52处于闭合位置时,第一侧翼86定位在第一止动件68的面板76与头部78之间、与第一止动件68的头部78接触。因此,第一止动件68和第二止动件70沿与枢转轴线A56大致垂直的方向相对于彼此在平移意义上固定。与第一实施例相反,第一止动件68和第二止动件70沿与枢转轴线A56平行的方向在平移意义上并非相对于彼此固定。
根据图12至图15上可见的第三实施例,第一止动件68包括U形夹92和通过U形夹92连接至固定结构54的圆柱体94,所述圆柱体94与固定结构54间隔开。U形夹92包括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紧固至固定结构54的面板96和彼此平行的两个侧翼98,这两个侧翼与枢转轴线A56垂直、并且通过圆柱体94相连接,该圆柱体具有与枢转轴线A56平行的回转轴线。
圆柱体94具有外壁,该外壁的朝向面板96定向的一部分形成第一接触表面72。
第二止动件70包括板件100,该板件的一个端部连接至整流罩52,并且该板件定位在与枢转轴线A56垂直的平面中。板件100具有在整流罩52处于闭合位置时与圆柱体94接触的边缘102。
当整流罩52处于闭合位置时,板件100一方面定位在第一止动件68的面板96与圆柱体94之间并且另一方面定位在第一止动件68的两个侧翼98之间、与圆柱体94相接触。
通过板件100与圆柱体94的接触,第一止动件68和第二止动件70沿与枢转轴线A56大致垂直的方向相对于彼此在平移意义上固定。
通过将板件100定位在第一止动件68的侧翼98之间,第一止动件68和第二止动件70沿与枢转轴线A56平行的方向相对于彼此在平移意义上在两个方向上均固定。
根据一种构型,边缘102包括被配置成用于部分地容纳圆柱体94的凹口104。此并不深的凹口使得可以将整流罩52固定在闭合位置,并且限制整流罩52围绕枢转轴线A56的旋转运动。
本发明取得以下优点:
如图11所示,通过不将铰链定位成靠近第一侧边缘58.2,铰链系统的枢转轴线A56被布置成高于现有技术的铰链系统的枢转轴线A30。因此,如图10所示,铰链的鹅颈形状的最低部分被定位得较高,并且因此阻碍更少。
另外,利用一对止动件替代第一铰链并且因此替代它的鹅颈形状使得可以获得阻碍更少的铰链系统。

Claims (4)

1.一种飞行器,所述飞行器包括至少一个整流罩(52)、具有开口的固定结构(54)、将所述整流罩(52)连接至所述固定结构(54)的铰链系统(56),所述整流罩(52)围绕枢转轴线(A56)在闭合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可旋转移动,在所述闭合位置,所述整流罩(52)遮蔽所述开口,在所述打开位置,所述整流罩(52)至少部分地让出所述开口,所述铰链系统(56)包括至少两个铰链(60.1,60.2),所述至少两个铰链中的每一个铰链具有至少两个部分以及成对地连接所述至少两个部分的至少一个枢转轴(66),所述至少两个部分包括与所述固定结构(54)成一体的第一部分(62)和与所述整流罩(52)成一体的第二部分(64),所述至少两个部分中的一个部分具有鹅颈形状,所述铰链(60.1,60.2)的枢转轴(66)对准并且形成所述枢转轴线(A56),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系统(56)包括至少一对止动件(68,70),所述至少一对止动件包括与所述固定结构(54)成一体的第一止动件(68)和与所述整流罩(52)成一体的第二止动件(70),所述第一止动件(68)和所述第二止动件(70)被配置成当所述整流罩(52)处于闭合位置时相互抵靠地接触,所述第一止动件和第二止动件构造成吸收当所述整流罩处于闭合位置时沿与所述枢转轴线(A56)垂直的方向定向的载荷的一部分,
所述第一止动件(68)和所述第二止动件(70)分别包括第一接触表面(72)和第二接触表面(74),所述第一接触表面和所述第二接触表面是具有与所述枢转轴线(A56)合并的回转轴线的圆柱体部分,
所述第一止动件(68)包括面板(76)、头部(78)以及主体(80),所述面板紧固至所述固定结构(54)、所述头部具有朝向所述面板(76)定向的形成所述第一接触表面(72)的面,所述主体连接所述面板(76)和所述头部(78),并且所述第二止动件(70)至少包括连接至所述整流罩(52)的第一侧翼(86),所述第一侧翼呈圆柱形板件的形状,所述圆柱形板件具有与所述枢转轴线(A56)合并的回转轴线和形成所述第二接触表面(74)的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止动件(68,70)被定位成靠近所述整流罩(52)的侧边缘中的一个侧边缘。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动件(68)和所述第二止动件(70)被配置成至少当所述整流罩处于打开位置时相对于彼此偏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止动件(70)包括呈板件的形状的、定位在与所述枢转轴线(A56)垂直的平面中的第二侧翼(88),所述第二侧翼(88)被配置成用于与所述第一止动件(68)的头部(78)的边缘(90)接触。
CN201910424270.8A 2018-05-22 2019-05-21 飞行器 Active CN1105101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1854213 2018-05-22
FR1854213A FR3081443B1 (fr) 2018-05-22 2018-05-22 Aeronef comprenant au moins un capot equipe d’un systeme d’articulation amelior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10130A CN110510130A (zh) 2019-11-29
CN110510130B true CN110510130B (zh) 2022-10-14

Family

ID=636839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24270.8A Active CN110510130B (zh) 2018-05-22 2019-05-21 飞行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111027B2 (zh)
EP (1) EP3572331B1 (zh)
CN (1) CN110510130B (zh)
FR (1) FR3081443B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906661B2 (en) * 2018-11-05 2021-02-02 Rohr, Inc. Nacelle cowl hinge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564530A (en) * 1946-11-14 1951-08-14 Construction De Moteurs D Avia Motor installation for aircraft
FR2920141B1 (fr) 2007-08-20 2009-10-30 Aircelle Sa Nacelle de turboreacteur, destinee a equiper un aeronef
FR2981636B1 (fr) * 2011-10-19 2013-12-27 Airbus Operations Sas Carenage aerodynamique arriere pour dispositif d'accrochage d'un moteur d'aeronef, comprenant un bouclier thermique capable de se dilater librement
FR2993242A1 (fr) * 2012-07-12 2014-01-17 Aerolia Dispositif d'ouverture de trappe de case de train
US9873504B2 (en) * 2013-10-18 2018-01-23 Rohr, Inc. Propulsion system nacelle with reduced number of external split lines
FR3019526B1 (fr) * 2014-04-07 2017-11-24 Airbus Operations Sas Nacelle d'aeronef comportant un systeme d'ecartement destine a maintenir les deux capots ecart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572331A1 (fr) 2019-11-27
FR3081443A1 (fr) 2019-11-29
FR3081443B1 (fr) 2020-12-18
CN110510130A (zh) 2019-11-29
US20190359343A1 (en) 2019-11-28
EP3572331B1 (fr) 2020-11-25
US11111027B2 (en) 2021-09-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78752B2 (en)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preventing wear to a component
US10040540B2 (en) Link for coupling an aircraft lift device to a track
US9096304B2 (en) Method of coupling aerofoil surface structures and an aerofoil assembly
US5864922A (en) Self centering hinge
US20110248116A1 (en) Attachment pylon for aircraft turboshaft engine, comprising a rear flap with mobile incidence
EP2060767A2 (en) Pivoting door thrust reverser for a turbofan gas turbine engine
EP2743176B1 (en) Support assembly
EP2554471B1 (en) Loads interface, particularly a loads interface of an aircraft structure
CA2831723A1 (en) Joint
CN110510130B (zh) 飞行器
EP3626605B1 (en) A wing assembly
CN111348201A (zh) 飞行器的推进组件和飞行器
CN103373464B (zh) 螺栓接合部及飞行器的升力面
CN111422366A (zh) 飞行器发动机附接件、安装发动机附接件的方法和飞行器
CN107554804B (zh) 用于致动器的支撑装置、进气系统和飞行器
US11505303B2 (en) Modular attachment for leading and trailing edge structures
US11130563B2 (en) Monolithic outboard gear beam support fitting
US20130075528A1 (en) Aircraft fuselage with door stoppers attached to a door frame bulkhead
US20120097260A1 (en) Aircraft cover including means for limiting the scoop phenomena of electromagnetic type
US10882630B2 (en) Dual-flow jet engine for an aircraft with an improved aperture
US20180281920A1 (en) Aircraft door hinge assembly
US11542025B2 (en) Aircraft propulsion assembly comprising links of a front engine mount that are directly connected to a front transverse reinforcement of a primary structure of an aircraft pylon
US20220194549A1 (en) Pin joint assembly
EP3998187A1 (en) Vehicle body frame and vehicle having same
JPH04254292A (ja) 航空機のカウリングの取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