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07908A - 电子伤口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子伤口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07908A
CN110507908A CN201910802146.0A CN201910802146A CN110507908A CN 110507908 A CN110507908 A CN 110507908A CN 201910802146 A CN201910802146 A CN 201910802146A CN 110507908 A CN110507908 A CN 1105079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electronics
wound dressing
gauze
w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0214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浩
周全国
程久阳
刘芹
王志东
周丽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0214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07908A/zh
Publication of CN1105079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079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1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 A61N1/32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 A61N1/36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for stimulation
    • A61N1/36014External stimulators, e.g. with patch electrod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电子伤口敷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伤口敷料技术领域。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电子伤口敷料,其包括:纱网;多个第一电极和多个第二电极,多个所述第一电极间隔地设置在所述纱网上,每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电极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二电极;导电凝胶,所述导电凝胶中添加有金属盐,所述导电凝胶包裹在所述纱网和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表面;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具有预设距离,所述第一电极能够将所述金属盐中的金属原子置换出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并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形成微电流。电子伤口敷料使用方便,能够自行产生生物微电流,促进伤口的愈合,同时导电凝胶具有一定量的水分,可避免与伤口粘连。

Description

电子伤口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伤口敷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伤口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为了加快人体受伤部位的伤口愈合,例如促进机械损伤、烧伤、感染伤口等伤口的愈合,技术人员发明了电流促进伤口修复方法。
但是,目前的电流促进伤口修复的方法是在伤者的伤口包覆能够传导电流的材料和装置,然后使用供电设备外加电流。由于需要外接供电设备,导致电流促进伤口修复的装置使用起来相对麻烦,且费用昂贵,此外由于需要能够传导电流的材料包覆在患者的伤口上,会随着时间的加长与患者的伤口粘连,在拆卸该传导电流的材料时,会对患者的伤口造成二次损伤,使用起来增加患者的伤痛。
所以上述的技术问题急需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伤口敷料及其制备方法,使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电流促进伤口修复方法所使用的设备不方便,使用传导电流的材料易与患者伤口粘连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子伤口敷料,其包括:
纱网;
多个第一电极和多个第二电极,多个所述第一电极间隔地设置在所述纱网上,每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电极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二电极;
导电凝胶,所述导电凝胶中添加有金属盐,所述导电凝胶包裹在所述纱网和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表面;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具有预设距离,所述第一电极能够将所述金属盐中的金属原子置换出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并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形成微电流。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可选的,前述的电子伤口敷料,其中所述第一电极为线条状,所述第第二电极为线条状;
或,所述第一电极为点状,所述第二电极为点状。
可选的,前述的电子伤口敷料,其中所述第一电极的宽度为50-2000μm,所述第二电极的宽度为50-2000μm。
可选的,前述的电子伤口敷料,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预设距离为50-2000μm。
可选的,前述的电子伤口敷料,其中所述第一电极为70wt%-90wt%的镁、锌、铝、铁或铜粉末中的一种或多种,与0.2wt%-0.5wt%的第一抗氧化剂、0.1wt%-0.3wt%的第一分散剂、2wt%-4wt%的第一偶联剂、其余为无水乙醇,共同混合制得。
可选的,前述的电子伤口敷料,其中所述镁、锌、铝、铁或铜粉末的粒径为0.5μm-50μm,所述第一抗氧化剂为抗坏血酸、所述第一分散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环氧树脂、聚酰胺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一偶联剂为氨基官能团硅烷。
可选的,前述的电子伤口敷料,其中所述第二电极为70wt%-90wt%的惰性金属粉末或碳粉末,与0.2wt%-0.5wt%第二抗氧化剂、0.1wt%-0.3wt%的第二分散剂、2wt%-4wt%的第二偶联剂、其余为无水乙醇,共同混合制得。
可选的,前述的电子伤口敷料,其中所述惰性金属粉末或碳粉末的粒径为0.5-50μm,所述第二抗氧化剂为抗坏血酸、所述第二分散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环氧树脂、聚酰胺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二偶联剂为氨基官能团硅烷。
可选的,前述的电子伤口敷料,其中所述导电凝胶为10wt%-30wt%丙烯酰胺、0.5wt%-3wt%N,N-亚甲基二丙烯酰胺、0.1wt%-0.3wt%所述金属盐、其余为磷酸缓冲盐溶液反应制得。
可选的,前述的电子伤口敷料,其中所述金属盐为卤素银盐或卤素铜盐。
可选的,前述的电子伤口敷料,其中所述导电凝胶中添加有一种或多种抗菌消炎药物。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子伤口敷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将镁、锌、铝、铁或铜粉末中的一种或多种制成第一电极粉末浆料;
将惰性金属粉末或碳粉末制成第二电极粉末浆料;
将纱网干燥处理,并使用所述第一电极粉末浆料和所述第二电极粉末浆料,在所述纱网上间隔的形成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可选的,前述的电子伤口敷料的制备方法,其中将质量分数为70wt%-90wt%、粒径为0.5μm-50μm的镁、锌、铝、铁或铜粉末中的一种或多种,与0.2wt%-0.5wt%的第一抗氧化剂、0.1wt%-0.3wt%的第一分散剂、2wt%-4wt%的第一偶联剂加入无水乙醇中,搅拌0.5-2h,制得第一电极粉末浆料;
将质量分数为70wt%-90wt%、粒径为0.5μm-50μm的惰性金属粉末或碳粉末,与0.2wt%-0.5wt%第二抗氧化剂、0.1wt%-0.3wt%的第二分散剂、2wt%-4wt%的第二偶联剂加入无水乙醇中,加热120℃,搅拌0.5-2h,制得第二电极粉末浆料。
可选的,前述的电子伤口敷料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抗氧化剂和所述第二抗氧化剂均采用抗坏血酸;
所述第一分散剂和所述第二分散剂均采用聚乙烯吡咯烷酮、环氧树脂、聚酰胺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第一偶联剂和所述第二偶联剂均采用氨基官能团硅烷。
可选的,前述的电子伤口敷料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纱网在80-100℃条件下干燥处理;
通过电子印刷的方式将所述第一电极粉末浆料间隔的印刷在所述纱网上形成所述第一电极,以及通过电子印刷的方式将所述第二电极粉末浆料印刷在每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电极之间形成所述第二电极。
可选的,前述的电子伤口敷料的制备方法,其中将10wt%-30wt%丙烯酰胺、0.5wt%-3wt%N,N-亚甲基二丙烯酰胺、0.1wt%-0.3wt%金属盐,加入磷酸缓冲盐溶液中制得导电凝胶;
其中,所述导电凝胶用于包裹在所述纱网和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表面,使所述第一电极能够将所述导电凝胶中的金属盐的金属原子置换出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并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形成微电流,使所述导电凝胶与具有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的所述纱网形成的电子伤口敷料,能够用于覆盖在患者伤口上并促进伤口愈合。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电子伤口敷料及其制备方法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伤口敷料,其由带有电极的纱网以及包裹在纱网和电极上的导电凝胶制成,纱网可以根据患者伤口的面积大小而自行的裁剪,使用起来方便;第一电极能够将导电凝胶中的金属盐的金属原子置换出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并在两电极间形成微电流,能够起到加速患者伤口处细胞再生、组织修复、加速皮肤屏障恢复、改善血液循环、改善呼吸和减少疤痕等效果,且产生生物微电流的过程无需辅助外接的供电设备,患者使用起来很方便;导电凝胶涂覆在网纱和两个电机表面后,会将网纱的纤维空间填满,防止患者伤口处新生肉芽长在纤维间,进而可以避免纱网与伤口形成粘连,避免取下电子伤口敷料时对伤口处造成二次的损伤;导电凝胶含有一定量的水,会保持伤口湿润,加速伤口愈合;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采用间隔的方式布置,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两个电机的密度,在患者的伤口区域不会形成明显的阴极区域和阳极区域,使伤口的恢复程度一致;最后,纱网、电极以及导电凝胶的成本均较低,进而使电子伤口敷料的成本较低,适合大规模生产和推广。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伤口敷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伤口敷料覆盖在患者伤口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伤口敷料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电子伤口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实施例一
如图1和2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提出的一种电子伤口敷料10,其包括:纱网1、多个第一电极2和多个第二电极3、导电凝胶4;多个所述第一电极2间隔地设置在所述纱网1上,每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电极2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二电极3;所述导电凝胶4中添加有金属盐,所述导电凝胶4包裹在所述纱网1和所述第一电极2和第二电极3表面;其中,所述第一电极2和所述第二电极3之间具有预设距离,所述第一电极2能够将所述金属盐中的金属原子置换出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并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形成微电流。
具体的,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伤口敷料10是用于患者的伤口5处的,所以电子伤口敷料10的各个材料均为无菌材料。其中,纱网1为医疗中常用的材料,其具体规格可以根据实际实用需要进行设置,此处不再赘述。
第一电极2和第二电极3是实现生物微电流的必要零件,第一电极2可以是采用较活泼的金属材料制造,使其能够将导电凝胶4中的金属盐的金属原子置换出来,第二电极3可以是采用惰性导电材料制造,使其能够作为负极,与第一电极2在导电凝胶4所形成的导电环境下形成微电池结构。其中,第一电极2可以是矩阵形式或者均匀间隔的分布形式,设置在纱网1上,而第二电极3则间隔的且具有预设距离的设置在相邻的两个第一电极2之间。
导电凝胶4可以是一种水凝胶,其中加入的金属盐需要为能够与第一电极2发生反应的金属盐,例如重金属的卤盐,此外为了起到对患者伤口的治疗以及杀菌的作用,导电凝胶4中还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合适的药物。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伤口敷料10,其由带有电极的纱网1以及包裹在纱网1和电极上的导电凝胶4制成,纱网1可以根据患者伤口5的面积大小而自行的裁剪,使用起来方便;第一电极2能够将导电凝胶4中的金属盐的金属原子置换出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并在两电极间形成微电流,能够起到加速患者伤口5处细胞再生、组织修复、加速皮肤屏障恢复、改善血液循环、改善呼吸和减少疤痕等效果,且产生生物微电流的过程无需辅助外接的供电设备,患者使用起来很方便;导电凝胶4涂覆在网纱和两个电机表面后,会将网纱的纤维空间填满,防止患者伤口5处新生肉芽长在纤维间,进而可以避免纱网1与伤口5形成粘连,避免取下电子伤口敷料10时对伤口5处造成二次的损伤;导电凝胶4含有一定量的水,会保持伤口5湿润,加速伤口5愈合;第一电极2和第二电极3采用间隔的方式布置,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两个电机的密度,在患者的伤口5区域不会形成明显的阴极区域和阳极区域,使伤口5的恢复程度一致;最后,纱网1、电极以及导电凝胶4的成本均较低,进而使电子伤口敷料10的成本较低,适合大规模生产和推广。
如图1所示,在具体实施中,其中所述第一电极2为线条状,所述第第二电极3为线条状;或,所述第一电极2为点状,所述第二电极3为点状。
具体的,第一电极2以及第二电极3均可以采用电子印刷的方式制备在纱网1表面上,为了实现良好的结合以及考虑到纱网1具有镂空孔的特性,优选将第一电极2和第二电极3均设置为线条状,或者点状。且第一电极2可以根据使用需要,在纱网1上设置成直线形、圆形、网状等,然后配合的将第二电极3也设置成直线形、圆形或者位于网状第一电极2网格中的点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极2的宽度为50-2000μm,所述第二电极3的宽度为50-2000μm,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极2的宽度为200-500μm,同样第二电极3的宽度优选值也为200-500μm。
如图1所示,在具体实施中,其中所述第一电极2和所述第二电极3之间的预设距离为50-2000μm,例如可以将预设距离设置为200-500μm,或者设置为800-1400μm等,即可以根据所需要产生的生物微电流的大小选择设置第一电极2和第二电极3的距离。
如图1所示,在具体实施中,其中所述第一电极2为70wt%-90wt%的镁、锌、铝、铁或铜粉末中的一种或多种,与0.2wt%-0.5wt%的第一抗氧化剂、0.1wt%-0.3wt%的第一分散剂、2wt%-4wt%的第一偶联剂、其余为无水乙醇,共同混合制得。所述第二电极3为70wt%-90wt%的惰性金属粉末或碳粉末,与0.2wt%-0.5wt%第二抗氧化剂、0.1wt%-0.3wt%的第二分散剂、2wt%-4wt%的第二偶联剂、其余为无水乙醇,共同混合制得。
具体的,第一电极2需要具有一定的活性,同时又不能够与水或者空气直接反应,即不能够适用类似钠、钾等过于活泼的金属,所以考虑到第一电极2的成本以及导电性能,选用常用的相对较活泼的金属镁、锌、铝、铁或铜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另外,第一电极2优选的采用电子印刷的方式制备在纱网1上,所以需要将镁、锌、铝、铁或铜制成粉末,并且镁、锌、铝、铁或铜粉末的粒径可以为0.5μm-50μm。第二电极3需要具有一定的惰性,即不与导电凝胶4中的金属盐发生置换反应,所以需要为惰性金属或者碳制造,惰性金属可以是金、银、铂中的一种,碳可以是石墨和炭黑的混合体,例如石墨和炭黑按照比例1:0.5-2制备,惰性金属粉末或者碳粉末的粒径可以是0.5μm-50μm。
其中,第一抗氧化剂与第二抗氧化剂可以相同,例如均使用抗坏血酸;第一分散剂可以与第二分散剂相同,例如均为聚乙烯吡咯烷酮、环氧树脂、聚酰胺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一偶联剂可以与第二偶联剂相同,例如均为氨基官能团硅烷(KH550)。
如图1所示,在具体实施中,其中所述导电凝胶4为10wt%-30wt%丙烯酰胺、0.5wt%-3wt%N,N-亚甲基二丙烯酰胺、0.1wt%-0.3wt%所述金属盐、其余为磷酸缓冲盐溶液(PBS)反应制得。
具体的,所述金属盐优选为卤素银盐或卤素铜盐。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凝胶4中添加有一种或多种抗菌消炎药物,例如酒精、碘伏或者青霉素、罗红霉素等抗生素类药物,一起到对患者的伤口杀菌消毒的作用,或者起到消炎的作用,促使患者的伤口快速愈合。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二提出的一种电子伤口敷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201、将镁、锌、铝、铁或铜粉末中的一种或多种制成第一电极粉末浆料。
具体的,第一电极为活性电极,需要采用能够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金属制造,同时不能够过于活泼,所以优选镁、锌、铝、铁或铜中的一种或者多种作为第一电极的组成成分。
其中,第一电极粉末浆料的具体配置方法及配方为:将质量分数为70wt%-90wt%的镁、锌、铝、铁或铜粉末中的一种或多种,与0.2wt%-0.5wt%的第一抗氧化剂、0.1wt%-0.3wt%的第一分散剂、2wt%-4wt%的第一偶联剂加入无水乙醇中,搅拌0.5-2h,制得第一电极粉末浆料。
镁、锌、铝、铁或铜粉末的粒径优选为0.5μm-50μm,第一抗氧化剂为抗坏血酸,第一分散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环氧树脂、聚酰胺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一偶联剂为氨基官能团硅烷(KH550)。
202、将惰性金属粉末或碳粉末制成第二电极粉末浆料。
具体的,第二电极为惰性电极,所以优选惰性金属或碳制作第二电极,惰性金属可以是金、银等,选用的碳粉末可以是石墨和炭黑的混合物,比例可以设定为(1:0.5-2)。
其中,第二电极粉末浆料的具体配置方法及配方为:将70wt%-90wt%的惰性金属粉末或碳粉末,与0.2wt%-0.5wt%第二抗氧化剂、0.1wt%-0.3wt%的第二分散剂、2wt%-4wt%的第二偶联剂、加入无水乙醇中,加热120℃,搅拌0.5-2h,制得第二电极粉末浆料。
其中,惰性金属粉末或碳粉末的粒径优选为0.5μm-50μm,第二抗氧化剂为抗坏血酸,第二分散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环氧树脂、聚酰胺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二偶联剂为氨基官能团硅烷(KH550)。
203、将纱网干燥处理,并使用所述第一电极粉末浆料和所述第二电极粉末浆料,在所述纱网上间隔的形成多个第一电极和多个第二电极。
具体的,纱网得具体干燥温度可以设置在80-100℃,烘干时间可以设定为2-4小时,具体使用的烘干设备可不做限定,例如可以是烘干箱。第一电极粉末浆料以及第二电极粉末浆料在纱网上形成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的方式,可以选用电子印刷方式。
其中,印刷形成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方式为:首先,在纱网上间隔的印刷多个第一电极,然后在每两个相邻的第一电极之间印刷形成一个第二电极,进而使纱网上形成多个第一电极和多个第二电极,且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相互间隔,该间隔的距离可以为50-2000μm,例如可以将预设距离设置为200-500μm,或者设置为800-1400μm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宽度可以设置为50-2000μm,优选的宽度为200-500μm。
之后,形成的具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纱网可以根据患者伤口的大小进行裁剪,并配合导电凝胶进行使用,导电凝胶可以包裹在这个纱网的上,作为两个电机的导电截止,使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能够自动的形成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电流,进而形成生物微电流促进伤口的愈合。
在具体实施中,导电凝胶的制作方法为:
将10wt%-30wt%丙烯酰胺、0.5wt%-3wt%N,N-亚甲基二丙烯酰胺、0.1wt%-0.3wt%金属盐,加入磷酸缓冲盐溶液中制得导电凝胶。
具体的,导电凝胶中的金属盐可以选择为卤素银盐或卤素铜盐,且为了进一步的保护患者伤口以及促进愈合,导电凝胶中可以添加一种或多种抗菌消炎药物,例如酒精、碘伏或者青霉素、罗红霉素等抗生素类药物。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制备的的电子伤口敷料,其由带有电极的纱网以及包裹在纱网和电极上的导电凝胶制成,纱网可以根据患者伤口的面积大小而自行的裁剪,使用起来方便;第一电极能够将导电凝胶中的金属盐的金属原子置换出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并在两电极间形成微电流,能够起到加速患者伤口处细胞再生、组织修复、加速皮肤屏障恢复、改善血液循环、改善呼吸和减少疤痕等效果,且产生生物微电流的过程无需辅助外接的供电设备,患者使用起来很方便;导电凝胶涂覆在网纱和两个电机表面后,会将网纱的纤维空间填满,防止患者伤口处新生肉芽长在纤维间,进而可以避免纱网与伤口形成粘连,避免取下电子伤口敷料时对伤口处造成二次的损伤;导电凝胶含有一定量的水,会保持伤口湿润,加速伤口愈合;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采用间隔的方式布置,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两个电机的密度,在患者的伤口区域不会形成明显的阴极区域和阳极区域,使伤口的恢复程度一致;最后,纱网、电极以及导电凝胶的成本均较低,进而使电子伤口敷料的成本较低,适合大规模生产和推广。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6)

1.一种电子伤口敷料,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纱网;
多个第一电极和多个第二电极,多个所述第一电极间隔地设置在所述纱网上,每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电极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二电极;
导电凝胶,所述导电凝胶中添加有金属盐,所述导电凝胶包裹在所述纱网和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表面;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具有预设距离,所述第一电极能够将所述金属盐中的金属原子置换出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并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形成微电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伤口敷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极为线条状,所述第第二电极为线条状;
或,所述第一电极为点状,所述第二电极为点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伤口敷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极的宽度为50-2000μm,所述第二电极的宽度为50-200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伤口敷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预设距离为50-200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伤口敷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极为70wt%-90wt%的镁、锌、铝、铁或铜粉末中的一种或多种,与0.2wt%-0.5wt%的第一抗氧化剂、0.1wt%-0.3wt%的第一分散剂、2wt%-4wt%的第一偶联剂、其余为无水乙醇,共同混合制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伤口敷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镁、锌、铝、铁或铜粉末的粒径为0.5μm-50μm,所述第一抗氧化剂为抗坏血酸、所述第一分散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环氧树脂、聚酰胺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一偶联剂为氨基官能团硅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伤口敷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电极为70wt%-90wt%的惰性金属粉末或碳粉末,与0.2wt%-0.5wt%第二抗氧化剂、0.1wt%-0.3wt%的第二分散剂、2wt%-4wt%的第二偶联剂、其余为无水乙醇,共同混合制得。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电子伤口敷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惰性金属粉末或碳粉末的粒径为0.5-50μm,所述第二抗氧化剂为抗坏血酸、所述第二分散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环氧树脂、聚酰胺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二偶联剂为氨基官能团硅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伤口敷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凝胶为10wt%-30wt%丙烯酰胺、0.5wt%-3wt%N,N-亚甲基二丙烯酰胺、0.1wt%-0.3wt%所述金属盐、其余为磷酸缓冲盐溶液反应制得。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伤口敷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盐为卤素银盐或卤素铜盐。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伤口敷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凝胶中添加有一种或多种抗菌消炎药物。
12.一种电子伤口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将镁、锌、铝、铁或铜粉末中的一种或多种制成第一电极粉末浆料;
将惰性金属粉末或碳粉末制成第二电极粉末浆料;
将纱网干燥处理,并使用所述第一电极粉末浆料和所述第二电极粉末浆料,在所述纱网上间隔的形成多个第一电极和多个第二电极。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伤口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质量分数为70wt%-90wt%、粒径为0.5μm-50μm的镁、锌、铝、铁或铜粉末中的一种或多种,与0.2wt%-0.5wt%的第一抗氧化剂、0.1wt%-0.3wt%的第一分散剂、2wt%-4wt%的第一偶联剂加入无水乙醇中,搅拌0.5-2h,制得第一电极粉末浆料;
将质量分数为70wt%-90wt%、粒径为0.5μm-50μm的惰性金属粉末或碳粉末,与0.2wt%-0.5wt%第二抗氧化剂、0.1wt%-0.3wt%的第二分散剂、2wt%-4wt%的第二偶联剂加入无水乙醇中,加热120℃,搅拌0.5-2h,制得第二电极粉末浆料。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伤口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抗氧化剂和所述第二抗氧化剂均采用抗坏血酸;
所述第一分散剂和所述第二分散剂均采用聚乙烯吡咯烷酮、环氧树脂、聚酰胺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第一偶联剂和所述第二偶联剂均采用氨基官能团硅烷。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伤口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纱网在80-100℃条件下干燥处理;
通过电子印刷的方式将所述第一电极粉末浆料间隔的印刷在所述纱网上形成多个所述第一电极,以及通过电子印刷的方式将所述第二电极粉末浆料印刷在每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电极之间形成所述第二电极。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伤口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10wt%-30wt%丙烯酰胺、0.5wt%-3wt%N,N-亚甲基二丙烯酰胺、0.1wt%-0.3wt%金属盐,加入磷酸缓冲盐溶液中制得导电凝胶;
其中,所述导电凝胶用于包裹在所述纱网和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表面,使所述第一电极能够将所述导电凝胶中的金属盐的金属原子置换出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并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形成微电流,使所述导电凝胶与具有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的所述纱网形成的电子伤口敷料,能够用于覆盖在患者伤口上并促进伤口愈合。
CN201910802146.0A 2019-08-28 2019-08-28 电子伤口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05079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02146.0A CN110507908A (zh) 2019-08-28 2019-08-28 电子伤口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02146.0A CN110507908A (zh) 2019-08-28 2019-08-28 电子伤口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07908A true CN110507908A (zh) 2019-11-29

Family

ID=686277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02146.0A Pending CN110507908A (zh) 2019-08-28 2019-08-28 电子伤口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0790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15225A (zh) * 2020-11-18 2022-05-20 正美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伤口敷料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15052A1 (en) * 2004-07-15 2006-01-19 Crisp William E Wound dressing
CN101878053A (zh) * 2007-10-30 2010-11-03 麦克内尔-Ppc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感觉提示的微电流装置
CN104225787A (zh) * 2014-08-26 2014-12-24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 伤口敷料
CN105451696A (zh) * 2013-05-02 2016-03-30 沃莫瑞斯创新公司 可伸展的伤口敷料
CN106038063A (zh) * 2015-04-14 2016-10-26 财团法人纺织产业综合研究所 伤口护理用敷材
CN206548692U (zh) * 2016-07-12 2017-10-13 朱宇飞 一种含静电膜的医用敷料贴
CN208388858U (zh) * 2017-09-07 2019-01-18 河南汇博医疗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微电流护创敷料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15052A1 (en) * 2004-07-15 2006-01-19 Crisp William E Wound dressing
CN101878053A (zh) * 2007-10-30 2010-11-03 麦克内尔-Ppc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感觉提示的微电流装置
CN105451696A (zh) * 2013-05-02 2016-03-30 沃莫瑞斯创新公司 可伸展的伤口敷料
CN104225787A (zh) * 2014-08-26 2014-12-24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 伤口敷料
CN106038063A (zh) * 2015-04-14 2016-10-26 财团法人纺织产业综合研究所 伤口护理用敷材
CN206548692U (zh) * 2016-07-12 2017-10-13 朱宇飞 一种含静电膜的医用敷料贴
CN208388858U (zh) * 2017-09-07 2019-01-18 河南汇博医疗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微电流护创敷料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15225A (zh) * 2020-11-18 2022-05-20 正美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伤口敷料
CN114515225B (zh) * 2020-11-18 2022-11-15 正美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伤口敷料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Xue et al. Bioinspired multifunctional biomaterials with hierarchical microstructure for wound dressing
CN111744023B (zh) 具有自发电性能的自粘附水凝胶贴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TWI581771B (zh) 傷口護理用敷材
Zheng et al. Performance of polydopamine complex and mechanisms in wound healing
CN113577012B (zh) 微针贴片及其在伤口愈合中的应用
CN113262105B (zh) 一种基于压电效应的创伤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Shao et al. Bioinspired 3D-printed MXene and spidroin-based near-infrared light-responsive microneedle scaffolds for efficient wound management
CN106730017B (zh) 一种可引导骨组织再生的缓释抗菌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74539B (zh) 一种自供电伤口贴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94244B (zh) 一种具有光热抗菌及促愈效果的棉纱布增强水凝胶导电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07908A (zh) 电子伤口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33627A (zh) 一种透明光热抑菌水凝胶贴片、其制备和应用
CN113520721A (zh) 一种一体式载药摩擦电纳米发电机贴片、其制备和应用
CN104587515A (zh) 一种具有抗感染功能的医用创面敷料
Liang et al. Advances in the application of Mxene nanoparticles in wound healing
Zhang et al. A wearable self-powered microneedle system based on conductive drugs for infected wound healing: A new electrical stimulation delivery strategy
Wang et al. Flexible monitoring, diagnosis, and therapy by microneedles with versatile materials and devices toward multifunction scope
Yuan et al. Fully Integrated Self-Powered Electrical Stimulation Cell Culture Dish for Noncontact High-Efficiency Plasmid Transfection
Liu et al. An All‐In‐One Self‐Degradable Flexible Skin Patch with Thermostatic Control and Spontaneous Release of Antibacterial Ions to Accelerate Wound Healing
Yuan et al. Recent advances in harnessing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for wound management: a review
CN109453413A (zh) 一种含微电池的电活性敷料的制备方法
KR20190051679A (ko) 상처 치유 가속화 장치
CN114849052A (zh) 一种糖尿病皮肤创口修复微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
GB2552062A (en) Device for delivering medicaments or active ingredients
CN103110980A (zh) 一种用于骨缺损或龋齿治疗的原位生长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