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05158A - 一种网络带宽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网络带宽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05158A
CN110505158A CN201910935340.6A CN201910935340A CN110505158A CN 110505158 A CN110505158 A CN 110505158A CN 201910935340 A CN201910935340 A CN 201910935340A CN 110505158 A CN110505158 A CN 1105051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ken
flow
limitation
residual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3534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05158B (zh
Inventor
张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gfor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gfor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gfor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gfor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3534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05158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051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051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051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051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15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token-bucke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4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 H04L47/2425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for supporting services specification, e.g. SLA
    • H04L47/2433Allocation of priorities to traffic typ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76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using dynamic resource allocation, e.g. in-call renegotiation requested by the user or requested by the network in response to changing network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80Actions related to the user profile or the type of traffic
    • H04L47/805QOS or priority awa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网络带宽控制方法、装置及一种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为每个流量类型分配保障令牌和限制令牌;其中,所有所述流量类型的保障令牌的和为网卡的最大流量,所述限制令牌基于剩余流量进行设置;将所述保障令牌与所述限制令牌的和作为每个所述流量类型的最大发送流量;基于所述最大发送流量进行流量发送。由此可见,本申请提供的网络带宽控制方法,通过保障令牌和限制令牌的双令牌桶配置机制,动态调整令牌的策略,实现带宽的限制和保障,在流量总和超出物理网卡带宽时,能够动态调整限制保障各个类型流量互不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网络带宽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网络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网络带宽控制方法、装置及一种电子设备和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若多种类型的流量通过同一物理口进行发送,当各类型的流量总和超出物理口的带宽时,会出现丢包。由于网卡采用的是先来先服务发包策略,所以丢包并无规律,实际看各个类型的流量相互抢占,相互影响,对于不同类型流量而言网络传输效率比较低的。
在相关技术中,Qos(中文全称:服务质量,英文全称:Quality of service)策略为单令通限速,即为每个不同类型的流量分配保障令牌。例如,现有A、B、C三种类型的流量需要从物理口发出,物理网卡为普通千兆口(1000Mbps),A流量的保障令牌为300Mbps,B流量的保障令牌为400Mbps,C流量的保障令牌为300Mbps。则通过物理口发出后的流量A、B、C分别为300Mbps、400Mbps、300Mbps。
上述限制虽然保证了流量不会互相抢占,但是当某一类型的流量停止发送时造成了物理口带宽的浪费。在上述例子中,当B流量停止时,通过物理口发出的A、C流量依然为300Mbps、300Mbps,对于物理口而言浪费了400Mbps的带宽。
因此,如何在某一类型的流量发生变化时,避免物理口的带宽浪费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网络带宽控制方法、装置及一种电子设备和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某一类型的流量发生变化时,避免物理口的带宽浪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网络带宽控制方法,包括:
为每个流量类型分配保障令牌和限制令牌;其中,所有所述流量类型的保障令牌的和为网卡的最大流量,所述限制令牌基于剩余流量进行设置;
将所述保障令牌与所述限制令牌的和作为每个所述流量类型的最大发送流量;
基于所述最大发送流量进行流量发送。
其中,所述为每个流量类型分配保障令牌和限制令牌,包括:
根据所述网卡的最大流量为每个所述流量类型分配保障令牌,并确定每个所述流量类型的实际流量;
若存在实际流量小于或等于保障令牌的第一目标流量类型,则确定所述第一目标流量类型的保障令牌与实际流量的差值,并将所有所述差值的和确定为剩余流量;
确定实际流量大于保障令牌的第二目标流量类型,根据所述剩余流量确定每个所述第二目标流量类型的限制令牌;其中,所有所述第二目标流量类型的限制令牌的和等于所述剩余流量。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剩余流量确定每个所述第二目标流量类型的限制令牌,包括:
根据所述剩余流量随机确定每个所述第二目标流量类型的限制令牌;其中,每个所述第二目标流量类型的限制令牌与保障令牌的和小于或等于实际流量。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剩余流量确定每个所述第二目标流量类型的限制令牌,包括:
确定所述第二目标流量类型的数量,并将所述剩余流量与所述第二目标流量类型的数量的商值确定为单位剩余流量;
将所述第二目标流量类型的限制令牌设置为所述单位剩余流量。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剩余流量确定每个第二目标流量类型的限制令牌,包括:
确定每个所述流量类型的优先级,将所述第二目标流量类型中优先级最高的流量类型确定为剩余流量类型;
判断所述剩余流量类型的实际流量与保障令牌的差值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剩余流量;
若是,则将所述剩余流量确定为所述剩余流量类型的限制令牌;
若否,则将所述剩余流量类型的实际流量与保障令牌的差值确定为所述剩余流量类型的限制令牌;
将所述剩余流量与所述剩余流量类型的限制令牌的差值作为新的剩余流量,将未分配限制令牌的第二目标流量类型中优先级最高的流量类型确定为新的剩余流量类型,并重新进入所述判断所述剩余流量类型的实际流量与保障令牌的差值是否小于所述剩余流量的步骤。
其中,所述基于所述最大发送流量进行流量发送,包括:
若第一目标流量类型的实际流量小于或等于保障令牌,则以所述实际流量对所述第一目标流量类型进行流量发送;
若第二目标流量类型的实际流量大于保障令牌,则以所述最大发送流量对所述第二目标流量类型进行流量发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网络带宽控制装置,包括:
分配模块,用于为每个流量类型分配保障令牌和限制令牌;其中,所有所述流量类型的保障令牌的和为网卡的最大流量,所述限制令牌基于剩余流量进行设置;
确定模块,用于将所述保障令牌与所述限制令牌的和作为每个所述流量类型的最大发送流量;
发送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最大发送流量进行流量发送。
其中,所述分配模块包括:
分配保障令牌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网卡的最大流量为每个所述流量类型分配保障令牌,并确定每个所述流量类型的实际流量;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若存在实际流量小于或等于保障令牌的第一目标流量类型,则确定所述第一目标流量类型的保障令牌与实际流量的差值,并将所有所述差值的和确定为剩余流量;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实际流量大于保障令牌的第二目标流量类型;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剩余流量确定每个所述第二目标流量类型的限制令牌;其中,所有所述第二目标流量类型的限制令牌的和等于所述剩余流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网络带宽控制方法的步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网络带宽控制方法的步骤。
通过以上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网络带宽控制方法,包括:为每个流量类型分配保障令牌和限制令牌;其中,所有所述流量类型的保障令牌的和为网卡的最大流量,所述限制令牌基于剩余流量进行设置;将所述保障令牌与所述限制令牌的和作为每个所述流量类型的最大发送流量;基于所述最大发送流量进行流量发送。
本申请提供的网络带宽控制方法,为每个流量类型分配保障令牌和限制令牌,保障令牌用于对流量进行限制,保证了各流量间不会互相抢占。限制令牌用于在某一类型的流量发生变化时,对流量进行调整,将剩余流量分配给其他类型的流量,各类型的流量按照保障令牌与限制令牌的和进行流量发送,保证了物理口不会发生带宽浪费。由此可见,本申请提供的网络带宽控制方法,通过保障令牌和限制令牌的双令牌桶配置机制,动态调整令牌的策略,实现带宽的限制和保障,在流量总和超出物理网卡带宽时,能够动态调整限制保障各个类型流量互不影响。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网络带宽控制装置及一种电子设备和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同样能实现上述技术效果。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网络带宽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图1中步骤S101的细化流程图;
图3为图2中步骤S31的细化流程图;
图4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网络带宽控制装置的结构图;
图5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网络带宽控制方法,在某一类型的流量发生变化时,避免物理口的带宽浪费。
参见图1,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网络带宽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包括:
S101:为每个流量类型分配保障令牌和限制令牌;其中,所有所述流量类型的保障令牌的和为网卡的最大流量,所述限制令牌基于剩余流量进行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为每个流量类型分配保障令牌和限制令牌,保障令牌用于对流量进行限制,保证了各流量间不会互相抢占。限制令牌用于在某一类型的流量发生变化时,对流量进行调整,将剩余流量分配给其他类型的流量,各类型的流量按照保障令牌与限制令牌的和进行流量发送,保证了物理口不会发生带宽浪费。
在具体实施中,初始时仅仅划分保障令牌,即将网卡的最大流量分配个各类型的流量。当某一类型的流量发生变化,网卡出现剩余流量时,根据其他类型流量的实际流量将该剩余流量分配给其他类型的流量,即设置其他类型的流量的限制令牌。
例如,A流量为400Mbps,B流量为500Mbps,C流量为600Mbps。初始时分配保障令牌,如A流量的保障令牌为300Mbps,B流量的保障令牌为400Mbps,C流量的保障令牌为300Mbps。若B流量变为200Mbps,则出现剩余流量200Mbps,可对剩余流量进行平均分配,但需保证各流量保障令牌与限制令牌的和小于实际流量,即A流量的限制令牌为100Mbps,C流量的限制令牌为100Mbps。
S102:将所述保障令牌与所述限制令牌的和作为每个所述流量类型的最大发送流量;
S103:基于所述最大发送流量进行流量发送。
在具体实施中,将保障令牌与所述限制令牌的和作为每个所述流量类型的最大发送流量,基于该最大发送流量进行流量发送,通过双令牌桶配置机制,动态调整令牌的策略。具体的,若第一目标流量类型的实际流量小于或等于保障令牌,则以所述实际流量对所述第一目标流量类型进行流量发送;若第二目标流量类型的实际流量大于保障令牌,则以所述最大发送流量对所述第二目标流量类型进行流量发送。
在上一步骤举出的例子中,初始时各类型流量的限制令牌为0,最大发送流量即为保障令牌,即流量A、B、C持续以300Mbps、400Mbps、300Mbps进行发送。若B流量变为200Mbps,A和B流量的实际流量小于或等于保障令牌,因此A和B流量以实际流量进行发送,即A和B流量分别以400Mbps、200Mbps进行发送,C流量的实际流量大于保障令牌,因此以最大发送流量400Mbps进行发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带宽控制方法,为每个流量类型分配保障令牌和限制令牌,保障令牌用于对流量进行限制,保证了各流量间不会互相抢占。限制令牌用于在某一类型的流量发生变化时,对流量进行调整,将剩余流量分配给其他类型的流量,各类型的流量按照保障令牌与限制令牌的和进行流量发送,保证了物理口不会发生带宽浪费。由此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带宽控制方法,通过保障令牌和限制令牌的双令牌桶配置机制,动态调整令牌的策略,实现带宽的限制和保障,在流量总和超出物理网卡带宽时,能够动态调整限制保障各个类型流量互不影响。
本实施例将详细介绍一种限制令牌的分配方式,即如图2所示,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101可以包括:
S11:根据所述网卡的最大流量为每个所述流量类型分配保障令牌,并确定每个所述流量类型的实际流量;
在本步骤中,将网卡的最大流量分配个各类型的流量,即各类型的保障令牌的和为网卡的最大流量,并确定各流量类型的实际流量的。
S12:若存在实际流量小于或等于保障令牌的第一目标流量类型,则确定所述第一目标流量类型的保障令牌与实际流量的差值,并将所有所述差值的和确定为剩余流量;
本步骤的目的在于确定剩余流量,当存在实际流量小于或等于保障令牌的第一目标流量类型时,将所有第一目标流量类型的保障令牌与实际流量的差值的和确定为该剩余流量。
S13:确定实际流量大于保障令牌的第二目标流量类型,根据所述剩余流量确定每个第二目标流量类型的限制令牌;其中,所有所述第二目标流量类型的限制令牌的和等于所述剩余流量。
在本步骤中,将上一步骤中确定的剩余流量分配给实际流量大于保障令牌的流量,即本步骤中的第二目标流量类型。此处不对具体的分配方式进行限定,作为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可以采取随机分配的方式,即所述根据所述剩余流量确定每个第二目标流量类型的限制令牌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剩余流量随机确定每个所述第二目标流量类型的限制令牌。作为另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也可以采取平均分配的方式,即所述根据所述剩余流量确定每个第二目标流量类型的限制令牌的步骤包括:确定所述第二目标流量类型的数量,并将所述剩余流量与所述第二目标流量类型的数量的商值确定为单位剩余流量;将所述第二目标流量类型的限制令牌设置为所述单位剩余流量。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两种方案均需保证每个第二目标流量类型的限制令牌与保障令牌的和小于或等于实际流量。
本实施例将介绍一种确定限制令牌的方式,即如图3所示,上一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剩余流量确定每个第二目标流量类型的限制令牌的步骤可以包括:
S1:确定每个所述流量类型的优先级,将所述第二目标流量类型中优先级最高的流量类型确定为剩余流量类型;
在本实施例中,为每个流量类型分配优先级,优先级越高的流量类型优先分配剩余流量。此处不对优先级的分配方式进行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流量类型、发送频率等进行分配。
S2:判断所述剩余流量类型的实际流量与保障令牌的差值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剩余流量;若是,则进入S3;若否,则进入S4;
S3:将所述剩余流量确定为所述剩余流量类型的限制令牌;
S4:将所述剩余流量类型的实际流量与保障令牌的差值确定为所述剩余流量类型的限制令牌;
在具体实施中,为当前优先级最高的流量类型,即剩余流量类型分配剩余流量、实际流量与保障令牌的差值中的较小值。
S5:将所述剩余流量与所述剩余流量类型的限制令牌的差值作为新的剩余流量,将未分配限制令牌的第二目标流量类型中优先级最高的流量类型确定为新的剩余流量类型,并重新进入S2。
在本实施例中,优先级越高的流量类型优先分配剩余流量,直到剩余流量被分配完或不存在未分配限制令牌的第二目标流量类型。由此可见,本实施例中剩余流量的分配更加合理灵活。
下面介绍本申请的一种应用实施例,具体的,对于A、B、C三种类型的流量,A流量为400Mbps,B流量为500Mbps,C流量为600Mbps。物理网卡为普通千兆口(1000Mbps)。
初始时为各类型的流量分配保障令牌,各类型的流量的限制令牌为0。A流量的保障令牌为300Mbps,B流量的保障令牌为400Mbps,C流量的保障令牌为300Mbps。则各类型的流量的最大发送流量为A(300Mbps+0Mbps)、B(400Mbps+0Mbps)和C(300Mbps+0Mbps)。此时流量A、B、C持续以300Mbps、400Mbps、300Mbps,按照令牌的原理,报文会按照300Mbps、400Mbps、300Mbps通过网卡发出。
若停止B流量,令牌在运行过程中会发现B(400Mbps+0Mbps)出现了剩余,按照A流量的配置,为其额外分配100Mbps的流量,即将其限制令牌设置为100Mbps,此时A(300Mbps+100Mbps)。剩余流量400Mbps-100Mbps=300Mbps。同理,将C流量的限制令牌设置为300Mbps。此时,各类型的流量的最大发送流量为A(300Mbps+100Mbps)、B(400Mbps+0Mbps)和C(300Mbps+300Mbps)。流量A、B、C持续以400Mbps、0Mbps、600Mbps,报文会按照400Mbps、0Mbps、600Mbps从网卡发出。
若B流量恢复为150Mbps,会导致令牌运行过程中B(400Mbps+0Mbps)剩余250Mbps,按照A的配置300Mbps+100Mbps,剩余流量250Mbps-100Mbps=150Mbps。C的配置300Mbps+300Mbps,剩余的150Mbps小于300Mbps,因此,各类型的流量的最大发送流量为A(300Mbps+100Mbps)、B(400Mbps+0Mbps)、C(300Mbps+150Mbps)。流量A、B、C持续以400Mbps、150Mbps、450Mbps,报文会按照400Mbps、150Mbps、450Mbps从网卡发出。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带宽控制装置进行介绍,下文描述的一种网络带宽控制装置与上文描述的一种网络带宽控制方法可以相互参照。
参见图4,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网络带宽控制装置的结构图,如图4所示,包括:
分配模块401,用于为每个流量类型分配保障令牌和限制令牌;其中,所有所述流量类型的保障令牌的和为网卡的最大流量,所述限制令牌基于剩余流量进行设置;
确定模块402,用于将所述保障令牌与所述限制令牌的和作为每个所述流量类型的最大发送流量;
发送模块403,用于基于所述最大发送流量进行流量发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带宽控制装置,为每个流量类型分配保障令牌和限制令牌,保障令牌用于对流量进行限制,保证了各流量间不会互相抢占。限制令牌用于在某一类型的流量发生变化时,对流量进行调整,将剩余流量分配给其他类型的流量,各类型的流量按照保障令牌与限制令牌的和进行流量发送,保证了物理口不会发生带宽浪费。由此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带宽控制装置,通过保障令牌和限制令牌的双令牌桶配置机制,动态调整令牌的策略,实现带宽的限制和保障,在流量总和超出物理网卡带宽时,能够动态调整限制保障各个类型流量互不影响。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分配模块401包括:
分配保障令牌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网卡的最大流量为每个所述流量类型分配保障令牌,并确定每个所述流量类型的实际流量;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若存在实际流量小于或等于保障令牌的第一目标流量类型,则确定所述第一目标流量类型的保障令牌与实际流量的差值,并将所有所述差值的和确定为剩余流量;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实际流量大于保障令牌的第二目标流量类型;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剩余流量确定每个所述第二目标流量类型的限制令牌;其中,所有所述第二目标流量类型的限制令牌的和等于所述剩余流量。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三确定单元具体为根据所述剩余流量随机确定每个所述第二目标流量类型的限制令牌的单元;其中,每个所述第二目标流量类型的限制令牌与保障令牌的和小于或等于实际流量。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三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二目标流量类型的数量,并将所述剩余流量与所述第二目标流量类型的数量的商值确定为单位剩余流量;
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目标流量类型的限制令牌设置为所述单位剩余流量。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三确定单元包括:
确定优先级子单元,用于确定每个所述流量类型的优先级,将所述第二目标流量类型中优先级最高的流量类型确定为剩余流量类型;
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剩余流量类型的实际流量与保障令牌的差值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剩余流量;若是,则启动第三确定子单元的工作流程;若否,则启动第四确定子单元的工作流程;
第三确定子单元,用于将所述剩余流量确定为所述剩余流量类型的限制令牌;
第四确定子单元,用于将所述剩余流量类型的实际流量与保障令牌的差值确定为所述剩余流量类型的限制令牌;
第五确定子单元,用于将所述剩余流量与所述剩余流量类型的限制令牌的差值作为新的剩余流量,将未分配限制令牌的第二目标流量类型中优先级最高的流量类型确定为新的剩余流量类型,并重新启动判断子单元的工作流程。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发送模块403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若第一目标流量类型的实际流量小于或等于保障令牌,则以所述实际流量对所述第一目标流量类型进行流量发送;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若第二目标流量类型的实际流量大于保障令牌,则以所述最大发送流量对所述第二目标流量类型进行流量发送。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参见图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500的结构图,如图5所示,可以包括处理器11和存储器12。该电子设备500还可以包括多媒体组件13,输入/输出(I/O)接口14,以及通信组件15中的一者或多者。
其中,处理器11用于控制该电子设备500的整体操作,以完成上述的网络带宽控制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存储器12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该电子设备500的操作,这些数据例如可以包括用于在该电子设备5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以及应用程序相关的数据,例如联系人数据、收发的消息、图片、音频、视频等等。该存储器12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PRO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多媒体组件13可以包括屏幕和音频组件。其中屏幕例如可以是触摸屏,音频组件用于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可以包括一个麦克风,麦克风用于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12或通过通信组件15发送。音频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I/O接口14为处理器11和其他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其他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鼠标,按钮等。这些按钮可以是虚拟按钮或者实体按钮。通信组件15用于该电子设备500与其他设备之间进行有线或无线通信。无线通信,例如Wi-Fi,蓝牙,近场通信(Near FieldCommunication,简称NFC),2G、3G或4G,或它们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因此相应的该通信组件15可以包括:Wi-Fi模块,蓝牙模块,NFC模块。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电子设备5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Device,简称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简称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的网络带宽控制方法。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程序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网络带宽控制方法的步骤。例如,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为上述包括程序指令的存储器12,上述程序指令可由电子设备500的处理器11执行以完成上述的网络带宽控制方法。
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Claims (10)

1.一种网络带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为每个流量类型分配保障令牌和限制令牌;其中,所有所述流量类型的保障令牌的和为网卡的最大流量,所述限制令牌基于剩余流量进行设置;
将所述保障令牌与所述限制令牌的和作为每个所述流量类型的最大发送流量;
基于所述最大发送流量进行流量发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网络带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为每个流量类型分配保障令牌和限制令牌,包括:
根据所述网卡的最大流量为每个所述流量类型分配保障令牌,并确定每个所述流量类型的实际流量;
若存在实际流量小于或等于保障令牌的第一目标流量类型,则确定所述第一目标流量类型的保障令牌与实际流量的差值,并将所有所述差值的和确定为剩余流量;
确定实际流量大于保障令牌的第二目标流量类型,根据所述剩余流量确定每个所述第二目标流量类型的限制令牌;其中,所有所述第二目标流量类型的限制令牌的和等于所述剩余流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网络带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剩余流量确定每个所述第二目标流量类型的限制令牌,包括:
根据所述剩余流量随机确定每个所述第二目标流量类型的限制令牌;其中,每个所述第二目标流量类型的限制令牌与保障令牌的和小于或等于实际流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网络带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剩余流量确定每个所述第二目标流量类型的限制令牌,包括:
确定所述第二目标流量类型的数量,并将所述剩余流量与所述第二目标流量类型的数量的商值确定为单位剩余流量;
将所述第二目标流量类型的限制令牌设置为所述单位剩余流量。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网络带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剩余流量确定每个第二目标流量类型的限制令牌,包括:
确定每个所述流量类型的优先级,将所述第二目标流量类型中优先级最高的流量类型确定为剩余流量类型;
判断所述剩余流量类型的实际流量与保障令牌的差值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剩余流量;
若是,则将所述剩余流量确定为所述剩余流量类型的限制令牌;
若否,则将所述剩余流量类型的实际流量与保障令牌的差值确定为所述剩余流量类型的限制令牌;
将所述剩余流量与所述剩余流量类型的限制令牌的差值作为新的剩余流量,将未分配限制令牌的第二目标流量类型中优先级最高的流量类型确定为新的剩余流量类型,并重新进入所述判断所述剩余流量类型的实际流量与保障令牌的差值是否小于所述剩余流量的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网络带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最大发送流量进行流量发送,包括:
若第一目标流量类型的实际流量小于或等于保障令牌,则以所述实际流量对所述第一目标流量类型进行流量发送;
若第二目标流量类型的实际流量大于保障令牌,则以所述最大发送流量对所述第二目标流量类型进行流量发送。
7.一种网络带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配模块,用于为每个流量类型分配保障令牌和限制令牌;其中,所有所述流量类型的保障令牌的和为网卡的最大流量,所述限制令牌基于剩余流量进行设置;
确定模块,用于将所述保障令牌与所述限制令牌的和作为每个所述流量类型的最大发送流量;
发送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最大发送流量进行流量发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网络带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模块包括:
分配保障令牌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网卡的最大流量为每个所述流量类型分配保障令牌,并确定每个所述流量类型的实际流量;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若存在实际流量小于或等于保障令牌的第一目标流量类型,则确定所述第一目标流量类型的保障令牌与实际流量的差值,并将所有所述差值的和确定为剩余流量;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实际流量大于保障令牌的第二目标流量类型;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剩余流量确定每个所述第二目标流量类型的限制令牌;其中,所有所述第二目标流量类型的限制令牌的和等于所述剩余流量。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网络带宽控制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网络带宽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1910935340.6A 2019-09-29 2019-09-29 一种网络带宽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5051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35340.6A CN110505158B (zh) 2019-09-29 2019-09-29 一种网络带宽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35340.6A CN110505158B (zh) 2019-09-29 2019-09-29 一种网络带宽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05158A true CN110505158A (zh) 2019-11-26
CN110505158B CN110505158B (zh) 2023-05-12

Family

ID=685930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35340.6A Active CN110505158B (zh) 2019-09-29 2019-09-29 一种网络带宽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05158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68590A (zh) * 2021-11-24 2022-04-01 成都安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vpp的保障带宽的系统及方法
CN114430376A (zh) * 2021-12-31 2022-05-03 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 带宽限制方法及装置
CN115174429A (zh) * 2022-05-25 2022-10-11 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带宽检测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297064A (zh) * 2022-09-28 2022-11-04 武汉思创易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弹性带宽调控方法、存储介质及终端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57454A (zh) * 2008-03-21 2008-09-03 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带宽管理方法及装置
US20100085874A1 (en) * 2008-10-05 2010-04-08 Contextream Ltd. Bandwidth allo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8032653B1 (en) * 2000-09-08 2011-10-04 Juniper Networks, Inc. Guaranteed bandwidth sharing in a traffic shaping system
CN102270104A (zh) * 2011-07-14 2011-12-07 华中科技大学 虚拟化环境中动态磁盘带宽分配方法
CN104125006A (zh) * 2014-07-28 2014-10-29 大连大学 卫星通信网络带宽分配方法
CN105208121A (zh) * 2015-09-23 2015-12-30 深圳市深信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分布式文件系统的文件访问流量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8667748A (zh) * 2017-03-29 2018-10-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带宽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32653B1 (en) * 2000-09-08 2011-10-04 Juniper Networks, Inc. Guaranteed bandwidth sharing in a traffic shaping system
CN101257454A (zh) * 2008-03-21 2008-09-03 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带宽管理方法及装置
US20100085874A1 (en) * 2008-10-05 2010-04-08 Contextream Ltd. Bandwidth allo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2270104A (zh) * 2011-07-14 2011-12-07 华中科技大学 虚拟化环境中动态磁盘带宽分配方法
CN104125006A (zh) * 2014-07-28 2014-10-29 大连大学 卫星通信网络带宽分配方法
CN105208121A (zh) * 2015-09-23 2015-12-30 深圳市深信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分布式文件系统的文件访问流量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8667748A (zh) * 2017-03-29 2018-10-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带宽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罗仁等: "一种控制网关流量的控制器设计",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68590A (zh) * 2021-11-24 2022-04-01 成都安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vpp的保障带宽的系统及方法
CN114268590B (zh) * 2021-11-24 2024-04-30 成都安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vpp的保障带宽的系统及方法
CN114430376A (zh) * 2021-12-31 2022-05-03 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 带宽限制方法及装置
CN114430376B (zh) * 2021-12-31 2023-08-25 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 带宽限制方法及装置
CN115174429A (zh) * 2022-05-25 2022-10-11 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带宽检测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174429B (zh) * 2022-05-25 2024-04-09 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带宽检测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297064A (zh) * 2022-09-28 2022-11-04 武汉思创易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弹性带宽调控方法、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15297064B (zh) * 2022-09-28 2023-02-28 武汉思创易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弹性带宽调控方法、存储介质及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05158B (zh) 2023-05-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05158A (zh) 一种网络带宽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JP6268623B2 (ja) データトラフィック制限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US8614951B2 (en) Guaranteed bandwidth sharing in a traffic shaping system
US7826352B2 (en) Meter-based hierarchical bandwidth sharing
EP3044908B1 (en) Service policies for communication sessions
US8315168B2 (en) Priority-based hierarchical bandwidth sharing
CN102413063B (zh) 动态调整出口资源分配阈值的方法及系统
CN110830391A (zh) 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集群系统
CN103581042B (zh) 一种数据包发送的方法和设备
CN102420776B (zh) 动态调整入口资源分配阈值的方法及系统
CN101873269B (zh) 数据转发设备和端口缓存的分配方法
WO2016081426A1 (en) Quality of service for mixed service tiers
TWI571076B (zh) 服務品質虛擬化之方法及裝置
WO2016095758A1 (zh) 一种跨板转发的方法和装置
CN106162758A (zh) 业务处理方法、pcrf以及业务处理系统
CN103634223B (zh) 一种基于网络业务流的动态控制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5656800A (zh) 一种传输报文的方法及装置
US8416689B2 (en) Meter-based hierarchical bandwidth sharing
CN103874133B (zh) 一种带宽控制的方法、装置及接入点设备
CN108737219A (zh) 网络链路的度量方法及装置
CN105517659A (zh) 一种数据包处理装置及方法
KR20140142544A (ko) 공정성을 높이기 위한 네트워크 대역폭 할당 방법 및 장치
CN103107959A (zh)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数据带宽分配方法
US11792692B2 (en) Personalized data throttling in a residential wireless network
CN108882296A (zh) 一种处理报文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