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00809B - 一种用于室内冰雪场所地坪的冷热循环调节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室内冰雪场所地坪的冷热循环调节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00809B
CN110500809B CN201910882686.4A CN201910882686A CN110500809B CN 110500809 B CN110500809 B CN 110500809B CN 201910882686 A CN201910882686 A CN 201910882686A CN 110500809 B CN110500809 B CN 1105008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heat carrier
communicated
condenser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8268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00809A (zh
Inventor
张乾熙
吴铁良
李敏
贾明生
叶彪
曾冬琪
阮建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88268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0080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008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008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008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008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9/00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e.g. operating alternately or simultaneously
    • F25B29/003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e.g. operating alternately or simultaneously of the compression type syste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5/00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refrigera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45/00Detail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refrigerants; Service stations therefor
    • F25B2345/004Detail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refrigerants; Service stations therefor with several tanks to collect or charge a cycl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4Thermal energy stora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 Compression-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With Reversible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室内冰雪场所地坪的冷热循环调节系统,包括:压缩机、第一蒸发器、第一冷凝器、过冷器、载冷剂循环储液箱、载热剂循环储液箱、制冷单元和制热单元、换冷循环泵、换热循环泵,第一蒸发器的排气口连接压缩机的吸气口,第一冷凝器的进气口连接压缩机的排气口,第一冷凝器的排液口连接过冷器的进液口,过冷器的排液口连接蒸发器的进液口,本申请提供的用于室内冰雪场所地坪的冷热循环调节系统,达到了对制冷单元和制热单元中所排出的能量充分利用的技术效果,解决了对于冷源冰雪场所地坪防融雪系统和热源冰雪场所地坪防冻系统的能量消耗过大,运行成本过高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室内冰雪场所地坪的冷热循环调节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温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室内冰雪场所地坪的冷热循环调节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群众消费结构升级,冰雪运动消费逐年增长,冰雪运动产业作为绿色产业和朝阳产业,发展势头迅猛,户外冰雪运动场所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由此,建造室内冰雪运动场所成为研究焦点。
建造室内冰雪场所时为了节省用地成本,室内冰雪场所也已经有由底层向上发展的趋势,这也就为冰雪场所的地坪建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坪在建造的时候既要保证地坪表面温度,也要确保不影响下层建筑的正常用途。它的要求主要落在室内冰雪所地坪的表面温度不能高于冰雪的融点,对于下层建筑的正常使用用途来说则要确保下层建筑的顶部楼板面层不能出现结露的情况。尤其是对于一些冰雪赛事冰场的建设,冰场的厚度是需要严格把控的,则地坪表面温度将有严格的标准。
现有技术中,已经有冷源冰雪场所地坪防融雪系统和热源冰雪场所地坪防冻系统,其中冷源冰雪场所地坪防冻系统用于保证冰雪场所地坪的表面温度低于冰雪的融点和/或制冰,热源冰雪场所地坪防冻系统用于保证下层建筑的顶部楼板面层的温度不出现结露,但是这两个系统是分开的独立系统,加热的热源采用单独的外部热源,制冷的冷源采单独的制冷系统做冷源,虽然能够达到调节地坪温度的功能,但是两个系统之间互相的联系并不大,两个系统中在调控温度值之余所排出的能量未被很好的利用,造成能量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室内冰雪场所地坪的冷热循环调节系统,解决对于冷源冰雪场所地坪防融雪系统和热源冰雪场所地坪防冻系统在调控温度值之余所排出的能量未被很好的利用,造成能量资源浪费的技术问题。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室内冰雪场所地坪的冷热循环调节系统,包括:压缩机、第一蒸发器、第一冷凝器、过冷器、制冷单元和制热单元;
所述第一蒸发器的进液口通过蒸发器供液管与所述过冷器的排液口相连通,所述第一蒸发器的排气口通过压缩机吸气管与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相连通,所述第一蒸发器的载冷剂输出口通过载冷剂输出管与所述制冷单元相连通,所述第一蒸发器的载冷剂回流口通过载冷剂回流管与所述制冷单元相连通;
所述第一冷凝器的进气口通过压缩机排气管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相连通,所述第一冷凝器的排液口通过冷凝器排液管与所述过冷器的进液口相连通,所述第一冷凝器的载热剂输出口通过载热剂输出管与所述制热单元相连通,所述第一冷凝器的载热剂回流口通过载热剂回流管与所述制热单元相连通;
所述过冷器的排气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相连通。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用于室内冰雪场所地坪的冷热循环调节系统还包括第二蒸发器;
所述第二蒸发器的排气口与所述压缩器吸气管通过管道相连通,所述第二蒸发器的进液口与所述蒸发器供液管相连通,所述蒸发器进液口与所述蒸发器供液管相连通的管道上串联有节流元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用于室内冰雪场所地坪的冷热循环调节系统还包括冷却塔;
所述冷却塔的进液口与所述载热剂输出管通过管道相连通,所述冷却塔的排液口与所述载热剂回流管通过管道相连通,所述冷却塔的进液口与所述载热剂输出管相连通的管道上设置有截止阀,所述冷却塔的排液口与所述载热剂回流管相连通的管道上串联有截止阀。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热补偿系统还包括第二冷凝器;
所述第二冷凝器串联于所述热交换器与所述过冷器连通的冷凝器排液管上,使所述第二冷凝器的进液口与所述第一冷凝器的排液口相连通,所述第二冷凝器的排液口与所述过冷器的进液口相连通;
所述第二冷凝器与第一冷凝器之间的冷凝器排液管上串联有第一冷凝器出口截止阀;
所述第二冷凝器的进液口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相连通,所述第一管道上串联有排气管道旁通截止阀。
所述第二冷凝器的排液口与所述过冷器排液口所连通的冷凝器排液管在自身的中部分支处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与所述过冷器的另一排液口相连通,所述第二管道上串联有节流元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载冷剂输出管或所述载冷剂回流管上串联有载冷剂循环储液箱;
所述载热剂输出管或所述载热剂回流管上串联有载热剂循环储液箱。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用于室内冰雪场所地坪的冷热循环调节系统还包括载冷剂补液箱和载热剂补液箱;
所述载冷剂补液箱与所述载冷循环储液箱通过管道相连通,所述载冷剂补液箱与载冷剂循环储液箱连通的管道上串联有载冷剂补液截止阀;
所述载热剂补液箱与所述载热剂循环储液箱通过管道相连通,所述载热剂补液箱与所述载热剂循环储液箱连通的管道上串联有载热补液截止阀。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用于室内冰雪场所地坪的冷热循环调节系统还包括换冷循环泵和换热循环泵;
所述换冷循环泵串联于所述载冷剂输出管或所述载冷剂回流管上;
所述换热循环泵串联于所述载热剂输出管或所述载热剂回流管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冷单元包括制冷U型地坪冷管、制冷管排气阀和制冷管球阀;
所述制冷U型地坪冷管的入口与所述载冷剂输出管相连,所述制冷U型地坪冷管的出口与所述载冷剂回流管相连;
所述制冷管排气阀分别设置于所述载冷剂输出管和所述载冷剂回流管最高处;
所述制冷管球阀分别设置于所述载冷剂输出管和所述载冷剂回流管的末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热单元包括制热U型地坪热管、制热管排气阀和制热管球阀;
所述制热U型地坪热管的入口与所述载热剂输出管相连,所述制热U型地坪热管的出口与所述载热剂回流管相连;
所述制热管排气阀分别串联于所述载热剂输出管和所述载热剂回流管最高处;
所述制热管球阀分别设置于所述载热剂输出管和所述载热剂回流管的末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载冷剂输出管与所述载冷剂回流管之间连通有载冷剂旁通管路,所述载热剂输出管与所述载热剂回流管之间连通有载热剂旁通管路;
所述载冷剂旁通管路上串联有载冷剂管道旁通截止阀,所述载热剂旁通管路上串联有载热剂管道旁通截止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的优点在于: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室内冰雪场所地坪的冷热循环调节系统,包括:压缩机、第一蒸发器、第一冷凝器、过冷器、制冷单元和制热单元,所述第一蒸发器的进液口通过蒸发器供液管与所述过冷器的排液口相连通,所述第一蒸发器的排气口通过压缩机吸气管与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连通,所述第一蒸发器的载冷剂输出口通过载冷剂输出管与所述制冷单元连通,所述第一蒸发器的载冷剂回流口通过载冷剂回流管与所述制冷单元连通;所述第一冷凝器的进气口通过压缩机排气管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连通,所述第一冷凝器的排液口通过冷凝器排液管与所述过冷器的进液口连通,所述第一冷凝器的载热剂输出口通过载热剂输出管与所述制热单元连通,所述第一冷凝器的载热剂回流口通过载热剂回流管与所述制热单元连通;所述过冷器的排气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连通。
本申请提供的用于室内冰雪场所地坪的冷热循环调节系统,通过将蒸发器从制冷单元中吸收热量传递到压缩机,再使压缩机将热量传递到热回收单元使用,同时将第一冷凝器从制热单元中吸收热量传递到过冷器,再使过冷器将热量传递到蒸发器中使用,达到了对制冷单元和制热单元中所排出的能量充分利用的技术效果,解决了对于冷源冰雪场所地坪防融雪系统和热源冰雪场所地坪防冻系统在调控温度值之余所排出的能量未被很好的利用,造成能量资源浪费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室内冰雪场所地坪的冷热循环调节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室内冰雪场所地坪的冷热循环调节系统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室内冰雪场所地坪的冷热循环调节系统的再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压缩机2、第一冷凝器进口截止阀4、第一冷凝器5、换热管进口截止阀6、载热剂旁通管道截止阀7、换热管出口截止阀8、载热剂补液箱9、载热补液截止阀10、载热剂循环储液箱11、蒸发器出口截止阀12、制热管排气阀13、制热U型地坪热管14、制热管球阀15、制热单元16、制热循环泵18、换热循环泵19、第一冷凝器出口截止阀20、第二冷凝器21、过冷器22、节流元件23、蒸发器电磁阀24、第一蒸发器26、蒸发器进口截止阀27、载冷剂管道旁通截止阀28、换冷循环泵29、载冷剂循环储液箱30、制冷循环泵32、制冷管排气阀33、制冷U型地坪冷管34、制冷管球阀35、制冷单元36、载冷剂补液截止阀37、载冷剂补液箱38、第二蒸发器39、冷却塔4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便于理解,请参阅图1至图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室内冰雪场所地坪的冷热循环调节系统,包括:压缩机2、第一蒸发器26、第一冷凝器5、过冷器22、制冷单元36和制热单元16;
第一蒸发器26的进液口通过蒸发器供液管与过冷器22的排液口连接,第一蒸发器26的排气口通过压缩机吸气管与压缩机2的吸气口连接,第一蒸发器26的载冷剂输出口通过载冷剂输出管与制冷单元36相连接,第一蒸发器26的载冷剂回流口通过载冷剂回流管与制冷单元36连接;
第一冷凝器5的进气口通过压缩机排气管与压缩机2的排气口连接,第一冷凝器5的排液口通过冷凝器排液管与过冷器22的进液口相连通,第一冷凝器5的载热剂输出口通过载热剂输出管与制热单元16相连接,第一冷凝器5的载热剂回流口通过载热剂回流管与制热单元16相连接;
过冷器的排气口通过过冷器排气管与所述压缩机的补气口相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蒸发器26用于对载冷剂进行降温冷却,第一蒸发器26的进液口通过蒸发器供液管与过冷器22的排液口连接,用于将经过过冷器22过冷的制冷剂输送到蒸发器中,第一蒸发器26的载冷剂输出口通过载冷剂输出管与制冷单元36连通,第一蒸发器26的载冷剂回流口通过载冷剂回流管与制冷单元36连通,用于在第一蒸发器26对由载冷剂回流管回流的高温载冷剂通过制冷剂冷却后,输送至载冷剂输出管中,第一蒸发器26中的排气口通过压缩机吸气管与压缩机2的吸气口连接,用于对在蒸发器中经过对载冷剂冷却后汽化的制冷剂输送至压缩机2进行压缩。
第一冷凝器5用于对载热剂进行加热,使载热剂升温,第一冷凝器5的进气口通过压缩机排气管与压缩机2的排气口连接,其中,压缩机2用于对蒸发器中排出的汽化的制冷剂进行压缩,后经过压缩机2排气口将经过压缩的气体制冷剂输送至第一冷凝器5中,第一冷凝器5的载热剂输出口通过载热剂输出管与制热单元16相连接,第一冷凝器5的载热剂回流口通过载热剂回流管与制热单元16相连接,用于在第一冷凝器5中对载热剂回流管回流的低温载热剂进行加热升温后,输送至载热剂输出管中,第一冷凝器5的排液口与过冷器22的进液口相连通,用于对在第一冷凝器5中经过对载热剂冷凝后的制冷剂输送至过冷器22中进行过冷;
过冷器22用于将由第一冷凝器5输送过来的高温液体制冷剂进行过冷,并将该过冷后的制冷剂输送至第一蒸发器26中,过冷器22的排气口与压缩机2的补气口连通,用于将经过对制冷剂过冷后所产生的气态制冷剂输送至压缩机2中进行压缩;
压缩机2用于将由第一蒸发器26和过冷器22所排出的气态制冷剂进行压缩升温后,传输至第一冷凝器5中。
本申请中提供的用于室内冰雪场所地坪的冷热循环调节系统,通过将蒸发器从制冷单元36中吸收热量传递到压缩机2,再使压缩机2将热量传递到热回收单元使用,同时将第一冷凝器5从制热单元16中放出热量传递到过冷器22,再使过冷器22将热量传递到蒸发器中使用,达到了对制冷单元36和制热单元16中所排出的能量充分利用的效果,解决了对于冷源冰雪场所地坪防融雪系统和热源冰雪场所地坪防冻系统在调控温度值之余所排出的能量未被很好的利用,造成能量资源浪费的技术问题。
请参阅图1和图2,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用于室内冰雪场所地坪的冷热循环调节系统还可以包括第二蒸发器39;
第二蒸发器39的排气口与压缩器吸气口通过管道相连通,第二蒸发器39的进液口与蒸发器供液管相连通,蒸发器进液口与过冷器22供液管相连通的管道上串联有节流元件23。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蒸发器39用于在第一蒸发器26已接受足量的制冷剂的状态下,接受部分由过冷器22传输的制冷剂,可对其他场所的温度进行降温,并对制冷剂进行蒸发升温,使其汽化后将汽化的制冷剂输送至压缩机2中进行压缩,节流元件23串联于蒸发器进液口与蒸发器供液管相连通的管道上,用于对从过冷器22输入的制冷剂的流量进行控制。
请参阅图1,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用于室内冰雪场所地坪的冷热循环调节系统还可以包括冷却塔40;
冷却塔40的进液口与载热剂输出管通过管道相连通,冷却塔40的排液口与载热剂回流管通过管道相连通,冷却塔40的进液口与载热剂输出管相连通的管道上设置有截止阀,冷却塔40的排液口与载热剂回流管相连通的管道上串联有截止阀。其中,冷却塔40用于在制热单元16不使用的状态下,将载热剂输出管道中的温度高的载热剂冷却后再排入载热剂回流管道中,冷却塔40代替了制热单元16,从而实现对载热剂的冷却的功能。
请参阅图2,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用于室内冰雪场所地坪的冷热循环调节系统还可以包括第二冷凝器;
第二冷凝器串联于热交换器与过冷器连通的冷凝器排液管上,使第二冷凝器的进液口与第一冷凝器的排液口相连通,第二冷凝器的排液口与过冷器的进液口相连通。第二冷凝器21用于对从第一冷凝器5中排出的经过冷却的制冷剂进一步进行冷凝,使制冷剂的液化更加充分;
第二冷凝器21与第一冷凝器5之间的冷凝器排液管上串联有第一冷凝器出口截止阀20,该冷凝器排液管用于将从压缩机2排出的高温气体制冷剂经过制热剂对其冷凝形成的低温液体制冷剂输送至第二冷凝器21中,第一冷凝器出口截止阀20用于开通或关闭该冷凝器排液管;
第二冷凝器21的进液或/和进气口通过第一管道与压缩机2的排气口相连通,第一管道上串联有排气管道旁通截止阀3,第一管道用于在第一冷凝器的温度高于设定值时,将压缩机2排出的高温高压气体制冷剂直接输送至第二冷凝器21中进行冷凝,排气管道旁通截止阀3用于开通或关闭第一管道。
第二冷凝器21的排液口与过冷器22之间所连通的冷凝器排液管用于将第二冷凝器21中经过冷凝的大部分制冷剂输送到过冷器22中,使过冷器22进一步对制冷剂进行过冷。
第二冷凝器的排液口与过冷器进液口所连通的冷凝器排液管在自身的中部分支处第二管道,第二管道与过冷器的另一进液口相连通,第二管道上串联有节流元件,其中,位于该冷凝器排液管中的制冷剂一小部分通入到第二管道中,第二管道上的节流元件对制冷剂进行降压降温,经过降温的这一小部分制冷剂进入到过冷器中,对过冷器中的经过该凝器排液管导入的大部分制冷剂进行过冷,使过冷器22进一步对制冷剂进行冷却。
请参阅图1至图3,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用于室内冰雪场所地坪的冷热循环调节系统还可以包括载冷剂循环储液箱和载热剂循环储液箱;
载冷剂循环储液箱串联于载冷剂输出管和/或载冷剂回流管上;
载热剂循环储液箱串联于载热剂输出管和/或载热剂回流管上;
载冷循环储液箱用于存储载冷剂,载冷循环储液箱的制冷输出口通过制冷输出管与制冷单元36连接,用于为制冷单元36提供低温的载冷剂以对制冷单元36进行制冷,载冷剂循环储液箱30的制冷回流口通过制冷回流管与制冷单元36连接,用于对为制冷单元36降温后的温度较高的制冷剂回流至载冷剂循环储液箱30;
载热剂循环储液箱11用于存储载热剂,载热剂循环储液箱11的制热输出口通过制热输出管与制热单元16连接,用于为制热单元16提供高温的制热剂以对制热单元16进行加热,载热剂循环储液箱11的制热回流口通过制热回流管与制热单元16连接,用于对为制热单元16加热后温度较低的制热剂回流至制热循环储液箱中。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用于室内冰雪场所地坪的冷热循环调节系统还可以包括载冷剂补液箱38和载热剂补液箱9;
载冷剂补液箱38和载热剂补液箱9,载冷剂补液箱38用于为载冷循环储液箱补充载冷剂,在载冷循环储液箱中的载冷剂温度达不到要求或者这载冷剂不足的状态下开启,载热剂补液箱9用于为载热循环储液箱补充载热剂,在载热循环储液箱中的载热剂温度达不到要求或者载热剂不足的状态下开启;
载冷剂补液箱38与载冷循环储液箱通过管道相连通,该管道用于将载冷剂补液箱38中的载冷剂补充至载冷循环储液箱中,载冷剂补液箱38与载冷剂循环储液箱30连通的管道上串联有载冷剂补液截止阀37,载冷剂补液截止阀37用于控制该载冷剂补液箱38与载冷剂循环储液箱30所连通的管道的通行或关闭;
载热剂补液箱9与载热剂循环储液箱11通过管道相连通,该管道用于将载热剂补液箱9中的载热剂补充至载热剂循环储液箱11中,载热剂补液箱9与载热剂循环储液箱11连通的管道上串联有载热补液截止阀10,载热剂补液截止阀用于控制该载热剂补液箱9与载热剂循环储液箱11所连通的管道的通行或关闭。请参阅图1或图2或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用于室内冰雪场所地坪的冷热循环调节系统还包括换冷循环泵29和换热循环泵19;
换冷循环泵29串联于载冷剂输出管或载冷剂回流管上,用于为载冷剂在载冷剂输出管以及载冷剂回流管中流动提供动力;换热循环泵19串联于载热剂输出管或载热剂回流管上,用于为载热剂在载热剂输出管以及载热剂回流管中流动提供动力。
请参阅图1至图3,作为进一步的改进,制冷单元36包括制冷U型地坪冷管34、制冷管排气阀33和制冷管球阀35,制冷U型地坪冷管34均匀分布于冰雪地坪内部,用于对地坪进行制冷,使地坪的温度值下降到设定的值;制冷U型地坪冷管34的入口与制冷输出管相连,用于将制冷输出管的载冷剂输送至制冷U型地坪冷管34中;制冷U型地坪冷管34的出口与制冷回流管相连,用于将制冷U型地坪冷管34中对地坪进行制冷后的载冷剂输送至制冷回流管中;制冷管排气阀33分别设置于制冷输出管和制冷回流管最高处上;制冷管球阀35分别设置于制冷输出管和制冷回流管的末端。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制热单元16包括制热U型地坪热管14、制热管排气阀13和制热管球阀15,制热U型地坪热管14均匀分布于冰雪地坪下层建筑的顶部,用于对冰雪地坪下层建筑的顶部进行升温,防止该顶部受到冰雪地坪低温的影响而产生结露的情况;所述制热U型地坪热管14的入口与所述制热输出管相连,用于将制热输出管的中的载热剂输送至制热U型地坪热管14中;所述制热U型地坪热管14的出口与所述制热回流管相连,用于将制热U型热管中对该下层建筑的顶部进行加热后的载热剂输送至制热回流管中;所述制热管排气阀13分别串联于所述制冷输出管和所述制冷回流管最高处;所述制热管球阀15分别设置于所述制冷输出管和所述制冷回流管的末端。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载冷剂输出管与载冷剂回流管之间连通有载冷剂旁通管路,用于使载冷剂输出管中的载冷剂和载冷剂回流管中的载冷剂不需经过蒸发器而直接进行互传,载热剂输出管与载热剂回流管之间连通有载热剂旁通管路,用于使载热剂输出管中的载热剂和载热剂回流管中的载热剂不需经第一冷凝器5而直接进行互传,载冷剂旁通管路上串联有载冷剂管道旁通截止阀28,用于控制载冷剂旁通管路的通行或关闭,载热剂旁通管路上串联有载热剂管道旁通截止阀7,用于控制载热剂旁通管路的通行或关闭,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载冷剂输出管上串联有蒸发器出口截止阀12,用于控制载冷剂输出管的通行或关闭,载冷剂回流管上串联有蒸发器进口截止阀27,用于控制载冷剂回流管的通行或关闭;载热剂输出管上串联有换热管进口截止阀6,用于控制载热剂输出管的通行或关闭,载热剂回流管上串联有换热管出口截止阀8,用于控制载热剂回流管的通行或关闭。蒸发器供液管上串联有蒸发器电磁阀24,用于电动控制蒸发器供液管的通行或关闭;压缩机排气管上串联有第一冷凝器进口截止阀4,用于控制压缩机排气管的通行或关闭,在第一冷凝器5中的载热剂温度高于设定的温度的状态下,对压缩机排气管进行关闭,阻止压缩机2排气口排出的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输送进第一冷凝器5中。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室内冰雪场所地坪的冷热循环调节系统的工作流程进行说明。其中,蒸发器的进液口通过蒸发器供液管接受经由过冷器22过冷的液态制冷剂,液态制冷剂进入蒸发器后,对蒸发器中由载冷剂循环储液箱30经过载冷剂回流管回流的载冷剂进行制冷,此时的载冷剂已经对制冷单元36进行制冷完毕,温度较高;经过制冷的载冷剂由载冷剂输送管输送至载冷剂循环储液箱30中,载冷剂循环储液箱30在接收到经过由蒸发器制冷的低温载冷剂后,将该低温载冷剂经由制冷输出管传输至制冷单元36,对该制冷单元36进行制冷,使制冷单元36的温度下降到设定的值,然后,对制冷单元36经过制冷后温度较高的载冷剂由制冷单元36经过制冷回流管输送至载冷剂循环储液箱30中,由载冷剂循环储液箱30将温度较高的载冷剂经过载冷剂回流管传输至蒸发器中进行冷却,完成整个工作流程中的制冷流程。
上述经由过冷器22过冷的液态制冷剂在对载冷剂进行制冷时,吸热汽化,并由蒸发器经过压缩机吸气管将被汽化的制冷剂吸入压缩机2中进行压缩,经过压缩机2压缩后的高温气态载冷剂由压缩机2经过压缩机排气管输送至第一冷凝器5,高温气态载冷剂进入第一冷凝器5后,在一方面,对第一冷凝器5中由载热剂循环储液箱11经过载热剂回流管回流的载热剂进行加热,此时的载热剂已经对制热单元16进行加热完毕,温度较低;经过制热的载热剂由载热剂输送管输送至载热剂循环储液箱11中,载热剂循环储液箱11在接收到有第一冷凝器5制热的高温载热剂后,将该高温载热剂经由制热输出管输送至制热单元16,对该制热单元进行制热,使制热单元16的温度升高但设定的值,然后,对制热单元经过制热后温度较低的制热剂由制热单元16经过制热回流管输送至载热剂循环储液箱11中,由载热剂循环储液箱11将温度较低的载热剂经过载热剂回流管输送至第一冷凝器5中进行加热,完成整个工作流程中的制热流程。
上述经由压缩机2压缩后的气态高温制冷剂在对载热剂进行制热后,放热液化,并由第一冷凝器5经过第一管道传输至第二冷凝器21中再次进行充分冷凝,完全冷凝后的液态制冷剂由第二冷凝器21经过第三管道传输至过冷器22中进行过冷,被过冷后的液态制冷剂由过冷器22经过蒸发器供液管输送至蒸发器中对载冷剂进行冷却,至此完成用于室内冰雪场所地坪的冷热循环调节系统的整个工作流程。
在完成相对应制冷流程和制热流程后,需要将制冷流程和制热流程所各自达到的温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其中,制冷温度控制流程具体为:当载冷剂循环储液箱30中的载冷剂温度高于设定的最高温度值时,开启换冷循环泵29、蒸发器电磁阀24,并打开蒸发器进口截止阀27和蒸发器出口截止阀12,利用经由过冷器22过冷的制冷剂在高效蒸发器中蒸发吸热对载冷剂进行冷却,使载冷剂循环储液箱30的温度值低于设定的最高温度值,当检测到载冷剂循环储液箱30中的载冷剂温度低于设定的最低温度值时,关闭蒸发器电磁阀,使制冷剂不经过蒸发器,从而使载冷剂循环储液箱30中的载冷剂温度回升到高于设定的最低温度值,当检测到冰雪场所地坪的表面温度值高于或等于设定的最高温度值时,载冷剂进入制冷U型地坪冷管34中,从而使冰雪场所地坪的表面温度下降到低于设定的最高温度值。当检测到冰雪场所地坪的表面温度低于或等于设定的最低温度值时,制冷U型地坪冷管34不再接收载冷剂,从而使冰雪场所地坪的温度值回升到高于设定的最低温度值。
制热温度控制流程为:当载热剂循环储液箱11中的载热剂的温度低于设定的最低温度值时,打开换热管进口截止阀6,启动换热循环泵19,利用压缩机2排出的高温气态制冷剂对载热剂进行加热,使载热剂的温度值高于设定的最低温度值。当检测到载热剂循环储液箱11中载热剂的温度高于设定的最高温度值时,打开排气管道旁通阀3,关闭第一冷凝器进口截止阀4,使压缩机2排出的高温气态制冷剂不经过第一冷凝器5,从而使第一冷凝器5中的载热剂的温度值下降到设定的最高温度值之下。当检测到冰雪场所地坪下层建筑的顶部楼板面层温度达到或低于设定的最低温度值时,载热剂进入制热U型地坪热管14中,制热U型地坪热管14对冰雪场所地坪下层建筑的顶部楼板面层进行加热,从而使温度值回升到设定的最低温度值之上,对当检测到冰雪场所地坪下层建筑的顶部楼板面层的温度达到或高于设定的最高温度值时,制热U型地坪热管14不再接收载热剂,从而使冰雪场所地坪下层建筑的顶部楼板面层的温度值下降至设定的最高温度值之下。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用于室内冰雪场所地坪的冷热循环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第一蒸发器、第一冷凝器、过冷器、制冷单元、制热单元、第二蒸发器、载冷剂循环储液箱和载热剂循环储液箱;
所述第一蒸发器的进液口通过蒸发器供液管与所述过冷器的排液口相连通,所述第一蒸发器的排气口通过压缩机进气管与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连通,所述第一蒸发器的载冷剂输出口通过载冷剂输出管与所述制冷单元连通,所述第一蒸发器的载冷剂回流口通过载冷剂回流管与所述制冷单元连通;
所述第一冷凝器的进气口通过压缩机排气管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连通,所述第一冷凝器的排液口通过冷凝器排液管与所述过冷器的进液口连通,所述第一冷凝器的载热剂输出口通过载热剂输出管与所述制热单元连通,所述第一冷凝器的载热剂回流口通过载热剂回流管与所述制热单元连通;
所述过冷器的排气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连通;
所述第二蒸发器的排气口与所述压缩机吸气管连通,所述第二蒸发器的进液口与所述蒸发器供液管相连通,所述蒸发器进液口与所述蒸发器供液管连通的管道上串联有节流元件;
所述载冷剂循环储液箱串联于所述载冷剂输出管和/或所述载冷剂回流管上;
所述载热剂循环储液箱串联于所述载热剂输出管和/或所述载热剂回流管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室内冰雪场所地坪的冷热循环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却塔;
所述冷却塔的进液口与所述载热剂输出管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冷却塔的排液口与所述载热剂回流管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冷却塔的进液口与所述载热剂输出管连通的管道上设置有截止阀,所述冷却塔的排液口与所述载热剂回流管连通的管道上串联有截止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室内冰雪场所地坪的冷热循环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冷凝器;
所述第二冷凝器串联于所述第一冷凝器与所述过冷器连通的冷凝器排液管上,使所述第二冷凝器的进液口与所述第一冷凝器的排液口连通,所述第二冷凝器的排液口与所述过冷器的进液口连通;
所述第二冷凝器与第一冷凝器之间的冷凝器排液管上串联有第一冷凝器出口截止阀;
所述第二冷凝器的进液口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连通,所述第一管道上串联有排气管道旁通截止阀;
所述第二冷凝器的排液口与所述过冷器排液口所连通的冷凝器排液管在自身的中部分支处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与所述过冷器的另一排液口连通,所述第二管道上串联有节流元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室内冰雪场所地坪的冷热循环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载冷剂补液箱和载热剂补液箱;
所述载冷剂补液箱与载冷循环储液箱通过管道连通,所述载冷剂补液箱与载冷剂循环储液箱连通的管道上串联有载冷剂补液截止阀;
所述载热剂补液箱与所述载热剂循环储液箱通过管道连通,所述载热剂补液箱与所述载热剂循环储液箱连通的管道上串联有载热补液截止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室内冰雪场所地坪的冷热循环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室内冰雪场所地坪的冷热循环调节系统还包括换冷循环泵和换热循环泵;
所述换冷循环泵串联于所述载冷剂输出管或所述载冷剂回流管上;
所述换热循环泵串联于所述载热剂输出管或所述载热剂回流管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室内冰雪场所地坪的冷热循环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单元包括制冷U型地坪冷管、制冷管排气阀和制冷管球阀;
所述制冷U型地坪冷管的入口与所述载冷剂输出管连通,所述制冷U型地坪冷管的出口与所述载冷剂回流管连通;
所述制冷管排气阀分别设置于所述载冷剂输出管和所述载冷剂回流管上;
所述载冷剂输出管末端和所述载冷剂回流管末端均设置有所述制冷管球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室内冰雪场所地坪的冷热循环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热单元包括制热U型地坪热管、制热管排气阀和制热管球阀;
所述制热U型地坪热管的入口与所述载热剂输出管连通,所述制热U型地坪热管的出口与所述载热剂回流管连通;
所述载热剂输出管和所述载热剂回流管上分别串联有所述制热管排气阀;
所述载热剂输出管末端和所述载热剂回流管末端均设置有所述制热管球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室内冰雪场所地坪的冷热循环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载冷剂输出管与所述载冷剂回流管之间连通有载冷剂旁通管路,所述载热剂输出管与所述载热剂回流管之间连通有载热剂旁通管路;
所述载冷剂旁通管路上串联有载冷剂管道旁通截止阀,所述载热剂旁通管路上串联有载热剂管道旁通截止阀。
CN201910882686.4A 2019-09-18 2019-09-18 一种用于室内冰雪场所地坪的冷热循环调节系统 Active CN1105008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82686.4A CN110500809B (zh) 2019-09-18 2019-09-18 一种用于室内冰雪场所地坪的冷热循环调节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82686.4A CN110500809B (zh) 2019-09-18 2019-09-18 一种用于室内冰雪场所地坪的冷热循环调节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00809A CN110500809A (zh) 2019-11-26
CN110500809B true CN110500809B (zh) 2024-02-09

Family

ID=685921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82686.4A Active CN110500809B (zh) 2019-09-18 2019-09-18 一种用于室内冰雪场所地坪的冷热循环调节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0080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86435B (zh) * 2019-12-11 2021-02-26 燕山大学 一种多热源互补的多用途冰场冷凝余热梯级利用系统
CN111765546B (zh) * 2020-07-08 2021-09-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机组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75158A (en) * 1994-10-05 1996-11-19 Russell A Division Of Ardco, Inc. Refrigeration defrost cycles
CN101592416A (zh) * 2008-05-28 2009-12-02 吕瑞强 带冷热源互补回路的制冷制热系统
CN104896794A (zh) * 2015-05-19 2015-09-09 合肥天鹅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的热量回收系统
CN106369874A (zh) * 2016-08-27 2017-02-01 重庆鸿佳新科技有限公司 冰源热泵系统
CN210425632U (zh) * 2019-09-18 2020-04-28 广东海洋大学 一种用于室内冰雪场所地坪的冷热循环调节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75158A (en) * 1994-10-05 1996-11-19 Russell A Division Of Ardco, Inc. Refrigeration defrost cycles
CN101592416A (zh) * 2008-05-28 2009-12-02 吕瑞强 带冷热源互补回路的制冷制热系统
CN104896794A (zh) * 2015-05-19 2015-09-09 合肥天鹅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的热量回收系统
CN106369874A (zh) * 2016-08-27 2017-02-01 重庆鸿佳新科技有限公司 冰源热泵系统
CN210425632U (zh) * 2019-09-18 2020-04-28 广东海洋大学 一种用于室内冰雪场所地坪的冷热循环调节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00809A (zh) 2019-1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10315B (zh) 一种复合型机房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4567074B (zh) 空调循环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10425632U (zh) 一种用于室内冰雪场所地坪的冷热循环调节系统
CN101501416A (zh) 具有辅助的水加热和热交换器旁通管路的热泵系统
CN110500809B (zh) 一种用于室内冰雪场所地坪的冷热循环调节系统
CN109405102A (zh) 空调系统
CN109282401A (zh) 分离式热管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107355926A (zh) 基于温湿度独立控制的高温制冷耦合蓄能冷源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1503926A (zh) 热泵系统
CN107906785A (zh) 一种低温自然冷源利用系统及方法
CN107289653A (zh) 冷凝压力调节装置、压缩冷凝机组、制冷系统及控制方法
JP2018096560A (ja) 熱伝達ユニットおよび二元温水生成装置
CN211552133U (zh) 高效节能制冷加热控温系统
CN205783465U (zh) 一种冷却单元及设有该冷却单元的风冷冷水机组
US8726684B2 (en) Reversible system for recovering of heat energy by sampling and transfer of calories from one or more media into one or more other such media
CN207350618U (zh) 水冷空调和并联水冷空调系统
CN210346006U (zh) 一种自补偿分级制冷设备
CN208487727U (zh) 数据中心的空调系统
CN209084936U (zh) 空调系统
CN207262775U (zh) 一种空气源热泵的节能化霜系统
CN206073329U (zh) 一种制冷风冷机组
CN220017784U (zh) 具有热回收功能的冷媒直冷系统
CN110793246A (zh) 一种热气融霜系统及热气融霜方法
CN115507474B (zh) 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09813005A (zh) 一种双级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