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00431A - 排水器及其排水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排水器及其排水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00431A
CN110500431A CN201810468175.3A CN201810468175A CN110500431A CN 110500431 A CN110500431 A CN 110500431A CN 201810468175 A CN201810468175 A CN 201810468175A CN 110500431 A CN110500431 A CN 1105004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shaft
runner
castle wheel
spool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6817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兴林
王可可
沈剑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mart Dynam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mart Dynam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mart Dynam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mart Dynam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46817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00431A/zh
Publication of CN1105004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004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0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44Mechanical actuating means
    • F16K31/53Mechanical actuating means with toothed gea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44Mechanical actuating means
    • F16K31/60Handles
    • F16K31/602Pivoting levers, e.g. single-sid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ically Driven Valve-Operat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排水器及其排水控制方法,包括底座、传动轴、阀装置、阀芯止转结构、第一转轮、第二转轮、离合轮、操作组件以及驱动组件,第一转轮、离合轮、第二转轮依次设置在传动轴上,该阀芯的连接轴与传动轴之间设置有阀芯止转结构,离合轮与传动轴之间设置有离合止转结构,操作组件用于驱动离合轮在传动轴的轴向上移动。与现有技术对比,该排水器具备对阀芯的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相互切换的功能,即便在发生电力故障时,也能切换至手动控制方式来控制阀芯转动,从而能够有效防止设备损坏,并能避免周边的环境发生受潮的现象。

Description

排水器及其排水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排水器和排水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排水器按照结构可分为手动排水器和自动排水器两种。传统的自动排水器,一般包括电磁阀,然而,在设备损坏或停电时,无法手动控制阀门,故,会造成周边的环境长期受潮或设备损坏;此外,对于DN(nominal diameter,公称通径)32的管径以下的管子,现有的电动排水器开/关阀门力度不足,当阀门受到粘土、毛发之类的杂质会引起阀门的球体无法转动,造成堵塞。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水器及其排水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排水器不具备对阀芯的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相互切换的功能,在发生电力故障时无法控制阀芯转动,从而引起设备损坏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排水器,其包括:
底座;
中空的传动轴,可转动地支承在底座上;
阀装置,其包括具有一通道的阀座以及以所述传动轴的轴线的为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阀座内且能够打开和关闭所述通道的阀芯,所述阀芯具有延伸至所述阀座之外并与传动轴连接的连接轴,所述阀座设置在底座上;
阀芯止转结构,设置在所述连接轴与所述传动轴之间并使二者不能相对转动;
第一转轮,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传动轴上;
第二转轮,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传动轴上且与第一转轮间隔设置;
离合轮,位于所述第一转轮与所述第二转轮之间且在所述传动轴的轴向上能够相对所述传动轴移动;
离合止转结构,设置在所述离合轮与所述传动轴之间并使二者不能相对转动;
操作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离合轮在所述传动轴的轴向上移动;以及
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转轮转动,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底座上并与所述第一转轮连接;
所述第一转轮面向离合轮的一侧形成有多个第一齿,所述第二转轮面向离合轮的一侧形成有多个第二齿,所述离合轮的相对两侧分别形成有用于与所述第一齿啮合的第一配合齿和用于与所述第二齿啮合的第二配合齿。
进一步地,还包括端盖和两个轴承组件,两个所述轴承组件均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板的轴承座和套设于所述传动轴并被保持在所述轴承座上的止位轴承;两个轴承组件分为第一轴承组件和位于第一轴承组件与阀座之间的第二轴承组件;所述操作组件包括操作螺母和与所述离合轮连接固定的换向轴;所述端盖固定在所述第一轴承组件的轴承座上并与所述轴承座围合形成一内部空间,所述操作螺母以所述传动轴的轴线的为轴可转动地设置在内部空间中;所述换向轴在所述传动轴的轴向上可移动地插设于所述传动轴内并与所述传动轴同轴设置,所述换向轴的一端延伸至传动轴的端部之外并形成驱动端,所述操作螺母具有供所述驱动端置入的螺母孔;所述驱动端的侧壁上形成有螺纹部,所述螺母孔的内壁上形成有与所述螺纹部螺纹配合的螺纹配合部。
进一步地,所述离合止转结构包括锁紧销,所述离合轮上开设有供所述锁紧销穿过的离合通孔,所述传动轴上开设有供所述锁紧销穿过且与所述传动轴内部连通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位于所述传动轴中部并沿所述传动轴的轴向延伸,所述换向轴上开设有供所述锁紧销穿过的换向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轴包括第一柱段、第二柱段和连接在二者之间的中间柱段,所述限位槽位于所述中间柱段上;所述中间柱段具有位于其相对两侧且分别与第一转轮抵接的第一限位面和与第二转轮抵接的第二限位面,所述第一限位面环绕所述第一柱段设置,所述第二限位面环绕所述第二柱段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轴内设置有第一弹性元件,所述第一弹性元件抵顶在所述换向轴的与所述驱动端相对的另一端端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转轮与所述第二轴承组件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元件,所述第二弹性元件分别与所述第二转轮和所述第二轴承组件抵顶。
进一步地,所述阀芯止转结构包括设置在连接轴上且横截面形状为非圆形的连接部以及开设于所述传动轴上并与所述连接部的横截面形状相匹配的阀芯止转孔。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具有一伸缩杆的电动推杆和推杆头,所述电动推杆枢转附接在底座上,推杆头的一端与所述伸缩杆的外端连接固定,另一端枢转附接在第一转轮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转轮上连接有手柄组件,所述手柄组件包括手柄和手柄连接片,所述手柄通过所述手柄连接片与所述第二转轮连接固定。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排水控制方法,采用上述的排水器,该排水控制方法包括,
驱动所述操作组件将所述离合轮与所述第二转轮分离并使所述离合轮和所述第一转轮啮合连接,通过所述操作组件控制所述第二转轮转动,以通断所述通道;
驱动所述操作组件将所述离合轮与所述第一转轮分离并使所述离合轮和所述第二转轮啮合连接,驱使第二转轮转动,以通断所述通道。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发明提供的排水器,包括传动轴、阀装置、第一转轮、第二转轮、离合轮、操作组件以及驱动组件,阀装置包括阀芯,该阀芯的连接轴与传动轴之间设置有并使二者不能相对转动的阀芯止转结构,离合轮与传动轴之间设置有使二者不能相对转动的离合止转结构,这样,该排水器具备对阀芯的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相互切换的功能,即便在发生电力故障时,也能切换至手动控制方式来控制阀芯转动,从而能够有效防止设备损坏,并能避免周边的环境发生受潮的现象。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发明提供的排水控制方法,采用上述的排水器,能够实现对阀芯的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相互切换,从而可有效控制地阀芯的开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排水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排水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中O-O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图1中P-P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A部的放大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排水器 10:底座
20:传动轴 201:第一柱段
202:第二柱段 203:中间柱段
204:第一限位面 205:第二限位面
206:限位部
30:阀装置 301:阀座
302:阀芯 303:通道
304:连接轴 305:上阀盖
306:下阀盖 307:阀体
308:容置空间 309:入水口
310:出水口
40:阀芯止转结构 401:连接部
402:阀芯止转孔
50:第一转轮 501:第一齿
60:第二转轮 601:第二齿
70:离合轮 701:第一配合齿
702:第二配合齿
80:操作组件 801:操作螺母
802:换向轴 803:驱动端
804:操作部 805:螺母孔
806:螺纹部 807:螺纹配合部
90:驱动组件 901:电动推杆
902:推杆头 903:推杆支座
110:离合止转结构 111:锁紧销
112:离合通孔 113:限位槽
114:换向通孔 115:第一离合通孔
116:第二离合通孔 117:第一限位槽
118:第二限位槽
120:轴承组件 121:第一轴承组件
122:第二轴承组件 123:轴承座
124:止位轴承 125:限位挡片
130:端盖 131:内部空间
140:手柄组件 141:手柄
142:手柄连接片 150:定位块
160:感应组件 161:支撑立板
162:感应器 170:第一弹性元件
180:第二弹性元件 190: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发明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发明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
如图1至5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一较佳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的排水器100,包括底座10、传动轴20、阀装置30、阀芯止转结构40、第一转轮50、第二转轮60、离合轮70、操作组件80以及驱动组件90,传动轴20呈中空设置,且可转动地支承在底座10上;阀装置30包括设置在底座10上的阀座301和以传动轴20的轴线的为轴可转动地设置在阀座301内的阀芯302,阀座301具有一通道303,阀芯302能够打开和关闭该通道303,阀芯302具有延伸至阀座301之外并与传动轴20连接的连接轴304,该连接轴304与传动轴20之间设置有并使二者不能相对转动的阀芯止转结构40;第一转轮50和第二转轮60分别可转动地套设在传动轴20上,且第一转轮50和第二转轮60间隔设置;离合轮70设置在第一转轮50与第二转轮60之间且在传动轴20的轴向上能够相对传动轴20移动,离合轮70与传动轴20之间设置有离合止转结构110,以使二者不能相对转动,操作组件80用于驱动离合轮70在传动轴20的轴向上移动;驱动组件90设置在底座10上并与第一转轮50连接,以驱动第一转动转动;第一转轮50面向离合轮70的一侧形成有多个第一齿501,第二转轮60面向离合轮70的一侧形成有多个第二齿601,离合轮70的相对两侧分别形成有用于与第一齿501啮合的第一配合齿701和用于与第二齿601啮合的第二配合齿702。这样,采用在阀芯302与传动轴20之间设置阀芯止转结构40,二者不可相对转动,在转动轴转动时,阀芯302联动转动,以打开和闭关通道303;采用在离合轮70与传动轴20之间设置离合止转结构110,并通过操作组件80对离合轮70的移动进行控制,使离合轮70在传动轴20上沿其轴向移动,并以择一的方式选择与第一转轮50和第二转轮60啮合,第一转轮50与驱动组件90连接并由驱动组件90驱动,这样,在离合轮70与第一转轮50啮合连接时,驱动组件90使第一转轮50转动,以驱动离合轮70转动,传动轴20随离合轮70转动而一同转动,并带动阀芯302转动,以通断该通道303;通过操作组件80驱动离合轮70移动并与第二转轮60啮合连接后,可通过驱动第二转轮60的转动,以使离合轮70转动,传动轴20随离合轮70转动而一同转动,并带动阀芯302转动,以通断该通道303。
上述的排水器100,包括传动轴20、阀装置30、第一转轮50、第二转轮60、离合轮70、操作组件80以及驱动组件90,阀装置30包括阀芯302,该阀芯302的连接轴304与传动轴20之间设置有并使二者不能相对转动的阀芯止转结构40,离合轮70与传动轴20之间设置有使二者不能相对转动的离合止转结构110,这样,通过控制操作组件80驱动离合轮70移动,从而以择一的方式与第一转轮50或与第二转轮60啮合,第一转轮50由驱动组件90驱动转动,第二转轮60由手动方式转动,在离合轮70转动时,能够带动传动轴20及阀芯302转动,这样,该排水器100具备对阀芯302的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相互切换的功能,即便在发生电力故障时,也能切换至手动控制方式来控制阀芯302转动,从而能够有效防止设备损坏,并能避免周边的环境发生受潮的现象。
参见图1至5,L型的底座10,可通过螺钉等紧固件对其固定安装,该底座10用以安装和支撑上述部件。
参见图1至5,阀装置30包括具有通道303的阀座301和阀芯302,阀座301设置在底座10上,阀芯302可转动地设置在阀座301内,并能够打开和关闭通道303。在本实施例中,阀座301包括上阀盖305、下阀盖306和管状的阀体307,上阀盖305、下阀盖306通过螺钉等紧固件紧密连接并固定安装在底座10上,上阀盖305与下阀盖306之间围合形成一容置空间308,阀体307安装在该容置空间308内,上述的通道303设置在阀体307上,通道303延伸至阀体307的两端分别形成入水口309和出水口310,入水口309和出水口310分别对接入水管道(图未示)和出水管道(图未示),阀芯302安装在阀体307内,并能够连通和隔断入水管道与出水管道。
参见图1至5,传动轴20,可转动地支承在底座10上,传动轴20大致呈中空的阶梯轴,其一端与阀芯302不可转动地连接,并能带动阀芯302转动。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0上设置有轴承组件120,轴承组件120的数量为但不局限于两个,两个轴承组件120在传动轴20的轴向上并排设置,且均包括轴承座123和止位轴承124,轴承座123通过螺钉等紧固件固定安装在底座10上,传动轴20通过止位轴承124被保持在轴承座123上。特别的是,止位轴承124上设置有限位挡片125,止位轴承124的外周表面开设有挡片安装槽,挡片安装槽沿止位轴承124的整个周向延伸,限位挡片125设置在挡片安装槽上并与轴承座123的内侧表面(即该轴承座123上面向另一轴承座123的一侧表面)抵接,这样,由于设置了限位挡片125,从而限制了止位轴承124沿传动轴20的轴向向轴承座123的外侧(与内侧表面相对的一侧表面之外)方向移动,传动轴20与轴承组件120安装拆卸方便,且安装后传动轴20的结构相对稳固。
参见图1至5,第一转轮50、第二转轮60均可转动地套设在传动轴20上且彼此间隔,并位于两个轴承组件120的止位轴承124之间,第一转轮50与驱动组件90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90包括具有一伸缩杆(图未示)的电动推杆901和推杆头902,电动推杆901枢转附接在底座10上。推杆头902安装在电动推杆901的前端并与伸缩杆的外端螺纹连接,底座10上设有推杆支座903,推杆支座903通过螺钉等紧固件固定安装在底座10上,电动推杆901的后端枢接在推杆支座903上,推杆头902与第一转轮50的边缘枢接,这样,第一转轮50借由驱动组件90驱动以相对传动轴20转动,该第一转轮50为采用电控(或称自动控制)方式驱动,以形成自动转轮;第二转轮60采用手动方式驱动,以形成手动转轮。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电动推杆901具有强大的推力,即便阀装置30内部因硬度低或有粘性的容易产生堵塞的杂质导致阀芯302堵塞,也能通过电动推杆901驱动第一转轮50来控制阀芯302的开关,从而避免在排污时发生堵塞的现象产生,使排水器100具有更好的结构稳定性,不易堵塞。
参见图1至5,离合轮70,位于第一转轮50与第二转轮60之间且在传动轴20的轴向上能够相对传动轴20自由移动,且离合轮70与传动轴20不可转动地连接。第一转轮50面向离合轮70的一侧形成有多个第一齿501,第二转轮60面向离合轮70的一侧形成有多个第二齿601,离合轮70的相对两侧分别形成有用于与第一齿501啮合的第一配合齿701和用于与第二齿601啮合的第二配合齿702。在本实施例中,传动轴20包括第一柱段201、第二柱段202和连接在二者之间的中间柱段203,中间柱段203的外径较第一柱段201的外径以及第二柱段202的外径大,中间柱段203具有位于其相对两侧的第一限位面204和第二限位面205,第一限位面204环绕第一柱段201设置,第二限位面205环绕第二柱段202设置。两个轴承组件120分为第一轴承组件121和位于第一轴承组件121与阀座301之间的第二轴承组件122,传动轴20的第一柱段201插设在第一轴承组件121的止位轴承124上,第一转轮50套设在该第一柱段201上,且分别与第一轴承组件121的止位轴承124端面以及第一限位面204抵接,从而在轴向上将第一转轮50保持在第一柱段201上。传动轴20的第二柱段202插设在第二轴承组件122的止位轴承124上,第二转轮60套设在该第二柱段202上,且分别与第二轴承组件122的止位轴承124端面以及第二限位面205抵接,从而在轴向上将第二转轮60保持在第二柱段202上。
参见图1至5,阀芯302具有延伸至阀座301之外并与传动轴20连接的连接轴304,阀芯302的连接轴304与传动轴20之间设置有阀芯止转结构40,使连接轴304与传动轴20不能相对转动。在本实施例中,连接轴304与传动轴20同轴设置,阀芯止转结构40包括设置在连接轴304上且横截面形状为非圆形的连接部401以及开设于传动轴20上并与连接部401的横截面形状相匹配的阀芯止转孔402。连接部401的横截面形状为但不局限于矩形,阀芯止转孔402形成在第二柱段202的端部并与传动轴20的内部连通,阀芯止转孔402的横截面形状与连接部401的横截面形状相匹配。
在又一实施例中,传动轴20与连接轴304可采用连接轴304器连接固定。
参见图1至5,操作组件80,用于驱动离合轮70在传动轴20的轴向上移动,通过操作组件80的控制,使离合轮70在传动轴20上沿其轴向移动,从而以择一的方式选择与第一转轮50或第二转轮60啮合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操作组件80包括操作螺母801和与离合轮70连接固定的换向轴802。第一轴承组件121的轴承座123外侧安装有端盖130,该端盖130通过螺钉等紧固件与轴承座123固定连接并合形成一内部空间131,操作螺母801以传动轴20的轴线的为轴可转动地设置在内部空间131中,且在轴向上被端盖130和轴承座123保持;换向轴802在传动轴20的轴向上可移动地插设于传动轴20内并与传动轴20同轴设置,换向轴802的一端延伸至传动轴20的端部之外并形成驱动端803;操作螺母801伸出端盖130之外形成操作部804,操作螺母801具有供驱动端803置入的螺母孔805,该驱动端803的侧壁上形成有螺纹部806,螺母孔805的内壁上形成有与螺纹部806螺纹配合的螺纹配合部807。这样,可通过如扳手等工具对操作螺母801的操作部804拧转,使操作螺母801旋转,因操作螺母801在轴向不会发生位移,因此操作螺母801的转动会使与之螺纹配合的换向轴802移动,从而带动离合轮70移动,并与第一转轮50或第二转轮60啮合连接。值得一提的是,顺时针旋转操作螺母801带动离合轮70离开第二转轮60,与第一转轮50啮合,电动推杆901通电后带动阀芯302的转动,实现了阀芯302的自动控制;逆时针旋转操作螺母801带动离合轮70离开第一转轮50,与第二转轮60啮合,拔动手柄带动阀芯302的转动,实现了阀芯302的手动控制。
参见图1至5,离合轮70与传动轴20之间设置有离合止转结构110,以使离合轮70与传动轴20不能相对转动,在本实施例中,离合止转结构110包括锁紧销111,离合轮70上开设有供锁紧销111穿过的离合通孔112,传动轴20上开设有供锁紧销111穿过且与传动轴20内部连通的限位槽113,限位槽113位于传动轴20的中间柱段203上并沿传动轴20的轴向延伸,换向轴802上开设有供锁紧销111穿过的换向通孔114。离合轮70上的离合通孔112数量为但不局限于两个,两个离合通孔112的中心之间的连线在离合轮70的轴线上,两个离合通孔112分别为第一离合通孔115和直径较第一离合通孔115的直径更小的第二离合通孔116。限位槽113的槽宽与锁紧销111的直径相匹配,限位槽113的数量为但不局限于两个,分别为彼此平行的第一限位槽117和第二限位槽118,锁紧销111顺序穿过第一离合通孔115、第一限位槽117、换向通孔114、第二限位槽118后,与第二离合通孔116螺纹连接固定,这样,离合轮70与换向轴802锁付固定,离合轮70和换向轴802可在限位槽113内相对传动轴20移动。
参见图1至5,第二转轮60上连接有手柄组件140,手柄组件140包括手柄141和手柄连接片142,手柄141通过手柄连接片142与第二转轮60连接固定,在本实施例中,手柄组件140安装在第二转轮60的一侧,手柄连接片142通过螺钉的紧固件与第二转轮60连接固定,手柄141可拆除地固定于手柄连接片142上,这样,在离合轮70与第二转轮60啮合后,通过操作手柄141以使第二转轮60转动,从而控制阀芯302的转动。
作为进一步地优化,底座10上固定设置有定位块150,用以在手动操作手柄141时对手柄141止位,以防止手柄141朝向底座10的方向摆动,定位块150位于手柄141下方并通过螺钉等紧固件固定安装在底座10上,需要指出的是,当手动操作阀芯302时,手柄141摆动至定位块150上后,阀芯302处闭合通道303的状态,这样,能够在手动操作时,提高对阀芯302操作有效果性。
作为进一步地优化,底座10上安装有感应组件160,该感应组件160包括设置在第一转轮50一侧的支撑立板161以及安装在该支撑立板161上的感应器162,该感应器162可以是现有技术中能够感应第一转动旋转角度的一切现有的感应器162,这样,在驱动组件90驱使第一转动转动时,通过感应器162来监测第一转动的转动角度,并在阀芯302转动至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后使驱动组件90停止驱动,从而提高了阀芯302的操作精度。
参见图1至5,传动轴20内设置有第一弹性元件170,第一弹性元件170抵顶在换向轴802的与驱动端803相对的另一端端面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柱段202的内壁上凸设形成有限位部206,第一弹性元件170为但不局限于弹簧,其被弹性压缩在传动轴20内,第一弹性元件170的一端抵顶在该限位部206上,另一端抵顶在换向轴802的端面上,从而对换向轴802产生向端盖130方向的预紧力,使螺纹连接的螺纹部806与螺纹配合部807之间具有足够的可靠性和紧密性,防止联接松脱。
参见图1至5,第二转轮60与第二轴承组件122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元件180,第二弹性元件180分别与第二转轮60和第二轴承组件122抵顶,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弹性元件180为但不局限于弹簧,其被弹性压缩在第二转轮60与第二轴承组件122之间,第二弹性元件180对第二转轮60产生轴向的预紧力,以保证传动轴20的第二限位面205与第二转轮60的表面之间具有足够的紧密性,使传动轴20和第二转轮60的接合面紧密接触并具有足够的摩擦力以阻止第二转轮60在未受到外力(对第二转轮60施加的驱动力)作用时第二转轮60自由转动。
具体地,第二弹性元件180的一端通过一垫片190抵顶于第二转轮60,另一端通过另一垫片190抵顶于第二轴承组件122的止位轴承124,这样,便于第二弹性元件180的安装,且结构更加稳固。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采用上述排水器100的排水控制方法作详细说明。
驱动操作组件80将离合轮70与第二转轮60分离并使离合轮70和第一转轮50啮合连接,通过操作组件80控制第二转轮60转动,以通断通道303。在本实施例中,顺时针旋转操作螺母801,操作螺母801驱使换向轴802和与换向轴802固定离合轮70一同相对传动轴20移动,从而使离合轮70与第二转轮60分离并与第一转轮50啮合,电动推杆901通电后其伸缩杆伸出,连接在该伸缩杆上的推杆头902推动第一转轮50转动,从而使与之啮合的离合轮70转动,离合轮70转动的同时,带动传动轴20和阀芯302转动,实现了阀芯302的自动控制。
驱动操作组件80将离合轮70与第一转轮50分离并使离合轮70和第二转轮60啮合连接,驱使第二转轮60转动,以通断通道303。在本实施例中,逆时针旋转操作螺母801,操作螺母801驱使换向轴802和与换向轴802固定离合轮70一同相对传动轴20移动,从而使离合轮70与第一转轮50分离并与第二转轮60啮合,拔动手柄141推动第二转轮60转动,从而使与之啮合的离合轮70转动,离合轮70转动的同时,带动传动轴20和阀芯302转动,实现了阀芯302的手动控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排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
中空的传动轴,可转动地支承在底座上;
阀装置,其包括具有一通道的阀座以及以所述传动轴的轴线的为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阀座内且能够打开和关闭所述通道的阀芯,所述阀芯具有延伸至所述阀座之外并与传动轴连接的连接轴,所述阀座设置在底座上;
阀芯止转结构,设置在所述连接轴与所述传动轴之间并使二者不能相对转动;
第一转轮,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传动轴上;
第二转轮,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传动轴上且与第一转轮间隔设置;
离合轮,位于所述第一转轮与所述第二转轮之间且在所述传动轴的轴向上能够相对所述传动轴移动;
离合止转结构,设置在所述离合轮与所述传动轴之间并使二者不能相对转动;
操作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离合轮在所述传动轴的轴向上移动;以及
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转轮转动,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底座上并与所述第一转轮连接;
所述第一转轮面向离合轮的一侧形成有多个第一齿,所述第二转轮面向离合轮的一侧形成有多个第二齿,所述离合轮的相对两侧分别形成有用于与所述第一齿啮合的第一配合齿和用于与所述第二齿啮合的第二配合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端盖和两个轴承组件,两个所述轴承组件均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板的轴承座和套设于所述传动轴并被保持在所述轴承座上的止位轴承;两个轴承组件分为第一轴承组件和位于第一轴承组件与阀座之间的第二轴承组件;所述操作组件包括操作螺母和与所述离合轮连接固定的换向轴;所述端盖固定在所述第一轴承组件的轴承座上并与所述轴承座围合形成一内部空间,所述操作螺母以所述传动轴的轴线的为轴可转动地设置在内部空间中;所述换向轴在所述传动轴的轴向上可移动地插设于所述传动轴内并与所述传动轴同轴设置,所述换向轴的一端延伸至传动轴的端部之外并形成驱动端,所述操作螺母具有供所述驱动端置入的螺母孔;所述驱动端的侧壁上形成有螺纹部,所述螺母孔的内壁上形成有与所述螺纹部螺纹配合的螺纹配合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止转结构包括锁紧销,所述离合轮上开设有供所述锁紧销穿过的离合通孔,所述传动轴上开设有供所述锁紧销穿过且与所述传动轴内部连通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位于所述传动轴中部并沿所述传动轴的轴向延伸,所述换向轴上开设有供所述锁紧销穿过的换向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包括第一柱段、第二柱段和连接在二者之间的中间柱段,所述限位槽位于所述中间柱段上;所述中间柱段具有位于其相对两侧且分别与第一转轮抵接的第一限位面和与第二转轮抵接的第二限位面,所述第一限位面环绕所述第一柱段设置,所述第二限位面环绕所述第二柱段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内设置有第一弹性元件,所述第一弹性元件抵顶在所述换向轴的与所述驱动端相对的另一端端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轮与所述第二轴承组件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元件,所述第二弹性元件分别与所述第二转轮和所述第二轴承组件抵顶。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排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止转结构包括设置在连接轴上且横截面形状为非圆形的连接部以及开设于所述传动轴上并与所述连接部的横截面形状相匹配的阀芯止转孔。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排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具有一伸缩杆的电动推杆和推杆头,所述电动推杆枢转附接在底座上,推杆头的一端与所述伸缩杆的外端连接固定,另一端枢转附接在第一转轮上。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排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轮上连接有手柄组件,所述手柄组件包括手柄和手柄连接片,所述手柄通过所述手柄连接片与所述第二转轮连接固定。
10.一种排水控制方法,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排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控制方法包括,
驱动所述操作组件将所述离合轮与所述第二转轮分离并使所述离合轮和所述第一转轮啮合连接,通过所述操作组件控制所述第二转轮转动,以通断所述通道;
驱动所述操作组件将所述离合轮与所述第一转轮分离并使所述离合轮和所述第二转轮啮合连接,驱使第二转轮转动,以通断所述通道。
CN201810468175.3A 2018-05-16 2018-05-16 排水器及其排水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05004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68175.3A CN110500431A (zh) 2018-05-16 2018-05-16 排水器及其排水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68175.3A CN110500431A (zh) 2018-05-16 2018-05-16 排水器及其排水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00431A true CN110500431A (zh) 2019-11-26

Family

ID=685847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68175.3A Pending CN110500431A (zh) 2018-05-16 2018-05-16 排水器及其排水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0043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78781A (zh) * 2019-11-29 2020-02-11 宁波酷客卫浴科技有限公司 直排式便器球阀的传动控制装置及开闭控制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95830A (zh) * 2009-09-27 2010-04-21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水压冲击扳手
CN104264423A (zh) * 2014-08-15 2015-01-07 常州乐士雷利电机有限公司 排水控制装置以及应用其的洗衣机
CN104948776A (zh) * 2015-07-15 2015-09-30 衢州市依科达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双芯离合控制阀门
JP2017155903A (ja) * 2016-03-04 2017-09-07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誘導リングおよび排水弁駆動装置
CN208519261U (zh) * 2018-05-16 2019-02-19 深圳市神州云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排水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95830A (zh) * 2009-09-27 2010-04-21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水压冲击扳手
CN104264423A (zh) * 2014-08-15 2015-01-07 常州乐士雷利电机有限公司 排水控制装置以及应用其的洗衣机
CN104948776A (zh) * 2015-07-15 2015-09-30 衢州市依科达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双芯离合控制阀门
JP2017155903A (ja) * 2016-03-04 2017-09-07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誘導リングおよび排水弁駆動装置
CN208519261U (zh) * 2018-05-16 2019-02-19 深圳市神州云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排水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78781A (zh) * 2019-11-29 2020-02-11 宁波酷客卫浴科技有限公司 直排式便器球阀的传动控制装置及开闭控制方法
CN110778781B (zh) * 2019-11-29 2024-04-05 宁波酷客卫浴科技有限公司 直排式便器球阀的传动控制装置及开闭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118152A (en) Inner bearing plate unit of easy assembling for a lock
US9816641B2 (en) Transverse handle assembly for a valve
US6952976B2 (en) Electric-motor-driven actuator
EP2851155A2 (de) Ratsche mit Feinverzahnung
RU2406905C2 (ru) Система ручного и 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ого привода для клапана и комплектующий набор для них
US9151405B2 (en) Transverse handle assembly for a valve
RU2011135328A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перевода на ручное управление для линейных приводов
CN204029694U (zh) 高压开关柜接地开关联锁结构
CN208519261U (zh) 排水器
CN110500431A (zh) 排水器及其排水控制方法
JPH02501547A (ja) 携帯用の手持工作機械、特にアングル研削盤
KR101027020B1 (ko) 밸브 개폐기
CN210661622U (zh) 防盗闸阀
DE10239177A1 (de) Mischbatterie
US20170016551A1 (en) Power-Driven Gate Valve
US5881999A (en) Water shutoff valve assembly
CN207512843U (zh) 一种支撑杆的滑套高度调节机构
KR102449071B1 (ko) 볼 스크류 드라이버
CN108488185A (zh) 一种防盗紧固件及其拆装工具和拆装方法
KR102223782B1 (ko) 압력 및 유량 조절 가능한 원추형 밸브
CN202266736U (zh) 气控施放阀
DE10206013C1 (de) Bodenreinigungsgerät
US6860177B2 (en) Anti-fraud lock screw with a freely rotating dome on a polygonal head
CN110260031A (zh) 一种具有省力手轮的截止阀
CN220354610U (zh) 一种安全型阀门执行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