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92535A - 含间歇性新能源的综合能源系统容量规划方法 - Google Patents

含间歇性新能源的综合能源系统容量规划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92535A
CN110492535A CN201910786910.XA CN201910786910A CN110492535A CN 110492535 A CN110492535 A CN 110492535A CN 201910786910 A CN201910786910 A CN 201910786910A CN 110492535 A CN110492535 A CN 1104925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gas
scene
equipment
elect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8691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92535B (zh
Inventor
李鹏
陈博
李闻
蔡永青
韩建沛
马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78691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92535B/zh
Publication of CN1104925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925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925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925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46Controlling of the sharing of output between th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一种含间歇性新能源的综合能源系统容量规划方法:基于风、光间歇性新能源和电、热、气负荷的年历史数据,并考虑电、热、气三类能源之间的耦合特性进行场景生成,形成用以处理风、光间歇性新能源出力和电、热、气负荷的不确定因素的典型场景集;构建含风、光间歇性新能源和多种能量耦合设备的最小化电‑热‑气综合能源系统投资运行成本的两层容量协同规划模型;对所述的两层容量协同规划模型进行求解,得到电‑热‑气综合能源系统中各设备的容量规划方案,并验证含间歇性新能源的电‑热‑气综合能源系统容量规划方案的有效性。本发明充分发挥多类异质能源之间的互补特性,实现了综合能源系统规划过程与运行过程的协调统一,提高了能源综合利用效率。

Description

含间歇性新能源的综合能源系统容量规划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综合能源系统容量规划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含间歇性新能源的综合能源系统容量规划方法。
背景技术
能源和环境问题是当前世界各国面临的巨大挑战,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具有清洁环保的特点,是发展低碳电力、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有效途径。但风光等可再生资源存在的间歇性、波动性和不确定性为其消纳利用带来很大困难,如何高效利用这些间歇性新能源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难题。
综合能源系统打破了不同供能系统之间相互分立的格局,通过不同时间尺度上多种能量形式的有机协调,实现多类能源的集成与协同供应,为发展低碳电力、促进间歇性新能源消纳利用提供新的途径。
根据所涉及的能源类型,综合能源系统可分为如下三类:电-气联供型综合能源系统、电-热联供型综合能源系统和电-热-气联供型综合能源系统。电-热-气综合能源系统便于多种类型能源接入,有利于实现电、热、气不同能源之间互补协同优化,是一种很具前景的综合能源系统形式。
与电力系统电源容量规划不同,电-热-气综合能源系统容量规划过程不仅需考虑供电系统、供热系统和供气系统三者之间能量的协同互补,也需考虑规划过程与运行过程之间的协同优化,如何统筹电、热、气不同能量之间的耦合特性,实现综合能源系统规划与运行的协同优化,是综合能源系统容量规划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考虑规划过程中存在的间歇性新能源出力和电、热、气负荷的不确定性,采用适合的不确定性处理方法、权衡模型的求解效率与精度,是考虑间歇性新能源接入的电-热-气综合能源系统容量规划问题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促进间歇性新能源消纳、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的含间歇性新能源的综合能源系统容量规划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含间歇性新能源的综合能源系统容量规划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基于风、光间歇性新能源和电、热、气负荷的年历史数据,并考虑电、热、气三类能源之间的耦合特性进行场景生成,利用X-means聚类方法削减场景,形成用以处理风、光间歇性新能源出力和电、热、气负荷的不确定因素的典型场景集;
2)考虑综合能源系统中供电、供热、供气系统之间的互补特性和规划与运行之间的协调特征,构建含风、光间歇性新能源和多种能量耦合设备的最小化电-热-气综合能源系统投资运行成本的两层容量协同规划模型;
3)基于MATALB/YALMIP平台对所述的两层容量协同规划模型进行求解,得到电-热-气综合能源系统中各设备的容量规划方案,并验证含间歇性新能源的电-热-气综合能源系统容量规划方案的有效性。
本发明的含间歇性新能源的综合能源系统容量规划方法,基于场景分析法处理间歇性新能源出力和电、热、气负荷的不确定性,综合考虑供电、供热、供气系统之间的互补特性和规划与运行过程之间的协同特性,实现了优化模型求解精度与复杂度之间的协同,提高了模型求解效率;充分发挥多类异质能源之间的互补特性,促进了间歇性新能源的消纳,提高了能源综合利用效率,降低了能源供应过程中的碳排放;实现了综合能源系统规划过程与运行过程的协调统一,能够得到具有良好经济性的综合能源系统容量规划方案。
附图说明
图1是电-热-气综合能源系统网架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典型场景电、热、气负荷时序曲线;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典型场景风速和光照强度时序曲线;
图4是本发明中电-热-气联供与分供情形下优化结果评价指标对比图;
图5a是本发明中电-热-气联供情形下供电系统典型场景各设备出力曲线图;
图5b是本发明中电-热-气联供情形下供热系统典型场景各设备出力曲线图;
图5c是本发明中电-热-气联供情形下供气系统典型场景各设备出力曲线图;
图6a是本发明中电-热-气分供情形下供电系统典型场景各设备出力曲线图;
图6b是本发明中电-热-气分供情形下供热系统典型场景各设备出力曲线图;
图6c是本发明中电-热-气分供情形下供气系统典型场景各设备出力曲线图;
图7是本发明中电-热-气综合能源系统投资运行维护成本随电价和气价的变化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含间歇性新能源的综合能源系统容量规划方法做出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含间歇性新能源的综合能源系统容量规划方法,综合考虑供电系统、供热系统和供气系统内部约束以及不同系统之间的耦合约束,基于场景分析法处理间歇性新能源出力以及电、热、气负荷的不确定性,以电-热-气综合能源系统投资成本和期望运行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构建含间歇性新能源的电-热-气综合能源系统两层容量协同规划模型,基于MATALB/YALMIP平台对所述的两层容量协同规划模型进行求解,获得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微燃机、热电联产机组、电转气设备、电锅炉、燃气锅炉、储电、储热、储气等设备的容量规划方案,并验证含间歇性新能源的电-热-气综合能源系统容量规划方案的有效性。
本发明的含间歇性新能源的综合能源系统容量规划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基于风、光间歇性新能源和电、热、气负荷的年历史数据,并考虑电、热、气三类能源之间的耦合特性进行场景生成,利用X-means聚类方法削减场景,形成用以处理风、光间歇性新能源出力和电、热、气负荷的不确定因素的典型场景集;包括:
(1)对所生成的场景中所有对象,分别计算每一个对象到各初始聚类中心的欧氏距离;
(2)将每一个对象归类于欧氏距离最短的那个相邻初始聚类中;
(3)更新每个聚类的聚类中心;
(4)重复第(1)步-(3)步,直至满足设定和迭代次数,最终所得到的聚类中心构成的集合即为典型场景集。
2)考虑综合能源系统中供电、供热、供气系统之间的互补特性和规划与运行之间的协调特征,构建含风、光间歇性新能源和多种能量耦合设备的最小化电-热-气综合能源系统投资运行成本的两层容量协同规划模型;
所述的多种能量耦合设备包括热电联产机组、电转气设备、电锅炉、燃气锅炉,其输出功率模型分别为:
(1)热电联产机组
式中,Pt CHP分别为t时段热电联产机组的输入燃气功率、输出电功率和热功率,分别为热电联产机组的电效率、热效率和效率损耗,HVNG为天然气热值。
(2)电转气设备
式中,Pt PtG分别为t时段电转气设备的输入电功率和输出气功率,ηPtG为电转气设备的电气转化效率。
(3)电锅炉
式中,Pt EB分别为t时段电锅炉的输入电功率和输出热功率,为电锅炉的热电转化效率。
(4)燃气锅炉
式中,分别为t时段燃气锅炉的输入气功率和输出热功率,为燃气锅炉的气电转化效率。
所述的两层容量协同规划模型是由外层规划模型和内层优化运行模型构成,其中,所述的内层优化运行模型,包括:以期望运行维护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以设备出力约束、功率平衡约束、储电约束、储热约束和储气约束为约束条件;所述外层规划模型的目标函数是由内层优化运行模型的目标函数和以电-热-气综合能源系统各设备一次性投资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这两部分构成,外层规划模型以设备安装容量限制为约束条件。其中,
(1)所述的以期望运行维护成本E(cO&M)最小为目标函数表示为:
其中,E(cfuel)为期望燃料成本,表示为:
E(celec)为期望购电成本,表示为:
E(cpollu)为污染物排放惩罚成本期望,表示为:
E(csub)为新能源发电补贴成本期望,表示为:
E(cmain)为设备维护成本,表示为:
其中,Ns为典型场景总数,πs为场景s出现的概率,T为典型场景中的优化时段数,Δt为优化时间间隔;分别为场景s下时段t的燃气单价和燃气消耗量;和Pt grid ,s分别为场景s下时段t从电网的购电单价和购电功率;分别为场景s下时段t单位污染物排放惩罚成本和污染物排放量;和Pt i,sub,s分别为场景s下t时段第i类新能源发电的补贴电价和发电功率;分别为第i类供电系统设备、第j类供热系统设备和第k类供气系统设备的单位维护成本;分别为第i类供电系统设备、第j类供热系统设备和第k类供气系统设备的额定功率;Γe、Γh和Γg分别为供电系统、供热系统和供气系统设备集合,Γe={PV,WT,MT,CHP,ES,EB,PtG}、Γh={CHP,EB,GB,HS}、Γg={PtG,GS};PV、WT、MT、CHP、ES、EB、PtG、GB、HS和GS分别表示光伏、风机、微燃机、热电联产机组、储电、电锅炉、电转气设备、燃气锅炉、储热和储气。
(2)所述的:
(2.1)设备出力约束
式中,Pt i,s分别为场景s下第i类供电系统设备、第j类供热系统设备和第k类供气系统设备t时段出力;分别为第i类供电系统设备、第j类供热系统设备和第k类供气系统设备的安装容量上下限;
(2.2)功率平衡约束
式中,第一个等式表示供电系统功率平衡约束,Pt PV,s、Pt WT,s、Pt MT,s和Pt CHP,s分别为场景s下时段t光伏、风机、微燃机和热电联产机组的输出电功率,Pt ES,s、Pt grid,s、Pt load,s、Pt PtG,s和Pt EB,s分别为场景s下时段t储电功率、从电网的购电功率、电负荷功率、电转气设备的输入电功率以及电锅炉的输入电功率;第二个等式表示供热系统功率平衡约束, 分别为场景s下时段t热电联产机组输出热功率、电锅炉发热功率、燃气锅炉发热功率、储热功率和热负荷功率;第三个等式表示供气系统功率平衡约束, 分别为场景s下时段t燃气消耗量、热电联产机组的输入燃气功率、燃气锅炉耗气功率、电转气设备输出气功率、储气功率和气负荷功率;
(2.3)储电约束
式中,Pt ES,s为场景s下时段t储电功率;τ为0-1变量,表征充放电不能同时进行; 分别为场景s下时段t储电的充放电功率;分别为充电功率和放电功率上限;为场景s下时段t储电的荷电状态,为场景s下时段t-1储电的荷电状态;为储电的额定容量;分别为储电的充放电效率;分别为储电荷电状态上下限;
(2.4)储热约束
式中,为场景s下时段t储热功率;分别为场景s下时段t储热的充放热功率;分别为充热功率和放热功率上限;为场景s下时段t的储热状态,为场景s下时段t-1的储热状态;为储热的额定容量;分别为储热的充放热效率;分别为储热状态上下限;
(2.5)储气约束
式中,为场景s下时段t储气功率;分别为场景s下时段t储气的充放气功率;分别为充气功率和放气功率上限;为场景s下时段t的储气状态,为场景s下时段t-1的储气状态;为储气的额定容量;分别为储气的充放气效率;分别为储气状态上下限。
(3)所述的以电-热-气综合能源系统各设备一次性投资成本cinvest最小为目标函数表示为:
式中,CRF为资本回收系数;αi、αj、αk分别为第i类供电系统设备、第j类供热系统设备和第k类供气系统设备的设备折旧系数;βi、βj、βk分别为第i类供电系统设备、第j类供热系统设备和第k类供气系统设备的单位容量成本;分别为第i类供电系统设备、第j类供热系统设备和第k类供气系统设备的额定功率;Γe、Γh和Γg分别为供电系统、供热系统和供气系统设备集合。
(4)所述的设备安装容量限制表示如下:
式中,分别为第i类供电系统设备、第j类供热系统设备和第k类供气系统设备的额定功率;分别为第i类供电系统设备、第j类供热系统设备和第k类供气系统设备的安装容量上下限;Γe、Γh和Γg分别为供电系统、供热系统和供气系统设备集合。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两层容量协同规划模型总体表示如下:
3)基于MATALB/YALMIP平台对所述的两层容量协同规划模型进行求解,得到电-热-气综合能源系统中各设备的容量规划方案,所述的电-热-气综合能源系统中各设备的容量规划方案,即为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微燃机、热电联产机组、电转气设备、电锅炉、燃气锅炉、储电、储热、储气设备的容量规划方案。并验证含间歇性新能源的电-热-气综合能源系统容量规划方案的有效性。包括分别计算:
(1)投资运行维护成本ctotal
ctotal=cinvest+E(cO&M) (19)
式中,cinvest为电-热-气综合能源系统各设备一次性投资成本;E(cO&M)为电-热-气综合能源系统的期望运行维护成本;
(2)能源利用效率η:
式中,Ns为典型场景总数,πs为场景s出现的概率,T为典型场景中的优化时段数,Δt为优化时间间隔;Pt load,s分别为场景s下时段t电负荷功率、热负荷功率、气负荷功率;Pt grid,s为场景s下时段t从电网的购电功率;为从气井的购气量,用于供给热电联产机组、燃气锅炉和气负荷;
(3)间歇性能源渗透率:
其中,θpower表示间歇性能源的容量渗透率,分别为风机、光伏的额定功率,分别为第i类供电系统设备、第j类供热系统设备和第k类供气系统设备的额定功率,Γe、Γh和Γg分别为供电系统、供热系统和供气系统设备集合;θenergy表示间歇性能源的电量渗透率,Pt WT,s、Pt PV,s分别为场景s下时段t风机、光伏的输出电功率;
(4)碳排放量Vcarbon
式中,Vt carbon,s为场景s下时段t碳排放量;
将计算出的投资运行维护成本、能源利用效率、间歇性能源渗透率和碳排放量的结果分别与传统的电-热-气分供模式作对比,计算出的结果较传统的电-热-气分供模式具有更低的投资运行维护成本、更高的能源利用效率、更高的间歇性能源的容量渗透率、更高的间歇性能源的电量渗透率和更低的碳排放量,因此,得出含间歇性新能源的电-热-气综合能源系统容量规划方案是有效的。
下面给出实施例:
考虑如图1所示的电-热-气综合能源系统,典型场景的电、热、气负荷曲线以及风速、光照强度曲线分别如图2和图3所示。
为验证电-热-气联供系统相较于分供系统的优势,在容量规划方案中采用电-热-气联供和电-热-气分供两种优化模式。
表1给出了电-热-气联供(Case 1)和电-热-气分供(Case 2)模式下的容量规划结果,两种模式下的综合能源利用效率、间歇性能源渗透率以及碳排放量对比情况如图4所示。由表1可以得出,与电-热-气分供模式相比,电-热-气联供模式配置了更高容量的间歇性新能源发电机组,同时,在满足负荷需求情况下,电-热-气联供模式较分供模式具有更低的投资运行维护成本(下降15.49%)。因此,考虑电、热、气不同能源之间的协同规划有利于降低综合能源系统的投资运行维护成本。
表1 两种模式下电-热-气综合能源系统容量规划方案
通过图4可以得出,电-热-气联供模式较分供模式具有更高的综合能源利用效率,这是因为与电-热-气分供模式相比,联供模式下电-热-气综合能源系统配置一定容量的高效率热电联产机组。同时,电-热-气联供模式较分供模式具有更高的间歇性能源渗透率和更低的碳排放量。这是因为在联供模式下,电-热-气综合能源系统配置了一定容量的热电联产机组、电锅炉和电转气设备,通过供电、供热、供气系统之间的协同来提高间歇性能源渗透率,从而降低了综合能源系统的碳排放。
电-热-气综合能源系统典型场景联供模式和分供模式下的出力情况如图5和图6所示。对比图5和图6可以得出,热电联产机组、电锅炉和电转气设备实现了供电、供热、供气系统之间的协同优化。在电-热-气分供模式中,电负荷需求通过风电、光伏、微燃机以及储电来平衡,热负荷需求通过燃气锅炉来平衡,气负荷需求通过购气来平衡。而在电-热-气联供模式下,热电联产机组可同时参与供电系统和供热系统的负荷平衡(参考图5a与图5b),电转气设备可同时参与供电系统和供气系统的负荷平衡(参考图5a与图5c)。
图7给出了电-热-气综合能源系统投资运行维护成本随电价、气价的变化曲线。由图7可以得出,与电价相比,气价对电-热-气综合能源系统的投资运行维护成本的影响更为显著。这是因为对于电负荷需求,当电价呈上升趋势时,可通过购买燃气通过微燃机来满足电负荷需求,从而降低了综合能源系统的购电电量。而对于气负荷需求,其主要平衡手段为购气方式。因此,在燃气价格呈上升趋势时,购气量有所降低但降幅不大,因此会导致气价对投资运行维护成本的影响更为显著。
综上所述,通过对实施例的仿真测试表明,与电-热-气分供模式相比,本发明的含间歇性新能源的综合能源系统容量规划方法,具有更低的投资运行成本,即更好的经济效益,同时能够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和间歇性新能源的容量渗透率以及电量渗透率,并降低了电-热-气综合能源系统的碳排放量。因此,本发明的含间歇性新能源的综合能源系统容量规划方法与传统的电-热-气分供模式相比,更具优势。

Claims (9)

1.一种含间歇性新能源的综合能源系统容量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基于风、光间歇性新能源和电、热、气负荷的年历史数据,并考虑电、热、气三类能源之间的耦合特性进行场景生成,利用X-means聚类方法削减场景,形成用以处理风、光间歇性新能源出力和电、热、气负荷的不确定因素的典型场景集;
2)考虑综合能源系统中供电、供热、供气系统之间的互补特性和规划与运行之间的协调特征,构建含风、光间歇性新能源和多种能量耦合设备的最小化电-热-气综合能源系统投资运行成本的两层容量协同规划模型;
3)基于MATALB/YALMIP平台对所述的两层容量协同规划模型进行求解,得到电-热-气综合能源系统中各设备的容量规划方案,并验证含间歇性新能源的电-热-气综合能源系统容量规划方案的有效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间歇性新能源的综合能源系统容量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包括:
(1)对所生成的场景中所有对象,分别计算每一个对象到各初始聚类中心的欧氏距离;
(2)将每一个对象归类于欧氏距离最短的那个相邻初始聚类中;
(3)更新每个聚类的聚类中心;
(4)重复第(1)步~(3)步,直至满足设定和迭代次数,最终所得到的聚类中心构成的集合即为典型场景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间歇性新能源的综合能源系统容量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两层容量协同规划模型是由外层规划模型和内层优化运行模型构成,其中,所述的内层优化运行模型,包括:以期望运行维护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以设备出力约束、功率平衡约束、储电约束、储热约束和储气约束为约束条件;所述外层规划模型的目标函数是由内层优化运行模型的目标函数和以电-热-气综合能源系统各设备一次性投资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这两部分构成,外层规划模型以设备安装容量限制为约束条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间歇性新能源的综合能源系统容量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以期望运行维护成本E(cO&M)最小为目标函数表示为:
minE(cO&M)=minE(cfuel+celec+cpollu+csub+cmain)
=min[E(cfuel)+E(celec)+E(cpollu)+E(csub)+E(cmain)]
其中,E(cfuel)为期望燃料成本,表示为:
E(celec)为期望购电成本,表示为:
E(cpollu)为污染物排放惩罚成本期望,表示为:
E(csub)为新能源发电补贴成本期望,表示为:
E(cmain)为设备维护成本,表示为:
其中,Ns为典型场景总数,πs为场景s出现的概率,T为典型场景中的优化时段数,Δt为优化时间间隔;分别为场景s下时段t的燃气单价和燃气消耗量;和Pt grid,s分别为场景s下时段t从电网的购电单价和购电功率;和Vt pollu,s分别为场景s下时段t单位污染物排放惩罚成本和污染物排放量;和Pt i,sub,s分别为场景s下t时段第i类新能源发电的补贴电价和发电功率;分别为第i类供电系统设备、第j类供热系统设备和第k类供气系统设备的单位维护成本;分别为第i类供电系统设备、第j类供热系统设备和第k类供气系统设备的额定功率;Γe、Γh和Γg分别为供电系统、供热系统和供气系统设备集合,Γe={PV,WT,MT,CHP,ES,EB,PtG}、Γh={CHP,EB,GB,HS}、Γg={PtG,GS};PV、WT、MT、CHP、ES、EB、PtG、GB、HS和GS分别表示光伏、风机、微燃机、热电联产机组、储电、电锅炉、电转气设备、燃气锅炉、储热和储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间歇性新能源的综合能源系统容量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1)设备出力约束
式中,Pt i,s分别为场景s下第i类供电系统设备、第j类供热系统设备和第k类供气系统设备t时段出力;分别为第i类供电系统设备、第j类供热系统设备和第k类供气系统设备的安装容量上下限;
(2)功率平衡约束
式中,第一个等式表示供电系统功率平衡约束,Pt PV,s、Pt WT,s、Pt MT,s和Pt CHP,s分别为场景s下时段t光伏、风机、微燃机和热电联产机组的输出电功率,Pt ES,s、Pt grid,s、Pt load,s、Pt PtG,s和Pt EB,s分别为场景s下时段t储电功率、从电网的购电功率、电负荷功率、电转气设备的输入电功率以及电锅炉的输入电功率;第二个等式表示供热系统功率平衡约束, 分别为场景s下时段t热电联产机组输出热功率、电锅炉发热功率、燃气锅炉发热功率、储热功率和热负荷功率;第三个等式表示供气系统功率平衡约束, 分别为场景s下时段t燃气消耗量、热电联产机组的输入燃气功率、燃气锅炉耗气功率、电转气设备输出气功率、储气功率和气负荷功率;
(3)储电约束
式中,Pt ES,s为场景s下时段t储电功率;τ为0-1变量,表征充放电不能同时进行; 分别为场景s下时段t储电的充放电功率;分别为充电功率和放电功率上限;为场景s下时段t储电的荷电状态,为场景s下时段t-1储电的荷电状态;为储电的额定容量;分别为储电的充放电效率;分别为储电荷电状态上下限;
(4)储热约束
式中,为场景s下时段t储热功率;分别为场景s下时段t储热的充放热功率;分别为充热功率和放热功率上限;为场景s下时段t的储热状态,为场景s下时段t-1的储热状态;为储热的额定容量;分别为储热的充放热效率;分别为储热状态上下限;
(5)储气约束
式中,为场景s下时段t储气功率;分别为场景s下时段t储气的充放气功率;分别为充气功率和放气功率上限;为场景s下时段t的储气状态,为场景s下时段t-1的储气状态;为储气的额定容量;分别为储气的充放气效率;分别为储气状态上下限。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间歇性新能源的综合能源系统容量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以电-热-气综合能源系统各设备一次性投资成本cinvest最小为目标函数表示为:
式中,CRF为资本回收系数;αi、αj、αk分别为第i类供电系统设备、第j类供热系统设备和第k类供气系统设备的设备折旧系数;βi、βj、βk分别为第i类供电系统设备、第j类供热系统设备和第k类供气系统设备的单位容量成本;分别为第i类供电系统设备、第j类供热系统设备和第k类供气系统设备的额定功率;Γe、Γh和Γg分别为供电系统、供热系统和供气系统设备集合。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间歇性新能源的综合能源系统容量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设备安装容量限制表示如下:
式中,分别为第i类供电系统设备、第j类供热系统设备和第k类供气系统设备的额定功率;分别为第i类供电系统设备、第j类供热系统设备和第k类供气系统设备的安装容量上下限;Γe、Γh和Γg分别为供电系统、供热系统和供气系统设备集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间歇性新能源的综合能源系统容量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电-热-气综合能源系统中各设备的容量规划方案,即为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微燃机、热电联产机组、电转气设备、电锅炉、燃气锅炉、储电、储热、储气设备的容量规划方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间歇性新能源的综合能源系统容量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验证含间歇性新能源的电-热-气综合能源系统容量规划方案的有效性,包括分别计算:
(1)投资运行维护成本ctotal
ctotal=cinvest+E(cO&M)
式中,cinvest为电-热-气综合能源系统各设备一次性投资成本;E(cO&M)为电-热-气综合能源系统的期望运行维护成本;
(2)能源利用效率η:
式中,Ns为典型场景总数,πs为场景s出现的概率,T为典型场景中的优化时段数,Δt为优化时间间隔;Pt load,s分别为场景s下时段t电负荷功率、热负荷功率、气负荷功率;Pt grid,s为场景s下时段t从电网的购电功率;为从气井的购气量,用于供给热电联产机组、燃气锅炉和气负荷;
(3)间歇性能源渗透率:
其中,θpower表示间歇性能源的容量渗透率,分别为风机、光伏的额定功率,分别为第i类供电系统设备、第j类供热系统设备和第k类供气系统设备的额定功率,Γe、Γh和Γg分别为供电系统、供热系统和供气系统设备集合;θenergy表示间歇性能源的电量渗透率,Pt WT,s、Pt PV,s分别为场景s下时段t风机、光伏的输出电功率;
(4)碳排放量Vcarbon
式中,Vt carbon,s为场景s下时段t碳排放量;
将计算出的投资运行维护成本、能源利用效率、间歇性能源渗透率和碳排放量的结果分别与传统的电-热-气分供模式作对比,计算出的结果较传统的电-热-气分供模式具有更低的投资运行维护成本、更高的能源利用效率、更高的间歇性能源的容量渗透率、更高的间歇性能源的电量渗透率和更低的碳排放量,因此,得出含间歇性新能源的电-热-气综合能源系统容量规划方案是有效的。
CN201910786910.XA 2019-08-24 2019-08-24 含间歇性新能源的综合能源系统容量规划方法 Active CN1104925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86910.XA CN110492535B (zh) 2019-08-24 2019-08-24 含间歇性新能源的综合能源系统容量规划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86910.XA CN110492535B (zh) 2019-08-24 2019-08-24 含间歇性新能源的综合能源系统容量规划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92535A true CN110492535A (zh) 2019-11-22
CN110492535B CN110492535B (zh) 2023-04-14

Family

ID=685537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86910.XA Active CN110492535B (zh) 2019-08-24 2019-08-24 含间歇性新能源的综合能源系统容量规划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92535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36652A (zh) * 2020-09-06 2020-12-04 华北电力大学 基于机会约束规划的光伏-储能综合能源系统规划方法
CN112736905A (zh) * 2020-12-25 2021-04-30 浙江华云电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区域新能源容量优化配置方法及系统
CN112993973A (zh) * 2019-12-16 2021-06-18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储热装置和储电装置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3078684A (zh) * 2020-12-09 2021-07-06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锦州供电公司 一种基于双层优化的区域能源社区规划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334886A1 (en) * 2011-03-03 2013-12-19 Suzhou Gaia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Co., Ltd Distributed Power Station System
CN105337303A (zh) * 2015-09-22 2016-02-17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规划研究中心 一种含热泵的热电联产型微电网容量优化配置方法
CN108494015A (zh) * 2018-02-09 2018-09-04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一种源-荷-储协调互动的综合能源系统设计方法
CN108599269A (zh) * 2018-04-24 2018-09-28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考虑风险成本的大电网自适应鲁棒备用优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334886A1 (en) * 2011-03-03 2013-12-19 Suzhou Gaia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Co., Ltd Distributed Power Station System
CN105337303A (zh) * 2015-09-22 2016-02-17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规划研究中心 一种含热泵的热电联产型微电网容量优化配置方法
CN108494015A (zh) * 2018-02-09 2018-09-04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一种源-荷-储协调互动的综合能源系统设计方法
CN108599269A (zh) * 2018-04-24 2018-09-28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考虑风险成本的大电网自适应鲁棒备用优化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吴丽珍等: "基于最优场景生成算法的主动配电网无功优化",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
焦丰顺等: "一种基于组合权重的智能电网综合评估模型应用",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
舒隽等: "考虑风电的电源电网协调规划", 《电网与清洁能源》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93973A (zh) * 2019-12-16 2021-06-18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储热装置和储电装置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2993973B (zh) * 2019-12-16 2023-09-26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储热装置和储电装置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2036652A (zh) * 2020-09-06 2020-12-04 华北电力大学 基于机会约束规划的光伏-储能综合能源系统规划方法
CN113078684A (zh) * 2020-12-09 2021-07-06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锦州供电公司 一种基于双层优化的区域能源社区规划方法
CN113078684B (zh) * 2020-12-09 2023-09-15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锦州供电公司 一种基于双层优化的区域能源社区规划方法
CN112736905A (zh) * 2020-12-25 2021-04-30 浙江华云电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区域新能源容量优化配置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92535B (zh) 2023-04-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93626B (zh) 一种分布式能源站选型与定容优化规划统一求解方法
CN111445090B (zh) 一种离网型综合能源系统双层规划方法
CN110492535A (zh) 含间歇性新能源的综合能源系统容量规划方法
CN109523092B (zh) 多能互补冷热电联供系统及其协同调度方法
Marnay et al. Optimal technology selection and operation of commercial-building microgrids
CN109784569A (zh) 一种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优化控制方法
CN108764519B (zh) 一种园区能源互联网能源设备容量优化配置方法
CN110689189A (zh) 考虑供能侧和需求侧的冷热电联合供需平衡优化调度方法
CN108665188B (zh) 一种基于优化模型的园区多能源主体综合配比方法
CN106786509B (zh) 大规模风电并网下基于多场景模拟的热-电联合调度方法
CN108510122B (zh) 基于最优双约束条件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方法
CN104362681B (zh) 一种考虑随机性的孤岛微电网容量优化配置方法
CN111950807A (zh) 计及不确定性与需求响应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方法
CN110363353A (zh) 一种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设计和调度方法及系统
CN110110904A (zh) 考虑经济性、独立性和碳排放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方法
CN110264088A (zh) 一种园区综合能源分配方法及计算机装置
CN105305472B (zh) 一种基于多能源协同供能的变电站容量优化方法
CN108599238A (zh) 考虑风能与太阳能互补的虚拟电厂分布式电源规划方法
CN111160636A (zh) 一种cchp型微电网调度优化方法
CN112329260A (zh) 一种多能互补微网多元多目标优化配置与优化运行方法
CN112528501A (zh) 一种分布式供能系统分层优化设计方法
CN116681228A (zh) 一种考虑场景不确定性和碳排放的综合能源系统设备容量优化配置方法
CN115577929A (zh) 基于多场景分析的乡村综合能源系统随机优化调度方法
CN115693793B (zh) 一种区域微电网能源优化控制方法
CN116739636A (zh) 一种基于igdt的含碳交易机制的综合能源站优化运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