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92284A - 电力轨道 - Google Patents

电力轨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92284A
CN110492284A CN201910880601.9A CN201910880601A CN110492284A CN 110492284 A CN110492284 A CN 110492284A CN 201910880601 A CN201910880601 A CN 201910880601A CN 110492284 A CN110492284 A CN 1104922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slot
electric conductor
panel
power tr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8060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92284B (zh
Inventor
王飘忆
王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088060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9228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4922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922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922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922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93Means for increasing contact pressure at the end of 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 e.g. zero insertion force or no fri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5/00Coupling parts adapted for simultaneous co-operation with two or more identical counterparts, e.g. for distributing energy to two or more circuits
    • H01R25/16Rails or bus-bar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discrete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unterparts
    • H01R25/161Details
    • H01R25/162Electrical connections between or with rails or bus-bar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Patch Boar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供电连接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力轨道,包括长条形的基座;基座的前侧面上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插槽;每个插槽内、且位于该插槽的一侧设置有容纳腔,该容纳腔内设置有若干个导电体;每个容纳腔内相邻的导电体之间通过软电线连接;还包括用于驱动每个导电体朝向与其相对应的插槽的方向复位的复位件。通过在插槽的一侧设置导电体和复位件,当将插头的插脚插入插槽后,通过复位件可使导电体的插接平面与插脚的表面接触、且使它们之间具有足够的接触压力,以保证它们之间紧密接触,不仅增大了导电体与插脚之间的接触面积,而且使导电体与插脚之间不容易松脱;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电力轨道的可靠性更高。

Description

电力轨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电连接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力轨道。
背景技术
传统的装潢布线形式使得插座孔的位置相对固定,而相对固定的插座位置使家用电器的摆放位置受到限制。如果家用电器的摆放位置与插座孔之间的距离较远,那么家用电器就不能通过设置于其上的电源线连接于插座。
目前有一种电源分配装置,包括电力轨道,电力轨道内设置有导电体,电力轨道上设置与其内部连通的长条形开口。使用时,将插座从取电位置插入电力轨道内、使插座的插脚与电力轨道内的导电体接触,进而就可通过插座给家用电器供电,不用时取出插座即可。该电力轨道内的导电体为铜导电体,其导电体的横截面的结构如图1所示,这种结构的导电体在长时间使用后,会造成图1中的A处和B处发生永久变形,进而使导电体的横截面的结构如图2所示,此时,如果再将插座插入电力轨道后,会由于导电体中的铜片之间的间距过大而造成插脚与铜片之间的接触不良,严重时会由于铜片与插脚的接触面太小而造成导电时的电阻过大,进而使绝缘外壳发热而造成火灾等安全事故,因此,现有的电力轨道的可靠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靠性高的电力轨道。
本发明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力轨道,包括长条形的基座;所述基座的前侧面上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且沿X方向延伸的插槽;每个插槽内、且位于该插槽的一侧设置有沿X方向延伸的容纳腔,该容纳腔内沿X方向设置有若干个导电体;每个容纳腔内相邻的导电体之间通过软电线连接;还包括用于驱动每个导电体朝向与其相对应的插槽的方向复位的复位件;每个导电体上具有插接面;所述插接面包括朝向插槽一侧设置的插接平面,以及连接在插接平面的外端、且朝向插槽开口方向设置的插接斜面。
进一步的,两个容纳腔位于两个插槽之间;所述复位件包括与每个导电体连接的永磁铁;位于两个容纳腔内的永磁铁之间相互排斥。
进一步的,两个插槽位于两个容纳腔之间;所述复位件包括与每个导电体连接的永磁铁;位于两个容纳腔内的永磁铁之间相互吸引。
进一步的,每个容纳腔内的导电体之间间隔设置;所述基座内沿X方向设置有位于每个导电体的两侧的导向板。
进一步的,还包括长条形的面板;所述面板设置于基座的前侧面侧,该面板通过第一连接结构与基座连接;所述面板上沿X方向设置有若干个插孔单元;每个插孔单元包括两个插孔,两个插孔分别设置在与两个插槽相对应的位置、且两个插孔分别与两个插槽连通。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基座与面板之间、且与每个插孔单元相对应的保护门结构;所述保护门结构包括沿Y方向滑动安装在面板上的保护门,所述Y方向垂直于X方向;所述保护门包括与两个插孔相对应的第一遮挡块和第二遮挡块,第一遮挡块和第二遮挡块通过第一连接块连接;每个遮挡块上设置有朝向插孔的驱动斜面;所述面板上安装有位于两个遮挡块之间、且与第一遮挡块进行限位配合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第二遮挡块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当保护门结构处于初始状态时,两个遮挡块分别遮挡两个插孔;当同时对两个驱动斜面施加作用力时,两个遮挡块同时沿Y向滑动,以打开两个插孔。
进一步的,所述面板上位于每个保护门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固定板,每个固定板上具有沿Y向设置的长条形滑槽,所述保护门上设置有滑动配合在每个长条形滑槽内的滑动轴。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轴设置在两个遮挡块之间、且保护门可绕滑动轴的轴线转动;
所述面板上设置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块与限位块之间形成与所述第一遮挡块相配合的第一卡槽;所述保护门还包括与第二遮挡块连接的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遮挡块与第二连接块之间形成第二卡槽,所述面板上设置有与第二卡槽相配合的第二卡块;当仅对第一遮挡块的驱动斜面施加作用力时,所述保护门绕滑动轴转动、并使第二卡槽卡在第二卡块上;当仅对第二遮挡块的驱动斜面施加作用力时,所述保护门绕滑动轴转动、并使第一遮挡块卡在第一卡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面板的外表面上安装有长条形的静电接地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力轨道,通过在插槽的一侧设置导电体和复位件,并在导电体上设置与插脚的表面相配合的插接平面,当将插头的插脚插入插槽后,通过复位件可使导电体的插接平面与插脚的表面接触、且使它们之间具有足够的接触压力,以保证它们之间紧密接触,不仅增大了导电体与插脚之间的接触面积,而且使导电体与插脚之间不容易松脱;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电力轨道的可靠性更高。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电力轨道中的导电体的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的电力轨道中的导电体在长时间使用后的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力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4、图5是图3中A-A剖视图;
图6是图4的分解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导电体安装在容纳腔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门安装在面板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10、图11是两脚插头插入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力轨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2、图13是金属杆从其中一个插孔插入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力轨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1-基座,2-面板,3-保护门结构,4-静电接地板,5-外壳,6-金属杆,11-插槽,12-容纳腔,13-导电体,14-软电线,15-永磁铁,16-导向板,17-第一本体,18-第二本体,19-第三本体,21-插孔,22-固定板,23-第一卡块,24-第一卡槽,25-第二卡块,31-保护门,32-限位块,33-复位弹簧,131-插接平面,132-插接斜面,311-第一遮挡块,312-第二遮挡块,313-第一连接块,314-驱动斜面,315-滑动轴,316-第二连接块,317-第二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为叙述方便,下文中所称的“上”、“下”、“左”、“右”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但并不对本发明的结构起限定作用。
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力轨道,包括长条形的基座1;所述基座1的前侧面上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且沿X方向延伸的插槽11;每个插槽11内、且位于该插槽11的一侧设置有沿X方向延伸的容纳腔12,该容纳腔12内沿X方向设置有若干个导电体13;每个容纳腔12内相邻的导电体13之间通过软电线14连接;还包括用于驱动每个导电体13朝向与其相对应的插槽11的方向复位的复位件;每个导电体13上具有插接面;所述插接面包括朝向插槽11一侧设置的插接平面131,以及连接在插接平面131的外端、且朝向插槽11开口方向设置的插接斜面132。
所述基座1为长条形结构,其长度方向沿X方向设置;该基座1采用绝缘材质制作,例如电木、陶瓷、塑料等,但不仅限于上述绝缘材质。所述基座1的前侧面上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插槽11,两个插槽11均为长条形结构、且其长度方向沿X方向设置,两个插槽11之间的距离应与现有的国标两脚插头的两个插脚之间的距离相适配,以便现有的两脚插头的两个插脚能从两个插槽11插入基座1内。
所述导电体13可以采用任意导电材质制作,为了使该导电体13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耐腐蚀性和耐磨损性,作为优选,所述导电体13采用磷青铜材质制作。每个容纳腔12内沿X方向设置有若干个导电体13,且两个容纳腔12内的导电体13应一一对应,保证当两脚插头的两个插脚插入插槽11内后,两个插脚能同时与两个容纳腔12内的导电体13接触。每个容纳腔12内相邻的导电体13之间通过软电线14连接,所述软电线14是由多股直径在1mm以下可导电的固态金属丝绞合而成的导线。通过设置软电线14,首先将同一个容纳腔12内的导电体13进行电连接,其次当插头的插脚插入插槽11内、并与一对导电体13接触后,能避免相邻的导电体13对其产生干涉作用,以尽可能减小导电体13移动时的阻力。
每个导电体13上具有插接面,该插接面指的是:当将插头的插脚插入基座1上的插槽11后,导电体13上与插脚相接触的表面。所述插接面包括插接平面131、以及连接在插接平面131外端的插接斜面132,所述插接平面131的外端指的是靠近插槽11开口的那一端。使用时,当插头的插脚开始插入插槽11内时,插脚首先与插接斜面132接触,并持续对插接斜面132施加作用力,进而克服复位件提供的复位力后、驱动导电体13在容纳腔12内向远离插槽11的方向移动,进而使插脚完全插入插槽11内;当插脚完全插入插槽11内后,在复位件提供的复位力的作用下,使导电体13的插接平面131与插脚的表面紧密接触。
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力轨道,通过在插槽11的一侧设置导电体13和复位件,并在导电体13上设置与插脚的表面相配合的插接平面131,当将插头的插脚插入插槽11后,通过复位件使导电体13的插接平面131与插脚的表面接触、且使它们之间具有足够的接触压力,以保证它们之间紧密接触,不仅增大了导电体13与插脚之间的接触面积,而且使导电体13与插脚之间不容易松脱;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电力轨道的可靠性更高。
所述基座1可以为整体结构,但是这种结构不便于在其内部安装导电体13。为了方便在基座1内部安装导电体13,作为优选,如图4至图6所示,所述基座1包括第一本体17、设置在第一本体17上方的第二本体18、设置在第一本体17下方的第三本体19;所述第一本体17、第二本体18和第三本体19通过可拆卸结构连接,该可拆卸结构可以为螺栓结构、卡扣结构、卡箍结构等,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第一本体17与第二本体18之间形成其中一个插槽11,第一本体17与第三本体19之间形成另一个插槽11。
图4、图6是本发明的电力轨道的一种实施例,其中,两个容纳腔12位于两个插槽11之间;所述复位件包括与每个导电体13连接的永磁铁15;位于两个容纳腔12内的永磁铁15之间相互排斥。如图4、图6所示,所述基座1包括第一本体17、设置在第一本体17上方的第二本体18、设置在第一本体17下方的第三本体19。两个容纳腔12均设置在第一本体17上,所述导电体13为由一圈铜片围成的环形结构,所述软电线14和永磁铁15设置在一圈铜片的内部、并通过一圈铜片固定。
如图10所示,当从右向左将两脚插头的两个插脚插入两个插槽11后,位于上方的插脚对位于上方导电体13的插接斜面132向左施加作用力,使位于上方的导电体13向下移动;同时位于下方的插脚对位于下方的导电体13的插接斜面132向左施加作用力,使位于下方的导电体13向上移动;上下两个导电体13在克服了两个永磁铁15之间的排斥力后相互靠近,然后插头继续向左移动,就可使两个插脚分别插接在插槽11内,上下两个导电体13在两个永磁铁15提供的排斥力的作用下,使导电体13的接触平面131与插脚的表面接触、且使它们之间具有足够的接触压力,使它们之间紧密接触,以保证插脚与导电体13之间接触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了进一步提高导电体13与插脚接触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优选的,所述第二本体18上还设置有沿X方向延伸的第一铁棒,所述第二本体19上还设置有沿X方向延伸的第二铁棒。当将插头的插脚插入插槽11内后,第一铁棒与位于上方的导电体13内的永磁铁15之间产生吸引力,进而提高了位于上方的导电体13与位于上方的插脚之间的接触压力,保证了它们之间接触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第二铁棒与位于下方的导电体13内的永磁铁15之间产生吸引力,进而提高了位于下方的导电体13与位于下方的插脚之间的接触压力,保证了它们之间接触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图5是本发明的电力轨道的另一种实施例,其中,两个插槽11位于两个容纳腔12之间;所述复位件包括与每个导电体13连接的永磁铁15;位于两个容纳腔12内的永磁铁15之间相互吸引。如图5所示,所述基座1包括第一本体17、设置在第一本体17上方的第二本体18、设置在第一本体17下方的第三本体19。第二本体18上设置有一个容纳腔12,第三本体19上设置有一个容纳腔12,所述导电体13为由一圈铜片围成的环形结构,所述软电线14和永磁铁15设置在一圈铜片的内部、并通过一圈铜片固定。
如图11所示,当从右向左将两脚插头的两个插脚插入两个插槽11后,位于上方的插脚对位于上方导电体13的插接斜面132向左施加作用力,使位于上方的导电体13向上移动;同时位于下方的插脚对位于下方的导电体13的插接斜面132向左施加作用力,使位于下方的导电体13向下移动;上下两个导电体13在克服了两个永磁铁15之间的吸引力后相互靠近,然后插头继续向左移动,就可使两个插脚分别插接在插槽11内,上下两个导电体13在两个永磁铁15提供的吸引力的作用下,使导电体13的接触平面131与插脚的表面接触、且使它们之间具有足够的接触压力,使它们之间紧密接触,以保证插脚与导电体13之间接触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了进一步提高导电体13与插脚接触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优选的,所述第一本体17上还设置有沿X方向延伸的第三铁棒,第三铁棒的数量根据实际需要而定。当将插头的插脚插入插槽11内后,位于第三铁棒上方和下方的导电体13同时与第三铁棒之间产生吸引力,进而提高了导电体13与插脚之间的接触压力,保证了它们之间接触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当然,本发明中的复位件还可以是压缩弹簧,通过压缩弹簧提供的复位弹力而使导电体13复位。
作为优选的方案,每个容纳腔12内的导电体13之间间隔设置;所述基座1内沿X方向设置有位于每个导电体13的两侧的导向板16。如图7所示,为简化视图,图中仅示出了两个导电体13,相邻的导电体13间隔设置,通过在每个导电体13的两侧设置导向板16,防止导电体13在容纳腔12内沿X方向移动,使导电体13仅能朝向靠近插槽11或远离插槽11的方向移动,以提高导电体13移动时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的方案,如图4、图5、图6所示,本发明的电力轨道还包括长条形的面板2;所述面板2设置于基座1的前侧面侧,该面板2通过第一连接结构与基座1连接;所述面板2上沿X方向设置有若干个插孔单元;每个插孔单元包括两个插孔21,两个插孔21分别设置在与两个插槽11相对应的位置、且两个插孔21分别与两个插槽11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可以为螺栓结构、卡扣结构、卡箍结构等。优选的,所述面板2的外表面上安装有长条形的静电接地板4,用于静电接地。该静电接地板4可以采用导电材质制作;优选的,该静电接地板4采用可被磁铁所吸附的金属导电材质制作。
优选的,如图4至图6所示,所述电力轨道还包括套在基座1和面板2外部的外壳5,所述外壳5可以采用金属材质或绝缘材质制作,在此不做具体限定。通过外壳5将第一本体17、第二本体18、第三本体19和面板2相连接。本实施例中,一个插孔21可以与多个导电体13相对应,也就是说,将插脚从同一个插孔21插入插槽11内后,插脚可以分别与不同的导电体13相接触。作为优选,一个插孔21与一个导电体13相对应,也就是说,将插脚从同一个插孔21插入插槽11内后,插脚仅能与与该插孔21相对应的导电体13相接触,而不能与其他的导电体13相接触。使用时,如图1所示,将两脚插头的两个插脚先插入面板2上的一对插孔21中,然后再将插头的插脚插入插槽11中与导电体13接触。
为了提高电力轨道的安全性,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电力轨道还包括设置在基座1与面板2之间、且与每个插孔单元相对应的保护门结构3;所述保护门结构3包括沿Y方向滑动安装在面板2上的保护门31,所述Y方向垂直于X方向;所述保护门31包括与两个插孔21相对应的第一遮挡块311和第二遮挡块312,第一遮挡块311和第二遮挡块312通过第一连接块313连接;每个遮挡块上设置有朝向插孔21的驱动斜面314;所述面板2上安装有位于两个遮挡块之间、且与第一遮挡块311进行限位配合的限位块32,所述限位块32与第二遮挡块312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33;当保护门结构3处于初始状态时,两个遮挡块分别遮挡两个插孔21;当同时对两个驱动斜面314施加作用力时,两个遮挡块同时沿Y向滑动,以打开两个插孔21。
如图4至图6所示,每个保护门结构3包括保护门31、限位块32和复位弹簧33;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护门31沿Y方向滑动安装在面板2上,其中Y方向与X方向垂直;如图8所示,所述保护门31包括第一遮挡块311、设置在第一遮挡块311下方的第二遮挡块312、连接在第一遮挡块311与第二遮挡块312之间的两个第一连接块313,每个遮挡块上朝向插孔21的斜面形成驱动斜面314。
图4、图5、图9所示为保护门结构3处于初始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此时第一遮挡块311的底部与限位板32的顶部接触,且第一遮挡块311遮挡位于上方的插孔21,第二遮挡块312遮挡位于下方的插孔21,两个遮挡块上的驱动斜面314均正对面板2上的插孔21。所述复位弹簧33的上端与限位板32连接,所述复位弹簧33的下端与第二遮挡块312连接。
如图10、图11所示,当从右向左将两脚插头的两个插脚插入两个插孔21后,两个插脚同时对第一遮挡块311的驱动斜面314和第二遮挡块312的驱动斜面314向左施加作用力,保护门31在克服复位弹簧33的复位弹力后向上移动,进而使两个遮挡块失去对两个插孔21的遮挡作用,然后插头继续向左移动,就可将两个插脚插入两个插槽11中,使插脚与导电体13接触。当向右拔出插头后,复位弹簧33释放能量,驱动保护门31向下移动至初始状态,使两个遮挡块分别对两个插孔21进行遮挡。
作为优选的方案,如图8、图9所示,所述面板2上位于每个保护门31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固定板22,每个固定板22上具有沿Y向设置的长条形滑槽221,所述保护门31上设置有滑动配合在每个长条形滑槽221内的滑动轴315。该滑动轴315可在长条形滑槽221内沿Y向往复滑动,进而使遮挡块打开和遮挡插孔21。
为了进一步提高电力轨道的安全性,作为优选,所述滑动轴315设置在两个遮挡块之间、且保护门31可绕滑动轴315的轴线转动;所述面板2上设置有第一卡块23,所述第一卡块23与限位块32之间形成与所述第一遮挡块311相配合的第一卡槽24;所述保护门31还包括与第二遮挡块312连接的第二连接块316,所述第二遮挡块312与第二连接块316之间形成第二卡槽317,所述面板2上设置有与第二卡槽317相配合的第二卡块25;当仅对第一遮挡块311的驱动斜面314施加作用力时,所述保护门31绕滑动轴315转动、并使第二卡槽317卡在第二卡块25上;当仅对第二遮挡块312的驱动斜面314施加作用力时,所述保护门31绕滑动轴315转动、并使第一遮挡块311卡在第一卡槽24内。
如图8所示,所述滑动轴315设置在第一遮挡块311与第二遮挡块312之间、且固定在第一连接块313上,优选的,滑动轴315到第一遮挡块311的距离与滑动轴315到第二遮挡块312的距离相等。如图9所示,所述第一卡块23设置在限位块32的上方,且第一卡块23与限位块32之间形成第一卡槽24,该第一卡槽24正对位于上方的插孔21、且该第一卡槽24的大小用保证能使插头的插脚穿过;所述第一卡槽24与第一遮挡块311卡接配合。所述第二连接块316设置在第二遮挡块312的下方,且第二连接块316与第二遮挡块312之间形成第二卡槽317;首先,所述第二卡槽317的大小应保证能使插头的插脚穿过,其次,该第二卡槽317与第二卡块25卡接配合。
如图12所示,当从右向左将金属杆6插入上方的插孔21后,金属杆6对第一遮挡块311的驱动斜面314向左施加作用力,保护门31绕滑动轴315的轴线逆时针旋转,进而使保护门31上的第二卡槽317卡在第二卡块25上,不仅阻止保护门31继续绕滑动轴315的轴线转动,而且阻止保护门31向上移动,使第一遮挡块311继续遮挡位于上方的插孔21,避免金属杆6从上方的插孔21插入插槽11内。
如图13所示,当从右向左将金属杆6插入下方的插孔21后,金属杆6对第二遮挡块312的驱动斜面314向左施加作用力,保护门31绕滑动轴315的轴线顺时针转动,进而使保护门31上的第一遮挡块311卡入第一卡槽24内,不仅阻止保护门31继续绕滑动轴315的轴线转动,而且阻止保护门31向上移动,使第二遮挡块312继续遮挡位于下方的插孔21,避免金属杆6从上方的插孔21插入插槽11内。
本实施例的电力轨道,只有当两脚插头的两个插脚同时从两个插孔21插入电力轨道时,才能打开保护门31,进而使两个插脚插入两个插槽11内、并与导电体13接触,能有效防止出现单个金属杆6插入插孔21而发生触电的现象,进一步提高了电力轨道的安全性。

Claims (9)

1.电力轨道,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条形的基座(1);所述基座(1)的前侧面上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且沿X方向延伸的插槽(11);
每个插槽(11)内、且位于该插槽(11)的一侧设置有沿X方向延伸的容纳腔(12),该容纳腔(12)内沿X方向设置有若干个导电体(13);每个容纳腔(12)内相邻的导电体(13)之间通过软电线(14)连接;还包括用于驱动每个导电体(13)朝向与其相对应的插槽(11)的方向复位的复位件;
每个导电体(13)上具有插接面;所述插接面包括朝向插槽(11)一侧设置的插接平面(131),以及连接在插接平面(131)的外端、且朝向插槽(11)开口方向设置的插接斜面(1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轨道,其特征在于,两个容纳腔(12)位于两个插槽(11)之间;所述复位件包括与每个导电体(13)连接的永磁铁(15);位于两个容纳腔(12)内的永磁铁(15)之间相互排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轨道,其特征在于,两个插槽(11)位于两个容纳腔(12)之间;所述复位件包括与每个导电体(13)连接的永磁铁(15);位于两个容纳腔(12)内的永磁铁(15)之间相互吸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轨道,其特征在于,每个容纳腔(12)内的导电体(13)之间间隔设置;所述基座(1)内沿X方向设置有位于每个导电体(13)的两侧的导向板(16)。
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电力轨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长条形的面板(2);所述面板(2)设置于基座(1)的前侧面侧,该面板(2)通过第一连接结构与基座(1)连接;所述面板(2)上沿X方向设置有若干个插孔单元;每个插孔单元包括两个插孔(21),两个插孔(21)分别设置在与两个插槽(11)相对应的位置、且两个插孔(21)分别与两个插槽(11)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力轨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基座(1)与面板(2)之间、且与每个插孔单元相对应的保护门结构(3);
所述保护门结构(3)包括沿Y方向滑动安装在面板(2)上的保护门(31),所述Y方向垂直于X方向;所述保护门(31)包括与两个插孔(21)相对应的第一遮挡块(311)和第二遮挡块(312),第一遮挡块(311)和第二遮挡块(312)通过第一连接块(313)连接;每个遮挡块上设置有朝向插孔(21)的驱动斜面(314);所述面板(2)上安装有位于两个遮挡块之间、且与第一遮挡块(311)进行限位配合的限位块(32),所述限位块(32)与第二遮挡块(312)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33);
当保护门结构(3)处于初始状态时,两个遮挡块分别遮挡两个插孔(21);
当同时对两个驱动斜面(314)施加作用力时,两个遮挡块同时沿Y向滑动,以打开两个插孔(2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力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2)上位于每个保护门(31)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固定板(22),每个固定板(22)上具有沿Y向设置的长条形滑槽(221),所述保护门(31)上设置有滑动配合在每个长条形滑槽(221)内的滑动轴(31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力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轴(315)设置在两个遮挡块之间、且保护门(31)可绕滑动轴(315)的轴线转动;
所述面板(2)上设置有第一卡块(23),所述第一卡块(23)与限位块(32)之间形成与所述第一遮挡块(311)相配合的第一卡槽(24);
所述保护门(31)还包括与第二遮挡块(312)连接的第二连接块(316),所述第二遮挡块(312)与第二连接块(316)之间形成第二卡槽(317),所述面板(2)上设置有与第二卡槽(317)相配合的第二卡块(25);
当仅对第一遮挡块(311)的驱动斜面(314)施加作用力时,所述保护门(31)绕滑动轴(315)转动、并使第二卡槽(317)卡在第二卡块(25)上;
当仅对第二遮挡块(312)的驱动斜面(314)施加作用力时,所述保护门(31)绕滑动轴(315)转动、并使第一遮挡块(311)卡在第一卡槽(24)内。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力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2)的外表面上安装有长条形的静电接地板(4)。
CN201910880601.9A 2019-09-18 2019-09-18 电力轨道 Active CN1104922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80601.9A CN110492284B (zh) 2019-09-18 2019-09-18 电力轨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80601.9A CN110492284B (zh) 2019-09-18 2019-09-18 电力轨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92284A true CN110492284A (zh) 2019-11-22
CN110492284B CN110492284B (zh) 2024-04-02

Family

ID=685582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80601.9A Active CN110492284B (zh) 2019-09-18 2019-09-18 电力轨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92284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56813Y (zh) * 2002-06-13 2003-06-18 杭州鸿雁电器公司 一种带安全门的电源插座
CN204289818U (zh) * 2014-12-15 2015-04-22 公牛集团有限公司 压簧驱动的插座保护门
CN205141221U (zh) * 2015-11-06 2016-04-06 杭州鸿雁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防触电便携式插座
CN205609866U (zh) * 2016-04-17 2016-09-28 张宇 防水安全插排
CN107994417A (zh) * 2017-04-01 2018-05-04 马鞍山虹迈专业化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防老化插座
CN109980432A (zh) * 2019-04-29 2019-07-05 贵州绿色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防松插座
CN210296697U (zh) * 2019-09-18 2020-04-10 王飘忆 电力轨道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56813Y (zh) * 2002-06-13 2003-06-18 杭州鸿雁电器公司 一种带安全门的电源插座
CN204289818U (zh) * 2014-12-15 2015-04-22 公牛集团有限公司 压簧驱动的插座保护门
CN205141221U (zh) * 2015-11-06 2016-04-06 杭州鸿雁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防触电便携式插座
CN205609866U (zh) * 2016-04-17 2016-09-28 张宇 防水安全插排
CN107994417A (zh) * 2017-04-01 2018-05-04 马鞍山虹迈专业化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防老化插座
CN109980432A (zh) * 2019-04-29 2019-07-05 贵州绿色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防松插座
CN210296697U (zh) * 2019-09-18 2020-04-10 王飘忆 电力轨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92284B (zh) 2024-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697679U (zh) 一种磁吸连接头
CN103219602B (zh) 一种五孔电源插座
CN110323642B (zh) 电力轨道及与其配套使用的插座
CN203536684U (zh) 一种多位插座
CN110492284A (zh) 电力轨道
CN106848769A (zh) 防水防触电插座
CN207426291U (zh) 磁吸式弹簧针连接器对接结构改良
CN103972742B (zh) 防触电插座
CN206461130U (zh) 电连接器、充电磁吸线和转接头
CN210296697U (zh) 电力轨道
CN209786355U (zh) 一种无孔插座和插头的插合结构
CN103414045A (zh) 单孔多极式安全插头插座
CN207116857U (zh) 一种带自短路机构的连接器
CN205666367U (zh) 一种防触电活塞式磁性插头插座
CN112054342B (zh) 一种户外防水防触电插线板
CN206922139U (zh) 插片导体连接结构及带插片导体连接结构的插座
CN105226430A (zh) 防触电防水型取电装置和防触电防水的电连接方法
CN88201422U (zh) 电插座及插头
CN203813090U (zh) 端子插头
CN106684614A (zh) 防触电插座
CN210806271U (zh) 安全保护门结构及电力轨道
CN210779103U (zh) 推拉圆形电连接器
CN208835393U (zh) 一种电气工程用插座装置
CN206412549U (zh) 一种磁力插座
CN201667448U (zh) 一种耐高电压的圆形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