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92132A - 一种带电粒子分离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电粒子分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92132A
CN110492132A CN201810997498.1A CN201810997498A CN110492132A CN 110492132 A CN110492132 A CN 110492132A CN 201810997498 A CN201810997498 A CN 201810997498A CN 110492132 A CN110492132 A CN 1104921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ed particle
electric field
rotational structure
structure body
positively charg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9749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靳北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ntropy Zero Technology Logic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ntropy Zero Technology Logic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ntropy Zero Technology Logic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Entropy Zero Technology Logic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4921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921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298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entrifugal Sepa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电粒子分离装置,包括结构体,使物质A在所述结构体上产生带正电荷的粒子和/或带负电荷的粒子,所述结构体设置在电场中,所述带正电荷的粒子在所述电场的作用下流向所述结构体的一处,所述带负电荷的粒子在所述电场的作用下流向所述结构体的另一处。本发明所公开的带电粒子分离装置能够克服传统燃料电池受电解质的限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极大的推广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带电粒子分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电粒子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燃料电池技术已经出现多年,但是电解质(例如质子膜)一直是制约这一技术发展的瓶颈,因此,需要发明一种新型带电粒子分离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
方案1:一种带电粒子分离装置,包括结构体,使物质A在所述结构体上产生带正电荷的粒子和/或带负电荷的粒子,所述结构体设置在电场中,所述带正电荷的粒子在所述电场的作用下流向所述结构体的一处和/或所述带负电荷的粒子在所述电场的作用下流向所述结构体的另一处。
方案2:一种带电粒子分离装置,包括转动结构体,物质A在所述转动结构体上产生带正电荷的粒子和电子,所述带正电荷的粒子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流向所述转动结构体的远轴线区。
方案3:一种带电粒子分离装置,包括转动结构体,物质A在所述转动结构体上产生带正电荷的粒子和电子,所述转动结构体设置在电场中,所述电场对所述带正电荷的粒子的作用方向与离心力对所述带正电荷的粒子的作用方向相反,所述带正电荷的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流向所述转动结构体的近轴线区。
方案4:一种带电粒子分离装置,包括转动结构体,物质A在所述转动结构体上产生带负电荷的粒子,所述带负电荷的粒子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流向所述转动结构体的远轴线区。
方案5:一种带电粒子分离装置,包括转动结构体,物质A在所述转动结构体上产生带负电荷的粒子,所述转动结构体设置在电场中,所述电场对所述带负电荷的粒子的作用方向与离心力对所述带负电荷的粒子的作用方向相反,所述带负电荷的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流向所述转动结构体的近轴线区。
方案6:一种带电粒子分离装置,包括腔体,使物质A在所述腔体内产生带正电荷的粒子和/或带负电荷的粒子,所述腔体设置在电场中,所述带正电荷的粒子在所述电场的作用下流向所述腔体的一处和/或所述带负电荷的粒子在所述电场的作用下流向所述腔体的另一处。
方案7:一种带电粒子分离装置,包括转动腔体,物质A在所述转动腔体内产生带正电荷的粒子和电子,所述带正电荷的粒子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流向所述转动腔体的远轴线区。
方案8:一种带电粒子分离装置,包括转动腔体,物质A在所述转动腔体内产生带正电荷的粒子和电子,所述转动腔体设置在电场中,所述电场对所述带正电荷的粒子的作用方向与离心力对所述带正电荷的粒子的作用方向相反,所述带正电荷的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流向所述转动腔体的近轴线区。
方案9:一种带电粒子分离装置,包括转动腔体,物质A在所述转动腔体内产生带负电荷的粒子,所述带负电荷的粒子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流向所述转动腔体的远轴线区。
方案10:一种带电粒子分离装置,包括转动腔体,物质A在所述转动腔体内产生带负电荷的粒子,所述转动腔体设置在电场中,所述电场对所述带负电荷的粒子的作用方向与离心力对所述带负电荷的粒子的作用方向相反,所述带负电荷的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流向所述转动腔体的近轴线区。
方案11:一种带电粒子分离装置,包括结构体和催化剂,所述催化剂设置在所述结构体上,使物质A与设置在所述结构体上的所述催化剂接触产生带正电荷的粒子和/或带负电荷的粒子,所述结构体设置在电场中,所述带正电荷的粒子在所述电场的作用下流向所述结构体的一处和/或所述带负电荷的粒子在所述电场的作用下流向所述结构体的另一处。
方案12:一种带电粒子分离装置,包括转动结构体和催化剂,所述催化剂设置在所述转动结构体上,使物质A与设置在所述转动结构体上的所述催化剂接触产生带正电荷的粒子和电子,所述带正电荷的粒子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流向所述转动结构体的远轴线区。
方案13:一种带电粒子分离装置,包括转动结构体和催化剂,所述催化剂设置在所述转动结构体上,使物质A与设置在所述转动结构体上的所述催化剂接触产生带正电荷的粒子和电子,所述转动结构体设置在电场中,所述电场对所述带正电荷的粒子的作用方向与离心力对所述带正电荷的粒子的作用方向相反,所述带正电荷的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流向所述转动结构体的近轴线区。
方案14:一种带电粒子分离装置,包括转动结构体和催化剂,所述催化剂设置在所述转动结构体上,使物质A与设置在所述转动结构体上的所述催化剂接触产生带负电荷的粒子,所述带负电荷的粒子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流向所述转动结构体的远轴线区。
方案15:一种带电粒子分离装置,包括转动结构体和催化剂,所述催化剂设置在所述转动结构体上,使物质A与设置在所述转动结构体上的所述催化剂接触产生带负电荷的粒子,所述转动结构体设置在电场中,所述电场对所述带负电荷的粒子的作用方向与离心力对所述带负电荷的粒子的作用方向相反,所述带负电荷的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流向所述转动结构体的近轴线区。
方案16:一种带电粒子分离装置,包括腔体和催化剂,所述催化剂设置在所述腔体内,使物质A与设置在所述腔体内的所述催化剂接触产生带正电荷的粒子和/或带负电荷的粒子,所述腔体设置在电场中,所述带正电荷的粒子在所述电场的作用下流向所述腔体的一处和/或所述带负电荷的粒子在所述电场的作用下流向所述腔体的另一处。
方案17:一种带电粒子分离装置,包括转动腔体和催化剂,所述催化剂设置在所述转动腔体内,使物质A与设置在所述转动腔体内的所述催化剂接触产生带正电荷的粒子和电子,所述带正电荷的粒子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流向所述转动腔体的远轴线区。
方案18:一种带电粒子分离装置,包括转动腔体和催化剂,所述催化剂设置在所述转动腔体内,使物质A与设置在所述转动腔体内的所述催化剂接触产生带正电荷的粒子和电子,所述转动腔体设置在电场中,所述电场对所述带正电荷的粒子的作用方向与离心力对所述带正电荷的粒子的作用方向相反,所述带正电荷的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流向所述转动腔体的近轴线区。
方案19:一种带电粒子分离装置,包括转动腔体和催化剂,所述催化剂设置在所述转动腔体内,使物质A与设置在所述转动腔体内的所述催化剂接触产生带负电荷的粒子,所述带负电荷的粒子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流向所述转动腔体的远轴线区。
方案20:一种带电粒子分离装置,包括转动腔体和催化剂,所述催化剂设置在所述转动腔体内,使物质A与设置在所述转动腔体内的所述催化剂接触产生带负电荷的粒子,所述转动腔体设置在电场中,所述电场对所述带负电荷的粒子的作用方向与离心力对所述带负电荷的粒子的作用方向相反,所述带负电荷的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流向所述转动腔体的近轴线区。
本发明中,所谓的“远轴线区”是指在距转动轴线较远的区域。
本发明中,所谓的“近轴线区”是指在距转动轴线较近的区域。
本发明中,应根据燃料电池领域的公知技术,在必要的地方设置必要的部件、单元或系统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所公开的带电粒子分离装置能够克服传统燃料电池受电解质的限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极大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发明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5:本发明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图6:本发明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
图7:本发明实施例7的结构示意图;
图8:本发明实施例8的结构示意图;
图9:本发明实施例9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本发明实施例10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带电粒子分离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结构体,使物质A在所述结构体上产生带正电荷的粒子和带负电荷的粒子,所述结构体设置在电场中,所述带正电荷的粒子在所述电场的作用下流向所述结构体的一处,所述带负电荷的粒子在所述电场的作用下流向所述结构体的另一处。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1还可选择性使物质A在设置在电场中的所述结构体上产生带正电的粒子或产生带负电的粒子,并使所述带正电的粒子或带负电的粒子在所述电场的作用下流向所述结构体的一处。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1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还可选择性地在所述结构体上设置催化剂,使所述物质A在所述催化剂的作用下产生带正电荷的粒子和/或带负电荷的粒子,并使所述结构体设置在电场中,所述带正电荷的粒子在所述电场的作用下流向所述结构体的一处和/或所述带负电荷的粒子在所述电场的作用下流向所述结构体的另一处。
实施例2
一种带电粒子分离装置,如图2所示,包括转动结构体,物质A在所述转动结构体上产生带正电荷的粒子和电子,所述带正电荷的粒子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流向所述转动结构体的远轴线区。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2还可选择性地在所述转动结构体上设置催化剂,使所述物质A在所述催化剂的作用下产生带正电荷的粒子和电子,并使所述带正电荷的粒子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流向所述转动结构体的远轴线区。
实施例3
一种带电粒子分离装置,如图3所示,包括转动结构体,物质A在所述转动结构体上产生带正电荷的粒子和电子,所述转动结构体设置在电场中,所述电场对所述带正电荷的粒子的作用方向与离心力对所述带正电荷的粒子的作用方向相反,所述带正电荷的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流向所述转动结构体的近轴线区。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3还可选择性地在所述转动结构体上设置催化剂,使所述物质A在所述催化剂的作用下产生带正电荷的粒子和电子,并使所述转动结构体设置在电场中,所述电场对所述带正电荷的粒子的作用方向与离心力对所述带正电荷的粒子的作用方向相反,所述带正电荷的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流向所述转动结构体的近轴线区。
实施例4
一种带电粒子分离装置,如图4所示,包括转动结构体,物质A在所述转动结构体上产生带负电荷的粒子,所述带负电荷的粒子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流向所述转动结构体的远轴线区。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4还可选择性地在所述转动结构体上设置催化剂,使所述物质A在所述催化剂的作用下产生带负电荷的粒子,并使所述带负电荷的粒子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流向所述转动结构体的远轴线区。
实施例5
一种带电粒子分离装置,如图5所示,包括转动结构体,物质A在所述转动结构体上产生带负电荷的粒子,所述转动结构体设置在电场中,所述电场对所述带负电荷的粒子的作用方向与离心力对所述带负电荷的粒子的作用方向相反,所述带负电荷的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流向所述转动结构体的近轴线区。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5还可选择性地在所述转动结构体上设置催化剂,使所述物质A在所述催化剂的作用下产生带负电荷的粒子,并使所述转动结构体设置在电场中,所述电场对所述带负电荷的粒子的作用方向与离心力对所述带负电荷的粒子的作用方向相反,所述带负电荷的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流向所述转动结构体的近轴线区。
实施例6
一种带电粒子分离装置,如图6所示,包括腔体,使物质A在所述腔体内产生带正电荷的粒子和带负电荷的粒子,所述腔体设置在电场中,所述带正电荷的粒子在所述电场的作用下流向所述腔体的一处,所述带负电荷的粒子在所述电场的作用下流向所述腔体的另一处。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6还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使所述物质A在设置在电场中的所述腔体内产生带正电荷的粒子或产生带负电荷的粒子,所述带正电荷的粒子或所述带负电的粒子在所述电场的作用下流向所述腔体的一处。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6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还可选择性地在所述腔体内设置催化剂,使所述物质A在所述催化剂的作用下产生带正电荷的粒子和/或带负电荷的粒子,并使所述腔体设置在电场中,所述带正电荷的粒子在所述电场的作用下流向所述腔体的一处和/或所述带负电荷的粒子在所述电场的作用下流向所述腔体的另一处。
实施例7
一种带电粒子分离装置,如图7所示,包括转动腔体,物质A在所述转动腔体内产生带正电荷的粒子和电子,所述带正电荷的粒子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流向所述转动腔体的远轴线区。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7还可选择性地在所述转动腔体内设置催化剂,使所述物质A在所述催化剂的作用下产生带正电荷的粒子和电子,并使所述带正电荷的粒子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流向所述转动腔体的远轴线区。
实施例8
一种带电粒子分离装置,如图8所示,包括转动腔体,物质A在所述转动腔体内产生带正电荷的粒子和电子,所述转动腔体设置在电场中,所述电场对所述带正电荷的粒子的作用方向与离心力对所述带正电荷的粒子的作用方向相反,所述带正电荷的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流向所述转动腔体的近轴线区。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8还可选择性地在所述转动腔体内设置催化剂,使所述物质A在所述催化剂的作用下产生带正电荷的粒子和电子,并使所述转动腔体设置在电场中,所述电场对所述带正电荷的粒子的作用方向与离心力对所述带正电荷的粒子的作用方向相反,所述带正电荷的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流向所述转动腔体的近轴线区。
实施例9
一种带电粒子分离装置,如图9所示,包括转动腔体,物质A在所述转动腔体内产生带负电荷的粒子,所述带负电荷的粒子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流向所述转动腔体的远轴线区。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9还可选择性地在所述转动腔体内设置催化剂,使所述物质A在所述催化剂的作用下产生带负电荷的粒子,并使所述带负电荷的粒子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流向所述转动腔体的远轴线区。
实施例10
一种带电粒子分离装置,如图10所示,包括转动腔体,物质A在所述转动腔体内产生带负电荷的粒子,所述转动腔体设置在电场中,所述电场对所述带负电荷的粒子的作用方向与离心力对所述带负电荷的粒子的作用方向相反,所述带负电荷的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流向所述转动腔体的近轴线区。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10还可选择性地在所述转动腔体内设置催化剂,使所述物质A在所述催化剂的作用下产生带负电荷的粒子,并使所述转动腔体设置在电场中,所述电场对所述带负电荷的粒子的作用方向与离心力对所述带负电荷的粒子的作用方向相反,所述带负电荷的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流向所述转动腔体的近轴线区。
本发明中,附图中的A+代表带正电荷的粒子,A-代表带负电荷的粒子,e-代表电子。
本发明中,说明书附图仅为一种示意,任何满足本申请文字记载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实施例,根据本领域的公知技术和本发明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可以推导出或联想出许多变型方案,所有这些变型方案,也应认为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带电粒子分离装置,包括结构体,其特征在于:使物质A在所述结构体上产生带正电荷的粒子和/或带负电荷的粒子,所述结构体设置在电场中,所述带正电荷的粒子在所述电场的作用下流向所述结构体的一处和/或所述带负电荷的粒子在所述电场的作用下流向所述结构体的另一处。
2.一种带电粒子分离装置,包括转动结构体,其特征在于:物质A在所述转动结构体上产生带正电荷的粒子和电子,所述带正电荷的粒子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流向所述转动结构体的远轴线区。
3.一种带电粒子分离装置,包括转动结构体,其特征在于:物质A在所述转动结构体上产生带正电荷的粒子和电子,所述转动结构体设置在电场中,所述电场对所述带正电荷的粒子的作用方向与离心力对所述带正电荷的粒子的作用方向相反,所述带正电荷的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流向所述转动结构体的近轴线区。
4.一种带电粒子分离装置,包括转动结构体,其特征在于:物质A在所述转动结构体上产生带负电荷的粒子,所述带负电荷的粒子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流向所述转动结构体的远轴线区。
5.一种带电粒子分离装置,包括转动结构体,其特征在于:物质A在所述转动结构体上产生带负电荷的粒子,所述转动结构体设置在电场中,所述电场对所述带负电荷的粒子的作用方向与离心力对所述带负电荷的粒子的作用方向相反,所述带负电荷的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流向所述转动结构体的近轴线区。
6.一种带电粒子分离装置,包括腔体,其特征在于:使物质A在所述腔体内产生带正电荷的粒子和/或带负电荷的粒子,所述腔体设置在电场中,所述带正电荷的粒子在所述电场的作用下流向所述腔体的一处和/或所述带负电荷的粒子在所述电场的作用下流向所述腔体的另一处。
7.一种带电粒子分离装置,包括转动腔体,其特征在于:物质A在所述转动腔体内产生带正电荷的粒子和电子,所述带正电荷的粒子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流向所述转动腔体的远轴线区。
8.一种带电粒子分离装置,包括转动腔体,其特征在于:物质A在所述转动腔体内产生带正电荷的粒子和电子,所述转动腔体设置在电场中,所述电场对所述带正电荷的粒子的作用方向与离心力对所述带正电荷的粒子的作用方向相反,所述带正电荷的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流向所述转动腔体的近轴线区。
9.一种带电粒子分离装置,包括转动腔体,其特征在于:物质A在所述转动腔体内产生带负电荷的粒子,所述带负电荷的粒子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流向所述转动腔体的远轴线区。
10.一种带电粒子分离装置,包括转动腔体,其特征在于:物质A在所述转动腔体内产生带负电荷的粒子,所述转动腔体设置在电场中,所述电场对所述带负电荷的粒子的作用方向与离心力对所述带负电荷的粒子的作用方向相反,所述带负电荷的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流向所述转动腔体的近轴线区。
CN201810997498.1A 2017-08-29 2018-08-29 一种带电粒子分离装置 Pending CN11049213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589468 2017-08-29
CN201710758946 2017-08-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92132A true CN110492132A (zh) 2019-11-22

Family

ID=685457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97498.1A Pending CN110492132A (zh) 2017-08-29 2018-08-29 一种带电粒子分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9213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21665A (zh) * 2020-04-09 2020-08-11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调控液滴带电量和带电性质的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46180B1 (en) * 2000-03-24 2002-02-12 Pablo Diaz-Rivera Gonzalez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gneto-electrodynamic separation of ions within an electrolytic fluid
CN101453028A (zh) * 2007-11-28 2009-06-10 肖远科 等离子体燃料电池
CN206422678U (zh) * 2017-01-20 2017-08-18 孟青林 等离子体涡流燃料电池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46180B1 (en) * 2000-03-24 2002-02-12 Pablo Diaz-Rivera Gonzalez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gneto-electrodynamic separation of ions within an electrolytic fluid
CN101453028A (zh) * 2007-11-28 2009-06-10 肖远科 等离子体燃料电池
CN206422678U (zh) * 2017-01-20 2017-08-18 孟青林 等离子体涡流燃料电池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励杭泉等编著: "《材料导论》",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pages: 190 - 192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21665A (zh) * 2020-04-09 2020-08-11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调控液滴带电量和带电性质的方法
CN111521665B (zh) * 2020-04-09 2021-12-21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调控液滴带电量和带电性质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9044741A1 (ja) 電池用セパレータおよび非水電解液電池
CN104660248B (zh) 上拉电阻电路
CN107093711B (zh) 单分散的SiOx-C复合微球的宏量制备方法
CN110492132A (zh) 一种带电粒子分离装置
CN106870270A (zh) 一种利用多层叠堆式‑介电弹性体的潮汐能发电机结构设计
CN104426416B (zh) 应用半导体复合材料的摩擦发电机
CN103825266A (zh) 一种车载充电机后级输出防反接电路
CN110492149A (zh) 一种带电粒子分离装置
CN110492152A (zh) 一种带电粒子分离装置
CN110492129A (zh) 一种带电粒子分离装置
CN110492133A (zh) 一种带电粒子分离装置
JP2017188334A (ja)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電極及び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CN106059252A (zh) 一种新型复合式双盘磁力耦合器
CN110492153A (zh) 一种带电粒子分离装置
CN110492148A (zh) 一种带电粒子分离装置
CN110492130A (zh) 一种带电粒子分离装置
CN110492151A (zh) 一种带电粒子分离装置
CN105065189B (zh) 一种自对流式水平轴潮流能发电装置
CN110492154A (zh) 一种带电粒子分离装置
CN110492150A (zh) 一种带电粒子分离装置
CN110492131A (zh) 一种带电粒子分离装置
CN103780140A (zh) 一种共面式摩擦发电机
CN107061586B (zh) 基于摩擦电纳米发电机的自供电避震弹簧
CN113603090B (zh) 一种片状硅材料、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8506343A (zh) 一种半自由度的轴向充磁的混合型轴向磁轴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