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86057A - 暗挖隧道的支护结构及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暗挖隧道的支护结构及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86057A
CN110486057A CN201910856515.4A CN201910856515A CN110486057A CN 110486057 A CN110486057 A CN 110486057A CN 201910856515 A CN201910856515 A CN 201910856515A CN 110486057 A CN110486057 A CN 1104860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p
hole
waterproof layer
lining
bored tu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5651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林义
许丹
李兵
张�杰
陈铭
鲁德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South China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South China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South China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South China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5651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86057A/zh
Publication of CN1104860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860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DSHAFTS; TUNNELS; GALLERIES;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 E21D11/00Lining tunnels, galleries or other underground cavities, e.g.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Linings therefor; Making such linings in situ, e.g. by assembling
    • E21D11/04Lining with building materials
    • E21D11/10Lining with building materials with concrete cast in situ; Shuttering also lost shutterings, e.g. made of blocks, of metal plates or other equipment adapted therefor
    • E21D11/105Transport or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lining of tunnels or galleries ; Backfilling the space between main building element and the surrounding rock, e.g. with concret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DSHAFTS; TUNNELS; GALLERIES;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 E21D11/00Lining tunnels, galleries or other underground cavities, e.g.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Linings therefor; Making such linings in situ, e.g. by assembling
    • E21D11/38Waterproofing; Heat insulating; Soundproofing; Electric insul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ology (AREA)
  • Lining And Supports F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暗挖隧道的支护结构及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暗挖隧道的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暗挖隧道进行初衬施工,从而形成初衬支护层;在所述初衬支护层的内壁上设置防水层,所述防水层与所述初衬支护层形成第一间隙;在所述防水层上设置第一通孔,使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间隙连通;利用第一注浆元件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向所述第一间隙内注入封堵浆。暗挖隧道的支护结构及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能够消除衬砌层与防水板之间的间隙,避免出现水分渗漏的问题,保证施工安全。

Description

暗挖隧道的支护结构及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暗挖隧道支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暗挖隧道的支护结构及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暗挖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常常需要加设相应的支护结构以保证施工的安全性。传统的支护结构包括设置于暗挖隧道内壁上的至少两层衬砌层及设置于相邻的两个衬砌层之间的防水板。利用衬砌层的支撑性能对暗挖隧道进行稳定的支撑以避免暗挖隧道发生变形或崩塌。传统的支护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误差或工序之间的影响,施工完成后,衬砌层与防水板之间易出现间隙,从而易出现水分渗漏的问题,不利于施工安全。
发明内容
基于此,提出了一种暗挖隧道的支护结构及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能够消除衬砌层与防水板之间的间隙,避免出现水分渗漏的问题,保证施工安全。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暗挖隧道的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暗挖隧道进行初衬施工,从而形成初衬支护层;在所述初衬支护层的内壁上设置防水层,所述防水层与所述初衬支护层形成第一间隙;在所述防水层上设置第一通孔,使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间隙连通;利用第一注浆元件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向所述第一间隙内注入封堵浆。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防水层上设置第一通孔,使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间隙连通的步骤中,包括:在所述防水层上间隔开设出至少两个所述第一通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利用第一注浆元件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向所述第一间隙内注入封堵浆的步骤中,包括:检测所述第一间隙内的第一压力并根据所述第一压力调节所述第一注浆元件的注浆压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防水层上设置第一通孔,使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间隙连通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对所述暗挖隧道进行二衬施工,从而形成二衬支护层,其中,所述防水层设置于所述二衬支护层与所述初衬支护层之间,且所述二衬支护层与所述防水层形成第二间隙;在所述二衬支护层上开设第二通孔,使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间隙连通;利用第二注浆元件通过所述第二通孔向所述第二间隙内注入封堵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利用第二注浆元件通过所述第二通孔向所述第二间隙内注入封堵浆步骤中,还包括:检测所述第二间隙内的第二压力并根据所述第二压力调节所述第二注浆元件的注浆压力。
上述实施例的暗挖隧道的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至少具有以下优点:1、能够有效的对初衬支护层与防水层之间的第一间隙进行消除,保证初衬支护层能够稳定的对暗挖隧道进行支撑,也能避免出现水分渗漏的问题,保证施工安全;2、能够有效的对二衬支护层与防水层之间的第二间隙进行消除,保证二衬支护层能够稳定的对暗挖隧道进行支撑,还能进一步避免出现水分渗漏的问题,保证施工安全;3、能够顺畅的对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进行封堵,不会出现注浆压力过大或过小的问题;4、初衬支护层、防水层及二衬支护层能够形成稳定的支撑结构,支撑性能好,保证施工安全,也能够消除渗水、沉降、空洞和冻胀等隐患。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暗挖隧道的支护结构,包括:初衬支护层,所述初衬支护层贴合于所述暗挖隧道的内壁设置;防水层,所述防水层与所述初衬支护层相对设置,所述防水层与所述初衬支护层围设形成第一间隙,所述防水层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间隙连通的第一通孔;及第一注浆元件,所述第一注浆元件用于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向所述第一间隙内注入封堵浆。
上述暗挖隧道的支护结构,施工时,贴合暗挖隧道的内壁进行初衬施工,从而形成能够对暗挖隧道的内壁进行初步支撑的初衬支护层,初步保证暗挖隧道不会轻易发生变形或崩塌。在初衬支护层朝向暗挖隧道内的内壁上设置相应的防水层,避免水渗透至后续的支护层,保证支护结构能够稳定、可靠的发挥支撑性能,避免受到水分的侵蚀。同时,由于施工误差或安装误差的影响,在防水层与初衬支护层之间会留下第一间隙。在防水层上通过钻孔等方式形成与第一间隙连通的第一通孔,便于后续对第一间隙进行相应的封堵处理。利用第一注浆元件将封堵浆注入第一间隙内,从而能够对第一间隙进行消除,避免出现水分渗漏的问题,保证施工安全,还能消除沉降、空洞和冻胀等隐患,尤其针对高寒地区,对第一间隙进行消除后,能够有效消除冻胀问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所述防水层的周向间隔设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一通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暗挖隧道的支护结构还包括第一压力检测元件,所述第一压力检测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间隙内,所述第一压力检测元件与所述第一注浆元件电性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暗挖隧道的支护结构还包括二衬支护层及第二注浆元件,所述二衬支护层贴合于所述防水层的内壁设置,所述二衬支护层与所述防水层围设形成第二间隙,所述二衬支护层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二间隙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注浆元件用于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并向所述第二间隙内注入封堵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暗挖隧道的支护结构还包括第二压力检测元件,所述第二压力检测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二间隙内,所述第二压力检测元件与所述第二注浆元件电性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的暗挖隧道的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另一个实施例的暗挖隧道的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再一个实施例的暗挖隧道的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的暗挖隧道的支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暗挖隧道的支护结构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初衬支护层,200、防水层,210、第一通孔,300、第一间隙,410、第一注浆管,500、二衬支护层,510、第二通孔,600、第二间隙,710、第二注浆管,800、切换阀,900、辅助支撑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或与另一个元件“固定连接”,它们之间可以是可拆卸固定方式也可以是不可拆卸的固定方式。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转动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约束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发明中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等类似用语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暗挖隧道的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对暗挖隧道进行初衬施工,从而形成初衬支护层100。如此,贴合暗挖隧道的内壁进行初衬施工,从而形成能够对暗挖隧道的内壁进行初步支撑的初衬支护层100,初步保证暗挖隧道不会轻易发生变形或崩塌。
具体的,可以围绕暗挖隧道的内壁浇筑钢筋混凝土,待钢筋混凝土结构凝固后形成初衬支护层100,从而能够对暗挖隧道的内壁进行稳定的支撑,避免暗挖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变形或崩塌,保证施工安全。
为了保证初衬施工的顺利、有效的进行,还可以预先对暗挖隧道的内壁进行预处理,例如对暗挖隧道的内壁进行平整处理或防水处理等,能够使得后续初衬支护层100能够紧密的贴合于暗挖隧道的内壁,支撑性能良好,也能避免后续水渗透至初衬支护层100而影响支撑性能。
S200、在初衬支护层100的内壁上设置防水层200,防水层200与初衬支护层100形成第一间隙300。如此,在初衬支护层100朝向暗挖隧道内的内壁上设置相应的防水层200,避免水渗透至后续的支护层,保证支护结构能够稳定、可靠的发挥支撑性能,避免受到水分的侵蚀。同时,由于施工误差或安装误差的影响,在防水层200与初衬支护层100之间会留下第一间隙300。
在一个实施例中,防水层200设置为防水板,通过铆接、锚固或混凝土凝固的方式固设于初衬支护层100朝向暗挖隧道内的内壁上,保证防水层200不会脱落,能够稳定的发挥防水防护功能。
S300、在防水层200上设置第一通孔210,使第一通孔210与第一间隙300连通。如此,在防水层200上通过钻孔、拼合(在两块防水板上预留相应的孔洞,后续两块防水板拼接使得两个孔洞连通形成第一通孔210)等方式形成与第一间隙300连通的第一通孔210,便于后续对第一间隙300进行相应的封堵处理。
如图2或图3所示,进一步地,在防水层200上设置第一通孔210,使第一通孔210与第一间隙300连通的步骤中,包括:S310、在防水层200上间隔开设出至少两个第一通孔210。如此,在防水层200上设置至少两个第一通孔210,使得后续封堵处理过程中,封堵浆能够更加顺畅的流入第一间隙300内,也使得第一间隙300内的封堵浆更加均匀,避免出现封堵不均的问题,保证能够有效的对第一间隙300进行消除。优选为间隔2m~5m开设一个第一通孔210。
具体地,可以沿防水层200的周向均匀的开设出至少两个第一通孔210,第一通孔210的均匀分布使得封堵浆后续能够更加均匀的分布于第一间隙300内,封堵效果好。
S400、利用第一注浆元件通过第一通孔210向第一间隙300内注入封堵浆。如此,利用第一注浆元件将封堵浆注入第一间隙300内,从而能够对第一间隙300进行消除,避免出现水分渗漏的问题,保证施工安全,还能消除沉降、空洞和冻胀等隐患,尤其针对高寒地区,对第一间隙300进行消除后,能够有效消除冻胀问题。
具体地,第一注浆元件包括用于穿过第一通孔210后插入第一间隙300内的第一注浆管410、及用于对封堵浆进行加压后将封堵浆注入第一注浆管410内的第一加压器(未示出)。如此,利用第一加压器对封堵浆进行加压后,使得封堵浆能够顺畅的注入第一间隙300内,保证封堵浆能够充分的充满第一间隙300,有效的对第一间隙300进行消除。其中,封堵浆可以采取砂浆、水玻璃等混合物组成。
如图2或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利用第一注浆元件通过第一通孔210向第一间隙300内注入封堵浆的步骤中,包括:S410、检测第一间隙300内的第一压力并根据第一压力调节第一注浆元件的注浆压力。如此,利用第一压力检测元件(未示出)对第一间隙300内的气压或液压力进行相应的检测,再将检测到的压力反馈至第一注浆元件,从而能够根据第一间隙300内的压力实时调节第一注浆元件的注浆压力,避免因注浆压力过小而无法顺畅的将封堵浆注入第一间隙300内,也能避免因注浆压力过大而对防水层200或初衬支护层100造成损伤。第一压力检测元件可以是用于检测气压的气压传感器,也可以是用于检测液压的液压传感器,可以设置于第一间隙300的内壁上。第一压力元件检测到的压力能够反馈至第一加压器,从而能够对第一加压器的加压压力进行灵活的控制与调节。第一压力检测元件将检测到的压力信号反馈至第一注浆元件,可以通过第一压力检测元件与第一注浆元件的电性连接实现,例如通过数据线连接或蓝牙无线传输。
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在防水层200上设置第一通孔210,使第一通孔210与第一间隙300连通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S510、对暗挖隧道进行二衬施工,从而形成二衬支护层500,其中,防水层200设置于二衬支护层500与初衬支护层100之间,且二衬支护层500与防水层200形成第二间隙600。如此,通过在防水层200朝向暗挖隧道的内部的一侧进行二衬施工,从而形成二衬支护层500,利用二衬支护层500进一步对暗挖隧道进行支撑,二衬支护层500和初衬支护层100配合形成支护结构,进一步增强了支撑性能,能够进一步的避免暗挖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变形或崩塌。同时,由于施工误差或安装误差的影响,在防水层200与二衬支护层500之间会留下第二间隙600。
具体的,可以围绕防水层200朝向暗挖隧道的内部的一侧浇筑钢筋混凝土,待钢筋混凝土结构凝固后形成二衬支护层500,从而能够对暗挖隧道的内壁进行更加稳定的支撑,避免暗挖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变形或崩塌,保证施工安全。
为了保证二衬施工的顺利、有效的进行,还可以预先对防水层200的侧壁进行预处理,例如对防水层200的侧壁进行平整处理等,能够使得后续二衬支护层500能够紧密的贴合于防水层200的侧壁,支撑性能良好。
S520、在二衬支护层500上开设第二通孔510,使第二通孔510与第二间隙600连通。如此,在二衬支护层500上通过钻孔等方式形成与第二间隙600连通的第二通孔510,便于后续对第二间隙600进行相应的封堵处理。
S530、利用第二注浆元件通过第二通孔510向第二间隙600内注入封堵浆。如此,利用第二注浆元件将封堵浆注入第二间隙600内,从而对第二间隙600进行消除,能够进一步避免出现水分渗漏的问题,保证施工安全。
具体地,第二注浆元件包括用于穿过第二通孔510后插入第二间隙600内的第二注浆管710、及用于对封堵浆进行加压后将封堵浆注入第二注浆管710内的第二加压器(未示出)。如此,利用第二加压器对封堵浆进行加压后,使得封堵浆能够顺畅的注入第二间隙600内,保证封堵浆能够充分的充满第二间隙600,有效的对第二间隙600进行消除。
在一个实施例中,利用第二注浆元件通过第二通孔510向第二间隙600内注入封堵浆步骤中,还包括:S531、检测第二间隙600内的第二压力并根据第二压力调节第二注浆元件的注浆压力。如此,利用第二压力检测元件(未示出)对第二间隙600内的气压或液压力进行相应的检测,再将检测到的压力反馈至第二注浆元件,从而能够根据第二间隙600内的压力实时调节第二注浆元件的注浆压力,避免因注浆压力过小而无法顺畅的将封堵浆注入第二间隙600内,也能避免因注浆压力过大而对防水层200或二衬支护层500造成损伤。第二压力检测元件可以是用于检测气压的气压传感器,也可以是用于检测液压的液压传感器,可以设置于第二间隙600的内壁上。第二压力元件检测到的压力能够反馈至第二加压器,从而能够对第二加压器的加压压力进行灵活的控制与调节。第二压力检测元件将检测到的压力信号反馈至第二注浆元件,可以通过第二压力检测元件与第二注浆元件的电性连接实现,例如通过数据线连接或蓝牙无线传输。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可以在防水层200设置完成后即向第一间隙300内注入封堵浆以消除第一间隙300,二衬支护层500设置完成后再向第二间隙600内注入封堵浆以消除第二间隙600;也可以在二衬支护层500设置完成后,分别向第一间隙300和第二间隙600内注入封堵浆以消除第一间隙300和第二间隙600。上述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还可应用于地下车站施工、结构工作井施工、地下通道等围护结构与主体结构间空隙缺陷处理,特别是高寒地区暗挖隧道、地下通道、地下车站和地下结构工作井消除冻胀病害有良好的作用。其中,初衬施工是指对暗挖隧道进行初次衬砌,初次衬砌形成的支撑结构叫做初衬支护层100;二衬施工是指对暗挖隧道进行第二次衬砌,第二次衬砌形成的支撑结构叫做二衬支护层500。
上述实施例的暗挖隧道的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至少具有以下优点:1、能够有效的对初衬支护层100与防水层200之间的第一间隙300进行消除,保证初衬支护层100能够稳定的对暗挖隧道进行支撑,也能避免出现水分渗漏的问题,保证施工安全;2、能够有效的对二衬支护层500与防水层200之间的第二间隙600进行消除,保证二衬支护层500能够稳定的对暗挖隧道进行支撑,还能进一步避免出现水分渗漏的问题,保证施工安全;3、能够顺畅的对第一间隙300和第二间隙600进行封堵,不会出现注浆压力过大或过小的问题;4、初衬支护层100、防水层200及二衬支护层500能够形成稳定的支撑结构,支撑性能好,保证施工安全,也能够消除渗水、沉降、空洞和冻胀等隐患。
如图4及图5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暗挖隧道的支护结构,包括:初衬支护层100,初衬支护层100贴合于暗挖隧道的内壁设置;防水层200,防水层200与初衬支护层100相对设置,防水层200与初衬支护层100围设形成第一间隙300,防水层200设有用于与第一间隙300连通的第一通孔210;及第一注浆元件,第一注浆元件用于穿过第一通孔210并向第一间隙300内注入封堵浆。
上述实施例的暗挖隧道的支护结构,施工时,贴合暗挖隧道的内壁进行初衬施工,从而形成能够对暗挖隧道的内壁进行初步支撑的初衬支护层100,初步保证暗挖隧道不会轻易发生变形或崩塌。在初衬支护层100朝向暗挖隧道内的内壁上设置相应的防水层200,避免水渗透至后续的支护层,保证支护结构能够稳定、可靠的发挥支撑性能,避免受到水分的侵蚀。同时,由于施工误差或安装误差的影响,在防水层200与初衬支护层100之间会留下第一间隙300。在防水层200上通过钻孔等方式形成与第一间隙300连通的第一通孔210,便于后续对第一间隙300进行相应的封堵处理。利用第一注浆元件将封堵浆注入第一间隙300内,从而能够对第一间隙300进行消除,避免出现水分渗漏的问题,保证施工安全,还能消除沉降、空洞和冻胀等隐患,尤其针对高寒地区,对第一间隙300进行消除后,能够有效消除冻胀问题。
在一个实施例中,沿防水层200的周向间隔设有至少两个第一通孔210。如此,在防水层200上设置至少两个第一通孔210,使得后续封堵处理过程中,封堵浆能够更加顺畅的流入第一间隙300内,也使得第一间隙300内的封堵浆更加均匀,避免出现封堵不均的问题,保证能够有效的对第一间隙300进行消除,能够有效避免水分渗漏问题。具体地,可以沿防水层200的周向均匀的开设出至少两个第一通孔210,第一通孔210的均匀分布使得封堵浆后续能够更加均匀的分布于第一间隙300内,封堵效果好。
在一个实施例中,暗挖隧道的支护结构还包括第一压力检测元件,第一压力检测元件设置于第一间隙300内,第一压力检测元件与第一注浆元件电性连接。如此,利用第一注浆元件通过第一通孔210向第一间隙300内注入封堵浆的施工过程中,利用第一压力检测元件对第一间隙300内的气压或液压力进行相应的检测,再将检测到的压力反馈至第一注浆元件,从而能够根据第一间隙300内的压力实时调节第一注浆元件的注浆压力,避免因注浆压力过小而无法顺畅的将封堵浆注入第一间隙300内,也能避免因注浆压力过大而对防水层200或初衬支护层100造成损伤。
如图4及图5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暗挖隧道的支护结构还包括二衬支护层500及第二注浆元件,二衬支护层500贴合于防水层200的内壁设置,二衬支护层500与防水层200围设形成第二间隙600,二衬支护层500设有用于与第二间隙600连通的第二通孔510,第二注浆元件用于穿过第二通孔510并向第二间隙600内注入封堵浆。通过在防水层200朝向暗挖隧道内的一侧进行二衬施工,从而形成二衬支护层500,利用二衬支护层500进一步对暗挖隧道进行支撑,二衬支护层500和初衬支护层100配合形成支护结构,进一步增强了支撑性能,能够进一步的避免暗挖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变形或崩塌。同时,由于施工误差或安装误差的影响,在防水层200与二衬支护层500之间会留下第二间隙600。在二衬支护层500上通过钻孔等方式形成与第二间隙600连通的第二通孔510,便于后续对第二间隙600进行相应的封堵处理。利用第二注浆元件将封堵浆注入第二间隙600内,从而对第二间隙600进行消除,进而能够进一步避免出现水分渗漏的问题,保证施工安全。
具体的,可以围绕防水层200朝向暗挖隧道的内部的一侧浇筑钢筋混凝土,待钢筋混凝土结构凝固后形成二衬支护层500,从而能够对暗挖隧道的内壁进行更加稳定的支撑,避免暗挖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变形或崩塌,保证施工安全。为了保证二衬施工的顺利、有效的进行,还可以预先对防水层200的侧壁进行预处理,例如对防水层200的侧壁进行平整处理等,能够使得后续二衬支护层500能够紧密的贴合于防水层200的侧壁,支撑性能良好。第二注浆元件包括用于穿过第二通孔510后插入第二间隙600内的第二注浆管710、及用于对封堵浆进行加压后将封堵浆注入第二注浆管710内的第二加压器。如此,利用第二加压器对封堵浆进行加压后,使得封堵浆能够顺畅的注入第二间隙600内,保证封堵浆能够充分的充满第二间隙600,有效的对第二间隙600进行消除,防渗漏效果好。
进一步地,暗挖隧道的支护结构还包括第二压力检测元件,第二压力检测元件设置于第二间隙600内,第二压力检测元件与第二注浆元件电性连接。如此,利用第二压力检测元件对第二间隙600内的气压或液压力进行相应的检测,再将检测到的压力反馈至第二注浆元件,从而能够根据第二间隙600内的压力实时调节第二注浆元件的注浆压力,避免因注浆压力过小而无法顺畅的将封堵浆注入第二间隙600内,也能避免因注浆压力过大而对防水层200或二衬支护层500造成损伤。第二压力检测元件可以是用于检测气压的气压传感器,也可以是用于检测液压的液压传感器,可以设置于第二间隙600的内壁上。第二压力元件检测到的压力能够反馈至第二加压器,从而能够对第二加压器的加压压力进行灵活的控制与调节。
如图5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通孔510与第一通孔210对应设置,第二注浆管710伸入至第二间隙600内,第一注浆管410套设于第二注浆管710内并伸入至第一间隙300内。如此,将第二注浆管710插入第二通孔510至第二注浆管710伸入第二间隙600内,使得第二注浆管710的外壁与第二通孔510的内壁具有足够的接触面积,密封性好,避免封堵浆从第二间隙600内溢出;将第一注浆管410插入第二注浆管710内,直至第一注浆管410伸入至第一间隙300内,使得第一注浆管410的外壁与第一通孔210的内壁具有足够的接触面积,密封性好,避免封堵浆从第一间隙300内溢出。同时,第一注浆管410与第二注浆管710采取嵌套形式,只需在二衬支护层500上进行钻孔,直至钻穿防水层200,即可形成第一通孔210和第二通孔510,也能简化钻孔过程。同时,第一注浆管410和第二注浆管710可以共用一个加压器。
如图5所示,进一步地,暗挖隧道的支护结构还包括切换阀800,切换阀800用于控制第一注浆管410及第二注浆管710的导通与截止。如此,利用切换阀800能够灵活的切换第一注浆管410的导通与截止以及第二注浆管710的导通与截止。例如第一注浆管410导通时,第二注浆管710截止,而第二注浆管710导通时,第一注浆管410截止;从而能够避免二者产生干涉,能够准确的进行注浆处理,保证封堵浆在第一间隙300和第二间隙600内分布的均匀性,防渗漏效果好。切换阀800可以是电磁阀或气动阀,只需能够控制管道的切换导通即可。切换阀800对第一注浆管410和第二注浆管710的切换,可以通过两个单独的阀体的导通与截止实现。
如图5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暗挖隧道的支护结构还包括竖直设置的辅助支撑件900,辅助支撑件900设置于暗挖隧道的内部,辅助支撑件900的一端设置于暗挖隧道的底壁,支撑件的另一端设置于二衬支护层500。如此,利用辅助支撑件900进一步对暗挖隧道进行支撑,加强了对暗挖隧道的支撑性能,保证施工安全。辅助支撑件900可以是支撑钢架或钢筋混凝土支撑柱等能够对二衬支护层500进行支撑的元件。辅助支撑件900可以通过铆接或焊接等形式固设于暗挖隧道的底壁及二衬支护层500上。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约束。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暗挖隧道的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对暗挖隧道进行初衬施工,从而形成初衬支护层;
在所述初衬支护层的内壁上设置防水层,所述防水层与所述初衬支护层形成第一间隙;
在所述防水层上设置第一通孔,使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间隙连通;
利用第一注浆元件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向所述第一间隙内注入封堵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暗挖隧道的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防水层上设置第一通孔,使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间隙连通的步骤中,包括:在所述防水层上间隔开设出至少两个所述第一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暗挖隧道的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第一注浆元件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向所述第一间隙内注入封堵浆的步骤中,包括:
检测所述第一间隙内的第一压力并根据所述第一压力调节所述第一注浆元件的注浆压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暗挖隧道的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防水层上设置第一通孔,使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间隙连通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对所述暗挖隧道进行二衬施工,从而形成二衬支护层,其中,所述防水层设置于所述二衬支护层与所述初衬支护层之间,且所述二衬支护层与所述防水层形成第二间隙;
在所述二衬支护层上开设第二通孔,使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间隙连通;
利用第二注浆元件通过所述第二通孔向所述第二间隙内注入封堵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暗挖隧道的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第二注浆元件通过所述第二通孔向所述第二间隙内注入封堵浆步骤中,还包括:检测所述第二间隙内的第二压力并根据所述第二压力调节所述第二注浆元件的注浆压力。
6.一种暗挖隧道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初衬支护层,所述初衬支护层贴合于所述暗挖隧道的内壁设置;
防水层,所述防水层与所述初衬支护层相对设置,所述防水层与所述初衬支护层围设形成第一间隙,所述防水层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间隙连通的第一通孔;及
第一注浆元件,所述第一注浆元件用于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向所述第一间隙内注入封堵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暗挖隧道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防水层的周向间隔设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一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暗挖隧道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压力检测元件,所述第一压力检测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间隙内,所述第一压力检测元件与所述第一注浆元件电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暗挖隧道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二衬支护层及第二注浆元件,所述二衬支护层贴合于所述防水层的内壁设置,所述二衬支护层与所述防水层围设形成第二间隙,所述二衬支护层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二间隙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注浆元件用于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并向所述第二间隙内注入封堵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暗挖隧道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压力检测元件,所述第二压力检测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二间隙内,所述第二压力检测元件与所述第二注浆元件电性连接。
CN201910856515.4A 2019-09-11 2019-09-11 暗挖隧道的支护结构及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 Pending CN11048605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56515.4A CN110486057A (zh) 2019-09-11 2019-09-11 暗挖隧道的支护结构及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56515.4A CN110486057A (zh) 2019-09-11 2019-09-11 暗挖隧道的支护结构及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86057A true CN110486057A (zh) 2019-11-22

Family

ID=685573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56515.4A Pending CN110486057A (zh) 2019-09-11 2019-09-11 暗挖隧道的支护结构及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8605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83175A (zh) * 2022-01-17 2022-03-15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隧道衬砌施工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62077A (zh) * 2011-12-23 2012-07-11 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下穿特殊构筑物框架隧道开挖施工方法
CN105178980A (zh) * 2015-09-07 2015-12-23 中南大学 一种隧道开天窗衬砌结构修复方法
CN107152292A (zh) * 2017-06-30 2017-09-12 云南公投建设集团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隧道下坡斜井逆作法二衬施工方法
CN210768836U (zh) * 2019-09-11 2020-06-16 中铁建华南建设有限公司 暗挖隧道及其支护结构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62077A (zh) * 2011-12-23 2012-07-11 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下穿特殊构筑物框架隧道开挖施工方法
CN105178980A (zh) * 2015-09-07 2015-12-23 中南大学 一种隧道开天窗衬砌结构修复方法
CN107152292A (zh) * 2017-06-30 2017-09-12 云南公投建设集团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隧道下坡斜井逆作法二衬施工方法
CN210768836U (zh) * 2019-09-11 2020-06-16 中铁建华南建设有限公司 暗挖隧道及其支护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83175A (zh) * 2022-01-17 2022-03-15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隧道衬砌施工方法
CN114183175B (zh) * 2022-01-17 2024-04-26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隧道衬砌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04758B (zh) 浅覆土大断面小间距的矩形顶管上跨地铁隧道施工方法
CN104074525B (zh) 全断面注浆、矩形水平冻结与管棚联合加固结构及方法
CN107060834B (zh) 巷道顶板富水破碎条件下引流慢渗注浆控制工艺
CN103334770B (zh) 一种长大反坡隧道超高水压富水破碎带施工方法
CN102561992B (zh) 一种采用变形止水器的注浆封堵工艺
CN107762532A (zh) 隧道拱顶带模注浆施工方法
CN102287195A (zh) 浅埋暗挖大跨度隧道下穿既有高速铁路施工方法
CN106761837B (zh) 隧道掘进过程中的注浆结构及配套的注浆方法
CN207177933U (zh) 一种高压大流量地下水超前封堵结构
CN112482415B (zh) 高外水压力动水条件下地下洞室固结灌浆方法
CN110130936A (zh) 一种盾构掘进过程中突遇未处理溶洞或裂隙的施工方法
CN111101964A (zh) 盾构法隧道封堵接收洞门的施工方法
CN105300721B (zh) 类矩形盾构掘进机防背土试验设备及其试验方法
CN207212360U (zh) 一种盾构机盾尾外接式双液同步注浆管路系统
CN109139018A (zh) 深孔袖阀管注浆与水平旋喷相结合的隧道施工方法及系统
CN110486057A (zh) 暗挖隧道的支护结构及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
CN109681214B (zh) 一种全断面注浆加固地层的施工方法
CN108316950A (zh) 隧道拱顶混凝土带模回填注浆系统及其注浆方法
CN209067230U (zh) 超前密排小导管黄土隧道进洞加固结构
CN210768836U (zh) 暗挖隧道及其支护结构
CN114109442A (zh) 隧道岩溶破碎带溜塌半断面帷幕前进式注浆加固处理方法
CN109538229A (zh) 一种暗挖地铁隧道穿越古建筑的施工方法
CN105155472A (zh) 深厚覆盖层土石坝坝基防渗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8661674A (zh) 一种高水压隧道泄水降压型预埋维护注浆装置
CN111074886A (zh) 一种用于三次注浆的锚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