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79977A - 一种压下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压下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79977A
CN110479977A CN201910840377.0A CN201910840377A CN110479977A CN 110479977 A CN110479977 A CN 110479977A CN 201910840377 A CN201910840377 A CN 201910840377A CN 110479977 A CN110479977 A CN 1104799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fts
mapping table
slab
temperature
condition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4037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79977B (zh
Inventor
赵新宇
刘洋
甄新刚
赵晶
王臻明
王玉龙
王俊
吕延春
邹扬
秦丽晔
张苏渊
王海宝
樊艳秋
柴玉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ouga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ouga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ouga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ouga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4037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7997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4799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799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799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799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11/00Continuous casting of metals, i.e. casting in indefinite lengths
    • B22D11/16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processes or operations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下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获取铸坯中预定点的温度TX;当对所述铸坯进行开浇后,根据铸坯的固相线温度Ts及TX确定差值dtH;在不同的压下模式下,确定所述dtH所属的温度区间,根据所述温度区间及预设的映射表确定对应的第一压下量,直至所述TX与所述固相线温度Ts达到一致;映射表用于表征温度区间与第一压下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第一压下量为0~15mm;当铸坯的拉速继续提高时,根据TX确定预定点的固相率fsH;确定固相率fsH所属的条件区间,根据条件区间及映射表确定对应的第二压下量,直至铸坯完成;所述映射表还用于表征条件区间与第二压下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二压下量为0~20mm。

Description

一种压下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连铸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连铸板坯的心部质量问题一直困扰着连铸工作者,尤其随着管线钢、抗酸容器钢和高等级海洋用钢的开发,用户对特厚板坯的心部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现有技术中一般是通过轻压下技术来改善板坯心部质量,但是对传统的轻压下手段,只能改善中心偏析现象,但是连铸板坯心部疏松、缩孔的问题却得不到改善,因此板坯的心部质量得不到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下方法及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改善连铸铸坯心部疏松、缩孔的问题,导致连铸铸坯的心部质量不能得到进一步提到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压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铸坯中预定点的温度TX,所述预定点为经过所述铸坯最后凝固点的第一直线与压下辊中心线的交点,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铸坯中心线平行;
当对所述铸坯进行开浇后,根据所述铸坯的固相线温度Ts及所述TX确定温度差值dtH
在不同的压下模式下,确定所述dtH所属的温度区间,根据所述温度区间及预设的映射表确定对应的第一压下量,直至所述TX与所述固相线温度Ts达到一致;所述映射表用于表征所述温度区间与所述第一压下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压下量为0~15mm;
当所述铸坯的拉速继续提高时,根据所述TX确定所述预定点的固相率fsH
确定所述固相率fsH所属的条件区间,根据所述条件区间及所述映射表确定对应的第二压下量,直至铸坯完成;所述映射表还用于表征所述条件区间与所述第二压下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二压下量为0~20mm。
上述方案中,在所述压下模式为第一压下模式的情况下,所述温度区间为第一温度区间,所述映射表为第一映射表,所述根据所述温度区间及预设的映射表确定的第一压下量,包括:
当确定dtH>0时,所述dtH对应的温度区间为0<dtH<∞,根据所述第一温度区间在所述第一映射表中查找对应的第一压下量,所述第一压下量为0mm。
上述方案中,当所述压下模式为第一压下模式时,所述条件区间为第一条件区间,所述映射表为第一映射表,所述根据所述条件区间及预设的映射表确定对应的第二压下量,包括:
当确定0.95<fsH≤1时,根据所述第一条件区间在所述第一映射表中查找对应的第二压下量,所述第二压下量为0mm;
当确定0.8<fsH≤0.95时,根据所述第一条件区间在所述映射表中查找对应的第二压下量,所述第二压下量为20mm;
当确定0<fsH≤0.8时,根据所述第一条件区间在所述第一映射表中查找对应的第二压下量,所述第二压下量为0mm。
上述方案中,所述根据所述TX确定所述预定点的固相率fsH,包括:
根据公式确定所述预定点的固相率fsH;其中,所述TL为所述铸坯的液相线温度,所述Ts为所述铸坯的固相线温度,所述TX为所述铸坯中预定点的温度。
上述方案中,当所述压下模式为第二压下模式时,所述温度区间为第二温度区间,所述映射表为第二映射表,所述根据所述温度区间及预设的映射表确定的第一压下量,包括:
当确定dtH>50时,所述dtH对应的第二温度区间为50<dtH<∞,根据所述第二温度区间在所述第二映射表中查找对应的第一压下量,所述第一压下量为0mm;
当20<dtH≤50时,根据所述第二温度区间在所述第二映射表中查找对应的第一压下量,所述第一压下量为10mm;
当确定0<dtH≤20时,根据所述第二温度区间在所述第二映射表中查找对应的第一压下量,所述第一压下量为15mm。
上述方案中,当所述压下模式为第二压下模式时,所述条件区间为第二条件区间,所述映射表为第二映射表,所述根据所述条件区间及预设的映射表确定的第二压下量,包括:
当确定0.95<fsH≤1时,根据所述第二条件区间在所述第二映射表中查找对应的第二压下量,所述第二压下量为15mm;
当确定0.8<fsH≤0.95时,根据所述第二条件区间在所述第二映射表中查找对应的第二压下量,所述第二压下量为20mm;
当确定0.5<fsH≤0.8时,根据所述第二条件区间在所述第二映射表中查找对应的第二压下量,所述第二压下量为10mm;
当确定0<fsH≤0.5时,根据所述第二条件区间在所述第二映射表中查找对应的第二压下量,所述第二压下量为0mm。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压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铸坯中预定点的温度TX,所述预定点为经过所述铸坯最后凝固点的第一直线与压下辊中心线的交点,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铸坯中心线平行;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当对所述铸坯进行开浇时,根据所述铸坯的固相线温度Ts及所述TX确定温度差值dtH
第二确定单元,在不同的压下模式下,确定所述dtH所属的温度区间,根据所述温度区间及预设的映射表确定对应的第一压下量,直至所述TX与所述固相线温度Ts达到一致;所述映射表用于表征所述温度区间与所述第一压下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压下量为0~15mm;
当所述铸坯的拉速继续提高时,根据所述TX确定所述预定点的固相率fsH
确定所述固相率fsH所属的条件区间,根据所述条件区间及所述映射表确定对应的第二压下量,直至铸坯完成;所述映射表还用于表征所述条件区间与所述第二压下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在所述压下模式为第一压下模式的情况下,所述温度区间为第一温度区间,所述映射表为第一映射表,当确定dtH>0时,所述dtH对应的温度区间为0<dtH<∞,根据所述第一温度区间在所述第一映射表中查找对应的第一压下量,所述第一压下量为0mm。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在所述压下模式为第一压下模式的情况下,所述条件区间为第一条件区间,所述映射表为第一映射表,当确定0.95<fsH≤1时,根据所述第一条件区间在所述第一映射表中查找对应的第二压下量,所述第二压下量为0mm;
当确定0.8<fsH≤0.95时,根据所述第一条件区间在所述映射表中查找对应的第二压下量,所述第二压下量为20mm;
当确定0<fsH≤0.8时,根据所述第一条件区间在所述第一映射表中查找对应的第二压下量,所述第二压下量为0mm。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当所述铸坯的拉速提高时,根据公式确定所述预定点的固相率fsH;其中,所述TL为所述铸坯的液相线温度,所述Ts为所述铸坯的固相线温度,所述TX为所述铸坯中预定点的温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下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获取铸坯中预定点的温度TX,所述预定点为过所述铸坯最后凝固点的第一直线与压下辊中心线的交点,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铸坯中心线平行;当对所述铸坯进行开浇后,根据所述铸坯的固相线温度Ts及所述TX确定差值dtH;在不同的压下模式下,确定所述dtH所属的温度区间,根据所述温度区间及预设的映射表确定对应的第一压下量,直至所述TX与所述固相线温度Ts达到一致;所述映射表用于表征所述温度区间与所述第一压下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压下量为0~15mm;当所述铸坯的拉速继续提高时,根据所述TX确定所述预定点的固相率fsH;确定所述固相率fsH所属的条件区间,根据所述条件区间及所述映射表确定对应的第二压下量,直至铸坯完成;所述映射表还用于表征所述条件区间与所述第二压下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二压下量为0~20mm;如此,在铸坯凝固前沿,由于表面温度是低于心部温度的,且本实施例中第一压下量为0~15mmm,第二压下量为0~20mm,相当于是对心部进行大压下,因此可以将大部分压下量都传递至铸坯心部,从而可以降低心部疏松,同时也可以在收缩过程会最大程度地消除铸坯心部的孔洞,提高了心部质量;并且在连铸过程中,以铸坯预定点为判定对象,可准确实现铸坯最后凝固点的压下;另外,在铸坯过程中,根据铸坯预定点的温度动态调整压下量,避免大压下过程中导致的楔形坯,进一步保证了压下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压下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铸坯预定点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压下方法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改善连铸铸坯心部疏松、缩孔的问题,导致连铸铸坯的心部质量不能得到进一步提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下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铸坯中预定点的温度TX,所述预定点为过所述铸坯最后凝固点的第一直线与压下辊中心线的交点,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铸坯中心线平行;当对所述铸坯进行开浇后,根据所述铸坯的固相线温度Ts及所述TX确定温度差值dtH;在不同的压下模式下,确定所述dtH所属的温度区间,根据所述温度区间及预设的映射表确定对应的第一压下量,直至所述TX与所述固相线温度Ts达到一致;所述映射表用于表征所述温度区间与所述第一压下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压下量为0~15mm;当所述铸坯的拉速继续提高时,根据所述TX确定所述预定点的固相率fsH;确定所述固相率fsH所属的条件区间,根据所述条件区间及所述映射表确定对应的第二压下量,直至铸坯完成;所述映射表还用于表征所述条件区间与所述第二压下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二压下量为0~20mm。
下面通过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压下方法,如图1所示,方法包括:
S110,获取铸坯中预定点的温度TX,所述预定点为过所述铸坯最后凝固点的第一直线与压下辊中心线的交点,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铸坯中心线平行;
在连铸过程中,获取铸坯中预定点的温度TX。通常情况下,铸坯凝固前沿形状并不规则,最先凝固点与最后凝固点存在一定的距离,并且呈W型分布,凝固形貌如图2所示。
最先凝固点一般在铸坯中心位置,如图2中的标记A所示,最后凝固点如标记B所示。
在图2中,所述预定点21为过所述铸坯最后凝固点的第一直线22与压下辊中心线23的交点,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铸坯中心线24平行,第一直线也称为最热线。
S111,当对所述铸坯进行开浇后,根据所述铸坯的固相线温度Ts及所述TX确定温度差值dtH
当对所述铸坯进行开浇时,压下辊处于待机位置,当铸坯坯头经过压下辊下方后,图2中的标记21开始出现,由于此时刚开浇,TX温度较低,此时需根据所述铸坯的固相线温度Ts及所述TX确定温度差值dtH。然后以差值dtH来作为判定对象来确定压下辊的压下量。
S112,在不同的压下模式下,确定所述dtH所属的温度区间,根据所述温度区间及预设的映射表确定对应的第一压下量,直至所述TX与所述固相线温度Ts达到一致;
这里,在不同的压下模式下,设置的映射表是不同的。在第一压下模式下,对应的映射表为第一映射表,第一映射表中设置有第一温度区间及第一条件区间。因此当压下模式为第一压下模式时,先确定所述dtH所属的第一温度区间,根据所述第一温度区间及预设的第一映射表确定对应的第一压下量,直至所述TX与所述固相线温度Ts达到一致;所述第一压下量为0~15mm。
其中,第一压下模式可以包括:将第一温度区间划分为(0,∞),第一温度区间的判定对象是dtH,将第一条件区间划分为(0,0.8]、(0.8,0.95]、(0.95,1]的区间时的压下模式,第一条件区间的判定对象是fsH
具体地,在第一压下模式下,第一映射表可如表1所示:
表1
case 判定对象 start end 压下量[mm]
case1 fs<sub>H</sub> 0 0.8 0
case2 fs<sub>H</sub> 0.8 0.95 20
case3 fs<sub>H</sub> 0.95 1 0
case4 dt<sub>H</sub> 0 0
可以看出,第一映射表用于表征所述第一温度区间与所述第一压下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还用于表征第一条件区间与第二压下量之间的关系。那么在第一压下模式下,当对所述铸坯进行开浇时,此时TX是低于固相线温度Ts的,dtH是大于0的。所述根据所述温度区间及预设的映射表确定的第一压下量,包括:
当确定dtH>0时,所述dtH对应的第一温度区间为0<dtH<∞,此时满足case4,根据第一温度区间在所述第一映射表中查找对应的第一压下量,所述第一压下量为0mm。也即此时压下辊3是处于基准辊缝位置。
S113,当所述铸坯的拉速提高后,根据所述TX确定所述预定点的固相率fsH;确定所述固相率fsH所属的条件区间,根据所述条件区间及预设的映射表确定对应的第二压下量,直至铸坯完成;
随着拉速的提高,TX逐渐升高,根据公式(1)确定预定点的固相率fsH
公式(1)中,所述TL为所述铸坯的液相线温度,所述Ts为所述铸坯的固相线温度,所述TX为所述预定点为过所述铸坯最后凝固点的第一直线与压下辊中心线的交点的温度。
当fsH确定出之后,确定所述固相率fsH所属的第一条件区间,根据第一条件区间及预设的第一映射表确定对应的第二压下量,直至铸坯完成。
如表1所示,第一映射表也用于表征第一条件区间与第二压下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第二压下量可以为0~20mm。
那么根据条件区间及预设的映射表确定对应的第二压下量,包括:
当确定0.95<fsH≤1时,根据第一条件区间在第一映射表中查找对应的第二压下量,所述第二压下量为0mm;
当确定0.8<fsH≤0.95时,根据第一条件区间在第一映射表中查找对应的第二压下量,所述第二压下量为20mm;
当确定0<fsH≤0.8时,根据第一条件区间在第一映射表中查找对应的第二压下量,所述第二压下量为0mm。
举例来说,随着拉速提高,当TX等于固相线温度Ts,此时fsH=1,满足case3,此时压下辊的第二压下量为0mm;
再随着拉速提高,当fsH=0.95时,满足case2,此时压下辊的第二压下量为20mm,压下辊从基准辊缝向下压20mm。
最后拉速稳定,fsH=0.87时,满足case2,第二压下量继续保持为20mm;
待浇注结束,拉速降低,TX降低,fsH会满足case1,则压下辊的第二压下量为0mm,压下辊继续保持在基准辊缝位置。
这样会根据TX不断调整压下辊的压下量,直至铸坯坯尾离开压下辊的下方。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当压下模式为第二压下模式时,对应的映射表为第二映射表,第二映射表与第一映射表是不同的。同样的,第二映射表中存在第二温度区间与第二条件区间,第二映射表用于表征第二温度区间与第一压下量的关系,还用于表征第二条件区间与第二压下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映射表中的第二温度区间与第一映射表中的第一温度区间是不同的,第二映射表中的第二条件区间与第一映射表中的第一条件区间也是不同的。
第二映射表可如表2所示,那么相应地,第二压下模式可以包括:将第二温度区间划分为(50,∞),(20,50]、(0,20];第二温度区间的判定对象是dtH,将第二条件区间划分为(0,0.5]、(0.5,0.8]、(0.8,0.95]、(0.95,1]的区间时的压下模式时的压下模式,第二条件区间的判定对象是fsH
表2
case 判定对象 start end 压下量[mm]
case1′ fs<sub>H</sub> 0 0.5 0
case2′ fs<sub>H</sub> 0.5 0.8 10
case3′ fs<sub>H</sub> 0.8 0.95 20
case4′ fs<sub>H</sub> 0.95 1 15
case5′ dt<sub>H</sub> 0 20℃ 15
case6′ dt<sub>H</sub> 20℃ 50℃ 10
case7′ dt<sub>H</sub> 50℃ 0
在第二压下模式下,根据温度区间及预设的映射表确定的第一压下量,包括:
当确定dtH>50时,所述dtH对应的第二温度区间为50<dtH<∞,根据第二温度区间在所述第二映射表中查找对应的第一压下量,第一压下量为0mm;
当20<dtH≤50时,根据第二温度区间在第二映射表中查找对应的第一压下量,第一压下量为10mm;
当确定0<dtH≤20时,根据第二温度区间在第二映射表中查找对应的第一压下量,第一压下量为15mm。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在第二压下模式下,根据条件区间及预设的映射表确定的第二压下量,包括:
当确定0.95<fsH≤1时,根据第二条件区间在第二映射表中查找对应的第二压下量,第二压下量为15mm;
当确定0.8<fsH≤0.95时,根据第二条件区间在第二映射表中查找对应的第二压下量,第二压下量为20mm;
当确定0.5<fsH≤0.8时,根据第二条件区间在第二映射表中查找对应的第二压下量,所述第二压下量为10mm;
当确定0<fsH≤0.5时,根据第二条件区间在第二映射表中查找对应的第二压下量,第二压下量为0mm。
举例来说,铸坯开浇后,此时TX是低于固相线温度Ts 50℃,dtH>50,满足case7′,根据第二温度区间在第二映射表中查找对应的第一压下量,第一压下量为0mm,也即此时压下辊3是处于基准辊缝位置。
随着拉速提高,TX会升高,直到dtH≤50时,满足case6′,根据第二温度区间在第二映射表中查找对应的第一压下量,第一压下量为10mm。也即此时压下辊3是在基准辊缝位置向下压10mm。
当dtH≤20时,满足case5′,根据第二温度区间在第二映射表中查找对应的第一压下量,第一压下量为15mm,也即此时压下辊3是在基准辊缝位置向下压15mm。
当TX等于固相线温度Ts,此时fsH=1,此时满足case4′,根据第二条件区间在第二映射表中查找对应的第二压下量,第二压下量为15mm,也即此时压下辊是在基准辊缝位置向下压15mm。
再随着拉速提高,当fsH=0.87时,满足case3′,根据第二条件区间在第二映射表中查找对应的第二压下量,第二压下量为20mm,即此时压下辊是在基准辊缝位置向下压20mm。
这样按照上述方法在浇注过程中,不断调整压下辊的压下量,直至铸坯坯尾离开压下辊的下方。
实施例二
相应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压下装置,如图3所示,装置包括:获取单元31、第一确定单元32及第二确定单元33;
获取单元31用于获取铸坯中预定点的温度TX。通常情况下,铸坯凝固前沿形状并不规则,最先凝固点与最后凝固点存在一定的距离,并且呈W型分布,凝固形貌如图2所示。最先凝固点一般在铸坯中心位置,最后凝固点在中心和铸坯表面之间位置。
在图2中,所述预定点21为过所述铸坯最后凝固点的第一直线22与压下辊中心线23的交点,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铸坯中心线24平行,第一直线也称为最热线。
当对所述铸坯进行开浇后,压下辊处于待机位置,当铸坯坯头经过压下辊下方后,图2中的标记21开始出现,由于此时刚开浇,TX温度较低,此时第一确定单元32需根据所述铸坯的固相线温度Ts及所述TX确定温度差值dtH。然后以差值dtH来作为判定对象来确定压下辊的压下量。
这里,在不同的压下模式下,设置的映射表是不同的。在第一压下模式下,对应的映射表为第一映射表,第一映射表中设置有第一温度区间及第一条件区间。因此当压下模式为第一压下模式时,先确定所述dtH所属的第一温度区间,根据所述第一温度区间及预设的第一映射表确定对应的第一压下量,所述第一压下量为0~15mm。
其中,第一压下模式可以包括:将第一温度区间划分为(0,∞),第一温度区间的判定对象是dtH,将第一条件区间划分为(0,0.8]、(0.8,0.95]、(0.95,1]的区间时的压下模式,第一条件区间的判定对象是fsH
具体地,在第一压下模式下,第一映射表可如表1所示:
表1
case 判定对象 start end 压下量[mm]
case1 fs<sub>H</sub> 0 0.8 0
case2 fs<sub>H</sub> 0.8 0.95 20
case3 fs<sub>H</sub> 0.95 1 0
case4 dt<sub>H</sub> 0 0
可以看出,第一映射表用于表征所述第一温度区间与所述第一压下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还用于表征第一条件区间与第二压下量之间的关系。那么在第一压下模式下,当对所述铸坯进行开浇时,此时TX是低于固相线温度Ts的,dtH是大于0的。那么第二确定单元33用于:
当确定dtH>0时,所述dtH对应的第一温度区间为0<dtH<∞,此时满足case4,根据第一温度区间在所述第一映射表中查找对应的第一压下量,所述第一压下量为0mm。也即此时压下辊3是处于基准辊缝位置。
随着拉速的提高,TX逐渐升高,根据公式(1)确定预定点的固相率fsH
公式(1)中,所述TL为所述铸坯的液相线温度,所述Ts为所述铸坯的固相线温度,所述TX为所述预定点为过所述铸坯最后凝固点的第一直线与压下辊中心线的交点的温度。
当fsH确定出之后,第二确定单元33用于:确定所述固相率fsH所属的第一条件区间,根据第一条件区间及预设的第一映射表确定对应的第二压下量,直至铸坯完成。
如表1所示,第一映射表也用于表征第一条件区间与第二压下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第二压下量可以为0~20mm。
那么第二确定单元33具体用于:
当确定0.95<fsH≤1时,根据第一条件区间在第一映射表中查找对应的第二压下量,所述第二压下量为0mm;
当确定0.8<fsH≤0.95时,根据第一条件区间在第一映射表中查找对应的第二压下量,所述第二压下量为20mm;
当确定0<fsH≤0.8时,根据第一条件区间在第一映射表中查找对应的第二压下量,所述第二压下量为0mm。
举例来说,随着拉速提高,当TX等于固相线温度Ts,此时fsH=1,满足case3,此时压下辊的第二压下量为0mm;
再随着拉速提高,当fsH=0.95时,满足case2,此时压下辊的第二压下量为20mm,压下辊从基准辊缝向下压20mm。
最后拉速稳定,fsH=0.87时,满足case2,第二压下量继续保持为20mm;
待浇注结束,拉速降低,TX降低,fsH会满足case1,则压下辊的第二压下量为0mm,压下辊继续保持在基准辊缝位置。
这样会根据TX不断调整压下辊的压下量,直至铸坯坯尾离开压下辊的下方。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当压下模式为第二压下模式时,对应的映射表为第二映射表,第二映射表与第一映射表是不同的。同样的,第二映射表中存在第二温度区间与第二条件区间,第二映射表用于表征第二温度区间与第一压下量的关系,还用于表征第二条件区间与第二压下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映射表中的第二温度区间与第一映射表中的第一温度区间是不同的,第二映射表中的第二条件区间与第一映射表中的第一条件区间也是不同的。
第二映射表可如表2所示,那么相应地,第二压下模式可以包括:将第二温度区间划分为(50,∞),(20,50]、(0,20];第二温度区间的判定对象是dtH,将第二条件区间划分为(0,0.5]、(0.5,0.8]、(0.8,0.95]、(0.95,1]的区间时的压下模式时的压下模式,第二条件区间的判定对象是fsH
表2
case 判定对象 start end 压下量[mm]
case1′ fs<sub>H</sub> 0 0.5 0
case2′ fs<sub>H</sub> 0.5 0.8 10
case3′ fs<sub>H</sub> 0.8 0.95 20
case4′ fs<sub>H</sub> 0.95 1 15
case5′ dt<sub>H</sub> 0 20℃ 15
case6′ dt<sub>H</sub> 20℃ 50℃ 10
case7′ dt<sub>H</sub> 50℃ 0
在第二压下模式下,第二确定单元33用于:
当确定dtH>50时,所述dtH对应的第二温度区间为50<dtH<∞,根据第二温度区间在所述第二映射表中查找对应的第一压下量,第一压下量为0mm;
当20<dtH≤50时,根据第二温度区间在第二映射表中查找对应的第一压下量,第一压下量为10mm;
当确定0<dtH≤20时,根据第二温度区间在第二映射表中查找对应的第一压下量,第一压下量为15mm。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在第二压下模式下,第二确定单元33具体用于:
当确定0.95<fsH≤1时,根据第二条件区间在第二映射表中查找对应的第二压下量,第二压下量为15mm;
当确定0.8<fsH≤0.95时,根据第二条件区间在第二映射表中查找对应的第二压下量,第二压下量为20mm;
当确定0.5<fsH≤0.8时,根据第二条件区间在第二映射表中查找对应的第二压下量,所述第二压下量为10mm;
当确定0<fsH≤0.5时,根据第二条件区间在第二映射表中查找对应的第二压下量,第二压下量为0mm。
举例来说,铸坯开浇后,此时TX是低于固相线温度Ts 50℃,dtH>50,满足case7′,根据第二温度区间在第二映射表中查找对应的第一压下量,第一压下量为0mm,也即此时压下辊3是处于基准辊缝位置。
随着拉速提高,TX会升高,直到dtH≤50时,满足case6′,根据第二温度区间在第二映射表中查找对应的第一压下量,第一压下量为10mm。也即此时压下辊3是在基准辊缝位置向下压10mm。
当dtH≤20时,满足case5′,根据第二温度区间在第二映射表中查找对应的第一压下量,第一压下量为15mm,也即此时压下辊3是在基准辊缝位置向下压15mm。
当TX等于固相线温度Ts,此时fsH=1,此时满足case4′,根据第二条件区间在第二映射表中查找对应的第二压下量,第二压下量为15mm,也即此时压下辊是在基准辊缝位置向下压15mm。
再随着拉速提高,当fsH=0.87时,满足case3′,根据第二条件区间在第二映射表中查找对应的第二压下量,第二压下量为20mm,即此时压下辊是在基准辊缝位置向下压20mm。
这样按照上述方法在浇注过程中,不断调整压下辊的压下量,直至铸坯坯尾离开压下辊的下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压下方法及装置能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下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获取铸坯中预定点的温度TX,所述预定点为过所述铸坯最后凝固点的第一直线与压下辊中心线的交点,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铸坯中心线平行;当对所述铸坯进行开浇后,根据所述铸坯的固相线温度Ts及所述TX确定差值dtH;在不同的压下模式下,确定所述dtH所属的温度区间,根据所述温度区间及预设的映射表确定对应的第一压下量,直至所述TX与所述固相线温度Ts达到一致;所述映射表用于表征所述温度区间与所述第一压下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压下量为0~15mm;当所述铸坯的拉速继续提高时,根据所述TX确定所述预定点的固相率fsH;确定所述固相率fsH所属的条件区间,根据所述条件区间及所述映射表确定对应的第二压下量,直至铸坯完成;所述映射表还用于表征所述条件区间与所述第二压下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二压下量为0~20mm;如此,在铸坯凝固前沿,由于表面温度是低于心部温度的,且本实施例中第一压下量为0~15mmm,第二压下量为0~20mm,相当于是对心部进行大压下,因此可以将大部分压下量都传递至铸坯心部,从而可以降低心部疏松,同时也可以在收缩过程会最大程度地消除铸坯心部的孔洞,提高了心部质量;并且在连铸过程中,以铸坯预定点为判定对象,可准确实现铸坯最后凝固点的压下;另外,在铸坯过程中,根据铸坯预定点的温度动态调整压下量,避免大压下过程中导致的楔形坯,进一步保证了压下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压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铸坯中预定点的温度TX,所述预定点为经过所述铸坯最后凝固点的第一直线与压下辊中心线的交点,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铸坯中心线平行;
当对所述铸坯进行开浇后,根据所述铸坯的固相线温度Ts及所述TX确定温度差值dtH
在不同的压下模式下,确定所述dtH所属的温度区间,根据所述温度区间及预设的映射表确定对应的第一压下量,直至所述TX与所述固相线温度Ts达到一致;所述映射表用于表征所述温度区间与所述第一压下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压下量为0~15mm;
当所述铸坯的拉速继续提高时,根据所述TX确定所述预定点的固相率fsH
确定所述固相率fsH所属的条件区间,根据所述条件区间及所述映射表确定对应的第二压下量,直至铸坯完成;所述映射表还用于表征所述条件区间与所述第二压下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二压下量为0~20mm。
2.如权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下模式为第一压下模式的情况下,所述温度区间为第一温度区间,所述映射表为第一映射表,所述根据所述温度区间及预设的映射表确定的第一压下量,包括:
当确定dtH>0时,所述dtH对应的温度区间为0<dtH<∞,根据所述第一温度区间在所述第一映射表中查找对应的第一压下量,所述第一压下量为0mm。
3.如权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压下模式为第一压下模式时,所述条件区间为第一条件区间,所述映射表为第一映射表,所述根据所述条件区间及预设的映射表确定对应的第二压下量,包括:
当确定0.95<fsH≤1时,根据所述第一条件区间在所述第一映射表中查找对应的第二压下量,所述第二压下量为0mm;
当确定0.8<fsH≤0.95时,根据所述第一条件区间在所述映射表中查找对应的第二压下量,所述第二压下量为20mm;
当确定0<fsH≤0.8时,根据所述第一条件区间在所述第一映射表中查找对应的第二压下量,所述第二压下量为0mm。
4.如权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TX确定所述预定点的固相率fsH,包括:
根据公式确定所述预定点的固相率fsH;其中,所述TL为所述铸坯的液相线温度,所述Ts为所述铸坯的固相线温度,所述TX为所述铸坯中预定点的温度。
5.如权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压下模式为第二压下模式时,所述温度区间为第二温度区间,所述映射表为第二映射表,所述根据所述温度区间及预设的映射表确定的第一压下量,包括:
当确定dtH>50时,所述dtH对应的第二温度区间为50<dtH<∞,根据所述第二温度区间在所述第二映射表中查找对应的第一压下量,所述第一压下量为0mm;
当20<dtH≤50时,根据所述第二温度区间在所述第二映射表中查找对应的第一压下量,所述第一压下量为10mm;
当确定0<dtH≤20时,根据所述第二温度区间在所述第二映射表中查找对应的第一压下量,所述第一压下量为15mm。
6.如权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压下模式为第二压下模式时,所述条件区间为第二条件区间,所述映射表为第二映射表,所述根据所述条件区间及预设的映射表确定的第二压下量,包括:
当确定0.95<fsH≤1时,根据所述第二条件区间在所述第二映射表中查找对应的第二压下量,所述第二压下量为15mm;
当确定0.8<fsH≤0.95时,根据所述第二条件区间在所述第二映射表中查找对应的第二压下量,所述第二压下量为20mm;
当确定0.5<fsH≤0.8时,根据所述第二条件区间在所述第二映射表中查找对应的第二压下量,所述第二压下量为10mm;
当确定0<fsH≤0.5时,根据所述第二条件区间在所述第二映射表中查找对应的第二压下量,所述第二压下量为0mm。
7.一种压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铸坯中预定点的温度TX,所述预定点为经过所述铸坯最后凝固点的第一直线与压下辊中心线的交点,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铸坯中心线平行;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当对所述铸坯进行开浇时,根据所述铸坯的固相线温度Ts及所述TX确定温度差值dtH
第二确定单元,在不同的压下模式下,确定所述dtH所属的温度区间,根据所述温度区间及预设的映射表确定对应的第一压下量,直至所述TX与所述固相线温度Ts达到一致;所述映射表用于表征所述温度区间与所述第一压下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压下量为0~15mm;
当所述铸坯的拉速继续提高时,根据所述TX确定所述预定点的固相率fsH
确定所述固相率fsH所属的条件区间,根据所述条件区间及所述映射表确定对应的第二压下量,直至铸坯完成;所述映射表还用于表征所述条件区间与所述第二压下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在所述压下模式为第一压下模式的情况下,所述温度区间为第一温度区间,所述映射表为第一映射表,当确定dtH>0时,所述dtH对应的温度区间为0<dtH<∞,根据所述第一温度区间在所述第一映射表中查找对应的第一压下量,所述第一压下量为0mm。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在所述压下模式为第一压下模式的情况下,所述条件区间为第一条件区间,所述映射表为第一映射表,当确定0.95<fsH≤1时,根据所述第一条件区间在所述第一映射表中查找对应的第二压下量,所述第二压下量为0mm;
当确定0.8<fsH≤0.95时,根据所述第一条件区间在所述映射表中查找对应的第二压下量,所述第二压下量为20mm;
当确定0<fsH≤0.8时,根据所述第一条件区间在所述第一映射表中查找对应的第二压下量,所述第二压下量为0mm。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当所述铸坯的拉速提高时,根据公式确定所述预定点的固相率fsH;其中,所述TL为所述铸坯的液相线温度,所述Ts为所述铸坯的固相线温度,所述TX为所述铸坯中预定点的温度。
CN201910840377.0A 2019-09-06 2019-09-06 一种压下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04799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40377.0A CN110479977B (zh) 2019-09-06 2019-09-06 一种压下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40377.0A CN110479977B (zh) 2019-09-06 2019-09-06 一种压下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79977A true CN110479977A (zh) 2019-11-22
CN110479977B CN110479977B (zh) 2021-07-23

Family

ID=685554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40377.0A Active CN110479977B (zh) 2019-09-06 2019-09-06 一种压下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79977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60221A (zh) * 2020-04-03 2020-07-03 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280mm×320mm断面高碳钢消除中心缩孔及控制中心偏析的方法
CN112605358A (zh) * 2020-10-30 2021-04-06 五矿营口中板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改善超厚板坯高碳钢中心偏析的方法
CN114136794A (zh) * 2021-10-21 2022-03-04 大冶特殊钢有限公司 一种液压机锻造钢料实际压下量检测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56512A (ja) * 1997-12-02 1999-06-15 Sumitomo Metal Ind Ltd ビームブランクの未凝固圧下製造法
CN1449877A (zh) * 2002-04-08 2003-10-22 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 连续铸造方法、连续铸造装置及连续铸造坯
JP2006341297A (ja) * 2005-06-10 2006-12-21 Sumitomo Metal Ind Ltd 鋼の連続鋳造方法及び連続鋳造鋳片
CN1911561A (zh) * 2005-08-09 2007-02-14 宝钢集团上海梅山有限公司 一种板坯连铸轻压下位置的控制方法
CN106232263A (zh) * 2014-05-14 2016-12-14 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 铸坯的连续铸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56512A (ja) * 1997-12-02 1999-06-15 Sumitomo Metal Ind Ltd ビームブランクの未凝固圧下製造法
CN1449877A (zh) * 2002-04-08 2003-10-22 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 连续铸造方法、连续铸造装置及连续铸造坯
JP2006341297A (ja) * 2005-06-10 2006-12-21 Sumitomo Metal Ind Ltd 鋼の連続鋳造方法及び連続鋳造鋳片
CN1911561A (zh) * 2005-08-09 2007-02-14 宝钢集团上海梅山有限公司 一种板坯连铸轻压下位置的控制方法
CN106232263A (zh) * 2014-05-14 2016-12-14 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 铸坯的连续铸造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60221A (zh) * 2020-04-03 2020-07-03 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280mm×320mm断面高碳钢消除中心缩孔及控制中心偏析的方法
CN112605358A (zh) * 2020-10-30 2021-04-06 五矿营口中板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改善超厚板坯高碳钢中心偏析的方法
CN114136794A (zh) * 2021-10-21 2022-03-04 大冶特殊钢有限公司 一种液压机锻造钢料实际压下量检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79977B (zh) 2021-07-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79977A (zh) 一种压下方法及装置
CN105108096B (zh) 一种重轨钢大方坯连铸动态轻压下量的确定方法
CN110523937A (zh) 一种压下方法及装置
CN104162638B (zh) 一种结晶器冷却水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04148387B (zh) 一种连铸热芯轧制方法
CN109351928A (zh) 一种防止亚包晶钢铸坯表面纵裂纹的方法
CN109261922A (zh) 一种凝固末端大压下连铸机的控制方法及生产工艺
CN104307891B (zh) 一种阶梯式热轧带钢产线层流冷却控制方法
WO2023087633A1 (zh) 一种验证二次冷却凝固模型准确性方法
CN109420747B (zh) 一种高收得率的板坯连铸机自动封顶工艺
CN204122708U (zh) 一种结晶器冷却水控制装置
CN101214512A (zh) 高精度磁控阳极筒用铜管加工工艺
CN101791681A (zh) 中厚板用板坯的水冷模铸生产工艺
CN104174659B (zh) 一种液芯大压下轧制温度控制方法
CN107442756B (zh) 提高板坯轻压下效率的方法
CN104084429B (zh) 一种液芯大压下轧制压下量控制方法
CN108213371B (zh) 一种动态调整板坯连铸机红坯压力的方法
CN103846401B (zh) 一种提高特厚板坯表面质量的二冷工艺
CN108746449A (zh) 一种大中型钢锭的锻造方法
CN114626224A (zh) 一种超高拉速方坯连铸结晶器内腔锥度的确定方法
CN108393353B (zh) 一种lp钢板的生产方法
CN104128575B (zh) 一种结晶器上基准抛物线连续锥度获取方法及装置
CN211360552U (zh) 一种金属铸造模具浇筑保温套装置
CN208483199U (zh) 一种热轧窄带钢表面脱碳中方坯比水量控制装置
CN105328156B (zh) 一种普通不锈钢连铸生产中异钢种快换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