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76531A - 一种利用福寿螺提高土壤养分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福寿螺提高土壤养分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76531A
CN110476531A CN201910722392.5A CN201910722392A CN110476531A CN 110476531 A CN110476531 A CN 110476531A CN 201910722392 A CN201910722392 A CN 201910722392A CN 110476531 A CN110476531 A CN 1104765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macea canaliculata
soil
powder
pomacea
le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2239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章家恩
卢雪凝
王家新
赵本良
危晖
向慧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72239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76531A/zh
Publication of CN1104765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765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BSOIL WORKING IN AGRICULTURE OR FORESTRY;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AGRICULTURAL MACHINES OR IMPLEMENTS, IN GENERAL
    • A01B79/00Methods for working soil
    • A01B79/02Methods for working soil combined with other agricultural processing, e.g. fertilising, plant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40Monitoring or fighting invasive speci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福寿螺提高土壤养分的方法,将收集的福寿螺尽快低温冷冻致死、干燥至恒重并粉碎,然后将粉碎后的福寿螺粉按59~588kg/亩水平施用贫瘠土壤。本发明利用福寿螺粉施用于贫瘠土壤中,有效地提高了土壤总有机碳、总氮、氨态氮、硝态氮、有效磷等养分的含量。福寿螺是华南地区常见的入侵物种,来源广泛。本发明实现了“化害为利,变废为宝”目标,利用福寿螺中的营养成分,有效地提高了土壤养分,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福寿螺利用技术。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福寿螺提高土壤养分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外来入侵生物的资源化利用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利用福寿螺提高土壤养分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土壤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我国农业由于长期复种、连作,重化肥轻有机肥的种植习惯,及大水漫灌、淹灌、不合理耕作、镇压等农耕措施,使得土壤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土壤有机质降低,生产能力下降,土壤营养元素含量匮乏。目前常规提高土壤养分的方法主要为施加化肥或有机肥。
福寿螺具有繁殖迅速、食量大的特点,对水稻及生态环境危害极大,加之福寿螺是广州管圆线虫的主要寄主,被国际外来入侵物种专家委员会列为世界100种恶性外来入侵物种之一,我国国家环保部和中国科学院也将福寿螺列入了首批入侵中国的16种外来物种的“黑名单”。目前农业生产实践中采用的化学杀螺剂,不仅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农产品安全问题,而且导致福寿螺产生抗药性,并不能实现减少福寿螺卵块及降低其孵化率的目的。为了减少化学除螺剂的使用,降低防控成本提高农民收益,探索福寿螺在解决当前生态环境问题上的应用,实现福寿螺“以用促防”的无害化与资源化利用已成为研究焦点。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以用促防”的技术手段,既能够资源化利用有害入侵生物福寿螺,又能够提高贫瘠土壤养分,提高农业生产力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当前土壤营养元素含量匮乏的问题,提供一种利用福寿螺提高土壤养分的方法,推进福寿螺废弃物在提高土壤养分上的资源化应用,另外,也可增强农民拾取福寿螺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以用促防”的目的,即通过利用间接地防控福寿螺的入侵和扩散。
本发明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利用福寿螺提高土壤养分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收集的福寿螺尽快低温冷冻致死、干燥至恒重并粉碎;
(2)将步骤(1)粉碎后的福寿螺粉按59~588kg/亩水平施用贫瘠土壤。
本发明通过实验室试验研究发现,在实验室试验中,将粉碎后的福寿螺粉与贫瘠土壤按2.5~25g kg-1水平施用于贫瘠土壤,可以提高贫瘠土壤中有机碳、总氮、氨态氮、硝态氮、有效磷等养分的含量,从而综合提高土壤养分。根据实验室试验的研究结果,结合研究团队多年的大田土壤营养利用研究经验,本发明发现在大田应用中,只有将福寿螺粉按59~588kg/亩水平施用贫瘠土壤,才能达到提高贫瘠土壤中有机碳、总氮、氨态氮、硝态氮、有效磷等养分的含量的作用。
优选地,将冷冻致死的福寿螺干燥至恒重并粉碎至80~100目。
在福寿螺的处理过程中,即福寿螺的冷冻、干燥、粉碎,应在短时间内完成,防止因处理不及时,死后的福寿螺变质腐烂。如果冷冻、干燥后的福寿螺不立即粉碎,可以将处理后的福寿螺保存与密闭干燥器或干燥室中,防止因回潮导致发酵腐烂等。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贫瘠土壤的土地类型为旱地。
根据本发明的研究结果发现,福寿螺粉的添加量对于施用土壤中总有机碳、总氮、氨态氮、硝态氮、有效磷等养分的含量的影响作用完全不同,本发明需要将5种成分的结果进行综合,选择合适的添加量。优选地,步骤(2)中将福寿螺粉按350~588kg/亩水平施用贫瘠土壤。更优选地,步骤(2)中将福寿螺粉按588kg/亩水平施用贫瘠土壤。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福寿螺粉的施用时间可选在休耕期,以达到在作物种植前,福寿螺粉被充分分解成为有效养分。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福寿螺粉施用后,应结合当地气候(如气温、降雨量等)制定合适的补水方案,保证土壤有适宜的含水量,为土壤理化反应提供适宜条件。优选地,应按照2123~4247L/亩/周的用量向贫瘠土壤补充水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福寿螺提高土壤养分的方法,该方法通过短时间内将福寿螺制备成福寿螺粉,并按照特定的施用量施用到贫瘠土壤中,可以分别提高贫瘠土壤中有机碳、总氮、氨态氮、硝态氮、有效磷等养分的含量,从而综合提高土壤养分。另外,本发明还是一种福寿螺资源化利用且环境友好的贫瘠土壤改良技术,以及间接的“以用促防”的防控福寿螺技术。
附图说明
图1添加福寿螺粉及石灰对土壤总有机碳的影响。
图2添加福寿螺粉及石灰对土壤总氮的影响。
图3添加福寿螺粉及石灰对土壤氨态氮的影响。
图4添加福寿螺粉及石灰对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图5添加福寿螺粉及石灰对土壤有效磷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实施例并不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的限定。除非特别说明,本发明采用的试剂、方法和设备为本技术领域常规试剂、方法和设备。
除非特别说明,以下实施例所用试剂和材料均为市购。
实施例1
(1)福寿螺粉的制备:采用人工拾取或其他工具(如网兜等)辅助拾取福寿螺(福寿螺可在福寿螺原产地及其入侵地获取),获取后的福寿螺须冷藏运输,并放入低温(-80~-20℃)冰箱冷冻12~24小时至死;将冷冻致死后的福寿螺放入恒温烘箱85℃干燥8小时至恒重;将干燥后的福寿螺使用机械粉碎机粉碎至80~100目,得福寿螺粉。
(2)将0.5g kg-1水平的福寿螺粉与贫瘠土壤混合物装入口径为200mm,底部直径为180mm,高度为260mm由聚氯乙烯(PVC)制成的塑料圆柱形盆中,盆中装入混合物(添加物+贫瘠土壤)的重量为2千克。PVC盆底部有孔,底部配有托盘,在PVC盆的内底部放置滤纸以防止土壤或福寿螺的粉颗粒损失。每周向PVC盆提供400ml去离子水,在温室中培养120天。在实验结束时用土钻取表面至底部的土壤,冷藏运输至实验室,立即将土样利用四分法均匀地分为三份,一部分4℃保存、一部分-20℃保存,另一部分室内风干备用。
实施例2
(1)福寿螺粉的制备:同实施例1。
(2)将1.0g kg-1水平的福寿螺粉与贫瘠土壤混合物装入口径为200mm,底部直径为180mm,高度为260mm由聚氯乙烯(PVC)制成的塑料圆柱形盆中,盆中装入混合物(添加物+贫瘠土壤)的重量为2千克。PVC盆底部有孔,底部配有托盘,在PVC盆的内底部放置滤纸以防止土壤或福寿螺的粉颗粒损失。每周向PVC盆提供400ml去离子水,温室中培养120天。在实验结束时用土钻取表面至底部的土壤,冷藏运输至实验室,立即将土样利用四分法均匀地分为三份,一部分4℃保存、一部分-20℃保存,另一部分室内风干备用。
实施例3
(1)福寿螺粉的制备:同实施例1。
(2)将2.5g kg-1水平的福寿螺粉与贫瘠土壤混合物装入口径为200mm,底部直径为180mm,高度为260mm由聚氯乙烯(PVC)制成的塑料圆柱形盆中,盆中装入混合物(添加物+贫瘠土壤)的重量为2千克。PVC盆底部有孔,底部配有托盘,在PVC盆的内底部放置滤纸以防止土壤或福寿螺的粉颗粒损失。每周向PVC盆提供400ml去离子水,在温室中培养120天。在实验结束时用土钻取表面至底部的土壤,冷藏运输至实验室,立即将土样利用四分法均匀地分为三份,一部分4℃保存、一部分-20℃保存,另一部分室内风干备用。
实施例4
(1)福寿螺粉的制备:同实施例1。
(2)将25g kg-1水平的福寿螺粉与贫瘠土壤混合物装入口径为200mm,底部直径为180mm,高度为260mm由聚氯乙烯(PVC)制成的塑料圆柱形盆中,盆中装入混合物(添加物+贫瘠土壤)的重量为2千克。PVC盆底部有孔,底部配有托盘,在PVC盆的内底部放置滤纸以防止土壤或福寿螺的粉颗粒损失。每周向PVC盆提供400ml去离子水,在温室中培养120天。在实验结束时用土钻取表面至底部的土壤,冷藏运输至实验室,立即将土样利用四分法均匀地分为三份,一部分4℃保存、一部分-20℃保存,另一部分室内风干备用。
实施例5
(1)福寿螺粉的制备:同实施例1。
(2)将50g kg-1水平的福寿螺粉与贫瘠土壤混合物装入口径为200mm,底部直径为180mm,高度为260mm由聚氯乙烯(PVC)制成的塑料圆柱形盆中,盆中装入混合物(添加物+贫瘠土壤)的重量为2千克。PVC盆底部有孔,底部配有托盘,在PVC盆的内底部放置滤纸以防止土壤或福寿螺的粉颗粒损失。每周向PVC盆提供400ml去离子水在温室中培养120天。在实验结束时用土钻取表面至底部的土壤,冷藏运输至实验室,立即将土样利用四分法均匀地分为三份,一部分4℃保存、一部分-20℃保存,另一部分室内风干备用。
实施例6
(1)福寿螺粉的制备:同实施例1。
(2)将100g kg-1水平的福寿螺粉与贫瘠土壤混合物装入口径为200mm,底部直径为180mm,高度为260mm由聚氯乙烯(PVC)制成的塑料圆柱形盆中,盆中装入混合物(添加物+贫瘠土壤)的重量为2千克。PVC盆底部有孔,底部配有托盘,在PVC盆的内底部放置滤纸以防止土壤或福寿螺的粉颗粒损失。每周向PVC盆提供400ml去离子水,在温室中培养120天。在实验结束时用土钻取表面至底部的土壤,冷藏运输至实验室,立即将土样利用四分法均匀地分为三份,一部分4℃保存、一部分-20℃保存,另一部分室内风干备用。
实施例7
将0.5g kg-1水平的生石灰与贫瘠土壤混合物装入口径为200mm,底部直径为180mm,高度为260mm由聚氯乙烯(PVC)制成的塑料圆柱形盆中,盆中装入混合物(添加物+贫瘠土壤)的重量为2千克。PVC盆底部有孔,底部配有托盘,在PVC盆的内底部放置滤纸以防止土壤或福寿螺的粉颗粒损失。每周向PVC盆提供400ml去离子水,在温室中培养120天。在实验结束时用土钻取表面至底部的土壤,冷藏运输至实验室,立即将土样利用四分法均匀地分为三份,一部分4℃保存、一部分-20℃保存,另一部分室内风干备用。
实施例8
将1.0g kg-1水平的生石灰与贫瘠土壤混合物装入口径为200mm,底部直径为180mm,高度为260mm由聚氯乙烯(PVC)制成的塑料圆柱形盆中,盆中装入混合物(添加物+贫瘠土壤)的重量为2千克。PVC盆底部有孔,底部配有托盘,在PVC盆的内底部放置滤纸以防止土壤或福寿螺的粉颗粒损失。每周向PVC盆提供400ml去离子水,在温室中培养120天。在实验结束时用土钻取表面至底部的土壤,冷藏运输至实验室,立即将土样利用四分法均匀地分为三份,一部分4℃保存、一部分-20℃保存,另一部分室内风干备用。
实施例9
将2.5g kg-1水平的生石灰与贫瘠土壤混合物装入口径为200mm,底部直径为180mm,高度为260mm由聚氯乙烯(PVC)制成的塑料圆柱形盆中,盆中装入混合物(添加物+贫瘠土壤)的重量为2千克。PVC盆底部有孔,底部配有托盘,在PVC盆的内底部放置滤纸以防止土壤或福寿螺的粉颗粒损失。每周向PVC盆提供400ml去离子水,在温室中培养120天。在实验结束时用土钻取表面至底部的土壤,冷藏运输至实验室,立即将土样利用四分法均匀地分为三份,一部分4℃保存、一部分-20℃保存,另一部分室内风干备用。
实施例10
将2千克贫瘠土壤混合物装入口径为200mm,底部直径为180mm,高度为260mm由聚氯乙烯(PVC)制成的塑料圆柱形盆中,作为空白对照组(CK)。PVC盆底部有孔,底部配有托盘,在PVC盆的内底部放置滤纸以防止土壤或福寿螺的粉颗粒损失。每周向PVC盆提供约400ml去离子水,在温室中培养120天。在实验结束时用土钻取表面至底部的土壤,冷藏运输至实验室,立即将土样利用四分法均匀地分为三份,一部分4℃保存、一部分-20℃保存,另一部分室内风干备用。
测定实施例1-10实验结束时的土壤的有机碳、总氮、氨态氮、硝态氮、有效磷等养分的含量,结果如图1-5所示。对比结果发现:施用福寿螺粉时,能够提高土壤有机碳(TOC)、总氮(TN)、氨态氮(NH4-N)和硝态氮(NO3-N),对土壤有效磷(AP),在施用水平为100g kg-1时,其含量出现明显降低,这是因为福寿螺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等,其分解为葡萄糖、无机氮等释放到土壤中,进而提高土壤TOC、TN、NH4-N和NO3-N等;而当施用水平为100gkg-1时,土壤呈弱碱性,此时过多的CaCO3会吸附土壤有效磷,导致有效磷含量降低。
实施例11
一种利用福寿螺提高土壤养分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福寿螺粉的制备:同实施例1。
(2)在野外大田实际应用时,在作物种植前的一个月,将福寿螺粉按照588kg/亩的用量均匀抛洒于需要修复的贫瘠土壤中,使用高速旋耕机使福寿螺粉剂与土壤充分混合,15天后,再次使用翻犁进行翻耕,使土壤表层的福寿螺粉与下层土壤充分混合,进而加速福寿螺粉在土壤中分解。福寿螺粉施用后,应结合当时、当地气候(如气温、降雨量等)制定合适的补水方案,保证土壤有适宜的含水量,为土壤理化反应提供适宜条件。优选地,应按照2123~4247L/亩/周的用量向贫瘠土壤补充水份。
实施例12
一种利用福寿螺提高土壤养分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福寿螺粉的制备:同实施例1。
(2)在野外大田实际应用时,应在作物种植前的一个月,将福寿螺粉按照59kg/亩的用量均匀抛洒于需要修复的贫瘠土壤中,使用高速旋耕机使福寿螺粉剂与土壤充分混合,15天后,再次使用翻犁进行翻耕,使土壤表层的福寿螺粉与下层土壤充分混合,进而加速福寿螺粉在土壤中分解。福寿螺粉施用后,应结合当时、当地气候(如气温、降雨量等)制定合适的补水方案,保证土壤有适宜的含水量,为土壤理化反应提供适宜条件。优选地,应按照2123~4247L/亩/周的用量向贫瘠土壤补充水份。
实施例13
一种利用福寿螺提高土壤养分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福寿螺粉的制备:同实施例1。
(2)在野外大田实际应用时,应在作物种植前的一个月,将福寿螺粉按照350kg/亩的用量均匀抛洒于需要修复的贫瘠土壤中,使用高速旋耕机使福寿螺粉剂与土壤充分混合,15天后,再次使用翻犁进行翻耕,使土壤表层的福寿螺粉与下层土壤充分混合,进而加速福寿螺粉在土壤中分解。福寿螺粉施用后,应结合当时、当地气候(如气温、降雨量等)制定合适的补水方案,保证土壤有适宜的含水量,为土壤理化反应提供适宜条件。优选地,应按照2123~4247L/亩/周的用量向贫瘠土壤补充水份。
以上结果表明,该发明不仅能够提供一种有效提高土壤养分的方法,还能通过福寿螺的资源化利用,间接地防控福寿螺的入侵和扩散。该方法降低福寿螺的防治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刺激农民收集福寿螺的积极性,实现了“化害为利,变废为宝”环境友好型利用目标。

Claims (7)

1.一种利用福寿螺提高土壤养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收集的福寿螺尽快低温冷冻致死、干燥至恒重并粉碎成粉;
(2)将步骤(1)粉碎后的福寿螺粉按59~588kg/亩水平施用贫瘠土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粉碎是指将福寿螺粉碎至80~100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贫瘠土壤土地类型为旱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将福寿螺粉按350~588kg/亩水平施用贫瘠土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将福寿螺粉按588kg/亩水平施用贫瘠土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福寿螺粉的施用时间选在休耕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福寿螺粉施用后,按照2123~4247 L/亩/周的用量向贫瘠土壤补充水份。
CN201910722392.5A 2019-08-06 2019-08-06 一种利用福寿螺提高土壤养分的方法 Pending CN1104765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22392.5A CN110476531A (zh) 2019-08-06 2019-08-06 一种利用福寿螺提高土壤养分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22392.5A CN110476531A (zh) 2019-08-06 2019-08-06 一种利用福寿螺提高土壤养分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76531A true CN110476531A (zh) 2019-11-22

Family

ID=685500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22392.5A Pending CN110476531A (zh) 2019-08-06 2019-08-06 一种利用福寿螺提高土壤养分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7653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12916A (zh) * 2020-05-09 2020-08-11 湖南科技大学 一种促进小根蒜(Allium macrostemon)在盐碱土中生长的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03036B1 (en) * 1997-11-14 2004-03-09 Colin Leslie Young Stomach-action molluscicides
CN101810257A (zh) * 2009-02-23 2010-08-25 张懋 迷你太空农场——用昆虫循环全部生物废料的食品再生系统
CN102934546A (zh) * 2012-12-05 2013-02-20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快速改良南方丘陵山地新垦贫瘠土地耕层土壤的方法
KR20150070893A (ko) * 2013-12-17 2015-06-25 인바이오 주식회사 달팽이류 방제제 및 이의 방제방법
TW201545658A (zh) * 2014-06-09 2015-12-16 Ho Han Ind Co Ltd 超低溫冷凍除蟲法
CN106008052A (zh) * 2016-05-26 2016-10-12 惠州市东江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土壤改良剂
CN107915527A (zh) * 2017-12-06 2018-04-17 广西武宣金泰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福寿螺粉制作生物有机肥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03036B1 (en) * 1997-11-14 2004-03-09 Colin Leslie Young Stomach-action molluscicides
CN101810257A (zh) * 2009-02-23 2010-08-25 张懋 迷你太空农场——用昆虫循环全部生物废料的食品再生系统
CN102934546A (zh) * 2012-12-05 2013-02-20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快速改良南方丘陵山地新垦贫瘠土地耕层土壤的方法
KR20150070893A (ko) * 2013-12-17 2015-06-25 인바이오 주식회사 달팽이류 방제제 및 이의 방제방법
TW201545658A (zh) * 2014-06-09 2015-12-16 Ho Han Ind Co Ltd 超低溫冷凍除蟲法
CN106008052A (zh) * 2016-05-26 2016-10-12 惠州市东江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土壤改良剂
CN107915527A (zh) * 2017-12-06 2018-04-17 广西武宣金泰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福寿螺粉制作生物有机肥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福州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 "《福州文史资料选辑 第17辑 纪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专辑》", 31 December 1998 *
赵本良等: "《福寿螺的过冷却研究》", 《生态学报》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12916A (zh) * 2020-05-09 2020-08-11 湖南科技大学 一种促进小根蒜(Allium macrostemon)在盐碱土中生长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anna et al. Long-term fertilization, manure and liming effects on soil organic matter and crop yields
CN102653479B (zh) 一种以菌糠为原料制造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Urkurkar et al. Influence of long-term use of inorganic and organic manures on soil fertility and sustainable productivity of rice (Oryza sativa) and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in Inceptisols
CN105316249B (zh) 一种枯草芽孢杆菌及微生物菌剂和它们在发酵腐熟中的应用
CN101691317B (zh) 用茶籽粕生产杀螺型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Salehi et al. Organic and inorganic fertilizer effect on soil CO2 flux, microbial biomass, and growth of Nigella sativa L.
CN108083251A (zh) 一种能提高土壤氮、磷吸附性能的改性生物炭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Yooyen et al. Increasing yield of soybean by adding biochar
Guan et al. Conversion of Tibetan grasslands to croplands decreases accumulation of microbially synthesized compounds in soil
Maiksteniene et al. Effect of preceding crops and green manure on the fertility of clay loam soil
CN102491854B (zh) 一种用于矿山植被恢复的生物土壤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7459420A (zh) 一种含有富硒生物炭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48014A (zh) 一种降低水稻镉含量的肥料
CN104774620A (zh) 一种用于钒污染土壤的复配改良剂及制备方法与改良方法
CN105481505A (zh) 一种小麦种植专用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Parlak et al. Effect of soil compaction on root growth and nutrient uptake of forage crops
Aslam et al. Effects of biochar and zeolite integrated with nitrogen on soil characteristics, yield and quality of maize (Zea mays L.)
CN109874443A (zh) 一种镉污染旱地土壤种植作物的方法
CN110476531A (zh) 一种利用福寿螺提高土壤养分的方法
CN109279956A (zh) 含有氨基寡糖素和硫酸钾钙镁的肥料组合物
KR101434019B1 (ko) 작물생육용 토양개량제
CN112010697A (zh) 一种葛根种植专用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81636A (zh) 一种基于同源植物的沙地节水保肥材料及其应用
CN112292954B (zh) 一种虫菌砂立体生态系统及其构建方法
CN107821101A (zh) 一种杂交籼稻中大苗机插的专用育秧基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12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