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75654B - 柔性管的制造装置 - Google Patents

柔性管的制造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75654B
CN110475654B CN201980001196.7A CN201980001196A CN110475654B CN 110475654 B CN110475654 B CN 110475654B CN 201980001196 A CN201980001196 A CN 201980001196A CN 110475654 B CN110475654 B CN 1104756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n
valve
mold
cylinder
di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0119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75654A (zh
Inventor
菊泽良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la Gik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la Gik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804575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454803B1/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904474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765136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Pla Gik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Pla Gike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4756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756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756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756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25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8/30Extrusion nozzles or dies
    • B29C48/32Extrusion nozzles or dies with annular openings, e.g. for forming tubular articles
    • B29C48/34Cross-head annular extrusion nozzles, i.e. for simultaneously receiving moulding material and the preform to be coa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03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extruded material at extrusion
    • B29C48/09Articles with cross-sections having partially or fully enclosed cavities, e.g. pipes or chann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022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choice of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03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extruded material at extrusion
    • B29C48/09Articles with cross-sections having partially or fully enclosed cavities, e.g. pipes or channels
    • B29C48/10Articles with cross-sections having partially or fully enclosed cavities, e.g. pipes or channels flexible, e.g. blown foi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15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incorporating preformed parts or layers, e.g. extrusion moulding around inserts
    • B29C48/151Coating hollow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15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incorporating preformed parts or layers, e.g. extrusion moulding around inserts
    • B29C48/154Coating solid articles, i.e. non-hollow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15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incorporating preformed parts or layers, e.g. extrusion moulding around inserts
    • B29C48/154Coating solid articles, i.e. non-hollow articles
    • B29C48/155Partial coating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16Article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components, e.g. co-extruded lay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25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8/255Flow control means, e.g. valves
    • B29C48/2552Flow control means, e.g. valves provided in the feeding, melting, plasticising or pumping zone, e.g. screw, barrel, gear-pump or ra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25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8/30Extrusion nozzles or dies
    • B29C48/32Extrusion nozzles or dies with annular openings, e.g. for forming tubular articles
    • B29C48/33Extrusion nozzles or dies with annular openings, e.g. for forming tubular articles with parts rotatable relative to each oth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009Making of catheters or other medical or surgical tub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25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8/252Drive or actuation means; Transmission means; Screw supporting means
    • B29C48/2528Drive or actuation means for non-plasticising purposes, e.g. dosing uni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25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8/30Extrusion nozzles or dies
    • B29C48/32Extrusion nozzles or dies with annular openings, e.g. for forming tubular articles
    • B29C48/325Extrusion nozzles or dies with annular openings, e.g. for forming tubular articles being adjustable, i.e. having adjustable exit sections
    • B29C48/327Extrusion nozzles or dies with annular openings, e.g. for forming tubular articles being adjustable, i.e. having adjustable exit sections with center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0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753Medical equipment;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9L2031/7542Catheter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适用于使构成树脂层的两种树脂的混合比连续地变化的柔性管的制造的制造装置。柔性管的制造装置具备模具,该模具包括:内模,其具有筒形状,且在外表面设置有槽;管状构件,其被收容于内模的内部,且具有供编织线从一端向另一端贯穿的贯通孔;以及外模,其以在外模与内模的外表面之间产生规定的间隙的方式包围内模,且具有向从管状构件的另一端抽出的编织线的外表面挤出供给至间隙的树脂的挤出口,树脂供给部在马达使内模绕中心轴旋转的状态下,向模具供给第一树脂以及第二树脂。

Description

柔性管的制造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将利用树脂覆盖编织件的外表面而成的柔性管挤出成形的柔性管的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疗单位,为了向患者的生物体内的规定部位注入药液或造影剂等、或者抽出生物体内的体液等,使用被称作导管的管状的医疗器具。该导管由于要贯穿弯曲的血管等而插入到生物体内,因此对插入前端部要求柔软性,以使得在不对血管等造成损伤的状态下容易沿着血管等的弯曲部分发生弯曲。另一方面,对导管中的未插入到生物体内的部分要求适当的刚性,以使得容易进行导管的操作。对此,提出了以前端部柔软且手边侧坚硬的方式使硬度沿着长度方向阶段性地发生变化的导管的各种制造装置。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具备能够变更第一树脂与第二树脂的混合比的混合阀的柔性管的制造装置。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结构:在从混合阀向模具供给第一树脂的流路与从混合阀向模具供给第二树脂的流路的合流点或比该合流点更靠模具侧的位置设置混合第一树脂以及第二树脂的树脂混合部,从而能够抑制第一树脂与第二树脂的混合不均。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14486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使用两种树脂的混合物来构成覆盖柔性管的树脂层,在通过使两种树脂的混合比发生变化,从而使树脂层的特性沿着柔性管的长度方向产生变化的情况下,为了使树脂层的特性变化平滑地进行,优选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那样能够将两种树脂均匀地混合的方法。另外,优选从混合阀至模具为止的树脂的流路较短,以能够响应良好地使两种树脂的混合比发生变化,或者能够自如地调整两种树脂的混合比发生变化的部分的长度。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柔性管的制造装置中,由于设置树脂混合部从而使得从混合阀至模具为止的流路容易变长,因此在树脂混合部的结构上存在改进的余地。另外,对于作为导管、内窥镜的管而使用的柔性管,尺寸稳定性,即外径均匀也是必要条件。这样,在一边改变两种树脂的混合比一边成形柔性管的树脂层时,存在各种应该考虑的要素。
对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适用于使构成树脂层的两种树脂的混合比连续地变化的柔性管的制造的制造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柔性管的制造装置具备:模具,其向编织线的表面挤出树脂;树脂供给部,其能够向模具供给第一树脂以及与第一树脂不同的第二树脂;以及马达。模具包括:内模,其具有筒形状,且在外表面设置有槽;管状构件,其被收容于内模的内部,且具有供编织线从一端向另一端贯穿的贯通孔;以及外模,其以在外模与内模的外表面之间产生规定的间隙的方式包围内模,且具有向从管状构件的另一端抽出的编织线的外表面挤出供给至间隙的树脂的挤出口。外模、内模、以及管状构件以各自的中心轴成为同轴的方式配置。管状构件被固定,树脂供给部在马达使内模绕中心轴旋转的状态下,向模具供给第一树脂以及第二树脂。
另外,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柔性管的制造装置具备:模具,其向编织线的表面挤出树脂;树脂供给部,其能够向模具供给第一树脂以及与第一树脂不同的第二树脂;以及马达。模具包括:管状构件,其具有用于供编织线贯穿的贯通孔,且具有管状的第一构件以及环状的第二构件,该第一构件具有用于供所述编织线插入的第一开放端,该第二构件与第一构件连接,具有供编织线抽出的第二开放端,且最大外径大于所述第一构件的外径;筒形状的内模,其包围管状构件的第一构件,且在外表面设置有槽;以及外模,其以在外模与内模的外表面之间以及在与第二构件的外表面之间分别产生规定的间隙的方式包围内模以及第二构件,且具有向从管状构件的第二开放端抽出的编织线的外表面挤出供给至间隙的树脂的挤出口。外模、内模、以及管状构件以各自的中心轴成为同轴的方式配置。管状构件被固定,树脂供给部在马达使内模绕中心轴旋转的状态下,向模具供给第一树脂以及第二树脂。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适用于使构成树脂层的两种树脂的混合比连续地变化的柔性管的制造的制造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柔性管的制造装置的简要结构的水平剖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模具的前端部的放大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第一工作缸的主视图。
图4是从图3所示的IV-IV线观察到的剖视图。
图5是从图3所示的V-V线观察到的剖视图。
图6是图1所示的第二工作缸的主视图。
图7是从图6所示的VII-VII线观察到的剖视图。
图8是图6所示的第二工作缸的外表面的展开图。
图9是图1所示的第一阀的剖视图。
图10是示出使用图1所示的混合阀来调整树脂混合比的方法的说明图。
图11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柔性管的制造装置的简要结构的垂直剖视图。
图12是图11所示的第一工作缸的主视图。
图13是从图12所示的XIII-XIII线观察到的剖视图。
图14是从图12所示的XIV-XIV线观察到的剖视图。
图15是从图12所示的XV-XV线观察到的剖视图。
图16是图11所示的第二工作缸的主视图。
图17是从图16所示的XVII-XVII线观察到的剖视图。
图18是图16所示的第二工作缸的外表面的展开图。
图19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混合阀的剖视图。
图20是示出使用图19所示的混合阀来调整树脂混合比的方法的说明图。
图21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柔性管的制造装置的简要结构的水平剖视图。
图22是图21所示的模具的前端部的放大图。
图23是示出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柔性管的制造装置的简要结构的垂直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对将本发明应用于在树脂层即内层管的外表面设置编织件(网管),且使用树脂层即外层管覆盖编织件的结构的柔性管的制造装置的例子进行说明。作为这样的柔性管的一例,可以列举导管轴。然而,导管轴只不过是柔性管的一例,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用于内窥镜的柔性管等其他用途的柔性管的制造装置。
(第一实施方式)
<柔性管的制造装置的结构>
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柔性管的制造装置的简要结构的水平剖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模具的前端部的放大图。
柔性管制造装置100具备模具1、第一挤出机2a、第二挤出机2b、混合阀3以及马达4。需要说明的是,柔性管制造装置100经由台座固定在规定的架台等上。另外,在柔性管制造装置100的上游侧以及下游侧适当地设置有用于供给编织线5的供给装置、以及抽出挤出成形后的柔性管6的抽出装置等,对此省略图示。沿着图1以及图2中的左方向从柔性管制造装置100的后方侧向前方侧搬运编织线5。在此,编织线5为在内层管上设置有编织件(网管),且芯线(导丝)贯穿内层管的中空部的状态。柔性管6是在编织线5的表面设置有外层管而得到的,在外层管的成形后将编织线的芯线抽出,从而能够得到导管轴。
模具1是用于向编织线5的外表面挤出树脂的模具,且具备内模7、外模8、以及管状构件9。内模7、外模8、以及管状构件9以各自的中心轴成为同轴的方式配置。以下,将内模7、外模8以及管状构件9的中心轴设为轴AX1
内模7是具有中空的筒形状的构件,且在前端部设置有正锥形状的锥部。另外,在内模7的外表面形成有呈螺旋状延伸的槽10。槽10被设置用于对被供给到设置在内模7以及外模8之间的树脂流路的树脂进行混炼。内模7被外模8支承为能够以轴AX1为中心进行旋转,且与后述的马达4连接。
外模8是具有与内模7的外形相对应的中空部的构件。内模7被收容于外模8的中空部,在内模7的外表面与外模8的内表面之间形成有规定的间隙,该间隙作为向编织线5的外表面挤出的树脂的流路而发挥功能。另外,在外模8的前端设置有挤出口15,该挤出口15用于在将供给的编织线5向前方抽出的同时,将供给到内模7的外表面与外模8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隙的树脂挤出。
管状构件9是具有供编织线5从后端13a向前端13b贯穿的贯通孔14的管状的构件。管状构件9被收容于内模7的内部。管状构件9的距后端13a规定范围的部分固定于框体20,从而限制管状构件9绕轴AX1的旋转。另外,管状构件9与内模7的接触部位成为能够滑动的滑动面。
需要说明的是,在固定管状构件9的框体20设置有与轴AX1同轴且与管状构件9的贯通孔14连续的贯通孔21。由框体20的贯通孔21、管状构件9的贯通孔14、以及外模8的挤出口15形成用于供编织线5通过的路径。
第一挤出机2a以及第二挤出机2b例如是螺杆挤出机,其使树脂的粒料熔融并以恒定速度将熔融后的树脂从前端的喷出口挤出。向第一挤出机2a以及第二挤出机2b分别供给第一树脂以及第二树脂。对于第一树脂与第二树脂,硬度、拉伸强度、伸展率、拉伸弹性率、弯曲强度等至少一个特性不同。从第一挤出机2a以及第二挤出机2b喷出的熔融树脂被供给至后述的混合阀3,并通过混合阀3被调整为规定的混合比而向模具1供给。
混合阀3是能够变更从第一挤出机2a以及第二挤出机2b挤出的两种树脂的混合比的构件。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混合阀3由分体的第一阀11以及第二阀12构成。第一阀11以及第二阀12分别具备:具有能够以轴AX2为中心进行旋转的圆柱形状的阀芯16、以及将阀芯16收容为能够旋转的阀壳体17。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以及图2的例子中,将第一阀11以及第二阀12的中心轴配置为同轴,但第一阀11以及第二阀12的配置并不局限于此。
阀芯16包括中空状的第一工作缸31、以及收容于第一工作缸31内且固定于第一工作缸31的第二工作缸32。需要说明的是,关于第一工作缸31以及第二工作缸32的详细情况将后述。在阀壳体17的内部设置有与阀芯16的外形大致为相同形状的圆柱形状的空间,在该空间内收容有阀芯16。阀芯16在收容于阀壳体17的内部的状态下被支承为,能够一边使阀芯16的外周面与阀壳体17的内周面滑动,一边以轴AX2为中心进行旋转。另外,阀芯16与马达等驱动机构18连接。驱动机构18按照未图示的控制装置的控制,使阀芯16以轴AX2为中心进行旋转。第一阀11以及第二阀12能够根据各自的阀芯16的旋转位置来变更向模具1供给的第一树脂以及第二树脂的混合比。需要说明的是,关于混合阀3的详细情况将后述。
如上所述,通过第一挤出机2a、第二挤出机2b以及混合阀3构成能够向模具1供给第一树脂以及第二树脂的树脂供给部。
马达4与模具1的内模7连接,并能够按照未图示的控制装置的控制,使内模7以轴AX1为中心进行旋转。
在柔性管6的挤出成型时,从框体20的贯通孔21插入的编织线5如图1以及图2中双点划线所示那样,通过管状构件9的贯通孔14,并从外模8的挤出口15向柔性管制造装置100的前方被拉出。从外模8的挤出口15拉出的编织线5被未图示的抽出装置抽出,从而沿图1以及图2中的左方向被连续地搬运。在搬运编织线5的同时,经由混合阀3将从第一挤出机2a喷出的第一树脂、以及/或从第二挤出机2b喷出的第二树脂向模具1的树脂流路供给,从而向通过挤出口15的编织线5的外表面挤出树脂,成形由树脂层(外层管)覆盖了编织线5的柔性管6。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柔性管制造装置100中,树脂向模具1的供给以通过马达4而使内模7绕轴AX1旋转的状态进行。在内模7的外表面设置有螺旋状的槽10,因此被供给到内模7的外表面与外模8的内表面之间的树脂流路的树脂随着内模7绕轴AX1的旋转而被一边混炼一边向挤出口15侧挤出。因此,供给至模具1的两种树脂在从供给点(第一阀11以及第二阀12的喷出口)至挤出口15之间被积极地均匀化。在挤出成形树脂层的特性(例如,硬度)沿长度方向而逐渐变化的柔性管时,需要随着挤出而改变两种树脂的混合比。在本发明所涉及的柔性管制造装置100中,通过内模7的旋转而在树脂流路内混炼两种树脂,因此能够消除两种树脂的混合不均,从而能够使树脂层的特性沿着柔性管6的长度方向连续地且平滑地产生变化。
另外,在模具1中,能够进行树脂的挤出与树脂的混炼这两者,因此与除了树脂的挤出用的模具之外还设置有树脂混炼用的搅拌螺杆等的情况相比,能够缩小从两种树脂的混合部位(在本实施方式为设置于模具1的树脂流路的最上游部)至挤出口为止的流路的长度以及体积。因此,能够提高从在混合阀3中切换两种树脂的混合比起至从挤出口15挤出的树脂混合物的混合比实际发生变化为止的响应。
编织线5的外层由金属制的丝线、树脂性的纤维等线材的编织层或卷绕层构成,使用直径小于1mm的细微的线材来作为该线材。为了防止编织线5的外层的损伤,在一般的柔性管的挤出成形装置中以固定状态使用供编织线5贯穿的内模。在本发明所涉及的柔性管制造装置100中,为了使内模7旋转,设置固定于内模7的内部的管状构件9,使编织线5以贯通管状构件9的贯通孔14的方式通过。即,被收容于外模8的内部的模具形成为具有由内模7以及管状构件9构成的双层管结构。由于管状构件9绕轴AX1的旋转被禁止,因此即使在使内模7旋转时也能够防止编织线5的损伤。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进一步防止编织线5与旋转的内模7接触,如图2所示,优选管状构件9的前端13b位于比内模7的前端22更靠编织线5的搬运方向前方的位置。另外,优选管状构件9的前端13b附近的外表面与内模7的前端22附近的外表面构成为同一面。在本实施方式中,管状构件9的前端13b附近的外表面与内模7的前端22附近的外表面构成与外模8的内表面形状相对应的正锥形状的圆锥台的曲面(周面)。由于管状构件9的前端13b附近的外表面与内模7的前端22附近的外表面形成为同一面,从而能够抑制外模8的内表面与管状构件9的前端13b附近的外表面以及内模7的前端22附近的外表面之间的间隙的尺寸变动,进而抑制来自挤出口15的树脂的挤出压力的变动,因此能够提高在编织线5的表面形成的树脂层的尺寸稳定性。
优选将上述的模具1与第一实施方式或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混合阀3组合使用。详细情况后述,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混合阀均具有如下特征:能够对从第一挤出机2a至模具1的第一树脂的流路内的压力变动、以及从第二挤出机2b至模具1的第二树脂的流路内的压力变动进行抑制,能够提高构成树脂层(外层管)的两种树脂的混合比的变化率以及树脂层的外径尺寸的精度。若将上述的模具1与第一实施方式或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混合阀3组合,则能够均匀地混炼供给至模具1的两种树脂,因此能够提高构成成形的柔性管的树脂层的树脂的混合比的变化率以及树脂层的外径尺寸的精度,并且使树脂层的混合比沿着柔性管6的长度方向连续地且平滑地产生变化。
<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混合阀的详细情况>
以下,一边参照图3~图10,一边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混合阀3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
图3是图1所示的第一工作缸的主视图。图4是从图3所示的IV-IV线观察到的剖视图,图5是从图3所示的V-V线观察到的剖视图。
第一工作缸31是一端(图3中的下端)开放且另一端封闭的圆筒形状的构件,通过在内部设置与第二工作缸32的外形大致为相同形状的圆柱形状的空间33,从而形成有周壁部34。第一工作缸31例如通过金属的切削加工而形成。
在第一工作缸31设置有沿径向贯通周壁部34的多个贯通孔41a~41j以及42a~42j。如图3以及图4所示,贯通孔41a~41j以及42a~42j具有相同的形状以及相同的内径,且各自的中心轴位于距第一工作缸31的下端为高度h1的位置,并以各自的中心轴沿着第一工作缸31的径向延伸且相邻的中心轴所成的中心角为恒定的方式沿着第一工作缸31的周向隔开恒定间距地设置。向上述的贯通孔41a~41j以及42a~42j供给从第一挤出机2a或第二挤出机2b喷出的树脂。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阀11中,通过设置贯通孔41a~41j以及42a~42j而形成于周壁部34的外周面的开口部相当于“第一开口部”。另外,在第二阀12中,通过设置贯通孔41a~41j以及42a~42j而形成于周壁部34的外周面的开口部相当于“第二开口部”。
另外,如图3以及图5所示,在第一工作缸31的外周面形成有排出槽35,该排出槽35以距第一工作缸31的下端为高度h2的位置为中心而上下具有宽度。另外,在排出槽35的内部形成有沿着第一工作缸31的径向贯通周壁部34的贯通孔36。排出槽35以及贯通孔36用于将不向模具1供给的不必要的树脂排出至外部(废弃)。
图6是图1所示的第二工作缸的主视图,图7是从图6所示的VII-VII线观察到的剖视图,图8是从图6所示的第二工作缸的外表面的展开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图8中,在槽45以及46的内部示出细线且较小的圆圈,上述的圆圈并非表示设置于第二工作缸32的结构,而表示在将第二工作缸32插入到第一工作缸31的内部并将该第二工作缸32定位时,设置于第一工作缸31的贯通孔41a~41j以及42a~42j的内侧的开口部所对置配置的位置。
第二工作缸32是具有大致圆柱形状的构件。如图6以及图7所示,在第二工作缸32的内部设置有沿着中心轴而从一端(图6以及图7中的下端)延伸至规定的高度的长孔39。长孔39作为用于向模具1供给树脂的树脂供给路而发挥功能。另外,如图6以及图8所示,在第二工作缸32的外周面设置有槽45以及46。此外,如图6~图8所示,在第二工作缸32设置有从槽45的内部到达长孔39的流入路40。流入路40是用于将供给至槽45的树脂送入长孔39的流路。第二工作缸32例如也通过金属的切削加工而形成。
槽45包括以距第二工作缸32的下端为高度h1的位置为中心而上下具有宽度且沿第二工作缸32的周向延伸的部分。在向第一工作缸31的内部的空间33插入第二工作缸32并将该第二工作缸32定位的状态下,如图8所示,第一工作缸31的贯通孔41a~41j的内侧的开口部与槽45的沿周向延伸的部分对置配置。
槽46具有如下两个部分:以距第二工作缸32的下端为高度h1的位置为中心而上下具有宽度且沿第二工作缸32的周向延伸的部分、以及沿第二工作缸32的轴向延伸且到达距第二工作缸32的下端为高度h2的位置为止的部分。在向第一工作缸31的内部的空间33插入第二工作缸32并将该第二工作缸32定位的状态下,如图8所示,第一工作缸31的贯通孔42a~42j的内侧的开口部与槽46的沿周向延伸的部分对置配置。另外,在向第一工作缸31的内部的空间33插入第二工作缸32并将该第二工作缸32定位的状态下,槽46的沿轴向延伸的部分的下端与图3所示的第一工作缸31的贯通孔36对置配置。
在将第一工作缸31以及第二工作缸32组合而构成阀芯16的状态下,通过设置于第一工作缸31的贯通孔41a~41j以及42a~42j中的任意贯通孔来向形成于第二工作缸32的槽45以及46供给树脂。经由流入路40而与长孔39连接的槽45作为树脂的供给路而发挥功能,与第一工作缸31的贯通孔36以及排出槽35连接的槽46作为树脂的排出路而发挥功能。关于这一点后述。
图9是图1所示的第一阀的剖视图。图9相当于沿着图1所示的A-A’线的位置的剖视图。
图9所示的第一阀11是将阀芯16插入阀壳体17内部的收容空间而得到的,该阀芯16构成为向第一工作缸31的内部插入第二工作缸32并将两者固定。如上所述,阀壳体17内部的收容空间形成为与阀芯16(第一工作缸31)的外周面大致相同的圆柱形状,阀芯16一边使其外周面与阀壳体17的内周面滑动一边以轴AX2为中心而旋转自如。
在阀芯16的组装时,如上所述,以如下方式对第二工作缸32相对于第一工作缸31的旋转位置进行定位:使第一工作缸31的贯通孔41a~41j的内侧的开口部与第二工作缸32的槽45对置,并使第一工作缸31的贯通孔42a~42j的内侧的开口部与第二工作缸32的槽46对置(参照图3~图8)。在通过这样定位而将第一工作缸31与第二工作缸32固定时,在阀芯16形成有以下的流路。
(1)朝向模具的树脂供给路:
从贯通孔41a~41j经由槽45、流入路40而到达长孔39的流路
(2)朝向外部的树脂排出路:
从贯通孔42a~42j经由槽46、贯通孔36而到达排出槽35的流路
另一方面,如图9所示,在阀壳体17形成有供给路50。供给路50包括:供给从挤出机喷出的树脂的流路51、以及与流路51连接且在阀壳体17的内周面的周向的规定范围内延伸的槽状的流路52。供给路50的流路52形成在能够与第一工作缸31的贯通孔41a~41j以及42a~42j对置的位置。
在阀壳体17的内周面设置的流路52的周向的长度设定为能够与贯通孔41a~41j以及42a~42j中的规定数量的贯通孔连通。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阀壳体17的内周面设置的流路52设定为能够向贯通孔41a~41j以及42a~42j的合计一半的贯通孔(在本实施方式中为10个)供给树脂的长度。
详细情况后述,在使阀芯16以轴AX2为中心进行旋转时,流路52与贯通孔41a~41j以及42a~42j的位置关系发生变化。如上所述,贯通孔41a~41j与树脂排出路相连,贯通孔42a~42j与朝向模具1的树脂供给路相连。因此,当流路52与贯通孔41a~41j以及42a~42j的位置关系每次变化相当于1个贯通孔的量的旋转角度时,与流路52连通的贯通孔的数量不发生变化,但与树脂排出路相连的贯通孔的数量和与树脂供给路相连的贯通孔的数量之比发生变化。即,通过使阀芯16旋转,能够使向朝模具的树脂供给路供给的树脂与向外部排出的树脂的分配比发生变化。在本实施方式中,流路52a能够同时供给树脂的贯通孔的数量、与树脂供给路相连的贯通孔41a~41j的数量、以及与树脂排出路相连的贯通孔42a~42j的数量均为10,因此能够以11个阶段将向朝模具的树脂供给路供给的树脂与向外部排出的树脂的分配比控制在0∶10~10∶0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图1所示的第二阀12的结构与第一阀11的结构相同,沿着图1所示的B-B’线的位置的剖面也与图9所示的剖面相同,因此省略关于第二阀12的重复的说明。
<混合阀的动作>
图10是示出使用图1所示的混合阀来调整树脂混合比的方法的说明图。图10的(a)~(d)示出与沿着图1的A-A’线的位置相当的剖面,图10的(e)~(h)示出与沿着图1的B-B’线的位置相当的剖面。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图示,适当省略了贯通孔的附图标记,但在各图中,在以轴AX2为中心而绕逆时针的方向上排列有贯通孔41a~41j以及42a~42j。另外,在图10中,标注相同的阴影线的位置是指同一构件,适当省略附图标记的记载。
[状态1-1]
首先,图10的(a)示出第一树脂的流路52与第一工作缸31的贯通孔42a~42j全部连通的状态。在该状态下,通过流路52从第一挤出机2a供给的全部第一树脂从第一工作缸31的贯通孔42a~42j向第二工作缸32的槽46流动,并通过第一工作缸31的贯通孔36以及排出槽35(参照图3~图8)向外部排出(废弃)。
第一阀11以及第二阀12各自的阀芯16的旋转位置被同步控制,以使得与供给第一树脂的流路52连接的贯通孔的数量、以及与供给第二树脂的流路52连接的贯通孔的数量为恒定数量(在本实施方式中为10个)。这里,将流路52能够同时供给树脂的贯通孔的数量设为n(n为正整数),将在第一阀11中与流路52连通的贯通孔的数量设为m(m为正整数)。在第一阀11中的树脂的分配比为m:(n-m)时,以使第二阀12中的树脂的分配比成为(n-m):m的方式对第一阀11以及第二阀12分别进行控制。需要说明的是,树脂的分配比是指“向模具1供给的树脂的量与向外部排出的树脂的量之比”。
在第一阀11的阀芯16位于图10的(a)所示的旋转位置时,将第二阀12的阀芯16配置在图10的(e)所示的旋转位置。在该状态下,供给第二树脂的流路52与第一工作缸31的贯通孔41a~41j全部连通。因此,通过流路52从第二挤出机2b供给的全部第二树脂从第一工作缸31的贯通孔41a~41j向第二工作缸32的槽45流动,并通过第二工作缸32的流入路40以及长孔39(参照图3~图8)供给至模具1。
即,如图10的(a)以及(e)所示,在对第一阀11以及第二阀12进行控制的情况下,第一树脂被全部排出至外部,第二树脂被全部供给至模具1,因此模具1中的第一树脂与第二树脂的混合比成为0∶10。
[状态1-2]
接下来,图10的(b)示出使第一阀11的阀芯16从图10的(a)的状态起,在以轴AX2为中心而绕逆时针的方向上旋转了与2个贯通孔的量相当的角度的状态。如上所述,流路52具有能够与在周向上连续的10个贯通孔连通的长度。因此,当旋转了与2个贯通孔的量相当的角度时,绕逆时针的方向的最前端的2个贯通孔42i以及42j与流路52的连通被解除,第一工作缸31的8个贯通孔42a~42h以及与该8个贯通孔42a~42h连续的2个贯通孔41i以及41j同流路52连通。
在该状态下,通过流路52从第一挤出机2a供给的第一树脂中的、供给至第一工作缸31的贯通孔42a~42h的一部分(所供给的第一树脂的8/10)向第二工作缸32的槽46流动,随后向外部排出,而供给至贯通孔41i以及41j的剩余的一部分(所供给的第一树脂的2/10)向第二工作缸32的槽45流动,并通过流入路40流入长孔39。
在第一阀11的阀芯16位于图10的(b)所示的旋转位置时,将第二阀12的阀芯1配置在图10的(f)所示的旋转位置。在该状态下,供给第二树脂的流路52同第一工作缸31的8个贯通孔41c~41j以及与该8个贯通孔41c~41j连续的2个贯通孔42a以及42b连通。通过流路52从第二挤出机2b供给的第二树脂中的、供给至第一工作缸31的贯通孔41c~41j的一部分(所供给的第二树脂的8/10)从第一工作缸31的贯通孔41c~41j向第二工作缸32的槽45流动,并通过第二工作缸的流入路40而被供给至长孔39。从流路52供给的第二树脂中的、供给至第一工作缸31的贯通孔41a以及41b的剩余的一部分(被供给的第二树脂的2/10)向第二工作缸32的槽46流动,并通过第一工作缸31的贯通孔36以及排出槽35向外部排出。
即,如图10的(b)以及(f)所示,在对第一阀11以及第二阀12进行控制的情况下,供给至与第一阀11的流路52连通的10个贯通孔中的2个贯通孔的第一树脂以及供给至与第二阀12的流路52连通的10个贯通孔中的8个贯通孔的第二树脂被向模具1供给。所供给的剩余的树脂向外部排出。因此,在各阀芯16位于图10的(b)以及(f)所示的旋转位置时的第一树脂与第二树脂的混合比成为2:8。
[状态1-3]
接下来,图10的(c)示出使第一阀11的阀芯16从图10的(b)的状态起,在以轴AX2为中心而绕半时针的方向上旋转了与3个贯通孔的量相当的角度的状态。如上所述,流路52具有能够与在周向上连续的10个贯通孔连通的长度。因此,当旋转了与3个贯通孔的量相当的角度时,3个贯通孔42f~42h与流路52的连通被解除,第一工作缸31的5个贯通孔42a~42e以及与该5个贯通孔42a~42e连续的5个贯通孔41f~41j同流路52连通。
在该状态下,通过流路52从第一挤出机2a供给的第一树脂中的、供给至第一工作缸31的贯通孔42a~42e的一部分(所供给的第一树脂的5/10)向第二工作缸32的槽46流动,随后向外部排出,而供给至贯通孔41f~41j的剩余的一部分(所供给的第一树脂的5/10)向第二工作缸32的槽45流动,并通过流入路40流入长孔39。
在第一阀11的阀芯16位于图10的(c)所示的旋转位置时,将第二阀12的阀芯16配置在图10的(g)所示的旋转位置。在该状态下,供给第二树脂的流路52同第一工作缸31的5个贯通孔41f~41j以及与该5个贯通孔41f~41j连续的5个贯通孔42a~42e连通。通过流路52从第二挤出机2b供给的第二树脂中的、供给至第一工作缸31的贯通孔41f~41j的一部分(所供给的第二树脂的5/10)从第一工作缸31的贯通孔41f~41j向第二工作缸32的槽45流动,并通过第二工作缸的流入路40而被供给至长孔39。从流路52供给的第二树脂中的、供给至第一工作缸31的贯通孔42a~42e的剩余的一部分(所供给的第二树脂的5/10)向第二工作缸32的槽46流动,并通过第一工作缸31的贯通孔36以及排出槽35向外部排出。
即,如图10的(c)以及(g)所示,在对第一阀11以及第二阀12进行控制的情况下,供给至与第一阀11的流路52连通的10个贯通孔中的5个贯通孔的第一树脂以及供给至与第二阀12的流路52连通的10个贯通孔中的5个贯通孔的第二树脂被向模具1供给。所供给的剩余的树脂向外部排出。因此,在各阀芯1位于图10的(c)以及(g)所示的旋转位置时的第一树脂与第二树脂的混合比成为5∶5。
[状态1-4]
接下来,图10的(d)示出使第一阀11的阀芯16从图10的(c)的状态起,在以轴AX2为中心而绕逆时针的方向上旋转了与5个贯通孔的量相当的角度的状态。如上所述,流路52具有能够与在周向上连续的10个贯通孔连通的长度。因此,当旋转了与5个贯通孔的量相当的角度时,贯通孔42a~42e与流路52的连通被解除,第一工作缸31的10个贯通孔41a~41j与流路52连通。
在该状态下,通过流路52从第一挤出机2a供给的全部第一树脂向第二工作缸32的槽45流动,并通过流入路40流入长孔39。
在第一阀11的阀芯16位于图10的(d)所示的旋转位置时,将第二阀12的阀芯16配置在图10的(h)所示的旋转位置。在该状态下,供给第二树脂的流路52与第一工作缸31的贯通孔42a~42j。因此,通过流路52从第二挤出机2b供给的全部第二树脂向第二工作缸32的槽46流动,并通过第一工作缸31的贯通孔36以及排出槽35向外部排出。
即,如图10的(d)以及(h)所示,在对第一阀11以及第二阀12进行控制的情况下,第一树脂被全部供给至模具1,第二树脂被全部向外部排出,因此模具1中的第一树脂与第二树脂的混合比成为10∶0。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0中,以第一树脂与第二树脂的混合比为0∶10、2∶8、5∶5、10∶0为例进行了代表性地说明,但也可以根据阀芯16的旋转位置,以0∶10~10∶0之间的其他混合比进行混合。另外,通过适当增减贯通孔的数量,能够在任意的范围内调整混合比。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柔性管制造装置100中,在混合阀3中,通过变更树脂向模具1的供给量以及树脂向外部的排出量,能够在将从第一阀11向模具1供给的第一树脂的量与从第二阀12向模具1供给的第二树脂的量的合计维持为恒定量的状态下,变更模具1中的第一树脂与第二树脂的混合比。若在使第一阀11以及第二阀12各自的阀芯16旋转的同时,将柔性管的树脂层(外层管)挤出成形,则能够使构成树脂层的第一树脂以及第二树脂的混合比例连续地产生变化。例如,在使用硬度不同的树脂作为第一树脂以及第二树脂时,能够使树脂层的硬度从导管轴的一端侧到另一端侧逐渐地增加或减少。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柔性管制造装置100,与以往的制造方法相比,能够制造使硬度等树脂层的特性沿着长度方向而自然地变化的导管轴。
另外,作为使树脂的混合比例产生变化的方法,考虑通过改变第一挤出机以及第二挤出机的螺杆、齿轮泵的旋转速度来调整每单位时间的喷出量(体积)的方法。然而,在使螺杆、齿轮泵的旋转速度产生变化时,会在树脂的流路、模具内产生残留的树脂的压力变动。因此,会出现从模具挤出的树脂的量产生变动、或无法使向模具供给的树脂的混合比准确地变化的情况。因此,在对第一挤出机以及第二挤出机各自的挤出速度进行调整从而控制树脂的混合比的情况下,存在构成树脂层的两种树脂的混合比的变化率、以及树脂层的外径尺寸的精度降低这样的问题。特别是,在如血管导管那样外径为0.5~1.8mm左右的导管中存在如下情况:当硬度、外径从设计值发生变动时,存在将导管向血管内插入时,导管对血管的弯曲部的追随性、导管的操作性恶化的可能性。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柔性管制造装置100中,通过改变第一树脂以及第二树脂的分配比(供给量与排出量之比)来变更第一树脂以及第二树脂的混合比,因此无需变更第一挤出机以及第二挤出机的挤出速度。因此,能够对从第一挤出机2a至模具1的第一树脂的流路内的压力变动、以及从第二挤出机2b至模具1的第二树脂的流路内的压力变动进行抑制。因此,能够对从模具1的挤出口挤出的树脂的体积变动进行抑制,并且能够响应良好地对第一树脂以及第二树脂的混合比进行控制,因此能够提高构成树脂层的两种树脂的混合比的变化率以及树脂层的外径尺寸的精度。
(第二实施方式)
<柔性管的制造装置的结构>
图11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柔性管的制造装置的简要结构的垂直剖视图。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柔性管制造装置200具备模具1、第一挤出机(未图示)、第二挤出机(未图示)、混合阀30以及马达4。从未图示的第一挤出机以及第二挤出机向混合阀30分别供给互不相同的第一树脂以及第二树脂。柔性管制造装置200经由台座固定在规定的架台等上。在柔性管制造装置200的上游侧以及下游侧适当地设置有用于向柔性管制造装置200供给编织线5的供给装置、以及抽出挤出成形后的柔性管6的抽出装置等,在本实施方式中对此也省略图示。
柔性管制造装置200所具备的模具1具备与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构件相同的内模7、外模8以及管状构件9。内模7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与马达4连接,且能够以轴AX1为中心进行旋转。另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在内模7的外表面设置有用于混炼熔融树脂的螺旋状的槽(未图示)(参照图2),对此省略图示。外模8以在与内模7的外表面之间产生规定的间隙的方式包围内模7,且在前端具有用于挤出树脂的挤出口。管状构件9具有用于供编织线5贯穿的贯通孔,且被收容于内模7的内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柔性管的挤出成形时,在通过马达4而使内模7绕轴AX1旋转的状态下进行向模具1的树脂供给。在内模7的外表面设置有未图示的螺旋状的槽,因此被供给到内模7的外表面与外模8的内表面之间的树脂流路的树脂随着内模7绕轴AX1的旋转而被一边混炼一边从挤出口15挤出。因此,通过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柔性管制造装置200,也能够在成形混合了两种树脂的混合树脂柔性管的树脂层时,实现两种树脂的均匀化。
<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混合阀的详细情况>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柔性管制造装置200中,混合阀30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柔性管制造装置100中的不同。更详细而言,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混合阀3由2组阀芯16以及阀壳体17(即第一阀11以及第二阀12)构成,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混合阀30由一个阀芯26以及一个阀壳体27构成。以下,一边参照图11~图20,一边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混合阀30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
图12是图11所示的第一工作缸的主视图,图13是从图12所示的XIII-XIII线观察到的剖视图,图14是从图12所示的XIV-XIV线观察到的剖视图,图15是从图12所示的XV-XV线观察到的剖视图。
混合阀30具备阀芯26、以及将阀芯26收容为能够旋转的阀壳体27。阀芯26包括中空状的第一工作缸61、以及收容于第一工作缸61内且固定于第一工作缸61的第二工作缸62。需要说明的是,关于第一工作缸61以及第二工作缸62的详细情况将后述。在阀壳体27的内部设置有与阀芯26的外形大致为相同形状的圆柱形状的空间,在该空间内收容有阀芯26。阀芯26在收容于阀壳体27的内部的状态下被支承为,能够一边使阀芯26的外周面与阀壳体27的内周面滑动,一边以轴AX2为中心进行旋转。另外,阀芯26与马达等驱动机构18连接(参照图11)。驱动机构18按照未图示的控制装置的控制,使阀芯26以轴AX2为中心进行旋转。混合阀30能够根据阀芯26的旋转位置来变更向模具1供给的第一树脂以及第二树脂的混合比。
第一工作缸61是一端(图12中的下端)开放且另一端封闭的圆筒形状的构件,通过在内部设置与第二工作缸62的外形大致为相同形状的圆柱形状的空间33,从而形成有周壁部34。第一工作缸61例如通过金属的切削加工而形成。
在第一工作缸61设置有沿径向贯通周壁部34的多个贯通孔41a~41j、42a~42j、43a~43j以及44a~44j。
如图12以及图13所示,贯通孔41a~41j以及42a~42j具有相同的形状以及相同的内径,且各自的中心轴位于距第一工作缸61的下端为高度h3的位置,并以各自的中心轴沿着第一工作缸61的径向延伸且各自的中心轴成为恒定的角度的方式沿着第一工作缸61的周向隔开恒定间距地间断设置。向上述的贯通孔41a~41j以及42a~42j供给从第一挤出机喷出的第一树脂。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贯通孔41a~41j以及42a~42j而形成于周壁部34的外周面的开口部相当于“第一开口部”。
另外,如图12以及图14所示,贯通孔43a~43j以及44a~44j具有与贯通孔41a~41j以及42a~42j相同的形状以及相同的内径,且各自的中心轴位于距第一工作缸61的下端为高度h4的位置,并以各自的中心轴沿着第一工作缸61的径向延伸且各自的中心轴成为恒定的角度的方式沿着第一工作缸61的周向隔开恒定间距地设置。向上述的贯通孔43a~43j以及44a~44j供给从第二挤出机喷出的第二树脂。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贯通孔43a~43j以及44a~44j而形成于周壁部34的外周面的开口部相对于“第二开口部”。
此外,如图12以及图15所示,在第一工作缸61的外周面形成有排出槽35,该排出槽35以距第一工作缸61的下端为高度h5的位置为中心而上下具有宽度。另外,在排出槽35的内部形成有沿第一工作缸61的径向贯通周壁部34的贯通孔36a以及36b。上述的排出槽35、贯通孔36a以及36b用于将不向模具供给的不必要的树脂排出至外部(废弃)。
图16是图11所示的第二工作缸的主视图,图17是从图16所示的XVII-XVII线观察到的剖视图,图18是图16所示的第二工作缸的外表面的展开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8中,在槽45~48的内部示出细线且较小的圆圈,上述的圆圈并非表示设置于第二工作缸62的结构,而表示在将第二工作缸62插入到第一工作缸61的内部并将该第二工作缸62定位时,设置于第一工作缸61的贯通孔41a~41j、42a~42j、43a~43j、44a~44j的内侧的开口部所对置配置的位置。
第二工作缸62是具有大致圆柱形状的构件。如图16以及图17所示,在第二工作缸62的内部设置有沿着中心轴而从一端(图16以及图17中的下端)延伸至规定的高度的长孔39。长孔39作为用于向模具1供给树脂的树脂供给路而发挥功能。另外,如图16以及图18所示,在第二工作缸62的外周面设置有多个槽45~48。此外,如图16~图18所示,在第二工作缸62设置有从槽48的内部到达长孔39的流入路40a、以及从槽45的内部到达长孔39的流入路40b。流入路40a是用于将供给至槽48的第一树脂送入长孔39的流路,流入路40b是用于将供给至槽45的第二树脂送入长孔39的流路。第二工作缸62例如也通过金属的切削加工而形成。
槽47具有如下两个部分:以距第二工作缸62的下端为高度h3的位置为中心而上下具有宽度且沿第二工作缸62的周向延伸的部分、以及沿第二工作缸62的轴向延伸且到达距第二工作缸62的下端为高度h5的位置为止的部分。在向第一工作缸61的内部的空间33插入第二工作缸62并将该第二工作缸62定位的状态下,如图18所示,第一工作缸61的贯通孔41a~41j的内侧的开口部与槽47的沿周向延伸的部分对置配置。另外,在向第一工作缸61的内部的空间33插入第二工作缸62并将该第二工作缸62定位的状态下,槽47的沿轴向延伸的部分的下端与图12所示的第一工作缸61的贯通孔36a对置配置。
槽48包括以距第二工作缸62的下端为高度h3的位置为中心而上下具有宽度且沿第二工作缸62的周向延伸的部分。在向第一工作缸61的内部的空间33插入第二工作缸62并将该第二工作缸62定位的状态下,如图18所示,第一工作缸61的贯通孔42a~42j的内侧的开口部与槽48的沿周向延伸的部分对置配置。
在将第一工作缸61以及第二工作缸62组合而构成阀芯26的状态下,通过设置于第一工作缸61的贯通孔41a~41j、42a~42j中的任意贯通孔来向形成于第二工作缸62的槽47以及48供给第一树脂。具体而言,槽47作为第一树脂的排出路而发挥功能,槽48作为第一树脂的供给路而发挥功能。关于这一点后述。
槽45包括以距第二工作缸62的下端为高度h4的位置为中心而上下具有宽度且沿第二工作缸62的周向延伸的部分。在向第一工作缸61的内部的空间33插入第二工作缸62并将该第二工作缸62定位的状态下,如图18所示,第一工作缸61的贯通孔43a~43j的内侧的开口部与槽45的沿周向延伸的部分对置配置。
槽46具有如下两个部分:以距第二工作缸62的下端为高度h4的位置为中心而上下具有宽度且沿第二工作缸62的周向延伸的部分、以及沿第二工作缸62的轴向延伸且到达距第二工作缸62的下端为高度h5的位置为止的部分。在向第一工作缸61的内部的空间33插入第二工作缸62并将该第二工作缸62定位的状态下,如图18所示,第一工作缸61的贯通孔44a~44j的内侧的开口部与槽46的沿周向延伸的部分对置配置。另外,在向第一工作缸61的内部的空间33插入第二工作缸62并将该第二工作缸62定位的状态下,槽46的沿轴向延伸的部分的下端与图12所示的第一工作缸61的贯通孔36b对置配置。
在将第一工作缸61以及第二工作缸62组合而构成阀芯26的状态下,通过设置于第一工作缸61的贯通孔43a~43j、44a~44j中的任意贯通孔来向形成于第二工作缸62的槽45以及46供给第二树脂。具体而言,槽45作为第二树脂的供给路而发挥功能,槽46作为第二树脂的排出路而发挥功能。关于这一点后述。
图19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混合阀的剖视图。更详细而言,图19的(a)相当于沿着图11的C-C’线的位置的剖视图,图19的(b)相当于沿着图11的D-D’线的位置的剖视图。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图示,适当省略了贯通孔的附图标记,但在图19的(a)中,与图13相同,在以轴AX2为中心而绕逆时针的方向上排列有贯通孔41a~41j以及42a~42j,在图19的(b)中,与图14相同,在以轴AX2为中心而绕逆时针的方向上排列有贯通孔43a~43j以及44a~44j。
图11所示的混合阀30是将阀芯26插入阀壳体27内部的收容空间而得到的,该阀芯26构成为向第一工作缸61的内部插入第二工作缸62并固定两者的相对旋转。如上所述,阀壳体27内部的收容空间形成为与阀芯26(第一工作缸61)的外周面大致相同的圆柱形状,阀芯26一边使其外周面与阀壳体27的内周面滑动一边以轴AX2为中心而旋转自如。
在阀芯26的组装时,如图18所说明的那样,以如下方式对第二工作缸62相对于第一工作缸61的旋转位置进行定位:使第一工作缸61的贯通孔41a~41j的内侧的开口部与第二工作缸62的槽47对置,使第一工作缸61的贯通孔42a~42j的内侧的开口部与第二工作缸62的槽48对置,使第一工作缸61的贯通孔43a~43j的内侧的开口部与第二工作缸62的槽45对置,并使第一工作缸61的贯通孔44a~44j的内侧的开口部与第二工作缸62的槽46对置(参照图12~图18)。在通过这样定位而将第一工作缸61与第二工作缸62固定时,在阀芯26形成有以下的流路。
(1)第一树脂的朝向模具的树脂供给路:
从贯通孔42a~42j经由槽48、流入路40a而到达长孔39的流路
(2)第一树脂的朝向外部的树脂排出路:
从贯通孔41a~41j经由槽47、贯通孔36a而到达排出槽35的流路
(3)第二树脂的朝向模具的树脂供给路:
从贯通孔43a~43j经由槽45、流入路40b而到达长孔39的流路
(4)第二树脂的朝向外部的树脂排出路:
从贯通孔44a~44j经由槽46、贯通孔36b而到达排出槽35的流路
另一方面,如图19所示,在阀壳体27形成有供给路50a以及50b。供给路50a包括:供给从第一挤出机喷出的树脂的流路51a、以及与流路51a连接且在阀壳体17的内周面的周向的规定范围内延伸的槽状的流路52a。供给路50a的流路52a形成在能够与第一工作缸61的贯通孔41a~41j以及42a~42j对置的位置。另外,供给路50b包括:供给从第一挤出机喷出的树脂的流路51b、以及与流路51b连接且在阀壳体17的内周面的周向的规定范围内延伸的槽状的流路52b。供给路50b的流路52b形成在能够与第一工作缸61的贯通孔43a~43j以及44a~44j对置的位置。
在阀壳体27的内周面设置的流路52a以及52b的长度设定为能够分别与相同数量的贯通孔连通。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阀壳体27的内周面设置的流路52a设定为能够向贯通孔41a~41j以及42a~42j的合计一半的贯通孔(在本实施方式中为10个)供给第一树脂的长度。同样地,在阀壳体27的内周面设置的流路52b设定为能够向贯通孔43a~43j以及44a~44j的合计一半的贯通孔(在本实施方式中为10个)供给第二树脂的长度。如图19所示,以如下方式设定各贯通孔以及流路52a以及52b的以轴AX2为中心的旋转位置:在第一树脂的流路52a与贯通孔41a~41j分别连通时,使第二树脂的流路52b与贯通孔43a~43j分别连通。
详细情况后述,在使阀芯26以轴AX2为中心进行旋转时,流路52a与贯通孔41a~41j以及42a~42j的位置关系发生变化。如上所述,贯通孔41a~41j与树脂排出路相连,贯通孔42a~42j与朝向模具1的树脂供给路相连。因此,当流路52a与贯通孔41a~41j以及42a~42j的位置关系发生变化时,与流路52a连通的贯通孔的数量不发生变化,但与流路52a连通的贯通孔中的、与树脂排出路相连的数量和与树脂供给路相连的贯通孔的数量之比发生变化。即,通过使阀芯26旋转,能够使向外部排出的第一树脂与向朝模具1的树脂供给路供给的第一树脂的分配比发生变化。在本实施方式中,流路52a能够同时供给第一树脂的贯通孔的数量、与树脂排出路相连的贯通孔41a~41j的数量、以及与树脂供给路相连的贯通孔42a~42j的数量均为10,因此能够以11个阶段将向外部排出的第一树脂与向朝模具的树脂供给路供给的第一树脂的分配比控制在0:10~10:0的范围内。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相同的阀芯26上设置有贯通孔43a~43j以及44a~44j,因此在使阀芯26以轴AX2为中心进行旋转时,流路52b与贯通孔43a~43j以及44a~44j的位置关系也同时发生改变。如上所述,贯通孔43a~43j与朝向模具的树脂供给路相连,贯通孔44a~44j与树脂排出路相连。因此,当流路52b与贯通孔43a~43j以及44a~44j的位置关系发生变化时,与流路52b连通的贯通孔的数量不发生变化,但与流路52b连通的贯通孔中的、与树脂供给路相连的数量和与树脂排出路相连的贯通孔的数量之比发生变化。即,通过使阀芯26旋转,能够使向朝模具的树脂供给路供给的第二树脂与向外部排出的第二树脂的分配比发生变化。在本实施方式中,流路52b能够同时供给第二树脂的贯通孔的数量、与树脂供给路相连的贯通孔43a~43j的数量、以及与树脂排出路相连的贯通孔44a~44j的数量均为10,因此能够与上述的第一树脂的分配同步地,以11个阶段将向朝模具的树脂供给路供给的第二树脂与向外部排出的第二树脂的分配比控制在10∶0~0∶10的范围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设置有贯通孔41a~41j以及42a~42j的阀芯26的一部分、以及设置有流路52a的阀壳体27的一部分构成向树脂供给路以及树脂排出路分配第一树脂的第一阀。另外,由设置有贯通孔43a~43j以及44a~44j的阀芯26的另一部分、以及设置有流路52b的阀壳体27的另一部分构成向树脂供给路以及树脂排出路分配第二树脂的第二阀。这样,在第一阀以及第二阀这两者由相同的阀芯26以及相同的阀壳体27构成的情况下,通过使阀芯26以一个轴AX2为中心进行旋转,能够同步地变更第一阀中的分配比和第二阀中的分配比,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第一树脂以及第二树脂的混合比的控制。
<混合阀的动作>
图20是示出使用图19所示的混合阀来调整树脂混合比的方法的说明图。图20的(a)~(d)示出与沿着图11的C-C’线的位置相当的剖面,图20的(e)~(h)示出与沿着图11的D-D’线的位置相当的剖面。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图示,适当省略了贯通孔的附图标记,但在各图中,在以轴AX2为中心而绕逆时针的方向上排列有贯通孔41a~41j以及42a~42j。另外,在图20中,标注相同的阴影线的位置是指同一构件,适当省略附图标记的记载。
[状态2-1]
首先,图20的(a)示出第一树脂的流路52a与第一工作缸61的贯通孔41a~41j全部连通的状态。在该状态下,通过流路52a从第一挤出机供给的第一树脂从第一工作缸61的贯通孔41a~41j向第二工作缸62的槽47流动,并通过第一工作缸61的贯通孔36a以及排出槽35(参照图12)向混合阀30的外部排出,未供给至模具1。
在该状态下,如图20的(e)所示,第二树脂的流路52b与第一工作缸61的贯通孔43a~43j全部连通。因此,通过流路52b从第二挤出机供给的全部第二树脂从第一工作缸61的贯通孔43a~43j向第二工作缸62的槽45流动,并通过第二工作缸62的流入路40b以及长孔39(参照图16~图18)供给至模具1。
即,在阀芯26位于图20的(a)以及(e)所示的旋转位置时,第一树脂被全部排出,第二树脂被全部供给至模具1,因此第一树脂与第二树脂的混合比成为0∶10。
[状态2-2]
接下来,图20的(b)示出使阀芯26从图20的(a)的状态起,在以轴AX2为中心而绕顺时针的方向上旋转了与2个贯通孔的量相当的角度的状态。如上所述,流路52a具有能够与在周向上连续的10个贯通孔连通的长度。因此,当旋转了与2个贯通孔的量相当的角度时,绕顺时针的方向的最前端的2个贯通孔41a以及41b与流路52a的连通被解除,第一工作缸61的8个贯通孔41c~41j以及与该8个贯通孔41c~41j连续的2个贯通孔42a以及42b同第一树脂的流路52a连通。
在该状态下,通过流路52a从第一挤出机供给的第一树脂中的、供给至第一工作缸61的贯通孔41c~41j的一部分(所供给的第一树脂的8/10)向第二工作缸62的槽47流动,随后向混合阀30的外部排出,而供给至贯通孔42a以及42b的剩余的一部分(所供给的第一树脂的2/10)向第二工作缸62的槽48流动,并通过流入路40a流入长孔39。
此时,第二树脂的流路52b与阀芯26的旋转位置也偏移2个贯通孔的量,因此如图20的(f)所示,第二树脂的流路52b同第一工作缸61的8个贯通孔43c~43j以及与该8个贯通孔43c~43j连续的2个贯通孔44a以及44b连通。通过流路52b从第二挤出机供给的第二树脂中的、供给至第一工作缸61的贯通孔43c~43j的一部分(所供给的第二树脂的8/10)从第一工作缸61的贯通孔43c~43j向第二工作缸62的槽45流动,并通过第二工作缸的流入路40b而被供给至长孔39。从流路52b供给的第二树脂中的、供给至第一工作缸61的贯通孔44a以及44b的剩余的一部分(所供给的第二树脂的2/10)向第二工作缸62的槽46流动,并通过第一工作缸61的贯通孔36b以及排出槽35向混合阀30的外部排出。
即,在阀芯26位于图20的(b)以及(f)所示的旋转位置的情况下,供给至与流路52a连通的10个贯通孔中的2个贯通孔的第一树脂以及供给至与流路52b连通的10个贯通孔中的8个贯通孔的第二树脂被向第二工作缸62的长孔39供给,并在长孔39内混合后被供给至模具1。所供给的剩余的树脂向外部排出。因此,在阀芯26位于图20的(b)以及(f)所示的旋转位置时的第一树脂与第二树脂的混合比成为2∶8。
[状态2-3]
接下来,图20的(c)示出使阀芯26从图20的(b)的状态起,在以轴AX2为中心而绕顺时针的方向上旋转了与3个贯通孔的量相当的角度的状态。如上所述,流路52a具有能够与在周向上连续的10个贯通孔连通的长度。因此,当旋转了与3个贯通孔的量相当的角度时,3个贯通孔41c~41e与流路52a的连通被解除,第一工作缸61的5个贯通孔41f~41j以及与该5个贯通孔41f~41j连续的5个贯通孔42a~42e同第一树脂的流路52a连通。
在该状态下,通过流路52a从第一挤出机供给的第一树脂中的、供给至第一工作缸61的贯通孔41f~41j的一部分(所供给的第一树脂的5/10)向第二工作缸62的槽47流动,随后向混合阀30的外部排出,而供给至贯通孔42a~42e的剩余的一部分(所供给的第一树脂的5/10)向第二工作缸62的槽48流动,并通过流入路40a流入长孔39。
此时,第二树脂的流路52b与阀芯26的旋转位置也偏移3个贯通孔的量,因此在第一树脂的流路52a同第一工作缸61的贯通孔41f~41j以及与该贯通孔41f~41j连续的5个贯通孔42a~42e连通的状态下,如图20的(g)所示,第二树脂的流路52b同第一工作缸61的5个贯通孔43f~43j以及与该5个贯通孔43f~43j连续的5个贯通孔44a~44e连通。通过流路52b从第二挤出机供给的第二树脂中的、供给至第一工作缸61的贯通孔43f~43j的一部分(所供给的第二树脂的5/10)从第一工作缸61的贯通孔43f~43j向第二工作缸62的槽45流动,并通过第二工作缸的流入路40b而被供给至长孔39。从流路52b供给的第二树脂中的、供给至第一工作缸61的贯通孔44a~44e的剩余的一部分(所供给的第二树脂的5/10)向第二工作缸62的槽46流动,并通过第一工作缸61的贯通孔36b以及排出槽35向混合阀30的外部排出。
即,在阀芯26位于图20的(c)以及(g)所示的旋转位置的情况下,供给至与流路52a连通的10个贯通孔中的5个贯通孔的第一树脂以及供给至与流路52b连通的10个贯通孔中的5个贯通孔的第二树脂被向第二工作缸62的长孔39供给,并在长孔39内混合后被供给至模具1。所供给的剩余的树脂被排出。因此,在阀芯26位于图20的(c)以及(g)所示的旋转位置时的第一树脂与第二树脂的混合比成为5∶5。
[状态2-4]
接下来,图20的(d)示出使阀芯26从图20的(c)的状态起,在以轴AX2为中心而绕顺时针的方向上旋转了与5个贯通孔的量相当的角度的状态。如上所述,流路52a具有能够与在周向上连续的10个贯通孔连通的长度。因此,当旋转了与5个贯通孔的量相当的角度时,贯通孔41f~41j与流路52a的连通被解除,绕逆时针的方向的最前端的10个贯通孔42a~42j全部与第一树脂的流路52a连通。在该状态下,通过流路52a从第一挤出机供给的第一树脂从第一工作缸61的贯通孔42a~42j向第二工作缸62的槽48流动,并通过第二工作缸62的流入路40a流入长孔39。
在该状态下,如图20的(h)所示,第二树脂的流路52b与第一工作缸61的贯通孔44a~44j全部连通。因此,通过流路52a从第二挤出机供给的全部第二树脂从第一工作缸61的贯通孔44a~44j向第二工作缸62的槽46流动,并通过第一工作缸61的贯通孔36b以及排出槽35向混合阀3的外部排出。
因此,在阀芯26位于图20的(d)以及(h)所示的旋转位置时,第一树脂被全部供给至模具1,第二树脂被全部排出,因此第一树脂与第二树脂的混合比成为10:0。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0中,以第一树脂与第二树脂的混合比为0∶10、2∶8、5∶5、10∶0为例进行了代表性地说明,但也可以根据阀芯26的旋转位置,以0∶10~10∶0之间的其他混合比进行混合。另外,通过适当增减贯通孔的数量,能够在任意的范围内调整混合比。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柔性管制造装置200中,同第一树脂的流路52a连通的贯通孔中的、同树脂排出路连通的贯通孔的数量a与同用于向模具1供给树脂的树脂供给路(长孔39)连通的贯通孔的数量b之比、以及同第二树脂的流路52b连通的贯通孔中的、同用于向模具1供给树脂的树脂供给路(长孔39)连通的贯通孔的数量c与同树脂排出路连通的贯通孔的数量d之比相等(a、b、c、d为0以上的整数)。换言之,与阀芯26的旋转角度无关地,在第一树脂的供给中使用的贯通孔的数量与在第二树脂的排出中使用的贯通孔的数量始终一致,在第一树脂的排出中使用的贯通孔的数量与在第二树脂的供给中使用的贯通孔的数量始终一致。另外,由于同第一树脂的流路52a连通的贯通孔的数量与同第二树脂的流路52b连通的贯通孔数量相等,因此与树脂供给路(长孔39)连通的贯通孔的数量(即,上述的贯通孔的数量b与贯通孔的数量c之和)恒定。
根据这样的结构,当通过阀芯26的旋转角度来变更第一树脂以及第二树脂的分配比时,第二树脂的供给量减少了向长孔39供给的第一树脂的供给量所增加的量,因此能够变更第一树脂以及第二树脂的混合比。因此,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柔性管制造装置200中,在混合阀3中,能够在将从第一阀11向模具1供给的第一树脂的量与从第二阀12向模具1供给的第二树脂的量的合计维持为恒定量的状态下,变更模具1中的第一树脂与第二树脂的混合比。若在使第一阀11以及第二阀12各自的阀芯16旋转的同时,将柔性管的树脂层(外层管)挤出成形,则能够使构成树脂层的第一树脂以及第二树脂的混合比例连续地产生变化。例如,在使用硬度不同的树脂作为第一树脂以及第二树脂时,能够使树脂层的硬度从导管轴的一端侧到另一端侧逐渐地增加或减少。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柔性管制造装置200,与以往的制造方法相比,能够制造使硬度等树脂层的特性沿着长度方向而自然地变化的导管轴。
(第三实施方式)
<柔性管的制造装置的结构>
图21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柔性管的制造装置的简要结构的水平剖视图,图22是图21所示的模具的前端部的放大图。
柔性管制造装置300具备模具71、第一挤出机2a、第二挤出机2b、混合阀3以及马达4。需要说明的是,柔性管制造装置300隔着台座固定在规定的架台等上。另外,在柔性管制造装置300的上游侧以及下游侧适当地设置有用于供给编织线5的供给装置、抽出挤出成形后的柔性管6的抽出装置等,对此省略图示。沿着图21以及图22中的左方向从柔性管制造装置100的后方侧向前方侧搬运编织线5。在此,编织线5为在内层管上设置有编织件(网管),且芯线(导丝)贯穿内层管的中空部的状态。柔性管6是在编织线5的表面设置有外层管而得到的,在外层管的成形后将编织线的芯线抽出,从而能够得到导管轴。
模具71是用于向编织线5的外表面挤出树脂的模具,且具备内模77、外模78、以及管状构件79。内模77、外模78、以及管状构件79以各自的中心轴成为同轴的方式配置。以下,将内模77、外模78以及管状构件79的中心轴设为轴AX1
管状构件79是具有供编织线5从后端83a向前端83b贯穿的贯通孔74的管状的构件。后端83a为用于捅入编织线5的开放端,前端83b为用于抽出编织线5的开放端。管状构件79包括:包含后端83a的管状的第一构件81、以及与第一构件81连接且包含前端83b的环状的第二构件82。第一构件81以及第二构件82可以通过相同的材料一体地构成,也可以是将独立构成的构件结合而成。第一构件81的外径大致恒定,第一构件81以贯通后述的内模77的状态被收容于内模77。第二构件82的最大外径大于第一构件81的外径,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构件82具有从与第一构件81连接的连接部朝向前端83b而外径缩窄的锥形状,并且从与第一构件81连接的连接部到在轴AX1方向上的规定范围的部分内具有外径大致恒定的圆柱面。管状构件79的距后端83a规定范围的部分固定于框体20,从而限制管状构件79绕轴AX1的旋转。
需要说明的是,在固定管状构件79的框体20设置有与轴AX1同轴且与管状构件79的贯通孔74连续的贯通孔21。以框体20的贯通孔21、管状构件79的贯通孔74、以及外模78的挤出口75形成供编织线5通过的路径。
内模77是具有沿着轴AX1延伸的贯通孔的筒形状的构件。在内模77的贯通孔内部插入有上述的管状构件79的第一构件81。内模77配置为将第一构件81的外周面包围且与管状构件79的第二构件82在轴AX1方向上相邻。管状构件79的第一构件81的外周面与内模77的贯通孔的内周面为能够相互滑动的滑动面。另外,内模77的前端83b侧的端面与第二构件82的后端83a侧的端面为能够相互滑动的滑动面。即,内模77被固定于框体20的管状构件79支承为能够以轴AX1为中心进行旋转。在内模77的外表面形成有呈螺旋状延伸的槽70。槽70被设置用于对被供给到设置在内模77以及外模78之间的树脂流路的树脂进行混炼。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2所示,内模77的距前端83b侧的端面规定范围的部分、以及管状构件79的第二构件82的距后端83a侧的端面规定范围的部分构成为具有大致相同的外径。
外模78是具有与内模77以及管状构件79的第二构件82的外形相对应的中空部的构件。在外模78的前端设置有挤出口75,该挤出口75用于将树脂向向前方抽出的编织线5的外表面挤出。在外模78的中空部,从挤出口75侧依次相邻地收容有管状构件79的第二构件82和内模77,在第二构件82的外表面与外模78的内表面之间以及内模77的外表面与外模78的内表面之间分别形成有规定的间隙。该间隙作为将从混合阀3排出的树脂向挤出口75引导的树脂的流路而发挥功能。
第一挤出机2a以及第二挤出机2b例如是螺杆挤出机,其使树脂的粒料熔融并以恒定速度将熔融后的树脂从前端的喷出口挤出。向第一挤出机2a以及第二挤出机2b分别供给第一树脂以及第二树脂。对于第一树脂与第二树脂,硬度、拉伸强度、伸展率、拉伸弹性率、弯曲强度等至少一个特性不同。从第一挤出机2a以及第二挤出机2b喷出的熔融树脂被供给至后述的混合阀3,并通过混合阀3被调整为规定的混合比而向模具71供给。
混合阀3是能够变更从第一挤出机2a以及第二挤出机2b挤出的两种树脂的混合比的构件。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混合阀3与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混合阀相同,因此省略重复的说明。
如上所述,通过第一挤出机2a、第二挤出机2b以及混合阀3构成能够向模具71供给第一树脂以及第二树脂的树脂供给部。
马达4与模具71的内模77连接,并能够按照未图示的控制装置的控制,使内模77以轴AX1为中心进行旋转。
在柔性管6的挤出成形时,从框体20的贯通孔21插入的编织线5如图21以及图22中双点划线所示那样,通过管状构件79的贯通孔74,并从外模78的挤出口75向柔性管制造装置300的前方被拉出。从外模78的挤出口75拉出的编织线5被未图示的抽出装置抽出,从而沿图21以及图22中的左方向被连续地搬运。在搬运编织线5的同时,经由混合阀3将从第一挤出机2a喷出的第一树脂、以及/或从第二挤出机2b喷出的第二树脂向模具71的树脂流路供给,从而向通过挤出口75的编织线5的外表面挤出树脂,成形由树脂层(外层管)覆盖了编织线5的柔性管6。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柔性管制造装置300中,树脂向模具71的供给以通过马达4而使内模77绕轴AX1旋转的状态进行。在内模77的外表面设置有螺旋状的槽70,因此被供给到内模77的外表面与外模78的内表面之间的树脂流路的树脂随着内模77绕轴AX1的旋转而被一边混炼一边向挤出口75侧挤出。因此,供给至模具71的两种树脂在供给点(第一阀11以及第二阀12的喷出口)与内模77以及管状构件79的第二构件82的接触位置之间被能动地均匀化。在挤出成形树脂层的特性(例如,硬度)沿长度方向而逐渐变化的柔性管时,需要随着挤出而改变两种树脂的混合比。在本发明所涉及的柔性管制造装置300中,通过内模77的旋转而在树脂流路内混炼两种树脂,因此能够消除两种树脂的混合不均,从而能够使树脂层的特性沿着柔性管6的长度方向连续地且平滑地产生变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模具71中,能够进行树脂的挤出与树脂的的混炼这两者,因此与除了树脂的挤出用模具之外还设置有树脂混炼用的搅拌螺杆等的情况相比,能够缩小从两种树脂的混合部位(在本实施方式为设置于模具71的树脂流路的最上游部)至挤出口75为止的流路的长度以及体积。因此,能够提高从在混合阀3中切换两种树脂的混合比起至从挤出口75挤出的树脂的混合比实际发生变化为止的响应,或调节树脂的混合比发生变化的部分的长度。此外,由于能够减小模具71内的树脂的流路的量,因此能够降低从制造1个柔性管到制作下一个柔性管之间废弃的树脂量。
编织线5的外层由金属制的丝线、树脂性的纤维等线材的编织层或卷绕层构成,使用直径小于1mm的细微的线材来作为该线材。为了防止编织线5的外层的损伤,在一般的柔性管的挤出成形装置中以固定状态使用供编织线5贯穿的内模。在本发明所涉及的柔性管制造装置300中,为了使内模77旋转,设置固定于内模77的内部的管状构件79,使编织线5以贯通管状构件79的贯通孔74的方式通过。即,被收容于外模78的内部的模具形成为具有由内模77以及管状构件79构成的双层管结构。由于管状构件79绕轴AX1的旋转被禁止,因此即使在使内模77旋转时也能够防止编织线5的损伤。
然而,在不具备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管状构件的一般的挤出成形装置中,在一边使内模旋转一边向编织线5的表面挤出成形树脂时,由于树脂也会随着内模的旋转而一边旋转一边从挤出口被挤出,因此由于所使用的树脂的硬度、流动特性,有时向编织线5的表面挤出的树脂会形成螺旋状的挤出痕迹。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外模78的内部的挤出口75侧配置有固定于框体20从而不旋转的管状构件79的第二构件82。通过内模77的旋转而被混炼的树脂即使随着内模77的旋转而旋转,该旋转也会在树脂通过被固定的第二构件82以及外模78之间的流路时被限制,从而将树脂整流化。由于能够抑制从挤出口75向编织线5的表面挤出的树脂的旋转,因此能够使挤出成形的柔性管6的外径均匀。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实现适用于使构成树脂层的两种树脂的混合比连续地变化的柔性管的制造中的柔性管制造装置300。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柔性管制造装置300能够应用于在最外表面具有树脂层的各种柔性管的制造中,特别适用于以下的柔性管的制造中:导管、内窥镜用管等树脂的混合比发生变化的部分的树脂的均匀性、树脂的混合比的变化的精度、尺寸稳定性均十分重要的柔性管的制造。
如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那样,上述的模具71具有如下特征:能够对从第一挤出机2a至模具71的第一树脂的流路内的压力变动、以及从第二挤出机2b至模具71的第二树脂的流路内的压力变动进行抑制,能够提高构成树脂层(外层管)的两种树脂的混合比的变化率以及树脂层的外径尺寸的精度。若将上述的模具71与第一实施方式或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混合阀3组合,则能够将供给至模具71的两种树脂均匀地混炼,因此能够提高构成成形的柔性管的树脂层的树脂的混合比的变化率以及树脂层的外径尺寸的精度,并且使树脂层的混合比沿着柔性管6的长度方向连续地且平滑地产生变化。
(第四实施方式)
<柔性管的制造装置的结构>
图23是示出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柔性管的制造装置的简要结构的垂直剖视图。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柔性管制造装置400具备模具71、第一挤出机(未图示)、第二挤出机(未图示)、混合阀30以及马达4。从未图示的第一挤出机以及第二挤出机向混合阀30分别供给互不相同的第一树脂以及第二树脂。柔性管制造装置400经由台座固定在规定的架台等上。在柔性管制造装置400的上游侧以及下游侧适当地设置有用于向柔性管制造装置400供给编织线5的供给装置、以及抽出挤出成形后的柔性管6的抽出装置等,在本实施方式中对此也省略图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混合阀30与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混合阀相同,因此省略重复的说明。
柔性管制造装置400所具备的模具71具备与第三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构件相同的内模77、外模78以及管状构件79。内模77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被管状构件79的第一构件81支承为能够旋转,且由于马达4的旋转力而能够以轴AX1为中心进行旋转。另外,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在内模77的外表面设置有用于混炼熔融树脂的螺旋状的槽(未图示)(参照图22),对此省略图示。外模78以在与内模77的外表面之间产生规定的间隙的方式包围内模77,且在前端具有用于挤出树脂的挤出口。管状构件79是具有供编织线5贯穿的贯通孔的管状的构件,如第三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那样,管状构件79包括;包含用于插入编织线5的开放端的管状的第一构件81、以及与第一构件81连接且包含用于抽出编织线5的开放端的环状的第二构件82。在外模78的内部,第一构件81被收容于内模77,第二构件82与内模77相邻配置。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管状构件79固定于框体20,从而限制管状构件79绕轴AX1的旋转。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柔性管的挤出成形时,在通过马达4而使内模77绕轴AX1旋转的状态下进行向模具71的树脂供给。在内模77的外表面设置有未图示的螺旋状的槽,因此被供给到内模77的外表面与外模78的内表面之间的树脂流路的树脂随着内模77绕轴AX1的旋转而被一边混炼一边从挤出口75挤出。因此,通过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柔性管制造装置400,也能够在由混合了两种树脂的混合树脂成形柔性管的树脂层时,实现两种树脂的均匀化。
(其他的变形例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对将本发明应用于导管轴的制造装置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所涉及的混合阀以及制造装置的结构也能够应用于内窥镜用管等其他用途的柔性管的制造装置。
另外,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对使用硬度不同的树脂作为两种不同的树脂来挤出成形导管轴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作为两种树脂,不局限于硬度不同,只要使用某种特性不同的树脂即可。例如,也能够使用颜色不同的树脂作为两种树脂,来制造颜色从前端朝向手边侧逐渐地变化的外层管。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阀壳体也可以构成为适当地分割为多个块,以能够容易地进行槽、流路的形成。
另外,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对将用于供给第一树脂的贯通孔(第一开口部)以及用于供给第二树脂的贯通孔(第二开口部)分别设置20个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贯通孔的数量没有特别限定,为N个(N为正整数)即可。
另外,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对将用于供给第一树脂的贯通孔(第一开口部)以及用于供给第二树脂的贯通孔(第二开口部)的各自一半的贯通孔(10个)与树脂供给路连通,且将剩余的一半的贯通孔(10个)与树脂排出路连通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将用于供给第一树脂的贯通孔(第一开口部)的数量设为N个(N为正整数)的情况下,将m个(其中,m为小于N的整数)的贯通孔与树脂供给路连通,并将剩余的(N-m)个与树脂排出路连通即可。在该情况下,将用于供给第二树脂的N个贯通孔(第二开口部)中的m个贯通孔与树脂排出路连通,并将剩余的(N-m)个与树脂供给路连通即可。在N为偶数且m为N/2的情况下,与树脂供给路连通的贯通孔的数量以及与树脂排出路连通的贯通孔的数量相等,因此能够在0~100%的范围内调节树脂的混合比。但是,在m不为N/2的情况下,混合比例的可调整范围变窄,但能够在有限的范围内调整混合比例。例如,在第一树脂的供给用的贯通孔为10个而排出用的贯通孔为5个,第二树脂的供给用的贯通孔为5个而排出用的贯通孔为10个的情况下,能够在10∶0~5∶5的范围内调整第一树脂以及第二树脂的混合比例。
另外,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设置于阀壳体的供给路构成为能够与用于供给第一树脂的贯通孔(第一开口部)或用于供给第二树脂的贯通孔(第二开口部)的一半连通的长度,但并不局限于此。在用于向第一工作缸供给第一树脂的贯通孔(第一开口部)以及用于向第一工作缸供给第二树脂的贯通孔(第二开口部)分别合计为N个(N为正整数)的情况下,阀壳体的供给路能够供给树脂的贯通孔的数量小于N个即可。
另外,通过上述的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造装置得到的柔性管具有由树脂层覆盖了编织件的表面的结构,覆盖编织件的树脂层由互不相同的两种树脂的混合物构成。如上所述,在本发明所涉及的柔性管的制造装置中,通过控制两种树脂各自的分配比(向混合阀供给的树脂量与废弃的树脂量之比),能够使混合比逐渐地变化,因此构成树脂层的两种树脂的混合比从柔性管的一端到另一端连续地变化,而非阶段性地变化。因此,在通过本发明所涉及的制造装置得到的柔性管中,能够使硬度随着树脂比率的变更逐渐地变化,而非急剧地变化。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能够用作在医疗用的导管的制作中使用的导管轴、以及在内窥镜中使用的管等柔性管的制造装置。
附图标记说明
1模具;2a第一挤出机;2b第二挤出机;3混合阀;4马达;5编织线;6柔性管;7内模;8外模;9管状构件;10槽;11第一阀;12第二阀;14贯通孔;15挤出口;16阀芯;17阀壳体;18驱动机构;26阀芯;27阀壳体;30混合阀;31第一工作缸;32第二工作缸;34周壁部;35排出槽;39长孔;41~44贯通孔;45~48槽;52流路;71模具;77内模;78外模;79管状构件;70槽;74贯通孔;75挤出口。

Claims (8)

1.一种用于挤出成形柔性管的柔性管的制造装置,其中,
所述柔性管的制造装置具备:
模具,其向编织线的表面挤出树脂;
树脂供给部,其能够向所述模具供给第一树脂以及与所述第一树脂不同的第二树脂;以及
马达,
所述模具包括:
内模,其具有筒形状,且在外表面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第一树脂以及所述第二树脂进行混炼且呈螺旋状延伸的槽;
管状构件,其收容于所述内模的内部,且具有供所述编织线从一端向另一端贯穿的贯通孔;以及
外模,其以在所述外模与所述内模的外表面之间产生规定的间隙的方式包围所述内模,且具有向从所述管状构件的所述另一端抽出的所述编织线的外表面挤出供给至所述间隙的树脂的挤出口,
所述外模、所述内模、以及所述管状构件以各自的中心轴成为同轴的方式配置,
所述管状构件被固定,
所述树脂供给部在所述马达使所述内模绕中心轴旋转的状态下,向所述模具供给所述第一树脂以及所述第二树脂,
通过所述内模的旋转而将所述第一树脂以及所述第二树脂混炼并挤出。
2.一种用于挤出成形柔性管的柔性管的制造装置,其中,
所述柔性管的制造装置具备:
模具,其向编织线的表面挤出树脂;
树脂供给部,其能够向所述模具供给第一树脂以及与所述第一树脂不同的第二树脂;以及
马达,
所述模具包括:
管状构件,其具有用于供所述编织线贯穿的贯通孔,且包括管状的第一构件和环状的第二构件,所述第一构件具有供所述编织线插入的第一开放端,所述第二构件与所述第一构件连接,具有供所述编织线抽出的第二开放端,且最大外径大于所述第一构件的外径;
筒形状的内模,其包围所述管状构件的所述第一构件,且在外表面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第一树脂以及所述第二树脂进行混炼且呈螺旋状延伸的槽;以及
外模,其以在所述外模与所述内模的外表面之间以及在所述外模与所述第二构件的外表面之间分别产生规定的间隙的方式包围所述内模以及所述第二构件,且具有向从所述管状构件的所述第二开放端抽出的所述编织线的外表面挤出供给至所述间隙的树脂的挤出口,
所述外模、所述内模、以及所述管状构件以各自的中心轴成为同轴的方式配置,
所述管状构件被固定,
所述树脂供给部在所述马达使所述内模绕中心轴旋转的状态下,向所述模具供给所述第一树脂以及所述第二树脂,
通过所述内模的旋转而将所述第一树脂以及所述第二树脂混炼并挤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柔性管的制造装置,其中,
所述树脂供给部包括:
第一挤出机,其喷出所述第一树脂;
第二挤出机,其喷出所述第二树脂;以及
混合阀,其能够变更从所述第一挤出机喷出的所述第一树脂与从所述第二挤出机喷出的所述第二树脂的混合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管的制造装置,其中,
所述混合阀包括:
第一阀,其能够变更向所述模具供给的第一树脂的量与向外部排出的第一树脂的量之比即第一分配比;以及
第二阀,其能够变更向所述模具供给的第二树脂的量与向外部排出的第二树脂的量之比即第二分配比,
所述混合阀在将从所述第一阀向所述模具供给的所述第一树脂的量与从所述第二阀向所述模具供给的所述第二树脂的量的合计维持为恒定量的状态下,通过使所述第一分配比以及所述第二分配比发生变化,从而使所述第一树脂与所述第二树脂的混合比随着所述柔性管的挤出成形而增加或减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管的制造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阀包括:
圆柱形状的第一阀芯,其能够绕中心轴进行旋转;以及
第一壳体,其具有能够与所述第一阀芯的外周面滑动的内周面,且将所述第一阀芯以能够滑动旋转的方式收容于该内周面的内侧,
所述第二阀包括:
圆柱形状的第二阀芯,其能够绕中心轴进行旋转;以及
第二壳体,其具有能够与所述第二阀芯的外周面滑动的内周面,且将所述第二阀芯以能够滑动旋转的方式收容于该内周面的内侧,
在所述第一阀芯设置有在周向上等角度地配置于所述第一阀芯的外周面的N个第一开口部,其中,N为正整数,
在所述第二阀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开口部相同形状的N个第二开口部,N个所述第二开口部在周向上等角度地配置于所述第二阀芯的外周面,
所述第一开口部中的、在周向上连续的m个第一开口部与用于向所述模具供给所述第一树脂的第一树脂供给路连通,且与该m个第一开口部连续的(N-m)个第一开口部与用于向外部排出所述第一树脂的第一树脂排出路连通,其中,m为小于N的正整数,
所述第二开口部中的、在周向上连续的m个第二开口部与用于向外部排出所述第二树脂的第二树脂排出路连通,且与该m个第二开口部连续的(N-m)个第二开口部与用于向所述模具供给所述第二树脂的第二树脂供给路连通,
在所述第一壳体设置有第一供给部,该第一供给部能够将从所述第一挤出机喷出的所述第一树脂向n个所述第一开口部供给,其中,n为小于N的正整数,
在所述第二壳体设置有第二供给部,该第二供给部能够将从所述第二挤出机喷出的所述第二树脂向n个所述第二开口部供给,
同所述第一供给部以及所述第一树脂供给路这两者连通的第一开口部的数量、与同所述第二供给部以及所述第二树脂供给路这两者连通的第二开口部的数量之和为n。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柔性管的制造装置,其中,
与所述第一树脂供给路连通的所述第一开口部的数量、与所述第一树脂排出路连通的所述第一开口部的数量、以及从所述第一供给部供给所述第一树脂的所述第一开口部的数量相等,
与所述第二树脂供给路连通的所述第二开口部的数量、与所述第二树脂排出路连通的所述第二开口部的数量、以及从所述第二供给部供给所述第二树脂的所述第二开口部的数量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管的制造装置,其中,
所述混合阀是具有圆柱形状的阀芯和壳体的单一的阀,所述阀芯能够绕中心轴进行旋转,所述壳体具有能够与所述阀芯的外周面滑动的内周面,且将所述阀芯以能够滑动旋转的方式收容于该内周面的内侧,
所述第一阀以及所述第二阀这两者由同一个所述阀芯以及壳体构成,
在所述阀芯一部分设置有在周向上等角度地配置于所述阀芯的外周面的N个第一开口部,其中,N为正整数,
在所述阀芯另一部分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开口部相同形状的N个的第二开口部,该N个第二开口部在周向上等角度地配置于所述阀芯的外周面,
所述第一开口部中的、在周向上连续的m个第一开口部与用于向所述模具供给树脂的树脂供给路连通,且与该m个第一开口部连续的(N-m)个第一开口部与用于向外部排出树脂的树脂排出路连通,其中,m为小于N的正整数,
所述第二开口部中的、在周向上连续的m个第二开口部与所述树脂排出路连通,且与该m个第二开口部连续的(N-m)个第二开口部与所述树脂供给路连通,
在所述壳体设置有:
第一供给部,其能够将从所述第一挤出机喷出的所述第一树脂向n个所述第一开口部供给,其中,n为小于N的正整数;以及
第二供给部,其能够将从所述第二挤出机喷出的所述第二树脂向n个所述第二开口部供给,
同所述第一供给部以及所述树脂供给路这两者连通的第一开口部的数量、与同所述第二供给部以及所述树脂供给路这两者连通的第二开口部的数量之和为n。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柔性管的制造装置,其中,
与所述树脂供给路连通的所述第一开口部的数量、与所述树脂排出路连通的所述第一开口部的数量、以及从所述第一供给部供给所述第一树脂的所述第一开口部的数量相等,
与所述树脂供给路连通的所述第二开口部的数量、与所述树脂排出路连通的所述第二开口部的数量、以及从所述第二供给部供给所述第二树脂的所述第二开口部的数量相等。
CN201980001196.7A 2018-03-13 2019-03-13 柔性管的制造装置 Active CN11047565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45752A JP6454803B1 (ja) 2018-03-13 2018-03-13 フレキシブルチューブの製造装置
JP2018-045752 2018-03-13
JP2019044748A JP6765136B2 (ja) 2019-03-12 2019-03-12 フレキシブルチューブの製造装置
JP2019-044748 2019-03-12
PCT/JP2019/010254 WO2019177018A1 (ja) 2018-03-13 2019-03-13 フレキシブルチューブの製造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75654A CN110475654A (zh) 2019-11-19
CN110475654B true CN110475654B (zh) 2022-05-31

Family

ID=676582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01196.7A Active CN110475654B (zh) 2018-03-13 2019-03-13 柔性管的制造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597132B2 (zh)
EP (1) EP3566851A4 (zh)
KR (1) KR102251424B1 (zh)
CN (1) CN110475654B (zh)
WO (1) WO201917701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88679B (zh) * 2019-06-26 2023-01-01 日商Pla技研股份有限公司 軟管之製造裝置
JP2023114348A (ja) * 2022-02-04 2023-08-17 株式会社プラ技研 フレキシブルチューブの製造装置
CN115227951B (zh) * 2022-07-26 2023-11-14 成都百瑞恒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多腔编织管及多腔编织管制作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4960A (en) 1980-06-09 1982-01-11 Chisso Corp 4'''-cyanobiphenyl trans-4-(trans-4'-alkylcyclohexyl)- cyclohexanecarboxylate
JPS6042016B2 (ja) * 1982-10-19 1985-09-19 株式会社三葉製作所 ゴムの押出成形、加硫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US5059375A (en) * 1989-11-13 1991-10-22 Minnesota Mining & Manufacturing Compan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kink resistant tubing
US5292472A (en) * 1992-12-18 1994-03-08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Coextrus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with rotating cord guidance
CN2357902Y (zh) * 1999-03-09 2000-01-12 戚培发 一种塑料管材的挤出成型装置
JP2000326384A (ja) 1999-05-24 2000-11-28 Hitachi Cable Ltd 間欠押出装置及び間欠押出方法並びにカテーテルの製造方法
US20050003034A1 (en) * 2000-05-26 2005-01-06 Gma Co., Ltd. Stiffness-taper tubing and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for such tubing
US6648024B2 (en) 2001-02-26 2003-11-18 James C. Wang Tubular product
US7338517B2 (en) * 2003-06-04 2008-03-04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Tissue scaffold having aligned fibrils and artificial tissue comprising the same
US7338271B2 (en) * 2004-05-19 2008-03-04 Cangen Holdings, Inc. Extrusion head having a rotating die
CN100581783C (zh) * 2004-06-10 2010-01-20 株式会社Pla技研 导管成形装置
JP5693258B2 (ja) 2011-01-26 2015-04-01 日本コヴィディエン株式会社 押出成形金型、押出成形装置、及び、医療用チューブの製造方法
EP3281764B1 (en) 2016-06-28 2020-01-15 Pla Giken Co., Ltd. Flexible tube and manufacturing device therefor
JP6144862B1 (ja) * 2016-06-28 2017-06-07 株式会社プラ技研 フレキシブルチューブの製造装置
CN106217817A (zh) * 2016-08-19 2016-12-14 深圳市沃尔核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支撑管及其挤出机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251424B1 (ko) 2021-05-11
US20190351600A1 (en) 2019-11-21
EP3566851A4 (en) 2020-02-26
CN110475654A (zh) 2019-11-19
KR20190108586A (ko) 2019-09-24
WO2019177018A1 (ja) 2019-09-19
EP3566851A1 (en) 2019-11-13
US11597132B2 (en) 2023-03-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281764B1 (en) Flexible tube and manufacturing device therefor
CN110475654B (zh) 柔性管的制造装置
JP6765136B2 (ja) フレキシブルチューブの製造装置
US10350808B2 (en) Flexible tube and production apparatus therefor
JP6454803B1 (ja) フレキシブルチューブの製造装置
US6808380B1 (en) Hardness taper tube and production method and device therefor
WO2021024794A1 (ja) フレキシブルチューブ製造装置
EP3904067A1 (en) Flexible tube manufacturing device
US20230249387A1 (en) Flexible tube production apparatus
TWI788663B (zh) 軟管之製造裝置
EP4335610A1 (en) Mold for extrusion molding flexible tube and flexible tube producing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1777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