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71567B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71567B
CN110471567B CN201910752270.0A CN201910752270A CN110471567B CN 110471567 B CN110471567 B CN 110471567B CN 201910752270 A CN201910752270 A CN 201910752270A CN 110471567 B CN110471567 B CN 1104715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display device
screen body
grounding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5227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71567A (zh
Inventor
俞芳
朱修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5227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7156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4715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715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715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715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58Structural electrical arrangements f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in combination with batteries
    • H01L23/60Protection against electrostatic charges or discharges, e.g. Faraday shiel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Elimination Of Static Electricity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属于显示技术领域,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屏体以及与所述显示屏体信号连接的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设置有绑定区域,所述绑定区域内设置有多个第一接地结构;所述第一接地结构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的接地端电性连接。本发明提供的显示装置,其能够将其内部的静电及时释放,提升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及避免发生静电击穿现象。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显示面板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有机发光(Organic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显示面板以其响应速度快、色彩绚丽、轻薄方便等优点成为显示面板行业的后起之秀,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高性能显示领域。
目前在显示面板的使用过程中普遍存在ESD(Elctro-Static discharge,静电释放)问题,即当人手指、外界设备或其他物体接触显示面板的屏体时,所产生的静电会从显示面板的屏体边缘进入显示面板内部,若这些静电不能够及时导出显示面板,则会对位于显示面板内部的驱动电路造成干扰而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甚至发生静电击穿而导致显示面板破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其能够将显示装置内部的静电及时导出,提升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及避免发生静电击穿现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显示屏体以及与所述显示屏体信号连接的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设置有绑定区域,所述绑定区域内设置有多个第一接地结构;所述第一接地结构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的接地端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显示装置包括设置在显示屏体上的触控面板,所述触控面板包括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与所述第一电路板信号连接;所述第二电路板的绑定区域设置有多个第二接地结构,且多个所述第二接地结构与多个所述第一接地结构分别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接地结构及所述第二接地结构均为形成在绑定区域的金属走线或涂设在绑定区域的导电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接地结构与所述第二接地结构之间设置有导电层。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层为金属层或金属氧化物层或导电胶层。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接地结构所在区域垂直于所述第一电路板所在平面的投影与所述第二接地结构所在区域垂直于所述第二电路板所在平面的投影重合。
进一步的,所述触控面板包括触控屏体;所述触控屏体朝向所述第二电路板的一侧设置有静电防护线路,且所述静电防护线路位于所述触控屏体的边缘。
进一步的,所述静电防护线路包括多根间隔设置的金属导线,且所述金属导线沿垂直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的方向敷设有导电胶。
进一步的,所述静电防护线路呈非封闭环状结构,且其两端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的接地端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触控屏体背向所述第二电路板的一侧设置有抗静电偏光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其包括显示屏体及驱动显示屏体发光的第一电路板,第一电路板的绑定区域设置有多个第一接地结构,且第一接地结构与第一电路板的接地端电性连接。
在显示装置的使用过程中,外界静电会进入显示屏体内并聚积在第一电路板上,第一电路板上设置有驱动电路,静电会影响驱动电路正常工作,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在第一电路板上增设多个第一接地结构,增设了多个静电导出路径,显示装置内聚集的静电可通过第一接地结构能够及时导出,避免静电干扰第一电路板正常工作,提升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同时,也可避免第一电路板聚集大量的静电而出现静电击穿现象。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发明提供的显示装置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接地结构和第二接地结构安装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静电防护电路的布置示意图一;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静电防护电路的布置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说明:
10-第一电路板;
11-第一接地结构;
20-第二电路板;
21-第二接地结构;
30-触控屏体;
40-静电防护线路;
50-粘接层;
60-偏光片。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为了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接地结构和第二接地结构安装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屏体以及与显示屏体信号连接的第一电路板10;第一电路板10设置有绑定区域,绑定区域内设置有多个第一接地结构11;第一接地结构11与第一电路板10的接地端电性连接。
具体的,第一电路板10可为柔性电路板,第一电路板10上设置有绑定区域及驱动线路,绑定区域一般用于安装驱动芯片,驱动芯片与驱动线路电性连接,并可将驱动信号发送至显示屏体的显示模组,从而将显示屏体点亮。
在显示装置的使用过程中,外界的静电不断进入显示屏体的内部,并在第一电路板10上聚集,并干扰第一电路板10上的驱动线路及芯片正常工作,使显示装置无法正常点亮显示屏体,影响显示屏体的显示效果。更甚者,第一电路板10上聚集过多的静电,并发生静电击穿现象,静电击穿一旦发生会给第一电路板10带来毁损,使显示装置无法工作。
例如,常见的显示装置可为手机、平板电脑等。下面以手机为例介绍静电进入壳体的路径:静电可从机壳的缝隙处(例如摄像头等位置)传输至的主板上,手机的主板(第一电路板10)聚集少量的静电会瞬时产生黑屏等显示不良,重启后可恢复正常工作;若主板聚集大量的静电时会损坏其内部电路,造成其功能受损,使手机无法正常工作。
为将显示装置内部的静电及时导出,第一电路板10在绑定区域设置有第一接地结构11,第一接地结构11可以为设置在绑定区域的内的金属走线或者涂设在绑定区域的导电胶,在不影响第一电路板10正常走线的情况下,第一接地结构11在绑定区域及第一电路板10的其他区域上的敷设面积尽量大,以最大程度扩大导电面积而提升静电导出能力,可以将第一电路板10上的静电快速释放至第一电路板10的接地端,通过接地端将静电释放至显示装置外。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显示装置包括设置在显示屏体上的触控面板,触控面板包括第二电路板20,第二电路板20与第一电路板10信号连接;第二电路板20的绑定区域设置有多个第二接地结构21,且多个第二接地结构21与多个第一接地结构11分别电性连接。
具体的,显示装置还包括触控面板,触控面板设置在显示屏体的外侧,且触控面板内设置有第二电路板20,第二电路板20的绑定区设置有芯片,且第二电路板20还设置有驱动线路,驱动线路与各感应器电性连接,感应器用以接收经接触所输入的信号并将此信号传输给芯片,芯片的控制器用以分析、计算接触点所在位置,并转换类比信号为数位信号。第二电路板20与第一电路板10电芯连接,第二电路板20的芯片将数位信号传输给第一电路板10的芯片,使显示装置接收该输入信号后通过第一电路板10上的驱动电路点亮显示装置并进行相应操作。
显示装置及设备在使用及操作的过程中,用户不断点触触控面板执行相应的操作命令,当人的手指或者外界设备(例如操作笔)接触触控面板时,会将外界携带的静电导入触控面板内,过多静电聚集在触控面板内会干扰其感测电路的正常工作。
为将触控面板内的静电导出,本实施例中第二电路板20上还设置有多个第二接地结构21,且多个第二接地结构21分别与多个第一接地结构11一一连接并实现电性导通。同样的,第二接地结构21可以为设置在绑定区域的内的金属走线或者涂设在绑定区域的导电胶,在不影响第二电路板20正常走线的情况下,第二接地结构21在绑定区域及第二电路板20的其他区域上的敷设面积尽量大,以最大程度扩大导电面积,提升静电导出能力。
多个第二接地结构21与多个第一接地结构11一一连接并电性导通,可使第二电路板20上聚集的静电传递至第一接地结构11上,并通过第一接地结构11传递至第一电路板10的接地端,从而将聚集在触控面板内的静电导出,避免触控面板内聚集大量静电而影响其正常工作。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电路板10的绑定区域设置的金属走线和第二电路板20的绑定区域设置的金属走线均可对电路板采用刻蚀的方法而形成接地结构,或者,在第一电路板10的绑定区域及第二电路板20的绑定区域涂设ACF胶而形成接地结构,并增大静电的导通面积及释放通道,有利于将静电快速导出。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一接地结构11与第二接地结构21之间设置有导电层,并通过导电层形成电性连通。具体的,导电层可为低电阻金属层或者低电阻金属氧化物层,例如金属层的制作材料可以是Cr、Mo、MoAlMo、Ag或Cu,金属氧化物可以是氧化铟锡(ITO)、氧化锌锡等;另外,导电层还可以是由ACF胶涂设而成,ACF胶具有黏着、导电及绝缘的性能,其Z方向上导电、X、Y方向上不导电;因此其可保证静电沿垂向进行传递,防止其扩散至电路板的周围扩散,有利于将第二接地结构21的静电传递至第一接地结构11并导至显示装置外。
可以理解的是,为便于将第一接地结构11和第二接地结构21连接在一起,第一接地结构11和第二接地结构21可相对设置,为增大第一接地结构11和第二接地结构21的导通面积,第一接地结构11所在区域垂直于第一电路板10所在平面的投影与第二接地结构21所在区域垂直于第二电路板20所在平面的投影重合。对于第一接地结构11和第二接地结构21投影可以部分重合或者完全重合,可根据显示装置的内部线路布置进行设定,优选的将第一接地结构11所在区域的投影与第二接地结构21所在区域的投影完全重合。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一,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二。
如图2及图3所示,触控面板包括触控屏体30,触控屏体30朝向第二电路板20的一侧设置有静电防护线路40,且静电防护线路40位于触控屏体30的边缘。
具体的,触控面板包括触控屏体30以及第二电路板20,第二电路板20设置在触控屏体30朝向第一电路板10的一侧,即第二电路板20设置在触控屏体30的内侧;触控屏体30与第二电路板20设置有驱动线路,驱动线路用于将触控屏体30接收的操作信息传递至第二电路板20的芯片上。触控面板与壳体连接的边缘处存在缝隙,此处一直是静电进入触控面板内部的常见路径,一直是静电防护的重点。
为防止静电从触控面板与壳体之间的缝隙进入触控面板的内部,本实施例中在触控屏体30与第二电路板20之间设置有静电防护线路40,静电防护线路40可设置在触控屏体30的边缘,并设置在第二电路板20的驱动电路的外围,可对第二电路板20的驱动电路进行静电防护。
静电防护线路40可沿触控屏体30的两侧设置,且静电防护线路40的两端可与第二电路板20的接地端电性连接或者与触控屏体30的接地片电性连接;当静电从触控面板与壳体连接处的缝隙进入触控面板内部时,静电被静电防护线路40阻隔,可将进入触控面板内部的静电经静电防护线路40导至触控面板外,可有效避免静电在第二电路板20上聚集而影响第二电路板20的正常工作。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静电防护线路40包括多根间隔设置的金属导线,且金属导线沿垂直与第二电路板20的方向敷设有导电胶。具体的,静电防护线路40由一组连续设置的具有一定间隔的金属导线组成,可通过溅射工艺设置在第二电路板20的边缘处,其材质可优选采用低电阻金属,最好制作金属防护线路的材质的电阻要小于制作在驱动线路的材质电阻,即静电防护线路40的导电性要优于驱动电路的导电性,有利与将静电转移至静电防护线路40上,便于将触控面板内的静电导出。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增大静电防护线路40的导电性能并降低其阻抗;本实施例在组成静电防护线路40的金属导线上敷设导电胶,且导电胶沿垂直与第二电路板20的方向进行敷设,在不增大静电防护线路40的宽度的同时,增大了导通路径的厚度而增大了静电的导通面积,从而增加了静电防护线路40的导通能力,提升静电防护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静电防护线路40呈非封闭环状结构,且其两端与第二电路板20的接地端电性连接。具体的,为进一步提升静电防护线路40的静电防护能力,静电防护线路40呈非封闭环状结构,例如U形状。静电防护线路40经可能的布置并包围触控屏体30的边缘,减少静电进入触控面板内部路径;静电防护线路40的两端为开放端,其两端可连接至第二电路板20的接地端,可将静电防护线路40的转移的静电导出触控面板。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静电防护电路的布置示意图一,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静电防护电路的布置示意图二。
如图4及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设置在第二电路板20的静电防护线路40,可以是设置在第二电路板20上的金属层或者金属导线层,还可以是呈网状结构的静电传输结构;对于静电防护线路40的形状可以是半包围结构或者呈条状分布在触控屏体30的两侧。本实施例对第二电路板20上的静电防护线路40的形状及体现形式不加以限制,可优先在第二电路板20上设置呈非封闭性环状结构的金属导线制成,并且金属导线上敷设有导电胶。
参阅图3,触控屏体30背向第二电路板20的一侧设置有抗静电偏光片60。具体的,该抗静电偏光片60设置在触控屏体30的正面,即在触控屏体30背向第二电路板20的一侧设置有粘接层50,抗静电偏光片60通过粘接层50粘接在触控屏体30上,抗静电偏光片60能够避免静电从显示屏体的正面进入显示装置内,可有效降低手指或者外界设备(例如操作笔)接触触控面板时,会将外界携带的静电导入触控面板内,过多静电聚集在触控面板内会干扰其感测电路的正常工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屏体以及与所述显示屏体信号连接的第一电路板;
所述第一电路板设置有绑定区域,所述绑定区域用于安装驱动芯片,所述绑定区域内设置有多个第一接地结构;
所述第一接地结构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的接地端电性连接;
所述显示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显示屏体上的触控面板,所述触控面板包括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与所述第一电路板信号连接;
所述第二电路板的绑定区域设置有多个第二接地结构,且多个所述第二接地结构与多个所述第一接地结构分别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地结构及所述第二接地结构均为形成在绑定区域的金属走线或涂设在绑定区域的导电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地结构与所述第二接地结构之间设置有导电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层为金属层或金属氧化物层或导电胶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地结构所在区域垂直于所述第一电路板所在平面的投影与所述第二接地结构所在区域垂直于所述第二电路板所在平面的投影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包括触控屏体;
所述触控屏体朝向所述第二电路板的一侧设置有静电防护线路,且所述静电防护线路位于所述触控屏体的边缘。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防护线路包括多根间隔设置的金属导线,且所述金属导线沿垂直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的方向敷设有导电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防护线路呈非封闭环状结构,且其两端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的接地端电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屏体背向所述第二电路板的一侧设置有抗静电偏光片。
CN201910752270.0A 2019-08-15 2019-08-15 显示装置 Active CN1104715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52270.0A CN110471567B (zh) 2019-08-15 2019-08-15 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52270.0A CN110471567B (zh) 2019-08-15 2019-08-15 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71567A CN110471567A (zh) 2019-11-19
CN110471567B true CN110471567B (zh) 2023-04-18

Family

ID=68511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52270.0A Active CN110471567B (zh) 2019-08-15 2019-08-15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7156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79743B (zh) * 2020-02-19 2022-01-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14550583B (zh) * 2022-01-19 2023-08-01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触控显示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CN114501967B (zh) * 2022-01-20 2023-03-24 绵阳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07780A (zh) * 2016-03-14 2016-05-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静电放电电路、具有静电放电电路的显示面板和静电放电方法
CN106324882A (zh) * 2016-10-31 2017-01-1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07780A (zh) * 2016-03-14 2016-05-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静电放电电路、具有静电放电电路的显示面板和静电放电方法
CN106324882A (zh) * 2016-10-31 2017-01-1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71567A (zh) 2019-1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71567B (zh) 显示装置
US10175813B2 (en) Touch panel board with guard portion and flexible wiring board connecting guard portion to ground wire
US9083344B2 (en) Touch sensor with integrated signal bus extensions
CN106325601B (zh) 触控屏、显示装置及触控屏的制备方法
CN202523030U (zh) 触控面板
CN104375689A (zh) 触控显示装置
US11550417B2 (en) Touchscreen for narrow-frame electronic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20150193066A1 (en) Touch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12684932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EP2713249A1 (en) Touch display module and handhel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3019451A (zh) 一种ogs触控面板
TWM484749U (zh) 觸控面板與觸控顯示面板
CN111399681B (zh) 触控面板与电子装置
CN114550583B (zh) 显示模组、触控显示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TW201535172A (zh) 觸控面板與觸控顯示面板
CN204302936U (zh) 触控面板与具有该触控面板之触控装置
US11112894B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ouch panel,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4675758A (zh) 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4298380B (zh) 触控面板
CN113961099B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213241112U (zh) 触控面板及电子设备
CN113885728B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211349320U (zh) 一种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设备
CN211375572U (zh) 一种可外接电器元件的触控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2392246U (zh) 显示屏和显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